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内科复习笔记

中西医结合内科复习笔记

中西医结合内科复习笔记
中西医结合内科复习笔记

内科学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证)

1、表现:咳嗽、咯痰、喘息或气促。

发作时有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长期发复→肺气肿

每年发病累计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

2、分期:颁发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3、诊断 临床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 每年发病累计3个月 并连续2年或以上。除外具有咳嗽、咯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功能不全等。

二、阻塞性肺气肿

1 指终末细支气管的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持久性扩大,并伴有肺泡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2 体征轻度不明显,随病情发展,胸部过度膨胀,胸廓前后径增大,肩部抬高,脊柱后凸,呈桶状胸。呼吸动度减弱,触诊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扣出,肺下界或肝浊音界下降。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并发感染时,肺部可有湿罗音。心率增快,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

3 痰浊壅肺证

证候:咳喘痰多,色白黏腻,短气喘息,稍劳即著,脘痞腹胀,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滑。

治法:健脾化痰,降气平喘。

方药: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减。

三、支气管哮喘(哮病)

1、表现

特征: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持续状态:哮喘持续24小时

发作时X线:可见两肺透光度增加

2、西医治疗

(1)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首选

3、与心源性哮喘鉴别

1 左心衰竭时可出现心源性哮喘,发作时症状与哮喘相似,但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常咳粉红色泡沫痰,左心扩大,心率加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及湿罗音。

四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大于2mm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的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 咯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

2 实验室检查:胸部X片,支气管碘油造影,胸部CT,痰液检查,纤维支气管镜。

五呼吸衰竭可分为I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分别给予高浓度吸氧和给予持续低浓度给氧

六、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

(一)病因病理

1、病因

(1)细菌性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军团菌

克雷伯杆菌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

(2)病毒性肺炎――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比例高90%

(3)支原体肺炎

(4)真菌性肺炎

(5)肺炎衣原体肺炎

(6)非感染性肺炎:放射性肺炎;吸入性肺炎

(二)表现:

1 细菌性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

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咯铁锈色痰

呼吸困难→休克肺中毒肺

肺实变时有叩浊、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

并发症少见

(2)葡萄球菌肺炎

高热,咳嗽,粉红色乳状痰,伴全身毒血症→循环衰竭

两肺散在湿啰音

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肺脓肿→气胸或脓胸

(3)克雷伯杆菌肺炎

起病急,高热,痰呈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呼吸困难紫绀可有典型的肺实变体征

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脓肿;败血症,甚休克

(4)军团菌肺炎

轻者流感症状,早期可有消化道症状

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重者发绀。体温上升与脉搏不成比例并发症:早期多系统受累是本病的特点

2、病毒性肺炎

阵发性干咳。(老幼)呼吸困难,紫绀,嗜睡,精神萎靡

严重:呼吸浅速,肺部叩诊过清音,喘鸣音,三凹征

并发症:少见

3、支原体肺炎

持久的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为本病的突出症状

咽、耳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

4、真菌性肺炎

(1)肺放线菌病

起病缓慢,低热或不规则发热,粘液或脓性痰

痰中有时可找到由菌丝缠结成的“硫黄颗粒”

贫血、消瘦、杵状指

并发症:脓胸和胸壁瘘管

(2)肺念珠菌病

支气管炎型:阵发性刺激性咳嗽,点状白膜;

肺炎型:咯白色粥样痰,痰有酵母臭味或甜酒样芳香味

并发病多发性脓肿

5、肺炎衣原体肺炎

表现轻,咽痛,干咳,可持续数月

6、非感染性肺炎

(1)放射性肺炎

刺激性干咳,气急和胸痛,呈进行性加重

放射部位皮肤萎缩和硬结,出现色素沉着

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

(2)吸入性肺炎

咳淡红色浆液性泡沫状痰。痉挛性咳嗽、气急

急性期双肺有较多湿啰音,伴哮鸣音

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悸,肺胀,喘证,水肿)

(一)表现

1、代偿期:慢性咳嗽,咯痰和喘息,稍动感心悸气短乏力

2、失代偿期:急性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的诱因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体征:肺动脉高压和右室增厚的客观征象

(二)主要并发症: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

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休克、DIC

八、慢性呼吸衰竭(喘证,喘脱,闭证,厥证)

(一)血气分析

I型呼衰:PaO2<60, PaCO2≤40

II型呼衰:PaCO2>50和(或)PaO2<60

代偿性呼酸:PaCO2升高,pH正常,HCO3-升高

失代偿性呼酸:PaCO2升高,pH<7.35

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

一、心功能不全

(一)病因――心排出量下降,周围器官供血不足

1、心肌收缩力降低――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冠心病的心绞痛)

2、前负荷增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后负荷增加――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

右心后负荷增加――阻塞性肺气肿

左心后负荷增加――回心血量增加

4、严重心律失常――如快速性心律失常

(二)左心衰

――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和器官低灌注临床表现为主

1、症状: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症状;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即心源性哮喘。

咳嗽,咳痰,咯血

其他

2、体征:两肺底湿啰音;心脏扩大,心率加快,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交替脉

(三)右心衰

――以体循环静脉瘀血表现为主

1、症状: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

少尿及呼吸困难

2、体征:右心室扩大,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水肿胸水和(或)腹水,肝肿大。晚期可有黄疸、腹水

鉴别右心衰与肝硬化的要点――腔静脉压升高

(四)治疗

1、利尿剂――小剂量,逐渐加量

急性肺水肿――首选速尿

充血性心衰时不宜用――甘露醇

合理使用利尿剂是其他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3、洋地黄――心衰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

禁忌:窦房阻滞,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无永久起搏器保护的患者

不良反应: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和呕吐;神经精神症状。

中毒处理:停药

快速性心律失常:钾不低――苯妥英钠

低钾――补钾

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

中医治疗

1 心肾阳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乏力,动则气喘,身寒肢冷,尿少浮肿,腹胀便溏,面颧暗红,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肾。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2 阳虚水泛证

证候:心悸气短或不得平卧,咯吐泡沫痰,面肢浮肿,畏寒肢冷,烦躁汗出,额面灰白,口唇青紫,尿少腹胀,或伴胸水、腹水。舌暗淡或暗红,舌苔白滑,脉细促或结代。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减。

四、高血压

血压调节机制:

急性调节:通过压务感受器及交感神经活动来实现

慢性调节: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肾脏对体液容量的调节来完成

(一)病理

早期主要变化――周身小动脉痉挛

持续多年后,病变最显著的是――肾细小动脉硬化

(二)表现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主要临床特征:长期的血压增高和顽固的低钾血症

2、皮质醇增多症可见:尿中17-羟类固醇聝17-酮类固醇增高

(三)并发症

我国高血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脑血管意外

急进型高血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尿毒症

(四)治疗

危险因素: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60岁的男性或绝经后的女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低度危险:高血压一级,不存在危险因素,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半年无效给药物治疗。

中度危险:高血压1、2级伴两个以内危险因素,出生活改善,给与药物。

高度危险:一到二级伴至少三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者,以及3级高血压者,必须药物治疗。极度危险:高血压三级伴一个以上危险因素或相关临床疾病,或高血压1、2级伴有及相关的临床疾病等,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

急症――首选硝普钠

2、常用药:利尿剂-氢氯噻嗪;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钙离子拮抗剂CCB-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氯沙坦;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其他-复降片。

应用:

1)合并心衰――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

2)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用ACEI;

3)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选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

4)糖尿病――用ACEI和α受体阻滞剂

5)心梗后和冠心病――先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

6)高脂血症――不用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

7)妊娠――甲基多巴、β受体阻滞剂,不用ACEI、ARB

8)脑动脉硬化――用ACEI、CB

9)中年舒张期高血压――长效CCB、ACEI、α受体阻滞剂

10)合并支哮、抑郁症、糖尿病――不用β受体阻滞剂

11)痛风――不用利尿剂

12)心脏传导阻滞――不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CCB

高血压危重症: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

治疗:迅速降压,降低颅内压,制止抽搐

五、冠心病

心绞痛

(一)表现

1、劳力型心绞痛典型心电图改变:

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T波倒置或低平,发作缓解后恢复。

2、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症状:

部位-主要在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界限不清楚。

性质-阵发性,突然发生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

诱因-常由体力劳动或者情绪激动所引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

持续时间-疼痛渐渐加重,不超过15分钟,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多发。

缓解方式-停止诱发活动即可。

3、分型:稳定型-稳定劳力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初发劳力型、恶化劳力性、静息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

3、变异性心绞痛的主要特征:

心绞痛发作时ST段抬高

4、心肌损伤的心电图特征:ST段弓背型抬高

(二)治疗

1、硝酸甘油――降低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

2、心得安――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

3、地尔硫?――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氧

4、钙通道阻滞剂――变异型心绞痛的首选药

心血瘀阻证

证候:胸痛较剧,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加重,伴有胸闷,日久不愈,或因暴怒而致心胸剧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迂曲,脉弦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七、心肌梗死

(一)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二)表现

症状:疼痛,全身症状-发热和心动过速等,胃肠道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肠胀气和消化不良,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休克,心力衰竭-左心为主,可见于病初几天。急性心梗早期(24小时)死因主要是――心律失常

心梗最常见心律失常是――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

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病理性Q波,T波倒置。

2、血清检查,坏死标记物-肌红蛋白、肌蛋白Ⅰ或T、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

AST变化:6-10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持续3-5天

LDH变化:6-10小时开始↑,36-48小时达高峰,持续7-14天

中医辨证-气滞血淤证

证候:胸中痛甚,胸闷气促,烦躁易怒,心悸不宁,脘腹胀满,唇甲青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买沉弦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八、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1、二尖瓣狭窄

症状:呼吸困难,咯血(粉红色泡沫样痰),咳咳嗽,右心衰

体征:二尖瓣面容;梨形心;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

左心房增大。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Graham-Stell杂音

2、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爱你的病原体是草绿色链球菌。

3、心肌疾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疾病、未定性心肌病。

4、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多见引起心肌炎。

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

一、慢性胃炎

(一)病理:炎症;萎缩;化生

(二)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

免疫因素――慢性胃体炎的主要原因

理化因素

其他

二、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呗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溃疡(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一)病因

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因子与其自身防御因素失去平衡。幽门螺旋杆菌、非甾体类抗炎药、胃酸与胃蛋白酶、遗传因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精神因素、其他因素。

(二)1、表现――上腹疼痛,慢性病程发作,呈周期性、节律性,季节性,多在冬春和秋冬之交发病;病程长,几年到几十年不等;上腹疼痛有节律性,多与进食有关。

2、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

穿孔

幽门梗阻――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引起

癌变。

3、复合性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的溃疡,约占消化性溃疡等5%,一般DU早于GU,易发生幽门梗阻。

(四)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

抗酸药物治疗

保护胃粘膜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溃疡的治疗

难治性溃疡的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维持治疗

外科治疗

(五)中医治疗-脾胃虚寒证

证候: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畏寒肢冷,泛吐清水,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迟缓。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附:上消化道出血:指Tra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扩食道、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三、肝硬化

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以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再生结节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使肝脏逐渐变形、变硬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一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等多种严重并发症。

(一)病因: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血吸虫病;胆汁淤积;肝脏淤血;化学毒物或药物;代谢障碍;营养障碍;肠道感染或炎症;原因不明。

(二)表现

1、代偿期:乏力,食欲减退

2、失代偿期:

(1)肝功能减退症状;

(2)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

腹水――代偿功能减退最突出体征

(三)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

肝性脑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感染

自发性腹膜炎

原发性肝癌

肝肾综合征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四)辨证论治-气滞湿阻证

证候:腹大胀满,按之软而不坚,胁下胀痛,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或矢气稍减,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腻,脉弦。

治法:舒肝理气,健脾利湿。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四、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一)病理分型-急性水肿型;急性坏死型。

(二)表现:

腹痛――主要和首发症状多位于上腹中部,饭后1-3小时发病渐加重

疼痛剧烈而持续,向腰背放射

恶心、呕吐及腹胀

发热――中度以上发热

胁腹皮肤可见呈暗灰蓝色斑(Crey-Turner征)

脐周皮肤青紫(Cullen征)

并发症:胰腺脓肿和假性囊肿;败血症,肾衰,心衰,DIC

第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以起病急,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少尿及一过性氮质血症为常见的临床表现。

(一)表现:

1、症状-血尿、少尿、全身症状如疲乏、腰痛、厌食、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

2、体征-水肿、高血压、眼底病变。

3、合并症-心力衰竭、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死亡主要原因)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表现: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长。表现多样,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基本表现,伴肾功能损害。

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

体征-水肿、高血压、贫血

(二)治疗:低蛋白低磷;控制血压;小血板(PLT)解聚药;避免肾损害因素。

三、肾病综合征(NS)

一组常见于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症候群。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

四、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五、尿路感染

(一)途径-上行感染(主要)、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直接感染。

(二)表现

1、急性肾盂肾炎:高热寒战,尿频急痛,排尿困难,肾叩击痛

2、膀胱炎:多见于青年妇女,尿频急痛,尿混浊

3、尿道炎

4、并发症-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

(四)治疗

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以抗革兰氏阴性菌消炎为主,同时注意给予足够的水分。

1、初发者――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氟哌酸,氧氟沙星

2、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头孢曲松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大肠杆菌感染且肾功正常――庆大霉素

第五单元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一、缺铁性贫血

治疗原则-根除病因,补足贮铁,食疗与药物同步。

1、口服铁剂――最常用

2、注射铁剂――口服铁剂不能奏效需要迅速纠正缺铁者

辨证论治-脾胃虚弱证

证候:面色萎黄,口唇色淡,爪甲无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恶心呕吐,舌质淡,苔薄腻,脉细弱。

治法: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髓劳,虚劳,血虚,血证)

(一)主要表现:贫血、发热、出血

三、过敏性紫癜与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鉴别:两者均可见皮下紫癜,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疹不高出皮肤表面,无瘙痒,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出凝血时间延长,骨髓检查有巨核细胞异常。

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辨证论治

1、气滞痰凝证

证候:颈前肿胀,烦躁易怒,胸闷,两胁胀满,善太息,失眠,月经不调,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弦或弦滑。

治法:舒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2、肝火旺盛证

证候:颈前肿胀,眼突,烦躁易怒,易饥多食,手指颤抖,恶热多汗,面红烘热,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大便秘结,月经不调,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消瘿散结。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二、糖尿病

(一)病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是消渴的基本病机。

(二)并发症

1、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冠心病、脑血管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征

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神经病变: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动眼神经、展神经麻痹及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三)诊断依据:葡萄糖代谢紊乱

症状+随即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7.0mmol/L,或OGTT中2hPG≥11.1mmol/L。随机血糖指一天当中任意时间而不管上次进食时间。

(四)治疗

1 口服药磺脲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胰岛B细胞表面的受体,促进胰岛素释放。

2 胰岛素适应症-1型糖尿病替代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治疗无效;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因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

注意事项黎明现象:即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一段时间出现高血糖,其机

制可能为皮质醇、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所致。

3 并发症的治疗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应用胰岛素、纠酸、补钾、处理诱发病和防止并发症。②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补液、应用胰岛素、补钾、积极治疗有发病和防治并发症。③低血糖反应及昏迷-采血样检测血糖明确诊断、迅速提高血糖水平、低血糖昏迷六小时以上给于脱水治疗。④糖尿病肾病。

4 辨证论治-阴阳两虚证

证候: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则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摄。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三、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正常钠浓度45-55mmol/kg,钾浓度3.5-5.5mmol/L

(一)失水

1、高渗性失水早期主要表现――口渴

2、等渗性失水多发生于胃肠液急性丧失

3、低渗性失水特征:无口渴感

补液:轻度1200,中度1800-3600,重度>3600

(二)低钾血症<3.5

心电图:T皮宽而低,Q-T间期延长,出现U波

(三)高钾血症>5.5

心电图:高尖T滤

(四)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深快

pH↓,HCO3-↓,AB、SB↓,BE负值增加是代算的典型表现。CO2CP降低,AG>16mmol/L,在排除呼吸因素后,可诊断代酸。

(九)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常不规则或呈潮式呼吸

(十)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加快,换气过度,伴呼吸困难和意识改变

pH↑,HCO3-↓,PaCO2↓,SB↓,AB>SB

第七单元风湿性疾病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的过程。

晨僵约95%以上患者出现较长时间的晨僵,多在夜间或日间静止不动后出现,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程度成正比。

非甾体抗炎药-改善关节炎症状的常用药(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舒林酸,阿西美辛,双氯芬酸)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一)检查

抗核抗体(ANA)――SLE阳性率最高的抗体,敏感性95%。

抗Sm抗体――SLE特异性最高的抗体

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

1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

2 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归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畴,又名“卒中”。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里为主症的病症,轻则可无昏仆而仅见 辟不遂。

3 短暂性脑缺血(TIA)好发于50-70岁,男多于女。发病突然,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或视网膜功能障碍,多于5分钟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短,恢复快,不留后遗症,症状和体征应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可反复发作,其临床表现虽因缺血脑组织的部位和范围不同而多样化,但就个体每次发作的症状相对较恒定;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血脂病史。根据受累血管不同,临床上分为颈内动脉系统TIA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4 脑梗死一般特点:由动脉粥样硬化者以中、老年人多见,尤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者;由动脉炎所致者以中青年多见。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约25%病例发病前有肢体无力及麻木、眩晕等TIA前驱症状。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及体征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到1~2天内达到高峰。大多数病人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严重病例可有意识障碍,甚至脑疝形成,进而死亡。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因脑血管闭塞的部位及梗死的范围不同而表现各异。

诊断要点①起病较急,多于安静状态下发病;②多见于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心脏病病史的中老年人;③一般无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④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体征和症状,这些症状与体征可在发病后数小时至几天内逐渐加重;⑤头颅CT、MRI发现梗死灶,或排除脑出血,瘤卒中和炎症性疾病等。

脑梗死与脑出血的鉴别要点

脑梗死脑出血

年龄60+ 60-

起病状态安静或睡眠活动中

起病速度10余小时或1~2天10分钟至数小时

高血压较少较多

全脑症状轻或无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

意识障碍轻或无较重

神经体征非均等性偏瘫均等性偏瘫

头颅CT 闹市之内低密度病灶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

脑脊液无色透明血性(洗肉水样)

治疗原则应考虑①超早期治疗,尽早发现,及时就诊,迅速处理,力争超早期溶栓治疗。②基于脑梗死后的缺血瀑布及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改变进行综合脑保护。③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即要考虑个体因素。④整体化观念,治疗脑血栓形成要考虑脑与心脏及其他器官功能的相互影响,重症病例要积极防治并发症,采职对症支持疗法。⑤对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时给予预防性干预措施。最终达到挽救生命、降低病残率及预防复发的目的。⑥后遗症期治疗,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如针刺、按摩等康复方法显示了很好优势,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辨证论治

①气虚血瘀证

证候:肢体不遂,软弱无力,形体肥胖,气短声短,面色萎黄,舌质淡黯或有瘀斑,苔薄厚,脉细弱或沉弱。

方药:补阳还五汤。

②痰湿壅闭心神证

证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痰涎壅盛;静而不烦,四肢欠温;舌淡,苔白滑而腻,脉沉。

治法:辛温开窍,豁痰熄风。

方药:急用苏合香丸灌服,继用涤痰汤加减。

5 脑栓塞与脑血栓形成的鉴别诊断

脑血栓脑栓塞

年龄50+ 青壮年多见

病因动脉粥样硬化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起病多安静活动

发病较缓急骤

头痛呕吐无少

意识障碍多无多有

偏瘫有(可渐轻)有(可渐重)

癫痫少见多见,多为初发

语言障碍多有有,短暂

脑脊液多正常多正常,也可异常

CT 脑内低密度影脑内低密度影

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血管栓塞不定

6 脑出血

诊断特点①50+,多有高血压病史,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发病迅速。②早期有意识障碍及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并有脑膜刺激征及偏瘫、失语等局灶症状。③头颅CT显示高密度阴影。

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SAH与脑出血的鉴别要点

SAH 脑出血

年龄动脉瘤好发于30 多见于50-65,中老年

~60,血管畸形

青少年多见

病因多为动脉瘤、血管高血压及脑动脉粥样畸形硬化

起病状态活动、情绪激动活动、情绪激动

起病速度急骤,数分钟数十分至数小时

血压多正常,或可增高多明显增高

头痛极常见,剧烈常见

昏迷见于重症患者、重症患者,持续性

短暂性

神经体征顽强、kernig征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脑膜刺激征及失语等神经功能缺

头颅CT 脑池、脑室及蛛网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

膜下腔内高密度影

脑脊液血性(均一一致)血性(洗肉水样)

8 帕金森PD临床表现:多在60+发病,起病隐袭,缓慢发展,逐渐加剧。初发症状以震颤最多,其次为步行障碍、肌强直和运动迟缓

①震颤②肌强直③运动迟缓④姿势步态异常。

一、癫痫

1 诊断

①电线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癫痫患者的发作病史,特别是可靠目击者所提供的详细发作过程和表现,辅以脑电图痫性放电即可诊断。

②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检查方法。

③神经影像学检查可确定脑结构性异常或损害。

2 治疗:目标为完全控制发作,维持正常的脑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首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失神发作――首选乙琥胺、丙戊酸钠;其次氯硝西泮

单纯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

儿童肌阵挛发作――首选丙戊酸钠,其次乙琥胺或氯硝西泮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

中医部分

一、咳嗽首辨外感、内伤。外感咳嗽多为心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一般属于邪实。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为虚实夹杂,本虚表实。治疗上外感咳嗽应祛邪利肺,根据风寒、风热、风燥不同辨治;内伤以标实为主者,治以祛邪之咳,本虚为主者,治宜扶正补虚,同时应从整体出发,注意肝、脾、肾的调节。

1 外感咳嗽-风寒袭肺证

证候:咳声重浊,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闭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二、心悸

1 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惊悸往往由外因所致,时发时止,病情相对较轻,患者全身状况参差不一,病程较短;怔忡多由内因所致,易于诱发,病情相对较重,患者全身状况一般较差,病程较长。

2 阴虚火旺证

证候:心悸,心烦失眠,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

三、呕吐

1 饮食停滞证

证候:呕吐酸腐,吐后反觉舒服,脘腹胀满,嗳气厌食,腹痛,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加减。

四、腹痛

湿热壅滞证

证候:腹痛拒按,胸闷不舒,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烦渴引饮,自汗,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治法:泻热通腑。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五、泄泻—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脾虚湿胜是泄泻发生的关键因素。

久泄①脾气亏虚证②肾阳亏虚证③肝气郁滞证。

六、黄疸

1 指以身黄、目黄、小便发黄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2 湿重于热证

证候:身目俱黄,其色不甚鲜明,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食油腻,腹胀,便溏,小便短黄,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

七、水肿

1 湿热壅盛证

证候:遍体浮肿,皮肤绷紧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治法:分利湿热。

方药:疏凿饮子加减。

八、眩晕

1 肝阳上亢证

证候:眩晕耳鸣,头胀痛,易燥易怒,失眠多梦,脉弦,或兼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或兼腰膝酸软,健忘,遗精,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甚或眩晕欲仆,泛泛欲呕,头痛如掣,肢麻震颤,语言不利,步履不正。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九、头痛

1 肝阳头痛

证候:头痛而眩,时作筋掣,两侧为甚,心烦易怒,睡眠不宁,胁痛,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十、不寐证型

①肝火扰心证②痰热扰心证③心脾两虚证④心肾不交证⑤心胆气虚证⑥心火炽盛证。

十一、汗证

1 阴虚火旺证

证候:虚烦少眠,寐则汗出,或有自汗,手足心热,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形体消瘦,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加减。

十二、内伤发热

1 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2 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鉴别

①内伤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的较少。不恶寒,或虽怯冷,但得衣被则减。常见手足心热、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②外感因外邪而起,起病急,病程短,发热的热度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而有差异,一般外邪不除则发热不止。发热初期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不减,常兼有投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症。外感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实证者多。

十三、虚劳

1 虚劳的证候虽多,但总不离乎五脏,而五脏之伤,又不外乎气血阴阳,故对虚劳的辩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侯为目。

2 阴虚

①肺阴虚证

证候: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润肺。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②心阴虚证

证候: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心。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③脾胃阴虚证

证候: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舌干,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和胃。

方药:益胃汤加减。

④肝阴虚证

证候: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易燥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 ,面潮红,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阴。

方药:补肝汤加减。

⑤肾阴虚证

证候:腰酸,遗精,两足软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左归丸加减。

十四、痹症

1 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筋骨、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2 行痹

证候: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加减。

十五、痿证

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

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方便背诵版

一、感冒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六淫之邪、时行病毒和正气亏虚,以风邪为主 1)?)暑45) 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医学心语论病理。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病机: 邪犯于肺,肺气上逆。内伤:脏腑失调,內邪上干于肺。病理因素:痰、火 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忌敛涩;内伤咳嗽祛邪扶正,忌宣散。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2) 56)7)肺阴亏耗三、哮证 宿痰伏肺(夙根),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引发 病机: 123肺睥气虚-《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1.?2)表寒里 5 2. 2)3?) 4) 肺痨 阴虚为主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明确病因为“肺虫”,元代《十药神书》 收载十方,治疗肺痨第一部专著。千金要方明确在肺,朱丹? 七、肺胀 《丹溪心法》: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证治汇补》分虚实。 5)八、饮证 《金匮》始有名称,提出“用温药和之”治则 清代叶天士重视脾、肾,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阳虚阴盛,输入失职 ?. 悬饮 胁下1?)肺络)4?)饮停胸胁 12)脾肾阳虚 九、血证 《血证论》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 : 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病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瘀血阻络,血不循经 治则:治火、治气、治血 1 .鼻衄 1) 2342.齿衄 23.咳血 2) 4.吐血 2)肝火犯胃 3)气虚血溢5.便血 3)肾虚火旺 4)7.紫斑 123)十、心悸 《内经》病因:宗气外泄,心脉不同,突受惊恐,复感外邪 病名首见于《金匮》《伤寒》提出治则及炙甘草汤等 《医学正传》认为尚与与肝胆有关,并区分惊悸与怔忡 ? )2?)气血不足3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

316中西医结合知识点总结 基础知识 1.中医学中“证”指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2.“阴中求阳”治法的病理基础是阳偏衰 3.肝木旺而伤脾土的理论依据是五行相乘 4.肺主行水主要基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 5.在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中起根本作用的是调畅气机 6.肺与肝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7.对全身水液代谢起主宰作用的是肾之蒸腾气化 8.元气:运行的道路是三焦;营气、:行于脉中;宗气:居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灌注心脉及延三焦下行,布散全身 9.宗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卫气:由水谷精微中剽悍滑利部分所化生;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功能; 10.奇经八脉中的“十二经脉之海”是冲脉 11.风邪伤人,病位具有游走性的特性是风性善行 12.外感病常出现实证的阶段是初期或中期 13.“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阴阳 14.“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主要适用的病机变化是阳偏衰 15.根据《素问·痹论》所述,以游走性疼痛为特点的痹证是行痹 16.《素问·上古天真论》“其知道者”的“道”是指养生之道 17.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麻黄汤 18.用小陷胸汤治疗小结胸病,其症见“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同时可见脉象为脉浮滑 19.《伤寒论》中治疗“热利下重者”,宜用白头翁汤主之 20.黄疸,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小便不利,治宜茵陈蒿汤 21.防己黄芪汤证出现的症状: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22.风温病的致病邪气为风热病邪 23.春温后期,余邪留伏阴分治宜青蒿蹩甲汤 24.湿温初起,湿重于热,邪遏卫气的热型是身热不扬 25.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一般属于寒、凉 26.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増强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使27.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28.具有清实热、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知母 29.治疗怀胎蕴热,胎动不安,应选用的药物是黄岑 30.秦艽具有的功效: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31.薏苡仁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32.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宁心安神 33.茵陈具有的功效是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34.细辛: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35.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的药物是附子 36.具有凉血止血散瘀功效,尤善治尿血的药物是小蓟 37.白芥子的功效:温肺化痰 38.龙骨: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39.具有平息内风、祛除外风功效的药物是天麻 40.地龙与僵蚕具有的共同功效是息风止痉 41.地龙:清热定惊、平喘、通络利尿 42.具有补肾助阳、袪风除湿功效的药物是巴戟天 43.五味子的主治病证是肺虚久咳 44.黄龙汤煎时加桔梗一撮的主要用意是宣肺以降腑气 45.体现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的方剂是半夏泻心汤 46.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47.属消法功用的:消导食积、消痞化积、消痰利水、消疮散痈 48.热药冷服,寒药热服属于“反佐”范畴 49.理中汤的主治病证:阳虚失血、中寒霍乱、小儿慢惊风、胸痹 50.固经丸所治疗的崩漏病因是阴虚血热 51.旋覆代赭汤: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52.在补阳还五汤中重用且为君药的是生黄芪 53.四妙丸是在二妙散的基础上加牛膝、薏苡仁 54.对大出血患者应采用的治则是急则治其标 55.热病见热象应采用的治则是正治 56.春温见低热,口干咽燥,神儀耳聋,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绛而干,脉虚细或结代,治宜加减复脉汤 57.春温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少苔,脉沉细略数,治宜青蒿鳘甲汤 58.治疗中气未虚,寒实积滞之腹痛便秘的方剂是大黄附子汤;治疗脾阳不足,冷积阻滞之腹痛便秘的方剂是温脾汤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新版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 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

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 (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 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 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自胸至腹皆痛,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大腹疼痛,多病太阴;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 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 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

(完整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题A

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题A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5分) 萎缩性胃炎 慢性肾功能衰竭 重症哮喘: 脑栓塞 二、单选题(共30分,每题1分) 1、癫痫的治疗原则是:() A、一用药,可频繁更换使用。 B、开始即可多种抗痫药联用。 C、按发作类型选用抗痫药。 D、抗痫药可随意更改。 2、脑栓塞在病因上的特点为() A、脑栓塞者有栓子来源的原发病。 B、脑栓塞者有家族史。

C、脑栓塞者有高血压病史。 D、脑栓塞者有糖尿病史。 3、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具有诊断意义的辅助检查为() A、脑电图。 B、脑干诱发电位。 C、腰椎穿刺术。 D、头颅正侧位片。 4、胃溃疡较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 A、进食后疼痛。 B、饥饿时疼痛。 C、持续性疼痛。 D、灼痛。 5、胃食管返流性病() A、做胃镜可以确诊。 B、主要症状为烧心。 C、与HP感染有关。 D、反流物胃酸。 6、脑出血者的治疗原则那项是错误的() A、溶栓治疗。 B、管理血压。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加强护理。

7、中风中脏腑和中经络的区别点是:() A、半身不遂。 B、偏身麻木。 C、口眼歪邪。 D、有无意识障碍。 8、中风中经络风痰阻络型的治疗原则那项是正确的() A、益气活血,育阴熄风。 B、清热化痰,醒脑开窍。 C、益气活血,通窍熄风。 D、健脾化痰,熄风通络。 9、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 A、溃疡活动期。 B、溃疡愈合期。 C、溃疡好转期。 D、溃疡疤痕期。 10、心胸阵阵隐痛,动则益甚,神疲懒言,舌淡胖,脉细缓,其治法为() A、补养心气,鼓动心脉。 B、祛痰活血,宣痹通阳。 C、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D、补益阳气,温振心阳。 11、气滞心胸型心绞痛胸痛的特点()。

最新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整理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四、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1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 A 、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 1 分,共40 分。 1、下列哪项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病机( D ) A. 肾与膀胱气化失司 B.肺气不宣,脾失健运 C.脾肾两虚,精微下注 D.脾肾亏虚,湿浊内聚 E.肺脾气虚,卫表不固 2、上消化道出血时,一旦出现呕血,便提示胃内贮积的血量在( C ) A.5~20ml 以上 B.50~70ml 以上 C.250~300ml 以上 D.500~800ml 以上 E.800~1000ml 以上 3、患者,女,56 岁。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现全身高度浮肿,乏力,五心烦热,肢冷,口中尿 臭,口干喜饮,腰膝酸软,小便短少,大便溏,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腻,脉沉细。查:BUN22mmol/L ,Cre400mmol/L 。其证型为( A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A. 肝肾阴虚证 B.脾阳亏虚证 C.气阴两虚证 D.阴阳两虚证 E.肾阳衰微 4、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5 年,今晨起突然口齿不清,口角歪斜,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应首选的检查 项目是( B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A. 脑电图 B.头部CT C.脑超声波 D.脑血管造影 E.腰穿脑脊液 5、除哪项外,均是脑出血的常见部位( A ) A. 蛛网膜下腔出血 B.小脑出血 C.内囊出血 D.桥脑出血 E.脑叶出血 6、下列哪项是肺结核(以补虚培元、抗痨杀虫为基本原则)肺阴亏损证的治法( E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A.健脾益肺 B.益气养阴 C.滋阴补血 D.滋阴降火 E.滋阴润肺 7、患者中年男性,周期性上腹痛多年,近半年来疼痛无周期性规律,并渐消瘦。胃镜见胃窦部有 1 个2cm×2.5cm 大小的溃疡,边缘呈不规则隆起,质脆易出血,应首先考虑的是( A )酽锕极

中医内科学考试笔记个人整理版

中医内科学笔记 肺系病证 一感冒 内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明确指出病位属肺分列辛温辛凉两大治法-丹溪心法,感冒之名始于仁斋直指方,感冒与伤风互称始于明清 感冒不呈流行性;时行感冒症状呈流行性,全身症状重,起病急,易化热入里,变生他病,不常见痰热郁肺感冒若失治可转变-肺痈、肺胀 风寒证-荆防败毒散 风热证-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暑湿证-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散和鸡苏散)夏令感冒-身热汗少,头昏,肢体酸重,心烦口粘,苔黄腻,脉濡数 气虚感冒-参苏饮,患者久虚,面色晄白,汗出畏寒,动则益甚,平时易感冒,苔薄白,脉细弱-玉屏风散 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晕,心烦口干,干咳痰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咳嗽 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景岳全书 肺体属金,譬如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若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缚之火自内之则亦鸣-医学心悟 内伤咳嗽与-肺、肾、肝、脾有关 咳嗽的辨证要点-外感与内伤 久咳兼便溏用六君子汤-虚者补其母 咳嗽初起,用收涩药最易关门留寇 肺系病证同肝肺同治立论-泻白散合黛蛤散;五磨饮子;椒目瓜蒌汤;香附旋覆花汤 外感 风寒袭肺-三拗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桑菊饮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温燥咳嗽桑杏汤清宣凉润 凉燥咳嗽咳嗽少痰,口干鼻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杏苏散温润止咳外感咳嗽,用解表药邪未尽去,仍咳嗽咽痒,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止嗽散 内伤 痰湿蕴肺-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久咳气逆,阵阵发作,痰少质粘,引胸胁疼痛,口燥咽干,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和黛蛤散 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 内伤咳嗽久延可演变为-肺胀,喘证 三肺痿 首见于金匮要略 用清燥救肺汤作主方-肺痿 肺痿的病因-肺燥津伤;肺气虚冷 治疗肺痿首先应辨别虚寒虚热;阴阳 治肺燥津伤肺痿-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 虚热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虚寒甘草干姜汤生姜甘草汤 四肺痈 首载肺痈之名-金匮要略;创苇茎汤清热排脓-备急千金要方;认为乘初起时极力攻之-张氏医通;主张清热涤痰-杂病源流犀烛;以清肺热,救肺气-医门法津;提出初起在表宜散风清肺,己有里热宜降火抑阴,成脓宜平肺排脓,脓成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呼吸系统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证) 1、中医病机:外邪侵袭,肺脏虚弱,脾虚生痰,肾气虚衰; 2、表现:咳嗽、咯痰、喘息或气促。发作时有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长期发复→肺气肿;每年发病累计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 3、分期:颁发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4、西医治疗,急性发作期首要治疗是――控制感染→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 5、中医治疗 风寒犯肺――三拗汤加减;风热犯肺――麻杏石甘汤加减;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桑白皮汤;寒饮伏肺――小青龙汤;肺气虚――补肺汤;肺脾气虚――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肺肾阴虚――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 二、支气管哮喘(哮病) 1、发病机制: (1)体液和细胞免疫共同介导; (2)气道慢性炎症――哮喘的本质; (3)气道高反应性――共同病理生理特征; (4)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 2、中医病机 宿根――宿痰伏肺; 病变脏腑:病位在肺,与脾、肾、肝、心密切相关。 3、表现 特征: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持续状态:哮喘持续24小时; 发作时X线:可见两肺透光度增加; 4、西医治疗 (1)β2受体激动剂――首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沙美特罗,福莫特罗; (2)茶碱类(氨茶碱)――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具有气道纤毛清除功能、抗炎和免疫调节; (3)抗胆碱药――阻断气道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 (4)激素――抑制炎症细胞趋化、细胞因子的生成、炎生介质的释放,减少组胺的形成。 5、中医治疗 寒哮――射干麻黄汤;热哮――定喘汤;肺虚――玉屏风散;脾虚――六君子汤;肾虚-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三、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 (一)病因病理 1、病因 (1)细菌性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军团菌。 克雷伯杆菌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 (2)病毒性肺炎――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比例高90%; (3)支原体肺炎; (4)真菌性肺炎; (5)肺炎衣原体肺炎; (6)非感染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吸入性肺炎; 2、病理 肺炎链球菌肺炎病理 改变分期: 充血期;红色肝变期; 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二)中医病机:病位 在肺,与心、肝、肾关系密 切 (三)表现: 1、细菌性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 起病急,寒战,高热, 胸痛,咯铁锈色痰;呼吸困 难→休克肺中毒肺;肺实变 时有叩浊、语颤增强支气管 呼吸音;并发症少见。 (2)葡萄球菌肺炎 高热,咳嗽,粉红色乳 状痰,伴全身毒血症→循环 衰竭;两肺散在湿啰音;并 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肺脓肿 →气胸或脓胸。 (3)克雷伯杆菌肺炎 起病急,高热,痰呈灰 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呼吸 困难紫绀;可有典型的肺实 变体征;并发症:单个或多 发性脓肿;败血症,甚休克。 (4)军团菌肺炎 轻者流感症状,早期可 有消化道症状;急性病容, 呼吸急促,重者发绀。体温 上升与脉搏不成比例;并发 症:早期多系统受累是本病 的特点。 2、病毒性肺炎 阵发性干咳。(老幼) 呼吸困难,紫绀,嗜睡,精 神萎靡;严重:呼吸浅速, 肺部叩诊过清音,喘鸣音, 三凹征;并发症:少见。 3、支原体肺炎 持久的阵发性刺激性 呛咳为本病的突出症状; 咽、耳鼓膜充血,颈淋巴结 肿大。 4、真菌性肺炎 (1)肺放线菌病 起病缓慢,低热或不规 则发热,粘液或脓性痰;痰 中有时可找到由菌丝缠结 成的“硫黄颗粒”;贫血、 消瘦、杵状指;并发症:脓 胸和胸壁瘘管。 (2)肺念珠菌病 支气管炎型:阵发性刺 激性咳嗽,点状白膜;;肺 炎型:咯白色粥样痰,痰有 酵母臭味或甜酒样芳香味; 并发病多发性脓肿。 5、肺炎衣原体肺炎 表现轻,咽痛,干咳, 可持续数月。 6、非感染性肺炎 (1)放射性肺炎 刺激性干咳,气急和胸 痛,呈进行性加重;放射部 位皮肤萎缩和硬结,出现色 素沉着;并发症:肺动脉高 压和肺源性心脏病。 (2)吸入性肺炎 咳淡红色浆液性泡沫 状痰。痉挛性咳嗽、气急; 急性期双肺有较多湿啰音, 伴哮鸣音; (四)治疗――尽早应 用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肺 炎的首选。 1、细菌性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 首选青霉素G; (2)葡萄球菌肺炎―― 耐青霉素酶的合成青霉素 或头孢菌素; (3)克雷伯杆菌肺 炎――三、三代头孢菌素+ 氨基糖苷类; (4)军团菌肺炎―― 首选红霉素; 2、病毒性肺炎――抗 病毒; 3、肺炎支原体――首 选大环内酯类,次为氟喹诺 酮类; 4、真菌性肺炎――抗 真菌; 5、肺炎支原体肺 炎――首选红霉素; 6、非感染性肺炎。 (五)中医治疗 邪犯肺卫――三拗汤 或桑菊饮; 痰热壅肺――麻杏石 甘汤合苇茎汤; 热闭心神――清营汤; 阴竭阳脱――生脉散 合四逆汤; 正虚邪恋――竹叶石 膏汤。 四、肺结核(肺痨,劳 瘵,急痨,劳嗽,尸疰,虫 疰) (一)病理――炎性渗 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三 种病理变化多同时存在;病 理过程:表现为破坏与修复 同时进行。 (二)中医病机:病位 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也 可涉及心肝; (三)治疗 具有独特的杀菌作用, 能杀灭酸性环境中的结核 菌:吡嗪酰胺; 最常用的抗结核 药――异烟肼; 主要不良反应为第VIII对颅N损害 的氨基酸苷类:链霉素。 (四)中医治疗 肺阴亏损――月华丸; 阴虚火旺――百合固金汤事秦艽鳖 甲散; 气阴耗伤――保真汤; 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 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肺积, 息贲) ――多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有 淋巴结和血行转移 (一)病理 1、解剖学分类: 中央型肺癌:发在段至主支气管,以 鳞癌多见。占肺癌3/4; 周围型肺癌 2、组织学分类 (1)小细胞肺癌(小细胞未分化 癌)――恶性程度最高; (2)鳞癌(鳞状上皮细胞癌)―― 最常见的类型; (3)腺癌; (4)细支气管-肺泡癌; (5)大细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 (6)鳞腺癌。 (二)诊断 早期,刺激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 中期,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晚期,恶病质; 诊断的最可靠手段――痰细胞学、组 织病理学检查。 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悸,肺胀, 喘证,水肿) (一)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慢性支气管炎和 阻塞性肺气肿 (二)表现 1、代偿期:慢性咳嗽,咯痰和喘息, 稍动感心悸气短乏力 2、失代偿期:急性呼吸道感染为最 常见的诱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 的一系列症状;体征:肺动脉高压和右室 增厚的客观征象;主要并发症:肺性脑病、 上消化道出血;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 乱、休克、DIC. 七、慢性呼吸衰竭(喘证,喘脱,闭 证,厥证) (一)病因 最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中医病机 病位在肺,与脾、肾、心关系密切; 本虚标实:本虚:肺脾肾心虚;标实: 痰浊,瘀血,水饮。 (三)血气分析 I型呼衰:PaO2<60,PaCO2≤40;

中医内科学笔记

第一章肺系疾病 第一节感冒 一、定义: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导致得常见外感疾病。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二、源流:1、《内经》提出病因与主证。 2、《伤寒论》认识到风寒感冒有轻重之别。 3、《诸病源候论》倡导时行致病。 4、《仁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 5、《丹溪心法》认为病位在肺,提出治疗大法。 6、《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冒之名。 7、从温病学说兴起之后,把风热感冒纳入温病得卫分 证,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等著名方剂。 三、病因病机: (一)发病学特点: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 (二)病理关键:邪袭肺卫,以卫表失与为主。 (三)病理性质有寒热两类: (四)预后良好,少有传变。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辨不同兼夹、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三)、分型论治:

1、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加减 4、气虚感冒:参苏饮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五、感冒与温病早期得鉴别诊断、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得鉴别诊断 六、预防及预后 第二节咳嗽 一、定义: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各种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出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时,谓之咳嗽病。 二、源流:1、《内经》论述咳嗽得病因病理。 2、《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提出了治外 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治内伤咳嗽甘平养阴为宜得 著名观点。 3、《医学正传》强调调畅气机。 4、《医门法律》论述燥得病机与治法,提出温润、凉 润两大方法。 5、《医宗必读》谈治疗咳嗽得动静原则。 6、《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谈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得 治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与分级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二:支气管哮喘 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及控制水平分期 7.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三:肺炎球菌肺炎 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四:肺结核 要点: 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及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证论治 8.预防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要点: 1.西医病因、病理和分类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并发症 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西医治疗 8.中医辨证论治 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 细目一:心力衰竭 要点: 1.基本病因、诱因 2.病理生理 3.临床分型 4.心力衰竭分期及心功能分级 细目二:急性心力衰竭 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急性左心衰严重程度分级 4.西医治疗 细目三:慢性心力衰竭 要点: 1.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诊断 5.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四:心律失常 要点: 1.发生机制 2.心律失常的分类

(完整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支气管炎 (一)实证 1、风寒犯肺证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止咳 方药:三拗汤加减。 2、风热犯肺证 治法:清热解表,止咳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浊阻肺证 治法:燥湿化痰,降气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4、痰热郁肺证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 5、寒饮伏肺证 治法:温肺化饮,散寒止咳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二)虚证 1、肺气虚证 治法: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方药:补肺汤加减 2、肺脾气虚证 治法:补肺健脾,止咳化痰 方药: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3、肺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肾,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细目二:支气管哮喘 (一)发作期 1、寒哮证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2、热哮证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加减 (二)缓解期 1、肺虚证 治法:补肺固卫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 2、脾虚证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加味 3、肾虚证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细目三:肺炎 1、邪犯肺卫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2、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热化痰,宽胸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加减 3、热闭心神证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 4、阴竭阳脱证 治法:益气养阴,回阳固脱 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5、正虚邪恋证 治法: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细目四:肺结核 1、肺阴亏损证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月华丸加减 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3、气阴耗伤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保真汤加减 4、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散瘀,行气化滞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湿毒蕴证 治法:祛湿化痰,清热解毒 方药:导痰汤加减 3、阴虚毒热证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重点精华

中西医结合科学重点精华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证) 1、中医病机:外邪侵袭,肺脏虚弱,脾虚生痰,肾气虚衰 2、表现:咳嗽、咯痰、喘息或气促。 发作时有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长期发复→肺气肿 每年发病累计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 3、分期:颁发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4、西医治疗 急性发作期首要治疗是――控制感染→ β酰胺类,大环酯类,喹诺酮类 5、中医治疗 风寒犯肺――三拗汤加减 风热犯肺――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浊阻肺――二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桑白皮汤 寒饮伏肺――小青龙汤 肺气虚――补肺汤 肺脾气虚――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 肺肾阴虚――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 二、支气管哮喘(哮病) 1、发病机制: (1)体液和细胞免疫共同介导 (2)气道慢性炎症――哮喘的本质 (3)气道高反应性――共同病理生理特征 (4)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 2、中医病机 宿根――宿痰伏肺 病变脏腑:病位在肺,与脾、肾、肝、心密切相关 3、表现 特征: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持续状态:哮喘持续24小时 发作时X线:可见两肺透光度增加 4、西医治疗 (1)β2受体激动剂――首选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沙美特罗,福莫特罗 (2)茶碱类(氨茶碱)――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的cAMP浓度,具有气道纤毛清除功能、抗炎和免疫调节。 (3)抗胆碱药――阻断气道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 (4)激素――抑制炎症细胞趋化、细胞因子的生成、炎生介质的释放,减少组胺的形成 5、中医治疗 寒哮――射干麻黄汤 热哮――定喘汤

肺虚――玉屏风散 脾虚――六君子汤 肾虚-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三、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 (一)病因病理 1、病因 (1)细菌性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军团菌克雷伯杆菌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2)病毒性肺炎――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比例高90% (3)支原体肺炎 (4)真菌性肺炎 (5)肺炎衣原体肺炎 (6)非感染性肺炎:放射性肺炎;吸入性肺炎 2、病理 肺炎链球菌肺炎病理改变分期: 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肺,与心、肝、肾关系密切 (三)表现: 1、细菌性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 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咯铁锈色痰 呼吸困难→休克肺中毒肺 肺实变时有叩浊、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 并发症少见 (2)葡萄球菌肺炎 高热,咳嗽,粉红色乳状痰,伴全身毒血症→循环衰竭 两肺散在湿啰音 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肺脓肿→气胸或脓胸 (3)克雷伯杆菌肺炎 起病急,高热,痰呈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呼吸困难紫绀可有典型的肺实变体征 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脓肿;败血症,甚休克 (4)军团菌肺炎 轻者流感症状,早期可有消化道症状 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重者发绀。体温上升与脉搏不成比例并发症:早期多系统受累是本病的特点 2、病毒性肺炎 阵发性干咳。(老幼)呼吸困难,紫绀,嗜睡,精神萎靡 严重:呼吸浅速,肺部叩诊过清音,喘鸣音,三凹征 并发症:少见 3、支原体肺炎 持久的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为本病的突出症状 咽、耳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 4、真菌性肺炎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教学点: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对诊断肺炎球菌性肺炎最有意义的是 A.胸痛咯血色痰 B.肺部实变体征 C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 D.X线示肺部片状阴影,呈肺叶或肺段分布 2、.消渴病的病机特点不包括 A.阴虚为本 B.燥热为标 C.气阴两虚 D.痰热壅盛 3、.首选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湿停肺证的方剂是 A.泻肺汤 B.小青龙汤 C.清金化痰汤 D.苍白二陈汤 4、下列哪种药物可有效缓解有机磷农药中毒毒蕈碱样症状 A.双复磷 B.氯磷定 C.阿托品 D.利多卡因 5、.缺铁性贫血脾气虚弱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神疲乏力 B.面色萎黄 C.气短懒言 D.腰膝酸软 6、患者下痢日久不愈,时发时止,腹胀食少,嗜卧怕冷,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作时大便次数增多,粘液夹有血液,舌淡苔腻,脉虚而数。痢疾发作时,粪便镜检30~40个白细胞/高倍视野。其证型是 A.阴虚痢 B.休息痢 C.虚寒痢 D.寒湿痢 7、患者患肺炎球菌肺炎1周,症见:低热夜甚,干咳少痰,五心烦热,神疲纳差,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型是 A.肺阴亏虚 B.气阴两伤 C.阴阳两虚 D.痰热壅肺 8、下列物质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无关的是 A.慢反应物质(SRS-A) B.环化-磷酸腺苷(cAMP) C.环化-磷酸腺苷(cGMP) D.腺苷脱氨酶(ADA) 9、.胃癌的癌前期病变是 A.胃粘膜萎缩 B.胃粘膜炎症 C.胃粘膜糜烂 D.胃粘膜不典型增生 10、胃炎饮食停滞证的治法为 A.健脾解郁,温中止痛 B.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C.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D.温中行气,散寒止痛 二、名词解释 1、萎缩性胃炎 2、慢性肾功能衰竭 3、重症哮喘 4、脑栓塞 三、简答题 1、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2、胃食管反流性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3、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及其治法和代表方是什么 四、病例分析题 王某某,男,45岁,体检发现空腹血糖为7.4mmol/L,次日复查空腹血糖为6.9mmol/L,但无明显不适。请问: 1)考虑患者可能是什么病?需要做哪些进一步的检查?如果诊断成立,治疗原则如何?如需服药,应使用哪一种药物? 2)如果诊断成立,中医对该病可分那些证型辩治?

成教15级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题1汇总

广西中医药大学成教院15级中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试卷 1 课程名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形式:闭卷 适用专业年级:15级中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升本专业考试时间:2小时 姓名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 D 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哪项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病机( D ) A. 肾与膀胱气化失司 B. 肺气不宣,脾失健运 C?脾肾两虚,精微下注 D.脾肾亏虚,湿浊内聚 E?肺脾气虚,卫表不固 2、上消化道出血时,一旦出现呕血,便提示胃内贮积的血量在( C ) A. 5?20ml以上 B. 50?70ml以上 C. 250 ?300ml 以上 D. 500 ?800ml 以上 E. 800?1000ml 以上 3、患者,女,56岁。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现全身高度浮肿,乏力,五心烦热,肢冷,口中尿 臭,口干喜饮,腰膝酸软,小便短少,大便溏,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腻,脉沉细。查:BUN22mmol/L , Cre400mmol/L。其证型为( A ) A. 肝肾阴虚证 B. 脾阳亏虚证 C. 气阴两虚证 D. 阴阳两虚证 E. 肾阳衰微 4、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今晨起突然口齿不清,口角歪斜,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应首选的检查项目是(B ) A. 脑电图 B. 头部CT C. 脑超声波 D. 脑血管造影 E. 腰穿脑脊液 5、除哪项外,均是脑出血的常见部位( A )

A. 蛛网膜下腔出血 B. 小脑出血 C. 内囊出血 D. 桥脑出血 E. 脑叶出血 6、下列哪项是肺结核(以补虚培元、抗痨杀虫为基本原则)肺阴亏损证的治法( E ) A. 健脾益肺 B. 益气养阴 C?滋阴补血 D.滋阴降火 E?滋阴润肺 7、患者中年男性,周期性上腹痛多年,近半年来疼痛无周期性规律,并渐消瘦。胃镜见胃窦部有 1个2cmX2.5cm大小的溃疡,边缘呈不规则隆起,质脆易出血,应首先考虑的是( B ) A. 慢性胃溃疡病癌变 B. 溃疡型胃癌 C. 疣状胃炎 D. 胃糜烂 E?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8、患者,男,60 岁。在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第5 天,出现胸痛气促,两肺满布湿性啰音,心 尖部出现响亮收缩期杂音。无震颤。超声心动图可见链枷样改变。应考虑为( C ) A. 心衰 B. 乳头肌功能不全 C?乳头肌断裂 D. 二尖瓣脱垂 E. 室间隔穿孔 9、患者,女,25 岁。支气管哮喘发作3 天,现大汗,紫绀,端坐呼吸,有奇脉。下列皮质激素的使用,哪一项是正确的( C ) A. 小剂量逐渐递增 B .小剂量长疗程 C. 大剂量静脉用 D .大剂量吸入 E. 大剂量口服 10、患者老年男性,持续剧烈胸痛,如刺如绞,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形寒肢冷,神疲气怯,伴心悸气促,手足青紫厥冷,舌紫暗苔滑润,脉沉细无力,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其证型是 ( A ) A. 心阳虚衰,寒凝心脉 B. 心肾阳虚,虚阳外越

中医内科主治打印版

中医主治中医内科学笔记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林佩琴 《类证治裁、伤风》 提出:时行感冒 之名 病机 治则:解表达邪 忌用补敛之品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葱豉汤加味?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虚体感冒: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外感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内伤咳嗽 4、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 汤 6。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补中益气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合加减泻白散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朱丹溪首创病名;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平时治本 1。 发作期? 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 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2. 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补充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杏子汤;寒饮内伏,复感外寒引发者用小青龙汤)?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 痰浊阻肺:化痰降气 二陈汤与三子养亲汤 5)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 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 1)肺虚 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 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 扶正固阳,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上实下虚:化痰降逆,温肾纳气 苏子降气汤 ;阳虚水停, 上凌心肺伴喘咳心悸,用真武汤加桂枝等。舌青紫加丹参红 ;备急千金要方之苇茎汤清热排脓 1、 初 期:疏散风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 散,若热毒瘀结,咯浓浊痰,腥臭味重,合犀黄丸 3. 溃脓期: 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若形证俱实,胀喘不得卧,大便秘结,脉滑数,可加桔梗白散,峻驱浓痰 :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明确病因为“肺虫” ,治疗肺痨第一部专著 朱丹溪滋阴降火;明代虞抟医学正传提出“杀虫”“补虚” 肺痿以咳吐浊唾延沫,肺痨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形体明显消瘦为特征。?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内经首载病名 :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证治汇补》分虚实。 1)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 (小青龙汤) 2)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安宫、至宝丹)4)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若喘脱,急用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黑锡丹,再用皱肺丸 :宗气外泄,心脉不同,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病名首见于《金匮》《伤寒》提出治则及炙甘草汤等,《医学正传》认为尚与与肝胆有关,并区分惊悸与怔忡;《医林改错》补充瘀血可致心悸,并记载血府逐瘀汤治疗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虎磁朱) 痰热内扰,胃失与降,致心神不安者, 用黄连温胆汤?2)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气血两虚,血不养心,心动悸而脉结代用炙甘草汤 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致心悸者用生脉散益气养阴 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 或朱砂安神丸(如阴虚火旺,相火妄动,见 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予栀柏地黄丸) 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唇青紫,喘不得卧者, 重用人参、附子,加服黑锡丹以回阳救逆 5)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真武汤) 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龙骨牡蛎汤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 ,“阳微阴弦”创立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等 明清《玉机微义》鉴别心痛与胃脘痛 《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加减 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5))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与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2016年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各科重点总结--内科学(必背)

第一部内科学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证) 1、中医病机:外邪侵袭,肺脏虚弱,脾虚生痰,肾气虚衰 2、表现:咳嗽、咯痰、喘息或气促。 发作时有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长期发复T肺气肿每年发病累计 3 个月并连续 2 年或以 上。 3、分期:颁发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4、西医治疗 急性发作期首要治疗是一一控制感染T B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 5、中医治疗风寒犯肺――三拗汤加减风热犯肺――麻杏石甘汤加减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桑白皮汤寒饮伏肺――小青龙汤 肺气虚――补肺汤肺脾气虚――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肺肾阴虚――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 二、支气管哮喘(哮病) 1、发病机制: (1)体液和细胞免疫共同介导 (2)气道慢性炎症一一哮喘的本质 (3)气道高反应性——共同病理生理特征 ( 4 )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 2、中医病机宿根――宿痰伏肺病变脏腑:病位在肺,与脾、肾、肝、心密切相关 3、表现特征: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状态:哮喘持续24 小时 发作时X 线:可见两肺透光度增加 4、西医治疗 (1)---------------- 3 2受体激动剂首选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沙美特罗,福莫特罗 (2)茶碱类(氨茶碱)一一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具有气道纤毛清除功能、抗炎和免疫调节。 (3 )抗胆碱药一一阻断气道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 (4)激素一一抑制炎症细胞趋化、细胞因子的生成、炎生介质的释放,减少组胺的形成 5、中医治疗寒哮――射干麻黄汤热哮――定喘汤肺虚――玉屏风散脾虚――六君子汤肾虚-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三、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 (一)病因病理 1、病因 (1)细菌性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军团菌克雷伯杆菌肺炎――是医院获得性 肺炎的主要致病菌 (2)病毒性肺炎一一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比例高90% ( 3 )支原体肺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