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象常识与地理及野外生存

气象常识与地理及野外生存

气象常识与地理及野外生存
气象常识与地理及野外生存

气象常识与地理及野外生存

一、气象常识与地理

1.“重雾三日,必有大雨”

重雾系指大雾。大雾维持三天,说明暖湿气流特别强盛。暖湿气流越强盛,等冷空气一到,下的雨也就越大。因此利用重雾三日必有大雨这条谚语预测天气,不论哪个季节,准确性都比较高。

2.夏春两季雷阵雨发生的时间为什么不同?

春天,人们多在睡梦正酣的半夜到早晨被隆隆的雷声惊醒,即为“春雷惊梦”。夏天,在睡梦中是很少听到雷声的,因为夏季雷阵雨大多发生在午后到傍晚。那么为什么春夏季节雷阵雨在一天中的发生时间不同呢?

雷阵雨是在潮湿空气发生强烈对流运动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发生与大气的稳定度有着极为密切关系。

夏天,在晴天风小的日子里,地面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把近地面的空气加热,愈接近地面气温升得愈高,午后是地面气温升得最高的时候,也是大气在一天中最不稳定的时期,因此强对流运动的发展在这时候最为迅速。如果这时空气非常潮湿,水汽丰富,那么,这一天午后到傍晚就会出现雷阵雨。这种由地面强烈受热形成的雷阵雨,称为热雷雨。而半夜到早晨,地面气温降得最低,大气趋向稳定,所以热雷雨不易形成。

春天雷阵雨的发生情况不同于夏天。夏天热雷雨多在同一暖气团情况下产生,雷雨发生前一天天气是晴朗的,而春雷大多发生在冷暖气团交锋的地带。当南北两股冷暖气团交锋时,暖湿空气爬在冷空气背上,大量水汽被凝结出来,使天空阴云密布,连日下雨,地面上终日不见阳光,从而使白天气温不能升得很高,夜晚气温不能降得很低,气温的日变化很小。但在高空云层的顶部,白天仍受到太阳光照射,那里的气温日变化相对变大了。

白天云层被阳光晒得很热,温度容易升高,大气头部变轻了,稳定度增加,形成雷阵雨的可能性变小;而到了夜间,云顶向太空散热,云层上部的温度下降,特别是半夜到早晨,是一天中温度下降得最低的时候,大气的头部变重,趋向不稳定,这种云层内便发展起对流运动,形成打雷闪电、暴雨滂沱的雷雨云。这就是春雷多在半夜到早晨出现的道理。

二、野外生存

1.何处搭建帐篷

如果你身处较高的开阔地带,应往下移动;如果所处之地低湿难耐,应向上移动。理想的地点应该是可以防风防雨,山洪淹不着的较高处,而且此地不会受到落石或雪崩的威胁。热空气密度小于冷空气,所以谷底常有冷空气聚集。气温较低时,很容易形成湿雾和霜降。在某些区域,沿着山坡有许多接纳雨水的平台,那里比较潮湿。山坡其他部分则相对干燥一些。应该找到河岸上洪水最大流量所能达到的高度--山区小溪在暴雨之后几分钟内即可变成湍湍急流,一小时内水位可以升高五米!在平阔之地,洪水甚至会超出河道。附近山川所下的暴雨很容易在无任何先兆时变成滚滚洪水向你扑来。要选择这样的地点--平坦无太多石块,使你有足够的空间发送求救信号,易于被救援者发现。

理想的地点还应离水源较近,附近有充足可利用的林木。别把帐篷搭建在与水源过分靠近的地方,那样极易受到蚊虫的骚扰,而且流水声会干扰你的判断,危险将至也不会察觉,或者与救援队失之交臂。

不适宜搭建帐篷的地方:

①有风的山顶(向山下移动,寻找背风场所)。

②谷底和深不可测的山洞--相当潮湿,若白天天气很晴朗,夜间可能会有霜。

③山腰平地--容易集聚潮气。

④通向水源的山嘴--常为野兽饮水必经之路

2.野外避难之策

①防台风之准备

防台风的先决条件是预先获知台风警报,在台风来临前就充分准备应对之策。人在台风面前相当脆弱,建议如非得已,必须到周围的人口聚集区停留,获得帮助。台风往往引发道路泥泞,山体滑坡,树木折断,洪水泛滥等灾难性后果,不是个人能抗拒的。

防风、防雨、御寒均是防台风保身的基本原则。速往小屋或洞穴避难,若无此种场所时即选择没有土崩或洪水袭击危险的顾虑之处,如高地、岩石下或森林中均是较安全的避难场所。若必须继续前进时,也要弯下身体且不可冒然淋雨,受潮的衣服会夺走体温,造成体力失衡。遇强风时,尽量趴在地面往林木丛生处逃生,不可躲在枯树下。

②避开雪崩路线(avalanche tracks)攀爬。长长的山谷最好走南向坡或西向坡,发生雪崩的频率较低。攀爬谷壁时,应穿越两条雪崩路线间的树林。

野外生存知识竞赛

野外生存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 1、夜晚仰望天空,我们应该用()来辨别方向。 A、月亮 B、北极星 2、利用植物辨别方向时,()植物枝叶茂密。 A、南面 B、北面 C、东面 D、西面 3、用手表辨别方向时,应将手表的()正对太阳,此时它与十二点处之间的夹角平分线指向正北。 A、分针 B、时针 C、秒针 4、在森林野营缺水时,我们可以用()来收集露水。 A、身上的衣服 B、鞋子 C、胶布 D、袜子 5、选择营地时,我们要在()扎营。 A、靠近水源处 B、远离水源处 C、没有水源处 D、水源中间 6、丛林中负重前行时,()有利于我们前进。 A、拖鞋 B、皮鞋 C、耐磨、便于运动的软底鞋 7、在野外行进途中,应该用()来保证前进路程。 A、有规律的步调行走 B、疯狂的奔跑 8、在野外,我们应穿()来防止蚊虫叮咬。 A、长衣长裤 B、短袖短裤 C、短袖长裤 D、长袖短裤 9、饿了需要生火做饭时,我们应用()来生火。 A、干燥的树枝 B、随便什么树枝 C、树上折断的树枝 10、遇见陡峭的下山路段,要()才能保证安全。 A、直接冲下去 B、抱着头滚下山 C、身体侧身靠山倾斜,横着脚慢慢下山 11、看到小溪中有鱼,可以用()来做鱼钩钓鱼充饥。 A、地上的树枝 B、缝衣针 C、直接下去抓

12、口渴了,看见有水源,取水后()。 A、直接大口喝 B、用净水设备净化后再喝 13、丛林前行时,突遇打雷,我们应该()。 A、冲向山顶最高处 B、快速走向地势较低处 C、躲在树丛下 14、野外不小心被划伤了,应该用()来清洗伤口。 A、干净的清水 B、随便什么水 15、睡觉前,我们应该()来保证睡眠时睡袋的温度。 A、适当的热身或喝一杯热水 B、疯狂地蹦跳 C、什么都不干直接躺下 D、不脱衣服睡觉 16、行进途中不小心摔伤,伤处开始肿大时,在没有药品的情况下,我们要用()来消肿。 A、冷水 B、热水 C、不理它 17、走在丛林深处,遇到马蜂窝我们应该()。 A、尽量避开它 B、用石头砸它 C、用手摘下蜂窝 D、点火烧掉它 18、走累了需要休息时,我们应选择()作为临时休息场所。 A、干燥空旷的地方 B、杂草丛生的潮湿处 19、行进途中口渴需要喝水时,要()喝水才是正确的方式。 A、小口慢喝 B、大口猛灌 20、不小心脱离了队伍,正确的做法是()。 A、呆在原地大声呼救等待同伴 B、无所谓,各走各路 二、判断题 1、野外扎营时,随便找个地方就行()。 2、生完火后,把火彻底熄灭后再离开()。 3、肚子饿了,看见地上有蘑菇,摘下就吃()。 4、不小心被蛇咬伤,直接用嘴把毒血吸出来()。 5、穿着短袖短裤在丛林里行走()。 6、看见树上有野果,在不确定有没有毒的情况下绝不食用()。

野外生存技巧

野外生存技巧 前言 第一节野外生存前的准备 一、身体素质训练:利用一定时间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二、心理素质训练 三、物质准备 第二节野外生存与生活技巧 一、野外判定方向: 二、野外行走 三、旅途中休息 四、无中生有:水、火、指南针 五、宿营 六、野外厕所 七、遇到雷雨时 第三节急救知识 一、毒虫咬伤 二、毒蛇咬伤 三、中暑 四、出血

前言 野外生存是一种融认知、行为、情绪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形式,又是一项需要学员完全自愿才能实施的高风险性科目,最宜于专项进行。学员将仅携带极少必需品登上孤岛荒滩或者原始山林。学习如何野外定向、建立营地、取火、觅食觅水,结伴生存一段时间并完成一些高难度的任务。 训练目标:本科目促使参训者人与人、人与自然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使对个人身体、意志的挑战,在团队精神、协作意识方面获益尤多。在国外,野外生存一直被作为提高情商,很增强团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该训练,亲密团队,改善人际关系。能够使参训者摆脱烦恼,放松心理压力,愉悦身心。利于参训者重新发现生活的乐趣,调整心态,更好地迎接下一阶段的挑战,再创佳绩。 "挑战的不仅是体能、更是意识;挑战的不仅是个人、更是团队。生存已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活着",而是怎样"活着",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的素质决定了一个人生存的"质量",团队的素质决定了一个团队的生存的"水平"。挑战的目的在于提升,迎接挑战就是提升个人,熔炼团队。" 第一节野外生存前的准备 一、身体素质训练:利用一定时间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1、耐力训练 在自然条件下,不拘形式以较快速度为主,快慢交替的长跑练习。 训练时可定时(如20分钟、30分钟)、定距(3000米、5000米) 2、速度: (1)加速跑:由慢到快逐渐地加速跑60-80米。 (2)快速跑:距离可分别为30米、60米、80米。 (3)变速跑:采用加速跑--最大速跑--惯性放松跑--加速跑--逐渐慢跑的方法练习,如50米快跑|+50米慢跑+50米快跑+50米慢跑。 (4)顺风或下跛跑:利用顺风或一定坡度进行60--150米跑的练习。 (5)上坡跑:利用一定的上坡坡度进行30--100米跑的练习。 二、心理素质训练 1、保持正常心态,避免盲目乐观 进行野外生存之前,需要对每个细节进行考虑,了解当地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制定计划,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应对措施,对于预计的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胆大心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事故。 2、培养吃苦耐劳的品格 在特别恶劣的条件下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下意识地培养自己抵抗不良环境(如寒冷、低压、缺氧、饥饿)的能力。同时,运动也要注意循序渐进,自觉地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光凭兴趣办事。

野外生存基本技巧

野外生存基本技巧 一、背包 1、背包装备。行军刀、睡袋、防水袋、护膝、气罐、炉头、碗、保温壶、工兵铲、太阳能移动电源、防潮垫、收纳包、头巾、多功能手电、潮溪鞋、能量棒、帐篷、急救包、急救毯、多功能手表等。 2、背包的装包方法 睡袋、贴身衣物等先放入防水袋再装进背包的最底层,帐篷或水等体积较大的物品放中间,顶层可以放一些常用的物品,如食品、锅、餐具和水壶等,按越重物品离身体越近的原则放置。 二、衣 冲锋衣、排汗衣、抓绒衣、多功能衣等。 三、鞋 1、高帮鞋。高帮鞋能防止崴脚,保护脚踝。 2、具有防水透气功能。 3、选大一码鞋。 四、住 1、选择远离山根脚底下。 2、远离河边。 3、找地势相对比较高的地方。 4、远离电杆电线。 5、搭建帐篷的步骤:一是用地钉固定帐篷的四个角。二是根据野营不同环境选择不同数量的帐杆。三是搭建内帐和外帐。四是在内帐中铺防潮垫,并将背包刀具等放入帐内。五是围着帐篷挖一条排水槽。

五、食 1、装备。炉头、气罐、杯子、小锅小碗、叉子、野外净水器、能量棒、自加热食品等。 2、野外果实辩别技巧:坚果和树果都是可以吃的,蓝色和黑色的果子的果子尽管放心吃,有被虫子咬过的痕迹的可以吃,红色的要小心,黄色和白色则绝对不能碰。 六、照明 一套得心应手的照明设备是野外探险者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最佳伙伴,而野外环境的特殊性要求照明工具随时可用,因此高可靠性是选择野外照明工具的重要原则。主要有头灯,多功能手电等。 七、野外宿营注意事项 在夜晚尽量不出帐篷是野外露营的一个基本准则,而在夏天帐篷要尽量拉开一半门,因夏天昼夜温差大,水气重,容易冷凝结成露水流进帐篷,打开帐篷门则可以让帐篷内空气流通保持干燥。冬天要把帐篷拉的非常非常死,并且用雪把帐篷的周边全部给盖上。 另外携带瓶子的作用,是可以做暖水袋、装热水饮用、做尿壶。 八、野外怎样辩别方向 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星星。以太阳为参照物,太阳东升西落,夜晚北极星位于正北方向的天空(北斗七星形象一把勺子,将勺口两颗星连线,向勺子开口方向延伸约5倍的距离处有一颗较暗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垂直下方就是北方,顺时针即是东、南、西方。 另外,可以看树。树叶的朝向或者长树叶较多的方向是南边,稀

生活中的野外生存地理知识

生活中的野外生存地理知识 一、野外天气观察 (一)观云识天气 (二)从动物的行为辨别天气 (三)观天象识天气 (四)山里的气象 二、野外方向判断 (一)利用太阳 (二)夜间星体 (三)地物和植物特征 (四)影钟法 (五)简易指南针 三、地图与指北针之认识与使用 (一)在外旅游怎样使用地图 (二)等高线地图的基本标示 (三)常见地形指北针作业 四、野外生存寻找水源和取火 (一)你会在野外寻找水源吗? (二)您掌握生火的技术吗? 五、露营知识 (一)何处搭建帐篷 (二)建设营地 六、灌木林穿越知识 (一)认识灌木林 (二)丛林法则 七、野外走路,你会吗? 八、野外避难之策 (一)防台风之准备 (二)躲避雷击 一、野外天气观察 (一)观云识天气 抬头观天,从天色、云的种类、风的情况、日月星晨之光线聚合情形,即可预测天气变化,此即所谓观云识天。天气对于从事野外活动影响极大。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就能顺利进行、度过野外生活。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下,晚霞千里,预示天气晴朗,朝霞满天,则有很大的可能下雨。天空出现卷云,即云朵呈现纯白的马尾状,但慢慢变成暗色的,意味着眼下是晴天,但一天后可能下雨。天空出现积乱云,即云层色暗层厚,预示将有雷雨和强风。天空中有薄薄的卷层云,像海滩边白色的石子,半天之后可能下雨。 春季的夜晚,朦胧,天空中却出现阴沉的乱层云,像波涛起伏的海面,表示数小时后会下雨。

月亮或太阳周围出现晕圈,第二天非风即雨(日晕而风,月晕而雨)。如果山头不再有云雾围绕,人的郁闷感觉减少,表示短期内不会下雨。 (二)从动物的行为辨别天气 好天气的征兆 1、早晨麻雀鸣叫表示天气晴朗——麻雀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天气愈好的日子里,叫得特别厉害。 2、云雀叫声提高表示天晴——从远方传来云雀轻快的叫声,就可证明是空气干燥的好天气。 3、蜘蛛网上有水珠表示天晴——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早上温度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挂在蜘蛛网上闪烁着,通常天气不会下雨。 下雨的征兆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是下雨之前兆。 另外还有几种: 1、蚂蚁过马路——在地面挖洞生活的蚂蚁,感觉要下雨洞就会淹水即会在下雨之前逃之夭夭。 2、蚯蚓出洞——地面潮湿柔软,蚯蚓会爬出地面,表示天将下雨之征兆。 其他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等。 (三)观天象识天气 1、清晨,太阳末出之前,看东方黑云,如鸡头、龙头、旗帜、山峰、车马、星罗,如鱼、如蛇、如灵芝、如牡丹,或紫黑气贯穿,或在日上下者,主当日有雨,多在13~17时。 2、夜晚,看月亮颜色,或青或红,主次日有雷雨。月亮周围有白云结成圆光,或大如车轮者(月晕),主来日大风。所谓"日晕则雨、月晕则风,何方有缺、何方有风"。又日"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础润者,即柱脚石是有水珠渗出,主不日有雨。结合现代情况有人总结出"暴热生风、管润生雨",即:突然暴热数天,一两日必有大风,自来水管管道上面有水珠渗出,擦去后仍渗出者,主一两日内有雨。 3、星光闪烁,必定风作。白云遮住北斗星的2~4小时。"天公作变,水面生靛",夏日水底生苔、水作靛青色,主有暴雨。水有泥腥味或有香味时,主雨水将至。下雨时,泥腥味甚浓者,一二日内难晴。 4、阴历正月初七、初八,北风必定发。阴历二月初三、三月清明、四月夏至、六月十二日

《野外生存技巧》

《野外生存技巧》试卷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如何用机械表白天定向及靠北斗七星夜间定向?绘图说明之。答:⑴机械表定向:在确切知道当地时间时(没有经过夏时制调整也不是统一的跨时区标准时间),可以用机械表定向。也远离赤道越准确。 ①北半球 将表水平放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点刻度之间的夹角平分线即为南方(图一),图中箭头指向南方。 ②南半球 将表水平放置,12点刻度指向太阳,时针与12点刻度之间夹角平分线即为南北方向(图二)。箭头指向北方 (图一)(图二) ⑵北斗七星第X 、Y 两颗星就是勺子的头部,不是勺柄。顺着Y 号星向X号星做连延长线,延长大约是X、Y号星之间距离5倍左右的地方你换看到一颗中等亮度的行星。就是北极星,面对北极星,右手是正西面,左手是正东面。背后是正南,角度偏差率在2度左右。 (图三)

2、摩尔斯电码“SOS”是如何表达的?夜间如何用火堆向空中发 出求救信号?绘图说明之。 (图四) 答:由(图四)可知在摩尔斯电码中三短代表S,三长代表O,所以紧急求救信号SOS用三短三长三短表示,敲击声音是用间隔的长短来表示声音的长短,如敲(停3秒)敲(停3秒)敲(停3秒)表示三长,敲(停1秒)敲(停1秒)敲(停1秒)表示三短;用灯光则是以亮的时间来表示声音的长短,如亮--灭亮--灭亮--灭表示三长,亮灭亮灭亮灭表示三短。一般长是短的三倍左右,但具体的间隔时间没规定,只要在节奏上有明显的区别即可。 ⑵燃放三堆火焰是国际通行的求救信号,将火堆摆成三角形,每堆之间的间隔相等为最佳,这样安排也方便点 燃,(如图五)如果由于燃料稀缺或者自己 伤势严重,或者由于饥饿,过度虚弱凑不 足三堆火焰,那么因陋就简点燃一堆也行。 不可能也不要所有的信号或中整天燃烧, 但应随时准备妥当,使燃料保持干燥,一 旦有人和飞机飞过,就尽快点燃求救。 (图五) 3、例举两种可使用的常见野菜,绘图说明之。 答:马齿苋 形态: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 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 带暗红色。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 倒卵形,似马齿状,长1-3厘米,宽0.6-1.5厘米, 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

野外生存课程心得

课程心得 第一次接触到野外生存的概念是小学的时候看《鲁滨逊漂流记》,当时被主人公的际遇深深吸引,仿佛是接触到了另一个世界。十分很讶于他能够独自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度过那么漫长的岁月,能够运用各种自然资源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甚至还自己在小岛上种植小麦和玉米、喂养羊群……我自问要是自己不慎流落荒岛恐怕撑不过数日就完蛋了。一是自己完全不具备野外生存技能,二是忍受不了长年累月的孤独。为了了解和掌握更多实用的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在川农众多的选修课中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野外生存技能这门课,甚至,为了选到这门课还专门借用了大四学长的账号抢课。在上课之前我很期待也很激动,因为这门课程将要为我展现的是一个不一样的精彩世界。 第一堂课,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些图片和影像资料,主要介绍了他自己在野外的亲身经历。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在云南那边吃的一种生长在竹子里面的白色肉虫,据老师说导游要是发现哪棵竹子有小虫洞便会欣喜不已。或许在野外,这算是他们的营养大餐吧!反正我是肯定接受不了吃这些虫子的。通过老师的展示,我明白了在野外生存并不是一件易事,且不说在外衣食住行的不便,更是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可以说能够看见的危险都不算是危险,可怕的是那不容易看见的危险。而在此之前,我对野外生存的的概念还仅仅停留在一种感性的认知上,觉得野外生存很酷但是没有想过其中的艰辛苦楚。虽然在野外不比得在家里舒适安逸,但对于热爱它的人来说野外的严苛环境并不会成为阻碍他们前进的绊脚石,反而是促进他们想办法克服并不断前进的动力。 接下来的学习中,我有幸观看了一些野外拍摄的视频,首先是不得不佩服野外工作者的敬业与勇气,其次是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人类从最初敬畏自然,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再到现在的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对大自然的各个层面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坐在家里

中国地理区域、中国气候类型

中国地理分区 华东六省:山东(鲁),江苏(苏),浙江(浙),上海(沪),安徽(皖),福建(闽)华南:广东(粤),广西(桂),海南(琼) 华中:湖南(湘),湖北(鄂),河南(豫),江西(赣) 华北:北京(京),天津(津),河北(冀),山西(晋),内蒙古(内蒙古) 西北:宁夏(宁),新疆(新),青海(青),甘肃(甘或陇),陕西(陕或秦) 西南:四川(川或蜀),云南(云或滇),西藏(藏),重庆(渝),贵洲(贵或黔) 东北:黑龙江(黑),吉林(吉),辽宁(辽) 其他地区:香港(港),澳门(澳),台湾(台) 中国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高山高原气候,特点:气温要低于同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1.气候复杂多样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理论课备课教案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理论课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理论课教案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如何拓展体育课程,挖掘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开发体育课程内容,激发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如何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与空间,以满足高校扩大招生造成的体育课程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已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简介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的意义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将体育课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由校内拓展到校外,以及星期天、寒暑假、节假日,极大地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与空间,缓解了因高校扩大招生带来的体育场地器材严重匮乏的问题,开阔了有效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思路。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指在远离居民点的山区、丛林、荒漠、高原、孤岛等野外环境中,在不完全依靠外部提供生存、生活的物质条件下,依靠个人、集体的努力保存生命、维持健康生活能

力的训练。它以自身的挑战性、冒险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目前,它已作为一种崭新的体育课程模式,引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之中。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不仅打破了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格局,而且还将丰富和完善我国高校体育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增长知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之余,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 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拓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以“你可以做到,只是你从未体验过”为口号,以野外生存生活教学和实践为主要手段,强调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简介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应依据各校的实际情况选定以下内容:心理训练,体能训练,意志品质训练,野外定向训练,独立获取食物、饮用水训练,野外宿营、防寒、防潮、防毒技能训练和攀岩训练,团结协作精神培养,环境保护

野外生存心得体会

野外生存心得体会 这个周末,在体育老师的率领下,我们开展了两天的野外生存活动,也是一次野外露营,我们做了很多不平凡的事情。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咬紧牙关,冲向目的地,中途没有放弃的队员。团队利益高于一切。我们顾及身边的队员,我们也获得了同样的关爱。 为期两天的野外生存活动结束了,但活动中与大家建立的友谊是永恒的,对我们的启迪是长期的,对自己的人生也是有深远意义的。讲述一下自己的野外生存活动的经历,同时总结自己几点肤浅的心得体会,与大家相互交流,共勉提高。 周六上午八点,我们在餐厅门口集合,开始了我们的活动。老师给我们说了路线,说了一些注意事项,整理好了装备。然后,我们开始以单个队出发了,时间是九点整............. 快到中午的时候,我们队还在继续赶路,我们到了接近目的地的一个站——定远镇。就在那个时候,我们开始了我们的午餐(在定远镇的一个饭馆,顺便休息了会。),大约一个小时吧,我们又开使行程............ 大约在十二点半,我 们到达了第二个目的地——景区脚下,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为我们的努力,意志而感到骄傲自豪。然后我们开始去我们的目的地——景区门口(扎营地)。 大概一点多,我们才到达目的地。到一点半的时候,其他几个队也都到了。然后,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第一堂野外训练课,由景区内的教练带我们做几个高空训练。我们队的第一个训练[ 科目是,高空1.2 米间隔的跳跃,刚开始谁都很害怕,但到最后我们组的成员都成功的完成了训练。接下来的第二个训练科目是高空独木桥行走,此时,天已经在下雨,而且越下越大,但我们还是成功的完成了训练。高空科目训练完后,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营地胖比比安完了一会儿游戏。 周日,我们早上六点半开始起床,做饭。取水的地方就在营地的旁边。吃完饭后,我们开始启程——登山。已经八点半,准备好,我们又开使返程了,领队人说从好汉坡那里下,途经牯岭镇(庐山上的)。四点半的时候,我们回到了学校

中国的风能资源及区划说明

中国的风能资源及区划说明 Ver 1.00 Date 2006.11.16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据国家气象局估算,全国风能密度为100W/㎡,风能资源总储量约1.6×105MW,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每年风速在3m/s以上的时间近4,000h左右,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6~7m/s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中国气象学界根据全国有效风能密度、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以及大于等于3m/s和6m/s 风速的全年累积小时数,将我国风能资源划分为如下几个区域。 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 这一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200W/㎡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300W/㎡以上,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大于等于8m/s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7,000~8,000h,大于等于6m/s的风速也有4,000h左右。但从这一地区向内陆,则丘陵连绵,冬半年强大冷空气南下,很难长驱直下,夏半年台风在离海岸50km时风速便减少到68%。所以,东南沿海仅在由海岸向内陆几十公里的地方有较大的风能,再向内陆则风能锐减。在不到100km的地带,风能密度降至50W/㎡以下,反为全国风能最小区。但在福建的台山、平潭和浙江的南麂、大陈、嵊泗等沿海岛屿上,风能却都很大。其中台山风能密度为534.4W/㎡,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为90%,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累积出现7,905h。换言之,平均每天大于等于3m/s的风速有21.3h,是我国平地上有记录的风能资源最大的地方之一。 2、内蒙古和甘肃北部,为我国次大风能资源区 这一地区,终年在西风带控制之下,而且又是冷空气入侵首当其冲的地方,风能密度为200~300W/㎡,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为70%左右,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有5,000h以上,大于等于6m/s的风速在2,000h以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少,但不象东南沿海梯度那么大。风能资源最大的虎勒盖地区,大于等于3m/s和大于等于6m/s的风速的累积时数,分别可达7,659h和4,095h。这一地区的风能密度,虽较东南沿海为小,但其分布范围较广,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 3、黑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风能也较大 风能密度在200W/㎡以上,大于等于3m/s和6m/s的风速全年累积时数分别为5,000~7,000h和3,000h。 4、青藏高原、三北地区的北部和沿海,为风能较大区 这个地区(除去上述范围),风能密度在150~200W/㎡之间,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累积为4,000~5,000h,大于等于6m/s风速全年累积为3,000h以上。青藏高原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累积可达6,500h,但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密度较小,所

野外生存技能知识讲座

野外生存技能知识讲座 生存有两种定义,社会生存和自然生存(即野外生存) 生存是维持生命的艺术。紧急关头,你所拥有的所有装备都应被视为上天的恩赐。如果获得营救的时间遥遥无期,在既无地图又无罗盘的漫漫旅程中,你必须熟知如何尽可能地从大自然中获取你所需要的东西,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它们,如何引起营救者的注意以便及早获救,如何在穿越未知地域时选择正确的路线以便能够回到文明世界,等等。你必须熟知如何保持健康的体能状态,如果生病或受伤时,应知道如何设法复愈。同时你必须有能力使自己以及共患难的同伴都能拥有乐观的精神。 当你被孤独地隔绝于远离人群的荒野时,当你面对种种困境时,如恐惧、焦虑、疼痛;受伤、疾病、严寒、酷热、干渴、饥饿、疲劳、失眠、厌烦、寂寞,孤独等。只要你脑海中时时刻刻把关键词“S-U-R-V-I-V-A-L(生存)”放在首要位置,你就能减少甚至克服这种隔绝带来的震惊。大写的字母能指导你的行动: S 评估(size up) 评估环境 决定地区模式。先对周围的情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每种环境——不管是森林,灌木丛,还是沙漠——都有一个规则或者说模式,模式包括动物和鸟类的声音、活动,昆虫的鸣叫,有时还包括敌人的交通和平民的活动。 评估生理状况 战斗的压力,或者生存的刺激可能会使你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受了伤。检查伤口,并自己进行急救措施,还要尽量避免身体进一步受到损伤。例如,不管在什么气候下都要大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如果是在湿冷的气候下,要多穿衣服,防止体温过低。 评估装备 U 盲目(undue) 盲目冒进只会浪费时间 如果没有慎重思考和详细的计划而盲目追求速度,很可能会犯致命的错误,导致死亡。不要只是为了行动而行动,在决定行动之前要对形势进行通盘考虑(评估形势)。如果你轻率地采取行动,你可能会忘了或者丢了某些装备,可能会迷失方向,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R 记住(remember) 记住自己在哪儿 在地图上圈出你所处的位置,并且画出它和周围地形的关系,这是一个你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如果还有其他人和你在一起,那么要确保其他人也知道他们自己的位置。一定要知道在你的团队中谁有地图和指南针。如果那个人死了,你必须从他那儿拿过地图和指南针。密切注意你在何处以及将要去何处。不要指望别人提供路线,坚持自己判断方位,至少你应该努力尝试判断你的位置和下面位置的关系: ●水源(这在沙漠地区尤为重要)。 ●能够提供隐蔽和掩护的区域。 这些信息在你求生或逃生时能够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决定。 V 克服(vanquish) 克服恐惧和惊慌 逃生过程中最大的敌人是恐惧和惊慌,如果不加以控制,你就难以做出明智的抉择,它们会让你跟着感觉走,被想像牵制,而不顾实际情形;它们会使你紧张,导致一些消极情绪的产生。生存训练以及自信能帮助你克服恐惧和惊慌。 I 应急措施(improvise) 在美国,我们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很多物品坏了的时候重新替换是很便宜的,这

气 象 地 理 区 划

气象地理区划 全国一级气象地理区划 一级区划中,将我国划分为十一个大区,分别为: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 华北地区:山西、河北二省,北京、天津二市和河南、山东两省黄河以北地区; 内蒙古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 黄淮地区:黄河至淮河间所含的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地区; 江淮地区:淮河至长江间所含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地区; 江南地区:长江至南岭间所含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和福建北部(从南岭向东延伸)等地; 江汉地区:江淮、黄淮以西的河南、湖北其余地区;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四省(区)和福建南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省(区、市); 西藏地区:西藏自治区。 国道 国道,就是国家干线公路的简称,目前我国共有70条国道,并根据其地理走向分为3类。第一类是以北京为中心,作扇面辐射的公路,共12条,约1.4万公里;第二类是中国版图之内南北走向的公路,共28条,约3.9万公里;第三类是东西走向的公路,共30条,约 5.3万公里。 为区分这3类国道,每条公路干线常采用三位阿拉伯数字作为编号来表示。编号3位数中的第一位数字表国道类别:1××代表第一类以北京为中心的放射性国道;2××代表第二类南北走向的国道;3××代表第三类东西走向的国道。编号3位数中的第二、三位数字表示国道的排列顺序,“1××”的“××”就是第一类国道自北向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序数。 身份证号码编排规则 (1)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 (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3)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 (4)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5)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 (6)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7)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也有的说是个人信息码,一般是随计算机的随机产生,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校检码可以是0~9的数字,有时也用x表示。作为尾号的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X,但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因为如果用10做尾号,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X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

这些荒野求生的地理知识,说不定全国卷就考到了!

这些荒野求生的地理知识,说不定全国卷就考到了! 一、野外天气观察(一)观云识天气抬头观天,从天色、云的种类、风的情况、日月星晨之光线聚合情形,即可预测天气变化,此即所谓观云识天。天气对于从事野外活动影响极大。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就能顺利进行、度过野外生活。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下,晚霞千里,预示天气晴朗,朝霞满天,则有很大的可能下雨。天空出现卷云,即云朵呈现纯白的马尾状,但慢慢变成暗色的,意味着眼下是晴天,但一天后可能下雨。天空出现积乱云,即云层色暗层厚,预示将有雷雨和强风。天空中有薄薄的卷层云,像海滩边白色的石子,半天之后可能下雨。春季的夜晚,朦胧,天空中却出现阴沉的乱层云,像波涛起伏的海面,表示数小时后会下雨。月亮或太阳周围出现晕圈,第二天非风即雨(日晕而风,月晕而雨)。如果山头不再有云雾围绕,人的郁闷感觉减少,表示短期内不会下雨。(二)从动物的行为辨别天气好天气的征兆1、早晨麻雀鸣叫表示天气晴朗——麻雀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天气愈好的日子里,叫得特别厉害。2、云雀叫声提高表示天晴——从远方传来云雀轻快的叫声,就可证明是空气干燥的好天气。3、蜘蛛网上有水珠表示天晴——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早上温度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挂在蜘蛛网上闪烁着,通常天气

不会下雨。下雨的征兆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是下雨之前兆。另外还有几种:1、蚂蚁过马路——在地面挖洞生活的蚂蚁,感觉要下雨洞就会淹水即会在下雨之前逃之夭夭。2、蚯蚓出洞——地面潮湿柔软,蚯蚓会爬出地面,表示天将下雨之征兆。其他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等。(三)观天象识天气1、清晨,太阳末出之前,看东方黑云,如鸡头、龙头、旗帜、山峰、车马、星罗,如鱼、如蛇、如灵芝、如牡丹,或紫黑气贯穿,或在日上下者,主当日有雨,多在13~17时。2、夜晚,看月亮颜色,或青或红,主次日有雷雨。月亮周围有白云结成圆光,或大如车轮者(月晕),主来日大风。所谓'日晕则雨、月晕则风,何方有缺、何方有风'。又日'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础润者,即柱脚石是有水珠渗出,主不日有雨。结合现代情况有人总结出'暴热生风、管润生雨',即:突然暴热数天,一两日必有大风,自来水管管道上面有水珠渗出,擦去后仍渗出者,主一两日内有雨。3、星光闪烁,必定风作。白云遮住北斗星的2~4小时。'天公作变,水面生靛',夏日水底生苔、水作靛青色,主有暴雨。水有泥腥味或有香味时,主雨水将至。下雨时,泥腥味甚浓者,一二日内难晴。4、阴历正月初七、初八,北风必定发。阴历二月初三、三月清明、四月夏至、六月十二日主阴天或雨天。5、云向东,刮黄风;云向南,雨漂船;云向西,水滴滴;云向北,晒干麦。东风虽主降雨,然在黄

野外生存基本技巧

野外生存基本技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野外生存基本技巧 一、背包 1、背包装备。行军刀、睡袋、防水袋、护膝、气罐、炉头、碗、保温壶、工兵铲、太阳能移动电源、防潮垫、收纳包、头巾、多功能手电、潮溪鞋、能量棒、帐篷、急救包、急救毯、多功能手表等。 2、背包的装包方法 睡袋、贴身衣物等先放入防水袋再装进背包的最底层,帐篷或水等体积较大的物品放中间,顶层可以放一些常用的物品,如食品、锅、餐具和水壶等,按越重物品离身体越近的原则放置。 二、衣 冲锋衣、排汗衣、抓绒衣、多功能衣等。 三、鞋 1、高帮鞋。高帮鞋能防止崴脚,保护脚踝。 2、具有防水透气功能。 3、选大一码鞋。 四、住 1、选择远离山根脚底下。 2、远离河边。 3、找地势相对比较高的地方。 4、远离电杆电线。 5、搭建帐篷的步骤:一是用地钉固定帐篷的四个角。二是根据野营不同环境选择不同数量的帐杆。三是搭建内帐和外帐。四是在

内帐中铺防潮垫,并将背包刀具等放入帐内。五是围着帐篷挖一条排水槽。 五、食 1、装备。炉头、气罐、杯子、小锅小碗、叉子、野外净水器、能量棒、自加热食品等。 2、野外果实辩别技巧:坚果和树果都是可以吃的,蓝色和黑色的果子的果子尽管放心吃,有被虫子咬过的痕迹的可以吃,红色的要小心,黄色和白色则绝对不能碰。 六、照明 一套得心应手的照明设备是野外探险者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最佳伙伴,而野外环境的特殊性要求照明工具随时可用,因此高可靠性是选择野外照明工具的重要原则。主要有头灯,多功能手电等。 七、野外宿营注意事项 在夜晚尽量不出帐篷是野外露营的一个基本准则,而在夏天帐篷要尽量拉开一半门,因夏天昼夜温差大,水气重,容易冷凝结成露水流进帐篷,打开帐篷门则可以让帐篷内空气流通保持干燥。冬天要把帐篷拉的非常非常死,并且用雪把帐篷的周边全部给盖上。 另外携带瓶子的作用,是可以做暖水袋、装热水饮用、做尿壶。 八、野外怎样辩别方向 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星星。以太阳为参照物,太阳东升西落,夜晚北极星位于正北方向的天空(北斗七星形象一把勺子,将勺口

野外生存小知识

南院谢明华,装潢11—4班 一、通过野外生存课的学习,我了解了哪几方面的知识? 答:野外生存的概念,野外生存的起源、开展野外生存的意义、野外生存活动与法律,法规。 野外装备,野外宿营用品,野外专用包,必要工具,野外生存的必要物品,要外常用的物品。 野外给养,怎么辨别野外植物(真菌类,海藻类),怎么解决饮水问题。 野外避险与救援,怎么预防动物伤害,自然灾害预防和自救方法,意外伤害的求生与救援,怎样进行野外急救,求救。 野外生存使用技能,定向方法,绳索使用方法 野外生存训练,心里训练,技能培训与考核方法,综合生存能力训练、野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二、在野外,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水处理? 答:(一)水煮法,简单方便且实用 (二)沉淀法,收集的水放入少量明矾活牙膏并搅拌,沉淀一小时。 (三)过滤法,用布或衣物重复过滤,就能得到相对干净的水。 (四)渗透法,离水不远处挖个坑,让水流入坑中 (五)吸附法,活性炭放入水中,有吸附作用。 (六)药物法,专业药品,如水药片,碘酒,漂白粉等 以上方法交叉使用,效果更好。 在一般情况下,泉水、井水、暗流水、雨水、原始河水都可以知觉饮用。水库水、湖水、溪水、池水、雪水等应该处理一下。对于煮饭来说,水库水、溪水、雪水和一般有鱼的河水都可以直接食用。 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净化饮用水,在喝下后的几个小时里都要留意自己身体的反应。如果发生腹痛、腹胀、腹泻的现象,一方面要着手治疗,一方面要修正你的水处理方法,或者重新寻找水源。 三、怎样鉴别野外的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答:(一)闻气味,有水果气味的尽量不要食用 (二)将植物捣烂,将其汁液涂在手腕内侧,十分钟内没有红肿和瘙痒感觉的一般没有剧毒。 (三)舔一下汁液,看看是否有发麻情况,如果正常,可以少量食用,并在吃的过程中看是否有不良情况,体会植物的纤维是否可以吞下。 四、怎样实施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答:在实施人工呼吸前,解开患者衣物等,要尽可能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 (一)口对口人工呼吸 患者仰卧,救护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一手托起患者的下颌,尽量使患者头部后仰,在患者口上覆盖一块纱布或者手帕,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孔,以免气体从鼻孔逸出。救援者深吸气,对准患者的口用力吹气,持续3~5秒,直至患者前胸向上扩张为止。放开鼻孔,让气体逸出,重复以上动作。每分钟做15次左右。口对口人工呼吸效果明显,一般是人工呼

野外生存技巧

在野外,如何自救和他救 在野外生存生活实践中,常会遇到一些意外受伤和突发疾病,掌握一些常用的伤病急救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户外旅行还是平常生活当中,都有可能会遇到突发意外伤害,如能赶在120到来之前用正确的处理方法进行自救或他救,就能挽救生命。下面逐一介绍了休克、关节扭挫伤、骨折、中暑、溺水、蜂蜇、蛇咬、食物中毒、窒息等突发意外伤害的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处理办法。以“休克”为例,关键是要把握两点,一是要注意体位摆放,一定要脚底头高,二是要有效维持中心血压,保证身体重要器官的供血。 1、休克,俗语称“虚脱”,是指因人体内的有效血液量不足,导致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过程。轻度休克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恶心、脸色苍白、乏力、脉搏加快、四肢变凉且出冷汗。重度休克上述症状加重甚至昏迷,脉搏微弱或摸不清,出大量冷汗。在野外或户外有可能发生休克。正确处理方法:首先应该保持正确的体位摆放,头低脚高。一般的休克患者会感觉很冷,应盖上衣物保持患者体温,这有助于血压提高。遇到严重的患者,应想办法有效维持中心血压,保障大脑供血。可找布带或绷带,从四肢的末端开始捆到腹部,将腹部的血液驱赶到重要器官部位特别是大脑。 2、感到身体不适时 身体不舒服,感到头昏脑胀时,应放松心情,躺卧下来,解开束缚身体的衣物或包袱。告诉同行者自己的症状是发冷还是发热、何处发痛?然后再考虑处理办法。如果脸色发红,呼吸急促,不出汗,这很可能是中暑,应将不适者抬到树荫下休息,并将头部垫高,身体平卧,保持安静,注意降温,同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淡盐开水等。有呕吐症状时,要取俯卧姿势,右手放在下巴下作枕头,放松身体,呕吐后应漱口,并安静休息,如症状加重,则赶快送医院。打喷嚏、发寒、头痛是感冒初期的症状,使用普通感冒药,多休息即可治愈,如果在野外露营时患感冒,应注意多吃温热食物,保暖,早睡,让身体出汗,症状就会有好转,如果迟迟不退烧,可服用解热剂。腹痛的原因很多,依部位判断,左下腹部发痛,可能是食物中毒,或者身体受凉,服用正露丸这类药品,并注意保暖腹部,放松静躺休息即可痊愈;右下腹部发痛,有阑尾炎的危险,可先服用止痛剂,并迅速送医院治疗;胃部发痛、发烧、恶心时,可服用肠胃药治疗。 3、暑假往往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季节,对溺水患者的施救,一定要把握几个要点:一是不要慌忙下水,尽量用物体如竹竿进行施救,下水前应脱掉衣服,以免衣服浸水后增加游泳阻力。他还透露一个小诀窍:紧急时,把裤子两端打结套在脖子上,浸水后的裤子可以作为救生圈使用;二是要有效地保存体力,下水后慢速游到溺水者旁边,并保持约两米距离,如溺水者意志清醒应提醒他保持镇静,抱住溺水者的腋下用仰泳姿式缓慢游到岸边。岸上的正确施救至关重要,特别要掌握正确的排水方法,避免出现次生事故发生。正确方法是施救者单膝跪地,把溺水者的腹部直接顶在施救者褪上,用手在背上用力拍打,将器官里的水分排出来即可,然后紧接着做心肺功能复苏。 中暑是指体热不能有效散发,引起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而出现的系列发病过程。先兆中暑往往有头晕、头疼、乏力等,无体温升高现象。轻症中暑会有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体温升高(一般在38.5℃以下),并出现呕吐现象。重症中暑时,患者开始出现昏迷,并有体温迅速升高现象(有时可达46℃)。对应的处理措施为应迅速降低患者体温,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处,松解衣物。清醒者给喝防暑饮料,或含电解质饮料。昏迷者需要迅速降温,血压正常者可用冰水直接擦浴或将其浸泡于凉水中。血压下降者,只能用温水擦拭其皮肤用风扇吹等

野外生存和野外地理知识

野外生存和野外地理知识(详细) 一、野外天气观察 (一)观云识天气 抬头观天,从天色、云的种类、风的情况、日月星辰之光线聚合情形,即可预测天气变化,此即所谓观云识天。天气对于从事野外活动影响极大。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就能顺利进行、度过野外生活。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下,晚霞千里,预示天气晴朗,朝霞满天,则有很大的可能下雨。天空出现卷云,即云朵呈现纯白的马尾状,但慢慢变成暗色的,意味着眼下是晴天,但一天后可能下雨。天空出现积乱云,即云层色暗层厚,预示将有雷雨和强风。天空中有薄薄的卷层云,像海滩边白色的石子,半天之后可能下雨。 春季的夜晚,朦胧,天空中却出现阴沉的乱层云,像波涛起伏的海面,表示数小时后会下雨。月亮或太阳周围出现晕圈,第二天非风即雨(日晕而风,月晕而雨)。如果山头不再有云雾围绕,人的郁闷感觉减少,表示短期内不会下雨。 (二)从动物的行为辨别天气 好天气的征兆 1、早晨麻雀鸣叫表示天气晴朗——麻雀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天气愈好的日子里,叫得特别厉害。

2、云雀叫声提高表示天晴——从远方传来云雀轻快的叫声,就可证明是空气干燥的好天气。 3、蜘蛛网上有水珠表示天晴——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早上温度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挂在蜘蛛网上闪烁着,通常天气不会下雨。 下雨的征兆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是下雨之前兆。 另外还有几种: 1、蚂蚁过马路——在地面挖洞生活的蚂蚁,感觉要下雨洞就会淹水即会在下雨之前逃之夭夭。 2、蚯蚓出洞——地面潮湿柔软,蚯蚓会爬出地面,表示天将下雨之征兆。 其他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等。 (三)观天象识天气 1、清晨,太阳末出之前,看东方黑云,如鸡头、龙头、旗帜、山峰、车马、星罗,如鱼、如蛇、如灵芝、如牡丹,或紫黑气贯穿,或在日上下者,主当日有雨,多在13~17时。 2、夜晚,看月亮颜色,或青或红,主次日有雷雨。月亮周围有白云结成圆光,或大如车轮者(月晕),主来日大风。所谓"日晕则雨、月晕则风,何方有缺、何方有风"。又日"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础润者,即柱脚石是有水珠渗出,主不日有雨。结合现代情况有人总结出"暴热生风、管润生雨",即:突然暴热数天,一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

11-12学年第2学期旅游地理期末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 姓名:张灌郁 学号:A12110324 班级:旅游管理1102班 任课教师:李绍刚 1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3) 1.1旅游地理区的概念与特点 (3) 1.2旅游地理区划的概念及类型 (3) 1.3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及意义 (4) 1.4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 (4) 二、中国旅游区划经典案例 (5) 2.1中国旅游资源区划 (5) 2.2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 (5) 2.3中国旅游文化区划 (5) 2.4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5) 三、我国旅游区划方案 (6) (一)华北—华夏文化—古都古迹名胜旅游区 (6) (二)华中—荆楚文化—湖山峡谷旅游区 (6) (三)华东—吴越文化—江南山水园林旅游区 (7) (四)华南—岭南文化—亚热带、热带山水景观旅游区 (7) (五)东北—关东文化—林海雪原、火山景观旅游区 (7) (六)西南—民族风情—奇山秀水、高山峡谷旅游区 (8) (七)西北—丝路文化—干旱荒漠、绿洲旅游区 (8) (八)内蒙—蒙文化—塞外草原风光旅游区 (9) (九)青藏—藏文化—高原寒旱草原、冰雪旅游区 (9) (十)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海湾现代风貌旅游区 (9) 四、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我国旅游区划方案 (11) 2

旅游区划的原则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 前言 中国地域辽阔、起源古老、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多元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及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时空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中国旅游资源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异。中国旅游地里区划已有很多方案,但迄今为止还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区划。本文仅是笔者个人提出的中国旅游区划方案,如有偏颇之处尽请谅解。 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1.1旅游地理区的概念与特点 旅游地理区简称旅游区,是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旅游单元,是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风景名胜地域综合体。它是在旅游景观即自然风景发生的自然地理基础和人文景观形成的人文地理基础上具有相对一致性和共同联系,并以旅游城市为中心和旅游接待设施为主要标志,以广泛的内外旅游经济联系为纽带的开放型地域旅游综合体,是属于风景区之上的高层次、主系统的大尺度风景名胜地域。 从旅游地理区的概念出发,一般而言,旅游地理区具有如下特征: ①系统性。旅游地理区在职能上和地域上都是完整的,具有已配套的社会功能,其中首要的是恢复和增强旅游者的健康、体力、能力和精力,满足其精神与物质的要求。 ②地域性。旅游地理区以一定地域空间为载体,每一个旅游区内都包含有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至少有一个完善的旅游中心或旅游组织基地及发达的旅游交通网络联系内外,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开放系统。 ③层次性。旅游地理区有不同功能类型和不同等级层次之分,各个层次结构的旅游地理区有机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区系统。这一特性使旅游区划和旅游地理区的分级分等研究与管理成为可能。 旅游区具有组织区域旅游活动的机构、设施和功能,加入了人为干预作用,是一个有预定目的、可控的复合系统,从而有利于从整体上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和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区的功能,实现综合最优化效果。 1.2旅游地理区划的概念及类型 旅游地理区划是人们根据不同目的,依照不同要求和指标,对一定地域的旅游资源与环境进行地理区划划分。一般将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类似,与邻区有显著地地域差异,而区内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较为密切的地区划分为一个旅游地理区。旅游地理区划所划分出的旅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