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执笔:岸头实验学校庄月娥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

第四单元的主题为“探索与发现”,安排了《夜晚的实验》、《海洋——21世纪的希望》、《学会合作》,这三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的故事。《夜晚的实验》一课,主要记叙了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揭开了蝙蝠夜晚飞行的秘密的经过。从而教会我们如何去发现、思考、以及进行实验,让我们也能揭示一些大自然的秘密;《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能激发学生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感;《学会合作》是一篇演讲稿,作者围绕“合作”这个话题谈了什么是合作、合作的作用以及怎样才能有效地合作的看法和主张,全文条理清楚,所举事例通俗易懂,说理透彻,给人以诸多启示。(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1、学会本单元10个生字,理解“望洋兴叹”“顾名思义”等词语。

2、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3、初步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海洋的情感。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5、能按照要求观察一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或自己做一个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养成勤于观察,多动手,多动脑的良好习惯。

6、能将自己的实验观察情况说一说,并在写作中写清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7、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帮助学生诵读、感悟并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二.篇目教学分析

12、夜晚的实验

【文本解读】

《夜晚的实验》是一篇有关科学实验的小故事。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夜晚的多次实验,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经过,指出了正是这次实验,引起了科学界对超声波的研究,才使我们今天能够享受超声波技术带来的恩惠,启示我们科学发现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持之以恒的不断探索。斯帕拉捷在科学实验中的情感体验及其变化,是本文的一条隐线,也是学生情感与认识实现升华的前提。

【教学目标分析】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自学填写实验过程的表格、复述实验过程,感受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教学资源】

1、推荐阅读《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中的《神通广大的超声波》、《科学家成功的奥秘》以及马可尼、德莱斯等科学家的故事。

2、搜集人类应用超声波的例子。

【课时分配】建议两课时

【教学构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搞清楚“薄”的不同读音,理解“敏锐”“敏捷”“洞察”“恩惠”等词语。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激情入境,引入文本

1、同学们对超声波了解吗,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运用到超声波?(根据课前预习简单谈谈)

2、超声波是怎样被发现的呢?它缘于一位科学家斯帕拉捷的夜晚实验。

3、板书课题

二.扣题生疑,走进文本

1、读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2、归纳:斯帕拉捷为什么在夜晚做实验?他是怎样实验的?实验的结果如何?

3、带着这些问题,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重点指导“薄”的不同读音及组词。

4、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进行交流。

敏锐:感觉灵敏,文中指目光尖锐。

敏捷:(动作)迅速而灵敏。

洞察:观察得很清楚。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联系上下文,说说超声波给予人类哪些好处)

三.学生释疑,概括内容

1、回答前面质疑提出的问题。(板书提纲)

(1——1)蝙蝠夜行引起好奇

(2——6)多次实验揭开秘密

(7——9)引发研究带来恩惠

2、结合段落提纲,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设计,巩固知识

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蒙:①mēng ②méng ③měng

启蒙.()蒙.骗()蒙.古()蒙.眬()

薄:①báo ②bó③ bò

薄.饼()薄.膜()单薄.()薄.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2、通过自学填写实验过程的表格、复述实验过程,感受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

2、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二、深入文本

1、上节课,我们还有疑问没解决,斯帕拉捷到底怎样进行实验的,结果如何,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这节课接着来学习。

3、交流表格完成情况

4、根据表格复述斯帕拉捷实验过程

5、从表格获取的信息中感受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6、抓住第六小节中的两个“!”,想象斯帕拉捷获得成功时的表情、动作、语言,充分感受他当时的激动、兴奋,与第一小节中的好奇进行对比,指导感情朗读。

三、拓展延伸

1、对于斯帕拉捷的发现你有疑问吗?

这也是后来许多科学家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正是斯帕拉捷在夜晚做的实引起我们和科学家们的深入思考。

出示:斯帕拉捷的实验,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促使很多人进一步思考: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

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在这儿“穿透”“听”是什么意思,结合课后练习说说几处引号的不同用法。

2、超声波到底怎么回事,划出文中相应的语句,试着画简图理解“超声波”的工作原理。

3、“超声波”为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应用到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你知道哪些例子。

4、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二、作业设计

1、搜集像斯帕拉捷这样科学家的故事在班上交流交流

2、四人小组合作,以仿生学为主题编制一份手抄报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文本解读】

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迈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新希望。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点。课文在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之后,首先提出了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接着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条理清楚,给人以清晰印象。

【教学目标分析】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望洋兴叹”

2、借助课文及相关补充资料,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深切感悟“21世纪的希望是海洋”的真正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3、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我心中的海洋》

【重点难点】

1、品读感悟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2、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及文本语言,畅想人们美好的未来。

【教学资源】

搜集有关海洋开放、利用的资料

【课时分配】建议两课时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望洋兴叹”“喜怒无常”等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

4、学习课文第一段,体会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以及面对它的“喜怒无常”

一、点击“海洋”,走进文本。

1、交流学生眼中的海

2、一起去看作者眼中的海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究竟讲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打开课本,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2、划出难理解的词共同讨论

3、哪几小节主要写海洋是二十一世纪的希望?其它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4、理清课文段落,并概括段意。

三、联系实际,体会情感

1、自由读1-3小节,划出中心句。

2、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引导从两个方面分析)

(1)给人类提供便利,给予人类所需(热爱海洋)

(2)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拓展:你知道哪些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的事例。)可以结合最近日本海啸谈谈。(敬畏海洋)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喜怒无常”、“望洋兴叹”

4、指导朗读。

5、小结,存疑。海洋能成为21世纪的希望吗?

四、作业设计

1、收集与海有关的诗句

2、收集描写海洋的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及相关补充资料,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深切感悟“21世纪的希望是海洋”的真正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2、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我心中的海洋》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听写词语:蕴藏敬畏威胁慷慨望洋兴叹喜怒无常

2、人类对海洋有着什么样的情感(热爱敬畏)

二.合作交流,深入文本

推荐案例:

1、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对海洋还是只能“望洋兴叹”吗?

出示第4小节。(指名读)

①读着这句话你心情怎样?(很激动)

②今天能开发、利用海洋的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示原因的词语是(生:由于),相当于关联词中的哪个词?(因为)。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个表示原因的词语。

③换一个说法,句意不变。

④再读第4小节,联系上下文想想,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这段话把前后两部分内容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文章更通畅,联系更紧密,它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一个好方法。

2、那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是如何开发、利用海洋的?

①快速浏览5—8小节,随后小组合作讨论、思考: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面临哪些困境?人们又是从哪几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试着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②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面临哪些困境?生交流,师随机用多媒体出示:

能源危机开发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索取高蛋白食物

电力紧张利用水能发电

出现干旱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③我们看,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出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激动、自豪)从哪里体会到的?(交流关键词)谁愿意自豪地读一读的?(生读文)

④人类对海洋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你能结合课后搜集到的资料来说说吗?(学生交流)

⑤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资料。(老师随机介绍)

海洋科学考察船、海上石油平台、美国先进的海底探测器

“海洋保健食品”——深海鲨鱼肝油、海参活宝、第六生命素

世界上第一个潮汐电站是——法国的朗斯电站;

我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电站——浙江江厦潮汐电站

未来的海底城市等

看着这些骄人的成绩,你想说什么?

三.畅想未来,激情励志

1、今天人们向海洋索取资源已取得了累累硕果,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遐想。你现在就是一位海洋开发的建设者、创造者,你会怎样开发、利用海洋?

2、海洋孕育了生命,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现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个蓝色希望的呢?(补充资料: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大量石油随波逐流,生灵遭涂炭,海鸟的尸体不时被抛向海滩;海洋污染严重,大量鱼虾死亡;人类乱不乱杀,在近海的水域内捕鱼,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种的消失……)

3、听了这些介绍,你们的心情如何,想说些什么?(生谈感受)

4、小结:海洋这位温情的母亲,它以宽广的胸怀,用生命的乳汁哺育着地球上的儿女,我们一定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四、作业设计

1、归类整理,确立主题,形成海洋某一方面专题,并寻找同伴一起组成专题研究小组,形成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成果。可以是小报、剪报,也可以是研究性报告。

2、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我心中的海洋》

14、学会合作

【文本解读】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作者围绕“合作”这个话题谈了对“什么是合作、合作的作用以及怎样才能有效地合作”的看法和主张,全文条理清楚,所举事例通俗易懂,说理透彻,给人以诸多启示。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说明一个道理时,应尽可能地用事实来说话,这样即便不对所举事例进行总结,人们一看也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教学目标分析】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4、学会积累合作的名言。

【重难点分析】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

2、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资源】

1、推荐阅读《伟大的友谊》,搜集关于合作的故事。

2、收集关于合作的名言、成语等。

【课时分配】建议两课时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2生字,区别“协”“谐”“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的表达方法,仿写一段话,并用上“总之”。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感受合作

1、同学们听过《三个和尚》的故事没?(指名说说故事内容)

2、讨论:为什么人多反而喝不上水了呢?

3、引出课题,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检查预习: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纠正字音,区别“协作”“和谐”“威胁”中的同音字

(2)提出不理解的词进行交流,重点理解“顾名思义”“卓有成效”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合作”讲了几方面的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1-3)合作的重要性

(4-6)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

(7-7)呼吁人们学会合作

三、感悟合作的重要性

1、为什么离不开合作,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自读课文第1——3节,找出相关部分。(边读边画)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离不开合作的原因。

3、第二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总-分-总)

4、师小结:看来社会上的确离不开合作,那么“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

师:如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学会合作,同学们好好读一读这一段,记住这个人生道理。(要求读出味来)自读、指名读。

一、练习设计

仿照第二小节的写法,用上“总之”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7小节,试着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

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3、积累关于合作的名言警句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听写词语:顾名思义卓有成效典范和谐协作一幢牺牲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合作的必要性,知道了在人与人之间离不开合作,那么怎样才能使合作的效果更好,也就是怎样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呢?

二、研读事例,感悟合作

推荐案例: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4、5、6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2、为什么不直接说道理,而要选择两个事例来说明呢?(因为4、5自然段的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第6自然段的两层意思,用事实说话更能让人信服。)

3、快速浏览课文,各用一句话概括事例的内容

4、研读事例一:交响乐团演奏

分男、女生齐读第4自然段,为什么他们能奏出如此美妙的乐曲呢?读读课文,找出答案。(扣住“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和“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协作精神”等词语,引导体会“团体目标”和“协作精神”的重要)。

5、研读事例二:模拟逃生实验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实验步骤。

(2)让7名学生参与实验。

(3)恭喜大家在规定时间内成功脱离险境。我想采访实验中最后从房子里逃生的同学;为什么你选择最后一个出来,难道你不怕有生命危险吗?

(4)联系刚才的实验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如果大家争先恐后地出来,会出现什么状况?外国专家是怎么说的?(自由读)“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他要连说两个“真了不起!”?指导朗读。从这个事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成功的合作还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

6、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这两个事例说明的道理哪个更难做到?

这两个事例强调的重点不同,表达的是两层意思,所以缺一不可。作者用“不仅……而且……”这个关联词把它们连接起来,体现了递进的关系。让我们把两个事例蕴含的道理再来完整地读一读,牢记住这句话。(齐读第6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练习演讲

1、全文围绕“合作”这个话题从合作的重要性谈起,并列举了两个各有侧重点的典型事例说明怎样卓有成效的合作,最后呼吁人们学会合作。全文条理清楚,说得通俗易懂、字字有理,这就是“事实胜于雄辩”的精彩所在。

2、熟读全文,练习演讲。

四、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有关“合作”的故事,收集有关“合作”的名言警句。

2、小组继续合作,完成一份关于仿生学的手抄报

习作 4

【文本解读】

本次习作时写一次有趣的实验,既可以写科学课上做过的实验,也可以写自己设计的一个实验,还可根据书上设计的有关蚂蚁的实验,做一做,再写一写。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把观察与实验的过程写具体、生动,教会学生选取有代表性的细节具体描述,学会用人物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去烘托,详略得当地安排文章结构。

【教学目标分析】

1、初步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增强持续观察的意识;

2、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理、表达,在语言表达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

【教学资源】课前请科学老师或化学老师准备一两个小实验

【教学课时】建议两课时

【教学设想】

一、观察实验,摄取素材

1、邀请老师给我们进行实验演示,在这过程中老师请同学参与实验过程。

2、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操作的,你发现什么现象?(先……接着……然后……再……最后……)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说了些什么,你们在观察实验经过或参与的过程中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二、创设情景,交流发现

1、同桌互相说说实验经过

2、教师采访学生:小摄像师们,你们刚才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3、反馈、评价。

三、指导写作,学生练写

1、要把这篇关于实验的作文写好,要注意什么?

2、讨论交流

(1)写清楚实验的过程

(2)选取有代表性的细节具体描述,学会用人物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去烘托,详略得当地安排文章结构。(3)重视情感体验,写出真情实感。

3、可以写今天的实验,也可选择平时科学课或自己做的实验写。

4、学生练写

四、互批互改,提高质量

1、同桌互改习作

2、推荐优秀范文,再根据这次习作的要点自己修改作文

五、誊写作文

练习4

【文本解读】

本次练习共安排了五项内容,有“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语文与生活”以具体的故事情景切入,引出汉语中存在的“一字多义”这一现象,从而让学生逐步领悟有些字不认识,有时光查字典还不行,还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语境细细体会,理解词语的意思。“诵读与感悟”选取古今贤文之真理篇,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悟做人的道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口语交际”安排的是“漫话奇思妙想”,旨在激励学生大胆想象,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给大家听,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鉴”字字义的辨析理解,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诵读并背诵古今贤文之真理篇,感悟做人的道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用钢笔描红,把字写正确、端正,并注意整体布局的美观。

4、学写毛笔字“医”“匪”,笔画到位,间架匀称。

5、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完整、连贯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

1、https://www.doczj.com/doc/c21340229.html,/yw012/s_lx4/jxsj01.htm

2、归纳所学的古今贤文

古今贤文(合作篇)

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知已知彼,将心比心。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古今贤文(劝学篇)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古今贤文(读书篇)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古今贤文(环保篇)

环保环境,人人有责。树木成阴,空气清新。绿了大地,润了人心。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

古今贤文(志向篇)

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胸无理想,枉活一世。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虎瘦友心在,人穷志不穷。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有志周行天下,无志寸步难行。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儿立志在少年。般大不怕浪高,志大不怕艰险。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见异思迁,土堆难翻;专心致志,高峰能攀。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实践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知识是实现理想的翅膀。不学杨柳随风摆,要学青松立山冈。

【课时安排】建议两课时

【教学设想】

一、语文与生活

1、同学们在遇到生字查字典时,我们发现有些字有多种意思,到底哪种意思才是你要查寻的,这常常是困惑我们的难题。你瞧,査大敬同学在阅读时就遇到了这个难题。

2、指名读书上的例子。

3、你能帮帮査大敬同学吗?你觉得该取哪种解释呢?又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呢?引导学生查字典,选择正确的解释。

4、交流结果,说说为何选择第四种解释(观察、审视)的理由。

引导将“鉴往知来”与“以史为鉴”中“鉴”进行区别。

5、小结:汉语中存在许多的“一字多义”现象,对于有些不认识的字,有时光查字典还不行,还要学会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语境细细体会,理解词语的意识。

6、尝试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中带点字的意思。

款款:徐缓、从容的样子

徐:缓缓地、慢慢地拂:轻轻擦过

隅:角落(与“负隅顽抗”中的“隅”区别)

鲜:少

7、预习课文,用这种方法弄懂不理解的字词。

二、诵读与感悟

1、读一读《古今贤文——真理篇》。

2、互相讨论、交流这个片段的意思。

3、指名说说已经理解的句子意思。

4、有感情地读一读,注意抑扬顿挫。

5、指名背诵。

6、复习曾学过的古今贤文

三、写好钢笔字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的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强调笔画间架要匀称,注意运笔。

3、学生练习描红,反馈评价。

四、写好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4、指导:师边范写边讲解“区字框”的书写方法

5、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五、口语交际

1、习作导入

(1)师推荐一篇想象作文:

未来学校

一转眼,到了2030年。这时的学校可不是普通的学校了,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听我慢慢介绍吧!

未来的学校是一座网络学校和机器自动学校,每间教室有200平方米,每张课桌面的面积就有10平方米,上面放着一台高级“金鹰”电脑。

老师讲语文课时,同学们只需望着电脑,因为老师所讲的段意、解词、中心思想……全都输入电脑了,而且不用人工输入,电脑只要一听到声音,就立刻把老师所说的话“装”进“脑子”里,你还不用自己动手,电脑就帮你保存起来了。这样,同学们就不用拿笔记在课本上了。黑板、课本等学习用品也就淘汰了。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可以通过电脑来回答问题,可方便了。

数学课上,老师只要说一遍题,电脑的屏幕上就会立刻出现许多数学题,你可以在电脑上解答。如果你有不会的题,电脑可以教你,可以把你教到学会为止。要是你做完了题,按一下键盘上的“确认”,电脑就会告诉你哪些题对,哪些题不对。

到了美术课,同学们就更方便了,你要画什么画,只要告诉电脑,屏幕上就会出现很多幅这样的画面,供你参考。你画的时候,如果画错了,也不需要电脑上的“清洁工”——橡皮,你只需要按一下“修改”键,电脑就会问你要修改什么地方,你给它一说,错误的地方眨眼就消失了。

在音乐课上,老师不用教你唱歌,你只要告诉电脑你要学什么歌,电脑就会一句一句地教你。你如果有唱的不对的地方,它还会耐心地给你纠正。

该上活动课了,你只要告诉电脑“活动课到了”,它就会在一瞬间带你到活动场所——游乐场。你可以在游乐场里尽情地玩耍。什么摩天轮、探险船、过山车、疯狂老鼠……一样又一样地等着你玩。下课了,电脑会提醒你,然后又从时光隧道里把你送回教室。

不光是上课,你做作业也特别方便,你可以在电脑上写,当你不专心时,电脑会叫你“用心写”。同时,老师也可以在电脑上批改作业,甚至还可以让电脑批改作业。

在豪华的大门上,有一个类似电话的东西,只要是本校的学生,都知道自己的座位号,你只要把自己正确的座位号打进去,就可以顺利的通过,而你要是打错了,将进不了学校。

还有其他,当进了大门,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这个花坛一共有两层,旁边有一个电脑,第一层是用板块拼起来的,上面摆放着各种五彩缤纷的花朵,如果你想近距离观察哪一朵,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三年级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组教材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花钟》讲对植物的有趣观察和发现;《蜜蜂》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玩出了名堂》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一篇略读课文《找骆驼》,一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并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这组教材都很好地体现了以专题组织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指导思想。比如,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可以看出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 二、教学建议 根据教材的这些优势,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突出整体性、综合性,立足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渗透人文内涵。 首先要围绕单元主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 其次,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读中感受与欣赏,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学生通过听、读、辨,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我们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卢老师就是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一是在阅读赏析中积累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片断,这在教材的课后练习中就十分注重引导。如11课《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一、教材概述 本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通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既要反映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内容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与代数安排了第一单元负数和第三单元比例;空间与图形安排了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统计与概率安排了第四单元统计;综合应用安排了数学广角、自行车里的数学和节约用水。 三、本册教材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用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与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二)能力目标: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3、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学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的教学。 本册教学难点:圆柱与圆锥、比例的教学。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全集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烟台的海 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的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走出夏日的浪漫,烟台的海步入秋的高远。久居这座城市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到立秋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告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轮起锚远航了…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记金华的双龙洞 1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神话故事”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想象描写人物,感受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神奇。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精卫的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性格,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献身精神,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都跃然在纸上,展现在我们面前。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的神奇。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学习并运用想象来写故事,同时抒发自己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12 盘古开天地本课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 人开天辟地的故事。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 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 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2 1.通过排比句式的学习,了解了排比句的特点,拓展想象说话。2.让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既使整个教学活动能有机地围绕中心句来展开,又使学生初步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 13 精卫填海本课描写了精卫日日夜夜 填海的事。重点是使学生初 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 卫的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 精神。2 1.解释重点词语,从而让学生理解意思。 2.让学生在轻声读、自由读的同时边读边想象。 14 普罗米修斯本课记叙了普罗米修斯夺 取火种的故事。重点是体会 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为人 类献身的精神。2 1.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不同神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丰富想象,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 15?女娲补天本课写的是女娲为了拯救 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 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重点 是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 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1 1.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边读课文边想,初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 习作:我和过一天本次习作的内容写一写自 己和神话中的人物一天中 的活动。重点是讲解习作方 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 思。 1 1.指导学生通过丰富的 想象、幻想、运用夸张 和拟人的手法编出的。 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 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 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 作。 语文园地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 是塑造人物形象;给词语归 类;能用一定的词语来形容 人物;读句子,感受想象的神 奇;积累古诗《嫦娥》。重 点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引 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词语, 描写人物,同时引导学生积 累古诗。1 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感官,激发联想和想象。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快乐读书吧本次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是 读神话故事书。重点是讲解 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 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1 1.通过提问、小组合作交流、通过重点词语把过程记录了下来、全班交流。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倾听能力。

苏教版国标本

苏教版国标本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练习2003.6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7个十减去2个十是()个十。 2.48添上2是()个十。 3.4的5倍是()。 4.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小()。 5.5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是()。 6.十位是3,个位是4的数是()。 7.写出5个十位是6的两位数:()()()()()。 8.舞蹈兴趣班有男生4人,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5倍多一些,6倍少一些,女生最少有()人,最多有多少()人。 二、按规律填空。 1.1、5、9、()、()、() 2.()、15、()、25、()、35、()、() 三、口算。 56+10= 6×6= 3×5= 85-70= 38+6= 3×6= 27-10= 88-8= 46+8= 100-40= 90-70= 27-8= 6+57= 70-7= 25+7= 5×5= 75-6= 42-8= 4×6= 5×4=

52-7= 3×4= 4+5= 2×3=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老猴摘了32个桃,小猴摘的桃比老猴少得多,小猴可能摘了 ()个桃。 ①25 ②12 ③45 2.一辆玩具汽车48元,强强带的钱刚好可以买一辆玩具汽车, 强强带的钱中最多有()张10元。 ①3 ②4 ③5 3.每块肥皂3元,20元钱最多可以买()块肥皂。 ①5 ②6 ③7 4.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小1的数是()。 ①67 ②56 ③65 5.()最接近70。 ①63 ②45 ③73 五、不计算,在得数小于40的算式后面画○,在得数大于40的算 式后面画□。 34+8()25+20()78-40 () 57-20()54-14()20+17() 六、填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教材编排的“抽屉原理”涉及三种基本的形式:第一种,只要物体的数量比抽屉多,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放进了至少两个物体。第二种,即是“把多于kn(k是正整数)个元素放入n 个集合,总有一个集合里至少有(k+1)元素”。若k为1,就是第一种情况,可见第一种情形实际是第二种情形的特例。第三种情况是把无限多个物体(如红球、蓝球各4个)放进有限多个抽屉(两种颜色),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放进了无限多个物体(至少2个同色的球)。 二、教材例题分析 例1:本例描述“抽屉原理”的最简单的情况。着重探讨为什么这样的结论是成立的。教材呈现了两种思考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操作的方法,罗列所有的方法,通过完全归纳的方法看到在这四种情况都是满足结论的;还可以是说理的方式,先放3支,在每个笔筒里放1支,这时剩下1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入哪一个笔筒中,这时都会有一个笔筒里有2支铅笔。这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更为抽象,更具有一般性。 通过本例的教学,使学生感知这类问题的基本结构,掌握两种思考的方法──枚举和假设,理解问题中关键词语“总有”和“至少”的含义,形成对“抽屉原理”的初步认识。 例2:本例描述“抽屉原理”更为一般的形式,即“把多于(是正整数)个物体任意分放进个空抽屉里,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1)个物体”。教材首先探究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的情形。当数据变得越来越大时,如果还用完全归纳的方法把所有的情形罗列出来的话,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这时需要学生用到“反证法”这样一种思想,即如果所有的抽屉最多放2本,那么3个抽屉里最多放6本书,可是题目中是7 本书,还剩1本书,怎么办?这就使学生明白只要放到任意一个抽屉里即可,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通过这样的方式,实际上学生是在经历“反证法”的这样一个过程。 例3:跟之前教材的编排是一样的,是抽屉原理的一个逆向的应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两种“颜色”看成两个“抽屉”,“同色”就意味着“同一个抽屉”。这样,就可以把“摸球问题”转化为“抽屉问题”。教材通过学生的对话,指出了可以通过先猜测再验证的方法来解决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

14、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在威武不屈的正义之师面前,侵略者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哭爹喊娘,狼狈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15、写出与“顷刻间”意思相近的词语:转瞬间、须臾、霎时 16、仿写词语,(成语中有动物)例:狼狈而逃、人仰马翻、抱头鼠窜、鬼

27、《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词牌,我还知道的词牌有:清平乐、忆江南、水调歌头。 28、课文《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演变成一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到后患。 29、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30、优秀文学作品:《西游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宾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科普类:《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 历史类:《上下五千年》《史记》 传记类:《秦始皇大传》《纪晓岚全传》《孔子传》《毛泽东传》《周恩来传》童话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 31、含有笑的成语:哑然失笑、破涕而笑、付诸一笑、笑逐颜开

39、“……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弹性”是机动灵活.能够应变的重要条件;及时“反弹”才是“弹性”的重要性能;“弯曲”只是暂时的退让,是应变的一种策略,最后能“保持苍翠挺拔的英姿”才是“弯曲”策略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 40、《夹竹桃》本文通过描写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达了表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41、《夹竹桃》作者是季羡林,他被誉为“学界泰斗”。他还是一位坚定而忠诚的爱国者,2004年4月,93岁的他还通过《人民日报》寄语全国的中小学生:“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同伴和睦。” 42、文中“无……不……”和“无不”都是双重否定,起强调的作用。文中用院子春、夏、秋三季的花朵,花开花落来衬托夹竹桃的花期长、韧性可贵。 43、造句 无……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课题:1、水滴里的生物 课程标准: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知道水中有微小生物。 3、了解微生物的发现。 4、初步认识到微生物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知道细菌、霉、病毒都是微生 物。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探究能力: 教学材料放大镜、显微镜、水样 教学步骤

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探索和调查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 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 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 构造。 通过显微镜观察水 样,知道水 中有微小 生物。 目镜(对着眼物镜(对着标载物台(放置反光镜(反射光线、 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镜臂 通光孔 镜座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应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无奈,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受考验,学会独立自主。《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手指》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三、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四、教学措施 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五、教时安排 13——15课时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藏戏”被称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和田的维吾人》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和饶有趣味的风俗。 二、教学目的 1、了解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民风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2、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三、重点难点 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措施 1、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 2、加强教学内容整合; 3、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品德与社会课或艺术课。 五、教时安排 10——12课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苏教版 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试题(1) 一、积累运用 1.汉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 又(yǒu)彩(cǎi)活(huó) B. 挂(gá)和(hé)向(xiàng) C. 娃(wá)悄(qiāo)黄(hu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 A. 呵责忧心忡忡融会贯通郑重其事 B. 迁徙张皇失措恼羞成怒不可明状 C. 箫索烟熏火燎莫名其妙冥思苦想 D. 辩别黯然失色顾名思义相得益章 3.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千山鸟飞绝。() A. 绝迹 B. 没有 C. 绝缘 4.选择恰当的成语,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陷于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A. 濒临灭亡 B. 水深火热 C. 任人宰割 D. 如火如荼 5.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正确的顺序是() ①在班上,作文和写字算是我的“强项”了,然而就是在这两门课上,我也受过申斥。 ②有一次作文,题目是“记秋游”。 ③我不明白这批语的含义,就去问。 ④在文章的开头,我说:“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几个同学在西街外的草场上玩,忽然闻到一阵桂花香。” ⑤陈先生看后在末尾批了“嗅觉特长”四个字。 A. ②③④⑤① B. ①②④⑤③ C. ④③②⑤① D. ①③④②⑤ 6.想一想,填一填。 一副________ 一米________ 一幅________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缩句。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2)用划线的词写句子。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南国的树真美丽啊! 这如诗如画的山村! (4)照样子,写句子。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迎来春天的,是________ (5)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①童话引人入胜。 ②童话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8.优秀的诗文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我们望见庐山瀑布时,不禁感叹“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荡舟西湖,陶醉于眼前的美景时,不禁吟诵“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恩情时,很自然地想起唐朝诗人孟郊的《__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诵读于谦《石灰吟》中“________,________”时,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9.《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 10.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是唐代诗人李商隐《________》中的诗句。 (2)“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 (3)请你写出一首你喜欢的课外背的古诗的题目《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节选)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1)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 生活中有阳光雨露,也有风霜阴霾.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这个单元选编了四篇古今中外的名文,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探求与思考,以及对人物品行的礼赞.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思考人生,珍爱生命. 1.知识点: 本单元继续练习默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妨在课本上随手圈点勾画,标出关键语句,画出你喜欢的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在对课文大意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住关键语句等方式,理清作者的思路. 第13课《纪念白求恩》重点知识: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理解并掌握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2课时) 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重点知识:整体感知文意,理清作者的思路;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细心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1课时) 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重点知识:重点字词,心理描写,生活哲理.(2课时) 第16课《诫子书》重点知识:积累文言字词,识记作家作品;理

解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潜心学习,提高修养.(1课时) 2.技能点: (1)学会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其细腻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 (2)学会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式,理清作者的思路. 3.学习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研读文章的关键部分;巧设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 (2)学习方法:练习默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在默读中理解文中的重要词句,把握重要信息,体会作品的内涵,把握文章的主旨.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珍爱生命,激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第13课《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严谨的议论文.毛泽东在文中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他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高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把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三个方面,号召全党每一个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围绕艾力泽·布菲老人在普罗旺斯高原多年的种植行为展开,老人通过长期的坚持使陷入生态危机的村庄恢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A4打印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A4打印版) 一、阅读理解。 哨卡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什么鬼地方!”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下悬崖。 ②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先把脚踩实,反过手来拉着将军的手。将军是这防区刚刚到任的负责作战的副司令员。他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次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④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夹杂着雪片打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⑤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⑥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⑦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目录汇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目论 培养良好的学习 习惯 汉语拼音 1.a o e 2.i u ü 认一认1 3.b p m f 4.d t n l 5.g k h 6.j q x 认一认2 7.z c s 8.zh ch sh r 9.y w 认一认3 10.ai ei ui 11.ao ou iu 12.ie üe er 认一认4 13.an en in 14.un ün 15.ang eng ing ong 认一认5 识字部分 1.识字1 2.识字2 3.识字3 练习1 课文部分 1.人有两个宝 2.升国旗 3.江南 4.我叫“神舟号” 练习2 5.家 6.东方明珠 7.秋姑娘的信 8.看菊花 练习3 识字4 识字5

练习4 课文 9.大海睡了 10.冰花 11.北风和小鱼 练习5 12.怀素写字 13.小河与青草 练习6 认一认字表 生字表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目录 培养良好的学习 习惯(3) 识字 识字1 识字2 识字3 识字4 练习1 课文 1.秋游 2.再见了,北京! 3.英英学古诗 4.乡下孩子 练习2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 蝈蝈 6.一株紫丁香 7.有趣的发现 练习3 8.小鹰学飞 9.青蛙看海 10.狼和小羊 11.狐狸和乌鸦 练习4 识字

识字6 识字7 识字8 练习5 12.要好好学字 13.朱德的扁担 14.梅兰芳学艺 15.孔繁森 16.大禹治水 练习6 17.登鹳雀楼 18.青松 19.小动物过冬 20.美丽的丹顶鹤 练习7 21.水乡歌 22.云房子 23.夕阳真美 练习8 生字表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目录 培养良好的学习 习惯(5) 课文 1.让我们荡起双桨 2.学会查“无字词典” 3.古诗两首 4.做一片美的叶子 习作1 练习1 课文 5.北大荒的秋天 6.西湖 7.拉萨的天空 习作2 练习2 课文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六年级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成绩_____________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28分) 1、长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有( )个面。相交于长 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 )、( )和( )。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7厘米、6厘米和5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 厘米。 做这样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需要( )平方厘米材料。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0020立方厘米=( )升 4.07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3.02立方米=( )立方分米 9.08立方分米=( )升( )毫升 4、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 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5、把30升盐水装入容积是250毫升的盐水瓶里,能装( )瓶。 6、挖一个长和宽都是5米的长方体菜窖,要使菜窖的容积是50立方米,应该挖 ( )米深。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旗杆高15( ) 一个教室大约占地80( ) 油箱容积16( ) 一本数学书的体积约是150( )。 8、一块长25厘米,宽12厘米的,厚8厘米的砖,所占的空间是( )立方厘 米,占地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 9、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棱长和扩大( )倍,表面积扩大( )倍,体积 扩大( )倍。 10、一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两个正方体(右图),正方体的棱长是4 则这个长方体的侧面积是( ),体积是(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 2、长方体的相邻两个面不可能都是正方形。……………………………( ) 3、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相等。 ……………………( ) 4、把一块正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后,虽然它的形状变了,但是它所占有的空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野茶小学:孙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数学》,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通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既要反映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下面就这册教材中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说明.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本册教学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1)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 (2)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

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4)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册教学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的教学。 (三)本册教学难点:圆柱与圆锥、比例的教学。 (四)教材的教学目标,使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A4打印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A4打印版)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 贝多芬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则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平平,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他十七岁丧母,独自一人承担起教育两个弟弟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即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开始,贝多芬耳朵日夜作响,听力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朱丽埃塔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时期的作品(《幻想奏鸣曲》《充勒策奏鸣曲》)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等。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别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强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的瞩目,但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的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乐坛当时轻浮的作风。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富裕——(_______)漂亮——(_______) 增长——(_______)幸福——(_______) 2.贝多芬在最悲惨的时期经历了哪些痛苦与磨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全文,你觉得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模拟试卷(二)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模拟试卷(二)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òu xuēpúsàzhāi fàn táng láng bǔchán ()()()() zhàng péng yāo hèfēng zhēng yùzhuó bīng diāo ()()()()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音节(2分) 惬.(qièxiá)意教诲.(huìhuǐ)瘦削.(xiāo xuē)拎.着(līn līng) 3.下列几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神彩奕奕浓妆淡抹孜孜不倦迫不及待 B.惊心动魄气势汹汹汗流浃背燃眉之急 C.栩栩如生司空见贯心急如焚博大精深 D.桀骜不驯和衷共济顾名思意明察秋毫 4.按要求写成语。(2分) 反映夏天炎热的成语:、 表示冬天寒冷的成语:、 5.按要求写诗句。(7分) (1)明明不喜欢读书,请你用一句名言劝劝他:。 (2)按要求写诗句。 表达诗人爱国之情:,。表达友人离别之情:,。表达游子思乡之情:,。 6.按要求把句子写完整。(5分) (1)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排比句) (2)桂花开了,。(夸张句)(3)站在山顶朝下望去,小池。(比喻句)(4)航天工作者?(反问句)7.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船底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过来。我又感觉,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2)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我正在欣赏着,突

然那落日,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情感。二、修改下面一段话。(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处改正。)(6分) 在《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中,学校展现了一批助人为乐的好同学。每天任真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后,总是奈心地帮助应病缺课的王少立同学。 三、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6分) ()太阳出来了,它仿佛知道睡莲的心愿,把第一束阳光洒在睡莲身上。()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 ()湖里的睡莲就张开花瓣,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等待着。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 ()湖里的睡莲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觉去了。 ()东方刚露出晨曦。 四、阅读理解。(19分) (一)酸雨(7分) 什么是酸雨?酸雨就是酸性的雨。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这些物质在燃烧时和氧结合,便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排向天空后,在空中的金属粉末和水蒸气的作用下,就成为了硫酸。这种酸随着雨水降落下来,就是酸雨了。 酸雨是会污染环境的。它的危害,首先表现在能使水体酸化,影响鱼类及其他生物的生长。现在全球有许多湖泊,河流,由于落入大量酸雨,水中酸的含量急剧增加,既杀死了鱼类,又危及四周的植物。每年全球有近百万公顷的树木死亡,大批茂盛的热带雨林逐渐枯萎。其次,它会腐蚀建筑物。希腊的雅典女神庙、意大利的斗兽场,北京的故宫的石狮子,这些数千年来保存完好的古代文化遗址,在数十年间就被酸雨腐蚀了。第三,它漂浮在空中形成的酸雾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能刺激认得呼吸道和眼黏膜,使人患病甚至死亡。据统计,现在每年酸雨中的硫化物可造成约5万人死亡。 现在,人们已经认清了酸雨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科学家称它为空中杀手呢。当然,目前对付这一杀手还没有什么高招,办法还只有一个。那就是全球共同努力,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逐渐消除大气污染。 1.用“”在短文中划出说明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句子。(2分) 2.酸雨的危害,一是;二是;三是。(3分) 3.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酸雨的危害是巨大的?(2分) (二)小偷与教授的赞美诗(12分)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 2013年元月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2013年元月小学三年级班姓名成绩 笔试部分(分值:100分;70分钟完成) 一、学用字词句(30分) 1.抄写句子,注意捺(nà)的写法。(3分) 爱人者人恒爱之。 2.根据拼音,填写词语。(8分) sìzhōnɡtǎqiánɡ 古声白红 dúyìjiāchónɡ 在乡节阳 qīn lüèbǎo wèi 抵抗家乡 xìn niàn shíxiàn 坚守梦想 3.用“√”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 ⑴随(即既)奖(壮状)乳(lǔrǔ)汁谋(móu mó)臣

⑵“陋习”的“陋”意思是:①丑的,不文明的②狭小,简略③见识少 ⑶“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诗赞美的是: ①菊花②梅花③荷花④梨花 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6分) 意味()长美不()收()风作浪 老马()途迫不()待群龙无() 5. 照样子,连一连。(5分) 钻石圆润香港日光城 水晶闪亮拉萨人间天堂 珍珠透明杭州东方之珠 6.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4分) (1)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我的家乡在,这里有驰名中外的。 (2)蛮不讲理的杂草拼命地跟小稻秧抢夺营养。 的小哪吒地打死了夜叉。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红领巾太阳,阳光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地听我们歌唱。(4分) 2.《山行》《枫桥夜泊》两首古诗中都有带“霜”字的诗句,分别是: “”和“”。(2分) 3.打开本册语文书,课文里的一切都让我着迷。 我喜欢北大荒的秋天,那里的一碧如洗,清澈见底,

热闹非凡;我喜欢香港的浅水湾,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极了!(5分) 我喜欢查“无字词典”,看到滚滚的波涛撞击岸边的岩石,我理解了“”的意思;我喜欢读“无字之书”,从书里,我读懂了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埋着矿石。(2分) 我喜欢闹海的哪吒,喜欢他;我喜欢《掌声》,它让我懂得了 ;(2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5分) 短文1:(10分) 《卧薪尝胆》片段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1.第2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2分) 2.用“~~~”画出文中具体体现“卧薪尝胆”意思的句子。(2分) 3.“屈辱“和“耻辱”这两个词有一定的区别。在文中,“屈辱“是指 ;“耻辱”是指。(4分) 4.《卧薪尝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 (2分) 短文2:(15分) 倒飞的鸟 蜂鸟是生活在亚马逊(xùn)丛林中的一种奇怪的鸟类。这种鸟羽毛色彩鲜艳,体形小巧,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