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产保险市场综述

财产保险市场综述

财产保险市场综述
财产保险市场综述

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综述

一、前言

中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一直保持着强势发展态势。1980年原保费收入4.6亿元,2012年原保费收入5330.9亿元,年增长24.67%,远远高于GDP发展速度;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9957.89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仅仅是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的55.53%。根据《中国保险年鉴2012》,2011年中国财产保险公司行业总资产7919.94亿元,同比增长35.73%;全国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779.06亿元,同比增长18.68%;险种方面,车险保费收入3504.56亿元,同比增长16.66%,非车险保费收入1274.50亿元,同比增长24.61%;市场主体方面,中资财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726.95亿元,同比增长18.6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保险尤其是财产保险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宏观角度来讲,财产保险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推广,有利于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状态,有利于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进行,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促进国际收支保持平衡。从微观角度来看,财产保险有利于人们安定的生活,有助于企业受损后及时恢复经营活动,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促使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个人与企业的信用。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保险研究文献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美国著名的风险与保险专家AfanH·Willettt比较早的一篇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The Economic Theory of Risk and Insurance)中保险的定义为“保险是汇集一人或一群人之力量来承担多人所转移之风险,以应付不确定之资金损失的社会工具。”之后,很多学者都分别对保险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如在《保险原理与政策》这本书中,宾州大学华盛顿学院的Rober RIegel 教授把保险定义为“保险是通过灾害汇合(the Pooling of Hazards),以确定性取代不确定性的一种正式工具”。

尽管保险业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但运用经济理论来分析和阐述保险的相关问题却仅仅是近半个世纪的事情。在摩根斯滕与冯·诺伊曼提出的最大最小、期望效用等理论成为保险经济学发展的一种基础的分析工具之后,萨威奇和弗里德曼对风险态度进行了探讨,德布鲁(Debreu)和阿罗(Arrow)完成了在不确定的条件下的对于一般均衡的分析。他们提出的这些理论都为保险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Jan Mossin 和Krzysztof Bumeeki,Grzegorz Kukla and Rafa Weron 都对财产保险进行了研究,只是角度及侧重点不同。Jan Mossin(l986)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对财产保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KrZysof Burneeki,Grzegorz Kukla and Rafa Weron(2000)对财产保险的损失进行了研究,在文中运用PCS研究美国的灾难性事件所造成损失,并通过分析某些指标,对保险索赔分布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Mario Jametti 和Thomas Ungem-Sternberg(2004)对测量保险提供者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这篇文章主要比较了私人和公共财产保险提供商在瑞士的成本效益,在进行这项工作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溢价比率。文章作者认为这个方法可能产生具有偏差的结果。因为在现实中跨期保费收入相对稳定,而跨期索赔不稳定,因此作者进行测量误差修正并消除模型的异方差性,最后实证分析19家瑞士的房屋保险市场的数据得出结论:公共保险机构提供者有大约20%的成本比他们的私人同行更有效率。

Julie A. B. Cagle 和Scott E. Harrington(1995)对保险供给能力进行了研究,他们阐述了保险供给能力与内源性破产风险之间的关系。该文章针对生产能力制约和内源性破产风险(即包括集成有限责任保险公司和无形资本的潜在损失)开发了一个新的保险供给形式。如果行业

的需求是价格和资本的弹性,则模型预测价格将随着负面的资本冲击上涨,股票的价值和由保单持有人预期的恢复后休克生产预计将下降。

Neil Doherty,Lisa Posey(1997)对保险市场做了研究,认为保险市场有时表现出“危机”,即价格大幅上升和覆盖范围时不可用。最恰当的一种解释是危机的“容量约束”模型,即危机通常跟随着保险人权益的突然大量损耗或盈余。容量约束模型认为,在更换摩擦成本盈余和有限责任时,会扭曲保险供给职能,并目会有不连续的短期危机出现。作者的模型经历了最显著的受这种危机的20世纪80年代的检验。

2,国内文献综述

(1)关于保险供给的文献综述

祖晓青、张佩(2005)和单筱竹(2009)都对我国保险供给方诚信问题做了研究,祖晓青、张佩(2005)通过对保险供给方诚信缺失现象的分析,认为其产生的原因包括:我国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保险公司的产权制度不明晰,保险公司对保险中介缺乏管理以及缺失良好的诚信环境。最后,他们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单筱竹(2009)首先对诚信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然后主要从经济基础、自然基础、社会基础、制度基础、法律基础这五个方面并进行了成因分析,最后针对诚信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

林宝清(1991)与胡文波(2007)就保险供给问题做了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侧重点不同。林宝清(1991)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试图分析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与保险金额供应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定量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把保险供给定量分析划分为保险市场定量分析和单个保险公司定量分析。胡文波(2007)认为当前我国保险供给的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比较弱,并且在我国保险市场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供给约束型的特征。

(2)关于供求关系的文献综述

蔡秋杰(2005)和李展(2009)就保险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了研究。蔡秋杰(2005)认为保险供给与保险需求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般来说,保险供给与保险需求之间的互动结果是呈现出“承保周期”的现象,它的主要特征是保险供求和保险费率之间的周期性波动。保险供求呈现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保险费率管制、保险市场结构、保险费率厘定的制度刚性、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此,采取一些能够减轻保险供求之间周期性波动的措施,有利于我国保险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李展(2009)通过综合分析影响我国保险市场供求的因素,进一步说明了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针一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提出一些相关对策建议。

(3)关于供给市场结构的文献综述

王绪瑾(2009),牛钢(2004)和叶刚(2002)都对我国财产保险市场供给的状况进行了研究。王绪瑾(2009)是从财产保险市场结构、市场主体、产品体系以及财产保险市场的空间布局等多个角度、多方面入手进行研究的。牛钢(2004)对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主体及市场结构、地区结构、产品结构、产品经营和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叶刚(2002)对我国财产保险市场进行了结构分析,认为自1980年恢复财产保险业务以来,我国的财产保险业不仅在供给主体!市场规模与资产总额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而且市场进入壁垒以及市场集中度也有所下降,财产保险的服务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4)关于供给主体的文献综述

尤瑞金(2008)、母列兵(2005)和贾听(1997)都对财产保险市场供给主体即保险公司进行了研究,不同的是,尤瑞金(2008)和贾听(1997)的研究对象是全国保险公司,而母列兵(2005)则是以四川财产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尤瑞金(2008)先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其风险主要包括负债业务风险、操作风险和资产业务风险,并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特点进行了阐述。然后从承保、财务、理赔、投资以及公司治理五个方

面对保险公司内部监控体系进行了具体设计。他认为设立保险公司的准入门槛比较低是保险行业当前混乱现状形成的根本原因。并且随着保险市场中主体不断增多,市场不规范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而积累了很大的风险,为了防止我国经济很大的损失应该及时的防范和解决保险公司风险问题。贾听(1997)首先认为由于财产保险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而经营的保险品种有限,仅仅在儿个险种之中竞争,造成了保险市场空间狭小,竞争开始呈现恶性趋势。其次,一些保险公司出现违规操作,代理、中介市场也比较混乱。最后,财产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比较低,有待于提高。母列兵(2005)依据四川财产保险市场的统计数据,通过结合SCP分析框架等相关的理论,得出了比较合理的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同时,并以某个财产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为目标,对这个公司现有的业务结构状况进行了分析,得出公司的机动车保险业务占比很高,从而进一步得出结论,即公司的业务结构极不合理,从而导致责众不合理结构的根本原因是企业文化建设落后、不利的市场竞争格局、公司基础管理薄弱以及保险市场的特殊性等等,最后阐述了这种业务结构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朱俊生(2008)研究了2007年我国保险市场供给险种结构状况。保险市场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保险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更高,农村保险的试点有了新发展,交强险处在争议当中继续发展,保险中介机构开始转型,在运用保险资金当中的风险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5)关于影响供给因素的文献综述

曹晓兰(2003)认为财产保险供给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才能够实现的。财产保险供给的组织形式是由经济管理体制、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习惯所决定的。提出了制约财产保险经济供给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可用于经营财产保险业的资本量,财产保险业的经营技术和管理水平,保险价格,财产保险利润率。

钟诚(2009)和李毅(2008)都对影响财产保险市场供给的因素——财产保险需求做了实证分析。钟诚(2009)首先从理论上对影响财产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基于1990-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安徽省财产保险需求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认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收入(财富)水平、教育经费支出以及前期赔付均与财险保费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李毅(2008)则分析了影响湖北省财产保险需求的经济因素,并依据地市州的面板数据,建立了随机效应模型对湖北的财产保险需求进行实证研究。最终通过实证表明,对于湖北省财产保险需求而言,重要源泉是GDP的增长,外在动力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主要保证是补偿功能的实现。

李兰若(2003)对影响财产保险市场供给的价格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财产保险市场价格的形成以及对价格的管理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而且必须依据供求的变化关系来运作。保险费率是保险商品在保险市场中供给与需求双方交易的价格,必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我国目前的保险供求呈现为低水平且供不应求的失衡状态,并对此现象阐述了原因。

三、总结

对中国财产保险市场供给的研究主要是包括对保险供给、供求关系、供给的市场结构、供给的主体以及影响保险市场供给因素的研究等等。个别学者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与保险金额的关系。然而,一般的研究都不涉及实证研究,而只是分析提及保险市场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却缺乏数据上的支撑。对于影响财产保险市场供给的因素分析则是从理论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一方面没有数据的分析,另一方面相关研究没有对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更没有实证方面的证明。

参考文献

[1]Jan Mossin, Aspects of rational insurance purchasing[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eonomy,1968(76);553一568.

[2]Krzysztof Burnecki, Grzegorz Kukla and Rafa Weron. Property insurance Loss distributions[J],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0(10);269一278.

[3]Mario Jametti, Thomas Ungern-Sternberg. Assessing the Efficiency of an Insurance Provider一

A Measurement Error Approach[J],THE GENEVA RISK AND INSURANCE REVIEW,2004(30);15一34.

[4]Julie A. B. Cagle, Scott E. Harrington. Insurance supply with capacity Constraints and endogenous insolvency risk[J],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1995(12);219一232.

[5]Doherty, Lisa Posey. Availability Crises in Insurance Markets : Optimal Contracts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Capacity Constraints [J],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1997(10);55一80.

[6]祖晓青,张佩.我国保险供给方诚信缺失问题分析[J],2005(5);62一63.

[7]单筱竹.浅析我国保险供给方诚信问题[J].现代商业,2009(9);28一29.

[8]林宝清.保险供给定量分析[J].金融研究,1992(11);25一31.

[9]胡文波.论当前我国保险市场的供给约束[J].科技创业,2007(6):26一27.

[10]蔡秋杰.保险供求互动关系的一般特征及其原因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3);33一37,

[11]李展.我国保险市场供求现状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09(6);30一31.

[12]王绪瑾.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分析[J].保险研究,2009(l);57一65.

[13]牛钢.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现状及前景[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4]叶刚.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市场结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5]尤瑞金.财产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控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6]贾听.我国财产保险的现状及其发展[J].保险研究,1997(10);11一14.50

[17]母列兵.保险公司财产保险业务结构的调整与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8]朱俊生.2007中国保险市场回顾[J].中国保险,2008(1);8一18.

[19]曹晓兰.财产保险市场供给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3(4);42一45.

[20]钟诚.财产保险需求因素之实证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6);8一10.

[21]李毅.湖北财产保险需求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08(l);83一86.

2014年度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保险业发展数据及企业经营情况,中保协对2014年保险市场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2015年市场发展做出初步判断。 一、全年宏观经济形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4.1%,第二产业增长7.3%,第三产业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3%,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贡献较突出。 从供需情况看: 工业生产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高技术产业增长12.3%,所占比重为10.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120,933亿元,比上年增长6.4%。实现利润总额64715.3亿元,同比增长3.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2,005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

增长15.1%)。投资放缓主要原因,一是制造业控制产能过剩,制造业投资166,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二是房地产调整回落明显,房地产开发投资95,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市场销售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 进出口增速回落。进出口总额264,3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3%。其中,出口143,912亿元人民币,增长4.9%;进口120,423亿元人民币,下降0.6%。 从民生状况看: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8%。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864元,比上年增长9.8%。 就业总体稳定。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2014年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

太平财险三年规划详解

太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拟成立淮南市中心支公司的 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及三年发展规划 (2012-2014)

淮南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及三年发展规划,以研究国民经济、金融运行特别是区域内保险业的政策、市场、行业的外部环境和分析公司自身条件为基本出发点,重在把握规律,发现商机,匹配资源,扬长避短,寻找公司生存发展的契机和突破口。 一、外部环境优势 1.自然地理和人口环境概况 淮南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淮南市位于中华腹地,淮河之滨,是安徽省北部重要城市。东与滁州市属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属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属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属颍上县,亳州市属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属怀远县相交。全市总面积2596.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566.4平方公里。全市居民总户数751653户,总人口2425162(凤台县人口617499)。淮南市辖5区1县1个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46个乡镇,19个街道,22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73个村民委员会。1984年淮南市和重庆、大连、青

岛、无锡等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城市”,享有地方立法权;198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是安徽省城市人口超过100万、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双百”城市之一,也是我国53座特大城市之一。淮南市能源城市,是全国亿吨煤基地、华东火电基地和煤化工基地的“三大基地”。淮南也是座美丽城市,北滨淮河,南依舜耕山,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可谓“山水平秋色,彩带串明珠”。 2.区域社会经济概况,根据安徽省相关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2010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388.8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167.7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比例为7.8:64.4:27.8。 201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01.8亿元,比上年增长35.5%。财政收入106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8亿元,增长39%。财政支出79.4亿元,增长16.7%。其中教育支出11.9亿元,增长14.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财产保险市场主体发展方向

自1980年恢复财产保险业务以来,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发展一直呈现出上升的势头。2008年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875.8亿元,相比1980年恢复之初,保费收入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4%。但是,保费收入只能片面的反映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如果综合保险深度与实际赔付额来看,我国财产保险市场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不及一些新兴市场。保险需求增长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使得全社会面临的财产损失风险不断增加,使得财产保险的损失补偿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全社会的财富增长,也使得个人以及企业对财产保险产品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整体经济对财产保险的需求也迅速增长,企业与个人对财产的风险保障要求越来越高。在此环境下,财产保险市场的运营主体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解决自身问题,抓住机遇迅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产保险公司结构失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迅速。截止2008年12月底,财产保险市场上中资财险公司34家,外资财险公司18家,已经形成了以国独资公司为主体,中、外资公司并存的竞争格局,相较于财产保险市场建立初期的一家垄断局面大有改观。但与国外财产保险市场相比,我国财险市场仍存在财险公司数量少,市场集中度高,市场竞争力不足,产品结构失调等问题。目前在我国财产保险市场上,经营财产业务的公司仅有52家,而其他发达国家的财产保险公司一般都达到了数百上千家。如1999年,美国共有财险公司3276家,英国共有814家,德国有690家①,这说明我国财险市场供给主体相对很少。同时,在仅有的52家公司中,中国人保、平安财险、太保财险与中华联合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余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低(见表1)。大型财产保险公司,如太保、平安、太平洋等占有更为优秀的资源和技术,中小财险公司的发展只能模仿大型保险公司已经推出的产品,这不仅使得整个市场在产品创新、销售渠道创新上失去动力,更为严重的阻碍了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和壮大。表1②2009年我国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前十位及其占比 财险市场产品结构制约财产保险公司的整体发展。我国财险市场主要以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企业财产保险为主。2008年,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占财产险公司业的比例为69.6%,企业财产保险占财产险公司业务比例为8.57%,相比之下责任保险、农业保险、信用保险、工程保险等其他险种则不受重视。大型保险公司在优势险种上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中小财险公司如果在优势险种上与其竞争,只能采用恶性压低费率,抢占市场份额的方法,长此以往,不利于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例如在车险市场上,大型财险公司已有相对成熟的网点建设,并且在长期经营中已积累了大量数据。小型财险公司只能靠模仿其产品打开市场,但在以后的经营中,由于缺乏资本与技术建立整体服务体系,只会导致车险业务整体服务质量的降低。此外,责任保险、农业保险与信用保险等险种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如果财产保险公司仅局限现有险种的市场抢占,粗放经营,那么财产保险市场的一大部分业务将会被忽视。 二、财产保险中介艰难发展。根据保监会公布的2009年保险中介市场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70家。其中,保险专业代理机构1903家,保险经纪公司378家,保险公估公司289家。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实现的财产险保费收入为222.95亿元,

汽车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滁 州 市 汽 车 保 险 市 场 调 查 报 告 姓名:李世磊 班级:13级汽营(2)班目 录

一、引言 二、数据统计 三、数据分析 四、我国汽车保险发展状况分析 五、未来我国汽车保险发展趋势 六 结论 、 一:引言 一):调查背景此次汽车保险市场调查开始于2014 年5 月21 日,;利用五天的时间,在5 月25 日以滁州市消费者群体为中心,完成调查任务。通过汽车保险市场调查,可以科学、系统和客观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市场营销的资料、数据和信息, 使汽车营销企业能够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决策; 可以掌握竞争者的态势,使汽车营销企

业在竞争中知己知彼,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可以发现新的需求和机会,几时地开发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去满足这些需求;还可以了解到宏观上的国家政策、法律和法规的变化对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预测未来经济走向,抓住发展机会。总之, 汽车市场调查是汽车营销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市场调查已成为各大汽车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此次调查是对社会环境、市场需求、产品、市场营销活动的 信息进行判断、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并进而提出问题和解 决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运用到了市场调查中的问卷调查法进行 调查,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涉及各个行业,最后整理综合所有资料,得出分析报告。 二数据统计 由于调查人物较多,所以随机抽取5份来做数据统计

二、数据分析 1、投保认知数据的分析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车主在使用车辆的过程中最担心出现的风 险是怕造成第三者的损失和本车受损,造成第三者损失的风险比较的注意,这也是全国的车主很关心的问题,随着全国公民对人权意识的提升。当自身的财产和人生受到损伤时,会尽最大的努力扞卫自己的权利。发生交通事故后,也很容易导致汽车的损失。所以车主们在造成第三者受损和本车受损风险方面比较的在意,由于本次调查的对象属于私家车主。所以车主在本车乘客受伤风险方面也不是很在意,但这只局限于货车和私家车,对于客运汽车,事实并不是如此。 现在车主在为自己的爱车上保险时大多数认为还是比较的方便, 究其原因是现在的4S 店和保险公司售后服务工作做的很好,营销人员都会向顾客推荐险种,全权代理的服务让顾客们感觉到方便,所以,大多数车主在位自己的爱车上保险时都会选着在4S 店或保险公司,方便且快捷! 通过前期的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大多数车主对保险合同的内容不是 很了解,这会造成在理赔工作中不免会遇到一些麻烦,所以汽车保险展业人员在宣营销保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保险合同的解释,让车主们能够清楚的理解合同的内容和所指的意思。特别是免责方面的条款一定要明确列明和说明。 2、拟投险种的分析由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车主们拟投的主要险种是机动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附加险主要是新增加设备损失险、发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一.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现状 (一)保费收入总额 2009年我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993亿元,2010年前三季度为3062亿元,同比增长31.33%,按此增速全年保费收入可达3930亿元。2009年我国非寿险保费收入折合538.7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3.11%,位列第九。由于1987年以来全球非寿险保费收入增速长期低于5%,因此我国财险收入规模占全球市场比重不断上升,但相对于较高的人口总量和经济规模,目前我国非寿险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然较低。 尽管我国财产保险发展速度较快,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不断上升,但在国内保险市场的份额从80年代以来却大幅下降。 (二)险种结构 企业财产保险曾经是财产保险市场规模最大的险种,但随着汽车保有量增长,上世纪80年代后期车险成为财产保险公司第一大险种。截至2009年,机动车辆保险已占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72%,比2000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尽管2009年比重创新高有经济刺激计划引起汽车销量上升的短期因素,今后汽车销量下降可能引起车险保费收入增速放缓,但短期内车险在财产保险市场的地位仍难以动摇。 与其他国家相比,车险在我国财产保险中的比重也较高。不考虑意外险和健康险,2009年我国车险占财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74.96%。从盈利能力来看,车险承保利润率其实很低,由于产品同质性高,市场竞争激烈,2008年、2009年车险承保业务均为亏损,并导致全险种承保业务亏损,因而车险经营中的不规范行为也是保监会整治财险业的重点。 (三)行业集中度 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一直是财产保险市场份额最大的三家公司,但市场份额最高的中国人保比重有所下降,太保和平安则有所上升,而且平安财险保费收入已在2009年超过太保。总体来看由于人保份额降幅趋缓而平安、太保份额上升,前三大公司份额总和有所回升。2010年前三季度,人保、平安、太保保费收入占行业66.28%,比2008年的低点63.86%上升2.42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暂时趋于稳定。 二.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存在问题 由于很多公司过度追求保费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导致竞争层次较低,各种不规范现象非常普遍。

保险营销调研报告参考题目.doc-调查报告参考题目(精)

保险营销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1.佛山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2.XX保险公司代理人队伍绩效分析报告 3.佛山车险市场改革引起亏损原因及扭亏的措施 4.XX地区保险市场变化调查报告 5.人身保险业务分析 6.佛山XX财产险市场调查报告 7.关于佛山市《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调查 8.佛山保险业应对国际化的发展对策及外资公司进驻趋势 9.XX市寿险市场中居民保险意识与保险需求关系的调查 10.关于对佛山市银行保险经营模式的调查 11.影响学生险需求因素的调查 12.X X保险代理公司调查报告 13.关于保险代理人离职原因的调查报告 14.关于佛山市保险业失效保单保险服务的调查 15.关于佛山地区车辆索赔的调研报告 16.关于南海家庭财产保险市场的调查报告 17.关于南海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的调查 18.关于南海农村保险市场的调查 19.关于南海农村保险的典型调查 20.关于佛山XX责任保险开办情况的调查

21.关于出口信用保险的调查 22.关于我校学平险开办情况的调查 23.关于XX地区保险发展情况的调查 24.各保险公司理赔程序的比较 25.各保险公司承保程序的比较 26.关于XX保险中介市场情况的调查 27.关于XX保险公估公司情况的调查 28.关于XX保险代理公司情况的调查 29.关于XX保险经纪公司情况的调查 30.关于保险学院保险职业教育情况的调查 31.关于保险市场对保险人才需求的调查 32.关于XX保险公司人才结构的调查 33.关于XX保险公司经营情况的调查 34.关于XX地区经济与保险发展情况调查 35.关于XX地区保险骗赔案件的分析 36.关于中国人寿“抢占两乡”战略实施情况的调查 37.关于县城保险网点建设的情况调查 38.关于保险培训市场需求的调查 39.关于保险营销管理队伍的现状调查(可分产险与寿险) 40.关于XX区域理财保险产品销售情况的调查 41.关于XX区域健康保险产品销售情况的调查 42.关于XX区域意外险市场的调查

xx财产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xx财产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本文通过对xx产险市场发展所处的自然和经济环境及现状做出的数据分析,提出了xx产险市场发展中显露出的一些主要问题。从需求、供给、监管和法律法规的角度,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粗略预测了xx产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并对xx产险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一、xx财产保险市场现状 (一)供给主体情况。目前,xx产险市场主体共有5家,分别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这5家公司的经营情况见表1。 (二)保费收入及增长速度。从保费收入总量看,业务总量持续增长,产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疆2005年产险承保额达2283亿元,实现保费收入1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6%;财产险赔款7.8亿元,比上年增长5.46%,相对于保费收入的增长要小得多。近年来,全区财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

均保持在10%以上,除2000年外,其余几年都大大超过了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但与区内寿险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仍有差距。 (三)市场份额。由表1可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占xx产险市场的半壁江山,它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共同占有xx产险市场90%的份额。但激烈的竞争也让我们看到永安财产保险公司、平安财产保险公司正以更快的速度扩大其业务量,从而分得前两大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一杯羹。 (四)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保险业发展程度和水平。如表2示,xx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均逐年增加。2005年财产险的保险深度为1.03%,保险密度为86.45元。由于统计数据有限,我们以2000年的情况对xx的产险深度和密度与其他国家、地区作一比较,可知虽然xx的保险深度和密度已接近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与经济较发达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从世界范围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则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明显落后于发展中国家(见表2、表3)与此同时,

保险公司调研报告

保险公司调研报告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分公司) 安全1001 韩佳妍 20100971 通过学习保险学这门课程,使我们 不仅对了保险有了更加专业的认识,也 使我们了解了更多的知识。为了将课上 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所学结合起来, 我根据老师的建议,前往中国人寿保险 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分公司)进行公司调研,在此次调研过程中,了解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了解了一些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的内容,使得我对课程所学理解的更加深刻。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沈阳有几个分公司,我在网上查找其具体位置后,便去了离学校最近的,位于三好街22号中润·国际B座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沈阳分公司)进行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结果。 1.公司简介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China Life)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资产过万亿的保险集团,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2008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总保费收入达到3220.52亿元,境内寿险业务约占寿险市场份额的42.7%;总资产达到12846.11亿元,可运用资金超过11000亿元。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已连续8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由2002年的290位跃升为2011年的108位;连续3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位列第278位,是中国保险业唯一一家全球企业、全球品牌“双500强”企业;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3887.91亿元人民币列第6位。2013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111位。 目前,中国人寿正致力于实施“资源配置合理、综合优势明显,主业特强、适度多元,备受社会与业界尊重的内含价值高、核心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足”的集团化战略,奋力打造“实力雄厚、管治先进、制度健全、内控严密、技术领先、队伍一流、服务优良、品牌杰出、发展和谐”的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

浅析我国财产保险的发展

浅析我国财产保险的发展 摘要: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保险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三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内,我国保险从最初的政策主导型行业逐步演变到现在的市场主导型行业,随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保险行业必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财产保险正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不断完善中,走出困境在全球化浪潮到来之际,中国保险事业没有在外来压力前止步,中国财产保险正在调整步伐,不断在改革中发展壮大,它正以新生保险业的活力,逐步的向世界保险业靠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财产保险必定会以自身的独特方式,获得更大的进步,从而在国际大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财产保险;市场;模式;科学化 一、我国财产保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产保险险种结构不合理 有关资料显示,外国大型产险公司的险种结构基本分为三部分:机动车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和其他保险(包括责任保险、保证保险、信用保险等)。其中的责任保险、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约占保费收入的1/3--2/3,这样的险种结构能有效的分散各险种风险,有利于推陈出新。而从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各险种的份额来看,机动车辆和第三者责任险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企业财产保险。从1998年到2002年二者的保费占比重均超过75%。货物运输保险居于第三位,其后为责任险、家庭财产保险、保证保险。他们的保费所占比重均小于10%。此外,2004年,车辆保险虽然占据财产保险保险市场的75%,但车险的综合费用率超过100%,车险业务全新亏损。 此外,从下面两组数据也可以看出我国财险结构的不合理的状况: 1、家庭财产保险在保险发达的国家普及率已达80%以上,而在我国即使是北京、上海这样保险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也不足10%。 2、在美国,责任险的保费收入占非寿险保险收入的50%左右,在欧洲发达国家占35%左右,而在我国,2001年的数据表明责任险保费收入占财险收入的比例还只有4%左右。即使在发展相对迅速的上海,2004年的比例也只有7%。 (2)财产保险产品更新较慢,结构不平衡 从国内务家产险公司开发的新产品来看,1999年到2001年间增加的险种主要是财产险类产品,约占新增产险品种的70%以上,而车险和货运险产品增长相对较少,其他综合保障型产险产品则更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2001年成立了产品开发中心,主导着国内产险产品的主流开发,其他产险公司开发产品较少,力量单薄:从产品种类增加的情况来看,目前户险产品种类更新仍然落后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产险市场的需求,还未能形成产品丰富的市场供给。 在产险产品险种同构现象严重的情况下,真正具有生命力、适销对路的产品少,责任险和信用保证保险等个性化产品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在区域性产险产品方面,适销对路的有特色的优良产品占产品总数的比例不到20%,重复与雷同产品较多。 二、我国财产保险的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加入WTO,无论从风险层面的环境变化,还是宏观经济及制度环境的变化,都为财产保险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也同时为财产保险业务开展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3月,保监会副主席冯晓增提出,财产险要放宽眼界,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财产保险产品。 (1)行业增长速度:从短期的平缓到长期的迅速 在短期内,受世界宏观经济放缓、美国“9.11”事件冲击世界产险业、以及我国监管方式

云南保险行业调查报告

云南保险行业调查报告 作为互联网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发展迅。XX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云南保险行业调查报告,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将保险行业归为后周期行业,即保险行业对经济周期的反映存在滞后性。就其自身行业特点而言,保险业与银行业虽然同属于高负债重资产行业,但保险公司对资产的处置存在更大的主动性。保险业与证券业最大的差别在于其重资产属性,证券业更多体现为业务的中介性和资本的中介性质。 过去两年,保险业产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保险行业经营的分化,包括公司经营模式的分化和产品形态的分化,这种分化在很多方面都在颠覆我们过去对行业的理解。比如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寿险公司至少需要5-7年才能够盈利,而前海人寿两年就实现盈利。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在中国资产负债管理不匹配,保险公司的资产久期小于负债久期,但是我们看一些高现值高退保保单账户,保险的资产久期远大于负债久期。这些新的变化都在提示我们,保险行业今非昔比,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走进这个行业,去细细的品味。 我们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按照保险企业的规模和成立目的,就提出保险公司五类划分,从目前看,这种五分天下的

格局在未来几年仍然会得以维持: 第一类保险公司主要是成规模成气候的保险公司,这类公司拥有庞大的保险资产,投资比较稳健,尤其注重保险资产的配置。 第二类保险公司拥有强大的渠道和股东背景,资产累积的速度较快。这类公司是未来比较有潜力上升到第一梯队的公司。 这类保险公司更加注重资本运作,对保费规模要求较高,对保险产品的价值要求不高。这类公司在投资方面比较抢眼,而产品以高现值、高收益、短期化为主,退保和现金流压力较大,对投资要求较高。 第四类公司过去20年难见抢眼的公司脱颖而出,由于合资股东的限制,在国内发展较为缓慢,我们简单将这类公司定义为外国人在中国的PE投资。 未来成长空间不清晰,能否做大做强更多取决于股东背景,我们认为未来这类保险公司的趋势是被收购或者转型为平台类公司。 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先介绍研究方法,然后简单展望XX 年宏观经济,最后从保费、投资、资本三因素分析基本面的变化,并对未来行业和政策的趋势进行分析。 三因素分析法简介 保费、投资和资本是保险行业三因素分析法的核心元素。

我国财产保险行业发展趋势

在财产保险产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要清醒认识到该产业的存在的问题依然值得重视,在现状基础之上及时进行改善,使财产保险产业未来发展朝好的方向发展。 一、财产保险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财产保险行业现状。 现阶段,我国共有52 家各类财产保险公司,市场整体格局主要以中国商业保险公司为主、国内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 之后,商业保险市场得到进一步放开,使得大量的外资保险机构涌入我国市场,对国内保险公司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目前,我国财产保险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面对这一挑战,解决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迈过影响该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这道坎。 (二)中国财产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 在财产保险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国财产保险行业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1、险种结构缺乏合理性,企业经营模式粗放。 长久以来,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企业经营模式比较粗放,其中考核指标仅仅局限于业务增长速度与市场份额上,而且很多保险公司只追求不断扩大规模、抢占财产保险市场,使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尽管许多财险公司保费收入有所提高,但是,在赔款支出方面却高于保费增长。对经营成本与赔付风险没有足够的重视,只忙盲目追求保费收入的增长,往往不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2、保险监管能力和水平不足,内控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保险监管框架性的制度还够不完善,一部分制度针对性和操作性还比较低。在财产保险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各保险公司为了经济利益,规模不断扩大、不断争取客户与保费收入,导致了采用高手续费、高返还、低费率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没有对内控制度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无法落实相应的制约与处罚措施。 3、经营机制与管理水平较落后。 发展过程中,因为保险公司经营机制一直得不到完善,企业无法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产生的矛盾。同时,公司管理水平有限,不能合理设置部门以及岗位,内外勤结构失衡等情况比较多,在公司内部未能形成有效的承保、理赔、续保的日常运营制度体系,缺乏风险评估,以致承保质量不高,理赔力量不足,理赔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只能履行日常查勘定损职责,导致理赔不准确、不及时的情况的发生。二、对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财产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行业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解决对策,以助于问题的解决。 (一)对保险业监管体系与监管制度进行完善。 建立健全财产保险行业监管体系与制度:保监会监管为主体,保险公司自我约束为基础和以社会监督与行业自律为补充。从而达到以下目标:第一,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经营氛围,保障市场主体和中介机构公平竞争。第二,要强化内控制度,对各项业务操作规程与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最后,好要以以效益监管作为导向,不断加强监督指导工作。

XXXX年财产保险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XXXX年财产保险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中国产业调研网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进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能够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晰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进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一、差不多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26159←咨询时,请讲明此编号。 优待价:¥79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财产保险是指投保人按照合同约定,向保险人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对所承保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因自然灾难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缺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财产保险,包括财产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信用保险等以财产或利益为保险标的的各种保险。 财产保险差不多成为了国民经济进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进展现状总体来讲还确实是理想的,但有关于人身保险而言,财产保险的创新力度还远远不如,经营还要紧停留在三大传统业务上,新险种的开发将是财险市场进一部完善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经历这些年的进展,保险市场日益壮大和成熟。其中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也实现的持续创新高的局面,财产保险行业保费收入明显快于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 中国产业调研网公布的2016年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现状调研与进展前景推测分析报告认为,2014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20234.81亿元,同比增长17.49%,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544.40亿元,同比增长16.4 1%;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7203.38亿元,同比增长15.95%;产险业务中,交强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418.58亿元,同比增长12.69%; 《2016年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现状调研与进展前景推测分析报告》对财产保险市场的分析由大入小,从宏观到微观,以数据为基础,深入的分析了财产保险行业在市场中的定位、财产保险行业进展现状、财产保险市场动态、财产保险重点企业经营状况、财产保险有关政策以及财产保险产业链阻碍等。

财产保险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财产保险是指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它是以有形或无形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类补偿性保险。 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财险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997.74亿元。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27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5.3%,远远快于GDP9.7%的增速。财产保险保费收入长期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1980年才恢复国内保险业务,起点较低;中国经济增长较快,保险需求量较大;截止2009年5月底,中国财产保险原保费收入达到1209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5.03%,2003-2008年间其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21.9%。截止2009年5月底,财产保险的赔付支出为591亿元,同比增长15.88%,2003-2008年间, 财产保险的赔付支出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24.4%。 未来几年全球财产保险业将面临增长放缓的局面,而金融危机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之一,因投保人可能减少保险范围并增加自留额,以减少保费成本。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无论从风险层面的环境变化,还是宏观经济及制度环境的变化,都为财产保险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也同时为财产保险业务开展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短期内,受世界宏观经济放缓以及中国监管方式转变的影响,中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幅度在未来几年内不会过高。但就长期而言,财产保险行业仍会保持高速的增长。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产险业基数较小,待开发的市场很大;二是产权控制日益明晰;三是个人资产的迅速增长以及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为财产保险提供了强大的购买力支撑。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国内保险业的超高速发展得益于两个因素:第一,保险业务从无到有,市场空间广阔,易于开拓。第二,计划经济体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保险市场特别是企业财产保险市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从保险供给方面看,经历了由政府经办保险向商业保险的转变,其带来的积极结果是,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保险人的垄断市场发展到多家国内保险机构并存的寡头垄断市场,国外保险公司有限度地在中国开展保险业务。保险人以利润最大化和规模扩张为基本目标,利益驱动成为保险发展的内在动力,财务核算成为保险人加强业务管理的中心环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由独家垄断向寡头垄断的变化并未给财产保险带来新的生机,突出表现在,各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域是争夺传统业务市场,“老三险”竞争十分激烈,而新险种开发严重滞后。从保险需求方面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保险公司开始摆脱行政束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规模扩张和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目标的独立法人,经历了由政企不分向“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方向转变。保险需求方经营地位的转变对保险市场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一方面企业必须承担自身的全部风险,分散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财务核算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行政部门不能再对企业的日常开支作出硬性规定,分散风险方式的选择由企业在对风险财务成本进行认真核算的基础上自行决定。 这种变化给供需双方带来的共同变化是都摆脱了行政束缚,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以盈利为目的是供需双方的基本经营目标,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是供需双方加强管理的重点环节。从保险角度看,这种变化给供需双方造成的不同影响是:第一,保险市场已经成为买方市场,保险需求方在保险市场中居主动地位,保险供给方必须满足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第二,保险需求方需要权衡成本效益而选择分散风险的方式,保险供给方确定保险产品的价格必须寻找供需双方的利益结合点。第三,保险需求方分散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保险标的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条件差异很大、风险各异,需要保险供给方对此进行风险定量分析,有针对性地调整保险价格。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保险供给的险种少,供给价格缺乏弹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汽车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州市汽车保险

场调查 报告目录姓名:李世磊 学号:20131804209 班级:13级汽营(2)班完成时间:2014.5.28

一、引言 二、数据统计 三、数据分析 四、我国汽车保险发展状况分析 五、未来我国汽车保险发展趋势 六、结论 一:引言 一):调查背景 此次汽车保险市场调查开始于2014年5月21日,;利用五天的时间,在5月25日以滁州市消费者群体为中心,完成调查任务。通过汽车保险市场调查,可以科学、系统和客观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市场营销的资料、数据和信息,使汽车营销企业能够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决策;可以掌握竞争者的态势,使汽车营销企

业在竞争中知己知彼,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可以发现新的需求和机会,几时地开发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去满足这些需求;还可以了解到宏观上的国家政策、法律和法规的变化对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预测未来经济走向,抓住发展机会。总之,汽车市场调查是汽车营销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市场调查已成为各大汽车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此次调查是对社会环境、市场需求、产品、市场营销活动的信息进行判断、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并进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运用到了市场调查中的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涉及各个行业,最后整理综合所有资料,得出分析报告。 二数据统计 由于调查人物较多,所以随机抽取5份来做数据统计

三、数据分析 1、投保认知数据的分析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车主在使用车辆的过程中最担心出现的风险是怕造成第三者的损失和本车受损,造成第三者损失的风险比较的注意,这也是全国的车主很关心的问题,随着全国公民对人权意识的提升。当自身的财产和人生受到损伤时,会尽最大的努力捍卫自己的权利。发生交通事故后,也很容易导致汽车的损失。所以车主们在造成第三者受损和本车受损风险方面比较的在意,由于本次调查的对象属于私家车主。所以车主在本车乘客受伤风险方面也不是很在意,但这只局限于货车和私家车,对于客运汽车,事实并不是如此。 现在车主在为自己的爱车上保险时大多数认为还是比较的方便,究其原因是现在的4S店和保险公司售后服务工作做的很好,营销人员都会向顾客推荐险种,全权代理的服务让顾客们感觉到方便,所以,大多数车主在位自己的爱车上保险时都会选着在4S店或保险公司,

关于财产保险社会调查报告经典范文五篇

关于财产保险社会调查报告经典范文五篇 社会调查报告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研究得来的情况真实地表述出来,下面是由学习啦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产保险社会调查报告 ,仅供查阅. 财产保险社会调查报告精选(一) 年以来我财产保险公司开创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功能作用不断增强;市场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创新取得了新的突破;发展环境有了新的改善,保险监管不断完善和加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同发达地区相比,我财产保险公司发展仍然存在困难和不足.因此,研究我财产保险业运行情况,深入分析财产保险运行特点和趋势,准确反映财产保险市场发展导向,制定我财产保险公司运行发展的战略,成为公司运行发展的共同需求. 一、近年来公司运行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基本情况 过去三年是财产保险公司的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三年,虽遇到较大的困难,但取得较好的成绩.财产保险公司干部职工在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公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1.保费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保费收入累计达到**亿元,完成董事会下达保费计划的106.86%;15家省级分公司全部超额达成保费计划,全年实收保费累计达到亿元,应收保费控制率达到2.25%,低于董事会下达计划5.75个百分点,领先于行业水平.公司市场份额占到2.12%,排名市场第8位,15家省级分公司全部进入当地市场前6位,市场话语权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2.投资收益保持良好水平 去年,面临资本市场低迷的不利形势,公司及时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加大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和杠杆操作力度,同时采取有力手段,积极应对利率和汇率变动风险,投资收益保持了较好的水平,成为全面达成经营计划的重要一环.全年累计资金运用余额达到65.11亿元,实现投资收益1.81亿元,账面浮盈0.99亿元,投资收益率为4.97%,高于董事会下达计划1.47个百分点,其中:委托投资实现收

我国财产保险业市场结构分析

我国财产保险业市场结构分析 一.引言 1980年,我国的保险业开始恢复,从那时起,我国的保险业开始了迅猛的发展。从1980年4.6亿元的保费收入到14年5330.9亿元的保费收入,平均年保费收入增长高达24.67%,远超过GDP的发展速度。但是,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的保险市场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市场呈现垄断,经营效率低。我国政府为了保证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在保险业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坚持把推进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从中可以看出,保证保险行业优化升级的重点就是实现保险业产业结构升级。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通过对我国的财产保险业市场现状分析和市场结构分析, 二.理论基础 市场结构理论: 该理论是于1933年由美国哈弗大学的张伯伦(E.H.Chamblin)和英国剑桥的罗宾孙教授(J.Robinsen)提出的,他们分别提出了“垄断竞争”思想和“不完全竞争”思想。该理论是指市场内价格和竞争激烈程度等因素对市场组织产生影响的特征。市场结构理论显示了市场的垄断及竞争程度。由市场结构理论衍生出了对市场的四种分类: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 三.研究背景 我国保险业市场结构发展历程和现状 从1980年开始分为三个阶段: 1980-1985 完全垄断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1980年开始恢复营业。我国国内的保险业务也由该公司垄断。当时,我国市场也呈现出以下特点:保险市场具有垄断性,产业保险与人寿保险统一经营,产业保险比例远超人寿保险。由于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保险业市场供需都快速增长,这直接促成了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从保险业需求角度来看,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导致我国保险业需求也大幅增加。我国经济体制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计划经济对保险业需求的压制也不复存在。从保险市场的供给角度来看,自从我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营业以来,一方面,该公司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对公司实施企业化管理。这一改革大大加强了公司的管理经营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保险业供给水平。另一方面,人保公司为了扩展公司业务,开始大面积建筑分支机构,从而保险业从业人员也大幅增加。1986-1991 引入竞争 在该阶段,我国保险业市场主体大幅度增加,保险业市场规模和供保能力也得到很大水平提高。保险业市场的垄断局面也在这一时期被打破,1991年太平洋保险公司成立、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成立。这些保险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保险市场从完全垄断市场向寡头垄断市场进行转变。 1992- 多元化 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保险市场也逐步与世界融合与接轨,从1992年开始,我国成立的保险公司不仅有我国独资的保险公司,还有外资保险公司和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这标志着保险也市场主体从寡头垄断向多元化发展。也意味着我国国内保险业市场竞争越发的激烈。从1992年开始,我国保险业市场也发生了几件标志性的事件。1992年,友邦保险中国分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它带来的不仅是市场主体增加,而且还引入了代理人进行营销,大大加快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1995年的《保险法》发布和

财产保险发展现状

一、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发展现状 从194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再到文化大革命后保险公司业务几乎停办,之后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1980年开始逐步恢复停办了二十年的国内保险业务,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直到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日益繁荣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民众对风险保障的意识也有所提高,保险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迅速,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保险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617.2亿元。截至3月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5.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0%。可以说保险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只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保险行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财产保险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就拿车险来说,车险保费占我国当前保险公司业务的70%以上,我国财产保险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和车险的快速发展分不开,而车险的快速发展又得益于我国高涨的汽车销量,同时交强险的推出也是促进车险发展的一个因素。在企业财产保险方面,随着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企业财产保险的需求也不断上升,还有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快速发展,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增多,也使公积金贷款保险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产保险公司会遇到很多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我国财产保险市场一直处于一个垄断的地位,根据往年的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数据统计,中国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财险、中华联合、中国大地五家加起来的市场份额就超过了70%多,而外资保险公司经营财产保险的有19家之多,但是通过对比最新统计的2010年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数据(图1),外资市场份额仅占1%左右,而五大财产保险所占的市场份额跟全球其他保险业较发达的国家相比也明显过高(图2)。 其次,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的技术方法,其目的是直接有效地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1]。当前保险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风险管理的问题也愈发重要,但是当前我国国内保险公司风险人才缺乏、风险管理理念落后是一个明显的事实。 第三,我国的保险代理人制度存在明显缺陷。代理人和保险公司是代理关系,这样对于代理人并没有很好的保障,同时代理人考试的准入门槛并不高,因此代理人普遍素质不高。而保险代理人素质低下又会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造成不良的影响,损害保险公司的形象。 第四,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产保险公司发展迅速,但是单从保险深度和密度两方面对比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同时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产品以及费率、投保方式、可保范围等都需要持续的创新来适应整个保险业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