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对数学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

1、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资助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通过各种活动,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2、通过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加强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重视

口算,加强估算,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量关系。

3、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

学过程,让每个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包括小数、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空间与图形、统计和可能性、综合应用(一)(二)、方程及总复习七个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算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2、使学生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混合运算式题,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

3、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够用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4、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图形变换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图案。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互化。并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测定直线和测量两点间较远距离的方法,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密铺,能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密铺图形。

6、进一步学习统计表,会填写较复杂的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的“合计”、“总计”的具体意义,会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对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理解统计表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7、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学

过的运算定律、性质和计算公式。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方程。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一些比较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

8、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可能性以及综合应用等领域的知识得到系统的整理,数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得到加强,能力得到发展,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过程方法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2、在调查、探究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对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过程。

3、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适时渗透转化、对应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尝试根据给定的可能性,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

5、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转化、对应、方程、

假设、还原、统计、数形结合等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体会数学在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作用。

2、在调查、探究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不挑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节约用水、健康生活的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初步知识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4、帮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正确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在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建立“新”、“旧”图形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对应思想。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实际测量的方法。

4、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1、正确确定小数乘、除法中积、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2、利用图形特征解决一些较灵活的实际问题。

3、对学生户外学习活动的组织及任何一种测量方法的掌握要有一个反复实践

的过程。

4、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如何找等量关系。

第九册数学教学进度计划

单元备课

本单元体现课标的思想:

本单元教学重在数的运算上。发现算理,总结计算方法。是在整数的乘除法基础之上进行的。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的不同表现形式,理解数的运算规律,能够进行数的不同形式的转化和内在联系。同时加强估算意识。教学目标:

在巩固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通过大量练习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口算,学生在尝试中体会小数的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在解决计算中掌握,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在交流中发现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用所学方法解决有关的计算,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探索小数乘除法的灵活计算和简便计算,在学习中体验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养成计算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使学生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的计算小数混合运算式题,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够用分步列示或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从算理上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经历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的探究过程。能从大量的实例中通过观察、对比理清规律,总结计算法则。提高估算能力,能根据计算式题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估算。根据学生已有的的知识经验探讨小数乘除法中积商和因数、除数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实际问题合理提出解决策略,并进行正确计算。

课时备课小数乘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加法与乘法的关系揭示小数,观察小数乘法的算式,通过交流比较得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较熟练的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难点:

实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完成计算,再将积转化为小数。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2×10= 70×100= 0.5×100= 0.01×1000=

20×10= 7×100= 5×100= 0.001×1000=

观察算式

1、选择一组说一说表示什么?

2、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十倍,积也跟着扩大十倍。反之一个因数缩小十倍,积也跟着缩小十倍。)

3、仿照上面的例子你能说几个有这种规律的算式吗?

二、新授:

(一)、情境导入,出示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方法。

1、出示图片: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教师适时点拨由整数乘法引入小数乘法(买三听橘汁用多少元钱?)

2、学生试着提出问题。

6个水杯多少元?

5千克苹果多少元?

3、列式展示。

第一种加法计算:2.8+2.8+2.8+2.8+2.8+2.8

第二种乘法计算:2.8×6

为什么可以用这个乘法算式计算?(因为6个2.8连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等)说一说:4.5 ×5各表示什么?给同桌出一个算式说一说。

4、探讨计算方法。

想一想:2.8×6=?是怎样计算的?

生汇报1:将2.8扩大十倍转化成28。即28×6=168,2.8扩大十倍积也扩大了十倍,所以28×6=168,2.8×6=16.8

生汇报2:从数的组成及乘法意义去考虑 5、动手列竖式:

2 . 8

扩大十倍 2 8 × 6 ×

6 1 6. 8 缩小十倍 1 6 8 看着算式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扩大倍数变成整数计算,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6、用你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好吗? 4.5×5 = 4.5×0.5 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7、总结方法 三、练习;

2、根据28×21=588,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2.8×21= 0.28×21= 280×21= 0.028×21= 2800×21= 28×210=

3、 先说说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在计算。 0.82 × 64= 7.8 × 36= 1.28 × 15= 四、作业:6页4题自选5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上节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懂得要把积化成最简小数,提高计算速度,加强笔算训练,通过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积的小数末尾的0要划掉,把小数化简。

教学难点:熟练应用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体验成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说小数乘法的意义。

2、笔算:16×12 1.6×12

3、说说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4、纠正昨天作业中的错误现象

(教师把昨天出现的问题用投影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分析原因) 二、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说一说下面各题的意义。

5.03×6 3.21×15 2.61×4 2.3×65 2、 学习新内容

出示:15×0.4 0.24×0.15

(1)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意义有什么变化吗? (2)独立计算(计算是应注意什么)化成最简小数 3、试一试填表;

×4

4、口算:

0.2×4 3.5×2 2.7×3 0.6×9 1.5×6

0.16×6 0.8×50 6.78×0 1.05×8 1.3×5

5、笔算:看谁的速度快,对得多。

0.077×36 805×15 18.5×12

三、作业:5页2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准确、熟练计算。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积的小数点位置,准确把握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特殊情况。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说一说下面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口算。

0.5×4= 1.4×5= 0.25×8= 0.13×3=

2.6×0.2= 7.4×0.1= 6×0.05= 1.25×0.8=

2、填空。

计算小数乘法,先(),再(),就从()。

3、下面的计算有错吗?如果有改一改。(根据自己身上的问题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做题认真的习惯)

0.056×0.021=0.00168 0.048×2.5=0.1200 1.86×0.075=

0. 0 5 6 0. 0 4 8 1. 8 6

×0. 0 2 1 × 2. 5 ×0. 0 7 5

5 6 2 4 0 9 3 0

1 1

2 9 6 1 2 9 2

0.0 0 1 6 8 0. 1 2 0 0 0.1 2 8 6 0

二、提高练习

1、根据38×46=1748,很快地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3.8×

4.6= 0.38×0.46= 0.038×4.6=

0.38×0.046= 380×0.46= 3800×0.046=(让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2、计算下面各题。(计时5分钟)

1.84×3.6=

2.57×1.8=

3.93×0.45=

5.63×0.28= 0.174×8.9= 7.3×5.04=

3、(1)84.6的1.5倍是多少?

(2)42与73.8相乘的积是多少?

4、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两辆汽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2.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9千米,4.6小时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三、作业:7页9、10、11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计算、观察、思考,发现积与因数的关系,从而提高运算速度和正确率。教学重点:

通过计算、观察、思考,发现积与因数的关系,从而提高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1) 7×0.6= 9×0.08= 18×0.3= 12×0.4=

2) 1.5×6= 4.5×100= 4×2.5= 8×1.25=

2、分别说一说上两组题的意义。

二、发现规律

1、观察上两组题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再观察积与另一个因数有什么规律?

3、练习:先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56×0.8= 75×1.3= 105×0.72=

1>”、“<”。

65×0.8 720×0.98 9.8×1

2、计算

47×0.6 206×0.25 314×2.8 520×9.5 95×0.104 800×0.32

四、作业

6页7题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估算的习惯,并能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准确的估算出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估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你还记得长方形面积公式吗?

请你估算一下教室的面积?你是怎么估算的?

你能估算出98?49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吗?你是怎么估算的?

估算在我们生活中常用吗?请举例。你觉得估算在我们科技这么发达的时代里还有吗?

二、新授

1、出示张佳房间的地面是长方形的,请你先估计房间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再用计算器计算出房间地面的面积。

长:3.9米宽:3.11米(凑整数的方法)

先让学生估算一下,再让学生计算,验证自己估算的出入的大小,确定估算的方法。

2、根据例题引出地毯的长是3.2米,宽2.06米,估算一下,你是怎样估算的?(少乘用加的方法)

3、床的长是1.8米,宽是0.85米,看一看数字有什么特点?应如何估算。(多乘用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玲玲再用计算器计算,4.86*7.3时,得到的答案是354.78,你认为对不对?如果不对问题应出现在哪里?

2、请你帮助估算一下绿地的面积

四、板书

3.11 3 3.9 4

3 ? 4=12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懂得求积的近似值的必要性,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实际需要与题目要求正确的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实际需要与题目要求正确地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懂得求积的近似值的必要性,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实际需要与题目要求正确的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8?4 0.32?2 0.8?12.5

7.8?0.01 3.2?0.2 0.08?0.08

9.3?0.01 8.42+5.8 4.8-0.48

2

说一说是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的。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师: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2、教授新课。

出示:老师买布料,每米87.3元。买0.85米应付多少元?买0.64米呢?1)、指名读题,帮老师算一算应带多少元钱去。

2)生列式计算。

3)指名学生板演:

87.3?0.85=74.205(元)

4)应付多少元?生讨论。

5)教师板书:

87.3?0.85 ≈74.21(元)

答:应付74.21元。

6 )自己完成第二问。

3、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或题目要求取近似值,取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要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

三、巩固练习。

1.按要求求下面各数的近似值?

3.9495 (保留一位小数)

5.9994 (保留两位小数)

4.9045 (保留整数)

2. 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1.02×4.2 3.84×0.7

四、作业:完成2题

五、板书:积的近似值

老师买布料,每米87.3元。买0.85米应付多少元?买0.64米呢?

87.3×0.85≈74.21(元)

8 7 . 3

× 0.8 5

4 3 6 5

6 9 8 4、

7 4.2 0 5

答:买0.85米应付74.21元,买0.64米应付55.87米。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计算的计算顺序,熟练掌握四则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中变换数字,使学生自主地将运算方法运用到小数中,体会运算法则、运算顺序的一致性。

教学重点:在计算中体会小数的两三步计算步骤和方法与整数的相同,并知道在解决问题上的思路也是相同的。

教学难点:能体会出小数的解决策略与整数之间的相同性。为解答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一、口算:

2.4+0.6 8-4.33 2.4×0.5 1.2×0.6 2.1-0.6

5.2×2 0.28+0.39 2.2×0.7 2.4×0.6 3.7+

6.3

二、利用整数的计算,引出小数的计算。

1、出示问题:妈妈骑车每小时可行10千米从家到单位用半小时,爸爸每小时

比妈妈快3千米,从家到单位也是用半小时。从家到爸爸的单位有多远?2、学生列式计算。从中复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计算的方法。

(1)修改条件:爸爸每小时比妈妈快3.5千米。你会计算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2)说一说,再尝试计算:12页试一试

(3)教师重点介绍中括号的写法和用法。

(4)通过以上的计算你知道了什么?(小数混合计算方法)

三、练一练:

计算:

2.4-2.4×0.12+

3.6

51+(4.1-2.5)×0.01

2.6×[

3.71-(2.4+0.31)]

四、作业:P14 T2 3

板书:小数乘法

整数混合计算方法: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先乘除,后加减。

小数混合计算: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先乘除,后加减。

[ ] 中括号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抓住准备题中的数字特点,利用整数简算的方法迁移到小数计算中,会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应用于小数的计算中,并会用乘法运算定律、减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的精确性。

教学重点:

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迁移到小数的计算,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运算定律的基础上,会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应用于小数的计算

一、复习。

1.口算。

2.5?4 1.25?0.8 32?25?4

0.5?200 0.5?1.01 125?18?8

问: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学过那些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a?b=b?a (a?b)?c=a?(b?c)

(a+b)?c=a?c+b?c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5?46?4 47?8?125

48?99 54?61+61?46

3.小结: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小数乘法也可以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板书课题: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二、新授。

学生尝试计算。

2.5?9.76?0.4 12.5?8.8

学生板演后,要讲出简算依据。

小结:运用定律计算,如果能设法使一个因数转化为整百数或者两个因数相乘的积为整百数就能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0.125?4?8 0.5?0.46+0.5?0.54

2.看看谁聪明。

3.2?1.25 2.5?99

四、作业。P15练习三t6题。

五、板书:

小数乘法的简算

2.5?9.76?0.4 =2.5?0.4?9.76 =1?9.76

=9.76

12.5?8.8

=12.5?(8+0.8)

=12.5?8+12.5?0.8 =100+10

=110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巩固简便运算,培养简算意识不仅是在计算中要简算,应用题中也要用简算。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简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口算

0.6?0.7 4?0.25 3.1?7

2.5?1.7?0.4 (12.5+12.5) ?8

4.68+2.5-1.68 14.57-2.6-7.4

二、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1、房间地面的面积是15.4平方米,用边长为0.4米的方砖铺地,准备100块这样的砖够吗?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1)计算100块方砖的面积,再比较

2)计算出房间铺多少块砖,再比较

2、完成书上练习14页4题(收水电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次你家收电费,你帮家里算一算,应如何计算。)

3、有一个长方形苗圃,这个长方形苗圃长64米,宽12.5米,每平方米大约有25棵树苗,一共有多少棵树苗?(连乘应用题,学生独立计算)

三、作业

15页8 、9题

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在实际的问题中,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尝试探索通过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打开学生思路,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口算:

0.2×3 4×0.6 0.5×0.5 9.7×0

1.1×0.8 100×0.596 1

2.5×0.1 0.21×0.7

二、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1.出示问题:同学们分成两组帮助张阿姨收卫生费,每户收3.6元,一组收了30户,二组收的户数是一组的1.2倍。

2.提示:(1)这是你能求出什么?(2)二组收的什么是是一组的1.2倍?3.学生回答,帮学生理清思路。

4.提问:如果要求两个组共收了多少元钱,你能求出来么?

5.当学生给出答案后,如果没有其他答案,鼓励学生结合刚才的讨论,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

6.归纳小结:在解答实际问题和应用题时,可以又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

三、试一试:你能提出几种不同的方案

出示问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100千米。甲车开出一小时后,乙车才出发,又经过2.5小时才相遇,两地间的铁路场多少千米?

通过此题复习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

四、作业:P17 T1 2 3 6

板书:小数乘法

方法1:3.6×30+3.6×30×1.2

方法2:3.6×(30+30×1.2)

方法3:3.6×30×(1+1.2)

方法4:。。。。。。。。。。。。。。。

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2.4+0.6 8-4.33 2.1-0.6 5.2×2

2.4×0.6 2.2×0.7 4.5-0.5×4 0.24×0.3

二、解决实际问题

1、某市市内电话的计费标准是:前3分钟共计费0.3元,以后每分钟计费0.15元,(不足1分钟的按1分钟计费)在市区内,刘斐给张伟打了4分18秒的电话,

刘斐应付电话费多少元?

独立思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分几部分考虑?列式计算做在练习本上

请你估计一下,买这些东西50元够不够?说一说你估计的根据是什么? 3、双休日,红红一家人要去八达岭长城游玩,爸爸开车去加油站加油,加油站里离八达岭长城60千米,每100千米要用汽油8.6升,加12升汽油够往返用吗?你是怎么考虑的?从哪个角度去想?当学生说出计算出全程用油量进行比较强调:计算出来一定要有所比较,因为10.32<12,所以够用。提问:还有别的方法吗?(可以比较单程用油量) 三、作业

17页 4、5

第十二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以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和商不变的性质做基础,以知识的迁移为途径,学生在体验、探讨、迁移过程中学习领悟新知识。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出下列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后再计算。 1365÷15=

1796÷16= 0515153119563115 4236

3619161211697116 2.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3、填空:1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1.2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3.26是由( )个一( )个0.1( )个0.01组成的。它里面有( )个0.01。 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过整数的除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数的除法。(板书课题:小数的除法)

三、新授。

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情景谈话

王阿姨和李叔叔程三轮车参加“老北京胡同游”观光活动。这条旅游线路全长10.32千米,王阿姨2小时可以游完,李叔叔2.4小时可以游完,王阿姨、李叔叔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读题,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10.32÷2 10.32÷2.4

(2)探讨计算方法

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2)师说明:用2去除10,商是5个1,5写在个位上,接着用2去除3个十分之一,商1表示每份有一个十分之一,怎样表示这个1是一个十分之一呢?只需在商的个位5的后面上点上小数点,把十分位余下的1化成10个百分之一,与被除数百分位上的2合并在一起是12个百分之一,被2去除每份是6个百分之一,把6写在百分位上。

根据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观察除法竖式,回答下面问题:

1)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商的小数商的小数点

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每一位商各应该写在被除数哪一位的上面?(每一位商都要写在被除数相同数

位的上面)

3)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4)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小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不要求准确只要不错就可以)

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10.32÷2.4

提问:你能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以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和商不变的性质做基础,以知识的迁移为途径,学生在体验、探讨、迁移过程中学习领悟新知识。

学生试做

汇报交流

强调:这样的问题不能直接计算,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处变成整数,然后再按照前边所学方法进行计算。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后练一练

五、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计算上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六、作业:练习六1题

七、板书:

小数除法

例1:王阿姨和李叔叔程三轮车参加“老北京胡同游”观光活动。这条旅游线路全长10.32千米,王阿姨2小时可以游完,李叔叔2.4小时可以游完,王阿姨、李叔叔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32÷2 =1.64(米)

5.1 6

2) 10.3 2

1 0

3

2

1 2

1 2

答:平均每小时行驶5.16千米。

第十三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自己动脑筋试做继续学习小数除法,掌握补0的计算方法、个位十分位不够商1,用0占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补0的计算方法,并掌握个位十分位不够商1,用0占位的方法,正确熟练的计算小数除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2=1.6 5.6÷4=1.4

4.5÷3=1.5

7.2÷3=2.4 7.7÷7=1.1 12.6÷3=4.2

2、说一说我们昨天学习的内容,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新授

情景谈话:下面我们进行闯关活动

第一关:出示:4.8÷6 1.75÷25

1、请同学们试做。

2、交流汇报:在计算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3、教师讲评: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商的个位不够商1,商的十分位也不够商1,商的个位写0,点上小数点,商的十分位上也写0。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相同,哪一位不够商1,就要在哪一位上商0占位。)你学会了吗?

第二关:出示9.4÷4 65÷52

1、请同学们试做

2、交流汇报:在计算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指名同学利用实物投影演示计算过程。

3、教师讲评总结: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时用0补齐,继续除。

第三关:出示:11.2÷0.05

1、请同学们试做

2、交流汇报:在计算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指名同学利用实物投影演示计算过程。

3、教师讲评总结:移动小数点时,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够,用0补齐。

三、总结方法:与同学交流,怎样计算小数除法?

四、巩固练习

1、填空:计算小数除法,当个位、十分位不够商1时,要在个位、十分位上商()占位,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时,就在余数后面(),在继续除;当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用()不足。

2、计算:

30.3÷3 9÷0.18 1.8÷20 6÷24

五、作业:P22 练一练

六板书

反思:通过自己动脑筋试做继续学习小数除法,通过闯关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补0的计算方法、个位十分位不够商1,用0占位,效果不错。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除法的综合练习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分数乘法 一、单选题 1.() A. B. C. D. 2.× × =() A. B. 4 C. 1 D. 3.3吨的和5吨的比较.() A. 3吨的重 B. 5吨的重 C. 一样重 4.解方程 () A. 40 B. 56 C. 15 D. 64 二、判断题 5.判断对错. 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6.千米的和800米的同样长。 7.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和一个真分数的积不一定小于这个自然数。 8.500克的水减少了后再增加千克,结果还是500克。 三、填空题 9.的倒数是________ ________的倒数是1. 10.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1.千克的是多少千克?列式为________。

12. ?甲乙两个仓库,甲仓库存粮30吨,如果从甲仓库中取出放入乙仓库,则两仓库存粮数相等。 两仓库一共存粮(________ )吨。 四、解答题 13.五年级同学收集树种56千克,六年级同学收集的比五年级同学收集的多,六年级同学收集树种多少千克? 14.画一画,涂一涂,算一算。 五、综合题 15.列式计算。 (1) (2) 六、应用题

16.看图列式.(不计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2.【答案】D 【解析】【解答】 × × = 故答案为:D 【分析】几个分数连乘,能约分的要约分,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3.【答案】C 【解析】【解答】3×=(吨), 5×=(吨), 吨=吨,一样重. 故答案为:C.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4.【答案】C 【解析】【解答】 解:x =15 【分析】注意计算过程等号要对齐。运用因数因数=积,来直解进行计算。 二、判断题 5.【答案】错误 【解析】 6.【答案】正确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VIP免费欢迎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角形的底不变,高扩大2倍,这个三角形的面积()。2.8.036464……简便记法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3.在()里填上“﹥”、“﹤”或“=”。 3.75×0.9()3.72 0.14÷0.02()1.4÷0.2 160平方厘米()0.16平方米 7.2吨()720千克 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127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五(1)班为希望工程捐款a元,五(2)班的捐款是五(1)班的1.3倍,两个班共捐款()元。 6.给算式添上括号,使运算顺序为:除→减→加→乘 5+7÷0.5-2.4×2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这个三角形斜边上对应的高是4.8厘米,它的斜边长为()厘米。 8.如果3χ=18.6,那么χ=(),4χ-12.5=()。9.有263.42㎏糖,每盒装0.75㎏,可以装()盒,还剩()㎏。10.甲乙两数的和是171.6,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甲数是()。 二、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8分) 1.当a与b的和是10时,b=10- a。() 2.两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一个不等于0的数除以0.5,等于把这个数扩大2倍。()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共10分) 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 A、2X+6 B、5X-0.67﹥1.4 C、6a-9=3 2.甲数是a,比乙数的4倍少6,表示乙数的式子是()。A、4a=6 B、a÷4-6 C、(a+6)÷4 3.与6.4÷8相等的式子是() A、64÷8 B、0.64÷0.8 C、640÷80 4.用四根木条钉一个长方形框,用手拉一拉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5.求图中梯形的面积,应该选用的算式是() A、(5+7)×8÷2 B、(6+8)×7÷2 C、(5+7)×6÷2 四、计算:(共16分)3.6+(7.43-3.83)×2.5 〔(2+2.8)÷0.6-1.5〕×0.04 54.3×1.8+54.3×0.3-54.3×0.1 100×9.5×0.98+9.5×2 五、解方程。(8分) (1)6.7-6χ=2.5 (2)5.6χX-2.9χ=5.4 六、用篱笆围成一个梯形养鸡场(如图所示),其中一边利用房屋墙壁,已知篱笆的长是80米,求养鸡场的面积?(7分) 七、应用题:(第5小题7分,其余每小题6分,共31分) 1.某乡原计划24天挖一条长297.6米的水渠,实际只用16天就完成了,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挖多少米? 2.一个果园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底边长250米,高200米,如果每公顷可栽果树100棵,这个果园可栽果树多少棵? 3.爸爸比儿子大28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时,爸爸与儿子各多少岁? 4.甲乙两城相距460千米,货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2小时后,客车才从乙城开往甲城,又经过3.4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把15千克汽油分别装进三只重量相等的桶里。已知第一桶连桶重3.25千克,第二桶连桶重5.75千克,第三桶装了汽油的一半,第一、第二桶各装汽油多少千克?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一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2) 一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 (8) 二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 (15) 二分数除法《分数除以分数》 (19) 二分数除法《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23) 三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27) 三百分数《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 (34) 三百分数《生活中的百分数》 (41) 四解决问题《实践活动设计存款方案》 (47) 四解决问题《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51) 四解决问题《工程问题》 (56) 四解决问题《银行存款》 (62) 四解决问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67) 五圆《实践活动跑道中的数学问题》 (80) 五圆《圆的认识》 (85) 五圆《圆的周长》 (90) 五圆《圆的面积》 (95) 五圆《扇形》 (99) 《六扇形统计图》 (104) 八总复习《圆》 (109)

一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1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实际入手使学生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知道计算时能约分的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过程目标:通过探索、交流、比较。培养学生的类推、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义。 3、情感性目标: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2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法则。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新课 1、直接写得数 ⑴ 2个8相加 2×8=16 5个12相加 5×12=60 10个0.9 10×0.9=9

(完整版)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三角形的底不变,高扩大2 倍,这个三角形的面积()。2.8.036464……简便记法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3.在()里填上“﹥”、“﹤”或“=”。 3.75×0.9()3.72 0.14÷0.02()1.4÷0.2 160 平方厘米()0.16 平方米7.2 吨()720 千克 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 127 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五(1)班为希望工程捐款a元,五(2)班的捐款是五(1)班的1.3 倍,两个班共捐款()元。 6.给算式添上括号,使运算顺序为:除→减→加→乘 5+7÷0.5-2.4×2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 厘米和8 厘米,这个三角形 斜边上对应的高是4.8 厘米,它的斜边长为()厘米。 8.如果3χ=18.6,那么χ=(),4χ-12.5=()。9.有 263.42㎏糖,每盒装 0.75㎏,可以装()盒,还剩()㎏。10.甲乙两数的和是171.6,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甲数是()。 二、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8 分) 1.当a与b的和是10 时,b=10- a。() 2.两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一个不等于0 的数除以0.5,等于把这个数扩大2 倍。()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共10 分) 1.下列各 式中,()是方程。 A、2X+6 B、5X-0.67﹥1.4 C、6a-9=3 2.甲数是a,比乙数的4 倍少6,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A、4a=6 B、a÷4-6 C、(a+6)÷4 3.与6.4÷8相等的式子是() A、64÷8 B、0.64÷0.8 C、640÷80 4.用四根木条钉一个长方形框,用手拉一拉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5.求图中梯形的面积,应该选用的算式是() A、(5+7)×8÷2 B、(6+8)×7÷2 C、(5+7)×6÷2四、计算:(共 16 分)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 1、米和厘米的认识 2、实践活动(1) 3、表内乘法和除法(1) 4、观察物体 5、平移与旋转 6、表内乘法和除法(2) 7、统计和可能8、实践活动(2) 9、总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生喜欢且自己能够看懂的连环画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和划定长的线段。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观察、联想、推理在探索与交流中编出6-9的乘法口诀。结合生活实际引出乘、除法计算的两步式题,学生正确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两步式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会读、会写乘、除法算式,知道乘、除法算式的个部分名称,体会乘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正确的口算,并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初步的空间概念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意识。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评议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初步渗透“运动”、“联系”的辩证观点。通过创生情境,学生明确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初步学会有意识的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筋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有调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能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运用有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口诀,会利用口诀求积,求商,能较迅速的用表内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组织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恰当的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线段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习中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

总复习 【例1】 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 cm) 解析: 把左下角的 4 1 圆沿着长方形下面的长边向右平移12cm ,使阴影部分转化成规则图形,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求边长为12 cm 的正方形的面积。 解答: 12×12=144(cm 2)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44cm 2。 【例2】学校阅览室里有36名学生在看书,其中女生占 9 4 ,后来又来了几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品,求后来又来了几名女生。 解析:“女生占9 4 ”是把阅览室里原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女生人数占总人 数的 19 9 ”是把阅览室里又来几名女生后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原来的总人数和变化后的总人数并不相同,所以要先统一单位“1”。因为男生人数始终未变,可以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男生人数不变来解题。找出各比较量的对应分率:原来女生占原来总人数的 9 4 ,也就是把阅览室里原来的总人数看作9份,女生占4份,男生占9—4=5(份),即原来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4-94=5 4 。同理,现在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9-199=019。可以找到等量关系:男生人数×0 19 一男生人数×5 4 =后来又来的女生人数。注意解决此类题时,先应找出题中的不 变量(此题中的不变量是男生人数),以不变量为单位“1”,再解决所求问题。

解答:男生人数:36×(1- 94)=20(名) 20×9-199-20×4 -94=2(名) 答:后来又来了2名女生。 【例3】在五行五列的方格棋盘上,沿骰子的某条棱翻动骰子,骰子在棋盘上只能向它所在格的前,后、左、右格翻动。开始时骰子在(C ,3)处,如右图所示,如果将骰子从(C ,3)处翻到(B ,3)处,再从(B ,3)处翻到(B ,2)处,那么朝上的点数是多少 ? 解析:骰予在(C ,3)处,l 点朝上,5,3)处,是向左翻动,此时骰子l 点朝左,5点仍朝前,4点朝上;再把骰子从(B ,3)处翻到(B ,2)处,是向后翻动,此时骰予1点仍朝左,5点朝上,4点朝后。 解答:朝上的点数是5。 【例4】李师傅加工一批机器零件,已加工完成的零件个数是未加工的4 1 ,再加 工120个,正好完成这批零件的40%,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解析:根据“已加工完成的零件个数是未加工的4 1 ”可以推出已加工完成的零件 个数是这批零件总数的4 11+,即51 。画线段图分析如下: 由图可知,120个所对应的是(40%-5 1 )。结合线段图列出算式:120÷(40%- 4 11+)。 解答:120÷(40%- 4 11 +)=120÷51=600(个) 答:这批零件一共有600个. 【例5】下面是一个渔场养两种淡水鱼的生长情况统计图,这个渔场什么时间捕捞出售这两种鱼比较合适? 这批零件总数的40% 这批零件一共有?个 已加工的 120个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生五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24份。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使用(2份) 2.第二单元使用(2份) 3.第三单元使用(2份) 4.第四单元使用(2份) 5.第五单元使用(2份) 6.第六单元使用(1份) 7.期中检测卷(2份) 8.期末检测卷(2份)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直接写出得数。 0.6×0.8=3×0.9= 2.5×0.4= 3.6×0.4= 12.5×8=50×0.04= 80×0.3= 1.1×9= 二、填空题。 1.13.65乘()是1365;6.8除以()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3.4.09×0.05的积中有()位小数,5.2×4.76的积中有()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0.13×0.28=() 13×2.8=()0.013×28=() 0.13×2.8=() 1.3×0.028=()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0.03与0.04的积是0.12。()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3.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得数小于0.85的是()。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63)=4.8×37+4.8×63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五、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 6.3 2.3×010.58×5.5 5.5×2 0.23×10.230.23×1.1 2.3×0.11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一年、月、日《年、月、日》 (2) 二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9) 《三吨的认识》 (14) 四解决问题《连乘连除乘除混合问题》 (18)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面积和面积单位》 (25)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1)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5)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实践活动围绿地》 (43) 六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 (49) 六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发》 (54)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 (57)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63) 八认识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八个方向》 (73) 《九整理数据》 (79) 十数学百花园《比较》 (88) 十数学百花园《合理安排时间》 (92) 十一总复习《年、月、日》 (97) 十一总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02) 十一总复习《认识方向》 (110)

一年、月、日《年、月、日》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的记住每个月及 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 (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 想方法 2学情分析 “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 日的制定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 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 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 成中共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小学数学北京版六年级上册 全册知识清单

一、分数乘整数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分母不变。当整 ....... 数与分母能约分时 ........,.可以先约分 .....,.再计算 ...,.结果不变。 3.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整数乘分数。 4.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即这个数乘几分之几。 6.单位“1”的量×比较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比较量。 二、分数乘分数 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用分子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分母和分母相乘的积作 .......... 分母。 ...计算分数乘分数时,能约分的应先约分,再计算。 3.分数乘分数的特殊情况。 (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小数乘分数,即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例如,0.5×=×=。 (2)分数乘分数,这里的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例如,1×=×=。 4.因数与积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0且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连乘 1.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解题关 键是理清每一步中谁是单位“ ...........1.”.,.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同时明确 .... 题中的数量关系。 ........ 2...一般题目中和“谁”比 ..........,.“谁”就是单位“ ........1.”的量。 .... (1)一种是题目里有典型特征的“比”字,“比”后面的量,即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易错点:分数与整数相乘时,误将分子与整数约分,这是不对的,一定要注意是分母与整数约分。 举例:计算×6。 错解:×6=×= 正解:×6=×= 举例:计算×。 错解:×= 正解:×= 易错点:混淆单位“1”的量。 举例:甲数的正好是乙数,这句话中单位“1”的量是( )。

北京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调研试卷

初中预备班数学调研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口算题:每题1分,共10分。 21.1-20.08= 0.56÷O.8= 12a -0.5a = 0.72÷(0.2×4)= 3.6b -O .4b = 4.2÷ 15 = 1.7a +0.3a = 7.6x -4x +2.4x = 7.5-7.5×0= 1.25×17×8=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 2、五千零九万七千零二十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 )。 3、5.02吨=( )千克; 48分=( )时。 4、50084000用“亿”作单位写作( );23580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等于( )。 5、有一个三位数,它的十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质数,如果这个三位数能同时被2、3、5整除,这个三位数最大是( )。 6、 8.4646……保留三位小数是( ); 0.5:14 化简比是( )。 7、一个质数只有( )个因数,一个合数最少有( )个因数。 8、36的因数有( )个,其中( )是30的质因数。 9、已知:A =2×2×7,B =2×3×7,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10、运动衣每件a 元,运动裤每条b 元,买m 套运动衣裤共付( )元。 11、甲数是乙数的7倍,若甲数是x ,则乙数是( ),若乙数是x ,则甲数是( )。 12、某人骑自行车每小时行x 千米,5小时行( )千米,a 小时行( )千米,行40千米要( )小时。 13、A 是B 的4倍,A 比B 多9,A =( ),B =(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7200000的最高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万位。 ( )

新课标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教案

数学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 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 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 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 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 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1、能在老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 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第一单元:数学就在我身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学习的内容,感受自己的生活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熟悉学校的环境,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10 图片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全册)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例1】挂钟几时就敲几下,半时敲一下,凌晨4时挂钟2秒敲完,早上7时挂钟几秒敲完? 解析:凌晨4时挂钟敲4下,这4下之间有3个间隔,用时2秒,即每相邻两下之间的时间间隔是3 2 秒, 早上7时挂钟敲7下,这7下之间有6个间隔,也就是6个3 2 秒。 解答: 2÷(4一1)=3 2 (秒) 7一1=6 3 2 ×6=4(秒) 答:早上7时挂钟4秒敲完。 【例2】瓶子中装有一种孢子,每小时分裂一次,每分裂一次体积增大一倍。如果最初孢子 的体积占瓶子的32 3 ,那么3小时后,孢子的体积占瓶子的几分之几? 解析:孢子每小时分裂一次,每分裂一次体积增大一倍,也就是说孢子每经过一小时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2倍,可以列表表示出孢子每次分裂后的体积扩大到最初孢子体积的倍数的情 求3小时后孢子的体积占瓶子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2 3 的(2×2×2)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解答:2×2×2=8 323×8=4 3 答:孢子的体积占瓶子的4 3 。 【例3】□里最小应填自然数几 ? 26□× 2>2712 38□×9>39 18 思路分析 先将分数乘整数的算式写成整数和分子相乘作分子的形式,再根据“>”左右两 边分数分母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里最小应填自然几。如26□×2=26 2?□>27 12 ,26<27 ,当分子 是12时,262?□才大于27 12 ,推出□里最大应填6。 正确解答 ×2>2712 ×9>39 18

【例4】两根相同的长3米的绳子,第一根剪去31,第二根剪去3 1 米,哪根绳子剪去的多? 解析:此题是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的全面考查。第一根绳子剪去的是3 米的31,也就是3×31=1(米),第二根绳子剪去31米,1米>31 米,因此第一根绳子剪去的 多。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第一根绳子剪去的是3米的31,第二根绳子剪去的是31 米,相当 于1米的3 1 ,3米>1米,因此第一根绳子剪去的多。 解答: 第一根绳子剪去的多 【例5】先计算,再比较每道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大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4×21= 24×1= 24×34= 24×4 1 = 解析:先计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再比较积与因数的大小,从中找出规律。 24×21=12 24×1=24 24×34=32 24×41 =6 21<1 1=1 34>1 4 1<1 12<24 24=24 32>24 6<解答: 24×2 1 =12 24×1=24 24×34=32 24×4 1 =6 【例6】有两袋面粉,甲袋面粉的质量是30千克,乙袋面粉的质量是甲袋的6 5 ,要使两袋面 粉同样重,应从甲袋中取出多少千克面粉放人乙袋? 解析: 观察示意图可知,乙袋面粉的质量是甲袋的6 5 ,则乙袋 面粉的质量是30×6 5 =25(千克),甲袋比乙袋多30-25=5(千 克),因为要从甲袋取出一部分放入乙袋,并使两袋一样重,所 以取出的是它们质量差的一半。 解答: 30×6 5 =25(千克) 30-25=5(千克) 5×2 1 =2.5(千克) 答:应从甲袋中取出2.5千克面粉放人乙袋。 【例7】甲数是乙数的52,丙数是甲数的4 1 ,丙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北京版 (12)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边靖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应用意识”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其内涵一方面指“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问题”,即“数学知识现实化”。另一方面指“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即“现实问题数学化”。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1.结合水冻冰的情景体验,能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提出可研究的数学问题。能用画图、建立数量关系等数学的方式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2.经历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理解“百分数关系”在解释或描述生活现象中的价值,体会取平均数等处理数据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应用意识。 3.在客观、真实的面对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科学的数学学习态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建立数量关系等数学的方式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百分数关系”在解释或描述生活现象中的价值,体会取平均数等处理数据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结合冻冰体验,聚焦数学问题 1.关注生活实验,收集数学信息 (1)问题:(课前完成冻冰实验)当你刚从冰箱里拿出容器时,你的发现是什么? 汇报水和冰的体积。 (2)学生数据举例: 2.分析生活现象,聚焦数学问题 (1)问题:原来水是这么多,冻成冰之后,体积变成了这么多。从数学的视角来看,你想研究点什么? 生1:水变成冰体积能增加多少? 生2:体积增加了几分之几? 生3: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 (2)问题:在这些想研究的关系中,哪个用来描述水冻成冰体积的变化比较合适? 发表看法? 生1:增加百分之几合适。“增加了多少”是个个体,“增加了百分之几”可以进行比较,得到一个大概的数。因为水的体积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如增加百分之几好。 生2:“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比如仅仅是对100立方厘米的测量,但对于200立方厘米就不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13

_数学教案(第六册)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六册 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备课 体现新课标思想: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他们能够学数学,爱数学,创造条件,引导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3、在解决生活实际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积极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改力度。在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研究。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共有十二个单元:(1)乘法;(2)实际问题;(3)实践活动1;(4)年、月、日;(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6)实践活动2;(7)平移、旋转和对称;(8)分数的初步认识;(9)小数的初步认识;(10)方向与路线;(11)统计初步知识;(12)总复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10和两个整十数相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 2、使学生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会用两步计算解答连乘、先除后乘(或再除)与先乘后除等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调查租车价钱的活动,使学生知道租车的价钱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考虑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去想。 5、运用所学的乘法计算租车要用的钱数和购买饮料要用的钱数。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每月各有多少天,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7、鼓励学生借助网络、书籍等方式,搜集有关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季度、世纪等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8、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9、使学生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0、通过学习长、正方形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百分数北京版含解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百分数 一、单选题 1.一个百分数去掉百分号,就相当于这个数() A. 乘100 B. 除以100 C. 增加100 2.在0.55、、0.5和54.6%中最大的数是() A. 0.55 B. C. 0.5 D. 54.6% 3.一种商品现价76元,比原价降低了8元,降低了百分之几?正确的列式为( )。 A. 8÷76 B. 76÷(76+8) C. 8÷(76-8) D. 8÷(76+8) 4.甲校学生人数比乙校学生人数多60%,乙校学生人数比甲校学生人数少()%。 A. 25 B. 20 C. 37.5 D. 32.5 二、判断题 5.是百分数. 6.一种商品的价格先提高10%,再降低10%后,现价与原价相比是降低了.() 7.某工厂去年比前年增产15%,就是说前年比去年减少15%。 8.冬冬比小红高20%,也就是说小红比冬冬矮20%。 三、填空题 9.一批零件400个,经检验全部合格,合格零件个数占这批零件总数的________%。 10.在横线上填上“>”、“<”或“=” 0.67________67% 31.3________313% 260%________2.6 ________100% 1%________0.1 0.25________25% 50%________ 0.3________0.3% 11.妈妈买了20枝康乃馨,一星期后有16枝存活,两星期后还有3枝存活,康乃馨一星期的存活率是________%?两星期的存活率是________%? 12.把,0.8,0.87,86%,8.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13.2015年12月,第一小学有800人参加了教育部普法知识竞赛,各成绩等次所占的百分比情况如图。

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与实验等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得含义;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得计算方法,探究长方体、正方体提及得计算公式;掌握有关长方体、正方体得表面积、体积与容积得计算方法;掌握体积、容积得计量单位,会进行体积或容积单位间得换算。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比较复杂得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得特点与作用。 使学生了解整除、因数与倍数得含义,知道整除与除尽得联系与区别;掌握2、5、3得倍数得特征,能正确、迅速得判断一个数就是不就是2、5、3得倍数;认识奇数与偶数。 2、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治印数与分解质因数得概念,能正确地把较小得合数分解质因数。使学生理解互质得意义,会判断两个数就是不就是互质;掌握求两个数得最大公约数与求两、三个数得最小公倍数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分数得意义及分子、分母得含义,掌握分数与除法得关系,会比较分数得大小,人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4、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得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与通分。在理解分数与小数关系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得互化。 5、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得计算方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得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得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得分数加减法并会用运算定律、性质进行分数加减法得简便运算。 过程方法目标: 1、联系学生得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操作学具,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得特征。 2、指导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统计过程,掌握比较复杂得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得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得结果做出判断与预测。 3、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等,激发学生得兴趣与求知欲,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得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 4、通过学生主动地观察、操作、推理与交流,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得能力。【该文件来源[一起学习网] 、17xxw、】 5、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分数加减法得算理与算法得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得计算能力,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与应用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得空间观念, 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得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得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得兴趣与意识,体会数学得应用价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验算得学习习惯与认真负责得学习态度,体会数学在解决日常 生产、生活中得问题得作用。 3、组织学生参与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得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得能力,进一步认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得地位与作用,增强统计意识。 4、通过“因数与倍数”得教学,使学生知道事物就是互相依存得,受到“对立统一”观点 得启蒙教育。 5、结合计算与解题,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查得学习习惯。通过异分母分数 加减法得教学,初步树立矛盾转化得思想。 教学重点: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得特征,建立体积(容积)概念,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得形成。 2、求两个数得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小学数学北京版六年级上册 全册知识清单1

七数学百花园 一、黄金螺旋线 1.了解黄金螺旋线。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美丽的图案,鹦鹉螺外壳上的优美曲线被称为黄金螺旋线。黄金螺旋线可以用大小不同的扇形的弧线画出来。 2.明确黄金螺旋线的画法。 (1)画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以正方形的右下顶点为圆心,以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90°的扇形。 (2)在正方形的右边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以正方形的左下顶点为圆心,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90°的扇形。 (3)以组成的长方形的长为边长画—个正方形,以正方形的左上顶点为圆心,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90°的扇形。 (4)再以组成的长方形的长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以正方形的右上顶点为圆心,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90°的扇形。 (5)再以组成的长方形的长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以正方形的右下顶点为圆心,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90°的扇形。 (6)再以组成的长方形的长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以正方形的左下顶点为圆心,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90°的扇形。 3.观察扇形的半径,发现其中的规律,如下表所示。 扇形编 号 一二三四五六…… 半径/厘 米 112358…… 第一个扇形的半径:1 第二个扇形的半径:1 第三个扇形的半径:2=1+1(第二个扇形的半径+第一个扇形的半径) 第四个扇形的半径:3=2+1(第三个扇形的半径+第二个扇形的半径) 第五个扇形的半径:5=3+2(第四个扇形的半径+第三个扇形的半径) 第六个扇形的半径:8=5+3(第五个扇形的半径+第四个扇形的半径) 由此得出规律:从第三个扇形起,每个扇形的半径都是它前面两个相邻扇形的半径之和,所以,第七个扇形的半径=第六个扇形的半径+第五个扇形的半径=8+5=13(厘米)。 4.验证规律是否正确。 方法一:画出半径是13厘米的扇形,刚好符合黄金螺旋线的画 黄金螺旋线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在摄影方面,可利用黄金螺旋线进行拍照;在设计方面,有不少设计师从黄金螺旋线中获得了灵感,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最新整理)

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20分) 1、5.04×2.1的积是()位小数;22.6÷0.33的商,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2、将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3.在下面的圆圈里填上“>”“<”或“=” 3.25×0.98 3.25 A ÷0.97 A (A≠0) 0.75÷0.5 0.75×2 4.某同学身份证号码为510402************,该同学是()年()月()日出生的,性别是()。 5、小林买4支钢笔,每支a元;又买了5本练习本,每本b元。一共付出的钱数可用式子( )来表示;当a=2.5,b=0.5时,一共应付出()元。 6、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 数是( )。 7、王师傅加工一种零件,5分钟加工了20个,那么王师傅平均加工1个零件 需要()分钟,1分钟能加工这种零件()个。 8、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5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 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9、一个直角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10dm、12dm和8dm,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在梯形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10. 盒子内装有6个标有数字1、2、3、4、5、6的小球。任意摸一个,有()种可能,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是(),是单数的可能性是(),小于3的可能性是()。 二、火眼金睛,我来判。(5分) 1、a2和2a表示的意义相同。() 2、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3、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它的周长和面积都保持不变。

北京课改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 对新课标的理解: 新课标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新课标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与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体现关系的转变,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 新课标中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教学内容: 1.数学就在我身边 2.分类比较 3.认识10以内的数 4.位置与顺序 5.加法和减法(一) 6.实践活动(一) 7.认识图形 8.认识11至20各数 9.学看钟表 10.加法和减法(二) 11.实践活动(二) 12.总复习 教学目标: 经历分类与比较的过程,体验分类与比较的方法,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判断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物体的各数,会读写,掌握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序数的概念,从而渗透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在实际情境中能准确的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和上下的位置,并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加减计算问题,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在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的口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初步学会观察现实情景图,口述题意并列式解答。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有顺序地整理学习用品,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能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领悟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与几何形体的联系。初步会看钟表上的时间,认识时针和分针的作用,渗透合理利用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观念。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够计算。培养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能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