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皋兰方言俗语研究报告

皋兰方言俗语研究报告

皋兰方言俗语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魏红梅

一、研究目的、意义

皋兰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丝路重镇,皋兰要冲。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狩猎、放牧质陶,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为羌戎之地,秦统一中国后归秦。西汉时属金城郡,首置金城县,唐属兰泉县,既现兰州市区所在,亦为金城郡治。唐后期与五代时,为吐蕃辖地。清代乾隆三年,因境内有皋兰山而更名为皋兰县,沿用至今。清代至民国作为甘肃首县和省会重镇。乾隆亲笔敕赐“皋兰县”字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皋兰方言中保存有很多古语词,研究皋兰方言,能为古语词的考释、词汇史的研究提供鲜活材料。

在历史上,皋兰一直是多民族错居之地。不同民族语言、思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再加上皋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情,使皋兰方言中保存有大量既生动、又独特的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搜集并考察这些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在丰富现代汉语语词、考察地方文化、挖掘前人智慧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纵观历史,皋兰曾为羌戎、月氏、匈奴、吐蕃、西夏等少数民族统治,少数民族的语言对皋兰方言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决定,皋兰方言中保存有一定的少数民族语词汇,而这些少数民族语词汇在和汉语词汇的长期接触、融合中,形成非常独特的面貌。因此,研究皋兰方言中独特的少数民族语词汇,能为民族语言接触的研究、少数民族语的考察提供鲜活材料,同时也能为考察已经消失的古民族的历史、风俗、语言提供重要线索。

另外,皋兰方言和其周边的榆中、永登、景泰、白银等县市的方言十分接近,因此,皋兰方言语词的研究,大体也能覆盖榆中、永登、景泰、白银等县市。以上这些,决定了皋兰方言语词研究在方言本体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皋兰方言语词有重要研究价值,然而在甘肃方言的研究中,研究兰州方言者居多,而对皋兰方言的研究,几乎无人问津。为此,对皋兰方言进行研究意义非常深远。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重在对皋兰方言词汇、俗语、谚语、歇后语进行全面整理,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皋兰历史的考证,进行词语的探源,进一步考查方言词语与皋兰民风民俗之间的关系。

1、皋兰方言词语词义研究

①通过皋兰方言典型语例的描写,解释词语的方言义。

②考察皋兰方言词语在古文献中的保留,以方言证古、考古,并用词语的方言义纠正前人和今人对古文献词语的部分错误理解和注释。

以皋兰方言词语的文献义为起点,考察词语语义的演变规律,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材料。

2、皋兰方言俗语、谚语、歇后语、民间歌谣研究

在方言词语的调查研究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重词轻语现象。方言中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及民间歌谣进行全面整理,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皋兰历史的考证,进行词语的探源,进一步考查方言词语与皋兰民风民俗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皋兰方言中俗语、谚语、歇后语、民间歌谣的编纂,采取分门别类的方法。而对皋兰方言与民俗之间的关系研究,则主要使用民俗研究法。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掌握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2、个案研究法:采用皋兰县样本和皋兰周边市、县样本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某一地区、某一人群作典型个案分析,揭示皋兰方言的某些规律和本质。

3、文献研究法:通过方言和文献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皋兰方言对古语词、少数民族语的保留,并研究相关语词在皋兰方言中的演变情况。

4、民俗研究法:运用民俗学研究相关成果,考察皋兰方言语词中展现的地方民俗文化。

三、主要研究成果

(一)皋兰方言形成的影响因素

1、特殊的历史背景

皋兰县位于兰州市黄河以北,自西汉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史上,这里曾是很多少数民族占据和活动的地区,清乾隆三年(1738年)御赐“皋兰”县名,其前身有金城、子城、五泉、兰县、兰泉等名称。始县位于兰州的曹家厅,曾为肃藩、省治和府治之地,因地域广袤,战略位置重要,经贸发展、街市繁荣、文教昌盛,所以有“名藩自古皋兰”的美誉。历为甘肃首县,直隶于省。1941年兰州市成立后,治所移置贤后街,故素有“先有皋兰县,后有兰州市之说”。1949年8月26日,皋兰解放,成立人民政府。1958年迁置石洞寺至今。

在历史上,皋兰一直是多民族错居之地。夏、商时皋兰县为西羌族居地。周时为羌戎、月氏、匈奴居地。春秋、战国直到秦时蒙古高原的匈奴族势力扩张于此。以游牧为主的西羌和后来的匈奴族在皋兰这块土地上创造和发展着畜牧业文化。西汉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遣霍去病两次出击河西匈奴并获全胜,皋兰县地遂属中原王朝控制。少数民族长期居住的过程中,其语言也对皋兰方言产生了深刻影响,使皋兰方言中保存有一定的少数民族语词汇,而这些少数民族语词汇在和汉语词汇的长期接触、融合中,形成非常独特的面貌。

2、频繁的政区变更

自魏晋至明代中期的1300多年间,皋兰县历为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所争夺,政区变化尤为频繁。时而为中原王朝统治,时而为北方少数民族割据政权所控制,时而频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割据政权前、后赵,前、后、南、北凉,前、后秦先后争夺皋兰县地,北魏、北周、隋和唐中期以前,县地先后属河州、武威郡、苑川郡、建昌郡、兰州总管府等。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自西向东攻占陇右11州之地,皋兰县地遂为吐蕃驻牧地,直到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党项族争夺河西,并在今兰州驻军,设置卓啰和南监军司,皋兰(部分)为其辖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军攻占今兰州地区后,设兰县属临洮府。不同民族的侵入,也带来了不同民族语言、不同思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再加上皋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情,使皋兰方言中保存有大量既生动、又独特的词语、成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

3、独特的地理环境

皋兰县深居内陆,处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也是东祁连山褶皱带与陇西沉降盆地间的过渡区。由于地质作用,境内大面积覆盖着黄土和红色砂砾岩层,形成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川梁相间,并由西北向东南呈带状分布的地形特征。分布在县境北部、东部和南部的山地,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形成与相邻市、县的界山。而县境中部的黄土梁峁丘陵是皋兰地形的主体,大体由西北向东南形成丘陵与宽谷相间的地形,其中的宽谷地带蔡家河谷、黑石川、龚巴川、水阜川等平坦开阔,坡度平缓,是本县的主要农业区。西北部的秦王川盆地东缘是皋兰县的又一重要农业区。

皋兰县处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日照充足。春季风沙见长,夏季干燥短促,秋季降雨集中,冬季寒冷且长。由于降水稀少,加上年际变化很大,季节分布失衡,常造成严重旱灾。皋兰县属黄河流域,但境内除流经东南部34公里的黄河水外,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贫乏。由于干旱缺水,气温偏低,因而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植被贫乏,无湿润草原和天然森林,野生动物也非常稀少。

由于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原因,皋兰县内物产稀少,人们贫困。历史上就曾有过“辖境瘠苦,甲于天下”之说。特别是明末之后,各种再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不断,战事兵祸连年,盗贼猖狂,苦不堪言。在中清之后,加上封建朝廷的残暴统治和各级地方官吏的腐败,更是雪上加霜。多次出现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人相争食、荒村绝户、十室九空”之惨景。

独特的地理位置,严酷的气候变化以及人民的贫困和疾苦也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内容,在皋兰方言中的词汇、谚语、歇后语和民间歌谣中也有大量的反映。

(二)皋兰方言俗语研究

语言可以反映生活,也可以反映文化,还可以反映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的心理。皋兰县特殊的历史发展、频繁的政区变更、严酷的自然条件,都在皋兰方言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尤其是皋兰方言中的词汇、俗语、谚语、歇后语以及民间歌谣,因其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和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更具特色,更能反映当地特殊的地域文化特征。本课题的研究在搜集整理的基础上,重在整理分析其中与普通话词汇意义区别较大的部分词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皋兰方言中的谚语、歇后语和民间歌谣的文化特征及其蕴含的丰富意义。

1、皋兰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语义辨析

皋兰方言有丰富的方言词汇,大部分词汇在读音、意义及其构成方面都与普通话词汇区别明显,富有独特的地方文化色彩。现主要就其词汇意义与普通话的区别分类进行比较。

(1)皋兰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

①“姑舅”、“两姨”

与普通话相比,皋兰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分得比较详细。普通话中的“中表”关系,皋兰方言中分别称为“姑舅”和“两姨”。同母亲的哥哥、弟弟的子女,互称“姑舅”;姑姑和舅舅的子女之间,也称“姑舅”。同母亲的姐姐、妹妹的子女,互称“两姨”;两姨姨的子女之间,还称“两姨”。这种关系扯得较远,涉及到下几辈人。除此之外,皋兰人与姐夫、妹夫的兄弟姐妹之间,与嫂嫂、弟媳妇娘家的兄弟姐妹之间,都互称“姑舅”。

两姑舅之间还有“上”与“下”之分。舅舅的子女对姑姑的子女来说,是“上姑舅”;姑姑的子女对舅舅的子女来说,是“下姑舅”。

过去,同不相识的人说话,也称对方为“姑舅”或“两姨”(一般称“姑舅”的多),以表示尊敬和亲热。年纪大的跟年纪小的说话,在“姑舅”前还要加“尕”字,听起来更加亲热一些。

②挑担

“挑担”作为亲属称谓词,会使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的外地人很纳闷:“什么是挑担?”其实,在皋兰方言中,两姊妹的丈夫给别人介绍他们相互间的关系时称“挑担”。如:“他是我的‘挑担’。”别人说明他俩的关系时也这样说:“他们是两‘挑担’。”而这种关系在普通话里称“连襟”。两“挑担”之间一般是按他们妻子排行的大小称呼。有时用戏谑的口吻说明这种关系时,还称“挑儿”、“挑着哩”。如:“我俩是‘挑儿’。”他们两个“挑着哩”。

③大达

“大达”这个亲属称谓词,应该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在清宣统之前,皋兰县长川村红圈沟等地有大量回民居住,“达”是回族语,指父亲。而父亲的哥哥,或与父亲同辈、但比父亲年龄大的男子,都称为“大达”。这也是少数民族语言对皋兰方言的影响和丰富的表现,因而,“大达”这个词,既有历史的印迹,又有民族语言交融的体现。

皋兰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语意义与普通话有显著差异的还有以下一些:

(2)皋兰方言中的名词

皋兰方言中的名词,大部分与普通话中的名称有差异,不了解这些名词的词义,很难与当地人顺利沟通,也很难分析皋兰话。现举例说明:

①表示人物名称的名词

A、垫垫窝

“垫垫窝”这个词,外地人可能会当作一个词组去分析,但在皋兰话中,“垫垫窝”实际是一个名词,指的是一个家庭中最小的孩子。这里的“垫”有垫底、最后、最下面、最小之意,“窝”,本指代家,这里有家的含义。一个家庭中垫底的就是最后生的孩子,有最小之意,即称“垫垫窝”。如皋兰人向别人介绍自己家里最小的孩子时,经常说:“这是我们家的垫垫窝”,既说明了这个孩子是家里最小的,又表达了家人对这个最小孩子的喜爱之情。

B、半粘汉

“半粘汉”在皋兰话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残废的人,二是指白痴。这个词从词义方面分析,其义心应该在“粘”这个语素上,“粘”指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之上。“半粘汉”从字面意义上分析,即人身体上有些部分粘合在,即不同于正常人。既然与正常人有区别,又有身体上的缺陷,那这个人不是残疾人,也就是个白痴。所以,就有了“半粘汉”这个词。比如,在皋兰县话里经常会说:“小王不小心摔成个成个半粘汉老咾”。意思是指小王受伤特别严重,残废了。

C、贩弄宝

“贩弄宝”这个名词,外地人也很难理解。按照语素义及其之间的关系分析,像是一个动宾短语,意思是买卖、弄取宝贝的意思。实际上,皋兰话中“贩弄宝”的意思也与此意有相通之处。不同的是,它不是一个短语,而是一个名词,它最初指背着婆家偷给娘家财务的女人。现在也指从亲戚朋友家盗取财务之人。如皋兰人过年过节喜欢去转亲戚,回来时若小孩拿了亲戚家的东西,大人就会说“你怎么是个贩弄宝”。意思就是指责孩子不该拿别人家的东西。

②饮食名词

A、甜馍馍

在皋兰方言中,把馒头、花卷、大饼通称为馍馍。甜馍馍指用糜子面、谷子面或玉米面做成的馒头,一般里面加有红枣。

B、杂碎

“杂碎”在皋兰话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猪、牛、羊的内脏及头蹄;二是指一种传统菜肴,将牛羊下水切成小块,与萝卜、洋芋之类小丁烹煮成的一种带汤小吃。

C、馓(上声)饭

馓饭是皋兰人发明创造的一种传统家常便饭,一般在早上吃。其做法是先将米淘净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其煮沸,待熟烂至七八成时,撒上面粉搅拌融合,盖上锅盖焖一会即可,一般用酸菜或咸菜下食。俗语云:“馓饭若要好,三百六十搅”,只有做法地道,搅拌适度,做出来的馓饭才具有粘性,吃起来柔软爽口,味道与口感方能俱佳。皋兰的干旱半干旱山区适于糜子、谷子生长,广为种植,经过碾磨去皮后成为黄米、小米。过去皋兰农村生活条件差,馓饭就成了每天必备的主食。如今,皋兰馓饭登临大雅之堂,摆上宴会餐桌,成为大众喜欢的时尚面食。因所用米料以及加入面粉的不同,有小米馓饭、黄米馓饭和白米混合做成的馓饭。还有豆面馓饭、包谷面馓饭、麦面馓饭等。

③生活用品名词

A、抽抽子

“抽抽子”在皋兰话里指衣服上的口袋或小布袋。取义口袋里装的东西能抽出来使用,动词重叠后用作名称,较之“口袋”更为形象,更富于动感。皋兰人在说抽抽子时,经常在前面加一个“尕”子,叫“尕抽抽”、“尕抽抽子”,有可爱、细小之意。

B、兜肚子

“兜肚子”,也叫兜肚儿,是一种传统内衣,无袖,上有带系领,两侧有带系背,下部半圆形,有口袋,多用花布做成或有彩绣。小孩多穿,用来护肚。旧时妇女也穿。

C、革褙子

“革褙子”是旧时皋兰农村妇女做鞋底用的材料,这种材料是把旧布或纸一层一层粘起来做成的。在皋兰县内各个农村,妇女们都会做布鞋,鞋底就是用“革褙子”一层一层粘合后,再用线纳,即在鞋底上面密密地缝,使它解释耐磨。

皋兰方言中表示生活用品的名词意义与普通话有显著差异的还有以下一些:

④时间、方位名词

A、麻麻亮儿

“麻麻亮儿”,在皋兰话中指的是天快亮的时候,即黎明。“麻”作形容词时,指的是花、不太清楚地意思。而“麻麻”修饰“亮”,即指亮的程度不高,不是完全亮,也就是黎明。如,皋兰话中常说“今天,天麻麻亮我就就起来了。”

B、一大寐会

“一大寐会”在皋兰方言中,指的是较长的一段时间,即普通话里说的良久。在皋兰话中说这个词时,经常要将“大”字读作重音,并有意识地延长其音长,以强调所用时间的长。如:“你怎么才来,叫我等了一大寐会。”

C、跟前

“跟前”在皋兰话中,是一个方位名词,皋兰话取义紧跟在眼前,即指附近的意思。如:“把你跟前的那本书给我一下”。“我坐在你跟前”等。

D、这塔(儿)

“这塔(儿)”这个词也会让外地人误解,以为是这座塔的意思。实际,在皋兰方言中,它是一个指示代词,代处所名词,相当于普通话里的“这里”。在皋兰话中,这个词经常儿化。如:“你到这塔(儿)来。”

④表示地理和自然现象的名词

A、洋洼旮旯

“旮旯”指山角、墙角等角落,“洋洼旮旯”,指太阳能照射到的角落。如:“坐到这个洋洼旮旯里热和些。”

B、滋泥

“滋泥”指烂泥,即水淌过淤积的泥。皋兰人常说“滋泥扶不着墙上”,这句话其实与孔子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是一个意思。

C、星宿

“星宿”,即星星。如:“今晚天阴,一个星宿都看不见。”

D、热头(去声)

皋兰话中的“热头”,指太阳。取义在头顶、让人感觉热的东西。如:“热头还从西面个出来咾!”

⑥动植物名词

在皋兰方言中,有些动植物的名称也与普通话中有很大差异,如普通话中“孵卵的母鸡”皋兰人称为“照窝鸡”;“蚯蚓”皋兰人唤作“曲蟮”;“蝗虫和蚱蜢”皋兰叫做“夹夹板”;“野生枸杞”皋兰人叫“刺棵(上声)子”;“凤仙花”皋兰人又叫“海纳”等。这些名称,大多与动植物本身的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除了意义的差别外,皋兰方言中的名词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即重叠现象。我们知道,在普通话中,除了亲属称谓词及其他少数带有量词性质的名称之外,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在皋兰话中,名词可以重叠。重叠的形式为“AA子”式和“AA 儿”式。

“AA子”式如:窗窗子、柜柜子、棍棍子、碗碗子、虫虫子、盆盆子、褂褂子等。“AA儿”式如:院院儿、叶叶儿、凳凳儿、盒盒儿等。

这些名词重叠后,其词性不变,仍然是名词。这种重叠形式在皋兰方言中都表示“小称”,如:“过了那个山山子就到了。”有时也表示说话人对所说事物有看不起、轻视之意。如:“你的这也叫房子啊?根本就是个棚棚子。”(看不起别人的房子)“AA儿”表示“爱称”,如:“你的这个尕辫辫儿还扎得好看啊!”“儿”一般可以换成“子”尾,重叠的第二个音和“儿”、“子”尾都读轻声。

在皋兰方言中,能借用为量词的名词一般都能重叠,重叠形式为“一AA”、“几AA”,这种重叠形式还可以带词缀“子”,变成“一AA子”、“几AA子”。这类重叠形式有明显的量词性质。另外,皋兰话里的这种重叠形式,还可以表示与那个名词有关的那种物的数量少、不足。如:“半天才提来了两桶桶水。”(说明提的水少)。

(3)皋兰方言中的动词

①念央

“念央”在皋兰方言中指在嘴里一遍一遍的说,是挂念、念叨的意思。如:“你一个劲儿地念央的啥?”

②衍晃

“衍晃”这个动词外地人很难理解,本指水往外溢。“衍”是多余的意思,而“晃”则指晃动。容器中的水一晃动就会有一部分流出来,而流出来就变成多余的了。在皋兰话中,“衍晃”之意由此引申,指故意挑逗、捣蛋,即把多余的东西有意识地表现出来的意思。如:“你再不要衍晃了。”

③拉扯

“拉扯”在皋兰方言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困难的条件下)抚养。如“这个女人,一个人拉扯两个娃娃,够辛苦的。”二是指帮助(生活困难的亲友)。如:“前几年日子苦,多亏弟兄们拉扯。”其实“拉”本身就有抚养、帮助的意思。“扯”即拉。所以这两个语素是同义重复,强调的是抚养之艰辛。

④溜沟子

“溜沟子”在皋兰方言中是一个贬义词,又作“舔沟子”,指巴结有钱有势的人。“沟子”在皋兰话中指屁股,皋兰人把巴结有钱人称作“舔沟子”,足见他们对这种人的鄙夷和蔑视。

⑤背搭掖手儿

“背搭掖手儿”这个动词指的是双手在背后相交,悠然自得的一种神态。在皋兰县农村里,一些年龄较长的中年男子在没有紧急事情、一个人走路时,经常会有这样的姿态。皋兰人在路上遇见熟人这样,总是会问:“背搭掖手儿地到哪里浪(逛)去里?”但是,若是年青人这样,反而会受到别人的指责。如:“一个年青人,走路背搭掖手儿地,一点儿没理行。”

⑥跌办

“跌办”这个词在兰州各县区都在使用,《永登县志》解释为“奔走活动,努力去做。”《安宁区志》写作“跌绊”,解释为“挣扎、想办法”。《西固区志》写作“跌拌”,解释为“准备、办理”。“跌”《中华大字典》解释之一是“疾行也”,“疾”有“急速、猛烈”的意思。不难看出,作为一个方言词语,“跌办”也是从古汉语衍生、演变而来。这个词在皋兰方言中也大量使用,如:“抓紧时间跌办光阴去。”“过日子要好好跌办。”实际上,“跌办”就是努力、争取、奔走、活动。

⑦挖抓

“挖”和“抓”在普通话中是两个动词,而在皋兰方言中,这两个词连起来,实际上是一个词。主要有以下含义:一是表示乱动。如:“柜子里的衣服我刚弄好,你再不要挖抓了。”二是拾掇、修理的意思。如:“我的电脑老出问题,你有时间给我挖抓一下。”三是挣钱。如“去城里挖抓几个钱。”“挖抓”也可以写成“抓挖”,有贪、敛的含义。如:“你干活不行,光嘴上抓挖得紧得很。”意思就是贪吃。

皋兰方言中的动词意义与普通话有显著差异的还有以下一些:

(4)皋兰方言中的形容词

①尕

“尕”在皋兰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表示小的语义。在皋兰方言亲属称谓词前,“尕”也普遍运用,如“尕爷”、“尕奶”,指祖父母辈份中排行最小的。还有“尕爸”、“尕婶”,指父母亲辈份中亲属关系较远一些排行最小的。“尕阿舅”、“尕舅母”、“尕娘”(姑姑)、尕姑父等,都是指排行最小的。但“尕哥”、“尕姐”并不是排行中最小的。按排行,老三可以把老二叫“尕哥”、“尕姐”;老四可以把老三叫“尕哥”、“尕姐”。这里的“尕”就表示比自己大一点点。“尕姑舅”则是年纪大的跟年纪小的说话时的称谓。这里的“尕”表示说话时的亲热态度。“尕”在皋兰方言中还可以表示可爱、喜爱之情。如“尕心疼”、“尕娃娃”、“尕姑娘”、“尕媳妇”、“尕手手”、“尕脸蛋”等,除了表示小的含义外,还能体现说话人对所说人、物的喜爱。

②满数

“满数”在皋兰话中普遍运用。其含义是丰富、充足、合口、舒畅、壮实、惬意、满足等。《辞源》中有“满数”一词,解释为“盈满之数”。《中华大字典》解释满为数从一至万为满。皋兰方言中,用“满数”描述男人壮实,女人丰满时,略含有贬义,意在说明其过于壮实、丰满。如,好友之间有时开玩笑时会说“你的媳妇胖乎乎的,满数的很那。”满数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含义是不一样的。例如:“今天的酒喝满数咾!”其中的“满数”指喝酒人感到满足的意思。而“王处长喝酒喝得满数啊!”“满数”则指喝酒的人豪放,不做作。为了表示程度,满数还可以重叠使用。例如:“今天休息,我们满满数数地玩一天。”

③沃也

“沃也”也写作“窝耶”、“窝也”、“沃耶”等,《辞海》中有“沃衍”一词,意为土地平坦肥美,又作“沃衍”,义相同。《隋书》有“然数郡川泽沃衍”,《左传》有“井衍沃”之语。在皋兰方言中表示合适、妥帖、关系融洽、顺心、圆满、满意、刚好等意。如:“儿子工作了,孙娃子生下了,你们老两口还有啥不沃也的?”“这尕两口日子过得沃也得很。”“沃也”似为“如意”的变音。

“沃也”可以受否定词“不”和副词“很”的修饰。例如:“你们两个不说话,是不是有啥不沃也的?”是说这两个人的关系不太融洽。“今天的这事小王办得很沃也!”意思是小王办事办得很妥帖,叫人满意。

④沫沫噗哧

“沫沫噗哧”这个形容词在皋兰方言中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泡沫多。如:“这次煮的肉汤一点儿也不清,沫沫噗哧的。”二是比喻人谈吐不清。如:“说了半天,沫沫噗哧的,不知道说的啥。”三是指办事不干脆。如:“都三天了,沫沫噗哧的,再组(干)不清楚。”

(5)皋兰方言中的固定词组

在皋兰方言中,还有一些固定词组,人们在交际中大量使用,能够表达一些特殊的意思。

①尕大麼细

“尕大麼细”这个固定词语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零里零碎。其中“尕”是小的意思。“麼”是细、小的意思。几个意义相近、相反的语素组成一个固定词组,意思是包括了零零碎碎所有细小之物。如:“你把这些尕大麼细的东西都收拾起来。”这个词组中的“大”已经失去了本身的含义,从构词法的角度分析,也可以算是一个偏义复词。

②当面的野狐背湾上子的狼

“当面的野狐背湾上子的狼”,在皋兰话中“野狐”即指狐狸。“背湾子”指比较隐蔽的地方。狐狸本来就是狡猾的象征,而狼则更有凶恶、狠毒之意。如果说一

个人是当面的野狐背湾上子的狼,也就是说这个人表面看起来仅有些狡猾,实际上心肠还很狠毒,即奸猾、狠毒的意思。

③三槌两梆子

“三槌两梆子”中,“槌”是敲打用的棒,大多一头较大或呈球形。“梆子”指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不管是打槌还是敲梆子,所用的时间都是极其短暂的。所以皋兰方言中用“三槌两梆子”表示敏捷、干脆之意。如:“哼,还跟我斗,三槌两梆子就把你打着爬下了。”

④摸(读上声)着梦儿了

方言词汇在一定程度上比普通话中的词汇更富于形象性,也更有真切感。“摸着梦儿了”,其中的“梦”我们都知道是看不清也摸不着的,而皋兰方言中说“摸着梦儿了”,也不是说真正摸到梦中的情景了,实际是指对事摸着规律了,对人摸着脾气了等。如:“这件事办得不错,你终于摸着梦儿了。”因“规律”、“脾气”与“梦”有相似之处,都是只可心领神会而无法描摹具体形象的,所以当地人就以“梦”指代事物的规律和人的脾气。这样一个词组,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尽情显现。

⑤避奸躲猾

“避奸躲猾”这个词组在皋兰方言含中有贬义。它不是指逃避和躲避奸猾之人,而是逃避任务的意思。如:“你一天避奸躲猾的,活儿多会儿(啥时候)才能干完?”

⑥点点脚儿装大汉

“点点脚儿装大汉”中“点点脚”就是把脚尖点起的意思。“汉”指男子。点起脚尖,就会比本身显得高一些、大一些。“点点脚儿装大汉”即点起脚充当大男人,当然,这只是其表面含义,而这个词组真正的意思是其引申义,就是故作姿态,装蒜的意思。如:“点点脚儿装大汉着,以为谁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吗?”

2、反映民生民俗的民间谚语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镜像,是文化的活化石。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反映地域间文化差别的重要标志。透过方言词汇,我们可以更加真切、更加形象地看到该方言区特定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理念。谚语,尤其是方言中的谚语,由于其通俗易懂、平白朴实,故其中积淀的地域文化特征更为明显。

皋兰历史悠久,自西汉置县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当地的谚语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和实用价值更具特色。

(1)因地制宜的农耕文化

皋兰县自古自然条件差,沟壑纵横,气候干燥,十年九旱,植被稀少。在这个以农业为生存之本的贫困县内,勤劳淳朴的皋兰人民与严酷的自然长期抗争,艰苦

奋斗,积累了大量耕种知识和农业生产经验,形成了相关的农业谚语代代流传。这类谚语,蕴含着浓厚的文化精神,更是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①反映农耕条件的谚语

皋兰县内气候干燥,土地贫瘠,大部分田地不能进行水利灌溉,只能靠天吃饭。在这样残酷的自然条件下,皋兰人民仍然能够发挥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因地制宜,精心耕作,这种情形也反映在大量的民间谚语之中。例如“务砂如绣花”、“精耕细作,三犁四耱”就反映了农民珍爱土地,把全副身心都扑在田地上,精耕细作的情形。“铺砂种瓜,又甜又沙”、“苦死老子,富死儿子,饿死孙子”是在描述皋兰砂田这个干旱地区特有的一种农田,即在田里铺上一层粗砂碎石,以利土壤保墒增温,使农业增产。但砂田因铺压砂石费工耗时,工程量大,最佳使用年限只有20年左右,之后,由于持续干旱和砂田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砂田就成了“人造沙漠”。这两个谚语体现了当地特有的地理、耕种和气候条件。这个谚语还有一个民间故事:兰州秦王川有个村庄,村子上有个叫华三的农民,他每年冬季都起五更睡半夜,没明没夜的铺压砂田,打的粮食一年比一年多,成了方圆几十里有名的种粮大户。华三有个儿子叫富儿,守着父亲铺压的六七十亩砂田过了二十多年富裕的日子。到华三的孙子长大成人时,这些田地砂板了,土结了,肥力养份耗尽了,种的粮食一年收不了几斗。华家的日子节节衰落下来,孙子吃了不少苦,待起换新砂时,已为时太晚。故群众将其称为“苦死老子、富死儿子、饿死孙子”的苦命田。

再如,“防旱抗旱,有备无患。”正是由于十年九旱,人们才会时刻做好防旱抗旱准备。这也是对当地气候条件的一种反映。

除此之外,反映当地特有的农耕条件及农民珍爱土地、重视耕作的谚语还比比皆是,比如:

“一年的庄稼两年务”、“多种不如巧务艺”、“不怕迟种,只怕晚锄”道出了耕作、锄地的重要性。其中的“务艺”也是当地的方言词汇,指精心耕作、照顾田地,其间所要求的精细程度从一个“艺”中即可看出。当地人常说“务艺庄稼”、“务田”都是此意。

“只要下功夫,一亩顶十亩”、“不种百亩,难收万石”、“春种一粒籽,秋收万石粮”、“地不冻,犁不停”、“筋骨不觉痛,秋后少收成”,这些谚语,则体现了皋兰劳动人民,勤劳勇敢,乐于付出,坚信付出必定会有收获的乐观心态。同时,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为了能有更多的收获,他们告诫自己要“多上地头,少逛街头”,就连天寒地冻的冬天,也不能闲着,因为他们知道“冬闲变冬忙,来年多打粮”,要想多打粮,就要“冬天不停腿,春天不吊嘴”,其中的“吊嘴”本指抽烟,这里意指闲着。是的,庄稼人农忙时节,确实连抽支抽烟的功夫都没有。

“功不枉费,地不瞒人”、“人把地养好,地把人喂饱”、“要吃馒头,把地犁透”,田地是劳动人民的生活之源,但在土地回报我们之前,付出是必不可少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犁地功夫深、土能生黄金”、“麦地犁三遍,必定打三石”、“宁叫种在地里,不要吃在肚里”,这些,都是强调犁地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

②关于耕种技巧的谚语

深谷子,浅糜子,胡麻种在飘皮子。(“飘皮子”,指地皮表面,意为种植得特别浅。)

针扎的胡麻,卧牛的谷。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稠田好看,稀田吃饭。

糜茬的豆,锅里的肉。

一个驴粪蛋,一碗小米饭。

播种对农业生产来说是最关键的事情。以上谚语,无不是劳动人民从事土地耕种的经验总结。一方面反映出皋兰县境内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豆子、洋芋(马铃薯)、西瓜、胡麻、糜子和谷子等。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播种技巧。比如:“针扎的胡麻,卧牛的谷”、“深谷子,浅糜子,胡麻种在飘皮子”就指出了当地不同农作物不同的耕种方式,播种时要把握要领,深浅得当,疏密有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一个驴粪蛋,一碗小米饭”、“人靠饭长,地靠粪养”则指出了肥料在庄稼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糜茬的豆,锅里的肉”意为收割完糜子后的田地里种的豆子一定会丰收。“锄地不锄地埂子,当年就是草种子”,其中“地埂子”,是指田地与田地之间隆起的部分,即田埂,用于划分不同人家田地的界限。有些懒人家,锄草时只把自己家田地里的草锄干净,而总把“地埂子”上的草留着让地邻去锄,往往两家都不管,最后草成熟了结了种子,弄得两家地里都是草。所以锄草时一定要把田埂上的草都锄干净,否则,这些草成熟后就会结出大量的种子,来年田地里就会长满草。而“西瓜重茬,工夫白搭”,“重茬”,指第一年种了,第二年又种同样的农作物。种西瓜的田地第二年应该种植别的作物,否则,收获很小,一年的功夫就白搭了。

此外,历代的皋兰劳动人民,在日复一日勤耕细做的生活中,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和自然条件,还总结了大量的有关农耕技巧的谚语:

有关选种播种的:

“精选一粒种,多收千颗粮”、“种子壮,苗儿肥”指出了种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收获的多少。“有墒必种,无墒干种,雨后抢种”,“墒”指土壤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皋兰县内雨水稀少,又缺少地下水和地表水,所以在当地,如果

前一年下的雨或雪比较多时,农民就称之为“有墒”,即土地深处湿度适合第二年耕种。“脚踏塄干手摇耧,两眼不住看稠稀”,“塄干”指犁地时形成的坡儿,此谚语强调的是播种时要稠稀适度的问题。

有关犁地的:

“糜锄三遍谷四遍,一亩能打四石三”、“光耕不耙,枉磨犁铧”、“犁地不拿耱,不如家里坐”既指出了犁地对收获的重要影响,也指出犁地翻出的土疙瘩一定要用磨压平,庄稼和作物才能更好地生长。

有关灌溉浇田的:

粮是人的命,水是粮的命。

儿要奶足,田要水足。

麦子浇五遍,颗颗都像麻雀蛋。

有关收割的:

“旋黄旋收,寸草不丢”是指在收获的季节,不能等到麦子全黄了才去收割,而是要旋黄旋收,即边黄边收,因为等到全黄了再收,后边的麦子因为太黄、太干,大量的麦粒就会掉出来,荒废了收成。

“麦黄糜黄,绣女下床”,“糜”,指糜子;“绣女”,指在家专门绣花的女子,即很少下地干农活的妇女。在庄稼收割的时节,连专门绣花的女子都要下床,放下绣花的活,来田间帮助家人收割。可见,收割季节农民的忙碌与辛苦。

有关麦苗生长的:

四月八,麦子遮住黑老鸹。(“黑老鸹”,乌鸦。意为到农历四月初八左右,麦苗已经长到乌鸦藏在其中看不见的高度了。)

五月半,麦穗乱。

③关于时令气象的谚语

自古以来,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密切,气候直接决定了一年的收成。节气是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皋兰人民为了方便,经常根据节气、季节来安排农事。农民经常说“种田不用问,节令要抱硬”、“立春早,收成好”。所谓“春分以前,麦子种完”、“春分九尽头,麦子种在地里头”、“九九加一九,镂铧遍地走”(镂铧,即犁铧,安装在犁的下端,用来翻土的铁器,略呈三角形。镂铧遍地走,即指犁地播种。)、“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清明种胡麻,不怕黑霜杀”、“立夏风不停,必定是年成”、“夏至不种高粱糜”、“头伏萝卜二伏菜”、“葱怕雨淋韭怕晒,伏里有雨多种菜”就是典型代表,指出了在不同的时节应该播种不同的农作物,为每年、每一代的农民耕种留下了易记易操作的耕作经验。而“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下雪不冷消雪冷,降霜不冷霜前冷”(消雪,即雪融化的意思。)、“大雪小雪,老鼠啃铁”、“大

寒小寒,冻死老汉”“下五九,冻死狗”(“下五九”,五九的后几天。“冻死狗。”极言其冷。)、“六九七九,沿河看柳”(可以沿河看柳,即言天气转暖变热)、“七九八九,精尻子娃娃拍手”(“精尻(读“勾”音)子”,光屁股。)又是对当地季节更替,气候变化情况的一种描述。“云跑东,一场空;云跑南,下不完;云跑西,水汲汲;云跑北,下到黑”、“西北黑云起,必定要下雨”、“天上泛红云,冰雹必定凶”、“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水缸出汗蛤蟆叫,定有大雨倾盆倒”、“先热后凉,冰雹就降”、“雷声不断云头红,霎时冰雹就来临”则是准确可信,又极具生活化的气象预报。

(2)崇尚礼仪的人情礼俗

皋兰县建置较早,在宋、元、明、清期间,就有各地移民大量移居境内,其风情习俗与当地逐步融汇交流,形成了底蕴丰厚、诚实淳朴、独具皋兰地方特色的人情礼俗。皋兰人重礼仪、讲礼教的传统在谚语中也有所体现,如“开口不骂老年人”、“伸手不打笑脸人”、“胸中气再大,不辱上门客”、“好狗不扯(咬)上门客”反映了皋兰人民尊敬老人,礼待客人的良好传统。“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饿死事小,失节为大”则是当地人重情义,讲气节的价值体现。“不白拿别人钱财,不白吃别人酒饭。”又是人与人之间讲究礼尚往来,不沾别人便宜,无功不受禄思想观念的表白。“家和万事兴”、“吃再好,穿再好,不如两口子白头老”、“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比海深”,体现出了皋兰人民重视家庭,讲究和谐,提倡夫妻白头偕老的思想。“当大的不正,当小的不敬”、“父母不和下不孝,兄弟不和便分家”这两则谚语指出了长者模范作用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还有一些谚语,则道出了一些人间哲理,如:

“娘老子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有故事云:一家有三子,父母含辛茹苦将其拉扯成人,为其娶妻生子,待父母日渐苍老,生活不能自理之时,三儿却无一人愿意侍奉。其父母悲痛之余,想一计策,拿出一个上了锁的木箱,告诉三儿:箱中有宝物,谁若孝顺、侍候双亲,双亲去世后,此宝归其所有。三子从此争相伺候父母,尽献殷勤。父母去世后,三兄弟打开箱子一看,原来箱中只有一块石头。此谚语与上述故事语出同理,即指为人父母者,将一生的精力、财力、物力、爱心和希望都倾注在自己儿女的身上,愿意为儿女无条件奉献一切,但是作为儿女,长大不知报养育的恩,不懂得孝顺、疼惜父母,一门心思只想从父母身上获取财物,不愿意付出。此谚语从反面教育作儿女的要有小羊跪乳、乌鸦反哺的孝心。

“了了活的事主家,死了婆娘的丈母家”,表面意思是指干完活的人再去事主家就不会像干活时一样得到优待,老婆死了再去丈母家时也不会有好脸色看。此谚

语意指人与人之间有事相求、有关系存在时,或一旦事情办完、失去关系,前后的情形和待遇就会大不相同。其实指出了社会中的世俗人情世故。

“秦太子给老牛攒着里”。此谚语中的“秦太子”指家乡的一种无尾野鼠,这种鼠以“攒粮”著称。此谚语的表面意思是指“秦太子”这种野鼠在夏日辛辛苦苦积攒粮食以备过冬,没料到却被老牛得着,一顿饱餐。实则寓意一些勤劳肯干的人,积累了不少财物,舍不得花费,却被不劳而获的人窃取。

“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咣当”。此谚语的意思就是装满水的瓶子再晃也不会响,只有装了一半水的瓶子,碰一下就咣当着响个不停。在社会上,有学问的人,特别是饱学之士,从来不自我吹嘘,总是谦虚待人,平时一声不响,就像“整瓶子一样”;而那些学到一些东西,却又不深入,还特别爱显摆的人,才喜欢吹嘘和卖弄,到处显示自己,到处“留声”,很像那个“半瓶子”。正是这种巧合,人们就把那些没有多大本事,却喜欢自吹自擂的人叫做半瓶子。这个谚语,教育人们要做个谦逊的人。此谚语用客观现象去形容客观事物,既形象,又贴切,反映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幽默感。

“一窍不得,少挣几百”。此谚语是指做事要掌握技巧,讲究方式方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美国有一件真实的事情:在某一工厂,有一台机器出了故障,请来一位技术员修理,技术员很快排除了故障,修理费要100美元。工厂负责人不解地问:“如此简单的修理怎么要100美元?”技术员回答说:“修理这个故障只需要1美元,但是知道这个故障出在哪儿却要99美元。”这个故事中技术员所说的话与“一窍不得,少挣几百”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天高不能遮太阳,儿大不能压爹娘”、“好儿不嫌娘丑,好狗不嫌家贫”、“强迫不能成买卖,捆绑不能成夫妻”、“家丑不可外扬”、“若要子孙贤,先要教训严”、“严父出孝子,慈母出巧女”、“骄兵必败,骄子必坏”、“小时偷针,大了偷金”、“爹有娘有,不如己有”,这些寓意深刻的谚语也是皋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归纳出来的,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3)勤劳纯朴的处世哲理

皋兰人民历来重视教育,清乾隆三年(1738年),皋兰县设教谕、训导各1人。然而,民间流传的大量谚语,也有揭示为人处世哲理方面的,这是老百姓生活经验的总结,更是教育子女及年青人时精湛绝伦的哲学教材。例如: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有了一顿,没了捞棍。

三家四靠,倒了锅灶。

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

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

卖瓜的不说瓜苦,买盐的不说盐甜。

靠亲戚吃饭饿死哩,靠朋友穿衣冻死哩。

这些谚语,大量使用了皋兰方言词汇,充分体现了皋兰人民的聪明智慧。如:“有了一顿,没了捞棍。”“捞棍”是指饥荒年代,穷苦人手拿木棍,出门要饭。拿木棍一是为了防止被富人家的恶狗所咬;二是在劳累过度时可以支持行走。皋兰方言称为“捞棍”,实为叫花子的象征,皋兰人称其为“要要吃”。这种叫法相当于修辞手法中的借代。此谚语一般是家中老人教育子女时用,意思是指败家子儿有家有业有饭吃时,挥霍无度,不懂计划,不知节约,等到家业败光了,只能“捞棍”。

“三家四靠,倒了锅灶”。此谚语是皋兰乡民口耳相传的现成话,常常起着传授经验和教育劝导的作用。本来百姓是家家有锅有灶,晨来鸡叫三遍,便见炊烟袅袅,一家人或围桌前,或与邻居相聚门前树下,虽素食淡饭,却也盛着辛苦,端着幸福,饥来得温饱,瓜菜也飘香。反之,若三四家合在一起,为做一顿饭,东家指西家,西家靠北家,谁也不坐锅,谁也不添柴,那这灶火就非倒了不可,饭时只能喝西北风,吃一肚子气。意在比喻几个人一起做事情,相互推脱不齐心合力地去做,最后反倒耽误了事情。“三家四靠,倒了锅灶”,这话也是对利己心态的一个嘲讽。之所以倒了锅灶,根本原因不是缺米少柴,没人没时间,而是大家都不下厨,都在等待着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甚至认为自己出力为旁人做奉献是一件吃亏的事情。于是你等他靠,只动心思不动手,摈弃了互助精神和团队意识,忘记了一句充满高风亮节的老话“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自私自利之心即是祸根。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就是以当地农民冬天生的炉子中的火为参照物,来映衬做人的原则。火炉中的火要旺、要热,就不能把煤炭压实,要在中间留有空隙。可做人却要实诚,要以真心换真心。

“靠亲戚吃饭饿死哩,靠朋友穿衣冻死哩”、“指亲哩,靠邻哩,绑着树上了杀人哩”,则是强调独立、自强,不能依赖别人的思想。

“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其中“打算”是指计划。意思就是人生在世,不会因为吃喝拉撒的费用而变得穷困潦倒,最怕的是遇事不懂得打算、计划,就会使事事跟不上趟,从而穷其一生。与此相通的谚语还有“细水长流,到老不愁”、“少吃稠,多喝汤,细水长流度灾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