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论文《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论文《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论文《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论文《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情绪与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城环学院--地理科学--2010--王祥

【摘要】情绪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正面情绪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负面情绪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应强化情绪管理,通过进行自我安慰、学会适度宣泄、参加体育锻炼等途径来促进身心健康。

【关键词】情绪管理学生身体健康学生心理健康

俗话说:“情急百病生,情舒百病除。”可见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情绪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可以说情绪主宰着学生的健康。

一学生身心健康的标准

健康不仅要求身体(生理或躯体)健康,还要求心理健康。若无心理健康,人的价值就会降低。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既是身体健康的反映,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健康的心理既有防病、抗病的功能,又会对疾病的治疗、康复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只有身体与心理同时健康,才是一个幸福的健康者。

1.学生身体健康的标准

(1)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评价

学生身体健康是通过医学检查、生理生化指标检测、人体测量、身体素质测试和健康行为调查等方法获得健康状况的数据,并且与同类人群的正常健康状况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得出身体健康状况的准确信息。身体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生理生化指标正常,没有疾病或身体不处于虚弱状态。人体测量是体格检查的一项内容,是测定人体各部位形态的一种检查。内容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四肢长度和围度、径长及肌力等。通过人体测量,可以了解人体发育状况和特点。身体素质是指肌肉在活动中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平衡、反应、准确、韵律等功能、能力。

(2)学生身体健康的指标

1980 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标准如下:①精力充沛,对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不感到过分的疲劳与紧张;②乐观积极,乐于承担责任;③善于休息,睡眠好;④应变能

力与适应环境能力强;⑤有一定抵抗力,能抵抗一般性疾病;⑥体重适当,身体匀称;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⑧头发光泽,无头皮屑;⑨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⑩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

学生的身体健康不仅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标准,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安全、圆满、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

2.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学生心理健康的依据

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学生对客观环境,特别是对学校内部环境良好适应的心理状况。它是一种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

(2)学生心理健康的指标

一般而言,学生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指标:①具有健康的思想道德境界;②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③具有个人与外界一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④具有积极稳定的情绪;⑤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⑥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⑦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情绪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人人都有情绪,有正面情绪,也有负面情绪,两者都与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的情绪波动和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是紧密相连的,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1.正面情绪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1)正面情绪能够促进学生保持欢乐、愉快、高兴、喜悦的情绪体验

这些情绪的出现,能提高大脑及整个脑神经系统的活力,使体内各器官的活动协调一致,有助于充分发挥整个机体的潜能,有益于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心情愉快会改变一个人的青春容貌,使人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保持心情愉快可以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有助于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

(2)正面情绪能够促进学生增强机体活力,从而提高免疫力

良好的情绪可以减少和消除对肌体的不良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脑垂体,保持内分泌功能的适度平衡,从而使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更加协调、健全。

2.负面情绪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1)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负面情绪是人体心理的不良紧张状态,往往会因过分刺激人的器官、肌肉及内分泌腺而损害人的健康。学生面对快节奏的生活、紧张的学习和巨大的压力,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焦虑和忧郁。当焦虑、忧郁产生时,人体胃肠蠕动会减弱,消化液的分泌会减少;焦虑、烦恼、发怒等消极不良的情绪往往会引起或激发某些疾病的发生;过分的抑郁或恐惧,会导致高血压、胃溃疡等多种疾病;更为重要的是,消极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从而会增加患上癌症或其他疾病的概率。由此可见,负面情绪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危害。

(2)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处在青年期的学生,心理上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情绪起伏波动大,情感体验丰富复杂,容易陷入情绪困扰,长期持续的负面情绪还会严重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学生处于负面情绪时,在过度的情绪反应或持久性的消极情绪作用下,神经系统的功能会受到影响。突然而强烈的紧张情绪的冲击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使人的意识范围变得狭窄,正常判断能力减弱,甚至有可能使人精神错乱、神志不清、行为失常。持久的负面情绪会使人的大脑机能严重失调,严重影响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它会促使一些病症产生,如:焦虑症、社交恐怖症、抑郁症、自杀心理等,甚至诱发神经症和精神病。

三强化情绪管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负面情绪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它在学生的内心就会不断地累加,从而影响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行。因此学生要学会情绪管理,通过自我安慰、适度宣泄、体育锻炼等途径,消除负面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1.进行自我安慰

自我安慰法又称自我慰藉法,关键是自我忍耐。学生在遇到挫折。如:考试不及格、评功评奖无望、受到纪律处分等,且经过主观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可通过自我安慰以缓解内心的矛盾冲突,解除焦虑、抑郁、烦恼和失望等负面情绪,保持内心平衡。当负面情绪产生时,可用“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话语来进行自我安慰,从而摆脱烦恼,及时缓解和消除负面情绪,控制负面情绪的蔓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学生年龄小,缺乏处事经验,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情绪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加之复杂的自身和环境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

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学生要通过自我安慰来调节自身情绪,缓解内心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2.学会适度宣泄

在学校中,面对封闭而又紧张的生活环境,加之严格的日常管理制度,学生们容易遇到各种矛盾和冲突,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控制和疏导,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学生应学会适度宣泄,缓解内心矛盾,从而使压抑和沮丧的心境得到缓解和改善。适度宣泄是对负面情绪进行缓解和疏导的好方法,具体分为躯体宣泄和心理宣泄两个方面。躯体宣泄,如哭、击打非破坏性物件(如枕头、沙袋等)、参加文艺活动等。这种方法可使心里的愤怒得以释放,减轻心理压力。心理宣泄,是指通过借助他人来调整个体的情绪。向可依赖的人(家人、朋友)倾诉苦闷、写信、与朋友讨论等都是很好的方法。长期压抑负面情绪,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导致其生理功能出现紊乱和下降。所以,为了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要学会适度地宣泄,但在进行情绪宣泄时应严格遵守部队的规章制度,注意场合和身份,适度宣泄,确保宣泄无破坏性。

3.参加体育锻炼

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其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一,体育锻炼是消除心中忧郁的好方法,体育锻炼可使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去,从而转移和减轻原来的精神压力和消极情绪;同时体育锻炼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加深肺部呼吸,使紧张情绪得以放松。因此,积极的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可以从锻炼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并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正面情绪状态之中。其二,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满足我国未来军事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光智、王光保、钱永才.军人心理学与应用[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2]孙孝凡.情绪波动与健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3]赵佩漩、赵泽波.论青少年的情绪与心理健康[J].科教文汇,2008.5

大学生消费心理学论文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阶段经济来源受教育经历和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使其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 的消费群体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要群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也是未来我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对未来我国消费文化的构建甚至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只有掌握大学生独特的消费现状,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他们消费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才能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负责的消费观,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大学生消费的总体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消费状况,日前,笔者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进行了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600 份,回收有效问卷548 份,问卷回收率91.33,并同时进行少数案例的个案访谈本文所引用的数据均来自此次调查及访谈。 1.消费来源上,主要来源于父母 调查结果显示,85.4,的学生日常消费完全来源于家长,12.5,的学生父母和个人共同解决,0.9,完全个人解决,1.2,来源于国家贷款奖助学金或社会亲友捐助父母的经济资助仍然是大学生最重要的消费来源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消费来源于家长,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或社会兼职来赚取生活费。 2.消费水平上,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调查结果显示,月消费总额 600 900 元的学生占 53.2, ,900 1200 元的学生占 34.6,,600 元以下的 6.5,,1200 元以上的占 5.7, 人均月消费额为 865 元87.8,的同学生活费集中在 600 1200 元这个阶段,600 元以下和

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汇总

【心理科普:大脑的心理秘密】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这是对成人而言,所以学习20到30分钟后就应该休息10分钟。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点家务,10分钟后再回来继续学习,效果会更好。 【心理常识:别人没有你想象的快乐】斯坦福大学心理研究发现:我们总是有低估他人负面情绪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总认为别人春风得意,而倒霉的那个总是自己。这是由于我们自身有关注负面信息的倾向,还有就是在交际中对方戴着快乐的面具刻意隐藏。别人并不像你看到的那么风光,知道吗? 【心理技巧——心里不开心,动笔写下来】这是个漂亮的疏通方法。因为“写”这个动作,本身具有觉察、及统整思绪的功用。“写”,能将情绪能量从虚无的“下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次,也就是说,由原先感觉“我心中波涛汹涌”到“我知道怎么回事了”,焦虑下降,也就启动情绪疗愈。 【心理技巧:演讲前含口温水有助缓解紧张情绪】发言时的紧张来自内心的恐惧,说到底是太在意自己的表现、追求“完美”导致的。因此,放低标准,允许自己“出错”,是克服紧张情绪的第一步。另可在发言前几分钟含一口温水在嘴里,让它停留两分钟再吐掉。这样可润滑嗓子,还能帮助舌头和口腔的肌肉放松。 【自我成长的8个贴士】1. 成功是因为态度。2. 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3. 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4. 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5. 我们不改变坏习惯,坏习惯将控制我们一生。6. 你越努力,你的运气就越好。7. 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8. 有梦就会实现!你哪条做得最差? 【恋爱心理:亲吻】跟女生初吻如何不被抗拒,并且感到甜蜜呢?女孩都是矜持的,因此不急着把嘴凑上,可以先吻额头,然后鼻尖,接着是耳朵或脸颊,最后才吻嘴唇。这样的步骤可让女孩舒缓紧张的心情,为初吻找到顺理成章的理由,并且她会欣赏到你的贴心。毕竟,浪漫也是一种礼貌。 【女朋友比自己吸引人的童鞋杯具了】英「每日邮报」报导,研究发现:感情中如果女方外貌比男方吸引人,这段感情可能注定会失败。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这个现象。他们正在研究人们是否真的倾向与自己吸引力相当的人配对。研究人员柏里斯表示:感情是否持久,似乎由女方主控。好吧,我想说这研究不适合中国! 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也有一些必须要放弃的东西。放弃与坚持,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

消费者心理学论文

浅谈绿色消费者心理与行为 摘要:绿色消费是当前正在全球蓬勃兴起的一个新兴消费领域,也是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充分研究绿色消费者独特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分析绿色消费市场的现状和问题,对适应和促进绿色消费潮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绿色消费者独有的心理特点﹑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绿色消费者绿色需要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关注,对安全、无污染、高品质绿色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绿色消费概念一经问世便立刻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花钱买健康就是这种消费需求的标志性反映。人们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还应包括生态需要在内。恩格斯曾经把人们的消费需要分为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三种类型。消费需要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变化,反映着消费质量的不断提高。绿色消费的日益普及,生动地说明我国人民的消费类型正由生存型逐步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过渡。我们所提倡的绿色消费就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提高、生态保护的路子。 绿色消费是人类消费活动得到大自然无情报复之后的觉醒,是全新观念的理性消费,是带着环保意识的消费。伴随着绿色消费的发展和人们消费层次、消费方式的转变,对绿色消费的研究就显得颇为必要。而消费者作为消费过程中的主体和第一要素,在其中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只有充分研究和了解绿色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及影响,才能为预测绿色消费行为、开展绿色营销以及推动绿色市场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切合实际的科学依据。 2. 绿色消费者的概念及其分类 2.1 绿色消费者的概念 绿色消费者是指那些关心生态环境、对绿色产品和服务具有现实和潜在购买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心理学与我》 苏格拉底说:“人类最大任务就是——认识自己!”我觉得认识自己首先要从认识自己心理开始,要了解自己想什么,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想,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想而不这么想。在我求索中,我发现学心理学可以帮我认识自己的心理.。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生活中,我会因为和老朋友见面而兴奋,会因为和舍友吵架而郁闷,会因为没人理解而孤独……这是为什么呢?在心理学上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首先,心理是由刺激引起的,是刺激引起的电脉冲在神经系统上传播的结果,是生物电流在神经系统中传播所引起而产生的,是刺激在细胞膜上引起的电流在神经系统中传导所引起的,是神经系统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因此,神经系统是心理产生的工厂。 其次,刺激通过感觉被编码成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场,从而影

响人体的体态变化。人的感觉是非常有限的,就种类而言,只有五种感官。就感受幅度而言,只能感受一定强度范围的刺激。 其三,通过感觉而“搜集起来”的几种物质特性被知觉综合起来进行的反映,表象则是对物质过去到现在的整体认识的总结,想象是在过去表象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可能形态进行的预测。 其四:思维对事物特征的“加工”。由此可见,感觉是其他心理现象大厦的“地基”,其他心理现象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与此同时记忆把事物的特性“录入”大脑的过程;录入的内容有的建立了与其他原有内容的联系。意识和潜意识是经过记忆过程的事物特征的“存贮库”。能够回忆起来的内容是暂存在意识中的内容,不能够回忆起来的内容是存放在潜意识的内容。 其五:语言与行为都是人的一种“体态”,只不过是高度组织化了。心理通过神经系统调控人的外在肌肉就形成了“体态”。人们主要通过体态变化来推测和探知人的心理变化和作用,他是心理运动的外观。 其六:能力将心理功能在行为结果上反映,智力将心理功能在思维成果上反映。气质将心理状态在人的体态上反映。需求将生物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心理上反映。有了需求就有了动机,动机驱使我们达到我们的需求。当新认知与已有知识碰撞时,我就会有了这样那样的情绪,像前面提到的兴奋、郁闷、孤独等。在有了这样那样的情绪之后,我们会将它固定下来,这就产生了情感。一感觉到该事物就会主动认为该事物好或坏。

心理学论文之应对挫折

(一)定义:挫折是指人们在有{HYPERLINK "https://www.doczj.com/doc/c218006030.html,/view/652289.htm"|目的的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的障碍。心理学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二)原因:造成挫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客观的外界因素;一是主观的内在因素。 (1)外界因素即环境因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恶劣气候、各种事故等难以预测和左右的外界条件,是产生挫折的自然环境因素。但人的挫折的产生更多的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如人际关系紧张,才能没有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与父母的隔阂,出境孤立。目标混乱的一些人为的限制。 (2)内部因素即个人生理、心理因素带来的限制和阻碍。 1. 生理条件的限制. 2. 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指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不能同时实现,必须选择其一。这种选择过程容易产生心理矛盾,造成挫折。社会经验不足处理问题的方法片面,缺乏有关的相应知识,也是造成挫折的原因之一。能力与期望相矛盾也容易产生挫折。青少年学生常常过高估计自己,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或计划,结果因能力有限,目标无法达到,而自己又难以认识,因而产生挫折情绪。 实际上挫折是人的一种自我的内心感受。错值得产生是当事人对动机与目标关系的认识、评价和感受,与旁观者关系不大。因此,挫折的产生与一个人的动机、需要、抱负水平、对成功的预期有重要关系。由于挫折表现为一种主观的情绪感受,因此它与个人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排解力有很大关系。同样的挫折情景,由于主体的认识不同,承受能力不同,产生的挫折体验也不同。 (三)挫折的适应方式 (1)攻击可分为直接的攻击和间接的攻击,也可以分为口头的攻击、文字的攻击或是动作的攻击。 (1.1)当一个人对你说:“你看你,怎么搞的,一天到晚就是不三不四的。”你听了很生气,啪地一拳打过去,这就是一种直接的攻击。 有时候直接攻击不一定用打的方式,也有用文字或口头攻击,也就是用骂的方式。 当然,攻击的方式还有间接的攻击,“指桑骂槐”便是间接攻击的方法之一。 (1.2)个体活动受挫,产生挫折体验时,其心情是不愉快的,甚至是痛苦的。为从这种痛苦和紧张不安中解脱,个人均会从自身的经验中学会许多相应的行为方式,这就叫挫折的适应方式。它们有的具有良好适应的性质,有的具有不良适应的性质。由于这些行为方式在性质上都是防卫自身免遭挫折伤害的,所以亦称防卫方式。 1.发泄个体受挫时常因愤怒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这种以攻击性行为把自己的愤怒、怨恨等紧张情绪释放出来以恢复心理平衡的方式,就叫发泄。这是对挫折的一种特殊反应。攻击性行为不只是挥拳动脚。一个鄙视的笑脸,一句刻薄的话语,都可使对方难堪,使自己的怨恨得以发泄出来,均是攻击。攻击的对象也并不总是造成受挫的当事人或物,有时会将怨气发泄到无辜者身上。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将怨恨的情绪、攻击性冲动强予遏制,对人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职工说怪话、发牢骚、怨恨领导等行为在这种意义上说是正常的,因为这是职工在学习、工作等活动中受挫折之后十分自然的行为。问题是领导者应如何加以疏导,让职工学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去宣泄自己的紧张情绪,以合理的方法、积极的态度去认真地解决问题,克服受挫心理。

设计心理学论文参考

设计心理学论文参考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下面是设计心理学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对产品的使用不再局限于满足生理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设计理念也从以机器为本转换为以人为本。在设计活动中,设计师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宗旨,因此,设计心理学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国内外的学者对设计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国外,设计师已经从设计的各个角度出发,为设计心理学编写了一些基本的定义。 心理现象的学者之一赫伯特A西蒙在《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中提出,设计可以作为一门人机科学的心理学,从而使设计领域将设计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加以关注。在国内,江南大学教授李彬彬是我国最早进行设计心理学研究的

学者之一,在她XX年出版的《设计心理学》中指出,设计心理学研究的是如何在工业设计活动中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遵循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行为规律,设计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以此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有很多学者认为,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学所有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指导设计师如何把握人们的心理状态,特别是他们的消费心理。同时,研究设计师在设计活动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产品对社会的影响,并使这些分析结果为设计服务,使设计能更好地反映和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 对于设计心理学的定义,还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尚无定论,但可归纳出设计心理学的4个基本特征:①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②设计心理学研究设计学领域中的每一个心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形成这些心理现象的相关因素和规律;③设计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指导设计师更好地遵循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开展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从而提高产品的真实需求度;④设计心理学通过对思维和创造过程客观规律的研究,可提升设计师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研究阶段,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设计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通过描述、预测和理解等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洞察

生活中的心理学知识大全

生活中的心理学知识大全 我们的眼泪为何而流? 我们哭泣是因为哭泣会让我们感觉好些吗?或者哭泣能清除掉体内那些让我们感觉压抑的化学物质吗?抑或是如Oren Hasson在他的新理论里面说的那样,一次正确的哭泣能让你受到关注、获得认同? 我们会在疼痛的时候流眼泪,但流泪的目的是什么呢? 一位名叫Oren Hasson科学家最近提出了一条新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哭泣在进化:眼泪可以让外界知道你已经降低了防范。 “哭泣是一项已经高度进化的行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的进化生物学家Oren Hasson说,“我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泪水可以使视线模糊,因而可以降低防范,还可以有效地传递出让对方顺从你的信号, 11有益心理、身理健康的“坏习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就连日常生活中一些公认的坏习惯也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一面。9月1日,英国《每日邮报》为大家列举了11个这样的“坏习惯”。 1.合理发怒有益血压。 没错,生气会让人血压上升。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发现,在压抑的情况下恰当地以愤怒回应,血压不但会维持正常水平,制造压力感的激素———皮质醇的分泌量也会相应减少。

心理学研究表明,愤怒让人多了一份积极的心态和掌控感;该出手时不出手,畏缩不前、极力克制内心情绪,压力激素反而会骤升。长此以往,心脏病就会“盯上你”。 2.电子游戏帮你锻炼。 谁说玩电子游戏让人变胖?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人在玩电子游戏时,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身体因此消耗更多的能量。阿莱特。佩里博士认为,如果不能参加真正的体育锻炼,玩游戏也能帮着减肥,至少比傻坐在沙发上,吃着薯条看电视好,但前提是玩的时间不能太长。 3.说点粗话缓解疼痛。 说粗话是被人不齿的坏习惯,但却有缓解疼痛的好处。心理学家理查德。斯蒂芬博士认为,说粗话和肾上腺素的调节作用有关,它加重了人的侵略倾向。 研究表明,一个人越想侵犯别人,他对痛越不敏感。我们的祖先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接受外科手术时,嘴里都会咬块木板,其实他们完全可以破口大骂,减轻痛苦。 4.偷点小懒助你长寿。 公共健康专家皮特。亚科斯特说,天天早起,忙忙碌碌的人可能过早地“钻进坟墓”。不时地偷个小懒,不仅能减轻工作压力,还是长寿的关键。研究表明,中午小憩片刻比打网球更

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消费者心理学论文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治理学院消费者心理学论文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市场营销082 论文题目:品牌与消费心理 指导教师:

2011年5月28日

摘要 本文通过论述了品牌价值与消费心理的关系,通过分析成功品牌的推广案例,提出了运用消费者心理进行品牌推广的策略。 关键词:品牌推广;消费心理;消费者

目录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国际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品牌竞争, 因此, 实施品牌战略是提高竞争力、加速经济进展的重要举措。在市场营销的整体过程中, 品牌是产品整体概念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都不可缺少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展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品牌已被公认为是企业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 其价值甚至远远超过企业的有形资产。据英国品牌价值咨询公司公布的全球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显示, 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熟悉的“沃尔玛”那个品牌, 其品牌价值由年的亿美元升至年的亿美元, 是目前世界上价值最高的品牌。此外, 电子行业的“谷歌”、“旧”, 饮料行业的“可口可乐”等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也都价值不菲。这些品牌之因此价值连城, 是因为它们在持续的市场营销过程中, 已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稳固持久的良好形象。 在品牌具有如此重大作用的今天, 品牌塑造便成为了公司极为重要的环节。品牌与消费活动具有紧密的联系, 时刻阻碍着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而品牌具有角色感, 即品牌被某种消费群体所喜爱和选择而具有某种特定顾客群的角色特征, 因而在品牌

塑造过程中,客户群的定位及对其心理特点、消费心理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1.品牌价值与消费心理的关系 品牌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不于其他产品和企业的标志。对企业而言,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对消费者而言,它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风险。品牌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在现代市场营销和竞争中发挥着越来重要的作用,正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伍德鲁福曾讲:“只要‘可口可乐’那个品牌在,假如有一天,公司在大火中化为灰烬,那么第二天早上,全世界新闻媒体的头条消息确实是各大银行争着向‘可口可乐’公司贷款”。这正是品牌的价值所在。

生活中常见心理现象及心理分析论文

生活中常见心理现象及心理分析 --------浅谈“首映效应”“破窗理论”“颜色效应” 摘要: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东西标价99而超过100元时就感到贵了不想买了,实际相差不过一块钱,心理作用让我们做出了不一样的决定。有时候我们看到有人对低于自己一点的人会十分鄙视而高于自己很多的人就会点头哈腰,我们会称他们是小人,其实这一切的一切,“生活中的心理学”都可以问我们解答。心理学研究生活中的遇到的现象,通过这样的现象我们来更好的学习运用心理学。 关键词:首映效应破窗理论颜色 正文: 在现在生活中,心理学越来越被人所认识、所重视,一提起心理学,所有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这是那些心里有困惑的、甚至是在精神方面有问题的人才会和心理学有关。一个健康的人或者说,在生活中我们是不会与心理学有太多关系的。其实,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有的误解。只要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心理学的知识。 在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我们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对这个人做出一个判断,而在以后的交往中,这种第一次对他所形成的映像会影响我们长时间对他的判断,而且,无论对方有什么样的表示时,我们都会把他所做的事情用我们第一次对他所形成的观点来进行判断。这就是我问对他形成的第一映像,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首映效应。有一部精彩的电影首映时我们不得不在电影院看,虽然我们花了很贵的门票去看,我们也会认为这是值得的,就是为了抢先一睹为快,这就是首映效应在引领着我们。 在课堂上,起初同学门十分安静地听老师讲解,突然有手机的短信铃声响起。因为是非常搞笑的铃声,所以大家都笑了。老师没说什么,接下来的五分钟里又有两三次其他同学的手机铃声响起。我身旁的一位同学竟然故意调出铃声。 其他同学是因为觉得自己的铃声也很有趣要让大家听一听,笑一笑,还是因为老师没有责备提醒第一名同学,其他同学认为无所谓,而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是一种有趣的生活现象,有人称之为”破窗理论”,当一排完好的玻璃窗墙,如果有一扇窗受到破坏而没有及时修补时,那么其它完整的玻璃窗口也会陆续遭受到破坏,最后这一排完好的玻璃窗墙就会变成一睹破窗墙。当您第一位同学无意中发出手机铃声,而没有受到老师责备或制止时,其他同学默认老师对该行为不会责备或制止,同时由于该行为能引起其他人的笑声而带来某种满足感,于是便会效仿。对这样的现象应当第一次出现时就把它禁止,才不会出现连锁反应,心理学真的是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不同的颜色,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而不同的颜色,也会对人长生不同的影响。例如,黄色,会引起人的食欲。所以,很多餐馆会选择黄色作为餐馆的主体颜色,这样一来,就会就会引起客人的食欲,增加餐馆的收入。而在医院的病房里,人们会选择白色作为主体颜色,因为,在医院的人都是身体不舒服的,那么,他们的心情就难免会烦躁。焦虑,这时,如果采用较为鲜艳的颜色,就会使病人的心情更加暴躁,不

如何应对挫折教育教案-心理学如何应对挫折

如何应对挫折 目的:通过讲授,使官兵正确理解挫折的心理学含义,了解挫折产生的原因,掌握应对挫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经得住各种挫折的考验,使新兵正确对待连队生活中的各种挫折,顺利渡过新兵“第二适应期”。 时间: 地点: 授课人: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就像大海有潮涨潮落,人生也是由失败与成功、不幸与幸运交互堆叠而成的过程。尤其是在充满竞争和各种欲望的现代社会中,挫折更是不可避免。但是面对挫折,有的人镇定自若,坦然面对,有的人却惊慌失措、逃避放弃;有的人愈挫愈勇,在逆境中奋起,有的人却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有的人能做到时过境迁、重新再来,有的人却耿耿于怀,难以忘却。因此,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做到始终以健康向上的心态、百折不挠的意志,经受各种挫折的考验,在挫折中丰富自我,在挫折中完善自我,在挫折中战胜自我,是我们经常遇到而又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挫折的含义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比如有人因入党未成、考学落榜而苦恼,有

人因仕途坎坷而沮丧,有人因情场失意、夫妻反目而灰心,有人因升职晋级落空、评功评奖榜上无名而意冷,有的因误解而感到委屈,这时我们就说他受挫折了。 挫折这一概念包括三方面的含义:挫折情境,指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等情境状态或情境条件,如考核不及格,比赛得不到名次,受到讽刺打击等等。这是造成挫折的情境因素;挫折认知,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这是个体的主观反应;挫折反应,指伴随着挫折认知,对于自己的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愤怒、焦急、紧张、躲避或攻击等等。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三者同时存在时,便构成心理挫折。但如果缺少挫折情境,只有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这两个因素,也可以构成心理挫折。 挫折认知既可以是对实际遭遇到的挫折情境的认知,也可以是对想象中可能出现的挫折情境的认知。例如,有的官兵总是怀疑周围的战友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他会因此而形成与战友关系上的挫折感,产生紧张、烦恼、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引发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既有现实的,也有想象的;既有突发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共同的,也有个别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环境。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激

消费心理论文

论消费心理与包装设计 【摘要】 包装设计也因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本文以香烟为例,通过对消费者消费习惯、购买动机的分析,消费者消费心理活动分为求实、求新、求美、求利、炫耀等,不同的心理活动采用不同的包装定位、造型、色彩设计方法,以适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促进商品销售。 【关键词】:包装设计;心理;消费;商品 【正文】 一理论上研究消费心理对包装设计的影响作用 1.1 消费者的消费动机 商品包装最直接的目标是激发消费者进行购买。制定商品包装计划时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这一目标。消费者决定花钱买东西的行动是在某种动机推动下进行的。人们的行动一般都是由一定的主观内部原因即动机支配进行,而动机又与需要密切相关,动机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需要的体现,是由人的需要转化而来。或者说,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才行动的。消费者到商店购买某种商品是因为他们需要这种商品。例如冬季来临、人们就会到商店购买羽绒服或大衣等物来抵御寒冷等等。 1.2 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 (1) 消费者购买行为既有购买能满足生理和物质需要,也有购买能满足社会和精神需要。例如,购买烟、酒、菜、奶粉、服装、鞋帽等物,基本上是为了满足充饥、营养、保温等生理需要。购买各种书籍,订阅各种杂志、购买彩电、VCD 等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或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要等等。 (2)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时是由一种动机支配的,有时是由多种复杂动机综合支配的。这些动机往往交织在一起构成购买行为体系。满足精神、社会需要的动机常常伴随满足生理、物质需要的动机。 1.3 包装设计中的心理因素 (1) 引人注意是增强包装效果的首位因素。注意是人的认识心理活动过程的一种特征,是人对所认识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现象不是一种独立心理过程,人们无论在知觉、记忆或思维时都会表现出注意的特征。从心理学研究分析,一件包装设计要想使消费者注意并能理解、领会、形成巩固的记忆,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感觉器官的包装中的文字、色彩、图形以及声音等条件的新奇性特征分不开的。 (2)情感与联想是增强包装效果的重要因素。设计师对包装做到醒目并不太

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学后感受

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学后的一些感想 心理学的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们对心理现象虽然都很熟悉,但并非都能有科学的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很神秘。 我们需要一种日常生活的心理学来解释生活中发生的难以理解的事,比如:为什么恋人相处会看不到对方的缺点?为什么我们购物或是消费时总是受广告的影响?为什么有些人在职场上常常碰壁而有些人却过的很好?为什么人会把有些简单的问题想复杂了?女生为什么爱八卦?为什么左撇子总被认为是特例?等等,只要你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许多奇怪的现象。 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地跟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一个是她父亲,另一个是她丈夫。”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心理定势效应造成的:按照成人的生活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势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能找到了正确答案。在心理学上,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使人以一种已有的固定看法根据去认知一个新的事物。 心理定势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积极作用。定势效应能使人在客观事物、客观环境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对人和事物知觉的更迅速、更有效。个体在认识新的事物时,头脑里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正是凭借这些知识、经验,才使个体对新事物认识的迅速、有效,而不至于需要长时期的摸索。知识、经验的可贵正是在这里。特别是人们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所产生的定势效应,其积极作用更是明显。见月晕而知风、见础润而知雨,就是例证。刑侦警察能一眼辨认出小偷、逃犯、走私分子,能从蛛丝马迹中察觉作察人员的多方面的具体情况,也是定势效应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定势效应也能产生消极作用。客观事物千差万别,情况又总在不断变化,因此仅仅凭借已有的经验、知识、认识去认知新的事物,又往往容易使人在认识上出现偏差。“刻舟求剑”就是对这种错误思维方式的比喻。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克服思维定势,使思维更开阔,更深刻,更灵活,更敏捷。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戏剧化的事情。在节假日,商场常常出现打折扣活动。标着原价2000,现价1500。其实真正的原价只有1600,却故意抬高。卖东西价值999,会让你感觉,一千快钱不到。会出现价值判断错觉。这些商场利用人爱占便宜的心理,还有对数字迟钝的判断力。2000比1500大呀,占便宜了啊!999只有三位数,而1000是四位数啊! 学习生活中心理学后我对这些有了一些了解,以前觉得神秘的心理现象虽不能理解透彻,但不会像以前一样,感到茫然。今天的生活是昨天的延续,看一些生活

消费心理学(7)

消费心理学 内容简介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 本书对从事营销、经营、管理实务的企业家是一本必备的工具书,对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及经贸专业学生则是一本实用的专业教材,并可供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各界人士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参考阅读。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 基本发展 知识积累阶段,这一阶段大致从两次社会大分工一直到19世纪。在这漫长的社会历史进化历程中,消费心理科学基本完成了它的基本知识的积累使命。马克思指出:两次社会分工以后“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商品生产和贸易往来促使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程度不同

地开始关注与消费心理范畴有关的问题。伴随人类文明渐进的步履,人们对属于消费心理范畴的有关问题的认识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展开逻辑思维并提炼出一系列理论范畴。东西方思想家至少论及或探讨了以下重要范畴。 消费需要问题。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观点。消费时间与消费习惯问题,在东方,倡导生产要注重消费季节变化和士、农、工、商的消费习惯;在西方,早期思想家也有论及消费时令和消费习俗的朴素思想。消费阶层的划分问题,除了东方的分士、农、工、商为四个消费阶层外,西方的柏拉图也提出了“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奴隶除外)”的观点。此后虽然也有些学者提出不同的分类观点,但他们都受到历史社会局限,没有把贵族、奴隶(农)另列为两个消费阶层。 家庭消费问题,在西方,色诺芬较早分析了家庭收入与家庭消费的相互关系;在东方,中国古代先哲们亦论及了家庭消费的基本问题。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问题,在物质消费方面,中国理论家们围绕主俭还是主奢问题自先秦诸子如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管子一直论战到近代的魏源和谭嗣同;西方重商主义杰出代表托马斯·曼则提出了折中的消费原则,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们则强调节制消费。在精神消费方面,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法国的西斯蒙第等人也较早地讨论了精神文化消费的问题。

谈谈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谈谈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遇到许多与心理学有关的现象。如从众效应、刻板效应、破窗理论等等,这些在我们生活中都是十分常见的。我们应当明白这些心理学知识,并且将其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充分发挥其好的方面,努力避免其坏的方面,能够让我们生活更加幸福和快乐。 有时候一寝室的四名同学都在讨论吃什么的时候,当其中的三个人都已经要确定吃某家餐厅的时候,剩下的一名同学就会在明知道那家餐厅的食品不符合自己的口味的情况之下,但依然会和其他五位同学保持一致。这也与我们从小听到的“三人成虎”的故事相似,大意是说,当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会信以为真。用心理学专业术语来讲就被叫做从众效应。意思是指在群体活动中,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的现象。从众效应也就是我们日常俗语中所说的“随大流”。从我师范生专业出发,在将来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也要充分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阻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使班级上下团结一心,形成优良学风。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有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在那时也要积极避免从众效应负作用的产生。首先,要做到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其次,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解除小组群体的压力,建立鼓励所有成员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不同意见的规则,再次,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注意答案的多样化,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因为在不合理的小组环境里,由于从众效应表现为趋向学习结论一致,而不一定是学习结论正确;部分学生容易与自信或学习优秀的小组成员的观点、思维方法形成一致,而忽视自己地观点、思维方法正确与否,易压制正确思想的形成,窒息小组成员的独创精神;使得个体在群体中容易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使人“人云亦云”。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从众效应,我们反对的是消极的、盲目的从众效应。 在中学的时候,我也遇到这样的情况曾经我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所以在月考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道考试成绩后,有些周围的同学就会风言风语说会不会作弊取得的呢?那时候就会感觉很委屈。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把称之为刻板效应,指那种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我们应当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不刻板。

挫折的心理学论文范文2篇

挫折的心理学论文范文2篇 挫折的心理学论文范文一:浅谈大学生如何应对挫折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很多风风雨雨,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更多时候面临的是所谓的挫折,挫折会使我们感到痛苦,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激励着我们不断成长。如果把挫折比喻成人生的风雨,把大学时代比喻成多雨的季节,那么,当雨季来临时,我们要做的是主动撑起自己手中的伞,而不是等到倾盆大雨湿透全身才后悔莫及!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挫折? 一、学会从容面对、掌控快乐 对挫折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挫折的存在是具有普遍性的,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逆境无时不有;二是挫折和人一样,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会使人痛苦、难受、忧郁、失望甚至堕落,但从积极方面讲,它也是在磨练着我们,给人以教益,让我们不断从中成长、成熟,不断地使我们走向坚强,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所以,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与其闪避、畏惧,不如迎面而上。唯一可取的态度就是从容面对,做到快乐地去掌控挫折带来的烦恼。 二、学会适度宣泄、摆脱不良情绪 宣泄是一种自我心理救护,它可以消除因挫折带来的精神压力,当然,当我们在宣泄的时候,不但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还要

把握好宣泄的分寸。培根说过:“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我身边有一个朋友许多时候宣泄的方式就太过极端了,经常一遇到小事情心情不好就会摔东西,会甩门,会写一些很极端的话。在我看来,这样不考虑时间场合随意宣泄任意宣泄,不仅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所以,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寻找一种适当的宣泄方式,并且要很好地把握“度”,宣泄完了,就应该冷静下来做自己应该做的正事! 三、适当取舍、寄托心灵 其实,来大学这几年里我还发现有时候挫折的出现是由于自己想要成功、占有的欲望太强了,不管在学习、工作还是感情上都想获得“大丰收”,但往往想要的太多就更加适得其反了。由此一来,失落感、挫折感又会油然而生,会使我们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还可能会导致迷失方向,走向绝望。所以,我们还必须学会取舍,在感情上不需要做到让每个人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在学习上不必永远都做第一名;在工作上不必永远是胜者,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有在明白了自己有何求之后,去明智地取舍,并学会放弃,才能摆脱无谓的烦恼,拥有自在的生活。另外,不仅把目标定的太高太多会使我们产生挫折感,往往我把精力太投入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却又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时同样会让我们感到失望,悲伤。因此,在平常时我们可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树立理想信仰。痛苦,挫折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要得到快乐和成功,就必须学会承受痛苦和挫折。生活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像一面镜子,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社会,改变别人,只能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有些挫折看上去很可怕,但是,更可怕的却是我们

普通心理学论文

普通心理学学后感 在得知大一新生可以选修选修课的时候,我就很兴奋,因为看到了一个很想选修的一门课——普通心理学。当提到心理学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新奇,神秘,拥有可以看穿内心的神秘力量……这估计得得益于现在的影视和文学做作品的夸张和渲染。当选修了普通心理学之后,翻开课本,才发现,真正的心理学与电影中的那种,用一个摇晃的老怀表就能把人催眠了的“心理学”有这天壤之别。心理学不仅需要学习心理,还要与人体生理学的只是相结合。虽然与所想象中的有些出入,但是我告诉自己依然要抱着一种认真的态度面对这门学问。当我学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滞后,我开始对对周围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也为一些原本无法解答的问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心理学,是一个拥有庞大而详细分类的学科。普通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以前错误的以为普通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的概括,实则相反,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心理学分为基础理论领域和应用领域。前者包括的分支有实验心理、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八个分支;而应用心理学则包括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八个分支。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心理现象,它都涉及,这让我对这个从十九世纪初叶才被定义,后来逐渐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的年轻的学科感到一丝敬畏之情。 抱着认真的态度,加上一些尊敬之情,我在心理学课学到了第一个心理学内容——“本我、自我、超我”。以前对这三个次回只停留在词汇的表象层面,并未深度考虑其中内在联系与意义。现在,我可以准确说去三者的准确定义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了。 本我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 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 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 本我就像一个儿童,无拘无束,天真快乐,成人世界里的条条框框对他没有束缚力,只要他快乐,一切都得围着他公转;而自我则是一个稳重的成年人,在欲望与理性之间徘徊,寻求那最契合的均衡点;而超我则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是个尊重规矩,严守原则的“老顽固”。三个不同的“我”,有倾向自然的、有倾向文明的,有理性的、有感性的,从不同方面影响着自己。 三个“我”让我认识了佛洛依德,同时佛洛依德又让我了解到了一个概念——无意识——这也成为我第一个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学概念。 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主要的无意识情况有:①确实没有意识到,如视而不见,听而未闻;②曾有所意识但没有与别的意识片段联系起来,因而一过去就丧失了;③对个别情况的意识被组织在一较大片段的意识活动中而没有特别显示出其存在。 我的姐姐的一个习惯——不喜欢豆芽,甚至是厌恶。她告诉我说,她不喜欢豆芽,不是挑食的那种不喜欢吃,而是看到豆芽就想吐的一种感觉,看到豆芽就浑身不自在。当我问及原因的时候,她说她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在上心理学课的时候,老师介绍到了无意识的概念,我当即就拿出手机给我姐姐发来一条信息,告诉她我找到了她不喜欢豆芽的原因了。

生活中的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源自于生活,又能很好地指导生活中的人们,不管是在爱情、婚姻中还是职场、商场中,处处都存着心理学的影子,在这些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较为有趣的心理学问题,比如虚荣,自杀,恋母(父),追星等等。 1.虚荣——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性 虚荣,即指一味追求外表光彩的心理。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爱慕虚荣,男人大多追求自己的名誉、地位、款子等,女人更多的追求自己的衣着、容貌、老公等。 尤其在如今这个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社会,人们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解决温饱,已经不能像老子在《取舍》中所言:“难得之货使人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因为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在任何方面比别人落后一等,一定限度的在道德与法律之内的虚荣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追求轻则道德沦丧,重则有可能踏入罪恶深渊 如果想要挽救自己,只能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1.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永远不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炫耀自己,也不会沉迷于那种徒有虚名的假象里。 2.丢掉攀比心。盲目地去跟他人比较,心理永远都无法平衡,并且还会促使虚荣心越发强烈。如果实在想要比较,就跟自己的过去比,看看自身是否有进步或倒退。 3.尊重自己的人格。崇尚高尚的人格,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永远不会让虚荣心站在自己的头顶 2.自杀者的内心挣扎 自杀,是腐蚀心灵的毒蛇。处在常态生活作息中的人们,对自杀问题的重要性一向认识和估计不足。人们从来没有想到全世界每天至少要有一千人死于自杀。美国现实在各种死亡原因中,自杀致死占第8位。美国每年死于自杀的有30多万人之多,而自杀未遂者更是多不胜数。 据权威性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自杀发生率最高的国家,竟达到每年10万人口中有25名(如:挪威、瑞典、丹麦等);低发生率国家每10万人口中有10名(如: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等)。就性别而言,各国男性普遍高于女性3倍。就我国而言,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6% 如何摆脱不良心理的侵蚀: 每一例自杀案件的当事人,都有不同的动机,但是,他们不想活下去的最终目的却是相同的。那些厌生弃世者,绝大多数性格内向,心中有解不开的结也不愿与人交流向人诉说,他们感情脆弱,心理上不能承受不幸的考验,当他们的某种愿望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时,便选择了“自杀”这条“自我解脱”的不归路。 据20世纪末的一次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数十万人死于自杀。据行家评说:社会越是发展,科技越是发达,社会竞争越是激烈,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将越大,因此,自杀的隐患也越明显。像欧美发达国家,自杀的问题更严重。为此,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自杀问题亦不可忽视。如在一些城市中,都设立了由心理医生担纲的“心理热线电话”,这些专线电话的开通,的确为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提供了便利,为他们排了忧、解了难,间接地挽救了很多宝贵的生命。 因此,专家提醒那些性格内向、孤僻的人,应学会心胸开阔,遇事不惊、处世泰然、多学他人长处。比如,冰心老人就是我们的榜样:她性格爽朗,心境愉悦,不论遇到什么挫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