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在事物、意志与表象的正确处置

外在事物、意志与表象的正确处置

外在事物、意志与表象的正确处置
外在事物、意志与表象的正确处置

外在事物、意志与表象的正确处置

—爱比克泰德论自由的哲学界限

陈文洁

【摘要】爱比克泰德对自由的实现过程有严密的哲学界定。首先,通过对奴隶的哲学理解,强调了自由的绝对性。其次,划分可控制与不可控制的两个领域即意志与外在事物,将自由归入意志领域。再次,以是否贯彻意志自由为标准区分意志的善与恶,指出自由只能由意志的善给予保证。最后,善的具体实践即是对表象的正确处置,而两个领域的划分,要求正确处置表象以服从自然为原则,因此服从自然就意味着实现自由。

爱比克泰德(Epictetus)是继塞涅卡(Seneca)之后古罗马晚期斯多亚学派的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不仅直接启发了另一位斯多亚著名哲人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对基督教思想家如奥古斯丁(Augustine)、奥利金(Origen)等也有相当影响。爱比克泰德曾是一个奴隶。这一经历在他的学说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他比古罗马时期任何一位斯多亚哲人更热衷于谈论自由,并从哲学的角度对自由作出了富于实践意义的特殊理解。这种理解表明,他关注和教导自由,是在传达他于个人不幸中对自由的体验和哲学思考;他所讲的自由,不依赖于人的外在身份和外部条件,而是哲学生活的最终成就。

一、自由的绝对性

自由的反面是被奴役。在爱比克泰德的谈话中,“奴隶”一词频繁出现。他关于自由的哲学教导,是从对奴隶的哲学理解开始的。奴隶之为奴隶,是因为受制于“主人”,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动。爱比克泰德认为,在这个意义上,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是奴隶。但通常对奴隶的理解却固化为一种阶级和身份。这种理解偏离了奴隶的本质,遮蔽了人的实际生存中普遍存在的受奴役状态。只有理性的反思能够揭示这类常识盲区。因此,哲学要求用理性彻底检查常识。①“理性的目的”是“接受我们所赞同的任何观点的逻辑结论”。(2)如果同意“主人”的本质在于其拥有控制力,就必须承认这样的逻辑结论:所有我们不能控制的事物都能通过我们的欲望对它们的趋避而支配我们,从而成为我们的“主人”;进而任何掌控着这些我们追求或逃避的事物的人也就成了我们的“主人”(3)。只要我们听命于某个“主人”,就沦人被奴役的状态。在他依据这种逻辑所进行的苏格拉底式的严格追问④之下,任何宣称自由的对话者都可能陷于被动,而不

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6)

“奴隶”的上述哲学界定,体现了爱比克泰德的学说作为一种哲学的峻肃的教条性质:只要有一个支配者,有瞬间的不自由,人都是“奴隶”,而不论是否有奴隶的身份。这从反面说明了他主张的自由是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指出,“如己所愿地生活的人是自由的”,“他的追求没有阻碍,他的愿望总能实现,也不存在他所厌恶的事物。”(6)从这一描述看,绝对的自由有两层含义。首先,

作者简介:陈文洁,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广州510275)

①爱比克泰德曾说,“我既无闲暇也不能做一个常识的拥护者。”E#aetus:Discourses and Enchiridion.based Oil the translation of Thomas Wentworth Higginson,Roslyn N.Y.:Walter J.Black,Inc,1944,Book I,Chap.27,P. 70.

② Ibid.,Book I,Chap.7。P.22.

③ lhid.,Bo0k U,chap.2,P.92.

④关于爱比克泰德谈话风格与苏格拉底辩证法的相似性,A.A.Long有较详的讨论。See his 啦:A Sto/c and Socrat/c Gu/deto啦,Oxford:Clarendon Press.2002,PP.70—71.

⑤参爱比克泰德与一位罗马显贵的对话。Epiae~ : s∞|‘r and Enchiridion,Book IV,Chap.1,P.261—262.

⑥ Ibid.,BookIV,Chap.1,P.261.

它应该具有完满无滞的品质:不受阻碍。但是,只要我们追求任何“为他者所控制的事物”,就难免于受阻。①因为,即使我们在追求这些事物的过程中得偿所愿,仍不免于有受阻碍的情况;所谓“阻碍”,除了外在的,还有内在的:未得则忧不得,既得则忧或失,都会产生不自由的感受。完满无滞,意味着自由贯通内外,而重点在人的内在感受,②毕竟,任何外在的“如己所愿”都须经内在的认可而成立。其次,绝对的自由还要求人的自由状态具有一以贯之的稳定性。爱比克泰德指出,人可能是“感冒、痛风、痢疾、僭主、火灾等比他强大的事物的奴隶”;③只要存在受阻碍、被强迫或被抛人违反其意愿的状态的可能性,人就是奴隶。④即是说,那些并不构成人生日常要素的偶然甚至可能事物,都会破坏人的自由。所谓“愿望总能实现”的自由,应具有时间上不间断的连续性。因此,爱比克泰德的自由是贯穿于人生每一时刻的无所滞碍的生命状态。

从自由的第一层面看,人应在具体情形中对自己是否完全不受阻碍的问题进行彻底的理性反思;从第二层面看,人应始终保持这种彻底的理性反思。这就是尼采

所说的爱比克泰德的“永不疲倦的内心审视”。⑤据此,爱比克泰德断言“唯有那些有智慧的人才是自由的”⑥,暗示了“认识你自己”这一古老的哲学任务在个人实践方面的重要性;⑦但正如“奴隶”从来是生活中的“奴隶”,自由也必然是生活中的自由,因此,他所说的“那些有智慧的人”不会仅满足于“认识自己”,而总是要求面向现实生活实践。

二、自由的可能领域:外在事物与意志的划分

爱比克泰德用过一个“拥挤的集市” (a crowded fair)的比喻:由于常识的存在,世界有两个层面;常识的世界像一个集市,大部分人在其中忙于买和卖;哲人来到这里,只是观察它,思考其背后的世界本质及主宰者等问题,然后就离开了“集市”。⑧这个比喻提示,哲学应以理性透视常识覆盖在现实世界之上的“集市”印象,直接把握世界的根本问题。与其他斯多亚哲人一样,爱比克泰德也认为,世界由神(God或Zeus)主宰,其中所出现的一切事物都出于神的意志。⑨这个简单的宇宙论概括地描绘了一个由非人的意志决定的世界。不过,至少在爱比克泰德那里,这一宇宙观并不具有独立的认识论意义。他对形而上学不感兴趣,⑩在他看来,哲学是一门以理性为基础的“生活的学问(the science of living)”@,教导“生活的技艺”(the art of living),@ 目的在于指导人们的行动(action);哲学生活本质上是一种行动生活。@ 因此,哲学上所有的认识活动都应该为寻找并实践生活的真理做准备;认识世界的本质,不是出于满足认识欲,而是引导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反应。

在爱比克泰德看来,上述宇宙决定论并不否定人的自由,只是引导人寻找自由的可能领域:区分我们所能控制的与不能控制的事物。在谈话中他始终坚持这种区分,并指出,虽然万事皆出于神的意愿,但我们的意志

④ Ibid..P.276.

②从爱比克泰德对奴隶理解看,他已将不自由细化为内在感受。即使当事人并未自认不自由,只是有因愿望未满足产生的负面感受,也是他所说的奴隶:“如果你看见这个人哀号、抱怨、痛苦,就叫他奴隶,哪怕他位高权重。” (Ibid.,P.267.)与此相应,自由的重点也在内在感受。See Ibid..Chap.1.

⑨ Ibid.,Book nl,Chap.22,P.225.

④ Ibid.,BookIV,Chap.1,P.276.

⑤ See his The Dawn ofDay,translated by Johanna Volz。London:T. Fisher Unwin,1910,546.

⑥印ictetus:Discourses and Enchiridion,Book lI,Chap.1,P.87。

W.A.Oldfather译为“only the educated are free”(只有那些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按希腊文“T0 "rrat~vOevraq”,Oldfather的译法较为贴近原意(见Epictetus:the Discourse∞Reported by Arrian,the Manual,and Fragment,Loeb Classical Library,PP.218—219)。据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受教育即是受哲学教育,智慧只能来自哲学。本文所引译本仅在原义上稍作延伸:自由的人必然受过哲学教育,并获得了智慧。

⑦福柯指出,“要认识你自己这个规则通常是与自我的关切这个论题联系在一起。在全部古代文化中,我们易于证明‘自我的关切’的重要性及其与自我的认识这个论题的关连”。氏著《主体的释义学》,莫伟民译,《世界哲学》2005年第l期。

⑧ Epictetus:Discourses and Enchiridion,Book lI,Chap.14,PP.124— 125.

⑨ Ibid.,BokI,Chap.14.AlsosoeTad Brennan, e Stoic:Emotion,Duties,and Fat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5,P.236.

④ Epictetus:Discourses and Enchiridion,Introduction by Irwin Edman,xi.

⑩ Ibid.,Bok IV,Chap.1,P.268.

⑧ Ibid.,Book I,Chap.15,P.43.

⑩爱比克泰德说,“如果你认识这些东西不是为了付诸行动,你为何要认识它们呢?” Ibid.,Bok I,Chap.29,P.78.这里,行动与纯理论相对,是个人运用“生活的技艺”去做、去生活,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改造外部世界。

哲学生活有时被理解为耽于沉思的理论生活。爱比克泰德显然反对这种理解。他强调哲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实践,并经常嘲笑那些勇于思想却怯于行动的人;在他看来,苏格拉底作为哲人楷模的全部力量,不在其理论主张,而在其最终行动——勇敢面对死亡。Ibid.,Bok I,Chap.29,PP.8O一81;BookII,Chap.10,P.112;BookIU,Chap.21,P.220;BokVI,Chap.1,P.280—282;the Enchiridion,49,5l,52.

(wil1)在本质上是完全自由的①,我们行动的意向及行动本身都是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②因此,“在我们权力(power)范围之内的只是意志和自愿的行动,至于身体、财产、父母、兄弟及孩子等等,则非我们的权力所及”;③换言之,除了自由意志的“选择”,所有的外在事物(externals)都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中。

④严格地讲,这一说法存在某种逻辑上的矛盾:某些外在事物(如监狱、职位等)其实取决于他人的意志,既然每个人的意志都是自由的,就不可能将这些事物视

为神的安排。但这不仅进一步证明爱比克泰德并非意在教导一种体系性的哲学理论,也提示我们注意观看外在事物的角度。

在《对话录》中,他经常采用第二人称的谈话方式,引导对话者以个体(“我”)的角度和眼光去察看外在事物,因此,外在事物总是在“我”⑤之外的事物。这种观看角度造成理论上的模糊性,但就实践而言,却具有最切己的性质和普遍的适用性。如果用“命运” (fate)替代作为世界意志的神,⑥上述矛盾就可迎刃而解了。将不可控制的外在事物归于神,不过是给我们无能为力之事寻找一个合理性解释,使我们不致因现实世界充满不可预知和不可控制的事物而陷入荒诞和虚无。

爱比克泰德强调划分可控制与不可控制的领域(即意志与外在事物)是“生活中的首要任务”。⑦由于他所说的生活是理性的哲学生活,这种划分就会与常识相悖。以感性常识论,外在事物常为人所不能控制,有时也处于人的支配范围内。在爱比克泰德看来,这正说明它们在本质上不可控制。他指出,那些我们时有时无、或者虽拥有但仍有可能失去的事物,都不在我们的权力范围内。⑧哪怕只在一种可能情况下,我们不能随意支配某一事物,它对我们来说,就是不可控制的。⑨依此标准,所有外在事物显然都属不可控制。这个判断具有哲学上排除任何例外的教条性质,表明爱比克泰德关于“外在事物不可控制”的断言不是对外在事物的具体描述,而是意在确定一个适用于任何情形的划分原则。这与他对自由的绝对性规定完全一致。绝对自由要求人所愿望的事物处于他自己能完全控制的领域,因此,必须排除对不能完全控制的事物(即外在事物)的追求,以避免这些事物通过其不可控制的可能性破坏自由的绝对性。这就需要将它们(即外在事物)定性为不可控制,从而取消人在理性上对它们的欲望依据。据此,人便能在生活中对变动的外在事物保持同一态度:淡然(indiference)即不关心,⑩并将愿望始终限制在意志领域,因为意志在本质上是完全自由的,选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全处于人的掌握中;在实践中,对愿望范围的这种限制与对外在事物的淡然是一体两面之事,并且互为保障。由于自由不过是如己所愿,人所能控制的愿望范围(即意志领域)也就是自由的实现范围。

这样,爱比克泰德关于两个领域的划分,在保证人的生活行动能够具有理性所要求的一致性的基础上,否定了一切向外部世界寻求自由的努力,将自由划归人的意志领域。但是,选择的自由并不必然意味着人的自由。意志自由选择的能力只是爱比克泰德所说的意志自由的一个层面。他的哲学作为一种教导“生活的技艺”的学问,不可能满足于意志选择的形式自由,而必然关注意志自由的实际表现。在生活中,意志一旦作出选择,就会要求得到实现;只有其选择得以实现,意志

才会“感到”自由。这是意志自由的另一层面。唯当意志既能自由选择又能实现其选择,才可称为意志自由。现实中的具体的人的意志显然不总是自由的。但“意志并不受制于它之外的任何事物,只可能受自身的阻碍或损害”;⑩如果意志选择不当,逸出了自己的控制领域(即自由的正确范围),就不能贯彻自身的自由,也就无法实现人的自由。意志受阻碍的可能性,不表示意志不能自由,只说明意志自由不是一个现成的事实,原因在于,意志在其选择中不能够天然地对外在事物保持淡然而坚守自己的控制范围、落实自身与外在事物的截然划分。因此,在明确两个领域的划分之后,还需用理性指导意志进行选择,使其能贯彻自身的自由并保证人的自由。这涉及到善与恶的区分问题。

① Ibid.,Book 11,Chap.15,P.125.爱比克泰德谈话中的wpoq p8o 有选择的含义,w.A.Oldfather译为“moral purpose”。为便于理解和行文,本文采用以Higginson译本为基础的英译本和George Long(见the Classical Archive)的传统英译本中的一致译法“will” (意志)。

②意志的决断导向行动。Ibid.,Book I,Chap.11,P.35.

③ Ibid.,Chap.22,P.58.P这里,行动只是“去做”,不包换结果。Cf.Ibid.,Book1V,Chap.1,P.269.

④ Ibid.,BokⅡ,Chap.5,P.95.

⑤爱比克泰德将身体也作为一种外在事物,因此,“我”主要由意志规定。不过,身体具有两层意义。意志的选择最终要落实为行动,作为行动载体的身体受意志支配;但身体本身的状态(病或健康)以及其行动的结果却非意志所能选择。据此它又是一种外在事物。就身体的前一层意义讲,它显然是“我”的一部分。

⑥不少研究者都提到斯多亚哲学中“神”与“命运”的相似性,如Tad Brennano See his The Sto/c Ufe:Emotion,Duties,and Fate,Chap. 14.

⑦ Ep/ctetus:Discourses and Enchiridion,Bok II,Chap.5,P.95.Cf.Bok I.Chap.1.

⑧ Ibid.,BokIV,chap.1,P.276.

⑨ SeeIbid.,PP.268—270.

@ See Ibid.,Bok II。Chap.5,6,9.

⑩ Ibid.,Bok Ul,Chap.19,P.214.

三、自由在意志领域内的要求:区分善与恶

爱比克泰德指出,善(good,好)、恶(evil,坏)不存在于外在事物之中,仅处于意志所控制的范围内。①这是否意味着,善、恶的区分只与意志有关,毫不涉及

外在事物?按他对两个领域的严格划分,外在事物与人的意志确实是相互独立的。但这只说明它们各自独立的控制范围决定了它们不能相互控制,不表示它们完全隔绝。需要作出选择的意志总是现实的人的意志。在生活中,人置身于外部世界,与其中的某些事物发生关系,由此获得其意志本身所不能提供的选择材料。因此,意志的所有选择都是与外在事物有关的选择,②而善或恶是对这种选择的评价。所谓选择,即意味着肯定或否定,其中隐含了价值判断。按意志自由的要求,意志的选择必须实现,即其价值判断必须实现,前提是意志对判断对象有支配能力。意志的选择既是与外在事物有关的选择,而外在事物又不在其支配范围内,它的选择就必须体现外在事物不受控制的本质,或者说,在意志的选择中,外在事物本身不能成为肯定或否定的对象,不能有任何价值特征,因为,一旦外在事物表现出善或恶的属性,人类欲“善”避“恶”的天性③就会激发意志追求或逃避它们,即试图将它们纳入控制范围而不能对其保持淡然。据此,爱比克泰德说善(好)、恶(坏)不在外在事物之中。这不表示善、恶与它们无关,而是基于贯彻意志自由的需要,要求在与外在事物有关的意志选择中不赋予它们善或恶的价值。

意志的这一选择标准确立了爱比克泰德区分意志的善与恶的基本原则。他举了一个例子:某人的儿子死了,这不是恶,因为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这位父亲为此痛苦,这出于他的意志,是恶;如果他勇敢地接受了这件事,这也出于他的意志,就是善。④这个例子形象地说明了爱比克泰德对善、恶的理解有别于通常的善恶观念。他所说的善,不仅不是利他的,而且有明显的利己倾向,只是这种“利”是对意志自由之“利”;恶作为一种损害,是对自己的意志自由而非他人的损害。当丧子这一不可选择的事实出现,那位父亲的痛苦之所以是恶,是由于它隐含了越出意志控制范围的企图。痛苦根源于不满或怨恨,实际上是对不可控制的事物的一种消极追求或拒绝,⑤暗示了对这些事物自觉或不自觉的价值判断。那位父亲的痛苦就是如此,隐含着对丧子这一外在事实的否定的价值判断(即恶或坏),而这一判断的基础是对作为外在事物的“儿子”的肯定的价值断定(即善或好)。他的判断是出于理智还是情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他产生了“儿子本应生存”的不自觉的意志要求(选择)。这显然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而无法实现;不能实现的意志要求反过来损害意志自由,成为意志本身的阻碍;意志受阻即表现为痛苦(恶)。据此,恶就是意志不能自由。相反,善是对意志自由的坚决贯彻。仍以那位父亲为例。若他选择接受丧子的事实,就是善。这不表示这件事值得接受,而是因为这是意志自由的要求。在这一选择里,“儿子” (外在事物)没有表现出任何价值属性,“丧子”不可改变的实质得到呈现,对那位父亲的意志选择没有产生任何价值牵引;“接受”的选择,完全处于他的意志所能控制的范围内,欲得而得,不存在受阻或不能实现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其意志的自由。

可见,善恶的区分原则很简单:是否体现了意志的自由。这一原则非常关键,因为只有贯彻意志自由,人才能获得自由。按爱比克泰德的理解,人的自由不过是其愿望从不受阻碍。愿望总是通过意志来表达,与意志的选择其实是二而一之事。因此,当意志的选择不受阻碍,就可以说愿望得到了满足;如果人的意志选择总是善的,其选择就总能实现,他的愿望就不受任何滞碍,他就是自由的。上例中的那位父亲,若能始终保持类似面对丧子时的趋善的选择态度,就是自由的人。这种自由让人想到通常所说的斯多亚学派的“不动心”主张。

爱比克泰德确实喜欢谈论内心的平静(tranquility)。⑥从上面的讨论看,这种平静的基础是意志自由所要求的对外在事物的淡然;在淡然和平静之中,突显了对意志自由的坚执。这表明,在爱比克泰德的学说中,人的自由

① Ibid.,BookⅡ,Chap.16,P.127.

②意志的选择不是对外在事物本身的选择(因为外在事物不可控制),而是面对外在事物时“如何做”的选择。因此与外在事物有关。下同。

③ Epictetus:Discourses and Enchiridion,BookⅢ,Chap.3,P.180.这种天性也可理解为通常所说的“趋利避害”,因为善(good)、恶(evil)有“好”、“坏”之意。

④ Ibid.,BokⅢ,Chap.8,P.193.

⑤正如爱比克泰德所说,“(这些)激情(如忧伤、痛苦)只产生于我们所欲者之不能实现及我们所恶者之降临。”Ibid.,Chap.2,P. 178.

⑥ Ibid.,Book I,Chap.4;Book II,Chap.2,5,16;Book Ⅲ,Chap.13;Book IV,Chap.4.

虽表现为平静,其核心却是意志自由所成就的“独立”和“自决”①。另一方面,善所必需的德性(virtue)基础赋予人的自由以德性意义。爱比克泰德说,“以勇气对付不可避免(控制)之事”。②人的天然情感和欲望,总是指向对外在事物的要求;要保持对外在事物的淡然,贯彻意志自由。必须运用比这些情感和欲望更强大的德性力量。上例中的那位父亲如果不具备勇敢、自制等德性,就不能运用勇气坦然地接受丧子一事。因此“善包括德性及一切具有德性特征的事物”。

③这种德性不是利他的,其利己性主要表现在对个人福祉的重视:德性给予人幸福和平静;④具备德性的好人(good man)从不会哀伤、叹息、呻吟或者因恐惧而颤抖。⑤据此,建立在善之上的自由(即意志的独立和自决)作为人的最高的幸福,就具有了德性的价值。

自由的德性内涵表明,德性是达到自由的基本条件,而自由的绝对性又要求德性

贯穿于人的整个生活实践中;由于德性的养成并非朝夕之事,就决定了实现自由是一个艰苦训练的过程。

四、自由的实现方式:正确处置表象

实现自由的训练涉及爱比克泰德常提到的一个重要概念:表象(appearance)。表象是外在事物投射在我们意识中的印象,是它们呈现于我们的“面貌” (what they appear to US)。表象是一种主观印象,掺有某种个人化的感受或判断,不是外在事物本身的客观“形象”。所以同一外在事物向不同的人呈现的表象可能很不相同。⑥例如,同样是丧子,甲父亲得到的表象可能带有“不可接受”的痛苦标记,向乙父亲呈现的表象则可能显示其为不可控制的命运。具有主观性和个体性的表象在爱比克泰德的学说中受到重视,是由于其现实性:生活中,人只是面对外在事物呈现于他的表象,外在事物总是以其表象对人施加影响。⑦

由于表象是外在事物进入我们意识的唯一途径,意志从外部世界获取的选择材料只能是外在事物呈现于我们的表象。据此,意志的与外在事物有关的所有选择,都是对表象的处置(the use of appearance),即对表象的接纳或拒绝;任何保障意志自由的善的意志选择,都是正确处置表象(the fight use ofappearance)的结果。在表象处置中,表象的主观性特征并不能取消外在事物不可控制的本质。意志的选择材料虽是主观的表象,其选择却涉及主观世界之外的事物;意志通过处置表象作出的任何选择,都会要求实现,都必须经受不可控制的外在事物的检验。但在生活实践中,表象的主观性很可能掩盖外在事物不可控制的本质而诱使人产生某种选择倾向。

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我们未经哲学训练的习惯性的观看、感受和判断方式参与了表象的形成,⑧在此过程中可能主观地赋予外在事物善或恶的价值从而产生控制(获得或拒绝)它们的欲图。这会使我们无视意志的善与恶的区分原则,作出损害意志自由的恶的选择。因此,正确处置表象是一个复杂的实践问题,要求在面对每个具体的表象时,以理性拨开其中的主观因素可能造成的选择迷障,指导意志作出善的选择以贯彻意志自由。由于表象的呈现方式带有主观性和习惯性,要实现绝对自由,对各种表象的正确处置就必须成为无间断的操练(exercise)过程。表象的个体性又使这种操练成了个人化经验性的具体实践。在《谈话录》中,爱比克泰德设想了不少具体情境示范如何正确处置表象,⑨就说明了这一点。

对表象的正确处置以贯彻意志自由为目的,因此爱比克泰德确立了一个基本的

处置原则:服从自然(to be conformable to nature)。⑩就外在事物为人所不可控制而言,可总称之为“自然”;外在事物的不可控制,包括现实的不可控制的情况和潜在的不可控制的可能性,⑩所以“自然”包括所有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外在事物(或事件)。据此,服从“自然”既是现实行动,也是心理准备,

①自由是独立(independent)和自治(self-determined)

之事。Ihid.,BookⅣ,Chap.1,PP.266—267.

② Ibid.,BoklI,Chap.1,P.88.

③ Ibid.,Chap.9,P.108.

④ Ibid.,Book I,Chap.4,P.12.

⑤ lbid.,Book1I,Chapter 13,P.120.

⑥由此可理解w.A.Oldfather何以将希腊文‘Pd1玎 fd(a making visible,即本文的appearance)译为“external impres·sion”。又,Higginson译本为基础的英译本对 vTB盯fd的译法不太一致;本文用appearance,是沿用了George Long的传统英译本的统一译法。后文tIle USe of appearance和the fight Use ofappearalice同此。关于斯多亚哲学中表象的个体性,可参A.A.Long的讨论。His Stoic Studi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272.⑦行为的根源在表象。Ep/e~us:Discourses and EnchiridioⅡ.Bok II,Chap.28.( Ibid.,BokI,Chap.27.关于斯多亚哲学中表象的习惯性特点,可参A.A.Long的讨论。His Sto/c Stud/es,P.272.

⑨ Ibid.,Bok I,Chap.27;Bok II,Chap.18.

⑩ Ibid.,BokⅢ。Chap.1,P.175.

⑩参本文第二部分。

它意味着:对外在事物始终持淡然的态度,无论何种命运降临,都泰然处之;

①换言之,通过在行动上和心理上完全接受“自然”,拒绝表象可能向我们表达的超出我们意志控制范围的选择诱导,从而保障意志自由。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当一个表象出现时,判断它是否反映了外在事物的不可控制性,即是否合乎“自然”;然后,接纳合乎“自然”的表象,克服不合“自然”的表象对意志选择的误导。前述丧子例中,呈现的表象若显明此事件不可选择,那位父亲应断定它合乎“自然”并接受它;如果表象带有痛苦的情感标记,他应认识到它不合“自然”并战胜它;两种情况都实现了意志自由,都是对表象的正确处置。显然,无论判断还是克服表象,都需要理性参与,正确处置表象(即服从“自然”)必须运用理性。②理性作为人的存在的本质特征,③它在表象处置中的地位,不只是一个实践工具。事实上,从人的自由的绝对性出发并坚持

两个领域(意志与外在事物)的划分,理性必然得出服从“自然”的结论。因此,服从“自然”并非独断性的教导,而是一个理性判断,其基本前提是外在事物不可控制和意志绝对自由。据此,服从自然(to be conformable to nature)作为正确处置表象的原则有两层内在一致的含义:服从外在“自然”和服从人的理性的本质(nature)特征。从服从自然的后一层含义看,服从外在“自然”不能简单地视为被动的选择,因为,人的理性一旦断定所有外在事物不可控制,在具体的外在事物实际触及他之前,其理性就会根据对自由的要求主动作出接受它(作为可能出现的任何外在事物)的决定。服从自然的两层含义保证了正确处置表象能够成为以自由为目的的自主的生活行动。

正确处置表象是一种持续的生活实践,因此服从自然是爱比克泰德要求的基本的人生态度。当人以服从自然的方式生活,任何向他呈现的表象都会得到正确处置,意志总会做出善的选择,意志自由总能得以贯彻,人于是也就获得了自由。可以说,服从自然就是自由。这与爱比克泰德的观点——自由的人会视命运的安排为自己的意愿④一完全一致。处于自由状态的人放弃了对外在事物的一切主观愿望,只保留了对自身自由(即意志自由)的要求。这种自由的禁欲倾向很明显。自由的人的愿望从不受阻碍,不是因为他的欲望得到充分满足,而是由于他控制了自己的欲望;⑤通过自由,他不仅没有扩充自己的权力,反而主动放弃了对外部世界的权力要求。就这种自由无意于改变外部世界而言,它当然是消极的。

另一方面,这种自由又提升了人。人在生活中面对两种天然的必然,一种是外部世界的必然,另一种是他自身的本能欲望和情感。顺从后一种必然,必须对抗前一种必然,这是席勒所说的通过“物质修养”实现的“现实主义的”自由方式。

⑥爱比克泰德教导的是另一种自由方式:接受外在必然,摆脱内在必然的控制;由于外在必然总是通过人的内在必然来对人实施控制,人摆脱内在必然之时,也就脱离了外在必然的控制。因此,服从“自然”的自由方式,使人同时取消了两种必然的控制,将人的心灵从必然世界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并且,如前所论,这种表面消极的自由背后,有着严格的德性要求。当德性经服从“自然”的训练达到完美的高度,人就能像爱比克泰德经常赞美的苏格拉底一样,脱离最切己也是最强大的一种内在必然即对死亡的恐惧,⑦从而超离这个“人类所有恶、卑下和怯懦的根源”。⑧爱比克泰德教导的自由没有改造外部世界,却通过摆脱必然的控制改造和提升了人的内部世界。

①印ictetus:Discourses and Enchiridion,Book 1V,Chap.1,P.276.

② Ibid.,BokⅢ,Chap.1,P.175.

③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性存在。Ibid.,Bok I,Chap.3;

Book 11,Chap.9.

④ Ibid.,Bok IV,Chap.1,P.272.

⑤ Ibid.。P.282..

⑥氏著《论崇高》。氏著《审美教育书简》 (附《论崇高》),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244页。

⑦ Ibid.,Bok II,Chap.5,P.96;Bok IV,Chap.1,PP.280—282;the Enchiridion,52.

⑧ Ibid.,BokIli,Chap.26。P.260.__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周玲]【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看问题因角度不同,常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2.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提出方法:引一个具体实例,并作简要分析后引出。 3.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 2学情分析 1.学习本文重点在于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以及运用摆事实论证的写法。这一点可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点拨完成。 2.理解富有创造力的人与缺乏创造力的人之间的区别是教学的难点,这一点可以通过师生补充举生活实例加以分析完成。 3.既然人人都有创造力,为什么有了成了科学家、发明家,而有的人却庸庸碌碌,一事无成,这是学习时,可能产生的疑点。这一点可以通过师生对课文第12、13节的内容进行分析,甚至可以补充一些事例来加深理解 3重点难点 1.学习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点。 2.引导学生保持好奇心,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 2+1=? 3+4=? 2、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 2(月)+1(月)=1(季度) 3(天)+4(天)=1(周)

3、从这个小练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教师评价归纳: 面对生活里中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 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 个》,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活动2【讲授】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能不能引用一首诗歌来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 的理解和感受。请同学们思考? 明确: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活动3【讲授】 三、新课讲授: 1、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的观点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作者是否在文 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不是。 作者文章开头这样的写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优秀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文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理解由一个具体实例引出论点的写法。 2.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思路,理解围绕中心讲道理,摆事实,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认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努力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认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努力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这幅图也隐含着一种生活的道理:世界是千变万化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角度不同,问题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正如苏轼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恩格。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包括需要积累的词语、文章的关键句、设问句等。 2.请找出作者的观点,进而思考:作者为什么开头不把观点点明,而用一道四个答案都正确的选择题呢? 正是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要想寻求多种解答方法,有赖于什么?创造性思维。 三、深入探讨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4——12段,思考:

针对创造性的思维作者提出了哪几个问题? 1.“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2.“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3.“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探究问题1】 “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1)请同学在文中划出作者的观点。 明确:进行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①渊博的知识;②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2)文中用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事例。 明确:约翰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这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事实胜于雄辩,增强文章说服力,使人信服。 (3)刚才我们分析了一下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作者认为有三点:……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可以支撑这些观点,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瓦特受到“水烧开后顶起壶盖”的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牛顿受到“苹果落地”的启发,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 莱特兄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成功飞上蓝天的飞机。 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宋代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课文创造性思维的必须要素之一为论点,充分运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以及一些成语、典故,给文章添加一个自然段。 要求:立意新颖,事例能支撑观点,150字左右。 评议,重点在于事例是否支撑观点,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 【探究问题2】 我们刚才小练笔,对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了更深的认识,你觉得你身上具备了这些要素吗?你觉得咱班同学谁具备了这个要素?(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师生交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那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作者做了充分的解答。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9——1段,用一句话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现代文阅读题)故乡的沉沦阅读答案

故乡的沉沦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题 故乡的沉沦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故乡的榕树练习题及答案

《故乡的榕树》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蓊郁(wěng)庇荫(yīn)镌刻(juān)皮癣(xuǎn) B.摇曳(yì)粗犷(kuàng)脸颊(jiá)祈求(qí) C.嬉戏(xī)虔诚(qián)黝黑(yǒu)恬静(tián) D.鬈曲(quán)凉飕飕(shōu)未泯(mìn)魁梧(kuí) 2.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迷蒙赏心悦目童心未泯毛茸茸B.矇眬攸然自得飘泼大雨乌溜溜 C.搁浅安然无恙苍虬多筋黑黝黝D.笼罩战战兢兢唠唠叨叨凉飕飕 3.依次填人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鬈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绿云。 ②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的风中晃动如耳坠。 ③他逗得小儿子嘻嘻笑,粉白的脸颊上泛起()的红晕。 ④那()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 A.团团袅袅淡淡汩汩B.朵朵柔柔淡淡哗哗 C.朵朵袅袅浅浅汩汩D.团团柔柔浅浅哗哗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作为一代名臣,诸葛亮和衷共济,鞠躬尽瘁,赢得了后世广泛的敬仰。 B.这些第三代移民,在物质方面已经西化,但在精神方面,祖国母亲赋予他们的文化底蕴根深蒂固,难以更改。 C.时下什么都兴“排行榜”,诸如“金曲排行榜”“小说排行榜”……五花八门,不绝如缕,让人目不暇接。 D.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率先垂范,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5.下列各旬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弥补用水不足,只好将废水回收,开展一水多用和用河水代替自来水使用。 B大熊猫受到病饿威胁,当地群众对遇到的病饿熊猫喂食、治疗,减少了死亡率。 C.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D.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取决于他是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否有理想追求、是否刻苦勤奋,还取决于他是否持之以恒,拼搏到底。 6.作者不以《故乡的怀念》或《忆故乡》为题,而以《故乡的榕树》为题。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有哪几项?将它们的序号填入括号:() A.从标题的艺术性看,现题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鲜感,更能吸引读者。 B.从标题的合理性看,“故乡的榕树”是名词性偏正结构,又是五个音节,读起来琅琅上口。 C.从内容上看,课文写的是故乡的两棵大榕树,榕树边的景物,作者所怀念的人、事、物莫不与榕树相关,对故乡的怀念是通过对榕树的怀念来表达的。因此,用“故乡的榕树”作标题准确、贴切。 D.从选材方面看,故乡可回忆的东西太多了,一篇短文把什么都写进去不仅不可能,也过于繁杂。从眼前榕树下的“小小的儿童世界”生发联想,引出幼时的故乡榕树,再围绕榕树展开笔墨,确定取舍和详略。这样容易做到“形散神聚”。 E.从结构上看,如果不用现在的题目,而用“故乡的怀念”或“记故乡”为题,那就无法像现在这样运用插叙进行同忆,因此使用现题正是为了总体结构的需要。 F.从表情达意上看,寄情于物,在故乡榕树上灌注着作者浓烈的情感,对榕树的描写、抒情充满了柔情蜜意,字字蕴真情,句句含深意,比起泛泛地写故乡,显得更集中,情感也更强烈而亲切。 7.熟读课文后选填词语,使切合情境。 ①、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A.轧B.挤C.躺D.卧)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A.宁静B.平静C.恬静D.寂静)的气氛中,用(A.心灵B.心思C.心曲D.心扉)与天上微笑的星星(A.示意B.对话C.交换D.交流)。

故乡练习题及答案

[自主测评]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黛.色()(2)寓.所()(3)嗤.笑() (4)獾.猪()(5)愕.然()(6)惘.然() (7)阴晦.()(8)瑟.索() 答案:略 2.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 (1)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__________(萧条萧索萧疏)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__________(隐瞒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 (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了欢喜和__________(凄惨凄楚凄凉)。 (4)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__________(涌流淌说)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 答案:(1)萧索(2)藏(3)凄凉(4)涌 3.下边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并说说你的理由。 ①“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 ②“阿呀阿呀,真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 我认为______句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杨二嫂认为我在外发了,听说我搬家,要拿走我的木器,被我拒绝后,她便认为我是愈有钱,愈不肯放松(这两句话强调的重点不一样,①句强调的是有钱之后才吝啬,②句强调因一贯吝啬才有钱。)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语段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到文末一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4.结合全文,分析“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 ...了”一句加点词语“这地步”所指的内容是什么?这个词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这地步”指代“我”与闰土的关系,不仅失去了儿时的亲密友情,而且两个人彼此不能够了解、相通。“这地步”正是“我”的一种极大的感慨,因为这感慨,“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看到了农民命运的悲惨、生活的极度穷困,看到了封建势力对像闰土一般的农民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双重摧残。(“这地步”是指我与闰土的隔绝。因为在闰土的意识中,儿时的友伴已成了老爷和奴仆的关系。) 5.找出这段文字中的景物描写,并说说它的作用。 答案:景物描写“眼前……金黄的圆月”作用: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再现儿时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是对儿时纯真、自然、活泼生活的留恋,渴望人与人之间能建立纯真的关系,而不再是愚昧、落后、贫穷生活的轮回。(同学们可参阅“技巧鉴赏”的分析。) 6.选文中与“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属于_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社会环境交代了时代背景,交代了闰土变化的原因正是社会多方面残酷的剥削和压榨 7.“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一句中“新的生活”具体指什么样的生活? 答案:指没有剥削压迫,平等自由,充满幸福和希望的生活。(“新的生活”要结合全文来理解含义。)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示例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看问题因角度不同,常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2.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提出方法:引一个具体实例,并作简要分析后引出。 3.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重点在于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以及运用摆事实论证的写法。这一点可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点拨完成。 2.理解富有创造力的人与缺乏创造力的人之间的区别是教学的难点,这一点可以通过师生补充举生活实例加以分析完成。 3.既然人人都有创造力,为什么有了成了科学家、发明家,而有的人却庸庸碌碌,一事无成,这是学习时,可能产生的疑点。这一点可以通过师生对课文第12、13节的内容进行分析,甚至可以补充一些事例来加深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投影仪。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l、学生自读文章,了解大意,思考论证的中心及论证方法。 2、教师设计启发性问题,完成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日常生活中,事物千姿百态,变化多端,要准确地认识它们,就需要打破思维定势,不断更新观念。本文作者对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的一种思维模式:“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提出质疑,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人折服。本节课,我们着重学习作者的这种论理方法。 (二)整体感知 本文围绕“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从多层面展开论述,先剖析了“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错误,解决了人们的认识问题,再论述创造性思

维必须具备的条件,再进而阐明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的问题,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怎样才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思路清晰、举例典型,有说服力。 (三)教学过程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本文论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论述的中心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段落层次提纲: (1)举例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1~3段) (2)论证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及其所引发的创造力(第4~8段) (3)论证怎样拥有创造力,提出论点(第9~13段) 2、学生细读课文,投影思考题,讨论分析,完成“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明确:(1)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的。 明确:(2)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的。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又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明确:(3)第一个要素是必须精通各种知识,因为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第二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为论述这一道理,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事例典型,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明确:(4)作者通过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指出区分是否富有创造力,关键在于能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明确:(5)关键要做到三点:一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二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三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

谁的故乡不沉沦(定稿)

谁的故乡不沉沦(定稿) 耿立 一 一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被拆迁房子的瓦砾上跌坐,茫然吃着午饭,只是一个馒头和一棵大葱,那模样是我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的父兄,这是一副为“农村上楼”而配发的照片,看到这个片子,看到一片狼藉,像是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一点点坍塌一点点沦陷,真的有点出离愤怒。 多少乡村在哭泣!多少乡村被连根拔起,乡村成了一种空间漂浮。我看到报道:一场让农民“上楼”的行动,正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进行,拆村并居,无数村庄正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消失,无数农民正在“被上楼”。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我对某些举止向来是不惮于恶意来揣测的,不错,乡村是需要引导的,农民是需要引导的,但一夜之间,从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种出了高楼,这是农民的狭隘所到达不了的,在农民没有意愿的情形下,是否有的人对土地别有图谋?城市化是人的市民化,而不是土地的城市化楼房化。 农民被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我想镰刀碰到谷穗是呜咽,谷子倒下时也是呜咽,推土机的巨响脚手架的巨响龙门吊的巨响,他们听不到故乡的呜咽。农历没有了,节气没有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伦理被改造了。 古人有偃苗助长的话头,也有夜雨剪春韭的诗意,但乡村的消失证明着一种东西,故乡的脆弱,美的危险,土地不再为农人服务,土地开始为GTP服务;没有了故乡的人是无根的,离开了地气的脚步注定是走不稳踉踉跄跄的。 有一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有个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楞住了,不知如何回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你离开了那空间那地址,你离不开那里蒸腾的气场,那里的细节,虽然时光的流逝和空间的隔阻,但“任它草堆也好,破窑也好,你儿时放摇篮的地方,便是你死后最好的葬身之所.”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

《榕树的美髯》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 榕树的美髯 ①如果你要我投票选举一种南方树木的代表,第一票,我将投给榕树。 ②木棉、石栗、椰树、棕榈、凤凰树、木麻黄……这些树木,自然都洋溢着亚热带的情调,并且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但是在和南方居民生活关系密切这一点来说,谁也比不上榕树。一株株古老的、盘根错节、桠杈上垂着一簇簇老人胡须似的“气根”的榕树,遍布在一座座村落周围,它们和那水波潋滟的池塘,闪闪发光的晒谷场,精巧雅致的豆棚瓜架,长着两个大角的笨拙的黑水牛,一同构成了南方典型的农村风光。无论你到广东的任何地方去,你到处可以看到榕树,在广州,中央公园里面,旧书店密集的文德路两旁,市郊三元里的大庙门口,或者什么名山的山道,随处都有它们的踪迹。在巨大的榕树的树荫下开大会,听报告,学文化,乘凉,抽烟,喝茶,聊天,午睡,下棋,几乎是任何南方人生活中必曾有过的一课了。 ③有一些树木,由于具有独特的状貌和性质,很容易让我们产生联想,把它们人格化。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修竹使人想起隐者,槐树之类的大树使人想起将军。而这些老榕树呢,它们使人想起智慧、慈祥、稳重而又饱经沧桑的老人。它们那一把把在和风中安详地飘拂的气根,很容易使人想起小说里“美髯公”之类的人物诨号。别小看这种树的“胡子”,它使榕树成为地球上“树木家族”中的巨无霸。动物中的大块头,是象和鲸;植物中的大块头又是谁呢?是槐树、桉树、栗树、红松之类么?对!这些都是植物界中的巨人或者胖子。但是如果各个以一株树的母本连同它的一切附属物的重量来计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树能够压倒这种古怪的常绿乔木。榕树那一把一把的气根,一接触到地面就又会变成一株株的树干,母树连同子树,蔓衍不休,独木可以成林。人们传说一棵榕树可以有十亩宽广的树荫。这个估计,其实还可能是比较保守的。我看到一个材料,据说在印度的孟加拉有一个著名的榕树独木林。它生有八百根垂下的钻入泥土的树根,每一根都发展成为树干,它的阴影面积竟超过了一公顷。广东的新会县有一个著名的“鸟的天堂”,江中洲渚上的林子里住满鹭鸶和鹳,晨昏时形成了百鸟绕林的美景。那一个江心洲渚中的小树林,也是由一株榕树繁衍而成的。在那里,已经分不出哪一株树是原来的母本了。 ④榕树的种子很小,只有一粒黄豆大小,淡红带紫。我们坐在榕树底下乘凉,有时不知不觉会被撒个满身。把玩着那些柔嫩的榕子,真禁不住赞美造物的神奇。谁想得到,这么小一粒榕子,培育成长起来,竟可以成为参天大树,甚至形成一片小树林呢! ⑤榕树最奇特的毕竟是它的根,气根落地又成树干,这就使得古老的榕树形成了一个个的穹窿门,可以让儿童穿来穿去地捉迷藏。它的地下的根也气势雄伟,往往在树干的底座形成了一团盘根错节的突起物,假如是城市街道旁的榕树,那拱起的树根甚至能使水泥地面都为之迸裂。南方有些乡村,在榕树的基座灌上一层一两尺厚的水泥,造成一个和树身紧连在一起的平滑的圆台,这就使得“榕树下”更加成为一个纳凉消夏的好去处了。榕树躯干雄伟, 绿叶参天,没有强劲 ..深远的根是难以支撑树身的。因此,它的地下根又很能够“纵深发展”,向四面八方蔓延,一直爬到极深和极远的地方。

故乡测试题附答案

《故乡》测试题 . 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⑴鲁迅是为大的家、家、家。原名,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著有小说集《》、《》和《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等多部著作。《故乡》选自《》。 ⑵本文大量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文中主要的对比有五处: 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日益悲惨的命运; 的对比,反映封建等级观念及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的对比,反映出闰土淳朴善良的个性; 的对比,的对比,反映出每况愈下的农村经济; 的对比,的对比,反映“我”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⑶小说是以塑造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的描写反映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文字形式。它按照篇幅的长短,可以分为、、 及。《故乡》应属于短篇小说,因为它容量小、情节简单、人物少。 ⑷小说的三要素是:、、。其中,又是主要因素。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竞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___而生活,也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___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_____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1.在“□”内填上标点符号。 2.在“____”线上填写词语。 3.给加点的字注音: A.潺潺B.隔膜 4.解释词语: A.隔膜: B.隔绝: 5.“我想”的内容概括起来说有几点? 6.“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这“新的生活”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7.本段文字运用了____修辞手法。 8.最后一句话的成分怎样分析?请用符号分析。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二)、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的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选文中的“我”指() A.主要人物B.线索人物C.鲁迅D.暗衬人物 2.我想到希望,为什么忽然害怕起来了? 3.“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一句中“切近”“茫远”包含着什么意思?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 A.希望有没有都可以B.希望没有用C.希望在黑暗社会不以实现D.不能空有希望5.“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①这句话中“这”指的是() A.希望B.希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C.生活道路D.故乡美好景象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附答案

全国2008年7月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附答案 (2010-04-15 21:59:10) 转载 分类:自学考试 标签: 现代文学史 自考 答案 历年真题 教育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中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 b) A.梁启超 B.黄遵宪 C.裘廷梁 D.陈子褒 2.“五卅”运动前后至1927年,新文学的重要作家发表了很多探讨革命文学的文章,其中《论无产阶级艺术》一文的作者是( D ) A.鲁迅 B.郁达夫 C.郭沫若 D.茅盾 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 A ) A.1930年 B.1932年 C.1936年 D.1942年 4.论语派是( A ) A.散文流派 B.诗歌流派 C.小说流派 D.研究《论语》的学派 5.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胡秋原曾经属于( ) A.学衡派 B.战国策派 C.“自由人” D.“第三种人” 6.鲁迅的《文化偏至论》收于其杂文集( ) A.《热风》 B.《南腔北调集》 C.《坟》 D.《华盖集》 7.鲁迅的《故事新编》收历史小说( B ) A.6篇 B.8篇 C.11篇 D.15篇 8.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 A ) A.他对“美文”的倡导与创作 B.他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 C.他对“人的文学”的倡导 D.他对“平民文学”的倡导 9.就思想内容与气魄来说,可以称为中国无产阶级的第一部诗集的是( B ) A.郭沫若的《女神》 B.郭沫若的《恢复》 C.蒋光慈的《哀中国》 D.殷夫的《孩儿塔》

现代文阅读答案

答案: 一、1.答案:本文以追寻和思考人生的真谛为线索。 2.答案:①在没有演出的剧场,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②对旧照片窥视欲久盛不衰。③以往和如今买书的不同经历。 3.答案要点:①人生如书,书如人生。②人生诡谲,犹如书林杂芜。③人生要追求活着的真谛,犹如要从书林中淘出善本精品。 4.答案:①内容上:这件事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②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起了议论。 5.参考答案:我们要理智地面对青春,面对生活,珍惜青春,珍惜生活,让每一天都生活的有意义,让青春在心灵中永驻。 二、1.答案:绿背黄纹的鸟,重复缠绵;山雀,短促嘹亮;鹧鸪,忽断忽续。 2.答案示例:“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本句把山雀的鸣叫声比喻为“轻快的音乐雨”,这是用人的视觉、触觉来描写听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的鸣叫声给人的美好感受。 3.答案: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人不能永远像山雀那样欢乐,因为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是自然中可悲的族类。 4.答案:这是作者因听到鹧鸪的鸣叫声而勾起的对故乡的回忆,表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5. 答案:憧憬自然,赞美生命,讴歌自由。 三、1.A 2.(此题为开放型题目,没有固定答案。只要能把风写得绵软,合情合理,语言通畅,即可) 3.青藏高原缺氧,使人感到胸闷、气喘。运动员到青海进行极限训练,逐渐适应了缺氧环境和胸闷、气喘的状况,到比赛时,便能克服胸闷、气喘的困难,就能跑得更快,就能出成绩。(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4.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①比喻。例:A、有点像西部女人的吻,多少夹杂着野性。B、一瞬间,觉得这风像流水。 C、那石渣,沉重如铁,锋刃如刀。②拟人。例:A、青藏铁路的两侧多山,挤得火车七扭八扭地走,走投无路了就钻山洞。B、风在这里肆虐,日夜呼号。有时一夜工夫就将沙丘搬到铁路上……C、这是它和高原紫外线给你的印章。 D、碎石机张开铁嘴钢芽,吞进石头,发出爆炸一般的声响,石烟弥漫,吐出一块块规格的石渣。③反问。例:这条由南山口向前延伸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不是更能展现中国人的雄风吗?④设问:例:A、“硬”在哪儿?因为它是雄性的,强悍的吗?看戈壁滩上,大风起兮,沙土遮天蔽日。B、为什么许多石头挨近沙地的一面完好无损,而受风的一面变成精致奇观?……这里的风却是雕刻刀!⑤引用。例:A、“二月春风似剪刀。”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除了答案上的五种修辞格,如果举出别的正确的,也可。) 6.歌颂中国人的雄风。(意思对即可) 四、1、把榕树中空的凹槽当船划;夏日,在榕树下的石板条上休息、纳凉。 2、B、C、D、A 3、略。 4、心却象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朦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小鸟”之喻,充分表现了心情的轻快、愉悦和联想的迅捷。“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照应自己千里万里远离故乡的实际,并借助飞鸟的“飞”与“停”,巧妙地引出了故乡的榕树,文笔自然,不露痕迹。。“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

「精品」小升初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小升初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是() A.氛.(fēn)围钢琴.(qíng) B.给.( gěi )予水藻.(zhǎo) C.嫉.(jí)妒倔.(jué)强 D.埋.(mái)怨逮.(dǎi)捕 2.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 A.神采奕奕鹤发童颜视死如归实事求是 B.以身作则忐忑不安骨瘦如柴浓眉大眼 C.千载难逢疲惫不堪提心吊胆犹豫不决 D.完璧归赵闻鸡起舞负荆请罪纸上谈兵 3.下面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时间一去不复反,我们不能让年华虚渡过。 B.成都的春天姗姗来迟,新生的一切为这一刻做足了铺垫。 C.转眼就盛夏,热浪滚滚,蒸茏一般,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 D.苍海桑田,故乡的一切发展迅速,让久别的游子由忠惊叹。 4.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选项是()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沙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融化摆脱 B.摆脱融化驱散 C.摆脱驱散融化 D.驱散摆脱融化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学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期望能萍水相逢 ....在新的校园里。 B.蜀锦以其用料的讲究,工艺的精湛,悠久的历史遐迩闻名 ....。 C.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再次发射火箭,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 D.他仍是同学们眼中遵守纪律的好伙伴,是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 ....的学生。 6.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B.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及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和生活中学语文。 C.经过车辆尾号限行措施,使成都的交通状况改观了很多。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019精品教育《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

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段,完成16-21题(18分) ①“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生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方法有赖于创造性思维。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须的要素呢? 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以后,也可能出现在六个月以后,六年以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④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⑤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造机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工。而硬币打造机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面积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造

机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⑥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发生什么反映。”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16、作者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呢?(3分) 17、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要要素?请分条概括(3分) 18、第③段中的“这种情况”指的是:(2分) 19、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⑤、⑥两段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4分) 20、如果把第②段划线句子改成“创造性思维有如下必须要素”好不好,为什么?(3分) 21、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说“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本文中说“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试结合你的体会谈谈看法(3分) 16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17①要积累知识②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18知识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19第五段讲的是印刷机和排版术的发明,第六段讲的是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的发明。这两段都是举例论证,证明了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20 不好,因为原文中用设问语气更能吸引读者,形象生动地引出论点,如果改为“创造性思维有如下必须要素”就不吸引人了。21言之有理既可

(部编人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过关检测题(有参考答案)

期中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行辈.(xíng)龟.裂(jūn)垂髫.(tiáo)篆.章(zhuàn) B.俨.然(yǎn)枸杞.(qǐ)褶.皱(zhe.)冗.杂(rǒng) C.怠.慢(dài)家眷.(juàn)欺侮.(wǔ)哺.乳(bǔ) D.寤寐.(mèi)缄.默(jiān)斡.旋(wò)壬戌.(wù)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蓦然皎洁羁绊消声匿迹 B.严峻震撼怡然难以置信 C.衣襟晦暗翩然顾名思义 D.浓稠山麓搁置清风徐来 3.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然而,大漠的风景有时候也让人叹为观止 ....,沙漠里面可不一定只有黄沙,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世界上最迷人的十大沙漠究竟是哪些吧 B.他从小就在外面闯荡,所以对人情世故 ....很是练达 C.舞台上,某知名演员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 D.年轻人还是谦虚一点,如果目空一切 ....,必然会令人反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B.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 D.近日,本市北运河畔桃花堤上的桃花竞相开放,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观赏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屈原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B.不是每条江流都能人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C.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养生功效。 D.人们在思考:网络技术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阿发”是鲁迅作品集《朝花夕拾》中《社戏》里的人物 B.《傅雷家书》主要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信 C.《灯笼》中提到的《司马懿摆山》中的人物司马懿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D.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雁序”“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有强调群体、共同飞翔的意义 7.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芳草鲜美,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乡的榕树》阅读附答案

《故乡的榕树》阅读附答案 《故乡的榕树》是作者通过回忆故乡榕树下的童年生活而抒发思乡之情的散文,以下是的《故乡的榕树》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 【原文阅读】 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 ①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荫遮蔽着地面。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清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罢,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 ②那天特别高兴,动了未泯的童心,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__________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__________碧玉,在__________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__________晶莹的露珠。 ③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

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地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④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我们都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一丈多长平放的凹槽,而它仍然顽强地活着,横过溪面,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小时候我们对这棵驼背分外有感情,把它中空的那段凹槽当作一条“船”。几个伙伴爬上去,敲起小锣鼓,以竹竿当桨七上八落地划起来,明知这条“船”不会前进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地划着。在儿时的梦里,它会顺着溪流把我们带到秋苗青青的田野上,绕过燃烧着火红杜鹃的山坡,穿过飘着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树林,到大江大海去,到很远很美丽的地方去…… ⑤使人留恋的还有铺在榕树头四周的长长的石板条,夏日里, 那是农人们的“宝座”和“凉床”。中午,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洒落一地的阴凉,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到这里透一口气。傍晚,人们在一天辛劳后,躺在用溪水冲洗过的石板上,享受习习的晚风。高兴时,还有人拉起胡琴,用粗犷的喉咙唱几段充满原野风味的小曲,在苦涩的日子里寻一点短暂的安慰和满足。 ⑥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 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 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及答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自主测评]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根深蒂.固( ) 孜. 孜不倦( ) 汲.取( ) 锲. 而不舍( ) 答案:d ì z ī j í qi è 2.下列各组加点字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勤勉) 渊. 博(学识深) B.探.求(探索) 不言而喻. (比喻) C.行之有效.(成效) 锲. 而不舍(雕刻) D.持之以恒.(恒心) 毫. 不关心(丝毫) 答案:B (喻,明白。) 3.结合语境,揣摩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要是你选择的是B ,那就恭喜.. 你答对了。 恭喜: 答案:含有善意的讽刺意味,文章的主旨是要求人们抛弃那种“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传统思维模式,而你的答案显然没有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也就不值得“恭喜”了。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到“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一段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4.语段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答案: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5.找出语段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体会文章过渡的巧妙。 答案:承上:“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启下:“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6.语段第2段引述有人对“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这一问题的看法,这有什么作用? 答案:提出最具普遍性的看法,首先指出其合理性,然后中肯地指出这还不够,指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进而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写使得自己观点的提出绝无突兀之感,反而显得合情合理,水到渠成,并且能够引起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7.文段在论述论点时列举了两个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两个事例。 答案:事例一:约翰探求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的组合,终于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事例二: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