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关闭水龙头。减粗产品提纯,可采取的方法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用试剂的配制方法是向1 mL0.5mol·L-1CuSO4溶液中加入几滴 1 mol·L

液,即可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牙膏配成的溶液PH>7的原因是牙膏中的安息香酸钠、氟

—Ca

OHNO

O [Co(H

) CoCl) CoCl(蓝紫色)CoCl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本册书共有九个单元,在“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认识万以内的数”、“分米和毫米”、“两三位数的加减法” 五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认识方向”、“角 的初步认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最 后安排了期末复习。 一、有余数的除法 1.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 2.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4.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 2 地重复出现。 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 4 地重复出现。(书第7 页第12 题) 二、时、分、秒 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 时(9:00) 3.钟面上有12 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 5 个小格,一共有60 个小格。

4.时针有 1 大格是 1 小时。时针有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 5.时针走 1 大格是 1 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 小格,也就是60 分,所以 1 时=60 分。 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 小格,是60 秒, 1 所以 1 分=60 秒 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时针在 5 和 6 之间,走过了5,表示 5 时多。 8 时过了 5 分,就是8 时零 5 分。 7. 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 5 分 5 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 三、认识方向 1.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 2. 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面对北极星方向,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前三个单元数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 (1)先写“厂”表示除号。(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 (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 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第二单元:时分秒 1、认识钟面:(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时=60分。 (4)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 2、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 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3、认识几时几分方法: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12和1之间,算12时,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5分钟。先看时再看分,时针过几是几时,分针12是整时、指向1(零5分)、指向2是(10分)、指向3(15分)、指向4(20分)、指向5(25分)、指向6(30分)、指向7(35分)、指向8(40分)、指向9(45分)、指向10(50分)、指向11(55分) 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 (1)文字法:如:5时50分; (2)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后面写分时要占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0占位。如:8时零5分写作8:05 5、认识大约几时方法:时针接近几就是几时。此时,分针一般指在数字12左右。 6、计算两段时间之间的时间方法: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整时减整时,分钟减分钟,分钟不够减向整时借1时在分钟上加 60分钟再减。整时借出的1时要记得减去。 7、比较时间:单位不同时要化成相同的时间单位再进行比较。在进行比赛(或做事)时:同样的距离(或同样的事情)所用的时间越多说明速度越慢(或效率越低);所用的时间越少说明速度越快(或效率越高)。 8.时间单位好区分: 眨眼一下是1秒,数到60是1分, 一节课40分,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10分是1时

苏教版二年级重点知识整理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有余数的除法 1.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 2.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2地重复出现。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4地重复出现。(书第7页第12题) 二、时、分、秒 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时(9:00) 3.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4.时针有1大格是1小时。时针有几大格是几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 5.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是60秒,所以1分=60秒

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时针在5和6之间,走过了5,表示5时多。 8时过了5分,就是8时零5分。 7. 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分5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 三、认识方向 1.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 2. 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面对北极星方向,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3.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4. 指南针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树的年轮较疏的一面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 5. 四、认识万以内的数 1.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里面有10个一) 10个十是1个百。(1个百里面有10个十) 10个一百是1个千。(1个千里面有10个一百) 10个一千是1个万。(1个万里面有10个一千) 2.从右边起,数位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读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4.写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

(完整版)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2.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 3.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5.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2地重复出现。 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4地重复出现。(书第7页第12题) 6.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 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 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余数的单位一定和被除数的相同。 ③个别情况下会出现商要加一,如书P7第10题。

第二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时(9:00) 3.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4.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时针走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 5.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是60秒。 1时=60分 1分=60秒 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时针在5和6之间,走过了5,表示5时多。 8时过了5分,就是8时零5分。 时针指在不到8,分针指在11,表示7时55分。 7.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分5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 8.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8时 8时零5分 8时55分 8:00 8:05 8:55 9.和时间有关的比大小时,注意: ①尽量把单位名称转化成同一个之后再进行比较。 ②时间越段,速度越快;时间越长,速度越慢。 10.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如:上午8时到校,中午12时放学,学生在校多长时间? 12-8=4(时)

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南庄小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有余数的除法 1.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 2.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2地重复出现。 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4地重复出现。(书第7页第12题) 二、时、分、秒 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时(9:00) 3.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4.时针有1大格是1小时。时针有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 5.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是60秒,所以1分=60秒 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时针在5和6之间,走过了5,表示5时多。 8时过了5分,就是8时零5分。 7. 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分5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 三、认识方向 1.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 2.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

面是南。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面对北极星方向,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3.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4.指南针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树的年轮较疏的一面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 5. 四、认识万以内的数 1.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里面有10个一) 10个十是1个百。(1个百里面有10个十) 10个一百是1个千。(1个千里面有10个一百) 10个一千是1个万。(1个万里面有10个一千) 2.从右边起,数位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读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4.写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5.比较数的大小: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要大。位数相同时,要比较千位上的数,千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千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 6.用算盘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7.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五、分米和毫米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 a÷b=c……d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4、笔算除法的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5、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第二单元时分秒 1、认识钟面 (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走了1圈,也就是分针走了60小格,所以1时=60分。 (4)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分针走1小格时秒针走了1圈,所以1分=60秒

2、认识整时的方法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 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 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3、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12和1之间,算12时,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5分钟。 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 (1)文字法:例如5时50分 (2)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后面写分时要占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0占位。例如8时零5分写作8:05。 5、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整时减整时,分钟减分钟,分钟不够减向整时借1时在分钟上加 60分钟再减。整时借出的1时要记得减去。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 1、认识东、南、西、北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依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2、地图上的方向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 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标出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1)看路线图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 (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确定目标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3)根据目标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一般以“在”字后面物体的位置为中心,以“的”字前面物体的位置为中心) 5、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金沙县第四小学夏永权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还有剩余,这个过程可以用有余数的 除法算式来表示,其中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笔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 几,商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写在除号的上面。用被除数 减去除数与商的积,所得的差为余数,余数与上面的数位 对齐,写在横线的下面。 4、除号是厂记心间,被在里面除在外。 上商数位要对齐,积要写在被下边。 余数要比除数小,余除关系要记牢。

第二单元时、分、秒 一、认识时、分 1、钟面上有12个数,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稍长稍细的针是 分针,最细最长的针是秒针。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 几就是几时。电子表的显示屏上有个“:”,它两边的数 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的右边显示的是“00”时, 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几大格就是几小时,走1圈就 是12小时;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走1大格就是5分, 走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走1圈就是60分,分针走一圈 时针刚好走1大格。1时=60分。 4、指针兄弟来赛跑,顶端12是起点。 大哥时针慢吞吞,分针腿长跑得快。 分针跑了1大圈,大哥慢慢挪一步。 二、认识几时几分 1、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就是几(较小数)时多,分针指向从12数起的第几小格就是几分。 2、分针不是指向12,就不是整时,而是几时几分。认、读几时几分时,顺着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清单

第一单元总结 智慧小锦囊 易错集锦 易错点1: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不熟练,造成计算错误。 误区点拨: 用“破十法”计算退位减法时,用10减去减数后,错误地用差直接当结果。用10减去减数后,应把结果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计算十几减几时,我们要选择自己熟练的方法计算。 易错点2: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知道用加法还是用减法计算。 误区点拨: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常常把求另一个部分量用加法解决,求两部分量的和用减法解决。

(2)如果问题给出的两个条件是总量和其中的一部分量,求另一部分量,就用减法计算。如果问题给出的是两部分的量,求总量,就用加法计算。 第二单元总结 智慧小锦囊 易错集锦 易错点1:长方形和正方形不能区分。 误区点拨: 长方形的特点是对边相等。正方形的特点是四四方方的,四条边都相等。 易错点2:数图形的个数时,经常漏数或者重复数。 误区点拨: 数图形的个数时,为了避免漏数或重复数,一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从内到外或从大到小。如果是组合图形,先从单个图形开始数,再数组合图形。一定要避免不按照规律乱数。

第三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 易错集锦 易错点1:读数和写数。 误区点拨:

(1)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即从左边起。 (2)写数时,如果哪一个数位上一颗珠子也没有,但它前面的某个数位有珠子,那么这个数位要用0占位。 易错点2:整十数的计算。 误区点拨: (1)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时,常会出现把整十数当成一位数进行计算的错误。 (2)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时,可看作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了几十几。几十几减几十,可看作从几十几中减掉几个十,就得几个一;几十几减几,可看作从几十几中减掉几个一,就得几个十。 易错点3:找规律填数。 误区点拨: (1)找规律填数时,先要找到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2)经常两个两个、三个三个、五个五个或十个十个地数数。 易错点4:数的大小比较。 误区点拨: 比较数的大小时,常出现方法上的错误。当位数相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时,我们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小的那个数就小;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我们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的那个数就小。 第四单元总结 智慧小锦囊

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1.认识常见材料: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铜、铁、铝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可以制作不用的物品。 2.描述杯子的特点:看:材料是否透明、是否有光泽、光滑程度。掂:轻重。捏:软硬。摸:传热性能。 3.解决某种杯子的缺点:玻璃杯、陶瓷杯易碎,可以给它加一层柔软的布料护套。纸杯太软,可以给它加一个塑料杯托,等等。 4.保温杯:开关、杯嘴、杯盖是用塑料做的,塑料可塑性强、光滑、隔热效果好、较轻。胶垫、密封圈是用橡胶做的,橡胶弹性好、密封性好。杯体是用双层不锈钢做的,结实、保温。 5.雨点落在荷叶上呈球状。轻轻抖动荷叶,水珠会滚落下去。荷叶表面的极细小绒毛是天然的纳米材料。水滴会卷走荷叶上的粉笔灰。荷叶表面一尘不染,而且立刻就变干燥了。蜡烛火焰在纸杯底熏出的黑灰也是纳米材料。它是人工制造出来的。 6.纳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1纳米就是0.000001毫米,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得多。人们发明的纳米布料、纳米涂料等,可以像荷叶表面和蜡烛黑灰那样,不沾水、不沾灰。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研制出来,用来制造性能优异的产品。如纳米布料、防腐木、夹层玻璃、安全玻璃、隐形飞机等等。 第二单元玩磁铁 1.磁铁不仅可以吸铁,还可以吸镍。不能吸金、银、铜、铝等。 2.磁铁的三个特性:磁性可以传递、可以隔着东西吸铁、可以隔空吸铁。 3.磁铁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磁性黑板擦、冰箱磁贴、磁性写字板、指南针、喇叭、磁悬浮列车、悬浮球、磁扣、门吸、磁卡等。 4.磁铁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圆形磁铁、环形磁铁、球形磁铁。 5.磁铁上有的地方磁力大,有的地方磁力小。磁铁上磁力最大的地方叫磁极。 6.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7.磁铁的特性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了异极相斥的特点。 8.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平放指南针,让磁针自由转动。待磁针静止后,轻轻转动方位盘,使盘上的N与磁针的红色端重合。根据方位盘上的方向确定周围的方向。 9.自制指南针:(1)用磁铁在一根钢针上沿着一个方向摩擦二三十次。(2)把磁化后的钢针放在木塞上,再把木塞放到盛有水的盆里。(3)待静止后,观察钢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收集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者求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几?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列式:较大数-较小数=多少。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一个数+几=多少。 (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一个数-几=多少。 (4)把一个数平均分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一个数÷几份=每份是多少。 (5)把一个数按几个一份分一分,求可以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列式:一个数÷几=几份。 (6)求一个较大数里面有几个较小数,用除法计算。列式:较大数÷较小数=几个。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列式: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倍。 (8)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几×几=多少。 (9)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一个数×几倍=多少。 (10)被除数÷除数=商72÷8=9 读作:72除以8等于9。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1)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7×8=56 读作:7乘8等于56。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乘数。 (1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10÷3=3……1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13)米用字母“m”表示;分米用字母“d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毫米用字母“mm”表示; 1米=10分米(1m=10dm),1分米=10厘米(1dm=10cm),1厘米=10毫米(1cm=10mm),1米=100厘米(1m=100cm),1分米=100毫米(1dm=100mm),1米=1000毫米(1m=1000mm)。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1、认识常见材料: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 2、金属有不同种类:铜、铁、铝、、、、、、 3、不同材料有各自的优点:如橡胶弹性好、耐磨;布料柔软、容易清洗;塑料轻便、防水。 4、描述某种杯子的特点:如玻璃杯,看上去透明,摸起来光滑、如果装热水烫手,掂起来沉重,捏起来很硬。 5、解决某种杯子的缺点:如玻璃杯易碎,可以加一层柔软的布料护套。 6、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的特点,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人们想要的物品。 7、人们发明的纳米布料、纳米涂料等,可以像荷叶表面和蜡烛黑灰那样,不沾水、不沾灰。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研制出来,用来制造性能优异的产品。如防腐木、夹层玻璃、安全玻璃、隐形飞机等等。第二单元玩磁铁 1、磁铁不仅可以吸铁,还可以吸镍。不能吸金、银、铜、铝等。 2、磁铁的三个特性:磁性可以传递、可以隔着东西吸铁、可以隔空吸铁。 3、磁铁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磁扣、门吸、磁卡等。

4、磁铁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圆形磁铁、环形磁铁、球形磁铁。 5、磁铁上有的地方磁力大,有的地方磁力小。磁铁上磁力最大的地方叫磁极。 6、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7、磁铁的特性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了磁铁的这一特点。 8、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平放指南针,让磁针自由转动。待磁针静止后,轻轻转动方位盘,使盘上的N与磁针的红色端重合。根据方位盘上的方向确定周围的方向。 9、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旅行、航海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人们利用更先进的卫星网络来确定方向和寻找目的地。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 1、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阳光、温度、湿度、养料。 2、浇水,让植物得到足够的水分;施肥,让植物获得充足的养料;放在阳光下,让植物获得充足的阳光。 3、土壤中的水分主要来自降水和地下水。 4、蚂蚁在土壤中的活动,主要有觅食、筑巢、交配、饲养幼蚁和照顾蚁后等。蚂蚁的家像一座地下宫殿,蚁后和幼蚁都有自己的房间,还有储存食物的仓库。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知识点汇总】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 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 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余数的单位一定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易错题、常考题】 1、□÷6=□……□,余数可能是()。 □÷5=4……□,余数最大是( )此时,被除数是( )。 2、按照下面的规律排列下去,第13个是( ),第20个是()。 ○●●○●●○●●○…… 3、有一些糖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或5个小朋友,都剩下1块,这些糖果最少有多少块? 4、两位老师带着25个同学去春游,每辆汽车可做4人,一共要几辆车? 5、丁老师带3元去买练习本,已知每本练习本都是8角一本,她最多能买几本练习本? 第二单元时、分、秒 【知识点汇总】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时; 1时=60分1分=60秒 5、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8时零5分8:05 【易错题、常考题】 1、在钟面上秒针走了3个小格,走了( )秒,从1走到8是走了( )秒。 2、一个人唱一首歌需要4分钟,3个人合唱则需要( )分钟。 3、秒针从钟面上的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秒。 4、小芳把一根木头锯成7段,每锯一次需要3分钟,共需要( )分钟。 5、用两种方法写出下面的时刻?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者求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几?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列式:较大数-较小数=多少.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一个数+几=多少. (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一个数-几=多少. (4)把一个数平均分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一个数÷几份=每份是多少. (5)把一个数按几个一份分一分,求可以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列式:一个数÷几=几份. (6)求一个较大数里面有几个较小数,用除法计算.列式:较大数÷较小数=几个.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列式: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倍. (8)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几×几=多少. (9)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一个数×几倍=多少. (10)被除数÷除数=商72÷8=9 读作:72除以8等于9.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1)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7×8=56 读作:7乘8等于56.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乘数. (1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10÷3=3……1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13)米用字母“m”表示;分米用字母“d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毫米用字母“mm”表示; 1米=10分米(1m=10dm),1分米=10厘米(1dm=10cm),1厘米=10毫米(1cm=10mm), 1米=100厘米(1m=100cm),1分米=100毫米(1dm=100mm),1米=1000毫米(1m=1000mm).

新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整理合集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合集 一、有余数的除法 1.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 2.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2地重复出现。 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4地重复出现。(书第7页第12题) . 二、时、分、秒 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时(9:00) 3.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4.时针有1大格是1小时。时针有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 5.@ 6.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是60秒,所以1分=60秒 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时针在5和6之间,走过了5,表示5时多。 8时过了5分,就是8时零5分。 7. 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分5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 三、认识方向

1.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 ~ 2. 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面对北极星方向,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3.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4. 指南针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树的年轮较疏的一面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 5. … 四、认识万以内的数 个一是1个十。(1个十里面有10个一) 10个十是1个百。(1个百里面有10个十) 10个一百是1个千。(1个千里面有10个一百) 10个一千是1个万。(1个万里面有10个一千) 2.从右边起,数位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读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 4.写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5.比较数的大小: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要大。位数相同时,要比较千位上的数,千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千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 6.用算盘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1 二年级前三个单元数学知识要点 2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3 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4 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5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6 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 7 (1)先写“厂”表示除号。(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 8 (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9 (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10 (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11 (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12 齐。 13 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14 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15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6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7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18 19 第二单元:时分秒 20 1、认识钟面:(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21 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2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 23 个小格。 24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也就是25 60小格,1时=60分。 26 (4)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27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28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 29 2、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0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 31 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 32 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33 1

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

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前三个单元数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 (1)先写“厂”表示除号。(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 (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第二单元:时分秒 1、认识钟面:(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时=60分。 (4)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 2、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 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 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3、认识几时几分方法: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12和1之间,算12时,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5分钟。先看时再看分,时针过几是几时,分针12是整时、指向1(零5分)、指向2是(10分)、指向3(15分)、指向4(20分)、指向5(25分)、指向6(30分)、指向7(35分)、指向8(40分)、指向9(45分)、指向10(50分)、指向11(55分) 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 (1)文字法:如:5时50分;(2)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后面写分时要占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0占位。如:8时零5分写作8:05 5、认识大约几时方法:时针接近几就是几时。此时,分针一般指在数字12左右。 6、计算两段时间之间的时间方法: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整时减整时,分钟减分钟,分钟不够减向整时借1时在分钟上加 60分钟再减。整时借出的1时要记得减去。 7、比较时间:单位不同时要化成相同的时间单位再进行比较。在进行比赛(或做事)时:同样的距离(或同样的事情)所用的时间越多说明速度越慢(或效率越低);所用的时间越少说明速度越快(或效率越高)。 8.时间单位好区分: 眨眼一下是1秒,数到60是1分, 一节课40分,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10分是1时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 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五)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4.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三.表内乘法(一)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 3 × 4 = 12 (乘数)×(乘数)= (积) 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7.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熟练地背诵1-6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1 2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3 知识点: 4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 5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6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 7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8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9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10 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11 5.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12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3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边形。 14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根小棒。 15 16 17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边18 形,也可能是()边形。 19 4.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三.表内乘法(一) 20 21 知识点 22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3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24 数。如:5+5+5+5 表示:5×4或4×5(用电子图表示出一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如2×6 25 ∶∶∶∶∶∶,横看是2个6,竖看6个2) 26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27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28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29 乘法: 3 × 4 = 12 30 (乘数)×(乘数) = (积) 31 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32 7.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33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34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35 如: 36 加法:3+3+3+3+2=14 37 乘加:3×4+2=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