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述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述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述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述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述评原载:中国社会科学(京)1997年06期,第45-52页

权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各地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关系的矛盾和不协调也日益突出。如何从发展战略角度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在理论与实践上还有许多问题要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试就目前我国理论界及政府部门所提出的各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做些评析。

一、关于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是指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78年以前我国区域经济建设中实行的一种发展战略。该战略主张生产力空间布局应以“均衡”为主,提高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平衡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布局,集中力量建设内地;二是提出建立独立的地区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

这种战略从当时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来看,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首先,面对当时那种极不合理、极不均衡的生产力分布状况,作为执政党就应当迅速改变“一头沉”的经济结构,缩小内地与沿海的发展差距。因此采取这种战略基本上符合生产力布局规律,也有利于拓展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其次,从国防建设的需要看,在当时也很有必要把内地建设成为一个部门齐全、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强大战略后方。

但是,我们如果对上述均衡发展战略稍作理论评析,则不难看出这一战略在主客观上存在的种种缺陷:首先是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该战略仅仅以恩格斯“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和分布”这一主张作为理论依据和指导。但实际上,恩格斯是立足于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来阐述这一问题的,而并非指一种普遍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因此,这是一种理论误解。其次,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实践中必然导致种种混乱。例如均衡发展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衡量的标准又是什么?均衡的

内容是什么?是投资均衡还是增长均衡?是经济总体还是同一部门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均衡等等。建国后的三十年中,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几次摇摆不定和调整都表明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最后,这一战略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带有极强的行政和垄断性色彩,从战略的制订、实施到评价,其主体都是政府自上而下以行政命令方式推进资源和要素空间布局。其结果,在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二、关于区域重点发展战略理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异常活跃时期,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影响的战略和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一个重点”发展战略(主要包括梯度发展论、反梯度发展论、中心开花论、战略西移论、东部决战论);区域结合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东靠西移论、内联外挤论、“一、三线”结合论等);区域中性论(如“三沿”战略、“四沿”战略、“三环”战略、H型战略、弓型战略等)。笔者认为,上述三类发展战略在一定意义上分别对中国区域经济实践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但影响最大的还当属区域重点发展战略。因为这一战略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区域经济重点倾斜式发展的轨迹,并从理论上实事求是地承认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非均衡性。这可以从以下的述评中进一步看到。

1.梯度发展战略与反梯度发展战略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在研究中国区域经济问题中,逐步将眼光转移到国外的梯度理论。梯度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般在我国表述为: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技术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在我国,按地区空间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东部、中部、西

部三大地带。中、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不足,大多数地区处于中间技术地带,有的甚至处在传统技术地带;而沿海和部分中部地区则具有先进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力量。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序选择应是:由东向西,按技术梯度,使先进技术地带逐步向中间技术地带、传统技术地带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转移的加速,逐步缩小地区差距。这一理论和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经济学家纷纷著述立说,重申梯度发展战略,并主张80年代我国应更多注意利用和发挥东部原有工业生产能力;从90年代到2000年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要在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上,把投资和建设的重点转向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基础巩固了,把投资和建设重点再转移到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开发上来。国家“七五”计划对3个地带的经济发展战略阐述的侧重点也与梯度理论的含义基本相同,如东部沿海的目标“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新方向发展”;而西部则是“大力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为进一步开发建设作好人才准备”。

梯度理论和发展战略提出以后引起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尤其是让中、西部地区的学者和地方政府难以接受。在进一步的学术讨论中,中、西部理论界又提出了与“梯度理论”相反的“反梯度理论”(或称之为西部地区的“跳跃战略”)。这一理论的基本含义表述为:现代科学技术有3个基本走向:一是向贸易比较发达地区转移;二是向智力资源较发达的、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转移;三是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转移。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从国际国内引入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使自身的经济技术超前发展,而不必主要接受第一、第二梯度的转移技术。如果只承认梯度推移论,必然会阻碍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使落后地区永远赶不上先进地区,这同社会主义经济布局基本要求是相矛盾的,也同世界新技术革命给落后国家、落后地区带来的超越发展的机会不相适应。

2.战略重点西移论、中心开花论、东部地区重点论

在区域重点发展战略中还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战略重点西移论。认为本世纪90年代或下个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应逐步转移到我国西部地区,促进西部地区第二次起飞。这一战略与“反梯度推移战略”的着眼点不同,但在最终主张把我国战略重点移到西部地区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二是中心开花论。主张把我国战略重点放在中部地区,利用长江,依托武汉、外引内联,带动华中一大片率先致富,从而促进整个中国经济的腾飞,其代表性理论观点就是所谓“牛肚子理论”,也叫中部崛起理论。三是东部地区重点论。这一战略主要是根据中央提出的“沿海发展战略”,而进一步提出所谓“东部重点发展论”(或叫“东部决战论”)。即主张集中全国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首先在沿海开放地带,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胆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循环,以引进更多的外资和先进技术,率先把沿海地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模范”。该战略与“沿海战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在对沿海的重视上是共同的,但对如何处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则是有区别的。沿海战略强调“四个窗口”的“示范、带动、协调”作用,是从沿海与内地的关系这一着眼点考虑的;而东部决战论则强调实行全面政策倾斜,着眼点是快速优先发展东部。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这实际上就是完全脱离与内地的关系。

上述有关区域重点发展战略的各种观点,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也反映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理论上讲既有其合理内核,但也包含着较为明显的种种偏颇。

从其合理性的方面来看:首先,上述区域重点发展战略中,尽管其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共同点都主张我国区域经济应有“一个重点”的战略选择,如重点西移论,中心开花论,东部地区重点论。它们分别主张我国区域发展的重点应是西部资源地区、

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这些战略实际上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均衡”的否定,这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进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梯度发展战略开始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第一次对传统的“均衡发展战略”提出挑战,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从均衡的误区走向非均衡的现实,这在区域发展思想史上是一个突破。其次,上述区域重点发展战略的提出在一定意义上已标志着我国地区发展战略的研究开始和全国经济发展战略衔接,从侧重本地区发展战略研究向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迈进,在中国宏观区域发展战略方面作了初步的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事实上,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中国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而不能仅从本地区经济的局部利益出发。否则,如果理论研究仅停留在本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上,势必受本地区利益的驱使,既影响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又造成地区间经济难以相互衔接和协调发展。80年代的实践也证明,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若只有某个地区的发展战略,而没有关于中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没有与这个总战略相适应的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配合,则不论这种战略本身如何完美,也难以顺利实现其协调发展。

区域重点发展战略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区域重点发展战略的各种观点,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愿望和要求,但由于受利益驱使而无不带有极强的地方性功利色彩和感情因素,从而使人们对其科学性不能不产生怀疑。表现为:(1)从梯度理论来看,由于注重效率优先和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却忽略了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条件及发展能力在事实上有很大差距;而且,从其政策效应来看,必然会加剧“马太效应”,即“先进更先进,落后更落后”的恶性循环;从其梯度转移的标准来看,划分三大经济地带显然过于简单,事实上许多经济落后地区也有技术非常先进的地方,这种情况就未必能用“梯度转移”来作出解释了。(2 )从反梯度理论来看,其功绩在于,肯定了西部人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奋

斗精神和敢于后来者居上的超越意识。同时也呼唤人们对西部的经济地位、市场地位、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这一点应是给予肯定的。但是,反梯度理论的提出忽视了本地区自然条件与生产技术和交通运输能力的局限的现实,而想通过资源优势“超越发展”并非轻而易举。况且,这种理论本身仅仅是对梯度理论的反应,无疑渗透了功利和感情因素,其界定也十分模糊。我们也承认,在一定意义上反梯度推进的现象是存在的,并不否认个别地区(无论其所处哪个梯度)在一定条件下,只要经济发展需要,就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开发,从而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实行超越发展。但这只是空间推移的一种特例,其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毕竟有限,故不能把个别的现象当做一般规律,否则,将会导致理论误区。(3)就东部重点论来说,虽然反映了我国60 %以上的生产力集中在东部地区,以及该地区经济发达、信息灵通、投资环境好、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高等客观事实,但却忽视了内地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忽视了东部地区的进步与内地所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系;忽视了东、中、西三大地带差距的扩大可能在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引发难以预料的矛盾和问题。(4 )至于“战略重点西移论”和“中心开花论”,不仅在目前超越现实,而且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具备可行性。尤其是“西部战略重点论”更与国际经济重心正由大西洋向太平洋沿岸和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即将成为下世纪国际经济增长中心这一历史趋势不相适应,因而也是不可取的。从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受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今后相当长时期沿海地区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所以根本不可能出现战略重点西移。“中心开花论”虽然强调了华中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却因其经济实力不足而未必能“带动全国”。而且,华中地区能否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牛肚子”,还有赖于其自身实力和发展条件的改善与提高。

第二,“区域发展重点论”的各种观点虽然都试图从全国区域发展角度来研究区域

发展战略,朦胧地提出建立中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系统的思想,但还仅仅是一种尝试,还缺乏一定的理论性、系统性。在他们的战略系统内,地区之间虽有分工协作,发挥优势,提高综合效益的积极一面,但也存在各地区间的冲突与矛盾的消极一面,如地区分割、诸侯经济等,对各区域之间的战略关系还触及不深,甚至根本未触及到。所以未能完全形成科学的中国宏观区域发展战略。也正因为如此,上述各种战略观点,与其说他们是关系全国宏观区域布局的战略,倒不如确切地说是关系各个地区的发展战略。

第三,从根本上说,区域重点发展战略及其观点,其立论基础都是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战略的整体实施和推进仍然运用传统的行政手段和方法。这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梯度发展战略”所讲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在空间的梯度推移,其推动的主体是政府,推动的方式则主要借助行政力量,因而它不可能在旧体制的格局中取得有效进展;“反梯度发展战略”则企盼政府把中、西部作为战略重点、希望能够再像“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那样,借助行政力量进行新的集中投入,然而,这种企盼和希望似乎不大现实。况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既未像“梯度”论者所预期的那样,出现梯度推移的态势;也未像“反梯度”论者所企盼的那样,在中、西部出现后来者居上的奇迹。一个不容争论的事实却是:到了90年代,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中、西部落后于东部的发展,差距显著扩大了。耐人寻味的是,无论“梯度论”还是“反梯度论”,对这种局面和状况都不能做出令人信服和满意的解释。其根本原因就是理论本身与实践发展产生了矛盾:理论的立论基础和战略实施所依赖的依旧是传统计划经济理论和体制,而改革的实践却逐步向着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前进;在这种实践面前,“梯度论”、“反梯度论”、“东部重点发展论”、“中心开花论”等种种战略都无力改变旧体制所形成的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各种战略本身也不可能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

三、关于“区域中性发展战略”与“一个半重点”理论

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就是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急剧扩大。许多研究者开始把眼光放在如何解决地区发展差距方面上,从合理地进行工业布局和稳定社会大局等出发提出了所谓“三沿战略”、“四沿战略”、“三环区域经济结构”、“T字型布局战略”、“π型布局战略”等主张。这些观点的着眼点主要在缓解东、西部差距,因此,我们把它概括为“区域发展中性论”。

所谓“三沿战略”,即要在沿海地区建立开放带,在长江一带建立若干开放区,在内陆边境线建立若干边境开放区,主要沿海、沿江,沿边地带同时对外开放。所谓“四沿战略”,即主张沿海地带,沿边地带,沿长江地带和沿陇海—兰新线地带等四条经济大动脉的基础上,建立“开”字型的战略性结构网络。所谓“三环”区域经济结构,是指由周围地带的沿海和边陲构成外环,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各自不同的模式发展出口导向产业;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和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地区构成内环,主要面向全国市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重点发展进口替代产业;介于内环和外环之间的黄河流域和皖、赣、湘、黔一线构成中环,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及其相关产业,为内外环服务。所谓“T”字型态势布局,认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与横贯东西的长江形成了紧密结合的T字型态势,是本世纪或更长时期内进行重点开发的两条最主要的轴线。这一战略在学术界被概括为“重点轴开发论”。所谓重点轴开发,即点轴——等级渐进扩散式开发,是在全国范围内,确定若干具备有利的发展条件的大区间、省区间及地市间线状基础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的若干个点(城市及城市区域——发展中心)予以重点发展。就全国生产力布局而言应以海岸地带轴和长江沿岸轴作为全国一级重点开发轴线,即采取“T”字型开发战略。所谓“π”型布局战略,(这里的

“~”指东部沿海地区,“丿”指陇海—兰新铁路沿线,“”指长江流域),认为我国工业布局应该在注意发挥东部重点开发作用的同时,还应特别把一、三线地区的核心地段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发挥陇海线的优势。

“一个半重点论”从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的事实出发,主张应采取“一个半重点”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即国家把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放在东部地区,同时要在西部地区为实现我国经济的战略转移打下坚实基础。国民经济发展的半个重点应当服务于东部这个重点,而不走与它争重点。“一个半重点”,不是凝固不变的静态模式,而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趋势,半个重点要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长期积累过程中才能实现,而在国民经济实现由东部到西部的战略转移之后,一个重点和半个重点的位置将会倒过来。这一论点是以我国生产力按“一线”(东部沿海12省市),“二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安徽、江西6省),“三线”(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湖南、湖北),“四线”(新疆、青海、西藏等3 省区)的格局划分作为实践基础,并以一、三线关系作为我国生产力布局中基本的战略关系为依据而提出的,认为“一、三线”两大地带之间应保持“一个半重点”的战略关系。根据“一个半重点”战略思想,该论点进一步提出我国生产力布局应采取“H”型新构想,即“I”是“一线”地带,“I”是“三线”地带,“—”是长江流域与陇海—兰新—新疆铁路之间的广阔地带。在“H”型布局结构中,重点还是“T”型布局,而另一个倒“T”型布局虽然不是重点,但必须与正“T”布局之间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以上各种战略观点的角度各有侧重,说法各不相同,各有其合理性一面,但也难免有偏颇之处。首先,区域中性论主张在区域布局上奉行“中性”策略,在产业上则主张要倾斜,但对如何把区域布局与产业倾斜结合起来,却未能有明确答案,因而有不可取之处。其次,上述各种论点已开始注意到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结合国民经济整体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对沿海的部分重点地区和城市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部资源,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总的发展思想是:鼓励先富、带动后富、东西联合、共同富裕、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了明显的差异。总的趋势就是: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又了明显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比价缓慢。各地区经济差距呈拉大的趋势。 以下通过对经济增长率、人均GDP的分析,围绕经济增长下的地区差异现状,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发展规律、区位资源、文化意识、思想观念、人力资源、国家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地区差异的影响。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经济增长率 GDP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通常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探讨了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提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型发展战略。 标签:区域经济区域政策经济理论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呈现出不同的转型特点。从中国经济区中,东、中、西“三大部”分别实施的梯度推移非均衡发展战略中,一些区域的地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实际上区域之间经济差异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和相关理论,将有助于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关于平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观点,平衡增长是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平衡增长战略通过一定规模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为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和补充的性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这些理论均强调: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因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所产生的“极化效应”或“反吸效应”和“报酬递增”将促使资本、劳动和产出在一定区域的循环积累,而其所产生的“涓滴效应”或“扩散效应”以及政府的转移支付只能将区域差异保持在一定限度而不足以促进区域收敛。因此,不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只要总的发展水平低,市场力量的自然作用在任何时候都将增加国内和国际不平等”,要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周密的经济政策,如在落后地区建立“增长极”和“增长中心”以启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培养其自我发展能力,然后利用市场力量实现这些地区的积累增长。

区域经济名词解释及简答(完整版)

名词解释 1.区域: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开发:一般指对具有某种或某几种资源的区域进行的开发及在这个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属于区域发展早期阶段的过程。 3.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4.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是关于企业合理选址的理论,即通过对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和集聚效益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计算,选择产品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厂理想区位的理论方法。 5.人力资源的概念: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一般来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但有时也指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 6.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长。 7.经济发展又称经济进步,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过程。 8.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对外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将外围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中心,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9.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周围地区,从而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10.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具体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11.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各产业的组成状态和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2.资源结构:所谓资源结构,就是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13.区域主导产业:是指那些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产值上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区域主导产业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区域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14.幼稚产业:所谓“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当时还不成熟、经不起竞争,且具有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的产业。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县市都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区域差距也迅速扩大,沿海与非沿海、沿海内部区域差异都构成了浙江省区域差异的主要内容。影响区域差异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均对浙江沿海区域经济差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得出实际使用外资、产业结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浙江沿海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区域差异 agdp 发展不平衡面板数据 根据对有关资料分析,浙江经济在原有区域经济水平静态不平衡的基础上,经过动态不平衡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广泛的新增长极,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经历了先有所扩大又逐步收敛的过程。总体上是一种非极化性不平衡发展。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增长11.8%。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浙江省2010年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均列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4位,特别是人均gdp列各省之首。但浙江是地域小省、人口小省、自然资源小省,而且省内地域差异明显,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复杂,山区面积约占70%。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1997

年消灭了贫困县,2001年消灭了绝对贫困乡镇。但是过去的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在今天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或相对落后地区。2009年杭州市的人均gdp达到74924元,而温州市的泰顺县只有9554元,前者竟是后者的7.6倍之多。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将会产生诸多消极的影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首先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采用了极值差率和标准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然后对影响nich的因素(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1 浙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的描述分析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划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是用绝对表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是一种等级水平的差异;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这两种指标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同等重要,二者所包含的意义不一样,不可能相互替代。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必须同时重视绝对与相对差异的研究。为了能全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3-1-2中国三大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区域差异[1]

必修三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差异(2) 【考纲要求】1、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内部在自然地理特征与人类活动方面的南北差异。 2、能够区分三大经济地带、说明不同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全面分析不同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考点点拨】 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三、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例1.读中国地理要素分界线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a 、b 、c 、d 各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a 是旱作与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 ②b 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c 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④d 是东西部人口的分界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图中a 、b 界线叠加,可能划分出的区域是( ) A .牧区、农耕区 B .干旱区、半干旱区 C .汉语言区、少数民族语言区 D .发达区、欠发达区 四、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高原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大; 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小 a b c c d d

例2.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图”,回答(3)~(5)题。 (3)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 .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 .重庆市属中部经济地带 D .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4)我国西部经济地带的“大开发”应首先注意的问题是 A .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资源 B .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沿边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C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和林牧业 D .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还草 (5)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 .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右上),完成1—3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 ——洪涝灾害 B .b ——土壤肥力 C .c ——灌溉水源 D .d ——生长积温 3.C 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 A .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 .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不同区域的形成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4~6题。 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的洪涝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 东西交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 10个 省级 行政区 位于西部 边远地区, 少数民族 聚居区 有70%国境线,利 于边境贸易,能源、 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力资源丰富 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科技文化不发达,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生态恶化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开发能源、矿产成为中国动力基地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简要评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P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的,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四)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要述评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提出以后,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开发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强调均衡的、大规模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该理论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格的逻辑体系结构,认为经济发展动力来源于“报酬递减”、“比较优势”等,然而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条件之上的。不但把技术进步视作外生因素,没有纳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丢掉了区域(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克服空间距离会发生运输费用。所有这一切,都与新古典主义所讲的前提条件相抵触。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综述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由于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的巨大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人均消费东部要高出许多,而西部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解放前的状态。 由于地理文化的差异造成现在的现象。正文更加充分揭示了差异的原因以及实证分析。 。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 引言: 中国20多年经济改革所取得的绩效已经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的奇迹”,而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地区间差距的扩大迹象,正在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注意的焦点。与此相平行的是,大多数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或问题的早期研究,一般是将中国经济视为一个同质的整体,而近来的理论研究则越来越注重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和数据可得性的差异,已有研究中对地区的划分,按划分程度的粗细,通常包括:按行政单位划分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沿海和内陆,城镇和乡村。少数研究中也有按华北、东北、东南、南部和西部五大区划分,以及以长江为界划分的南北。 地区差距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素差距组成的“集合体”,即地区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在经济学研究

中,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人均或者劳均GDPGNP 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少数研究中也涉及其他一些社会指标,如平均受教育年龄、人均卫生支出,有的甚至构造了系统的指标体系。本文关注的核心是各地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所采用的指标大多是反映地区产出或收入差距的指标,如人均GDP不同省份的有效人口增长、人均消费等。 中国的学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差距的研究还是相当多的,不管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有很多的文献去查。笔者基于今年9月份2006 年的统计年鉴,从实证方面做一个时间上的跟进,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正文:(一)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 我国地区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即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开放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关系逐渐凸现出来,同时地域差异被放大。在开放的第一个阶段,全国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相对生产增长率,也即相对人均产出增长率并不必然位于全国前列,如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广东、浙江、海南、江苏、福建、山东等地,劳动生产率排在全国前10名之内,而同样是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北京、天津、辽宁和上海的劳动增长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显然,在这个时期内,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各地的进一步开放做了准备,但总的来说,开放对各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地方优势并未随着开放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开放的地域性差异不显著。在开放的第二个阶段,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浙江及山东处于全国开放的前十位,而它们所对应的1995-2003年的生产率提高分别排在第8 2、1、4、7、3、9。这也表明,在开放的第二个阶段,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劳动生产增长率相应较快。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逐步显现出来,开放的地域差异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年均超过9%的经济增长速度创新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性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原因,导致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正在引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了计算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的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极值比率等多种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1978年之后,中国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趋势。从人力资本、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地理区位、市场化程度和政府政策六个角度探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就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of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 nin g-up policy was put into effect in 1978, China had developed into the sec 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with an econo mic growth rate of more tha n 9%, which is regarded as a miracle in the huma n econo mic growth history. .But because of vast territory, the differe nee of area developme nt con diti ons, the imbala need resources distributi ons, the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has become eve n more serious. The in flue nee of enlarging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on economy and society can not be n eglected. This paper carries out statistical an alysis to the regi onal economy differe nee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uses many kinds of methods such as coefficient of standard deviation, extremely ba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extreme value rate. The statistical an alysis in dicates that the absolute differe nee has eon ti nu ous enlarging since 1978. The thesis an alyzes the reas ons from six aspects, and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 ns on how to reduce the gap. Key words: regi onal economy;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bala need developme nt; statistical an alysis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 主要内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在经济发展最低梯度地区。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 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三种效应综合作用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还有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的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斯(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

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出现。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理论 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0.Hirsehman)、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佩鲁(Perrous)等人。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同名12991)

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 【原文出处】现代经济探讨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99 【原刊页号】8~11 【分类号】F107 【分类名】区域与城市经济 【复印期号】201002 【英文标题】Evolution and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Strategy for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六十年来统筹兼顾方法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CKS008)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兼顾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090450137)阶段性成果。 【作者】杨小军 【作者简介】杨小军,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流动站博士后,武汉430079,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湘潭411105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建国之初便开始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历史轨迹,将为我们统筹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摘要题】区域经济60年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演变/基本经验/科学发展观

【正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382(2009)09-0008-0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作的筹划和决策,它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年来,党和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提出了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当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迈进的时候,回顾和总结这些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统筹好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近30年时间里,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制定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即把生产力落后的内地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通过生产力的均衡布局,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追求地区的同步发展和自成体系。毛泽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均衡布局、共同富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实施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由当时的主客观原因决定的。从主观的角度看,建国后,我国曾经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是均衡的,不均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要求均衡布局生产力,减少甚至消灭区域差异,从而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上以“平衡论”、“同步富裕论”作为指导思想。从客观的角度看,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政策,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应付战争的威胁,毛泽东强调要把建设重点放在战略后方的大西南、大西北地区。因此,我国从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国防安全的考虑出发,对区域经济发展在较长时期内强调内地“三线”建设,希望能够缩小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差距,使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相对平衡。 实施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大量投入内地。在“一五”时期,主要是围绕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和694个投资限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前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项目中,4/5在西部,694个限额以上的工业建设单位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68%。①二是强调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1958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协作区工作的文件,决定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7个经济协作区,并要求各协作区根据工业和资源等条件,尽快建立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经济区域。三是转向以备战为中心、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轨道。196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加速全国和各省市战略后方建设的决策,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经济建设的投资重点为三线地区,工业建设要大分散、小集中,工厂布点要“靠山、分散隐蔽”(安士伟,2004)。 我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的工业布局快速地向西推进,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区域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职工人数占全国的份额都有所上升,地区的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在内地建立起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工业布局的整体平衡,客观上也加快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步伐。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袁继富,1998):一是这种发展战略没有把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它是通过抑制东部区域、沿海区域的发展,而强化内地区域的发展,实际上所追求的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二是这种发展战略过分强调区域平衡,以牺牲投资效益为代价来推动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忽视了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使沿海地区既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