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史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史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史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1、试述《春秋》一书的撰写特点,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春秋》的局限性。

【1】写作特点:(1)《春秋》的编订,有总结历史经验、为执政者提供借鉴的目的。它强调天下一统、社会稳定、定名分和周天子的正统地位,反对诸侯僭礼越位与兼并战争。(2)它是一部自成体系的书,按事件顺序记事,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系统。(3)它的语言简炼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被后世尊为具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3)在内容上:《春秋》内容以鲁国历史为主,但涉及到列国之事。主要记载各国间的朝聘、盟会、战争及统治阶级人物活动的事迹。比如召陵之盟、城濮之战等。记事的原则上,是“据鲁”、“亲周”,即以记鲁国历史的内容来体现尊奉和维护周王室统治的精神。

【2】贡献:(1)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2)初步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3】局限性:首先是记事太简单;其次是孔子为尊者、亲者讳,不是依据事实而是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2、《左传》的写作特点和成就

【1】《左传》是战国早期的私人撰述,是记述春秋时期史实最重要的一部史书。《左传》记事比《春秋》祥瞻,比《国语》连贯,写出了这一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陪臣执国命的历史趋势。

【2】《左传》在历史编撰上扩大了编年体史书的容量。他在编年记事的总的格局中,富于变化,有时着意写出一件史事的本末原委,有时集中写出一个人物的经历和活动。

【3】(1)《左传》完成了编年体的创造(2)《左传》记事的范围亦不只局限于政治、军事、外交的活动,而是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经济、学术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3)《左传》善于描写战争(4)《左传》创造了“君子曰”的史评形式(5)《左传》可贵的“民本”思想

【4】《左传》在内容上比较鲜明的特点是详细地记载了春秋时期民族交往活跃和民族组合的进程。

【5】《左传》总是尽量避免简单平板地记载历史事件而采用故事化的手法,从言论和行动的立体把握中去描写人物。这样,不但写出历史运动过程中的各个细部,也写出了历史的深度。

成就:一)改进了记事方法,在历史编纂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即第一次对事件有完整的叙述,记载详细了,并且言事兼备,所记之事完备了。所以有的人认为《左传》是第一部完整的历史著作。《春秋》只标事纲,不记具体内容,如同流水帐薄;《左传》则以《春秋》为纲,原原本本叙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对人物形象、性格、行为、思想都有深刻的刻画和描绘。例如《春秋》只记“郑伯克段于鄢”六个字,《左传》详加叙述用了五百四十一个字。把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都写了。《春秋》记“城濮之战”只用了三十几个字,《左传》则用了七百八十六个字,所以完备的历史书当从《左传》开始。完备的历史书应包括:1、明确的时间顺序。2、历史事件的始末3、历史人物的言行。这些《左传》是具备的,而《左传》之前则没有兼备此三点的史书。

(二)生动具体。《左传》的叙述,文字技巧是非常高的,又具体又生动,层次分明。语言简明雅致,记事生动、真实、感人,读来脍炙人口,一扫《春秋》的枯燥无味。以前,许多人对史发生兴趣是从读《左传》开始的。所以在传播历史知识方面《左传》起了很大作用。文字优美,所以还被作为文学书读。

(三)叙事与论史相结合。《左传》不仅记事,而且带有政论,不仅记载了社会现象,而且揭示了历史的内幕,使人更深刻地看到了事件的本质。从而使《左传》成为了叙事论史较成熟的编年史,这是其显著特点。《左传》论史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以“君子曰”直接发论;二是借用前人或伪托前人的话来发论;三是用当事人或有影响的人物的话来评论。这就改变了《春秋》一心追求“属辞”、微言大义的方法。《左传》“君子曰”的方式直接为后人所继承,如司马迁的“太史公曰”、司马光的“臣光曰”等等。

(四)思想性提高了。《左传》对人与神、王道与霸道、法治与礼治、变革与守旧等的认识,都比《春秋》进步得多。

注本:总体上看,《左传》所叙史事是真实的。所记重大史事基本正确。从晋以后许多人给《左传》作注,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杨伯峻著《春秋左传注》,是《左传》注释的历史性总结,是读《左传》的最好的本子。沈玉成有《<左传>译文》。沈玉成是杨伯峻的学生,所以此二书实为一书。

五、.采用了倒叙插叙、侧面烘托等方法,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形象。作为编年史,《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但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倒叙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回顾事件的起因,或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

3、先秦史学发展的特点

1、从史学的发展历程看,文字记载由简单的片段逐步形成正式的史书,并出现了多种历史撰述。

2、史官的产生及史官制度的形成。由巫——巫史合一——巫史分离——王者师

3、从史学发展的趋向来说:其一,是由“史在官府”,走向“史在私家”。章炳麟在《国故论衡》中指出:“老耽仲尼而上,学皆在官,老耽仲尼而下,学皆在家人”。其二,是由胚胎、萌芽、成长到兴起。对于此阶段史学的兴起,可从以下四点作一阐述:在对历史的认识上,由重视神的安排转向对人的活动的重视。在对史学的认识上,逐步提出史学的鉴戒功能。在史学成果的表现形态上,出现了多种体裁的历史撰述。在对待史学活动的认识上,秉笔直书的精神受到提倡。

4、在史学的编纂体例上,以编年体为主多种史书体例的产生。例如《春秋》、《左传》等。另外,还有记言体、谱牒类、地理类等。

4、《史记》是怎样一部书?实属司马迁的史学成就。

【2】成就:(1)创立了完备的纪传体 :本纪:采用编年形式,提纲挈领地写出一代大事,主要是记载历代帝王和在政治上起主导作用的人物的事迹。表:以时间为序,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历史大事,分世表、年表、月表。提纲挈领,使人对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一览无余。书:以叙述社会制度和自然界现象为主体,对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发展和现状加以系统的记述。具有典章制度的性质。世家:主要叙述世袭贵族王侯或某一类重要人物的事迹。列传:记载将相大臣各个时代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各种人物事迹(刺客、游侠、商人等)以及国内外各民族的事迹。(2)在史料搜集和取舍上为后世史家树立了典范。(3)《史记》文笔生动,语言通俗,某些篇堪称为传记性的文学作品,是历史和文学统一的典范。(4)对有反抗和改革精神的杰出人物寄以同情和赞扬。(5)是二十四史中最具有人民性的一部史书。具体表现在:对过去史书中很少记载的起义领袖、下层人物给予记载,而且给予很高的评价。

5、《汉书》的史学成就

(1)在编撰方法上,首创了纪传体断代史。包举一代自成一体。其一,限断清楚,适应中国以朝代划分历史阶段的特点,可以明确区分历史时期并反映其特点。其二,包容量大,可以集中反映一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风貌。其三,便于编写和阅读,断代史一般是一朝灭亡之后,后朝人开始撰写,从资料的搜集和撰写方面提供方便。其四,容易满足修史者褒贬前朝的著述要求,便于人们从一个朝中总结经验教训。(2)多种专史领域的开拓,扩大了记载范围,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3)实录精神与正宗思想。班固继承古代史家不畏强御、书法不隐的优良传统,如实记录了封建统治者淫逸腐败、残害人民的罪行。东、西汉统治者有着亲缘关系,班固能无所顾忌,奋笔直书,显示出高尚的史家品德。(4)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大一统皇朝,《汉书》是第一部大一统的皇朝史。(5)《汉书》以十志为主干展开了多种专史的撰述,为古代学术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也在扩展纪传史体容量,扩大史书记事范围方面作了重大突破。(6)严整的史书体例。

6、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1】原因:

1、魏晋时期社会思想和学术风气的变化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和学术条件:汉代司马迁所言:“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蓄,流俗只所轻也。”《隋书?经籍志》:“群才景慕,作者甚众”,“立言之士,挥翰蓬茨之下,一代之记,至十数家。”

2、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历史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史学的发展,直接促成了史学体裁的多样化。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其一,造纸业的发达,引起文化用具的革新,为书籍的传抄和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二,方便书写的字体已多种多样。

4、史学地位的提高直接促进了史学的发达:首先,是政府对史学比较重视。其次,整个社会对史学比较关注。一是研治史学名著的人增多,二是人们纷纷慕史家之名,以名列史家为荣。

5、史学本身的鉴戒功能刺激了史学的发达。

6、有《史记》、《汉书》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史例,特别是《汉书》又为断代史的修撰提供了楷模,从而使魏晋南北朝的学者有所取法与依归。

7、史官制度的完备,既为这时期史书的修撰提供了更为丰富、原始的史料,也为史官修史创造了便利条件,从而促进了史学的发展。

8、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自汉末起,政权分立,随后又是南北对峙,于是各国统治者各以自己的政权为中原王朝正统,斥其他政权为僭越,是已非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修撰史书以宣传其主张,标榜其成就,就成了重要手段。

9、魏晋南北朝时期,承东汉余绪,重勋阶阀阅,讲门第高低,祖宗功业,并用以决定士人社会地位之高低和确定能否为官及为官乙高下。而其勋阶阀阅与门第高低的评定,端赖于对其祖宗世系的追述。因而谱牒之学,随之盛行,甚至出现了以家谱代替史籍为局面,以于前述。

10、经学地位的下降与史学、文学在取士考试中地位的取得,也助进了史学的发展。

11、纸张的发明与应用的推广,也给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方面的条件。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编写体裁为增加,既是史学兴盛的特征与表现,又会反过来促进史学兴盛与发展。

【2】表现:

1、史书数量剧增,种类丰富: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著录南朝梁、陈、北朝齐、周及隋等五代官私书目所载典籍,其中史部为874部,16558卷。有关魏晋南北朝史书的分类,《隋书?经籍志》史部分史书为12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杂传、地理、谱系、簿录。

2、目录学上,经、史分家:

西晋荀勖(xu)编《中经新簿》时,将群书分为四类:“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这是经史分家,史书摆脱经学附属地位,史学学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一个标志。东晋李充整理图书,又重新排列四部的次序,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直到按经史子集名称和顺序著录图书的《隋书?经籍志》问世,李充的四分法完全确立下来,经历宋元明清直到现在。

3、“史学”一词出现:

东晋元帝太兴二年(319年),石勒初称赵王,即以任播、崔睿为“史学祭酒”,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史学”一词。

4、史学中的一些门类,如史注、史考、历史编纂、历史评论等勃兴:

(1)史注:两汉时期,学者重在注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注史盛极一时,一些历史名著如《史记》、《汉书》等,都有多家为之作注。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在史注中负有盛名。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也类同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2)史考:史考是考证史实,驳议辨疑。蜀人谯周《古史考》25篇;孙盛《三国异同评》、王劭《读书记》、刘宝的《汉书驳议》、陈姚察的《定汉书疑》之类都是考史之作。(3)历史编纂:在历史编纂方面,当时围绕纪传、编年两种史体的优劣问题,层展开一场热烈的讨论。(4)史评:魏晋南北朝,史学评论逐渐发展起来。从形式上讲,有学者间的口头讨论,如崔浩同毛脩之论陈寿作《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论;有史家专文论说,如宋人刘祥《宋书?序录》历说诸家晋史。从内容上看,有对一部史书的深入研究,如晋人何琦《论三国志》、徐众《三国志评》、王涛《三国志序评》;有对诸史的纵横议论,如北魏卢元明作《史子新论》数十篇;有对某些史书的比较研究,如晋人张辅论马班之书的优劣。

5、史学中的一些内容,如地方史志、民族史、家史、谱牒、通史等有重要发展。

(1)地方史志代表作是东晋常璩的12卷《华阳国志》,主要记载远古至东晋我国西南历史、地理、人物、风俗、物产等,内容丰富。(2)民族史代表作是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和魏收的《魏书》。(3)家史、谱牒:家史、谱牒和各种名目的别传大量涌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在史学上的反映。家史的表现形式有家传、家训等,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4)通史:南朝梁时,梁武帝萧衍命群臣编撰《通史》。《隋书?经籍志》著录云:“《通史》四百八十卷,梁武帝撰,起三皇,讫梁”这是一部贯通古今的庞大史著,可惜由于各种原因,到北宋已不传,但它却在我国史学史上开创了“通史”一词的使用。

6、官、私修史制度的同时并存,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兴盛的表现之一。汉代著名史书《史记》与《汉书》,基本上都是私家修成。官府除了有专门管理图书资料的机构与官吏外,还有专门撰写史书的官吏与机构。

7、有关佛教、道教史料的涌现,也是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特征之一。随着汉代道教的兴起和东汉中期佛教的传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二者都很盛行,于是育关佛、道的书籍包括佛、道的经典和僧、道事迹的记录,便大量涌现。

7、《三国志》撰写特点

【1】内容:

内容:全书65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记载了从东汉灵帝光和七年黄巾起义(184)——西晋灭吴(280)(220曹丕代汉建魏——280)前后共60年的历史。其中一些处于鼎革之际的人物如董卓、袁绍、袁术、公孙赞等,在《后汉书》中有传,《三国志》中也有传。但《三国志》只有纪、传而无志,这是一个缺憾。

【2】特点:

(1)《三国志》以魏为正统,用本纪来记述魏国君主行事,记蜀、吴二国事称传。但对三国国君均采用编年体方式,按年月记事,名为传,实为纪。

(2)《三国志》在选材上非常慎重。

(3)《三国志》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反映魏晋时期士大夫中间流行的品题人物的风气。

(4)善于叙事,叙事简约,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以致疏略。

【3】不足之处:

其一,就是对曹魏和司马氏多有回护、溢美之词,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批评。

其二,全书只有纪和传,而无志和表,这是一大缺欠。

8、刘知几的史学贡献

(1)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史学发展状况:

《史通》开卷就把唐以前的史学著作归纳为“六家”,即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共六个流派。并分别观察其源流,分析其利弊得失。“二体”,主要评论了编年、纪传两种史体的长短得失。《古今正史》、《史官建置》系统地叙述了从传说中的“三坟”、“五典”,到唐初所修诸史历代史书发展的历史。和自古至唐的史官和史馆制度的沿革废置,勾划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线索。《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等篇,系统地总结了纪传体史书的体例、内容及编纂方法。

(2)揭露了古史记载的虚伪:

刘知几继承和发扬了王充“疾妄求实”的思想,在《史通》中设有《疑古》、《惑经》等篇,对《尚书》、《春秋》等儒经中记载的古史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如《疑古》中,刘氏提出了《尚书》可疑者共十条,其中一条谈到对尧的增美,一条说到对桀的增恶,另有数条谈到古代禅让征伐之事。刘氏认为尧舜相授,不是禅让,而是篡夺,不是舜传位给禹,而是禹把舜放逐了。

(3)提出了“史才三长论”:

刘知几指出:“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籝,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pian)柟(nan)

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所谓“才”,是指写史的表达能力;“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识”:是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的能力。

(4)倡导秉笔直书,反对曲笔讳饰:

刘知几认为一个史家的职责,就是要忠实地记载历史,不能任意曲笔篡改。他要求史官写史要“爱而知其丑,憎而知

其善”,要“不掩恶,不虚美”,“善恶必书”,为此他作《直书》、《曲笔》两篇。赞扬了历史上敢于秉笔直书的人:“仗气直书,不避强御”,“肆情奋笔,无所阿容”,“遗芳余烈,人到于今称之”而严厉批评那种“事务凭虚,词多乌有;或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诬人之恶,持报己仇”的曲笔现象。

(5)提出了改造旧史的主张:

比如主张删去或改造《艺文志》“所列书名,唯取当时撰者”,不必向上追记历代典籍的存没情况。同时改造《天文志》、《五行志》。主张增设《都邑》、《氏族》、《方物》三志。这个主张被南宋郑樵接受。《通志》“二十略”中,设有《氏族略》、《都邑略》、《昆虫草木略》。主张增设《制册章表书》。“宜于表志之外,更立一书,若人主之制册、诰令、群臣之章表移檄,收之纪传,悉入书部,题为《制册章表书》”。

(6)在修史制度方面,刘知几反对设官局修史之制,而主张“—家独断”,个人修史。

(7)主张对史学遗产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不盲从圣贤及其经典,敢于对传统观念提出批评。

(8)否认天命对人事有决定作用,主张史家论述历史上的治乱兴亡应以人事为主,这是一项倾向于唯物主义的观念。

试论刘知几及其《史通》在史学理论上的贡献及其政治伦理思想

史学理论上的贡献:

刘知几提出了相当系统而完整的史学理论体系,包括史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

a、《史通》展现了系统的、完整的史学理论体系,首先是指它贯穿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即融会贯通、批判创新的"通识"观点。"通识"是刘知几史学理论中统帅全局的根本观点,也是统帅全局的根本方法。

b、其次是"通古今之变"的观点,即在变化中辨利害、明善恶。通识作为一种方法,就是通古今之变的历史方法。这是刘知几在史学总结中运用得最多而且是最根本的方法。

c、“史才三长论”是刘知几在史学理论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刘知几指出史家必须具备“才、学、识”。才是组织史料和表达的能力;学是指读书搜集史料的学问;识是见解,对史事的见解,鉴别判断能力。

1、“五志三科”即是刘知几对史书内容的把握,五志是:达道义、彰法式、通古今、著功勋、表贤能,三科为:叙沿革、明罪恶、旌怪异。

2、关于撰述方法。“博采”是基础,无博采便无善择;“善择”是关键,无善择就难以写出信史来。

3、关于体裁体例。“六家二体”和“杂述”,他把古代史籍分为记言体、记事体、编年体、国别体、通代纪传体、断代纪传体,并一一考镜其源流发展、宗旨意趣和利弊得失,认为所可祖述者,唯编年体和断代纪传体而已。在《杂述》篇中又列举了偏记、小说等十种。

4、关于文字表述。认为应该以叙事为主,而叙事又应该简要,略小存大,举重明轻。

5、关于撰述原则。即刘知几贵直贱曲,专立《直书》、《曲笔》篇作了详细论述。

6、关于史学功用。第一、彰善贬恶,不避强御,第二、编次勒成,郁为不朽,第三、高才博学,各重一时。

7、关于史学批评范畴。刘知几在《史通》中着重论列和提出了这样几对重要的史学批评范畴:一是文与质,即文采与内容(或华与实)的关系;二是文与史,即文学与史学的关系;三是直与曲;四是简与烦;五是创与循,即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六是名与实。主要揭示理论与实践、名称与实际、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政治伦理思想:

a、刘知几信奉的儒家政治伦理学说,其核心是儒家纲常名教的思想和规范。刘知几撰《史通》,"其书虽以史为主,而余波所及,上穷王道,下掞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论史之际也要涉及"王道"、"人伦"的大问题。故《史通》不仅仅是部史评的书,也是一部阐述刘知几关于"王道"、"人伦"认识的书。

b、刘知几是儒家政治伦理学说的信奉者和贯彻者,他的贡献不在于对儒家政治伦理学说之理论的阐释上,而在于他紧紧结合史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认真付诸实行。唯其如此,他在儒家政治伦理学说和史学编撰、史学评论两者之间建构了一座桥梁。史学和政治、史学和儒学的关系,由此达到了理论的升华。刘知几经常强调史家的责任,要"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彰善瘴恶。

9、《通典》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史学地位

【1】内容《通典》是第一部专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所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肃、代以后的变革,也附载于注中。全书200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各门之下有子目。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全按历史顺序排列材料,而每个项目又都各自立有标题。这种编纂方法,为制度通史开创了先例,它源于纪传体史书的“书”、“志”。

【2】编撰特点:

(1)以制度分门立目。“统前史之书志,而撰述取法乎《官礼》”。

但与正史“志”相比,《通典》有几个显著变化:

其一,将《食货典》立于卷首,而《食货》中又以田制为先,说明杜佑已经看到农业生产在当时社会中重要地位。它的发展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的政治与文化的发展。

其二,《通典》不列律历、天文、五行、祥瑞、舆服等内容;增加了选举、兵、边防等门类。这就打破了旧史中重礼乐、天文、五行的模式。对后世的典制体著作的编撰影响深远。

其三,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通典》自注有解释音义、掌故的,有考证史料,阐明写作意图的。

(2)讲求会通。马端临指出《通典》“肇自上古,以至唐之天宝,凡历代因革之故,粲然可考。”

(3)重视论议。在有关卷后,多录“群士论议”,附于正文之下。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

(4)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通典》自注有解释音义、掌故的,有考证史料,阐明写作意图的。

【3】《通典》在史学上的地位:

(1)、创立了新的史体——典制体的通史体裁:唐以前,史书体裁只限于纪传体、编年体两种史体。杜佑取《政典》与史志之长,综合了历代史志中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分门别类,创立了典制体通史,为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后来的“三通”、“九通”、“十通”及

各种会要都是在它影响下编纂的。南宋时郑樵撰《通志》二百卷,这是—部贯通古今的纪传体通史,但其精华在于记述历代典章制度文物的《二十略》,而这《二十略》就是在杜佑《通典》的基础上写成的。宋元之际,史学家马瑞临又仿《通典》的体例,扩充而成《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通典》、《通志》、《文献通考》,被合称为“三通”。后来又有不少人续撰“三通”,如宋朝宋白撰《续通典》二百卷,明王圻撰《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卷。至请朝乾隆时,更设立三通馆,官修成了《续通典》、《续通志》和《续文献通考》,作为“三通”的续编,内容上接“三通”,下讫明末。同时,又官修《清通典》、《清通志》和《清文献通考》,专记清初至乾隆时的典章制度文物。这样就有了“九通”之称。1921年刘锦藻又撰成《清续文献通考》四百卷,上与《清文献通考》相衘接,记述了乾隆至宣统三年的各种典章制度文物,与“九通”合称为“十通”。

(2)对历代典章制度,作了大量探本穷源的工作:

《通典》的许多材料,多出自正史,然正史各志多不衔接。杜佑第一次有系统地进行了加工整理,并作了大量探本究源的工作。此书重要的一点是“通”,从古到今原原本本地叙述历史典制的起源、发展,“肇自上古,以至唐之天宝”。

(3)提出许多进步的历史观点:

A、认识到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的作用: “农者,有国之本也。”“谷者,人之司命也;地者,谷之所生也”,“天下之田尽辟,天下之仓尽盈,然后行其归数,度其轻重,化以王道,扇之和风,率循礼义之方,皆登仁寿之域,斯不为难矣。”

B、重人事而非天命:他曾批评李百药所论“陈谏乃称冥数素定,不在法度得失,不管政理否臧”,进而指出“盖是人事,岂唯天时”。

C、驳斥军事上的神学观点:在《通典?兵?推人事破灾异》中利用周武王伐纣之事予以解释。

(4)通过序论,发表精辟的见解:如论“选举”,他说:“非今人多不肖,古人多材能,在施政立本使之然也。而况以言取士,既已失之,考言唯华,失之愈远。若变兹道,材何远乎?”这是对以诗赋取士的评论。

论“职官”则云:“出租赋者减耗若此,食租赋者岂可仍旧?如一州无三数千户,置五六十官员,十羊九牧,疲吏烦众”。

这些议论说明杜佑的政治见解都是针对唐代实际问题的。在卷中记述“群士议论”,对前人的有关评论多加搜集,并加上自己的按语。

(5)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有关论述政治制度方面的专门通史,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第一,创立了撰史的政书体裁。其二,史事按时代发展的先后次序排列,亦寓有深意,这样便于人们把握封建国家中某一具体制度的古今变化大势。第二,议论体例,独具匠心。第三,“自注”体例,别具一格。

10、宋代史学兴起、发达的表现及史学繁荣的原因

【1】宋代史学兴旺发达的表现

1、修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宋代修史机构主要有实录院、起居院、玉碟所、日历所、国史院、会要所和时政记房等。

A、沿袭前朝的,如实录院,它起源于齐梁之际,隋唐以后历朝皆有,职守是编写实录。宋代自北宋太祖至南宋理宗皆修有实

录,有的还经过了重修。B、因革发展而来的,如起居院,类似于北齐的起居省,隋唐时也分别在门下省和中书省设置了起居郎和起居舍人,负责编写起居注,如玉碟所,唐已有之,但其职守只是谱世系,辨昭穆,宋代已扩大到兼记其他大事。C、宋代所独创的,如日历所,它的性质和职守与起居院相似,主要是把资料整理成日历,为实录和国史编纂提供材料;如国史院,主要职责是掌修国史及前朝史,宋代先后6次编修国史,成绩显著;如会要所,会要之修纂虽始于唐朝,但宋代特在秘书省首设会要所编纂会要,可见其对编写会要的重视。宋代先后续修、重修会要10余次,总数达2200卷之多。

2)宋代各修史机构分工细致,各有专司:“书榻前议论之辞,则有时政记;录柱下见闻之实,则有起居注;类而次之,谓之日历;修而成之,谓之实录。”《宋史?汪藻传》国史院专修国史,会要所专修会要,玉碟所主修谱碟,兼记大事。

2、史学体裁的发展与创新:

1)编年体通史:

宋代史学体裁的发展首先表现在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诞生。北宋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一书,记述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体例严谨,考证详密,体大思精,文字简洁,它的问世,改变了长期以来纪传体独霸史坛的局面。清代史学家王鸣盛认为它是一部“天地间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十七史商榷?卷100)。《资治通鉴》问世以后,当时及后世学者的注、考、续、仿之作不断涌现,从而形成为一种专门的“通鉴学”。

2)纪传体通史:

主要代表作是南宋郑樵撰写的《通志》一书。该书是继《史记》、《南史》、《北史》之后又一部纪传体通史。若仅从史料

价值、写作技巧、历史文学以及历史观等方面来看,《通志》远不能与《史记》相比.然而《通志》的杰出贡献在“二十略”上,“二十略”不是对过去正史书志的简单抄录,而是推陈出新,其中属郑樵首创的有“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校雠”、“图谱”、“金石”、“昆虫草木”等八略,它使正史的书志第一次达到了20个门类,从而大大扩展了史学研究和记载的范围。

3)纪事本末体、纲目体:

南宋史学家袁枢苦于司马光《资治通鉴》过于浩繁,为了区别其事而贯通之,编成《通鉴纪事本末》一书,并由此创立了中国史学史上以历史事件为纲的新史体。这一史学体栽一方面继承了以往纪传、编年两种史体的优点,一方面更加突出了历史事件的完整性,是历史编纂方法的一大发展。清代史评家章学诚称它“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近代学者梁启超更是备加推祟.称它是“旧史界进化之极轨也”。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问世后,后世续、仿之书很多,逐渐形成一

个纪事本末史书体系。该史体也因此而与纪传、编年并称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三大体裁。南宋理学家兼史学家朱熹以司马光《资治通鉴》为蓝本,略更其体例而著《资治通鉴纲目》一书,创立了中国史学史上又一种新的史体——纲目体。这一史体的“纲”是据时间顺序写出的史事提纲,好比《春秋》之“经”,既具有标题作用、又表达了作者对史事、人物的看法,以大字书写。“目”是对“纲”的具体叙述,好比《春秋》之“传”,以分注形式小字书写。纲目体有纲有目,条理清楚,叙事扼要、便于检阅,是一种通俗而简化的文体,尤其便于初学者学习历史。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书成之后,后世续仿之书很多.著名的有南宋金履祥《资治通鉴前编》、明代商辂《续资治通鉴纲目》、清代康熙年间《御批通监纲目)、清代乾隆年间《通鉴纲目三编》等。

3、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1)疑古考辨之风兴盛

宋代史家多为疑古派,如司马光疑《孟子》,朱熹疑《尚书》、《春秋》、《左传》,欧阳修不信“河图洛书’”之说,等等。他们著书立说,疑而辨之,问难不已。

2)金石学的产生

中国现存最早研究金石文字的专著是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尾》,现存最早研究古器物图录专著是北宋吕大临的《考古图》,现存最早集古器物之大成的专著是北宋王黼的《宣和博古图》。其它有名的金石学专著尚有南宋赵明诚的《金石录》等。

4、方志的繁盛与方志学的形成:

宋徽宗赵佶,在朝廷设置专门的中央修志机构——九域图志局,主管全国的修志事宜。这是中国最早由中央政权设立的专门修志机构。汉唐时期,中国各地编撰的地方志总计不足400种,而有宋一代,就编修志书1016种,其中总志有35种。修志之风遍及今四川、浙江、江西、广东、江苏、广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陕西、河南、甘肃、山西、山东、河北、贵州、云南、新疆。志书种类也较前齐备,不但有全国性的总志,而且有路志、府志、州志、县志,还产生了“叙述简核”的镇志——《澉(今浙江内)水志》。

志书体例的完备与记载内容的丰富,是宋代方志发展的主要标志。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记》载入了姓氏、人物,以及官爵、诗词、杂事,集中反映了这种变化,为地方志人物立传和采集地方文献开了先例。模仿正史,采用纪传体编修志书者,以周应合纂《建康志》为代表作(邸富生《中国方志学史》,大连海师学院出版社,

1989年,51页)。中国方志分列图、表、志、传、考者,即源于此志。元张铉《至正金陵新志》、明雷礼《真定志》都采用这种体裁。自清中叶以后,大见流行,洪亮吉《登封县志》、章学城《湖北通志》稿、谢启昆《广西通志》等清代名志,也采用记传体。宋代方志学家乐史、李宗谔、朱长文、范成大、高似孙、罗愿、周应合等人,在修志实践的独创性探讨中,对方志的起源、性质、作用、体例、编纂原则和方法、志书内容、修志资料等方面,都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并把有关理论和方法写在方志的序文、例言中。这样,在宋代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方志学。这之中,以周应合的贡献为最大。在宋代诸多方志学家中,以他提出的方志理论最为完整。

周应合(1213—1280年),江西武宁人,南宋淳祐十年进士,任实录馆修撰。景定二年(1261年)撰成《建康志》50卷。在卷首,周应合写的一篇《修志本末》,从组织修志机构、配备人才、确定修志程序、方志体例、征集地方文献资料,到志稿修改办法、志书作用,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是方志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作。宋代名志佳作甚多、为元、明、清以来世人所称赞。举其大者有《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河南志》、《吴郡图经续记》、《新安志》、《三山志》、《吴郡志》、《剡录》、《咸淳临安志》等。

5、宋代史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史家记事遍考群籍,注意从稗官野史、轶闻小说中采择有用的史料.不为正经、正史所拘。上古史的研究显较前代为盛.以

经史互证的方法使用较多。民族史、地方史、域外史的编著受到重视,人物传记、杂史之书的编纂层出不穷,保存很多正史中所不载的史料、文人别集、笔记作品中也包含了大量史学的内容。

【2】宋朝史学繁荣的原因

1、统治阶级重视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这一时期的封建史家忧患意识强,他们十分关心国家的治乱兴衰,或褒贬史事,护持风教;或专“叙国家之盛衰,著生民之休戚”,以此资治。这是宋代史学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2、在两宋时期,始终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导致了政府控制力的减弱。提供了修史的材料,也激起了学者们修史的决心。

3、宋代租佃制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等方面的改进,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良好的物质基础。

4、重文轻武国策的影响:《宋史?文苑传序》中有云:“自古创业垂统之君,即其一时之好尚,而一代之规模,可以豫知矣。艺祖(宋太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太宗、真宗其在藩邸,已有好学之名,作其即位,弥文日增。自时厥后,子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录,无不擢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

5、宋代科举事业发达:读书人的队伍不断膨胀,社会上读史讲史的风气很浓厚,各阶层士民对文书的需求增大,史学受到广泛的重视。

6、宋代学术探讨气氛浓厚,学派频出,学者治学往往兼包经史子集:宋人整理旧学的范围很广,史家治史亦善于吸取和借鉴古代史学遗产,并强调“通变”和“独断”,注重自立新意,创立新说。如《宋史?选举志》所载:“自仁宗命郡县建学,而熙宁以来,其法浸备,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矣。”甚至到了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载“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

7、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刻书事业的发达。造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刻书普遍流行,毕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当时官方又十分注意书籍的校勘,并把校书同出版结合起来,构成国家的校勘一一出版系统。

8、封建文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扩大。宋代由于作官的人越来越多,官僚机构空前庞大,大量官员无所事事,从而追求物质精神文化享受。

11、新旧《唐书》、《五代史》的比较

【1】新旧《唐书》的比较:

1、从内容上看:

A、本纪部分,新书删去了旧书的十分之七,内容虽然简明,但删去了不少有用的史料;

B、列传部分,新书删去了旧书的60余传,却增加了300余传,内容显得丰富;

C、《旧唐书》无表,《新唐书》编制了《宰相表》、《方镇表》等十五卷;

D、《新唐书》创立了《仪卫志》、《选举志》、《兵志》,是以往各史所没有的。

2、从史料价值上看:旧书比新书保存原始资料较多,但新书对旧书在某些方面也有所增补。

3、从编写体例上看:新书体例有创新,文字叙述较为简明,但由于新书作者文辞刻意求简,以“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来标榜,以致记载中出现史实不清、年代含糊之处,作者凭个人爱好,把原诏令奏议中的骈文改写成散文,有损原意及史料价值。

【2】新旧《五代史》的比较

1、内容上:《新五代史》虽然在史实上对旧书有所增补,但删削更多,如旧史“本纪”61卷,而新书仅留12卷。

2、指导思想上:欧氏刻意仿效《春秋》重书法,讲褒贬,忽视甚至歪曲史实。如他大搞“一字褒贬”,确定某些字的特殊含义

,如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有罪曰讨;天子亲往曰征。然后用“字”去记述史事,从中表现出褒贬之意。而褒谁贬谁,完全是根据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

3、体例上:《旧五代史》是一朝一史,各成体系(仿《三国志》),而新史则把五朝的本纪列传综合在一起,按时间先后顺序

加以排列。

4、《新五代史》仿《史记》立“世家”的办法,以记十国之事。改“志”曰“考”,如《司天考》(《天文志》)、《职方考》(《郡县志》)。喜用类传,欧氏按自己观点,把人物分成几个类型,分别列入各朝的《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义儿传》、《伶官传》、《宦者传》等之中。把后妃和宗室列入《家人传》,专在一朝做官的,列入这

一代的《臣传》;历仕数代的人,列入《杂传》。

12、评述《通鉴纪事本末》(撰写特点及其评价)

【1】特点:(1)史料完全取自于《资治通鉴》;(2)完全以事件为中心来统率历史材料;(3)灵活编排史事,有选择的进行摘编,只考虑历史事件的相对完整性;(4)关注乱世的历史。如全书共239个条目,其中三国至南北朝就占102目,几乎占全书之半;(5)侧重选择《通鉴》中军事、政治方面的内容;(6)特别重视汉族异族之间的关系。如用“叛”来概括异族不服从汉政权,“寇”概括异族发动的边事,“平”和“伐”概括汉族政权武力征服或驱除异族的史事等;(7)撰写中充满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

【2】评价:(1)开创了史书编纂学上的一种新体例:纪事本末体;(2)在史学眼光上仅局限于军事和政治的范围,忽视社会经济和典章制度的重要作用;(3)《通鉴纪事本末》自为标题独立成篇,无法照顾同时期内各事件之间的联系,缺乏对历史的整体性了解;(4)《通鉴纪事本末》的资料全部来自《通鉴》,其史料价值不大。(5)对后世影响影响深远(仿效者著名的有):宋杨仲良《皇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张鉴《西夏纪事本末》近人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明清(1840年以前)史学的特点

明代史学发展的表现和特点P220

一方面,明代是传统史学走向衰微的时期,具体表现在:

(1)起居注与日历的废除;

(2)纪传体国史的停修

(3)修史机构的缺略

(4)实录记载的失实

(5)名家名著和创新体裁的缺乏

另一方面,明代的传统史学又呈现了一些新特点:

(1)重视当代史事的记载

(2)方志撰修较为普遍

(3)明中期后私人撰史繁盛

(4)庙堂史学向通俗史学过渡

原因:(1)思想文化控制的空前加强(文字狱和八股文)

(2)理学浸入史学

(3)统治者不重视

13、简述明代史馆的管理制度

【1】人事制度。明代史馆的人事制度是一种松散而临时的制度。入居史馆的史官,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翰林院的修撰、编修和检讨等法定史官为核心,扩及翰林院内的所有官员。第二个层次是与翰林院相关的在京政府机构的官员,如詹事府、春坊、国子监、司经局、光禄寺、

太常寺、大理寺等各衙门的官员,每临修史,也常被征调入馆。第三个层次是外地官员,如知州、知县、王府官员等,也曾于开馆时被征入馆中。【2】供给制度。史馆并没有独立的财务权,所需办公用品都实行供给制。【3】门卫制度。由于史馆是机密单位,常常修纂《实录》这样事涉宫闱的秘典,所以一般是不准闲杂人员随便出入的。【4】考勤制度。凡是在史馆修史的史官,每天上班必须签到,倘若迟到或旷工,则进行登录,并将其名字公布出来以通报批评。【5】纂修制度。它是史馆的业务管理制度。明代史馆依据修纂项目的需要,设立监修,以勋戚充任,对史馆进行政治监督;业务上设立正副总裁,由内阁辅臣和翰林院学士充任,进行业务领导和规划,由纂修官具体编纂,同时设立催纂加以督促,此后又有校正官进行文字校正和史实核订,最后由誊录官进行缮写。【6】奖励制度。史馆每完成一部史书都要实行奖励,其形式是赏赐和升擢。

14、明代史学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以正德、嘉靖为界,明代史学亦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正值极端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奉行最力之时,史学领域一派肃杀,除政府组织纂修《元史》等几部官书外,基本上没有别的成果可言。明中叶以后,相对宽松的政治文化气候的出现,使得私人撰史之风兴起,这成为明代史学的一大转机,不过,这个转机是有限的,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样一个历史事实:有明一代在史学上的成就是不高的,中国封建史学在明朝呈衰微之势,其主要表现是:(1)、没有出现新体裁的史学著作;(2)、原有史学体裁的续继与重撰,少有十分出色的著作;(3)、封建专制主义的暴虐和干预造成了官修史书中某些记载的严重失实及重大遗漏;(4)、理学末流影响下的明代史学,也摆脱不了“空疏”之风,不少著作辗转相抄,难以征信。

【2】评价:明代史学一向不被研究者重视,很少有人对这一时代的史学作出系统料理和全面评价。但是,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及中国封建文化发展成熟的明代,毕竟还是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史学遗产,特别是晚明史学中出现的一些新气象,诸如对当代史的关注、经史考证的提倡等,都对清代史学的繁荣有开启性的影响。

15、《元史》编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造就质量不高的原因

【1】存在的问题:(1)未能反映出元朝历史的全貌:全书详载元世祖忽必烈之后的史事。(2)没能充分利用史料:如《元朝秘史》(3)编次失当,相互矛盾。(4)人名、地名的汉译多不统一,由此致误者甚多。

【2】质量不高的原因:○1朱元璋应负主要责任。名义上是宋濂、王祎为总裁,实际上朱元璋是“真正总裁”。○2写作班子不合理。修史应有名家、专家参与,但像陶宗仪、叶子奇等熟悉元朝掌故之人未能参与史局。○3语言的障碍。元朝通行文字是蒙古语,不少史书如《脱卜赤颜》(国史)是用蒙文写成的。

16、以《藏书》为个例,试析李贽的史学思想

《藏书》的材料主要摘自历代正史和《通鉴》等书。载录了战国至元末的历史人物约800名;《续藏书》取材于明代传记和文集,载录了神宗以前明代人物400名。

他主张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要“一切断以己意”,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标准:

1、肯定统一国家者:他肯定秦始皇“混一诸侯”,是“千古一帝”。他认为曹操有“平天下”之功,称他是“真知人,真爱才,真英雄”。他称汉武帝是“英明之主”,唐太宗是“英主”,宋太祖为“圣主”。

2、肯定实行变革富国利民之士:他赞扬李悝“取有余而补不足”的做法,“行之魏国,国以富强”;他称秦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3、敢于打破“忠臣不事二主”论。如对蜀谯周和五代冯道的评价。谯周降魏,冯道“历四姓,事一十二君,并耶律契丹”,历来为人所不齿。但李贽却认为,他俩在“有刘禅之昏庸、五季之沦陷”的情况下,做出另投新主的选择是值得肯定的。因为百姓因此能“卒免锋镝之苦者”。李贽史学思想:

(1)强调经世的治史目的

其一,他为从国家统一角度记载历史提供了方便:由于将本纪、世家二体相合,所以史书中不再存在以往争论不休的所谓“正统”问题。战国七雄可与东、西二周并列入世纪;三国魏、蜀、吴,南北朝各分裂割据政权,全都可列入世纪。“世家”既有“开国承家,世代相续”之意,那么列入分裂时期的割据政权,就没有什么不妥。

其二,有利于表彰历代为推动历史前进作贡献的“圣主”、“贤主”:由于世纪一体并不要求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记载各代帝王事迹,所以李贽从“圣主不世出,贤主不恒有……圣主难逢而贤主难遇”的认识出发,有选择地列出“圣主”、“贤主”,不惜笔墨地宣扬他们的事迹,而对那些庸主、暴君只附记一笔。如秦主要记秦始皇,西汉主要记汉高、汉文、汉武、汉昭、汉宣帝,东汉主要记光武帝、汉明帝。

(2)“经史一物”与据事直书的精神

经史一物也。史而不经则为秽史矣,何以垂鉴后世乎?经而不史,则为说白话矣,何以彰事实乎?故《春秋》一经,春秋一时之史也。《诗经》、《书经》,二帝三王以来之史也。而《易经》则又示人以经之所自出,史之所从来,为道屡迁变易匪常,不可以一定执也。故谓《六经》皆史可也(《藏书》卷五《经史相为表里》)

(3)灵活、求实的史论特色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非人也,亦无定论。无定质,则此是彼非并育而不相害;无定论,则是此非彼亦并行而不相悖矣……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矣,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而可遽以定本行赏罚哉?(《藏书》卷首《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其一,“原情论势”的史论态度:李贽曾讲:“古今人情一也,古今天下事势一也。某也从少至老,原情论势,不见有一人同者,故每每惊讶……大概读书食禄之家,意见皆同,以余见质之,不以为狂,则以为可杀也。”(《焚书》卷五《蜻蛉谣》)

其二,讲求实效的史评标准:“道不虚谈,学务实效”(卷三《定陵庵记》),这是李贽评价历史的重要标准。他曾讲:“言一有先行之言,有可行之言,又有当行之言。吾尝以此三者定君子之是非。” (卷三《先行录》)

明代张居正改革最终失败了,但李贽对他仍持肯定态度。他称赞张居正是“大有功于社稷者”(卷三《何心隐论》),“非与世之局琐取容,埋头顾影,窃取圣人之名以自盖其贪位固宠之私者比”,“是宰相之杰”(《焚书》卷一《答邓明府》)

其三,立足“民本”的人物评论:战国时期,秦灭六国而齐最后亡。当时齐王建“事秦谨”,齐又在“东海边上,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于秦,以故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五国既亡,秦攻齐,齐不战而降,齐王建被饿死。历来史家都用一句:“齐人怨王建不早与诸侯合纵,听好人宾客以亡其国”。

李贽所着眼的角度却不同,他说::齐之亡甚无谓,齐王建饿得亦甚可怜。然如建者,不死中甚用也?饿死一无用痴汉,而可全活数十百人,犹且为之,况全齐百万生灵乎?干戈不格且四十年,战国之民,齐何独幸与?夫天之立君,本以为民尔。由此观之,虽谓建有大功于民亦可。(《藏书》卷一《九国兵争·田齐》)

17、简评《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是黄氏代表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料专著。全书62卷,把明代214名学者按时代顺序,分各个学派组织起来。成立了19个学案。其编次的顺序是:每一学案前,附有小序一篇。

梁启超认为“中国人完善的学术史,自梨州之著学案始。”并且说“《明儒学案》这部书,我认为是极有价值的创作,将来做哲学史、科学史、文学史的人,对于他的组织虽有些应改良之处,对于他的方法和精神是永远应采用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余少年读黄梨洲《明儒学案》,爱其网罗详备,条理明晰,认为有明一代之学术史,无过此矣。中年以后,颇亦涉猎各家原集,乃时撼黄氏取舍之未当,并于每一家之学术渊源,及其独特精神之所在,指点未臻确切。乃复时参以门户之见,意气之争。……故其晚年所为学案,已仅可为治明代儒学者之一必要参考书而止。”(《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明儒学案》以王阳明学派为主流,兼述各家学派,“记载明代二百多名学者的事迹言论和学术思想,是一部系统总结有明一代学术发展演变状况的断代学术思想专著。”(《白寿彝《中国通史》冯友兰先生认为“《明儒学案》虽也有断代之名,但实际上是明代心学的发展史”,“《明儒学案》哲学多于史学”。

1、从体例看,每个学案都是先置有师承关系表,再列出学者小传,然后摘引其语录,并对其人所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学术成就,主要学说等加以介绍和评说。

2、《明儒学案》在学案体上的价值,学案体不同于以往纪传体、编年体、纪传本末体与会要体的地方,那就是以记载学术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的史学体裁。

3、编著《明儒学案》的原因及目的,黄宗羲编著《明儒学案》是为了表彰王学,并为有明一代阳明学树立谱系。

18、简评乾嘉史学兴起的原因

1、清廷高压政策为。清朝统治者实行残酷的民族高压政策和反动的文化政策,屡兴文字狱,迫使多数学者为逃避政治迫害而埋头于训诂考据之中,最终形成乾嘉学派。

2、一方面汉代学者的整理文献典籍、中国史学的疑古传统、宋明理学的空言心性、清初考据学的兴起;另一方面康熙以来较长期安定繁荣的温床,使学者能安然恬适地沉迷于故纸堆中。

3、文字狱与考据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而康、雍、乾时期政治上的稳定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统治者对封建学术文化的大力倡导是乾嘉学派产生并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它是康乾盛世的产物。

4、历史原因。具体有三点:第一,宋元以来的唯心主义理学流于空疏,明末清初的学人痛感空谈误国之害,转为“经世致用”的学术工作,开启了乾嘉学派之风。第二,宋学开创了疑古辨伪的风气,为乾嘉学派所继承。第三,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数理逻辑方法给乾嘉学派输入了新鲜血液。第四,封建学术内在矛盾为主说。认为稳定统一的政治环境、繁荣昌盛的经济盛世、残酷的文字狱政策和统治者的关心提倡,是乾嘉学派形成的外在条件,主要决定着学派量的形成。而封建学术内在矛盾的发展,即明代理学家继承了历代经学发展的弊端和不断产生出新的糟粕,形成了否定自身的质变因素,这是乾嘉学派形成的内在根据,内因外因的统一乃是乾嘉学派形成的真理。

5、四库全书馆对考据学人才的奖拔。

6、科举选士对考据人才的重视。

19、试述梁启超的史学思想及其对近代史学发展的贡献

1891-1894年,梁启超在万木草堂学习时期,是其史学思想最早的酝酿时期。1898-1916年,梁启超在变法维新运动时期的史学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批判封建史学,在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基础上,比较系统的论述了新史学的理论观点,基本上形成了资产阶级的史学体系。1917年底——20年代初,梁启超的史学才趋于成熟。《中国历史研究法》比较集中的反映了他的后期史学思想。前期以1902年发表的《新史学》为代表,提倡进化史观,启蒙精神及科学的史学;后期以欧战后出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为代表,放弃了进化史观,转而重视历史文化的特殊性。

【1】史学思想:1、第一,具有“科学史学”观。其一,以进化史观为指导阐释历史撰述的性质和目的,激烈抨击中国传统之史学。其二,科学的治史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先定专题,然后搜集材料,纵横联系,分析重点,探索心理和物质条件及其局限,观察必然和偶然。对史料主张“求备求确”,认为这是今日史学之出发点。其三,“科学”的治史精神,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和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2、指出新史学与旧史学的对立性。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指出“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叙人间一二有权利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既国民全部之经历极其相互之关系。”梁启超又从西方国史的观点,批评旧史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他虽然强调群体,但并不贬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甚至很重视,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不亚于19世纪名家卡莱尔所谓史与人不可分,而史之基乃大人物的历史。3、提出撰写现代专史的蓝图。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篇》中特别标出五种专史的写作,其中所谓“人的专史”就是历史传记。梁氏所分的其它四种专史为“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地方的专史”、“断代的专史”。

【2】贡献:(1)其一,是引入西方有关史学的概念与方法到中国。其二,是以西方史学为基准,促使中国传统史学的现代转化.(2)第一,对孔子和儒家思想重新作了评价,初步打破了儒家独占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局面。第二,注意对时代思潮的研究。第三,注意对中西哲学和文明差异的比较、研究。(3)他对封建史学的批判为资产阶级新史学在中国的建立扫清了道路,客观上也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建立创造了某些条件。(4)梁启超融合乾嘉考据方法、东洋微观研究方法和西洋客观研究方法的长处,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种学不分古今,亦无分中外,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史料辨析与理论阐释融为一体的贯通法。

20、简述顾颉刚“古史层累地成的中国古史”说

(1)主要内容:○1在古史记载中,“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2“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3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情况。

(2)意义和影响:○1顾颉刚“古史层累说”作为一场“古史学革命”,在学术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的作用与意义,给中国古史学界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震荡。○2顾颉刚“古史层累说”是对中国传统疑古思想的集大成,认为传统的古史系统是不断累造和层累形成的,没有把二皇五帝作为信仰的对象,而是作为研究的对象,那就使他们失掉在历史上的地位,使得过去凝固了的上古史系统从接样处解散开来。使得上古史事之间不可变的关系松脱了,也使得传统史学的视野、方法及目标有了改变,资料与资料之间有全新的关系。○3顾颉刚通过运用“古史层累说”拆毁了旧的古史系统,剥去了附在先秦典籍上的“圣道土功”,将整个传统社会的道德学说与价值观念置于被怀疑之境地,这对旧的道德体系和思维模式起到了摧枯拉朽的作用。○4“古史层累说”对中国古史学的影响:首先,从影响的广度上看,顾颇刚“古史层累说”对十中国古史研究之影响,表现在史学观念、治史精神和态度、治史方法和领域等方方面面。其次,从影响的深度来看,研究者们无论是否同意顾领刚的“古史层累说”,都不免受其疑古学说之影响。

远古传说

(1)远古传说: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历史意识的反映。远古传说主要是有关氏族社会里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2)远古传说的内容:关于人类起源和自己祖先、氏族由来的传说;关于人类与自然进行斗争、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故事;关于原始氏族、部落间战争的故事。

(3)远古传说的特点:传说中的人物都被神化;传说中的英雄都是不脱离生产和为公谋利的人物;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相信人力可以征服自然,也是对自然的一种迷信或崇拜。

(4)远古传说在史学上的价值:远古传说不仅反映了当时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而且保存了一定的真实的历史内容;经过后人整理加工用文字记载下来的远古传说成为历史学家们探索、揭示先民初始时期社会历史风貌的重要资料;远古传说中反映的人对于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互相关系的原始意识,影响了后世文明时代史学家的历史观点的发展和史学风貌。

地方史志(《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性质、意义)

地方志是中国特有的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综合性著述。

它有四个最显著的特点:(1 )地方性强;(2 )内容广泛;(3 )资料的原始性和可靠性;(4 )在编撰体例上,它遵循“分纲列目,事以类从”、“横排门类、纵写始末”的原则。它是一种综合性体裁的作品。

意义与价值:是研究历史地理学的资料,也为旅游事业服务;可补正史之不足;保存大量科技史资料

.战国时期的史学发展情况(从史学著作、诸子的历史观、诸子的关于历史的言论等方面谈)

答:战国时期,私人撰述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代表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的完备的编年体巨著——《左传》。此外,出现了多种历史撰述,涌现了大量的私人撰述的史书。其中,《左传》在内容上重视民族关系的记载,以史实疏证春秋,它突破了春秋只记事不记言的框框,事言相兼.为我们保存了珍贵的史料,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最主要史料之一,《左传》中体现了作者同情人民,揭露上层,“重人事,轻鬼神”的进步思想倾向。《国语》采取分国记言的方式记录了大量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言论、政治见解、历史见解,同《左传》一样发展了“重人事轻鬼神”的思想。辑录战国时期史事的《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着重对历史人物及其言论以显示人物的精神及思想变化;《竹书纪年》、《世本》已然具备了萌芽形态的通史性质的撰述的特征;《山海经》等地理志对研究自然科学史和中国原始社会有重要参考价值。

对陆贾、司马迁、贾谊、班固、刘向父子等人的史学思想、贡献及对其的分类

(1)汉初学者对历史兴衰的观点

陆贾的史学思想

刘邦即位之初,重武力、轻诗书,以“居马上得天下”自矜,陆贾乃建议重视儒学,“行仁义,法先圣”,提出“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的统治方略,遂受命总结秦朝灭亡及历史上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共著文12篇,每奏一篇,高祖无不称善,故名其书为《新语》。哲学上提出宇宙万物都是“天地相承,气感相应而成者”,反对神仙迷信思想,但也有圣人“承天诛恶”和天人感应的神秘思想。后人称《新语》开启贾谊、董仲舒的思想,成为汉代确立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先声。贾谊的史学思想

受陆贾思想影响的贾谊深刻的认识到政治成败、人心向背的重要性,为了对秦亡的教训进行总结,他以过秦为题写了三篇史论,提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贾谊对下层民众的处境十分关心,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体察特别敏感。后世的司马迁在写秦汉史时也受到了贾谊思想的影响。

(2)司马迁的史学思想P36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其写《史记》的宏伟目的,也表明了其进步的历史观;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

(3)西汉末年的史学家的思想

刘向父子的史学思想

刘向父子的史学思想存在很大的矛盾性,一方面两人重视学术文化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两人的史学思想深受西汉末年兴起的谶纬迷信思想的的影响,突出的宣扬阴阳五行说,为政治服务,大大助长了两汉之际神秘主义思潮的泛滥。父子二人的政治立场不一,其比附的迷信说法也大相径庭。

(4)东汉班固的思想

班固敢于秉笔直书揭露汉代封建统治的阴暗面,他对于一些历史问题的阐述,提出了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见解,但由于当时谶纬之学的盛行,处在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控制之下,班固的史学思想里还宣扬“天人感应”的神学史观、宣扬人性分为“三品”的唯心观点(上智、中人、愚人),此外他的思想中还有浓厚的封建正统观。

甲骨、卜辞、金文的关系(P5页)

甲骨文又称契文或卜辞,是一种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殷周奴隶主、贵族贞卜的记录。在甲骨文(卜辞)出现后,又出现了金文,金文是于殷商晚年出现的铸造或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作“钟鼎文”或“彝铭”金文。从卜辞(甲骨文)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而繁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历史记载从不自觉到初步有了自觉意识的发展过程。卜辞、金文在表述形式上,也表现出历史记载的萌芽状态,卜辞有了形式略具的简单记事,金文较之卜辞显得更为丰富。

《读史方舆纪要》的著述特点

其书体例,前有总序,此幅地图,再列正文,自传纲要,自为之注,全书在经世思想的指导下,以政治、军事为主,详记全国各地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之迹等,全面系统地叙述中国古代舆地沿革的历史。历史与地理结合;注重地理与军事的关系;注重地利与人为的衡量。

史学“经世”思想的发展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上”;“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形而下”。

它是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南宋时浙东学派中以吕祖谦为首的金华学派提倡经世致用,主张治经史以致用,反对当时的理学家奢谈心性命理的空疏之学。

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之学大兴,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李塨、王源等等。清初学者在总结明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感明季学风的空疏不实,对国家、民族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他们要求学术反虚就实,提倡经世致用的真学问和“以实为宗”的新学风。他们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在救世济时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各种方案,提出了一些带有初步民主启蒙因素的主张,表现出对农民问题的关心和同情。他们激烈地批判束缚思想的科举制和八股时文,注重学校教育,要求培养出真正有学问有实际能力的有用人才。

清末,封建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加深,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经世致用之学,再度兴起。其代表人物是魏源、龚自珍以及稍后的康有为。他们以今文经学为主干,继承和发展了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精神,借经书的所谓“微言大义”发挥自己社会改革的主张。在救亡图存的旗帜下,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以下是一些引用:

“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一种文化学术的价值标准是它的实用性,即由文化学术价值向政治伦理价值的转换。

在先秦时期,儒家以天下为己任,以王者之师自居,试图通过“格君心之非”来塑造理想君主,并从而重新建立统一的社会价值系统。...“经世致用”主要是建构一种合理化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形式.

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明清思想家提倡的经世致用思想,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习对现实社会有用的东西,研究学问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要空谈,要活学活用。

到了晚清,由于西方国象的压迫,也由于西方文化和政治思想的渗透,康有为等所代表的知识分子们才又重新张扬“经世致用”的口号,而观其政治理想,则已与传统儒家有了极大差别。这时的“经世致用”实质上是试图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寻找一条救国自强之路。

2、简述司马迁的史学成。

1)定奠了通史的规模。通史应包括三方面:时间通、地域通、内容通。

2)创立了完备的纪传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

的体系,从而形成一种完备而严密的史体——纪传体。

3)广泛记载了各种历史人物。司马迁除记政治、经济人物外,还记了哲学家、

文学家、游侠刺客、农民起义领袖等。

4)记载了边境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南方、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皆有记载。

对外国史如越南、朝鲜等也有记载。

5)在文学上有重要价值,文章生动,启发兴趣。司马迁将史学和文学两者结合

并统一起来,忠实地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

6)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汉武帝时期汉朝是空前强盛的统一大帝国,如此

大帝国需要一部通史,《史记》则完全适应此需要。

6)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自司马迁修成《史记》后,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

试论司马迁的史学贡献和治史特点

史学贡献:

1、定奠了通史的规模。《史记》是第一部中国通史,通史应该包括时间通、地域通和内容通。

2、创立了完备的纪传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裁组成。五种体裁有机地结合在一部书中,使它们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种完备而严密的史体——纪传体。

3、广泛记载了各种历史人物。他不分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而是看在当时的影响和成就。司马迁除记政治、经济、人物外,还记了哲学家、医学家、大商人、游侠刺客、算卦的、农民起义领袖等等。

4、记载了边境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南方、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皆有记载,对外国史如越南、朝鲜等也有记载。

5、在文学上有重要价值。司马迁能抓住文学的特点,文笔优美,通过种种艺术加工,忠实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人物典型,使史学、文学两者结合并统一起来。

6、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汉武帝时期汉朝是空前强盛的统一大帝国,政治、经济、文化都空前发展。如此大帝国需要一部通史,《史记》则完全适应此需要。

7、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中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从而使史学独立出来。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治史特点:

1、全面搜集文字资料.

读了诸子百家的文章,大部分可见的文字资料他都收集了。

2、实地考察。对各地物产记得全面而具体,都是经过实地考察的。所记山川形势,许多也经过考察,写战争地理许多也是经考察的。

3、亲身访问。特别是汉初的许多人物都是经亲自访问所得,如韩信传等。许多刺客游侠、演员等社会下层人物在当时是不会记载的,所以也得亲身访问。

4、慎重取舍。不可信的不取,不重要的不取,对有些材料有怀疑难以断定的,则“疑则传疑,盖其慎也”。司马迁对于史料的取舍和考辨奉行的两个主要原则:“考信于六艺”和“择其言尤雅者”。

4、简述《后汉书》的体例、成书及编纂特点。

体例:

《后汉书》记自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献帝建安二十五年,记载了东汉一百九十六年的历史。全书共计120卷,纪10卷,列传80卷,志30卷。

著书计划及中挫:

范晔计划全书有十纪、十志、八十列传。至范晔被捕,只完成纪、传部分。

十志委谢俨。谢俨“搜撰垂毕,遇晔败,悉蜡以覆车”,“其志今阙。”

梁刘昭为范书作注时,取司马彪《续汉书》之八志,“注以补之”。

《后汉书》的编纂特点

1)设立突出时代特点的“类传”。他承袭《汉书》的《循吏》、《酷吏》、《儒林》

等类传,又结合东汉社会的特点,创制了前代史书中所没有的《党锢》、《宦

者》、《文苑》、《独行》、《逸民》、《方术》、《列女》等7种新的类传。

2)重“论赞”。范晔观点鲜明,褒贬一语见,以犀利的笔锋评判是非,表彰刚

正,贬斥奸恶而嘲笑昏庸,

3)文字组织做到“疏而不漏”。其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物塑造的一定程度上的典型化、语言运用的骈俪化与韵律感、行文中情感倾向的鲜明流露

5、简述唐代史馆及其优劣得失。

史馆制度:

贞观三年,于禁中建常设修史机构--史馆,以修国史。唐高宗以后,史馆人员的名称、编制逐渐明确。唐代史馆制度大致包括史官、监修制度、史料征集制度。史官为政府官员,分工负责史书的修撰工作,保证史书的修撰速度。唐代史馆史官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史馆修撰,一是直史馆。

优点:

1)唐朝史馆的设置,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唐朝史学的发展。

2)史官制度使历史记载一代一代地接续下来,使历朝史料得以保留下来。

3)可以集中人力、财力和丰富的史料,为修史提供优越的条件开馆修史,能够

集众家之长;

4)有助于纠正前朝史籍中的隐讳不实之词等。

局限:

1)人浮于事,各不相下,“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因

俸禄优厚,各种人混迹于史馆之中,效率低下。

2)监修者众,史官无所适从。由于朝廷对史学的控制,史家的进步史识和自由

思想必然受到严重的桎梏。

3)难以直书。封建社会的时代局限和史官的阶级局限,必然造成历史记载存在

大量的夸饰、隐讳和失实。

4)监修多无能之辈,不能贯彻修史宗旨,监修不当,铨配无法,会造成修史责任

不专,严重影响史馆修史的效率和质量。

5)史料保存制度不健全,史官掌管的范围只限于官府的材料,而且史官未见得

就有史才、史学,所以质量未见得就高。

6)历代官修正史的体裁形式,其总体格局也是代代相因,缺乏创造。

试比较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在纂修动机、编纂体例、史学思想等方面的异同。

一、纂修动机

相同点:二者都是承继父志。

不同点:

司马迁《史记》:司马迁继承《春秋》精神;肩负史家职责;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班固《汉书》:为了踵继《史记》,班彪发愤继续前史,终作成“后传”(列传)六十五篇;歌颂汉朝功德。

二、编纂体例

相同点:二者都是纪传体史书。

不同点: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而《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的是西汉始末。班固取材于《史记》而并非完全照搬,承袭《史记》而有所补充、调整、变化和发展,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1)《汉书》在《史记》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新材料、新史实,丰富了记事内容。

2)班固对《史记》的部分篇目和内容作了调整。《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3)《汉书》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扩大了史学范围,也填补了《史记》的不足。

三、史学思想

1)《汉书》的封建正统思想比《史记》浓厚。司马迁的思想是“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在接受儒家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各家特别是道家的影响。其思想中有批判精神,再加上自身的遭遇,就更增添了司马迁的反抗性。而班固则恪守儒家正统观念,缺乏司马迁那种深刻的认识和批判精神,往往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来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封建正统观念比较浓厚,所以《汉书》虽多半取材于《史记》,笔端精神则迥异。

2)《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

3)最能体现《史记》、《汉书》思想差异的,是《货殖》、《游侠》二传。同样论述仁义道德的产生,《史记》、《汉书》都征引《管子》,司马迁则强调经济所起的决定作用,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吻合。而班固所谓“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则是迂腐的道德说教。

刘知几的《史通》(史学思想、“六家二起”、“史家三长”)

《史通》的特点

1)评论有据。每篇都有实例,都是从读书中总结出来的。

2)兼指得失,对任何史家史书都不感情用事,对班固和司马迁的缺点也不忌讳,

对公认的坏的史书也指出其优缺点。

3)批评尖锐,对许多史家不真实的记载史实痛斥,骂一些人为“奸贼”“凶人”。4)主张明确。不仅评论别人,还要提出自己的主张。《史通》的史学批评理论

1)关于史书内容。要求避免“四烦”,“五志三科”是刘知几对史书内容的把握。

五志是:达道义、彰法式、通古今、著功勋、表贤能;三科为:叙沿革、明

罪恶、旌怪异。

2)关于撰述方法。刘知几强调辩证的采撰观。“博采”是基础,无博采便无善择;

“善择”是关键,无善择就难以写出信史来。

3)关于体裁体例。论述了各类史体的长短得失,提出了史体,特别是纪传体的

发展方向:论古今史体,归为六家:《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

《汉书》;对编年、纪传二体短长进行剖析:多列专篇论述纪传体。

4)关于史学功用。史学对于学术与社会具有重要功用。一方面起到传播知识的

作用,另一方面起到“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伦理教化作用。

5)关于撰述原则,刘知几贵直贱曲。直书要求史家既要能摆脱权贵干扰,独立

撰史,还要摆脱个人主观情感的干扰,写出客观真实的历史。

6)关于文字表述。“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

“略小存大,举重明轻,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

7)总结史官制度的发展,指出唐代设馆修史的弊病。

政治伦理思想:

1. 孔子观

1)孔子是刘知几立身行事的光辉榜样。

2)刘知几对孔子的学术和思想,尤其是对孔子的史学事业,曾给予高度的评价。3)刘知几还从史意、史法上大力肯定孔子及其儒家经典的成就。

4)在具体的史法上,刘知几对孔子及儒家经典更是多方赞扬。他特别表彰儒家

经典在叙事方面的成就。

5)总之,从写史宗旨到史书价值,从内容到形式,对儒家经典都做了充分肯定。

由此不难看出,刘知几是一个典型的孔子学说和儒家思想的继承者。

2. 对儒家政治伦理观的认识

刘知几是儒家政治伦理学说的信奉者和贯彻者,他所信奉的儒家政治伦理学说,其核心是儒家纲常名教的思想和规范。

1)儒学是史学的灵魂。儒家政治伦理思想是刘知几进行历史评论的是非标准和

价值尺度。表现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论上,也表现在对史学编撰的

要求上。

2)史家的责任在于彰善瘴恶。这是实现儒家王道人伦理想的实际行动。刘知几

非常重视史家自身素质的修养,其中特别强调史家的道德修养。这实际上是

儒家政治伦理学说中修齐治平思想的具体贯彻。

简述中国史学史的主要内容

根据上述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可以将史学史研究的内容规定为:

(一)历史编纂学历史编纂学是怎样编写历史的学问。涉及到史书编纂的内容、形式和文字表述等。

(二)历史观历史观是对历史的总的看法,回答诸如人类社会的性质、社会是否发展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等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严格地说,历史观即历史哲学,属于哲学与哲学史的范畴。历史观分二种,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三)史学思想史学思想是对历史学本身的一种认识,回答历史学的性质、作用、治史目的以及与此相应的方法论问题,但不应与历史观混同。

(四)治史方法每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不同,所以治史方法不同。方法不能硬搬,但可受启发。

(五)史学评论也叫史学批评,是指人们对史家、史书或某一种史学现象、史学思想的评论,如:对历史著述进行诸如材料真伪、结构优劣、成就高低等方面的判断和论证。

(六)史官制度史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史学现象,殷朝以来就有了史官,周时史官分工已经很明确,唐朝开始有了史馆制度。史官制度对中国的史学发展有很大关系,它使历朝史料得以保留下来。

4.陈寿史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寿本三国蜀人,蜀灭后到晋朝做史官,他对文学和历史都有研究。西晋统一后,他把三国史料融在一起写成了《三国志》。

(1)西晋统一后,陈寿把三国史料融在一起写了《三国志》,这是唯一兼记魏、蜀、吴三国史事而保存至今的著作。(2)陈寿《三国志》总的特点是简略,其取材谨严,所记绝大部分是可信的,他舍弃了许多不可靠的材料。(3)陈寿在写作《三国志》时文字简练、有条理。“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4)主张修史要“劝善益治”。时人称《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这正是陈寿的修史目的。劝诫既有对君主的,也有对臣民的。如《诸葛亮传》中的出师表就是对刘后主刘禅的劝诫。(5)陈寿著《三国志》时编撰体例上既体现尊魏,有显示了三分天下的事实。其以三国之史并列,分署《魏书》、《蜀书》、《吴书》。

《三国志》的编纂方法和史学思想

①不以封建王朝为断限,总揽全局,为魏、吴、蜀三国写一书。它虽是写魏吴蜀三国之史,着眼点却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直至晋灭吴这一整个历史时期。其中为三国各立一书,更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创新。

②广泛地运用了带叙法来尽量反映时代全貌。《三国志》仅有纪、传,而无表、志。纪、传又大都简略。

③始创朝代鼎革“回护之法”,成为此后各朝国史写鼎革之永式。其中如为司马懿讳败夸胜,为有功于晋者饰短增美,是《三国志》失实之笔,但只是个别现象,是不得已而作回护,总体上《三国志》利用曲笔讳饰,曲折地反映了历史的真相。

④文笔简洁,人物飞动,栩栩如生。《三国志》在历史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它常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传神的人物。

⑤封建正统思想比较淡薄,热中于品第人物。由陈寿所处的阶级地位和时代特点,使《三国志》的重心在论载士人的品行器度和为人处世的经验教训,甚至还把人物的才干智略,作为事业成败的唯一原因,但封建正统思想比较淡薄,重史实,而轻名分。

荀悦的《汉纪》

史学思想

1、天人关系上的神意天命史观

(1)《汉纪》遍载西汉灾祥。占全书九分之一文字,记灾祥怪异和阴德报应、相命、望气、卜筮之灵,而且灾异之中,又是记“灾”比较简单,记“异”不厌其详,并附以天人感应的解说,这是部分内容的封建糟粕。

(2)自创天人三势说,“三势”皆由天定。认为举几世间事物,统统处于三种态势:“夫事物之性,有自然而成者,有待人事而成、失人事而不成者,有虽加人事终不可成者,是谓三势。凡此三势,物无不然。”而这“三势”,都出于上天的安排。

(3)宣扬汉王朝正统论。在东汉皇朝将彻底灭亡的时候,仍宣扬和论证“圣汉统天”,强调了非命谋叛,必遭天罚,并在记事系时上,自始至终,皆用汉的年号,而不用秦朝和新莽的年号。

2、“综往昭来”的鉴戒史观。

(1)“立典五志”的写史标准。为了“综往昭来”,提出写史应达到的五条标准:“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日通古今,四曰着功勋,五曰表贤能”。并贯彻“五志”,使《汉纪》成为一部走向统治者“参得失”、“广视听”的历史教科书。

(2)“极为治之本,尽君臣之义”的写史目的。所谓“尽君臣之义”,就是阐发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所应遵循的伦理道德,探讨一种理想的君臣关系。所谓“极为治之本”,就是探讨统治人民之术,总结统治人民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君主必须“为民”的思想。

3、“应变济时”的历史变易思想。反对固守祖宗旧典,主张“古今异制,损益随时”,一切具体的制度和政策,都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荀悦自觉地把写史同封建政治结合起来,公开宣称写史的宗旨并明确规定了写史的标准和具体内容,反映了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需要,为封建正统史观的巩固提供了事实和理论依据。

《汉纪》的地位与影响

荀悦《汉纪》在我国古代史学发展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1、完备了编年史体的规模,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编年史的空前发展

编年体本是我国史书最古老的体例,但在魏晋之前尚未完善。荀悦写成《汉纪》,使编年体椎陈出新,适应于记述封建皇朝的兴哀,以总结封建政治的成败,使编年体成了可以和纪传体并驾齐驱的一种史体。在《汉纪》的影响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四百年间,编年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差不多每个皇朝都分别有一部、几部乃至十多部编年史书写其历史。

2、密切了史学同封建政治的关系,使编年史成为封建统治的一种工具

自东汉以后的编年史书,都象《汉纪》一样,一方面严格贯彻向帝王提供史鉴的著述宗旨,一方面极力维护皇权,以为现实的封建政治服务。

西方史学史期末简答题

西方史学史期末简答题

1.古代希腊史学产生的原因: 2.希罗多德贡献(史学思想) 3.俢昔底德史学思想: 4.比较希罗多德和俢昔底德治史观: 5.比较希罗多德与司马迁的相似之处:6.波里比阿史学成就: 7.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8.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9.浪漫主义史学思想 10.理性主义史学(18世纪):特点:11.客观主义史学: 12.伏尔泰的史学思想 13.历史哲学: 14.百科全书派史学贡献: 15.罗马史学的共性: 16.评述塔西佗的史学成就: 17.评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18.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19.康德是怎样论述历史发展的,试以康德《世界公民视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译文为例加以说明。如何评价: 20.浅析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1.20世纪妇女史的研究重点有哪些?22.为何称希罗多德是“史学之父”?23.普罗科匹厄斯有什么作品传世? 24.李维对史学研究的贡献体现在何处?25.7.P55塔西陀为何被称为是“暴露史学大师”? 26.. 查士丁尼有什么代表作? 27.扼要介绍康尼娜及其作品。 28.为什么说“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29.19世纪与20世纪西方史学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30.20世纪西方史学的特征: 31.西方现当代史学的共同趋势与特征:32.谈谈你对“历史是时代火车头”的理解。33.当今西方社会为何将历史学称为是“受人追捧的园艺学(公共史学)”? 34.评特纳。 35.P110评马基雅维里对欧洲近代史学的贡献。 36.为什么说卡尔《历史是什么?》一书问世,成为历史学著述演变的分水岭? 37..请你介绍一下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教育学: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父母的表率作用;(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三)父母的文化修养;(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 4、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5、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6、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 (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7.、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 (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2)教师对不同气质类型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4)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什么样的的功能? (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 9、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1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11、人格教育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3)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12、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教育知识。 (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13、教师的能力结构: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 1.米里哀教皇博爱主义的化身。 这一情节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改造邪恶习性,铸就善良灵魂的可行性,并成为小说整体结构的契机。2.冉阿让被感化后,立志行善至死不渝。 这些描写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化解人际隔阂,建立友好感情的可行性。 3.冉阿让对沙威的以德报怨 这些描写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征服恶人,自然淘汰恶人的可行性。 4.兴办福利,改善社会风气。 办福利事业是作者人道主义张扬的具体体现,描写悲惨世界目的在于消灭悲惨世界。 老师所讲:①作品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控诉。 ②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指出资产阶级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只会造成重复犯罪,人道主义高于资产阶级法律。③作者是以满腔热情歌颂了共和党人的斗争精神。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作者以他自己的人道主义准则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前的封建贵族政权和大革命胜利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二,梅尼特医生和代尔那都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的化身。得伐石太太的凶狠、可怕、冷酷无情、杀人的疯狂及无止境的复仇,成为杀人成性的刽子身、“吃人鬼”。 三,作者还写了一大群杀气腾腾的凶汉拿着带血的刀斧在一块磨石上磨刀霍霍的情景,以及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场面。狄更斯认为暴力革命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和浩劫。 四,狄更斯反对用暴力革命来解决社会矛盾。他希望统治阶级能开明而理智地进行一次改革,富人与穷人之间用爱代替恨。 五,他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人民的革命是正义的,一方面又认为行为过火。 简述《巴黎圣母院》一书的美丑对照原则。 美丑对照原则是:“丑就在美的旁边,恶善共存,黑暗光明相共,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应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和优美。”雨果认为,美丑并列可以通过否定达到对美的肯定,而如果将夸张了的美与丑集中在一起,其对照效果会便好。 在《巴黎圣母院》中,人物形象刻画方面,既有外貌美丑的对照,也有内心善恶的对照,如伽西莫多外貌奇丑,却表现出正义、勇敢、真诚和强烈的爱憎感情,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此外,下层与上层两个社会,两个王朝和两个国王,两面三刀个法庭和两种审判,都有对照的意义。 试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①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是一个个人主义者,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于连个性刚强,充满激情,富有毅力。他虽然表面长得文弱,但是“心里竟藏着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外表和内心有着强力的反差。 ②于连有着反抗性与妥协性的双重人格,他既有反抗精神,又很容易屈服;他既憎恨贵族的卑劣,又不惮玷污自己的双手;他既崇拜拿破仑,又能随意改变自己的奋斗方向,走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他既热衷于向上爬,又愤然选择了死亡,不肯向卑污的现实让步。 ③于连是一个叛逆的受难者形象。 试比较拉斯蒂涅和于连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相同点:(1)于连和拉斯蒂涅两人本性都是善良的,都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奋斗理想,是法国王朝复辟时期探索自己的前途、寻找自己的地位、期盼成为“豪富和伟人”的青年,两个人都试图努力从社会底层爬进上流社

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

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

1.管理的基本职能并简要说明各个职能的含义 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职能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谋划和安排。包括选取合适的组织目标,制订战略方案以及实现这些目标。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任何管理都是从计划开始的。 组织职能指管理者有效地组织和调配资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施计划任务。管理者建立组织结构来协调激励组织成员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职能指管理者建立有效的组织指挥体系,指导、激励和协调组织成员。 控制职能指管理者按目标计划制定管理标准,对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及时纠偏,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怎样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管理的科学性在于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丰富,可复制学习,可知道人们实现有效的管理。管理的科学性强调人们必须按照管理科学规律进行管理,强调学习管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有效地实现管理,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管理者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还要灵活运用管理知识,讲究管理技巧。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 3.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管理者的基本技巧是指管理者将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用于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技术、知识、方法和程序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又称“人事技能”,是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主要包括理解、激励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4.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和内容 古代管理理论包括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 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 ②工作定额原理。为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就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作量定额。他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的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 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④标准化原理。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手法,而且工人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所在工作现场环境等等都应该都标准化以提高劳动生产力。

最新西方史学史笔记完整版

1.古代希腊史学产生的条件(自然.人文): ①文化的发展:从外部来说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埃及和巴比伦文明)从内部来说,是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唯物主义的哲学传统与史学的发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传说和史话:史诗中包含着很多的史学因素,在历史学正式产生前,古希腊人是把史诗当作历史来看待的,最著名的是《荷马史诗》古希腊史学诞生在爱奥尼亚地区, ③地理环境:这是因为与希腊本土相比,此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且居于欧亚大陆之间,扼东西交通之要塞,所以这里商业繁荣,手工业与航海业也很发达。 2.评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希罗多德的《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历史著作,希罗多德被称之为“史学之父”,《历史》内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景图。希罗多德通过留传下来的资料.口头或文字记载,自己的实地考察而编撰完成的。 史学思想的特点:①.推崇雅典的民主政治②.天命观和人本精神并存 影响:①.治史视野的宽广,对古希腊史学有开创性的建树,明确提出了治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即记载和解释人类的活动,尤其是重大功业,说明他们的因果联系 ②.治史观念的变化:历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的历史活动受到难以把握的超自然力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认识自己的主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创造人类的历史。 3.评述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 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之父”,写成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史学特点:①.他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实施方法 ②.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 ③.彻底的人本史观和进步史观(摒弃天人感应说.探讨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从经济关系上解释历史发展的原因. ④.平实.简洁.生动和充满智慧的文字表述形式 影响:求真和政治史的传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具有求真精神,开创了政治史的传统。但是不彻底,人本观念强,有时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教育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一、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答:(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答:(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三.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答: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答: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和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 答:(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3)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4)加强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六.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七.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八.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外国文学史下 简答、论述题 1、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2、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3、比较法、英、俄三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相同点:19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他们都注意塑造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都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一般特征: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且注重 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具有批判性、 暴露性、改良性。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注重表达 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对社会的批判,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的,思想武 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不同点:(1)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50年代,法国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动,资产阶级与贵族进行了反复的较量。作为中小资产阶级的作家们,亲眼 看到这场尖锐残酷的斗争,切身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情与后来的冷酷现实,感受到 了平民青年和没落青年的郁郁不得志。所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反映资产阶级与贵 族阶级的矛盾,揭露金钱的罪恶,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贯穿着科学和理性主义精神。 (2)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集成了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揭露现实的 广度和深度上更进一步。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劳资矛盾的激化,各种改良思潮的影响,使英国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第一,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揭露资本家对工人 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第二,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 运,成功的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的经历。第三,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 浓厚的改良主义的倾向,感伤色彩和劝善说较明显。第四,女性作家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 主义洗礼的英国妇女开始用文学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出现了一大批有成就的女作家,他们在 创作中表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 (3)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与英法两国截然不同的特点:第一,文学与人民解放运 动紧密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为主要内容。第二,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 代苦难,表达知识分子深广的忧愤、焦虑及人道主义思想。第三,独特的形象系

管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指一名领导者所能够直接领导的下属人员是由一定限度 的,超过一定限度,领导者就不能做到具体、有效的领导。一个领导者所能有效地领导的下属人员数,称为有效管理幅度。 2.权变理论:在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3.领导:见纸上。 4.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 5.组织文化:见纸上。 6.正强化:正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予以鼓励、肯定、奖赏,使之更加频繁地发生并不断强化。 7.德尔斐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是一种就调查问题组织专家小组, 通过背对背地向小组成员书面征询意见,并多次归纳与反馈,最后形成 集中且具有权威性意见的定性预测方法。 8.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9.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指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失。因此管理者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大类型。 10.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公式表示为:激动力量=期望值×效价,期望理论是以三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要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 (1)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2)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 (3)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 [2] 11.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由赫兹伯格首先提出。他认为,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保健因素)往往由外界环境引起,如,公司政策、行为管理和监督方式、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地位、安全等,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激励因素),如,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负有较大的责任等。 简答题: 1.所有的计划工作方法:见 2.沟通过程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第一章古典史学(古希腊史学、古罗马史学) 一、名词解释 1、赫克泰阿斯 希腊史学的摇篮---米利都人,希腊第一位历史家。主要作品是《大地环游记》,其书的叙述特点是记实而非虚构。赫克泰阿斯在介绍某民族时力求从历史根源上加以说明,体现了他超越本民族界限的世界眼光。 2、色诺芬 色诺芬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成为过希腊三大历史家。它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代表作为《希腊史》、《长征记》,并且《长征记》是以回忆录的形式呈现,但是色诺芬的治史能力远不及他的前辈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 色诺芬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也是西方军事史上一位颇有才干的军事战略家;而且色诺芬写史注重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故其作品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色诺芬比其他人更重视社会经济生活,且作品内容富有文采。 3、李维 古罗马著名史学家,其代表作是《建城以来史》。李维的史学作品文笔优美,且体现出他垂训的思想,并开创了通史体例。但是李维在写史时不但疏于对史料的考订和辨析,

而且包含着宿命论及迷信观念。 4、波里比阿 出身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显贵家族,著述颇多,但只有一部《通史》传世,而且残缺不全。《通史》是一部断代史,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通史。《通史》一书中体现了波里比阿关于真实的思想与获得真实的方法以及政体循环论和天命观的史学思想。但是《通史》一书也体现了波里比阿由于语言平直,夹论夹序,思考较多,内容缺乏吸引力、在价值评估和史料选择上暴露出一些主观以致歪曲事实、英雄史观等不足之处。 二、问答题 1、希罗多德及其史学思想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三大历史家的第一位史学家,出身殷实,并因生活环境使他毫无民族偏见,代表作是《历史》。希罗多德在西方史学史上既是结束希腊幼稚的早期史学的最后一位散文记事家,又是希腊史学进入成熟时期的第一位历史大家。希罗多德是自觉运用历史批判方法集中研究特定重大历史时间和重大历史人物的第一人,为希腊人科学地关照自己、认识自己的历史而不是神的谱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希罗多德的历史观是天命观和人本观的混合体,这反映了古希腊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矛盾性。 史学思想:

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

第一单元 1、古代希腊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列举主 要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答: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可分四个时期:①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代表作有《希腊神话》和荷马《荷马史诗》,赫西奥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和叙事长诗《神谱》。 ②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 抒情诗和寓言。代表作有萨福的独唱琴歌,和伊索的《伊索寓言》。③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园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文化艺术的繁荣,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代表作有柏拉图《理想国》、《裴德罗斯篇》、《伊安篇》、《会饮篇》;亚里士多德《诗学》。 ④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 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代表作米南德《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2、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英雄传说 主要特点:①以艺术的方式反映了希腊氏族社会的本质和面貌。 ②神人同形,神高度人格化 ③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和奋斗精神 ④生动活泼、清新质朴、充满乐观精神。 3、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分析其主要思想和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答:基本内容: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伊利昂纪》写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事情。 全诗在为赫克托耳举行的盛大葬礼中结束。《奥德修纪》写木马计的设计者奥德修斯,海上十年历险和归家夫妻团聚的故事。 主要思想:以人为主,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主要人物形象:①阿基琉斯:勇敢,义气,固执,任性,氏族英雄身上的个人意识。 ②奥德修斯:有心计,善于克制自己,狡猾,心狠手辣。 4、荷马史诗有什么艺术特色? 答:1)创造了“英雄史诗“的形式:以英雄人物为中心,规模宏大,风格崇高。 2)结构灵巧,布局严整:《伊利昂纪》十年战争,最后一年,51天,4天激战(占整个篇幅的一半)。 3)自然的语言和“荷马式的比喻”:以自然界,日常生活,劳动过程中的某些现 象进行比喻。 4)使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 5)两步史诗的不同风格,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5、列举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品,比较他们的创作特点。 答:埃斯库罗斯:他的剧作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建成时期的社会生活。代表作《七将攻忒拜》(中,反映出作者的爱国思想和拥护民主制思想的一致性。)《俄瑞斯忒亚》(三部曲以一连串的复仇故事,反映出新观念新到的胜于旧观念旧道德、民主制优于旧传统的思想。)《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特点:悲壮、雄浑、自豪而又充满自信。 索福克勒斯:他的创作是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他提倡民主精神,鼓吹英雄主义思想,强调人对命运的反抗。是雅典奴隶主兴盛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特点:悲愤、迷惘、上下求索。 欧里庇得斯:他的作品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意识。 代表作《特洛伊妇女》(以反对侵略战争为主题;)《美狄亚》(是为妇女地位的低下和

管理学简答题汇总及答案

1:如理解管理的涵?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为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淘汰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事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管理具有怎么样的性质? 答: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1)管理具有二重性。(2)管理具有科学性。(3)管理具有艺术性。 3: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的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宏观环境,又称为社会大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竞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产业环境,又称作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是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政府管理部门、新闻传播媒介等。 4:影响组织的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它包括组织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组织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组织文化环境,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容是什么?

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题库

名词解释: 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公元前5世纪的伟大的古希腊第一位历史学家,西方文学的奠基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希罗多德就被尊称为“历史之父“。他把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著成《历史》。所著《历史》一书,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因各卷以古希腊9位缪斯女神命名,故又被称作《缪斯书》;又因其以讲诉希波战争为主线,故后人也将它称作《希波战争史》。全书共9卷,分上下部分。1~5卷第27 章为前半部分,叙述希波战争前地中海各国的历史,从态度上看,带有爱奥尼亚纪事家作品的缺点,既有闻必录,因而存在假录。第5卷第29章起为后半部分,是信史实录,主要叙述波斯人和希腊人在公元前478年以前数十年间的战争。书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腊化时代的学者之手。在此书中,希罗多德所使用的文献资料主要有三种形式:口头传说、直接印象、文字记录,其中口头传说用量最多,作者本人没有民族歧视,并且取材丰富。该书也是一部世界文化史著作,书中众多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视野广阔,具有”通史“的规模;具有较强的客观主义态度和求实批判精神;歌颂民主自由;重视道德垂训作用。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他约出生于公元前460年,他生活的时代正值雅典的极盛时期,也是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伯里克利等人的政治演说,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利斯等人的戏剧,诡辩派(又称“智者派”)的哲学,希罗多德等人的历史著作,以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代表的“实验的”“科学”精神,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所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以编年体纪事,是修昔底德用三十余年撰写而成,共八卷,其书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腊化时代的学者之手,其写作目的是想通过叙述这场战争给希腊世界造成的影响、以及雅典等城邦在战争前后的成败兴衰的变化过程,来垂训后世。不仅力求真实地记载历史,而且力图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概括历史、并把这种概括之后的历史事实传达给后人。该书的史学特色有:理智的科学的态度;歌

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简答题: 2、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2)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简述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 (1)解释教育实践(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 2.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答案要点: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 3.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5)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

世纪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名词解释湖畔派诗人:湖畔派诗人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因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隐居于英格兰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创作了大量赞颂大自然、缅怀中古、歌颂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明的诗篇。其中华兹华斯的成就最高,他与柯勒律治合写的《抒情歌谣集》开创了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为主的现代诗风。他为《抒情歌谣集》再版写的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湖畔派诗人对英国诗歌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拜伦作品中特有的形象。拜伦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高傲倔强的性格和毫不妥协的叛逆精神的形象,他们为了个人的自由和爱情幸福,独自一人向社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挑战。他们都有忧郁、孤独的情绪而傲世离群。他们孤军奋战地进行个人反抗,只能以失败或死亡的悲剧结局告终。这些人物既表现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又反映了他高傲的性格和忧郁、苦闷的情绪,因而被称为“拜伦式英雄”。如《海盗》中的康拉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 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创作中独特心理描写的概括,即作家善于“描绘心理过程本身,这一过程的形态和规律”。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他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演变为另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性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这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此外,托尔斯泰从来不是静止地去描写人物的心

理,而是始终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这一手法特别适用于作 社会问题剧:指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创立的以资本主义社会中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并在结尾没有直接结论,没有任何暗示的剧本。作者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把当时的社会问题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真实地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点。剧本提出了有关政治、伦理道德、婚姻、妇女、教育、宗教、法律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虚伪欺诈、自私自利等败行劣迹,贯穿着强烈的批判精神,目的是引起人民的注意,进行社会改革,带有改良主义色彩。代表作品是《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 自然主义文学: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流派。在创作上,它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和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又轻视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主张照相式的记录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理学和遗传学规律解释人和社会生活。自然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左拉,代表作家有法国的龚古尔兄弟和德国的霍普特曼等。 复调小说 复调小说由互不相容的各种独立的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发现了“复调现象”,这是相对于巴赫金称之为“单调”的样式而言的。在“单调”样式中,作家以一种很肯定的观点来演绎故事,其观念左右着作品故事的进程直到结局。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却创造了人物形象的全新结构,主人公的意识不为作家的框架所限和作家具有平等地位。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个人

管理简答题及答案

管理简答题:(答题要点) 简答题 1.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学?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有哪些? 3.管理学的特性有哪些? 4.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5.如何理解管理的两重性,掌握两重性原理对于学习管理和从事管理工作的意义? 6.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7.如何学习和研究管理学? 8.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9.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0.人际关系行为学派与群体行为学派的不同点是什么? 11.在管理实践中,怎样处理三个动力之间的关系? 12.为什么说人和人的积极性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管理中怎样做,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创造性? 13.动态管理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 14.要贯彻能级原则,必须做到哪些方面? 15.为什么在管理中强调封闭?运用相对封闭的原则应注意做好什么工作? 16.什么是管理方法体系? 17.传统的管理方法是什么?几种传统管理方法的本质是什么? 18.计划的特性? 19.简述计划的表现形式。 20.简述计划的类别? 21.计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怎样运用? 22.简述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 23.简述灵活性原理的限制条件? 24.简述目标管理的优点和缺点。 25.简述一下战略制定的程序。 26.简述预测的重要性。 27.简述预测的步骤。 28.选择预测方法应考虑哪些因素 29.简述决策的特征。 30.决策树法重要性在哪些方面。 31.简述决策的“硬方法”的优缺点。 32.简述组织工作的特点。 33.什么是组织,组织有哪些类别? 34.组织工作的步骤有几步,分别是什么? 35.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6.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 37.组织内的职权包括哪些种类?在授权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8.怎样处理好三种职权之间的关系。 39.怎样理解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2018版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本复习题考查标准分知晓、掌握和理解三个层次。 知晓: ●法国学者波普利尼埃尔在1599年出版《史学史》一书,成为西方史学史上把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对 象的开山之作。 ●1913年英国史家古奇的《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问世,这是一部对19世纪西方史学系统总结 的权威之作。 ●色诺芬是一位多产作家,代表作有《长征记》和《希腊史》。 ●老伽图以其著作《罗马历史源流》开创了用拉丁文写作罗马史的先例。 ●恺撒采用第三人称的形式撰写了关于高卢地区战事的历史回忆录《高卢战记》。 ●古罗马三大史家有李维、塔西陀和撒路斯提乌斯。 ●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的古罗马时期希腊史家是波里比阿。 ●“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 ●在基督教史学写作体系里,时间代表着线性发展,而不再是循环不已,这与古希腊罗马的时间观形成 显著差异。 ●为了与异教徒展开辩论,奥古斯丁撰写了《上帝之城》。 ●被后人称为“教会史学之父”的是巴勒斯坦凯撒里亚的主教攸西比乌斯。 ●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是欧洲早期教会史学名著之一。 ●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艾因哈德代表作为《查理大帝传》。 ●被称为“英国历史之父”的比德最早用基督降生之年为基准,用“吾主纪年”来计算年代,这种做法 很快被其他基督教学者接受并沿用至今。 ●弗雷辛主教鄂图撰写8卷本《编年史》,因以《上帝之城》模式写成,因此又被称为《双城史》。 ●拜占庭史家安娜·康尼娜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位女性史家。 ●马比昂撰《古文书学》、蒙福孔撰《希腊古文字学》,极大推动了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 ●马比昂和蒙福孔代表了圣摩尔派的最高水平,圣摩尔派则代表了博学时代欧洲学术的最高水平。 ●18世纪的西方史学,总的来说是以理性主义为主导思想的。 ●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被称为西方近代文化史之滥觞。 ●休谟与罗伯逊、吉本一起,通称为18世纪英国三大史家。 ●哥丁根学派代表史家有加特勒、施洛塞尔和赫伦。 ●维科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学术界倾向把他称作为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新科学》 是维科最重要的著作。 ●赫尔德的历史哲学思想主要蕴含在其代表作《人类历史哲学观念》一书中。 ●1810年,柏林大学建立,这成为19世纪德国学术复兴开始的标志。 ●《德意志史料集成》由德意志政治改革家施泰因倡导发起编纂,佩茨任主编,主要汇编了公元500-1500 年间日耳曼人的各类史料,对欧洲各国史学有较大影响。 ●《拉丁和条顿民族史》是兰克的成名之作。“史学的批判时代的开端” ●普鲁士政治史学派的精神之父是达尔曼,首席代表是聚贝尔,主要干将有德罗伊森和特赖齐克。 ●1902年,蒙森因《罗马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育史简答题和论述题

1、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1)“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 ①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 (2)“六艺”教育的特征 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②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 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2、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

道德规范。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3、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 (2)、要爱与教相结合; (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 (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4.简述明代八股取士的创立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明王朝为了进一步以程朱理学统制思想,以八股制义为科举考试定式。"八股"特点有三: (1)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 (2)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 (3)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 明代科举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形式化,也使得各级学校以教习八股范文为主,教育内容更加空疏无用,教学方法更加僵化、教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5、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启蒙思想家的进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一

世纪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地进行个人反抗,只能以失败或死亡的 湖畔派诗人:湖畔派诗人是指18 世纪末、19 世纪初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因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隐居于英格兰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创作了大量赞颂大自然、缅怀中古、歌颂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明的诗篇。其中华兹华斯的成就最高,他与柯勒律治合写的《抒情歌谣集》开创了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为主的现代诗风。他为《抒情歌谣集》再版写的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湖畔派诗人对英国诗歌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是拜伦作品中特有的形象。拜伦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高傲倔强的性格和毫不妥协的叛逆精神的形象,他们为了个人的自由和爱情幸福,独自一人向社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挑战。他们都有忧郁、孤独的情绪而傲世离群。他们孤军奋战悲剧结局告终。这些人物既表现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又反映了他高傲的性格和忧郁、苦闷的情绪,因而被称为“拜伦式英雄”。如《海盗》中的康拉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 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创作中独特心理描写的概括,即作家善于“描绘心理过程本身,这一过程的形态和规律” 。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他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演变为另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性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这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此外,托尔斯泰从来不是静止地去描写人物的心理,而是始终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这一手法特别适用于作 社会问题剧:指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创立的以资本主义社会中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并在结尾没有直接结论,没有任何暗示的剧本。作者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把当时的社会问题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真实地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点。剧本提出了有关政治、伦理道德、婚姻、妇女、教育、宗教、法律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