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师推荐】李氏家谱

【名师推荐】李氏家谱

【名师推荐】李氏家谱
【名师推荐】李氏家谱

一、李氏族谱序:

家谱之修,乃之大事,且夫家有谱,犹国之有史,郡之有志。若不知吾族源流来由,祖宗代系,且不知先辈创业之艰辛,也不知自己从何而来,忘祖忘恩,被世人耻笑、指责为不孝之徒。修之族谱,子孙后代需倍加重视,世代珍藏,相传记载。达到千秋万代,有序有谱之目的。

本谱修于共和国62年辛卯岁(20RR)年2月,编写:李明祥;校正:李明庆、李明华。共印五册。

二、吾房修谱导言:

民国35年(1946年),吾父亲李昌益和二叔李昌银租了现在内江市东兴区(原内江县)人民村石子湾官家的田地耕种。当年腊月底由瓦店子搬家到了石子湾。石子湾原有二姑罗家三兄弟和罗永文两家人,我们家搬去后三家人。那里是简陋的土墙四合院茅草房,中间是晒坝。上房正中为堂屋,坐东南向西北。罗二姑一家住堂屋左侧两间和下屋中间,我们家住堂屋右侧两间,罗永文家住下屋两间,堂屋共用。各家香火都供在堂屋里,罗二姑家香火有神台桌,供在正中间,我们家香火供在右边。没有神台桌,用三脚架(鸡爬腿)固定在土墙上,每年家里有人过生日或有吉事,父亲都要烧香敬老人。那时,我们家的家谱放在香火上。父亲曾对我们说:“放在香火上的是记载我们李家世代相传的家谱,不能动它”。因此我们从未动过。直到1966年破四旧时,放在香火上的家谱已被虫蛀坏,认为不敢留下而烧掉,而后再无法找到我房世代传序依据。但是,当年父亲讲的李氏祖辈之事,我们一直记得非常清楚。父亲说:“我们是火德公的后代”。他说:“火德公六十多岁还无子,后有人提亲,火德公去相亲,路上踢破了脚小趾甲,鲜血直流,火德公当时封赠说:我相亲成了生的后代个个都像我的脚趾甲是破的。”火德公相亲如愿,取了陈太婆生三子二女,果然个个左脚的小趾甲都是破的,由此而相传于火德公的后代。我房是火德公的后代是无疑问的。

父亲还说过:“我们李家在历史上出了不少大人物。唐朝时,李家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家族”……。“火德公由福建迁广东,在湖广填四川时,李家当时有十几人迁到四川,其中有两兄弟在四川石子岭安居以后,回广东把前三代的坟迁

四川安葬。李氏到四川后,先住石子岭,后迁金堂四口堰兴家立业修建祠堂,结果出了一个败家子,把所有房产都卖了,从此,这房人就各散一方”……。

父亲还说:“败家子把家败了只能当佃户,租地种”。我从小就知道,我家上三代祖辈都是靠租种土地为生,搬了好几次家。共和国元年(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的前一个月内江解放了,我们家分了田地,父亲当了农会主任,每年清明都要上坟。祖辈一代住在内江市联盟乡方向的杨家冲,大公大婆的坟葬在一个山坡上,幺公幺婆的坟葬在山脚下,具体位置已记不清了。祖父叫李金胜,他的坟葬在长凤镇(现在的沱江乡)。每年清明节上完近处的坟,父亲和大哥都要到远处——成都方向地名张棺山去上坟,来回要三、四天时间。共和国20年(1968年)由李明成、李明庆、李明华三人将祖父的坟迁到石子湾,丁山癸向。祖母李罗氏1958年卒后也葬在石子湾,酉山卯向。

根据父亲当年的传述,我们花了几年时间寻访搜集我房世代资料,在“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中找到了李氏代系依据。该族志从第一页至一十七页比较详细记录了李氏家族代系之事,而且与我们父亲当年传述之事完全相合,现复印载入本谱之后传给后代。其中李氏宗代源流、祭祖祝文、李氏家规、通族班次、变迁世系等内容乃为我房守孝之用。

三、李氏族谱源流总序:

根据“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记载:“稽古,李氏乃轩鎱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頊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高陶之子世为理官,故姓理。至利贞食木子,改理姓李。周平王时,李耳字伯阳,为柱下史。后嗣散处列国,如魏曰克、赵曰牧、蜀曰冰。及至于汉曰左军、曰广、曰固、曰庸、曰密,蔓延四方难以分纪。他若曰长庚、曰八白,未始不本一脉,要皆以耳为鼻祖,以陇西为宗国也。今但将历代正派详载略书,按世纪相传,自汉李固之后至东晋时崧、纲、参、暠、暠字玄圣号武昭王。据酒泉郡为西凉国。后生钦,钦生重耳,耳生熙,熙生天锡,锡生虎,事于北朝;西魏帝有功,封陇西郡。虎生炳,事于北朝;后周帝有功,封唐公。周灭事隋,生李渊,袭父爵有功受丞相。已而晋爵封唐王,遂受隋禅,字淑德,庙号神尧皇帝,生世民,号太宗皇帝,世民生治,治生旦,

旦生隆基,隆基生亨,亨生豫,豫生适,适生诵,诵生纯,纯生怃,怃生澄,澄生杰,杰生祝。祝兄弟十人,九人俱被朱温所害,只有三子奇逃出。奇生珠,珠生火德,火德生坤培,坤培生义,义生藩,藩生贤,贤生春,春生敏,敏生达,达生高,高生兴,兴生日星,星生世完,完生总一郎,总生发洪,洪生法恭,恭生彬扬,扬生茂魁,魁生穆、桂二生,桂生生子文,子文生四子,长成源、次成洪、三成浩、四成淑。奉桂生公为四川始祖,立祠于金堂龙王场四口堰,即今之桂公祠也。”

“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还记载:“吾李氏陇西世系,鼻祖之传有自来矣。至大唐分派,我祖杰公生十子九子被害,只有三子奇公逃于南海。由陕西至陇西县,妣甘氏生五子,名俱不详。浙江李氏老谱有考,后于居浙江,种瓜为业。因与詹家构讼,隐海滨者八年,入闽省宁化县经商为业。又生一子名珠,弟兄六人。珠公迁于江南宜兴县南门居住,生五子,乃金木水火土五德为名。金德木德本地居住,水德迁少武府,我祖火德公因元宋交兵,迁于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李家坊遂家为。宋初官御史,传至敏公,迁于广东兴宁县。至南宋高宗建炎二年,迁循州长乐县紫金山下居住。传至桂生公,同族弟兄十八人,由粤迁蜀。始居于川东隆昌县,继迁于成都北关外石子岭。后于雍正庚戌年(公元1730年)又迁金堂县南关外三十里地名杨柳湾,即今之地四口堰白衣庵李家冲是也。于斯创业居住,穆、桂二公捐赀建设祠堂。迨至子文公(桂生公之子)将穆生公祠产承买,穆生公子孙迁徒龙王场康家碑等处居住。祠堂遂全归了桂生公房所有”。也与我父亲当年所述内容完全相同。

我房祖辈何年搬到内江无考证依据,但是,根据父亲当年传述和每年清明节要去成都方向上坟扫墓的事实,证明吾祖李金胜和大公、幺公等是因为祠堂被承卖后无立足之地才搬到内江县地名杨家冲的。吾祖李金胜后又搬到长凤镇。吾祖逝世后葬于长凤镇,父亲李昌益、二叔李昌银、三叔李昌贵三弟兄又搬到椑木镇地名李家冲瓦店子租地耕种为生。1946年腊月又搬到石子湾租种官家土地至到1949年11月内江解放。我父亲指的卖掉祠产的败家子按代系年轮推算应是穆生公的儿子,从而也可证明我房是穆生公的后代。当年父亲说:成都方向“那里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