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改革、教育政策法规

新课程改革、教育政策法规

新课程改革、教育政策法规
新课程改革、教育政策法规

专题七新课程改革page333——335

一、新课程的启动时间及改革范围

1、启动时间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改革范围

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不包括职高)

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题目:

(单选09瑞安真题):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D)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B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倡导建构的学习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单选09瑞安真题):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A)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C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知识

(单选09瑞安真题):“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C)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优中差分班教学

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具体内容及题目

(1)课程结构

题目:

(多选10鹿城真题):新课改课程结构的特征有(ABC)

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发展性

(填空09瑞安非题/11瑞安考题)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分为(学习领域)、学科科目和模块。

(单选10泰顺真题)基础教育改革中的(A)取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

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学计划D课程大纲

(10江西统考题):课程标准是(D)的基本结构性文件。

A国家B地方C校本D学科

(2)课程标准

题目:

同以前的学科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有哪些优越性?

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

2、课程标准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技能目标。

3、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教学大纲基本上是学科中心的。

4、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学大纲则强调教师的教。

5、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意见。

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3)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三个面向:

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生活、面向科技发展

题目:

(名词解释09瑞安非题):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辨析09宁波真题):要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4)课程实施

题目:

(多选10鹿城真题):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ABC)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

(简答08永嘉真题):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什么?(3分)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08年广州教师招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应该如何转变学习方式?(15分)

知识经济特别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因此必须要学会主动的学习方式。(08湖南株洲真题):有的老师说: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先进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就是落后的。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5分)

1、不能认为探究式就是先进的,接受式就是落后的。

2、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均是中小学生重要学习方式。

3、两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关键是运用。接受式学习运用得好,如教师讲授也可以生动地向学生传达大量的有用信息。运用得不好,授课会很沉闷,让人昏昏欲睡;探究式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但运用不好,也可能使课堂学习活动变得杂乱无章,没有效果。

(单选)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B)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

(简答):有效合作学习的标准(因素)是什么?

相互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混合编组

(辨析09宁波真题):如果教师只是起到传递的作用,现在信息发达了,那么学校就不需要教师了。

学校仍然需要教师。在当代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传递知识的作用在逐步减弱,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并没有改变,而且还在进一步加强。在新的形势下,如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搭建教学的平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些都说明学校仍然需要教师,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5)课程评价

题目:

(单选08瑞安真题):新课程倡导(D)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09考研真题):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B)

A配置性评价(分班时)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鉴定性评价(名词解释09瑞安非题):档案袋评价:又称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是一种质性的教育评价工具。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发展状况。

(辨析09乐清真题):新课程强调赞赏每一位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中,无论学生怎么样的表现,都应给予“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等之类的评价。

(08台州)“差生”的成绩: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的

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几十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记不住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

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吗?

问题:通过这个案例,深切地感受到了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不满。请结合案例分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新课程对学生评价的特点有哪些?

现行的课程评价与素质教育、新课改的要求还存在着相当距离。问题主要表现在:

1、现行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本案例就强调甄别与选拔,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甚至骂学生是“蠢猪”,让学生自卑,永远抬不起头。

2、现行评价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本案例中的教师只看到学生每次的分数,看不到学生的“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的过程,看不到学生的进步。

3、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4、现行评价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本案例中的学生由于“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该学生:“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这番话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

新课程对学生评价的特点有: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的内在发展能力,促进其不断进步。

2、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发挥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3、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

4、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5、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

6、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09衢州柯城数学试题):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应该以对话为主,为什么?(7分)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应该以对话为主,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以对话为主,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使批改作业的评价活动更加民主化和人性化,改变了以往简单的打个冷冰冰的分数、学生被动的状况,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使评价发挥了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的作用。(可参见新课改复习题论述第三题)

(6)课程管理

题目:

(填空10乐清真题):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单选)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C)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单选10江西真题)综合实践活动是体现了(C)管理制度的特征和功能,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满足学校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A一级课程B二级课程C三级课程D国家课程

(判断并改错):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wrong)

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

(判断并改错):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

(名词解释09乐清真题):校本课程

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06瑞安真题):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07永嘉真题):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简答09瑞安真题):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10泰顺真题)阅读《动物学校》这个故事,回答相关问题:(见试卷)

(1)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设置做一评析

(2)请你就该校的教学评价做一评析

四、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基础

1、建构主义心理学page230

(1)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由主体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建构外在信息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题目:

(简答10鹿城考题):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简述07苍南考题):简述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5分)

(2)建构主义知识观

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是他对客观世界的心理体验,他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题目:

(08台州真题):

一位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时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这位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教教材”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新课程的“用教材教”的新的理念,有利于学生批判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填空09瑞安真题):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多元智力理论)。

(单选08株洲真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B)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2、多元智力理论page290

(1)加德纳的智能定义

加德纳把智能定义为解决问题或创造特定社会中具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2)多种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准确感知周围环境方位,改造以及转变环境面貌的能力。如建筑师、雕刻家、城市规划师等。

自然智能:辨别和区分自然环境中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物种的能力。如探险家、自然学家(达尔文)、植物学家、高级厨师等。

人际交往智能:理解他人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如社会活动家、行政管理者、公关人员、推销员等。

自我认识智能:进入自己的情感世界并理解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如小说家、心理咨询者等。

存在智能:对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具有敏感性,如哲学家、宗教家等。

3、有效教学

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

专题七、教育政策法规

一、几部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具体见书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颁布,2006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颁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教师资格条例》(国务院1995年12月12日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1991年颁布,2006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颁布)

《学校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二、具体题目

1、依法治教与依法执教

题目:

(名词解释09乐清真题):依法治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教育事业。它既包括国家和国家机关对教育事务的管理,也包括学校的内部管理。

依法执教:是指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其含义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单选11浙江省统考题):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规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义务教育法》

C《教师法》D《教育法》

(10乐清真题):请按照“依法执教”的标准分析案例,该教师侵犯了学生哪些权利及其表现,并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

余某是重庆某学校学生,一天放学,余某在操场打篮球,女生王某用餐巾为他擦汗。汪老师看到后将王某叫到办公室,从余某笔记本上撕下两页日记(记录余某对另一名女生的好感)递给王某,并对王某说:“余某心很花,脚踏两只船。

”第二天,汪老师不准余某进教室上课,让其先反省错误。余某家长多次找到学校,恳求让孩子上课,都被汪老师拒绝。余某不堪心理压力,当天离家出走,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被找回。

所谓依法执教,是指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按照“依法执教”的标准,案例中的汪老师侵犯了学生如下权利:

(1)汪老师侵犯了学生余某的隐私权,她“从余某笔记本上撕下两页日记”,笔记本上的日记属于余某的个人隐私。汪老师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2)汪老师侵犯了学生余某的受教育权,“汪老师不准余某进教室上课,让其先反省错误。余某家长多次找到学校,恳求让孩子上课,都被汪老师拒绝。”《教育法》第42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汪老师不准余某进教室上课,最后导致余某离家出走,侵犯了学生余某的受教育权。

为了预防教师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的情况发生,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教师要自觉学习和遵守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教,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并且教师也要善于利用法律法规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教师要终身学习,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教育法》考题

题目:

(单选09乐清考题):在教育法制建设史有里程碑意义,标志我国全面进入依法治教轨道的是(C)的颁布和实施。

A《义务教育法》(1986)B《教师法》

C《教育法》D新《义务教育法》(2006)

(单选07永嘉考题):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A)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单选10江西省统考题):明知校舍有危险而不采取相应措施,直接责任人应追究(B)责任。(教育法第73条)

A民事B刑事C一般D行政

(单选):《教育法》第25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体现了我国教育的(B)原则。

A方向性B公共性C平等性D终身性

(填空11鹿城考题)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见第31条)

(简答):学生有哪些法定权利?

《教育法》第42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以下权利:(动物凭钱申证——奇)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物);(受教育权)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钱);(获奖或资助权)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获得公正评价权)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申诉诉讼权)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奇)。(其他权利)

3、《义务教育法》考题

题目:

(简答08瑞安考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的内容是什么?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实际上是考儿童随监护人居住地就近免试就学的原则)

(单选10鹿城考题):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法》没有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应当(C)

A免费入学B免试入学C择校入学D就近入学

(单选08永嘉考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C)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C)周岁。

A五、六B五、七C六、七D六、八

(单选10瑞安真题):我国法律规定(C)的儿童必须开始接受义务教育。

A4——5岁B5——6岁C6——7岁D7——8岁

(单选09瑞安非题):义务教育具有(C)性质。

A选择B保送C强制D自愿

(单选09永嘉考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C)

1、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

2、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

3、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

4、教科书循环使用的。

A1、2 B3、4 C1、2、3 D1、2、3、4

(单选江西省统考题):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教育在校生,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措施?(C)

A开除学籍B批评开除学籍C批评D退学

(单选江西省统考题):对义务教育中“义务”的理解,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

B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

C家长有让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

D学校有免费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义务

(填空09瑞安考题):义务教育,也叫(强制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填空08永嘉真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填空10瑞安真题):2010年3月1日起实施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简答07考题):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

《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4、《教师法》考题

题目:

(2011考研真题):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权利的规定。

第七条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教)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科)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评)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酬)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管)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进)

(09瑞安真题11省统考真题):简述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具备的职业上的基本义务。

(09生统考真题):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应如何履行教师的法定义务。

《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守)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约)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教)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全)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制)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平)

(单选09考研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的教师专业权利的是(A)

A指导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权利

B对学校进行管理与领导的权利

C选择教材教法开展教学工作的权利

D检查与评价学生品行、学业、身体的权利

(单选10乐清真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是(C)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C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D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简答09洛阳考题):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37条)

(单选09乐清考题):教师法(39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A)

A提出申诉B提出复议C提出诉讼D提出上诉

(单选09乐清考题):根据我国教师法(14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D)

A给予撤销B宣告作废C公告无效D永远丧失

(单选09乐清考题、09省统考):我国《教师法》将教师身份界定为(B)

A准公务员B专业人员C知识分子D国家干部

(单选):教师羞辱学生,导致学生自杀,老师应该承担(C)

A承担全部责任B承担大部分责任C承担过错责任D不承担责任(判断08永嘉真题):我国教师应履行“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right)(填空09瑞安考题):1993年10月31日我国颁布的《教师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5、《未成年人保护法》考题

题目:

(多选):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B)

A法定监护B指定监护C委托监护D代理监护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

(多选):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ACD)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A宪法B教育法C劳动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下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18周岁

(单选10江西省统考题):完全能力人是指年满(D)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

A12 B14 C15 D16

(单选):“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这是下列哪一部法中规定的?(B)

A《义务教育法》B《未成年保护法》

C《宪法》D《教育法》

链接: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6、《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考题

题目:

(单选09省统考):适用对违反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学生的主要惩罚手段是(D)(37条)

A人身罚B能力罚C财产罚D申诫罚

(单选):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45条)

A14周岁以下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D18周岁以下

(判断):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right)

(填空):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7、《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考题

题目:

(多选):根据(AB)和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A《教育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

C《高等教育法》D《民办教育法》

(单选09乐清、09省统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认定,学校对学生安全负有的责任是(B)

A教育、教学和监督B教育、管理和保护

C教育、教学和监管D教育、监管和救护

(09永嘉题):《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C)A不承担安全教育职责B不承担自救教育职责

C不承担监护职责D不承担保护职责

(单选09永嘉真题):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D)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A学校B校长C班主任D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

(单选):具体规定学校承担责任的条款是《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B)

A第八条B第九条C第十条D第十一条

8、《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题

题目:

(案例分析湖北真题):

有一次上课时,初二(3)班的刘强不好好听课,而把旁边的同学推来搡去,扰乱了课堂纪律。青年教师小李发现后先是高声呵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又将刘强推出教室,罚站在楼道走廊。请分析说明:

(1)小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

爱国守法(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小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

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

8、《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考题

题目:

新课程改革、教育政策法规

专题七新课程改革page333——335 一、新课程的启动时间及改革范围 1、启动时间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改革范围 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不包括职高) 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题目: (单选09瑞安真题):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D)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B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倡导建构的学习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单选09瑞安真题):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A)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C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知识 (单选09瑞安真题):“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C)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优中差分班教学 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具体内容及题目 (1)课程结构 题目: (多选10鹿城真题):新课改课程结构的特征有(ABC) 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发展性 (填空09瑞安非题/11瑞安考题)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分为(学习领域)、学科科目和模块。 (单选10泰顺真题)基础教育改革中的(A)取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 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学计划D课程大纲 (10江西统考题):课程标准是(D)的基本结构性文件。 A国家B地方C校本D学科 (2)课程标准 题目: 同以前的学科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有哪些优越性? 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 2、课程标准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技能目标。 3、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教学大纲基本上是学科中心的。 4、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学大纲则强调教师的教。 5、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意见。 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3)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三个面向: 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生活、面向科技发展 题目: (名词解释09瑞安非题):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辨析09宁波真题):要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4)课程实施 题目: (多选10鹿城真题):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ABC)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

教育政策法规整理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六届四次会议通过 2006年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第六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第七条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第八条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第十条对在义务教育实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学生 第十一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第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第十四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三章学校 第十五条县级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第十八条经济发达地区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

教育政策法规复习要点提纲

第一章导论 1.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加强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 依法治教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迫切期望。 (1)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领导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既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领域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 (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教育法律关系主体间关系变化以及民办教育的兴起等教育领域的新问题、新情况都需要依法治教。 (3)是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必然选择。使教育事业在微观上搞活,在宏观上健康有序发展。 (4)是培养新世纪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养成守法习惯,提高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为提高国民素质、推进民主法治进程提供强有力保证。 2.我国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根本性原则 (2)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首先解决义务教育公平性问题。 ①起点上的平等——入学上的平等 ②过程中的平等——就学过程的平等 ③终点上的平等——学业成就上的平等 (3)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①教育活动必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不对个人或小集团负责。 ②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不以赢利为目的。 ③教育活动必须接受国家和社会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 ④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4)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有什么样的权利就有什么样的义务。 ②权利与义务相依存,权利人权利的享受依赖于义务人履行其义务,义务人如果不履行义务,权利人就不可能享受权利。 ③权利与义务相联系,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未履行义务,也就放弃了相应的权利。

《经济法规》课程标准

《经济法规》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经济法规》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学时:70 适用专业:轨道交通运输(客运)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使学生能够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治观念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课题一经济法基础理论 基本要求: 1、了解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地位与作用。 2、掌握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及其构成、法律行为与代理、诉讼时效、经济法律责任等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 重点:经济法律关系及其构成。 课题二企业法 基本要求: 1、了解企业法的概念,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以及全民企业厂长职权和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2、掌握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的条件及事务管理、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和清算、合伙企业设立、合伙企业财产及事务执行(特别是合伙人与第三人的关系)、入伙和退伙的有关内容。 重点:合伙企业设立、合伙企业财产及事务执行(特别是合伙人与第三人的关系)。 难点:入伙和退伙的有关内容。 课题三公司法 基本要求: 1、了解公司的立法及原则,以及公司的分立、解散和清算。 2、熟悉公司财务会计的有关规定。 3、理解公司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4、掌握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以及股份的发行和转让、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转让、公司合并的有关内容。 重点: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难点:股份的发行和转让、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转让。 课题四外商投资企业法 基本要求:

1、了解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立法概况。 2、掌握外商投资企业的具体含义、设立的条件与程序、组织形式、出资方式、经营管理的有关内容,并能明确加以区分,理解它们各自的特征。 重点:外商投资企业的具体含义、设立的条件与程序、组织形式、出资方式、经营管理的有关内容。 课题五破产法 基本要求: 1、了解国有企业破产的立法概况。 2、掌握破产及破产法的概念、国有企业的破产条件和破产程序、破产财产与破产债权的范围。 3、熟悉破产财产的分配顺序。 重点:破产及破产法的概念、国有企业的破产条件和破产程序。 课题六合同法 基本要求: 1、了解合同法的立法概况。 2、熟悉合同的概念和分类。 3、掌握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合同的含义及其种类,合同的作用、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无效合同的处理、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等基本知识。 4、掌握合同运行的全过程,以及合同担保的几种形式。 重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无效合同的处理、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难点: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课题七工业产权法 基本要求: 1、了解我国工业产权法的一般原理与基本制度。 2、掌握商标权与专利权取得的条件、申请程序、权利内容与权利保护的有关内容。 重点:商标权与专利权取得的条件、申请程序、权利内容。 难点:权利保护。 课题八反不正当竞争法 基本要求: 1、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概况及意义。 2、掌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重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课题九产品质量法 基本要求: 1、了解产品质量立法概况。 2、掌握产品质量法的原则,我国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及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质量责任。 重点:产品质量法的原则,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质量责任。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

材料5教育政策法规知识 学校法律地位的涵义 学校是指经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我国学制系统内的基本教育阶段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所谓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法律根据学校这种社会组织的目的、任务、性质和特点而赋予其的一种同自然人相似的“人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理解这个概念的基本含义。 1.学校法律地位的实质是其法律人格。我们知道,做为生命体的自然人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法学上借用“人格”一词,把社会组织体看成一个“人”(民法上称“法人”),其人格主要是指该社会组织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相应的责任能力,并主要以这三种能力在某种法律关系中取得主体资格。学校的法律人格,主要从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中反映出来,是其办学自主权的抽象化、形象化。 2.学校法律地位的内容体现其任务、条件和特点。从民法意义上讲,学校的法人权利能力的范围决定于成立该法人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法人无权进行违背它的宗旨和超越其业务范围的民事活动。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学校的具体权利,体现了学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宗旨。而对不同条件和特点的学校,如中小学和高等学校,其权利义务内容也不完全相同。 3.学校法律地位在形式上是由法律赋予的。学校是相对独立的组织教育活动的实体,必须具有相应的法律地位,这是无庸置疑的。学校成为法人的实体要求是必须符合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条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同时,《教育法》第31条明确规定了“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这些规定,为进一步落实学校的法律地位,扩大学校依法办学的自主权,促使教育机构广泛参与民事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应当指出,学校的法律地位不仅包括它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法人地位,也包括它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法律地位。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法律地位,则由宪法和行政法所规定。(二)学校法律地位的特点 1.学校法律地位具有公共性 在许多国家,都有“公法人”的概念。所谓公法人,一般指行使、分担国家权利或依属于公法的行政法等特别法,以公共事业为成立目的的法人。换言之,是按照涉及公共利益的法律建立的,能够作为公权力并承担义务的组织,是为公共利益而存在的主体,它与依照民法、公司法等法律设立的私法或合伙组织不同。国外教育立法中或明文规定学校为公法人,或强调其公共性。如德国规定,学校

教育政策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法律法规 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3、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 民政府)为主管理得体制。 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得,其父母或者其她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得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得平均水平。 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得(培训与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得建设。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得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得全面发展。 8、在民族地区与边远贫困地区工作得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得未成年人与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得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得权利,保证义务教育得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与教育法),制定本法。 1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与补课得同志可以去其她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教师法》)。 1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她教师在学生中得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就是师德教育得(“双赢”协作原则)。 1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得较高道德目标就是(献身于人民得教育事业)。 1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得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 15、《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于199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16、《中华人民共与国教育法》自(1995年9月1日)之日起开始实施。 17、《中华人民共与国义务教育法》就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令公布得。 18、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与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得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得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得,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19、(加强与改进师德建设)就是全面贯彻党得教育方针得根本保证,就是进一步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得迫切要求。 20、(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与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得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得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得,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2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与红色回转警灯得警车 ,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得强制性)特征。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得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得年龄就是(14 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2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得就是(学校董事会) 2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知识要点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知识要点 1.我国新时期依法治教的背景 一、新《宪法》的理念 1、以人为本 2、尊重和保障人权 3、正当程序原则 二、教育法律的范式转型 1.从单向度的政府选择模式到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相互博弈; 2.从制度意义上的公益性到实践意义上的公益性; 3.从教育效率到教育公平。 三、事业单位改革 1.事业单位的概念 “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的目的,由国家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2. 传统事业单位制度的特征 (1)政治、社会保障、服务功能的合一性; (2)资源的不可流动性 (3)事业单位主体之间的身份关系 3.事业单位改革的内容 (1)从单位到法人:自主权 (2)从财政拨款制到分类管理:经费体制改革 (3)从任命制到聘任制:人事制度改革 (4)从平均分配到差别分配:分配制度改革 2.我国已经通过的教育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日通过,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共20条); 《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共1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共43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通过,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共84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通过,1996年9月1日起施行,共40《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通过,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共69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2月28日通过,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共68条)。 3.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学校是指经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 《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八条: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其在法律上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4.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高等学校的权利: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权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权 (3).招收学生权 (4).学籍管理权 (5).对受教育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权 (6).聘任并管理教师及其他职工权 (7).对本单位设施和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权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10148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授课单位:商务管理系 学时:34 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修订)日期:杨振伟2012年7月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胡莹瑾、郭海霞2012年7月 1.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1.1.1课程性质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建设电子商务法教材“理论+实践”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有益的探索。本课程包括电子商务法概述、电子商务主体认定的法律制度、电子签名法律制度、电子支付法律制度、电子商务安全保障与争议解决法律制度,以及其他相关电子商务法律制度。每章都配有引导性案例、学习目标、自测题、实训题与小组任务。教学过程中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与学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强化学生对电子商务法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1.1.2 课程作用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掌握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理、电子商务立法概况、数据电文法律制度、电子签名法律制度、电子认证法律制度、电子合同法律制度、电子信息交易法律制度、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电子商务纠纷等必备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商务法律分析并解决电子商务实践中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并学习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主动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为后续课程《网上交易操作》、《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课程设计理念 遵循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根据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课程培养目标开发本课程。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课程内容共9个模块,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理、电子商务立法概况、数据电文法律

教育政策法规

教育政策法规重点标记 第一章导论 一、基本概念 1、依法治国P4 2、教育法治P5 3、依法治教P6 4、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P10-13 二、基本问题 1、法治的精义和内核是什么?P3 2、健全的教育法治系统应当包括哪些要素?P5 3、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实现这一基本要求应当具备哪些条件?P8-9 4、依法治教应予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P10-13 5、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加强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P14-15 6、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应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我国的依法治教?P18-20 7、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与中国共产党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P20-22 第二章教育法基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1、教育法P28

2、教育法律规范P34 3、教育法的渊源P36 4、教育法律关系P41 5、教育法律监督P46 二、基本问题 1、教育法的本质和特点P28-30 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P30-31 3、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法作用的认识?P31-33 4、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教育法律条文、教育法律文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P34 5、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P35-36 6、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P37-40 7、教育法律关系的特征及类型P41-42 8、简述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P42-45 9、简述国家机关的教育法律监督和社会力量的教育法律监督的类型与内P47-49 第三章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一、基本概念 1、教育行政机关P51 2、学校P56 3、教师P63-64 4、教师资格制度P70

5、教师职务制度P72 6、教师聘任制度P73 7、学生P77 二、基本问题 1、教育行政职权的内容P53-56 2、如何理解学校的法律地位P57-58 3、学校的权利与义务P59-62 4、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特有的权利P66-68 5、教师应履行的义务P68-69 6、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P70-71 7、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P73 8、学生的权利与义务P78-82 9、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P82-83 第四章教育基本法律制度 1、我国教育的性质、地位和教育方针是什么?P85、P86 2、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基本原则P86-88 3、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基本制度P88-90 4、高等学校的设立应具备哪些条件?P96-97 5、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及高等学校的自主权P97-100 6、简述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P101 7、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内容P102-107 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

2018年教育政策法规考试试题

2018年教育政策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D),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和实践能力 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C )津贴。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D)予以保障。D.人民政府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 ),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1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 )。B、《教师法》 1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 1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1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B、三至五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 B )B、1994年1月1日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B、1995年9月1日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B、主席令 18、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19、(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完整版)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政策与法规》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开设学期】:第一、二学期 【参考课时】:72学时 【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 【编制人员】:苑秀彬、王莉、王雅楠、郑艳 【参与企业】:董振威、龙凡、王焕宇 一、课程性质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职业技能训练的核心课程,本课程面向旅游管理与服务岗位,根据岗位工作内容,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的选择课程内容,通过在仿真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旅游政策法规业务操作技能,训练学生的政策法律的运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旅游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旅游接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投诉,而且熟悉旅游团队及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能够预防并处理旅游接待中的各种问题和事故,掌握旅游政策法规业务相关知识和法律运用技能,并依此提升自己的实际带团操作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规定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和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学生能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运用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诚实、守法、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根据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目标 ①了解并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 ②了解民族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宗教政策和发展旅游的有关政策。 ③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规范。 ④掌握合同法律制度的相关知识。 ⑤熟悉旅游安全管理和旅游保险法规制度。 ⑥了解旅游交通管理法律制度。 ⑦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的相关知识。 ⑧了解旅游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 (二)能力目标 ①运用旅游法律法规解决实际带团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②运用所学知识签订旅游合同的能力。 ③提高学生依法办事、自主创业的能力。 ④在导游工作中正确运用及宣讲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 ⑤处理旅游者投诉的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严谨、守法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法律意识。 ②端正学生在导游讲解等职业活动中的政治立场,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一、教育法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广义的教育法是指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所有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教育的规定。狭义的教育法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教育法律。 特征:1教育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教育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教育法规定了教育主体的权力和义务;4教育法的实现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5教育法为教育关系为特有的调整对象;6教育法的调整方法具有自身的特点。 二、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 2、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3、保障教育的公共性; 4、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 5、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教育法的渊源和体系 1、教育法的主要渊源:1宪法,2教育法律,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教育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教育规则。 2、教育法的体系:1教育法体系的横向结构:教育基本法、基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社会教育法、学位法、教师法、教育投入或教育财政法;2教育法体系的纵向结构:第一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第二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教育基本法;第三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教育单行法;第四层级,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第五层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教育法规;第六层级,教育部及国务院其他行政部门制定的教育规章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会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规章。 3、教育法的作用:1指引;2评价;3教育;4保障;5规范;6强制。 4、学习教育法的意义:1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需要;2教育立法的需要;3教育执法的需要; 4保障受教育权的需要。 四、教育法律关系含义和特征 含义: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力和义务关系。 特征:1教育法律关系是依教育法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2教育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关系;3某种教育法律关系的存在,总是以相应的现行的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 五、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与构成要素

教育政策法规 20个案例分析

教育政策法规案例分析及参考答案 案例1 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问题: ⑴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⑵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⑴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⑵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案例2 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 问题: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 参考答案 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复习题及标准答案要点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作者:————————————————————————————————日期: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1、我国新时期依法治教的背景(P11-13页) 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国”和“行业依法而治”的口号,国家管理的法制化必然要求教育也要依法而治。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当前我国虽然已建立了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很严重,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依法行政面临着许多挑战,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我国已经通过的教育法律(P20-22页,共7部)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P56-60) 答:学校是指经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八条: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其在法律上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4、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P73-85) 答:高等学校的权利: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权;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权; 3、招收学生权; 4、学籍管理权; 5、对受教育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权; 6、聘任并管理教师及其他职工权; 7、对本单位设施和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权; 8、拒绝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权; 9、其他合法权益。 高等学校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一、教育法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广义的教育法是指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所有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教育的规定。狭义的教育法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教育法律。 特征:1教育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教育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教育法规定了教育主体的权力和义务;4教育法的实现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5教育法为教育关系为特有的调整对象;6教育法的调整方法具有自身的特点。 二、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 2、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3、保障教育的公共性; 4、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 5、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教育法的渊源和体系 1、教育法的主要渊源:1宪法,2教育法律,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教育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教育规则。 2、教育法的体系:1教育法体系的横向结构:教育基本法、基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社会教育法、学位法、教师法、教育投入或教育财政法;2教育法体系的纵向结构:第一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第二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教育基本法;第三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教育单行法;第四层级,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第五层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教育法规;第六层级,教育部及国务院其他行政部门制定的教育规章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会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规章。 3、教育法的作用:1指引;2评价;3教育;4保障;5规范;6强制。 4、学习教育法的意义:1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需要;2教育立法的需要;3教育执法的需要; 4保障受教育权的需要。 四、教育法律关系含义和特征 含义: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力和义务关系。特征:1教育法律关系是依教育法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2教育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关系;3某种教育法律关系的存在,总是以相应的现行的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 五、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与构成要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教育政策法规文件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教育政策法规文件汇编》[编著]: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教育出版社 [卷册数]:精装五册 [光盘数]:一张 [开本]:16开 [出版日期]:2008年 定价:139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教育政策法规文件汇编》第一篇教育基本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第二篇教育改革与发展相关政策 法规文件 陈至立国务委员、周济部长在 教育部2007年度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 第三篇教育经费与投入相关政策 法规文件

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收费公示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建设兴办节约型学校的通知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 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 第四篇学校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2007 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 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校舍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第五篇教学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 干意见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工程的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使用外国教材管理的通知

第六篇教师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第七篇学生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第八篇招生与就业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第九篇教学科研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 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十篇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 第十一篇教育纪检监察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交接工作并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作为交 接内容的通知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监察部、财政部、审 计署关于严禁在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 环节违规收取费用的通知 第十二篇教育督导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小学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要点内容

案例 背景:河南郏县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在教师的职称管理中,存在着工人级和干部级。于是,近日该县教育局出台一个不成文的政策消息:全县工人级的教师可以申请干部职称,但不与工资挂钩,并且工人级别与干部级别并存,而不是替代的关系。起初,该政策是通过非正式渠道下传的小道消息,所涉及的目标对象大部分处于观望态度,因为如果申请就需要费用三四百元。这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可是谈“费”色变。随着消息的公开化,这些教师不得不执行这项不成文的政策。因为明年将是该县的第二次的教师整编,他们害怕影响到整编的问题。但是,具教育局内部个别主管领导透漏,他们对此项政策的目标不甚了解。从上面的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教育政策潜藏的问题是什么呢? 首先,该政策的出台是从非正规渠道逐渐公开化的,这是农村教育政策出台到实施一贯的伎俩,即不成文的政策的大量的存在;其次,该政策的目的连教育局的主管领导都说不清楚,即使该领导有意回避解释,则说明此目标的不合法性。 综以上两个问题可看出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该政策实施存在严重的随意性,甚至 有以行政收费为目的的嫌疑;二是该政策的合法性,即政策的制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三是此项政策是否得到了相关或上级部门的审批和备案令人质疑,即政策的监督手段 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更不用说得到了有力的宣传,努力使政策目标得到接受并且服从 和执行,这一点是经不起推敲的。 第二章,教育政策失真原因 政策制定中的原因:政策目标存在问题,政策合法性不高,制度安排的成本过高,政 策多变 政策执行中的原因:政策资源不足,政策环境不利,政策执行人员素质过低,工作失误,政策执行的组织机构不合理,因为地方差异对政策作出调整。 第三章第二节如何理解小学教育政策体系 一、教育政策的层次结构 (一)教育纲领性政策(总方针、总政策) 1、教育性质:社会主义的教育事 业 2、教育方针:性质、目标、途径 3、受教育权 4、教育地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教育基本制度 6、教育基本内容和公民素质要求 (二)教育基本政策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

幼儿教育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学习学前教育的法规与政策,掌握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的一般原理,正确实施班级管理和幼小衔接工作,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概念、目标、任务和原则;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特点与方法;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及幼儿园教育评价等,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幼儿教育学基本理论,联系幼教实习情况,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幼儿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树立现代化的儿童观、教师观及教育观,培养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情感及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品质。 三、参考学时 216学时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方法 1.本课程学习应当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有意识地去观察幼儿园教育活动规律和特征;培养学生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课后思考与练习题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思考能力的培养,宜采用案例教学法实现教学目标,有的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讨论,有的要课后书面完成。 2.学习方式采取班级集中学习与安排学生到幼儿园旁听上课、实习见习相结合的学习的形式;有时还可以组织收听、收视音像教材或教学节目,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收看幼教电视节目。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实习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到幼儿园跟班听课和教学实习的学时数不得少于8学时

(二)评价方法 1. 建立知识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以每章节的任务为个考核项目,分阶段进行考核,根据课堂听课状态和课后练习,以及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2. 强调目标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实践比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平时成绩的记录,关注学生个体的阶段差异化,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议本课程的实践考核要占大部分权重。 3. 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及格。最后折算成学分。 (三)教学条件 1.资源条件:本课程的教学媒体有文字教材、录像两种。教室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施。 2.教师条件:具有幼儿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幼儿教育学教学的最新教学动态,有一定幼儿教学工作经验并从事过幼儿教育学教学的教师;具有讲解理论知识、演示多媒体课件的能力,能够组织、实施项目教学活动。 (四)教材编写 1.本《标准》是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教材编写者需充分领会和掌握《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2. 教材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工作方面的知识需求,设置全面合理够用的课程内容,课程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3.教材应以学生对知识需求为本,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文字宜简明扼要,原理通俗易懂,增强实践应用环节,力求模拟工作现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注意反映幼儿心理教育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各章节均要有强化训练环节,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 4.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3年制高中起点、(2+3)或(3+2)5年制初中起点)。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充分利用实训中心,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条件,可以成立一些以学习为目的的社团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训练”。 2.注意开发、收集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幻灯片、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让学生观看幼儿计算教学的录像,拓宽眼界,有利于学生对于整个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