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一级考试书本知识点整理剖析

计算机一级考试书本知识点整理剖析

计算机一级考试书本知识点整理剖析
计算机一级考试书本知识点整理剖析

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书本知识点整理

1.1。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西法利亚问世,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使用真空管。

速度。

1.1.2计算机的特点

4.计算机主要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确度高;具有存储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

1.1.3计算机的分类

5.电子数字计算机(处理离散量);电子模拟计算机(处理连续量)。

巨型机(超级计算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应用

6.最早用于科学计算;最广泛用于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功能(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人工智能;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应用。

1.1.5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7.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

1。2.1概述:8.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

1.2.2硬件的基本组成:

9.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计算机工作原理

10.计算机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5大基本部分组成。这五大部件通过系统总线互联,总线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11.图鉴下一页。

12.计算机软件及其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商品软件;共享软件;自由软件。

1.3.1 信息,材料,能源是组成社会物质文明的三大要素。

信息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1.3.2 14.信息技术是用于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并在生信息的一项技术。著: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的传递,处理和存储融为一体,人们可以通过计

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与其他用户调换信息,或调用信息。

15.特征;计算机技术(核心);微电子技术(基础);通信技术(加快了发展)。著:集成电路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

1.3.3 16.二进制位,英文bit,只有0和1两种状态。(西文字符8比特;汉字16比特)。

1字节=8比特

千字节;兆字节;吉字节;太字节。

17,。信息传播是通过比特的阐述实现。Bps:每秒多少比特

补11题:计算机系统分为: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分为:主机和外设软件系统包括:

主机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中央处理器(运算器和控制器)和内存(ROM和RAM和cache)

外设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硬盘;优盘;光盘)

18.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128个元素):控制字符34个;阿拉伯数字10个;大小写英文字母32个;8位一字符,最高位为0.

19.三个层面,6个要素: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础);二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不断发展(重要支撑)

6个要素: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信息产业;信息化法规;信息科技人才。

20.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指:数据的安全(指保证计算机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信息管理安全)

21.信息安全技术:访问控制;数据加密;身份认证;数字签名;防火墙。

22.计算机病毒及防治: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程序。

23.计算机病毒特性:传染性;破唤醒;隐蔽性;潜伏性;可触发性;攻击的主动性;不可预见性。

24.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被动传播和主动传播(无线摄入;有线注入;接口输入;先机植入)

25.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网络病毒;邮件病毒(梅丽莎;尼姆达)文件型病毒(CIH);宏病毒;引导性病毒(打球病毒;小球病毒);变体病毒(属于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宏病毒)

计算机硬件

P29指令流内容

26.CPU(center processing unit),计算机罪核心的部件。

CPU有数据通路和控制部件组成(CPU不能直接访问硬盘)

(控制器置于芯片组上。)

27.一条指令应该包括:操作的性质和功能;操作数的地址;操作结果的地址;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

28.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所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连接软硬件)CISC 复杂指令集计算机;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用在智能手机内部)29.计算机CPU中有寄存器堆;算数逻辑单元ALU;(基本逻辑结构是加法器)

PC指令技术器;IR:指令寄存器。

30.CPU的性能指标:CPU性能主要指CPU运行用户程序代码的时间。

指标要素:机器字长;主频;CPU总线速度;处理器的微架构;处理器芯片的集成度;内核数量。

31.微处理器的发展和分类: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

32.几个英文缩写:MCH北桥;GPU图形处理器;APU音频处理单元。

33.存储器的特性:存取方式:随机存取;顺序存储;直接存取。

34,半导体存储器:ROM和RAM。

DRAM:动态随机存储存取器;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ROM(主要由闪存)

35.存储器性能指标:容量;速度(ns)和价格。(单位加格=总价费除以总容量)

36.存储时间又快变慢:寄存器;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CPU可访问);辅助存储器,后备存储器(CPU不能直接访问)。

37.主存储器:容量=地址数*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

38.常用外存

硬盘:磁道(磁头号;磁道号;扇区号)

硬盘格式化后的容量=2*盘片数*每盘磁道数*每磁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光盘存储器:由光盘盘片和光盘驱动器组成。

光盘分为适用红光的CD盘,DVD盘和适用蓝光的BD盘三类。

光盘按读写次数可以分为只读型,一次写入性,可擦写性。

一次写入型:用户可以写入一次,多次独处但不能擦除的光盘。Eg:CD-R;DVD-R;DVD+R;BD-R

可擦写型:可读可写的光盘;CD-RW;DVD-RW;BD-RW.

只读光盘:只读型光盘:CD-ROM;BD-ROM。

39.硬盘系统与光盘系统的区别:原理不同;数据读写不同;数据传输速率不同;存储容量不同;速度不一样。(光盘笔硬盘慢)

40.总线:系统总线实质连接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系统之间总线的总称。总线带宽=(数据线宽度除以8)*总线工作频率*每个总线周期

PCIE总线的特点如下:

采用点对点串行连接;有多重规格,满足不同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数据传输速率高

41.常用的i/o接口;ps/2;USB;DVI;HDMI;VGA;

(53页到62页知识点过于琐碎,自己看吧)

43.主板:又叫主机板;系统板;母版。

提供计算机主要部件;连接部件之间信息传送通路;集成输入输出控制器。

44.芯片组:北桥人们称之为主桥;内存控制器中心MCH。(北桥芯片)南桥芯片(输入或输出控制中心ICH)

.45.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放在ROM上)

POST加电自检程序;CMOS设置程序;系统自举装载程序;主要IO设备

的驱动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

操作系统

46.操作系统的作用:管理系统资源;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提供高效率的平台。

内核在内存中,具有直接访问外设和全部主存空间的特权,负责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

47.处理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硬件资源,可以有效地管理处理器,充分利用处理器资源是操作系统罪重要的管理任务。

48.存储管理:内存分配和回收;内存共享和保护;内存扩充。

49.(盘符名):路径(文件名)。(扩展名)。

50.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iOS;Unix;linux;安卓。

51.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及其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过程。

52.常用程序设计语言:BASIC语言;FORTRAN语言;PASCAL。C语言;Java语言。

53.翻译程序可分为汇编程序;解释程序;编译程序。

汇编程序可将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

解释程序的有点事实现算法简单,缺点是运行效率低。

编译程序适合用于翻译大型复杂的应用程序。

54.数据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状结构;图状结构。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存储方式。它包括数据元素的表示和关系的表示。

55.通信的目的是传递信息,通信的主体包括信源;信宿;通信的载体是信道。传输介质有有线的(光纤)和无线(无线电波,微波)的。

56.数据是传送信息的实体,信号则是数据的电器表现。

信号可以分为连续的模拟信号(打电话的语音)和间断的数字信号(计算机信号)。

57.模拟信号传输:穿之前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叫调制。传之后教解调。

合在一起叫调制解调器Modem。(调幅AM,调频FM,调相PM)

58.PCM脉码调制(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采样;量化;编码)

59.网络性能指标:速率;带宽(hz)吞吐量;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

60.传输介质:

双绞线:UTP非屏蔽双绞线电缆;STP反之。(主要传模拟信号)

同轴电缆;光纤;无线和微波。

CCP通信控制处理机。

61.遵守TCPIP协议的任何计算机都可以介入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62.计算器网络的工作模式:客户/服务器方式;对等方式。

63.信道服用技术:时分复用TDM(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频分复用FDM(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

波分复用WDM(密集波分复用)

码分复用CDMA

64.交换技术:1.电路交换: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信(一直占用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3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称为电路交换。

2.分组交换和存储转发

分组(包)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对应的地址信息和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包头)

6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基于TCP/IP 标准的网络体系结构开始占领市场,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实体:(网卡)

对等层:两个不同系统的同级层次。

对等实体:分别位于不同系统对等层中的两个实体;

接口:服务访问点

服务:各层通过接口给其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集合;

协议:对等实体在通信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4.2.1

66.计算机网络:一个是国际标准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另一个是TCP/IP体系结构。

OSI是七层协议体系结构;TCP/IP则是四层协议体系结构。

OSI/RM:通信发送方发送数据时,从第七层开始构建传输数据,并一层一层往下。

接收方接收后,并一层一层往上。

OSI/RM TCP/IP

广用层应用层

表示层传输层

会话层网际层

传输层

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HTTP;FTP;Telnet;SMTP; pop3.

网络层(IP地址);数据链路层(发送方的数据在数据链路层被封装成帧,并按顺序传送这些帧,根据帧中的目的地址(硬件地址或Mac地址)送达到接收方。

物理层:物理层的数据传输单位是位;

应用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发送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

网络层:核心协议是网际协议IP。

67.局域网:以以太网为代表,目前局域网主要有以太网,令牌总线网和令牌环网,即网络的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介质控制方法。

局域网的三个关键技术:

拓扑结构:常用的有总线型;星型;环形。

?传输介质:局域网的传输方式有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基带传输是指数字信号直接在介质上传输,宽带传输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在介质上传播。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载波载听多路访听/冲突检测)

网络互连设备

1.集线器(水晶头),起到中继器的作用(物理层上)

传统以太网可以采用总线型也可以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支持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2.速率达到超过100mbps的以太网成为高速以太网(高速以太网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为双绞线和光纤。在半双工时使用CMSA/CD协议;在全双工时不适用此协议。

68.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的介质:无线电波;红外线;激光等。

69.无线网卡的分类:PCMCIA(仅适用于笔记本电脑);PCI(普通的台式计算机);USB无线网卡(使用与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

无线接入点AP:将无线站点连接成网络的关键设备,相当于用线网络的集线器和交换机。

70.无线个人网WPAN:例如蓝牙;

无线局域网WLAN(有BSS基本服务集和ESS扩展服务集组成。)

无线城域网:WiMAN(50千米的范围);

无线广域网WWAN(几大电信运营商)。

71.因特网的发展与组成

单个网络想互联网发展;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主干网;地区网;校园或企业网);

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72.因特网的组成:

边缘部分C/S方式和P2P方式;

核心部分(路由器):是因特网上实现数据点到点传播的关键设备。

73.宽带接入技术:

◆ADSL接入技术: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要求每个家庭安装一个用户接口盒UIB)

◆光纤接入技术:

FTTC(光纤到路边);FTTZ(光纤到小区);FTTB(光纤到大楼);FTTO (光纤到办公室);FTTH(光纤到户)

74.IP地址:互联网协议地址。IP地址现在由因特网名字与号码指派公司ICANN分配。

IP地址有两部分组成:网络号和主机号。

A类:8位网络号,主机号是0-127号;

B类:16位网络号,主机号是128-191.

C类:24位网络号,主机号是192-223.

D类组播地址;

E类备用

注:各类地址中通常网络号不能是全0或全1,主机号通常也不是全0或全1,

若主机号全0,表示该网络,全1则表示广播地址。

75.子网的划分:

利用子网掩码来确定网络号和主机号。

(具体的计算例子见120页)

注: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

76.IP数据报:

IP数据报有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首部信息是为了确定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路由,数据控制与组织信息。

77.路由转发:三项内容:目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

78.域名管理:

DNS域名系统: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

79.UA 用户代理;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邮局协议pop3;或IMAP 协议。

80.万维网:统一资源定位URL;

81.网页:由HTML描述的超文本文档。

82.即时通信:IM。

83.防火墙的和功能:组织和允许

84,图像和基本处理:

图像的基本属性:分辨率(显示分辨率和图像分辨率):保持尺寸不变,将图像分辨率提高一倍,图片文件大小增加为4倍。

像素深度:一个像素的位数越多,他能表达的颜色数目就越多,而他的深度就越深。

图像数据量=图像水平分辨率*图像垂直分辨率*像素深度/8.

85.图像的获取:采样;分色;量化(进行A/D转换)

86.数字音频处理: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0或1表示的声音信息就是数字音频,由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的过程称为模数转换。

87.模拟音频信号的数字化:采样;量化;编码。

88.视频点播VOD

89.数据库与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90.关系数据库:层次数据模型;(树形)

网状数据模型(网状)

关系数据库模型(二维表)

总结:

1.共90个大的知识点,其中个别没有编号。

2.个人认为1到4章比较重要,其中3,4章尤其重要,5,6章背零碎知识点即可。

3.离考试还有4天,三只不要惊慌,我整理的“佛脚”应该囊括了重要考点和上课笔记,你萌放心抱佛脚,佳丽带你们高分飞过。

4.这只是理论部分哦,大家不要忘了操作题也要练练手啊。

计算机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计算机考试常考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 1、CPU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 C、算术逻辑运算 D、算术逻辑运算与全机的控制答:D 分析:中央处理器(CPU),它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其中运算器完成各种运算任务(包括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两大类),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容产生指挥其他硬件部件直辖市工作的控制信号。所以正确答D。 2、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部件是()。 A、软盘 B、硬盘 C、存 D、光盘答:C 分析:存与外存有一个重要区别:存能够被CPU直接访问,而外存的信息只能由CPU通过输入输出操作来存取,不能与CPU直接交换信息。所以,当前CPU正在执行的程序、正在处理的数据都存在存里,外存上保存的程序、数据只有先调入存,才能再被CPU访问。换句话说,存是工作存储器,外存是后备性的存储器,是存的扩充与备份。、外存组成这样一种层次结构,在存取速度、容量、价革几方面实现了合理的配合。本题正确答是C。 3、如果一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字节,那么一个64KB的存储单元共有()个存储单元,用十六进制的地址码则编号为0000~()。 A、64000 B、65536 C、10000H D、0FFFFH 答:依次为B和D 分析:存储器的容量是指它能存放多少个字节的二进制信息,1KB代表1024个字节,64KB就是65536个字节。存储器是由若个存储单元组成的,每个单元有一个唯一的序号以便识别,这个序号称为地址。通常一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字节,那么总共就有65536个存储单元。要有65536个地址,从0号编起,最末一个地址号为65536-1=65535,即十六进制FFFF。所以本题的两个正确答依次为B和D。注意地址的编号都从0开始,因此最高地址等于总个数减1。 4、计算机中访问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是()。

计算机一级知识点新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 计算机的分类: ● 按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 ● 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型计算机、专用型计算机 ● 按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分为:巨型机(体积最大、运行速度最快、功能最强、价格最贵)、小巨型机、 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PC 即个人计算机) 二、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 科学计算 2、 数据处理 3、 过程控制 4、 计算机通信 5、 办公自动化 6、 计算机辅助功能—————— 7、 人工智能 三、 主存储器:(一到四代) 1、 第一代计算机的主存储器采用的是汞延迟线; 2、 第二代计算机的主存储器采用的是磁芯存储器; 3、 第三、四代计算机的主存储器采用的是半导体存储器。 四、 主要元器件(核心部件):(一到四代) 1、 第一代:电子管 2、 第二代:晶体管 3、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4、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五、 计算机信息表示单位:位、字节、字;存储器容量 1、 位(bit 缩写b ):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它是二进制中的一个数位。一个二进制位可表示两种状态(0和1)。 2、 字节(BYTE 缩写B ):存储空间大小最基本的容量单位。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1Byte=8bit 3、 字 1个字占用两个Byte 4、 存储器 容量:是指存储器所包含的字节数。其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存储器的单位还有: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吉字节),换算关系如下: ● 1KB=1024B ● 1MB=1024KB ● 1GB=1024MB=1024*1024KB 六、 进位计数制的概念(计算器之科学型) 七、 数、字符的编码表示(ASCII 码及汉字国标码、内码、外码): ● 采用ASCII 编码最多能表示128个字符 ● 一个ASCII 编码占据8位,实际使用7位 ● a ——97(或61H ),A ——65(或41H),0——48(或30H)。以此类推 ● 外码:汉字的输入码又叫外码,同一个汉字可用不同的输入方法输入计算机,因而同一个汉字的外码是不一样的; ● 内码:汉字在计算机内部的统一编码叫做内码,同一个汉字不论用哪种方法输入计算机后,其在计算机内存储的二进制编码(即内码)都是一样的。 ● 汉字的三要素:音、形、义 ● 汉字输入方法可分为流水码、拼音码、拼形码、音形码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 (一)计算机的诞生 1.时间:1946年 2.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3.名称:ENIAC (二)计算机的发展 >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 |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技术(将程序事先存在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四、计算机的分类

五、计算机硬件 (一)中央处理器 1.简介 中央处理器又称为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 2.组成 (1)控制器 实现计算机各部分的联系并自动执行程序的部件。功能是从内存中一次取出指令,产生控制信号,向其他部件发出命令指挥整个计算过程。 (2)运算器 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二)存储器 1.内存储器 … (1)作用 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内存位于系统主板上,可以直接与CPU进行信息交换,内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及所需要的数据和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时作为缓冲。 (2)特点 速度较快,容量相对较小。 (3)分类 只读存储器ROM:永久保存数据,存储微型机的重要信息。 随机存储器RAM:断电丢失数据,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信息(SRAM、DRAM)。 \ 2.外存储器 (1)作用

1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

大学计算机考试重点 1、CAD是指_计算机辅助设计。 2、CAM是指_计算机辅助制造 3、在计算机工作时,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4、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 5、 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 6、关掉电源后,RAM的存储内容会丢失_。 7、只读存储器简称ROM。 8、 8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最大的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为255。 9、电子元件的发展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 11、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12、 bit的意思是位_。 13、计算机可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 14、随机存储器简称内存。 15、计算机主要是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精度高。 16、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 17、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18、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总线有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9、计算机的存储容量通常都使用KB、MB或GB等单位来表示。 20、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表示为二进制数。 21、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2、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3、常用鼠标器有机械式和光电_式两种。 24、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RAM。 25、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计算机语言。 26、计算机中的数,除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外,还常用十六进制_。 27、将十进制数-35表示成二进制码11011101,这是补码码表示。 28、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29、计算机的语言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30、八进制数126对应的十进制数是86_。 31、控制器_是对计算机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 32、程序必须位于_内存内,计算机才可以执行其中的指令。 33、将十进制数3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01110_。 34、CPU在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时是按字节_进行的。 35、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总线宽度宽度。 36、软盘的每一面包含许多同心圆,称为磁道。 37、软盘上的写保护口可以防止用户将非法数据写到磁盘上。 38、常用的鼠标器有两种:机械式和光电式鼠标。 39、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40、用户要想在网上查询WWW 信息,必须安装并运行一个被称为浏览器的软件。 41、Internet 称为国际互联网。

计算机一级考试知识点汇总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ENIAC,冯~诺依曼领导的小组研发。 2.最能准确反应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 3.计算机与其他计算工具的本质区别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计算机原理) 4.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电子逻辑元件是(晶体管) 5.字长影响计算机精度的指标之一计算机中存储和表示信息的基本单元是字节 6.一般应用软件下,“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功能,实际上是将数据从辅助存储器中取 出,传送到内存或者ram的过程。办公自动化属于数据处理应用领域 7.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检索工作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数据处理) 8.计算机软件是指使用的(数据、程序和文档资料的集合)。 9.磁盘、闪存盘在使用前应进行格式化操作。所谓“格式化”是指对磁盘进行磁道和扇区 的划分. 10.计算机在执行存储、传送等操作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操作的一组二进制,称为(机器 字)。 11.计算机系统采用总线结构进行数据处理,用户数据时通过_数据总线送入内存。 12.获取指令、决定指令的执行程序,向相应硬件部件发出指令,这是(控制器)的基本功 能。 13.用高级语言C++编写的源程序要执行,必须通过其语言处理程序进行(编译)变成目标 程序后才能实现。 14.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是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的,为使计算机能识别和访问这些单元,给每 个单元一个编号,这些编号称为(地址)。 15.七位ASCII码可以表示(128)个字符。8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56种状态。 16.字长为7位的二进制无符号数,其十进制数的最大值是127 17.下列4个字符中,ASCII值最小的是() A. G B. c C. 9 D. g 18.下面不同进制的4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A.01010011B B.107O C.CFH D.78D 19.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20.汉字数据比较大小时按其(在区位表中的)顺序进行的。 21.在汉字查找汉字时,输入的是汉字的机内码,输出的是汉字的(字型码)。 22.若某汉字的国际码是5031H(H表示十六进制),则该汉字的机内码是_D0B1H_。 23.计算机中的字符,一般采用ASCⅡ码编码方案。若已知大写字母I的ASCⅡ值为49H,则 可以推算出J的ASCⅡ值为4A H。 24.按照16×16点阵存放国际码GB2312—1980中的一级汉字(共3755个)的汉字库,所 占的存储空间数大约_118_KB。 25.存储一个24*24 26.十进制数265转化成二进制数是,转化成十六进制数是。 27.中央处理器(CPU)是由控制器、外围设备和存储器组成的。(×) 28.低级语言是独立于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29.由于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是0、1代码表示的二进制语言,而用户使用FoxPro语言编制 的程序不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因此,计算机是不能直接执行FoxPro源程序的。 (√) 30.数据安全的最好方法是随时备份数据。(√)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1946年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名称是。(答案O A.ENIAC B.IBM https://www.doczj.com/doc/c02570637.html, D.PC '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_____________ 年诞生。(答案:B ) A.1940 B.1946 C.1960 D.1980 .体系。(答案:B ) A.比尔?盖茨 B.冯?诺依曼 C.唐纳德?希斯 D.温?瑟夫 2、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 B _ 型计算机。 B 冯?诺依曼 C 温?瑟夫 D 唐纳德?希斯 【计算机的特点】 1.处理速度快 '现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数千亿次 (通常以每秒钟完成基本加法指令的数目来 '表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这不仅使得许多大型数据处理工作时间大大缩短,促成了天气预 '报、数值模拟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许多实时控制、在线检测等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的工 '作得以实现。同时,计算机具有很高的逻辑运算速度, 这使得计算机在非数值数据领域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 2 .运算精度高 '计算机一般都有十几位甚至更多位的有效数字,加上先进的算法,可得到很高的计算精度。 '例如,对圆周率n 的计算,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 数学家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算到小数 '点后500多位,而使用第一台计算机仅仅用了 40秒钟就打破了这一记录。 ' 3 .具有逻辑运算和记忆能力 :计算机的存储器具有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功能, 它可以存储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计算机不仅可 '以进行算术运算,而且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可以对文字、符号等进行判断、比较,因而可解 '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 ' 4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内部的操作、 运算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的, 它能够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指 定的任务,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 5 .通用性强 '计算机是靠存储程序控制进行工作的。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 只要编写和运行不同的应用软 :件,计算机就能在任一领域中很好地完成工作。针对不同的需要, 设计不同的程序,这就能 '使计算机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I 计算机的特点有 A.运算速度快 B.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C.存储容量大 D.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 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都属于 冯?诺依曼 现代计算机时 A 比尔?盖茨 。(答案:ABCD )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资料

计算机考试重点 01、 CAD是指_计算机辅助设计。 02、 CAM是指_计算机辅助制造 03、在计算机工作时,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04、机器 05、 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 06、关掉电源后,RAM的存储内容会丢失_。 07、只读存储器简称ROM。 08、 8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最大的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为255。 09、电子元件的发展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 11、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位_12、 bit的意思是两部分。计算机可分为主机和RAM 13、 外设随机存储器简称14、精度高。大, 计算机主要是运算速度快, 存储容量15、两类。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16、 合称为中央处理器。运算器和控制器17、 、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总线有控制器18、 等单位来表示。或GB计算机的存储容量通常都使用KB、MB19、 数。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表示为二进制20、 应用软件。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21输出设备。22、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光电_23、常用鼠标器有机械式和 RAM。24、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低级的计算机语言。、汇编语言是一种25 _。,还常用十六进制26、计算机中的数,除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外码表示。补码表示成二进制码11011101,这是27、将十进制数-35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28、中央处理器类。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29、计算机的语言可分为机器语言、 。对应的十进制数是86_30、八进制数126是对计算机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控制器_31计算机才可以执行其中的指令。内,、程序必须位于_内存32。101110 _ 将十进制数3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33、 _进行的。字节34、 CPU在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时是按总线宽度宽度。35、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磁道。软盘的每一面包含许多同心圆,称为36、写保护口可以防止用户将非法数据写到磁盘上。、软盘上的37鼠标。: 机械式和光电式 38、常用的鼠标器有两种

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知识点

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知识点 第一节和第二节知识点 1.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在美国,名叫ENICA。 2.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电子管;第二代晶体管;第三代中小规模集 成电路;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 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数值计算;第二代开始有了系统软件,提出了操作 系统的概念;第四代计算机时期出现了微机及个人计算机。第一台个人电脑(PC) 由IBM公司制造。 4.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A、科学计算B、数据处理C、过程控制D、辅助 设计和制造(CAD、CAM) E、计算机网络F、人工智能。 5. 科学计算包括:地震测报、导弹、天气预报、高层建筑等 6. 数据处理包括:OA(办公自动化)、DSS(决策支持系统)、ES(专家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 7. 人工智能包括:机器人、专家系统、智能检索、机器翻译。 8. 计算机发展趋势是四化:巨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微型化、 9. 计算机系统结构五大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 设备。 10.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CPU(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也叫主存)合称主机。没有安装软件的计算机叫裸机。 11.运算器主要进行逻辑和算术运算。 12.存储器分内存和外存,内存也叫主存,外存也叫辅存。内存分ROM和RAM两种。ROM是只读存储器,RAM是随机存储器。 13.输入设备主要有:鼠标、键盘、扫描仪、光笔、摄像头麦克风卡阅读器、 数码相机。 14.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响。 15.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原理”,第一台按照冯的思想制造的计算机叫EDSAC。 16.指令执行的过程四步骤:取出、分析、执行、为下一条指令做准备。 17.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字长(一般是8的倍数,主流机是32位)、速度(MIPS、主频)、存储系统容量、可靠性(MTBF)、可维护性(MTTR)、性能价格比。 18.计算机系统由两个部分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计算机1级基础知识

计算机1级基础知识

计算机1级基础知识

C.属于应用表现层D.不在以上所列层次中 25.以下列出了计算机信息系统抽象结构层次,在系统中为实现相关业务功能(包括流程、规则、策略等)而编制的程序代码________。A A.属于业务逻辑层B.属于资源管理层C.属于应用表现层D.不在以上所列层次中 26.以下列出了计算机信息系统抽象结构层次,其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________。B A.属于业务逻辑层 B.属于资源管理层 C.属于应用表现层 D.不在以上所列层次中 27.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属于____?____。D A.专家决策系统 B.数据库开发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库应用系统 28.信息系统中,分散的用户不但可以共享包括数据在内的各种计算机资源,而且还可以在系统的支持下,合 作完成某一工作,例如共同拟订计划、共同设计产品等。这已成为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趋势,称为__?__。A A.计算机辅助协同工作 B.功能智能化 C.系统集成化 D.信息多媒体化 29.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是__?__。B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建模软件 D.开发工具 30.在我国各部门所建立的信息系统中,目前普遍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属于___?___。B A.层次型 B.关系型 C.后关系型 D.面向对象型 3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A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 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32.下列有关数据库技术主要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C A.能实现数据的快速查询 B.可以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C.可以完全避免数据的冗余 D.可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33.信息系统中讨论的对象,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数据库语言SQL中可能使用不同的术语,例如在文件系 统中的记录在关系模型中所对应的术语为___?___。B A.数据 B.元组 C.实体 D.对象 34.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结构是___?___。D A.模式 B.线性表C.模块表D.二维表 35.下面关于一个关系中任意两个元组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C A. 可以全同 B. 必须全同 C. 不允许主键相同 D. 可以主键相同其他属性不 同 36.选取关系中满足某个条件的元组组成一个新的关系,这种关系运算称之为___?___。B A.连接 B.选择 C.投影 D.搜索 37.从关系的属性序列中取出所需属性列,由这些属性列组成新关系的操作称为___?___。D A.交 B.连接 C.选择 D.投影 38.关系数据库的SQL查询操作由3个基本运算组合而成,其中不包括________ 。D A.连接B.选择C.投影D.比较 39.在关系二维表STUD中查询所有年龄小于25岁的学生名(XM)及其年龄(SA)。正确的SQL语句为____ 。B A.SELECT XM,SA FROM STUD FOR SA <25; B.SELECT XM,SA FROM STUD WHERE SA <25; C.SELECT XM,SA ON STUD FOR SA <25; D.SELECT XM,SA ON STUD WHERE SA <25; 40.以下所列各项中,________不是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数据库访问采用的模式。D A.C/S B.C/S/S C.B/S D.A/D 41.以下关于SQL语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A A.SQL的一个基本表就是一个数据库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了解) 1、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 图灵(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计算机鼻祖) 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与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远程通讯与网络应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1.1.5 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计算机考试知识点

考试知识点 第一部分——1 计算机与微机基础知识及安全问题 1、计算机概述 (1)计算机的发展:掌握各代计算机的特征。 (2)计算机的特点 (3)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在某处的应用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哪一类? 计算机应用最早的领域、最广泛的领域。 CAD、CAI、CAM 2、数制 (1)计算机内部,数据加工、处理与传送的形式就是二进制码。 (2)进制的转换 非十进制数→十进制数:按权展开 十进制数→非十进制数:整数部分:除R取余法 非十进制数→非十进制数: 3位二进制数对应1位的八进制数 4位二进制数对应1位的十六进制数 3、数据与编码(1) (1)数据的单位及其换算 位bit 1字节=8位即1Byte=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3、数据与编码(2) (2)字符数据编码: ASCII码: 英文字母、数字的编码值分别满足各自正常的排序关系 同一个字母的小写字符的编码比大写字符的编码值大32 字母的编码值比数字的编码值大 0~9:48~57 A~Z:65~90 a~z:97~122 汉字编码(输入码、内码、字形码) 内码用连续的两个字节表示,每个字节的最高位为1。 N M的字形点阵占用的字节数 4、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工作原理。

(2)硬件系统 (2)硬件系统(2) 内存与外存的区别 内存:CPU可直接读写数据,容量小 外存:CPU不能直接读写数据,容量大 (CD-ROM只读型光盘,约为680MB) 写保护的作用 RAM与ROM区别 ROM:只能读不能写,断电信息不丢失; RAM:能读能写,断电信息丢失 (2)硬件系统(3) 常见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光笔 键盘上按键的分布 常见输出设备及主要性能指标: 显示器(分辨率)、打印机、绘图仪 总线的作用及分类 硬件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3)软件系统 常见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区别 机器语言:由0、1组成,可以直接被计算机识别, 面向机器; 汇编语言:面向机器,用汇编程序翻译 高级语言:具有通用性,用编译程序翻译

计算机一级考试知识点汇总讲解学习

计算机一级考试知识 点汇总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ENIAC,冯~诺依曼领导的小组研发。 2.最能准确反应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 3.计算机与其他计算工具的本质区别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计算机原 理) 4.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电子逻辑元件是(晶体管) 5.字长影响计算机精度的指标之一计算机中存储和表示信息的基本单元是字 节 6.一般应用软件下,“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功能,实际上是将数据从辅助存储 器中取出,传送到内存或者ram的过程。办公自动化属于数据处理应用领域 7.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检索工作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数据处理) 8.计算机软件是指使用的(数据、程序和文档资料的集合)。 9.磁盘、闪存盘在使用前应进行格式化操作。所谓“格式化”是指对磁盘进行磁 道和扇区的划分. 10.计算机在执行存储、传送等操作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操作的一组二进制, 称为(机器字)。 11.计算机系统采用总线结构进行数据处理,用户数据时通过_数据总线送入 内存。 12.获取指令、决定指令的执行程序,向相应硬件部件发出指令,这是(控制 器)的基本功能。

13.用高级语言C++编写的源程序要执行,必须通过其语言处理程序进行(编 译)变成目标程序后才能实现。 14.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是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的,为使计算机能识别和访问这些 单元,给每个单元一个编号,这些编号称为(地址)。 15.七位ASCII码可以表示(128)个字符。8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56种状 态。 16.字长为7位的二进制无符号数,其十进制数的最大值是127 17.下列4个字符中,ASCII值最小的是() A. G B. c C. 9 D. g 18.下面不同进制的4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A.01010011B B.107O C.CFH D.78D 19.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20.汉字数据比较大小时按其(在区位表中的)顺序进行的。 21.在汉字查找汉字时,输入的是汉字的机内码,输出的是汉字的(字型码)。 22.若某汉字的国际码是5031H(H表示十六进制),则该汉字的机内码是_ D0B1H_。 23.计算机中的字符,一般采用ASCⅡ码编码方案。若已知大写字母I的ASC Ⅱ值为49H,则可以推算出J的ASCⅡ值为4A H。 24.按照16×16点阵存放国际码GB2312—1980中的一级汉字(共3755个)的 汉字库,所占的存储空间数大约_118_KB。 25.存储一个24*24点阵的汉字需要 26.十进制数265转化成二进制数是,转化成十六进制数是。 27.中央处理器(CPU)是由控制器、外围设备和存储器组成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教学文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1.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问世。 2. 计算机的时代划分: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 计算机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器计算机时代。 3.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网络应用电子商务科学计算 4.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5.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量大、记忆功能强,具 有逻辑判断能力、运算自动化。 6. 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7. 硬件系统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 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CPU CPU和内存又称为主机。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又统称为外部设备。 9. 运算器的运算分为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0. 存储器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11. 内存储器又称为内存或主存,主要用来存放CPU工作时用到的程序和数据 及计算后得到的结果:CPU只能直接访问内存,外存中数据需要先调入内存再读取。 12. 随机存储器(RAM)允许用户随时进行数据读写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全 部丢失。 13. 只读存储器(ROM)只允许用户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14. 外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15. 软磁盘又称软盘速度慢容量小;硬磁盘又称硬盘,寿命长、存储量大。 16. 速度、容量、价格:硬盘>光盘>软盘 17. 高速缓存 18. 计算机主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和鼠标;主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屏和打印机。 19. 微机的总线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20.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总称,不同的功能的软件由不同的程序组成,这些程序 经常被存储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需要使用时装入内存使用。 21. 微机软件系统通常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大类。 22. 系统软件是微机必备软件,它是操作使用计算机的基础。操作系统是最重 要的系统软件。 23. 应用软件是人们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各种各样的软件。 24. 计算机操作系统有:D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 25. 计算机性能指标:字长、速度、容量、带宽、版本和可靠性。 26. 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都是以二进制形式编码表示的。 27.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28. 二进制的优越性:技术可行性、运算简单性、温和逻辑性。

完整word版大学计算机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

一、选择 20 1. 计算思维 定义: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理解人类行为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本质:抽象和自动化 特征、三种思维: 理论思维:以推理和演绎为特征,以数学学科为代表 实验思维:以观察和总结自然规律为特征,以物理学科为代表 计算思维:以设计和构造为特征,以计算机学科为代表 2. 冯诺依曼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①运算器。计算机中进行算 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主要部 件,是计算机的主体。在控 制器的控制下,运算器接收 待运算的数据,完成程序指 令指定的基于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 ②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控制中心。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指令,然后根据指令要求完成相应操作,产生一系列控制命令,1 使计算机各部分自动、连续并协调动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

程序的输入、数据的输入以及运算并输出结果。 ③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以及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的记忆装置。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分为内部存储器 (简称内存或主存储器和外部存 储器 (简称外存或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中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和运算数据, 容量较小,但存取速度快。外存容量大、成本低、存取速度慢,用于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当存放在外存中的程序和数据需要处理时,必须先将它们读到内存中,才能进行处理。 ④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用来完成输入功能的部件,即向计算机送入程序、数据以及各种信息的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磁盘驱动器和触摸屏等。 2 ⑤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用来将计算机工作的中间结果及处理后的结果进行表现的设备。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和磁盘驱动器等。 3. 存储系统 内 /主存储器 (ROM 、 RAM 、 cache :ROM 是只读存储器 (Read-Only Memory的简称,是一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其特性是一旦储存资料就无法再将之改变或删除。通常用在不需经常变更资料的电子或电脑系统中,并且资料不会因为

大学计算机考试知识点

1.考试范围:第1、2、3章全部内容,第4章1、2节,第5章1、3节。 2.考试题型:单选(1分 40)、判断(1分 10)、双选(1分 10) 填空(1分 10)、简答(6分 5)。 3.简答题以理论知识为主,主要在第1、2、4、5章的理论内容中。 知识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获取、处理、传输、控制和利用信息等相关的技术的总称。这些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识别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等。 信息系统的功能: 2、什么是射频技术、什么是自动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举例说明RFID的应用 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归根到底,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或者数据采集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近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条码技术、磁条磁卡技术、IC卡技术、光学字符识别、射频技术、声音识别及视觉识别等集计算机、光、磁、物理、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而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分为:光符号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生物计量识别技术、IC卡技术、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 自动识别的分类 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包括针对物(“无生命”)的识别和针对人(“有生命”)的识别两类。而针对物的识别技术包括:条形码、智能卡(Smart Card)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针对人的识别技术包括:声音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等。 3、什么是云计算 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计算依赖资源的共享以达成规模经济,类似基础设施(如电力网)。服务提供者集成大量的资源供多个用户使用,用户可以轻易的请求(租借)更多资源,并随时调整使用量,将不需要的资源释放回整个架构,因此用户不需要因为短暂尖峰的需求就购买大量的资源,仅需提升租借量,需求降低时便退租。服务提供者得以将目前无人租用的资源重新租给其他用户,甚至依照整体的需求量调整租金。 介绍几家著名的云计算公司以及他们提供的云服务 什么是云存储 4、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是通过互联网把人与物、物和物连接起来,它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 列出物联网中使用到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①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②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计算机发展时间: ?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 ?第三代 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 领域 ?第四代 1971年以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 机 2.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A.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用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来衡量,是计算机性能的指标之一 B.计算精度高应用于数值计算 C.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信息检索、图形识别 D.记忆性强 E.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应用于数据处理、工业控制、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 办公自动化。 应用领域:1)数值计算(主要是科学研究等数学计算问题) 2)数据及事务处理(非科技方面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处理) 3)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通信与网络 4.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1、光计算机 2、生物计算机 3、量子计算机 5.常用的数制 基数:R进制的基数=R 位权:在数制中,各位数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仅与该数字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该数字所在的位置有关,我们称这关系为数的位权。 位权:一个与数字位置有关的常数,位权=Rn

计算机知识点总结(大学计算机第四版蒋加伏)

大学计算机基本知识点 主机:CPU 系统、主板系统、内存系统、 外存系统、显示系统、音频系统、 网络系统、BIOS 系统、常用外设 输出设备:打印机、刻录机、投影仪、 硬件系统 音响、显示器 外设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 触摸屏、数码相机 其他设备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 、Linux )等 网络服务、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处理语言 软件系统 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WPS )等 多媒体软件:(Photoshop 、flash )等 应用软件 辅助设计软件:(CAD )等 网络应用软件:(QQ 、迅雷)等 安全防护软件:(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 等等其他软件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基础 1、 早期的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3个阶段。 2、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3、 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发明人爱德华·罗伯茨,1975年1月杂志广告,“牛郎星”计算机。 4、 1981年8月12日,IBM 公司退出了第一台16位个人计算机IBM PC 5150. 5、 1985年,长城0520微机研制成功,这是我国大陆第一台自行研制的PC 兼容微机。

6、2010年11月我国“天河1号”集群计算机排名世界500强计算机第一名。 7、计算机类型:超级计算机、微机、嵌入式系统。 8、大型计算机主要作为服务器,微机主要用于客户机。 9、人们将装有微处理器芯片的机器称为“微机”。 10、嵌入式系统是将微机或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 11、现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冯·诺依曼于1946年提出来的。 12、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有5大基本部件:输入器、输出器、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 13、其中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CPU。 14、存储器是指内存单元。 15、CPU性能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高低。 16、存储程序是冯·诺依曼设计的核心思想。指令设计及调试过程称为“程序设计”。存储 程序意味着先将编制好的程序(包含指令和数据)存入计算机储存器(内存)中,计算机在运行程序时就能自动的、连续的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指令并执行。 17、指令的数量与类型由CPU决定。一条指令通常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 18、一台计算机的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19、任意程序的执行都主要由“取指令”、“指令译码”、“指令执行”、“结果写回”4中基本 操作构成。 20、早期的微机系统结构:总线系统结构的优点是设计简单,缺点是所有设备都使用同一条 总线,容易产生系统瓶颈。 21、目前的微机系统结构:控制中心结构:可用“1-3-5-7”规则简要说明。 ①一个CPU(核心) ②三大芯片:北桥芯片(MCH)、南桥芯片(ICH)和BIOS芯片(FWH)。 1)对主板而言,北桥芯片的好坏,决定了主板性能的高低。 2)南桥芯片连接着多种低速外部设备,它提供的接口越多,微机的功能扩展性越 强(主板功能的多少)。 3)BIOS芯片关系到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兼容性(主板兼容性的好坏)。 ③5大接口 ④七大总线 22、戈登·摩尔:“微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翻一番”。 2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24、硬件系统可以从系统结构和系统组成两方面进行描述。 25、软件系统是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的各类程序和文档的总称。通常包括操作系统、网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电脑基础课 1.复制、剪切与粘贴 选中对象后右键单击,出现复制/剪切,之后,粘贴。 快捷键:复制(Ctrl+C) 剪切(Ctrl+X) 粘贴(Ctrl+V) 2、新建文件及文件夹的命名 新建文件夹:在桌面或者是一个文件夹内,右键单击空白的地方,出现“新建”,在新建右侧会出现“文件夹”字样。 文件夹的命名(重命名):新建文件夹后默认的名称为“新建文件夹”。 选中要重命名的文件夹,右键单击,出现“重命名”字样,点击即可重命名。快捷键为F2 3、文件的选择(单选、跳选、全选、框选、连续性选择) 单选:在要选中的对象上单击左键即为单选,即:只选中一个。 跳选:按Ctrl选择不连续的对象 全选:在一个文件夹内点击“编辑”,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全部选定”。 快捷键为Ctrl+A 框选:按住鼠标左键不动,拖动鼠标,会出现深颜色的框,框的范围就是被选择对象的范围。 连续性选择:单选第一个对象,按“Shift”键,再选择最后一个对象。 4、隐藏及显示文件 (1)隐藏文件:为了保证重要文件的安全性,有时候我们会设置文件的属性为“隐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文件的安全。 方法:右键单击要设置为隐藏的文件,选择“属性”,选择“隐藏”。、

(2)显示文件:有些时候设置为“隐藏”的文件仍然是可以看到的,这时候我们可以更改文件夹显示的属性,这样就彻底看不到文件了。 方法:打开文件→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隐藏文件和文件夹 5、压缩、加密文件 压缩文件作用:大大缩小了所占电脑的空间,也可以通过密码设置增加安全性。 压缩方法:选择需要压缩的文件,右键单击在出现菜单中选择“添加到压缩文件”。 在高级选项中,可设置解压密码。 6、创建快捷方式 创建快捷方式的作用:比较常用的软件,可以采用快捷方式,一方面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占桌面空间的大小。 方法:(1)在电脑硬盘中选择软件,右键单击“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2)通过“开始”按扭,选择需要的软件,右键单击“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7、删除文件 (1)不彻底删除 A,选中需要删除的文件,在选中的区域内右键单击出现“删除”。 B,选中需要删除的文件,按“Delete”,即可删除。 (2)彻底删除 A,删除后清除回收站 B,选中需要删除的文件,按“Shift+Delete”,即可 C,勾选回收站属性中的“删除时不将文件移入回收站,而是彻底删除”。 8、设置系统密码,更改图片。 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用户账户”,选择“计算机管理员”,然后“创建密码”或“更改我的图片”。 9、文件共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