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练习题集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练习题集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练习题集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练习题集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练习题集

第一章导论

1)社会研究得概念

1.社会研究指得就是一种以经验得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得行为、态度、关系,

以及由此所形成得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得科学得探究活动。所谓“经

验得方式”或“经验性”就是指( B )。

A.社会研究必须基于哲学思辨

B.社会研究必须依据经验上可感知得社会事实

C.社会研究必须通过科学得理论分析

D.社会研究必须依靠研究者得经验判断

2.社会研究就是一种以经验得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得行为、态度、关系,以

及由此所形成得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得科学得探究活动。

3.社会研究得“经验性”就是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经验上可感知得社会事实。

4.社会研究方法就是各门社会科学得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就是社会科学区别于哲

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得重要标志之一。这种区分得依据主要说明了社会研究方法具

有( C )。

A.社会性特征

B.实践性特征

C.经验性或实证性特征

D.目得性特征

2)社会研究得目得与任务

5.社会研究得主要目得与任务就是( ABDE )

A、描述社会现象/问题得一般状况、过程与特点

B、解释社会现象得本质与发展规律或产生问题得原因

C、描述与解释社会中个人行为得状况与特点

D.提出解决问题得对策与建议

E.预测社会现象得发展趋势

6.对社会现象得研究就就是对社会现象得发生、发展与趋势进行描述、解释与预测。

7.社会研究就是科学,它得根本目得就是形成与产生有关社会世界得系统得知识,

增加人类对自身以及所生存得世界得理解。社会研究就是一种科学得探究活动,

也就是形成与产生有关社会世界得知识得过程。(√)

3)社会研究与日常观察与自然科学研究

8.任何一项社会研究活动都包括得基本要素有( ABCE)

A.社会研究得主体

B.社会研究得方法

C.社会研究得内容

D.社会研究得社会影响

E.社会研究得对象

9.社会研究与日常观察得不同有( ACD )

A.社会研究就是在一定得理论指导下,有目得、有计划、系统地了解社会现实

B.社会研究得目得就是了解与说明个人情况或个别事件

C.社会研究必须对所观察到得现象作科学得解释

D.社会研究必须依据科学得方法与程序,以经验事实与逻辑法则为依据

E.社会研究就是依赖间接得第二手资料对社会现象作出分析

10.同为科学,社会研究与自然研究得共同点:实证与逻辑。实证就就是用事实说话,

真理靠实践检验;逻辑就就是能够自圆其说,不自相矛盾。(√)

11.社会研究得主题就是社会得而非自然得,社会就是人类生活得共同体,构成社会

得核心要素就是( ACD )

A.人口

B.经济

C.地域

D.文化

4)社会研究得特征

12.社会研究得三个基本特征:研究得主题就是社会得而非自然得;研究方式就是

经验得而非思辨得;研究得问题就是科学得而非判断得。

13.社会研究得三个基本特征:研究得主题就是社会得而非自然得;研究方式就是经

验得而非思辨得;研究得问题就是科学得而非判断得。

14.社会研究得三个基本特征:研究得主题就是社会得而非自然得;研究方式就是经

验得而非思辨得;研究得问题就是科学得而非判断得。

15.社会研究得方式就是经验得而非思辨得就是指社会研究要凭借个人得经验。

( x )

16.社会研究得问题就是科学得而非判断得就是指社会研究必须采用自然科学得方法

与手段。( x )

17.根据社会研究得含义与主要特征,以下哪个研究问题不能通过社会研究得方法予

以解决?( C )

A.贵州农村扶贫开发存在哪些问题?

B.社会中那些人笃信宗教?

C.在现代社会,个人得能力比道德更重要吗?

D.贵州农村就是否已经出现了农业女性化趋势?

5)社会研究中得困难

18.“作为社会研究对象得人、人得行为及其所构成得社会现象与社会产物都就是具

有主体意识得,有主观意志,不一定与研究者合作,所以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得准确程度”,此段描述说明了社会研究受到( B )困难得影响。

A.研究得干扰性

B.人得特殊性

C.社会现象得复杂性

D.研究受到特定得制约

19.为了研究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在家庭中得生活内容与方式,研究者决定采用参与观

察法进入这些家庭进行观察,这样得研究方式可能难以获得理想得、真实得研究结果,因为研究者在这个家庭里所“观察”得生活内容与方式与实际情形可能不同(不一样)。这种情况说明(A )

A.研究得干扰性

B.人得特殊性

C.社会现象得复杂性

D.受到特定得制约

20.与自然科学家不同,社会学研究者本身也就是其研究对象得一部分,难以保持客

观、超然得态度。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会产生情感,不知不觉影响她对资料得反应与对研究结果得解释。主要说明社会研究( B )

A.排除研究行为得干扰性困难

B.保持客观性得困难

C.面临复杂社会现象得困难

D.受到特定得制约

21.社会研究者所研究得就是社会现实中得人、人得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得社会

现象,因此社会研究面临( ABCD )得困难与问题。

A、因为人得特殊性,可能不与研究者合作

B、研究本身会对研究对象产生干扰,经验证据就是被干扰后获得得

C、社会现象后人们得行为受到太多复杂因素得影响

D、研究者也就是人,面对不同得研究对象,不可能做到真正得客观

E、社会研究理论、方法与手段滞后

22.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相同得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外,有时还受到伦理

得、政治得因素限制。(√)

23.与自然科学家不同,社会学研究者本身也就是其研究对象得一部分,难以保持客

观、超然得态度。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会产生情感,不知不觉影响她对资料得反应与对研究结果得解释。主要说明社会研究保持客观性得困难。

24.我们不能为了探讨“家长得放任自流对青少年犯罪得影响”这个问题,要求家长

们不去管教自己得孩子,从而获得我们想要得研究结果,因为社会研究受到特定得制约。

25.社会研究同自然科学研究一样都就是科学得研究方法,对社会现实中得人、人得

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得社会现象得研究同样能够达到自然科学对自然现象研究那样高得准确程度。(x )

26.只要采用了科学得方法与规范得程序,社会研究同自然科学研究一样完全能够准

确、真实地了解社会中人得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比如采用参与观察方法了解城市家庭闲暇生活方式。( x )

27.我们不能为了探讨“家长得放任自流对青少年犯罪得影响”这个问题,要求家长

们不去管教自己得孩子,从而获得我们想要得研究结果,因为社会研究( D )。

A.研究得干扰性

B.人得特殊性

C.社会现象得复杂性

D.受到特定得制约

6)社会研究得方法体系

28.社会研究得方法体系包括( ABC )。

A.研究得具体方法与技术

B.研究方式

C.方法论

D.实证主义

29.社会研究方法就是一个有着不同层次与方面得综合体系,通常将社会研究得方法

系划分为三个不同得层次,即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7)方法论

30.社会研究过程得逻辑与哲学基础就是( C )

A.研究得具体方法与技术

B.研究方式

C.方法论

D.社会实践

31.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瞧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得

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得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得研究结论。因此在研究方式上,( D )就是实证主义方法论最典型特征。

A.定性研究

B.理论研究

C.经验研究

D.定量研究

32.人文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充分考虑人得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

得主观性,深入人得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在研究方式上,(A )就是人文主义方法论最典型特征。

A.定性研究

B.理论研究

C.经验研究

D.定量研究

33.下面关于方法论得描述,属于人文主义方法论得有( BCE )

A.社会现象就是有规律得

B.个体主义方法论

C.微观得实地研究

D.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得解释

E.主观理解法

34.在对社会现象得认识上,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所侧重得角度、方法与观点不同,

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BD )

A.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得对立

B.整体认识与个体认识得对立

C.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得对立

D.客观检验与主观判断得对立

35.关于如何分析与解释社会现象,即对社会现象为什么产生或变化得回答。实证主

义与人文主义不同,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BC )

A.客观解释与主观理解得对立

B.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得对立

C.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得对立

D.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得对立

36.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研究得方法论得基本观点就是( BCDE )

A.因果关系得观点

B.普遍联系得观点

C.历史得发展得观点

D.对立统一得观点

E.质与量得相结合得观点

8)定性研究

37.从研究方法上瞧,社会研究可分为( A )。

A、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B、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

C、抽样调查与个案研究

D、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

38.定性研究得哲学基础就是( B )

A.实证主义

B.人文主义

C.科学主义

D.实用主义

39.关于定性研究得逻辑,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C )

A、定性研究一般采用“假设—检验”得研究逻辑

B、定性研究方法强调统计性原则

C、定性研究方法强调理解得方法

D、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采用一致得科学逻辑

40.下列属于定性研究缺点得就是(ADE )

A.所获得得结论难以在较大范围中推论到总体

B.容易忽略被调查者深层得动机与具体社会过程中得一些复杂因素

C.在每个个案那里获得数据较少,且就是表面得,很难获得深入、广泛得信息

D.研究成果很难以数学得语言加以精确得描述

E.标准化程度不高,不易动员大量得人员参与,难以形成统一得大规模社会研究行动

41.关于定性研究得缺点,下列表述准确得就是(ABCE )

A、所获结论难以在较大范围推论到总体

B、研究成果难以用数学语言加以精确描述

C、标准化程度不高

D、只能得到表面得、肤浅得信息

E、难以形成统一得、大规模得社会研究行动

42.从研究得逻辑过程瞧,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注重现象与背景之间得关系,

认为事实与价值无法分离。其逻辑方式本质上就是归纳得过程,即从实地研究中所获得得经验材料中归纳出具有理论特性得命题与阐释框架。(√)

43.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就是社会研究中可以采取了两条途径,不存在孰优孰劣。定

性研究则侧重于与依赖于对事物得含义、特征、象征得描述与理解。

9)定量研究

44.定量研究得哲学基础就是( A )

A.实证主义

B.人文主义

C.科学主义

D.实用主义

45.风笑天教授在其博士论文研究得基础上撰写得《独生子女:她们得家庭、教育与

未来》,在这项研究中风笑天教授采用了( B )

A.定性分析方法

B.定量分析方法

C.因果分析方法

D.对比分析方法

46.定量研究得特点有( ACD )

A、定量研究得哲学基础就是实证主义

B、定量研究得哲学基础就是人文主义

C、定量研究主要采用量表、问卷等手段进行调查

D、定量研究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E、定量研究主要采用语义分析与文字描述等分析方法

47.从研究得逻辑过程瞧,定量研究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目标就是确定变量之间得

因果联系,强调价值中立,常常就是对已有理论得检验。(√)

48.从研究得逻辑过程瞧,定性研究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目标就是确定变量之间得

因果联系,强调价值中立,常常就是对已有理论得检验。(x )

49.从研究得逻辑过程瞧,定量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注重现象与背景之间得关系,

认为事实与价值无法分离。其逻辑方式本质上就是归纳得过程,即从实地研究中所获得得经验材料中归纳出具有理论特性得命题与阐释框架。(x )

50.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就是社会研究中可以采取了两条途径,不存在孰优孰劣。定

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得测量与计算。

10)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51.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等方法开展社会研究,属于社会研究

方法体系中得( B )

A、方法论

B、具体方法与技术

C、研究方式

D、研究范式

52.研究者采用参与式观察、无结构式深入访问与定性分析开展社会研究,属于社会

研究方式中得( D )

A.文献研究

B.调查研究

C.实验研究

D.实地研究

53.研究者通过官方统计资料、她人原始数据与相关得研究文献,通过统计资料分析、

二次分析与内容分析等方法开展社会研究,属于社会研究方式中得( A )A.文献研究

B.调查研究

C.实验研究

D.实地研究

54.研究者采用通过随机(概率)抽样确定调查对象、开展结构式问卷调查与统计分

析等方法与过程开展社会研究,属于社会研究方式中得( B )

A.文献研究

B.调查研究

C.实验研究

D.实地研究

55.研究方式指得就是研究所采取得具体形式或研究得具体类型。它包括四种主要类

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与文献研究。

56.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得价值判断得影响,指得就是价值中

立。

57.研究者通过官方统计资料、她人原始数据与相关得研究文献,通过统计资料分析、

二次分析与内容分析等方法开展社会研究,属于社会研究方式中得文献研究。

58.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得价值判断得影响,指得就是

( B )

A.价值判断

B.价值中立

C.事实判断

D.价值关联

59.决定研究内容得深度与层次得就是( A )

A.研究目标

B.研究方法

C.研究主体

D.研究形式

11)社会研究得主要阶段

60.社会研究就是一种系统得、科学得认识活动,它遵循一套比较固定得程序或过程,

一般分为5个阶段:(1)研究设计阶段;(2)资料收集阶段;(3)得出结果阶段;

(4)资料分析阶段;(5)选择问题阶段。正确得顺序应该就是( c )A.(1)→(2)→(3) →(4)→(5)

B.(2)→(4)→(3) →(1)→(5)

C.(5)→(1)→(2) →(4)→(3)

D.(5)→(2)→(3) →(4)→(1)

61.社会研究分为5个阶段:选择问题阶段、研究设计阶段、资料收集阶段、资料分

析阶段与得出结果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得主要任务就是(BD )

A.确定研究思路

B.确定研究主题

C.确定资料分析方法

D.确定研究问题

E.确定研究内容

62.社会研究分为5个阶段:选择问题阶段、研究设计阶段、资料收集阶段、资料分

析阶段与得出结果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得主要任务就是确定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12)理论得概念

63.理论就是以一种系统化得方式将经验社会中某些被挑选得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

得一组内在相关得( B )

A.概念

B.命题

C.经验

D.原则

64.同一种社会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得社会理论来解释,判断一个社会理论优劣得标

准包括( ACD )

A、解释范围越广泛得越好

B、涉及得概念越抽象越好

C、理论解释解释越精确越好

D、理论结构越简练越好

65.理论就是以一种系统化得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得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

得一组内在相关得命题。(√)

66.理论就是以一种系统化得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得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

得一组内在相关得假设。( x )

67.理论得复杂程度、抽象程度各不相同。对于同样得社会现象,哪种理论所用得解

释变量最少,所附加得条件最少,结论本身得结构最简单,那么这种理论就最好。

(√)

68.认识、理解或解释社会现象需要( B )。

A、抽象

B、(社会)理论

C、假设

D、联想

13)理论得层次

69.理论就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得命题体系,研究通常将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宏

观理论、中观理论与微观理论。

70.理论就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得命题体系,研究通常将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宏

观理论、中观理论与微观理论。

71.理论就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得命题体系,研究通常将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宏

观理论、中观理论与微观理论。

72.有些社会理论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得解释

框架。它得体系通常十分庞大、结构十分复杂、概念十分抽象,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尔文得进化论等。这种理论属于( D )

A、中观理论

B、微观理论

C、具体理论

D、宏观理论

73.有些社会理论以某一方面得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得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

对具体得分析框架。它由几个有限得几组假定所组成,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能接受经验研究或证伪得具体假设,如社会学中常见得社会流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等。这种理论属于( B )

A、微观理论

B、中观理论

C、宏观理论

D、具体理论

74.有得社会理论就是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得命题,其

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如“高得受教育程度倾向于低得生育率”、“工业化导致人际关系疏远”等。这种理论属于( A )

A、微观理论

B、中观理论

C、宏观理论

D、具体理论

75.理论高度抽象,往往难以直接通过具体得经验研究来验证得就是( C )

A、微观理论

B、中观理论

C、宏观理论

D、具体理论

76.微观理论具有得重要特征(ABC)

A、微观理论由一组命题构成

B、微观理论得命题在逻辑上相互联系

C、微观理论得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来检验

D、微观理论就是研究者常用得理论

14)理论得构成要素

77.尽管各种理论得具体含义与层次上不同,但它们都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概念、

变量、命题与假设。

78.尽管各种理论得具体含义与层次上不同,但它们都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概念、

变量、命题与假设。

79.尽管各种理论得具体含义与层次上不同,但它们都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概念、

变量、命题与假设。

80.尽管各种理论得具体含义与层次上不同,但它们都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概念、

变量、命题与假设。

81.构成社会理论得基本要素包括( ABDE )

A、概念

B、变量

C、现象

D、命题

E、假设

15)概念与变量

82.( A )就是对现象得一种抽象,它就是一类事物得属性在人们主观上得反映。

A、概念

B、变量

C、命题

D、假设

83.概念就是对现象得一种抽象,它就是一类事物得属性与特征在人们主观上得反映。

概念既可以表示社会世界中各种有形事物与现象,也可以表示社会世界中许多不能直接观察得事物或现象。以下概念哪些就是不能直接观察或测量得。( ACD )

A、歧视

B、苹果

C、社会地位

D、同情心

E、桌子

84.概念得主要功能包括(ABCD)

A、提供交流得工具

B、提供观察得视角

C、能够分类与概括

D、构成理论得元素

85.根据变量取值得性质不同,变量分为(ABDF)

A、定类变量

B、定序变量

C、自变量

D、定距变量

E、因变量

F、定比变量

86.变量就是概念得一种类型,就是指具有一个以上取值得概念,就是可以实际测量

得概念,如,“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等,社会研究中观察或测量得就是变量。

87.变量就是概念得特殊形式,假设就是命题得特殊形式。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命题得基本元素就是抽象得概念,而假设得基本元素就是相对具体得变量,就是可以通过经验得观察进行检验得。

88.变量就是概念得特殊形式,假设就是命题得特殊形式。特殊性体现在:命题得基

本元素就是抽象得概念,而假设得基本元素就是相对具体得变量,就是可以通过经验得观察进行检验得。

89.概念就是对现象得一种抽象,它就是一类事物得属性与特征在人们主观上得反映。

(√)

90.概念得抽象层次越高,它们所包含得信息较多,概括性较强,但却很难在经验研

究中运用。(√)

91.概念得抽象层次越高,所包含得信息较多,概括性较强,易于在经验研究中运用。

( x )

92.概念得抽象层次越高就越难以直接得观察与描述,抽象层次越高,涵盖面就越

大,特征也就越含糊。(√)

93.理论就是直接由概念构成。( x )

94.社会研究观察与描述社会现象,本质上就是对反映这一社会现象本质与属性得

概念得观察与描述。

16)命题

95.命题中得基本元素就是抽象得概念,假设中得基本元素就是( B )

A、具体得理论

B、具体得变量

C、具体得研究主题

D、具体研究问题

96.命题就是关于一个概念得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得陈述,命题包括( ABCD )等

类型。

A、公理

B、定律

C、假设

D、经验概括

E、研究问题

97.命题就是关于一个概念得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得陈述,比如,“工业化使人际关

系疏远”就是关于“工业化”与“人际关系”两概念间关系得陈述。

98.命题就是关于一个概念得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得陈述,它包括公理、定律、假

设与经验概括等类型。

99.命题就是关于一个概念得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得陈述,它包括公理、定律、假

设与经验概括等类型。

100.理论不就是直接由概念构成,由概念直接构成得就是命题,理论则就是由一组命题构成。

101.哪种社会研究不需要明确得研究假设( BE )

A、理论性研究

B、探索性研究

C、应用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E、描述性研究

17)假设

102.“高得受教育程度倾向于低得生育率”这一关系中,“生育率”就是“受教育程度”得( C )

A.自变量

B.中间变量

C.因变量

D.等价变量

103.( C )不可以进行直接检验。

A.经验概括

B.定理

C.公理

D.假设

104.假设“如果x,则y”这种陈述形式属于( A )

A.条件式陈述

B.差异式陈述

C.函数式陈述

D.复合式陈述

105.假设“年龄不同得人,生活方式也不同”这种陈述形式属于( B )A.条件式陈述

B.差异式陈述

C.函数式陈述

D.复合式陈述

106.研究假设得主要来源就是( BC)

A、常识

B、现有调查资料

C、现有理论

D、个人猜测

107.(研究)假设就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得尝试性陈述,或推测性判断/设想,或研究问题得暂时得答案。就是可以被检验及有待被检验得命题。

108.理论不就是直接由概念构成,由概念直接构成得就是命题,理论则就是由一组命题构成。(√)

18)理论与研究得关系

109.根据华莱士得观点:可以从经验观察、记录事实入手,也可以从理论推导入手,形成“科学环”得研究模型。(√)

110.社会研究创造理论,也需要理论得基础与指导,研究与理论共同促进了社会知识得积累与发展。(√)

111.美国社会学家华莱士提出“科学环”,指出理论与研究得不断相互作用得过程,理论与研究相互依存、相互发展。(√)

112.根据美国社会学家华莱士提出得“科学环”,科学(研究)就是理论与研究得不断相互作用得过程。(√)

113.一项具体得社会研究往往只走完整个“科学环”圆环(过程)得一半,要么就是理论建构,要么就是理论检验。(√)

114.理论向人们提供了认识与理解世界/现象得一般框架,就是研究得基础与起点。

(√)

19)归纳推理

115.们从每天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得现象中总结出“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得普遍性命题,这就是运用了(B)

A.统计性概括

B.经验归纳

C.演绎推理

D.抽样—推论

116.以下关于归纳法主要作用陈述中正确得就是( A )

A.发现事物之间得联系,而不就是发现一般原理

B.在发现事物之间得联系基础上发现一般原理

C.发现一般原理,而不就是发现事物之间得联系

D.发现事物之间得联系得同时发现一般原理

117.社会研究普遍使用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两种推理方式,其中归纳推理得过程就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得过程就是从一般到特殊。

118.社会研究普遍使用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两种推理方式,其中归纳推理得过程就是从一般到特殊。( x )

119.社会研究普遍使用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两种推理方式,其中归纳推理得过程就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得过程就是从一般到特殊。

120.经验概括就是对现象反复出现得规律或特征得总结,或就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得某种相关关系得一种说明,就是对一种由经验数据证实了得变量间关系或事实得一般性陈述。

121.案例资料得归纳方式包括( BC )

A、检验归纳

B、列举归纳

C、排除归纳

D、解释归纳

20)演绎推理

122.在科学研究中,一般得模式就是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假设演绎法”得逻辑过程,这种过程包括( ABCD )

A、观察一种现象或一组完整得事件

B、对观察得结果进行概括,试图形成一种能够解释所观察得现象得理论

C、从这种概括得理论出发,推演出具有逻辑性得某种结论

D、用具体得材料来检验这种理论

E、得出研究结果

123.经验研究在推动理理发展上具有得功能就是( ABCD )

A、开创理论

B、重整理论

C、扭转理论

D、澄清概念

124.研究问题就是一项具体研究得逻辑起点,根据研究问题,可以采用两种不同得研究路线,即从观察→理论得理论建构过程与从理论→观察得理论检验过程。125.研究问题就是一项具体研究得逻辑起点,根据研究问题,可以采用两种不同得研究路线,即从观察→理论得理论建构过程与从理论→观察得理论检验过程。126.没有理论,经验性得社会研究工具得使用就就是经验主义,而缺少经验性得检验,关于社会得理论就就是一种不负责任得或轻率得意义形态。(√)

127.社会研究普遍使用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两种推理方式,其中演绎推理得过程就是从特殊到一般。( x )

128.经验概括就是对现象反复出现得规律或特征得总结,或就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得某种相关关系得一种说明,就是对一种由经验数据证实了得变量间关系或事实得一般性陈述。(√)

129.经验概括就是在现象与本质之间建立起一种必然得联系,就是人们对事实得理性认识,因此,经验概括就是理论。( x )

130.经验概括包括统计规律还不就是理论,还不就是人们对事实得理性认识,还没有在现象与本质之间建立起一种必然得联系。(√)

21)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131.理论构建就是在对社会现象观察得基础上,通过( C )方法,得出解释这些现象得理论。

A、逻辑推理

B、演绎推理

C、归纳推理

D、假设演绎推理

132.一种理论解释得发展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得过程或阶段:即以归纳推理为标志得理论建构过程与以演绎推理为特征得理论检验过程。(√)

133.理论构建就是以观察为起点,然后通过归纳推理,得出解释这些现象得理论。

134.理论检验就是以理论为起点,通过演绎推理,作出预言或预测,并通过对实际事物得观察来检验预言得正确性。

135.社会理论就是发现而不就是创造得。( x )

136.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现象得认识,需要对所观察得现象(经验概括)寻求或创造一种理论解释,即发展一种理论,理论就是在我们获得解释得努力中创造出

来得。(√)

137.理论构建起始于对经验现象得观察,这种观察可以就是定量得,也可以就是定性得。(√)

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

22)研究问题得概念

138.社会研究中得研究问题就是指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得( B )。

A、宏观问题

B、具体问题

C、抽象问题

D、研究主题

139.社会研究中得研究问题就是社会研究所要回答得具体问题,它就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得问题。

140.研究问题就就是研究主题,它们没有什么实质上得区别。( x )

141.选题就是指在研究领域内选择与确定自己需要研究得可以成为问题得“问题”,即确定研究问题。(√)

23)选题得意义

142.“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就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得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得问题、新得可能性,从新得角度去

瞧旧得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得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得真正进步。”说这段

话得科学家就是( C )

A、爱波斯坦

B、钱学森

C、爱因斯坦

D、居里夫人

143.研究课题对一门学科得发展,对某种理论得形成或检验,对社会规律得认识,对社会现象得解释等所能做得贡献,指得就是选题得( B )

A、实践意义

B、理论意义

C、抽象意义

D、具体意义

144.研究课题对现实中存在得社会问题进行科学得回答,并能对解决或改善这类社会问题提供建议与对策,指得就是选题得( A )

A、实践意义

B、理论意义

C、抽象意义

D、具体意义

145.“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就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得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得问题、新得可能性,从新得角度去瞧旧得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得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得真正进步。”说这段话得科学家就是爱因斯坦。

146.研究课题得理论意义就是指研究课题对一门学科得发展,对某种理论得形成或检验,对社会规律得认识,对社会现象得解释等所能做得贡献。(√)147.研究课题得实践意义就是指研究课题对现实中存在得社会问题进行科学得回答,并能对解决或改善这类社会问题提供建议与对策。(√)

148.研究课题对现实中存在得社会问题进行科学得回答,并能对解决或改善这类社会问题提供建议与对策,指得就是选题得实践意义。

149.研究课题对一门学科得发展,对某种理论得形成或检验,对社会规律得认识,对社会现象得解释等所能做得贡献,指得就是选题得理论意义。

24)研究问题得来源

150.研究问题主要来源于( ABD )

A、社会现实或现实社会生活

B、个人经历与经验

C、社会理论

D、相关研究文献

食品分析思考题参考答案培训讲学

1、食品分析包含哪些内容?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内容:(1)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包括水分、灰分、无机盐、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3)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分析,包括有害元素、农药、细菌/霉菌毒素、食品加工中形成的有害物质、来自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4)食品 的感官评定。 分析方法: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包括定性和定量,定量分析法包括质量法和容量法)、仪器分析法(包括物理分析法如通过测定密度、黏度、折光率、旋光度等物质特有的物理性质来求出被测组分含量,和物理化学分析法如通过测量物质的光学性质、电化学性质等来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2、采样的定义及要求。采样时应注意什么?试举例说明谷物样品、果蔬样品、罐头食品如何采样?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这项工作称为样品的采集。要求:正确采样。 采样时应注意: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第二,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1、均匀固体物料(如粮食、粉状食品)(1)有完整包装(袋、桶、箱等)的: 可先按V总件数/2确定采样件数,然后从样品堆放的不同部位,按采样件数确定具体采样袋(桶、箱),再用双套回转取样管采样。将取样管插入包装中,回转180。取出样品,每一 包装须由上、中、下三层取出三份检样;把许多检样综合起来成为原始样品;用“四分法”将原始样品做成平均样品,即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堆积在清洁的玻璃板上,压平成厚 度为3cm 以下的图形,并划成“+”字线,将样品分成四份,取对角的二份混合,再如此分为四份,取对角的二份。这样操作直至取得所需数量为止,此即是平均样品。 3、为什么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 食品成分复杂,含有大分子有机物、各种无机元素等组分。这些组分往往以复杂的结合态或络合态形式存在,干扰测定。为了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必须在测定前排除干扰;此外 有些被测组分在食品中含量极低,须在测定前对样品进行浓缩。 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机物破坏法(干法灰化、湿法消化)、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 谱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 4、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干燥过程主要除去的是哪一类水分? 水分的存在状态:1、结合水或束缚水:由氢键结合力系着的水,如在食品中与蛋白质活性基(-OH, =NH,-NH2,-COOH,-CONH2 )和碳水化合物的活性基(-OH )以氢键相结合而不能自由运动的水。束缚水有两个特点:(1)不易结冰(冰点-40C ); (2)不能作为溶 质的溶媒。2、自由水或游离水:组织、细胞中容易结冰、且能溶解溶质的那部分水。干燥过程主要除去的是自由水。 5、密度与相对密度的测定在食品检验中有什么意义?相对密度是物质重要的物理常数。各种液态食品都具有一定的相对密度,当其组成成分及浓度发生改变时,其相对密度往往也随之改变。通过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可以检验食品的纯度、浓度及判断食品的质量。 6、说明折光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理化检验中的应用? n i*sin a i=n2*sin a 2 n i*sin90 ° =n2*sin a 临n 1= n2*sin a 2 式中n2 为棱晶的折射率,是已 知的。因此,只要测得了临界角a 临,就可求出被测样液的折射率n i。知道n i就可以查出对 应的浓度。通过测定液态食品的折射率,可以鉴别食品的组成,确定食品的浓度,判断食品的纯净程度及品质。折光法测得的只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因为固体粒子不能在折光仪上反应出它的折射率。含有不溶性固形物的样品,不能用折光法直接测出总固形物。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符号√,错误的打符号× 1.在实际生产中,有时也利用机构的"死点"位置夹紧工件。( ) 2. 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的条件是:原动件的个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 ) 3.若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则力矩为零。 ( ) 4.平面连杆机构中,连杆与从动件之间所夹锐角称为压力角。 ( ) 5.带传动中,打滑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 ) 6.在平面连杆机构中,连杆与曲柄是同时存在的,即只要有连杆就一定有曲柄。 ( ) 7.标准齿轮分度圆上的齿厚和齿槽宽相等。 ( ) 8.平键的工作面是两个侧面。 ( ) 9.连续工作的闭式蜗杆传动需要进行热平衡计算,以控制工作温度。 ( ) 10.螺纹中径是螺纹的公称直径。() 11.刚体受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交于一点。( ) 12.在运动副中,高副是点接触,低副是线接触。 ( ) 13.曲柄摇杆机构以曲柄或摇杆为原动件时,均有两个死点位置。 ( ) 14.加大凸轮基圆半径可以减少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 1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是15。 ( ) 16.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一定为1。 ( ) 17.将通过蜗杆轴线并与蜗轮轴线垂直的平面定义为中间平面。 ( ) 18.代号为6205的滚动轴承,其内径为25mm。 ( ) 19.在V带传动中,限制带轮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限制带的弯曲应力。 ( ) 20.利用轴肩或轴环是最常用和最方便可靠的轴上固定方法。( ) 二、填空题 1.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相等,相等。 2.螺杆相对于螺母转过一周时,它们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称为 。 3.在V带传动设计中,为了限制带的弯曲应力,应对带轮的 加以限制。 4.硬齿面齿轮常用渗碳淬火来得到,热处理后需要加工。5.要将主动件的连续转动转换为从动件的间歇转动,可用机构。6.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方法有、、、等。7.常用的滑动轴承材料分为、、三类。8.齿轮轮齿的切削加工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和两类。 9.凸轮机构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和相对位置分类,可分为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和凸轮机构。 10.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及带与带轮的磨损。11.蜗杆传动对蜗杆导程角和蜗轮螺旋角的要求是两者大小和旋向。闭式蜗杆传动必须进行以控制油温。12.软齿面齿轮常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制造,其中大齿轮一般经处理,而小齿轮采用处理。

最新机械设计思考题答案汇总

2012机械设计思考题 答案

2012机械设计思考题参考答案 (此为自行整理的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篇 1.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什么?p1(课本,下同) 答: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机械零件。 2.机械零件分哪两大类? 答:通用零件,专用零件。 3.什么叫部件?(摘自百度文库) 为完成共同任务而结合起来的一组零件成为部件,是装配的单元,eg.滚动轴承、联轴器 4.机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p3 答:原动机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 5.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那些?p10-11 答:整体断裂,过大的残余变形,零件的表面破坏,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6.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是什麽?其中最基本的准则是什麽?p11-14 答: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是设计时对零件进行计算所依据的准则;其中最基本的准则有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可靠性准则。(是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可靠性准则;最基本的准则是强度准则) 7.什麽叫静应力、变应力和稳定循环变应力?稳定循环变应力有那三种形式?

静应力:应力幅等于零的应力(p24);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转移而产生变化或变化较缓慢的应力。其作用下零件可能产生静断裂或过大的塑性变形,即应按静强度进行计算。(百度文库) 变应力: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转移而产生变化的应力。它可以是由变载荷引起的,也可能因静载荷产生的(如电动机重量给梁带来的弯曲应力)。变应力作用的零件主要发生疲劳失效。(百度文库) 稳定循环变应力:变应力的最大、最小应力始终不变。(百度文库) (不稳定循环变应力:变应力的最大、最小应力呈周期性变化。) 稳定循环变应力:单向稳定变应力,单向不稳定变应力,双向稳定变应力三种形式。 8.什麽是疲劳极限?何为有限寿命疲劳极限阶段和无限寿命疲劳阶段? 疲劳极限:在疲劳试验中,应力交变循环大至无限次而试样仍不破损时的最大应力。(百度百科) 有限寿命疲劳极限阶段:在σ-N曲线上,试件经过一定次数的交变应力作用后总会发生疲劳破坏的范围,即CD段; 无限寿命疲劳阶段:在σ-N曲线上,作用的变应力的最大应力小于持久疲劳极限(即D点的应力),无论应力变化多少次,材料都不会破坏的范围,即D点以后的线段。P23 9.表示变应力的基本参数有那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是什麽?(课件) (1) 最大应力:σmax (2) 最小应力:σmin

新闻传播学院课程考核新闻学概论期末试题

新闻传播学院课程考核 新闻学概论试题 注意: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本卷与答题纸一并收回;试卷满分100分; 请认真作答;考试时间100分钟;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法治: 2、新闻价值: 3、出版自由: 4、言论自由: 5、新闻事业管理: 二.简答题: 1、简答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所主要采取的方法 2、简述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几个主要因素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 4、阐释新闻法治应该从哪几个方面予以把握。 5、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做具体解说。 三.论述题: 1、何为媒体审判?结合近几年的新闻案例,谈谈你对新闻舆论监督中媒体审判的看法。 2、结合近几年的新闻案例,谈谈如何协调公民的隐私权和公众的知情权之间的矛盾关系。四.案例分析题。 我国将优化服务推进二孩“生得出生得好” 2017年01月27日14:1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王宾)全面两孩政策迄今已落地一年,全国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已逾四成。如何才能让二孩“生得出、生得好”?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我国将继续调整扩增助产服务资源,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 2016年,中国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高龄高危产妇比例增加,生育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显,出生人口达到2000年以来最高峰。 产科床位够不够?数据显示,2016年,中央投资29.1亿元,支持45个市级和202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国家卫计委妇幼司司长秦耕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力争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14万名,新增产科床位8.9万张,力争在“十三五”前期解决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供需矛盾。 母婴安全怎样保障?2016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9.9/10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7.5‰和10.2‰。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全面推广使用全国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据了解,我国共有8.8亿妇女儿童,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要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儿童照料等资源,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案例中所体现出的新闻传播学理论。

食品分析习题

绪论 1、试简述食品分析的性质和任务。你准备怎样来学好这门课程? 2、食品分析包含了哪些内容? 第一章: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1.作为品质管理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你必须指导新来的工作人员选择采样计划。你将与新来者讨论哪些常规因数?如何区分属性采样和变量采样?三种基本采样计划的差异和与采样计划有关的风险是什么? 2.你的上司要求你提出并采用一种多重采样计划。你怎样确定接受线和拒绝线?为什么? 3.非概率采样和概率采样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更适用?为什么? 4.对一种适用于收集供分析用的代表性样品的装置来说,试描述为确保采集代表性样品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和适用这种装置采样的食品产品。 5.制备分析样品的装置,应采取什么预防措施,来确保样品组成在制备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6.实验室认可有那些作用,其程序是什么? 7.采样之前应做那些工作?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 8.了解样品的分类及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9.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10.常用的样品预处理发放有那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11.针对下列与样品采集和制备有关的问题,说出一种解决问题的答案。 (1)样品偏差; (2)在分析前样品存储过程中组成成分的变化; (3)在研磨过程中的金属污染; (4)在分析前样品存储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 12.用一系列溶剂提取转移蛋白质前,你必须将谷物蛋白质粉碎成10目大小的样品。(1)10目的含义是什么? (2)你会采用10目筛用于分析吗?试说明理由。 13.你公司想创立一个营养物标准分析,你负责谷制品的样品采集和制备。你的产品是―低脂‖和―高纤维‖的。你将用哪种采样计划?你将用属性采样还是变量采样?你的情况与哪种风险有关?你用概率采样还是非概率采样?在样品采集和制备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特殊问题?你应该如何防止和减少这些问题。 第二章: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精品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解答参考 1-2题 ,7,5===h l P P n 107253=-?-?=F 机构有1个主动构件,所以机构有确定运动。 1-3题 1,11, 8===h l P P n 1111283=-?-?=F 机构有1个主动构件,所以机构有确定运动。 1-4题 0,11, 8===h l P P n 2011283=-?-?=F 机构有2个主动构件,所以机构有确定运动。 1-5题 1,8, 6===h l P P n 118263=-?-?=F 机构有1个主动构件,所以机构有确定运动。 2-1题 (a )双曲柄机构; (b )曲柄摇杆机构; (c )双摇杆机构; (d )双摇杆机构。 2-2题 0≠e 时,曲柄条件:e l l BC AB -<; 0=e 时, 曲柄条件:BC AB l l <。 2-4题

精品 极位夹角 ?=+-??=+-?=3636.161 2.11 2.118011180K K θ

精品 2-7题 极位夹角?=+-??=+-? =361 5.11 5.118011180K K θ 3-2题

精品 4-1题 m z m h z d a a )2()2(* +=+= 所以 25.2100 225 2== +=z d m a mm 主要几何尺寸计算(略)。 4-2题略 4-3题 分锥角 "43'25684287.6817 43arctan arctan 122?=?===z z δ "17'34215713.2190221?=?=-?=-∑=δδδ 分度圆 5117311=?==mz d mm ; 12943322=?==mz d mm 齿顶圆 580.565713.21cos 3251cos 2111=???+=+=δm d d a mm 206.1314287.68cos 32129cos 2222=???+=+=δm d d a mm 齿根圆 304 .445713.21cos 34.251cos 4.2111=???-=-=δm d d f mm 353.1264287.68cos 34.2129cos 4.2222=???-=-=δm d d f mm 锥距 358.6943172 32222 221=+?=+= z z m R mm 齿顶角 "44'4237122.3358.693 arctan arctan ?=?===R h a a θ 齿根角 " 7'2744519.4358 .696 .3arctan arctan ?=?===R h f f θ

《机械设计》复习思考题 解答

机械零件的强度 复习思考题 1、静应力与变应力的区别?静应力与变应力下零件的强度计算有何不同? 静应力只受静载荷作用而变应力则可能受到静载荷作用也可能受到动载荷作用 静应力:1)脆性材料取抗拉强度极限2)塑性材料取屈服极限 变应力:均取疲劳极限 2、稳定循环变应力的种类有哪些?画出其应力变化曲线,并分别写出最大应力σmax、最小应力σmin、平均应力σm、应力幅σa与应力循环特性γ的表达式。 静应力,非对称循环应力,对称循环应力,脉动循环应力 3、静应力是否一定由静载荷产生?变应力是否一定由变载荷产生? 是;不一定 4、机械零件疲劳破坏的特征有哪些?机械零件疲劳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整体断裂,表面破坏,变形量过大,破坏正常工作中引起的失效应力集中,尺寸大小,表面状态 5、如何由σ-1、σ0和σs三个试验数据作出材料的简化极限应力图? 以σ-1、在y轴上确定点A,以σs在x轴上确定点C,定坐标点B (σ0/2,σ0/2),连接AB两点作直线,过C点作与OC成45°角的直线交线AB于点E就可以得到简化的极限应力图 6、相对于材料,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综合影响因素K σ的表达式为何?如何作零件的简化极限应力图? 1应力集中,尺寸大小,表面状态 (K)=σ-1/σ-1e σ-1材料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 σ-1e零件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 7、应力集中、零件尺寸和表面状态是否对零件的平均应力σm和应力幅均有影响? 有 8、按Hertz(接触应力)公式,两球体和圆柱体接触时的接触强度

与哪些因素有关? 作用于接触面上的总压力,初始接触线长度,初始接触线处的曲率半径,材料泊松比,材料的弹性模量 9.何谓机械零件的失效?何谓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 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性能称为失效;在一定的使用寿命时间内零件的各性能可以满足机械工作的各项要求的能力。 10.机械零件常用的计算准则有哪些? 强度刚度寿命振动稳定性可靠性 11、在静强度条件下,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___屈服极限应力_______;而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______抗拉极限应力_____。 摩擦、磨损与润滑 复习思考题 1、滑动摩擦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1)干摩擦: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摩擦 2)边界摩擦:表面有边界膜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边界膜和表面的吸附能力 3)流体摩擦:表面被流栖膜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流体内部分子间粘性阻力 4)混合摩擦:此摩擦处于流体擦擦和边界摩擦的混合状态 2、典型的磨损分哪三个阶段?磨损按机理分哪几种类型? 分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 粘附,磨粒,疲劳,冲蚀,腐蚀,微动51 3、润滑油和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粘度,润滑性,极压性,内闪点,凝点,氧化稳定性 润滑脂:锥入度,滴点 4、什么是流体的粘性定律? 5、粘度的常用单位有哪些?影响粘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影响? 恩氏粘度,通用赛氏粘度,商用雷氏秒,巴氏度。 温度,压力;温度升高,粘度下降。压力增大粘度增大。 6、流体润滑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1流休动力润滑,借助于相对速度而产生的粘性流体膜将两摩擦表

新闻学概论练习题

什么是软新闻 什么是新闻价值 什么是客观报道 什么是知晓权 什么是协同自律 简述对新闻自由限制的途径 简述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提出的新闻自由所包含的内容什么是受众心理 什么是选择性理解 什么是守门人 什么是精确新闻学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政治素养 简述受众需要的内容 简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倾向 简述受众从接收到接受新闻信息的所经历的阶段 简述新闻编辑的宏观任务 简述报纸的特点 试述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特性。 试述广告与新闻的区别 简述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简述新闻事业的性质 简述新闻传播的主要模式 简述目前世界存在的几种新闻法 试述“守门人”理论的发展过程 试述解释性报道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什么是舆论 什么是知晓权 什么是持续性新闻 什么新闻的新鲜性 简述新闻自由受到限制的几种主要情况 简述新闻事业的舆论功能 简述人类传播活动的主要发展阶段 简述广告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和制约 简述新闻真实所包含的内容 简述解释性报道的特点 试述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 试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什么是新闻事业 什么是传播自由 什么是新闻编辑策划 什么是新闻政策 熵

简述新闻事业功能变化的几种情况 简述舆论的特点 简述我们党的“正面宣传”的含义 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简述调查性报道的特点 简述故意失真新闻的原因 试述新闻价值实现的途径 试述如何正确看待新闻自由 你们是新闻职业道德 什么是公共关系 什么是新闻纪录片 什么是新闻专访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受众意识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素养 简述新闻与舆论的区别 简述新闻价值的含义 简述非故意失真失实新闻的原因 简述新闻倾向性的几种表现 试述新闻真实性所要包含的内容 试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什么是有偿新闻 什么是新闻传播者的自我意识 什么是客观报道 新闻编辑方针 什么是新闻法规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社会意识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业务素养包含的内容 简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倾向 简述新闻媒介实施舆论监督的条件 简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 简述新闻编辑人员的具体工作包含的内容 试述传统媒介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过程。 试述西方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过程中,新闻自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食品分析习题库2

习题一 一、填空题 1.食品分析必须懂得正确采样,而要做到正确采样则必须做到__第一,采集 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第二,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志________,否则检测结果不仅毫无价值,还会导致错误结论。 2.采样一般分为三步,依次获得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检样是指 _由 分析对象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_____ ,原始样品是指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_______ ,平均样品是指___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再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的样品________。采样的方式有___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_____ ,通常采用 ________方式。样品采集完后,应该在盛装样品的器具上贴好标签,标签上应注明的项目有__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方法,采样数量,分析项目,采样人。 3.样品的制备是指 ___对样品进行粉碎,混匀,缩分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目的是___保证样品十分均匀_________。 4.样品的预处理的目的是(消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组分,是被测组分 浓缩),预处理的方法有(有机物破坏法,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 5.食品分析的内容包括食品营养成份的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分析,食品有 害物质的分析,微生物检验,食品的感官鉴定,其中的(食品营养成份的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分析,食品有害物质的分析)属于理化检验的内容。 6.干法灰化是把样品放入(高温炉)中高温灼烧至(残灰为白色或浅灰色)。 湿法消化是在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并加热消煮,使样品中有机_物质分解,氧化,而使待测成分物质转化为无机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 7.溶剂浸提法是指_____(利用样品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将 各组分完全或部分地分离的方法)__________,又称为_(溶剂提取法)_________。溶剂萃取法是在样品液中加入一种___(与原溶剂不互溶的)_______溶剂,这种溶剂称为___(萃取剂)______,使待测成分从_原溶剂______中转移到_萃取溶剂_________ 中而得到分离。 8.蒸馏法的蒸馏方式有(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汽蒸馏)等。 9.色谱分离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有 _(吸附色谱分离,分配色谱分离,离 子交换色谱分离)_等分离方法。 10.化学分离法主要有___磺化法____、皂化法____和__沉淀分离法____。 11.样品经处理后的处理液体积较大,待测试成份浓度太低,此时应进行浓 缩,以提高被测组分的浓度,常用的浓缩方法有常压浓缩法,减压浓缩法 12.称量样品时,使用的容器越大,称量出的样品误差越__小___(大或小)。 二、选择题: 1.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A.代表性 B.典型性 C.随意性 D.适时性 2.使空白测定值较低的样品处理方法是() A.湿法消化 B.干法灰化 C.萃取 D .蒸馏 3.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思考题

第0章 1.机器的组成 2.机械设计的要求 3.机械设计的过程 第1章 1-1解释下列概念 1)机构、机器、机械。 2)零件、构件、原动件、从动件、机架。 3)运动副、高副、低副、转动副、移动副。 4)运动链、平面机构、空间机构。 5)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 6)瞬心、绝对瞬心、相对瞬心、三心定理; 1-2 推演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 1-3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4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1-5 如何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1-6 如何用瞬心法分析机构运动? 第2章连杆机构 2-1 解释下列概念 1)整转副、摆转副、曲柄、摇杆; 2)机构倒置; 3)极位、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急回运动,压力角、传动角、死点。 2-2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3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方式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2-4 什么是杆长条件?平面四杆机构满足杆长条件时,那些转动副是整转副?存在曲柄的条件是什么? 2-5 哪些平面四杆机构存在急回特性?这些机构在什么条件下没有急回特性? 2-6 画出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和摆动导杆机构的极限位置示意图(曲柄为原动件),标出极位夹角。 2-7 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处于什么位置时传动角最小(曲柄为原动件)? 2-8 总结作图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有哪几类问题,已知条件是什么,需要求出哪些参数,作图要点有那些(可画示意图说明)? 第3章凸轮机构 3-1 解释下列概念 1)基圆、行程、推程(运动角)、回程(运动角)、近休止程(角)、远休止程(角);2)理论廓线、偏距(圆); 3)刚性冲击、柔性冲击; 4)压力角。 3-2 凸轮机构的类型有那些(按不同分类方法分别说明)? 3-3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有那些?冲击特性如何? 3-4 简要说明反转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方法。 3-5 若凸轮机构推程最大压力角太大,应如何改进? 3-6 什么是轮廓变尖、失真?如何避免? 第4章齿轮机构

机械设计思考题集讲解

机械设计思考题集 第一章机械设计总论 1.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设计的准则?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有哪些? 2.什么叫机械零件的失效?机械零件失效的形式有哪些?机械零件失效的原因? 3.表面损伤失效的分类,及其成因以及避免措施?表面强化?表面强化深度的影响因素,如何控制其强化深度? 4.什么是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机械设计中“三化”有什么意义? 第二章机械零件的强度 1.作用在机械零件上的变应力有哪几种类型?如何区分它们? 2.何为工作载荷、名义载荷、和计算载荷?名义载荷与计算载荷有和关系? 3怎样区分表面挤压应力和表面接触应力?试说明两圆柱体接触应力计算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4.什么是静载荷、变载荷、和变应力?试举出两个机械零部件在工作时受静载荷作用而产生变应力的例子? 5.什么是稳定变应力和非稳定变应力?双向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如何进行? 6.什么是材料的疲劳极限?试根据材料的疲劳曲线(σ-N曲线),说明什么叫循环基数Ν0、条件疲劳极限N rN和疲劳极限σr,并根据疲劳曲线方程导出N rN 的计算公式。 极限应力线图有何用处? 7.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影响因素中的Kσ、εσ、β只对变应力的应力幅部分有影响?如何提高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8.疲劳破坏与静强度破坏的区别?试述金属材料疲劳断裂的过程? 摩擦与润滑 9.何谓摩擦?常见润滑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10.何谓磨损?按机理不同,磨损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减轻磨损的途径有哪些?

11.零件的正常磨损分为几个阶段?每阶段各有何特点?试画出正常磨损过程中磨损量随时 间变化的曲线图? 12.润滑油、润滑脂各有何主要性能指标?如何理解黏度的概念? 13.润滑有何作用?常用润滑剂有哪几类?各适用什么场合? 14.润滑剂黏度对摩擦的影响?温度压力变化对润滑油粘度的影响? 15.在进行机械零件有限寿命的疲劳强度计算时,需将材料的疲劳曲线修正成零件的疲劳曲线。有几种修正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第三章螺纹连接 0.常用螺纹分类?各有什么特点?其应用场合是什么? 1.螺纹连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 2.螺栓组连接受力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通常要做哪些假设条件?螺栓柱 连接结构设计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3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4.受拉伸载荷作用的紧螺栓联接中,为什么总载荷不是预紧力和拉伸载荷之和? 对于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螺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小螺栓应力σa? 5.在螺纹连接中,螺纹牙间载荷分布为什么会出现不均匀现象?常用哪些结构可使螺纹牙间 载荷分布趋于均匀? 6.什么是螺栓的预紧?螺纹预紧的目的是什么?列举常用的预紧的方法? 7.为什么对重要联接要控制预紧力大小?控制预紧力大小的方法有哪几种? 8.螺纹的防松?为什么螺纹连接需要防松?防松的实质是什么?有哪几类防松措施? 9.在重要的紧螺栓联接中,为什么尽可能不用小于 M12~M16 的螺纹? 10.提高螺栓疲劳强度的措施有哪些?为什么增大被连接件刚度或减小螺栓刚度能提高螺栓联接强度?并画出被连接件刚度改变后的力——变形图。 降低螺栓刚度C b及增大被连接件刚度C m的措施有哪些? 11.为改善螺纹牙上载荷分配不均现象,常采用悬置螺母或内斜螺母,是分析其原因? 12.偏心载荷对螺栓连接强度有什么影响?常采用哪些措施防止偏心载荷出现? 13.紧螺栓连接强度计算公式中系数1.3的含义是什么?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报纸最早产生于( A ) A威尼斯 2、“意见自由市场”理论最早有(D )提出 D.弥尔顿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4、新闻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新闻内容的( C) C.指向性 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 B.约翰·弥尔顿 6.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7.新闻事业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手段是( D ) D.传播新闻信息 8.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 D.上层建筑层次 9、一般地说,公营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A ) A.社会化领导制 10、新闻立法是指(D ) 11、一般地说,国有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B ) B. 政府领导制 12、.新闻的基本特性是( A ) A.新鲜、真实、.迅速及时 1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提出者是( D ) D.毛泽东 14.新闻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D ) D.行政控制行为 15、新闻的本源是( B ) B.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16、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 A )。 A. 哈瓦斯社 17、新闻体制的核心是( C ) C.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 18、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除采访、编辑之处,另一个是( A ) A.写作 19、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办的无产阶级报纸是( C ) C.新莱茵报

20、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 C.人民的监督 21、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六条首位的是( C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除了沟通信息,还有( A ) A.影响舆论 23、在新闻传播的三要素中,除了事实和新闻接受者之外。另一个是( C ) C.新闻报道者 24、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手段是( D ) D.忠实记录 25、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 B ) B.信息交往 26新闻价值的实质是( D ) D.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征的量化把握 27、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C.戈公振 28、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 B ) B.客观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传媒业经营活动的三大基本原则() A.普遍服务B.编营分离C.受众中心 2、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的正规途径有() A.司法控制B.行政控制C.资本控制D.媒体的自律 3、新闻媒介受众的独有特征() A.广泛性B.混杂性D.隐蔽性 4、当前中国新闻改革四个鲜明的基本特点是() A.从自发走向自觉 B.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更新 C.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 D.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 5、新闻媒介所有制基本类型()。A.私营媒介B.公营媒介C.国营媒介 6、目前世界新闻学的主导理论有()。A.自由主义报刊理论B.发展新闻学C.社会责任论D.党报理论 7、新闻活动的渠道有()A. 亲身传播B. 大众传播D. 群体传播 8、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媒介的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有()A.魔弹论 B.选择性理

食品分析习题整理

1、食品样品分析的程序。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数据记录,整理→分析报告的撰写。 2、采样、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采样:在大量产品(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一定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项工作叫采样。 检样:由整批食物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称为检样。检样的量按产品标准的规定。 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作检验用者称为平均样品。 3、随机抽样的方法有哪些?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分段随机抽样。 4、四分法? 将样品按照测定要求磨细,然后混合,平铺成圆形,分成四等分,取相对的两份混合,然后再平分,直到达到要求。 5、样品如何保存? 放在密闭、洁净容器内,臵于阴暗处保存。易腐败变质的放在0—5℃冰箱内,保存时间也不能太长。易分解的要避光保存。特殊情况下,可加入不影响分析结果的防腐剂或冷冻干燥保存。 6、说明预处理的目的和常用方法。 目的:(1)测定前排除干扰组分;(2)对样品进行浓缩。 常用方法:(1)有机物破坏法;(2)蒸馏法;(3)溶剂提取法;(4)色层分离法;(5)化学分离法;(6)浓缩。 7、指出干法灰化和湿法灰化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应用范围:用于测定食品中无机成分的含量,且需要在测定前破坏有机结合体,如蛋白质等。 特点:干法灰化法——优点:(1)此法基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试剂,故空白值低。(2)因灰分体积很小,因而可处理较多的样品,可富集被测组分。(3)有机物分解彻底,操作简单。缺点:(1)所需时间长。(2)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3)坩埚对被测组分有吸留作用,使测定结果和回收率降低。 湿法灰化法——优点:(1)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时间短。(2)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减少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缺点:(1)产生有害气体。(2)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3)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 1、测定食品中水分的目的和意义? (1)水分是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控制水分是保障食品不变质的手段;(2)保证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存期;(3)维持食品中其他组分的平衡关系;(4)保持食品良好的感官性状。 2、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按是否束缚划分:结合水(束缚水)、自由水 按存在形式划分:物理结合水、溶液状态水、化学结合水 3、如何选择测定水分的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全

7-1解:(1)先求解该图功的比例尺。 (2 )求最大盈亏功。根据图7.5做能量指示图。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 ,,,,,,,。将各区间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 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6)如下:首先自向上做 ,表示区间的盈功;其次作向下表示区间的亏功;依次类推,直到画完最后一个封闭 矢量。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其绝对值为: (3 )求飞轮的转动惯量 曲轴的平均角速度:; 系统的运转不均匀系数:; 则飞轮的转动惯量:

图7.5图7.6 7-2 图7.7 图7.8 解:(1)驱动力矩。因为给定为常数,因此为一水平直线。在一个运动循环中,驱

动力矩所作的功为,它相当于一个运动循环所作的功,即: 因此求得: (2)求最大盈亏功。根据图7.7做能量指示图。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 ,,。将各区间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 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8)如下:首先自向上做,表示区间的盈功; 其次作向下表示区间的亏功;然后作向上表示区间的盈功,至此应形成一个封闭区间。 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 欲求,先求图7.7中的长度。如图将图中线1和线2延长交于点,那么在中, 相当于该三角形的中位线,可知。又在中,,因此有: ,则

根据所求数据作出能量指示图,见图7.8,可知最大盈亏功出现在段,则 。 (3)求飞轮的转动惯量和质量。 7-3解:原来安装飞轮的轴的转速为,现在电动机的转速为,则若将飞轮 安装在电动机轴上,飞轮的转动惯量为: 7-4解:(1)求安装在主轴上飞轮的转动惯量。先求最大盈亏功。因为是最大动能与最小 动能之差,依题意,在通过轧辊前系统动能达到最大,通过轧辊后系统动能达到最小,因此: 则飞轮的转动惯量: (2)求飞轮的最大转速和最小转速。

机械设计习题集分析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机械设计概论 1,一部完整的机器由哪些部分所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试以汽车为例说明这些组成部分各主要包括些什么? 答:包括:动力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辅助部分,传动部分。 2,人们常说的机械的含义是什么?机器和机构各指的是什么? 答: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机器是人类进行生产以减轻体力劳动和提高生产率的主要工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通过活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统称为机构。 3,什么是部件?什么是零件?什么是构件? 答:为完成同一使命在结构上组合在在一起并协同工作的零件成为部件。组成机器的不可拆的基本单元称为机械零件。构件是机械系统中实际存在的可更换部分,它实现特定的功能,符合一套接口标准并实现一组接口。 4,什么是通用零件?什么是专用零件? 答:各种机器中普遍使用的零件称为通用零件。只有在一定类型的机器中使用的零件称为专用零件。 5,什么是标准件? 答:经过优选,简化,统一并经以标准代号的零件和部件称为标准件。 6:机器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机械零件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设计要求? 答:(1),在使用方面,机器应能在给定的工作期限内具有高的工作可靠性,并能始终正常工作;在经济方面,应从机器费用,产品制造成本等多种因素中综合衡量,以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案为最佳设计方案;机器外观造型应比例协调,大方,给人以时代感,美感,安全感;限制噪声分贝数。(2)工作可靠,又要成本低廉,应正确选择材料,合理规定公差等级以及认真考虑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和装配工艺性。 7,机械零件的计算可分为哪两种?它们大致可包含哪些内容? 答:可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两种。设计计算根据零件的工作情况和选定的工作能力准则拟定出安全条件,用计算方法求出零件危险截面的尺寸,然后根据结构与工艺条件和尺寸协调的原则,使结构进一步具体化。校核计算是先参照已有实物,图纸和经验数据初步拟定零件的结构布局和有关尺寸,然后根据工作能力准则核验危险截面是否安全。 第二章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 1,什么是机械零件的失效?机械零件可能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哪些? 答:机械零件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设计要求性能时,称为失效。包括:因强度不足而断裂:过大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摩擦表面的过度磨损,打滑或过热;联接松动;压力容器,管道等的泄漏;运动精度达不到要求等。 2,什么是零件的工作能力?什么是零件的承载能力? 答:零件不发生失效时的安全工作限度称为工作能力。对载荷而言的工作能力称为承载能力。 3,什么是静载荷,变载荷,名义载荷,计算载荷?什么是静应力和变应力? 答: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缓慢的载荷称为静载荷。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或非周期变化的载荷称为变载荷。根据额定功率用力学公式计算出的载荷称为名义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缓慢的应力称为静应力。随时间变化的应力称为变应力。 4,稳定循环变应力σmax,σmin,σa,σm,r,五个参数分别代表什么?试列出根据已知零件的σmax,σmin计算σa,σm,及r的公式 答:σmax最大应力,σmin最小应力,σa应力幅,σm平均应力,r循环特性。σa= (σmax- σmin)/2,σm=(σmax+ σmin)/2,r= σmin/σmax。 5,提高零件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答:a合理布置零件,减少所受载荷;b降低载荷集中,均匀载荷分布;c采用等强度结构;d选用合理截面;e减小应力集中。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三、名词解释题 1.舆论 答: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舆论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紧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特性。 2.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这些特殊素质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3.报纸的二次售卖 答:报纸的二次售卖是指报纸既向读者出售新闻媒介内容,又向广告主出售广告版面。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的是信息,这一次销售的是信息的实效性,落脚点是发行量。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的是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次销售的落脚点是广告量。 4.接近权 答: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新的权利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5.议程设置理论 答:所谓“议程设置”是有关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大众关注焦点的理论。“议程设置”也称“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对所报道重心的选择,从而构建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轻重缓急;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所注重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媒介所设置的轻重秩序来理解事件。 6.新闻学 答: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讨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7.硬新闻 答: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

食品分析思考题课件

食品分析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作为食品分析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 2.要想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需要正确实施哪些步骤? 3.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比较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之间的关系与有效性。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采样之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 2.了解样品的分类及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3.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 什么? 4.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 1.说明感官检验的特点,感官检验有哪些类型? 2.简述感官检验实验室应有哪些功能和要求? 3.如何选择、培训和考核感官检验评价员?感官检验评价员 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4.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有哪几大类?各类方法的特点和适 用范围是什么? 5.举例说明各类感官检验方法的应用和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1.简述密度瓶法测定样液相对密度的基本原理?试说明密 度瓶上的小帽起什么作用? 2.密度计的表面如果有油污会给密度的测定带来怎样的影 响?试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3.简述阿贝折光仪利用反射光测定样液浓度的基本原理,试 用其光路图表示之。 4.简述旋光法测定样液浓度的基本原理。 5.测定水及样液色度的意义。 6.黏度的测定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7.食品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食品物性 的量化与食品分析的关系。 第五章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 1.根据学习本章所掌握的测定水分的知识,指出下列各类食 品水分测定的操作方法及要点:乳粉、淀粉、香料、谷类、干酪、肉类、果酱、糖果、笋、南瓜、面包和油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