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宜宾市旅游发展规划

宜宾市旅游发展规划

宜宾市旅游发展规划
宜宾市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规划实验报告

Experiment Report

学生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所在班级:旅游管理一班

学生姓名:陈治良

指导教师:郭伟

教务处

2013年6月

宜宾市旅游资源

规划书

一、概况

(一)、地理位置

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是川、滇、黔三省交汇地。东靠万里长江,西接大小凉山,南近滇、黔,北连川中腹地,素为川南形胜。自古以来,宜宾就是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冲。

宜宾高速出口的旅游城市标志

宜宾全区地跨东经103°36′—105°20′,北纬27°50′—29°16′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53.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50.4千米。市境东临四川泸州市,南接云南昭通市,西界乐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靠自贡市。

(二)、行政区划

宜宾市辖2区8县——全市幅员面积1329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至2012年底为107余平方公里。其中市

宜宾市行政区划示意图

辖区为:翠屏区和南溪区。

县分别为:宜宾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屏山县。共有72个乡(其中,苗族乡11个,彝族乡2个)、104个镇、10个街道办事处、29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269个居民小组、2948个村民委员会、22869个村民小组。

规划发展:拟将宜宾县(县城已经与市区同城化区)和长宁县2县撤县改区(已上报,待批复)。

扩权强县:宜宾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兴文县。

(三)、人口

户籍人口:542.9万,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净增29.7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97万人,年平均增幅为0.57%。全市常住人口为447.2万人,出生率为12.11‰、死亡率为7.9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4‰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908839人相比,十年共减少436838人,减幅为8.9 %。年平均减幅0.93%。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27378人,占20.74%;15-64岁人口为3072545人,占68.70%;65岁及以上人口为472078人,占10.5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1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0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21个百分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除汉族以外,人数较多的是彝族、藏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壮族等24个少数民族,其中苗、彝、回三族是宜宾的世居民族。

(四)、历史沿革

周朝时期属蜀国辖地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

年),仍保留叙州

府,民国2年止,

今市属区县属四

川省下川南道。

先秦时期僰国属地

秦时期属蜀郡,置僰道民国18年后废

道,各县直属四

川省。

西汉时期属犍为郡,置僰

东汉时期属蜀郡,置僰民国24年6月,设

置第六行政督察

区专员公署。

魏晋时期置僰道县1949年12月11

宜宾解放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设戎州,北周

时,宜宾城戎州仍置,

另新设外江县

1950年11月设置川南行

署区宜宾行政督

察区专员公署,

同年11月改称宜

宾区专员公署。隋时期外江县复名僰道县1952年9月,设置四川省

宜宾区专员公

署。

唐时期属剑南道,置戎府,称

戎州1954年改称宜宾专员公

署。

北宋时期置戎州,蜀梓州路,北

宋政和四年(1114年)

戎州改称叙州,僰道县

方改为宜宾县1960年7月,泸州专区并

入宜宾专区,四

川省宜宾专员公

署辖有2市16县。

南宋时期置叙州府1978年4月,宜宾专员公

署改称为宜宾地

区行政公署;

元时期属叙南宣慰司,置叙州

路1996年10月,经国务院

批准撤销宜宾地

区,改设四川省

辖宜宾市,1997

年2月,宜宾市人

民政府成立。

明时期属四川行中书省,置叙

州府

清时期属四川行省,置叙州府

2011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011]55号)同意,撤销南溪县,设立宜宾市南溪区,原南溪县行政区域为宜宾市南溪区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南溪镇。

(五)、地质地貌

宜宾地形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市境最高点为海拔2008.7米的屏山县五指山主峰老君山,最低点为海拔236米的江安县金山寺附近,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岭谷相间,自然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市境内海拔500—2000米的中低山地占46.6%,丘陵占45.3%,平坝占8.1%。

(六)、气候

宜宾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低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具有气候温和、热量丰足、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无霜期长、冬暖春早、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50-1,618mm,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1.7%,主汛期为7~9月,降雨量更集中,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1%。年平均日照数为1000~1130小时,无霜期334~360天。年平均风速仅为1.23m/s,多为西北风和东北风,静风频率较大,高达34~53%,风速小。

(七)、土地植被

宜宾全市土壤总面积107.33万公倾,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0.5%。全市土壤有紫色土、水稻土、黄壤、黄色石灰土及黄棕壤、新积土等六大类。市境内植被除屏山县老君山、兴文县仙峰山、筠连县大雪山等地的原始植被外,绝大部分为原始植被受破坏后的次生植被与人工植被。境内亚热带次生性常绿针叶林植被分布较广,竹林为一大特色。200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37%,绿化覆盖率45.6%。

(八)、水系

宜宾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金沙江、岷江汇合成为长江横贯市境北部,三江支流共有大小溪河600多条。文星河、南广河、长宁河、横江河、西宁河、黄沙河、越溪河、箭板河、古宋河等9条中等河流流域面积均在500平方千米以上。另有21条河流流域面积为100平方千米~500平方千米,有23条小河流域面积为50平方千米~100平方千米。三江的支流、溪河或由北向南,或由南向北作不对称的南多北少状河网分布,南部支流多发源于崇山峻岭,故滩多水急;北部支流多发源流经丘陵,故水势平缓,岸势开阔。主要河流:岷江、萃河、文星河、南广河、长宁河、横江河、西宁河、黄沙河、越溪河、箭板河、金沙江、长江、玉河等。

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表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A 地文景观AA 综合

自然旅

游地

AAA 山丘型旅游地:翠屏山屏山老君山

AC 地质

地貌过

程形迹

ACL 岩石洞与岩穴:兴文石海洞乡

B 水

域风

BA 河段BAA 观光游憩河段:三江汇流文星河,南广河、长宁河

C 生物景观CA 树木CAA 林地:蜀南竹海

CC 花卉

CCB 林间花卉地:佛现山栀子花节

EB 社会

经济文

化活动

遗址遗

EBF 废城与聚落遗迹:李庄古镇龙华古镇

F 建筑与文化设施FA 综合

人文旅

游地

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真武山古建筑群FB 单体FBB 祭拜场馆:赵一曼纪念馆

活动场

FC 景观

建筑与

附属型

建筑

FCF 城(堡):夕佳山风景名胜区

FE 归葬

FEC 悬棺:僰人悬棺

FF 交通建筑FFA 桥:长江大桥宜宾港 FFB 车站 FFC 港口渡口与码头:宜宾港 FFD 航空港:菜坝机场宗场区域国际机场

G 旅游商品GA 地方

旅游商

GAA 菜品饮食:宜宾燃面宜宾芽菜

H 人文活动HA 人事

记录

HAA 人物:谢奉琦赵一曼

HC 民间

习俗

HCB 民间节庆:中国宜宾早茶节 HCF 庙会与民间集会:华

夏酒歌会宜宾酒圣节

三、旅游资源评价

(一)、综合评价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

宜宾总面积为13283平方米,由九县一区组成。其中的蜀南竹海、石海洞乡、翠屏山等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使用价值,蜀南竹海可以称得上是宜宾之肺,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森林之一”。还有屏山县的老君山也是宜宾市游人的观赏游憩之地,宜宾市的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具有极高的观赏、游憩、使用价值。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宜宾之竹文化:竹之美景----宜宾是一个由竹环绕的城市,因《卧虎藏龙》而扬名天下的蜀南竹海则是“竹之美景“的代表。竹之工艺----江安簧竹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之美食----宜宾的竹筒饭,三鲜竹荪汤等。

大江文化:数千年来,浸润在宜宾人血脉中的第一文化元素,就是大江文化。大江容纳百川、奔向海洋的气魄,塑造了宜宾人兼容并包、开放开明、崇尚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气质,这是大江文化的灵魂。宜宾是长江上游人类开发最早的农耕地区之一。宜宾是万里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是长江上游远古及今最为繁华的水码头之一。

僰文化:僰民族是曾经长期生活在宜宾的少数民族之一。现在国家级文保单位僰人悬棺、石城山崖墓群、黄伞崖墓群均是僰文化的标志。

哪吒文化:宜宾被海峡两岸认定为哪吒故里。翠屏山腰修建了哪吒行宫,成为台湾地区太子教信众公认的祖庙,海峡两岸众多哪吒信徒慕名前来拜祭,促进了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

茶文化:宜宾是一个具有3000多年茶叶生产历史的古老茶区,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由于种植早茶的历史悠久,产早茶的时间领先,早茶的

品牌众多,故而于2009年3月1日被中国茶业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早茶之乡”称号。

【珍稀奇特程度】

宜宾是“万里长江第一城”,是我市特有的一项景观,蜀南竹海于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目的地四十佳”,夕佳山古民居建筑也是我市特有,兴文县的僰人悬棺所代表的僰人文化也是我省的典型代表。还有其他的景观也是独具风格,多为我市所特有。

【规模、丰度与几率】

我市的旅游资源的规模还是比较高,有蜀南竹海这世界闻名的旅游风景区,还有“世界地质公园”之称的兴文石海,夕佳山古民居,真武山古建筑群,翠屏山省级城市森林公园,李庄古镇及老君山等,都具有很高的独立性,自然与人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完整性】

我市旅游资源相对比较完整,形态结构上无很大的明显。李庄古镇的古建筑有一定的改变,很多建筑区已经被重新修建,已没有当年的古色古香,大型的蜀南竹海和兴文石海都进行了一定的保护措施,没有很明显的改变。

【知名度和影响力】

翠屏山为省级城市森林公园,兴文石海也是西南地区典型的卡斯特地貌,李庄古镇和夕佳山古民居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蜀南竹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最大,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目的地四十佳”、“中国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等荣誉称号。

【适游期和使用范围】

宜宾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低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具有气候温和、热量丰足、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无霜期长、冬暖春早、四季分明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50-1,618mm,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1.7%,主汛期为7~9月,降雨量更集中,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1%。年平均日照数为1000~1130小时,无霜期334~360天。年平均风速仅为1.23m/s,多为西北风和东北风,静风频率较大,高达34~53%,风速小。因此宜宾的适游期市相当长的,一年四季均可游览。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宜宾市的环境保护这几年在飞速发展,也由于蜀南竹海的缘故,宜宾的气候相当宜人,我市旅游局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现有的环境资源,加强环境的安全,但执行力度不够,宜宾的环境也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二)、定性评价

宜宾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酒都,国家对外开放城市,她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和“天府之国”四川省的南部,辖1区9县,幅原13281平方公里,人口500万。闻名中外的五粮液即产于此。

宜宾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条件,地处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的“龙尾”部位,是国家重点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攀西——六盘水”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正好位

于二者的主要交汇点上,也是四川南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交通、通讯便利,现已初步形成了“铁、公、水、空”立体交通网络和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先进通讯网络。

宜宾具有三千多年的酿酒史并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成为中国酿酒业最为发达的城市,被誉为“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商标被评为首批“全国十大驰名商标”,中国名酒五粮液已成为享誉世界,闻名五洲的世界名酒,深受中外人民的喜爱。宜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遍及全市,是四川省旅游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主要景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蜀南竹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珙县,江安夕佳山古民居和真武山古建筑群;省级风景名胜区石海洞乡,芙蓉山,老君山,岩溶温泉风光以及一批具有观赏价值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蜀南竹海,石海洞乡旅游线是四川省旅游重点路线之一,每年吸引着300多万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旅游开发潜力分析

结合“中国白酒金三角·酒都宜宾”城市名片的规划建设,打响“长江第一城,酒都最宜宾”的城市旅游品牌,加快中心城区旅游母港建设;深度挖掘宜宾酒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僰苗文化等特色文化,把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旅游发展,提升宜宾旅游的品味和文化内涵,突出加强旅游要素链条和旅游保障支撑体系建设,全力把宜宾打造为国家级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

整合宜宾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精心打造推出主题线路产品,集中力量、集中优势、整体宣传、整体提升。借助乐宜高速公路建成后交通格局的改变,抓住成渝经济区、川南城市群加快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加强与乐山、自贡、泸州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市场共享和优势叠加,以合作促发展。

适应旅游消费需求取向的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产品高端化,推动产品创新和升级,特别是加快开发养生休闲度假产品;拉长产业要素链条,推动结构优化,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产业集群;立足消费需求、产业融合和科技进步,加快培育旅游新业态,在增加游客滞留天数和人均消费上下功夫。

花大力气推进旅游招商引资,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按照国家和省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以旅游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景区建设为切入点,突出解决旅游进不快、出不畅、玩不好的“瓶颈”制约,积极谋划和突出抓好一批能够提升服务水平、加速产业融合、增强发展后劲的旅游大项目,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五、相关图解

图1.宜宾市在四川省的位置

图2.宜宾市旅游资源分布图

图3.宜宾市交通及具体行政区划图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摘要: 一、指导思想全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1 号、省委11号、市委9 号文件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活动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XX 一、指导思想 全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省委11号、市委9 号文件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活动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XX山为龙头,以XX湖为引擎,以三区三线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旅游发展理念,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努力推动旅游业突破性大发展,为开创山水一体大旅游新格局,把旅游业培植成为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打好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全市旅游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32%以上,其中境外游客13万人次,外汇收入429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唏口29.8%;新增和提档升级A级旅游区5家,新增和提档升级星级饭店和星级农家乐100 家,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突破12 万人; 旅游投诉结案率和满意率力争均达到100%,旅游安全生产责任死亡事故为零。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景区配套设施建设

1、抓好旅游项目规划和实施。按市政府即将批复的《XX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筛选旅游重点项目,积极申报,争取纳入省和国家项目库。 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加快XX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XX 新区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基本完成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完成XX XX修复、XX码头等十大工程,启动XX—级客运站等十大工程,形成东中西三大旅游板块。 3、配套完善一批项目。重点推进XX等项目建设,配套发展XX国际大酒店、XX大酒店等一批高星级酒店项目。高质量做好环一江两山旅游交通标识标牌二期建设工程。 抓政策引导,力推三线游持续快速升温 1、继续做好旅游一卡通发行。力争累计发行旅游一卡通达6万张。 2、完善三线游奖励政策。力争将原《实施细则》关于三线游的奖励标准由每人 1 0元调整到每人20 元,奖励资金纳入市政府旅游专项资金。 3、切实做好三线游促销等工作。精心策划包装三线游主题线路,充分发挥旅行社在拓展客源市场的主体作用,鼓励旅行社招徕外地游客,选择部分旅行社全力推介。创新制作三线旅游宣传品,继续抓好宣传品进宾馆工作。指导各县市区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培育三线旅游热点。 抓理念创新,积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大力推进旅游与多产业融合发展。坚持用发展旅游的理念统筹相关产业的发展,用发展旅游的思路谋划社会事业的发展,主动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工业、农业当中去,把移民的内安后靠与旅游名镇、名村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名镇、工业旅游示范点和星级农家乐等创建工作。 2、加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深入挖掘道教养生、道教音乐及吕家河民歌等地方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节目。探索发展旅游房车、游艇、露营地旅游等旅游新业态。 3、推动旅游商品纪念品研发生产上水平上规模。巩固全市旅游商品大赛成果,对首

广安市红色旅游发展情况的报告

广安市红色旅游发展情况 一、基本概况 广安市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中国旅游业的倡导者和奠基者——邓小平同志的故乡,位于四川省东部,毗邻重庆,辖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设立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华蓥山旅游文化景区,幅员面积6344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中国EMBA 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等10多项城市桂冠,是国务院《成渝经济区规划》中四川唯一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广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同志诞生在广安协兴镇牌坊村,在这里度过了15年青少年时光,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拥有邓小平故居、翰林院子、协兴古街、北山小学堂、东门码头、佛手山等红色旅游景点,为缅怀小平同志丰功伟绩,修建了邓小平纪念馆和缅怀馆等红色景点。华蓥山雄奇壮美,流传着名著小说《红岩》中“双枪老太婆”及华蓥山游击队的传奇故事,留下了华蓥山游击队革命遗址、中兴纸厂遗址、华蓥山武装起义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 二、工作举措

(一)以园区理念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1.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2013年4月,广安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推进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和实施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创新设立了全省首个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园区位于广安组团城市北部,辖协兴镇、浓溪镇、牌坊村办事处共46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4万人,幅员69.2平方公里。园区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邓小平故里旅游区为核心,依托邓小平故里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构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建成旅游百亿产业园区、川渝合作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旅游产业重点集聚区,并向世界旅游目的地迈进。园区自2013年成立以来,成功引进广安红色文化影视旅游城、玛瑙城国际酒店、协兴历史文化街区、葫芦岛旅游度假区、富盈国际会议中心、翰林旅游小镇、丝路民族风情园、西部途驿自驾车营地等16个重大旅游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下一步,园区将按照打造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定位,坚持全域规划,奋力打造以现代新兴文化旅游服务业为重点的产城一体、要素配套、功能齐备的城市新片区和世界级红色旅游目的地。 2.华蓥山文化旅游景区。我们借鉴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的成功经验,依托华蓥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成立华蓥山旅游文化景区管委会,对华蓥山旅游资源

旅游管理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旅游管理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机遇 (一)现状 1、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状况和各项工作取得的成就: (1)办学条件。旅游管理专业目前有在校学生138人,期中2015级两个班、2014级一个班、2014级两个班。有三个实训室,包括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茶艺实训室。 (2)师资队伍。旅游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4人,期中教授一人,讲师三人。均为硕士研究生以后学历。教师队伍中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1人、学校教学名师1人、教学骨干4人。 (3)专业学科建设。旅游管理专业2009年创建专业,2012年成立商务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商务旅游系的一个专业。 (4)校企合作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根据学院总体发展目标,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坚持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紧密,先后与港中旅、中原铁道旅行社、河南大唐国旅等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并于2014年与三门峡市卢氏县双龙湾景区、2015年与河南方特欢乐世界开始合作。这些企业现已成为我

系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我系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参加企业一线的生产实践;同时与联办企业以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的方式,为他们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为其提供技能、管理培训服务。 (5)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学校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基地和支撑条件,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根据旅游企业发展趋势及工作岗位群的需要,结合我们专业设置的特点,旅游管理专业规划建设的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 校内实训基地在原有模拟导游实训室基础上计划建设导游3D模拟实训室,但由于院系的搬迁,原已建模拟实训室已拆迁不能使用,导游3D模拟实训室未获批准,现校内实训室暂无。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包括大唐国旅、三门峡双龙湾景区等。 (6)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为了有效地推进专业建设,成立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与会专家和学者共同研讨区域经济社会和企业、行业发展对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影响。并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等提出指导性的

[城市旅游,几个问题]对城市旅游规划几个问题的思考

对城市旅游规划几个问题的思考 摘要:在当前旅游行业中,城市旅游属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的规划。因此,相关人员应该立足于城市规划中的问题,推动城市旅游产业的进步,为城市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为旅游行业的进步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简单分析了城市旅游规划的必要性,并且深入探讨了城市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旅游规划的有效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旅游;规划;问题;方法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城市旅游规划,同时还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寻找适应城市发展趋势的有效措施,确保所在城市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城市旅游规划几个问题展开思考,具体内容如下。 1 城市旅游规划的必要性 1.1 完善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所处的环境会让城市居民产生一种自豪感,并且也会使人们自觉树立责任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与维护中。而且,进行城市旅游规划可以增强城市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市的文明发展,全面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从而为城市营造出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1.2 促进区域旅游业的进步 城市发展的关键方向属于某个区域发展的核心,科学的制定城市旅游的方案,这与区域的进步有很大的联系。因此,科学的制定城市规划的方案,分析城市规划的内容,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市旅游行业的影响力与作用。同时也会直接推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全面进步。在确保城市旅游业进步的前提下,创造出有利于区域旅游发展的条件,进一步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2 城市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规划水平不高 旅游规划在我国起步较晚,关于旅游规划可供借鉴的成功规划案例并不多,再加上旅游规划本身具有地域,文化差异,使得我国大多数旅游规划编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免不了存在与环境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规划水平有待提高。 2.2 旅游规划中科学性匮乏 我国大部分旅游规划仍属于感性规划。具体表现为:原则多,实质内容少。旅游规划停留于理论层面上分析,缺少具体的发展思路和策略,规划项目雷同类似,缺少地方特色,出现各地旅游区同一化现象;定性多,定量少。规划缺少有效的技术方法,以主观经验为主,

xxx县发展全域旅游

xxx县发展全域旅游 工作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发展全域旅游,是精准脱贫、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我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京张联合申奥”等重大战略机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为切入点,以天下裘都、董子故里、移民之乡、革命老区、道德高地、生态之城“六张名片”为抓手,合力谋划全域旅游,联动推进“七要素”建设,1-6月份旅游收入累计8.12亿元,同比增长46.04%,累计接待人次109.7万人次,同比增长26.89%,全县旅游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旅游业综合效益逐步提高。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创新的机制推动全域旅游。为全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推动我县旅游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及旅游产业要素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县长xxx任主任的县全域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展委员会下设“食”、“住”、“行”、“游”、“购”、“娱”、“美丽乡村”七个要素建设工作专班,由县政府各分管领导具体牵头负责一个要素建设,每个要素建设明确一个牵头单位,各牵头单位根据《xxx县关于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及旅游产业要素建设工作方案》出台了具体工作方案。

县全域旅游发展委员会对照《xxx县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指南》中明确的6个必备条件、10项评分指标,我们逐一作了落实分解,细化到责任单位、明确到时间节点。 (二)推动项目建设,丰富旅游产品。发展全域旅游,必须加强旅游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以绿为韵,做足生态文章,形成了“两河、两湖、四廊、多园”的整体布局。两河:沿索泸河、卫千渠布局城市南北向绿色廊道和滨水休闲绿带。两湖:利用索泸河沿线低洼地带布局城市内湖,结合内湖建设南湖公园、北湖公园。四廊:就是建成了城西索泸河生态走廊、防护绿地生态走廊、城中卫千渠生态走廊和城北防护绿地生态走廊。多园:已建成董子公园、南湖公园、北湖公园、生态公园、滨河公园、移民文化园、怡园等七座大型公园,李武社区公园、南关社区公园正在加快建设。以水为脉,做足“水”文章。充分发挥卫千渠、索泸河穿城而过的独特优势,建湖留水、依水造景、联景成园,打造自然、亲水的魅力景观带,河道绿化普及率达到95.71%,水岸线自然化率达到81.3%。以文为魂,做足“文化传承”的文章。强调注重历史文化传承,精心建设载体,在园林景观中体现董子、移民等标识性人文元素。规划建设了董子公园、董仲舒艺术碑廊、移民文化园、大原书院、民俗文化步行街等主题景观。极大的丰富了我县的旅游产品。 (三)打造精美乡村旅游线路。将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

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006年,巅峰智业受三亚旅游产业发展局委托对三亚市进行旅游发展规划。 项目涵盖海南省三亚市,是中国乃至世界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丰富、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度假天堂”,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中国度假旅游的金字塔尖”。重点规划三亚市1919平方公里行政区域范围,统筹规划“大三亚旅游圈”的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概要规划“琼南国际旅游度假协作区”的万宁市、五指山市。项目核心资源包含阳光、沙滩、海水、绿色、空气被誉为三亚五大要素资源。

着重盘点三亚旅游资源,盘活存量资产,聚合内聚能量,努力迎合——激发——引导市场需求,构建三亚旅游吸引物体系,以及相关的产业配套支撑,总体营建国际一流水准的旅游目的地。根据三亚的品牌诉求,针对不同市场层面,设计三亚的旅游形象体系,多维度地营销三亚。高标准地设计三亚的旅游管治和服务体系,使高质度假休闲旅游和品质服务达到最佳的结合。 总体将三亚打造成为一个国际一流水准的,集度假、观光、节会、康体等于一体的,融“山、海、城、田、岛、泉、林、园”于一身的具有鲜明热带海洋文化特色的高品质、高标准、高效益的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举世闻名的度假天堂。

发展定位于“美丽三亚·度假天堂”。核心创意包括动态资源观:在“新资源观”指导下,对关系到三亚旅游业发展的各类显性资源、隐性资源进行盘存梳理,同时对资源在未来的演变及其现实价值、市场吸引力、开发难易度、投资开发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与评估;核心竞争力模型:深度导入国家竞争力模型分析理论,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和IMD模型分析,创造性提出“旅游地核心竞争力模型分析”理论研究影响三亚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成长的因素。 在充分研究我国旅游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三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海南对三亚旅游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本次规划将采用“三维规划”的概念模式。

武胜县沿口古镇概念性规划.doc

武胜县沿口古镇概念性规划- 1、首页 2、各个功能板块的详细 3、现场调研及分析 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武胜县沿口古镇概念性规划,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作为武胜县的重点工程有其里程碑式的意义,项目实施建成无疑将极大的提高武胜的城市影响力.成为高端的商务平台及武胜的旅游名片.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 二、基地现状 a.基地现状较为复杂,基本以山地为主,可建设用地稀少; b.场地内有一车行道沿江通行,无有效的停车空间,车辆乱停放问题严重; c.印山公园部分游览体系缺乏.配套的景观小品及休憩场所不足,人流量稀少,前后入口因为城市发展进程过快而规划相对滞后,已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

d.滨江带景观系统没有经过合理的规划,较为杂乱,人的亲近性及亲水性不强; e.现有的码头及看台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观赏性不强,成为古镇入口的视觉障碍; f.古镇部分的主体格调基本保存完整,但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多数老建筑年久失修或已荒废。 三、项目定位及规划目标 将规划区打造成为古镇旅游与自然生态特色相结合,集嘉陵江观光游览.古镇传统文化体念.度假休闲.运动养生.高端商务洽谈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会所。 四、主题规划 本项目规划设计策略围绕下面四个主题来进行: 1.边城回忆; 2.古镇不古; 3.城市厅堂; 4.滨江印象。 第一篇.边城回忆 武胜位于川东边陲,有清新的古镇,有宁静优美的嘉陵江,更有质朴的民风民俗。我们的设计将着重提炼边城文化,体验边城生活; 结合该区域的宗教特色,重新挖掘伊斯兰文化内涵,再现沿口作为长江沿线

全域旅游思维下的叙永县旅游发展规划精编版

全域旅游思维下的叙永县旅游发展规划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为适应新形势下旅游发展需要,推进叙永县旅游产业发展,叙永县于2014年6月邀请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专家,对叙永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期优化叙永县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切实地指导未来叙永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本规划中,绿维创景运用全域思维进行县域旅游发展规划,旨在将叙永县打造成蜀南边城山水田园休闲避暑度假目的地、中国旅游强县。本项目得到了甲方和专家高度认可,于2014年12月顺利通过评审。 一、项目概述 叙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端,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国家级贫困县,农业主要以种植烟草为主,曾是煤矿型资源城市,随着煤炭开发,资源逐渐枯竭,产业亟需转型。 叙永县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观,风景名胜众多。它拥有山岳、竹林、悬瀑、溶洞、温泉等诸多生态资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画稿溪;拥有春秋祠、雪山关等人文景观;养育了熊文灿、黄方等历史名人;红军四渡赤水时曾辗转于此,红色石厢子会议在“鸡鸣三省”召开;拥有苗族、彝族聚居地,民族风情浓郁;旅游商品和特色饮食独树一帜。叙永县生态资源类型多样,具有良好的休闲度假基础,人文资源极具开发潜力与开发价值。 二、难点聚焦 叙永县旅游发展处于空白阶段,如何在区域范围内一举成名?叙永周边赤水、古蔺、合江、兴文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且面对同质资源竞争情况下,叙永旅游如何突围?叙永县应以怎样的角色,应对日趋成熟的旅游大格局?青山绿水、边城古韵,如何变成真金白银? 三、总体定位 项目组通过对叙永县旅游SWOT分析,将本项目定位为紧抓旅游发展新阶段的大时机,以满足川渝市场客群避暑需求为前提,依托叙永县画稿溪、任家洞、卫星水库等山水生态资源,乡村田园景观,及南部高海拔地理地势、凉爽的气候条件和高负氧离子含量,以厚重的“边城文化”为特色,紧扣“避暑”核心主题,构建集山水观光、高山避暑、田园休闲、度假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蜀南边城山水田园休闲避暑度假目的地。

某城市旅游发展规划

说明书目录 第一章导言-------------------------------------------------------1 1.1项目由来与本规划的意义-----------------------------------------1 1.2规划围、性质与期限-------------------------------------------2 1.3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2 1.4规划任务-------------------------------------------------------3 1.5规划方法-------------------------------------------------------4 1.6规划依据-------------------------------------------------------4 第一篇某市旅游产业发展系统分析----------------------------------6 第2章某市旅游业发展现状-----------------------------------------6 2.1某市国民经济概况---------------------------------------------6 2.2 某市旅游业发展现状------------------------------------------6 第3章旅游资源分析------------------------------------------------7 3.1旅游资源构成---------------------------------------------------7 3.2旅游资源特点与总体评价-----------------------------------------9 3.3旅游资源开发方向与开发序列------------------------------------10 第4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11 4.1客源市场开发影响因素分析--------------------------------------11 4.2客源市场预测--------------------------------------------------12 4.3客源市场细分--------------------------------------------------13 第5章某市旅游发展优劣机威分析(SWOT)--------------------------14 5.1优势----------------------------------------------------------14 5.2劣势----------------------------------------------------------15 5.3机遇与挑战----------------------------------------------------15 第二篇某市旅游发展规划-----------------------------------------17 第6章某市旅游发展战略------------------------------------------17 6.1战略定位------------------------------------------------------17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17-02-15 来源:中国网 全域旅游是广西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方向,是新时期广西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全新发展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 (征求意见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7年1月 目录 一、背景分析 (1) (一)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5) (二)国内全域旅游的探索与实践 (7) (三)广西全域旅游发展探索与实践 (8) 二、总体思路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基本原则 (15) (三)发展目标 (17) (四)发展思路 (20) 三、主要任务 (22) (一)双创融合,同步推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2 (二)党政主导,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22) (三)产业互融,促进旅游产品体系融合发展 (24) (四)补齐短板,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 (34)

(五)破除壁垒,促进旅游消费提升 (38) (六)强化监管,促进市场规范有序 (41) (七)精准施策,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富民 (43) (八)全域整合,构建开放的旅游营销体系 (46) (九)外引内联,培育市场主体和龙头企业 (48) (十)全面开放,实现旅游外交突破 (49) 四、保障措施 (51) (一)加强组织领导 (51) (二)完善利益机制 (51) (三)部门协调推进 (52) (四)推动多规合一 (52) (五)加大财政投入 (52) (六)强化政策扶持 (53) (七)加强队伍建设 (55) (八)强化监督考核 (55) 一、全域旅游概念 (一)全域旅游基本内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专栏1 全域旅游的内涵特征 五个鲜明特征: ◆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充分发挥旅游带动作用 ◆全域按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 ◆围绕适应旅游发展“两个综合”需求,构建全域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

XX市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XX市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1-2020) XX市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001-2020) 1 规划期限与规划区 1.1 规划期限与分期 (1)规划期 2001年-2020年 (2)分期近期:2001-2005;中期:2006-2010;远期:2011-2020。 1.2 规划区 XX市域(市区及辖县) 2 旅游发展动力与供求趋势分析 2.1 主导旅游吸引分析 (1) 观光型资源吸引范围主要是粤东地区,可波及外围市县及港澳地区。 (2) 度假型资源开发粗放,产品体系没有形成,主要是粤东地区及部分港澳客源。

(3) 娱乐和购物型旅游产品没有形成,吸引范围以本市为主。 (4) 宗教文化型旅游点吸引范围以粤东为主,缺少影响较大的区域性或大区性宗教胜地。 (5) 商务公务型是远程旅游吸引的主体,波及范围广阔。但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比较脆弱。 目前XX市旅游业以城市旅游为主体,旅游发展的主动因素是商务和公务型旅游吸引要素;旅游景点和其他旅游吸引物是本地和部分外地客人的吸引源和活动载体,是旅游发展的补充性动力。但XX市的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可开发性和可组织性,建设高品位的观光度假产品的条件是好的,可望观光度假产品在规划中远期成为主动力之一。 2.2 旅游需求趋势分析 (1)将继续面对巨大的商务旅游需求。文化旅游资源对海外潮籍侨胞具有强烈的吸引。(2)以粤东客源为主的广东省内旅游需求旺盛。 (3)XX城市商务、公务、会议、探亲等类型旅游者的观光休闲需求具有可引导性。 3 旅游发展战略 3.1 战略思想 围绕着建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依托海港商埠、著名侨乡和经济特区的区域优势,发掘潮汕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设施条件和发展机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规范,培育大旅游发展的整体动力和发展环境,推动政府主导型向政策导向型的机制转变,实施精品战略,保障供给,引导消费,提高旅游行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致力于创造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将XX建成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直接旅游目的地,力争在规划远期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旅游强市。

武胜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武胜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近年来我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 一、我县文物基本现状 我县文物资源丰富,是广安市文物大县,四川省文物强县,2007年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截止目前,全县共有文物保护点964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较为重要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点100余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国家二级文物20件,国家三级文物161件(以上级别系1986年专家鉴定)。 二、文物保护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在省市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把保护、传承和利用作为文物工作的主题,把保护成果惠及民众作为文物工作的宗旨,把探索创新作为文物事业发展的动力。文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文物基础工作不断夯实,文物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一)文物保护机构健全。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

作,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文化、公安、规划、住建、国土、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文物保护工作委员会,建立完善了文物保护联系会议制度。县人民政府与全县31个乡镇签订了《文物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全县46处文保单位均聘请了一位业余文物保护员负责相关工作,形成了以文物主管部门为中心的县、乡(镇)、村三级文物管护网络,构建了“党政领导、文化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从而使我县文物保护工作构建在较为稳定的组织基础之上。 (二)“四有五纳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县委政府将文物保护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一项重要举措,将文物工作纳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各级领导责任;将县文广新局纳入县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文广新局主要领导纳入规划委员会领导小组,从2014年开始,每年预算并划拨50万元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文物保护“四有”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县46处文保单位均安装有保护标志和保护界桩,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文保单位档案资料详实,每处保护单位均落实了一名看护员,对照等级落实了文保员的待遇,分别为100、150、200元∕月。 (三)积极筹措资金,抢救性修缮了一批重要文物 一是加强文保单位保护修缮方案的编制。近年来,我县邀请省考古院先后对燕子岩摩崖石刻、沿口观音寺、陈家寨、中心古建筑群(镜心亭、万寿宫、文庙、武庙、文昌宫等)、飞龙武庙等重点文物保护

“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

“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 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信息化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形势与要求 一、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从粗放型旅游大国向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信息化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一)信息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化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和发展方向,“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全球信息化已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信息化产业体系已逐步完善,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互联网+”异军突起,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

显。 (二)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将呈现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竞争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旅游业发展对信息化有了新的需求,需要用信息技术推进旅游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和消费形态的转变,全面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旅游经济稳步增长、综合效益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的目标。 (三)旅游信息化加快发展的基础已经形成。近年来,特别是旅游“515”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旅游信息化取得长足进展,旅游信息化管理初见成效,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旅游在线市场初具规模,全覆盖式旅游宣传营销格局基本形成,旅游电子政务稳步推进,旅游信息化对旅游业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为“十三五”时期旅游信息化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要求

2016—2020年某市某区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3) 一、规划背景 (3) 二、规划范围与规划内容 (4) 三、规划编制依据 (4) 第二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6) 一、旅游发展回顾 (6) 二、“十三五”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4)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17) 一、指导思想 (17) 二、基本原则 (17) 三、发展目标 (18) 第四章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20) 一、大力推进两大旅游产业带开发建设 (20) 二、积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28) 三、“十三五”XX旅游建设项目 (30) 第五章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36) 一、旅游产品体系 (36) 二、游览线路组织 (42) 第六章旅游市场体系建设 (43) 一、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43) 二、旅游总体形象 (46) 三、市场营销策略 (46)

第七章旅游产业配套体系建设 (48) 一、旅游交通 (48) 二、旅游住宿 (49) 三、旅游餐饮 (50) 四、旅行社 (52) 五、旅游商品 (53) 六、旅游娱乐 (55) 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6) 一、加强市区两级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56) 二、推出鼓励发展旅游新业态的优惠政策 (56) 三、做好对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56) 四、加强对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57)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既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宏观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小康社会的消费需求及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升级,旅游休闲度假将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之相适应的是一批宜居型生态城市的兴起。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趋势也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自2012年成立XX区风景旅游局以来,XX区旅游业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在旅游规划、招商引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2013年,XX区召开第一次旅游工作会议,明确了提出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和X西南旅游集散中心的战略目标,并提出打响XX画乡、风情东西、城市温泉、乡村旅游四大品牌的具体举措。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XX区要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就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按照XX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精农业、做强工业、做大旅游业”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信心、促转型、扩总量、保增长”为主线,用发展的眼光及创新的角度,认真审视XX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刘馥馨:全域旅游理论与实践

Part1:大势所趋 国家经济大势。我国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处于L型下行的趋势,传统的投资和出口的两匹马车已经乏力,消费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的驱动力,旅游也成为除了人们日常开支和教育之外最大的消费热点,旅游产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全域旅游在这个大风口下是势在必行的态势,本身也是旅游产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战略抓手和举措。

规划转型需要。目前规划业面临着“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困境,所有规划中50%以上是政府解决不了的,是要依托市场的主体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还需要其他局厅办委的配合,因此希望通过全域旅游对资源,对政府体制机制的改革促进旅游规划、旅游咨询业务的进一步落地,这个过程中巅峰有几个阶段的探索和尝试。 2009年,大连市旅游沿海经济圈产业发展规划中,胡晓冉首次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概念,这个阶段将全域旅游的概念充分融入到规划中,但仍然在停留在理论的研究中和概念的探索中;2012年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将市场主体与政府职能进行了剥离,完善了项目库和招商书,以解决引导市场发展的问题;2014年福建省旅游产业创新提审规划中,创新性将旅游产业政府应该发展的重要工作分解到了33个厅局,以便尝试将旅游的一些政府职能进行具体的落地;2016年11月海南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导则和认定标准,创新工作模式,将政府职能下放各厅办,而且具体到了指标的落实,让旅游规划以及提出的指导思路变得可以落地执行、跟踪考核,进行最后的验收。

Part2:全域之路 全域资源整合。在传统的旅游发展中,旅游开发集中于大山大水、历史文化遗迹等资源,现在227个5A级景区在数量上占所有A级景区的1%,但是在旅游人数上占到了50%,在旅游收入上占到了70%,投资、人流,尤其是在节假日的时候会非常集中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的项目中。在全域旅游我们倡导的是社会、生活全资源的整合,下一步都将成为全域旅游下投资开发的重点,也成为潜力资源市场。 以美国旧金山湾区为例,作为一个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其社会资源的吸引力远大于传统景区。第一,谷歌总部作为生产型资源形成吸引,办公楼+景观雕塑形成观光型休闲、大洋伞下聊天喝茶形成生活型休闲、体验员工自行车形成体验型休闲;第二,渔人码头作为生活型资源形成吸引,渔夫码头以及渔主题农庄发展迅速;第三,斯坦福大学作为教育型资源形成吸引,包括建筑观光、风景、纪念品等。三者成为旧金山湾区全域旅游的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湾区全资源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广安企业投资项目实施方案

广安xxx制造生产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广安xxx制造生产项目 (二)项目背景 中国历来都是世界芳香产业中的重要供应者,然而在香薰精油的生产 及消费方面一直都处于缺失状态,众多小型厂家急于抢夺短期利益,造成 中国香薰精油市场混乱,市场集中度低,无明显的品牌效应。中国内地市场,精油护肤品所占市场份额不足2%,精油护肤品行业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可 供挖掘。2015年,我国香薰精油市场零售额达33亿元。 (三)项目单位 1、项目建设单位:xxx科技发展公司 2、报告咨询机构:泓域咨询机构 (四)项目选址 xxx 广安,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境内嘉陵江、渠江曲折 回环汇入长江,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平行分布于市境东部;总面积6339.22平方千米,下辖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代管

华蓥市;2017年户籍人口464.7万人。广安历史悠久,有记载的文明史可 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自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取“广土安辑”之意设广安军,“广安”之名沿袭至今。广安1993年7月设立地区,1998年7月撤地设市,广安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家乡,拥有“伟人故里、滨江之城、川东门户、红色旅游胜地”四张名片。广安培育了以数学家何鲁、革命先烈许建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仁人志士。广安文化底 蕴深厚,孕育了云童舞、岳池灯戏等独特民俗风情。广安获得了全国文明 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1250.2亿元,同比增长8.0%,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其中,第一产业 增加值173.5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75.2亿元,增长7.9%; 第三产业增加值501.5亿元,增长9.8%。2019年1-3月,广安市外贸进出 口额实现15.8亿元,保持川东北首位。 (五)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1474.06平方米(折合约62.18亩)。 (六)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8.62%,建筑容积率1.2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9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0.41万元/亩。 (七)土建工程指标

全域旅游发展工作方案(最新)

全域旅游发展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进程,推动我县旅游创新、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X大精神为指导,紧扣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瞄准“四项优先验收指标”和“六项考核标准”,进一步明确目标方向,找准思路定位,把握景区建设这个工作着力点,突出旅游要素及功能的配套提升,加快特色乡村旅游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监督考核,确保顺利实现创建目标。 二、目标任务 紧扣X旅游核心区建设,以打造全景X,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X森林公园等景区开发,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大力培育“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集X湿地生态游、民俗文化体验游、休闲养生度假游于一体,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旅游目的地,成为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三、工作重点 (一)创新旅游发展机制。

制定鼓励和扶持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积极落实县财政对旅游发展的专项资金投入,用于旅游形象宣传、规划编制、旅游品牌创建、人才引进和培训、奖励和补助等。同时,整合扶贫、移民、水利、城建、交通、文化等各类资金,加大旅游投入,吸引民营资本加盟景区开发,让利发展。 (二)健全旅游规划体系。 聘请国内外旅游行业专家团队做为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策划顾问,加快编制《X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镇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进行全域整体策划,打造全景X、全域旅游,真正做到创意独特、策划新颖、大手笔、高品位。 (三)加快旅游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以X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为重点的X旅游核心区建设,加快X森林公园景区开发。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X艺术庄园、X湿地公园、X故居、印象X田园综合体等建设,不断丰X村旅游产品结构。 (四)做大旅游宣传营销。 深入挖掘和包装历史文化资源,抓好全县旅游宣传营销的整体策划,策划举办好诗经文化节、荷花节、七夕爱情节、X祈福节、X祭拜仪式等旅游活动,不断扩大我县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央视、知名旅游门户网站等媒体合作,营造名诗、名人、名篇效应,提升X 旅游知名度。

武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4月 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自觉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脱贫奔康、经济强县、宜人武胜”三大目标,加快重点区域建设,紧盯重要产业,主攻重大项目,全力推进各项经济工作,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03.1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3亿元,同比增长2.8%,对经济的贡献率为7.0%,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2.9亿元,同比增长8.9%,对经济的贡献率为57.2%,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1.9亿元,同比增长9.5%,对经济的贡献率为35.8%,拉动经济增长2.8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6:50.7:29.7调整为本年的18.9:50.7:30.4。 全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2亿元,同比增长8.5%,占GDP比重为60.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64.2%。其中,民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118.8亿元,同比增长8.5%,占GDP的比重为58.5%,比上年提高0.4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62.4%。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8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达 32.9、1.4、27.6、2.7、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5.5%、-0.3%、6.9%、8.9%。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4.6万亩,同比增长0.7%。其中小春粮食种植面积28.8万亩,同比增长0.5%;水稻、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分别为31.0万亩、9.4万亩、12.4万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7.3万亩,同比增长0.5%;蔬菜种植面积20.4万亩,同比增长1.2%。 全年粮食产量34.9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小春粮食产量5.9万吨,同比减少0.2%;水稻产量17.4万吨,同比增长1.9%;小麦产量2.1万吨,同比减少3.6%;玉米产量5.0万吨,同比增长1.1%。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36.1万吨,同比增长2.6%;油料作物产量2.2万吨,同比增长2.5%。 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为95.9万头、1.2万头、9.2万只、724.1万只,分别同比下降5.5%、增长3.6%、增长0.8%、增长1.1%。肉类总产量8.2万吨,同比下降4.3%;禽蛋产量1.5万吨,同比增长1.2%;水产品产量2.2万吨。 2016年畜牧产品产量表 项目计量单位2016年2015年同比±% 生猪出栏万头95.9 101.5 -5.5 家禽出栏万只724.1 716.6 1.1 牛出栏头11790 11380 3.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