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中的整合.

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中的整合.

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中的整合.
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中的整合.

第 34卷第 5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年 10月 Vol 134 No 15 Journal of S 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Oct 12009

文章编号 :100025471(2009 0520076206

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中的整合

沙文居 , 李红 , 张婷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 重庆 400715

摘要 :从脑与理论两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过去心理理论神经机制探索领域中已获得的趋于统一的研究成果 , 目的在于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依据 .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 心理理论生理机制的探讨主要集中在额叶和颞叶皮层 , 领域中现有的两个理论双加工成分说和拟化理论 , 双方在神经机制上出现了惊人的统一性 .

关键词 :心理理论 ; 双加工成分说 ; 拟化理论 ; 神经机制

中图分类号 :B 844文献标识码 :A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 , ,

和心理理论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 心理理论 (t heory of ,

力 [1], 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信念、 , 并借助于这种认识或理解来解释和预测他人的心理和行为 [2]. , 发现了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 [325]、 [][7].

近年来 , [8], 使人类能够从生理机制的水平上来 , 但更为重要的是 , 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来帮助社会认知技能受损和心理理论异常的人群重新获得能力上的发展 [9].

在心理理论神经机制探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 与之相关的大脑区域在一定的范围内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果 , 即心理理论生理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额叶和颞叶

方面 , 而相关的理论在生理机制的基础上也能够初步形成整合之势 . 尽管研究领域内部仍然对一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 但对研究成果进行一个初步的总结对于未来的研究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

因此 , 文章对近年来研究成果的统一方面进行分析综述 , 系统地阐述心理理论神经机制探索过程中的这些整合的趋势 , 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依据 .

1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

早期的神经心理学研究概括了导致心理理论损伤的脑区在右半球 [10211]和额叶 [12213]. Platek 等人研究发现 [14], 自我意识的生理机制存在于右半球 , 而额叶则与心理理论的加工有关 . Vogeley 等人 [15]认为 , 右侧前额叶皮层是自我观点采择和推理他人观点即心理理论共同激活的区域 . 随着研究的深入 , 对心理理论的脑定位问题有了更为细化的研究划分 , 同时也产生了精确定位上的不一致 . Gallagher 和 Frit h [16]提出心理理论涉及到了三个脑成分 , 即前额叶中部 (medial pref rontal cortex , M PFC 、颞极 (temporal poles 和颞上沟后部 (po sterior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 STS . 因为颞极和颞上沟后部都属于颞叶侧部 , 因此 , Frit h 和 Frit h [17]认为心理理论涉及的大脑区域是前额叶中部和颞叶 (temporal cortex . 而 Saxe , Carey 和 Kan 2

①收稿日期 :2008209209

作者简介 :沙文居 (19842 , 女 , 云南昆明人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

通讯作者 :李红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wisher [18]认为与心理理论相关的大脑区域是前额叶中部、颞叶和颞顶联合区 (temporo 2parietal junction , TPJ . Happaney , Zelazo 和 St uss [19]则提出 , 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是由腹内侧前额叶皮质 (vent romedial p refrontal cortex , VM PFC 调节的众多能力之一 , 腹内侧前额叶包括了眶额叶皮层 (orbitalf rontal cortex , OFC 和前额叶中部 . 近来 , 对杏仁核 [20221]、扣带前回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 ACC

[17,22]特别是旁扣带回皮层前部 (anterior paracingulate cortex , anterior PCC [23224]、视丘脑下部 [24]、额叶新皮层和纹状体 [25]等部分也都有所考察 .

尽管不同的研究在细化的大脑定位方面存在着差异 , 但是整合脑成像研究的结果来看 , 健康成人完成心理理论任务时激活的区域主要位于额叶—顶叶—颞叶神经网络带 , 集中性的活动出现在前额叶中部、颞顶联合区和颞极 . 从大的范围来讲 , 前额叶在心理理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当中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 一项关于意图推理的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 PET 研究发现 , 被试在完成非言语心理理论推理任务时 , 与物理属性推理任务相比 , 右侧 M PFC 有显著性的活动 [26]. 特别是 , Mason , Banfield 和 Macrae 使用 f MRI 技术来研究关于人的知识是如何在大脑中进行表征的 , 研究者向被试呈现一系列动作知识 , 请被试判断这些动作是人能完成的还是狗能完成的 , 记录脑成像 , 结果发现 , 关于人的行为的判断激活的区域都在前额叶 , 而活动最明显的区域是右侧额中回中部 (right middle and medial f rontal gyri . 研究表明 , 关于人的知识可能在功能上与关于其他动物的知识是相分离的 , 对与人相关的行为做出判断所唤醒的神经活动与心理理论推理所激活的区域相似 [27]. 该研究决定性地说明了前额叶在心理理论能力当中的地位 .

2心理理论涉及的大脑区域的主要功能

, 对各个脑区与心理理论相关的研究进行总结 , , 从整体上把握其神经机制的发展趋势 .

211颞叶侧部

颞叶侧部 (Lateral L 主要由颞极的侧部和下部、颞极和颞上沟后部 (posterior STS 组成 .

, 该区域能够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的材料进行加工 , 从而形成一个语义性的和情绪性的背景 . 这个功能可以帮助个体理解一个故事或者图片是否涉及了心理理论的加工 [28]. 一项 PET 研究发现 , 在个体推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推理表达他

人观点的时候都会探测到左侧颞极显著的活动 [29]. 这表明不论是对自我的心理理论推理还是对他人的心理状态推理 , 颞极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成分 .

L TC 区域当中与社会认知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STS , 该区域对识别他人的行为和意图都具有重要作用 . 脑成像研究表明 , STS 对面孔知觉诸如注视、表情、唇语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非常敏感 [30],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 STS 与个体对目光的反应能力有关 [31232]. Baron 2Cohen (1997 提出对注视的解释在心理理论系统的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Farroni 等人进一步研究发现 , 个体早期对交互性目光的敏感性是后来个体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要基础 [33]. 与此类观点相一致的是 , 功能性成像研究已经发现心理理论任务和目光注视加工都会激活 STS 后部 [34], 由此说明 , STS 在心理理论生理机制的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成分 .

212杏仁核

杏仁核位于中部颞叶区 , 是最近关于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当中所发现的脑成分 . 杏仁核在个体完成心理理论任务时有所激活 , 并且童年期杏仁核损伤的患者在多个心理理论任务上都出现任务失败 . Stone 等人 [20]第一次证明了成年期受到杏仁核损伤的患者同样存在着心理理论缺失 . 两名获得性双侧杏仁核损伤的患者在心理理论任务上表现出困难 , 说明了杏仁核在心理理论上的重要作用可能并不仅仅存在于发展过程中 , 而且存在于成人大脑的“ 在线” 心理理论加工当中 .

213腹内侧前额叶与眶额皮层

腹内侧前额叶 (VM PFC 位于 M PFC 、眶额皮层 (O FC 和前额叶底部区域的交汇处 . Shamay 2Tsoory 和 Aharon 2Peretz 让 VM PFC 损伤的病人完成认知的心理理论任务和情绪的心理理论任务 , 结果发现患者在认知心理理论任务上表现完好 , 但是情绪心理理论任务却完全出现了困难 . 这表明 , VM PFC 可能在情

77第 5期沙文居 , 等 :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中的整合

绪性社会加工方面存在重要的作用 [35].

关于 O FC 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 结构性脑成像研究和神经心理学数据都表明 , O FC 在额颞痴呆的额叶变异 (f rontal variant of fronto 2temporal dementia , fvF TD 神经病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这一结构损伤的患者在实验室心理理论评估测验和情绪决策任务上都表现出任务困难 [36]. VM PFC 包括 O FC 在内的区域如果被损伤 , 那么个体将无法对他人的面部表情进行解码 , 所以无法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 [37], 而基于他人面部信息来对其情绪状态进行解释是心理理论重要的加工过程之一 [38]. Hynes , Baird 和 Grafton 对以往的研究范式和刺激内容进行总结 , 他们认为 , 如果研究中选择的心理理论范式需要被试进行情绪性归因 , 那么 OFC 在心理理论任务中就会有所卷入 [39].

214纹状体和额叶新皮层

心理理论研究中涉及到纹状体的发现并不多见 , 最近的一项病理学研究对额颞痴呆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 F TD 和亨廷顿病(Huntington ’ s disease , HD 两种患者进行了比较研究 . F TD 和 HD 是两种退化性障碍症 , 前者主要涉及到额叶新皮层 , 后者则主要是纹状体的问题 , 两种病症都会改变个体的社会行为 , 并毁坏个体的人际关系 . 结果发现 , HD 患者在对故事和卡通情节进行解释方面存在困难 , 而 F TD 患者则在卡通、故事解释方面和情绪识别方面都存在困难 , 这从侧面反映出额叶新皮层和纹状体对社会行为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5].

215其他相关脑区

在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中涉及到的大脑区域还包括扣带前回 (ACC ,

(M PFC 和颞顶联合区 (TPJ . 无论是 ACC 喙部还是尾部 , ,

和独立于刺激的认知加工相关 [40]. 而 M PFC 和 TPJ , , 主要的分歧在于 TPJ 与 M PFC [17218, ]

阐述 ,

3

, Flusberg (2001 [38]提出了心理理论双加工成分说 , 认为心理理论至少可以分为两种成分加工 , 第一是根据即得的、可观察到的信息来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

探测和解码 , 第二是对解码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推理 , 从而解释并预测他人的行为 . 这两种加工之间的区别是很重要的 , 因为它们存在的基础来自于不同类型的社会 -信息加工技能 . 心理状态解码 (Mental state decoding 主要依赖的社会信息来自于即时的、可观察到的环境 (例如个人行为、音调、面部表情等 , 与之相比 , 推理他人心理状态以对其行为做出解释和预测则涉及到他人所处的问题情境或背景环境

等方面的知识 .

心理状态解码方面的证据主要来自于面部表情识别方面的脑成像研究领域 . 研究普遍认为 , 对他人情绪心理状态进行解码的神经回路可能包括了 OFC 和中部颞叶区 (包括杏仁核在内 . 近年来 , 研究者开始尝试使用 ERP 技术来探讨心理状态解码的机制 . 研究经常使用的任务叫做“ 从眼到心” (“ Reading t he Mind in t he Eyes ” , 首先向被试呈现一个词汇线索 , 可能是心理 /情绪状态词汇或者性别词汇 , 之后向

被试呈现一幅眼睛的图片 , 被试的任务是判断眼睛反映出的情绪状态或者性别是否和前面的线索词汇相吻合 [41]. 尽管 ERP 源定位上存在很多问题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ERP 数据很好地和神经心理学数据相吻合 , 发现了 OFC 和中部颞叶区损伤会破坏

情绪识别能力 . 因此 , ERP 和神经心理学数据提供了证据 , 表明心理理论推理的一个方面———解码他人心理状态可能依赖的神经回路存在于 O FC 和中部颞叶区 .

推理心理状态方面的研究使用着另外一类范式 , 这些研究要求被试完成两类任务 , 一类是要求对心理状态进行推理的任务 , 一类是与前者匹配但是不要求推理心理状态的任务 , 最后对脑成像结果进行比较 . 结果表明 , 左侧前额叶中部可能在对

与心理理论相关的抽象表征进行判断时存在特别重要的作用 .

另一个要提到的是拟化理论 (Simulation t heory . 拟化理论认为 , 观察者模仿被观察者 (被观察者可以是自身的行为 , 从而自动地推理观察者自身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心理状态 , Gr èzes , Frit h 和 Passingham [42]的一项研究对该理论进行了证实 . 研究者让被试看录像 , 一是被试自己举起一个盒子的行为 , 二是他人举起一个盒子的行为 , 并且让被试判断剧中人举起的盒子的重量 , 同时观察神经活动 . 结果发现 , 与

判断他 87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投稿网址 http ://xbgjxt 1swu 1cn 第 34卷

人的行为相比 , 判断自己的行为时顶叶前运动回路 (parietal p remotor circuit 会在行为知觉中有所激活 . 研究使用拟化理论对此进行了解释 , 即观察自己的行为与观察他人的行为相比 , 被观察模仿的行为和自身实际操作的行为能够更加完美的匹配 . 类似的 , 当个体在观察能够反映出一个错误信念的行为群时 , STS 、 OFC 、旁扣带回皮层 (PCC 和小脑都会被激活 , 研究者认为 , 这是自身实际感知到的行为 (客体更换了位置和根据模仿而获得的行为结果预测 (模仿主人公的行为可以推测出

他不能找到客体不匹配的结果 .

双加工成分说的心理状态解码阶段涉及到 OFC 和中部颞叶区 , 而拟化理论涉

及到了 STS 和 OFC. 上面的内容中已经提到过 STS 是属于中部颞叶区域的一个部分 , 那么从生理机制的角度来看 , 在心理状态解码的过程中很可能需要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模仿 , 这种模仿是心理理论推理的前提条件 . 而 PCC 在额叶中部的定位又

能够反映出心理状态推理阶段可能同样需要模仿的参与 , 此阶段的模仿 , 其目的可能在于对模仿的行为和实际感知到的行为进行匹配 , 从而促进心理理论的推理加

工 . 双加工成分说与拟化理论在生理机制上出现了惊人的整合 , 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拟化理论可能贯穿了双加工成分说的两个阶段 , 这是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中的一大发现 , 也是心理理论神经机制建立理论模型探索之路上的一个初步成果 .

由于神经机制方面的理论处于发展初期 , 仅仅包含了小部分的研究结果 , 并不能很好的、完整地解释心理理论所涉及到的所有区域 . 但是 , 小范围的理论发展

将为未来的理论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

4问题与展望

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尽管在细小的定位方面仍然存在着分歧 , 出现整合之势 . 从研究结果来看 , —顶叶—颞叶神经网络带 , 集中性的活动出现在前额叶中部、 , 双加工成分说和拟化理论 , , 也显示出研究领域内值得探讨的一些问题 . 首先 , , 其研究对象多是儿童 . 采用该领域经典 , 认为 4岁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能力的分水岭

[43]. 儿童 , 而现有的结论多来自成人 , 如果将现有的心理理 3~4岁的儿童身上显然是不恰当和不准确的 . 而且 , 想要探讨心理理论的发展机制问题 , 儿童脑成像研究是必然要走的趋势 [44245]. 因此 , 探索一种适用于儿童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的方法将有助于研究者从连续的、发展的角度来探索问题 , 这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之一 .

另外 , 文化或者语言对心理理论脑功能定位是存在一定影响的 , 在成人错误信念任务脑成像研究中发现了颞顶联合区显著的活动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种活动只出现在英语国家的成人当中 , 英语国家的儿童或者英语 -日语双语者却没有出现该区域的活动 [22,46]. 该研究结果提出这样一种研究的思路 , 即在心理理论神经机制发展过程中 , 语言的发展、双语学习和文化差异都可能会对其造成影响 , 探讨这些因素可能有助于对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制形成一个全面性的把握 .

参考文献 :

[1]Bach L J , Happ éF , Fleminger S , et al. Theory of Mind :Independence of 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Frontal

Cortex in Acquired Brain Injury [J].Cognitive Neurop sychiatry , 2000, 5(3 :176-192.

[2]魏勇刚 , 吴睿明 , 李红 , 等 . 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中的作用 [J].心理学报 , 2005, 5:589-605.

[3] Stephanie M C , Dorothy J M , L uke W. 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ory of Mind :Stability and Prediction f rom Ages 2to

3[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2004, 40(6 :1105-1122.

[4] Matthew H S , Karri B. Theory of Mind , Inhibitory Control , and Preschool -Age Children ’ s Suggestibility in Different

Interviewing Contexts [J].J.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 2006, 93:120-138.

[5]李红 , 李一员 . 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关系的发展研究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31(2 :21-

25.

[6] Sabbagh M A , Baldwin D A. Learning Words From Knowledgeable Versus Ignorant Speakers :Links Between Pre 2

schoolers ’ Theory of Mind and Semantic Development [J].Child Development , 2001, 72:1054-1070.

97第 5期沙文居 , 等 :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中的整合

[7] Happ éF G E , Frith U. Theory of Mind and Social Impairment in Children With Conduct Disorder [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1996, 14:385-398.

[8]Siegal M , Varley R. Neural Systems Involved in ‘ theory of mind ’ [J].Nature Neuroscience , 2002, 3:463-471. [9] Doody G A , G oetz M , Johnstone E C , et al. Theory of Mind and Psychoses [J].Psychological Medicine , 1998, 28:397 -405.

[10]Surian L , Siegal M. Sources of Performance on Theory of Mind Tasks in Right Hemisphere 2damaged Patients [J].Brain and Language , 2001, 78:224-232.

[11]Happ éF , Brownell H , Winner E. Acquired ‘ theory of mind ’ Impairments Following Stroke [J].Cognition , 1999, 70: 211-240.

[12]Lough S , K ipp s C M , Treise C , et al. Social Reasoning , Emotion and Empathy in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J].Neuro 2 psychologia , 2006, 44:950-958.

[13]Rowe A D , Bullock P R , Polkey C E , et al. “ Theory of mind ” Impairm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Executive Functio 2 ning Following Frontal Lobe Excisions [J].Brain , 2001, 124:600-616.

[14]Platek S M , Keenan J P , G allup G GJ r , et al. Where am I ? The Neurological Correlates of Self and Other [J].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 2004, 19:114-122.

[15]Vogeley K , Bussfeld P , Newen A , et al. Mind Reading :Neural Mechanisms of Theory of Mind and Self -Perspective [J].Neuro Image , 2001, 14:170-181.

[16]G allagher H L , Frith C D. Functional Imaging of ‘ theory of mind ’ . Trends in Cognitive [J].2003, 7:77-83. [17]Frith U , Frith C.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Social Interaction [J].Current Directions in Science , 2001, 10 (5 :151-155.

[18]Saxe R , Carey S , Kanwisher N. Understanding Other Minds :and Functional Neuro 2 imaging [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 2004,

[19]Happaney K , Zelazo P D , Stuss D T. of Function :Current Them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Brain and Cognition , 2004

[20]Stone V E , Baron -A , Acquired Theory of Mind Impairments in Individuals With Bilateral Amyg 2 dale Lesions [J, 2003, 41:209-220.

[21]V llm B A , W , Richardson P , et al. Neuronal Correlates of Theory of Mind and Empathy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in a Nonverbal Task [J].Neuro Image , 2006, 29:90-98.

[22]K obayashi C , G lover G H , Temple E.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Influence on Neural Bases of ‘ Theory of Mind ’ :An f MRI Study With J apanese Bilinguals [J].Brain and Language , 2006, 98:210-220.

[23]Fukui H , Murai T , Shinozaki J , et al. The Neural Basis of Social Tactics :An f MRI study [J].Neuro Image , 2006, 32: 913-920.

[24]Rilling J K , Sanfey A G , Aronson J A , et al.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Theory of Mind With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J].Neuro Image , 2004, 22:1694-1703.

[25]Snowden J S , G ibbons Z C , Blackshaw A , et al. Social Cognition in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and Huntington ’ s Disease [J].Neuropsychologia , 2003, 41:688-701.

[26]Brunet E , Sarfati Y , Hardy -Bayl éM -C , et al. A PET Investigation of the Attribution of Intentions with a Nonverbal Task [J].Neuro Image , 2000, 11:157-166.

[27]Mason M F , Banfield J F , Macrae C N. Thinking About Actions :The Neural Substrates of Person Knowledge [J].Cer 2 ebral Cortex , 2004, 14(2 :209-214.

[28]Frith U , Frith C D. Development and Neurophysiology of Mentalizing

[C]//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 2 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 2003, 358:459-473.

[29]Ruby P , Decety J. What you Believe Versus What you Think They Believe :a Neuroimaging Study of Conceptural Per 2 spective 2taking [J].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 2003, 17:2475-2480.

[30]Hoff man E A , Haxby J V. Distinct Representations of Eye G aze and Identity in the Distributed Human Neural System for Face Perception [J].Nature Neuroscience , 2000, 3:80-84.

[31]Pelphrey K A , Viola R J , McCarthy G. When Strangers Pass :Processing of Mutual and Averted Social Gaze in the Supe 2 rior Temporal Sulcus [J].Psychological Science , 2004, 15:598-603.

08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投稿网址 http ://xbgjxt 1swu 1cn 第 34卷

第 5 期沙文居 , 等 : 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中的整

合 81 [ 32 ] Puce A , Alliso n T , Bentin S , et al. Tempo ral Co rtex Activation in Humans Viewing Eye and Mout h Movement s [J ] . Journal of Neuro science , 1998 , 18 : 2188 - 2199. [ 33 ] Farroni T , Csibra G , Simio n F , et al. Eye Contact Detection in Humans f rom Birt h [J ]. PNAS. 2002 , 99 ( 14 : 9602 9605. [ 34 ] Calder A J , Lawrence

A D , Keane J , et al. Reading t he Mind f ro m Eye Gaze [J ] . Neurop sychologia , 2002 ,

40 : 1129 1138. [ 35 ] Shamay - Tsoory S G , Aharo n - Peretz J . Dissociable Pref rontal Netwo rks fo r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Theory of Mind : A Lesio n St udy [J ] . Neurop sychologia , 2007 , 45 : 3054 - 3067. [ 36 ] Torralva T , Kipp s C M , Hodges J R , et al. The Relatio nship between Affective Decision2making and Theo ry of Mind in ges Following Vent ral Frontal Lobe Damage [J ] . Neurop sychologia , 1996 , 34 : 247 - 261. [ 38 ] Sabbagh M A. U nderstanding Orbitof rontal Co nt ributio ns to Theo ry2of2mind Reasoning : Implicatio ns fo r Autism [J ] . Brain and Cognition , 2004 , 55 : 209 - 219. 35 : 1378 - 1384. 33 ( 1 : 143 - 147. [ 44 ] 刘 , 张 , 陈 , 等. “心理理论” 岩蔚

晶的神经机制 : 来自脑成像的证据 [J ] . 心理科学 , 2007 , 30 ( 3 : 763 - 765. [ 45 ] 张兢兢 , 徐 . 心理理论脑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J ]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5 , 4 : 110 - 115. 芬 Sciences , 2008 , 12 (4 : 123 - 126. [ 40 ] So mmer M , D hnel K , Sodian B , et al. Neural Co rrelates of True and False Belief Reasoning [J ] . Neuro Image , 2007 , [ 43 ]

何琳琳 , 李 , 潘春妮 . 3~8 岁儿童假装理解和绘画理解能力的研究 [J ]. 西南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 红 [ 46 ] Perner J , Aichhorn M. Theory of Mind , Language and t he Tempo roparietal J unctio n Mystery [J ] . Trends in Cognitive t he Frontal Variant of Fronto2tempo ral Dementia [J ] . Neurop sychologia , 2007 , 45 : 342 - 349. spective2taking [J ] . Neurop sychologia , 2006 , 44 : 374 - 383. [J ] . Neuro Image , 2004 , 21 : 744 - 750. related Potential St udy [J ] . Jo urnal of Cognitive Neuro science , 2004 , 16 (3 : 415 - 426. Abstract : Neural mechanisms of t heory of mind ( ToM which is co nsidered as o ne of t he mo st important neural mechanisms of ToM f ro m t he perspective of brain and t heories respectively and t he aim is to support reference for f ut ure st udies. The result s indicated t hat t he center of neural mechanisms of ToM was

located in f ro ntal and temporal cortex ; perfect neural unificatio ns of t wo t heo ries , dual2p rocess2co mpo nent s and simulatio n t heo ry , were suggested. Key words : theory of mind ( T ; dual2process2component s theory ; simulation theory ; neural mechanism oM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doczj.com/doc/c12990047.html, [ 37 ] Ho rnak J , Rolls E T , Wade D. Face and Voice Exp ression Identificatio n in Patient s wit 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han2 [ 39 ] Hynes C A , Baird A A , Grafton S T. Differential Role of t he Orbital Frontal Lo be in Emotio nal Versus Cognitive Per2 [ 42 ] Gr è J , Frit h C D , Passingham R E. Inferring False Belief s f ro m t he Actio ns of Oneself and Ot hers : an f MRI St udy zes [ 41 ] Sabbagh M A , Moulso n M C , Harkness K L . Neural Correlates of Mental State Decoding in Human Adult s : An Event2 Integration in the Study of Neural Mechanisms of Theory of Mind S HA Wen2ju , I Ho ng , L ZHAN G Ting School of Ps ychology , Southwest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715 , China social skill s beco me at t ractive recently. Current paper review s unitive research findings focusing o n t he 责任

编辑胡杨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对大学生(我们)的影响及其运用 政法学院社会工作姓名:曹双兴学号:0903030003 [摘要]:随着人类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对自己的内心也在不断增进认识,过去,不仅是我们,还有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导致人类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是环境带给的压力和个人的主观努力不足及个人的能力有限,如今,伴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更多的心理学家发现心理疾病产生的最终原因还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不恰当利用,因此,我们要正确运用适当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自己的压力。 关键词: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影响。 正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也正处于变化之中,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以及现在社会的机制不完善性,使人们承受了越来越多外在的压力,也因为此种原因,人类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在不断激增。面对如此多的问题,许多人由于缺乏基本的应对方法,也由于方法的应用不当,特别是过度的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导致了人们面临的心理疾病问题越演越烈。心理防御机制运用不当也成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通过这篇论述让自己和他人更加了解心理疾病并不是外在环境唯一的造成,关键还是在于正确的运用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压抑、否认、投射、升华、幽默、掩饰、补偿退行等。了解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在特定的环境运用适当的理论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解释(用我们身边的例子解释) 1、压抑压抑是我们很多人喜欢用来逃避现实的一种心理防御方法,在我们身边中我们把自己不相信发生的东西而它确实有可能发生压抑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如我们坐公交车其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但我们为了获得自我的平衡而不认为有风险。 2、否认否认是我们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或遇到的不愉快的事采取否认的态度,以获得心理平衡,比如当我们听到自己的亲人死亡时,我们会采取否认态度来抵抗精神打击。 3、投射将自己的欲望和冲动转移到其它事物上以避免心理产生压力,比如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一直在追某个女孩,但却被对方一直拒绝,这时内心的欲望就会以梦的形式呈现。 4、升华用一种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形式来表现以抵消内心的压力。比如我们追那个女孩失败时动的心理防御的人会借助歌声来舒缓内心中的情感。 5、幽默用一种比较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景,比如我们在恋人面前有时会处于尴尬的气氛当中,我们通常会采取幽默的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 6、掩饰这是我自己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处理具体情境中的事情时,由于我们怕暴露自己

心理学知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心理学知识心理的神经生 理机制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心理学知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脑的进化: (1)神经系统的发生: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为链状神经系统。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经系统。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管状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 2.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 (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 (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的功能区 3.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有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其中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按功能分为:内导神经(感觉神经)、外导神经(运动神经)、中间神经。 (2)胶质细胞——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1,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并恢复受损的细胞;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3,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4.神经冲动的传递 (1)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 (2)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细胞间传导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种类: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 特点: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收到“环境的干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到现实的真实状况。 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测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实验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 个案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个案法要求对某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由于个案法限于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结果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经验主义、联想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塔式、精神分析学派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试说明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方式,什么是电传导和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的传导(单个神经元内的传导)实际上是一个神经内局部产生的电位差引起。 神经冲动的传递(两个或多个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由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要经过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部位。 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的运动,跟电流在导线内的运动不同。电流按光速运动,每秒30万公里,而人体内神经兴奋每小时运行的速度只有~320公里。 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的。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有些突触小泡突然破裂,病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的分子受体(另一种化学物质),从而打开或关掉膜内某些离子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这种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怎样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对象。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便成为知觉的对象。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相互转化,而且相互依赖。人们知觉某一对象,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的特点,而且受对象所处背景的影响。在不同背景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知觉可能是不同的。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不仅存在于空间的刺激组合中,而且存在于时间系列中。可见,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像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什么叫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是怎样产生的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现象在视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视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形状、亮度、颜色恒常性等。

颞叶枕叶的神经心理功能神经心理学课件

颞叶枕叶的神经心理功能神经心理学课件*第十五章大脑各叶及边缘系统的神经心理功能神经病学研究所付晓明*第三节颞叶的神经心理功能neuropsychology*一颞叶的解剖结构二颞叶的功能三颞叶损伤的表现neuropsychologyneuropsychology*一、颞叶的解剖结构颞叶位于大脑外侧裂的腹面顶枕沟和枕前切迹连线的前方。 neuropsychologyneuropsychology*颞叶的后方为枕叶的视觉皮层而颞、顶、枕三脑叶交界汇合的区域是整合感觉信息的部位。 颞叶有胼胝体和前联合分别联系左右颞叶的新皮层和原始皮层右方与Brodmann、、区连接。 neuropsychologyneuropsychology*颞叶分外侧面、内侧面和底面neuropsychologyneuropsychology*二、颞叶的功能(一)、记忆功能(二)、听觉信息加工、颞叶皮层参与听觉信息加工过程、语言信息加工、音乐知觉(三)、情绪加工功能(四)、视觉信息加工neuropsychologyneuropsychology*(一)、记忆功能①内侧颞叶海马结构参与近事记忆过程②内侧颞叶损伤后出现逆行性遗忘现象③左颞叶参与了词语信息的保持、再认和回忆过程。 neuropsychologyneuropsychology*(二)、听觉信息加工、颞叶皮层参与听觉信息加工过程图听觉过程neuropsychologyneuropsychology*neuropsychologyneuropsychology*、语言信息加工研究方法:双听法右耳左耳左颞叶右颞叶语言类听觉材料:如数字、词语、音节等。

101种心理防御机制(细化)

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的先后顺序 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肛欲期:1.5—5岁 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 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 a)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b)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脏的现实并不是真的!” c)幻想中的否认:坚守不正确的信念,所以不愿意看到现实。 d)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让自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 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 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给与非人类。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担忧。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觉。 12、抵消与仪式:你做着违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作为弥补你又在另外的象征形式上惩罚自己。 13、隔离(情感):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14、外化:你认为“社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到内疚。 15、转向自身:你对某个人生气,转而攻击或者杀掉自己。 16、消极主义:你拒绝合作,并且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 17、小团体化(compartmentalization):你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18、敌意的攻击:你进入争斗以隐藏不愉快的情感。 第一生殖器期:2—6岁 19、替换:你感到跟一个人亲近,但却转变为亲近另一个人或者状态。 20、象征化:你赋予一些心理功能以不合理的意义。 21、凝缩:你把完全不同的想法聚在一起,使它们成了整体。 22、幻想形成或者白日梦:你持续地幻想一些沮丧的或者高兴的场景,并且知道那是幻想。 23、搪塞:你为了一个目的和因为某个原因撒谎。 24、闲聊:你对不知道的事情撒谎,以减少低自尊感。 25、压抑:你忘掉不应该忘掉的想法。 26、否定性幻想:你对发生在你面前的灾难视而不见。 27、力比多压制(精神上的性压制):你对性或者武断感到害怕,所以你变得依赖(口腔)或者固执。 28、自我压抑:三种使用途径 a)一种功能受到干扰:你的自我功能或自我强度停止工作,所以你不能感受某事导致的不愉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自古以来,人类就希望知道心理是怎样产生的。由于人会做梦,能够梦到早已去世的亲人.因此有人认为,人的灵魂相肉体是互相分离的,人死以后,灵魂会跑到另一个世界中去。由于人的心脏和人的生命的存亡有直接关系,人在高兴或悲伤时,心脏都有特殊的反应,因此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也有一些人由于看到脑的损伤,会引起某些认知功能的丧失,因而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终于认识到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这个认识是得来不易的。近30年来,由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电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了许多崭新的认识,这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章将简要介绍脑和神经系统的最一般的知识。首先介绍神经系统的进化,特别是脑的进化。进化的观点是研究脑的一个重要的观点。了解神经系统的发生和发展,对揭示心理的种系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其次介绍神经元的构造和神经兴奋传递的特点。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或神经回路。再次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大脑是进化阶梯上最后出现的脑组织,是各种心理活动最重要的物质本体。本章还介绍了各种不同的脑学说,特别是当代影响最大的机能系统学说和模块学说。最后介绍内分泌系统及其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第一节神经系统脑的进化 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物质,它由100亿以上的神经细胞和1000亿以上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每个神经细胞又可能与其他神经细胞存在1万个以上的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这样一块复杂的物质是怎样产生的呢? 从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以后,进化的观念已深入到不同学科的研究中。人脑是自然界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从没有神经系统的单细胞动物,到脊椎动物复杂的神经系统,再到高度复杂的人脑,经过了上亿年的发展。研究脑的进化,不仅对揭示人脑的秘密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了解脑与心理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本节将概述神经系统与脑的进化,包括神经系统的发生、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和高等脊推动物的神经系统等。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 根据科学家的推算,地球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在地球形成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温度很高,一切元素都呈现气体状态。后来温度下降了,才有了岩石、水和大气等无机物。大约又过了十几亿年,地球上开始出现了生物,即生命现象。生命出现以后,又不断发展和分化,大约在几亿年前、产生了动物和植物的分化。动物出现以后,又不断地进化,开始是无脊椎动物,后来是低等脊椎动物.再到高等脊推动物。动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产生了神经系统,以后又产生了脑,这就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基础。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图2—1)。一个变形虫就是一个细胞,它是一团形态不固定的原生质。胞体向不同方向伸出长短不同的突起、叫伪足。变形虫虽然很简单,但能对外界多种刺激作出反应,如趋向有利刺激(食物),避开有害刺激(玻璃丝);饱食以后不再对食物发生反应等。 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它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而是由一个细胞执行着各种机能。不过,在变形虫身上可以看到其结构的初步分化,即有内浆和外浆之分。外桨在身体表面,是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分;内浆在身体里面,负责体内的功能。外浆与内浆的分化是动物神经系统产生的前奏。

心理学论文题目汇总

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汇总《教育心理学》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及其心理治疗与预防策略研究军队技术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现状研究 初中教师职业压力研究 小学生成功发展能力结构的研究 中学生控制源、自尊与人际关系发展的研究 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社会行为发展特点及关系的研究 中美青少年人格教育比较研究 青少年压力应对的维度、结构及相关研究 沙盘游戏作为儿童心理教育技术的探索 大学生焦虑与自我概念、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分校、合校教育模式对澳门中学生性别角色认知的影响 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和创造性的关系研究 故事情境对儿童理解白谎的影响 城市幼儿园幼儿的焦虑问题及辅导策略研究 现代中学生非智力素质的因素分析及其培养 澳门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 对山东、广东体育高考生使用兴奋剂的心理调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维度关系的研究 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多校区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 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研究 书写训练对于帮助克服考试粗心现象的实验研究 青少年学生公正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 中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 儿童的欺负行为和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情绪归因的特点及其与气质的关系研究 多元智能的多元测评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观的影响 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博士) 汉藏族大学生心理品质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职校生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实验研究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英语课堂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 提高中专学生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英文]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名词解释] 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卫机制的意义: 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具体内容介绍: 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3方面的胁迫,如果它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然而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3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即要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要使超我能够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我们可以把防卫机制的类型分为十六种,属五大类。 (一)逃避性防卫机制 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这类防卫机制有以下四种形式:压抑、否定、退回、潜抑; (二)自骗性防卫机制 此类防卫机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它含有反向作用,走向另一极端,邪派的会扮成极正派的,去瞒过自己和别人。合理化作用的,总会为自己找出些理由来自辩。抵消作用的,同合理化作用相似,但不单独用理论来自卫,而是加上具体的运用。隔离、理想化及分裂等作用也是运用技巧的方法来欺骗自己或别人。以上六种,也是人们常运用的防卫方法。 (三)攻击性防卫机制 人心里产生不愉快时,但又不能向对象直接发泄,便会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对象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或把自己的不是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判断他人的对错。这类防卫机制有两种方式——转移和投射。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神经系统的进化 1、神经系统和脑的进化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无脊椎动物“发头现象”;脑的产生脊椎动物管状神经系统 3、脑进化的特点 脑的相对大小变化 皮层相对容积和面积的变化 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 4、脑的进化为人类文化的产生奠定物质基础;脑的变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 二、神经元的构造和神经兴奋传递的特点 1、神经元 含义 作用 组成 胞体 树突(头部):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尾部):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形态 突起数目: 单级、双极、多级细胞 功能: 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 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联络);连接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 (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 2、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 为神经元生长提供线路 形成绝缘层,使得快速传递 输送营养 清除过多的神经递质 3、神经冲动的传递 神经冲动 含义(静息到活动) 分类 电传导: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 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突触间传递,借助神经递质 突触接触部分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4、神经回路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神经元连接方式 发散式 聚合式 环式连接 ?三、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外周神经系统: 将脑、脊髓与身体其他部分联系起来感觉链接运动链接自主链接传递感觉和运 动信息 ?脊神经31对 ?脑神经12对 ?植物性神经 ?交感神经(应付紧急情况) ?副交感神经(平衡抑制) ?两者具有拮抗性质 ?2、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 ?脊髓 ?含义:低级部位 ?横切面“H”形的灰质;灰质的外面为白质 ?作用 ?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 ?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膝盖反射) ?脑干 ?延脑“生命中枢” ?桥脑传递信息;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 ?中脑“视听反射中枢” ?网状结构 ?上行系统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 ?下行系统肌肉紧张加强或减弱 ?间脑 ?丘脑“中继站” 除嗅觉外 ?下丘脑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 ?小脑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 ?边缘系统(哺乳动物以下没有) ?海马记忆 ?杏仁核情绪 ?扣带回注意 ?3、大脑结构和机能

罪犯态度转变的心理机制与方法研究

第28卷第1期江苏警官学院学报Vol.28No.1 2013年1月JOURNAL OF JIANGSU POLICE OFFICER COLLEGE Jan.2013·犯罪学研究· 罪犯态度转变的心理机制与方法研究 王伟 摘要:罪犯改造态度是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对改造过程和改造活动所持有的稳定的、持久的内部心理倾向。罪犯改造态度是其改造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罪犯心理的转化与矫正,实际上也是罪犯态度的转变过程。监狱管理方面应通过加大教育说服力度,重视建设健康的罪犯改造群体以发挥群体效应,公平、公正地运用奖惩制度力争,改善监狱环境以营造良好的改造环境等措施,以促进罪犯改造态度的良性转变。 关键词:罪犯改造态度罪犯心理犯罪预防 中图分类号:D917.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1020(2013)01-0067-04 一、罪犯改造态度内涵界定 (一)罪犯改造态度概念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态度是指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为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基于这一定义,笔者认为,罪犯改造态度是指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对改造过程和改造活动所持有的稳定的、持久的内部心理倾向。罪犯改造态度包括以下四个内涵:、罪犯、改造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罪犯改造态度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监狱中与改造有关的一切人与事;罪犯改造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将不会轻易改变;罪犯改造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①(二)罪犯改造态度的构成成分和分阶段变化理论 态度由三种成分构成,俗称ABC模型,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罪犯改造态度的构成成分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罪犯改造的认知成分是指罪犯对于改造活动的认知综合,具体包括观念,概念、意见、评价等。罪犯改造态度的情绪成分是指罪犯在改造中的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如对于改造接受还是拒绝,积极还是消极。罪犯改 收稿日期:2012-12-31 作者简介:王伟(1989-),男,江苏泰兴人,汉族,上海政法学院政法干警试点班监狱学1123班学员,江苏高淳监狱民警,上海,201701。 ①段晓英:《罪犯改造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 -67-

心理机制研究

《学生认知与学科教学:案例与分析》编写体例 (2015-6) 第一章心理机制指导下的支架构建课堂教学研究 第一节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体现 一、“支架式教学”认知规律 (一)支架式教学的解读 1. 支架式教学的概念 关于什么是支架式教学 , 在其性质判断上也存在一些分歧。 (1)从教学策略层面出发 一些学者从教学策略层面出发对支架式教学进行界定, 如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有关文件将支架式教学界定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2)从教学理念层面出发 另一些学者从教学理念层面对支架式教学进行界定, 如有学者称 , 支架式教学是在社会建构主义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一种以实现儿童认知发展潜能为根本目的、以师生平等交往为基本途径、以教师对儿童发展的准确把握为鲜明特征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是支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仅仅从教学策略层面出发,容易将支架式教学简单等同于教师示范或指导策略, 这和支架式教学所依托的理论背景社会—历史互动理论是相违背的, 不能达到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的效果。 (3)专家的观点 对支架性教学的理解不应从课堂教学的微观角度出发, 应从系统方法的角度对其进行宏观思考 , 将支架式教学视为一个独立、有机运行的系统, 需要对其本质及价值追求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应从教学理念角度出发对支架式教学进行界定,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是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产生的一个重视有能力的他人对学生进行依存性的帮助, 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师生互动、共同建构的过程。 2. 支架式教学的特征 支架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 那么这个完整的过程应该包含搭建支架、

精神分析学派101种心理防御机制

101种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指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如压抑、压制、否认、投射、转移、文饰、解除、自居、补偿作用等。 自我防御的特征: 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例如,某工人在车间受到组长批评,于是说:“我才不在乎呢!”随后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废品以消心中之愤,就是合理化与迁怒的双重作用。 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的先后顺序 一、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二、肛欲期:1.5—5岁

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 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 a)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b)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脏的现实并不是真的!” c)幻想中的否认:坚守不正确的信念,所以不愿意看到现实。 d)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让自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 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 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给与非人类。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担忧。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觉。 12、抵消与仪式:你做着违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作为弥补你又在另外的象征形式上惩罚自己。 13、隔离(情感):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14、外化:你认为“社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到内疚。 15、转向自身:你对某个人生气,转而攻击或者杀掉自己。 16、消极主义:你拒绝合作,并且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 17、小团体化(compartmentalization):你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18、敌意的攻击:你进入争斗以隐藏不愉快的情感。

心理学知识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心理学知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脑的进化: (1)神经系统的发生: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为链状神经系统。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经系统。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管状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 2.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 (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 (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的功能区 3.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有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其中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心理学研究类型

心理学研究类型 研究类型 心理是生物神经活动的产物,心理起源的研究主要从比较心理学(研究各生心理学物物种神经功能及心理发展水平),发展心理学(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两方面进行。动物神经系统的产生是心理起源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在前科学阶段属于哲学范畴,科学心理学的涎生是以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研究所为标志,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是这一学科成为科学的转折点。其后的一百多年,心理学门派纷争及高度发展,学科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心理学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在于视角及立场,因为它本身具备两者的特点。 心理的起源,尤其是人类高级心理过程,如思维、语言、情感、意志、高级心理特怔的产生,是神经基础及人类社会化进程的产物,所以我们不能以单纯的生物学观点来研究此命题。

延续性 纵向研究 longitudinal method,也叫追踪研究,它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定期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贝雷(N.Bayley)以61个初生婴儿为对象,以智力发展为研究主题,从1929年开始长达36年的追踪观察研究,取得了人类智力发展方面的许多重要成果,即著名的柏克成长研究(Berkeley Growth Study),可谓历时最长的纵向研究之一。 纵向研究在规定的时期内对同样对象的心理活动及其 特点进行反复测查,因而能详尽地了解其发展、变化过程,具有很高的连续性。但周期较长,易受社会环境的变动影响,被试样本也易减少,且测量的数据也易因反复测量而影响被试情绪,造成准确性下降。 横向研究 cross-sectional method,也叫横断研究,它是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的研究。例如,要了解10-1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可以同时对10岁、12岁、14岁、16岁四个年龄组个体进行测试,比较研究。这种研究类型省时间,但比较粗糙、不够系统、不能全面反映问题。 纵横研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防御就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得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ego)得功能。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得冲动时,就会以预期得方式体验到一定得焦虑,并尝试用一定得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得防御(defense of ego)。防御就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得冲动、内驱力、欲望与想法,它们主要就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得性得欲望与攻击性。一般来说,防御就是在潜意识里进行得, 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根据个体防御机制运做得水平不同,导致得结果也不同。 精神分析理论将心理防御机制分为四类: ①自恋性防御机制(narcissistic defense mechanism):这种防御机制在5岁以前得儿童、成年人得梦境与幻想以及精神分裂症得患者中常见,主要有: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分裂作用、歪曲作用等; ②不成熟得防御机制(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这种防御机制在3~16岁得儿童与青少年中,在人格障碍与情感障碍以及神经症患者中常见,主要有:非精神病性投射、防御认同、被动攻击、见诸行动等; ③神经症性防御机制(neurotic defense mechanism):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或成年人应激反应时,主要有:压抑、置换、退行、隔离、反向形成、抵消、合理化等; ④成熟防御机制(mature defense mechanism):就是成年人常用得防御机制,主要有利她、升华、幽默等。 其实通俗得说,所有得人都用“防御机制”将痛苦得感情与记忆排斥于意识之外,那些正在进行心理治疗得病人也不例外。可以说,防御机制就是用来使自己适应来自心理内部(内驱力或超我)或心理外部(外在世界)得应激(stress)状态得。在我们得实际咨询过程中,咨客得防御机制就是造成阻抗得一种重要原因。 一、否定作用 这就是一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得事实得潜意识心理防卫术。它就是最原始最简单得心理防卫机制。 儿童闯祸后用双手蒙住眼睛、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象鸵鸟一样“眼不见为净”得行为,即为“否定作用”得具体表现。这种防卫术能使个体从难以忍受得思想中逃避,也同样可借此逃避个体难以忍受得愿望、行动、事故,以及由此引发得内心焦虑。 应当注意得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有意否定许多事实。例如即将结婚得姑娘由于羞涩而回避婚恋话题。这种连自己也能意识到得自我否定现象,并非潜意识中得否定。所以不算就是心理防卫机制所指得“否定作用”。 真正得否定作用就是在潜意识情况下进行得,例如父母很可能对自己孩子得生理或心理方面得缺陷不予承认,即使孩子得缺陷早已人人尽知。这时个体不但否定了事实,而且真得相信没有发生,有时会达到妄想状态,便成为“精神病”症状了。 事实上,否定作用并不能使我们完全否定问题存在得事实,只就是使我们否定对这些问题存在得注意力而已。不过,有时否定得心理防卫机制可以说就是一种在心理压力中保卫自己得感受,或给人多一点时间做考虑与做决定。然而,不可忽略得就是否定作用在一般行为表现上,足以妨碍人们对问题得适应,因为其机理就是躲避问题以代替面对问题。 【案例】 某女,38岁,自幼聪明活泼,学习成绩良好,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22岁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其夫由于意外坠楼身亡,她得知此讯矢口否认,拒不相信这个事实,两眼呆滞,行动迟缓,不去辨认尸体,坚持认为弄

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综述11

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综述 关键字: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健康情绪平衡矛盾冲突 摘要: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除环境压力过大时个体认知结构混乱,和个体能力、主观努力不足以外,第三种原因是过度应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挫折,久而成习造成心疾。本文论述了人的心理防御机制的十四种类型;指出它对人的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分析了由于采取非理智态度而从健康心理逐步发展到心理疾病的几个阶段;明确了保持心理健康的几项重要原则。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防御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的功能。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的防御。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它们主要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性的欲望和攻击性。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其实通俗的说,所有的人都用“防御机制”将痛苦的感情和记忆排斥于意识之外,那些正在进行心理治疗的病人也不例外。可以说,防御机制是用来使自己适应来自心理内部(内驱力或超我)或心理外部(外在世界)的应激状态的。 二)心理防御的机制的分类和类型 2.1早期的S.Freud曾经提出,婴孩期的体验对防御机制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口欲期的吐出是投射机制的雏形,内射起源于口欲期的吞咽动作"A.Freud 认为随着个体的心理发展,其所采用的防御方式也会发展,因此可从不同发展阶 段将防御机制分为最原始的防御和最成熟的防御le]" 防御机制层级研究的权威GeorgeEvaillant(1971)在长期跟踪研究30名男性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后将防御分为四种连续的防御方式:自恋性防御!不成熟防御! 神经症性防御和成熟防御[vl" (l)自恋性防御包括妄想性投射!精神病性否认及歪曲等三种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常见于1岁以前的儿童或成人的幻想中"对于当事人,这些机制似乎可以 改变现实,而在他人眼里,当事人则显得疯狂"通过传统的解释性心理治疗往往 不能使其改变,但是服用药物!脱离应激环境和人的逐渐成熟可使其暂时消失" (2)不成熟防御包括投射!被动攻击!分裂型想象!疑病!解离!付诸行 动等六种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可见于3岁到15岁的健康人和性格类似于这个年龄 的成人!情感性精神障碍及接受心理治疗的成人"对于当事人,这些机制可以改 善因人际关系紧张和严重丧失所致的痛苦"在他人眼里,当事人是那种难以让人 接受的人,或称为行为不良"虽然通过传统的心理治疗难以使其改变,但是在长 期的心理治疗过程中,通过治疗师反复和带有强制性的解释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善 可使其改变"随着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和成熟,这些机制的应用会减少" (3)神经症性防御包括反作用形成!潜抑!转移及理性作用等四种防御机 制,这些机制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成人遇有急性应激时或具有神经质倾向的正常 人"对于当事人,这些机制可以改变个体的各种情感和本能表现,但在他人眼里, 当事人显得有些古怪!神经质,通过传统的解释性心理治疗,可以使之发生戏剧 性的改变" (4)成熟防御包括假性利他!压抑!幽默!期望及升华等五种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杨凤池 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防御概念的背景 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有三大基石: 1、意识分域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2、心理性欲理论: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潜伏期、成年期 3、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防御概念的起源 1894年弗洛伊德首次在其著作《The Psychoses of defense》中使用防御(defense)这个 概念来描述自我(ego)对不愉快的情感或痛苦的念头进行抗争的心理过程。后来,弗洛伊德曾一度放弃防御这个词,并用压抑(Repression)这个词来替代防御所表达的内容。 防御的描述性定义 S.Freud(1926年):防御是自我为处理、控制导致神经症的冲突所采取的措施。防御因 焦虑而起,其功能是保护自我。这种焦虑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本能的张力;二是超我的压力;三是现实的危险。 《心理治疗指南》:防御是自我用以对付来自本我、超我压力的手段。当自我受到本我、 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与痛苦感。 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 A.Freud 认为:“每个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在其言行中都不同程度地使用 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防御机制。”只要能应用这些防御机制来维持内心的平衡,而不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时,就不能称之为病态。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他们是无意识或是部分无意识的。 2、防御机制是依靠自尊或自我美化来保护自我免受伤害,从性质上可以分为积极与消极二大类。 3、防御机制似乎有自我欺骗的性质,也就是说它是以掩饰/伪装自我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行为、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的。是一种阻断某种心理过程而使自我免受焦虑之苦的自我保护方法。 4、防御机制本身并不是病态的,相反,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它的作用可能导致病理性的后果。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使用,也可重迭使用。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和应急机制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和应急机制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简介】梨树县郭家店镇第二中学郭丽的《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和应急机制研究》于2015年10月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为“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编号为D/2011/02/443)。 一、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林德曼于1944年最早提出了“心理危机”这一概念;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心理危机干预已正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课题。迄今为止,发展出很多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心理危机”这一概念逐渐引入我国。1992年12月,在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讨论会;1994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成立,国内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正式进入起步阶段。但其时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国外理论进行综述和概括的层面。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既要面对来自生理、心理、环境的重大变化,又要承受更多的来自于学业、人际关系、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如社交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严重者还会悲观厌世、出现轻生念头。近几年来,学生因为心理危机而造成的恶性案例不绝于耳。目前至少有16.%的青少年学生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问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 此外,由于学校生活的集群性和群体构成的同质性,发生在学校领域的心理危机往往更具有传染性,很容易带来整个校园的混乱。中学生心理危机已成为一个不得不关注的紧迫问题,为了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必须实行科学性和强制性的干预,还必须建立一整套应急机制。研究青少年学生面临的压力状况,指导和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与心理压力有关的各种问题,这对于维护与增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1、危机:是一种认识,是个体认识到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超过了自己的应对能力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2、心理危机:是人们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遭遇(意外伤害、亲人死亡、学习成绩下降、重要考试失败、人际关系紧张等)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是一种严重的应激反应。 3、危机干预:心理学领域中,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体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危机的成功解决有利于维护与增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人生的宝贵经验和积极向上的动力。 4、应急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指部学校建立专门的常设机构,通过有效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现有教育、治疗、安全等资源进行预防和控制学生心里突发事件而形成的一整套机制的总和。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现代心理危机干预之父caplan认为,当一个人面临困难情景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困扰,但这种心理失衡状态或出现的心理危机是暂时的,只要帮助当事人建立起足以克服困难处境的支持系统,他们就能走出心理危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