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孔桩施工方案

钻孔桩施工方案

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剩余段)土建施工NG-TA06标段钻孔桩施工方案

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剩余段)土建施工NG-TA06标段

项目经理部

二○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编制范围 (1)

3编制原则 (1)

4工程概述 (2)

4.1工程简介 (2)

4.1工程地质 (3)

5施工准备 (5)

5.1技术准备 (5)

5.2人员准备 (6)

5.3机械、仪器准备 (6)

5.4 材料准备 (7)

5.5场地准备 (7)

6工期安排 (8)

7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8)

7.1工艺流程 (8)

7.2测量放样 (8)

7.3埋设护筒 (9)

7.4钻机开钻 (9)

7.5泥浆护壁 (9)

7.6清孔 (11)

7.7钢筋笼制作安装 (12)

7.8混凝土浇注 (12)

8质量保证措施 (16)

8.1质量保证与控制方案 (16)

8.2质量保证体系 (16)

8.3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17)

9安全保证措施 (21)

9.1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21)

9.2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22)

9.3强化安全管理与训练 (22)

9.4具体措施 (22)

9.5危险源防治措施 (23)

10防台防汛措施 (25)

1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8)

12环境施工保证措施 (31)

12.1概述 (31)

12.2环境保护方案 (31)

13应急预案 (32)

13.1组织机构 (32)

13.2应急演练和预案的评价及修改 (34)

1编制依据

1)南京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工程设计图纸

2)业主、监理及安全、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相关文件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10203-2002

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

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9)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2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土建施工NG-TA06标段石臼湖特大桥南段(石臼湖特大桥546号墩以南部分)、高淳北站、高淳特大桥、高淳站、高淳站折返线和高淳段出入段线钻孔桩施工。

3编制原则

施工方案应完全满足业主要求和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施工需要以及施工技术规范。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时完成。

1)遵守设计

服从甲方、遵守设计,严格执行甲方提供的工程图纸及文件,并且满足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要求。

2)确保工期

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工期,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在保证质量、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优化施工组织,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地进行,确保施工工期并力争提前完成。

3)质量第一

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运作,以工作质量确保每道工序和每项工程的工程质量。

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确立安全工作目标、完善规章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强化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狠抓现场各项规章制度、措施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5)科学管理

从实际出发,系统的、合理的安排施工的程序和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和经济适用;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和新方法。作好人力、物力、机械综合调配,组织均衡生产,降低工程成本。

6)文明施工

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方法精心布置和规划施工现场,保护周围环境。严格施工管理,开展文明施工活动,做到文明施工,争创标准化施工现场。

4工程概述

4.1工程简介

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工程起自禄口新城南站,经江宁区、溧水县,至高淳县城。线路全长约52.39km,其中地下线3.73km、地面线4.67km、高架线43.98km。全线新设6座车站,既有禄口新城南站与机场线同站台换乘,新设铜山站、石湫站、明觉站、高淳北站、高淳站等5个车站,其中铜山站位地下一层、地面厅车站,其余为高架站。最大站间距18.29km(明觉~高淳北,跨石臼湖),最小站间距6.24km(高淳北~高淳),平均站间

距10.35km。

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土建施工NG-TA06标段工程范围包括石臼湖特大桥546号墩至终点,起讫点桩号为DK44+101.52~DK52+389.36,石臼湖特大桥546号墩不在NG-TA06标段施工范围,主要工点为:石臼湖特大桥南段(石臼湖特大桥546号墩以南部分)、高淳北站、高淳特大桥、高淳站、高淳站折返线和高淳段出入段线。

1)石臼湖特大桥南段

石臼湖特大桥南段里程范围为DK44+101.52~DK45+859.480,桥梁全长1757.96m,大桥桥墩全部位于南京至高淳新通道的隔离带内,桥址处地势平坦。

本段桥梁采用灌注桩基础,桥梁桥墩形式主要为矩形墩。

2)高淳特大桥

高淳特大桥里程范围为DK45+946.340-DK52+098.69,桥梁全长6152.35m,1~165#桥墩全部位于南京至高淳新通道的隔离带内,166~173#桥墩以门式出隔离带,桥址处地势平坦。声屏障设置范围为:薛一村DK49+856.55~DK50+056.55左、右两侧。

本段桥梁采用灌注桩基础,桥梁正线桥墩形式主要为矩形墩和门式墩,其中166#-173#为门式墩,其余为矩形墩。

桥址于DK51+194.47~DK51+230.47处跨越在建淳芜高速,高速公路正宽28m与线路夹角约57°,高速公路设计标高15.616m。

桥址于DK52+018.88~DK52+078.88处跨规划凤山路,线位处正宽47m,其中机动车道正宽(2×14)m,非机动车道正宽4m,中央隔离带正宽5m,凤山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约69°,测时路面标高9.30m。

桥址于DK49+786.34~DK49+952.06处跨越芦溪河,与线路大里程夹角约60°,测时水位6.78m。

3)高淳北站

高淳北高站为宁高城际二期工程第四座车站,位于宁高新通道路中,沿南北方向布置,为路中高架三层侧式站台车站。车站总建筑面积6458.63m2,其中,主体建筑面积为3268.21m2,附属建筑面积2990.42m2,物业开发面积200m2。本站共设置两个出入口,主体外包总长83m,标准段宽25.8m,有效站台中心处轨面相对宁高新通道路面高度为13.98m,附属设备管理用房位于路侧,为地面三层建筑,并通过天桥与主体建筑连接。

4)高淳站

高淳站为宁高城际二期工程第五座车站,为高架侧式站台车站。

5)高淳段折返线大桥

高淳段折返线大桥起点里程DK52+187.5~DK52+420.12,桥梁全长232.62m。

本段桥梁采用灌注桩基础,桥梁正线桥墩形式主要为矩形墩。

6)高淳段入段线大桥

(1)入段线大桥

高淳段入段线大桥起点里程DK000+067.879~DK000+459.159,桥梁全长391.28m。

本段桥梁采用灌注桩基础,桥梁正线桥墩形式主要为矩形墩。

(2)出段线大桥

高淳段出段线大桥起点里程DK000+067.877~DK000+429.157,桥梁全长361.28m。

本段桥梁采用灌注桩基础,桥梁正线桥墩形式主要为矩形墩。

4.2工程地质

拟建场地地表以下50m深度范围内的岩土类别包括素植土、淤泥质素植土、黏土、粉质黏土及强风化泥岩等,层位分部总体上比较稳定。根据地层的成因类型、基本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综合分析,划分为:

⑴填土:分布于地表浅部,较普遍,主要以粉质黏土为主,夹少量碎石,松散,植物根茎,局部为耕植土,不均匀。填土年限小于10年。强度低,透水性较强。

⑵软弱土:场地分布②层软弱土,其含水量、孔隙比较大、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欠均质。拟建高架桥拟采用桩基,以底部基岩为桩端持力层,浅部软弱土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⑶场区③-1a1-2层、③-3a1-2黏土、粉质黏土属第四系下蜀组。本次勘察对③-1a1-2层土层自由膨胀率为20.0~45.1%,具弱膨胀潜势;③-3a1-2黏土土层自由膨胀率为29.6~40.3%,具弱膨胀潜势。建议桥梁设计施工时做好防水措施,以减小其膨胀性影响。

⑷风化岩:桥址区分布白垩系葛村组泥岩、砂岩,上述岩层具遇水后极易软化,风干后易崩解的特性,在成桩过程中应及时浇注混凝土,防止遇水软化后强度的降低。

5施工准备

5.1技术准备

1)进行测量控制桩交接,布置施工测量控制网,对导线及水准控制网进行加密复测后,经测量监理工程师和测量中心复测、检测及批复;

2)认真对图纸进行会审,熟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桩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图纸会审资料。

3)对施工队伍进行全面技术交底和专业岗前培训;向全体职工贯彻技术文件;进行安全交底和教育,确保施工安全;

4)进行各项原材料试验,申报有关开工手续;

5)收集施工技术资料:组织有关部门对开工前的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成册,做到资料齐全,准备充分;

6)掌握旋挖钻机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5.2人员准备

根据施工作业计划的要求,合理配备人员,建立健全的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主要管理人员质量责任制。施工管理人员应具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资格证书,技术人员、旋挖钻机操作手、技工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岗位证书。拟在本工程配置以下人员:

人员配置表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条件,拟配备以下机械仪器:

主要机械仪器

1)钢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进场时分批检验,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和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详见原材料复检报告)。

3)准备的燃油、液压油等应符合旋挖钻机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要求。

4)应根据桩基工程量的大小,准备充足的钻齿等耗材。

5.5场地准备

1)为减少占地保护环境本工程临时便道尽可能利用中交三航局施工南京到高淳新通道便道,跨芦溪河桥有三航局搭设的贝雷梁施工便桥,施工

时对部分无法达到施工要求的便道进行修整。

2)正式开钻前,做好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确保钻孔桩施工的正常进行。

3)施工现场临空障碍物应有符合安全规范要求的距离。

4)应充分了解进场线路及施工现场周边建筑(构筑物)状况,施工过程中避免影响临近建筑(构筑物)安全。

5)掌握水、电、天然气、消防等设施的资料,特别是地下埋设设施的详细资料,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6工期安排

本工程钻孔桩总计划自2014年1月6开钻,至2014年5月20日全部完成。根据现场施工条件,拟先投入一台旋挖钻机施工芦溪河桥桩,待现场具备施工条件后,根据工期总体安排再配置相应数量的旋挖钻机开始全线桩基施工。

芦溪河桥计划2014年1月6日开钻,计划芦溪河桥用时20个工作日完成钻孔桩施工。

7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7.1工艺流程

见旋挖钻施工工艺流程图

7.2测量放样

采用全站仪对建筑物全程放样控制桩定位,然后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对工程桩桩位放样定位测定标高,具体如下:

1)控制点测设: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网点,将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测设于地面,并避开桩位、道路、料场等位置,并做好保护措施。由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桩位测设以此为准。

2)桩位测设:采用极坐标法及直角坐标法测设桩位中心,钉入钢筋。

7.3埋设护筒

钻孔前设置坚固、不漏水的钢护筒,护筒高4.0m,直径比设计桩径大20cm,顶面高出施工平台约30cm。挖埋护筒时坑底应整平,然后通过定位的控制桩放样,把孔位中心位置标于坑底,再把护筒吊放进坑内,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用十字线定在护筒顶部或底部,然后移动护筒使护筒中心与钻孔中心位置重合,同时用水平尺或锤球检查,使护筒竖直。此后即在护筒周围对称、均匀地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夯填时要防止护筒偏斜。

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为便于泥浆循环,在护筒顶端留有高30cm,宽20cm的出浆口。

7.4钻机开钻

护筒埋设后,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应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钻头对准孔位进行开孔。旋挖钻机底盘为伸缩式自动整平装置,并在操作室内有仪表准确显示电子读数,当钻头对准桩位中心十字线时,各项数据即可锁定,勿需再作调整。钻机就位后钻头中心和桩中心应对正准确,误差控制在1cm以内。

钻机就位检测合格后取下刮刀,校核钻杆垂直度和中心位置后即下钻取土,钻机操作可根据地质情况不同调整钻进参数(钻压、转速)。

钻进时每回次进尺控制在60cm左右,刚开始要放慢旋挖速度,并注意放斗要稳,提斗要慢,特别是在孔口5~8m段旋挖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控制盘来监控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时进行纠正。每挖一斗的同时及时向孔内注浆,使孔内水头保持一定高度,以增加压力,保证护壁的质量。

钻孔中取出的废土临时堆放,采用自卸车运至指定的集土坑。重复上述工作。直至到设计标高为止。钻孔桩成孔后应符合下表检测标准:

旋挖钻施工工艺流程图钻孔桩成孔检测表

钻机成孔时,因地层压力的影响,使钻孔孔壁易变形,泥浆可以控制其变形发生。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故其护壁性能要强,为保证孔壁的完整性,将采用人工造浆,确保泥浆的性能指标,防止孔壁的缩径和坍塌。

1)根据地质资料及以往的施工经验,可用优质黏土、膨润土以及化学粘合剂造浆进行护壁。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条件,施工场地狭小,决定采用化学粘合剂进行造浆。场地内设置循环池(容积大小约10立方)用于泥浆循环。设置沉淀池(容积约60立方)用于泥浆排放及砂粒沉淀,在循环池内加入粘合剂进行造浆。用泥浆泵抽入桩孔内。

2)入孔泥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入孔泥浆指标

3)灌砼时的回收浆先放入沉淀池沉淀,测试指标后进行调整达到要求方可使用。

4)当泥浆指示达到废弃值时,将泥浆泵入废浆池,用汽车外运处理。

7.6清孔

钻孔结束后对孔底进行清理是保证砼灌注桩质量的一道非常重要的工

序,因本工程桩基施工选用先进钻孔设备,用优质人工泥浆护壁,并备有平底清渣钻斗清渣,主要目的是清除少部分沉渣及调整泥浆,使孔底淤积小于10cm,以满足规范要求。

清孔采用旋挖机平底清渣钻斗与导管循环泥浆两种方式进行。当钻机钻孔到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孔底钻渣的清捞,此次清捞采用平底清渣钻斗,捞出大块钻渣。

钢筋笼下放安装好后,砼灌注前,对泥浆指标、钻孔进行检测。由于钢筋笼下放时间较长,部分砂粒会沉淀,若沉淀厚度大于规范要求,需进行二次清孔。此时的清孔采用导管循环的方法进行,在导管口安装泥浆泵向导管内注入泥浆,使孔内泥浆循环,砂粒在沉淀池内沉淀。同时对泥浆指标及桩孔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注。浇注前泥浆指标:

砼浇注前泥浆检测指标表

1)钢筋笼制作

(1)钻孔桩钢筋笼分段制作、安装,为减少孔口焊接时间,每节段长度可为18m。制作,按照设计尺寸做好加劲圈,标出主筋位置,然后将主筋依次点焊在加劲筋上,要确保主筋与加劲筋相互垂直、不变形并在加劲圈钢筋上焊接十字钢筋支撑,同时安装吊装衬套。钢筋笼主要连接形式为电弧焊,其接头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声测管用钢丝绑扎在加劲圈内,同时焊接U型筋固定。

(2)钢筋笼节段主筋对接采用电弧焊连接。制作安装时主筋接头按50%错开,接头错开长度不小于100cm。加强筋与主筋间采用焊接连接,箍筋采用钢丝绑扎在主筋上。为避免钢筋笼运输过程中变形过大,可按一定间隔

设置三角加强筋,在下放时拆除。钢筋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3)钢筋笼加工时要确保主筋位置准确,并在钢筋笼外侧按设计用钢筋安装保护层。间距为2m,径向均布4个,整个桩所有垫块按梅花形布置。

(4)钢筋笼起吊时应避免变形。

(5)钢筋笼骨架制作安装要求见下表。

钻孔桩钢筋笼制作检测表

(6)存放及运输过程中,按分节情况进行分类编号,并将钢筋笼垫高,防止钢筋骨架粘上泥土、油污及水锈污染。

(7)钢筋骨架起吊时,吊机操作应平稳、缓慢,避免落钩时速度过快,导致钢筋笼冲击变形。并对吊点处加劲圈增设十字形或三角形支撑,防止吊点处骨架变形。

(8)起吊过程中不得造成钢筋笼产生残余变形。

(9)钢筋焊接前,参与工程的焊工必须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2)钢筋笼安装

(1)钻孔桩成孔检验合格后,即开始钢筋笼的吊装施工。为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变形,每节钢筋笼可采用多点起吊。钢筋笼下放时需严格检查钢筋笼保护层,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2)两节笼对接时,按照钢筋标记进行安装,使各钢筋的对位准确。在钢筋笼的接长、安放过程中,始终保持骨架垂直;

(3)钢筋笼安装过程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钢筋笼准确定位和防止碰撞

孔壁,当下放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下放。不得将变形的钢筋笼放入孔内。对接时工效要衔接迅速。为减少钢筋笼下放时间,孔口焊接时需至少2个电焊工进行。

(4)钢筋笼安装到位后及时用吊筋吊住,防止脱落。

(5)吊筋的长度应通过标高计算确定,钢筋笼定位时使钢筋笼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并对钢筋笼位置、标高进行复核。

7.8混凝土浇注

1)水密试验

根据实际桩径、孔深选择钢导管直径。采用吊车分节吊装,丝扣式快速接头连接。导管吊装前先试拼,并进行水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不小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3倍,同时不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压力的1.3倍。

2)导管安装

(1)下导管前,现场技术员要根据孔深和导管单节长度,进行配算,保证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控制在0.3m~0.4m之间。

(2)导管采用直径Φ270mm无缝钢管制成,上下两节为一端螺丝导管与中间节连接,中间节两端均为有带螺丝导管互相连接,导管中间长度为2.75、3.0m,下端节长度为4m,漏斗下配长0.5m上端管节,以便调节漏斗高度,导管内壁应光滑、顺直,各管节内径应大小一致,偏差不大于±2mm。

3)初灌量的计算

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进行浇灌。

灌注之前对第一斗量严格试算,以保证注入灌注砼后导管埋入灌注砼内1m以上。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所需混凝土数量按下公式计算:

式中:V ──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 ──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 ──导管内径(选用0.27m)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

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

(m),

即h1= H wγwγc;

H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γ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11kN/m3);

γc──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m3);

代入公式计算得

V=2.36m3

4)水下砼灌注

(1)根据不同的孔深配置导管长度,下放导管时,应先放到孔底,复测一下孔深后再提管40cm 待浇;

(2)砼采用商品砼运输车直接送至孔口下料,初灌时要保证有足够的初灌量,随后连续不断地下料,以使导管一次埋深1.0m 以上。

(3)浇注过程中,专职质检员测量孔内砼面的上升情况,控制导管在砼里的埋深在2-6m 之间,防止拔空与埋管,终浇时多点测量砼面高程,保证砼超灌长度及桩顶质量。

(4)砼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坍落度应控制在18-22cm,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砼不得浇入桩孔内;

(5)为防止浮笼,当灌注混凝土顶面距钢筋笼底部1米时,应降低混凝土灌注速度,当灌注混凝土面高于钢筋笼底口4米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钢筋笼底口2米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6)桩身混凝土灌注顶面一般高出设计桩顶0.5~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承台施工时必须凿除,残余桩头无松散层。

5)泥浆处置

根据每根桩的砼方量,拟在场地内设置泥浆池,泥浆池容积不小于80m3(30m桩长砼量为36.8m3)。并设置一台泥浆泵,在砼灌注过程中,将益处的泥浆抽至泥浆车,由泥浆车运至指定地点处置。

7.9桩基检测

1)试块抗压强度检测

桩基施工过程中,每根桩现场随机从混凝土运输车取样做试块一组(每组三块),作好编号,标准养护28天后,送施工检测,判断桩身混凝土强度。

2)低应变检测

根据设计要求,桩长≤40m且桩径小于2.0m时采用低就变法进行检测,当桩长>40m或桩径≥2.0m时应采用超声波进行检测。芦溪河大桥桩长均小于40m,成桩达设计强度后由检测单位进行低应变无损检测。

8质量保证措施

8.1质量保证与控制方案

我公司对本标段工程质量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岗位责任体系,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质检工程师、试验工程师按相应职责、管理权限签订质量终身负责责任状,确保质量措施得到层层落实。

8.2质量保证体系

我公司质量方针为:追求卓越管理,创优质工程;提供诚信服务,保用户满意。我公司已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按照上述质量保证模式建立本标段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由技术、质量检查、试验、环保、机械、物资、财务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组,积极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优化施工工艺,提高

工程质量,实现创优目标。质检部门负责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审。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学习、质量教育、督促检查和质量评比。按照GB/T19001-2008/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实现和规范项目质量体系工作,提高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在本标段设立质量检查体系。经理部配专职质检工程师,建立“三检一验”体系,形成体系完善、责任明确的质量检查体系。设中心试验室及专职试验人员,根据建设单位及监理要求制定试验工作实施细则,并指导各工程队试验人员工作,工地试验室,通过先进的检测试验手段,配合工地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为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本标段工程质量目标,根据本标段实际情况,成立工程质量自检自控组织机构,按照招标文件、合同条款、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及技术细则要求,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施工工艺,做好工程质量控制。

8.3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1)、钢筋笼质量保证措施

基本要求:

(1)钢筋、机械连接器、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平直,表面无裂皮和油污。

(3)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4)钢筋安装时,必须保证设计要求的钢筋根数。

(5)受力钢筋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它损伤。

外观鉴定:

(1)钢筋表面无铁锈及焊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