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心理学串讲资料

管理心理学串讲资料

管理心理学串讲资料
管理心理学串讲资料

P40 管理的职能:传统职能及现代职能。

P42 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范围(图表,了解一下)

P43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和区别

P45 人的行为可以分为本能行为、无意识行为、盲目冲动行为与受意识调节支配的意志行为。

P45 人的意志行为的四个特征: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意志行动主要体现在人的意识对活动的调节支配过程,使人的行动能按自觉的目的去能动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它是和自动化的习惯动作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行动。

P45 个性心理(简答)

P47 人本管理的实质涉及的内容:1管理应以尊重人关心人关爱人与人的生命,改善与提高人的生活工作质量为出发点。2管理应强调弘扬人性,给人以尊严,尊重人的人格,维护人的健康与和偕生存发展的权力,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与主观能动性作用。3管理要提倡开发人的潜能创造与体现人的价值,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4管理要实现人员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并实现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改善与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

P48 管理活动中的几个心理问题(简答)1管理的第一要素即是管人,而人才则是企业的根本,员工是组织的命脉。2知心才能知人,知人才能善任。3个体心理管理的一般模式。4激发心理动力。5发展健康人格,提升自我管理水平。

P48 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与原则:1社会认知原则。2心向一致(目标管理)原则。3心理动力性(激励)原则。4信息沟通原则。5人际关系协调原则。6心理健康与平衡协调的原则。

P52 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比较,管理心理学的对象的特点:1突出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思想。2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及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理念。3突出主体意识与主人翁精神的观点,强调人是企业与行政机构的主体,职工是企业与行政机构的主人,必须依靠职工个人团体组织领导等因素,齐心协力来实现企业与行政管理的目标。4强调人际互动的管理理念及系统论的管理思想,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构建良好团队心理气氛与组织形象,强化组织文化建设等,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P52 管理心理学的内容: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的内容与范围有: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影响企业与行政组织的劳动生产和管理效率,效益的个体心理,团体心理,组织心理,领导心理等。

P56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简答)1重视研究个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2重视研究团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3重视研究组织心理与管理的关系。4重视研究领导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P58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多选或简答)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P58 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看一下):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和测验法,个案研究法,宏观和微观环境结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P64——P65 亚当?斯密《国富论》、罗伯特?欧文“人事管理之父、查尔斯?巴贝奇偏重于技术方面的研究、安德鲁?尤尔是有过早期管理教育的先驱、夏尔?迪潘是法国工业教育的先行者。(选择)

P66 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案例分析、论述)1时间和动作的研究。2任务管理。3职能化的组织原理。

P68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法国)。

P69 韦伯的组织理论(德国组织理论之父)——官僚模型管理理念有:1明确的职能分工。2明确的等级制度职位阶层。3明确的法律与规章条例。4不讲人情,排除感情干扰。5组织职务按标准选拔聘任,支薪用人。6规范书面文件,处理业务。7资源控制,提高效率。

P71 人际关系创始人梅奥、霍桑实验,精读P71_P72

P72 新的管理理论和冲传统理论的比较

P72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在哪些领域有了新的发展?1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研究。2同企业有关的“人性”问题的研究。3企业中的“非正式团体”与“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4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的研究。5领导方式的研究。

P74——P74 一、二、三、四、五的标题1现代“管理科学”学派。2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运筹学。3现代“管理科学”的特点-系统分析。4现代“管理科学”的灵魂-决策论。5系统工程理论

及最新管理理论阶段。

P75——P75精读

P75 对人的本职与本性的理解:人性是人的共同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而人的本质是人性的核心,根据与基础。

P75 人的价值包含的内容:1即人作为价值客体的价值,这是指人生的价值意义与作用,是个人对他人与社会的价值,也是个人怎样表现自已的价值。2即人作为价值主体的价值,这是指“人格价值”人自身的价值,人作为创造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价值。

P77 表2-1(掌握)

P77 对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评价:1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2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3对自动人假设的评价。4对复杂人假设的评价。

第二篇个体心理与管理

P80 知觉的分类(重点)1空间知觉。2物体的方向位置与空间定向关系的知觉。3物体平面形状特性的知觉。4三维空间物体的深度与距离知觉。

P84 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P85 影响知觉的因素(重点):主观因素,1兴趣差异对知觉的影响。2态度不同,知觉理解不同。3需要和动机对知觉的影响。4过去的经验对知觉的影响。5心理定势效应对知觉的影响。客观因素,1刺激物强度的影响。2活动性刺激物的影响。3重复性刺激物的影响。4对象和背景的对比差异影响。5知觉情境的影响。

P86 社会知觉的种类(重点)1对他人的知觉。2自我知觉。3角色知觉。4人际知觉。

P89——P92 归因——知觉社会行为的原因(选择)

P91 归因偏差与归因偏差的克服:常见的归因偏差,1基本归因错误。2认知性归因偏差。3动机性归因偏差。4其他归因偏差。

P92 归因偏差的克服(简答)1通过归因训练,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2要引导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外部归因的偏差,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和对工作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的作用。3要引导成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与可以控制的因素来归因。4通过观察学习的方法。P93 社会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效应(案例分析):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3心理定势现象。4制约现象。5其他影响因素。

P96 社会知觉的应用(简答、重点):1影响人事任用与面试。2影响绩效评估。3影响对职工努力程度的评估。4影响职工的忠诚度。

P97 社会知觉的印象整合与管理(重点):首先,要注意通过社会化与再社会途径,在人际交往与人际互动中,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与处理好人际关系、认识与处理好自已的角色,以促进自我健康成长与发展。其次,应通过强化方式捕捉与寻找有意义的信息。再次,应通过对信息的正确类化、运用图式、信息分化、信息对比,以及实证等方式,来印证与鉴别信息的真伪,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还有,应通过“登门槛“效应、“门面”效应和琼斯提出的恭维、诚实可信、自我表现、施惠等印象管理策略,来保持社会认知印象的有效性与一致性。最后,还要克服负面情绪的干扰。

P100 能力的种类(简答: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再造性能力与创造性能力。3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4实在能力与潜在能力。5桑代克对能的划分。

P101 能力差异的表现:1一般能力的个别差异。2特殊能力的个别差异。3能力表现的年龄差异。4能力的性别差异。5能力的职业差异。

P104 能力差异与管理:1创造力的管理。2掌握招聘的能力标准,合理招聘选择人才。3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对员工实施有效的职业技术教育和能力的训练。4人尽其才,量才任用。5贯彻正确的用人原则与方法。

P109 气质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1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合理匹配,提高工作效率。2注意互补,协调关系。3认识差异,关注健康。4因人而异,管理教育。

P113 性格的类型(重点掌握)1性格机能类型。2性格内外倾向型。3优越型与自卑型。4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5五因素性格类型。6社会文化类型。

P123 在目标管理中,影响目标和绩效关系的三个因素:1目标承诺,目标设置理论的有提假设是每

个人都忠于自已认可的目标。2适当的自我效能感。3受民族文化的限制。

P123 人的需要的具体的特征:1需要内容与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需要与个体生存发展的相关性。3人类需要的共性与个别差异性。4人类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P126 激励的原则(简答):1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2因人而异原则。3奖惩幅度大小适宜的原则。4公平性与效益结合的原则。5奖励的导向性原则。

P127 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要理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P128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启示与不足:理论的启示作用,1需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我们对人类行为动机的研究,以便揭示人的行为被激励的规律。2他把人的生理需要作为正常需要基础,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基本需要的观点。3他强调需要与动机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有别于“本能论”与行为主义的“机械论”观点。4马斯洛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考察人的本质,提出自我实现的积极人性观点与人格特征,以及自我实现的途径,这对于现代企业员工尤其知识性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5其社交、尊重、求知、审美等需要对白领阶层与知识型员工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动力和激励要素。不足之处,1他把我自实现看成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完全否认人的社会存在对人的成长有决定性影响,否定社会化进程在人的自我在现中的作用,这正是他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局限性。2需要层次理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马斯洛把需要层次看成是一种机械上升的固定程序,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层次需要的影响。

P130 赫茨伯格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传统的“满意”与“不满意”互为对立的观点是不确切的。激励因素“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保健因素“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均有正负两种价值或作用。

P130 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权力需要、归属需要、成就需要。

P132 过程型激励理论:沸鲁姆的期望理论、豪斯的综合激励理论、波特尔和劳勒的激励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P133 豪斯的综合激励理论

P135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案例分析、重点)

P136 行为矫正理论——条件反射的强化理论(案例分析)

P136 强化的基本方式与种类:1正强化是指某种行为之后伴有某种有利结果。2负强化是指某一行为这后不再伴有某种不利结果。3惩罚是指某一行为之后伴有某种不利结果。4消退是指某一行为之后不再伴有某种有利结果。

P137 强化管理的实际应用应注意的五个方面:1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2采用负强化手段要慎重。3注意强化的时效性。4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5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

P141 工作满意度提升策略(一般性掌握):1从领导者、管理者及员工自身进行自主选择,使工作变动有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2给予公平的激励报酬、福利和晋升的机会。3从兴趣、技术与能力的角度将人和工作进行有效匹配,能够扬长避短,发挥持长,促进成长与发展。4鼓励员工参与设计工作,使工作环境、条件、工作关系、工作本身变得有吸引力和创造性,进而使员工得到更高的兴奋和满意度。

P146 管理者科学管理需要作出哪些努力?1要慎重选择员工。2要让员工看到未来。3要给出明确的方向,鼓励与奖励忠诚。4要让员工满意。

P148 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缓解1改变产生职业倦怠的应激源。2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改善自我的应激能力。3重视情商管理,建立EAP系统,开展员工帮助计划。

P149 情绪管理与情绪调节(重点):首先,要以情商来提升领导者的亲和力、影响力和领导力。其次,领导要重视提升全员的情商水平,协调人际关系,营造和谐团队与组织气氛,以情商来促进团队与组织的绩效。再次,要将EAP服务系统的建立完善与情商的管理紧密联系起来。

P149 消极情绪调控的具体办法(重点)首先,要认识思维方式是负面情绪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其次,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再有,根据不同的负面情绪体验,采用多种方法来调节不良情绪。P152 在企业和各级组织中推进EAP服务于管理应注意哪些?首先,应开展国际性与本土化相结合的EAP培训、交流与研究。其次,争取各级组织结构的高层次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的认同、支持,并开展有效的EAP活动。再次,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与推广活动,使员工认同与接受EAP,并参与EAP的服务与管理活动。最后,随着EAP的深入开展,应逐渐将其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并明确

规定EAP在企业如何正常地运行和执行。

第三篇团体心理与管理

P153 团队的主要特征:1团体内部和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在心理上相互意识到对方。2团体各成员之间,通过活动与交互作用,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能彼此影响。3团体各成员在情感上有“我们同属一个群体”的感受。

P154 团队的种类(选择)1正式与非正式团体。2假设与实际。3固定与临时性团体。4工作团队的类型。

P155 管理者正确对非正式团体的管理应注意哪些:1要正确认识非正式团体。2要合理利用非正式团体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服务。3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团体,要区别对待。

P156 团队对个体的作用(简答)1满足成员的安全需要。2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3满足成员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责任感和尊重的需要。4增强成员的信心和力量。

P157 团队影响的行为效应(作用)(简答)1社会助长效应。2社会标准化倾向。3社会顾虑倾向。4社会情绪化现象。5极化现象与责任扩散效应。6从众行为倾向。

P158 影响团队凝聚力的因素(看一下)1领导因素对团体凝聚力的影响。2团体的同质情对凝聚力的影响。3外部的压力对团体凝聚力的影响。4团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对团体凝聚力的影响。5团体成员的荣誉感、成就感、归属感等团队精神和情感对凝聚力的影响。6团体的规模、规范与风气对凝聚力的影响。7其他因素对团体凝聚力的影响。

P164—P165精读(论述、案例分析)

P165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1团体的规模。2团体的一致性。3团体的气氛。4问题的性质。5个人的个性特征。

P165 从众行为不同的表现形式:1表面从众,内心也赞同(口服心服)。2表面从众,内心拒绝(口服心不服)。3表面不从众,内心却接受。4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

P167 意见沟通的作用(简答)1意见沟通能为团体提供努力工作的方向、资料、情报、知识等外部环境信息。2能为团体提供内部的信息。3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企业与“相关利益者”之间增进了解和理解的工具。4是调节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与士气,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5可以改变人的态度与行为,能促进企业改革与推行某项决策的有效执行。

P169 意见沟通的方式(选择)

P171 正式的意见沟通网络可分为哪五种基本类型(多选)链式、环式、全渠道式、轮式、Y式。P174 意见沟通的障碍(重点掌握)1语言表达、交流和理解造成的意见沟通障碍。2态度、观点、信念和思想感情造成的意见沟通障碍。3人的气质性格个性差异与隐性心理冲突引起意见沟通的障碍。4隐性心理冲突引起的意见沟通障碍。5其他。

P175 意见沟通障碍的解除(重点)1提高沟通的心理不平。2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3学会有效地聆听方法。4学会有效沟通的方法与艺术。

P180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P184 人际管理障碍的原因(简答)1文化因素障碍。2社会因素障碍。3个体因素障碍。4团体与组织结构因素障碍。

P185 改善人际关系的原则(重点)1交互与强化的原则。2社会交换原则。3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4情境控制与联结原则。

P185 改善人际关系的策略(选择):1建立良好关系的策略。2建立良好沟通的策略。3维持友情策略。4缓解冲突的策略。

P185 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重点把握)从个人角度分析,1正确认识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摆正各种关系的位置,妥善处理好人际之间的矛盾。2加强自我意识的修养。3采用角色换位与角色扮演方法,加强个人心理品质与个性特征的锻炼与训练。4加强情绪与意志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个性和行为的训练。5按照PAC分析方法,改善人际交往。从团队整体和领导者、管理者的角度看,首先,应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以便使团体对每个成员有较强的凝聚力、吸引力,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2其次,良好组织结构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条件之一。再有,组织员工参与管理也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还有,加强团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意见沟通,可以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减少隔阂

与误解,增加团结,加深感情。此外,培养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大家对自已所在的团体有很高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成就感和荣誉感,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实现团体目标而努力奋斗。

P189 影响决策的因素(重点)1主观因素。2客观因素。3文化因素。

P190 决策的类型(选择)战略型决策、确定型决策、程序与非程序性决策、稳妥决策。

P195 西蒙的行为决策理论。

P201—P204 精读(案例分析、选择)

P204 解决冲突的具体办法:1协商谈判法。2寻找外援法或仲裁调解法。3权力权威法。4拖延与回避法。5其他。

第四篇组织心理与管理

P208 组织的功能(简答)1整合。2协调。3维护利益。4实现目标。

P209 任何组织都包含的三个因素(选择)巴纳德提出,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P212 组织进化过程中一般要进过的五个阶段:创业管理阶段、个人管理阶段、职业管理阶段、行政性组织管理阶段、矩阵式管理阶段。

P212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变量:工作专门化、部门化、命令链、控制跨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P214 职能式组织结构的优点和缺陷:优点,是高层次权力集中,职权和职责分工明确,组织结构简单便于统一指挥,集中管理。缺点,对高层管理者要求较高,缺乏横向的协调关系,组织成员间缺乏合作。

P217 组织结构发展的新趋势(简答)1团队结构。2无边界组织。3虚拟组织。

P218 工作设计的主要内容: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关系、工作结果和工作结果的反馈。

P219 工作设计的具体办法(重点):针对工作内容进行设计的方法:工作职务轮换、工作扩大、工作丰富化。

P219 工作时间设计的方法(简答)弹性时间制、压缩周工作时间、缩短工作时间、工作分享、电子办公。

P221 组织变革的目的(简答)完善组织结构、优化组织管理功能、营造组织和谐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组织效能。

P221 组织变革的动力:组织变革的外在压力、内在动力。

P224 组织变革的阻力(选择)个体:习惯及对它的依赖、对安全与未知的恐惧、经济原因。组织:结构惯性与人际关系网、群体惯性与组织规范、经济利益。

P226 组织发展的原则与活动内容(重点)1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发展。2以组织为中心的组织发展。3以技术为中心的组织发展。4以组织与环境相适应为中心的组织发展。

P227 组织发展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哪些(一般性掌握)1敏感性训练。2调查反馈法。3过程咨询。4团队建设。5群体间关系的开发。

P230 组织文化的精神层包括的几个方面?1组织经营哲学。2组织精神。3组织风气。4组织目标。5组织道德。

P230 组织文化的特性(简答)民族性、无形与有形性、软约束性、连续性、创新性。

P231 组织文化的作用(简答)行为导向、行为激励、行为协调、社会辐射。

P232 组织文化建设的步骤:调查分析阶段、总体规划阶段、论证试验阶段、传播执行阶段、评估调整阶段、巩固发展阶段。

P234 组织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注意心理定势、重视心理强化、培养认同心理、激发模仿心理、化解挫折心理。

P236 组织形象的特征(简答)整体性、主观性、客观性、动态性、相对稳定性。

P237 组织形象的功能(简答)规范与导向功能、凝聚与整合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

P240 CIS的功能(简答)管理功能、识别功能、协调功能、应变功能、文化教育功能。

第五篇领导行为与管理

P246 领导者的影响力:归纳为权力性影响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P247 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由品格、才能、知识、情感等因素构成。

P247 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的途径(论述)1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因素。2正确使用权力性影响力。3通过各种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与和谐的组织气氛,增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效能。4遵循领导的法则,提高领导与管理艺术,发挥成功的领导影响力的作用。

P248 领导工作的类型(简答)政治思想领导、业务领导、行政领导、学术领导。

P248 领导方式(或作风)类型(案例分析)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的领导由领导者决定一切,下属没有参与决策的机会,只有奉命行事,唯命是从;领导过程中命令、惩罚多于称赞和奖励;领导者与下属之间保持距离,很少交流,不利于上下级的互动,也不利于群体之间的合作与创新。民主型的领导在领导者鼓励和支持下,员工参与讨论,共同做出决策,而不是领导者单独决策;对下属工作分配考虑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并赋予下属一定的工作自主权;对下属的工作加以鼓励和协助,关心并满足下属需要,在组织中营造民主与平等的氛围,上下级关系比较亲近。放任型的领导是对权力和责任的一种回避,领导者对工作和下属放手不管,由下属自已确定工作目标并解决问题;领导者不参与、不干涉集体的任何活动,人际关系淡薄;组织无规章制度,领导者对下属既不惩罚也不奖励,完全凭借下属的个人自觉性。

P249 领导体制的类型(简答)1一长制与委员会制的领导体制。2层次制与职能制的领导体制。3一元化与多元化的领导体制。4集权制与分权制的领导体制。

P253 合理的领导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心理中构。

P254 现代的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质并非全是与生俱来的,可以在实践中形成,也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的方式予以造就。

P257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及其发展(选择)

P258 管理方格理论(重点)

P263 四种领导方式:指令型、支持型、参与型、成就型。

P264 领导理论的新进展:魅力型领导理论、交易型领导理论、变革型领导理论。

P265 选拔领导人才的原则与素质标准及还需把握的几种关系?德与才、绩与效、轻与老、识与能、稳与新。

P267 考核与评价领导者的原则:1自我述职、群众评议、领导考查三结合的原则。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3主要与次要相结合的原则。4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5稳定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6察言观行、以行为为主的原则。

车丽萍《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1.定义 广义的管理不仅包括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自己活动的安排;狭义的管理仅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学中所提到的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组织内的管理。因此,可以把管理界定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特征 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表现在各种管理职能活动上,避开职能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人的活动,即通过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组织的目标。 (二)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它反映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②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经验被记忆在人脑中,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再现出来,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 ③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④想象是指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⑤言语是指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的过程。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管理心理学》总复习题(库) 一、填空题 1、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进行记录、观察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2.梅奥是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学者。 3.请写出智商测验的公式IQ(智商)=MA(智力年龄)÷CA(实足年龄)×100。 4.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__人格__,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5、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从众。 7.人的典型的气质类型一般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8.成就需要(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 9.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社会人。 10、人的性格特征按机能划分一般可分为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和意志特征。 11.当代提出的几种领导类型主要包括(领袖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交换型领导)和诚信型领导四种。 12.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

13.双因素理论所指的两类因素是(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14.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5.能力测验一般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三种。 16.人格测验一般包括(量表测验法)、(情境测验法)、(投射测验法)三种。 17.影响期望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目标,目标价值(外在因素))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18. 四分图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 19.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架构一般分为个体、群体、组织与领导三个层次。 二、判断题 1.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关系主要是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对象,而人-人关系才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对象。(对) 2.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复杂人”。(错) 3.两个能力相当的员工,其工作的效果也一定是相同的。(错) 4.团体的异质性是因为团体任务的完成需要各种知识、技能。(错) 5.密西根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对)

★精品★自考《学校心理学》学习笔记

★精品★自考《学校心理学》学习笔记 选择填空类 ★ ★ ★ ★学校心理学家的首要角色是:心理卫生的保健者 ★ ★ ★ ★学校心理学从其产生到发展,理论年中心一直在:美国 ★ 系统方法的出发点和首要特征是整体性 ★ ★学校心理学的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 学校心理学服务出现的准确时间是:1896年 ★ ★ ★ 学校心理学在美国得到全国性承认的时间是:1969年 ★ ★ ★被认为是第一个拥有学校心理学家职位的心理学家是:格赛尔 ★ ★ ★ 被称为临床和学校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威特默 ★被称为1899年儿童研究运动之父的心理学家是:霍尔 ★ ★ ★ 按照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将之划分为:四个阶段 ★ 按照学校心理学发展历程,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期经历的年代是:1940-1969年 ★ 促进学校心理学事业发展的塞耶会议的召开时间是:1945年 ★ 学校心理学第一次以心理学家分会的形式达到全美性的统一组织1945年 ★ 美国开始颁发学校心理学家证书的时间是:1945年 ★ ★在危机期问题的讨论上,心理学家何林渥斯将青少年期描述为:心理断乳期霍尔将青少年期描述为疾风怒涛 ★ ★ ★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四系统观同伴群体属于儿童生态环境中的:微观系统 ★ 父母的职业特点属于儿童生态环境中的:外部系统 ★ ★ 儿童成长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意识形态是一种:宏观系统 ★ ★ 以下哪些课题属于学校心理学家的研究范围:儿童多动症矫治的研究,青少年抽烟问题的研究,离异子女心理特点的研究 ★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包含:12个分测验 ★ ★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适用对象的年龄为:6-16岁 ★ 《中国比纳测验》适用的被试年龄为:2-18岁 ★ ★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共有多少张图案组成:60张 ★ 美国学校心理学会是美国心理学会的:第16个分会 ★ 从心理过程障碍说的病理机制假设出发而设计的学习障碍干预方法是:神经系统功能训练 ★ ★ 以下哪种矫正模式对有学习障碍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神经系统功能训练模式 ★ 根据儿童是否知道如何表现某种技能,以及情绪唤醒反应的出现与否,可将社会技能问题划分为:四种类型 ★ ★一小学生上课扰乱课堂,教师将他带入隔壁的空房间,一人坐5分钟,然后再让他回到教室,这时教师使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暂停 ★有些孩子做家庭作业时,总要开电视、听听音响,摆摆小玩具,为了改变这种不良学习习惯,将电视音响玩具等从孩子做功课的房间搬走的方法是:排除 ★ ★ ★一小学生上课扰乱课堂,教师和同学们对他的行为不予理睬,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以使他安静下来,这时教师使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消退 ★ 从测验的方式分,常见的心理测验可以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 ★ 智力测验及人格测验是按照哪类测验标准划分?测验功能 ★ ★下列哪种研究设计不属于发展性研究:时间序列研究 ★如果要对儿童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施加干预研究,最尝试用的研究设计是:时间序列设计 ★ ★ ★在学校心理学的研究中,最常用到的准实验研究设计方式是:时间序列研究 ★ 学校心理咨询的时间一般规定为:50分钟左右 ★ 电话咨询原则上限定为:30分钟

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docx

2011年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规范分析法”的提出者是() A. 阿吉里斯 B. 谢里夫 C. 皮尔尼克 D. 阿希 答案:C 2. 将绩效考核分为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其依据是() A. 考核的主体 B. 考核的性质 C. 考核内容 D. 考核的形式 答案:B 3. 知觉对象的组合原则不包括() A. 锻炼原则 B. 接近原则 C. 相似原则 D. 闭锁原则 答案:A 4. 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是() A. 《国富论》 B. 《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 C. 《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 D. 《科学管理原理》 答案:A 5. 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应用于态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 凯尔曼 B. 英斯科 C. 弗鲁姆 D. 班杜拉 答案:C 6. 下列选项中,属于互益组织的有() A. 银行 B. 学校 C. 研究机构 D. 政党 答案:D 7. 在组织变革与发展中如果涉及重新建构组织以及组织所处环境的观念,这种变革属于() A. 渐进式变革 B. 激进式变革 C. 平缓式变革 D. 跳跃式变革

答案:B 8. 值得我们借鉴的西方组织文化理论和实践不包括() A. 以事为中心的思想 B. 顾客至上的理念 C. 追求卓越的价值观 D. 主动合作的团队精神 答案:A 9. 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提到首位的是() A. 心理技术学 B. 群体动力理论 C. 霍桑实验 D. 需要层次理论 答案:C 10. 与人们顺利完成工作和胜任工作相关的心理特征是() A. 性格 B. 气质 C. 需要 D. 能力 答案:D 11. 在组织中,既自私,又富有攻击性的人,其价值观属于() A. 反应型 B. 宗法型 C. 自我中心型 D. 坚持己见型 答案:C 12. 奖励应当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体现了强化的() A. 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原则 B. 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原则 C. 及时强化原则 D. 奖人所需原则 答案:D 13. 在企业中对员工每天的生产成绩、出勤状况、安全生产等进行记录,这属于() A. 定期考核 B. 临时考核 C. 口头考核 D. 日常考核 答案:D 14. 在沟通过程中,发送信息的主体称为() A. 通道 B. 接受者 C. 编码 D. 信息源 答案:D 15. 认为领导是天生的领导理论是()

心理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得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过程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 二、心理学得研究领域 理论研究: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三、心理学得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 (三、)实验法 (四、)调查法 四、心理学得前世今生 今日心理学得两大热点:认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五、心理得实质 △心理就是脑得机能,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能动得反映。 (一)、脑就是心理得器官,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1、(生理学、临床学)脑损伤影响与之相应得心理机能; 2、(生物演化)心理活动水平与脑得发展水平呈正比; 3、(个体生长发育)脑得发育成熟程度影响到人心理发展水平。 (二)、客观现实就是心理活动得源泉与内容 1、脑作为心理器官,不会自己发展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人才会产生心理。 2、人得心理活动得一切内容都可以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 3、客观现实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生活对人得心理发展有更为重要得影响。 (三)、心理对客观现实得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1、心理反应具有主观性 2、心理反应具有能动性 3、心理反应既受自然规律制约,又受到道德规范制约 (四)、心理学在实践中发展 1、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现实真正作用于大脑,导致相应心理活动得发生与发展 2、实践检验人对客观现实得反映 作业: 1、心理学研究得对象就是什么?心理现象有哪些方面? 答案:(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得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得心理也研究人得心理,而以人得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与社会心理。 (2)人得个体心理现象得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与动机、能力与人格。 2、用事实说明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答案:(1)人得心理就是在与客观现实接触中才产生得,离开了客观现实就没有人得心理。(2)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得能动得反映,不同得人在面对同一事件时会有不同得反映。3、怎样理解人得心理就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得主观反映。 答案:人得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主要就是社会现实。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映象。人得心理就其反映内容来说,就是客观得;就其反映形式如感知、思维、情绪、意志来说却就是主观得,就是对客观得主观映象。 4、实验法得优缺点各有哪些?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 思考题 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与特征 (一)内容 1+2+4维度 1=领导的事业 2=人性的估计文化心理 4=个体、群体、组织、领导 1.给出你对人或物的一个个判断,如人是自私的 2.自我思考:你的这个看法是如何得出?(重点) 二、研究方法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操作重点? 主要通过自变量和因变量来反映,无论是实验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还是其他方法,研究组织行为学都以两量的考查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为重点。 2.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有哪些? (1)实验法 (2)观察法 a.非参与观察法 b.参与观察 (3)调查方法 a.问卷调查法 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根据人们的回答,对其态度与情况作一定数量方面的分析的方法。 b.问卷与量表的区别 问卷是根据研究目的、基础而设计的一套题目,答案往往是质上的区别。 量表是经过标准化的问卷及其使用标准,设计出的答案选择,答案往往是量上的区别。 三、个体心理与管理 思考题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1.个体的心理构成要素有哪些? (1)动力系统:需要、动机(成就动机)、态度、价值观、信仰 (2)心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 (3)个性心理特征:人格、能力 2.知觉如何应用在管理中?(可能会考) (1)绩效评估:较理性客观的过程,当然有距离 (2)招聘面试:第一印象,可改变的面试结构 (3)企业形象塑造:广告宣传、印象 (4)员工行为塑造:人对自己或他人的预期,通常会在以后的行为结果中应验 (希腊神话皮革马利翁)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十三范文

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十三 第三节职业倦怠、心理压力、情商管理与EAP 一、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 1、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概念 ★职业倦怠: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处理工作中的挫折所形成的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分离)、个人成就感下降、身心疲惫的综合症状。 它是一种由工作与职业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疲惫、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 职业倦怠的特征表现: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冷漠与人格解体等。 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有关。压力与心理紧张、应激是同义语。 当人们认知到威胁或者无法应付的危险、挫折与紧急情境时,所产生的生理、心理(精神与情绪)、行为上的体验、感受和紧张反应就是很强的心理压力或应激。 2、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原因 (1)马斯勒奇: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 (2)紧张状态的交互作用理论。 (3)某些人格特质会让人陷入工作压力饱受煎熬。 (4)罗宾斯:压力理论模型。潜在压力源: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 这些因素是否导致员工压力感的形成,依赖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经验、态度、价值观、人格等) 压力反应包括生理症状、心理症状和行为反应。 3、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缓解 (1)改变产生职业倦怠的应激源。 (2)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改善自我的应激能力。

(3)重视情商管理,建立EAP系统,开展员工帮助计划。 二、情商管理 1、情商的概念 ★Salovery&Mayer(1990):情商(EQ)是个体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体验的能力。 正确的EQ管理理念是用科学的、人性的态度和技巧来管理人们的情绪,善于应用情绪带来的正面价值与意义来帮助人们在工作中获得成功。 EQ包括五个方面:①对自身情绪的认识能力;②调控与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③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④调控与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⑤协调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这样,情商(情绪智力)就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能力。 移情能力(理解别人情感,根据别人的情绪反应来待人接物)。 社交技巧。 2、情商管理与情绪调节 ★情商管理: 首先,要以情商来提升领导者的亲和力、影响力和领导力。 其次,领导要重视提升全员的情商水平,协调人际关系,营造和谐团队与组织气氛,以情商来促进团队与组织的绩效。 再次,要将EAP服务系统的建立完善与情商的管理紧密联系起来。 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包括: ①生理调节②情绪体验的调节③行为调节④认知调节⑤和谐人际关系的调节 3、消极情绪调控的具体方法 首先,认识到思维(认知)方式是负面情绪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合理信念。 其次,改变不合理的思维(认知)方式。 根据不同的负面情绪体验,采用多种具体方法来调节不良情绪。

自考试题管理心理学.docx

简答1: 1. 简述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答:(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 (3)有理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2. 简述态度的特性。 答:对象性、社会性、个体性、内隐性、稳定性、系统性。 3. 简述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答:(1)规模小,并且一般不带政治色彩; (2)群体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群体内部压力大,成员的从众行为明显; (3)群体内推选最有威信的人当首领,群体有较强的力和行为的一致性。 (4)群体内有一套见效快和不成文的惩罚制度和手段,并且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5)群体的成员之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 4. 人际关系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客观存在的规律,简述其中主要的规律。 答:(1)吸引接近规律; (2)超同离异规律; (3)互需互酬规律; (4)交往深化规律; (5)交互中和规律。 5. 道格式发展分为哪六个阶段。 答:(1)实验研讨阶段; (2)小组建设和开发; (3)小组间关系的建设和开发; (4)制订理想的战略模式; (5)模式的贯彻; (6)系统评价。 6. 简述X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指导; (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的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4)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 努力工作。 (5)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 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7. 简述常见的归因偏差。 答:(1)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2)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车丽萍著《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1.定义 广义的管理不仅包括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自己活动的安排;狭义的管理仅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学中所提到的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组织内的管理。因此,可以把管理界定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特征 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表现在各种管理职能活动上,避开职能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人的活动,即通过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组织的目标。 (二)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它反映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②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经验被记忆在人脑中,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再现出来,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 ③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④想象是指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⑤言语是指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的过程。

管理心理学复习题

管理心理学复习题 (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记应变的管理理论是(C)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全面理论 D.决策理论 2.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C)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3.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B) 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C.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D.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4.领导者有意让部署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种领导决策方式是(C) A.集权式的领导决策 B.参与式的领导决策 C.放权式的领导决策 D.开放式的领导决策 5.年终考核是何种考核(C) A.日常考核 B.定期考核 C.长期考核 D.临时考核 6.考核者评价他人时特别体谅哪些与自己一致的行为和思想。这种考核中的心理偏差是(B) A.从众效应偏差 B.相似性偏差 C.趋中化的偏差 D.暗示性偏差

7.人格结构(知、情、意、行)完整、稳定、一贯、协调,以及理智活动与本能情绪反应相协调,人格个别特征与年龄相协调。这是心理健康的那种特征(C) A.能够自尊自制 B.行为反应适度 C.人格健全协调 D.情绪稳定乐观 8.“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说明个性具有(C) A.整体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倾向性 9.在人际交往中,影响最最显着和重要的主观印象是(A) A.第一印象 B.性格气质 C.周围环境 D.交往动机 10.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有效的领导行为除了应该考虑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以外,还应该考虑领导者的(C) A.素质 B.业务水平 C.成熟程度 D.培训提高 11.领导者的用人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不包括(B) A.广纳贤士 B.以身作则 C.用人所长 D.任人惟贤 12.建立人际关系的思想是() A.互需 B.互酬 C.互敬 D.互爱 13.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人际关系的为(C) A.婚姻关系 B.师徒关系 C.伦理关系 D.同学关系 14.一般说来,人际交往可以分成四个层次,其中最深层的是(C) A.感情交往 B.礼仪交往 C.思想交往 D.功力交往 15.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中最高层的需要是(C)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

2012年4月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

2012年4月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 第三章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 本章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 题等。 第一节一般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 体反映。 知觉是比感觉复杂的心理活动,有以下几个环节: 1、从感觉资料中选择知觉的对象;2.应用知识经验对局部资料、不完整的线索与信息进行回忆补充;3.应用知识经验对信息与线索进行加工和组织,构成完整的对象;4.对知觉对象作出适当解释 并用名称标志它。 二、知觉的分类★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包括: (1)对物体大小的知觉 (2)物体的方向位置与空间定向关系的知觉 (3)物体平面形状特性的知觉 形状知觉有几个构图原则: ①接近性原则②相似性原则③封闭性原则④良好图形原则⑤对称性原则⑥简单对称和共线 组合⑦简单性原则⑧共同命运原则 「例题」形状知觉的构图原则有() A接近性原则B封闭性原则C主观性原则D简单性原则E几何性原则 答案:ABD (1)三维空间物体的深度与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是以视知觉为主,与运动知觉协同活动的结果。单眼深度线索只提供距离的信息,双眼深度线索提供距离和物体厚度的信息。影响深度知觉的因素,单眼线索:①物体重叠②线条透视③空气透视④明暗阴影⑤运动视差⑥眼睛调节⑦纹理梯度 双眼线索:①双眼视轴的幅合②双眼视差 2、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影响因素:(1)物体运动速度。(2)观察者与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3)观察者自身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会导致参照系的不同。运动知觉的种类:(1)真动,(2)似动,(3)诱动,(4)自 动,(5)运动后效。 3、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是一种以内脏集体感觉、听觉、视觉为主的复杂的知 觉过程。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 (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反映了事物的整体特性,通过客观事物的个别部分和属性,根据知识经验可知觉为一个整体 (二)知觉的选择性 被选择出来的、予以反映的事物既是知觉对象;未被选择出来的就是背景。知觉的选择性与刺激物的大小、强度、对比、重复、运动、新异性和熟悉性有关。 (三)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时,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根据过去知识经验做出解释,赋予含义,并予以命名。理解性与整体性、选择性有密切关系。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对该对象的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白纸在阳光和月色下看, 都是白的,煤块都是黑色的。 四、影响知觉的因素 1、主观因素 (1)兴趣差异(2)态度(3)需要和动机(4)过去的经验(5)心理定势 2、客观因素 (1)刺激物强度(2)刺激物的活动性(3)刺激物的重复性(4)刺激物和背景的差异(5)知 觉情境 「例题」人们在夜空中很容易看到启明星,这是利用了知觉刺激物的() A强度B重复性C似动D活动性 答案:A 第二节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体、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不同,一般知觉更多强调对客观物体的印象。社会知觉不仅强调对人或群体的外部特征的知觉,而且涉及对有关信息的思维加工,包括记忆、推理、判断、理解和解释等,更像是“社会认知”。 二、社会知觉的种类 1、对他人的知觉

往年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真题

往年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真题 一、单选题 2.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是()。 A.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管理心理学 D.工程心理学 3.由于出乎意料的紧张而又危险的情景所引起的超强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A.心境 B.心态 C.激情 D.应激 4.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德鲁克 B.勒温 C.韦伯 D.巴纳德 5.在概括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的管理原则基础上,得出了认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的人是()。 A.古利克 B.梅奥 C.马斯洛 D.厄威克 8.在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被称为社会知觉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心理定势现象 7.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是指()。 A.社会知觉 B.心理知觉

D.角色知觉 9.心理学家经过大量测验研究基本上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人的智力水平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测量是两头小中间大,呈常态曲线分布:约占全部人口的80%左右的IQ在()。 A.70以下 B.70?79 C.80?120 D.120以上 10.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与影响,典型地表现在人们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倾向性等动力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学中所指的()。 A.气质 B.感觉 C.情绪 D.能力 12.能力结构有多种不同的学说,能力二因素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皮尔曼 B.塞斯登 C.基尔福特 D.加德纳 14.在1943年,首次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是()。 A.德鲁克 B.马斯洛 C.弗洛姆 D.波特尔 15.麦克莱兰提出的激励理论是()。 A.需要层次论 B.成就需要理论 C.期望理论 D.双因素理论 17.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较多,“文人相轻”现象显示的影响因素是()。 A.团体的风气 B.团体的同质性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1 2010《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答案第1章―――第4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 A.法约尔 B.泰罗 C.韦伯 D.梅奥 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D 、群体心理与组织心理三个方面。A组织文化B领导心理C激励心理D个体心理 3. 按能力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为 C 。 A.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B.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C. 能力、才能和天才 D.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4. 态度的参与改变理论的提出者是 D A. 因斯科 B.费斯汀格C. 勒温D.凯尔曼5. 美国心理学界公认的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 。A斯腾B梅奥C闵斯脱博格D勒温6. 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是指A A.自我知觉B.自我意识C.自我管理 D.自我感觉7.按某种或某种典型的性格特征性格可以分为 D 。A.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B.优越型和自卑型 C.外倾型和内倾型D. A、B、C、D和E五种类型8.凯尔曼于1958年提出态度的形成包括服从、D 、和内化三个阶段。A.接受 B.趋同 C.认同 D.同化9. 具有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行为特征的人的气质类型属于 A A.胆汁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粘液质10. 英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知觉不包括以下D A. 物质自我 B.社会自我 C.精神自我 D.现实自我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和应用管理心理学必须了解和掌握有关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及其规律性。2. 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3. 能力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 4. 知觉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但知觉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个性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个性研究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个性的测量来预测个体未来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管理。在管理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国际学术界都把个性作为研究的重点和工作绩效的核心预测指标之一。具体表现为 1.“适才适岗”的选拔程序、2.在工作实践中的人职匹配调整。3.为员工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梯。 2.述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形成与管理。自我知觉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自我知觉并非与生俱有。它是在社会化进程和社会交往、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并经历了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

自考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

自考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个体心理: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①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 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知识都会在管理 中发挥作用。 ②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 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①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物和人。 ②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 动规律。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 活动的规律。 ③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从工程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来看,必然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充。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要包括: 1、个人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 2、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 3、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这些内容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 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与区别 管理心理学侧重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而组织行为学侧重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行为 因素。由于在实践过程中人的心理因素与行为因素是统一的,因此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 容存在重复交叉的现象。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和产生和发展 一、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 1、心理技术学:(斯腾)研究的基本方向是解决人适应机器的问题。 2、霍桑实验:(梅奥)开始于1924年他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人群关系”美国心理学界则公认他是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 3、群体动力理论:(勒温)理论被称为“场”理论。他认为,人的心理、人的行为决定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4、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他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类: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从低向高发展,形成金字塔形的层次。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管理心理学在美国一一产生与发展: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黎维特出版了《管理心理学》。 美国是管理心理学的发源地,也是当前世界上管理心理学研究比较发达的国家。 2、管理心理学在中国 1979年以后,我国管理心理学才逐渐得到发展。 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课堂笔记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课堂笔记 第九章团体行为与管理 第一节团体的概述 一、团体的概念 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 二、团体的特征 团体的主要特征是: ①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在心理上相互意识到对方; ②团体各成员之间,通过活动与交互作用,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彼此影响; ③团体各成员在情感上有“我们同属一群体”的感受。 由个体构成团体的基本条件是: 1.团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目的。 2.为了达到和实现团体目标,团体有公允的规范和规则。 3.团体要满足各个成员的归属感。 4.团体有一定的结构,每个成员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 5.团体成员之间有工作、信息、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三、团体的种类 (一)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二)假设团体和实际团体 (三)固定性团体和临时性团体 (四)其他团体分类 四、团体的功能 (一)团体对组织的作用 团体能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来实现组织的总目标,这是正式团体对组织来说最主要的功能。团体是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的手段,有利于促进复杂的决策;团体在各部之

间起联络作用,有利于形成“一条龙”流水作业;它也是有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手段。 非正式团体的特点之一是信息传递快,沟通灵敏,管理者可以通过它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改进工作。不仅如此,某些非正式团体对正式团体的工作任务也有积极作用,其对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也是有效的。 (二)团体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1.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自己和其它成员保持友谊和紧密联系,心理协调,彼此都体会到大家同属某一团体。 2.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认同感。 3.团体对个人能产生强大的支持力量。 4.团体引入竞争机制,能促进成员之间相互竞争与相互激励。 5.团体能融洽并协调人际关系。 6.团体可能满足成员的其它心理需要。 (三)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1.社会助长作用。 2.社会标准化倾向。 3.社会顾虑倾向。 4.从众行为倾向。 五、团体的结构 1.同质结构:是指团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称之为团体的同质结构。 2.异志结构:是指团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种结构称之为团体的异质结构。 第二节团体的凝聚力、士气和高效率 一、团体的凝聚力 (一)什么是团体的凝聚力 团体的凝聚力即指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高凝聚力的团体有以下特征:

管理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2012年4月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一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绪论 本章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于次要地位。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为主。 第一节管理与心理 一、管理的概述 1、管理的概念 管理与人类劳动、群体活动、社会活动同步,是人类协作劳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方式。管理是组织与团体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解各类管理的概念。 2、管理对象 主要指采购、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研究与发展等关键职能部门在内的企业的生产活动与经营活动。 3、管理的职能 管理者应该做什么? 总职能:指一切单位或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传统职能以及信息、决策、激励、研究与发展、变革与创新等现代职能,使他人同自己一道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具体职能:传统职能和现代职能 「例题」关于管理的职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管理职能可以划分为传统职能和现代职能两类 B管理的传统职能包括了计划、组织、指挥、激励、发展与创新 C激励,指从指挥职能独立出来的,激发动机与调动下属和员工积极性的职能 D组织,指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则与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的过程 答案:B

解析:说法均正确,B答案中管理的传统职能不包含激励和发展与创新,这两者是现代职能的范畴 4、管理的目的 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与任务,取得最好的效率与效益,并维持企业、组织和成员持续、稳定的发展。 5、实现管理目标应遵循的客观与心理规律 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生产活动、经营活动和行政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二、心理的概述 心理学、心理过程、个性(人格)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活动,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范围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两方面。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动态的反映过程。个性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的、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合。 三、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1、人本管理与人的心理 人本管理涉及以下内容:(1)管理应以尊重人、关心人、关爱人与人的生命、改善与提高人的生活工作质量为出发点;(2)管理应强调弘扬人性、给人以尊严,尊重人的人格,维护人的健康与和谐生存、发展的权力,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与主观能动性作用;(3)管理要提倡开发人的潜能、创造与体现人的价值、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4)管理要实现人员、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并实现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改善与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目标。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1、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地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效益和促进组织发展的一门科学。 2、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研究对象特点:(1)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与行政管理的内部结构系统;(2)

自考管理心理学必过秘籍

管理心理学(00163)必过秘籍 1.在管理的职能中,对组织实际工作与运行活动状态偏离预定计划于目标时的监督,纠正与调整是指(A)1-40 A.控制职能 B.计划职能 C.协调职能 D.组织职能 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激励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有效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工具,科技等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 1.管理的具体职能: 1.计划 2.组织 3.指挥 4.控制 5.协调 2.管理的现代职能: 1.信息 2.决策

3.激励 4.研究,发展与开拓创新 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与任务,取得最好的效率与效益,并维持企业,组织和成员持续,稳定的发展。 2.因其对工业心理学创立所起的作用,被后人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D)1-54 A.斯科特 B.梅奥 C.冯特 D.闵斯特伯格 闵斯特伯格因其对工业心理学创立所起的作用,被后人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最早进行心理学技术学研究的是冯特的学生闵斯特伯格。 霍桑实验的的步骤: 1.第一阶段是1924-1927年进行的工作物理环境实验,这是霍桑实验的先导 2.第二阶段是1927-1932年进行的职工福利措施实验 3.第三阶段是1928-1930年进行的态度和意见调查 4.第四阶段是1930-1932年进行的团体行为的观察研究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企业的子系统包括: 1.信息处理系统

2.传感系统 3.决策系统 4.加工系统 5.控制系统 厄威克八项原则的内容: 1.目标原则 2.相符原则 3.职责原则 4.组织阶层原则 5.控制广度原则 6.专业化原则 7.协调原则 8.明确性原则 3.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和(C)1-59 A.数理分析法 B.逻辑判断法 C.观察法 D.经济分析法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研究内容: (1)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3、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两者研究的内容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侧面重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而组织行为学侧重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因素。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 B=f(P*E) 2、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联系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2、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5)个案法 四、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 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