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安徽桐城地理(含解析)【学科网】

2014年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安徽桐城地理(含解析)【学科网】

2014年安徽省桐城市中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答题框)

读我国某中学冬季上午作息时间(北京时间)表,完成1-2题

节次早读第一节[来源:学&科&网]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时间7:30-7:50 7:55-8:40 8:50-9:35 9:50-10:35 10:45-11:30 (14年安徽桐城)1.一般情况下,该作息时间最适合的地区是()

A.黑龙江省B.西藏自治区C.安徽省D.甘肃省

考点:地球上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解答:解:我国地域辽阔,西部的地方时间晚于东部,但统一采用北京时间,故作息时间晚于东部;根据我国某中学冬季上午作息时间(北京时间)表,可知,该中学冬季上午作息时间最适合的地区是东八区附近的省区.分析选项可知,符合条件的是安徽省.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现象.

(14年安徽桐城)2.该校学生中午放学时,英国伦敦的中学生正在()

A.睡觉B.晨练C.上课D.吃晚餐

考点: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

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解答:解: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相邻的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东加西减).我国采用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英国伦敦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要早8个小时.因此我国某中学中午放学时(11:30),伦敦是3:30,此时英国伦敦的中学生正在睡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时区划分的知识点,属基础题.

“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纵川”,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西依大别山,南滨长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14年安徽桐城)3.桐城市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考点:桐城市,位于安庆市北部,东邻庐江、枞阳两县,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呈阶梯分布.

解答:解: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西依大别山,南滨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故选:B.

点评:考查桐城市的区域位置,要理解记忆.

(14年安徽桐城)4.桐城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B.玉米C.油菜D.水稻

考点:安徽省.

分析:桐城市,位于安庆市北部,东邻庐江、枞阳两县,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呈阶梯分布.

解答:解: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西依大别山,南滨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故选:D.

点评:考查桐城的农业生产状况,要理解记忆.

如图为世界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5-6题.

(14年安徽桐城)5.该城市年降水量约为()

A.350cm B.550cm C.1050cm D.1300cm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

降水,右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

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解:从该地的降水柱状图看出,甲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12、1、2、3、4

几个月份,累计降水量,约为500多mm;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14年安徽桐城)6.该城市地处()

A.北半球低纬地区B.北半球中纬地区

C.南半球低纬地区D.南半球高纬地区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右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左侧纵坐标轴表示降水,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解:从气温曲线图看出,甲地7月气温最低,1月气温最高,应位于南半球,各月气温均在0°C以上,处于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带;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如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完成7-9题.

(14年安徽桐城)7.测得甲、乙两地的高差为()

A.50米B.95米C.150米D.200米[来源学科网ZXXK]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等高线是指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起来的线,读图可得,甲的海拔

高度是400米,乙的海拔高度约是350米,甲和乙的相对高度是50米.

解答:解:读图可得,甲的海拔高度是400米,乙的海拔高度约是350米,

甲和乙的相对高度是50米.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据图中的数据解答即可.

(14年安徽桐城)8.该地区主要地形为()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其海拔高度大多在200米-500米之间.

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地区的海拔高度范围大部分是200米-500之间,主要的地形类型是丘陵.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4年安徽桐城)9.为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健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a B.b C.c D.d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读图可得,a处四周高,中部低,该处的地形部位是盆地,a处附近有河流,该地区容易蓄水.

解答:解:a处地形部位是盆地,a处附近有河流,该地区有河流流经且容易蓄水,河流多分布在山谷部位.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的即可.

台湾岛是祖国的宝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自大陆赴台旅游开通后,游客日益增大,如图为台湾岛轮廓图,完成10-11题.

(14年安徽桐城)10.下列选项符合台湾岛内地理概况的是()

A.阿里山、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B.基隆是台湾最大城市

C.水果之乡,盛产苹果、香蕉和芒果等D.位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考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组成.

分析: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diao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万千米2.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

解答:解:A、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阿里山、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故A符合题意;

B、台北市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故B不符合题意;

C、台湾省的水果中,以香蕉、菠萝和柑橘为主体,被称为水果之乡.故C不符合题意;

D、北回归线横穿台湾中南部,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考查台湾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14年安徽桐城)11.福州市(119.5°E,26°N)位于基隆市的()

A.东北B.西北C.东南D.正南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解答:解:根据题干“台湾岛是祖国的宝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可知福州市(福建省的省会)位于基隆市(位于台湾岛)的西方;根据福州市的纬度26°N,可知福州市位于基隆市的北方.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属基础题.

(14年安徽桐城)12.如图是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日本传统民居-合掌式房屋,

该种风格的民居主要位于本州岛中部的内陆地区,合掌式建筑的屋顶十分陡峭,

主要为防止()

A.夏季台风B.冬季大雪C.秋季风沙D.地震破坏

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解答:解:合掌式建筑的屋顶十分陡峭,主要为防止冬季大雪,尖顶有利于积雪的滑落.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如图为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4年安徽桐城)13.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

地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考点:东南亚主要国家和首都.

分析:由材料中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可知印度

尼西亚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南半球;根据其纬度范围

可知其大部分国土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气候类型

为热带雨林气候.

解答:解:由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可知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位于北纬10度至南纬10度之间,其四分之三以上领地位于南半球,因此是亚洲唯一一个南半球国家.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

(14年安徽桐城)14.如图所示区域中,具有重要航运位置的海峡是()

A.麦哲伦海峡B.英吉利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D.马六甲海峡

考点: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

分析: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的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解答:解: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的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读图可知,该地为东南亚地区,该区域具有具有重要航运位置的海峡是马六甲海峡.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解答,属于基础题.

(14年安徽桐城)15.到印度尼西亚旅游,游客可以()

A.观赏热带风光B.体验高山滑雪C.参观吴哥窟D.欣赏大漠风光

考点:东南亚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分析: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

解答:解:印度尼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该国家没有沙漠景观,没有高山滑雪的景观,吴哥窟位于柬埔寨.到印度尼西亚旅游,游客可以观赏热带风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旅游资源,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如图为小明外出旅游拍摄的照片,放在QQ空间里和大家共享,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6-17题.

(14年安徽桐城)16.四幅图片中,拍摄与皖南地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源学#科#网]

分析:太行山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之间,黄土高原主要位于山西省和陕西省,桂林山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

解答:解:皖南民居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四幅图片中丁图所示的是安徽省的皖南民居.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景观,读图解答即可.

(14年安徽桐城)17.照片拍摄地区中,壮族人口相对较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考点:民族的分布特点.

分析: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解答:解: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该省区著名的旅游景点是桂林山水.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民族的分布及不同省区的景观,读图解答即可.

(14年安徽桐城)18.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多发的直接原因是()

A.交通拥堵B.空气污染C.人口急增D.经济发展

考点: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

粉尘、沙尘暴等.

解答:解: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

入颗粒物.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

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雾霾天气的形成是空气的污染造成的,特别是可吸

入颗粒物,要改善雾霾天气,就要保护环境,保护空气的质量.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有关环境污染的有关知识,通过本题的练习能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9-20题.

(14年安徽桐城)19.如图中山脉是()

A.秦岭B.南岭C.天山D.大兴安岭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分析:我国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山脉是秦岭,它和淮河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主要山脉的位置,记忆回答即可.

(14年安徽桐城)20.该山脉是我国()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B.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C.温暖带与亚热带分界线D.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分界线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

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的山脉是秦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阴山、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故A错误;

我国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故B错误;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故C正确;

我国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读图解答即可.[来源:Z_xx_https://www.doczj.com/doc/c6803283.html,]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满分60分)

(14年安徽桐城)21.淮南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2013年底,我国首条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皖电东送”工程建成投入运营.该工程西

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到达上海,线路全长656千

米,建成后每年输送超过500亿度电.如图为“皖电东

送”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皖电东送”工程需要跨越().

A.长江B.黄河C.秦岭D.武夷山

(2)从淮南运送一万吨煤炭到上海,最佳的运送方式

是().

A.海运B.空运C.公路运输D.铁路运输

(3)甲、乙是我国的主要平原,其中甲是平原;

乙是平原.丙、丁是我国的边缘海,其中丙是海.

(4)简述“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经济和环境的有利影响..

考点:安徽省;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之一是其分布具有规律性和不均匀性,如:煤、石油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有色金属矿和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太阳能、地热资源丰富;西北地区也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皖电东送”是利用安徽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发电,输送长江三角洲地区.“皖电东送”的输电形式,对东部地区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两方面带来的好处有变输煤为输电,减轻东部运输压力,减少煤炭运输中的污染,直接用电改善了大气质量.

解答:解:(1)“皖电东送”是利用安徽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发电,输送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工程需要跨越长江;

(2)从淮南运送一万吨煤炭到上海,最佳运送方式应该是铁路运输;

(3)结合图示得知:甲是华北平原;乙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丙是黄海;

(4)“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经济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是:缓解上海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缓解铁路运输压力,为上海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等矿物燃料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故答案为:(1)A;(2)D;(3)华北;长江中下游;黄;

(4)缓解上海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缓解铁路运输压力,为上海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等矿物燃料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国能源的分布概况,结合材料掌握知识点.

(14年安徽桐城)22.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如图为2013年7月中国部分气象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位于盆地,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资源短缺.

(2)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除图中列出

的气象灾害外,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还有,

等.

(3)洪水到来时,我们该如何避险?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旱、涝、寒潮、台风等灾

害性天气的影响.[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c6803283.html,]

分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气候干旱、寒潮、台风等都影响着农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要有反防范意识.

解答:解:(1)读图知,甲是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由于距海较远,加上山脉对暖湿气流的阻隔,降水较少,所以,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是高温干旱;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2)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所以,夏季风的不稳定性是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还有寒潮、台风等;

(3)当洪水到来时,我们该向高处转移,或者爬上高的地方暂时躲避;积极和防汛部门取得联系.

故答案为:(1)塔里木;高温干旱;水;(2)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寒潮;台风;(3)向高处转移,或者爬上高的地方暂时躲避;积极和防汛部门取得联系.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及自然灾害到来时,如何避险.

(14年安徽桐城)23.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之后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四个南极科考站.如图为中国南极科

考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说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站时间一般都选择在1、2月份

的原因..

(2)在南极建昆仑科考站时,需要克服哪些不利气象条

件?.

(3)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多年考察发现,该地区有冰川融化

加速、冰层变薄的现象,请解释原因.

考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气候与人类活动的

关系.

分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

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解答:解:(1)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12月为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为夏季.南极洲在地球的最南端,北半球为冬季时,南极地区为极昼期,是暖季,有利于科学考察.所以人们多选择在11月到次年2月在南极的暖季时间去进行科学考察.

(2)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

(3)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

故答案为:(1)1、2月份是南极的暖季,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查;

(2)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3)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

点评:考查南极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