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人教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人教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人教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在△ABC中,∠ABC=∠ACB,以AC为直径的⊙O分别交AB、BC于点M、N,点P在AB的延长线上,且∠CAB=2∠BCP.

(1)求证:直线CP是⊙O的切线.

(2)若BC=2,sin∠BCP=,求点B到AC的距离.

(3)在第(2)的条件下,求△ACP的周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4(3)20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2∠CAN=∠CAB,∠CAB=2∠BCP判断出∠ACP=90°即可;

(2)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即勾股定理即可.

试题解析:(1)∵∠ABC=∠ACB,

∴AB=AC,

∵AC为⊙O的直径,

∴∠ANC=90°,

∴∠CAN+∠ACN=90°,2∠BAN=2∠CAN=∠CAB,

∵∠CAB=2∠BCP,

∴∠BCP=∠CAN,

∴∠ACP=∠ACN+∠BCP=∠ACN+∠CAN=90°,

∵点D在⊙O上,

∴直线CP是⊙O的切线;

(2)如图,作BF⊥AC

∵AB=AC,∠ANC=90°,

∴CN=CB=,

∵∠BCP=∠CAN,sin∠BCP=,

∴sin∠CAN=,

∴AC=5,

∴AB=AC=5,

设AF=x,则CF=5﹣x,

在Rt△ABF中,BF2=AB2﹣AF2=25﹣x2,

在Rt△CBF中,BF2=BC2﹣CF2=2O﹣(5﹣x)2,

∴25﹣x2=2O﹣(5﹣x)2,

∴x=3,

∴BF2=25﹣32=16,

∴BF=4,

即点B到AC的距离为4.

考点:切线的判定

2.如图,MN为一电视塔,AB是坡角为30°的小山坡(电视塔的底部N与山坡的坡脚A在同一水平线上,被一个人工湖隔开),某数学兴趣小组准备测量这座电视塔的高度.在坡脚A处测得塔顶M的仰角为45°;沿着山坡向上行走40m到达C处,此时测得塔顶M的仰角为30°,请求出电视塔MN的高度.(参考数据:2≈1.41,3≈1.73,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95m 【解析】

【分析】过点C 作CE ⊥AN 于点E , CF ⊥MN 于点F .在△ACE 中,求AE =203m ,在RT △MFC 中,设MN =x m ,则AN =xm .FC =3xm ,可得x +203=3 ( x -20),解方程可得答案..

【详解】解:过点C 作CE ⊥AN 于点E , CF ⊥MN 于点F . 在△ACE 中,AC =40m ,∠CAE =30° ∴CE =FN =20m ,AE =203m 设MN =x m ,则AN =xm .FC =3xm , 在RT △MFC 中

MF =MN -FN =MN -CE =x -20 FC =NE =NA +AE =x +203 ∵∠MCF =30° ∴FC =3MF ,

即x +203=3 ( x -20) 解得:x =

403

31

- =60+203≈95m

答:电视塔MN 的高度约为95m .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解题关键点:熟记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包括含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0,0O ,点()3,0A ,点()0,4C

连接OB ,以点A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矩形AOCB ,旋转角为()0360αα?<

(Ⅲ)α为何值时,FB FA =.(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答案】(Ⅰ)点D 的坐标为5472

(,)2525;(Ⅱ)①证明见解析;②点H 的坐标为(3,258

);(Ⅲ)60α=?或300?. 【解析】 【分析】

(Ⅰ) 过A D 、分别作,AM OB DN OA ⊥⊥,根据点A 、点C 的坐标可得出OA 、OC 的长,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B 、OB 的长,在Rt △OAM 中,利用∠BOA 的余弦求出OM 的长,由旋转的性质可得OA=AD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D=2OM ,在Rt △ODN 中,利用∠BOA 的正弦和余弦可求出DN 和ON 的长,即可得答案;(Ⅱ)①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可得∠DOA=∠ODA ,根据锐角互余的关系可得ABD BDE ∠∠=,利用SAS 即可证明△DBA ≌△BDE ;②根据△DBA ≌△BDE 可得∠BEH=∠DAH ,BE=AD ,即可证明

△BHE ≌△DHA ,可得DH=BH ,设AH=x ,在Rt △ADH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即可得答案;(Ⅲ)如图,过F 作FO ⊥AB ,由性质性质可得∠BAF=α,分别讨论0<α≤180°时和180°<α<360°时两种情况,根据FB=FA 可得OA=OB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FO 的长,由余弦的定义即可求出∠BAF 的度数. 【详解】

(Ⅰ)∵点()30A ,

,点()04C ,, ∴3,4OA OC ==. ∵四边形OABC 是矩形, ∴AB=OC=4,

∵矩形DAFE 是由矩形AOBC 旋转得到的 ∴3AD AO ==.

在Rt OAB ?中,225OB OA AB +=, 过A D 、分别作B,DN OA AM O ⊥⊥ 在Rt ΔOAM 中,OM OA 3

cos BOA OA OB 5

∠===, ∴9OM 5

=

∵AD=OA ,AM ⊥OB ,

∴18OD 2OM 5

==

. 在Rt ΔODN 中:DN 4sin BOA OD 5∠==,cos ∠BOA=ON OD =3

5

, ∴72DN 25=

,54ON 25

=

. ∴点D 的坐标为5472,2525??

??

?.

(Ⅱ)①∵矩形DAFE 是由矩形AOBC 旋转得到的, ∴OA AD 3,ADE 90,DE AB 4∠===?==. ∴OD AD =.

DOA ODA ∠∠=.

又∵DOA OBA 90∠∠+=?,BDH ADO 90∠∠+=? ∴ABD BDE ∠∠=.

又∵BD BD =, ∴ΔBDE ΔDBA ?.

②由ΔBDE ΔDBA ?,得BEH DAH ∠∠=,BE AD 3==, 又∵

BHE DHA ∠∠=,

∴ΔBHE ΔDHA ?. ∴DH=BH ,

设AH x =,则DH BH 4x ==-, 在Rt ΔADH 中,222AH AD DH =+, 即()2

22x 34x =+-,得25x 8

=, ∴25AH 8

=

. ∴点H 的坐标为253,

8?? ???

. (Ⅲ)如图,过F 作FO ⊥AB , 当0<α≤180°时,

∵点B 与点F 是对应点,A 为旋转中心,

∴∠BAF为旋转角,即∠BAF=α,AB=AF=4,∵FA=FB,FO⊥AB,

∴OA=1

2

AB=2,

∴cos∠BAF=OA

AF =

1

2

∴∠BAF=60°,即α=60°,

当180°<α<360°时,

同理解得:∠BAF′=60°,

∴旋转角α=360°-60°=300°.

综上所述:α60

=?或300?.

【点睛】

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知识,正确找出对应边与旋转角并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

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AD=8cm,连接BD,将△ABD绕B点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B′D′(B′与B重合),且点D′刚好落在BC的延长上,A′D′与CD相交于点E.(1)求矩形ABCD与△A′B′D′重叠部分(如图1中阴影部分A′B′CE)的面积;

(2)将△A′B′D′以每秒2cm的速度沿直线BC向右平移,如图2,当B′移动到C点时停止移动.设矩形ABCD与△A′B′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移动的时间为x,请你直接写出y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在(2)的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时间x,使得△AA′B′成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你直接写出对应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你说明理由.

【答案】(1)45

2

;(2)详见解析;(3)使得△AA ′B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x 的值有:0

秒、

32 秒、95

- . 【解析】 【分析】

(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B ′D ′=BD =10,CD ′=B ′D ′﹣BC =2,由tan ∠B ′D ′A ′=

'''''

=A B CE A D CD 可求出CE ,即可计算△CED ′的面积,S ABCE =S ABD ′﹣S CED ′; (2)分类讨论,当0≤x ≤

115时和当11

5

<x ≤4时,分别列出函数表达式; (3)分类讨论,当AB ′=A ′B ′时;当AA ′=A ′B ′时;当AB ′=AA ′时,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 【详解】

解:(1)∵AB =6cm ,AD =8cm , ∴BD =10cm ,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B ′D ′=BD =10cm ,CD ′=B ′D ′﹣BC =2cm , ∵tan ∠B ′D ′A ′=

'''''

=A B CE A D CD ∴

682

=CE ∴CE =3

2

cm ,

∴S ABCE =S ABD ′﹣S CED ′=86345

22222

?-?÷=(cm 2); (2)①当0≤x <115时,CD ′=2x +2,CE =3

2

(x +1), ∴S △CD ′E =32x 2+3x +32

, ∴y =12×6×8﹣32x 2﹣3x ﹣32=﹣32x 2﹣3x +452; ②当

115≤x ≤4时,B ′C =8﹣2x ,CE =4

3

(8﹣2x ) ∴()2

14y 8223x =

?-=83x 2﹣643x +1283. (3)①如图1,当AB ′=A ′B ′时,x =0秒;

②如图2,当AA ′=A ′B ′时,A ′N =BM =BB ′+B ′M =2x +185,A ′M =NB =245

, ∵AN 2+A ′N 2=36,

∴(6﹣24

5)2+(2x+

18

5

)2=36,

解得:x=669

5

-

,x=

669

5

--

(舍去);

③如图2,当AB′=AA′时,A′N=BM=BB′+B′M=2x+18

5

,A′M=NB=

24

5

∵AB2+BB′2=AN2+A′N2

∴36+4x2=(6﹣24

5)2+(2x+

18

5

)2

解得:x=3

2

综上所述,使得△AA′B′成为等腰三角形的x的值有:0秒、3

2

秒、

669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能够数形结合,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全面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DE交x轴于点E(30,0),交y轴于点D(0,

40),直线AB:y=1

3

x+5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交直线DE于点P,过点E作

EF⊥x轴交直线AB于点F,以EF为一边向右作正方形EFGH.

(1)求边EF的长;

(2)将正方形EFGH沿射线FB10个单位的速度匀速平移,得到正方形E1F1G1H1,在平移过程中边F1G1始终与y轴垂直,设平移的时间为t秒(t>0).

①当点F1移动到点B时,求t的值;

②当G1,H1两点中有一点移动到直线DE上时,请直接写出此时正方形E1F1G1H1与△APE

重叠部分的面积.

【答案】(1)EF=15;(2)①10;②120;【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点E(30,0),点D(0,40),求出直线DE的直线解析式y=-4

3

x+40,可

求出P点坐标,进而求出F点坐标即可;

(2)①易求B(0,5),当点F1移动到点B时,1010=10;

②F点移动到F'10t,F垂直x轴方向移动的距离是t,当点H运动到直线DE

上时,在Rt△F'NF中,NF

NF'

=

1

3

,EM=NG'=15-F'N=15-3t,在Rt△DMH'中,

4

3

MH

EM

'

=,

t=4,S=1

2

×(12+

45

4

)×11=

1023

8

;当点G运动到直线DE上时,在Rt△F'PK中,

PK

F K'

=

1

3

PK=t-3,F'K=3t-9,在Rt△PKG'中,PK

KG'

3

1539

t

t

-

-+

4

3

,t=7,S=15×(15-7)=120.

【详解】

(1)设直线DE的直线解析式y=kx+b,将点E(30,0),点D(0,40),

300

40

k b

b

+=

?

?

=

?

4

3

40

k

b

?

=-

?

?

?=

?

∴y=﹣4

3

x+40,

直线AB与直线DE的交点P(21,12),由题意知F(30,15),

∴EF=15;

(2)①易求B(0,5),

∴BF=10,

∴当点F 1移动到点B 时,t =101010÷=10; ②当点H 运动到直线DE 上时,

F 点移动到F'的距离是10t , 在Rt △F'NF 中,

NF NF '=1

3

, ∴FN =t ,F'N =3t , ∵MH'=FN =t ,

EM =NG'=15﹣F'N =15﹣3t , 在Rt △DMH'中,

4

3MH EM '=, ∴

4

1533t t =-, ∴t =4,

∴EM =3,MH'=4,

∴S =

1451023(12)11248?+?=; 当点G 运动到直线DE 上时,

F 点移动到F'10, ∵PF =10 ∴PF'10t ﹣10, 在Rt △F'PK 中,

1

3

PK F K =', ∴PK =t ﹣3,F'K =3t ﹣9, 在Rt △PKG'中,PK KG '=31539t t --+=4

3

, ∴t =7,

∴S =15×(15﹣7)=120.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利用三角形的正切值求边的关系,利用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建立边之间的联系,准确确定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

12

y x bx c =

++的图象经过点A (-3,6),并与x 轴交于点B (-1,0)和点C ,顶点为点P . (1)求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2)设D 为x 轴上一点,满足∠DPC =∠BAC ,求点D 的坐标;

(3)作直线AP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在直线AP 上是否存在点N ,使AM +MN 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M 、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点C 坐标为(3,0),点P (1,-2);(2)点P (7,0);(3)点N (-

75,14

5). 【解析】 【分析】

(1)将点A 、B 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即可求解; (2)利用S △ABC = 12×AC×BH= 12×BC×y A ,求出sinα= 222105

BH AB ==,则tanα= 12,在△PMD 中,tanα=

MD

PM 12

22x =+,即可求解; (3)作点A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A′(5,6),过点A′作A′N ⊥AP 分别交对称轴与点M 、交AP 于点N ,此时AM+MN 最小,即可求解. 【详解】

(1)将点A、B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得:

9

633

2

1

2

b

b c

?

=-+

??

?

?=--+

??

,解得:

1

3

2

b

c

=-

?

?

?

=-

??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1

2

x2-x-

3

2

令y=0,则x=-1或3,令x=0,则y=-

3

2

故点C坐标为(3,0),点P(1,-2);

(2)过点B作BH⊥AC交于点H,过点P作PG⊥x轴交于点G,

设:∠DPC=∠BAC=α,

由题意得:AB10,AC2BC=4,PC2,

S△ABC=

1

2

×AC×BH=

1

2

×BC×y A,

解得:BH2

sinα=

BH

AB

22

210

=

5

,则tanα=

1

2

由题意得:GC=2=PG,故∠PCB=45°,

延长PC,过点D作DM⊥PC交于点M,

则MD=MC=x,

在△PMD中,tanα=

MD

PM22

x+

1

2

解得:x2CD2x=4,

故点P(7,0);

(3)作点A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A′(5,6),

过点A′作A′N⊥AP分别交对称轴与点M、交AP于点N,此时AM+MN最小,

直线AP表达式中的k值为:8

4

=-2,则直线A′N表达式中的k值为

1

2

设直线A′N的表达式为:y=1

2

x+b,

将点A′坐标代入上式并求解得:b=7

2

故直线A′N的表达式为:y=1

2

x+

7

2

…①,

当x=1时,y=4,

故点M(1,4),

同理直线AP的表达式为:y=-2x…②,

联立①②两个方程并求解得:x=-7

5

故点N(-7

5

14

5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其中(3),利用对称点求解最小值,是此类题目的一般方法.

7.

如图,△ABC中,AC=BC=10,cosC=3

5

,点P是AC边上一动点(不与点A、C重合),

以PA长为半径的⊙P与边AB的另一个交点为D,过点D作DE⊥CB于点E.

(1)当⊙P与边BC相切时,求⊙P的半径.

(2)连接BP交DE于点F,设AP的长为x,PF的长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当以PE长为直径的⊙Q与⊙P相交于AC边上的点G时,求相交所得的公共弦的长.

【答案】(1)

40

9

R=;(2)2

5

880

320

x

y x x

x

=-+

+

;(3)50105

-.

【解析】【分析】

(1)设⊙P与边BC相切的切点为H,圆的半径为R,连接HP,则HP⊥BC,cosC=3

5

,则

sinC=4

5

,sinC=

HP

CP

10

R

R

-

4

5

,即可求解;

(2)首先证明PD∥BE,则EB BF

PD PF

=,即:20

2

4

588

x y

x

x

x

y

-+

--

=,即可求解;

(3)证明四边形PDBE为平行四边形,则AG=EP=BD,即:AB=DB+AD=AG+AD=45,即可求解.

【详解】

(1)设⊙P与边BC相切的切点为H,圆的半径为R,

连接HP,则HP⊥BC,cosC=3

5

,则sinC=

4

5

sinC=HP

CP

10

R

R

-

4

5

,解得:R=

40

9

(2)在△ABC中,AC=BC=10,cosC=3

5

设AP=PD=x,∠A=∠ABC=β,过点B作BH⊥AC,

则BH =ACsinC =8,

同理可得:CH =6,HA =4,AB =45,则:tan ∠CAB =2, BP =228+(4)x -=2880x x -+,

DA =

25x ,则BD =45﹣25

x , 如下图所示,PA =PD ,∴∠PAD =∠CAB =∠CBA =β,

tanβ=2,则cosβ5

,sinβ5

, EB =BDcosβ=(525

x )5=4﹣25

x ,

∴PD ∥BE ,

∴EB BF

PD PF

=,即:202

4588x y x x

x -+--=,

整理得:y 25x

x 8x 803x 20

-++

(3)以EP 为直径作圆Q 如下图所示,

两个圆交于点G ,则PG =PQ ,即两个圆的半径相等,则两圆另外一个交点为D , GD 为相交所得的公共弦, ∵点Q 是弧GD 的中点, ∴DG ⊥EP , ∵AG 是圆P 的直径, ∴∠GDA =90°, ∴EP ∥BD ,

由(2)知,PD ∥BC ,∴四边形PDBE 为平行四边形, ∴AG =EP =BD ,

∴AB =DB+AD =AG+AD =5 设圆的半径为r ,在△ADG 中,

AD =2rcosβ5DG 5AG =2r ,

5=52r 51+, 则:DG 5

50﹣5

相交所得的公共弦的长为50﹣5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圆知识的综合运用,涉及到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知识,其中(3),要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画图,此题用大量的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综合难度很大.

8.如图,在ABC △中,10AC BC ==,3

cos 5

C =,点P 是BC 边上一动点(不与点,A C 重合),以PA 长为半径的

P 与边AB 的另一个交点为D ,过点D 作DE CB ⊥于点E .

()1当P与边BC相切时,求P的半径;

()2联结BP交DE于点F,设AP的长为x,PF的长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当以PE长为直径的Q与P相交于AC边上的点G时,求相交所得的公共弦的长.

【答案】(1)40

9

;(2)()

2

5

880

010

320

x x x

y x

x

-+

=<<

+

;(3)1025

-

【解析】

【分析】

(1)设⊙P与边BC相切的切点为H,圆的半径为R,连接HP,则HP⊥BC,cosC=

3

5

,则sinC=

4

5

,sinC=

HP

CP

=

R

10R

-

=

4

5

,即可求解;

(2)PD∥BE,则

EB

PD

BF

PF

,即:2

2

4880

5

x x x y

x y

--+-

=,即可求解;

(3)证明四边形PDBE为平行四边形,则AG=GP=BD,即:AB=DB+AD=AG+AD=45,即可求解.

【详解】

(1)设⊙P与边BC相切的切点为H,圆的半径为R,

连接HP,则HP⊥BC,cosC=

3

5

,则sinC=

3

5

sinC=

HP

CP

=

R

10R

-

=

4

5

,解得:R=

40

9

(2)在△ABC中,AC=BC=10,cosC=

3

5

设AP=PD=x,∠A=∠ABC=β,过点B作BH⊥AC,

则BH=ACsinC=8,

同理可得:

CH=6,HA=4,AB=45,则:tan∠CAB=2BP=()2

2

84

x

+-=2880

x x

-+,DA=

25

x,则BD=45-

25

x,

如下图所示,

PA=PD,∴∠PAD=∠CAB=∠CBA=β,

tanβ=2,则

55

EB=BDcosβ=(5

5

5

x)

5

2

5

x,

∴PD∥BE,

∴EB

PD

BF

PF

,即:2

2

4880

5

x x x y

x y

--+

=,

整理得:y=)

2

x8x80

0x10

3x20

-+

<<

+

(3)以EP为直径作圆Q如下图所示,

两个圆交于点G,则PG=PQ,即两个圆的半径相等,则两圆另外一个交点为D,GD为相交所得的公共弦,

∵点Q时弧GD的中点,

∴DG⊥EP,

∵AG是圆P的直径,

∴∠GDA=90°,

∴EP∥BD,

由(2)知,PD∥BC,∴四边形PDBE为平行四边形,

∴AG=EP=BD,

∴AB=DB+AD=AG+AD=45,

设圆的半径为r,在△ADG中,

AD=2rcosβ=

5,DG=

5

,AG=2r,

5+2r=45,解得:2r=

51

则:DG=

5

=10-25,

相交所得的公共弦的长为10-25.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圆知识的综合运用,涉及到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知识,其中(3),要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画图,此题用大量的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综合难度很大.

9.小明坐于堤边垂钓,如图①,河堤AC的坡角为30°,AC长米,钓竿AO的倾斜角是60°,其长为3米,若AO与钓鱼线OB的夹角为60°,求浮漂B与河堤下端C之间的距离(如图②).

【答案】1.5米.

【解析】

试题分析:延长OA交BC于点D.先由倾斜角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

在Rt△ACD中,米,CD=2AD=3

米,再证明△BOD是等边三角形,得到米,然后根据BC=BD?CD即可求出浮漂B与河堤下端C之间的距离.

试题解析:延长OA交BC于点D.

∵AO的倾斜角是,

在Rt△ACD中, (米),

∴CD=2AD=3米,

∴△BOD是等边三角形,

∴(米),

∴BC=BD?CD=4.5?3=1.5(米).

答:浮漂B与河堤下端C之间的距离为1.5米.

10.已知:如图,在Rt△ABO中,∠B=90°,∠OAB=30°,OA=3.以点O为原点,斜边OA 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点P(4,0)为圆心,PA长为半径画圆,⊙P 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N,点M在⊙P上,且满足∠MPN=60°.⊙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解答下列问题:

(发现)(1)MN的长度为多少;

(2)当t=2s时,求扇形MPN(阴影部分)与Rt△ABO重叠部分的面积.

(探究)当⊙P和△ABO的边所在的直线相切时,求点P的坐标.

(拓展)当MN与Rt△ABO的边有两个交点时,请你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培优锐角三角函数辅导专题训练含详细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图1是一种折叠式晾衣架.晾衣时,该晾衣架左右晾衣臂张开后示意图如图2所示,两支脚OC=OD=10分米,展开角∠COD=60°,晾衣臂OA=OB=10分米,晾衣臂支架HG =FE=6分米,且HO=FO=4分米.当∠AOC=90°时,点A离地面的距离AM为_______分米;当OB从水平状态旋转到OB′(在CO延长线上)时,点E绕点F随之旋转至OB′上的点E′处,则B′E′﹣BE为_________分米. 【答案】553 【解析】 【分析】 如图,作OP⊥CD于P,OQ⊥AM于Q,FK⊥OB于K,FJ⊥OC于J.解直角三角形求出MQ,AQ即可求出AM,再分别求出BE,B′E′即可. 【详解】 解:如图,作OP⊥CD于P,OQ⊥AM于Q,FK⊥OB于K,FJ⊥OC于J. ∵AM⊥CD, ∴∠QMP=∠MPO=∠OQM=90°, ∴四边形OQMP是矩形, ∴QM=OP, ∵OC=OD=10,∠COD=60°, ∴△COD是等边三角形, ∵OP⊥CD, ∠COD=30°, ∴∠COP=1 2 ∴QM=OP=OC?cos30°=3 ∵∠AOC=∠QOP=90°, ∴∠AOQ=∠COP=30°, ∴AQ=1 OA=5(分米), 2 ∴AM=AQ+MQ=5+3 ∵OB∥CD, ∴∠BOD=∠ODC=60°

在Rt△OFK中,KO=OF?cos60°=2(分米),FK=OF?sin60°=23(分米), 在Rt△PKE中,EK=22 -=26(分米), EF FK ∴BE=10?2?26=(8?26)(分米), 在Rt△OFJ中,OJ=OF?cos60°=2(分米),FJ=23(分米), 在Rt△FJE′中,E′J=22 -(2)=26, 63 ∴B′E′=10?(26?2)=12?26, ∴B′E′?BE=4. 故答案为:5+53,4.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在△ABC中,AB=BC,点O是AC的中点,点P是AC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O,C重合).过点A,点C作直线BP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和点F,连接OE,OF.(1)如图1,请直接写出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 (2)如图2,当∠ABC=90°时,请判断线段OE与OF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CF﹣AE|=2,EF=23,当△POF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线段OP的长. 【答案】(1)OF =OE;(2)OF⊥EK,OF=OE,理由见解析;(3)OP62 23 . 【解析】 【分析】(1)如图1中,延长EO交CF于K,证明△AOE≌△COK,从而可得OE=OK,再

人教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6分)某海域有A ,B 两个港口,B 港口在A 港口北偏西30°方向上,距A 港口60海里,有一艘船从A 港口出发,沿东北方向行驶一段距离后,到达位于B 港口南偏东75°方向的C 处,求该船与B 港口之间的距离即CB 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作AD ⊥BC 于D ,于是有∠ABD=45°,得到AD=BD=,求出∠C=60°,根据 正切的定义求出CD 的长,得到答案. 试题解析:作AD ⊥BC 于D ,∵∠EAB=30°,AE ∥BF ,∴∠FBA=30°,又∠FBC=75°,∴∠ABD=45°,又AB=60,∴AD=BD= ,∵∠BAC=∠BAE+∠CAE=75°,∠ABC=45°, ∴∠C=60°,在Rt △ACD 中,∠C=60°,AD=,则tanC= ,∴CD= =, ∴BC= .故该船与B 港口之间的距离CB 的长为 海里.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2.如图(9)所示(左图为实景侧视图,右图为安装示意图),在屋顶的斜坡面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先安装支架AB 和CD (均与水平面垂直),再将集热板安装在AD 上.为使集热板吸热率更高,公司规定:AD 与水平面夹角为1θ,且在水平线上的射影AF 为 1.4m .现已测量出屋顶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2θ,并已知1tan 1.082θ=, 2tan 0.412θ=.如果安装工人确定支架AB 高为25cm ,求支架CD 的高(结果精确到

1cm)? 【答案】 【解析】 于F,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用θ1、θ2表示出DF、EF的值,又可证过A作AF CD 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故有EC=AB=25cm,再再根据DC=DE+EC进行解答即可. 3.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形拼放在一起得到四边形ABCD,其中∠BAC=45°,∠ACD=30°,点E为CD边上的中点,连接AE,将△ADE沿AE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D′E,D′E交AC于F 点.若AB=6cm. (1)AE的长为 cm; (2)试在线段AC上确定一点P,使得DP+EP的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3)求点D′到BC的距离. 【答案】(1);(2)12cm;(3)cm. 【解析】 试题分析:(1)首先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的长,进而求出CD的长,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进而得出答案: ∵∠BAC=45°,∠B=90°,∴AB=BC=6cm,∴AC=12cm.

初三数学培优辅导专题

1、从正面观察下图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 A . B. C. D. 2、已知:如图,AD ∥EF ,∠1=∠2.求证:AB ∥DG . 3、如图,要设计一个等腰梯形的花坛,花坛上底长120米,下底长180米,上下底相距80米,在两腰中点连线(虚线)处有一条横向甬道,上下底之间有两条纵向甬道,各甬道的宽度相等.设甬道的宽为x 米. (1)用含x 的式子表示横向甬道的面积; (2)当三条甬道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八分之一时,求甬道的宽; (3)根据设计的要求,甬道的宽不能超过6米.如果修建甬道的总费用(万元)与甬道的宽度成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是5.7,花坛其余部分的绿化费用为每平方米0.02万元,那么当甬道的宽度为多少米时,所建花坛的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多少万元?

1、计算:0 060cos 160sin 30tan -+= 2、甲、乙两同学从A 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 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 (千米)和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 ) (1) 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 (2) 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 (3) 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 (4) 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5) 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其中,符合图象描述的说法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正方形ABCD 中,P 为AB 上一点,连接CP ,过B 作BE ⊥CP 于E 。 (1)如图1,连接DE ,过E 作EF ⊥DE 交BC 于F ,求证:BP=BF 。 (2)如图2,连接AE ,分别以AE 、BE 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EG 、BEF ,连接DF ,求证:AG ⊥DF 图1 图2 P

培优锐角三角函数之欧阳光明创编

锐角三角函数 欧阳光明(2021.03.07) 题型:锐角三角函数基本概念(1) 例:已知α为锐角,下列结论: (1)sin α+cos α=1;(2)若α>45°,则sin α>cos α;(3)若 cos α>21,则α<60°;(4)ααsin 1)1(sin 2-=-。正确的有()A.(1)(2)(3)(4) B.(2)(3)(4) C.(1)(3)(4) D.(1)(2)(3) 变式: 1、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A.160cos 60sin 0202=+ B .130cos 30sin 00=+ C.0055cos 35sin = D.tan45°>sin45° 2、已知∠A 满足等式A A cos sin 12=-,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0°<∠A ≤90° B.90°<∠A<180° C.0°≤∠A<90° D.0°≤∠A ≤90° 3.α是锐角,若sin α=cos150,则α= 4。若sin53018\=0.8018,则cos36042\= 题型:锐角三角函数基本概念(2) 例:已知 sin α·cos α=81,且45°<α<90°,则COS α-sin α的值为() A.23B.2 3- C.43D.23± 变式: 1、已知△ABC 中,∠C=90°,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sinA+cosB=sinC B.sinA+sinB=sinC C.2cos 2sin C B A += D.2tan 2tan C B A += 2、已知sin α+cos α=m,sin α×cos α=n ,则m,n 的关系式() A.m=n B.m=2n+1 C.122+=n m D.n m 212 -= 题型:求三角函数值 例:如图,菱形的边长为5,AC 、BD 相交于点O , AC=6,若a ABD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sin α=54 B.cos α=53 C.tan α=34 D.cot α=34 变式:1、设0°<α<45°,sin αcos α=167 3,则sin α= 2、已知sin α-cos α=5 1,0°<α<180°,则tan α的值是( )43B.43- C.34D.34- 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M 为AD 的中点,E 为AB 上一点,且BE=3AE ,求sin ∠ECM 。 4、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边上的点,AE BC =,DF AE ⊥,垂足为F ,连接DE 。 (1)求证:ABE △DFA ≌△;(2)如果10AD AB =,=6,求sin EDF ∠的值。 题型:三角函数值的计算(1) 例:计算:000020246tan 45tan 44tan 42sin 48sin ??-+= 变式:1、计算: 2002020010)60cot 4()60tan 25.0(?= 2、计算:0 000002000027tan 63tan 60cot 360sin 60cot 45cos )45sin 30)(cos 45cos 60(sin -++- 题型:三角函数值的计算(2)

培优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 题型:锐角三角函数基本概念(1) 例:已知α为锐角,下列结论: (1)sin α+cos α=1;(2)若α>45°,则sin α>cos α;(3)若cos α> 2 1 ,则α<60°;(4)ααsin 1)1(sin 2-=-。正确的有( )A.(1) (2)(3)(4) B.(2)(3)(4) C.(1)(3)(4) D.(1)(2)(3) 变式: 1、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 A.160cos 60sin 0 2 2 =+ B .130cos 30sin 0 =+ C.0 55cos 35sin = °>sin45° 2、已知∠A 满足等式A A cos sin 12=-,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90° °<∠A<180° °≤∠A<90° °≤∠A ≤90° 3.α是锐角,若sin α=cos150,则α= 4。若sin53018\=,则cos36042\= 题型:锐角三角函数基本概念(2) 例:已知sin α·cos α= 8 1 ,且45°<α<90°,则COS α-sin α的值为( ) A. 23 B.23- C.4 3 D.23± 变式: 1、已知△ABC 中,∠C=90°,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sinA+cosB=sinC +sinB=sinC C.2cos 2sin C B A += D.2 tan 2tan C B A += 2、已知sin α+cos α=m,sin α×cos α=n ,则m,n 的关系式( ) A.m=n =2n+1 C.122 +=n m D.n m 212 -= 题型:求三角函数值 例:如图,菱形的边长为5,AC 、BD 相交于点O ,AC=6,若a ABD =∠,则 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sin α= 54 α=53 α=34 α=3 4 变式:1、设0°<α<45°,sin αcos α= 16 7 3,则sin α= 2、已知sin α-cos α= 51,0°<α<180°,则tan α的值是( )43 B.43- C.34 D.3 4- 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M 为AD 的中点,E 为AB 上一点,且BE=3AE ,求sin ∠ECM 。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培优题(含答案)

1、在一张矩形的床单四周绣上宽度相等的花边,剩下部分面积是1.28 ㎡,已知床单的长是2 m ,宽是1.2 m ,求花边的宽度. 解:设花边的宽度是x m. ()()28.122.122=--x x 028.06.12=+-x x ()36.08.02 =-x 2.01=x ,4.12=x (舍去) 答:花边的宽度是0.2 m. 2、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 40 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这种台灯的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将减少10个。 ⑴ 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销售利润,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台灯多少个? ⑵ 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时销售利润最大? 解:⑴ 设台灯的售价为x 元,(x ≥40)根据题意得 [(600-10×(x -40))](x -30)=10000 解得:x 1=80 x 2=50 当x =80时 进台灯数为600-10×(x -40)=200 当x =50时 600-10×(x -40)=500 ⑵ 设台灯的售价定为x 元时,销售利润最大,利润为y y =[600-10(x -40)]·(x -30) 答:⑴ 台灯的售价为80元,进台灯数为200个,台灯的售价为50元时,进台灯数为500个。 ⑵ 3、学校有若干个房间分配给九年级(1)班的男生住宿,已知该班男生不足50人。若每间住4人,则余15人无住处;若每间住6人,则恰有一间不空也不满(其余均住满),那么该班男生人数是多少? 解:设有x 间,每间住4人,4x 人,15人无处住 所以有4x +15人 每间住6人,则恰有一间不空也不满 所以x -1间住6(x -1)=6x -6人 还有4x +15-6x +6=-2x +21人 不空也不满 所以0<-2x +21<6 -6<2x -21<0 15<2x <21 7.5<x <10.5 所以x =8, x =9, x =10 不到50人 一共4x +15<50 所以x =8 所以应该是4×8+15=47人

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含解析)专题24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专题24 相交线与平行线 阅读与思考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同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 当两条直线相交或两条直线分别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就产生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位置关系角,善于从相交线中识别出以上不同名称的角是解相关问题的基础,把握对顶角有公共顶点,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边在截线上,这是识图的关键. 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和重要性质是我们研究平行线问题的主要依据. 1.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平行;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它和另一条也垂直. 熟悉以下基本图形: 例题与求解 【例1】 (1) 如图①,AB ∥DE ,∠ABC =0 80,∠CDE =0 140,则∠BCD =__________. (安徽省中考试题) (2) 如图②,已知直线AB ∥CD ,∠C =0 115,∠A =0 25,则∠E =___________.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试题)

图② A 解题思路:作平行线,运用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进行求解. 【例2】如图,平行直线AB ,CD 与相交直线EF ,GH 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 A .4对 B .8对 C .12对 D .16对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每一个“三线八角”基本图形都有两对同旁内角,从对原图进行分解入手. C D B 例2题图 例3题图 【例3】 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E ,DF ⊥AB 于F ,AC //ED ,CE 是∠ACB 的平分线,求证:∠EDF =∠BDF . (天津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综合运用垂直定义、角平分线、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由于图形复杂,因此,证明前注意分解图形. 【例4】 如图,已知AB ∥CD ,∠EAF = 41∠EAB ,∠FCF =41∠ECD .求证:∠AFC =4 3 ∠AEC . (湖北省武汉市竞赛试题) D E C A B 图1

(完整版)初一数学培优专题讲义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讲和绝对值有关的问题 一、知识结构框图: 数 二、绝对值的意义: (1)几何意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代数意义:①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②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③零的绝对值是零。 也可以写成: () () () ||0 a a a a a a ? ?? =? ? - ?? 当为正数 当为0 当为负数 说明:(Ⅰ)|a|≥0即|a|是一个非负数; (Ⅱ)|a|概念中蕴含分类讨论思想。 三、典型例题 例1.(数形结合思想)已知a、b、c在数轴上位置如图:则代数式| a | + | a+b | + | c-a | - | b-c | 的值等于(A )A.-3a B. 2c-a C.2a-2b D. b

解:| a | + | a+b | + | c-a | - | b-c |=-a-(a+b)+(c-a)+b-c=-3a 分析:解绝对值的问题时,往往需要脱去绝对值符号,化成一般的有理数计算。脱去绝对值的符号时,必须先确定绝对值符号内各个数的正负性,再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脱去绝对值符号。这道例题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由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判断绝对值符号内数的符号,从而去掉绝对值符号,完成化简。 例2.已知:z x <<0,0>xy ,且x z y >>, 那么y x z y z x --+++ 的值( C ) A .是正数 B .是负数 C .是零 D .不能确定符号 解:由题意,x 、y 、z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所以 分析:数与代数这一领域中数形结合的重要载体是数轴。这道例题中三个看似复杂的不等关系借助数轴直观、轻松的找到了x 、y 、z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我们顺利化简铺平了道路。虽然例题中没有给出数轴,但我们应该有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意识。 例3.(分类讨论的思想)已知甲数的绝对值是乙数绝对值的3倍,且在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求这两个数;若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同侧呢? 分析:从题目中寻找关键的解题信息,“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意味着甲乙两数符号相反,即一正一负。那么究竟谁是正数谁是负数,我们应该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决这一问题。 解:设甲数为x ,乙数为y 由题意得:y x 3=, (1)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两侧: 若x 在原点左侧,y 在原点右侧,即 x<0,y>0,则 4y=8 ,所以y=2 ,x= -6 若x 在原点右侧,y 在原点左侧,即 x>0,y<0,则 -4y=8 ,所以y=-2,x=6 (2)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同侧: 若x 、y 在原点左侧,即 x<0,y<0,则 -2y=8 ,所以y=-4,x=-12 若x 、y 在原点右侧,即 x>0,y>0,则 2y=8 ,所以y=4,x=12 例4.(整体的思想)方程x x -=-20082008 的解的个数是( D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穷多个 分析:这道题我们用整体的思想解决。将x-2008看成一个整体,问题即转化为求方程a a -=的解,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我们不难得到,负数和零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所以零和任意负数都是方程的解,即本题的答案为D 。 例5.(非负性)已知|a b -2|与|a -1|互为相互数,试求下式的值. ()()()()()() 1111 112220072007ab a b a b a b ++++++++++L 0)()(=--+-+=--+++y x z y z x y x z y z x

锐角三角函数(培优)

知识要点 1、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斜边的对边αα∠= sin 斜边的邻边αα∠=cos 的邻边的对边 ααα∠∠= t a n 的对边的邻边ααα∠∠=cot 2、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00 、450 、600 、的记忆规律: 3、 角度变化与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当锐角α在00∽900 之间变化时,正弦(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余弦(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少。 4、 同角三角函数之间有哪些关系式 平方关系:sin 2A +cos 2 A =1; 商数关系:sinA/cosA =tanA ; 倒数关系:tanA ·tan B =1; 5、 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有哪些关系式? Sin (900-A )=cosA ; cos (900-A )=sin A ; tan (900 -A )=ctan A ; 一、选择题 1.在Rt △ABC 中,∠C =900 ,∠A =∠B ,则sinA 的值是( ).A . 2 1 B .22 C .23 D .1 2.在△ABC 中,∠A =105°,∠B =45°,tanC 的值是( ). A . 2 1 B .33 C .1 D .3 3.在Rt △ABC 中,如果各边的长度都缩小至原来的 5 1 ,那么锐角A 的各个三角函数值( ). A .都缩小 5 1 B .都不变 C .都扩大5倍 D .仅tan A 不变 4.如图,菱形ABCD 对角线AC =6,BD =8,∠ABD =α.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sin α= 54 B .cos α= 53 C .tan α= 34 D .tan α= 4 3 5.在Rt △ABC 中,斜边AB 是直角边AC 的3倍,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423sin = A B .3 1 cos =B C .42tan =A D .tan 4B = 6.已知ΔABC 中,∠C =90?,CD 是AB 边上的高,则CD :CB 等于( ). A .sinA B .cosA C .tanA D . 1 tan A 7.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10㎝,周长为36cm ,那么底角的余弦等于( ).A. 513 B. 1213 C.10 13 D.512 8.如图,在△EFG 中,∠EFG =90°,FH ⊥EG ,下面等式中,错误..的是( ). A. sin EF G EG = B. sin EH G EF = C. sin GH G FG = D. sin FH G FG = 9.身高相同的三个小朋友甲、乙、丙风筝,他们放出的线长分别为300米、250米、200米,线与地面所成的角为30°、45°、60°(风筝线是拉直的),则三人所放的风筝( ).

初三数学中考培优试题

初三数学中考培优试题 一.解答题: 1.如图,矩形OBCD的边OD、OB分别在x轴正半轴和y轴的负半轴上,且OD=10,OB=8,将矩形的边BC绕点B逆时针旋转,使点C恰好与x轴上的点A重合 (1)直接写出点A、B的坐标: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若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则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_; (3)若点M是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作MN⊥x轴于点N,问是否存在点M,使△AMN与△ACD相似?若存在,求出点M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当≤x≤7时,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ABP得面积最大,求△ABP面积的最大值.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的坐标为(0,4),动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从点O出发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M是线段AC的中点.将线段AM以点A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B.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E,过点C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BE于点D.运动时间为t秒. (1)当点B与点D重合时,求t的值; (2)设△BCD的面积为S,当t为何值时,S=? (3)连接MB,当MB∥OA时,如果抛物线y=ax2﹣10ax的顶点在△ABM内部(不包括边),求a的取值范围.

3.如果一条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有两个交点,那么以该抛物线的顶点和这两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这条抛物线的“抛物线三角形”. (1)“抛物线三角形”一定是_________三角形; (2)若抛物线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b的值;(3)如图,△OAB是抛物线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否存在以原点O 为对称中心的矩形ABCD?若存在,求出过O、C、D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抛物线y=ax2+bx﹣3交y轴于点C,直线l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P在第三象限 且为抛物线的顶点.P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1.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 A,连接AC交直线l于B.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直线y=x+m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F,连接BD交y轴于 点E,且DE:BE=4:1.求直线y=x+m的表达式; (3)若N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在直线y=x+m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O、F、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锐角三角函数培优题目

锐角三角函数培优题目 三角函数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边与锐角之间的关系,是数形结合的桥梁之一,有以下丰富的性质: 1.单调性; 2.互余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3.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平方关系:sin 2α+cos 2α=1; 商数关系:tgα=ααcos sin ,ctgα=α αsin cos ; 倒数关系:tgαctgα=1. 【例题求解】 【例1】 已知在△ABC 中,∠A 、∠B 是锐角,且sinA = 135,tanB=2,AB=29cm , 则S △ABC = . 思路点拨 过C 作CD ⊥AB 于D ,这样由三角函数定义得到线段的比,sinA= 135=AC CD ,tanB=2=BD CD ,设CD=5m ,AC =13m ,CD =2n ,BD =n ,解题的关键是求出m 、n 的值. 注:设△ABC 中,a 、b 、c 为∠A 、∠B 、∠C 的对边,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不 难证明:与锐角三角函数相关的几个重要结论: (1) S △ABC =C ab B ac A bc sin 21sin 21sin 21== ; (2)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例2】 在△ABC 中.∠ACB =90°,∠ABC =15°,BC=1,则AC=( ) A .32+ B .32- C .0.3 D .23- 思路点拨 由15°构造特殊角,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促使边角转化. 注:(1)求(已知)非特角三角函数值的关是构造出含特殊角直角三角形. (2)求(已知)锐角角函数值常根据定转化为求对应线段比,有时需通过等的比来转换.

专题27 数形结合——初中数学培优

专题27 数形结合 阅读与思考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简单地说就是“数”与“形”,对现实世界的事物,我们既可以从“数”的角度来研究,也可以从“形”的角度来探讨,我们在研究“数”的性质时,离不开“形”;而在探讨“形”的性质时,也可以借助于“数”.我们把这种由数量关系来研究图形性质,或由图形的性质来探讨数量关系,即这种“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叫作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有下列若干途径: 1.借助于平面直角坐标系解代数问题; 2.借助于图形、图表解代数问题; 3.借助于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解几何问题; 4.借助于函数解几何问题. 现代心理学表明:人脑左半球主要具有言语的、分析的、逻辑的、抽象思维的功能;右半球主要具有非言语的、综合的、直观的、音乐的、几何图形识别的形象思维的功能.要有效地获得知识,则需要两个半球的协同工作,数形结合分析问题有利于发挥左、右大脑半球的协作功能. 代数表达及其运算,全面、精确、入微,克服了几何直观的许多局限性,正因为如此,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用代数方法统一处理几何问题.从而成为现代数学的先驱.几何问题代数化乃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例题与求解 【例l 】设1342222+-+++= x x x x y ,则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罗马尼亚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若想求出被开方式的最小值,则顾此失彼.()()921122+-+++= x x y = ()()()()2222302101-+-+-++x x ,于是问题转化为:在x 轴上求一点C (x ,0),使它到两 点A (-1,1)和B (2,3)的距离之和(即CA +CB )最小. 【例2】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之长为整数,它的周长是x 厘米,面积是x 平方厘米,这样的直角三角形 ( ) A .不存在 B .至多1个 C .有4个 D .有2个 (黄冈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得若干关系式,若此关系式无解,则可推知满足题设要求的直角三角形不存在;若此关系式有解,则可推知这样的直角三角形存在,且根据解的个数,可确定此直角三角形的个数.

中考数学总复习培优专题精选经典题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培优资料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的绝对值是 A .-2 B .- 12 C .2 D .12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 2+ x 3= x 5 B .x 4·x 2= x 6 C .x 6÷x 2 = x 3 D .( x 2)3 = x 8 3.下面四个几何体中,俯视图为四边形的是 4.已知a -b =1,则代数式2a -2b -3的值是 A .-1 B .1 C .-5 D .5 5.若⊙O 1、⊙O 2的半径分别为4和6,圆心距O 1O 2=8,则⊙O 1与⊙O 2的位置关系是 A .内切 B .相交 C .外切 D .外离 6.对于反比例函数y =1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象经过点(1,-1) B .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C .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D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7.某市6月上旬前5天的最高气温如下(单位:℃):28,29,31,29,32.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数为30 B .众数为29 C .中位数为31 D .极差为5 8.小亮从家步行到公交车站台,等公交车去学校. 折线表示小亮的行程s (km)与所花时间t (min)之间的函数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他离家8km 共用了30min B .他等公交车时间为6min C .他步行的速度是100m/min D .公交车的速度是350m/min 9.一元二次方程x x 22 =的根是( ) A .2=x B .0=x C .2,021==x x D .2,021-==x x 10.如图,将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转盘等分成甲、乙、丙、丁四个扇形区域,若指针固定不变,转动这个转盘一次(如果指针指在等分线上,那么重新转动,直至指针指在某个扇形区域内为止),则指针指在甲区域内的概率是( ) A .1 B . 21 C .31 D .4 1 A B C D (第8题图)

初三数学圆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圆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三数学圆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1.如图1,已知AB是⊙O的直径,AD切⊙O于点A,点C是EB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 是() A.OC∥AE B.EC=BC C.∠DAE=∠ABE D.AC⊥OE 图一图二图三2.如图2,以等边三角形ABC的BC边为直径画半圆,分别交AB、AC于点E、D,DF是圆的切线,过点F作BC的垂线交BC于点G.若AF的长为2,则FG的长为() A.4 B.33C.6 D.23 3.四个命题: ①三角形的一条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②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点P(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1,-2); ④两圆的半径分别是3和4,圆心距为d,若两圆有公共点,则1

A.19° B.38° C.52° D.76° 图四图五 6.如图五,AB为⊙O的直径,弦CD⊥AB于点E,若CD=6,且AE:BE =1:3,则AB= .7.已知AB是⊙O的直径,AD⊥l于点D. (1)如图①,当直线l与⊙O相切于点C时,若∠DAC=30°,求∠BAC的大小; (2)如图②,当直线l与⊙O相交于点E、F时,若∠DAE=18°,求∠BAF的大小. 8.如图,AB为的直径,点C在⊙O上,点P是直径AB上的一点(不与A,B重合),过点P作AB的垂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Q。在线段PQ上取一点D,使DQ=DC,连接DC,试判断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九年级数学培优专题

九上考点复习专题 1、 如图,△ABC 的高CF 、BG 相交于点H ,分别延长CF 、BG 与△ABC 外接圆交于D 、 E 两点,则下列结论:①AD=AE ;②AH=AE ;③若DE 为△ABC 的外接圆的直径,则BC=AE.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2、如图,Rt △ABC 中,∠ACB=90°,∠CAB=30°,BC=2,O 、H 分别为边AB 、AC 的中点,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120°到△A 1BC 1的位置,则整个旋转过程中OH 所扫过部分的面积(即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_. 3、如图,已知点E 在Rt △ABC 的斜边AB 上,以AE 为直径的⊙O 与直角边BC 相切于点D 。 (1)求证:AD 平分∠BAC ;(2)若BD=2BE=4,求AC 。 4、如图,已知AB=4为⊙O 的直径,弦C D ⊥AB 且CD 过AO 的中点。 (1)如图1,求线段CD 的长度; (2)如图2,P 为优弧CD 上一动点,Q 为△ACP 的内心,当Q 点恰好在线段CD 上时,求DQ 的长度; (3)如图3,点M 与点O 关于直线AC 对称,当点P 在优弧AC 上运动时,试求 2 2 2PM PC PA 的值。 A H C B C 1 B 1 A 1 O 1 A B C D E H F G A B C D O E B C D O A B C D O A B C D O A P Q M P

5、如图,AB 为直径,PB 为切线,点C 在⊙O 上,PO 交⊙O 于D ,AC∥OP。 (1)求证:PC 为⊙O 的切线。 (2)过D 点作DE⊥AB,E 为垂足,连AD 交BC 于G ,CG=3,DE=4 (3)在(2)下,求半径。 6、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DE=90°,AC=2,AD=1,F 为BE 的中点。 (1)如图1,当边AD 与边AB 重合时,连接DF ,求证:DF ⊥CF ; (2)如图2,若∠BAE=135°,求CF 的长; (3)将△ADE 绕点A 旋转一周,求点F 运动路径的长。 7、在直角坐标系中,M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M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C 、D 两点,P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不含B 点),连接PC 交⊙M 于Q 点,连接DQ ,若A (-1,0) ,C (0,3)。 (1) 如图,求圆心M 的坐标; (2) 如图,过B 点作B H ⊥DQ 于H 点,当P 点运动时,线段CQ 、QH 、DH 有何数量关系, 证明你的结论; (3) 如图,R 为⊙M 的直径DF 延长线上一个动点(不包括F 点),过B 、F 、R 三点作 ⊙N ,CF 交⊙N 于T ,当R 点在DF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FT-FR 的值是否变化?请 说明理由。 D C B A F E D C B A F E

锐角三角函数-基础+培优

A B C D α A (第7题) 1l 3l 2l 4l A D E B 图 C 一、锐角三角函数定义:sin αα∠= 的() ( ) cos αα∠=的()() tan α= () () 例1.在△ABC 中,∠C =90°,sinA =3 2 ,求cosA 、tanB . 例2.△ABC 中,已知∠ACB =90°,CD ⊥AB 于D ,AC =63,BD =3. (1)求cosA (2)求BC 的长及△ABC 的面积. 例3.如图,在△ABC 中,∠C =90°,∠B =30°,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与BC 相交于点D ,且AB =43,求AD 的长. 例4.如图1,已知AD 是等腰△ABC 底边上的高,且tan ∠B=43 ,AC 上有一点E ,满足AE:CE=2:3则tan ∠ADE 的值是 练习.1.在7,35,90==∠=AB B 中,则BC 的长为( ) (A ) 35sin 7 (B ) 35 cos 7(C ) 35cos 7 (D ). 35tan 7 2.在Rt △ABC 中,斜边AB 是直角边AC 的3倍,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423sin = A B .3 1 cos =B C .42tan =A D .2tan B = 3.已知ΔABC 中,∠C =90 ,CD 是AB 边上的高,则CD :CB 等于( ). A .sinA B .cosA C .tanA D . 1 tan A 4. Rt△ABC 中,∠C =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那么c 等于( ) A.cos sin a A b B + B.sin sin a A b B + C sin sin a b A B +. D.cos sin a b A B + 5. 如图,在Rt△ABC 中,∠ACB=90°,CD⊥AB,垂足为D .若AC=5,BC=2,则sin∠ACD 的值为 6. 在Rt △ABC 中,∠C =90°,把∠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作cot A = a b .则下列关系式中不成立...的是( )(A )tan A ·cot A =1 (B )sin A =tan A ·cos A (C )cos A =cot A ·sin A (D )tan 2A +cot 2A =1 7.如图,已知直线1l ∥2l ∥3l ∥4l ,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都是1,如果正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直线上,则sin α= . 8.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两边AB 与BC 的比为4:5,E 是AB 上的一点,沿CE 将ΔEBC 向上翻折,若B 点恰好落在边AD 上的F 点,则tan ∠DCF 等于 C B A E F D 第8题 C M B A 第7题 D B C A C B 第2题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大题培优)及答案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大题培优)及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 1.如图,山坡上有一棵树AB ,树底部B 点到山脚C 点的距离BC 为63米,山坡的坡角为30°.小宁在山脚的平地F 处测量这棵树的高,点C 到测角仪EF 的水平距离CF=1米,从E 处测得树顶部A 的仰角为45°,树底部B 的仰角为20°,求树AB 的高度.(参考数 值:sin20°≈0.34,cos20°≈0.94,tan20°≈0.36) 【答案】6.4米 【解析】 解:∵底部B 点到山脚C 点的距离BC 为6 3 米,山坡的坡角为30°. ∴DC=BC?cos30°=3 639=?=米, ∵CF=1米, ∴DC=9+1=10米, ∴GE=10米, ∵∠AEG=45°, ∴AG=EG=10米, 在直角三角形BGF 中, BG=GF?tan20°=10×0.36=3.6米, ∴AB=AG-BG=10-3.6=6.4米, 答:树高约为6.4米 首先在直角三角形BDC 中求得DC 的长,然后求得DF 的长,进而求得GF 的长,然后在直角三角形BGF 中即可求得BG 的长,从而求得树高 2.如图,某无人机于空中A 处探测到目标B D 、的俯角分别是30、60??,此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AC 为60m ,随后无人机从A 处继续水平飞行303m 到达'A 处. (1)求之间的距离 (2)求从无人机'A 上看目标的俯角的正切值.

【答案】(1)120米;(2)23 5 . 【解析】 【分析】 (1)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2)过'A 作'A E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E ,连接'A D ,于是得到'60A E AC ==, '30CE AA ==3,在Rt △ABC 中,求得DC= 3 3 AC=203,然后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由题意得:∠ABD=30°,∠ADC=60°, 在Rt △ABC 中,AC=60m , ∴AB=sin 30AC ? =6012 =120(m ) (2)过'A 作'A E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E ,连接'A D , 则'60A E AC ==, '30CE AA ==3, 在Rt △ABC 中, AC=60m ,∠ADC=60°, ∴DC=3AC=203 ∴DE=503 ∴tan ∠A 'A D= tan ∠'A DC= 'A E DE =503= 2 35 答:从无人机'A 上看目标D 的俯角的正切值是 2 35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添加辅助线建立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在△ABC 中,AB=7.5,AC=9,S △ABC = 81 4 .动点P 从A 点出发,沿AB 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 点匀速运动,动点Q 从C 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CA 方向向A 点匀速运动,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以PQ 为边作正△PQM

八年级(上)数学培优专题_如何做几何证明题(含答案)

如何做几何证明题 【知识精读】 1. 几何证明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作用。几何证明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平面图形的数量关系;二是有关平面图形的位置关系。这两类问题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如证明平行关系可转化为证明角等或角互补的问题。 2. 掌握分析、证明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 (1)综合法(由因导果),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有关定义、定理、公理的应用,逐步向前推进,直到问题的解决; (2)分析法(执果索因)从命题的结论考虑,推敲使其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再把所需的条件看成要证的结论继续推敲,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到已知事实为止; (3)两头凑法:将分析与综合法合并使用,比较起来,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易于表达,因此,在实际思考问题时,可合并使用,灵活处理,以利于缩短题设与结论的距离,最后达到证明目的。 3. 掌握构造基本图形的方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组成的,因此要善于将复杂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在更多时候需要构造基本图形,在构造基本图形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以达到集中条件、转化问题的目的。 【分类解析】 1、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是平面几何证明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相等关系。很多其它问题最后都可化归为此类问题来证。证明两条线段或两角相等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其它如线段中垂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也经常用到。 例1. 已知:如图1所示,?ABC 中,∠=?===C AC BC AD DB AE CF 90,,,。 求证:DE =DF C F B A E D 图1

分析:由?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知,∠=∠=?A B 45,由D 是AB 中点,可考虑连结CD ,易得CD AD =,∠=?DCF 45。从而不难发现??DCF DAE ? 证明:连结CD AC BC A B ACB AD DB CD BD AD DCB B A AE CF A DCB AD CD =∴∠=∠∠=?=∴==∠=∠=∠=∠=∠=90,,,, ∴?∴=??A D E CDF DE DF 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作斜边上的中线是常用的辅助线;在等腰三角形中,作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或高是常用的辅助线。显然,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更应该连结CD ,因为CD 既是斜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中线。本题亦可延长ED 到G ,使DG =DE ,连结BG ,证?EF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一试。 例2. 已知:如图2所示,AB =CD ,AD =BC ,AE =CF 。 求证:∠E =∠F D B C F E A 图2 证明:连结AC 在?ABC 和?CDA 中, AB CD BC AD AC CA ABC CDA SSS B D AB CD AE CF BE DF ===∴?∴∠=∠==∴=,,,??() 在?BCE 和?DAF 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