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_九下按章节_第三单元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_九下按章节_第三单元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附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2.(2013·昆明)“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

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们”成为受害者,是因为英法推行(A)

A.绥靖政策

B.侵略政策

C.法西斯政策

D.不结盟政策

9.(2013·吉林)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胀的事件是(B)

A.国会纵火案

B.慕尼黑阴谋

C.德国突袭波兰

D.德国突袭苏联

25.(2013·徐州)右图,硝烟中飘扬着一面残破的美国国旗。画面上有点明

主题的文字“REMEMBER DEC.7th!”,意思是“记住l2月 7日!”这张海

报提醒美国人民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D )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B.德国突袭波兰

C.苏德战争爆发

D.日本偷袭珍珠港

(2013·锦州)14.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事件是(B)

A.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侵略苏联和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

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0.(2013·东营)“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

只要不用武力。”英国这一主张在下列哪次会议中得以体现(B)

A.巴黎和会

B.慕尼黑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

6.(2013·遂宁)1941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大。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B)

①德国闪击波兰②德国突袭苏联③日本偷袭珍珠港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2013·河北)探究问题。(12分)

材料一:裕仁天皇(1926~1989年在位)是日本战时的最高统帅。日本发动战争和在战争中的重大决策,都是在御前会议上做出的,得到裕仁天皇的批准。

材料二:迷恋带病真菌、杆菌研究的裕仁天皇一直关注着日本细菌部队和化学部队的发展,并一直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731部队(化学和细菌战部队)1936年奉裕仁天皇敕令建立。1940年裕仁天皇又颁布新的敕令,将部队扩充到3000人,并将主要基地由黑龙江肇东县、五常县移到哈尔滨南郊的平房镇。731部队培植各种致病细菌,并制造炸弹,在实战中施放撒播。1937年12月1日,裕仁天皇亲自签发“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的命令。占领南京后,裕仁天皇还奖赏攻陷南京的日本军官……对南京大屠杀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材料三:由于日本政府与美国做了交易,以保留天皇制为条件实现所谓“无条件投降”,裕仁天皇因此得到了庇护,逃过了设在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但是,无论国际社会还是日本国内,对裕仁天皇应该接受战争罪行审判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

——以上均摘编自《世界知识》2012年22期康狄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裕仁天皇发动了哪些战争。(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裕仁天皇犯有哪些战争罪行。(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对裕仁天皇的看法。(4分)

答:(1)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

(2)进行细菌战、化学战;屠杀中国平民。

(3)裕仁天皇是战犯;必须受到审判。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主权开始丧失,经济遭到破坏。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1868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改革。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1)1868年日本开始进行的这次改革史称什么?它对日本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3分)材料二

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制定了以朝鲜为跳板向中国扩张的计划。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派兵到朝鲜,制造事端,对中国开战。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三

(3)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军国主义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不仅侵略亚洲各国,而且挑起太平洋战争。仔细观察上图,它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议,会议期间,发布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指出:《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波茨坦公告》是确定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文件,保证了东亚地区从战乱走向和平、从衰落走向繁荣。但是,日本政府总是罔顾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其恶劣行径充分暴露出对侵略历史不反省、对战后秩序不尊重、对地区稳定不负责的扭曲心态。历史是客观存在……如果日本不对照历史的镜子反省自己,反之一意孤行地挑起二战结果和战后国际秩序,日本将永远走不出历史的阴影,日本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将没有未来,最终只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新华网文章(4)《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对解决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何重要意义?你认为日本就怎样才能走出“历史的阴影”?(4分)

答:(1)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2)《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等。

(3)珍珠港事件。

(4)为钓鱼岛属于中国提供了法理依据(言之有理即可)。正视历史,反省罪行,以史为鉴,与邻为善,和平共处,开创未来,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8.(2013·江西)(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约定的和平】

材料一但是,这并不是永久的胜利,克里孟梭说:“这是一个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是一个手扶剑柄签订的和平,是一个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和平……”威尔逊更是一针见血:“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将不再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世界的大灾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法国》材料二 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德国》(l)材料一所述“和平”是通过哪次国际会议搭建起来的?(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克里孟梭的评论有何依据。(1分)

(2)材料二所述“协定”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1分)为什么说“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1分)

【打出的和平】

材料三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分量。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3)材料三所述“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1分)概述这场战争结束后的4、5年内,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2分)

【持久的和平】

(4)“持久和平”是“世界梦”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梦想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试运用所学知识论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实现。(3分)

答:(1)巴黎和会。会议建立起的凡尔赛体系掩藏着复杂的矛盾(意思相近即可)。

(2)慕尼黑会议。“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实际上纵容了侵略,

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抗美援朝战争。“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所运用的历史知识或史实能说明论点;理由充分,表述清晰。例如:20世纪50年代,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爱好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壮大了。又如: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有利于构建世界持久和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本题7分)

【独立的美国】材料一1775年4月,北美民兵与英军在来克星顿交火,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序幕。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人民经过数年艰苦奋战,终于取得胜利。1787年,美国制订了宪法,联邦政府正式成立。

2.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哪一年?美国第一届总统是谁?(1分)

【发展的美国】材料二 1861年4月,美国爆发南北战争。为扭转战争局面,美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之后,美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3.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胜利的意义是什么?(1分)

【变化的美国】材料三右侧是1929~1945

年美国失业率示意图。

4.通过分析材料三,判断并答出失业率从顶峰下

降的时间及原因。(1分)

【繁荣的美国】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遭到日本的偷袭。此后,美国参战并成为世

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力量。二战后的美国,经

济虽有波动,但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总体上经

济持续发展,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

5.请答出日本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时间(年月)和影响。(1分)

【霸道的美国】材料五经济上的繁荣和强大,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直接影响着整个世界。背靠美国的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去年野田佳彦制造钓鱼岛危机,今年4月安倍晋三扬言“侵略无定论”,并企图修改日本“和平宪法”。他们成为世界或局部地区不安定因素的制造者。

6.请你至少举3例史实说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和祸华的铁证。(1分)

7.简要谈谈你对今后中美、中日关系的看法。(2分)

答:2.1783年;华盛顿。

3.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

5.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6.制造九一八事变;制造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答出符合题意的其它史实亦可)。

7.中美应坚持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出发,加强对话、交流、合作,平等、互利、共赢;携手共进,共建积极、全面发展的中美友好关系的明天;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而努力等等。(该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学生只要答出上述中的两层意思即可;或符合题意要求的其它观点且言之有理亦可。)日本必须承认历史,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日本应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要成为地区麻烦的制造者;中日两国和则两利,争则两伤;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日本的发展也需要睦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谊需要倍加珍惜等等。(该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学生只要答出上述中的两层意思即可;或符合题意要求的其它观点且言之有理亦可。)

20.(2013·陕西)(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我国之上策,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兴亚洲,毋宁不与他们为伍,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与支那朝鲜接触时,也不必因为他们是邻国就特别客气,而以西洋人的方

式处理即可。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材

料二

材料三 1951年9月,美日签署《美日安保条约》,规定美国享有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陆海空军之权利,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之安全。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泽谕吉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举一例日本政府“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与邻国关系的史实。(3分)

背景: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势力抬头;新航路开辟后,亚洲许多国家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西方国家先进。(符合题意,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史实:发动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发动秦朝战争,使朝鲜沦为殖民地;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⑵材料二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怎样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美两方面分析为什么罗斯福后来会说“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3分)

态度:隔岸观火(或置身事外)(1分)

原因:中国: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地位重要。(1分)美国: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卷入二战。(1分)

⑶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这只是,分析《美日安保条约》的签订对二战后亚太地区局势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前亚太地区局势,就美国对日外交政策谈谈你的看法。

影响:加剧了亚太地区冷战局势和热战危机;加强了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政治渗透和军事占领;形成了对新中国的军事包围;促使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看法:面对目前亚太局部地区局势紧张,日本军国主义甚嚣尘上的局势,美国应吸取历史教训,稳定区域局势;阻止日本政坛极右势力发展,不能养虎为患。(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22. (2013·海南)阅读材料:(12分)

材料一 1938年11月9日深夜,纳粹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活动,无数商店被劫,橱窗被砸,碎玻璃满地,故名“水晶之夜”,共有91名犹太人被打死,20000余名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此后又有大批犹太人被驱逐出境。1942年1月开始对犹太人进行灭绝人种的屠杀,据不完全统计,约有600万犹太人惨死在纳粹的屠刀下

——金重远等著《世界现当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 1979年12月7日,西德总理勃兰特双跪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代表德人民向纳粹的受害者们谢罪,论评说:“这一跪,使德国真正地站了起来”

材料四德国将再赔付大屠杀幸存者近8亿欧元——德政府承诺于2014年至2017年,向分布全球46年国有约5.6万名大屠杀幸存者赔付7.7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亿美元)

——摘自新华网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暴行。(4分)

(2)材料二说明战争给德国造成了哪些后果?(4分)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现代德国与纳粹德国对待犹太人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4分)

答:(1)①劫掠和砸毁犹太人商店;②打死犹太人;③将犹太人关进集中营;④将犹太人驱逐出境;⑤对犹太人进行灭绝人种的屠杀。

(2)从三方面作答:人员伤亡;城市被毁;经济遭重创。(3)①纳粹德国歧视犹太人,疯狂迫害犹太人。②现代德国勇于反思历史,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对大屠杀幸存者进行赔付。

45.(2013·荆州)(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0日夜,德国柏林国家剧院门前,成千上万的图书被人们投入熊熊的烈火之中,德国法西斯头子戈培尔在一旁狂叫:“一个革命者应该是无所不能的,在毁坏和重建中,他应该是同样伟大的。假如你们有权利把一大堆知识分子的垃圾扔到火堆里去的话,那么你们也有责任为真正的德国精神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材料二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二战期间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见下图),表示德国的道歉。

(1)材料一中所谓“德国精神”的实质是什么?(2分)这种“精神”在希特勒上台后有什么具体表现?(2分,回答其中1点即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勃兰特的“惊世一跪”谈谈你的认识。(3分)

答:(1)实质:法西斯主义。回答纳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情绪、日耳曼民族优越论、反犹太人理论、侵略和扩张的理论、反人类理论、恐怖主义、反对共产主义等均可。表现:在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解散一切工会,取缔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加强思想控制和舆论控制,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加紧军事准备和军工生产;加紧扩军备战(不断提出领土要求直至发动世界大战)等(回答其中1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如制造“水晶之夜”大恐怖残酷迫害犹太人或制造“慕尼黑阴谋”均可)。

(2)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二战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反映了德国人认识到迫害犹太人以及发动二战的错误性,反映了德国人对客观历史事实真相的尊重;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二战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反映了德国人对二战的理性反思;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二战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反映了联邦德国希望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谅解、发展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拓展联邦德国发展空间、促进欧洲联合的愿望;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二战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反映了二战以来人类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普遍心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如比较德国和日本对二战反思的不同态度谈自己的认识也可或联系现实谈勃兰特在二战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的现实意义也可)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1.(2013·内江)斯大林曾经称赞道:“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巧妙来说,在战史上还从未有过类似的先例。”斯大林称赞的这次行动是(D )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突袭苏联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诺曼底登陆

19.(2013·福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B)

A.德国进攻苏联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攻克柏林战役

8.(2013·汕尾)“为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同盟。”下列哪些事件的组合最能证明这一结论(D)

A.三国协约的建立

B.1979年中美建交

C.1949年北约的成立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4. (2013·珠海)1943年2月,美国总统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指的是(C)

A.莫斯科保卫战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23.(2013·齐齐哈尔)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灾难和痛苦。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但都以失败告终的国家是(A)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日本24.(2013·齐齐哈尔)1942年,发生在苏德战场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的转折点是(B)A.攻占柏林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偷袭珍珠港18.(2013·鄂州)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请问:这个第二战场是相对于哪个战场来说的 (A)

A.苏德战场B.北非战场C.太平洋战场D.中国战场

16.(2013·荆门)某校九年级李小亮同学制作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卡片,其中“—

—”前后内容搭配不恰当的是(D)

A.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B.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点

C.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德国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

28.(2013·武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人类的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在二战中,为应对这一威胁,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组建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这个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B)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D.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42.(2013·孝感)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二战风云”的影片回顾展,以下是某部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根据片段中的对白判断,该影片为(A)

A.《诺曼底登陆》

B.《血染珍珠港》

C.《中途岛海战》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0.(2013·娄底)经历200天的大会战,到1943年2月,苏联红军共歼敌150万人,给德国法西斯以致命打击,苏德战争从此发生根本性转折,二战进程产生决定性的变化。这次大会战是(C)

A.阿拉曼大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战役

14.(2013·湘潭)“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内,苏俄(联)依据以下条件

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日本)千岛群岛让与苏俄(联)。”该协议出自于(D)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7.(2013·株洲)“二战”的胜利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斗争的结果。下列哪

一事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A)

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B.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D.《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28.(2013·连云港)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

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C)

A.莫斯科保卫战

B.中途岛海战

C.斯大林格勒会战

D.诺曼底登陆

22.(2013·淮安)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C)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九国公约》签订于1922年

C.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的浩劫

D.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45.(2013·泰州)二战期间,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遭受侵略的国家不断加强联合,逐步形成了(B )

A.三国同盟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三国协约

D.欧洲共同体

46.(2013·泰州)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B )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5.(2013·德州)对以下漫画的解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图一中的法西斯认为发动侵略战争才是解决危机的“生路”

B.从图二可以看出三个法西斯已经结成同盟,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C.图三中的结局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D.这组漫画中的主角代表的是法西斯德国,它警示人们法西斯战争不是“生路”,而是

“死路一条”

11.(2013·包头)“为了共同的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同盟。”下列哪一事件能够证明这一结论(B)

A.英法德意策划慕尼黑阴谋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15. (2013·呼和浩特)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二十六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其最重要的作用是(B)

A.促成了联合国的建立

B.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C.决定了苏联对日作战

D.决定了对法西斯的处理原则

14.(2013·菏泽)2013年初,俄罗斯多个城市举行活动,纪念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70周年。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主要是因为它(B)

A.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B.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D.使二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决战阶段

18.(2013·济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A)

A.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B.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

C.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

D.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

20.(2013·济宁)1945年,德日法西斯行至末路,胜利归于正义。德国和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时间是(B)

A.5月2日、8月15日

B.5月8日、9月2日

C.5月2日、5月8日

D.8月15日、9月2日

24.(2013·聊城)之所以说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年,主要是因为在这一年里(B)

A.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B.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

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D.雅尔塔会议召开

23. (2013·日照)“苏军利用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房屋,同德军展开激烈的争夺,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在此期间,苏联调集大量军队,发动了冬季反攻。”材料中的“这座城市”是指(D)

A.伦敦

B.莫斯科

C.柏林

D.斯大林格勒

15.(2013·山西)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

历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数学)

第一篇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章数与式 §1.1实数 A组2015年全国中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15·浙江湖州,1,3分)-5的绝对值是() A.-5 B.5 C.-1 5 D. 1 5 解析∵|-5|=5,∴-5的绝对值是5,故选B. 答案 B 2.(2015·浙江嘉兴,1,4分)计算2-3的结果为() A.-1 B.-2 C.1 D.2 解析2-3=-1,故选A. 答案 A 3.(2015·浙江绍兴,1,4分)计算(-1)×3的结果是() A.-3 B.-2 C.2 D.3 解析(-1)×3=-3,故选A. 答案 A 4.(2015·浙江湖州,3,3分)4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2 D. 2 解析∵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B. 答案 B 5.(2015·浙江宁波,3,4分)2015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收入将超过6万亿元,其中6万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0.6×1013元B.60×1011元 C.6×1012元D.6×1013元 解析6万亿=60 000×100 000 000=6×104×108=6×1012,故选C.答案 C 6.(2015·江苏南京,5,2分)估计5-1 2介于() A.0.4与0.5之间B.0.5与0.6之间C.0.6与0.7之间D.0.7与0.8之间解析∵5≈2.236,∴5-1≈1.236, ∴5-1 2≈0.618,∴ 5-1 2介于0.6与0.7之间. 答案 C 7.(2015·浙江杭州,2,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3+26=29B.23-26=2-3 C.26×23=29D.26÷23=22 解析只有“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选C. 答案 C 8.★(2015·浙江杭州,6,3分)若k<90<k+1(k是整数),则k=() A.6 B.7 C.8 D.9 解析∵81<90<100,∴9<90<100.∴k=9. 答案 D 9.(2015·浙江金华,6,3分)如图,数轴上的A,B,C,D四点中,与表示数-3的点最接近的是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1、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统一国家的建立 (1)汉武帝的大一统 (2)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 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2)科举制的创立及完善 (3)唐与吐蕃的交往 (4)遣唐使、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4、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1)宋与辽、西夏和金等政权的并立 (2)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郑和下西洋、雅克萨之战 (3)粉碎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4)明清社会经济与“闭关锁国”政策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祖冲之与圆周率 (2)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3)《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4)四大发明 (1)孔子、百家争鸣 (2)《史记》《资治通鉴》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左宗棠收复新疆 (4)甲午中日战争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新文化运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运动、中共成立 (2)中共探索革命道路 (1)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 (2)南京大屠杀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抗日战争的胜利 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 (2)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6、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 (2)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 一五计划、一届人大 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9、新中国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 (1)“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大业 (2)50年代的中国外交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9(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解析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 专题29(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 1.(2019年江苏卷)[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对于邈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 材料二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4分) (2)二里头文化的探索有利于减少夏史研究“断断于文字记载的争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最早得益于谁主持的什么考古活动,并列举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4分) (3)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

其原因。(2分) 【考点】二里头文化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得出因为夏朝没有文字记录传承,所以《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第二小问(史料),据材料一“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忆”得出《中国史纲》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传说和追忆。 (2)第一小问(主持人和考古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持人是徐旭生,考古活动时夏墟调查。第二小问(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要有大型宫殿遗址和相应的手工作坊遗址。 (3)第一小问(路径),据材料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得出是考古发掘。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原因是因为神话传说和文字记载等口头或文字资料的真实性是有待考证的,所以应该主要依据考古发掘。 【答案】 (1)原因:该书侧重的项目需要确考的文字记录;夏朝历史缺乏当时的文字记录。史料:传说;追记。 (2)主持人:徐旭生。考古活动:夏墟调查。遗址:大型宫殿遗址;铸铜、烧陶、制骨等手工作坊遗址。 (3)路径:考古发掘。原因:神话传说、文字记载无法定论。 2.(2018年江苏卷)[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人类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学者争论的问题。19世纪后期达尔文提出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120套)专题四:世界古代史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120套)专题四:世界古代史目录 选择题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3课西方文明的发源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第7课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单元综合 填空题 改错题 列举题 读图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探究题(问答题) 选择题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2010·山东聊城)22.右图所示文明古国创造的宝贵文明 成果是()A A.汉谟拉比法典B.金字塔 C.佛教D.阿拉伯数字 (2010·四川自贡)21.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 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非洲文明成就的是()A A.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B.克里特的王宫遗址C.空

中花园想像图D.罗马广场 (2010·四川自贡)24.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并表现出独有的历史特征。右图图示所反映的制度是() C A.分封制度B.民主制度 C.种姓制度.D.封建等级制度 (2010·江西)7.陈文同学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 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B ①古代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代印度文明④古代希腊文明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010·山东威海)21.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它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l8世纪,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国王是()B A.恺撒B.汉谟拉比C.伯利克里D.屋大维(2010·山东青岛)28.《爱在西元前》的歌词中唱道:“古巴比伦王朝颁布了,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歌词中的横线处应填写()A A.《汉谟拉比法典》B.《民法典》C.《刑法典》D.《商法典》(2010·山东青岛)29.“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但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古代印度,却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当时的四个等级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B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2010·广东深圳)24.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下图中的()B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10·湖南岳阳)13.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两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A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埃及文明(2010·湖南长沙)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C 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2010·湖北荆州)15.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B A.雅典卫城B.金字塔C.空中花园D.长城(2010·广西梧州)26.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最后一站是()D A.黄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 (2010·福建三明)12.历经历史风雨,右图中的古代巨型建筑和 雕像,至今还屹立于()B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1. 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 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5.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 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7.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10.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11.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12.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13. 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14.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5.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 16.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17. 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18.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19.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0.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成都平原盛行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2020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分类归纳汇总

2020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分类归纳汇总 一、最早类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 3.商朝的司(后)母戊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早期)之一。 5.东汉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麻沸散)。 6.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魏时期)。 7.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8.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9.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0.唐朝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11.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2.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 13.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14.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15.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 二、“开始”类 1.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2.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牛耕。 3.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4.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公元前60年)。

5.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得到广泛使用。 6.北宋时,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7.元朝时,回族开始形成。 8.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西藏开始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一个行政区域。 9.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第一”类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 3.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 4.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时期)。 5.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正式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1689年,康熙)。 6.鸦片战争是近代西方列强第一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战争(1840—1842年)。 7.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 8.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9.第一次攻占北京的西方列强是英法联军(1860年)。 10.曾国藩开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1861年)。 11.李鸿章开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1872年)。 12.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1862年)。 13.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1894年)。 14.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 15.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 16.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1918年)。 17.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1921年)。

冀教河北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

冀教河北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 政治、经济、思想近代中国 1. 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 (1)方式: ①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④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 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 ②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2. 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 (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 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要求。 ②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 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②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3.“六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 (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探索特点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5.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三次发展机遇: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二、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三、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3)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县制起源于商鞅变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开方孔铜钱)、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4.思想上:焚书坑儒。5.军事上:反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凿灵渠,开发南疆。6.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1.汉武帝的大一统具体措施:(1)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由此确立。(3)军事上: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4)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张骞两次通西域:(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

历年高考真题遗传题经典题型分类汇总(含答案)

历年高考真题遗传类基本题型总结 一、表格形式的试题 1.(2005年)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3)亲代果蝇的基因为、。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2.石刁柏(俗称芦笋,2n=20)号称“蔬菜之王”,属于XY型性别决定植物,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石刁柏种群中抗病和不抗病受基因A 、a控制,窄叶和阔叶受B、b控制。两株石刁柏杂交,子代中各种性状比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运用的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基因A 、a位于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染色体上。 (2)亲代基因型为♀,♂。子代表现型为不抗病阔叶的雌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3.(10福建卷)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1)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纽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4.(11年福建卷)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 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性状的有遗传遵循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170万年前,我国最早人类。 2、河姆渡人: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半坡人:黄河流域、粟、半地穴房屋 3、黄帝:“人文初祖” 炎黄联盟→“炎黄子孙”。 4、尧、舜、禹禅让。 (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巨变 1、禹建立夏—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2、西周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3、春秋五霸(典故) 4、战国七雄 5、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 6、商鞅变法(内容、影响)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书同文、车同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4、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 5、汉初休养生息 6、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7、张骞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8、前60年,西域都护的建立,标志着新疆正是归属中央政权(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少数民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2、三国鼎立:曹丕(魏),刘备(蜀汉),孙权(吴) 3、三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4、北民南迁和江南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逐渐赶上北方。 5、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朝统一南北、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2、唐太宗“贞观之治” 3、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鼎盛时期 4、开元盛世 5、唐朝的民族交往 大祚荣“渤海郡王”(东北) 骨力裴罗“怀仁可汗”(漠北)边疆稳定 皮罗阁“云南王” 文成公主入藏远嫁松赞干布 6、唐朝的中外交往: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学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高度繁荣、全面辉煌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知识点汇编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2、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又称旧石器,会制造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靠采集、渔猎为生)。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人类已经定居,靠农业为生,出现制陶业)。 2、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距今大约7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3、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距今大约_6000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粟__,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彩陶)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他们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 始人)。 2.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 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是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战蚩尤,阪泉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3.黄帝和炎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时期(距今约4000多年前),部落联盟首领实行民主推举产生,称为“禅让制”。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奴隶制),都阳城(登封)。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禹死后传位给儿子启,从此禅让制(“公天下”)被“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所代替。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打败桀建立商朝,定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朝又称殷,今河南安阳)。 3、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和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两个时期)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4 近代以来科技文艺

2016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14近代以来科技文艺 考点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 01.(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22)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 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A.缓解了人口压力 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答案】D 【考点定位】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以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本题的解答比较容易,试题的命制契合了“科技创新”的热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复习备考时,要把控热点问题,进行适度的深化挖掘,把握住了高考的方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2.(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23)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 【答案】A

【考点定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名师点睛】本题以美国、日本、德国三代产业的比重表格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本题的的命制契合了“科技创新”的热点,这要求我们要关注热点问题。试题通过表格的形式考查到了考生识图的能力,该类型题目一般比较简单,“数据表格类”的选择题解题技巧是“纵横驰骋看变化”,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即可。 考点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01.(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4)图5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图5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答案】D 【考点定位】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美术的辉煌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 思维和读图理解能力。本题以四副西方美术作品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西方美术流派演变 历程的认识,正体现了新课标高考高于教材、以多种载体考查考生能力的命题思路。做此 题的关键是要抓住19世纪以来美术流派的主要特征,再联系教材内容,就能分析出他们是

2017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经济史专题(含答案)

经济史专题(经济、农业、农村、农民、工业化、民生) 一、选择题 ◆(2017·河北)15.宣传画深深打上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我国()A A.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B.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C.改革开放的历程 D.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 ◆(2017·湖北鄂州)7.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D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7·江苏常州)1.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钻孔石斧 B.骨耜 C.铁犁铧 D.(青)铜铲 ◆(2017·黑龙江牡丹江)15.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 农民必须富。下列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B ①1950年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017·黑龙江龙东)25.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6分)材料一

图一图二河北邯郸市郊农民报名入社图三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材料二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弛,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2)图二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1分)(3)材料二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哪一失误?(1分) (4)图三契合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5)哪个地方的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包产到户?(1分) 25.(6分)(1)土地改革;(1分)(2)农业生产合作社;(1分)(3)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4)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5)安徽风阳小岗村。(1分) ◆(2017·湖北荆门)30.(6分)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绝,子弹之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主张“外交和好,内要自强”。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材料二 1953~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中国英国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18% 4.1% 2.8% 增长400万吨钢所用时间5年24年15年 ——数据组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材料三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情况简表 时间1979年1989年1997年 深圳国内生产总值 1.96亿元93亿元1130.01亿元 时间1992年2002年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370亿元102398亿元421368亿元 我国进出口(2001年)总额5098亿美元,外汇储备2000亿美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为实现“自强”做了怎样的努力?(1分)这些努力在客观上起了什么作用?(1分)

(人教版)2020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八上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共34小题) 1.(2019?南充)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以“战役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渡江战役的知识。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选项D渡江战役是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并于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是国共大决战,不是抗日战争期间。 故选:D。 2.(2019?湘西州)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参加了()A.开国大典 B.遵义会议 C.重庆谈判 D.中共七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但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解答】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蒋介石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参加了重庆谈判。 故选:C。 3.(2019?烟台)1945年8月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毛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A.西安事变 B.抗日战争 C.重庆谈判 D.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注意题干材料中的时间、地点及“弥天大勇”的赞誉。【解答】通过题干中的时间:1945年8月和地点:渝州(重庆)及弥天大勇等可知此诗称颂的是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戮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飞抵重庆谈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单选题 1.(2019·全国Ⅱ)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 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答案】 D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可知部分西方人反对慈禧干预政治,说明部分西方人对变法表示赞同,D选项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群众基础,A选项排除。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2019?北京)下图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如此自由” A. 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 B. 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 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 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答案】B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析】【分析】由图片和2月19日法令主要内容:政治上: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经济上: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叫做“份地”),农民只有使用权。组织上: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可知,自由主要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正确;

A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如土地只有使用权,排除; D俄国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排除; D说法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全面掌握1861年俄国改革的内容,方式和评价。 二、材料分析题 3.(2019·全国Ⅲ)[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答案】(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概括出原因是自身认识的转变。根据材料“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可分析出原因是:减少变法的阻力和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 (2)根据材料“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即可归纳出: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是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和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故答案为:(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2019·全国Ⅱ)[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