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

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

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
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

七年级(下册)陋室铭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课文梳理及精讲精练

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诫。

2. 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伟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思考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2)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写陋室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5)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6)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 “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伟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精讲精练

一、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

(1)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今义:丝绸和竹子

(2)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今义:形状、样子

2、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原意是:名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苔痕上阶绿

上原意是:方位名词,在文中的意思是:。(2)形容词用作动词

无丝竹之乱耳

乱原意是:混乱,在文中的意思是:。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原意是:灵异,在文中的意思是:。

3、重点实词

(1)斯是陋室斯:陋:

(2)惟吾德馨惟:馨:

(3)往来无白丁白丁:

(4)调素琴调:素:

(5)阅金经金经:

(6)无案牍之劳形案牍:

二、文言虚词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三、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孔子云:“何陋之有?”

(完整版)初一语文黄河颂测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精品文档 初一语文黄河颂测试题及答案 学习了《黄河颂》这篇课文,想象如果你就站在黄河岸边,望着浊浪滚滚的波涛,内心是否难以平静?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初一语文黄河颂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 1.给下列的注音写上汉字。 ft diān péng pài狂lán屏zhàng bǔ育体pòzī 长 2.用线条 将下列词语与正确的义项搭配起来。澎湃生 产;产生(多用于抽象的事物)。 狂澜喂养,也比喻培养。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的东西(多指ft岭、岛屿等)。 哺育巨大的波浪,猛烈的潮流。 滋长波浪相互撞击。 3.《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作品,由 作词,谱曲。作品由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4.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的歌词,也是二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精品文档 B.诗歌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

我们面前,他站在高ft之上,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 C.诗人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向它学习,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D.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5.“啊!黄河!”这句诗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出现是为了对所歌颂的对象加以强调。 B.这是作者在“望”黄河的基础上,情不自禁地歌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C.反复出现,从不同角度赞颂黄河,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D.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我站在高ft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七年级下册语文 《陋室铭》原文、注释及翻译(逐句)

《陋室铭》原文+注释+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①在:在乎、在于,动词。②名:名词作动词,著名。 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声远播。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①灵:名词作动词,②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有灵气。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①斯:指示代词,这。是:判断动词。②陋室:简陋的屋子。③惟:只有,只要,唯独。 ④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有什么简陋的了)。⑤德馨:品德高尚。⑥馨,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⑦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①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蔓延。 青苔的痕迹蔓上台阶,苍翠碧绿;绿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①鸿儒:即大儒,学识渊博的人,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②鸿:同“洪”大。③儒:旧指读书人。④白丁:原指没有官职的人,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浅薄无知的人。 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①调(tiáo)素琴:调,弹奏;素琴,没有任何装饰的琴。②金经:泛指佛经。 (闲时)可以用来(可以:可以用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①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这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②之:助词,定语“乱耳”后置的标志。③乱耳:扰乱耳朵。乱,扰乱。④案 牍(dú):官府的公文。⑤劳形:使身体劳累。⑥形,形体、身体。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没有管弦乐演奏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①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②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③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④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⑤芦,简陋的小屋子。 (我的陋室真比得上)当年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9.孔子云:“何陋之有?” ①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全句意为“有何陋”。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②之,助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孔子说过:“(既有君子住在里头)又有什么简陋呢?” 第1页共1页

(2020年秋季版)2020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基础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丁卯.(mǎo)触.及(chù)修润.(rùn) B.商酌.(zhuó) 遵嘱.(zhǔ) 打拱.(hǒnɡ) C.恳.切(kěn) 拖沓.(tà) 譬.如(bì) D.累.赘(lěi) 别.扭(biè) 草率.(shu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逝世繁碎悔人不倦 B.慎重修润颠沛流离 C.朦胧感概一以贯之 D.零碎妥贴以身做则 3.根据意思写词语或翻译句子。 (1)商量斟酌。( ) (2)修改润色。( ) (3)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4)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 ) (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应当学而不厌 ....,勤奋刻苦,这样成绩才能步步高升。 B.大家来自全国各地,说起话来,南腔北调 ....,各不相同。 C.老师鼓励大家在学习中一定要多思多问,凡是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不耻下问 ....,主动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 D.“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不仅要对人民群众加大宣传力度,执法人员更是要 以身作则 ....,公正执法。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B.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D.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 6.按要求填空。 (1)叶圣陶,原名__________,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________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童话集《________》等。 (2)《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__史书。相传为______末年________所作,是____家经典之一。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1、本试题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姓名、班级写在答题纸上。所有试题的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41分) 一、(7小题,25分) 1、写出在你的人生中给你影响最深的一句名言。(3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3分) A.菜畦.qí讪.笑shān 伫.立zhù惬.意qià B.归省. xǐng 冗.杂yǒng 污秽.huì诧.异chà C.彷.徨páng 挑衅.xìn 祈祷. dǎo 攒.成cuán D.收敛.liǎn 环谒.yè迸.出bèng 澎湃.bài 3、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是()(3分) A、弥漫撺掇嫉妒义愤填鹰 B、踌躇羁绊粲然妇儒皆知 C、忌弹衰微迭起慷慨淋漓 D、懊悔深邃凫水戛然而止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 ....,终会拥抱大海。 B.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 ....的程度。 C. 我们两人的成绩差不多,只不过我的数学成绩比他略胜一 ...筹.。 D.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 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福州的春天简直就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D.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6、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C.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7、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4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 如果我是春雨,。 8、语文综合性学习。(3分) 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_______ 是中国戏曲之母;________ 称为东方“歌剧”,

【七】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练习 《陋室铭》 一、 1.本文是托物言志的名文,你知道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吗? 2.本文用什么比喻陋室,又用什么类比陋室? 二、探究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4.草色入帘青() 5.鸿儒() 6.白丁() 7.无丝竹之乱耳()() 8.调素琴() 9.无案牍之劳形()() 10.阅金经() 1.本文从几个层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 2.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其意图是为了强调什么? 3.默写“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 一.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给画线句加上标点。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的写法 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7.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 1. 本文写了几种花?主要写哪种? 2.反复诵读描写与赞美莲花的语句,说说作者可能意在赞美怎样的品质? 二.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 3.香远益清() 4.亭亭净植() 5.濯清涟而不妖()() 6.不可亵玩焉() 7.陶后鲜有闻() 8.同予者何人?() 9.宜乎众矣() 三.填入句中省略的词。先用文言词,再在句后横线上解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指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成动词的词。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说出下列语句的通常语序。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快速工整地默写直接描写与赞美莲花的文字。 2.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讽刺当时怎样的世态? 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一、听记题(8分)听录音两遍,完成下列题目。 1、市委、市政府解决群众反映迫切问题的重大决策是()(2分) A、建设“平安宁波”,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B、开展缓解中心城区“出行难”、改善交通环境系列行动 C、每个人进行换位思考,对他人对社会多一分理解,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D、注重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生活出路 2、我市经过多年,慎重考虑,其他同类城市的做法,作出整治“三车” 的决定。(2分) 3、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顺理成章 B、日趋拥堵 C、园满成功 D、弊大利小 4、不属于 ...整治“三车”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是()(2分) A、我市已成为全省惟一一个没有实行“三车”整治的城市。 B、让车主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尽可能地得到协调和兼顾。 C、各级各部门依法操作、有情操作,广大车主积极配合。 D、每个人进行换位思考,对他人对社会多一分理解,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积累与运用(13分) 5、下列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小说中的小英子就是作者林海音。 B.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写的是鲁滨孙流落荒岛的一段生活经历。 C.《夸父逐日》是出自《山海经》的一个神话故事。 D.在《安塞腰鼓》中,作者刘成章带给我们一种来自黄土高原的气势和力量。 6、填空。(9分) ①“,明月来相照。”(唐王维《竹里馆》)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④“,闲敲棋子落灯花。”(南宋赵师秀《约客》) ⑤《木兰诗》中,表现战事持久、战斗激烈的诗句是“,”。 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林嗣环《口技》) ⑦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原来指的是《》中 的“国风”和屈原的《》。 7、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 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 (2分)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一)(8分)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黄河颂

第六课黄河颂 Ⅰ课课达标我能行 一、积累·识记 ⒈给加点字注音。 气魄.()澎.湃()狂澜.()九曲.连环() 屏障.()哺.育()滋.长()高山之巅.() ⒉根据拼音填汉字。 _____(jiān)强 _____(wǎn)转摇_____(lán) _____(bǎng)样 ⒊选出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2020年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于6月2020福州圆满结束 ....。 B.记者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亲眼目睹 ....了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战斗中感人的工作场面。 C.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将暴雨警报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 ...晓.。 D.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 ....,笑容满面。 ⒋为画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窗外有两株梧桐,三星期前,树上的叶子是还没有银元大的疏疏朗朗的几许红叶,如今已是密丛丛一树肥大的绿叶了。玻璃上也映出一层暗绿色来。假使在盛暑烈日如火的时候,我坐的一个位置真是清凉仙境呢!梧桐两旁各有一行冬青树,_______。 A. 好长时间园丁没有来修剪,已长得很高了。 B. 只怪园丁贪懒没有来修剪,已长得有些参差不齐了。 C. 感谢园丁贪懒没有来修剪,已长得很高了。 D. 因为园丁贪懒没有来修剪,已经长得很高了。 ⒌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A.我记不大清楚了,但是母亲、父亲、姐姐、老师等这些词肯定是其中的一部分。B.说话声,欢笑声,歌唱声,嬉闹声,响彻了整个海滩。 C.皇帝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说坏话,立刻逮来,杀!” D.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二、语言运用 ⒈下面两幅图是对哈尔滨市民“住宅售价承受能力”和“住宅地理位置的选择”的一项调查。 ⑴由图中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⑵你认为如要让我是老百姓住得宽敞、住的经济、住的方便,应采取什么措施?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5)

第一单元检测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选聘.(pìn)挚.友鞠躬尽瘁.(cuì)截.然不同 B.秩.序(zhì) 薪.金气冲斗.牛(dǒu) 锋芒毕.露 C.迭.起(dié) 疙.瘩锲.而不舍(qì) 历.尽心血 D.调羹.(ɡēnɡ) 硕.果鲜.为人知(xiǎn) 慷慨.淋漓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中华民族是________的礼义之邦,自古以来就________“礼治”,将礼义廉耻作为________之本。礼节、礼貌、礼仪不仅________了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而且还代表着一个集体、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诚信程度和对外形象。 A.举世闻名倡导立国反映 B.家喻户晓提倡兴国反映 C.闻名遐迩倡议治国反应 D.驰名中外提倡立国反应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C.“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合作平台。 D.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生书法比赛。 B.他独自走着,低着头,分不清天上下的是雨,是雪,还是雪珠儿。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深思笃行:面对传统文化 尤炜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在许多家庭里,对古代诗词“无感”的孩子,脑中古诗词几乎

(2020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春》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1 春 一、进入文本 目标:扫清文字障碍,了解作者,理清文章脉络,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注音、注解。 酝酿.(niàng)黄晕.(yùn)披着蓑.衣(suō)涨.起来( zhǎng) 宛.转(wǎn)应和.(hè)戴着斗笠.(lì)抖擞.(sǒu) 薄烟(báo)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伙伴。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抖擞:振作 2、朱自清,字佩弦,号实秋。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代表作品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1916年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入哲学系,参加过五四运动,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会员,还参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开始发表新诗。1920年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多所中学任教,并撰写小说和散文。1925年起,历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其间曾于1931年去英国留学,并漫游欧陆数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大任中文系主任,从事学术研究和杂文写作。抗战胜利后,参与爱国民主运动,在身患重病时,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死于贫病交迫之中,被誉为有骨气的爱国文化人。他写的散文艺术成就极高, 3、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说说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几幅画面?这几幅画中有几个特写镜头? 盼春、绘春、赞春; 特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 (2)请你为上题中的几个特写镜头配上相应的古诗。 春草图: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春花图: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绝句》杜甫) 春风图: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春雨图: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杜甫) 春勤图:乡村年久竞农务,秋歛春耕恐失时。(《鸡犬》宋.陆游歛liǎn,聚集) 4、经过学习我们对文章有了初步感知,请你判断朗读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和基本语 调。并由此为据进行朗读。说说你最喜欢那一幅画面,为什么? 情感基调:充满喜悦和希望; 基本语调:轻柔、缓慢、自然。 我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本探究 目标:体会本文的精巧结构,注重从用词、修辞、感官方面赏析语言。学习写 景,积累优美的词句。 1、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方法链接:分析文章开头的作用,通常要从结构、 内容两方面分析,结构上与下文有没有关系?内容上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 情。】 结构上: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内容上:两个“盼望着”表达了作者急切盼望春天的心情。两个“着”“了” 给人以亲切喜悦之感。 2、这篇课文篇末三段有什么作用? 【方法链接:分析文章结尾的作用,通常也要从结构、内容两方面分析,结构 上与前文有没有关系?内容上写了什么,与主题的关系,点明了主题还是进一步深 化主题。】 结构上:收束全文,首尾照应 内容上:三个比喻句分别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力”,赞美了春天的生命力 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在强调“新、美、力”的同时深化了主题。 3、《春》的语言秀雅清新,朴实隽永,更能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 的情致。反复诵读,感受本文精美的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哪个词语运用最

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读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伫.立()浑身解.数()细nì()chì()痛 2.下列成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先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在方格内。(2分) A. 惟妙惟肖雨后春笋变换莫测叹为观止 B.赫赫有名忧心忡忡拈轻怕重噶然而止 C.错落有致一筹莫展德高望众可歌可泣 D 3.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 B.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 ....的旋舞。 C.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 D.塑成这个雕像,花费了他10多年的功夫,真是大器晚成 ....啊。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年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B、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事实充分证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在节能环保型的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5.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 B、《最后一课》―莫泊桑―法国 C、《观舞记》―林海音―中国 D、《社戏》―鲁迅―中国 6.古诗文默写。(8分) ⑴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分) ⑵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为邓林。(《夸父逐日》)(2分) ⑶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 _ 。(赵翼《论诗》)(1分) ⑷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 _ 。(赵师秀《约客》)(1分) ⑸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 _ 。(岑参《逢入京使》)(1分) ⑹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 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分) 7、仿写:(2分)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给人类以

七年级下册语文 《黄河颂》赏析

《黄河颂》赏析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这是大型合唱歌曲《黄河大合唱》开始的配乐朗诵词。一句句热情深切的问话,伴随着壮阔、辽远的音乐,把我们引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激动人心的岁月。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波涛汹涌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与狂风恶浪搏战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长、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1939年1月抵达延安后,诗人一直酝酿着“黄河”的诗作。这年除夕的一个联欢会上,诗人朗诵了这部诗作。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听了诗人的朗诵,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窑洞里,他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同年3月31日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举行首演,引起巨大反响。不久,《黄河大合唱》很快传遍中国各地。 《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即《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唱》、《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这八个乐章,或描绘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或赞颂民族的精神和传统的文化,或控诉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或表现中国人民奋起斗争而发出的胜利的呼喊。在表现

形式上,各章歌词或是奔放热情的自由诗,或是优美雅致的散文诗,或具刚健朴素的民歌风,无不以丰富多彩的面貌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作品以奔腾浩瀚的黄河为象征,表现中华民族深受屈辱而奋起抗争的伟大形象。 以上所述《黄河大合唱》的内容和格局以及创作经过,是我们欣赏《黄河颂》的大背景。《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为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先看看《黄河颂》这个题目。冼星海说过:“《黄河颂》是用‘颂’的方法写的。”所谓“颂”在中国古代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据《文心雕龙》的解释:“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容告神明谓之颂”,“颂主告神”。可见“颂”这样一种体裁,是以庄严、隆重的形式,颂天子之德和赫赫武威的,是唱给神听的。但是,在《黄河颂》里,我们看到“颂”的内容已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它颂的是古老黄河的雄姿,是五千年的古国文化,是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是发扬蹈厉的伟大民族精神。 全歌词的内容,自然形成三个部分,也即全篇的三大段。 在第一段,一开始便展示了主人公登高纵目的形象。这样开头,既借以起兴,又为全篇意境的壮阔、热情和深沉确立了基调。我们看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以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烧灼.(zhuó) 冗.杂( rǒng ) 闭塞.( sāi ) 戛.然而止( jiá ) B. 辐.射( fú ) 惬.意(qiè ) 粲.然(càn) 叱咤.风云 ( ch à ) C. 嗔.视( chēn ) 凛.冽 (lǐn) 羸.弱(léi) 怏怏.不乐( yàng ) D. 乙醚.( mǐ ) 虫豸.( zhì ) 峰巅.( diān ) 孜孜.不倦( zī ) 2、下列每组词语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改正在所给的括号中。 A.尽态极艳梦寐以求锲而不舍一尘不染 ( ) B.迫不急待进退维谷一反既往气冲斗牛 ( ) C.迥乎不同眼花瞭乱兀兀穷年家喻户晓 ( ) D.鲜为人知锋芒毕露来势汹汹色彩斑澜 ( ) 3、下列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 B、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 C、鲜为人知:新鲜的事被人知道。

D、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走上了领奖台。 B、昨天下午,学生会干部研究并听取了矢口否认同学的意见。 C、前年我去深圳考察,看到这里的巨大变化,我很是激动。 D、既然你没时间去,那咱们就改日再去吧。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__________爱心是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__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 D.一片冬日的阳 6.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3分) ( ) A.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当你乘车被人踩脚时,你说:“喂,怎么走路的,没长眼!” 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她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

2020新教材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元勋.(xūn)奠.基(diàn)鲜.为人知(xiān) B.梳.头(shū)硕.果(shuò)锲.而不舍(qì) C.秩.序(zhì)薪.金(xīn)深恶.痛绝(wù) D.校.对(xiào)草率.(shuài)妇孺.皆知(rú)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鲜.为人知(很少)死而后已.(停止) B.家喻.户晓(了解)深恶.痛绝(憎恨) C.锲而不舍(刻)仰之弥.高(更加) D.锋芒毕.露(全)可歌可.泣(可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当之无愧 ....的。 B.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再度夺得世界冠军,朱婷在中国成了家喻 .. 户晓 ..的人物。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 D.虽然明明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仍旧不以为然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他想消化尽、吃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

印》《运河》等。 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 C.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的、真实的鲁迅先生,让我 们直面他伟大的人格。 D.《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6.单元整体感知。在本单元的人物画卷中,我们认识了他们:为我国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______________,默默耕耘、做了也不说的______________,平凡中彰显伟大 的______________,善纳雅言、令人刮目相看的______________。走近他们,我们的精神得 到了升华。(4分) 7.仿写句子。(4分)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口语交际。(4分) 自习课上,王强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这时,他看见同桌赵敏做出了这道题,便凑过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八年级语文《陋室铭》练习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1)有仙则名名:(2)斯是陋室斯: (3)惟吾德馨馨:(4)何陋之有何: (5)谈笑有鸿儒鸿:儒:。(6)往来无白丁白丁:(7)可以调素琴调:(8)无案牍之劳形劳:形: 2、解释下列各句中相同的字。 (1)①无丝竹之乱耳之:②何陋之有之:。 ③辍耕之垄上之:④操蛇之神闻之之:。(2)①无丝竹之乱耳乱: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乱:。4、(1)本文选自《》,作者是代的家、家 (填人名),他的字是。文题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2)用原文回答: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3)指出“龙”、“仙”比喻什么?。(4)《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生活情趣。 5、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12、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13、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

9、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10、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 11、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14、请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15、文中陋室的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品德给我们以启迪。在我们学习的古诗文中,还有类似的精神的名句,请你写出两句来。 陋室铭参考答案: 1、(1)著名(2)这(3)品德高尚(4)什么(5)大指读书人(6)平民(7)调弄(8)使----劳累形体 2、(1)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2)宾语前置的标志 (3)到,往(4)助词,的代词,这件事 (5)扰乱(6)战乱 3、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不要在意物外条件的好坏。 4、(1)全唐文唐文学哲学刘禹锡梦得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2)用原文回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4)保持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b

【七】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练习及答案

《回忆鲁迅先生》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虔(qián)诚解剖(jiě pōu) B. 工夫(fū)崭然(zhǎn) C. 展读(zhǎn)踌躇(chóu z hú) D. 紊(wěn)乱遭殃(yāng) 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他,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的起劲。 B.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 C.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D.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摸杀是不对的。 3.文学常识。 作者是,是中国,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后来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等。 4.选出使用描写手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 A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B可是鲁迅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C “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D鲁迅先生依着沿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的石围上了,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悠然地吸着烟。 5.修改病句。 (1)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虽然不是新鲜的。 (2)“反正已十二点,电车也没有,那么不要再坐一会。”许先生如此劝着。 二、阅读理解。 鲁迅先生的原稿,在拉都路一家炸油条的那里用着包油条,我得到了一张,是译《死魂灵》的原稿,写信告诉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不以为希奇,许先生倒很生气。 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或做什么的。请客人在家里吃饭,吃到半道,鲁迅先生回身去拿来校样给大家分着。客人接到手里一看,这怎么可以?鲁迅先生说:“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到洗澡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 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一边还手里打着毛线。不然就是一边谈着话一边站起来用手摘掉花盆里花上已干枯了的叶子。许先生每送一个客人,都要送到楼下门口,替客人把门开开,客人走出去而后轻轻地关了门再上楼来。 来了客人还到街上去买鱼或买鸡,买回来还要到厨房里去工作。 鲁迅先生临时要寄一封信,就得许先生换起皮鞋子来到邮局或者大陆新村旁边信筒那里去。落着雨天,许先生就打起伞来。 许先生是忙的,许先生的笑是愉快的,但是头发有一些是白了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1——7题,28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3分) 七年级语文学习之旅结束了,在这期间,我们瞻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鞠躬尽cuì的光辉形象,欣赏了容不得半点羁.绊的安塞腰鼓;感受到探险英雄为 何勇往直前的真dì; 更被动物们为种群的延续而娴.熟一跃的动作所震撼…… 老师们孜.孜不倦地讲述这一道道精神食粮,是否让你流连忘返? (1)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 鞠躬尽cuì真dì (2)给加点字注音。(1分) 娴.熟()孜.孜不倦() (3)用部首查字法检索文段中加点字“羁”,应先查部首,再查画。(1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迹罕至举目无亲狂风呼号来势凶凶 B、九曲连环一泻万里奇趣横生义愤填膺 C、锋芒必露家喻户晓截然不同炯炯有神 D、当之无愧慷概淋漓杂乱无章惹人注目 3、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却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把“却”改为“就”) B、由于天下大雨,导致我们的跑操比赛被迫延期。(删掉“导致”) C、达尔文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当然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就出现的。(删掉“不仅”)

D、假日里,老师和蔼的笑容和抑扬顿挫的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响起。(把“在我耳边响起”改为“在我脑海中浮现”) 4、下面作家作品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都选自其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口技》作者是清代的张潮,本文选自笔记小说《虞初新志》,文章给我们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让人“以为妙绝”。 C、《猫》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家郑振铎,文中详写了“我”冤枉第三只猫的事情,表现了“我”的难过、自责、愧疚之情。 D、《伟大的悲剧》是意大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写了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们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经历。 5、按要求默写。(8分,每空1分) (1),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 (3)王维在《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心情的诗句是:,。 (4)《约客》中含而不露地表现作者寂寞心情的诗句是: ,。 (5)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6、“江山代有人才出”,在岁月的苍穹中,是一颗颗闪烁的“星星”让人类历史的天空变得那么灵动,令人神往。“见贤思齐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级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题目。(6分) (1)题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凸显主题,请为此活动题写一则标语(1分)。 (2)设计活动。打开智慧宝匣,为活动再设计两种形式(2分) A.名人故事大家讲 B.瑕瑜互见说名人 C. D. (3)你心目中的那颗“星”是给谁呢?请你从以下名人中选择一位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备选: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鲁迅莫言袁隆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陋室铭》编排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精美简约,隽永畅达,立意鲜明,富于情趣。短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一间陋室的描绘和赞美,极力形容了“陋室不陋”,从而寄寓作者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本文文字较为浅易,适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材这样编排也意在让学生能通过学习名家名篇,养成诵读习惯,并在反复的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能从简短的字里行间中获得精神的力量予以自励。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我近一年时间的语文素养熏陶下,有了一定的语文情感认知能力,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对于文字较为浅显的文言文能在不断诵读的基础上粗略理解。因此,本节课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依然采取了文言诵读疏通法,以课前预习与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文本,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和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会通过不断诵读和课文注解,能基本自行疏通文意; 3、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体会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本所传达的精神情操与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师生互动点评法,合作成果展示法。 【教学设想】 本节课主要采用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师生快乐共享)

的方式完成。 第一是深情导入环节:用董卿主持的节目《朗读者》引出关于选择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从而引出刘禹锡面对一间陋室所做的选择,给出思考。本环节采取看小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关注。 第二是了解作者,知人论世环节:本环节采取小微课形式带领学生简单了解作者。 第三是深情诵读环节:通过各种方式反复朗读(教师范读,同学自由朗读,男女同学合作朗读,学生个体深情朗读),并让学生互评,使学生对文体产生情感认知兴趣,从而初步理解作者的情趣和情操。本环节主要完成课堂朗读成诵的学习目标,采取了生动的师生互动法,学生互评法。 第四是疏通文意环节:本环节通过课前预习的学案,请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达成全班同学一起认知和订正文意的效果。主要完成学生能基本自行疏通文意,并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学习目标。 第五是合作探究,快乐共享环节:本环节通过创设三个合作学习板块 【(趣改对偶句,加深文本行文特色的理解)(文本主旨探究,加深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素养提升,话题小作文情感延伸)】 来让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最后提升学生情感的素养。本环节采取大面积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到问题的探究共享中来,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学习成果展示法、学生互动点评法、抢答法等各种方法穿插进行。主要完成学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和体会文本所传达的精神情操与深刻内涵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文本,并完成当堂诵读。 2、对文本主旨的探究 3、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感知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内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提前有感情地背诵这篇短文,以便在课堂上生动有情境地进行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