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货币化水平的现状分析

中国货币化水平的现状分析

中国货币化水平的现状分析
中国货币化水平的现状分析

中国货币化水平的现状分析

刘少华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成都,610074)

摘要: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货币量也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从1980年到2012年,中国的名义GDP增长113倍,而 大幅增长582倍。2012年,以衡量的中国货币化水平高达187.58% ,这一水平不仅远远超出同等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也超过了绝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本文首先阐述了金融结构的相关规律,接着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的比较,本文发现,若干国家违背了传统的货币化水平变动路径(即“倒U型”曲线规律)而普遍出现上升的趋势,并纷纷超出各自货币化水平的历史高位。

关键词:金融结构 货币化水平 经济货币化

引言

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和经济转轨过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货币量也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从1980年-2012年,中国的 由1671.1亿元上升到974148.8亿元,增长582倍,而在同时期,我国的名义GDP水平由4545.6亿元提高到519322亿元,增长113倍 。货币数量的增幅明显超过名义GDP的增幅,这种变动在经济领域的一个直接表现形式为中国货币化水平的大幅上升。1980-2012年,以 度量的中国货币化水平 由36.8%大幅上升到187.58%,目前,中国的货币化水平不仅远远超出同等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也超过了绝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

中国的货币化水平相对自身经济发展程度来看“比较高”的异常现象,也引起了国际和国内经济学界对此问题的广泛关注。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麦金农教授就将中国在财政赤字大幅扩张的背景下,货币量的高速增长并没有给经济带来显著的通胀的现象称为“超额货币之谜”,并据此认为当中国的货币化水平超过100%的临界点时将给价格水平带来巨大的上涨压力,而货币化水平在超过100%后将趋于稳定。

一、金融结构变动的相关规律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丰富,金融在经济活动中逐步体现出核心的地位,对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的研究逐步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

戈德史密斯(1969)认为,对各国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的目的,在于解释不同经济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金融结构差异,探讨各国金融发展因素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1。

戈德史密斯提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并表示“对于经济分析来说,最重要的也许是金融工具的规模以及金融机构的资金与相应的经济基础变量(例如国民产出水平、资本形成情况等变量)之间的关系2。”通过分析,戈德史密斯针对性的提出一系列指标,试图通过这些指标来表示不同国家的金融结构变动规律,如:金融相关比率等。

通过对全球35个国家在100多年内的金融结构变动路径的比较,戈德史密斯发现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变动路径基本一致,戈德史密斯进一步推断,发展中国家也将出现和发达国家类似的金融结构变动路径。在此基础上,戈德史密斯总结了各国金融结构的变动规律,其中,涉及本文研究内容的相关规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在发展初期,一个经济体的金融工具数量的增速要高于其经济基础变量(如GDP、社会

1王曙光著:金融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P33-P34.

2陈野华著,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P288.

财富等)的增速,两者变动速度的差异导致金融工具比率在经济发展初期一般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戈德史密斯通过总结认为,金融工具比率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拐点,他通过比较发现,当经济体的金融工具比率达到某个阶段时(如,当金融相关比率达到1到1.5之间时),其金融工具数量与经济基础变量的比值数据就会停止增长甚至出现下降3。

同时,戈德史密斯通过研究认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其经济货币化水平的上升,但是,其认为与金融工具相关比率的发展规律一致,一个国家的货币化水平也会出现由初始时期的迅速上升,到后来的逐渐平稳甚至有所下降的历史过程4。此外,戈德史密斯还总结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资产占社会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将会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占社会金融资产的比重相应的会出现较大幅度提升。

在探讨各国金融结构的变化规律的同时,戈德史密斯也研究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5,认为主要在于以下2方面,即:

金融体系促进了储蓄与投资的分离,戈德史密斯提出,由于各经济个体在投资经营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及风险意识)和资金配置上的不均衡,导致经济运行中出现储蓄和投资的分离,而金融部门的出现使得社会上原本分离的储蓄和投资在金融体系作用下能够重新实现对接,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体系引导社会资源的流转,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戈德史密斯分析指出,由于存在多种金融工具,使得经济个体可以并不局限于其自身储蓄来规划投资行为。戈德史密斯进一步认为,金融体系中的非货币形式的金融工具的重要性就在于这个因素,因为经济个体通过金融体系可以为其多余的资金谋求某种收益,并促进了社会储蓄。

基于这种分析思路,戈德史密斯把金融工具分为两类,即:第一性证券、第二性证券,他认为,直接金融是由政府和企业通过发行第一性证券进行的金融活动,而间接金融是由金融机构发行第二性证券所进行的金融活动。戈德史密斯认为6“金融机构对经济的引致增长效应是源于对储蓄者和投资者资金供求的重新安排”。

此后,经济学家麦金龙教授进一步提出货币化进程的“倒U型假说”,认为一国经济的货币化水平一般呈现出先随经济发展水平逐步上升,当达到一个拐点后,货币化水平会出现逐步下降的局面。

二、中国货币化水平的现状分析及国别比较

(一)中国的货币化水平变动轨迹及所谓“迷失货币”的分析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的金融结构也日趋丰富,货币量大幅度增加,带来中国货币化水平的持续攀升。

M层次的货币量达到992129.25亿元人民币7,接近100万亿截止2013年1月,我国

2

M水平为元。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2012年的GDP为519322亿元8,而2012年底的

2

M衡量的中国货币化水平高达187.58%。

974148.8亿元9,以

2

当前,中国的货币化水平不仅远远超出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相关国家,也超过了绝大多

3王曙光著:金融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P34-P35.

4陈野华著,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P294.

5陈野华著,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P298-P299.

6陈野华著,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P300-P301.

7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13年货币统计览https://www.doczj.com/doc/c07992591.html,/publish/diaochatongjisi/4034/index.html 8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9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12年货币统计概览

https://www.doczj.com/doc/c07992591.html,/publish/diaochatongjisi/3766/index.html

数发达国家或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10显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货币化水平仅次于中国香港、日本、黎巴嫩,位居全球第4位。香港和黎巴嫩的经济规模和中国缺乏可必性,而日本自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后陷入长期的经济不景气,给中国带来的更多是反面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试图从经济转轨、金融结构变化等角度入手对中国货币化水平较高的原因进行探讨。

在针对中国货币化水平持续攀升的相关分析中,部分学者针对中国的货币量超出根据传统的货币数量交易方程式测算的水平,提出了所谓“迷失”货币的概念。

所谓“迷失”货币或“超额货币”是理论界(易纲,1991等)在对传统货币数量方程式进行分析时,把经济体中货币数量的变动幅度超出实际价格水平的变动幅度及实际产出的变动幅度之和的差额,界定为“迷失货币”或“超额货币”,易纲(1991)提出通过下述方程式来对所谓“超额货币”进行测算:

超额货币: .

.

.

()EM M y p =-+

其中:EM 代表经济中超额货币的水平,.

M 表示经济体的货币数量的增速,.

y 代表真实经济产出的增长率,.

p 代表社会价格水平的变动率。

本文的观点在于,“迷失货币”被用来表示在用传统的货币数量交易方程式测算得到的货币数量与实际货币量数量的一个差额,但对此界定为“迷失货币”或“超额货币”存在一定的偏颇,因为针对变化了经济金融环境,仍然采用传统的货币数量交易方程式来进行测算而存在差额是正常的,本文的分析也是对传统货币数量论进行修正的一次尝试。为了分析的方便,本部分在分析中仍然首先对所谓“迷失”货币或“超额”货币的程度进行了列示,以进一步展开本文对货币化水平变动的相关分析,因为所谓“迷失”货币的存在的一个直接表现形式就是经济中货币化水平的上升。

为了对货币化水平变动的直观来源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对所谓“迷失货币”的程度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如下表2-1所示:

表2-1:1980年以来中国的货币化水平及“迷失货币”水平的测算 (单位:%) 时间 2M 增速

CPI 涨幅 实际 GDP 增速 “迷失货币”

测算

货币化水平

1980 25.9 6.0 7.8 12.1 36.8 1981 18.3 2.4 5.2 10.7 40.4 1982 14.6 1.9 9.1 3.6 42.6 1983 19.7 1.5 10.9 7.3 45.5 1984 32.6 2.8 15.2 14.6 49.9 1985 35.5 8.8 13.5 13.2 54.1 1986 30.2 6.0 8.8 15.4 61.8 1987 25.3 7.2 11.6 6.5 66 1988 20.7 18.7 11.3 -10.0 63.8 1989 18.7 18.3 4.1 -3.7 67 1990 28.9 3.1 3.8 22 78.6 1991

26.7

3.5

9.2

14.0

85.4

10

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c07992591.html,/indicator/FM.LBL.BMNY .GD.ZS

1992 30.8 6.3 14.2 10.3 90.4

1993 46.7 14.6 14.0 18.1 101.0

1994 31.5 24.2 13.1 -5.8 97.3

1995 29.5 16.9 10.9 1.7 99.9

1996 25.3 8.3 10.0 7 106.9

1997 20.7 2.8 9.3 8.6 116.3

1998 14.9 -0.8 7.8 7.9 125.1

1999 14.7 -1.4 7.6 8.5 135.0

2000 12.3 0.3 8.4 3.6 137.0

2001 15.0 0.7 8.3 6 142.6

2002 13.1 -0.8 9.1 4.8 147.1

2003 19.2 1.2 10.0 8 155.4

2004 14.9 3.9 10.1 0.9 151.6

2005 16.7 1.8 11.3 3.6 153.0

2006 22.1 1.5 12.7 7.9 159.8

2007 16.7 4.8 14.2 -2.3 151.8

2008 17.8 5.9 9.6 15.5 151.3

2009 28.4 -0.7 9.2 19.9 179.0

2010 18.9 3.3 10.4 5.2 180.8

2011 17.3 5.4 9.3 2.6 180.1

2012 13.8 2.6 7.8 3.4 187.6

注:1980年-2011年的M2增速、实际GDP增速及1987年-2011年的CPI涨幅及货币化水平的数据均来源于世界银行相关统计,1980-1986年的CPI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的M2数据、实际GDP增速、CPI涨幅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及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统计。“迷失货币”的水平为个人测算数值,具体测算方式为“迷失货币”水平为货币数量增速与实际产出增速和CPI涨幅的差额。

在1980年-2012年的34年间,中国的货币化水平只有7年是存在下降的,而在其余27年间,中国的货币化水平出现了上升。具体来看,中国货币化水平出现下降的年份分别为:1988、1994、2004、2007、2008、2009、2011。简单的比较可以发现,自2007年以来的6年中有4年出现了下降,而在2007年前的28年中,只有3年出现了货币化水平的下降。

在本文对中国货币化水平变动的分析中,首先要分析的是中国是否存在较高的货币化水平。部分研究存在的一个质疑在于是否由于不同货币层次数量的选取导致较高货币化水平的存在,对此,易纲(1991)等学者通过对中国各个层次货币量与真实经济产出(GDP或GNP 为代表)以及各种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GDP平减指数甚至不采用官方价格指数的其他估算价格指数等)的比较分析,大都认为不管以何种方式来进行度量,中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所谓“超额货币”现象,反应出中国存在较高的货币化水平。

根据上表2-1,1980年-2012年间,中国的货币化水平变动趋势如下图2-1所示:

图2-1:1980年-2012年间中国货币化水平的变动趋势 (单位:%)

在对中国货币化水平拐点的判断上,业内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部分学者(麦金龙等)基于我国货币化水平在1993年超过100%(一般认为100%是货币化水平的一个临界水平)而达到101%的水平,认为在改革开放初始阶段中主导中国货币化进程的商品货币化进程阶段在1993年就已经结束,但也有部分学者(易纲,1991)通过研究认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商品货币化进程的第一阶段就已经实现,并认为商品货币化进程结束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就是通货膨胀水平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反映在经济体中存在一部分货币量没有被货币化进程所吸收。

此外,部分学者从我国货币化水平在2004年后出现明显降低的货币化水平提升速度,在2003年后甚至有几年出现了比较少见的货币化水平下降的局面(货币化水平持续2年下降发生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部分研究据此推测中国的货币化水平“倒U型曲线”的拐点已经出现。

上述各种关于货币化水平拐点的争论,在某些实际情况变化之后,缺乏进一步的解释能力,为此,本文将尝试对影响中国货币化水平变动的相关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为了把握中国货币化水平变动的整体情况,我们首先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化水平作一个比较,以判断在全球范围内各国货币化水平变动的情况,并对各国的货币化水平发展路径的差异和共同点进行分析。

(二)不同国家货币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为了从整体上把握中国货币化水平的变动情况,本文尝试从多角度出发对中国货币化水平的变动路径与其他经济体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本部分首先对综合经济实力和中国相近的其他国家经济的货币化水平变动路径与中国的相应情况进行比较,在这里借用“金砖国家”的提法,对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与中国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进行比较;此外,对同属东亚经济圈且在金融结构方面和中国比较相近的日本、韩国,以及作为“亚洲四小虎”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路径和中国作一个对比分析;最后,本文选取美国等国家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分析发达国家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本部分通过对同为新兴市场经济大国的经济体、具有相似金融结构的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路径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把握货币化水平的变动路径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异,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1)“金砖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对比

美国高盛公司首先提出“金砖四国”的概念,包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即: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此后,随着南非的加入,“金砖四国”转变为“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作为全球最大的几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其货币化水平的变动路径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对中国货币化水平变动的认识,具体对比如下表2-2所示:

表2-2:“金砖国家”货币化水平及其变动情况 (单位:%)

中国 巴西 俄罗斯 印度 南非 1980 36.8 11.9 / 33.9 53.7

1981 40.4 11.3 / 33.9 54.3

1982 42.6 10.1 / 35.5 54.3

1983 45.5 10.2 / 35.6 54.0

1984 49.9 11.5 / 37.5 55.2

1985 54.1 13.6 / 38.8 54.9

1986 61.8 20.0 / 40.9 51.0

1987 66 19.9 / 41.9 52.1

1988 63.8 75.1 / 41.8 55.2

1989 67 111.3 / 42.1 55.4

1990 78.6 30.4 / 41.5 53.8

1991 85.4 35.0 / 42.7 55.0

1992 90.4 60.9 / 43.4 50.5

1993 101.0 93.7 23.9 44.1 46.9

1994 97.3 45.5 21.2 45.2 49.0

1995 99.9 32.5 19.3 42.8 50.0

1996 106.9 35.6 17.8 43.9 50.7

1997 116.3 37.5 19.7 46.6 53.8

1998 125.1 40.3 24.1 48.1 56.5

1999 135.0 43.7 20.6 50.5 57.2

2000 137.0 47.3 21.5 53.9 54.1

2001 142.6 49.0 23.9 56.9 58.8

2002 147.1 47.4 26.4 61.7 60.6

2003 155.4 49.6 29.9 62.2 63.2

2004 151.6 50.7 31.1 63.5 64.3

2005 153.0 54.6 33.4 64.5 69.9

2006 159.8 58.7 37.6 67.4 76.2

2007 151.8 61.8 42.8 71.0 82.7

2008 151.3 64.1 39.4 75.8 84.6

2009 179.0 69.4 49.2 78.0 81.2

2010 180.8 68.8 52.7 77.3 78.3

2011 180.1 74.4 52.7 77.8 76.1

注: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相关统计,部分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2012)。此外,由于俄罗斯是由苏联解体后成立的,故缺乏之前的相关历史数据。

从上表2-2可以看出,在中国经济转轨之初的1980年,中国的货币化水平低于南非,比印度的货币化水平高2.9个百分点。此后,随着中国货币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中国的货币化水平在1990年实现了对其他“金砖国家”的全面超越,在1990年中国的货币化水平为

78.6%,而巴西、印度以及南非的货币化水平均在44%以内。

1990年以后,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的货币化水平的差额逐步扩大。到2011年,在“金砖国家”中,除俄罗斯的货币化水平较低外,巴西、印度和南非的货币化水平均在75%左右,而中国的货币化水平已攀升到180%附近,中国的货币化水平高出其他“金砖国家”102个百分点以上。

“金砖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轨迹如下图2-2所示:

图2-2:“金砖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轨迹 (单位:%)

从上图2-2可以看出,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货币化水平在“金砖国家”中一直领先,且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而其他金砖国家的货币化水平逐步趋同,到2012年,巴西、印度和南非的货币化水平都在74%-78%之间。反映了同样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大国,中国的货币化水平明显处于较高的位置。

(2)亚洲相关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及其变动情况

针对部分研究认为中国的货币化水平较高的根源在于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结构等观点,本部分对中国和同处东亚经济圈的的日本、韩国以及作为亚洲“四小虎”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的货币化水平变化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如下表2-3:

表2-3:亚洲相关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及其变动情况 (单位:%)

中国 韩国 日本 泰国 印尼 菲律宾 马来西亚1980 36.8 32.3 142.2 42.0 15.9 24.0 79.2 1981 40.4 32.2 147.8 42.4 16.8 24.4 87.8 1982 42.6 35.7 153.9 47.2 17.9 25.7 94.1 1983 45.5 35.0 160.5 53.4 19.1 33.8 98.1 1984 49.9 32.9 162.9 59.6 20.2 28.0 100.3 1985 54.1 34.0 164.9 62.1 24.2 28.9 113.1 1986 61.8 34.5 172.1 65.8 27.3 27.6 138.2

1987 66 35.0 181.1 68.5 27.5 27.5 127.0 1988 63.8 35.7 183.7 67.3 28.6 29.0 121.1 1989 67.0 37.9 189.3 71.4 32.9 32.6 129.5 1990 78.6 36.8 187.4 76.2 40.5 34.2 64.4 1991 85.4 37.1 186.5 79.2 40.1 34.8 66.3 1992 90.4 37.4 188.1 81.0 42.5 36.3 102.2 1993 101.0 38.6 195.2 86.2 43.7 42.7 113.0 1994 97.3 39.1 201.4 83.2 45.3 47.1 111.0 1995 99.9 38.6 207.2 85.0 48.6 51.8 115.6 1996 106.9 39.7 210.7 85.3 52.7 56.3 120.1 1997 116.3 41.4 218.2 99.4 56.0 62.0 125.5 1998 125.1 53.4 229.8 111.9 59.9 55.3 125.2 1999 135.0 62.2 239.7 115.9 58.4 58.9 132.1 2000 137.0 68.5 240.6 114.5 53.9 57.7 122.7 2001 142.6 71.8 201.0 115.8 51.0 58.4 138.5 2002 147.1 72.0 205.4 113.2 48.3 59.5 133.1 2003 155.4 72.2 206.6 119.2 47.4 57.3 132.3 2004 151.6 66.5 205.9 114.7 45.0 56.3 131.7 2005 153.0 65.5 206.8 111.4 43.4 54.3 125.0 2006 159.8 65.1 204.3 108.9 41.4 60.7 129.3 2007 151.8 60.9 203.2 106.4 41.8 60.5 125.2 2008 151.3 67.1 209.5 109.1 38.3 59.4 119.6 2009 179.0 72.5 227.4 117.0 38.2 62.1 139.2 2010 180.8 75.6 226.6 116.1 38.4 61.4 133.9 2011 180.1 78.1 240.0 128.3 38.7 59.8 138.5

注: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相关统计。

从上表2-3可以看出,在1980年,中国的货币化水平在上述七个亚洲国家中位居第四位,低于日本、泰国以及马来西亚,与韩国的货币化水平存在4.5个百分点的距离。而到2011年,中国的货币化水平仅次于日本,在所比较的7个亚洲国家中居第二位,高于除日本外的其他国家货币化水平至少40个百分点,反映出即使在具有相似金融结构的国家中,中国的货币化水平也相对较高。

亚洲相关国家的货币化水平的具体变动情况见下图2-3:

图2-3:东亚经济圈相关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 (单位:%)

结合“金砖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可以看出,相比除中国外的其余“金砖国家”介于50%-80%之间的货币化水平,在本部分比较的亚洲经济圈国家中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的货币化水平都在125%以上,尤其是日本的货币化水平高达240%。此外,如果考虑到不同国家货币统计口径的差异,部分亚洲国家的货币化水平仍然将进一步提升,比如部分研究认为如果把韩国的M2统计口径和其他国家的M2统计口径统一,韩国的货币化水平将大大提升。

从除中国外的“金砖国家”和亚洲经济圈相关国家的货币化水平比较的差异可以推测,不同国家金融结构的差异对货币化水平具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从对“金砖国家”和部分亚洲国家的货币化进程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传统的关于货币化进程“倒U型假设”已经难以解释上述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如果说针对部分货币化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可以假设其仍然位于“倒U型曲线”中左边一段的上升部分,并假设这部分国家仍然没有达到相关统计所揭示的货币化水平转折点,那么,在针对日本、中国、马来西亚、泰国等经济体的货币化水平几乎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现实,则在“倒U型曲线”中难以得到相应的解释。

例如:马来西亚的货币化水平早在1986年就达到了138.2%的水平,此后下降到1990年的64.4%,但在此后的时间段内,马来西亚的货币化水平便逐步回升并创出新高;从日本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来看,即使日本的货币化水平早在1994年就已超过200%的水平,并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面临金融体系和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但日本的货币化水平仍然在2011年回到240%的高位。

因此,我们推测,是否在金融结构的变动以及政府行为的干预等因素的影响下,传统的货币化进程的“倒U型曲线”已难以解释变动的金融现实?是否在政府的干预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倒U型曲线”的拐点已经难以出现?或者即使出现了“拐点”也往往在政府对金融的干预下出现进一步上升并导致“拐点”失效?

为此,本文进一步对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进行了比较,具体如下。

(3)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

在对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中,本文选取了美国、英国、瑞典、新西兰、澳大利亚共5个国家。这些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如下表2-4所示:

表2-4: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 (单位:%)

美国 英国 丹麦 瑞典 新西兰 澳大利亚 1980 71.8 32.1 42.8 54.2 26.9 40.5 1981 71.7 36.5 43.3 56.2 25.7 39.3 1982 75.9 37.9 42.1 55.5 26.0 37.7 1983 75.6 38.2 48.8 53.1 24.8 39.6 1984 76.5 39.7 51.8 51.3 26.4 39.2 1985 77.2 40.2 56.5 48.7 30.4 42.0 1986 79.9 45.8 57.4 50.5 31.6 41.6 1987 78.3 78.8 58.2 49.3 33.1 44.0 1988 77.6 82.3 59.2 48.6 64.3 45.6 1989 76.0 90.1 56.8 48.6 66.4 52.7 1990 73.9 91.7 57.9 44.6 71.4 54.1 1991 72.7 88.8 57.9 43.1 72.7 53.3 1992 68.7 61.0 55.4 44.6 73.3 56.1 1993 65.8 60.7 65.9 46.0 72.0 56.5 1994 62.2 61.7 55.4 43.4 73.3 59.1 1995 63.3 70.2 56.4 41.5 74.3 60.4 1996 64.7 75.4 58.1 44.1 81.9 62.6 1997 65.6 88.5 59.0 42.7 84.2 63.9 1998 67.9 101.2 59.0 40.6 82.9 65.5 1999 69.8 100.4 56.0 41.7 83.8 69.4 2000 71.0 106.2 46.2 40.2 80.4 67.6 2001 73.7 110.6 55.6 62.1 81.6 71.7 2002 74.4 110.8 61.7 63.4 77.8 70.9 2003 74.2 114.4 67.9 64.6 79.7 75.4 2004 73.8 119.0 67.7 65.9 77.1 78.3 2005 74.9 128.7 77.0 75.2 79.9 79.3 2006 77.1 139.1 75.9 81.0 84.6 84.4 2007 82.1 152.1 71.3 92.3 87.0 100.8 2008 87.2 175.6 82.3 91.8 94.3 106.0 2009 88.6 180.3 92.8 99.8 92.6 100.0 2010 83.7 179.3 85.0 85.0 95.8 105.9 2011 86.6 165.7 74.0 86.6 / 105.8

注: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相关统计。

从上表2-4可以看出,1980年-2011年,上述国家中,美国、英国、丹麦、瑞典虽然都经历了一部分时间段的货币化水平下降阶段,但此后其货币化水平迅速提升,并超过了前期高点,尤其是英国的货币化水平在2009年曾达到了180.3%的高位;而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货币化水平已经达到100%左右,在上述时间段内,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货币化水平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并没有出现拐点的迹象。可以初步判断,在该时间段内,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水平普遍出现了提升。

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水平重新出现上升的现象,违背传统的关于金融结构变化的“倒U

型曲线”规律,因为在对发达国家货币化水平的相关总结中,普遍认为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水平拐点在1980年前已经出现。

以美国的货币化水平为例,在弗里德曼和施瓦兹11对1867年-1960年间的美国货币史的相关研究中发现,美国的货币化水平在上述近百年的时间段中的前3/4出现了持续的上升,而在后1/4的时期内美国的货币化水平出现了持续的下降。 Mayer、Duesenbwrry、aliber12(1987)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1960年-1980年间,美国的以M1度量的货币化水平稳步下降,但这一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停止。从本文上表所列美国货币化水平数据可以看出,美国的货币化水平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振荡期后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重新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在上述时间段内普遍有所提升,而依据金融发展理论对发达国家金融结构变动规律的相关总结,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水平拐点普遍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但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水平经历了几十年的稳步下降以后开始出现了持续的提升并纷纷超过前期历史高点,反映了货币化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而不是局限于中国范围内的一个特例。

因此,本文认为分析中国货币化水平变动的原因需要结合国际范围内各经济体的货币化水平普遍有所提升的事实,本文试图通过在考虑中国转轨经济的特殊情况的同时通过对金融结构的具体考察来分析其对货币化水平变动的影响。

上述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如下图2-4所示:

图2-4:发达国家的货币化变动情况 (单位:%)

通过对“金砖国家”、亚洲经济圈部分国家、部分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自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显现并导致形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以来,本文列表进行分析的大多数国家都出现了货币化水平上升幅度趋缓甚至货币化水平下降的局面,而位于亚洲经济圈的中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的货币化水平在2008年-2011年间的货币化水平普遍提升近20个百分点,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的货币化水平更是大幅提升近30个百分点。上述现象反映了在面临金融危机期间,不同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导致的巨

11弗里德曼、施瓦兹著;巴曙松等译.美国货币史:1867-196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484-P500. 12Mayer,Thomas Duesenbwrry and Robert Aliber 1987,Money ,Banking and the Economy ,Third edition.Norton.

大的货币化水平变动路径差异,这或许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金融结构差异对货币化水平存在某种程度的影响,本文将尝试对此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说明。

(三)对中国货币化水平较高的再认识

通过上部分对中国货币化水平的变动路径和同时期“金砖国家”、亚洲经济圈国家、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初步认为:

1.货币化水平升高是一个全球经济领域的普遍现象

通过对相关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变动路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虽然部分国家在分析的时间段内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货币化水平下降或稳定的现象,但在此后各个国家的货币化水平大都出现了迅速回升的现象,并纷纷接近或超越了各国货币化水平的历史高点。

鉴于货币化水平升高是一个经济领域的广泛现象,因此,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在更广泛的视角把握中国货币化水平的变动原因。

本文尝试分析金融结构的变动对货币化水平变动的影响,基于传统的货币数量方程式是基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而通过不断修正后的货币数量方程式成为一种主要侧重于货币财富储藏职能的货币需求方程式,而以M2作为衡量货币化水平的货币变量存在某种程度的问题,较多经济学家认为从金融工具的实际功能差异出发,相当多的金融工具与银行的定期存款等部分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因此,本文尝试用M1来作为分析货币化水平变动的代表,本文认为M1作为流动性最强的金融工具,不仅受到实际商品交易或资产交易的影响也与其他金融工具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本文尝试从这个角度对金融结构变化对货币化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2.中国的货币化水平相对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偏高

虽然在考察的时间段内,经济体的货币化水平上升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但进一步的比较分析也表明,中国的货币化水平相对自身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通过进一步的比较发现,在处于相似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甚至具有相似的金融结构的国家中,中国的货币化水平都大幅超出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本文认为研究中国货币化水平的变动因素更需要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考虑。对此,本文基于中国经济转轨的条件出发,尝试分析了经济转轨对货币化水平变动的影响。

3.不同金融结构下的政府干预对货币化水平变动的影响迥异

自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对经济和金融领域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干预,但从货币化水平的变动来看具有迥异的表现。

以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为代表的国家在国家干预后,货币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攀升,而有相当多的国家,如英国、美国等国家则出现了货币化水平降低的现象。从金融结构的角度来看,这种差异或许反映了在不同金融结构下,政府干预对货币化水平变动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2]安纳德?钱德瓦卡.发展中经济的货币化,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文件》,1977年11月,P665-721.

[3]阿尔文?汉森著.李风圣、李树人、张骏生等译.货币理论和财政政策【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P66-67.

[4]埃德温?H?尼夫著,金融体系:原理和组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陈野华著.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M】,2001,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P1。

[6]陈雨露、汪昌云主笔.金融学文献通论?宏观金融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P1.

[7]邓乐平、皮天雷著.次大国的金融博弈:中国模式及发展类别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P35.

[8]https://www.doczj.com/doc/c07992591.html,paring Financial Systems ,MIT,Press,2000.

[9]Bagehot.W.”A Description of the Money Market”,Lombard Street,1873.

[10]Beck,T.Demirgu-Kunt,A.Levine,R:A new database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4:597-605,2000.

[11]Diamond ,D. and P.Dybvig: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guidit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1(3) ,1983,pp.401-419.

[12]Dutta and Kapur,Liquidity Preferenc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 ol.65 No.3,1998,pp.551-572.

[13]Ergungor,O.E.:Market-vs.bank-based financial systems:Do rights and regulations really matter?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8, 2004,pp.2869-2887.

[14]Leland ,Hayne and David Pyle:Information Asymmetries,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ournal of Finance,32,1977,pp.371-388.

[15]Mathieson,D.J.Financial Reform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Jouran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 ol.7,1980,pp.359-395.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onetization Level

Liu ShaoHua

(Chinese Financial Research Centre of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610074)

Abstract:Since China adopte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ong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the money supply in China is also showing a rapid growth trend. From 1980 to 2012, China's nominal GDP growth 113 times,The quantity of money growth was 582 times.In 2012, Chinese M2/GDP as high as 187.58%, not only far beyond the sam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Even more than most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Key words: financial structure, economic monetization, monetization

收稿日期:2013-5-22

作者简介:刘少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学博士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不仅需要运用科学性、技术性高的方法,还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既要重视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又要考虑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对国内外因素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高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科学性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判断的准确性,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稳的发展。 标签: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1 概述 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及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影响着政府、企业或个人对市场的决策和调控的决策。在实际分析和判断中,如果忽视了正确的原则可能造成宏观经济判断上的分歧,使得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难以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准确的把握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从而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政府部门经济调控的有效性。 2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情况 2.1 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一是我国经济顺利驶入了稳定发展的正常航道;二是内生性增长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中国出口呈现出了恢复性增长的趋势。 另外,目前中等收入国家向逐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内需潜力巨大;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在面临市场经济改革或者调控时,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国民储蓄率较高,对宏观经济政策发展空间较大等。 2.2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首先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国通胀压力有增强的趋势不利于市场调控,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和汽车行业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房价、物价持续上涨。另外地方债务风险、局部金融风险仍然存在并在积累,诸多中小型企业发展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出现一方面贷款宽松,一方面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存在,给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3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未来趋势判断需要把握的问题 3.1 确定经济变量合理的参照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涉及到的宏观经济变量范围较广,往往需要正确的确定相关参照值,参照值可以是正常值、过去值或者目标值,往往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变量,以确定不同意义的参照值。就GDP增长率来讲,其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一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等挑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定,但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未可乐观,就如温总理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使得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前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增幅加快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2010年自8月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连续五个月保持在18%以上,国内市场销售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进出口额 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从月度同比增幅来看,2010年12月进出口受2009年高基数影响,增速正常回落,国内生产的放缓也是导致本月进出口增幅回落的重要原因。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文案

目录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1) 基本分析 (1) 下篇:行业分析说明 (2) I 200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分析 (2) 一、200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简述 (2) 二、2003年全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3) 三、2004年中国经济分析预测 (4) II 2003年全国工业生产情况综述与分析 (10) 一、全国工业生产情况综述 (10) 二、轻重工业发展分析 (10)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分析 (10) 四、机电产品生产快速增长 (11) 五、能源生产分析 (11) 六、工业产品进出口分析 (12) III 2003年全年工业经济效益情况及预测 (13) 一、全年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13) 二、生产资料效益分析 (16) 三、工业行业效益分析 (18)

IV 我国全年居民消费比较分析 (19) 一、居民消费价格简述 (19) 二、分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分析 (19) 三、分类别居民消费价格分析 (19)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分析 (21) V 我国前三季度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及分析 (24) 一、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 (24)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6) VI 2003年上半年三大景气指数走势及分析 (29) 一、国房景气指数 (29) 二、消费者景气指数 (32) VII 2003年宏观经济发展十大事件 (35)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基本分析 今年我国经济有望增长8.5%。据此测算,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我国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根据有关改革方案,今年国家统计局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年末公布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数,而改在2004年1月中下旬公布。以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2万亿元人民币为基数匡算,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 2003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以及频繁发生的多种自然灾害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来之不易。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9%,创下1997年以来同期增长最高纪录。二季度,受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6.7%。通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到三季度,我国经济基本恢复到了非典疫情发生前的增长水平,同比增长9.1%。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作为了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象征,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程。然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非易事,所以需要一个较好的指导方针来作指导,不然就会陷入发展不合理的陷阱。但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太高,以至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关键词】:城市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年10.6%曲折的发展到1978年时为12%。从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城市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智慧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84年中国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时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这主要得意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普遍呈现出活跃现象,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圈,国家也大力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把城市发展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8%左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到现在简直就不值得一比了,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中国的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范恒山 2009年09月】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城市膨胀发展,中小城镇发展缓慢。这就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存在很大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 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创新型特色城市,放宽大城市管理规模,重点建设几个国际型超级大城市。什么叫创新型特色城市呢?创新型特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好。中国的大小城市估计有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城市不出名,城市形象不好,没有影响力,也许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何来出名,何谈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呢?举个列子:一个中型城市,也许你什么卫生、环境等都做得很好,但就是不出名。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但如果你一个中型城市,你把他的绿化全部弄成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比如把南昌的全部绿化植物卖了,全部改种成竹子),或者把整个城市重点发展一种产业。水城威尼斯,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论它人口多杀,环境有多好,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把城市全部建成宗教圣地或是把城市全建在水上。主要说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所创新。

IMF宏观经济模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 摘要:本文对国际基金组织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进行探讨。该分析框架主要包括四部门分析方法、CEGR 汇率评估方法、债务可持续性分析、全球经济模型(GEM)等具体内容。从中可以体现出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中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市场化的基本理念以及用数据说话、注重实际调查、强调国别经济的比较研究等特点。在上述基础上,我们可看到其经济分析中面临着经济问题的政治化、技术工具的科学性以及政策建议的及时性等方面的挑战。最后,我们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宏观经济,汇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一、引言 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了充分吸取战争的教训,避免各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矛盾,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货币金融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运而生。作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建立起来的国际机构,基金组织已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全球金融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尽管基金组织受到了各种批评和改革的压力,但作为当前货币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机构,其领导地位仍然是其他机构在短期内难以超越的。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的研究方面,基金组织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和竞争实力,长期以来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基金组织定期发布的经济预测以及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区域经济展望》、《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等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分析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研究领域,目前基金组织已几乎成为了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的“摇篮”。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各类金融机构和组织的中国经济分析团队中(摩根士坦利、高盛、德意志银行、瑞银、美洲银行、巴克莱、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香港金管局、美国经济研究局等)的主要研究人员都直接来自于基金组织。事实上,这些首席经济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导向。无庸质疑的是,他们的研究方法都充分吸收了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有关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基金组织的分析框架在现实中的成功。 二、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基金组织有一套完整的分析宏观经济的方法和数据库系统,其研究的成果直接体现在基金组织第四条款磋商、工作论文及其众多出版物之中。归纳起来,该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的四部门分析方法 在基金组织的分析框架中,整个宏观经济可以简单地分成四个部门:实体经济部门、对外部门、货币部门和财政部门(如图1)。宏观经济是不断变化的系统,各个变量相互影响,一个变量的变动可能引发其它一系列变量的变动。

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做出判断 在多重因素叠加的作用下,2012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呈现出加速性和逐步内生性等特点,迫使政府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稳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各类刺激政策开始重返。在现有政策框架和利益激励格局中,“稳增长”将演化为“扩投资”,“微调性”的政策调整将演化为“扩张性”的放松,地方政府将大幅度放大“扩投资”的刺激效应,从而带动投资和消费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中国宏观经济将快速扭转2012 年1 —2 季度加速下滑的态势,并于 2 季度末出现触底反弹。但由于外部环境持续疲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以及深层次结构问题更为严峻等原因,这种反弹不会十分强劲并面临严重的不确定。2012年GDP 增速将呈现“前低后扬”运行态势。 2012年,政府主动把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的GDP增速为8.1%,创3年来新低。可以看出,中国将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产业结构,未来5—10年发展新兴能源产业,这与“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提及的“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谋而合。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对于过去高耗能上市公司存在不好预期,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出现的问题不利于其证券市场价格的上扬。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拉开序幕,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伴随着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开始陷入了一种四面楚歌的困境,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为此,政府制定出台了十大措施以及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而这一切逐渐拉开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序幕。虽然4万亿元的计划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影响,但造成的通货膨胀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滞涨,不利于证券市场价格的上扬 自2011年末开始至今,央行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央行仍会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刺激流动性,不过下调幅度有限。就货币供应量而言,2008年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已然导致市场货币供应过剩,并进一步引发通货膨胀,可推断近期不会再度出台类似政策。因此,对于近期货币政策,投资者不宜过分乐观。 美国经济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并未全面开放,但我国的经济目前对外依存度百分比高达一半以上,而国内出口最大的地区就是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对外出口国家的经济出现大幅下滑,其需求也会大幅下降,因而势必影响到我国出口,而国内月度出口数据正说明了这一点。外国经济不景气,尤其影响了我国出口企业。由此,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价格的整体上扬 综上,未来几年,我们国家股市不具备整体上扬的条件。然而,我们应注意到,国家为了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及证券市场的稳定,是不会让证券价格进行大幅度的涨跌。同时,随着“十八大”这一里程碑的日益临近,最终将导致我国证券价格涨不了又不能跌,即在狭小空间振荡(2200点—2400点)。 意见建议:由于以上的若干陈述分析,笔者建议股市“中长线投资者”应该稍作休息,而“短线投资者”要活跃起来,因为未来几年很有可能会是“短线投资者”的“黄金时间”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现状

当前xx宏观经济的现状 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现状可以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着手。从经济增长来看,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复苏缓慢,复苏的基础还稳定;从就业上看,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上升,社会有效吸收就业,再就业的能力明显不足;从物价上看,当前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大宗商品价水平持续上涨;从国际收支看,总体顺差任然存在,但顺差额在减少。 1.经济增长GDP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日趋佳境。尤其是1996年底中国宏观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以来的十年间,中国经济走过了一段持续“高增长,低物价”的辉煌历程,从而使中国经济彻底摆脱十年前“大起大落”的周期性波动特征。2006年中国GDP更是大增 10.7%,GDP总量首次突破20亿大关。 从长远看,中国庞大的农业劳动数量和“三农”问题仍将是困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有转变的最大难题,尽管我们的工业GDP比重曾高达50%以上,但事实上我们仍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这便是矛盾的症结所在。同时,节能消耗和环保任务十分艰巨。 为此我们国家和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并采取相关措施,大力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国将大力发展无污染高技术的第三产业。 2.就业方面 劳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一国的国民收入中,很大一本分来自劳动力的贡献,因此,对劳动力必须加以充分利用。而劳动的实现就是就业。 只靠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充分就业,必须引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我国目前的失业率是4%,由于产业的转型,许多产业都向高技术方面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急剧下降,由于现在许多企业都需要知识型人才,导致一大部分非知识型人失业找不到工作,在家滞留。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通货膨胀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任达轩 2009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超常规的经济刺激计划,而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更是值得关注。从加大投资,到刺激消费;从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到全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从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一系列刺激方案使中国经济以顽强的“V”形反转。在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后,我们迎来了2010这个承上启下之年,这是年轻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又一个甲子的开启。2010年无论对于实现经济全面复苏,还是谋求发展方式转变而言,都是关键之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当今的全球及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又该走向何方?为此,我们将从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隐忧、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问题和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展望4个部分进行分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一、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 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09年第一季度大幅下滑、第二季度降速放缓之后,复苏势头在第三季度开始显现。第三季度,美国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环比负增长的局面,GDP增长率达2.8%;日本经济也结束了连续4个季度的负增长,二、三季度分别增长0.7%和1.2%;欧元区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三季度增长0.4%。中国经济在2009年则演绎了奇迹。从经济增长率上看,如图1所示,中国经济从2009年一季度跌入谷底(GDP增长率仅为6.1%),再到三季度GDP增长率达到8.9%,划出了一个漂亮的“V”形轨迹。更为可贵的是2009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一种均衡的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全面复苏。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看,如图2所示,2009年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7,924亿元,同比增长32.10%,环比增长2.23%,自年初累计额为168,634亿元。从企业景气及企业家信心指数看,如表1所示,2009年第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4.4,同比增长24.40%,环比增长8.50%。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0.1,同比增长20.10%,环比增长9.90%。由此可知,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经济衰退的低谷,而中国经济已率先在全球经济中实现复苏。 图12008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3季度中国GDP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图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情况 部分学者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持续上升的轨道,而中国经济无论是从实体经济指标如钢铁、发电、汽车销量等,还是从楼市、股市等资本市场经济指标,或更具有全局意义的GDP等指标看,经济复苏的基础都已经巩固。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复苏之快超出预期,目前经济正处于从局部恢复到全面恢复时期,全年经济很可能在今年呈现“V”型复苏。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认为,无论是从生产还是需求看,2009年经济都处于回升的态势,经济增长进入了新一轮的上升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研究员认为,中国经济正经历“V”型复苏,并不会出现一些人所担心的“W”型波动。2009年中国经济

我国城市化现状进程分析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 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 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 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 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 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 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 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 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 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 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 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 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 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 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仍面临着不少下行压力,如企业利润增速低迷,过剩产能仍有待消化,出口需求疲软,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等等。但总体上看,支持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仍然存在。 一、就业形势较为平稳 近几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在我国,就业吸纳人员最多的就是服务业了,并且这几年来服务业所容纳的就业人员也越来越多,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服务在加速发展,创造了许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许多的就业人员,这也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预计在2015年新增的就业人数可超过1000万人,总体的就业压力不大,但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国家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较多地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以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物价温和回升 从物价方面来看,我国的工业消费品的物价基本上保持稳定,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处于平稳运行的状态之下,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从服务价格来看,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者的工资逐步上涨,使得一部分生活服务品的价格上涨。从食品价格来看,大部分的粮食都增产,粮食价格比较稳定,但是相对来说,蔬菜、肉类的价格会微涨,这可能与劳动力工资上涨有一定的联系。除此之外,从资源产品方面来看,近几年的资源性产品在不断地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上涨,出现高物价的局面,这与国家实行的节能减排,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有一定的联系。此外,纵观全国的房地产业,房价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房价实现了小幅度上涨。 三、国民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增速 纵观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我国的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其发展的潜力还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

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4 年1 季度) 出版日期:2004 年05 月编写说明 2004 年1 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 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II 目录 Ⅰ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1)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 (1) (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 (2) (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 (3) (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 (4) (五)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 (5) (六)货币信贷增势未减 (5) (七)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6)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 (一)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 (7) (二)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 (8) (三)通胀压力加大 (8)

(四)信贷调控难度加大 (9) Ⅱ 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9)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高位回落 (9) (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 (9) (二)促进投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 (10) 二、诸多因素将遏制物价上涨 (11) (一)农副产品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11) (二)各项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手段将发挥一定作用 (11) (三)严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投资品价格回落 (11) (四)投资热、消费稳,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12) (五)我国经济买方市场特征鲜明,不会出现需求推动型的价格轮番上涨12 三、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3)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III Ⅲ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14) 一、扩张性政策应进一步向中性政策过渡 (14) 二、财政政策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14) 三、实行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 (14) 四、统一认识,端正行为,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15)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3年与2004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 (3) 图表2 2003-2004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 (3) 图表3 2003-2004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3) 图表4 2003-2004年生产和消费物价月涨幅一览表 (4) 图表5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上半年预测 (13)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1 Ⅰ 2004 年1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中国宏观经济报告

2012-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迈向新复苏和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所

摘要: 2012年是中国经济从“次萧条”到“复苏重现”的一年。在消 费持续逆势上扬、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增长、房地产政策微调带来的“刚需”释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持续放松以及全球市场情绪稳定带来的外需稳定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开始在2012年9月出现“触底反弹”,并在十八大政治换届效应、存货周期逆转、消费持续增长、外需小幅回升、投资持续加码等因素的作用下,重返复苏的轨道。2012年前3季度回落超预期,而第4季度复苏幅度也可能超预期。 2013年将延续 2012年第 4季度复苏的势头,随着换届效应的持续发酵、房地产困局的破解、外部环境的轻度改善、金融困局的缓和以及中期力量的释放,中国宏观经济将超越“新常态”,步入“次高速增长期”。2013年不仅是中国宏观经济完成由“复苏”向“繁荣”的周期形态转换的关键期,也是中国迈向“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关键年,更是新政府全面确立和落实新经济发展战略的一年。因此,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将是在复杂中充满朝气的一年。 利用模型进行预测,2012年中国 GDP增速将达到 8.0%,比 2011 年回落 1.3个百分点,2013年中国经济将重返 9时代,增速达到 9.3%,CPI出现反弹,达到 4.1%。 在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报告认为,未来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应当在强化中期定位的基础上保持相对宽松与积极的导向,应当在正确认识中国新时期的各种结构性力量和周期性力量的变化的基础上,超越

“新常态”悲观主义的定位,应当在收入分配、房地产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性改革,清楚“改革疲劳症”。 关键词:新复苏、新结构、新常态、中国宏观经济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主题一:GDP增速下降是新常态,但短期因素改善,增长质量提高 综合长期趋势和短期因素,虽然在2015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会继续下行,但周期性因素会有改善。两相抵消,2015年全年GDP增速相较2014年可能略有下降。美国已经退出量化宽松,2015年四季度很有可能开始加息,美元会保持强势,而人民币(6.2117, -0.0023, -0.04%)对美元大幅走弱的概率极小,因此2015年强势人民币会影响我国出口。但另一方面,强势美元伴随着国际上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因我国是能源和大宗商品进口的世界第一大国,我国经济从整体上来讲必然受益,表现在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增加、企业因成本降低而利润空间扩大、居民因在能源上面节省支出从而增加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些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方面,我们认为2015年实际的投资增速或能有一定反弹。最后在房地产市场方面,经历了2014年的较大幅度调整,基数已经降低,而过去几个月的放松限购、放松限贷和降息等措施会在2015年发酵。另外户籍和土地改革有望在2015年得到实质性的推进,有助于增加对大中型城市住房的需求。 主题二:低通胀引致货币政策框架调整和无风险利率下行 由于强势美元,对我国未来几个季度的出口将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2015年人民币升值空间极为有限。考虑到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维持国内资本市场稳定和防止资本外逃等因素,尽管美元或许继续走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低位徘徊,国内通缩风险增加,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空间也很有限。国际油价有望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每桶70美元的低价。2015年我国没有通胀风险,通缩压力稍有显现。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维持在2.0%左右,生产者价格指数仍有下跌空间。不过2015年CPI通胀上限仍可能维持在3.5%。为给货币政策和价格改革留有足够的空间,我们认为政府没必要调低CPI通胀上限。目前我国融资利率还是太高,政府在2015年仍然有相当大的空间调整货币政策。2015年广义货币增速目标或许由2014年的13%小幅下调至12%,但仍有很大可能维持13%的目标。我们预计人行会采取不对称的方式降息一次,一年期贷款和存款利率分别降0.4%和0.25%。降准幅度更大,我们预测在2015年底前人行降准三次共1.5个百分点。由于有其他备选工具,降准幅度和频率或许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我们认为人行在2015年会维持基础货币的稳定增长从而在低通胀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无风险利率。 主题三:地方债改革加速,股市复苏,风险溢价下降 新一届政府从2014年开始系统处理地方债问题,迈开了关键的两步。最新的改革方案将存量地方债整合到省一级政府,未来新增债务主要由省政府为主体发行债券来满足,其余由人民银行[微博]借道国开行来解决,应该说是结合我国实际的最佳选择。金融改革的另一艰巨任务是降低我国企业对债务融资的依赖。降低企业杠杆和融资成本的关键是完善和发展我国的股权融资市场。从种种迹象来看,提振股市信心和加快股市融资发展已经成了新一届政府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2015年,我们预计政府会尽快推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放开对IPO的实质性审核,放宽对股票发行的盈利指标等要求,加快培育新三板、柜台市场等低层次的股权市场。同时政府也会加快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推进步伐。地方政府债务改革和股市发展能在2015年有效地缓解我国企业的融资困境。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能从央行[微博]直接获取,减少了挤出效应,给民间融资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将地方政府债务整合到省一级政府则能大幅降低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同时也降低整个中国信贷市场的利率。股市的发展给企业提供了更为稳定和廉价的筹资渠道,而非像过去几年过度依赖短期高息的债务融资。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精心整理

2019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 今天,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发布《2019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报告以“外部压力下的中国经济——风险评估、政策模拟及其治理”为主题,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风险因素,并为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给出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改革建议。 年中报告指出,2019年以来,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稳中有忧,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所上升,尤其是在中美经贸摩擦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与自身发展所面临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相叠加,使得稳增长、防风险的难度加大。

从需求侧来看,消费增速持续疲软,虽房地产开发投资维持高位,基建投资小幅回升,但受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降、进出口增速下滑的影响,制造业投资大幅下滑,总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家庭部门杠杆率持续攀升,家庭流动性愈益收紧,普通家庭收入增速持续下降,收入差距未见明显缩小。不断强化的家庭储蓄动机不仅放大了总需求不足的影响,还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经营的困难,迫使企业被动加杠杆,实体部门杠杆率逆势反弹。在财政政策持续宽松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率亦有所增加。虽金融部门去杠杆成效显著,但宏观杠杆率不降反升。

从更深层次来看,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尤其是僵尸企业无法出清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拖延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缓解,对经济发展的桎梏日益凸显。同时,区域间市场化发展不平衡限制了企业对冲各类冲击的工具选项,导致企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疲软,劳动力市场承压。 正如课题组2018年度报告所预测的,受实体部门杠杆率进一步上升的拖累,中小银行风险加速暴露、其系统重要性持续上升,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难度进一步增加。从外部环境看,中美贸易摩擦已对进出口形成拖累,人民币长期贬值压力不可忽视。但正如课题组一直分析强调的,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还是内部的结构性失调,长期增长潜力仍未得到充分释放。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改革,如户籍制度改革,能有效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投资,刺激消费,释放增长潜力。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 近年来,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身边的巨大变化,国家的高速发展。最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变化非常巨大,足以令其他国家瞠目结舌。 自2005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个可喜的现象,消费的增长速度有了明显提高,消费需求增长保持在12%以上,出现了消费增长逐步加快的好趋势。2007年和2008年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2.2%和12.3%左右,名义增长率分别为16.5%和16.2%左右。消费继续保持较稳定的增长,成为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受世界经济增长和国内需求旺盛的拉动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火热。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4年保持了10%以上的高速增长,且增长速度逐年提高。发展有从偏热开始转向过热的趋势。GDP增速由2006年的11.1%提高到2007年上半年的11.5%。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已经加大了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主要是7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发行特别国债,取消或降低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和反征出口关税以及人民币升值等,这些政策措施对以至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7年全年GDP增幅最后为11.4%。 在宏观经济持续高涨的带动和国家积极就业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经济的增长反馈于人民,由于就业的情况较好,新增就业人数较多,各地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效益好转使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得到提高,农产品涨价使农民普遍收益,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广大群众从经济增长中得到的实惠增多,不再出现之前的经济增长与人们收入不相关、群众受益少的现象。2007年和200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将分别增长12.5%和10.9%左右,高于前两年的增长水平。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继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得以实现继续增长。预计2007和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将分别到达8.5%和8.0%左右,增长水平比前两年进一步有所提高。我们需要继续努力改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仍将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的局面。 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带来问题,效率与质量往往很难相平衡。早前受到供需不平衡、游资投机炒作和美元不断贬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原油、铁矿石和粮食的价格快速攀升,全球通胀压力骤然增大。虽然居民收入得到提高,但是近年来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也在提高,甚至在2007年出现过连续两个月突破公认的可承受通货膨胀率界限值。2007年以猪肉价格为导火索,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始料未及的较大幅度上涨。由于各种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200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