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完整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完整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完整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项目一《农作物生产概论》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A.棉花、大豆

B.小麦、水稻

C.甘蔗、玉米

D.百合、苜蓿

2.下列作物属于三碳作物的是()

A.棉花

B.玉米

C.高粱

D.甘蔗

3.烟草属于()

A.长日照植物

B.短日照植物

C.中性植物

D.定日照植物

4.下列作物都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A.大豆、棉花、烟草、芝麻

B.黑麦、烟草、水花生、红花

C.橡胶、烟草、花生、棉花

D.三七、水葫芦、茶叶、向日葵

5.下列忌连作的农作物有()

A.小麦

B.西瓜

C.水稻

D.棉花

6.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

B.确定农作物配置

C.密度

D.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

7.小麦玉米套作,窄背晚套的热量指标为≥10℃积温在()

A.2500~3000℃

B.3000~3600℃

C.3600~4100℃

D.4100℃以上

8.豆科植物种植的最热月平均温度不低于()

A.5℃

B.10℃

C.15℃

D.18℃

9.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A.接茬复种B.移栽复种C.套作复种D.再生复种

10.圆盘耙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

A.3~5

B.5

C.8~10

D.25~30

11.在土壤的初级耕作中,不适合于干旱缺水地区的是()。

A.翻耕

B.深松耕

C.旋耕

D.耙地

12.决定一地能否复种及复种程度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力与肥料

D.经济效益大小)13.耕作制度的中心()。

A.养地制度

B.种植制度

C.农作物布局

D.复种

14.耕作时期来说,耕作效果最优的是()

A.伏耕

B.早秋耕

C.晚秋耕

D.春耕

15.确定大多数农作物合理种植密度的原则是()

A.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

B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

C.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

D.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

16.根据农作物布局的()原则,把农作物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四个生态经济区。

A.需求原则

B.生态适应性原则

D.种植业结构调整原则

C.经济效益和可行性原则

17.农作物布局的难点和关键点是()

A.保证生产资料供应

B.明确农产品的各种需求

C.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

D.确定农作物的配置

18.≥10℃的日数在180—250天范围内适合进行农作物的()。

A .一年一熟B.二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

19.重型镇压器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

A.5

B.9-10

C.10-12

D.20-25

20.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

A .带宽B.间距C.密度D .幅宽

21.土壤耕作不能增加土壤的肥力,主要起()作用。

A.增加土壤养分

B.调养地力C .增加土壤水分D.提高土壤温度

22.种衣剂的活性部分不包括()

A.成膜剂

B.农药

C.微肥

D.植物生长调节剂

23.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技术是()

A.合理的密度

B.合理的间距

C.合理的带宽

D.合理的幅宽

24.烟草、甘蔗等农作物的收获期以()为标准。

A.生理成熟期

B.地上部分停止生长

C.茎叶变黄

D.工艺成熟期

25.下列耕作措施中旨在改善0—10厘米表土状况的是()。

A.翻耕

B.旋耕

C.表土耕作

D.深松耕

26.能打破种子休眠、增进种子的活性,增强种皮透性的种子处理方法的是()A.种子包衣B.种子清选C.晒种D.浸种催芽

27.在作物生育期间使用的肥料称为()

A.种肥

B.基肥

C.追肥

D.犁底肥

28.下列属于中性作物的一组是()

A小麦、油菜B水稻、烟草C豌豆、荞麦D甘蔗、大豆

29.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A.薯类作物

B.纤维作物

C.糖料作物

D.嗜好性作物

30.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的安排。

A.欲种作物的种类

B.品种

C.种植面积

D.种植方式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积温≥10℃在4000一5000℃之间,可进行多种农作物的一年两熟种植()2.在热量条件能满足复种的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 mm的地区,可以实现稻麦两熟()3.水稻与花生、小麦与豌豆、玉米与甘薯种在一起可趋利避害,增产增收。

4.种植密度是指农作物间的距离。农作物左右间的距离称株距,前后间的距离称行距。()5.如棉薯间作时,棉花的边行优势为1一4行,甘薯的边行劣势为1一3行,那么棉花的行数不应超过8行,甘薯的行数不应少于6行()

6.冬季温度不适宜,因此所有的作物不能冬播。()

7.玉米只能作为粮食食用。()

8.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小麦属于喜凉作物()

9.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大多是露天的农田,其所涉及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

10.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其中,养地制度是中心,种植制度是基础。()11.休闲是指耕地在可种农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它是一种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包括全年休闲和季节休闲两种。()

12.间作是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13.带宽是间套作各种农作物顺序种植一遍所占地面的宽度,包括了间距和幅宽。()14.国际上通常用多熟种植表示用地程度的高低。()

15.施肥总量中,基肥一般占80%以上。()

16.初级耕作是指入土比较浅,作用强度小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17.间作时,高杆作物表现为边边际优势,矮杆作物表现为边际劣势。()18.轮作往往造成土壤养分失调,有害物质增加等危害。()

19.间作农作物的播种期、收获期都相同。()

20.栽培植物的种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人类历史的进展,栽培植物的种类范围愈来愈广,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也愈来愈多。()

三、名词解释:

1.农作物

2.农作物生产技术

3.耕作制度

4.种植制度

5.农作物布局

6.养地制度

7.生态适应性

8.复种

9.单作与间作

10.连作

11.套作

12.边际效应

13.土壤耕作

14.免耕

15.复种指数

四、简答题:

1.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有哪些?

2.农作物布局的步骤有哪些?。

3.通常农作物按什么进行分类?可分为哪些类型?

4.举例说明复种的形式。

5.根据农作物耐连作程度的不同,农作物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6.简述农作物轮作的概念和作用。

五、综合题

1.简述农作物间套作的作用和技术要点。

2.简述复种的条件和技术。

项目二小麦生产技术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括号内)

1.小麦的挑旗期也叫孕穗期,一般以()以上旗叶全部露出叶鞘,叶片展开的日期,就是挑旗期。

A.30% B.50% C.60% D.90%

2.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养分C.水分D.温度

3.一般认为,小麦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是()℃。

A.0~3 B.0~7 C.0~12 D.2~3

4.在小麦播期确定上,冬性品种与春性品种相比,一般冬性品种应()。

A.早播B.晚播C.一齐播

5.一般认为,小麦半冬性品种播种时,以平均气温稳定在()℃为宜。

A.18~16 B.15~13 C.14~12 D.10~8

6.小麦的播种深度,一般应掌握在()cm。

A.3~4 B.1~2 C.5 D.7~8

7.积温法确定播期时,应从日平均气温降到3℃时之日开始,往前累加,当活动积温达到500~600℃时,为最佳播期。产量350kg左右的麦田,每亩播量为()kg。

A.9~11 B.8~10 C.4~6 D.7.5~9.0

8.正常的分蘖发生规律是当主茎长出第7片叶时,主茎长出()个分蘖。

A.2 B.3 C.4 D.5

9.小麦冬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时进行

B.水量不宜过大,要灌透,灌后当天水分全部渗入土内

C.对无分蘖或分蘖过少的麦田重点灌

D.不进行冬灌可以防止凌抬

10.小麦分蘖节一般在地下距地面()左右处。

A.1cm B.2cm C.3cm D.4cm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般来说,春性小麦品种多属于对日照长度反应敏感的类型。()

2.对于长日照作物而言,北种南引时,生育期缩短,成熟早。()

3.小麦早期发生畜禽啃青,来春再发小蘖可成穗,分蘖成穗率无明显下降。()

4.麦田霜前1~2天浇水,有预防和减轻霜冻危害的效果。()

5.小麦联合收割机收割,蜡熟中期到蜡熟末期收获为宜。()

三.名词解释题

1.小麦的生育期:

2.小麦阶段发育:

3.小麦春化阶段:

4.小麦冬性品种:

5.小麦分蘖节:

四.简答题

1.简述小麦的播种技术要点。

2.麦田整地标准是什么?

3.冬小麦如何对旺苗进行管理?

4.小麦中期的主攻目标及管理措施是什么?

5.小麦子粒灌浆成熟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影响小麦子粒形成与灌浆成熟的因素有哪些?

五.综合题

怎样预防小麦后期的干热风及雨后青枯?

项目三玉米生产技术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括号内)

1.玉米苗期的生长中心是()

A.根系B.茎杆C.叶D.穗

2.玉米植株近地面手摸可感到有茎节,基部茎节长度在2-3cm时为()。

A.出苗期B.拔节期C.大喇叭口期D.幼苗期

3.玉米一生施肥、灌水最重要的管理时期在()

A.拔节期B.大喇叭口期C.抽雄期D.开花期

4.玉米子叶节上长出的3—7条幼根,实际上是玉米的第一层节根,栽培上将它和胚根一起合成为初生根,是因为其()

A.形态与胚根相似B.生理功能和胚根相似

C.出生时间和胚根相似D.发生位置和胚根相似

5.玉米雌穗为()

A.圆锥花序B.肉穗花序C.总状花序D.头状花序

6.世界上玉米栽培最多的一种类型是()

A.马齿型B.硬粒型C.半马齿型D.蜡质型

7.玉米的种植密度一般肥地比瘦地()

A.稀

B.密

C.相同

8.在玉米授粉后,因栽培条件不良易形成秃尖,秕粒的时期是()

A.子粒形成期

B.乳熟期

C.蜡熟期

D.完熟期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玉米植株棒三叶开始抽出并展开,整个植株外形象喇叭。全田50%的植株达到此标准日期,就是所谓的大喇叭口期。()

2.普通玉米分蘖一般不结果穗,应早除掉,以免消耗养分。()

3.玉米晒种最好将种子摊晒在水泥地上,以便提高晒种效果。()

4.旱薄地种玉米,由于植株矮小,所以密度应大于肥水地。()

5.玉米夏播无早,越早越好。()

6.玉米蹲苗应从出苗开始到拔节前结束。()

7.玉米穗期追肥一般进行两次,肥力差的田块拔节肥应重施,大喇叭口期轻施。()

8.玉米去雄应在雄穗刚抽出而未散粉时进行。()

9.玉米子粒生理成熟期应适时收获。()

10.玉米胚吸湿性强,容易酸败、霉变。()

三.名词解释题

1.大喇叭口期:

2.花粒期:

3.节根:

4.紧凑型玉米:

5.棒三叶:

四.简答题

1.玉米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类型?

2.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是什么?

3.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有何要求?

4.玉米苗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主攻目标与主要管理措施哪些?

五.综合题

什么叫蹲苗?其原则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项目四水稻生产技术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水稻湿润育秧追施“断乳肥”的适宜时期为()

A、立苗期

B、移栽前4-6天

D、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

C、三叶一心后

2.春稻的移载期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A、8-9℃

B、15℃

C、11℃

D、越早越好

3.水稻石灰水浸种,石灰水溶液的浓度为()%。

A、0.3

B、0.5

C、1

D、1.5

4.决定水稻穗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在( )

A、秧田期

B、分蘖期

C、拔节孕穗期

D、抽穗结实期

5.水稻壮苗的“二黑”出现在()

A、分蘖盛期

B、拔节后

C、孕穗时

6.水稻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抛栽方式是( )

A、塑盘湿润抛栽

B、肥床旱育秧抛栽D、抽穗后

C、塑盘旱育抛栽

D、湿润育秧

7.水稻的开花受精的最适宜温度( )

A、28-32℃

B、37℃

C、21-26℃

D、35℃

8.水稻一生中氮素代谢最旺盛的时期( )

A、秧田期

B、返青分蘖期

C、拔节孕穗期

D、结实期

9.水稻大壮苗移栽时的叶片数是()。

A、1.5-2.2

B、3.1-4.1

C、4.5-6.5

10.水稻抽穗结实期水分管理措施是()

A、间歇灌水

B、巧灌水

C、浅水勤灌

D、落干透气

D、6.5以上

11.水稻一生中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在()

A、秧田期

B、返青分蘖期

C、拔节孕穗期

D、结实期

12.水稻催芽时高温破胸的温度为()

A、50-55℃

B、35-38℃

C、30-35℃

D、21-25℃

13.水稻稻穗分化的最适宜温度为()

A.21-26℃B.22-23℃C.26-30℃D.28-32℃

14.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长短由()决定。

A、栽培环境

B、海拔

C、“三性”

D、纬度

15.影响春稻移栽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光照

C、降水量

D、品种

16.水稻插秧时,“五要”、“五不要”是最重要的是()

A、浅插

B、插稳

C、不插超龄秧

D、不插带病虫秧

17.水稻插秧时,适宜的栽插深度为()

A、1cm左右

B、3.3cm

C、3—5cm

D、5cm以上

18.水稻结实期的经历时间一般为()。

A、5—7天

B、20—30天

C、30天左右

D、50—60天

19.水稻壮秧的根色以()为佳。

A、白色

B、褐色

C、黑色

D、黄色

20.水稻早熟品种一般在()开始晒田。

A、拔节后

B、分蘖末期

C、孕穗期

D、结实期

21.水稻可进行抛秧的时间一般在秧苗长到()叶,苗高15cm。

A、1.1

B、3

C、4

D、5.5

22.水稻与稗草区别在于,水稻()

A、叶色浓绿

C、有叶耳、叶舌B、无茸毛

D、叶片着生角度为斜平,角度大

23.水稻秧田一般选用()播种方式。

A、精量点播

B、条播

C、撒播

D、点播

24.水稻粒肥的施用原则()

A、早施少施

B、早施重施

C、晚施少施

D、晚施多施

25.水稻收获适期为()

A、乳熟期

B、蜡熟期

C、完熟末期

D、蜡熟末期和完熟初期

26.以下不抗稻瘟病的品种是()

A.新丰2号

B.新稻18号

C.粤优938

D.以上都不对

27.湿润育秧播种,不正确的是()

A.日均气温稳定在11℃以上时开始播种

B.小壮苗每667m秧田可播种40kg左右

C.撒下种子入泥一半为宜

D.播后塌谷

28.以茎杆伸长为中心,根吸收面积最大,最后3片叶长出的时期是()

A、幼苗期

B、分蘖期

C、拔节孕穗期

D、结实期

2

29.一般把气温降到()前的日期,叫做安全灌浆期。

A、11℃

B、15℃

C、17℃

D、23℃

30.水稻最晚插秧期可以()再向前推50~60天。

A、分蘖盛期

B、拔节期

C、开花期

D、安全抽穗期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豫南稻区既是河南水稻的主产区,又是优质稻生产区。

2.水稻白叶枯病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在病残体上越冬,菌核随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

()

3.水稻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主要是在水稻分蘖盛期形成的。()

4.一般原产低纬度地区的水稻品种比原产高纬度地区的水稻品种感光性强。()

5.水稻抛秧时要掌握先近后远,先稀后密,先抛秧苗总量的,余下的补漏补稀。()

6.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总产量约占粮食作物的30%。()

7.在水稻幼穗长5—10cm时适量追施速效氮肥,对增大颖壳的体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8.水稻开花的顺序是主轴基部端枝梗颖花先开,然后依次向上,上部枝梗最后开花。()

9.秧田制作时要施足底肥,以氮磷复合肥为主。( )

10.稻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也是对外界环境条件最敏感的时期。()

11.水稻壮苗返青后,水稻叶色由浅到深,最高分蘖期后又由深变浅。()

12.水稻开花后间歇浅灌,蜡熟期应“湿湿干干”,以湿为主。()

13.成熟的水稻外部主要特征是:谷粒全部变硬,穗轴上干下黄,有枝梗已干枯。()

14.生长正常的水稻,一般应在开花期上午用667m用尿素1kg加磷酸二氢钾0.2kg进行叶面喷洒。()

15.水稻返青分蘖期的壮苗从长势上看根系发达,白根多,出叶快,但分蘖较晚。()

16.早、中、晚稻都必须进行催芽。()

17.插秧时,春稻要适时早栽,麦茬稻要抢时移栽。()

18.对稻穗分化影响最大的是磷素。()

19.水稻分蘖蘖位越低,分蘖发生越早,分蘖上叶片越多,结实成穗的可能性越大。()

20.水稻晚熟品种、施用氮肥过多、深水灌溉的受稻飞虱危害重。()

三、名词解释:

1.水稻的一生及水稻的生育期

2.水稻的感温性

3.水稻的感光性

4.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

5.水稻抛秧

6.水稻幼苗期

7.返苗期

8.水稻的拔节孕穗期2

9.水稻空壳

10.水稻株高

四、简答题

1.水稻“三性”在生产中有何应用?

2.分析水稻种子处理的主要方法及作用。

3.水稻育秧怎样催芽?

4.简述水稻的插秧技术。

5.水稻纹枯病的症状特点及防治技术。

6.简述水稻测产的步骤。

五、综合题

1.水稻育秧移栽的作用有哪些?湿润育秧的秧田如何进行水肥管理?

2.简述水稻本田期的水肥管理要点?

项目五《花生产技术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种植最广的棉花栽培种为()

A、陆地棉

B、海岛棉

C、亚洲棉

D、非洲棉

2.棉花查苗补种的时期是在棉苗出土()时进行。

A、40%-50%

B、50%-60%

C、60%-70%

3.在棉花“三桃”中,优质桃是()。

A、伏前桃伏桃

B、伏桃早秋桃

C、伏桃晚秋桃

D、伏前桃、秋桃

4.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棉花良种,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衣分一般为()

A、33%-40%

B、35%-42%

C、35%左右

D、45%左右

5.棉籽硫酸脱绒是,硫酸与种子的比为()

A、10:1

B、1:10

C、1:2.5 D2.5:1

6.春棉适宜的播种期主要依据()确定。

A、土壤温度

B、光照条件

7.棉花是()。

A、长日照作物

B、短日照作物

C、中性作物

D、定日照作物

8.一般7月15日以前结的成铃为()

C、土壤水分

D、品种特性

D、70%-80%

A、伏前桃

B、伏桃

C、早秋桃

D、晚秋桃

9.下面不属于陆地棉杂交种的是()。

A、中棉所75

B、郑杂棉4号

C、中棉所72

D、鲁棉研21号

10.棉花育苗移栽时,其根系为()

A、倒圆锥形

B、伞形

C、两层根群

D、正圆锥形

11.棉花晒种,多在播前()天左右。A、5 B、10 C、15

D、20

12.河南棉区“3-1”式麦棉配置,种3行小麦,套种1行棉花,应预留棉行(

厘米B、60厘米C、50厘米D、30厘米

13.采取育苗移栽方式育苗,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例为()左右。

A、1:20

B、1:25

C、1:30

D、1:35

14.春棉进行营养钵育苗的播种期一般在()为宜。

A、4月上旬

B、4月10日至15日

C、4月25日至30日

D、6月10日以前

15.对夏棉壮苗有显著效果的种子处理方法是()。

A、晒种

B、硫酸脱绒

C、种子包衣

D、缩节胺浸种

16.我省光、温、水较协调的棉花栽培区是()。

A、豫北平原区

B、南阳盆地

C、豫东平原区

D、豫西丘陵区

17.棉花营养钵育苗,苗床管理时,一叶到二叶期床温()

A、10-15℃

B、15--20℃

C、25-30℃

D、20-25℃

18.春棉行株距按宽窄行配置时,高产田的合理配置方式为()。

A、宽行为80-100厘米窄行为70厘米

B、宽行为100-120厘米、窄行70厘米

C、宽行为80-100厘米窄行为50厘米

D、宽行为100-120厘米窄行为50厘米

19.棉花落铃集中在开花后()天。

A、1~3

B、3~8

C、7~10

D、10~20

20.棉花喷施乙烯利催熟,要求在枯霜前()

A、5天

B、10天

C、20天

D、30天

21.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重叠时间长达()

A、70~80天

B、50~60天

C、30~40天

D、30天A、110)22.棉花()的高低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比较稳定。

A、株数

B、铃数

C、单铃重

D、衣分

23.如果单铃重约5克,衣分40%,若计划每亩生产皮棉80千克,需每亩成铃数约()A、4万B、2-3万C、8万D、6万

24.决定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是()

A、棉花的苗期

B、棉花的蕾期

C、棉花的花铃期

D、棉花的吐絮期

25.在棉花一生中,根系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在()。

A、棉花的苗期

B、棉花的蕾期

C、棉花的花铃期

D、棉花的吐絮期

26.棉花育苗移栽比直播栽培增产( )。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27.棉花苗期第二次中耕的时间为()

A、棉苗显行时

B、定苗后

C、间苗时

D、现蕾时

28.一般棉花中产田的等行距一般为()厘米。

A、90-100

B、70-90

C、50-70

D、50以下

29.为防治棉花红蜘蛛,可用( )防治。

A、阿维菌素乳油

B、吡虫啉

C、多菌灵

D、辛硫磷

30.棉花花铃期的主要害虫是()

A、棉铃虫

B、地老虎

C、棉蚜

D、造桥虫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温度和光照适宜,主茎生长点就可以不断生长,果枝、果节不断增加。( )

2.包衣种子不能浸种催芽,应干籽播种。( )

3.棉花的地上部分再生力差,地下部分再生力强。( )

实验4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五译码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数码管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 1、+5V直流电源 2、逻辑电平开关 3、逻辑电平显示器 4、拨码开关组 5、译码显示器 6、 74LS138×2 CC4511 三、实验内容 1、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测试 将译码器使能端S1、2S、3S及地址端A2、A1、A0分别接至逻辑电平开关输出口,八个Y???依次连接在逻辑电平显示器的八个输入口上,拨动逻辑电平开关,按表6-输出端0 7Y 1逐项测试74LS138的逻辑功能。 图6-1(a)、(b)分别为其逻辑图及引脚排列。 其中 A2、A1、A0为地址输入端,0Y~7Y为译码输出端,S1、2S、3S为使能端。 当S1=1,2S+3S=0时,器件正常工作,地址码所指定的输出端有信号(为0)输出,其它所有输出端均无信号(全为1)输出。当S1=0,2S+3S=X时,或 S1=X,2S+3S=1时,译码器被禁止,所有输出同时为1。 图6-1 3-8线译码器 74LS138逻辑图及引脚排列 表6-1

2、二进制译码器还能方便地实现逻辑函数,如图6-3所示,实现的逻辑函数是 Z = C B A C B A C B A +++ABC 图6-2 作数据分配器 图6-3 实现逻辑函数

3、码显示译码器及译码显示电路 数据拨码开关的使用。 将实验装置上的四组拨码开关的输出A i、B i、C i、D i分别接至4组显示译码/驱动器CC4511的对应输入口,LE、BI、LT接至三个逻辑开关的输出插口,接上+5V显示器的电源,然后按功能表6-2输入的要求揿动四个数码的增减键(“+”与“-”键)和操作与LE、BI、LT对应的三个逻辑开关,观测拨码盘上的四位数与LED数码管显示的对应数字是否一致,及译码显示是否正常。 a、七段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 LED数码管是目前最常用的数字显示器,图6-5(a)、(b)为共阴管和共阳管的电路,(c)为两种不同出线形式的引出脚功能图。 符号及引脚功能 b、BCD码七段译码驱动器 此类译码器型号有74LS47(共阳),74LS48(共阴),CC4511(共阴)等,本实验系采用CC4511 BCD码锁存/七段译码/驱动器。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 图6-6为CC4511引脚排列 其中图6-6 CC4511引脚排列 A、B、C、D—BCD码输入端 a、b、c、d、e、f、g—译码输出端,输出“1”有效,用来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 LT—测试输入端,LT=“0”时,译码输出全为“1”

复习思考题完整版(2019.04)

复习思考题 第1章绪论 1.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研究内容有哪几方面? 2.机器和机构有何联系与区别?构件和零件有何联系与区别? 3.试列举3个机构的实例,并说明其组成与功能。 4.试列举3个机器的实例,并说明其组成与功能。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5.构件自由度的定义?机构自由度的定义? 6.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的定义?运动副的分类?平面高副与平面低副的区别? 7.运动链的定义?机构具有确定运动(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8.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公式)? 9.什么是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虚约束?应如何处置? 10.什么是基本杆组?基本杆组的自由度是多少?基本杆组中运动构件数与 低副是如何匹配的? 11.机构的组成原理是什么?机构的结构分析步骤如何? 12.为什么要进行高副低代?高副低代的条件?一个高副需要用什么来替 代? 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3.等腰梯形机构、平行四边形及反平行四边形机构各属于什么机构?有什 么特征? 14.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有哪几种方式?试分别举例说明平面四杆机构的演 化? 15.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转动副成为整转副)的条件是什么? 16.曲柄摇杆机构中,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是否一定存在急回运动, 且一定无死点?为什么? 17.曲柄滑块机构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急回特性? 18.四杆机构中的极位和死点有何异同? 19.行程速比系数K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公式)?与急回特性之间的关系怎 样?

20.压力角的定义?与传动角的关系?四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可能出现在什 么地方? 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21.凸轮机构的有几种分类方式?各有什么特征? 22.描述凸轮机构工作情况的参数有哪些? 23.何谓凸轮机构传动中的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 哪些产生刚性冲击?哪些产生柔性冲击? 24.为什么要进行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组合?应满足什么条件? 25.反转法设计凸轮廓线的设计思想? 26.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它在哪一轮廓曲线上度量?压力角变化对凸轮 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与凸轮几何尺寸有何关系? 27.滚子半径的选择与理论轮廓曲率半径有何关系?如实际轮廓曲线出现失 真,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8.从动件的偏置方向应根据什么原则?为什么? 第5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29.为了实现定传动比传动,对齿轮的齿廓曲线有什么要求? 30.为什么说啮合线是“四线合一”?“四线合一”对齿轮传动具有什么好 处? 3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分度圆具有哪些特征?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 齿轮标准安装时具有哪些特点? 32.什么是渐开线齿廓的运动可分性?为什么它对传动有利? 33.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是指哪些?主要几何尺寸如何计算(公 式)? 34.渐开线直齿轮、斜齿轮和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各是 什么? 35.何谓重合度?重合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公式)? 36.分度圆和节圆、啮合角与压力角有何区别?分度圆和节圆在什么情况下 相重合? 37.何谓根切?有何危害?造成根切的原因是什么? 38.齿轮为什么要进行变位?正变位齿轮、标准齿轮和负变位齿轮的在齿形

史学概论练习题

史学概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史学概论》课程是阐述有关(历史学)学科学习与研究基本问题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历史学的核心内容是(历史观)。 3.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著作是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一书。 4.“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开创了西方史学的历史叙事体先河。 5.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标志着唯物史观理论的正式形成。 6.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著作是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一书。 7.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的代表作有《日耳曼尼亚志》、《罗马史》、《编年史》。 8.意大利第一位著名的人文主义史学家是(布鲁尼),代表作有《佛罗伦萨史》。 9.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汤普森)的代表作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10.20世纪中国新考证历史学派中最有史识的史学家是(陈寅恪)。 11.美国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是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代言人,著作有《元史学: 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话语的比喻:文化批评论集》等。 12.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 13.古代希腊史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史学家是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色诺芬。 14.唯物史观从人类(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15.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学巨著。 16.现代科学形态的考古学萌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17.20世纪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杰出史学家代表是(布罗代尔)。 18.20世纪西方史学界最有影响的史学流派是法国的(年鉴学派)学派。 19.1955年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最先提出“全球史”的概念。 20.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有关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代表作是(侯外庐)主编的《中国 思想通史》。 二、单选题 1.1930年( B )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是运用唯物史观系统研究中国历史的开山之作。 A、梁启超 B、郭沫若 C、胡适 D、王国维 2.中国古代自( C )正式设立史馆,史官制度开始趋于规范化。

(完整版)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内环境?内环境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 2. 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3. 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 4. 何谓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 5. 反应、反射和反馈有何区别? 6.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可从哪些水平研究? 1.简述细胞膜物质转运有哪些方式? 2.Na+-K+泵的作用意义? 3.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 1. 细胞间通讯有哪些方式?各种方式之间有何不同? 2. 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有哪几种方式?比较各种方式之间的异同。 3. 试述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特征。 4. 试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几种信号通路之间的异同。 5. 概述受体酪氨酸介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1.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证明? 2.动作电位是怎么发生的?如何证明动作电 位是钠的平衡电位? 3.发生兴奋过程中,如何证明有兴奋性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4.兴奋是如何传导的?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5.试比较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区别。 6.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7.绝对不应期是否指潜伏期?潜伏期是否等于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作用时间? 8.神经干上某点发生兴奋后,除向前传导外能否逆传?为什么? 9.试比较改变刺激强度,单一神经纤维与神经干的动作电位变化?为什么? 10.血K+浓度对兴奋性、RP和AP有何影响? 11、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 ) A.在静息状态下,Na、K离子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 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钠离子通道就大量开放 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钾离子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 D.钠离子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E.钠、钾离子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

史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2011-2012第一学期《史学概论》复习题 1、广义“历史”定义。 定义:是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它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 2、狭义的“历史”定义及其特征。 定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二是指对以往事件的记录和研究。特征:前者是客观的,后者则是带有主观倾向性的。 3、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关系? (1)两者的共性:①一度性;②客观性。 (2)两者的差异:①对象不同:自然史以自然界的物质及其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人类史是以社会中的人、人群的活动为研究对象。②产生的时间、变化的速度各不相同:自然界约有46亿年的历史,生物的历史也有30多亿年,且自然界的变化缓慢;人类的历史只有300万年左右,农业起源于1万年左右,人类最早的文明只有5500多年,且人类史的变化相对较快。③产生的途径和其中存在的规律不同:自然史是一种没有意识的存在,因此,自然历史的规律都不存在主体的选择规律;人类史是人类创造的结果。 因此,人类历史的规律往往不能简单地用因果关系来表达,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向。 4、狭义“历史”二者间(人类客观的历史与历史撰述)的关系如何? (1)区别:①客观性:②主观性: 历史记录(一次主观化)、历史著作(至少二次主观化) (2)联系:客观的历史:是被反映对象(被加工物) 历史撰述:是反映结果(加工处理的产品)

5、何谓“历史学”? 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6、历史学的学科特性?根本任务? 学科特性:是科学,而非艺术。 根本任务:揭示历史规律。 7、历史学的学科群是怎样划分的? (1)、理论部分(以历史、历史学为研究对象) 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2)、主题部分(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 按时间划分:史前、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当代史等 按内容划分:世界史、地区史、民族或者国别史、专门史、历史地理等 按区域划分:美国史、日本史、中国史、中东史等 按专题划分: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等 (3)、史学辅助学科(以史料为研究对象) ①目录学(搜集史料);②版本学;③校勘学;④辑佚学;⑤辨伪学;⑥考据学; ⑦训诂学;⑧史料学。(②-⑧,获得真实的史料) 8、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课本14页) 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尊在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9、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 关系:①哲学为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历史研究的每一个环节离不开这样那样的哲学世界观的理论指导,它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渗透在历史研究方方面面,成为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②历史学位哲学提供经验拿和史实的依据。

编码器和译码器实验报告

译码器、编码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 熟悉掌握集成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应用; (3) 掌握集成译码器的扩展方法。 二、实验设备 数字电路实验箱,74LS20,74LS138。 三、实验内容 (1) 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的测试。将74LS138输出??接数字实验箱LED 管,地址输入接实验箱开关,使能端接固定电平(或GND)。电路图如Figure 1所示: Figure 2 ??????????????时,任意拨动开关,观察LED显示状态,记录观察结果。 ??????????????时,按二进制顺序拨动开关,观察LED显示状态,并与功能表对照,记录观察结果。 用Multisim进行仿真,电路如Figure 3所示。将结果与上面实验结果对照。

Figure 4 (2) 利用3-8译码器74LS138和与非门74LS20实现函数: ?? 四输入与非门74LS20的管脚图如下: 对函数表达式进行化简: ?? ?? A ? ??????????? ???? 按Figure 5所示的电路连接。并用Multisim进行仿真,将结果对比。 Figure 6

(3) 用两片74LS138组成4-16线译码器。 因为要用两片3-8实现4-16译码器,输出端子数目刚好够用。 而输入端只有 A、、三个,故要另用使能端进行片选使两片138译码器 进行分时工作。而实验台上的小灯泡不够用,故只用一个灯泡,而用连接灯泡的导线测试?,在各端子上移动即可。在multisim中仿真电路连接如Figure 7所示(实验台上的电路没有接下面的两个8灯LED): Figure 8 四、实验结果 (1) 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的测试。 当输入 A时,应该是输出低电平,故应该第一个小灯亮。实际用实验台测试时,LE0灯显示如Figure 9所示。当输入 A时,应该是输出低电平,故理论上应该第二个小灯亮。实际用实验台测试时,LE0灯显示如Figure 6所示。 Figure 10

完整版机器视觉思考题及其答案

什么是机器视觉技术?试论述其基本概念和目的。答:机器视觉技术是是一门涉及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心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机器视觉主要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机器视觉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功能多。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完成观测和判断,常用于大批量生产过程汇总的产品质量检测,不适合人的危险环境和人眼视觉难以满足的场合。机器视觉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避免人眼视觉检测所带来的偏差和误差。机器视觉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详细论述之。答:机器视觉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和识别、输出显示或控制。图像获取:是将被检测物体的可视化图像和内在特征转换成能被计算机处理的一系列数据。 该部分主要包括,照明系统、图像聚焦光学系统、图像敏感元件(主要是CCD和CMOS采 集物体影像。 图像处理和识别:视觉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滤波去噪、图像增强、平滑、边缘锐化、分割、图像识别与理解等内容。经过图像处理后,图像的质量得到提高,既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又便于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识别。 输出显示或控制:主要是将分析结果输出到显示器或控制机构等输出设备。试论述机器视觉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答:。机器视觉技术的现状:机器视觉是近20?30年出现的新技术,由于其固有的柔性好、 非接触、快速等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很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工业、军事、民用等等领域。 发展前景:随着光学传感器、信息技术、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性价比的不断提高,机器视觉技术越来越成熟,特别是市面上已经有针对机器视觉系统开发的企业提供配套的软硬件服务,相信越来越多的客户会选择机器视觉系统代替人力进行工作,既便于管理又节省了成本。价格持续下降、功能逐渐增多、成品小型化、集成产品增多。 机器视觉技术在很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请给出机器视觉技术应用的三个实例并叙述之。答:一、在激光焊接中的应用。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实时跟踪焊缝位置,实现实时控制,防止偏离焊缝,造成产品报废。 二、在火车轮对检测中的应用,通过机器视觉系统抓拍轮对图像,找出轮对中有缺陷的轮对,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提高效率。 三、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 跟踪,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度。 什么是傅里叶变换,分别绘出一维和二维的连续及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数学表达式。论述图像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目的。 答:傅里叶变换是将时域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或余弦函数叠加之和。一维连续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一维离散傅里叶变换为:二维连续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为: 图像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概念:傅立叶变换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其通过在时空域和频率域来回切换图像,对图像的信息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简化了计算工作量,被喻为描述图像信息的第二种语言,广泛应用于图像变换,图像编码与压缩,图像分割,图像重建等。作用和目的:图像的频率是表征图像中灰度变化剧烈程度的指标,是灰度在平面空间上的梯度。傅立叶变换的物理意义是将图像的灰度分布函数变换为图像的频率分布函数,傅立叶逆变换是将图像的频率分布函数变换为灰度分布函数。图像灰度变换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答:灰度变换:基于点操作,将每一个像素的灰度值按照一定的数学变换公式转换为一个新的灰度值。灰度变换是图像增强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使图像动态范围加大,使图像的对比度扩展,

思考题整理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那些根本要求? 科学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实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这就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四条根本要求,揭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线保障、社会保障、动力保障和政治领导保障。 5.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其自身的矛盾,必然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虽然人在创造历史时有其能动作用,但人们不能主观地取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虽然当代资本主义采取了一些自我调节的手段,发生了新变化,但从根本上讲,这些调节和改良,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而是一种同以往的各种社会制度一样的过渡性的社会制度。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自觉地、不断地高速和改革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方面,解决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坚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必然向其最高级阶段——共产主义迈进。 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 (1)这是由社会主义历史的短暂性所决定的。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社会主义的历史毕竟是短暂的,总的来说还处在实践和发展初期。中国现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够格”、“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处在幼童时代的社会主义,自然难于充分展示出它的巨大优越性和蓬勃生命力,也必然会出现各种失误和遇到各种挫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这是由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性所决定的。由于无产阶级不曾掌握任何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无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得到发展。更何况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但要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就决定了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激烈程度、广泛程度和深刻程度,是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革命所不能比拟的。私有制范围内更替尚且需要经过漫长、艰巨的历史进程,以消灭私有制为最终目标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不是一个更为漫长、更加艰巨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出现曲折、反复,从而使这一进程放慢,不值得大惊小怪。历史的辩证法从来都是如此。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题库 一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题库一、名词解释 1、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的痕迹。 2、物种由杂交可繁育后代的一系列自然居群所形成的它们与其他类似机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3、地理隔离是指由于水体、沙漠、山脉的阻挡或遥远的地理距离等原因造成的隔离。 4、相关率环境条件变化使生物的某种器官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适应时必然会有其他的器官随之变异同时产生新的适应。 5、特化一种生物对某种生活条件特殊适应的结果使它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局部的变异其整个身体的组织结构和代谢水平并无变化的现象。 6、趋异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地理条件而勑生物种分化由一个种刎匆成两个或丠个以上的种溄分化迏程。? 7、生物复苏大绍灭后的生物羴或生怀?通过生物的自组织作用和对新环境皌不断?应逐步回复?其正常发居水平的?程。 8、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瞄一切生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的总和。 9、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生态领域内的所有物种的总和あ 10、生态系统由群落及其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个统一的整体该综合体称为生态系统。 11、指相化矓能够反庖?种牽定条件的化石。 12、潮间带靠近海岸位于高潮线与低潮?乧间的玭境。 13、底质水中底栖琟物居住所依附的环境物质。 14、适应辐尌某种群皀趋异不是两个方呑而是向着各燍不同纄旹向发展适应不同的生活捡件这种多方向的趋异就是适应辐射。 1=、生殖隔离种群间由溎基因型差异耍导致基因交换不能轛行。 16、化石组合指在一定的地层层位中所共生皤所有化石的组合。

17、沉积环境指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以及和生物条件的自焲地理单儃? ?8、沉积旋廞作用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由于环境单元的变迁或在一定的沉积作琨过程 中由于作用方式的变化导致地层的沉积单元规律的沉积作用。 1y、地层划分指根捪岩层具有的不同特征货属性地层组织或不同的单元。 20、地层对比指根据不同的场?或不同部面地层的各种属性的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盄圱层时廣?地层位的对应啳系。 21、角度不整合为分隔下部褶皱曲怖授斜地层和上部水平地层?的分隔面。 2?、平行不整合指上下地层产状平行或近于平行具有不駄则皀侵芀和暴靲标志的分隔面。 23、沉积组同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形?的能够反映其沉积过程主要构造肌景?沉积岩共生综 合体 。二?堫空题 0、古生物学的研究?象是保存于地层中的生物实体和遗迹化石以及和生?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质讱录。 2、化石区别于丂舤的岩石在于它必须与古代生物相联系它巅须具有诸如形状、?结构、纹饰和有机化学成分?等生物特征或耍丯唱生物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并忝留下来的痕迹。 3、通常古、滊生物?闵的时间界线是一万年左右。 4、遗迹化石对于研究生物活动方式和习性恢复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〢 5、化石可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化学化石四硻其丬模铸化石可分为印痕化石印模化石核化石铸型刖石。 6、古生物匆石的分类等级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亚种。 7、生物化石命名时在属名名后加注缩写sp.表示未定种。 8、磷酰化氨基酸是核酸与蛋白质的共同起源。 9、具有叶子的植物在泥盆纪大量出现。

思考题整理完整版

教育资料

教育资料

教育资料

容器几何尺寸:(1)容器的大小;(2)形状h/D;h/D为0.25时杀菌时间最短。 导热型圆罐的杀菌时间(扎丹):t0=A(8.3hD+D2) 8.什么是致死率及部分杀菌量? 致死率:致死率是热力致死时间的倒数,热力致死时间Ti的倒数1/Ti为在温度θi 杀菌1min所取得的效果占全部杀菌效果的比值,称为致死率. (以热处理时间为横坐标,以致死率为纵坐标图为致死率图。) 部份杀菌量:细菌在T℃温度时的热力致死时间为I分钟,在T℃加热了t钟,则在T℃温度下完成的杀菌程度为t/τ。 9.说明比奇洛基本推算法的基本原理,并用图表示杀菌时间的推算方法。 基本原理:找出罐头食品传热曲线和各温度时细菌热力致死时间性的关系,为罐头食品杀菌操作(理论上达到完全无菌程度)推算预定杀菌温度工艺条件下需要的加热冷却时间。(图自己补,分别是食品传热曲线,热力致死时间曲线,致死率曲线,三幅图加上文字表述) 9.杀菌方法的选择与酸度有什么关系?(网上找的) 食品的酸度对微生物耐热性的影响很大。对绝大多数微生物来说,在pH中性范围内耐热性最强,pH升高或降低都可减弱微生物的耐热性。特别是在偏酸性时,促使微生物耐热性减弱作用更明显。酸度不同,对微生物耐热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同一微生物在同一杀菌温度,随着pH的下降,杀菌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所以食品的酸度越高,pH越低,微生物及其芽胞的耐热性越弱。酸使微生物耐热性减弱的程度随酸的种类而异,一般认为乳酸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最强,苹果酸次之,柠檬酸稍弱。由于食品的酸度对微生物及其芽胞的耐热性的影响十分显著,所以食品酸度与微生物耐热性这一关系在罐头杀菌的实际应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酸度高,pH低的食品杀菌温度低一些,时间可短一些; 酸度低,pH高的食品杀菌温度高一些,时间长一些。 10.为什么要进行反压冷却?如何进行操作?(网上找的) 为减少冷却阶段罐内外压力差防止容器变形、损坏玻璃罐跳盖等现象,常采用反压冷却。 加压冷却(反压冷却):在通入冷却水的同时通入一定的压缩空气。 (要注意的是,杀菌锅温度声高到了杀菌温度T,并不意味着罐内食品温度也达到了杀菌温度的要求,实际上食品尚处于加热升温阶段。对流传热型食品的温度在此阶段内常能迅速上升,甚至于到达杀菌温度。而导热型食品升温很慢,甚至于开始冷却时尚未能达到杀菌温度。因此冷却时需要加反压) 操作: 一般高温杀菌115~1210C,需打入137.3~166.7kPa的压力。 杀菌釜内反压力的大小,以使杀菌釜内总压力(蒸汽压力与补充压力之和平等于 或稍大于罐内压力与允许压力差Δp允的好,即: p釜=p 釜蒸+p反≥p2-Δp允 p反=p2 -p釜蒸-Δp允 反压杀菌冷却时所补充的压缩空气应使杀菌釜内压力恒定,一直维持到镀锡罐内 压力降到1+Δp允大气压,玻璃罐内压力降到常压时才可停止供给压缩空气。 11.说明内容物腐败变质的类型,分析其原因。 胀罐:从程度分隐胀、轻胀、硬胀 从性质分:理化性胀罐、细菌性胀罐。氢胀:[H+]↑→罐壁腐蚀→ H2↑假胀:装量过多,真空度低 教育资料

实验2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2 译码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数码管使用。 二实验原理 译码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他的作用是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状态,使输出通道中相应的一路有信号输出。 1、3线—8线译码器74LS138 图5-6-1 表5-6-1 二进制译码器实际上也是负脉冲输出的脉冲分配器。若利用使能端中的一个输入端输入数据信息,器件就成为一个数据分配器(又称多路分配器),如图5-6-2所示。

图 利用使能端方便地将两个3---8译码器组合成一个4---16译码器,如图5-6-4所示。 图5-6-4

2数码显示译码器 A、七段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 图5-6-5 B、BCD码七段译码驱动器 本实验采用CC4511 BCD码锁存/七段译码/驱动器。驱动共阴级LED数码管。 如图5-6-6所示。Array A0、A1、A2、A3----BCD 码输入端; Ya\Yb\Yc\Yd\Ye\Yf\Yg--- -译码输出端,输出“1” 有效; LT·---测试输入端; BI·---消隐输入端; LE---锁定端。 表5-6-2为CC4511功能表。译码器还有拒伪码功能,当输入码超过1001时,输 出全为“0”,数码管熄灭。

下图是CC4511和LED数码管连接图: 三实验设备 1、+5V直流电源 2、连续脉冲源 3、逻辑电平开关 4、逻辑电平显示器 5、拨码开关组 6、译码显示器 7、74LS138*2 CC4511 四实验内容 1、数码拨码开关的使用。 2、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测试。 3、用74LS138构成时序脉冲分配器 4、用两片74LS138组合成一个4线—16线译码器,并进行实验。

网络安全思考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网络安全思考题参考答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网络安全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osi安全体系结构? 为了有效评估某个机构的安全需求,并选择各种安全产品和策略,负责安全的管理员需要一些系统性的方法来定义安全需求以及满足这些安全需求的方法,这一套系统体系架构便称为安全体系架构。 2.被动和主动威胁之间有什么不同? 被动威胁的本质是窃听或监视数据传输,主动威胁包含数据流的改写和错误数据流的添加。 3.列出并简要定义被动和主动安全攻击的分类? 被动攻击:消息内容泄漏和流量分析。 主动攻击:假冒,重放,改写消息和拒绝服务。 4.列出并简要定义安全服务的分类 认证,访问控制,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整性,不可抵赖性。 5.列出并简要定义安全机制的分类。 特定安全机制:为提供osi安全服务,可能并到适当的协议层中。 普通安全机制:没有特定osi安全服务或者协议层的机制。 第二章 1.对称密码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明文,加密算法,秘密密钥,密文,解密算法。

2.加密算法使用的两个基本功能是什么? 替换和排列组合 3.分组密码和流密码区别是什么? 流密码是一个比特一个比特的加密,分组时若干比特同时加密。比如DES是64bit的明文一次性加密成密文。 密码分析方面有很多不同。比如说密码中,比特流的很多统计特性影响到算法的安全性。密码实现方面有很多不同,比如流密码通常是在特定硬件设备上实现。分组密码可以在硬件实现,也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上实现。 4.攻击密码的两个通用方法是什么? 密码分析与穷举法(暴力解码) 5.为什么一些分组密码操作模式只使用了加密,而其他的操作模式使用了加密又使用了解密 答:出于加密与解密的考虑,一个密码模式必须保证加密与解密的可逆性。在密码分组链接模式中,对明文与前一密文分组异或后加密,在解密时就要先解密再异或才能恢复出明文;在计数器模式中,对计数器值加密后与明文异或产生密文,在解密时,只需要相同的计数器加密值与密文异或就可得到明文。 6.为什么3DES的中间部分是解密而不是加密? 3DES加密过程中使用的解密没有密码方面的意义。唯一好处是让3des使用者能解密原来单重des使用者加密的数据。 第三章

译码器实验报告

译码器实验报告 实验三译码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译码器的测试方法。 2、了解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功能,管脚分布,掌握其逻辑功能。 3、掌握用译码器构成 组合电路的方法。4、学习译码器的扩展。 二、实验仪器 1、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板1块 2、74hc138 3-8线译码器2片 3、74hc20 双4输入与非 门1片 三、实验原理 1、中规模集成译码器74hc138 74hc138是集成3线-8线译码器,

在数字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图3-1是其引脚排列。其中a2 、a1 、a0 为地址输入端,0y~7y为译码输出端,s1、2s 、3s 为使能端。74hc138真值表如下:74hc138引脚图为:74hc138工作原理为:当s1=1,s2+s3=0时,电路完成译码功能,输出低电平有效。其 中: 2、译码器应用 因为74hc138 三-八线译码器的输出包括了三变量数字信号的全部八种组合,每一个输出端表示一个最小项,因此可以利用八条输出线组合构成三变量的任意组合电路。 四、实验内容 1、译码器74hc138 逻辑功能测试(1)控制端功能测试测试电路如图:按上表所示条件输入开关状态。观察并记录译码器输出状态。led指示灯亮为0,灯不 亮为1。

(2)逻辑功能测试 将译码器使能端s1、2s 、3s 及地址端a2、a1、a0 分别接至逻辑电平开关输出口,八个输出端y7 ?????y0依次连接在逻辑电平显示器的八个输入口上,拨动逻辑电平开关,按 下表逐项测试74hc138的逻辑功能。 2、用74hc138实现逻辑函数y=ab+bc+ca 如果设a2=a,a1=b,a0=c,则函数y 的逻辑图如上所示。用74hc138和74hc20各一块 在实验箱上连接下图线路。并将测试结果下面的记录表中。 3、用两个3线-8线译码器构成4线-16线译码器。利用使能端能方便地将两个3/8译码器组合成一个4/16译码器,如下图所示。 五、实验结果记录:2、74hc138实现逻辑函数y=ab+bc+ca,实验结果记录: 六、实验注意事项

仿真技术实验程序及思考题解答完整版汇总

实验一 连续系统的数字仿真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Matlab 中m 文件的编写; 2. 掌握龙格-库塔法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实验内容 假设单变量系统如图所示。试根据四阶龙格-库塔法,求系统输出y 的动态响应。 1.首先把原系统转化为状态空间表达式:??? ??=+=?CX y bu AX X ,根据四阶龙格-库塔公式, 可得到: ?? ??? =++++=+++1143211) 22(6 k k k k CX y K K K K h X X (1) 其中: ?? ???????+++=+++=+++=+=) ()() 2()2()2()2()(3423121h t bu hK X A K h t bu K h X A K h t bu K h X A K t bu AX K k k k k k k k k (2) 根据(1)、(2)式编写仿真程序。 2.在Simulink 环境下重新对上述系统进行仿真,并和1中结果进行比较。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要求给出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并分析计算步长对龙格-库塔法的影响。 计算步长对龙格-库塔法的影响:单从每一步看,步长越小,截断误差就越小,但随着步长的缩小,在一定求解范围内所要完成的步数就增加,不但引起计算量的增大,而且可能导致舍入误差严重积累,因此同积分的数值计算一样,微分方程的解法也有选择步长的问题。 源程序: r=5; numo=[1];deno=[1 4 8 5]; numh=1;denh=1; [num,den]=feedback(numo,deno,numh,denh); [A,b,C,d]=tf2ss(num,den); Tf=input('仿真时间 Tf= ');h=input('计算步长 h='); x=[zeros(length(A),1)];y=0;t=0;

复习思考题汇总word版

谭老师复习思考题 组织结构、功能与疾病 1.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其在人体功能活动中的作用。 3.白血细胞有几种类型,在疾病中的意义如何? 4.骨和软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5.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意义,适当联系学习记忆的神经调节。 人体调节网络 1.各种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分泌激素。 2.内分泌激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对人体功能活动发挥调节作用? 3.免疫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免疫调节有何意义? 人体胚胎学 1.受精的概念及其意义。 2.三胚层胚盘的形成及其意义。 王老师复习思考题 心脏 1.心脏的瓣膜、腱索、乳头肌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人体系统解剖学》P146 瓣膜:每个人的心脏内都有四个瓣膜。即连结左心室和主动脉的主动脉瓣、连结右心室和肺动脉的肺动脉瓣、连结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二尖瓣和连结右心房和右心室的三尖瓣。 二尖瓣由前(大)瓣和后(小)瓣两叶组成。三尖瓣由前、后、隔瓣三个瓣叶组成。主动脉瓣和肺动脉均由三个瓣叶组成。瓣叶正常时是菲薄的、光滑的、富有弹性的。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倒流。 腱索: 乳头肌: 2.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和病理意义。 心脏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有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其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按正常节律有顺序地收缩、舒张。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浦肯野纤维网。

(一)窦房结 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界沟上端的心外膜深面。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至心房肌,使心房收缩,同时经结间束传至房室结。 (二)结间束 心房的一些心肌细胞具有特殊电生理性能,构成前、中、后3条结间束,将窦房结的冲动传至房室结。 (三)房室结 房室结位于Koch三角的心内膜深面,呈扁椭圆形。房室结将来自窦房结的冲动传向心室。正常情况下房室结不产生冲动,但在窦房结的冲动产生或结间束的冲动传导障碍时可产生冲动,导致心律失常。 (四)房室束 房室束又称His束,起自房室结,穿过右纤维三角,沿室间隔膜后下缘前行,至室间膈肌部的顶端分为左右束支。 (五)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 左束支呈扁带状,沿室间隔左侧深面下行,分为前后两支,分别至左心室前、后壁,再分支达乳头肌根部,交织形成浦肯野纤维网,。 右束支呈圆索状,沿室间隔右侧深面下行,经隔缘肉柱达前乳头肌根部,再分散形成浦肯野纤维网,分布于乳头肌和右心室肌。 3.血液循环途径和功能特点。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其中,从左心室开始到右心房被称为血液体循环,从右心室开始到左心房被称为血液肺循环 血液的功能:《医学生理学》P46 血液循环的功能:《医学生理学》P65

史学概论习题

史学概论习题 第一章历史学的基本原理 一、简述历史运动的特点。 答案: 1)历史运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正是人类的有意识和有目的性,创造了诸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推动着历史运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迈进。 2)历史运动具有规律性和不规则性。历史运动过程中经常伴随着规律性现象,历史运动除了具有规律性之外,也存在着无数的不规则性现象。这种不规则性现象,是由历史运动的主体——人的不同意识、不同目的,以及历史发生时的不同情境造成的。这种不规则性,从根本上表现为历史内容的具体性、多样性和差异性。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说明历史运动并不存在绝对固定的模式和方向。 3)历史运动由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促成。历史运动过程中有很多历史现象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历史运动过程中经常伴有规律性现象的发生。这些规律性历史现象,恰恰是历史必然性的体现。所谓历史规律性现象,是指历史上重复出现的类似现象。这些重复出现的类似现象,是由某些相似原因导致的必然结果。历史必然性通常又是与历史因果关系联系在一起。 历史运动除了带有必然性之外,也充满了复杂的偶然因素。有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常常是由偶然事件直接导致的结果。偶然性事件在历史运动过程中常常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在考察历史事件时,既要考虑到必然性因素在历史运动中的深层作用,又不忽视偶然性因素在历史运动中的催化作用。我们既不要无视也不要夸大偶然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 二、历史学的社会功用有哪些? 答案: 1)历史学的记忆与认识功能 每一个个人、每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都有他自己的历史。历史保持着对以往人类个体、群体经验的记忆。就个体而言,历史记忆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是谁,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认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个人经历的历史记忆,也是他人或社会认识自己的主要凭借。就群体而言,历史记忆,有助于居住在同一个民族和族群的居民认识到他们共同的文化起源和生活经历,从而形成一种文化认同感,保持一种强固的凝聚力,使得这个民族或国家得以顺利地存续、发展下去。这就是历史学的记忆和认识功能。 2)历史学的借鉴功能

实验二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二译码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3 -8线译码器、4 -10线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用两片3 -8线译码器连成4 -16线译码器的方法。 3、掌握使用74LS138实现逻辑函数和做数据分配器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它的功能是将具有特定含义的二进制码进行辨别,并转换成控制信号,具有译码功能的逻辑电路称为译码器。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不仅用于代码的转换、终端的数字显示,还用于数据分配,存贮器寻址和组合控制信号等。不同的功能可选用不同种类的译码器。 下图表示二进制译码器的一般原理图: 它具有n个输入端,2n个输出端和一个使能输入端。在使能输入端为有效电平时,对应每一组输入代码,只有其中一个输出端为有效电平,其余输出端则为非有效电平。每一个输出所代表的函数对应于n个输入变量的最小项。二进制译码器实际上也是负脉冲输出的脉冲分配器,若利用使能端中的一个输入端输入数据信息,器件就成为一个数据分配器(又称为多路数据分配器)。 1、3-8线译码器74LS138 它有三个地址输入端A、B、C,它们共有8种状态的组合,即可译出8个输出信号Y0~Y7。它还有三个使能输入端E1、E2、E3。功能表见表1,引脚排列见图2。 表1 74LS138的功能表

三、实验设备与器材 1、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 2、数字万用表 3、双踪示波器 3、芯片74LS138两片,74LS42、74LS20各一片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测试 在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IC插座模块中找一个DIP16的插座插上芯片74LS138,并在DIP16插座的第8脚接上实验箱的地(GND),第16脚接上电源+5V(VCC)。将74LS138的输出端Y0~Y7分别接到8个发光二极管上(逻辑电平显示单元),输入端接拨位开关输出(逻辑电平输出单元),逐次拨动开关,根据发光二极管显示的变化,测试74LS138的逻辑功能。 2、两片74LS138组合成4线-16线译码器 按下图连线: 将16个输出端接逻辑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4个输入端接逻辑电平输出(拨位开关),逐项测试电路的逻辑功能。 3、用74LS138实现逻辑函数和做数据分配器 (1)实现逻辑函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