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空医院教案

太空医院教案

太空医院教案
太空医院教案

太空医院教案

太空医院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掌握几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3、了解太空医院的神奇之处,感受想象的神奇,激发科幻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太空医院的神奇之处,激发想象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掌握10个生字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到太空已不是梦想,太空到底是怎样的?和地球是否一样?太空上有医院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件发生在太空医院里的离奇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度课文思: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新词学生在书上勾划生字、新词,同位相互检查自学情况

3、检查生字重点指导:诧纽书写知道:舔

4、学生轮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

5、石说本文大意

三、总结:本文讲述了“我”到太空医院治疗烧伤的神奇的故事。想知道太空医院到底如何神奇,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揭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书读课文

3、上网查找有关太空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太空医院的神奇之处

2、体会“我”第一次来到太空医院心情和感受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重点品析

师:由于烧伤“我”住进了太空亿元,在太空医院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太空医院的神奇让“我”新奇不已,难以置信,默读3-20节,思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太空医院有哪些神奇的地方?给作者带来哪些感受?学生默读课文勾划句子并批注

二、与文本对话,引发共鸣

1、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神奇一:“可是干裂的嘴唇发出了火灼般的疼痛……朝我嘴里伸来。”a.学生感受读悟b.此时“我”的心情怎样?感受如何??学生移情体验,读句子

神奇二:“真奇怪……我很容易地转过去。”

a.学生谈感受读悟

b.此时“我”的心情又如何?从哪里看出?

c.分角色读10-14节,感受心情由迷惑到诧异的变化

神奇三:“突然,一个奇怪的景象使我大吃一惊。……悬挂在空中。”

a.学生谈感受读悟

b.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神奇四:“我调过头一看……在给我打针呢。”

a.学生谈感受读悟

b.如果此时是你在治疗,你心情如何?

c.带着感受读句子

神奇五:“你现在可以把身上的……敞开着。”

a.学生谈感受,提出质疑估计质疑:为什么要在身上涂上一层乳白色的保护膜?

b.学生自己展开猜想

c.在书上寻找谜底,谈谈此时自己有何感受

d.此时的”我”还有什么疑问?学习22节

e.当”我”的疑惑解答出来后,心里会想些什么?

人教版小学美术精品教案五上《第13课太空新居》

课题13.太空新居课 时1 教 学 准 备 课件、手工用具(剪刀、美工刀、 瓦楞纸 时 间 13-2 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太空新居,感受建筑艺术的结构美以及瓦楞 纸的材质美。 2.学习用瓦楞纸塑造立体几何形状并用基本几何形体组 合造型的方法和技能。 3.通过学习制作太空新居,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树立 热爱祖国、热爱科技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 重 点 基本几何形体以及复杂几何形 体的制作方法。 难 点 用瓦楞纸制作太空新居。 教学过程: ㈠组织教学 稳定秩序,检查用具。 ㈡视频引入太空新居 带着问题“未来建筑有什么特点”师生一起观看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步》—引出课题:太空新居。时 控 5 ’ 学生活动: 欣赏视频。 时 控 5 ’ 1

㈢观察欣赏十大现代建筑,感受它们带来的美感(课件 展示) 1.引导学生欣赏当今十大现代建筑,从以下方面观察分析: ①这些建筑有什么样的外形轮廓? ②造型有什么特点? ③外观装饰材质有什么特点? ④怎样把瓦楞纸的粗糙质感改造得具有科技时尚感?㈣讨论交流如何设计太空新居 1.你认为太空新居应该有什么特点? 2.用基本几何形体组合出有新意的新形体。 ㈤欣赏分析书中的太空新居 分析书中学生优秀作品,你认为哪些作品设计与制作体现了创新? ㈥实践中体会创作过程中的快乐20 ’ 5 ’ 观察欣赏十大现代建筑, 感受它们带来的美感。 观察体验。 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太空 2 ’ 5 ’ 2

1.作业要求: 用自带的纸板,分组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太空新居。 2学生分组完成作业: ①在纸上绘制太空新居草图。 ②根据太空新居草图分工制作主体结构基 本形体,在制作一些小部件,然后组合各 部分,最后局部添加特殊效果。 ㈦展示评价: 太空新居展示会。让学生参与与展示评价,选出最佳创意作品。15 ’ 5 ’ 新居。 补充整理 展览评议作品 1 5 ’ 5 ’ 拓展探索: 我们还可以利用瓦楞纸制作出什么有创意的机器人?汽车?飞行器?展示评价: 1.是否能利用瓦楞纸 制作几何形体创作 太空新居。 2.能否在有限时间完整 课后反思: 3

橡皮泥教案

1.橡皮泥变变变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彩泥的性能,并逐步学会团圆、搓长、压扁、粘合等简单的技能。 2、激发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每人一块垫板、一团橡皮泥,事先准备好的魔法口袋及成品橡皮泥。如糖葫芦、蛇、饼干、刺猬、等彩泥成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以神秘的魔术师登场,以神秘、夸张的口吻,夸张的动作依次变出糖葫芦、蛇、饼干、刺猬、等彩泥成品,让幼儿观察、讨论。 二、认识彩泥 1.教师提问:这么好看的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幼儿用已有的经验自主讨论) 2.幼儿每人一块彩泥,进行观察、触摸、讨论。(给幼儿足够的空间,尽量让幼儿发现彩泥的特性)请个别幼儿发表意见。 3.确定幼儿的讨论结果,告诉幼儿这种软软的,会变的像面一样的东西就是橡皮泥,也叫彩泥。 三、彩泥变变变,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橡皮泥。 (1)团圆:彩泥变汤圆。 (2)压扁:汤圆变大饼,比一比谁的饼大。 (3)搓长:汤圆变筷子,比一比谁的筷子长。

(4)让幼儿自己来变一变,说一说变成了什么。 四、彩泥回家 1.今天,橡皮彩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了,真开心呀。彩泥宝宝累了,我们送它回家吧。 2.教师引导幼儿检查自己的地面、桌面是否清洁,让幼儿将橡皮泥放进小罐,并放在固定的地方。 活动反思: 1.活动导入有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对彩泥的兴趣。 2.在引导孩子认识彩泥的时候,没有向孩子阐释清楚彩泥的性质。 3.在活动中设计了让幼儿自己变彩泥,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活动中,幼儿玩彩泥时,比较专注,捏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通过这次活动,幼儿掌握了捏彩泥的基本技能,获得了发展。活动结束时,幼儿很不舍的送橡皮泥回家。 2.圆圆的皮球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橡皮泥团圆的技能。 2、初步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搓的球越大。 3、结合说说“我的皮球象××”的游戏,体验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活动准备: 1、实物皮球一个。 2、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若干、人手一个泥工板。 活动过程:

《飞向太空的航程》优秀教案

飞向太空的航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点拨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预习提纲 1、学生通过互联网报纸查找有关“飞天”的资料。 2、仔细阅读课文,思考本文标题的含义。 3、筛选新闻主体部分的重点内容。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远古时期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敦煌有飞天壁画,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做着飞天梦,也只到了今天,梦想才变为现实.到底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 2、展示图片、资料,谈论“飞天” 3、写作背景介绍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4、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5、分析思考:本文标题的含义 标题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第二,是指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问:本文按什么顺序行文的? 明确:时间顺序。 问:作者用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表现出当时人们紧张、激动的心情。 在那一刻,梦想将变为现实,传达出一种无法自制的激动和欣喜 6、学生展示自己列出的各时间段的重要事件。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提出要搞人造卫星,拉开我国航天事业的序幕。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1986年出台的“863计划”,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1999年11月20日,“神州”一号实验飞船发射成功。 2000年1月9日,“神州”二号发射成功。 2002年3月25日,“神州”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2年12月30日,“神州”四号飞船发射成功。

太空一日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22太空一日 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的结构特点。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 一、导入新课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祖国儿女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太空一日。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 明确: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 我看到了什么 神秘的敲击声在太空中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船返回 2.读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作者“要牺牲”的原因吗?(用文中语句回答) 明确: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3.在“我看到了什么”这一部分,“我”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长城,却为何要写它? 明确:(1)看到的地球只是一段弧;(2)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3)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4)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因为“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通过本次观察,说明那个说法并不科学,从而表现出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 4.“神秘的敲击声”这一部分其实写了在太空中哪两个“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现象? 明确:(1)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2)时不时会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5.“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部分中,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 明确:返回舱的舷窗出现裂纹,“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1.结合课文,体会下面句子蕴含的情感。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明确:杨利伟熬过了艰难的26秒共振阶段,让人们松了一口气,发射现场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因此才会有人“大声喊”,才有所有人的鼓掌欢呼。

《飞向太空》教案设计

《飞向太空》教案 【课题、课时】《飞向太空》(1 课时)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理解人类航天的主要成就和探索精神。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习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后编排的,学生已经从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和应用中,领会了理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可以成为现实,这个时候很需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在航天领域的开拓精神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材的编写思路:本节从近地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到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图片,由近及远的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使学生认识到想冲出地球、飞向太空,需要火箭来提供巨大的速度;人类进入太空中将面临失重的环境,那么如何在失重的环境中生存和工作立即摆在了人类面前;在深空探测中,人类取得了哪些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太空、热爱科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精神。 4.教材的特点:第一,重视火箭升空原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第二,注意从实验观察的现象引入课题;第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第四,通过互联网搜索重视自主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第五、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 5.教材处理:(1)对于火箭升空的原理,从充气气球飞出、古代起火的发射、水火箭的制作,让学生认识到反冲运动发挥的作用;(2)对火箭的结构和火箭发射的过程采用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及“神州六号”的发射进行教学,增强知识的爱国主义教育性;(3)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上网学习在太空失重环境下人类的生活和科学研究情况。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浓厚,在思维方式上由初中形象思维为主向高中抽象思维为主过渡,他们不仅渴望新知识的学习,也希望在实践中锻炼和检验学过的知识,通过水火箭的制作,更加认识到人类飞向太空梦并遥不可及。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进行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学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对在轨运行物体的失重现象也能够进行分析,本节涉及的反冲作用和太空中的失重,学生是可以理解的。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在情感态度上得以提升,特别是对我国在实际航天探索中的努力和成就需要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 (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3)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 (2)认识火箭的演变过程; (3)了解多级火箭的发射过程; (4)通过互联网搜索图片和录像,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2)体会航天事业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

第27课《在太空中理家》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4)

第27课《在太空中理家》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采纳〝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2、了解太空生活,学习宇航员探究、奉献和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 1、太空生活所表现出来的探究、奉献和牺牲精神。 2、总----分----总的结构。 3、情形表达与事明白得讲紧密结合。 4、准确、严谨的语言。 教学难点 1、情形表达与事明白得讲紧密结合。 2、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奉献和牺牲等〝宇航员〞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交流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等。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由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导入,导入课文?在太空中理家?,作者是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 二、整体感知 1、提咨询: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他在太空中理家?(明确:吃食、跑步、长高、穿衣、洗漱、睡眠 )〔写板书〕 2、提咨询:在太空中生活与地球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朗读课文,并分4人小组交流讨论。 3、提咨询:同学们设想一下,在如此的太空生活是什么感受呢?(明确:感到困难而又充满乐趣) 4、提咨询:作者是如何样面对太空生活中的困难的?表达了他身上什么样的精神?(明确:冒险精神、探究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无畏精神)[写板书] 5、提咨询:事实上宇航员不仅坦然面对困难,而且善于从困难中寻求乐趣,找出表达太空生活乐趣的语句?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明确:乐观精神)[写板书] 6、提咨询:刚才我们讨论在太空生活的几个片断,联系开头、结尾,摸索全文结构特点?(明确:总----分----总)[写板书]

教师点拔:本文开头总讲了在太空中的生活,中间部分从几个方面具体表达了在太空中理家的情形,结尾以〝我们如何讲是在前线的冒险者,忙得全然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如何样或者闻起来如何样〞总结全文,从而明确本文采纳了总分总的结构。 三、链接相关资料,感悟〝宇航员精神〞。 提咨询:请以〝宇航员精神〞为话题,发表感想。 学生活动: 自由发言:结合〝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等内容,谈谈自己现在的感受。 四、结合课文,拓展科学知识。 提咨询:同学们,文章不仅将我们带入了崇高的精神世界,也将我们引入到丰富的知识殿堂,结合文章有关的事明白得讲,谈谈你们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明确:如太空无地心引力,无压力,容易失重,吃流质,肌肉缺乏锤炼,容易骨质疏松,肌肉萎缩) 五、交流讨论,激发热情。 1、提咨询:读了本文,你一定深有感触。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就某一点谈谈认识。 2、点拨:估量我国〝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将于2005年升入太空,探究月球,那个消息振奋人心,激发我们战胜宇宙,为国争光的热情。 六、课后探究。 学生活动: 自主完成:本文写在〝和平〞号空间轨道站上〝理家〞的趣事,也确实是写吃食、跑步、穿衣、沐浴、刷牙、刮胡子、睡眠等看起来再平常只是的情形,这一切都与在地球上不同,你是否觉得专门有味味?能够在太空吃食、跑步等有些什么意义? 合作讨论:宇航员是探究科学知识阵地的一面旗帜,事实上古今中外,为了人类科学知识的进展,许多科学家克服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制造出辉煌,你能列举一些人物,你又得到什么启发? 拓展探究:收集资料,用100字写出你眼中的科学世界。

太空泥教案 2

太空泥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太空泥理论知识,让学生能更好动手操作太 空泥。 二、教学重点:太空泥的制作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太空泥的制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操作,巡回指导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60分) (一)导入: 1、老师:“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太空泥,你用什么方法使你的太空泥变个样子。” 2、提问:“你用什么方法玩的?”(请学生说出玩泥的各种方法。) 3、老师:“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搓一搓彩泥比一比谁的彩泥又细又长。” 4、提问“你搓的像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已知的物品)。 5、“看看我把你搓的长条变成了什么东西?”(请学生说一说看见了什么,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 (二)新课内容: 活动目标 1、利用很多太空泥的颜色,分别制作不同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 2、在参与制作太空泥的过程中,对创意美工活动产生兴趣,感受与创造美 活动准备 1、多种颜色的太空泥 2.棉花泥,超轻粘土,弹跳彩泥,玉米绳、手机绳、超轻粘土,太空泥作工具 3、制作太空泥的步骤的图纸 活动过程: 一、自由欣赏,讨论。 1、学生自由欣赏制作好的太空泥 2、师幼讨论。 提问: “你觉得哪个太空泥漂亮?漂亮在哪里?” 你们是不是也想做一样漂亮的太空泥啊? 二、教师示范操作。 1、教师一边制作,一边介绍材料。 1)、一一介绍制作材料 2)、按照太空泥制作步骤图纸上一步一步制作,并讲解制作方法。3)、中间讲解一下制作过程需要注意的步骤。 2、欣赏教师的作品并总结制作经验 三、学生制作相框,教师巡回指导。 你们想不想给自己作个太空泥作品呢?”

“那我们自己也动手来制作一个美丽的太空泥作品吧。 每个小朋友,坐下后,不要着急地做,可以先想想要 做一个什么样的,想好后开始做也没关系。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材料,还有制作工具,还有制作步骤的图纸,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 1、引导学生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太空泥作品。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四、欣赏并评价学生太空泥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太空泥作品。 2、太空泥作品展:评选作品。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 2、准确分析文章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 4、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梳理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 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明朝末年有个叫万户的人,他饱读诗书却无心功名。他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和火箭,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在做了充分的准备的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他的仆人在即将点火时犹豫了,万户说道:“飞

天,乃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仆人们只好服从命令。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飞车发生了爆炸。这就是万户飞天的故事,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他的开拓精神的探索精神激励了后代很多人。600多年后的2003年,另一位飞天勇士杨利伟登上神舟五号,终于圆了这一飞天梦。今天我们走进《飞向太空的航程》。 二、整体感知 1、根据新闻的基本结构,为本文划分层次。(小组交流2分钟) 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语:(1-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主体(背景)(4-26):中国航天历史回顾 结语(27-30):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华民族飞天梦圆 2、观察结构,看看本文有怎样的特点? 首尾圆合型。 首尾两部分记录的都是神州五号发射的场景,中间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两者很自然地衔接,不同于一般新闻。

幼儿园太空教案

美丽的太空 活动背景: 随着“神州五号”的升空,全班幼儿对太空世界的想象和兴趣达到了高潮。幼儿每天的交谈内容总是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他们还带来了各种图书、碟片、报纸,互相阅读和交流。我们想:幼儿的兴趣不能简单地让它停留在口头上,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去感受、去想象、去创造,使幼儿的经验得以提升。因此,我们生成了主题活动:美丽的太空。 美术:与“神五”同游 活动目标: 1、大胆地设计出太空中的各种飞行器,想象出自己在太空上游戏的场面。 2、鼓励幼儿大胆合作,大胆构图和用色。 3、体验创作的快乐与成功。 活动准备:油画棒、水性笔、铅画纸、颜料、信封、太空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 你们知道“神州五号”吗?谁来说说关于“神州五号”的事? (直接切入主题,激起话题,引发幼儿兴趣和自豪感,为下一步活动做准备。) 二、以读信的方式激发想象并进行创作 告诉你们一个喜讯,今天我收到杨利伟叔叔寄给小朋友的一封信,你们想不想听听?教师读信: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杨利伟,“神州五号”是由我国航空设计师自行设计的载人飞船,我乘着它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你们想不想也上太空玩呢?想不想坐着自己设计的飞行器去呢?你想设计什么飞行器,他是什么样的?能不能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把你的想法告诉小朋友。 太空真神奇,在太空上你会看到什么呢?你一定非常想在太空上玩一玩吧,你想怎么玩呢? 让我们赶快把它画下来吧。 (既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表达的空间,又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了向同伴学习的机会,体现了生生互动)

> 三、语言交流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讲给小朋友和老师听。 (让幼儿倾听他人的介绍和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发展了口语表述力,逐步学会欣赏同伴的智慧,学习吸收他人的闪光点,达到资源共享,互相提高。) 五、作品展览 快看,太空隧道来到了我们面前,杨利伟叔叔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梦想到太空遨游吧。 游戏:美丽的太 活动目标: 1、创造性地想象太空中的各种物体,并用废旧材料大胆地进行制作。 2、培养幼儿解决问题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3、体验创作的成功、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的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神秘的太空欢迎每一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用能干的小手把太空世界展现出来。这里有我们一起收集的各种材料,请小朋友想一想,你想做什么?怎么做? (把问题交给幼儿,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自愿选择材料,学会思考,学会协商,学会合作,使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发挥。) 二、幼儿制作: 泥工区建构区废旧材料区体育区 (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支持者、引导者,教师在观察中发现问题,鼓励幼儿自己去想办法,提出建议,寻求同伴的合作,借鉴同伴的经验,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部分失败的幼儿,与其共同探讨失败的原因,为下一次实践提供更多的经验。)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太空新居教案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太空新居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制作太空新居,感受建筑艺术的结构美以及瓦楞纸的材质美。 (二)学习用瓦楞纸塑造立体几何形状并用基本几何形体组合造型的方法和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 (一)基本几何形体以及复杂几何形体的制作方法。 (二)用瓦楞纸制作太空新居。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秩序,检查用具。 (二)视频引入太空新居,带着问题“未来建筑有什么特点”师生一起观看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步》—引出课题:太空新居。 (三)观察欣赏十大现代建筑,感受它们带来的美感(课件展示) (四)讨论交流如何设计太空新居 1.你认为太空新居应该有什么特点? 2.用基本几何形体组合出有新意的新形体。 (五)欣赏分析书中的太空新居 分析书中学生优秀作品,你认为哪些作品设计与制作体现了创新? (六)实践中体会创作过程中的快乐

五、学生创作 1.作业要求: 用自带的纸板,分组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太空新居。 2.学生分组完成作业: (1)在纸上绘制太空新居草图。 (2)根据太空新居草图分工制作主体结构基本形体,在制作一些 小部件,然后组合各部分,最后局部添加特殊效果。 六、作业展评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色彩的对比。 2、如何运用对比色。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2)比较:相 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 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太空泥教案

第一周 教学课题:太空泥制作——花点心 教学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认识太空泥的基本特性。 2.认识具体的花点心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用太空泥捏制自己喜欢的花点心,并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动手能力和感恩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太空泥的制作方法。 2.了解制作对象的具体特征。 教学难点: 1.掌握具体的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学会用太空泥捏制自己喜欢的花点心,并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动手能力。 教学用具: 教具:课件图片或泥塑实物。 学具:太空泥、牙签、硬木板或纸板。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太空泥制作——花点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空泥的基本特性。 2.认识花点心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激发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用太空泥捏制自己喜欢的花点心。 2.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太空泥的制作方法。 2.了解花点心的具体特征。 教学难点: 1.掌握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学会用太空泥捏制自己喜欢花点心并能真实的表

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及动手能力。 教学用具: 教具:课件图片或泥塑实物。 学具:太空泥、牙签、硬木板或纸板。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猜谜语 软了也不成,硬了也不成,不软不硬最好用。 红黄蓝绿由你定,物品捏捏就得到。 2.导入新课 太空泥花点心的制作。 一、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 单色多色太空泥作品 2制作太空泥作品的要点和步骤。 首先定出要捏的主题和方案,其次选择捏揉太空泥的大概形状。再次调整完成作品。二、学生创做 学生尝试,老师巡回指导,将有代表的作品让学生标上自己的代号上交展评。 三、自评互评

第十三课太空新居教案

本学期总第13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时间:12.1 课题:太空新居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制作太空新居,感受建筑艺术的结构美以及瓦楞纸的材质美。 (二)学习用瓦楞纸塑造立体几何形状并用基本几何形体组合造型的方法和技能。 (三)通过学习制作太空新居,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树立热爱祖国、热爱科技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基本几何形体以及复杂几何形体的制作方法。 (二)用瓦楞纸制作太空新居。 三、课前准备 课件、手工用具(剪刀、美工刀)、瓦楞纸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秩序,检查用具。 (二)视频引入太空新居,带着问题“未来建筑有什么特点”师生一起观看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步》—引出课题:太空新居。 (三)观察欣赏十大现代建筑,感受它们带来的美感(课件展示) 1.引导学生欣赏当今十大现代建筑,从以下方面观察分析:(1)这些建筑有什么样的外形轮廓?(2)造型有什么特点?(3)外观装饰材质有什么特点?(4)怎样把瓦楞纸的粗糙质感改造得具有科技时尚感? (四)讨论交流如何设计太空新居 1.你认为太空新居应该有什么特点? 2.用基本几何形体组合出有新意的新形体。 (五)欣赏分析书中的太空新居 分析书中学生优秀作品,你认为哪些作品设计与制作体现了创新? (六)实践中体会创作过程中的快乐 五、学生创作 1.作业要求: 用自带的纸板,分组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太空新居。

2.学生分组完成作业: (1)在纸上绘制太空新居草图。 (2)根据太空新居草图分工制作主体结构基本形体,在制作一些小部件,然后组合各部分,最后局部添加特殊效果。 六、作业展评

彩泥教案

橡皮泥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 1.彩泥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 2.彩泥的色彩搭配。 教学难点:利用彩泥大胆地造型 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图片,彩泥、水彩笔、牙签、铅笔、尺、剪刀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小朋友,看屏幕上都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对,我们今天就里学习用橡皮泥来制作这些。 二、启发讨论 1.拍手歌:彩泥世界快乐多,捏一捏,搓一搓,今天我们来做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小结:植物、动物、人物、风景都可以,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做。 三、教师示范制作,并教学生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 1.出示材料,并引导学生配色。(以蝴蝶为例) 想一想蝴蝶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来想象。学生说,老师现场制作(头、身子、翅膀、眼睛、触须等),并由学生挑选颜色搭配,(提醒学生制作时需先后再前,先远后近,先下再上,运用捏、搓、揉、压、刻、切、割等方法),做出一个蝴蝶。 2.启发学生想象,利用生活中事物来添加景色 以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请学生配上景色,学生回答,教师从中挑选,依次配上鲜艳的花朵,小草或其它景物等。(添加的景色也可用绘画的方式) 四、交流探究学习

1.师:看了刚才蝴蝶的制作过程,你心里是不是也想玩一玩有趣的彩泥,做一个有趣的动物?植物?人物或者其它的东西呢?(语言激趣)2.分小组交流讨论:想好了?那就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看看谁的想法最有趣? 五、欣赏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1.欣赏同龄人或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你觉得哪里漂亮?为什么?它运用了哪些方法?颜色有什么特色,是不是跟生活本身是一样的色彩? 2.欣赏中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利用彩泥制作有趣形象,你准备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最漂亮的? 3.集合集体的意见,进行小结:你所设计的造型与色彩可以突破常规,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像和创造。色彩搭配要鲜明,对比要强烈,能突出主要的造型。

幼儿园科学教案:神州七号飞向太空(8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科学教案:神州七号飞向太空(8篇)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由来:随着“神州七号”的太空探险成功,全班幼儿对太空世界的想象和兴趣达到了高潮。幼儿每天的交谈内容总是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他们还带来了各种图书、碟片、报纸,互相阅读和交流。我们想:幼儿的兴趣不能简单地让它停留在口头上,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去感受、去想象、去创造,使幼儿的经验得以提升。因此,我们生成了主题活动:向往太空。 活动一:你知道“神州七号”吗 准备:神州七号发射、太空漫步图片。 目标: 1、培养幼儿敢于大胆当众表达。 2、通过谈话交流了解知道“神州七号” 过程: 1、请幼儿观赏有关神州七号的资料图片。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看到和听到的展开讨论。 3、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对神州七号有初步的了解。并培养幼儿向往太空的美好情感。 活动二:神秘的太空 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神七”和太空科学知识方面的资料。 目标: 1、学习初步收集所需资料信息。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太阳、月亮、九大行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太空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对宇航员的崇敬。 过程:倾听他人的介绍和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三:设计宇宙飞船 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利用各种废旧材料通过减、贴、组合等形 式制造出自己的宇宙飞船。 2、引导幼儿和同伴一起欣赏与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成果。 准备:各种宇宙飞船模型。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宇宙飞船的模型,并仔细观察模型的特征。 2、引导幼儿大胆利用废旧物发挥想象进行制作,老师给予适当帮助。 活动延伸:作品展。 活动四:飞向太空 目标: 1、尝试用身体动作大胆想象表现乘坐宇宙飞船、太空漫步的情景。 2、感受音区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并能随之改变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3、激发幼儿探究太空奥秘的愿望。 准备: 1、宇宙飞船的照片。 2、了解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过程。 1、观赏与讨论 (1)观看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图片。

在太空中理家 教学研究案

总第课时 二次备课《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教学设想: 通过了解太空生活,让学生熟悉太空的有关知识,感受宇航员的冒险精神、无畏 精神、乐观精神、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目标: 1、理解太空生活的记叙与科学知识的讲解相结合的写法。 2、掌握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3、培养探究、奉献和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 1、太空生活所表现出来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2、总——分——总的结构。 3、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 4、准确、严谨的语言。 教学难点: 1、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 2、引导学生学习探索、奉献和牺牲等“宇航员”精神。 教学方法:以问答、讨论为主,配以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由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导入,或由《宇宙里有些什么》导入课文 《在太空中理家》,作者是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 二、整体感知 1、提问:作者从哪些方面叙述他在太空中理家? (明确:吃食、跑步、长高、穿衣、洗漱、睡眠)〔写板书〕 2、提问:在太空中生活与地球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朗读课文,并分4人小组交流讨论。 3、提问:同学们设想一下,在这样的太空生活是什么感觉呢? (明确:感到困难而又充满乐趣) 4、提问:作者是怎样面对太空生活中的困难的?体现了他身上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无畏精神)[写板书] 5、提问:其实宇航员不仅坦然面对困难,而且善于从困难中寻求乐趣,找出体现 太空生活乐趣的语句?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乐观精神)[写板书] 6、提问:刚才我们讨论上叙述太空生活的几个片断,联系开头、结尾,思考全文 结构特点? (明确:总----分----总)[写板书] 教师点拔:本文开头总说了在太空中的生活,中间部分从几个方面具体叙述了在 太空中理家的情况,结尾以“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 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总结全文,从而明确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三、链接相关资料,感悟“宇航员精神”。

语文(精品教案):人教版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语文(精品教案):人教版必修一《飞向太 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一、课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二、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分析文章的层次与脉络结构,提高分析长篇新闻的能力; 2、能力目标:继续学习新闻的写作特色和方法,学习拟定标题和撰写导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多关心国家大事,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使之树立为祖国繁荣发展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耐心阅读较长篇幅新闻,整体把握文章脉络、线索,获取有用信息; 2、引导学生多关心国家时事政治,培养其多读报纸,增长见闻的好习惯。 五、教学难点: 1、体会本新闻的写作特色:标题的双重含义,背景材料占导主体地位,首尾圆合型结构; 2、初步学习撰写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的模仿与创新。 六、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整合法、引导法 七、教具:彩图系列《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神六”双雄》、《太空风光》 八、教学课型:略读、导读课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远古时期的嫦娥奔月,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屈原的仰望宇宙发天问,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闻名中外的“爱国飞行师“冯如……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边讲解边展示彩图,让学生轮流传阅)然而,只有到了今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梦想到底是如何变成现实的。今天,我们有幸了解到这个历程,解开先前的种种疑惑。那么,就让我们马上进入《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学习,领略我们期待已久而骄傲自豪的“飞天”历程。 (二)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 导语:(1—3)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明“神五”发射时间、地点、意义。(描述式+评论式) 主体:(4—26)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时间为线索,特点为“时间为经,事件为纬”) 航 1957年,苏联发射卫星,激励中国也立项研究; 1958年,毛泽东提出“人造卫星”计划,专家学者制定发展规划方案;天 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关键)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升空/“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 大 1980年,返回式卫星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1986年,“863”计划出台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太空新居_人教新课标

第13课太空新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太空新居,感受建筑艺术的结构美以及瓦楞纸的材质美。 2、体会建筑艺术空间构成的美感,学习用瓦楞纸塑造立体几何形状并用基本几何形体组合造型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3、通过学习用瓦楞纸制作太空新居,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感受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蓬勃发展及伟大成就,树立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太空新居范例、手工制作材料、瓦楞纸、剪刀、美工刀、双面胶等手工工具。 重点难点: 重点:基本几何形体以及复杂几何体的制作方法。 难点:用瓦楞纸制作太空新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秩序,检查用具。 设计意图:保证本课的顺利进行。 (二)视频引入太空新居 带着问题“未来建筑有什么特点?”师生一起观看科幻电影《2019太空漫步》,引出课题:太空新居。

(三)观察欣赏十大现代建筑,感受它们带来的美感 引导学生欣赏当今十大现代建筑,从以下方面观察分析: 造型有什么特点? 外观装饰材质有什么特点? 怎样把瓦楞纸的粗糙质感改造的具有科技时尚感? (四)讨论交流如何设计太空新居 1、你认为太空新居应该有什么特点? 2、用基本几何体组合出有新意的新形体。 (五)欣赏分析书中的太空新居 分析书中学生优秀作品,你认为那些作品设计与制作体现了创新?(六)实践中体会创作过程中的快乐。 1、作业要求: 用自带的纸板,分组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太空新居。 2、学生分组完成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绘制太空新居草图。 (2)根据太空新居彩图分工制作主题结构基本几何形体,再制作一些小部件,然后组合各部分,最后局部添加特殊效果。 (七)展示拓展太空新居 太空新居展示会。让学生参与展示评价,选出最佳创意作品。(八)拓展 我们还可以利用瓦楞纸制作出什么有创意的机器人?汽车?飞行器?

橡皮泥教案

橡皮泥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橡皮泥变变变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彩泥的性能,并逐步学会团圆、搓长、压扁、粘合等简单的技能。 2、激发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每人一块垫板、一团橡皮泥,事先准备好的魔法口袋及成品橡皮泥。如糖葫芦、蛇、饼干、刺猬、等彩泥成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以神秘的魔术师登场,以神秘、夸张的口吻,夸张的动作依次变出糖葫芦、蛇、饼干、刺猬、等彩泥成品,让幼儿观察、讨论。 二、认识彩泥 1.教师提问:这么好看的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幼儿用已有的经验自主讨论) 2.幼儿每人一块彩泥,进行观察、触摸、讨论。(给幼儿足够的空间,尽量让幼儿发现彩泥的特性)请个别幼儿发表意见。 3.确定幼儿的讨论结果,告诉幼儿这种软软的,会变的像面一样的东西就是橡皮泥,也叫彩泥。 三、彩泥变变变,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橡皮泥。 (1)团圆:彩泥变汤圆。 (2)压扁:汤圆变大饼,比一比谁的饼大。

(3)搓长:汤圆变筷子,比一比谁的筷子长。 (4)让幼儿自己来变一变,说一说变成了什么。 四、彩泥回家 1.今天,橡皮彩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了,真开心呀。彩泥宝宝累了,我们送它回家吧。 2.教师引导幼儿检查自己的地面、桌面是否清洁,让幼儿将橡皮泥放进小罐,并放在固定的地方。 活动反思: 1.活动导入有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对彩泥的兴趣。 2.在引导孩子认识彩泥的时候,没有向孩子阐释清楚彩泥的性质。 3.在活动中设计了让幼儿自己变彩泥,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活动中,幼儿玩彩泥时,比较专注,捏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通过这次活动,幼儿掌握了捏彩泥的基本技能,获得了发展。活动结束时,幼儿很不舍的送橡皮泥回家。 2.圆圆的皮球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橡皮泥团圆的技能。 2、初步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搓的球越大。 3、结合说说“我的皮球象××”的游戏,体验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活动准备:

《在太空中理家》的教学设计

《在太空中理家》的教学设计 《在太空中理家》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结构。 2、探讨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并学习宇航员精神,探求未知世界。 二、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 2、探讨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相结合的写法。 三、学习难点: 感受并学习宇航员精神,探求未知世界。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许多年前,我们就有关于太空的诸多遐想.美丽动人的嫦娥,凄婉忧伤的织女,勾起了我们对太空的无限向往.而今,宇航员果然一飞冲天,他们就是地球的使者,把人类的美好愿望带入了浩淼太空,驶向更为广阔的灿烂文明.他们的生活也将注定成为一道奇观,吸引我们探寻的目光.今天我们就从他们中的代表美国宇航员杰瑞的'飞行实录中感受心灵的律动,激发飞天的豪情. (二)、生字词拼写检查: (三)、出示学习目标:

(四)、整体感知课文: 1、作者乘坐的是哪座飞船?他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哪里?在太空生活了多长时间? 2、课题中的“理家”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写他理家? 3、其他段落又分别谈什么?找出中心句,体会文章的结构。 (五)、局部探究段落: 1、太空生活给你什么初步感觉?你对作者的哪种生活最感兴趣?四人小组讨论,达成统一意见。 2、认真朗读该部分,设想自己就是宇航员,用第一人称复述给大家听,尽量通俗易懂。 3、从别人的复述中,你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对你以后上太空有什么借鉴? 4、从全文看,还有哪些地方让你学到了这种知识? 5、总结。 (六)、拓展延伸: 1、作者称自己是前线的冒险者,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结合文章,谈谈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各举一例。 2、你觉得太空生活有何意义? 3、我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神五”上天不久,“神六”今年又飞天了,你们关注过航天员什么? 4、如果“神七”选中你飞天,你将做哪些方面的准备?你又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