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国内旅游消费

第七章国内旅游消费

第七章国内旅游消费
第七章国内旅游消费

论国内旅游消费

一、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主要特征

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除了具有最终消费、综合消费、绿色消费、可重复消费和多层次消费的基本特点以外,还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从消费群体看,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悄然变化,已经从温饱型消费模式向小康型消费模式转变,居民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与此同时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国内旅游消费人数不断攀升,我国进入了大众旅游消费时代。进入新世纪,国内旅游消费人次每年净增1亿人次以上,其中2004年和2007年均净增2亿人次以上,分别比上年净增2.3和2.2亿人次。2008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7.1亿人次,比2000年净增近10亿人次,增长了1.3倍。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率达到129%,比2000年提高了近70个百分点。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将达到28亿人次。就国内消费群体而言,我国已形成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2.从消费主体看,农村居民成为国内旅游消费的重要力量

从1997年至2008年10多年间,在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人群构成中,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占当年全国国内总出游人次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左右,这可能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从总量看,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出游达到10.09亿人次,占当年国内总出游人次的比重为58.9%,比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还高出4.6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人次,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多出3.06亿人次。从增量看,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成长迅速,1997年农村居民出游率只有40%,到2008年达到了111.9%,提高了71.9个百分点。2008年当年农村居民出游人次比1997年当年净增了6.24亿人次。从消费看,1999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第一次超过1000亿元,达到1083.69亿元,2007年又超过2000亿元,达到2220.23亿元,2008年达到2777.55亿元。农村居民出游人数和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说明属于享受和发展型的旅游消费已进入农村普通百姓的消费领域,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中央和各地采取的支农、惠农、富农一系列政策措施已见到了明显成效,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3.从消费总量看,旅游消费对社会总消费的贡献明显

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呈现持续高位增长态势。1997年超过2000亿,达到2112.7亿元,2000年超过3000亿,达到3175.5亿元,2004年超过4000亿,达到4710.7亿元,从2005年开始每年跨过一个千亿元台阶,2005年达到5285.9亿元,2006年达到6229.7亿元,

2007年达到7770.6亿元,2008年达到8749亿元,是1997年的4.1倍。2000至2007年期间,除了2003年由于

“非典”的特殊原因以外,其他年份旅游消费的实际增幅,均超过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实际增幅。旅游消费是社会总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尚缺乏正式公布的社会总消费的相关统计数据,但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来分析,大致能够看出旅游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的状况。一种方法是测算旅游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另一种方法是测算旅游消费占城乡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有关数据测算,2000年以来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大约在8%—9%左右,占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总额的比重大约在7%-9%左右,两个测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差不多。从上述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旅游消费对社会总消费的贡献十分明显。

4.从城乡消费看,旅游消费水平和总量差距明显并呈扩大趋势

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人次占全国的60%左右,但旅游消费水平和总量却明显低于城市居民。2008年人均旅游消费,城市居民为849.4元,农村居民为275.3元,前者是后者的3.1倍。1997至2008年间人均旅游消费,城市居民增加了249.6元,农村居民仅增加了128.6元。2008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人次占全国比重为58.9%,比城市居民所占比重高出17.8个百分点,但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总量仅占全国国内旅游消费总量的31.7%,比城市居民旅游消费总量所占比重低36.6个百分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旅游消费

水平和旅游消费总量占全国比重均呈现下降趋势。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1999年达到最高值为249.5元,之后呈下降趋势,一直在200多元徘徊,2007年降为222.5元,比1999年减少了27元,2008年回升到275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总量占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总量的比重,2008年与历史上最高点1999年的38.3%相比,下降了6.6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城市居民出游率为167.4%,农村居民出游率为111.9%,城乡居民出游率相差55.5个百分点。1997年城乡居民出游率相差52.4个百分点,10年间城乡居民出游率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3.1个百分点。

5.从区域消费看,旅游消费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旅游消费是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相联系的。2007年全国国内旅游消费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江苏、浙江、广东、北京、上海、山东、河南、辽宁、四川、福建,地区生产总值(GDP)前10位依次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上海、辽宁、四川、福建。从两个排行榜可以看出,除北京和河北两个省市各出现在一个排行榜中,其他9个省市均名列两个排行榜之中。这说明旅游消费总量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基本一致的。这也符合旅游消费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制约因素

目前分析和研究消费的理论主要有四个:一是凯恩斯提出的收入决定理论,认为人们的当期消费支出是由当期可支配收入决定的。

(凯恩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差距扩大,储蓄增加,从而发生消费需求不足。这时需要有投资增加以弥补差距,抵消储蓄。但由于企业家对投资前景缺乏信心,投资支出往往不能弥补差距,储蓄不能全部转化为投资,从而也使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足使就业量在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就停止增加甚至趋于下降,形成大量失业。当经济繁荣达到一定阶段,投资诱力减弱,企业家对投资的未来收益缺乏信心,引起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根据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凯恩斯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用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

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二是杜森贝里提出的相对收入理论,认为消费具有“棘轮效应”,消费支出不仅受现期收入的影响,还受到过去消费和周围人的消费行为的影响。(这一

理论因认为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周围的消费水平决定消费者的消费、当期消费是相对地被决定的而得名。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长期内,消费与收入保持较为固定的比率,故而长期消费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短期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故短期消费曲线是具有正截距的曲线。对保持高水平收入的人来说,消费水平会随着自己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增加消费是容易的;当收入减少时,因较高的消费水平所形成的消费习惯使得消费具有惯性,降低消费水平就有一定的难度,不太容易把消费水平降下来,消费者几乎会继续在原有的消费水平上进行消费。这就是说,消费容易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仅就短期而言,在经济波动的过程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提高时,其消费会增加至高收入者的消费水平,但收入减少时,消费的减少则相当

有限。因而,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是不同的。)三是弗里德曼首先提出的持久收入理论,认为持久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暂时消费由暂时收入决定。(他认为居民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也不取决于

现期收入和以前最高收入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持久收入。持久收入理论将居民收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持久收入是指在相当长时间里可以得到的收入,是一种长期平均的预期内得到的收入,一般用过去几年的平均收入来表示。暂时收入是指在短期内得到的收入,是一种暂时性偶然的收入,可能是正值(如意外获得的奖金),也可能是负值(如被盗等)。弗里德曼认为只有持久收入才能

影响人们的消费。)四是莫迪利亚尼和布伦伯格等人共同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者是有理性的,总是根据一生的收入水平安排最佳

的消费和储蓄。综合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当前我国居民旅游消费需求,主要存在三大制约因素。

1、收入因素。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旅游需求的最基本因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9和43.7,比2000年分别降低了1.5和5.4个百分点,在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支出比例已经大大超过了生存型消费支出的比例,我国消费结构从总体上已经从生存型向发展和享受型过渡,这为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的出游率也跟着明显上升。城市居民200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当年出游率为104.4%,国内旅游消费人数为3.29亿人次,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5781元,出游率也随之提高到167.4%,国内旅游消费人数达到7.03亿人次;农村居民2000年人均纯收入为2250元,出游率只有44%,国内旅游消费人数为6.12亿人次,2008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4761元,出游率也随之提高到了111.9%,国内旅游消费人数上升为10.09亿人次。另外,近年来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如影相随,城乡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差距也同时呈现扩大趋势,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2.79倍,扩大到2008年的3.3倍,同期城乡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差距由2.99倍扩大到3.08倍。从农村居民纯收入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看,2000年为35.9%,2008年降为30.2%,2008年比2000年下降了5.7个百分点;同期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占城市居民旅游消费的比重,2000年

为33.4%,2008年降为32.4%,2008年比2000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有很强的相关性。

2、环境因素。实践证明,旅游业既是朝阳产业,呈现高成长性;同时又是环境敏感产业,带有明显脆弱性。旅游消费受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突发事件、经济环境等外部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例如2003年由于“非典”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出现负增长,比上年下降11.2%,但当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保持了9.2%的增幅,比上年增幅还高出0.4个百分点。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国内旅游消费造成明显冲击,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比上年增长6.3%,国内旅游花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2.6%,均是近年来的最低增幅,受影响最严重的四川、西藏等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2008年受外部诸多不利环境影响,全年国内旅游消费8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逆势上扬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幅比国内旅游消费高出9个百分点。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人们的吃穿用等生存性消费不一定下降,甚至可能会上升,由此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而属于享受型消费的旅游消费,往往会受到明显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