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作文指导“三步曲”

小学作文指导“三步曲”

小学作文指导“三步曲”

写作指导小学生写作方法指导(完整版)

【写作指导】小学生写作方法指导(完整版)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

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作文指导说课讲解

作文指导 三年级 南店中心完小

三年级下册作文指导 第一单元: 作文题目: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那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河: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无不展示着自己的壮丽与神奇。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 习作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一定的想象。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在习作的过程中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加深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 习作提纲: 美丽的家乡 开头:总写家乡的美丽,赞美家乡,点出具体的写作对象(如小河、山峰、田野等) 中间:分写美丽,具体描绘各处景物的特点 结尾:总结抒情,赞美家乡的可爱,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照应开头。 好词:神态各异连绵不断巍峨雄伟青葱苍翠姿态万千 好句:碧莹莹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点点银光,一闪一闪的,煞是好看。 精彩的开头:春天来了,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芬芳,随着融融的春风扑面而来。 精彩的结尾: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这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精彩题目:《夜景》《家乡的四季》《美丽的公园》《家乡的田野》精彩的范文: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浏阳,那里空气新鲜,树木茂盛,天空湛蓝,河水清澈见底,山里物产丰富。 春天,桃花开了,向一只只桃色的蝴蝶。金灿灿的油菜花招引来了许多蝴蝶,许多欢乐的孩子们在菜地上捉蝴蝶。梨树上的梨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把蜜蜂引了过来。真是一幅蜂飞蝶舞的画面…… 夏天,荷花开了,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楚楚动人。绿油油的树木成了鸟的天下,它们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过不停,好像

作文指导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完整版)

作文指导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完整版)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小学三年级习作指导三部曲-最新作文

小学三年级习作指导三部曲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头疼,一写作文就词穷,这种现象在中年级尤为突出。三年级的习作训练是学生命题作文的起点,也是打基础的时候,基础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下一阶段习作的学习效果的优劣。而一次完整的习作指导就像一首曲子,应该包括引人入胜的序曲(准备)、别具匠心的主旋律(指导)和回味无穷的尾声(讲评)。 一、引人入胜的序曲(准备) 有的教师上作文课喜欢搞“突然袭击”,要到上课时才亮出作文题目。虽然这样可以保持作文题的新鲜感,避免学生事先查阅参考书。但对于中年级学生,他们刚刚从说话写话向习作过渡,作文技巧和水平有限。学生在缺乏生活积累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作文,往往容易陷入困境。 比如:有的老师指导三年级学生完成习作6:写文具,没有课前的准备要求,学生上课时候抓到什么文具写什么,并没有选择自己真正喜爱的文具。因为没有选择,所以写起来无话可说,泛泛而谈,也谈不上什么生动。因此,就像学习新的一篇课文之前要求学生自学一样,在上作文课前,其实可以根据每一次习作训练的要点,提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写作素材,比如:写文具之前,可以安排学生事先有所选择,挑选自己喜爱的文具,提前观察使

用。然后等到上课时再指导习作,有了准备,效果就好得多。 好的准备和导入,就好像吸引听众进一步深入的序曲,能让孩子们兴致盎然地进入习作天地。 二、别具匠心的主旋律(指导) 在日常的习作指导中,老师常遇到一种两难的情况。不指导,学生写不好;指导,学生又都写得差不多,千人一面的作文读起来也很叫人郁闷。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把自己头脑中的形象通过文字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这是教师指导的重点。语言犹如文章的血肉,语言生动,文章就显得圆润丰满,具有活力。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小学生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呢? 1.丰富学生的词汇 词汇是作文中塑造形象、表达思想的基本语言材料。词汇丰富,表达时就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也就生动、优美、感人。小学生的作文经常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归根到底是缺乏词汇的缘故。例如,描写人时,就是乌黑的头发,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这样,写出来的人没有个性,没有特色。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丰富学生的词汇,指导他们随时积累优美的词和句。为了增强小学生运用词汇使文章更生动的意识,在指导时向他们提供可能运用到的词句,为他们提供练习运用的机会是有效方法。指导三年级孩子写人,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与人有关的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及训练

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及训练 留心观察写好生活小事 【技法技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或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2、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然后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3、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4、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6、写事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典范例文】 我学会了游泳 盼望已久的暑假终于来到了。我把书包、课本什么的都塞进了抽屉。正忙着,爸爸回来了。他一进门就笑着对我说:“玲玲,暑假又到了,还记得你说过的话吗?”“什么话?”我漫不经心地问。“你不是打赌说到小学毕业还不会游泳,就把名字倒写吗?”“急什么,暑假还没过。过几天,我拜表姐为师,准能学会。”我胸有成竹地回答。 这一天,我和表姐来到了体育场游泳池。游泳池里人真多,大家兴高采烈,可我心里却直发怵。表姐瞟了我一眼,问:“害怕了?”我不服气地说:“我才不呢。你不是说游泳不难学吗?”“当然了,不过首先你得不怕苦才行。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听了表姐的话,我俏皮地伸伸舌头,心想,表姐还挺像小老师哩。 到了池边,我硬着头皮下了池,表姐让我抓住池边栏杆学“闷水”。我问:“水中能睁开眼吗?”“能。你先深吸一口气,再把脸埋进水中,来,试试。”我皱着

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

2013 年度 桐城市小学语 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 桐城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水源小学吴永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唉声叹气。作文 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那么如何提高小 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 呢?笔者以为,可以从积累、创新和自改三个角度来进行尝试和突破。 一、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诗人何其芳说过:“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小学生的生活世界虽然丰富多彩,但是他们常常觉得无新内容可写,写来写去总是那 么几件事。为什么他们对身边的生活熟视无睹呢?主要是他们没有学会观 察生活。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大自 然中去,让学生阅读大自然,吸吮大自然的乳汁。我国古代弟子从师,周 游列国,就是让学生寻找生活题材、积累丰富写作内容的一种方式。作文 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过程是儿童 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当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 事,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引导学生定向观察,认识所要表达的内容,激发表达的欲望。 要培养学生的日常观察力,可以先用定向引导的方式。可以是静物观察、活动观察,在学生进行观察时,开始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观察的目的、 任务。比如,学生观察教师点名时的动作和神态,教师可以重复表演几 次,让学生充分、仔细地观察,并认识所要表达的内容,激发起表达的兴 趣。 (二)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相结合,分析所要表达的对象,表达出真情实感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此时,可引导他们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留意”,实现定向观察和随机观察相结合,让学生多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写作时就有话可写。比如有一次我直接在教室里放置一只小狗,引导学生依次观察小狗的头部、躯干部、四肢等,而且那次我还自己“下水”写例文,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如何来写。那次写小动物的习作学生激情高涨,同时也获得空前的成功。罗丹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我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更注重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是伴有一定的情感的。他们对事物迸发出感情的火花,教师就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学校受了委屈,别仅仅是掩面哭泣,怨天尤人,这是生活赠予你的礼物,好好品味!看到别人在吵架,不妨仔细地聆听一下他们的“言论”,考察一下他们的心理、动作、神态,你会更深一步地了解社会。多观察勤思考,在这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想写的冲动,不吐不快,这样,我们的教学也就达到了目的。 二、创新是作文教学的生命 “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创新,作文的生命。” 作文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作文力求别具一格,切不可千文一面。总的来说,作文指导时讲究虚,作文评价时注重粗,并适当增加命题和半命题的练习力度,给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的感受和心声,以抒写有个性的作文。创新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企求一步到位。应从点滴抓起,多鼓励,少批评,即使滑稽可笑或哗众取宠,只要“不同一般”的均应给予肯定和引导,让其创新火花成燎原之势,但切不可多讲理论,以免束缚学生的想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开展艺术欣赏,以感悟创新之美。

如何实施小学作文教学的三部曲+赵立安

如何实施小学作文教学的三部曲 赵立安吉林省镇赉县沿江学校 【摘要】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主要工作。抓好学生的习作教学,让学生写一手好作文,是当前语文教育者的重要教学任务。能上好作文课,更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关键词】说话阅读积累真实表达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则常常令教者和学生望而生畏。那怎样进行作文教学才能让学生不认为写作文是一种苦事、难事,能够文通句达地写出较好的习作呢?经过认真思索、研究与试验,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 一、第一步:会说是写作的前提 有不少小学生认为写作文难,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如何让小学生乐意写作文,写出好作文,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会说、敢说。 小学生喜欢海阔天空地说,我们可以以“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顺其自然,并让他们比一比谁说得通顺、连贯、形象、生动。也可以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语言,设计一些说话练习,要求学生仿写。如可以用“有的……有的……”、“一边……一边……”、“先……然后……接着……最后……”、“是……还是……”等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主动说话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说

的基础,写起来就非常容易,这样小学生就把写作文当做一件有兴趣的事来做,也就能写出有童趣的作文来。 二、第二步:会看是写作的基础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 1、引导学生善于观察。 让小学生体验生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勤观察、善观察的好习惯,是丰富学生作文语言的基础。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对写作对象不熟悉,写作时常常无话可写或无真话可写,就根本谈不上语言的生动丰富了。我在安排学生作文时,一定先安排他们观察对象,体验生活。例如:要写《放风筝》,先带学生一起放一次风筝,感受风筝放起来的艰难,放上后的快乐,或是放不起来的不快;再观察风筝在空中的样子,有的“悠哉悠哉”,有的则一起一伏,有的横冲直撞,有的逐渐下坠……这样有所观,有所感,作文时的语言就富有个性了。 2、指导学生阅读 读书是学生摄取知识、丰富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要指导学生的阅读,要同时把好课内与课外两关。在课内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尤其是读好课文中的读写例话,它会告诉我们作文的一些基本方法。同时还要搞好课外阅读。除了搞好与教材配套的课外书外,还要有选择的阅读一些报纸杂志,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吸收营养。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小学作文专题讲座

小学作文专题讲座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下面谈一谈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做法: 一、巧引妙渗 《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去渗透。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反馈的情况,及时地适当地渗透一些新知识。比如:我在二年级教学以树的名称归类识字这一课时,渗透了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知识。学完课中的字词,我提出下列问题:“咱们这儿都有哪些树?”“哪些树最常见?”“那些常见的树各是什么样?(干、枝、花、果等怎样?)“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怎样?(什么时间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去想、去问、去听,然后回到课堂上再说。没想到,学生们说出了许多生动的句子,比如:“杨树长着许多只大眼睛,每天都在看着我们呢?”“杨花像一条条毛毛虫,一撮一撮地挂在树上。”“杨叶像五指并拢的手掌,片片向上。”……就这样学生一一回答了上列问题。我听后非常高兴,又兴奋地引导他们把这些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刚才咱们说的话是介绍什么的?”学生齐声回答:“是介绍有关树的知识。”抓住机会,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已经会作文章了。刚才你们说的话就是一篇介绍树的知识的好文章。回答前两个问题的话是一个自然段,回答后两个问题中每种树的样子、生长特点的话分别是一个自然段,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这就是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段话;把几个意思相关的段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你们写作文时可不要忘记呀。”同学们个个点头。 二、有话可写 有些学生非常怕写作文,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何故?生曰:“无话可写。”针对这一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材料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要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材料。如: (1)班会课是捕捉材料的一个窗口。老师批评了谁,表扬了谁,这些内容都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不同性质的文章。(2)每周一升旗时校长总结一周情况时所讲的话要应注意听讲,讲话的内容是小练笔的好素材。(3)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如生活条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变化等。(4)和周围人交往时,对这些人的看法或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5)学了一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对主人公说的话等等。

(完整版)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完整版)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小学作文指导三部曲

小学作文指导三部曲 一、指导观察方法,训练观察能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方向的知觉,是学生认识事物、了解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训练学生说、写能力的基矗因此,指导学生写作应首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具体做法:(1)观察前,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即观察事物时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如颜色、气味、形状、特点等等,指导学生从客观的事物和现象中主动选择出自己所要了解的对象,进而提高观察效果。 (2)教师可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指导学生看图时,可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观察,注意引导学生抓事物的重点、特点。 (3)指导学生观察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看一边想,即由看到的想象出看不到的。 (4)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提高学生观察的自觉性。 二、指导说话,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话是表达的一种形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书面表达的质量。 因此,必须重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指导学生说完整话。 对于学生的回答问题看图说话中常出现的毛病,教师应启发学生自悟自改并经常布置一些补充句子的练习,提高学生说话的完整性。 (2)指导学生准确用词,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学到的词语应用到说话中去,从而激发学生掌握丰富词语并恰当运用词语的积极性。 (3)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说话。 教师应要求学生说话前先想一想、想好了再说;注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要把一个意思说完整再说另一个意思。 并经常对学生进行乱句组段的口头训练,领悟到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把意思表达清楚。 (4)运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表达能力。 教师要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表达的技巧,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指导写作、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在训练学生观察、说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作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关健环节。 (1)指导学生写句子。 这种训练可分步进行:①抄写和听写句子;②给词造句;③选词造句。 (2)指导学生写句群。 可采用由简到难的训练:①补充句群。

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

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唉声叹气。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那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作者以为,能够从积累、创新和自改三个角度来实行尝试和突破。 一、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诗人何其芳说过:“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小学生的生活世界虽然丰富多彩,但是他们常常觉得无新内容可写,写来写去总是那么几件事。为什么他们对身边的生活熟视无睹呢?主要是他们没有学会观察生活。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让学生阅读大自然,吸吮大自然的乳汁。我国古代弟子从师,周游列国,就是让学生寻找生活题材、积累丰富写作内容的一种方式。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过程是儿童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当然,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般能够通过以下几个步骤。(一)引导学生定向观察,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激发表达的欲望。 要培养学生的日常观察力,能够先用定向引导的方式。能够是静物观察、活动观察,在学生实行观察时,开始教师能够告诉学生观察的目的、任务。比如,学生观察教师点名时的动作和神态,教师能够重复表演几次,让学生充分、仔细地观察,并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激发起表达的兴趣。 (二)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相结合,分析所要表达的对象,表达出真情实感。

的发展。此时,可引导他们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留意”,实现定向观察和随机观察相结合,让学生多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写作时就有话可写。比如有一次我直接在教室里放置一只小狗,引导学生依次观察小狗的头部、躯干部、四肢等,而且那次我还自己“下水”写例文,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如何来写。那次写小动物的习作学生激情高涨,同时也获得空前的成功。罗丹以前说过这么一句话: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我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更注重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是伴有一定的情感的。他们对事物迸发出感情的火花,教师就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学校受了委屈,别仅仅是掩面哭泣,怨天尤人,这是生活赠予你的礼物,好好品味!看到别人在吵架,不妨仔细地聆听一下他们的“言论”,考察一下他们的心理、动作、神态,你会更深一步地了解社会。多观察勤思考,在这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想写的冲动,不吐不快,这样,我们的教学也就达到了目的。 二、创新是作文教学的生命 “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创新,作文的生命。”作文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作文力求别具一格,切不可千文一面。总的来说,作文指导时讲究虚,作文评价时注重粗,并适当增加命题和半命题的练习力度,给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的感受和心声,以抒写有个性的作文。创新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企求一步到位。应从点滴抓起,多鼓励,少批评,即使滑稽可笑或哗众取宠,只要“不同一般”的均应给予肯定和引导,让其创新火花成燎原之势,但切不可多讲理论,以免束缚学生的想象。我们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完整版)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完整版)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