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论-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上作业模拟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上作业模拟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上作业模拟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上作业模拟练习题

(一) 单选题

1. 金圣叹在《水浒传序一》中提出了()说。

(A) “三境”(B) “化工”(C) “画工”(D) “神韵”

参考答案:(A)

---------------------------------------------------------------------------------------------------------------

2. “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一语是()所述。

(A) 袁宏道(B) 袁中道(C) 袁宗道(D) 王世贞

参考答案:(A)

---------------------------------------------------------------------------------------------------------------

3. “宁使时人不欣赏,无使人挠喉捩嗓”一语出自:( )

(A) 汤显祖(B) 沈? (C) 吕天成(D) 臧懋循

参考答案:(B)

---------------------------------------------------------------------------------------------------------------

4. ()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是现存最早的一篇批评《三国演义》的文章,也是我国第一篇通俗长篇小说的专论。

(A) 林瀚(B) 蒋大器(C) 张尚德(D) 熊大木

参考答案:(B)

---------------------------------------------------------------------------------------------------------------

5. 李渔的戏曲文学理论著作是:()

(A) 《曲律》(B) 《曲品》(C) 《闲情偶记》(D) 《曲藻》

参考答案:(C)

---------------------------------------------------------------------------------------------------------------

6. 《升庵诗话》的作者是:()

(A) 杨慎(B) 王世贞(C) 何景明(D) 袁宏道

参考答案:(A)

---------------------------------------------------------------------------------------------------------------

7. 指出“诗有史,词亦有史”的批评家是:()

(A) 张惠言

(B) 周济

(C) 朱彝尊

(D) 陈维崧

参考答案:(B)

---------------------------------------------------------------------------------------------------------------

8. 前后七子中的()著有《四溟诗话》。

(A) 何景明(B) 谢榛(C) 王世贞(D) 李梦阳

参考答案:(B)

---------------------------------------------------------------------------------------------------------------

9. 叶燮的主要诗论著作是:( )

(A) 《论诗》(B) 《原诗》(C) 《诗法》(D) 《诗诠》

参考答案:(B)

---------------------------------------------------------------------------------------------------------------

10. 《花部农谭》是一部论述花部的专著,其作者是:()

(A) 焦循

(B) 徐大椿

(C) 洪升

(D) 孔尚任

参考答案:(A)

---------------------------------------------------------------------------------------------------------------

11. 王渔洋诗论的核心是提倡:()

(A) 肌理

(B) 性灵

(C) 神韵

(D) 兴趣

参考答案:(C)

---------------------------------------------------------------------------------------------------------------

12. 最早评论《金瓶梅》的是:()

(A) 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

(B) 谢肇?《金瓶梅跋》

(C)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D) 东吴弄珠客《金瓶梅序》

参考答案:(A)

---------------------------------------------------------------------------------------------------------------

13. 袁枚诗学思想的核心是提倡()

(A) 肌理

(B) 性灵

(C) 神韵

(D) 兴趣

参考答案:(B)

---------------------------------------------------------------------------------------------------------------

14. ()评点的小说是《石头记》。

(A) 脂砚斋(B) 张竹坡(C) 张道深(D) 毛纶、毛宗岗

参考答案:(A)

---------------------------------------------------------------------------------------------------------------

15. ()提出了“文须有益于天下”的观点。

(A) 黄宗羲

(B) 王夫之

(C) 顾炎武

(D) 钱谦益

参考答案:(C)

---------------------------------------------------------------------------------------------------------------

16. 金圣叹说:“天下之文章,无有出()之右者。”

(A) 《石头记》(B) 《西游记》(C) 《金瓶梅》(D) 《水浒传》

参考答案:(D)

---------------------------------------------------------------------------------------------------------------

17. 汤显祖文学理论的核心在于一个()字。

(A) 理(B) 趣(C) 情(D) 味

参考答案:(C)

---------------------------------------------------------------------------------------------------------------

18. ()确立了对唐诗发展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A) 《瀛奎律髓》(B) 《唐诗钞》(C) 《唐诗品汇》(D) 《唐诗选》

参考答案:(C)

---------------------------------------------------------------------------------------------------------------

19. 以神气、音节、字句论文的文论家是:()

(A) 方苞

(B) 姚鼐

(C) 章学诚

(D) 刘大?

参考答案:(D)

---------------------------------------------------------------------------------------------------------------

20. 公安三袁的()说体现出明清文艺新思潮。

(A) 滋味说(B) 格调说(C) 神韵说(D) 性灵说

参考答案:(D)

---------------------------------------------------------------------------------------------------------------

(二) 多选题

1. 以下属于金人瑞对《水浒传》艺术分析的有:()

(A) 指出《水浒传》出色的人物个性刻画。

(B) 系统总结其结构技巧,提出了“倒插法”、“夹叙法”等十几种“文法”。

(C) 创作上总结出所谓“因文生事”与“因缘生法”。

(D) 认为其结构有六起六结。

(E) 从题材上看,能“隐大段精彩于琐碎之中”。

参考答案:(ABC)

---------------------------------------------------------------------------------------------------------------

2. 以下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有:()

(A) 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B)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C) 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D)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E)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参考答案:(ABCDE)

---------------------------------------------------------------------------------------------------------------

3. 以下论述,出自叶燮的有:()

(A) 就一时而论,有盛必有衰;综千古而论,则盛而必至于衰。

(B) 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

(C) 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态。

(D) 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萎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

(E) 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用如此其重也。参考答案:(ACD)

---------------------------------------------------------------------------------------------------------------

4. 明代戏曲临川派与吴江派的论争中,继承并发扬汤显祖主张的有:( )

(A) 臧懋循(B) 吕天成(C) 王思任(D) 孟称舜(E) 茅元仪

参考答案:(CDE)

---------------------------------------------------------------------------------------------------------------

5. 以下属于李贽的小说批评观点的有:()

(A) 强调绝假纯真(B) 提倡有为而发(C) 崇尚朴素自然(D) 肯定发展变化(E) 高度评价《水浒》

参考答案:(ABCDE)

---------------------------------------------------------------------------------------------------------------

(三) 判断题

1. 阳明心学认为,文学的本源在人心,文学创作应当真实地再现人的心灵世界。

(A) 对(B) 错

参考答案:(A)

---------------------------------------------------------------------------------------------------------------

2. 李梦阳提倡复古主义文学观,力主学习古人格调,遵循古人法式。

(A) 对(B) 错

参考答案:(A)

---------------------------------------------------------------------------------------------------------------

3. 明代后期戏曲理论的两部重要专著是吕天成的《曲品》和王骥德的《曲律》。

(A) 对(B) 错

参考答案:(A)

---------------------------------------------------------------------------------------------------------------

4. 明代中后期,胡应麟主张“神韵说”。

(A) 对(B) 错

参考答案:(A)

---------------------------------------------------------------------------------------------------------------

5. 金圣叹认为文章有“圣境”、“神境”、“化境”。

(A) 对(B) 错

参考答案:(A)

---------------------------------------------------------------------------------------------------------------

6. 公安派文学思想的核心是提倡摹拟客观现实,反对抒写性灵。

(A) 对(B) 错

参考答案:(B)

---------------------------------------------------------------------------------------------------------------

7. 钱谦益十分强调文学创作是“天地元声”的体现。

(A) 对(B) 错

参考答案:(A)

---------------------------------------------------------------------------------------------------------------

8. 李渔提出了“结构第一”的思想。

(A) 对(B) 错

参考答案:(A)

---------------------------------------------------------------------------------------------------------------

9. 黄宗羲在文学理论上是反对前后七子而肯定公安派的。

(A) 对(B) 错

参考答案:(A)

---------------------------------------------------------------------------------------------------------------

10. 明代后期的戏曲流派??临川派以“重音律”为基本特点。

(A) 对(B) 错

参考答案:(B)

---------------------------------------------------------------------------------------------------------------

(一) 单选题

1. 反对文学的独立价值,明确指出“作文害道”的是:()

(A) 二程(B) 朱熹(C) 陆象山(D) 张载

参考答案:(A)

---------------------------------------------------------------------------------------------------------------

2. 提出所谓“活法”、“悟入”的是:()

(A) 黄庭坚(B) 苏轼(C) 吕本中(D) 杨万里

参考答案:(D)

---------------------------------------------------------------------------------------------------------------

3. 殷?的文艺思想以()为中心。

(A) “兴象”(B) “风骨”(C) “兴寄”(D) “滋味”

参考答案:(A)

---------------------------------------------------------------------------------------------------------------

4. 指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的作者是:()

(A) 欧阳修(B) 苏轼(C) 梅尧臣(D) 朱熹

参考答案:(A)

---------------------------------------------------------------------------------------------------------------

5.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的诗论见解。

(A) 苏轼(B) 欧阳修(C) 梅尧臣(D) 黄庭坚

参考答案:(C)

---------------------------------------------------------------------------------------------------------------

6. ()在论元结文章时提出了文学创作“以自然为祖,元气为根”的重要思想。

(A) 白居易(B) 李商隐(C) 杜牧(D) 元稹

参考答案:(B)

---------------------------------------------------------------------------------------------------------------

7. 赞扬陶渊明“一语天成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批评家是:()

(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元好问

参考答案:(D)

---------------------------------------------------------------------------------------------------------------

8. 朱熹强调诗歌创作要把体现()放在第一位。

(A) 学问(B) 义理(C) 意境(D) 辞章

参考答案:(B)

---------------------------------------------------------------------------------------------------------------

9. 范?文的()在严羽的《沧浪诗话》之后,是南宋末年一部比较有理论价值的诗话。

(A) 《岁寒堂诗话》(B) 《韵语阳秋》(C) 《对床夜语》(D) 《白石道人诗说》

参考答案:(C)

---------------------------------------------------------------------------------------------------------------

10. 提出“味在酸咸之外”这一重要文学理论命题的批评家是:( )

(A) 皎然(B) 司空图(C) 李商隐(D) 空海

参考答案:(B)

数据结构-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上作业模拟练习题

(一) 单选题 1. 若已知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其输出序列为,若,则 为()。 (A) (B) (C) (D) 不确定 参考答案:(C) 2. 程序段如下:其中n为正整数,则最后一行的语句频度在最坏情况下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 3. 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则栈的不可能的输出序列是()。 (A) adcba (B) decba (C) dceab (D) abcde 参考答案:(C) 4. 从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删除第i个元素时,需向前移动的元素的个数是()。 (A) (B)

(C) (D) 参考答案:(A) 5. 栈和队列的共同点是()。 (A) 都是先进先出 (B) 都是先进后出 (C) 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D) 没有共同点 参考答案:(C) 6. 与数据元素本身的形式、内容、相对位置、个数无关的是数据的()。 (A) 存储结构(B) 逻辑结构(C) 算法(D) 操作 参考答案:(B) 7. 设广义表,则L的长度和深度分别为()。 (A) 1和3 (B) 1和1 (C) 1和2 (D) 2和3 参考答案:(C) 8. 顺序栈S中top为栈顶指针,指向栈顶元素所在的位置,elem为存放栈的数组,则元素e进栈操作的主要语句为()。 (A) (B) (C) (D) 参考答案:(D) 9. 在下面的程序段中,对x的赋值语句的频度为()。 (A) (B) (C) (D) 参考答案:(C)

10. 一个递归的定义可以用递归过程求解,也可以用非递归过程求解,但单从运行时间来看,通常递归过程比非递归过程()。 (A) 较快(B) 较慢(C) 相同(D) 不定 参考答案:(B) 11. 求循环链表中当前结点的后继和前驱的时间复杂度分别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参考答案:(C) 12. 数据的基本单位是()。 (A) 数据项(B) 数据类型(C) 数据元素(D) 数据变量 参考答案:(A) 13. 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 (A) 动态结构、静态结构(B) 顺序结构、链式结构(C) 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D) 初等结构、构造型结构 参考答案:(C) 14. 若某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第一个元素,则最节省运算时间的存储方式是()。 (A) 单链表 (B) 仅有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C) 双链表 (D) 仅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参考答案:(D) 15. 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时,节点的存储的地址()。 (A) 必须是不连续的 (B) 连续与否均可 (C) 必须是连续的 (D) 和头节点的存储地址相连续 参考答案:(B) 16. 下述程序段中语句的频度是()。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乐记》是代儒家文论的重要总结。 2、曹丕的《》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现存的文学理论专文。 3、《》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4、《》是中国第一部诗论专著。 5、清代章学诚评价《》为“体大思精”、“笼罩群言”。 6“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语出的《》。 7、清代最富于创造性的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提出了人物理论。 8、“立主脑”是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的《》篇中提出的。 9、我国古代第一篇词论专文是《》。 10、“诗有三境”是唐代提出的关于诗歌意境创造的看法。 11、《曲律》的作者是。 12、儒家有三不朽:、、。 13、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的思维方式,大体上分为、、。 14、先秦的思想文化主要指和。 15、《》最显著的特点是兼容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成为实行儒道互补的最早的成功典范。 16、儒家将经籍《》《》《》《》《》尊为五经。 17、汉人的文学评论对象主要有三方面即《》《》和汉赋。 18、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 19、曹丕将文气大致上分为两类,清为之气,浊为之气。 20、作为创作时作家的心理特征,缘情又有三种情况即、、。 21、陆机论的主体心理包括:、、驾驭语言的心理能力。 22、钟嵘的文论思想分为:吟咏情性说、、、。 23、三教是指:、、三种文化思想。 24、儒道释三种文化对唐宋金元文论的影响表现在:、、三大理论中。 二、名词解释 1、发愤著书: 2、诗无达诂: 3、象外之象: 4、兴趣说: 5、滋味说: 6、以己度物 7、物我同一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论语·阳货》记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2.《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而·”这一言论揭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里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说,这一文学影响了唐代韩愈的“”说。 4.汉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提出了它的诗歌讽刺观。 5,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与的性质特点之关系,认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6.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的说法,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7.“文章合而著,歌诗合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了诗“”说;李清照在《论词》里提出了词“”说。 9.明代诗论家谢榛主张情与景应该互相融合,二者的融合取决寸:“情景;而清代诗论家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其一是“”,结合得天衣无缝,其:是“景中情”,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见到形象。 10.当沈德潜的“”说的诗歌理论盛行之时,袁枚则提出了“”说与之相抗。 二、名词解释题 1.(孟子的)“养气”说 2.(袁宏道的)“性灵”说 三、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刷焉。……至于梁、陈间,串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棠棣之花”,感花以讽兄弟也,“采采苯苜”,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则“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离花先委露,S,j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

中南大学模电试题(卷)与答案解析-成考类

中南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第1套) 一、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双极型三极管是控制器件,当其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需要加偏置,集电结需要加偏置。场效应管是控制器件。 2.在有源滤波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区;在滞回比较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区。 3.在三极管多级放大电路中,已知A u1=20,A u2=-10,A u3=1,则可知其接法分别为:A u1是放大器,A u2是放大器,A u3是放大器。 4.在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发射极R e公共电阻对信号的放大作用无影响,对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K CMR =。 5.设某一阶有源滤波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200 1 200 f j A + = & ,则此滤波器为滤波器,其通带放大倍数为,截止频率为。 6.如图所示的功率放大电路处于类工作状态;其静态损耗为;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每个晶体管的管耗为最大输出功率的 倍。 二、基本题:(每题5分,共25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D为理想元件,已知u i = 5sinωt V ,试对应u i画出u o的波形图。

2.测得电路中NPN型硅管的各级电位如图所示。试分析管子的工作状态(截止、饱和、放大)。 3.已知BJT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所示。求另一电极的电流,说明管子的类型(NPN 或PNP)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 4.如图所示电路中,反馈元件R7构成级间负反馈,其组态为; 其作用是使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变。 三、如图所示电路中,β=100, Ω = ' 100 b b r,试计算:(15分)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6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上作业模拟练习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 单选题 1. 法律部门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参考答案:(B) 2. 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是( )。 (A) 劳动和贡献(B) 金钱和权力(C) 地位和名望(D) 愉悦和舒适 参考答案:(A) 3.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 (A) 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参考答案:(B) 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有着多层次的要求,包括最高层次的要求、较高层次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D) 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参考答案:(D) 5.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 (A) 团结友爱(B) 诚实守信(C) 爱国守法(D) 敬业奉献 参考答案:(B) 6. 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 (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国务院各部、委、局(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参考答案:(A) 7.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A) 1949 (B) 1950 (C) 1952 (D) 1954 参考答案:(D) 8.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形象生动地说明( )。 (A) 理想就是现实(B) 现实会自发地成为理想 (C) 理想的实现必须落实在行动上(D) 现实是现实,理想是理想,二者没有统一性 参考答案:(C) 9.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资料

【引用】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自考专业资料2011-05-09 21:22:22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自考通关王《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 历年考题(汇编) 最新模拟考题(汇编) 课本重点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珍贵复习资料A、作者之意B、作品之意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 20、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D) A、圣人 B、今人 C、读者 D、作者 21、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 A、“仁政”理论 B、人性无善恶理论 C、人性恶理论 D、人性善理论 22、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 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 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 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 23、《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C) A、“仁政”和人性论 B、“虚静”和“物化” 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2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C)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 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 25、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 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 B、《庄子》较深的影响 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 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

云南开放《中国古代文论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试卷 学年度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论专题套别:A套(√) B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 A.般若学 B.涅盘学 C.禅宗 D.密宗 2.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 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 C.户籍制度 D.宗法制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 A.《刑书》 B.《法经》 C.《秦律》 D.《汤刑》 5."以物比德"属于( ) A.整体思维 B.伦理思维 C.辨证思维 D.类比思维 6.佛教的创始人是( ) A.张道陵 B.葛洪 C.释迦牟尼 D.孔子 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 A.三纲 B.五常 C.五伦 D.十教 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 A.24个 B.25个 C.26个 D.27个 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 A.炎帝 B.黄帝 C.仓颉 D.孔子 10.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赐" D."圣人造字"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大体有( ) A.佛 B.上帝 C.超自然神 D.天地神祗 E.祖先神 2.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为( ) A.孝廉 B.茂才 C.秀才 D.贤良方正文学 E.探花 3.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宗族祭祀 C.军事讨伐 D.宗法体系 E.家族血缘 4.下列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 ) A.三月三 B.七月七 C.春节 D.清明 E.端午 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 ) A."天人合一" B."天人感应" C."天人交胜" D."天人之分" E."重天轻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文化现象 2.《神灭论》 3.本草之学 4.中体西用论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

中南大学远程教育自我鉴定

中南大学远程教育自我鉴定_大学远程教育个人 鉴定 远程教育也称为网络教育,那么你要怎么去写大学远程教育自我鉴定呢下面由本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南大学远程教育自我鉴定,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中南大学远程教育自我鉴定篇一 作为一名网络教育的学生,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毕业参加工作了还有这样的机会继续学习,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我有社会经验,有能力,思想稳重等,这些就是我最大的财富;我不放弃学习,因为我想看到更多知识的光芒。 在思想上,我持明礼诚信、爱国守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作风,勇于追求真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不但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各方面表现优秀。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怀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且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一直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回望过去的日子:这一段时光不但让充实了自我,而且也让我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这段岁月不仅仅只是难忘,而是让我刻苦铭心。年华虽逝坚,带不走的记忆却历历在目。 学习上,通过良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我已掌握如何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一般商务活动,也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好习惯。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读写能力。而且乐于与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并能即使帮助同学解决疑难问题。学有余力,我还取得了建筑安全员证书和会计上岗资格证书,并通过努力取得了助理工程师的职称。平时我还阅读了大量文学、心理、营销等课外知识而且理论联系实际,使我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风。此外,我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而且在阶段,我踏踏

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论试题(二)

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第二套)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_”(《论语为政》) 2.《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而在批判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_________”,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3.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_________”与“_________”与的文学批评方法。 4.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_________”的著名论断。 5.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_________”说,主张诗歌重在抒发感情,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_________”束缚的巨大作用。 6.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________ 》和《 ________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7.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_________”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 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_________ ”论。 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 理论批评家 _________ 的著名书信体论《 ________ 》。 9.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__________ ”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10.明代袁宏道要求诗歌创作"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提出了“ ________”说,这是与李贽的“________”说理论一脉相承的。 11.王国维在他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________》中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这是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 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2 . 司马迁根据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因遭困厄而著书的事迹,概括出了()。 A.“不平则鸣”说 B.“疾虚妄”说 C.“文章为时为事而作”说 D.“发愤著书”说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整理人:王宰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填空题:(2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1.孔子论语 "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孔子的文质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 4.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6.曹丕提出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7.西晋陆机《文赋》进一步把文体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类。 8.陆机《文赋》:陆机,西晋文学家。 9.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 10.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和“赋体物而浏亮”。 11.《典论?论文》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观点。 12.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同而末异”。 13.钟嵘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诗论专著《诗品》,其文论思想的核心,认为是“直寻”。 14.钟嵘把诗经分为:小雅和国风。 15.钟嵘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的最高成就。 16.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提出“兴寄”和“风骨”说,这是他诗歌革新主张。 17.陈子昂心目中的理想作品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18.韩愈在《答李朔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 19.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他的“不平则鸣”论。 20.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主张诗歌功利目的。 21.白居易主张诗歌达到功利目的,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22.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之致耳。” 23.李清照著《论词》篇,主张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 24.严羽在《沧浪诗话》里提出了“妙悟”说,这是他以禅喻诗的核心内容。 25.杜甫的组诗《戏为六绝句》. 26.王土禛是清初的诗人和诗论家,《带经堂诗话》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神韵”说。 27.《红楼梦》的开卷诗.“满纸谎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8.王士禛认为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29.金圣叹说:“圣人之作书也以德,古人之作书也以才。”这是把作家从道德家中分离. 30.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31.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是讲意境性质。 32.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33.风骨:“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 34.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35.陆机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提出了五条标准,这就是应、和、悲、雅、艳。 36.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37.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 38.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39.《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40.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

模电模拟试卷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18分) 1.二极管最主要的特性是 单向导电性 。 3.差分放大电路中,若u I1=100μV ,u I 2 =80μV 则差模输入电压u Id = 20μV ;共模输入电压 u Ic =90 μV 。 4.在信号处理电路中,当有用信号频率低于10 Hz 时,可选用 低通 滤波器;有用信号频率高于10 kHz 时,可选用 高通 滤波器;希望抑制50 Hz 的交流电源干扰时,可选用 带阻 滤波器;有用信号频率为某一固定频率,可选用 带通 滤波器。 6.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功放晶体管静态电流I CQ 0 、静态时的电源功耗P DC = 0 。这类功放的能量转换效率在理想情况下,可达到 78.5% ,但这种功放有 交越 失真。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空(20分) 1.在某放大电路中,测的三极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 V ,-10 V ,-9.3 V ,则这只三极管是( A )。 A .NPN 型硅管 B.NPN 型锗管 C.PNP 型硅管 D.PNP 型锗管 2.某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如图所示,该管为( D )。 A .P 沟道增强型MOS 管 B 、P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 C 、N 沟道增强型MOS 管 D 、N 沟道耗尽型MOS 管 3.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这是因为它的( C )。 A .输入电阻高 B.输出电阻低 C.共模抑制比大 D.电压放大倍数大 6.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两部分电路组成,即RC 串并联选频网络和( D )。 A.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B.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C.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D.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7.已知某电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所示,该电路可能是( A )。 A.积分运算电路 B.微分运算电路 C.过零比较器 D.滞回比较器 8.与甲类功率放大方式相比,乙类互补对称功放的主要优点是( C )。 a .不用输出变压器 b .不用输出端大电容 c .效率高 d .无交越失真 9.稳压二极管稳压时,其工作在( C ),发光二极管发光时,其工作在( A )。 a .正向导通区 b .反向截止区 c .反向击穿区 三、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V CC 12V ,R S 10k Ω,R B1 120k Ω, R B2 39k Ω,R C 3.9k Ω , R E 2.1k Ω, R L 3.9k Ω , r bb’ Ω,电流放大系数β50,电路中电容容量足够 大,要求: 1.求静态值I BQ ,I CQ 和U CEQ (设U BEQ 0.6V ); 0 i D /mA -4 u GS /V 5 + u O _ u s R B R s +V CC V C + R C R i O t u I t u o 4题图 7题图 R L

中南大学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学习指导考试》习题及答案

键盘ctrl+f,可快速查找内容 (一) 单选题 1. 中南大学的校训是“( )”。 (A) 活学活用 (B) 经世致用 (C) 厚生利用 (D) 谨身节用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2. 缺乏学习自信的主要原因是( )。 (A) 迷茫 (B) 放任 (C) 自卑 (D) 内向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3. 下列4个地址中,( )是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习平台的地址。 (A) (B) (C) (D)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4.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 )。 (A) 人类学会了直立 (B) 人类掌握了语言 (C) 人类会使用工具 (D) 人类创造了文化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5. 采用函授形式教学的远程高等教育诞生于( )。 (A) 美国 (B) 英国 (C) 德国 (D) 法国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6. 在我国,网络学历教育被限于( )范围。 (A) 在职教育 (B) 自主教育 (C) 函授教育 (D) 继续教育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7. 在线考试就是机考,在规定时间段内任何时点都可以参加,考试时长为( )分钟。 (A) 75 (B) 80 (C) 90 (D) 100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8. 网络学习者不能将自己约束在线上的主要原因是( )。 (A) 过多应酬 (B) 时间紧张 (C) 缺乏自信 (D) 没有兴趣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9. 学生学习中如遇到学籍、考试、毕业、学位等方面的问题,应和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的老师联系。 (A) 学院办公室 (B) 教学部 (C) 技术部 (D) 资源部 参考答案:

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与“”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和《》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提出了“”论。 7.“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着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的着名书信体论文《》。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的着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和“”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说的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尽得”。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文论专题》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 1.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等是“兴观群怨”中“( )”的丰富和完善。 A. 诗可以兴 B.诗可以观 C.诗可以群 D.诗可以怨 2.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其西晋陆机的“( )”就是例证。 A.文已尽而意有余 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C.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3.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B.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4.《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 )喻诗。 A.禅 B.儒 C.释 D.道 5.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 )、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A.想象的 B.诗意的 C.意象的 D.直觉的 6.“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 配合和中介 B.核心和主宰

中南大学模电试卷及答案

中 南 大 学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第1套) 一、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双极型三极管是 控制器件,当其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需要加 偏置,集电结需要加 偏置。场效应管是 控制器件。 2. 在有源滤波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 区;在滞回比较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 区。 3. 在三极管多级放大电路中,已知A u1=20,A u2=-10,A u3=1,则可知其接法分别为:A u1是 放大器,A u2是 放大器,A u3是 放大器。 4. 在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发射极R e 公共电阻对 信号的放大作用无影响,对 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K CMR = 。 5. 设某一阶有源滤波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2001200f j A += ,则此滤波器为 滤波器, 其通带放大倍数为 ,截止频率为 。 6. 如图所示的功率放大电路处于 类工作状态;其静态损耗为 ;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每个晶体管的管耗为最大输出功率的 倍。 二、基本题:(每题5分,共25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D 为理想元件,已知u i = 5sin ωt V ,试对应u i 画出u o 的波形图。

2.测得电路中NPN型硅管的各级电位如图所示。试分析管子的工作状态(截止、饱和、放大)。 3.已知BJT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所示。求另一电极的电流,说明管子的类型(NPN 或PNP)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 4.如图所示电路中,反馈元件R7构成级间负反馈,其组态为; 其作用是使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变。 三、如图所示电路中,β=100, Ω = ' 100 b b r,试计算:(15分)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6分) 2.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3分) 3.求电压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 o;(6分)

安全人机工程-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上作业模拟练习题

(一) 单选题 1. 操纵控制器的类型很多,按操纵方式划分可分为( ): (A) 手动控制器和脚动控制器 (B) 手动控制器和声动控制器 (C) 开关控制器和转换控制器 (D) 调整控制器和转换控制器 参考答案:(A) --------------------------------------------------------------------------------------------------------------- 2. 正确地选择控制器的类型对于安全生产、提高功效极为重要,在其选择原则中下列( )是错误的。 (A) 快速而精确度高的操作一般采用手控或指控装置,用力的操作则采用手臂及下肢控制 (B) 手控制器应安排在肘和肩高度以上的位置,并且易于看见 (C) 紧急制动的控制器要尽量与其他控制器有明显区分,避免混淆 (D) 控制器的类型及方式应尽可能适合人的操作特性,避免操作失误 参考答案:(B) --------------------------------------------------------------------------------------------------------------- 3. ( )常用作高噪声环境中的报警装置。 (A) 峰鸣器 (B) 电铃 (C) 角笛和气笛 (D) 警报器 参考答案:(C) --------------------------------------------------------------------------------------------------------------- 4. 闪光信号的闪烁频率一般为( ),亮度对比较差时,闪光频率可稍高。 (A) 0.6~167Hz (B) 6~167Hz (C) 0.6~16.7Hz (D) 0.6~1.67Hz 参考答案:(D) --------------------------------------------------------------------------------------------------------------- 5. 下列( )不属于控制器的编码形式。 (A) 形状编码和大小编码 (B) 位置编码和色彩编码 (C) 形状编码和状态编码 (D) 符号编码和大小编码 参考答案:(C) --------------------------------------------------------------------------------------------------------------- 6. 从视觉特征来说,仪表板的视距最好是70cm左右,其高度最好与眼相平,布置时,面板应后仰( )°角。 (A) 15 (B) 30 (C) 45 (D) 60 参考答案:(B)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不背会死系列

1、孔子以“仁”为基础的文艺观包含哪些内容?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也就是“爱人”和怎样立人成人,即培养理想的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固然有现实的途径,离不开道德行为方面的努力,但同时也需要借助艺术与审美。孔子之所以重视艺术与审美,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为了实现“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理想的人格。这一文艺观念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命题体现出来:(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文之以礼乐” 总之,“仁”构成了孔子美学和文艺观的基础,所谓“成于乐”、“游于艺”、“吾与点”、“文之以礼乐”等重要命题都必须在“仁”的哲学基础上才能理解。孔子文艺观的核心,不是去解答某些具体的艺术审美问题,而是要以“仁”的心理情感去影响人、感化人、培养人,从而使人类生活真正能立于一个很高的精神层面上,具有美的价值和意蕴。孔子的美学和文艺观对后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这一方面。 2、对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你如何理解?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说“兴”是指“引譬连类”。 孔子提出“诗可以兴”的命题,不仅是因为“诗”可以让人学会运用象征性语言的艺术,学会用譬喻、“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语言方式来解释世界,学会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类比联想,而且还在于这些方法和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在于提升人的精神,以达到礼仪教化和人格的完成。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说:“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说“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孔安国云“群居相切磋”,朱熹说是“和而不流”。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孔安国说“怨刺上政”。

市场营销学-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上作业模拟练习题

(一) 单选题 1. 市场调查表明,越是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其抽烟的人所占总人口的比率越低,这说明香烟的市场需求明显受到什么的影响 (A) 政治环境(B) 经济环境(C) 社会环境(D) 技术环境 参考答案:(B) 2. 有些顾客害怕冒险而不敢乘飞机,这是什么需求?( ) (A) 负需求(B) 无需求(C) 潜在需求(D) 有害需求 参考答案:(A) 3. 企业注意运用推销术和广告术等手段来刺激消费者,这是企业在哪种营销观念下的行为 (A) 生产观念(B) 产品观念(C) 推销观念(D) 市场营销观念 参考答案:(C) 4. 什么是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 (A) 政治法律(B) 自然资源(C) 社会文化(D) 科学技术 参考答案:(D) 5. 营销环境中对企业有利的因素和趋势,被称为( )。 (A) 营销威胁(B) 营销机会(C) 营销优势(D) 营销劣势 参考答案:(B) 6. 针对无需求,市场营销者的任务是( )。 (A) 扭转营销(B) 刺激营销(C) 开发营销(D) 恢复营销 参考答案:(B) 7. 在各种营销宏观环境中,最难以把握的是( )。 (A) 政治法律环境(B) 经济环境(C) 社会文化环境(D) 科学技术环境 参考答案:(C) 8. 针对下降需求,市场营销者的任务是( )。 (A) 扭转营销(B) 刺激营销(C) 开发营销(D) 恢复营销 参考答案:(D) 9. 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很容易受到其喜欢的体育明星的影响,这属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什么因素?( )。 (A) 个人因素(B) 社会因素(C) 文化因素(D) 心理因素 参考答案:(B) 10. 从个人收入中,减除缴纳税收和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是( )。 (A) 个人收入(B) 个人可支配收入(C) 可任意支配收入(D) 一般收入 参考答案:(B) 11. 营销环境的哪种特征,既会给企业提供机会,也会给企业带来威胁?( )

电子政务概论-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上作业模拟练习题

(一) 单选题 1. 要开展协同办公业务,必须做到_____。 (A) 使用同一软件 (B) 建立数据交换系统 (C) 开通网上论坛 (D) 设立服务器 参考答案:(B) 2. ____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是可以用来通信的知识,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A) 信息 (B) 数据 (C) 消息 (D) 知识 参考答案:(A) 3. 在思想观念上对电子政务的错误认识表现在______。 (A)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 (B) 广大公务员要认识到电子政务是贯彻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途径与方法 (C) 电子政务建设要顾大局,克服本位主义思想 (D) 电子政务为时尚早 参考答案:(D) 4. 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是______。 (A) 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 (B) 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政府 (C) 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及服务 (D) 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D) 5. “十五”期间中国信息化的具体战略目标之一是发展信息产业,到“十五”末期,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____。 (A) 5% (B) 7% (C) 8% (D) 9% 参考答案:(B) 6. 一个单位要完全实现办公自动化,可以不必具备的前提条件是____。 (A) 办公网络 (B) 办公人员应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C) 单位领导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

(D) 高级打印机和服务器 参考答案:(D) 7. 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 (A) 购买硬件设备 (B) 提出需求,进行管理 (C) 项目监理 (D) 外包开发 参考答案:(B) 8. 在信息化领域中,政府对公民的英文缩写是____。 (A) B to C (B) B to B (C) G to C (D) B to C 参考答案:(C) 9. “数字化城市”就其概念可以理解为“基于____的城市”。 (A) 地理信息 (B) 数字化技术 (C) 信息技术 (D) 信息描述 参考答案:(D) 10. 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用户是______。 (A) 社会 (B) 企业 (C) 政府 (D) 个人 参考答案:(C) 11. 电子政务的简称为______。 (A) E-Commerce (B) E-Business (C) E-Government (D) E-Shopping 参考答案:(C) 12. 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提供各种服务。如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服务及公民电子税务等。这称为________。 (A) G2G (B) B2G (C) G2C (D) G2B 参考答案:(C) 13.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的结构正确的是____。

自考10401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试题 一、填空题(1分x14) 1、先秦时期,史伯与晏婴相继提出了()的美学观点与政治观点。 2、明确提出“技进乎道”观点的思想家是()。 3、司马迁最著名的文论观点是()。 4、第一部专门评价五言诗的专著是()。 5、“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是文论家()的名言。 6、“品”是()时期出现的批评术语。 7、署名王昌龄的《诗格》,把“境”分为“物境”、“情境”与()三种。 8、“穷而后工”是北宋文学家()首次提出的。 9、“文料说”是文学批评家()的重要观点。 10、“结构第一”是著名文学家()的戏曲理论主张。 11、将诗歌构成界定为“理”、“事”、“情”三要素的,是文论家()。 12、认为《红楼梦》是“悲剧中之悲剧”的,是文论家()。 13、第一个对屈原及其作品提出批评指责的思想家是()。 14、“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是文学家()的著名观点。 二、单选题(1分x15) 1、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陈诗观风之风气的“季札观乐”,出自() a《国语》b《左传》c《论语》d《孟子》 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 3、认为“道”具有循环运动的特点,提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人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 4、“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出自() a《两都赋序》b《法言》c《西京杂记》d《文赋》 5、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文论家是() a曹丕b陆机c刘勰d钟嵘 6、《文心雕龙。神思》篇的理论贡献主要是() a创作心理b艺术风格c文学发展d文学批评 7、最早运用“风骨”概念评论文学的人是() a陆机b刘勰c萧子显d萧纲 8、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 a陈子昂b殷璠c刘禹锡d司空图 9、“气盛言宜”的提出者是()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苏轼 10、提出“妙悟”说的文论著作是() a《六一诗话》b《沧浪诗话》c《原诗》d《薑斋诗话》 11、对文学创作过程的“情”、“景”关系讲得最透彻、最富辩证色彩的诗论家是() a王夫之b叶燮c王国维d严羽 12、明清之际小说评点的集大成者是() a李贽b金圣叹c张竹坡d脂砚斋 13、从理论上论述了文学语言向通俗化演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文论家是() a冯梦龙b金圣叹c李贽d梁启超 14、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民主自由观念和竞争观念的第一人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