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话好语

佛话好语

佛话好语

(包头市)杨焕香高容量选编

* 天下好语佛说尽。

*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 一从佛向舌根念,不觉花随足底生。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 友朋徒众及相识,有亦乐哉无亦乐。

*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如法身活。*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 万古是非浑短梦,一句弥陀做大舟。

*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 以慈止怨,以忍息诤。

* 小乘离苦得乐,大乘转苦为乐。

* 小忍成仁,大忍成佛。

* 人言我好坏,不生喜怒心。

* 不怨天不尤人的因果观,不贪求不嗔怒的修养观。

* 真正的僧,是和合无诤的心。

* 过着没有恨的日子,就是佛。

* 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净如水,洗诸尘垢,

炽盛如火,烧烦恼薪,不著如风,无诸障碍。

*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 入世而不恋世,出世而不独善。

* 忿怒不知法,忿怒不知道,若能除忿怒,福善常随身。

*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淨心成正觉。

* 狂性自歇, 歇即菩提。

* 对境寂然, 常不离佛。

* 如如不动,不作圣解,若作圣解,即着群邪。* 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 佛是最闲的人,而非等闲人。

*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 一色一香无非道,或语或默终是禅。

*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至心想像念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 攀缘是世法,随缘是佛法。

* 随缘度日,得大自在。

* 遇缘则施,缘散则寂,不假修证,本自具足。* 若人念是佛,无量力功德。

* 淡泊为大,无忧是佛。

* 道意坚时尘趣少,俗情断处法缘生。

* 不了俗世三生缘,何来菩提禅悟心。

* 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

* 但情爱一分疏淡,则净业一分成熟。

* 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

* 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 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 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一乘了义,万善同归。

*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不动摇,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六祖]

*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 念佛一声,功德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

*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愚者口念,智者心行。*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 佛向性中作,莫向心外求。

*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 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 水清月现,心净佛显。

* 心中空明,禅境顿生。

* 真如法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百丈怀海禅师] * 七佛传法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

* 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

* 即相即如

* 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 无相行者,即是安乐行。

* 人人本具佛性,人人皆能成佛。

* 拜佛吃素斋,佛入心中来。

* 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乃佛菩萨。

* 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 先以善舍恶,进而以舍舍善。

* 佛说种种法,为了种种心,若无种种心,何须一切法。

*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学问以勤学为入门。

语言以减少为直接,烦恼以忍辱为菩提。[百丈禅师]

* 若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

* 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卧龙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副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 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吐妙香。

心中无嗔是净土,无染无著是真常。

*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 禅是佛之心

* 心本无相,因用而显。

* 身处红尘,不堕红尘。

* 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来身去本三昧。

* 戒是佛身,律是佛行,禅是佛心,教是佛言。

*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 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唯心偈]

*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为己谋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宽意宽怀过几年人生人死注生前

随高随下随时过或短或长莫怨牵

家富家贫休叹息自无自有总由天

平生衣食随缘好才得清闲便是仙

[明代状元和尚罗殿《醒世诗》]

*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达摩祖师]

* 不了俗事三生缘,何来菩提禅悟心。

* 万事皆有缘由,因果全是必然。

* 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

缘合故有,缘尽则灭。

*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赞佛功德,当愿众生,众德悉具,称叹无尽。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 日行一善念,福德无量身。

* 人以恶感,天以灾应。

*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 君子绝交,不言人过。

* 欲火愈旺,福德愈轻。

*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嗔是心中火,火烧功德林。

欲学菩提道,忍辱护嗔心。

* 诸缘不动,大悲无嗔。

*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世间人, 法无定法, 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 了犹未了, 何妨以不了了之。

* 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人心。

* 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

* 无心是道

* 无我是功夫,有我是凡夫。

* 性空自离,任运浮沉。

*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庞蕴居士]

*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 法无高下,契机者妙。

* 若求法者,於一切法,应无所求。

* 何为病本,谓有攀缘。何断攀缘,以无所得。

* 放下爱恨,才能开悟。

* 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 因爱生忧,因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 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 遇境随缘,心定不动。

*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

* 凡人拥有有,圣人拥有无。

* 不食肉者,现世菩萨。

* 无相三归依:

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 净业三福:

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能自他利?”

“善男子,具足八法,能自他利。何等为八?

一者寿命长远,二者具上妙色,

三者身具大力,四者具好种姓,

五者多饶财宝,六者具男子身,

七者言语辩了,八者无大众畏。”

* 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

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佛说四十二章经》]

*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

三千功行从此始,淡味多补信有之。[明廉启敬]

* 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愿云禅师]

* 憨山大师放生偈

人既爱其寿生物爱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令

放生免三灾放生离九横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

放生子孙昌放生家门庆放生无忧恼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结放生罪垢净放生观音慈放生普贤行

放生与杀生果报名如镜放生又念佛万修万人证

* 回道人放生诗[唐吕纯阳]

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

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物要死时汝救他,汝要死时天救汝。

延生种子别无方,戒杀放生而已矣。

* 劝打鸟者[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 僧院花[白居易]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 白居易晚年劝念佛诗

余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

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

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

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

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

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

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

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 普劝放生[唐汉钟離]

放生功德妙难宣,普劝人人结善缘。

物命虽微心愿大,立身行道可回天。

* 戒杀[宋陆放翁]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惜身谁肯轻伤发,止杀先从莫拍蚊。

老负明时无补报,惟将忠敬事心君。

晨兴略整案头书,日入庭花始扫除。

未免叮咛惟一事,临池莫钓放生鱼。

* 戒杀[清耐菴道人]

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最怕是杀烹,最苦是割肉。

擒执未施刀,魂惊气先窒。喉断叫声绝,颠倒三起伏。

念此恻肺肝,何忍纵口腹!

* 文殊菩萨問佛:云何行持名善知識?

佛言:善知識者。心性柔和。戒行专精。心無貪妒。物無愛戀。心行平等。意無憎愛。有大方便。自度度人。量根施道。具大總持。好心與人。不求果報。行門清凈。無諸過失。說法論義。皆合經意。具足此行。名善知識。復有智慧出眾。福德超羣。無所

不善。無法不識。為人天眼目。作佛法棟樑。掌佛祖權衡。作佛門領袖。開正道門。塞邪魔路。紹隆佛種。續慧聯芳。以心印心。流傳不絕。大機大用。大願大力。此名真正大善知識。

* 六祖三无: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一行三昧:随时随地,应机处理,称性直行,不涉委屈劳虑,是一行三昧。

一相三昧:若与一切处而不著相,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损益成坏,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

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 弘一大师在《格言别录》里道: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一国无恶道愿,二不堕恶趣愿,三身悉金色愿,四三十二相愿,五身无差别愿,六宿命通愿,七天眼通愿,八天耳通愿,九他心通愿,十神足通愿,十一遍供诸佛愿,十二定成正觉愿,十三光明无量愿,十四触光安乐愿,十五寿命无量愿,十六声闻无数愿,十七诸佛称叹愿,十八十念必生愿,十九闻名发心愿,二十临终接引愿,二十一悔过得生愿,二十二国无女人愿,二十三厌女转男愿,二十四莲花化身愿,二十五天人礼敬愿,二十六闻名得福愿,二十七修殊胜行愿,二十八国无不善愿,二十九住正定聚愿,三十乐如漏尽愿,三十一不贪计身愿,三十二那罗延身愿,三十三光明慧辩愿,三十四善谈法要愿,三十五一生补处愿,三十六教化随意愿,三十七衣食自至愿,三十八应念受供愿,三十九庄严无尽愿,四十无量色身愿,四十一树现佛刹愿,四十二彻照十方愿,四十三宝香普薰愿,四十四普等三昧愿,四十五定中供佛愿,四十六获陀罗尼愿,四十七闻名得忍愿,四十八现证不退愿。

* 普贤十大愿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 观音十二大愿

南无号圆通名自在观音如来广发弘誓愿

南无一念心无挂碍观音如来常居南海愿

南无住娑婆幽冥界观音如来寻声救苦愿

南无降邪魔除妖怪观音如来能除危险愿

南无清净瓶垂杨柳观音如来甘露洒心愿

南无大慈悲能喜舍观音如来常行平等愿

南无昼夜巡无损坏观音如来誓灭三涂愿

南无望南阎勤礼拜观音如来枷锁解脱愿

南无造法船游苦海观音如来度尽众生愿

南无前幢幡后宝盖观音如来接引西方愿

南无无量寿佛境界观音如来弥陀受记愿

南无端严身无比赛观音如来果修十二愿

* 药师佛十二大愿

生佛平等愿,身光破暗愿,智慧资生愿,导入大乘愿,得戒清净愿,得身健美愿,安康乐道愿,转女成男愿,魔外归正愿,解脱忧苦愿,得妙饮食愿,得妙衣具愿。

* 石头和尚草庵歌[希迁禅师]

吾结草庵无宝贝,饭后从容图睡快。

成时初见茅草新,破时还将茅草盖。

住庵人,镇常在,不属中间与内外。

世人住处我不住,世人爱处我不爱。

庵虽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体解。

上乘菩萨信无疑,中下闻之必生怪。

问此庵,坏不坏;坏与不坏主元在。

不居南北与东西,基上坚牢以为最。

青松下,明窗内,玉殿朱楼未为对。

纳帔幪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

住此庵,休作解;谁夸铺席图人买。

回光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

遇祖师,亲训诲;结草为庵莫生退。

百年抛却在纵横,摆手便行且无罪。

千种言,万般解,只要教君长不昧。

欲识庵中不死人,岂离而今这皮袋。

* 莲池大师七笔勾

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封章一笔勾。

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两相守,缘尽还分手,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身似疮疣,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在否?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因此把桂子兰孙一笔勾。

独占鳌头,漫说男儿得意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常久。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梦觉黄粱,一笑无何有。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

富比王侯,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

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牛。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跟前,半时难相救。因此把盖世文章一笔勾。

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稠。烟雨迷花柳,棋酒娱亲友,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可惜光阴,蓦然空回首,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 《信心铭》僧璨大师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

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二见不住慎勿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随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眠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净尽正信调直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 三门:无住门空门无相门又:空门无相门无愿门

* 三科法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 四大:地水火风

* 四等:慈悲喜舍

* 佛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

* 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

* 四德:常乐我净

* 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 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令断,二、未生恶法令不生,

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长。

* 四如意足:欲如意足,念如意足,进如意足,慧如意足。

* 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

* 四科:信解行证

*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又作四圣谛」

* 四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涅盘寂静,诸法无我。

* 云何四依四不依?如《维摩诘经法供养品》中云:

“依于义,不依语;

依于智,不依识;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依于法,不依人。”

* 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 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 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 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

* 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戒和同修。

* 七菩提分,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

一,择法觉支,二,精进觉支,三,喜觉支,四,轻安觉支,五,念觉支,六,定觉支,七,行舍觉支。

* 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 八戒[八关戒斋]: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经》]

* 八福田:谓佛、圣人、僧三种, 名敬田;和尚、阿阇黎、生我法身者,父母生我肉身者, 此四名恩田;救济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此八种皆堪种福,故名田也。

* 八味具足:一者常,二者恒,三者安,四者清凉,五者不老,六者不死,七者无垢,八者快乐,是为八味具足。[大般涅盘] * 十善业: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

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

* 十食:饮食触食心食神食睡眠食禅食气脉食净行食空气食温度食

* 十相: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

* 不作不受,故名为常。不生不灭,故名为乐。无烦恼垢,故名为净。无有十相,故名为空。是故如来,常乐我净,空无诸相。

* 身有常乐我净之法,是名大涅盘乐。

* 华严十地

①欢喜地②离垢地③发光地④焰慧地⑤极难胜地

⑥现前地⑦远行地⑧不动地⑨善慧地⑩法云地

* 断烦恼者,不名涅盘。不生烦恼,乃名涅盘。

* 本无今有,本有今无,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 云何为常,云何无常?佛言:善男子,色是无常,解脱色是常;乃至识是无常,解脱识是常。

* 因生故法有,因灭故法无。

* 在于初学,要因言以会道;至于无学,乃合理而忘言。

* 逆行顺行,无非佛事,举足下足,悉是道场。

* 悟道者,虽卧床铺,犹如虚空;不悟道者,拥有虚空,如同牢狱。

* 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 净土十信:

一信生必有死二信人命无常

三信轮回路险四信苦趣时长

五信佛语不虚六信实有净土

七信愿生即生八信生即不退

九信一生成佛十信法本唯心

* 六祖大师无相忏悔: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业

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回答道: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又问:“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答:“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

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真常理,日月为邻伴。”

* 弥勒菩萨布袋诗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吾有三宝堂,里空无色相。

不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

学者体不如,求者难得样。

智慧解安排,千中无一匠。

四门四果生,十方尽供养。

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

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

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

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

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

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 憨山大师醒世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