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我的目标】

1.掌握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2.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结合时事掌握能源安全的意义,能源危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我的预习】

1、阅读能源的分类,学会判断能源的类型。

(1)按照能源资源的性质分类

可更新能源: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波浪、潮汐、洋流、地热

不可更新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

(2)按照能源资源的使用状况分类

常规能源水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波浪、潮汐、洋流、地热、核能

(3)按能量来源分类

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热、核能

来自天体间的引力能:潮汐能

2、阅读教材P40第一个框题的内容,思考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如何?

【我的疑惑】

【典型例题】

【例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煤炭由于其在全球丰富的资源储量,加快其洁净化开发利用,发展煤层气态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

材料二目前山西煤炭外运线路图

(1)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分析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你认为山西拟建的铁路应位于什么地方?试简述理由。

(3)________资源缺乏也是限制山西煤炭开发和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因素,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哪些

方面,你认为应如何解决?

(4)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在山西建设煤层气态能源产业示范基地。

【例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能源基地示意图

材料二该能源基地某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

境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因素。

(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地区工业结构的优劣。

(3)指出该地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迁移训练】

(2014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止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

表3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材料二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l)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3分)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3分)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3分)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2分)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2分)

【答案】(13分)

一样,条件有差异,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

【我的收获】

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

【牛刀小试】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五种能源(石油、煤炭、核能、天然气、水电)消费结构图”,回答1~2题。

高二地理知识点讲解: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二地理知识点讲解: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 发利用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山地多,平原少,耕地与林地所占的比例小;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地多集中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草地多分布在内陆高原、山区。中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中国各类型土地资源都有分布;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八年级地理上册3.1丰富的自然资源导学案(无答案)晋教版

丰富的自然资源 【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资料,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种类多,类型全、分 布不均匀的特点。明确自然资源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3、懂得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4、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特点,就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自然资源提出你的两条保护措施。 【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类型;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懂得节约利用和保 护资源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特点,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应如何节约、保护和合理 利用自然资源,树立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阅读自学,归纳分析法 【教学过程】 预习思考题 一、认真阅读教材,深刻领会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思考下列问题: 秋凉了,岳阳市二中八年级的几个同学在谈论着热水器洗澡方便舒适的事。杨柳同学说:“五年前我家就安了天然气热水器,一个月用一灌天然气,八十元一灌”。家住君山区的张明同学说:“我家三年前建了一个沼气池,去年安了沼气热水器,不用花钱去买气”。李华同学说:“上个月我家安 了太阳能热水器,既不要买气,也不要建沼气池”。 ①三个同学所提到的天然气、沼气、太阳能,哪些是自然资源?说说你的理由。 ②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新开石煤矿 B、临湘市稻米 C湘阴县杉木D闪电 ③热水器在对天然气、太阳能的利用上有何不同特点?这种特点说明了天然气和太阳能在性质 上有何不同? ④由此可见,自然资源按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⑤根据自然资源一生产一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连线,并回答: (1)煤炭放牧书本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②水能资源丰富③核能资源丰富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A 2.C 3.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 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 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第2题,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的保障水平就 越高。第3题,M地区为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核能发展较慢,太阳能资 源较少。

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读大庆市地图,回答4~6题。 4.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特点是( ) ①带状分布②分散分布③居采油区④靠近铁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 A.石油储量丰富B.国内市场庞大 C.铁路交通便利D.科技力量雄厚 6.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 ①利用区域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4.C 5.A 6.A 第4题,读图可以看到,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比较分散,图示城区分布在采油区且都靠近铁路。第5题,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丰富的石油资源。第6题,面临石油枯竭的形势,大庆市应利用技术优势延长工业链,发展相关石油装备等制造业;并且利用其广阔的地理区域,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2018·江西五校联考)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 )

2015-2016学年《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第21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 1.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其主要类型。 2.运用资料叙述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实例,叙述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4.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观念,增强资源保护意识。 1.课前依据《知识体系梳理》,预习自学教材内容,勾画教材并写上提示语,力求全部掌握。 2.在学习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资源的数值,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在学习土地资源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如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以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并通过网络、电视等了解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内容的学习,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分析其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要注意两个角度(一个是时间、空间角度,另一个是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通过教材插图了解农业、工业、生活节水的措施。 3.在学习土地和水资源的分布时,联系前面学过的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的知识对本课时的内容加以分析、掌握。 4.在自学教材内容后,闭卷完成《预习效果检测》,检查预习效果。 1.我国资源基本国情;土地资源分布及基本特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危机的有效途径。 2.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与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征及利用中相应的对策。 1.本课时内容中的一些简单易学的东西,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 2.在讲解本课时的两个难点如土地资源分布、水资源的分布时,可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地形、气候知识,另外,重点指导学生读图,如教材中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以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通过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土地、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并树立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4.《知识体系梳理》和《预习效果检测》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课内探究完成《互动探究》,课堂最后组织完成《技能应用与拓展》,《固学案》可作为课后作业或课堂巩固练习(视授课情况而定)。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这些自然资源与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在数量上有何特征?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对待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① 1.自然资源与我们 (1)用途: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学习生活。 (2)分类 ②:如③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等。 ④:如⑤。 (3)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和培育,使其能够永续利用;非可再生资源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2.资源丰富,人均不足(基本国情) (1)⑥: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2)人口众多: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二、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利用 (1)类型 特点: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 分类: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2)影响

自然资源和能源(一)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 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紫貂和耕牛 B. 煤油和石油 C. 水稻和小麦 D. 红松和熊猫 2. 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气候资源 B. 煤炭资源 C. 淡水资源 D. 耕地资源 3. 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 天然气 B. 铅锌矿 C. 稀土 D. 林地 4. 当前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 A. 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B. 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C. 积极开发宜农荒地 D. 充分发挥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 5. 我国土地生产力较高的绿洲主要分布在:() A. 海拔较高、土地生产力垂直差异较大的青藏高原 B. 有冰雪融水灌溉的西北内陆山麓地带 C. 降水丰富的东南丘陵、低山区 D.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6. 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最突出的问题是:() A. 乱占耕地 B. 地面下沉 C. 土次生盐碱化 D. 水地流失和土地沙化 7. 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不合理的灌溉 B. 风力侵蚀 C. 气候干旱 D. 滥垦草原 8. 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A. 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B.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D. 节约用地,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9.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土地资源利用合理的是:() A. 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应大务发展林业 B. 我国南方的丘陵、山地,应大力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 C. 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应有计划地退耕还牧

D. 长江中下游地区应有计划地围湖造田,扩大商品粮基地 10. 世界上的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 A. 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B. 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C. 亚洲、非洲、南美洲 D. 非洲、欧洲、大洋洲 11. 我国草原多分布在:() A. 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B. 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 C. 西北内陆的高原、山地 D.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12. 世界上的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 A. 大洋洲和亚欧大陆 B. 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 C. 非洲和南北美洲 D. 大洋洲和南北美洲 13. 在下列畜牧业发达国家中,热带草原面积广阔的是:() A. 澳大利亚 B. 阿根廷 C. 美国 D. 新西兰 14. 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场生态系统 C. 湖泊生态系统 D. 寒荒漠生态系统 15. 下列自然保护区中,属于我国热带生态系统和多种珍稀动植物的综合自然保护区 是:() A.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B.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C.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D. 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 16. 在我国参加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的10个自然保护区中,位于福建省 的是:() A. 梵净山 B. 武夷山 C. 鼎湖山 D. 长白山 17. 在我国参加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中,属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草原自然保 护区是:() A. 呼伦贝尔自然保护区 B. 卧龙自然保护区 C. 盐城自然保护区 D. 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 18. 在我国的绿化工程中,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的是:() A. 沿海防护林体系 B. 黄土高原防护林

中国的自然资源_区域地理学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习目标:我国自然资源概况,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和保护。 学习重点:我国自然资源和特点及分布地区。 自主学习: 一、我国资源基本特征: 1、读教材P158表格归纳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点,并在书上标记 2、自然资源的类型有哪些?如何分类的?在书上标记 3、能源分类 (1)按能量来源分: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有、; 来自太阳的能源有:(至少七种); 来自天体引力的有: (2)按利用程度分:常规能源有:写5种 新能源:写5种 (3)按性质分: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属于;矿产资源属于 二、土地资源 1、读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填出ABC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并说出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点、存在问题: 2、读图,填写我国土地利用类型: (1)A ;B ;C ;D ;E 。 (2)写出我国耕地和林地分布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3)思考:我国耕地与草地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线一致? 3、土地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应对? 三、水资源 1、读教材P160我国河流流量示意图,归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在书上标记. 2、读教材P160我国南北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占全国比例表,分析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缺水的原因? 3思考: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有何特点?为什么?在书上标记 4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哪些? 四、水能资源: 1我国水能资源有何特点?看书并标记 2、将下列水电站在教材P161《我国水电站分布示意图》描黑并写出所在的干支流名称:白山、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二滩、龚嘴、三峡、葛洲坝、天生桥、岩滩 五、矿产资源 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什么?书上标注 2、我国煤炭资源特点是什么?在地图中找出教材P163我国主要煤矿的位置 3、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油田 4、我国铁矿:我国铁矿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但贫矿多,优质富铁矿少。我国铁矿分布广泛,其中、、最多。著名的铁矿有:河北、内蒙古、辽宁、、湖北、四川、安徽、海南等。在上图中用铁矿图例标出铁矿的位置 5、读《我国有色金属分布图》说出我国有色金属分布的特点? 6、渔场形成有利条件:第一,宽浅大陆架,与适宜;第二,河流注入带来丰 富、;第三,交汇,也使营养盐类丰富。这样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饵料。 高二地理学案第1页,共2页

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2017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分类。 2.运用相关资料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能够在图上指出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 4.结合相关图文资料理解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我国的土地国策。 5.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6.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7.运用资料说明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预习要点 自然资源的特征,土地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保护 三、预习内容 考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________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自然资源可分为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资源两大类。它们的区别在于该自然资源是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可更新、再生或循环使用。 3.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总量丰富,______不足。 考点2:土地资源 1.土地利用类型 根据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差异,我国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________用地。 2.基本国情 (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2)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一少一多一不足”——耕地______,难以利用的土地______,后备耕地不足。 3.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南方耕地以________为主,北方耕地以________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

(2)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______。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 4.土地资源的利用 (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________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尤为突出。 (2)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我国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考点3: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我国水资源短缺。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南丰北缺,东多西少;从时间分配来看,________多,________少。 2.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 (1)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________或水利枢纽工程。 (2)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之一是________。目前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工程主要有引滦入津、引黄入晋、南水北调等。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探究案 探究点一、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读“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完成(1)~(2)题。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总结

【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总结 一、能源分类 1.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2.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2.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3.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4.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三、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 (1)人均资源量少; (2)人均能源消耗量低; (3)单位产值能耗高; (4)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 (5)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2)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3)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 ①废渣:回收再利用; 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③废水:沉淀净化。 六、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2.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3.开发注意:

【2021高考地理最新习题】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含解析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021·福建泉州质检)钾盐是农业增产的主要肥料成分和重要化工原料。老挝拥有大型内陆埋藏型钾盐矿。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建设的某钾盐项目是“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推动的矿产资源项目。该项目突破了矿石开采、选矿加工、井下回填、尾矿利用等技术难关,实现了采矿、选矿、充填一体化生产。下图示意该项目矿区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老挝未能独自实现钾盐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需求小 B. 科技水平低 C. 交通条件差 D. 劳动力不足 2.该项目实现一体化生产对当地的主要有利影响是() A. 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B. 避免矿区环境污染 C. 加强企业分工协作 D.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021·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亚马尔半岛及其近海是俄罗斯极地能源开发的主要地区,目前中国参建的亚马尔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已成为该地最重要的能源开发项目。下图为我国该能源项目LNG运输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亚马尔半岛周边海域海底地形() A.以海沟为主B.以大陆架为主C.以海岭为主D.以洋盆为主 4.当地油气资源开采最佳时段在冬季,主要是因为该地此时段() A.气温低,有利于天然气液化B.能耗少,节约开采成本 C.冻土稳定,有利于户外作业D.风速小,开采安全性高

5.我国LNG运输船回国,航线选择及其理由应是() A.夏季甲航线,便于补给B.冬季甲航线,节约航程 C.夏季乙航线,节约航程D.冬季乙航线,便于补给 (2021·广东综合能力测试)2020 年5月,海港城市哥德堡郊外竖立了一座30 米高的瑞典首座木制风力发电塔,具有"与钢一样坚固"的结构。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在胶合木工厂内完成加工,然后通过公共道路轻松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读哥德堡位置示意图,回答6~8 题。 6.哥德堡风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得益于() A.极地东风 B.盛行西风 C. 东南信风 D.西北季风 7.木制风力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成本() A.减少生产成本 B.方便回收利用 C.增强塔体坚固 D. 降低运输限制 (2021·浙江北斗星盟联考)良诸古城位于杭州市北部山麓的低洼平原上,考古人员在其外围发现了保存较完整的大型水利系统遗址,其核心工程是具有不同功能的梯级水坝,充分体现了先民们的聪明才智。下图为良诸古城水利工程示意图。完成8~9题。 8. 此水利系统中高、低两级梯级水坝的主要功能分别是() A. 分蓄山洪,防治水患 B. 增加落差,利用水能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十章: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

第十章: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 自然资源的特征: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资源的种类、资源的组合状况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①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 能、海洋能等。②能源利用存在问题:煤炭过多、水电少 2、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建设原因:①常规能源不足;②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4、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②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③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④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⑤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5、调整措施:①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③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⑥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⑦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⑧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典例: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意义?(8分) 1)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所有资源调配都有这意义);. 2)对输出地(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就业,环保);. 3)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4)输入地(缓解资源或能源紧张,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相关产业发展,环保);. 典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 对西部的意义: 1)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利于退耕

2021届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环境与发展第29讲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教学案

★第29讲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选修Ⅰ-3) 一、耕地资源与国家安全 1.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不足。 (2)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 (3)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4)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2.我国的粮食安全 (1)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少。 (2)粮食增产难度较大。 (3)粮食种植收益较低。 (4)粮食总体质量偏低。 二、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1.我国水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缺水问题突出。 (2)水污染问题严重。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2.我国水资源安全保障措施 (1)兴修水利,优化水资源配置。 (2)节约用水,构建节约型社会。 (3)防治水污染。 三、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1)种类多,储量丰富。 (2)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 (3)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2.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安全措施 (1)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开源”。 (2)健全政策法规,科学“节流”。 (3)完善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 (4)推进资源供给国际化战略。 (5)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1.海洋空间资源: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地理区域,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和海岸四部分。 2.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海域上空 海域上空是指沿海国管辖海域上空的空域空间,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海面及水体 ①海面及水体是重要的海洋空间资源。 ②海上通道是大量物流船舶运输通过的海域,是连接世界主要经济资源中心的通道。 ③海岛散布于海洋中,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 (3)海底空间 ①海底隧道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 ②海底光缆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4)海岸带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资源丰富,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微点1 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生活三废污染;自然环境恶化等。 微点2 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1)确保耕地数量。 (2)提高耕地质量。 (3)防止耕地污染。 (4)提高耕种积极性。 (5)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微点3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表现

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环境与资源学院城规141 沈玫吟 1 东营市经济发展水平计算和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7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共提取了影响东营市城市化水平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9.873%,满足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的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的基本要求,因此,选出的三个的主成分作为新的指标体系具有显著地代表性,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都能反映出来,避免了从关于城市化水平的庞大的指标中选择的问题,把23项指标压缩为三个主成分,并尽可能的保留原来数据的大部分信息,这就是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好处。经过提取计算,进一步得到了三个主成分的特征值t1、t2 、t3、方差贡献率f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1如表1-1 所示,3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如附表1-2 所示。 表1-1主成分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 得出的主成分载荷值能反映提取出的主成分与其他指标变量之间有没有一定的相关性。分析附表1-2可知,在第一主成分Y,中,出现载荷值比较高的是X10,X22,X3, X5,分别指的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园林绿地面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国内生产总值,能在经济、绿化等方面综合反映城市化水平。在第二主成分YZ中出现了载荷值比较大的X12 ,X1, X14, X13。指标,分别指的是全市全年供电总量、非农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液化石油气家庭用量、煤气家庭用量,能够反映人口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指标,在第三主成分Y3中,X15代表全市的医生数量,主要反映的是医疗卫生方面的指标。 经济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公式如下: ZZi=111111111111111111111 ZZi表示东营市第i年城市化水平综合得分,Zi表示主成分i的得分,fi表示主成分i的方差贡献率。 2 东营市自然资源单项指标得分计算 根据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因素描述,构建了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图2-1。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评价体系的指标数据以500米作为一个栅格进行研究。综合国内外自然资源风险评价方法,考虑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实际,采用AHP决策分析法进行评价。

2021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 修3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 A.区域发展就是对自然条件进行适度改造 B.区域发展就是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C.区域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 D.区域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 2.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潮汐能等 D.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 3.有关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 B.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 C.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煤炭不占有重要地位 D.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石油占有重要地位 4.山西省素有“煤海”之称,有关山西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0亿吨 B.按xx年生产规模计算,可开采560年 C.山西省煤田分布范围广,全省9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D.山西省煤田分布范围广,全省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5.山西省煤炭品种和煤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种齐全,世界上所有的10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 B.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C.大同煤矿是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基地 D.河东煤田是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煤基地 6.山西省煤田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层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深,有利于开采

B.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石油,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C.煤层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D.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7.今后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会() A.需求会继续增加,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B.需求会继续减少,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C.需求会继续增加,但这种趋势会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结束 D.需求会继续减少,但这种趋势会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结束 8.关于山西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地处我国东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 B.山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C.山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 D.山西省交通便利,在便捷的铁路网和内河运输网 9.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B.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省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D.山西省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水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10.在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 B.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煤炭工业比重很大,财政收入的98%来自农业 C.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煤炭工业比重很大,农民人均收入的六分之一来自煤炭 D.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煤炭工业所占产值很小 11.下列不属于山西省主要产业链的是() A.煤—电—铝 B.煤—电—铜 C.煤—焦—化 D.煤—铁—钢 12.有关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B.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汽车、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C.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纺织、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D.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机械、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13.有关山西省能源基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煤矿开采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 B.露天煤矿才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 C.燃煤发电极易造成大气污染,而洗煤、炼焦对环境污染则很小 D.燃煤发电极易造成水体污染,对大气污染则较小,洗煤、炼焦对对大气污染很大 14.有关能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作—兖州—日照线。 3、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 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开展矿区土地复垦: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4)“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拓展知识】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1、原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高能耗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采用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的发展。 【答题思路】分析原因——紧扣供需关系说矛盾 解决措施——从开源节流展开述要点

浅析自然资源市场化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城市规划师考试.doc

一、自然资源市场化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科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几成甚至更低。资源产地及其企业使产品进入市场的自主权和活动余地极小。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显得越来越不合理。“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可以因原料低价而毫不费力地取得良好的效益,而资源型产业部门却负担着巨额的行政性亏损。于是,加工型产业部门毫不珍惜廉价的原料,资源型产业部门更无积极性去提高资源产品的产出率,从而造成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据统计,我国能源投入系数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高居首位,资源的浪费十分惊人。另外,资源的计划配给还造成了隐

性的浪费:资源产品被国家指令性计划调出产地,而产地的资源加工型产业部门又被迫去资源非产地购回这些产品(例如黑龙江省的原木被源源为断地调外省外,省内造纸等行业每年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省外购买原木),这对于运输部门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而且还造成了资源产品的损耗及人、财、物的浪费。可见,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是我国高消耗、低效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层次低、转换慢的根本原因。此外,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还造成了其他一些消极影响,计划体制使基层单位的领导者没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责感,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计划体制损害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公平竞争不能得以体现,严重阻碍了技术的进步;计划体制常使资源产品的消费者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常出需要者无供给而不需要

者却又被迫购买的现象;计划体制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还引发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二、自然资源市化与资源 节约型产业结构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高考真题集锦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高考真题集锦 高三地理备课组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2题。 1.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2.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3.图4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图。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将是 图4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D.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4.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比南方日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 B.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C.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 D.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

5.图4为1987年与2004年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能源供应量增大 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 C.增长最多的是化石能源 D.新能源增长量最小 6.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 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图18为 “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16分)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 区。(2分)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 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 主要原因是。(2 分) (3)弱水下游流人甲、乙两湖,乙湖 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 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 主要有、、、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7分)(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5分)。 7.(25分)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图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3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4是该

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学案

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时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概况 1.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资源的优势。 2.了解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1)地形:既有①高原、山地、丘陵,又有②盆地和平原。 (2)气候:多数地区属③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水文:水量居我国④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4)流域:干流横贯我国⑤东西,支流呈⑥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大。2.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铁矿和⑦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2)水能资源:流经我国三大阶梯,⑧落差大,水能丰富,集中在⑨上游地区。 (3)森林资源和⑩旅游资源丰富。 思维活动

1.水量大的河流,水能一定丰富吗?如何判断某条河流水力资源是否丰富? 答案不一定。水量大且落差大的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某条河流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思路如下: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经济发展快,形成了三大经济区:上游以?重庆为中心,中游以?武汉为中心,下游以?上海为中心。 2.城市化水平较高:?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中下游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思维活动 2.长江流域哪一河段的城镇较为密集?请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原因。答案下游。原因:下游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河网密集,水流平缓,河流通航能力强。 探究点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探究活动读教材图4-1-2、图4-1-3、图4-1-4,结合“长江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资源如何影响区域发展

论述区域自然资源条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按照其能否再生可将其分为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三类。它具有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等特征。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资源影响区域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资源,如果一个地区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其发展生产力有很大的便利,当地的资源需求可以由本地解决,而不用费尽周折从外地转运。我国存在许多因自然资源丰富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比如大庆因石油而生,株洲因有色金属而生,本溪因铁而生等。但是随著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的影响也逐渐微弱,许多没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也发展起来。2.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如果某种自然资源的数量越多,利用该自然资源发展生产的规模就有可能越大。比如粮食单产一定的情况下,耕地面积越大,粮食产量越高;相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对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以及城市发展规模构成了限制。 3.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同一种资源,其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不同,则开发利用的方式就不同,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殴辱及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市场售价就不同,经济效益存在巨大差距。比如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丰富,油质好,开采条件优越,其石油开采成本仅为美国原油开采成本的1/20,单井日

产原油量是美国的1000多倍;我国铁矿以贫矿为主,品位在30%左右,采出后要经过选矿才能入炉,其成本比天然富矿高四五倍;再如,棉花生产对温度和光照有一定要求,我国新疆地区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棉花质量最好,华北平原次之,成都平原和辽河平原最差。所以,自然资源不但直接影响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产品质量间接地影响经济效益。 4.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的组合,就有可能导致以这些资源为利用对象的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即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产生了影响。比如我国东北地区的石油、铁矿石、森林、有色金属、煤炭、耕地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石油、钢铁、森林、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粮食等生产为主的地区经济结构并且北部以石油、森林、煤炭、机械、粮食生产为主,南部以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等生产为主,生产的地域分布与资源的地域分布有很大的吻合性。 5.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往往忽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从而在长远方面影响区域发展。资源富集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严重不足,且有低估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长期价值的倾向。究其原因,首先是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开采部门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其本身就对熟练或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严重不足。其次,资源富集地区的政府和居民往往对资源存在过度依赖思想,以至常常低估或忽视新的经济政策、投资教育等的长期收益。再者,坚持自然资本是最重要资产的国家会产生错误的发展观和过分的安全感,疏于对外国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造成对教育的投入和经费开支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更使得制造业和其他创造性行业的人力资本配置不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