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第2单元诗的唐朝6琵琶行(并序)课时演练语文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2单元诗的唐朝6琵琶行(并序)课时演练语文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2单元诗的唐朝6琵琶行(并序)课时演练语文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2单元诗的唐朝6琵琶行(并序)课时演练语文版必修2

6 琵琶行(并序)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湓.浦/盆.景贾.人/商贾.抡.材/漂沦.憔悴

B.转徙./敝屣.迁谪./鸣镝.鲟.鱼/浔.阳江头

C.裂帛./绵.密嘲.哳/嘲.讽龙虾./虾.蟆陵

D.钿.头/佃.户银篦./蓖.麻骑.士/铁骑.突出

解析:A项,pén,gǔ,lún;B项,xǐ,zhé/dí,xún;C项,bó/mián,zhāo/cháo,xiā/há;D项,diàn,bì,qí。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曲罢悯然添酒回灯醉不成欢犹抱琵琶

B.转徒江湖幽愁暗恨浔阳江头凝绝不通

C.轻拢慢捻银瓶炸破间关莺语铁骑突出

D.东船西舫恬然自安名属教坊镝居卧病

解析:B项,“徒”应为“徙”;C项,“炸”应为“乍”;D项,“镝”应为“谪”。

答案:A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忙

B.曲罢悯然

..

悯然:忧郁的样子

C.低眉信手续续

..弹

续续:一个接一个

D.秋月春风等闲

..度

等闲:轻易,随便

解析:A项,快:畅快。

答案:A

4.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

..声。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

..妒。

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解析:A、B、C三项均是借代;D项是比喻,用“泉流冰下难”来比喻琵琶的声音。

答案:D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听上去杂乱无章的乐音也如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

B.“大弦”“小弦”两句既用“嘈嘈”“切切”这样的叠词摹声,又用“如急雨”“如私语”比喻,使乐曲旋律形象化。

C.“间关”之声,婉转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短时休止时,另外传达出深藏心底的愁思,这无声时刻的感染力更胜过有声之乐。

解析:A项,“大弦小弦一起奏响”不对,“错杂”的意思是“交错”,而不是“一起”。

答案:A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同是天涯沦落人,!

(2)东船西舫悄无言,。

(3)我闻琵琶已叹息,。

(4)座中泣下谁最多?。

答案:(1)相逢何必曾相识(2)唯见江心秋月白(3)又闻此语重唧唧(4)江州司马青衫湿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唐]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

7.简要分析这首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解析:概括人物形象要抓住诗中“颜如雪”“娉婷”“十七八”以及“愁绝”“泣”“独”“凄切”来分析。

参考答案:本诗描写了一位年轻美丽、孤独凄婉的歌女形象,寄托着诗人对女主人公无限的同情。

知识窗

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从诗歌的作者着手,所考查诗歌的作者一般是教材中学过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一般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8.这首诗与《琵琶行》在表现手法方面有何不同?

解析:两诗在整体风格上差异很明显,一个浓墨重彩,一个简笔勾勒。据此具体分析手法及手法的作用即可。

参考答案:《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属五言古诗,篇幅短小,基本上用白描手法,用朴素简练的笔墨来勾勒形象,结尾含蓄,留下想象的空间较大;《琵琶行》则是乐府古体诗中的长篇巨制,描写细致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正面描述,也有侧面烘托;叙述、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大量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更富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10题。

夜筝

[唐]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9.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它化用了《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几句诗?

解析:留下空白,让人有更多发挥的余地。一者,让人回味刚才那美妙的乐曲;再者,也让读者产生了疑问,弹者因何而“弦凝”?自然与上一句中的“感”有关,那又是在“感”什么呢?从其中的“暗低容”可见,一定是伤心悲苦之事。

参考答案:①具有丰富的暗示性,不仅引导读者发现奇妙的无声之美,更可以通过这一无声的时刻去领悟那筝曲的全部妙处。同时,也暗示了弹者的不幸与悲苦。②这一句是《琵琶行(并序)》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化用。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复习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1.《孟子》:为记述孟子言行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此书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参与。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2.寡人 ..之于国也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河内凶 ..,移其粟.于河内 ...,则移其民于河东 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4.谨庠序 ..之教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史记·儒林列传》:“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5.申之以孝悌 ..之义 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姐妹的友爱,也包括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6.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7.故不积跬步 .. 跬:古代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8.外连衡 ..而斗诸侯 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 9.南取汉中 ..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梁州、南郑、天汉,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10.战国“四公子”: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免于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必修上册】 《琵琶行》/白居易 【原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 【理解性默写】 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教案2.7诗三首第一课时

2.7诗三首创新教案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如果字词过关了,对诗歌的浅层次的鉴赏比较容易办到,但深层次的鉴赏恐非易事。希望能够通过这三首诗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解决办法 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学生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第一、二首诗,并尝试着从表达技巧上进行鉴赏。 2.第二课时,让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从情感深处与《归园田居》产生共鸣。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并鉴赏《涉江采芙蓉》、《短歌行》。 二、整体感知 《涉江采芙蓉》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由此可以看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或为“芙蓉”。或为“奇树”开的芳香浓郁的花,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 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理”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 《短歌行》这首诗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人生苦短、生命无常,这是汉乐府涛歌里常见的主题,可见当时这个问题萦绕在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由人生有限,引发出人们的思考:人应该怎样活着?对此,汉乐府诗歌里更多的是主张及时行乐,“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西门行》)将这种主张发挥到了极致。也有劝导人们努力进取的。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前半部分的情调和汉乐府诗歌相近,后半部分古雅雄浑,气度非凡,又完全是他自己的风貌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鉴赏《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整理

寡人之于国也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无】通“勿”或“毋” 不要。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 收敛积蓄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 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 古今异义 1.【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 2.【河】内【凶】。【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内】: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源一带【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2.不行的,不吉祥的。) 3.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古义:副词,更。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 4.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5.【或】百步而后止。【或】:(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 6.是亦【走】也。【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 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shēng】:(古义:尽。今义:胜利) 9.斧【斤】以时入山林。【斤】:(古义:斧头。今义:重量单位。)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11.非我也,【兵】也。【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 1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古义:年成。今义:年) 13.【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古义:那么。今义:这;于是) 14.【填】然鼓之。【填】:(古意:拟声词。今译:填充,...) 一词多义 ·1.数 ①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 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 ⑤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 ·2.直 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现代文词语解释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现代文词语解释 1.独立:独自站立。立:站。 2.寒秋:即深秋,深秋已有寒意。 3.湘江: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南的海洋山,长817千米,流经长沙,向北流入洞庭 湖。 4.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5.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 6.万山:指湘江西岸的岳麓上和附近许多山峰。万:表示多。 7.红遍:指岳麓山区枫林茂密,秋来经霜,山山变红。 8.漫江:满江。 9.碧透:江水碧绿,清澈见底。透:极,与“遍”互文,都是副词。 10.舸: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11.争流:争着行驶。 12.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13.长空:广阔的天空。 14.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15.浅底:水清澈见底,显得钱,不是真的浅。 16.万类:万物。 17.霜天:秋天。 18.竞:争着。 19.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20.寥廓:之宇宙的广阔。 21.苍茫:旷远迷茫。 22.主:主宰。 23.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这里指盛衰。 24.携来:携:同,来:助词。 25.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 26.峥嵘:原是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 27.稠:多。 28.恰:当,正当。 29.意气:意志和气概。 30.挥斥:奔放。 31.遒:强劲有力。 32.指点:评论。 33.江山:指国家。 34.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35.文字:即变革。 36.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 37.万户侯:汉代封建统治者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 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 38.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39.击水:指游泳。 40.遏:阻止。 41.飞舟:飞快前进的船只。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

高一B部2月25日早读 准确背诵《琵琶行》1、2段;小序和1、2段课下注释!!!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暂停,但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怨愤却表现得更加充分的句子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表现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表明诗人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一见如故的句子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5.月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借月引发思乡之情,别离之绪。 6.中国古典诗词因多用比兴手法,因而联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7.《琵琶行》中以环境从侧面展现音乐魅力的句子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8.“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助设问突出自己被贬之地的偏僻荒寒以寄寓苦情的诗句。 9.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10.《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1.《琵琶行》中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里“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意境相似,都通过侧面描写表达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既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3.《琵琶行》中琵琶女在调弦校音时虽曲调未成但深情已显露,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4.白居易《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两句描绘了琵琶女弹奏的音乐达到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凉氛围的两句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20.《琵琶行》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描写琵琶声像人语,像雷雨的诗句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21.《琵琶行》中巧用通感,用鸟鸣声和水流声来形容琵琶声的诗句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22.《琵琶行》中描写弦音低沉、冷滞乃至渐息若断的状态的诗句是: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23.《琵琶行》中表现弦声忽然爆发出激越。高亢的乐音的诗句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4.《琵琶行》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四弦齐鸣,乐曲收束戛然而止的情形的诗句是: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25.《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中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琵琶行》中表现了琵琶女回忆往事之时的辛酸与悲苦心境的诗句是: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琵琶行》中表现诗人聆听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我闻琵琶 30. 31.《琵琶行》 诗句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行》中通过对粗俗的乡野音乐难听的描写来表现琵琶女技艺高超的诗句是: 岂无山歌34.“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 前的准备过程。 中写独守空船的琵琶女梦到往事,泪流不止的句子是:夜深忽梦少年事,“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助设问突出自己被贬之地的偏僻荒寒以寄寓苦情的诗句。 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自问自答,表明自己听完琵琶曲后泪水湿透青衫的句子是“座中泣 39.的句子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理解性背诵默写高考考点

一、《涉江采芙蓉》 1.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2.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4.“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描写了一幅女子们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欢乐的画面。 二、《短歌行》: 1.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句子以高山大海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名句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2.化用《史记》中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表现作者求贤若渴心情的名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用“朝露”来做比喻,抒发对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5.引用《诗经?小雅?鹿鸣》里的诗句来表明自己热情礼遇贤才的句子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6.曹操在《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写明夜里一群寻巢乌鹊绕树环飞,以此比喻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从,曲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 7、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 8、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几句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9、《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10、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11.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 12.曹操在《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几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13.曹操在《短歌行》中“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几句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 14.曹操在《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几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翻译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蜀道难》 1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的栈道互相钩连。上有那驾着六龙的日车也要回头的高峰,下有那奔腾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回川。连高飞的黄鹤也不得过啊,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青泥岭上路,盘旋又盘旋,百步九折绕山峦。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摸星辰头顶天。只好坐下来手按胸口发长叹。 2问那些入蜀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这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林间。又听见子规在月下哭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声,愁满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听一听也会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颜。山峰连着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远,千年枯枝倒挂在悬岩上边。激流和瀑布各把神通显,冲得山岩震,推着巨石转,好一似雷霆回响在这万壑千山。蜀道是这样的艰险啊!可叹(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不知是为了什么? 3剑门关气象非凡,但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把关的人若是不可靠,他反而成为祸患。行人来到这里,早上要防备猛虎的袭击,晚上要警惕长蛇的暗算。它们磨快了牙齿,时刻要摆人肉宴。被它们杀害的人啊,密密麻麻,成千上万。锦城虽说是个好地方,倒不如早早回家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我踏上归途回身西望,还止不住连声长叹。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1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一) 1.“,”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描写诗人送客船中却有酒无乐沉闷心情的句子是:, 。 3. ,。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4.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5.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琵琶行》中以感情和环境做铺垫为琵琶女出场造势的句子是:, 。 9.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缘之一。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有这样两句“ _________________”10.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_____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教案 《涉江采芙蓉》 教学目标: 1. 识记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背诵全诗; 2.通过意象来赏析诗歌; 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

3、个人朗读 四、(一)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二)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并没有送出去,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两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你能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么?“还顾”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的?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的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愁怅的形象和心情。表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高一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 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 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 共其乏困(同“供”,供给) 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 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可予不(同“否”) 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 召有司案图(同“按”)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设九宾于廷(同“傧”)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请奏盆缻秦王(同“缶”) 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 要项伯(同“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 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 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 泾流之大(同“径”,直) 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 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 2、一词多义(例) 间: 得间奔真州(机会)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候) 间至赵矣(抄小路) 度: 予自度不得脱(估计) 付之度外(考虑) 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而又有减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 徒: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拜: 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拜送书于庭(叩拜) 见: 徒见欺(被) 于是王召见(接见) 我见相如(看见,遇见) 不见水端(看见)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 计: 计未定(计策) 窃计欲亡走燕(打算) 臣从其计(主意) 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商议) 故: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如: 不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 沛公起如厕(往,去) 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尽) 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 若: 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北海若) 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 幸: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则幸得脱矣(侥幸)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 《琵琶行》写 1。这首诗指的是诗人在秋夜送别朋友的事件,其悲伤的气氛如下:我在浔阳河上送别客人,那是秋天枫叶和成熟的灯心草沙沙作响的夜晚在 首诗中,第一次写及琵琶女子演奏音乐的诗是:我们曾听到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一把吉他划过水面,主人忘了回家,而客人要走他的路2。《琵琶行》描写了不想出现但又不愿接受热情款待和犹豫不决的琵琶女的矛盾情绪。是的:然而,在她向我们走来之前,我们打了一千次电话,催了一千次,仍然把她的半边脸藏在吉他后面,不让我们看见 3。当琵琶女出现在《琵琶行》这首诗中时,表达琵琶女想说但仍放弃的那句话是:我们跟着旋律走到哪里,问演奏者的名字,声音就中断了...然后她不情愿地回答这和下面的琵琶女孩一样:仍然把她的半边脸藏在吉他后面琵琶女的心情,复杂的内心感受都表现得非常生动4。这首诗表达了琵琶女在衰老和凋零后的孤独处境:直到她哥哥第一次去打仗,然后她的姑姑死了,夜晚去了,夜晚来了,她的美丽消失了在冰冷的鞍马前瘦了,以至于最后她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商人的妻子这首诗突出了琵琶女子守月空舟的悲情:她一直在江口守护着一艘空船,除了明月和凉水,没有人陪伴5.《琵琶行》用“笔”的方法描绘了琵琶的音色和旋律的变化。例如,表达渴望和快乐心情的句子是:哼唱,耳语,然后混合在一起,就像把大大小小的珍珠倒进一盘玉里

婉转流畅地表达旋律的句子是:冠英的语言流畅在花底表达热烈和紧张场面的句子是:一个银花瓶突然被水冲开,跃出装甲马匹和武器发生冲突和攻击音乐的结尾也写得很好: ,在她放下拨片之前,她用一个笔画结束,四根弦发出一个声音,就像撕裂的丝绸让观众沉浸在音乐中。6.用侧面对比的方法描述琵琶女子高超技艺和出众之美的诗是:她的艺术甚至是专家们的钦佩,她的美丽是所有主要舞者羡慕的 7。琵琶年轻时,人们对它的态度是:武陵的贵族青年们是如何慷慨地比赛,一首歌能得到无数的红绸然而,当她老了,脸色苍白时,她把门前的鞍马留了下来,所以最后她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商人的妻子。8。在了解了琵琶女的生活经历并欣赏了她自己的生活经历后,诗人要求琵琶女再弹一遍这首诗:不要离开我们。来,坐下。再次为我们演奏。,为你翻译了《琵琶行》。这位琵琶女受到了诗人的邀请:...被我的话感动了,她站在那里一会儿,然后又坐在她的琴弦上——听起来更加悲伤。 9。在琵琶姑娘的第三次音乐表演之后,诗人的表演是:但是他们中谁哭得最多??这位九江官员。我的蓝色袖子湿了10.将琵琶女孩的命运与诗人的人生经历联系在一起的句子(也是这首诗的主旨和主题句)是:我们都不快乐——直到天空的尽头,我们相遇。我们理解。熟人有什么关系? 11《琵琶行》总用...她在创作琵琶姑娘的演奏时,转动了调音栓,测试了几根琴弦。琴弦经过校准和测试,但诗人使用了它:我们可以

2020高中语文 第07课 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07课诗三首 1.作家作品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曹操(155—220)字,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少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后起兵伐董卓,复击灭袁术、袁绍。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措施,终于统一了北方。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启示。有《曹操集》。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课文选的是第一首,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陶渊明(365-427),一名,字元亮,世号。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朝代)杰出的文学家。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2.给下列加线词注音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

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无】通“勿”或“毋” 不要。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 收敛积蓄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 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 古今异义 1.【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 2.【河】内【凶】。【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内】: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源一带【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2.不行的,不吉祥的。) 3.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古义:副词,更。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 4.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5.【或】百步而后止。【或】:(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 6.是亦【走】也。【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

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shēng】:(古义:尽。今义:胜利) 9.斧【斤】以时入山林。【斤】:(古义:斧头。今义:重量单位。)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11.非我也,【兵】也。【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 1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古义:年成。今义:年) 13.【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古义:那么。今义:这;于是) 14.【填】然鼓之。【填】:(古意:拟声词。今译:填充,...)一词多义 ·1.数 ①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 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

高中中学语文必修二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学生打印加教师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 说明:加▲的为高考背诵篇目或教材要求背诵的内容,可作复习备考重点。 (一)▲▲《氓》(《诗经·卫风》)(高考篇目) 1.开篇“ , . 两句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 2.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 , . 3.表现女子绵绵情意,涉水渡河将氓送走的句子是: , 。。 4.点明女子无奈拖延婚期的原因的句子是: , 。。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 。。 6.写女子因为思念而眺望男子的句子是: , 。。 7.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而伤心难过的语句是: , 。。 8.表现女子见到心上人后又说又笑的语句是: , 。。 9.表现女子对男子思念及深情的诗句是: , 。 , . 。 10.表明女子和氓顺利成婚的句子是: , 。 , .。 11.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 。 12.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 。 , . 13.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 . 14.女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沉痛地总结出一条爱情的教训,男子也许会移情别恋,劝解女子不要太

痴情的句子是: , 。 , . 15.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遗弃的句子是: , . 16.女主人公自从嫁给氓后,一直过着艰难困苦生活的语句是: , . 17.以淇水的水波浩荡,打湿布幔来反衬女子婚姻的不幸、内心伤痛的句子 是: , . 18.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 是: , .。 19.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 . 20.女主人公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 , 。 , .。 21.女主人公自从嫁给氓后,多年来家务繁重的语句是: , .。 22.女子自诉忙于家务而起早贪黑的句子是: , .。 23.表现女子勤劳贤惠持家的诗句 是: , . , .。 24.写出男子心满意足之后就凶暴起来的句子是: , . 25.写女子兄弟不理解自己的处境反而嘲笑自己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26.女子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发出自我嗟叹的感伤的句子是: , . 27.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 . 28.以“淇”和“隰”的有界比喻凡事都有边际,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 , . 29.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 .。 30.写男子当年海誓山盟,如今却违背誓言的句子是: , .。 31.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语句是: , . 32.《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 , . “ , ”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出女主人公由青春貌美到年长色衰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 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4.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5.《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6.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7.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8.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9.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0.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1.《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未成曲调先有情。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也用“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内心情感。但这都是概述性的描写。 12.《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再如,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还如,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7.诗三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7.诗三首》 第1题【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画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驰骋矫蹂造作迸(bèng)发谙(yīn)习 B、羁拌刚愎自用哺(pǔ)育稗(bài)官 C、狭隘忧心忡忡粗糙(cāo)鞭笞(chī) D、商贾相形见拙瞠(chēn)目裨(bì)益 第2题【单选题】 将下列诗句按作者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⑤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⑥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⑦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⑧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A、②⑨③/①⑤⑩/④/⑥/⑦ B、②⑨/⑤⑥/①⑩/③⑦/④/⑧ C、①⑤/②⑨/⑦⑩/③/④/⑥/⑧ D、②⑨③/⑤④/①⑩/⑦/⑥/⑧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 B、性本爱丘山性:天性,本性 C、少无适俗韵适:迎合 D、枉用相存存:保存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芙蓉(rónɡ) 鼓瑟(sè) 度阡(qiān) 樊(pān)笼 B、子衿(jīn) 呦呦(yōu) 遗(wèi)谁兰泽(zé) C、阡陌(mò) 三匝(zā) 吹笙(shēnɡ) 吐哺(pǔ) D、可掇(duō) 譬(bì)如守拙(zhuō) 羁(jī)鸟 第5题【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擢素手(zhuó)机杼(zhù)皎皎(jiǎo) B、譬如(pì)子衿(jīn)呦呦(āo) C、吹笙(shēnɡ)契阔(qiè)吐哺(bǔ) D、守拙(zhuō)暧暧(ǎi)桑树颠(diān)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句式,并将序号填入下面句式相应位臵。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屠惧,投以骨。 4、沛公安在? 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8、古之人不余欺也! 9、秦,虎狼之国。 10、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判断句()省略句()定语后臵句()状语后臵句()宾语前臵句()被动句()疑问句()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秦穆公闲,问由余曰:“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由余曰:“臣闻之,当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穆公曰:“愿闻奢俭之节。”由余曰:“臣闻尧有天下,饭于土簋,啜于土钘,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尧释天下,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铁,修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舜释天下,而禹受之,作为祭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缯帛为茵褥,觞勺有彩,为饰弥侈,而国之不服者三十有二。

夏后氏以没,殷周受之,作为大器,而建九傲,食器雕琢,觞勺刻镂,四壁四帷,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有二。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故曰俭其道也。”由余出,穆公召内史廖而告之曰:“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圣人也,寡人患之。吾将奈何?”内史廖曰:“夫戎辟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而厚为由余请期,以疏其间,彼君臣有间,然后可图。”君曰:“诺。”乃以女乐三九遗戎王,因为由余请期;戎王果具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终年不迁,马牛羊半死。由余归谏,谏不听,遂去,入秦,穆公迎而拜为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利,既已得矣,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穆公奢主,能听贤纳谏,故霸西戎,西戎淫于乐,诱于利,以亡其国,由离质朴也。(取材于《说苑〃卷二十〃反质》) 【注释】①铏:古代盛羹器。②傲:通旒(liú),龙旗九旒,周天子仪仗。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愿闻奢俭之节.节:关键 B.莫不宾服 宾服:归顺 .. ,而服者弥侈文章:文字作品 C.君好文章 .. D.设酒听乐,终年不迁.迁:迁移(放牧的地方)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曰俭其道也广故.数言欲亡 B.东西至日所.出入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夫.戎僻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因为.由余请期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 原文的一项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