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评论写作 自考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写作 自考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写作 自考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写作 自考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写作

第一章 1.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节目样式)。

2.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3.新闻评论也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结果。

4. 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地位: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两种基本手段。新闻报道是主体、基础,新闻评论是旗帜、灵魂。新闻报道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关系)新闻宣传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评论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主要的特点是一轮说理,直抒己见。(分工)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配合)

5.新闻评论的特点 1)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主要表现在选题和立论的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内容是由迫切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2.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反应。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2.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1.面向广大受众。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说理论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2.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6.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1)引导的作用:旗帜鲜明的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的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的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 4)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 1.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概念)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是指他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重要性) 2.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断论或结论。(概念)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观点和材料的作用。(意义) 3.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意义(关键作用):首先,选题和立论是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关键程序,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成败。其次,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选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再次,选题选择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4.论题从哪里来:选题务必首先明确选题的根据,拓宽论题的来源。其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式、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

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其二,是实

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

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

要求。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其三,实重

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

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

性和时代感。 5.立论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 1.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如何体现和增强立论的针对性:针砭时弊,对症下药;正视波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

质) 2.立论的新颖性:1)论题的新颖。论题是否新颖直接关系到立论的新颖性、关系到新闻评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2)见解的独到;立论的新颖性还表现为是否有一点新鲜的论点,是否言人之言所谓言,是否能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开掘,从中引出精辟独到之见。3)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所谓由头,就是特指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事实的事实性材料。4)选取新的立论角度;一是注重揭示矛盾的本质和关键,二是注重被掩盖着的矛盾侧面,三是注重追溯矛盾缘由。5)交锋中闪现亮点,具体地说,就是针对错误思想或片面认识通过辩论交锋和实事求是的分析说理,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闪现智慧的亮点,引出富有深刻性和启迪性的新鲜见解

3.立论的准确性:具体要求表现在:

1)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断、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 2)论据和引语的准确; 3)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4.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和预见性。

1)重提示也就是注重提示式舆论引导。它是一种富有前瞻性的引导艺术。 2)洞察力:指的是能在政治

与经济的结合上有着锐利地洞察社会矛盾及其趋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水平。 3)预见性:这表现在对复杂莫测的矛盾的未来结局通过缜密

分析论证进而做出具有科学预见

的论断。

6.调查研究室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7.调查研究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要求;敢于正视矛盾,虚心听取不同意见;收集材料与分析研究相结合。途径:博闻善学,注重知识、材料、情况的积累;博采众议,多谋善断;注意阅读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来稿来信,从中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常专研党和政府的政策、决定和有关文件;专题调查研究。 第三章

1.标题,是以醒目的形式刊出,用以提示文章内容的简短文字。

2.新闻评论的标题是概括或提示评论的议论范围、中心论点或基本倾向的简短文字。

2.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1.制作目的不同;2.表现手法不同;

3.结构方式不同;

4.写作要

求不同。

3.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有四个方面:1.概括论题范围;2.昭示中心论点;3.表明作者态度;

4.吸引受众注意。(具体表现) 4.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 1.题文一致;2.意向鲜明;3.言简意赅;4.生动引人(转换句式、语气;活用成语、俗语;巧用修辞手法)

5.单一式标题:又称单一型标题,是指只有主题、没有辅题的标题结构形式。(不同媒介评论的基本形式①)

6.复合式标题:又称复合型标题,是指既有主题、又有辅题的标题

结构形式,其中辅题又包括引题和副题两种(基本形式②)

7.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区别:1.所用符号不同;2.所起作用不同;

3.制作要求不同

第四章

1.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论据和论点的结合、虚和实的结合、破和立的结合、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2.论据和论点的结合:是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论据、论点、论证或表述,是构成新闻评论的要素。

3.评论的论点:就是指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和所持的立场和态度。

4.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材料,就是说明论点的证据,就是胖短和推理的基础。作用在于形成论点、引发议论和证实论点。(1)事实性论据,包括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具体典型性的人和事,以及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2)理论性论据,包括经典作家所揭示的业经实践证实为人们所公认的有关结论、论断、理论、原理;(3)运用论据需注意两点,一是论据务必正确、真实、恰当,具有典型性和科学性。二是选择论据要考虑写作的背景和读者的特点。

5.评论的论证:论证指的是运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旨在将论据和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

6.论据和论点的统一:首先,坚持实事求是;其次,正确处理好论据和论点的辩证关系。(如何统一)

7.统一论据和论点的方法:1)例证法:以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阐发道理。具体作法有二,一是用典型的具体事例作为论据来说明论点;二是通过若干事例,综合它们的共同特点来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论点。此方式需注意:1.事例要真实。典型、有代表性,引用古代事例尤须切合实

际情况;二是要注意揭示论据与

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辅以切实

的分析和说理,防止观点加例子

简单化和表面化倾向。

2.)引证法:在说理论述中运用

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原理、原

则、道理来证明某个具体论点的

正确,这就是评论论述中所常用

的引证方法。需注意三点:以是

引证要准确,切忌断章取义、牵

强附会;二是引证要恰当,不宜

过多,不要以别人的观点代替自

己的论述;三是引用的材料要力

求深刻,新鲜,引人思考,并且

用在最必须的时候和地方。

3.)反证法:从反面间接地论证

论题,即通过对反面论点的否定

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

8.虚和实的结合:是评论说理论

述的又一基本要求。虚和实是矛

盾的统一。虚,是指立论、观点。

政策、思想;实,是指事实、实

践、业务、材料。

9.说理论述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

结合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在论述具体的工作问题

和业务问题时,不能就事论事,

而要透过具体的业务问题,从党

的方针政策和思想方法、工作作

风的高度做出分析;在论述理论

政策性的问题时,不能空泛议论,

而要联系当前的工作实际和读者

的思想实际,进行具体的分析和

说明

10.为什么需要虚实结合:因为写

评论既要反映事物具体的方面,

更要揭示抽象的本质的方面。

11.如何虚实结合:(1)务虚性言

论的虚实结合:指的是有关理论、

政策、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乃至

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务虚式思

想型评论。运用时以虚带实和寓

虚于实的方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

以虚带实,是指坚持理论联系实

际原则,能够在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方法论原理的指导下,联系实

际问题或事项矛盾讲清道理,以

推动实际矛盾的解决;也指善用

事实材料印证和发挥理论观点。

寓虚于实,也是虚实结合的一种

特殊说理方法。他不是通常所采

用的直截了当地讲道理,而是一

种寓理于事,寓思想、见解、道

理于客观事实或典型论据的叙述

之中的论述方法。特点在于不是

直接从正面讲道理,而是巧妙地

寓论点于论据的叙述和对照之中,

让读者自己运用逻辑思维同作者

一起得出应有的结论,领悟其中

的思想和道理;多见于杂文和小

言论的写作中。(2)务实性言论

的虚实结合:指的是写作有关工

作、业务问题的评论。要做到就

实务虚,虚实并举。也就是就是

论理,即结合具体的工作和业务

问题针对思想矛盾进行议论分析,

通过谈理论、谈政策、谈思想,

讲清道理,从而由个别到一般,

得出有普遍意义的见解和结论,

以启发读者,指导实践。必要性

原因在于能够克服评论的就事论

事,从而达到通过个别以指导一

般,增强务实性工作评论的普遍

的教育意义。

12.破和立的结合:在新闻评论的

写作中,破与立是辩证的统一。

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

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评错误

的观点。

13.破立统一的具体论述方式:一

是以正面立论的评论,则需立中

寓破,即在阐述正面观点的同时

指明与之对立的观点是什么,他

错在哪里。二是以批驳错误观点

为主的评论,则需破中有立,也

就是在对不正确的言行进行批评、

揭露或辩论的同时,还需指明正

确的应当是什么,应当提倡什么,

应当怎样去做。

14.运用论辩方法进行说理需要

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首先,要

注意弄清矛盾的性质,区别对待。

其次,划清是非界限,包括敌我

界限、政治和学术的界限、现行

政策和长远目标的界限。再次,

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15.严肃和生动的结合:是一条不

容忽视的说理论述的原则和要求。

16.严肃和生动结合的途径和要

求:

(1)由事入理,事理相融。

(2)平易近人,理情并茂。

(3)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渗

透,使思维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结

合起来。

17.据事议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摆事实讲道理。这是新闻评论常

用的一种说理方法。从事与理的

关系而言,事实正是说理的依托、

由头或论据,议理则是由事实的

现象、感觉到本质、理性的开掘、

分析、推理、引申和发挥。功能

在于理从事而出,虚实结合,是

评论文章增添理论色彩,避免空

泛议论或就事论事。(含义)

18.据事议理的方法:

1.依托式配合法:指配合新闻报

道依托新闻事实进行说理论述。

2.输入式融合法:特点在于直接

输入作者本人所见所闻的新闻性

事实材料于新闻评论之中,并以

此为由头和论据,从中引发议论,

进而印证和说明论点。

3.夹叙夹议式糅合法:是一种事

理糅合的说理艺术。他是上述容

和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延伸和多

层次展现。

19.比较分析:就是通过两种或两

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

论证或说明论点,就是运用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从事

物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和队里

统一中去正确理解和揭示事物本

质的一种说理论述方法。(含义)

20.比较分析的具体方法:

(1)纵横比较法:这是用纵横联

系和比较的分析方法,也就是从

时间和空间上历史地全面地认识

客观现实,发现事物的内部联系

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具体地说,

纵向比较,即是从事物发展的不

同历史阶段的联系和比较,以揭

示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横向比

较,则是指从不同空间的事物之

间的联系和比较来分析他们的特

点和作用,引出使人可信的结论。

(2)对比法:这是新闻评论写作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说理方法。恰当地予以运用,有助于揭露矛盾,褒贬事物,明辨是非,开掘事例。 (3)类比法:类比和对比同属行之有效的说理论述的比较分析方法。不过,两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效能却有所不同。 21.论辩交锋的方法: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含义)

22.论辩交锋的具体操作方法: (1)思想交锋:这是一种针对偏颇之见,有理有据地展开交锋说理,以澄清是非,引出正确观点,给予人们以新的思想启迪的有效方法。 (2)辩正的方法:所谓辩正,就是对片面或错误的观点进行质疑、商榷,并提出不同的观点与之交锋,旨在明辨是非,纠正错误思想(辩正的含义)。 (3)批驳的方法:一是用典型论据批驳错误的观点。二是揭穿对方论据的虚假。三是澄清概念,明辨是非。四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3.论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一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二是严格区分矛盾的性质,实事求是地区别对待。三是划清政策界限,防止“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四是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24.算账说理:正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和方法。 25.算账说理的功能:一是帮助提出问题;二是有助于说明和论证论点;三是增强言论的文化内涵;四是使抽象道理生动形象。

26.算账说理的操作方法:

(1)统计算账 (2)推演算账(3)折合算账 27.折合算账:就是将一个事物的量用另一个事物的量来表示,旨在将抽象的数字折合成有形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东西,从而缩小数字与读者的距离。 28.算账说理的要求:一是数据务必真实可信,算账要求实事求是;二是算账说理时唯有从实际出发,本着虚化实、平化奇、繁化简的原则方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三是心中装着读者,具体操作时尽量与人们的爱好、兴趣、求知欲、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第五章 1.新闻评论的结构:是指对评论各个组成部分的总体建构、设计与谋划。它包括谋篇布局,即怎样开头,怎样转接,怎样过渡,怎样结尾以及如何安排评论各个部分的先后顺序;它还包括逻辑结构,即如何运用材料,如何安排观点,如何摆出结论,如何排列材料与观点的逻辑顺序,以及如何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逻辑证明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评论具有一定的逻辑力量。

2.评论的结构原则有三点: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3)从不同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3.评论的结构的基本要求:

(1)布局合理

(2)层次清晰

(3)逻辑顺畅

4.评论的结构方式: (1)归纳式结构: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结论的结构方式。在提出论题、摆出论据之后,运用材料依次说明和论证观点,再由分论点集合成总论点。 (2)演绎式结构:是一种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法。一般先摆出作者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一观点引入事实或材料,并分别加以论证。 (3)并列式结构:是一种讲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证的结构方式。与前两种以纵向展开为主的结构方式相比,它以平行的方式安排观点和材料,使评论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内涵。 (4)递进式结构:是一种对论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这类结构的评论,其各个层次间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每层都是既是上一层次的总结,又是下一层次的铺垫,有助于受众了解事物的本质或问题的实质。

5.新闻评论的文章(节目)先后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中间和结尾;按其逻辑结构,则分别称之为引论、本论和结论。

6.开头,是指文章的开篇或起始部分,在评论中称为引论,通常用作挑开话题、交代主旨及引出正文。

7.中间,是指文章的中心或主体部分,在评论中称为正论或本论,通常用来容纳评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支撑全文的主干。

8.结尾,是指文章的收尾或结束部分,在评论中称为结论,通常用作概括全文、提炼主题和升发文艺。 9.评论开头的方式:1摆出结论;2.提出问题;3亮出靶子;4.交代意图;5.由事入题。 10.评论结尾的方式:1.呼应开头;2.作出结论;3.提出呼吁;4.引发思考;5.举一反三 第六章 1.新闻评论的文采主要是指文风问题。

2.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深入浅出就是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近人的论述结合起来。要对所评论的事物和阐述的道理有充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重要的前提是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受众。

3.了解群众的特点和要求:掌握群众的认识规律和理解能力。联系群众的切身经验讲道理

4.运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语言表现实际生活,通俗而生动。反对艰深晦涩,故作斯文。避免空话、套话和各种八股腔。

5.形象说理:

(1)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相结合。论据和由头

的形象性。由近及远、由实及虚由具体到抽象的说理方法。 (2)形象化的语言:深入观察生活,选取恰当的形象。用形象化

的笔法和语言描绘客观事物,突出其特点。

(3)巧用诗文典故:运用成语典故和古代诗文中富有哲理的形象。弄清原意,运用恰当。

6.以情动人:

(1)有感而发:有所为而作和有所感而发。或爱或憎的态度,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由深切感受而流露出

的真情实感。 (2)寓感情于形象:形象的感情色彩。通过形象表达作者的感情。用具有感情色彩的形象打动受众。 (3)修辞手段的活用:修辞手段

的运用和评论的感情色彩。语气的变换,句式的活用,含蓄,幽默的笔法。 7.要言不烦 (1)道理实在,言之有物:说真话,讲真理,实实在在地讲道理。摒弃空话、套话;反对虚张声势、哗众取宠。 (2)论题集中,篇幅适度:思想明确,论题集中,行文语气集中。简洁精粹,长短适度。 (3)字斟句酌,语言规范:炼意,炼句,炼字。字斟句酌,精益求

精。 第七章

1.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1)提高政治觉悟:评论工作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1)掌握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2)加强政策观念:新闻评论工作的政策性。加强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严格按党和政府的政策办事。加强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

3.打好知识和业务根底 (1)重视知识积累:既懂政治,又学识渊博。广泛的兴趣、丰富的知识。目光四射,广为涉猎,勤于积累。 (2)提高业务水平:掌握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和文字修养。

4.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 (1)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了解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带着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研究和群众观点。 (2)作风艰苦朴素: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作风。不怕困难的刻苦精神。严谨细致,力戒猎奇、追风倾向。

第八章 1.社论的概念: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2.党的报刊社论的重要地位: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向导性和指导性,是其他评论文体所不能替代的。 3.国内外报刊向来对社论的重视。共产党高度重视党报的社论的地位与作用。“精心写作社论是一项极重要的人物”。 4.党报社论的权威性源于: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4.在传播渠道方面的独特优势。 5.评论员文章的规格:介乎社论和短评之间,它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常用的属于中型的重头评论,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喉舌的作用。

6.评论员文章的形式有: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

7.本报评论员文章:由本报评论员撰写或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员文章。他作为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旨在体现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8.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为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形式,冠之以“特约”二字,用以加重评论作者的身份,也为了标明系社外人士所写。它的任务就是当前重大理论问题、思想问题、社会问题、政策问题和重大改革举措发表独到见解。

9.观察家评论:为评论员文章的另一种形式。通常用于重要的时事评论。以观察家的身份出现,使得评论显得客观和具有权威性。 10.评论员文章可分为五种类型:阐述型、启迪型、评介型、论辩型、礼仪和纪念型。 11.阐述型:是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很强的评论文章。它的任务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党的纲领、路线、任务、目标,阐述党委和政府新近制定的重要决策、决定、政策、方针和政令的实质、依据和意义,以帮助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正确领会其政治意义和精神实质,进而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

12.启迪型:这种类型的社论属于较为常见的评论文章。它的任务着重于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或者现实生活中开始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作风、领导方针方面的问题发言,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帮助读者从思想、理论和政策上提高认识,增强党的基本路线觉悟,促进全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13.评介型:任务在于着重对有典型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新闻性任务和事件进行旗帜鲜明的褒贬、评介,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进行论述和概括,以深刻揭示本质,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发挥其启迪思想、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14.论辩型:是以揭露和批驳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敌对言行、反动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一种战斗性较强规格较高的重要言论。它的任务,对外,揭露、批驳霸权主义的冷战思维和行径,及其所推行的强权政治,尤其是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我国或别国内政,以破坏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图谋和谬说;对内,则是重大违法乱纪和腐败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对极左思潮进行批驳,对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动思潮进行揭露和批驳,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进行揭批或辩正,旨在扶正祛邪,明辨是非,伸张正义,引导舆论。

15.辩论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严格区分矛盾的性质,针对不同对象,实事求是,区别对待,既敢于论辩,又善于论辩;摆事实,讲道理,就本质进行论战,坚持以理服人,破中有立,反对简单粗暴,强词夺理,或在非原则问题上纠缠不休;原则上坚定性和战术上的灵活性有机结合,善于划清是非界限,既要防止温情麻木的右倾情绪,也要切忌扣帽子、打棍子或辱骂恐吓等极左倾向。16.礼仪、纪念型:是指有关评述重要节日、纪念日、活动日、国耻日以及外交建交、签约、各国领导人来访我国领导人出访等送往迎来外交礼节性活动的社论。 17.社论、评论员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 (1)精心写作,导向正确:精心写作表现在:集思广益,精心修改;主管领导亲自抓重要社论的写作和修改。 (2)面向广大的读者对象:讲专门业务问题在广大群众的密切关系上加以阐明,以引起广泛的兴趣和关注。 (3)文字表达庄重、通俗、平易:

社论作为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的文件和指令。力求把抽象的道理或事物矛盾讲述得浅显明了,平易近人,生动形象,争取更多的读者,发挥更大的引导功能。 第九章

1.短评的含义: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在报纸、广播、电视中都可以使用,其中,在报纸

上最为常见。

2.短评运用时的两种形式:一为针对某一事物或问题发表的独立成偏的简短评论;一为配合新闻

报道就实务虚、就事论事的短小评论。其中,配发式短评的运用更为经常和普遍。 3.短评的特点:

(1)短小精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结构简单,文字精炼。 (2)新鲜独到:选题新鲜,见解独到,角度多样,讲求实效。 (3)生动灵活:说理生动,文字

活泼,形式多样,运用便捷。 (4)重在分析:就实务虚,缘事议理;依托个别,指导一般。 4.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分析精当。

(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精心开头,简化结构,紧扣报道,理从事出。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由点及面,提炼升华,补充深化,借题发挥。

第十章

1.编者按语的概念: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

字,是新闻媒介的编者专用及常

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2.按语的性质有:说明性按语,政论性按语和注释性按语。

3.说明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用以介绍作者身份,交代事实背景,说明有关情况,表明刊载的目的等,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帮助人们了解及理解新闻或文稿。

4.政论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价或议论性文字,用以提纲挈领地点报道说明的中心思想,传达最新的指示精神,划清是非界限和政策界限,或运用褒贬评议、引申生发等方式,通过个别启示一般。

5.注释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中某些词语或资料所加的解释性文字,用以解释某些难懂的名词或术语,介绍文中所提到的某些资料的情况,帮助读者领会文意。

6.按语的功能:①提示说明②评价表态③提醒建议④补充强调

7.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它在三种按语形式中编排位置最为显要,通常居于文前或栏前,片言居要,严肃庄重。

8.文前按语的特点:一是行文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报道或文稿的内容,只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和观点。二是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也不拟制标题。 9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他与新闻报道或文稿既有配合的关系,又有渗透的关系,通常直接插入文中,附在报道或文稿的某句话、某段文字后面,就报道或文稿中的词语、提法、内容等做出评点批注,诠释补充,或修正错误、提出希望等,以帮助读者领会文意、加深认识或避免传播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它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一种抒情、联想与议论性文字。其作用在于补充和深化报道主题或文稿的中心思想,在帮助受众理解报道或文稿的同时,增加其内涵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10.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立足依托,有所超群:以新闻报道为主要依据,有所提炼、评介、补充或升华; (2)配合及时,运用灵活:迅速对报道或文稿做出评价与分析;注意不同按语形式的灵活运用与配合使用。

(3)文字精粹,点到即止:按语的文字简介明了,词约意深;议论焦点集中,点到即止。

(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鲜明地表达编者对新闻或文稿的态度和倾向;褒贬适度,分寸得当。 第十一章

1.评论专栏:指的是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也包括当今电台、电视台专门栏目中的评论)

2.专栏评论的特点:

(1)稳定性:栏目固定,体式相近;版面位置、篇幅大小大体稳定 (2)时代感:反映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密切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弘扬时代的主旋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就富有时代特点的新人、新事物、新风尚、新矛盾选题立论。 (3)小型化:篇幅短小;选材侧重于即小见大的事例;立论角度宜小、精巧、新颖。 3.专栏评论的类型:按规格和内容来分有:专栏小言论;论坛评论;经济漫谈。按作者组成来分有:群言型专栏评论;集体式专栏评论;个人专栏评论。 4.小言论的概念:是指在报纸要闻版的短小群众言论专栏中发表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 5.小言论的特性:群言型;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 6.小言论的选材、立论的要求和方法:要求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小言论选材立论的视野要宽些,深些,新些:主流之中见支流;洞察矛盾的苗头;多从侧面探求。

7. 论坛评论:属于新闻性、政治性和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开放型”的专栏评论。

8.论坛评论的特点:是介乎评论员文章与小言论之间的一种言论文体,但又不同于这两种文体。 9.论坛评论的优势和写作要求: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法;便于输入新闻性事实材料作为由头和论据;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便于就不同的见解展开探讨和商榷。 10.经济漫谈的概念: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新闻性和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 11.经济漫谈专栏言论日趋重要的原因: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新阶段,处在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刻。在新旧体制的此消彼长中,各种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互相交织,充满了矛盾冲突,现实的需求正视经济评论包括经济漫谈专栏评论兴旺发达的基础。

12.经济漫谈专栏言论的写作要求:1.贴近经济生活 2.有一点前瞻性见解3.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13.赞誉式专栏:是一种运用赞誉方式进行表述和评论的专栏式言论。它的任务是在于通过对正面典型的赞誉评价,扶持正气,鼓舞干劲,表彰先进,倡导新风,肯定新鲜经验,唱响主旋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14.赞誉的要求:一是明确赞誉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二是对赞誉的对象理应怀有真挚的感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三是多侧面地选择赞誉对象。

15增强赞誉效能的方式方法:一是通过个别上升到一般,以强化

引导效应;二是注重多角度立论,进行别具一格的赞扬。三是在说理议论时,恰当地运用对照手法,以反面衬托正面,形成褒贬对照,有助于显示事物的实质和意义。四是善于通过论辩说理,以赞扬先进,借助论辩,从思想上澄清了是非,也正有效地扶持了正气。 16.针砭式专栏评论写作的概念:针砭时弊,确切地讲应当是既能专注矛盾,摸清病理,找准“穴位”,敢于切中时弊,又善于针灸诊治,对症下药,旨在提高思想认识,治病救人,驱邪扶正,把

事情办好,针砭式专栏评论就是这样一种运用针砭方式进行表述和评论的专栏式言论。

17.针砭的指导思想:一是心中有秤,怀揣标尺。二是批评别认或事要与人为善,注重政治,考虑效果。三是明确针砭的宗旨即针砭个别旨在教育一片。

18.讲究针砭艺术:(1)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2)多侧面寻求新角度(3)以类比、对照、拟人等手法进行生动活泼的针砭。

19.论辩式专栏评论:一般针对现

实生活中新出现的不良思想苗头或偏颇见解,及时运用辩证或辩论的方式进行说理分析,以辨明是非。 20.论辩的原则和要求:以诚相见,以理服人。

21.随感式专栏评论的写作:旨在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或困惑,通过提醒、呼吁、启迪、期待等方式,明确地表达作者的意愿、感想、预见和建议,以唤起人们的注意,及早的引导舆论,制止或预防某些不良行为、不良倾向、不良后果的发生和发展,

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健康地开拓前进。 22.随感式专栏评论的要求和方

法:一是善于从矛盾和变动的信息中选取由头,萌发灵机和感想。二是社会责任心和政治上的远见

决定随感的价值。三是真心实意地同读者交流思想和看法。

第十二章 1.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叙事说理兼有。主要通过评书结合的方式,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2. 述评的基本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主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3.述评的类型: (1)工作述评: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进行评述。 (2) 形势述评:对国内外形势,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等领域的述评。 (3)事件述评: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进行评述。 (4)思想述评:评述当前思想领域中的事件和问题、思想状况的分析。

4.述评的写作要求:

(1)论题新颖,选材精当:立论有新意,事实材料运用恰当

(2)即事明理,注重分析: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重要的述评要求、围绕中心有机结合 第十三章 1.杂文兼有文学和政论的特点,介乎文学和政论间的一种边缘体裁。鲁迅杂文:“杂”主要是指杂文内容的广泛和形式的多样。

2.杂文的主要特点: (1)文艺的政论性:对文体极好的概括,思想内容深刻、表现手法多样

(2)强烈的战斗性: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爱憎分明的态度

(3)生动泼辣: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4)简洁精粹:言之有物画龙点睛,简短而有骨力、短而精辟

3. 杂文的写作要求: (1)题材广泛,思想深刻:严格选材挖掘主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2)形象说理,巧喻善比:选择典型形象、巧喻善比由实见虚 (3)突出重点,全面分析:着眼重点想到全局、实事求是辩证分析 (4)主题严肃,笔法灵活:主题深刻灵活论述、形象知识趣味结合 第十四章 广播评论 1.广播评论:从体裁的角度看,是按广播的传播特点,以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广播新闻体裁。 2. 广播评论个性发展的制约因素 (1)广播的传播特点:传播速度较快、听众被动接受;对立统一 (2)听众的状态:文化、接受能力、低于报纸、半接收、选一种听 (3)政论的两重性:思想深度及作品容量大、受众理解上的困难 (4)广播评论个性的发展方向

从广播的传播特点和听众状况出发,丰富和完善广播评论个性特点,使它能够在广播的传播条件下,尤其是在稍纵即逝、不易保存、不能微观选择的不利条件下,让平均接受能力较低的听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2.广播评论的特点:

(1)短小精焊:适应听众的收听耐久力、短而易知、力求省意精炼 (2)浅显明快照顾多数听众的接受能力、深入浅出处理政论性内容 (3)平易近人:平等的态度、听众关心的角度、带着感情说理 (4)上口动听:悦耳动人、讲究语言效果,端正语言观念 4.广播评论的独特形式 (1)广播谈话:说听双方平等的谈话体评论,平等地位是本质属性。 (2)口头评论:专指由评论撰稿人自己播讲的评论形式。 (3)录音评论:以音响为表现内容的必要材料或手段的广播评论。

5. 论述语言:与其它广播体裁的语言相区别,是广播评论中的同音响相对应的语言,在广播评论中起主导作用。

6. 论述语言的五种表现功能:

表达论点、叙述论据、表现论述逻辑关系、解释说明、补充完善音响 7. 音响:伴随事物发生、因采访而发生两种

作用:直接表现或说明、现场采访背景声、表现事物过去的情况 【任何音响都从属于说理,服务于说理。】

8. 恰当处理论述语言和音响的关系 (1)坚持少而精、论述语言以说理为主的两个原则 (2)利用论述语言,能动地驾驭音响,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3)论述语言首先形诸于文字,做好论述语言的声音转化工作 第十五章 电视评论

1.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见解和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介播出的所有新闻评论的总称。 2.电视评论的含义: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

兵 (1)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

(2)电视评论是面向广大观众的新闻评论 (3)电视评论是电视

媒介的新闻评论 (4)电视评论

涵盖多种多样的评论形式

3.电视评论的传播方式:

双符号:两种表现内容的基本符号——图像(画面)和声音 双

通道:画面声音表情达意—视觉

和听觉两个接受通道 双线传

播:以图像和声音并行的方式进行传播 4. 电视评论的特点: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 5. 电视评论的常用方式: 口播评论:专指由播报者出图像、主要以口语表达内容的电视评论。 录像评论:指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表现内容的电视评论。 电视新闻述评:电视述评是新闻述评在电视中的具体

运用、夹叙夹议。 6.电视评论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视觉符号:画面、屏幕文字。 听觉符号:同期声、解说词。 (1)画面:口播评论、再现事物发生发展过程、再现访谈过程 (2)

同期声: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访谈的同期声 (3)屏幕文字:增强表达内容、加深观众理解、补充解释专业术语 (4)解说词:是评论主体的

声音、随话题展开进行点评 7. 发挥多符号相互配合的表现效

应 (1)一切服从体现立论的需要 (2)各种符号协调一致 (3)发挥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

8. 坚持双线互补的结构原则:声

画同一、声画对位两种方式 (1)图像的持续性: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多运用述评形式 (2)声

音线的可断续性:解说词与同期声、区别于图像线和广播 (3)发挥声音线的能动作用:利用声音线可断续性发挥效果

全国2013年7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毛泽东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说明文艺的提高和普及的问题,这是说理中的 A.运用群众语言的方法B.巧用诗文典故的方法 C.形象化描述的方法D.有感而发的方法 2.录像评论的基本结构原则是 A.双线互补B.图像线的断续性 C.声音线的持续性D.声画分离 3.编者按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议和 A.引导舆论B.针砭时弊 C.判断是非D.补充强调 4.广播评论在篇幅短小的前提下,兼顾“有物”和“易知”,就必须力求 A.省文B.省意 C.加快播音节奏D.多用成语典故 5.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 A.省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B.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C.下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D.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6.介于评论员文章与小言论之间的一种言论文体是 A.论坛评论B.经济漫谈 C.思想杂感D.专栏评论 7.办报刊要“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文字”,提出该主张的人是 A.王韬B.邹韬奋 C.范长江D.张季鸾 8.述评区别于某些推理性评论的主要之点是 A.通过对大量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B.逻辑性强 C.通过对大量背景材料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D.说服力强 9.不同媒介的评论均应根据 A.自己受众的特点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

B.上级机关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 C.广告客户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 D.媒介的自身形式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 10.新闻宣传和新闻评论所赞誉的对象和源泉是 A.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B.突发性新闻事件 C.社会生活中新人、新事、新经验、新气象 D.基层的广大干部和群众 11.篇幅最短,依附性最强的一种新闻评论体裁是 A.评论员文章B.短评 C.编者按语D.述评 12.专栏评论的表述方式有赞誉式、论辩式、随感式和 A.议论式B.类比式 C.针砭式D.讨论式 13.出自毛泽东手笔的于1942年10月12日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社论《红军的伟大胜利》属 A.阐述型社论B.启迪型社论 C评介型社论D.论辩型社论 14.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是 A.短评B.评论员文章 C.专栏评论D.杂文 15.下面新闻评论的论据中,不属于理论性论据的是 A.现行的法令、条例B.公认的结论、论断 C.具有典型性的人、事D.带有哲理性的格言、谚语 16.在新闻宣传的各种方式中,最直接地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方式是 A.新闻调查B.新闻评论 C.新闻报道D.新闻论文 17.《“用谁谁行”还是“谁行用谁”》这则标题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法B.比拟法 C.回环法D.双关法 18.新闻评论的感染力如何,首先要看它的 A.内容B.修辞 C.语言D.结构 19.选题和立论的前提是 A.熟读经典B.善于决断 C.调查研究D.角度新颖 20.电视评论的标题由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重点

上编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选择】 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报刊。 2、和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可以说是有形的意见。 3、新闻评论作为政论性的载体,其首要的特征是新闻性。 4、新闻评论学除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之外,还具有政治性。 5、新闻评论说理分析的切入点主要有理论捆、政治、政策、思想。 [简答] 1、新闻评论主要有那些体裁? 新闻评论的体裁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 2、新闻评论的特点有那些? 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有: (1)新闻性 它有表现为:现实的针对性,即在选题和立论上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 发表意见;较强的时效性,即对现实做出及时的反映。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 具体表现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 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 面向广大群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3、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 (1)引导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却中的态度。 (4)深化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选择] 1、新闻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是选题和立论。“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对评论写作而言,讲的就 是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意义。 2、新闻评论的选题是指选择和确定论题。 3、立论要做到新颖的前提是准确。 4、新闻评论若能及时地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其立论就有前瞻性。 5、引语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作用主要是充当论据。 6、立论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7、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预见性。 [简答]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资料

第一章新闻评论写作的特点和作用 1、为什么说新闻评论比新闻报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⑴评论通过说理方式对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就实务虚讲清道理,可帮助人们关注重要事实,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意义,理解新闻报道主题。 ⑵评论和报道相互配合,可鲜明地强调报道的主题思想,还可深化报道主题,指出新闻事实的思想政治意义,进而全面准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的还可根据报道中的新闻事实从某侧面角度借题发挥,提出引人深思的,给受众以启发。 2、简述新闻评论的新闻性。 作为政治性的新闻体裁,新闻性是其首要特征。⑴现实的针对性。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⑵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3、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⑴引导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⑵监督的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⑶表态的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⑷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4、论述:如何发挥新闻评论政治性的深化作用? ⑴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不仅要求它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阐明党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还要求它要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探索其普遍政治意义,而不应局限就事论事。 ⑵评论的政治性决定了它要关于务虚,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摆事实讲道理结合起来,说明事物的实质意义。使具体的零散的微观的新闻事实通过分析综合提炼,衡量它是否符合党的政策,是否代表了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之后作出判断,从思想上和政治上得到提炼升华。 第三章新闻评论的标题 1、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 ⑴概括论题范围。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评析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议论的问题,是评论标题的一个重要功能。⑵昭示中心论点。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新闻评论,用标题的形式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的内容——思想、观点和看法凸现出来,是评论标题的第二个重要功能。⑶表明作者的态度。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的价值判断,是评论标题的第三个重要功能。⑷吸引受众注意。评论标题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受众的注意,调动他们阅读(或收听、收看)评论正文的兴趣,可借助评论中涉及事实的提炼、语言的锤炼及表述角度方式的变换来实现此功能。 2、论述:如何能使新闻评论标题生动有趣,发挥引人入胜的作用? ⑴转换句式、语气。改陈述句为假设可拓宽思想激发联想,变为疑问可突出新鲜性思辨性引发兴趣,变为感叹可增强感情色彩;⑵活用成语、俗语。直接引用让人一目了然,变化引用(易字法和谐音法)赋予词语新的内涵;⑶巧用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双关、对照、回环,可增强标题生动性和吸引力。 第四章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 1、为何新闻评论的论述要虚实结合? ⑴从宏观上看新闻评论归为务虚和务实两类,但虚和实是对立的统一,两类评论尽管侧重点不同,却都需虚实结合:从本质上看,虚实结合是现象和本质/政治和业务/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论述具体工作业务问题时不能就事论事,要透过具体业务,从党的方针政策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的高度进行分析。在论述理论和政策性问题时不能空泛议论,要联系当前工作实际和读者思想实际进行具体分析说明。⑵写评论既要反映事物具体的方面,更要揭示抽象的本质的方面。离开了抽象的方面,光讲具体的方面,容易陷于就事论事的事务主义的泥坑;同时,离开了具体的方面,光讲抽象的方面,也会让人感到腾云驾雾,大而无当。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能有助于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2、为何在言论说理中要论辩交锋? ⑴论辩交锋: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辩证批驳,在辩明是非的基础上讲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⑵写批驳性的评论文章,理当展开论辩交锋,即使写正面立论性的评论也往往离不开论辩交锋。俗话说,不破不立。不经过论辩交锋,不把有关的模糊观点、片面认识和错误观点加以澄清和匡正,正确的观点是立不起来的,更难以深入人心。再说,就评论写作本身的规律来看,也需要论辩交锋,敢于并善于思想交锋,正是评论能否达到透彻说理的一条有效途径和技巧。文章触及了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就要面对面的展开论辩和商榷,就要从正面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论据,论述也就能够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有起有伏,善破善立,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3、什么是算账说理?有哪些功能?操作方法有哪些? ⑴概念: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提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⑵功能:一是帮助提出问题;二是有助于说明和论证论点;三是增强言论的文化内涵;四是使抽象道理生动形象。⑶操作方法:统计算账/推演算账/折合算账。 4、论述:新闻评论论辩说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⑴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⑵严格区分矛盾的性质,实事求是地区别对待。⑶划清政策界限,包括敌我/政治和学术/现行政策和长远目标的界限,真正起到扶正祛邪的效用。 5、论述:比较分析的三种方法的共性和个性? ⑴方法:纵横比较法/对比法/类比法。⑵共性:都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都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从事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和对立统一中去正确理解和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说理论述方法;⑶个性:①比较对象各异。纵横比较法(纵向比较的是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横向比较的是不同空间具有联系的事物);对比法(将相反相对的两方面放在一起论述);类比法(重在对形式各异/性质类似的事物间的有机联系作分析比较)②目标和效能不同。纵横比较法(通过横向比较分析不同事物的特点和作用,通过纵向比较揭示事物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对比法(通过是非得失的对照形成鲜明反差和高低优劣的反衬,侧重求异,增强说理鲜明效应);类比法(侧重求同,显示事物实质和趋向,增强说理论述的启迪性和吸引力,以有效强化舆论的引导效应)。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2017

新闻评论写作 主编曾建雄 以下纯个人观点 2017年4月份考生背要点时最好结合下面的解释背,一些要点下面的解释往往会考一些小选择,特别是书上为了让我们好理解而举的例子只是列出一些重点的,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我们在看书时自己识记 注意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第一章 1、新闻评论用事实说话P36(重点) 2、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差异P39(了解) 3、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P40-43(重点)时新性是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现实针对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议论文或各种理论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 4、新闻评论的定义P46(名次解释) 5、不同类别新闻评论的事件(了解)如:中国钓鱼岛问题属于时政类新闻 6、新闻评论的划分P48 7、曹仁超P49(名次解释) 8、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与作用P53-61 第二章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写作特点及代表作 2、早在18世纪,英美等国的报纸就已经建立起社论P65(了解) 3、普利策奖社论版对页P65 李普曼P66(名次解释) 4、美国与欧洲的电视评论发展状况P67(了解)

5、邸报上没出现报纸新闻评论原因P68(了解) 6中文外报—中国新闻评论产生的源头 7、《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地位P68 8、循环日报与王韬P69(名词解释)(重点) 9、戊戌变法与梁启超P70 10、时报新民说时评P71(名次解释)时评历史地位 11、了解每个人与各自的文章 12、王韬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P69 戊戌变法时期报刊评论中唱主角的是政论P71 时评的崛起是一个标志,它表明中国近代报刊评论的主流由政论向新闻评论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P71 13、时间创办人报刊 第一份中央机关报P75 第一份日报P75 第一次国内革命出版时间最长的日报P76 14、《大公报》与张季鸾《生活》与邹韬奋(识记) 15、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标志着“反右派”斗争正式开始。P82 16、两刊一报P83(名次解释) 17、改革开放以来新闻评论发展新趋势从内容与形式P84 第三章 1、选题是决定新闻写作成败的关键步骤。P87

(全新整理)7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 A.广播B.报刊 C.电视D.电影 2.直接关系到新闻评论成败的关键性写作程序是() A.论述和说理B.选题和立论 C.说理和总结D.论证和结尾 3.比起新闻标题,新闻评论的标题() A.结构简单、内容抽象B.结构复杂、内容具体 C.结构复杂、内容抽象D.结构简单、内容具体 4.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A.论据和论述过程的结合B.论述过程和结论的结合 C.论点和论证过程的结合D.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5.不同媒介的评论均应根据() A.自己受众的特点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B.上级机关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C.广告客户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D.媒介的自身形式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6.办报刊要“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文字”,该主张是下列哪个人提出的()A.毛泽东B.邹韬奋 C.李大钊D.林放 7.新闻评论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 A.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B.坚持高质量的艺术水准放在首位 C.受众的需求时刻放在首位D.市场的需求时刻放在首位 8.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 A.省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B.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C.下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D.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1

9.短评作为一种评论体裁,在() A.报纸上最为常见B.期刊上最为常见 C.广播上最为常见D.电视上最为常见 10.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太史公曰”与今天的哪类新闻评论体裁大体类似()A.短评B.专栏评论 C.编者按语D.述评 11.具有群言型特点的新闻评论体裁是() A.社论B.评论员文章 C.编者按语D.专栏评论 12.选题和立论的前提是() A.调查研究B.占有材料 C.理论研究D.掌握政策 13.评论的“点睛之笔”往往放在() A.开头部分B.中间部分 C.结尾部分D.标题之中 14.调查研究应该() A.带着观点找例子B.带着问题调查 C.带着结论找问题D.带着框框找材料 15.短评写作应该() A.完全依托新闻报道B.完全超脱新闻报道 C.一事多议D.一事一议 16.按形式品种来分,《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属于专栏评论类型中的() A.专栏小言论B.论坛评论 C.个人专栏D.集体专栏 17.一般而言,述评的作者大多数是() A.编辑B.记者 C.政府官员D.专家 18.杂文和一般评论的不同,在于它() A.逻辑性较强B.内容驳杂 C.直抒己见D.形象性较强 2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评论作者总会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这体现了新闻评论的( ) A.政治性B.理论性 C.针对性D.时效性 2.搞好选题立论的前提和关键是( ) A.了解政策精神B.具有丰富知识 C.提高逻辑水平D.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 3.从功能上看,以下哪一个新闻评论的标题与其它三个不.属同一类型( ) A.《赞“自报家门”》B.《岂可一走了之》 C.《早稻种了不收引出的思考》D.《不能搞“靓女外嫁”》 4.将现实生活中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在求同之中显示事物的实质和趋向的说理方法是( ) A.对比法B.比喻法 C.例证法D.类比法 5.广播评论的“短小精悍”是通过“省意”来实现的。以下关于“省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省意就是要压缩语言文字,节省篇幅 B.省意就是要精练内容,剔除无关紧要的东西 C.省意也需要在关节点上充分展开,仔细分析 D.省意的目的是做到“短而有物”、“短而易知” 6.以下不.属于新闻评论结构原则的表述是( ) A.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B.从评论写作的成熟模式出发 C.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D.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7.新闻评论结构的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 ) A.价值取向B.心理定势 C.主观立场D.思维规律 1

8.以下作品中哪一篇不.是毛泽东的作品( ) A.《愚公移山》B.《呻吟的哀音》 C.《别了,司徒雷登》D.《论人民民主专政》 9.对于评论工作者来说,最根本的是要树立(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B.机动灵活善于变通的思想 C.勇于开拓创立品牌的思想D.努力进取争当先进的思想 10.“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这段论述出自( ) A.约斯特《新闻学原理》B.马克思《六月革命》 C.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D.邓拓《关于报纸的社论》 11.以下关于短评“短小精悍”的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篇幅短小,结构简约B.主题重大,立论新颖 C.内容具体,文字精练D.行文精粹,不枝不蔓 12.对报道依附性最强的评论体裁是( ) A.专栏小言论B.短评 C.编者按语D.评论员文章 13.以下关于编后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可设置标题,也不能署名 B.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C.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D.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也可以配合图片、图表、漫画等 14.论坛评论是一种群言型的署名评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思想性和( ) A.鼓动性B.形象性 C.理论性D.目的性 15.以下新闻评论专栏中属于群言型专栏的是( ) A.生活周刊《小言论》B.人民日报《今日谈》 C.新闻周刊《今日与明日》D.新民晚报《未晚谈》 16.述评《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拜金主义要不得》、《警方应当如实立案》分别属于( ) A.工作述评、思想述评、事件述评B.工作述评、事件述评、形势述评 C.事件述评、形势述评、工作述评D.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 17.述评和新闻综述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 ) A.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B.提供相关新闻事实 2

新闻评论写作精华简答题

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新闻评论来说,就是选择评介事物、评论对象、论述问题、论述范围。 立论: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是作者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以观点和材料作用选题的要求:评论对象范围具有迫切意义和普遍引导作用又能配合整体新闻宣传部署问题 来源:一,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近期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政策精神。 二,生活中四新(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基层和群众呼声和要求。 三,重要新闻事件和典型。利用此舆论关注的热点来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 立论的基本要求:一,针对性(表现1,针砭时弊,对症下药。2,正式迫切要解决的实际矛盾。3,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二新颖性(论题新颖,见解独到,作为由头或者论据的事实材料新鲜。立论角度新。交锋中闪现亮点。)三,立论的准确性(论点,论据和引语,准确完整阐明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和法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武断)四,立论的前瞻性(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探寻事物内在规律及发展趋势,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引导舆论,推动事物发展。表现为洞察力,重提示,预见力) 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1,政策、法律、实际情况、材料都离不开调研。2,通过调研才能形成正确结论和认识,才能避免和客服片面性,产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论断。3,调研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预防武断、主观。提高评论质量。4,了解读者的心里和思想疙瘩必须调研。)总之调研是选题立论的前提,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新闻评论的标题。 一,新闻报道与评论标题不同:传播事实性信息/传播意见性信息(1,制作目的不同,2,表现手法不同,隐形态度/鲜明态度。3结构方式不同,报道结构复杂/结构简单。写作要求不同报道内容具体/内容抽象。)二,标题功能:1,概括论题范围,2,表面作者态度,3,昭示中心论点,4,吸引受众注意。) 三,标题要求:1,题文一致2,意象鲜明3,言简意赅4,生动引人。(转换句式语气/活用成语俗语/巧用修辞手法。) 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 一,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1,论据和论点的结合。2,虚与实的结合3,破和立的结合4,严肃和生动的结合)二,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及所持的立场、态度。论据就是阐明论点的材料,说明论点的证据,判断和推理的基础。 三,论据包括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前者是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典型的人或事。历史资料,统计数据后者是1,经典作家所揭示的业经实践证实的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论断理论原理2,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3,现行的法令条例4,公认的道德规范,5,哲理性的格言、谚语。6故事、典故。运用论据注意两点:1,正确真实恰当。具有典型性和科学性。2,选择论据要考虑写作背景和读者特点。 四,论据和论点的统一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2,正确处理两者的辩证关系(构思阶段材料在先论点在后。由材料引出论点。表述阶段,论点处于统率地位,论据要为论点服务。论据贵在精而不在多,力求于论点统率之下,寓论点于论据的分析之中,二者恰当融合)。3掌握论证具体方法有助于二者统一,增强说服力。(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例证法的有效性:通过事实和论点的联系从众多事实中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来论证论点自然最有效。注意两点:1,事实真实有代表性,用古代事例更需结合现实。2,注意论点和论据内在联系,分析说理切实有效,防止观点加例子的简单化和表面化。 五,虚实结合是评论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原因:务虚务实两类,两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际就是现象和本质感性和理性政治和业务的结合,也就是说理论述应该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论述具体工作不能就事论事而是从党的方针政策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的高度做出分析。论述理论政策问题不能空论,而是联系工作实际和读者思想进行分析。两方面结合文章才能有血有肉。 六,破与立的结合的重要意义:1,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2,评论要说理,就得破除一种观点,树立一种观点。3,写作规律要求破立结合才能使论述在层层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七,严肃和生动的要求:由事入理,事理相融,平易近人,礼情并茂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是思维缜密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八,说理论述的方法:据事议理(依托式配合法配合新闻报道依托新闻事实。输入式融合法直输作者见闻为由头和论据。夹叙夹议糅合法多层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和要求。)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的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纵横比较法,对比法类比法)论辩交锋的方法: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辨正,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方法。为什么要论辩交锋,因为批驳性文章必须的,正面立论性的评论也离不开。不通过它不把有关的模糊观点,片面认识和错误观点加以澄清,匡正,难以有正确观点,更难深入人心。其次,写作规律也要求它只有敢于善于交锋才能达到透彻说理的途径,有充分理由和论据论述才能从事物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达到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论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2,严格区分矛盾性质。3,划清政策界限,防左防右。4,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算账说理:对数据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对事物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 1.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题材。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它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称。 2.选题:就是选择素要评价的事物或素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只要是指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3.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4.由头:所谓由头,就是特指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的事实性材料。有了典型又恰当的由头,议论也就有了头绪。 5.新闻评论的标题:标题是以醒目的形式刊出,用以提示文章内容的简短文字。新闻评论的标题是概括或提示评论的议论范围、中心论点或基本倾向的简短文字。 6.易字法:是使用成语、俗语的第一种做法。是指将约定俗成的成语、俗语、古语等加以改造,用易字的方式,或凸现新的矛盾,或提出新的见解,以此引人注目或发人深思。 7.谐音法:是易字法的特殊形式,即选用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替换成语、俗语中原有的字,使其在具有新的词义的同时别有一种新的意趣。 8.比喻法:是一种用某些具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描绘想要说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以使表述更为生动、鲜明。 9.比拟法:是一种借助于想象力把物比做人或把人比作物的修辞手法,以使标题更具活力或更显新奇。 10.对照法:是一种将两个悬殊巨大的事物、矛盾、现象、做法等放在一起加以比对、形成反差的修辞手法,用以突出标题开阔的思路和辩证的态度。 11.回环法:是一种在词语或句子组合过程中通过有意的颠倒或重复,使其首位呼应的修辞方式,以使标题在“回文”与“连珠”中,别有一番妙趣。 12.寓虚于实:也是虚实结合的一种特殊的说理方法。它不是通常采用的直截了当地讲道理,而是一种寓理于事,寓思想、见解道理与客观事实或典型论据的叙述之中的论述方法。13.算账说理:正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 14.折合算账:所谓折合算账,就是将一个事物的量用另一个事物的量来表示,旨在将抽象的数字折合成有形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东西,从而缩小数字与读者的距离。 15.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中去正确理解和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16.论辩交锋法: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17.虚实结合:即说理论述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本质上讲,虚实结合就是现象与本质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政治和业务的结合。18.归纳式结构: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一般先摆出作者的观点,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全书最完整复习纲要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1.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 作规律的科学。 2.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和,最 早出现于报刊。】 3.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和调查报告等)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两种基本体裁。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4.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用事实说话、无形的意见;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议论说理,直抒己见、有形的意见。 5.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6.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主体。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宣传更全面、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 7.新闻评论的特点: (1)新闻性 1.现实的针对性:选题和立论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2.强烈的时效性:结合形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表明态度。 (2)政治性 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政治性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的 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不直接论述事件或问题 (3)群众性 1.面向广大受众: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2.吸引群众参与评论工作:更广泛读者,内容更贴近生活、群众 8.新闻评论的功能与作用: 1.引导作用:重要宣传手段——表彰先进、针砭时弊、释疑解惑 2.监督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也应该包含舆论监督的内容 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对重要事件、问题表明态度。全国性媒介 4.深化作用:善于务虚,不应局限于就事论事,分析、综合、提炼。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doc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 题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参考资料:http://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和一般论说文比较,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包括新闻性、政治性和() a.社会性 b.理论性

c.群众性 d.艺术性 2.新闻评论的文字要简洁,但不能为了简短而滥用() a.词汇 b.比喻 c.简称 d.方言土语 3.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 a.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 b.积累丰富的知识 c.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 4.邹韬奋一生所表现的精神为后人敬仰,他之所以感人,就是因其() a.撰写了几百万字的评论和通迅 b.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全身心陶醉在事业里面 d.以犀利的文笔,竖旗文坛 5.述评写作夹叙夹议的关键是() a.既有观点,又有材料 c.摆事实、讲道理b.评和述不分先后 d.评和述有机结合,事理交融 b.针砭时弊的政论 d.短小精悍的政论 6.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即() a.尖锐泼辣的政论c.文艺性的政论 7.只有精心写作社论才能发挥其重要的和正确的() a.批评功能 b.警示功能 c.表态功能 d.导向功能 8.写评论进行调查研究务必坚持一个重要原则,即() a.一分为二 b.实事求是

c.反对主观主义 d.反对经验主义 9.新闻评论说理论述的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a.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b.调查和研究的结合 1 c.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a.说理方法d.褒和贬的结合 b.斗争方法 10.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 c.批判方法 d.战斗方法 11.马克思在他创办并担任主编的《新莱茵报》上,十分重视撰写() a.通讯 b.社论 c.消息 12.论坛评论贵在富有() a.论辩色彩

新闻评论写作之综合测评二

年新闻评论写作之综合测评二

————————————————————————————————作者:————————————————————————————————日期: 2

2016年新闻评论写作-综合测评2 【题型:简答】 [1] 如何处理好政治强和业务精的关系? 答案:政治强和业务精,两者应当是统一的,对于评论者来说,不可或缺。政治觉悟高,立场坚定,观点正确,但业务水平低,写不好评论,难以进行舆论引导。 【题型:论述】 [2] 简要论述评论选题重点的表现方面。 答案: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最新讲话精神,殛待进行舆论引导; 二、现实生活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新人新事新风尚,殛待进行宣传倡导; 三、当前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薄弱环节,殛待进行正面疏导; 四、人们共同关注而又疑惑不解莫衷是一的问题,殛待进行澄清; 五、社会生活中一些违反科学又习以为常的种种言行,殛待进行唯物论教育 【题型:单选】[3] 数据是一种确凿有力的能体现事实总和的____。答案:A A 论据 B 事实 C 材料 D 素材 【题型:多选】[4] 新闻评论学是一门___很强的学科。答案:AD A 政治件

B 群众性 C 形象件 D 实践性 E 理论性 【题型:简答】 [5] 选题和立论在评论写作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选题和立论是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关键性的程序;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最重要的标准是选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论题选择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见,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题型:单选】[6] 邹韬奋认为,在“新闻记者”这个名词前面,应加一个形容词:____。答案:A A 永远立于大众立场 B 知识丰富的 C 业务水平高的 D 不畏艰险的 【题型:多选】[7] 修改评论时要注意全文结构的完整性、逻辑性,力求使引论、正论和结论成为_____答案:ABC A 凤头 B 猪肚 C 豹尾 D 羊角 E 牛蹄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分,共分) .近代著名的政治家(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舆论与舆论之仆》,很好地说明了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梁启超.王韬.于佑任.张季鸾 .( )是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首创社论。 .上海新报.申报.新闻报.字林沪报 .《新青年》与( )报把我国报刊评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当时负有盛名的革命民 主主义阵地和论坛。 .治言.晨报.时事新报.每周评论 .被誉为“报界宗师”的政论家( )的社评《蒋介石之人生观》(年月日)曾经是当时脍灸人口的佳作。 .张季鸾.范长江.王芸生.邹韬奋 .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要求的是它的( )上的群众性。 .内容.读者面.写作形式.评论作者的广泛性 .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的放矢,指的是新闻评论的( )问题。 .理论性.针对性.新鲜性.准确性 .( )是新闻评论立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论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有的放矢.寓有新意.准确无误.高瞻远瞩 .孔子曾经批评他的学生子路、冉有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儿)) .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这里孔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类比.喻证.反证.例证 .在新闻评论的结构中,结论的作用在于( )。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主题 .“辞达而已”指的是行文( )。 .浅显易懂.生动引人.深入浅出.深刻准确 .朴素精炼是新闻评论行文的要求之一,它是指( )。 .行文简洁.文章短小 .文字朴实.以尽量短小的篇幅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 .当今报纸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是( )。 .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增多 .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增多 .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减少 .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减少 .我国报刊独创了下列的哪一种文体形式( )。 .社论.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编辑部文章 .最能体现新闻评论群众性的评论体裁是( )。 .社论.评论员文章.专栏评论.余论 .在我国,广播评论成为新闻广播的有机部分,成为其基本体裁之一,是在世纪( )年代末的事情。

全国2018年4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真题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面属于署名电视新闻评论的是 A.本台评论 B.本台评论员 C.编后话 D.电视新闻述评 2.在国内众多报纸的论坛型专栏评论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B.《文汇报·文汇论坛》 C.《新华日报·新华论坛》 D.《解放日报·解放论坛》 3.绝大多数短评是以下列一种方式发表的 A.围绕人们的议论 B.根据上级指示 C.配合大型评论 D.配合新闻报道 4.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所进行的报道和评述,我们 将其称之为 A.形势述评 B.事件述评 C.思想述评 D.工作述评 5.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一种抒情、联想 和议论性文字,我们将其称之为 A.文前按语 B.文中按语 C.注释按语 D.编后 6.新闻评论想要说服受众,主要靠 A.语言的魅力 B.生动的形象 C.合理的结构 D.逻辑的力量 7.由实况音响与解说共同构成的音响报道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而广播评论中常见的音响报道是 A.广播述评 B.主持人点评 C.本台短评 D.记者连线

8.以下不属于评论论据中的理论性论据是 A.公认的道德规范 B.古今中外的格言、谚语 C.历史资料、统计数据 D.科学的定理和法则 9.家常式的电视评论节目最典型的是 A.《央视论坛》 B.《新闻周刊》 C.《新闻1 + 1》 D.《锵锵三人行》 10.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常用的中型重头评论是 A.时评 B.社论 C.专栏评论 D.评论员文章 11.论辩的原则和要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A.尖锐泼辣、盛气凌人 B.侧重以情动人 C.以诚相见,以理服人 D.避免正面交锋 12.直接关系到新闻评论成败的关键性写作步骤是 A.论述 B.选题 C.说理 D.论据 13.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类基本信息:一类是新的事实信息,另一类是 A.旧的历史信息 B.旧的意见信息 C.新的网络信息 D.新的意见信息 14.小言论写作时需注意:平民化、微型化和 A.情感化 B.理性化 C.形象化 D.诙谐化

“时事评论”类作文导写示例

“时事评论”类作文导写示例 导读:成都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因为身为环卫工人的母亲生病,只能替母亲去扫大街,结果小女孩被誉为“成都最美环卫工人”!这一现象最近在网上引起热议。 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写一篇议论文,加以评论。字数不少于800字。 【试题立意】 这道作文题目源于社会生活的真实材料,曾经在社会上引起的很大的争议。 让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考查,也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考查。并且在审题上也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内容上又很贴近学生的生活。 【构思点拨】 这是一道“时事评论”类作文题目。顾名思义,评就是评判是非、真伪、美丑;论就是议论、说理;评论就是以议论、说理为手段,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进行评判和议论。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现象纷纭复杂,同学们在接触社会过程中,难免会有所触动,会就某些社会问题或现时事提出看法,把这些看法写成文章,就是社会生活评论。 时事评论属于议论文,所以议论文写作的常规方法仍适用。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正反

对比,比喻说理,辩证论理等论证方法都可以灵活运用。 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概括为:小女孩替母亲扫大街被誉为“最美的环卫工人”。据此可以谈对待“苦难与不幸”的内容。可以谈教育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谈论道德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对小女孩“孝”“有责任感”的赞扬,另一方面可以是对社会“缺乏责任与爱心“的批判。 【名人言论】 ①没有谁比从未遇到过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因为他从未有机会检验自己的能力。 --------塞涅卡 ②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 --------尼采 ③薄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 -------顾贞观 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 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俄·普希金 ⑤让珊瑚远离惊涛骇浪的侵蚀吗?那无疑是将它们的美丽葬送。 一张小红脸体味辛苦所留下来的东西!苦难地过去就是甘美的到来。 --------歌德 ⑥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别林斯基 ⑦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⑧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2.doc

一、选择填空: 1、杂文是散文的一种。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以(短小)、(活泼)、(犀利)为其特点。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 1、广播评论的特点:(便于口说耳听)、(具有政论性)。 2、广播评论是广播电台的(政治旗帜)。 3、广播评论的主要特点:(短小精悍)、(浅显明快)、(平易近人)、(上口动听)。 3、广播评论同其他广播体裁一样,可以同时拥有两种声音符号:(论述语言)和(音响)。 1、电视传播的方式:(双符号)、(双通道)、(双线传播)。 2、电视评论的本质属性是(电视传播方式)和(新闻评论体裁特征)的紧密结合。 二、名词解释: 1、杂文: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还具有政论的性质。杂文兼有文学和政论的特点,是介乎文学和政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也可以说,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文艺性的政论。 1、广播评论:从体裁的角度看,广播评论是按照广播的传播特点,以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广播新闻体裁。 2、政论性:是指以说理为主要手段,着重从思想、政治、伦理的角度,阐述对于新闻事件和现实问题的见解,籍以指导社会实践、引导社会舆论。 3、“省意”:就是精练内容,剔除一切无关紧要的东西,集中讲非讲不可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整体上长话短说,而在关节点上充分展开、过细分析,让听众一听就能理解其实质,明白其所以然。 4、广播谈话:作为广播评论的一种形式,广播谈话是说、听双方平等的谈话体评论。谈话体是它的母体,说、听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则是它的体质属性。二者结合,赋予了这种形式以吸引听众的特殊魅力。 5、“类交流”:是广播谈话的灵魂。而广播谈话是说、听双方不在同一场合,这种空间距离使双方无法进行即时的直接交流,而只能由说话的一方借助某种中介,创造类似双方交流、交流的语言环境。其中的交流感,不同于日常交谈中的直接交流,称为“类交流”。 6、口头评论:专指由评论撰稿人自己播讲的评论形式。就传播方式说,广播评论其实都可以称为口头评论。我国的广播评论长期由播音员播诵;为同这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