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1 唯物辩证法(高考押题)

2018年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1 唯物辩证法(高考押题)

1.习近平指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生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这一论断符合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④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A

【解析】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说法错误,人们根据事物固有属性创造新的联系,而非根据自身需要,排除;④说法错误,联系具有条件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为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某市积极探索创新“互联网与交通”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创新实现约租车与巡游出租车的共同发展,巡游出租车主要提供基本服务,约租车可以发挥其灵活、高效的优势,弥补巡游出租汽车供应的不足,成为巡游出租汽车的有益补充。这一创新历程表明

A.创新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B.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C.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答案】B

3.周国平,善以哲学家的洞察力来思考生活、揭示真谛。他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人皆有弱点,人生皆有缺憾,正是在对弱点的宽容和对缺憾的接受中,人才能幸福地生活。“把弱点当作根据地”蕴含的哲理是

①承认人生会有坎坷,但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变

③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不可能解决缺憾问题

④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皆有弱点,人生皆有缺憾,正是在对弱点的宽容和对缺憾的接受中,人才能幸福地生活”体现了矛盾的观点,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同时也体现了我们要正确的对待人生坎坷,要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创造幸福生活,选A;③强调了主要矛盾,④强调了量变,都与材料无关。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

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农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打造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这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有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②社会治理方式要适应变化的客观实际

③从矛盾的特殊性归纳出矛盾的普遍性

④以矛盾普遍性为指导解决矛盾特殊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5.“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对民族地区的扶贫就是要找准穷根,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需要从“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到“滴灌式”的精准扶贫转变。这启示我们要

①着眼全局,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④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认清事物主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扶贫的目的是通过促进贫困地区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所以体现了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②正确;对于贫困地区,需要从“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到“滴灌式”的精准扶贫转变,体现了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③正确,选D;①强调了整体,不选;④强调了矛盾的主次方面,不选。

6.随着人类创造财富的速度进一步提升,人们制造垃圾的速度也在空前发展,《全球废弃物管理市场评估》报告显示:100年以后,垃圾年产量将超过4000亿吨。人类正在采取废物再利用的方式把大多数垃圾变为新的资源。这体现了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7.心理学上常把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指向于内者称为内向性格,但这并不是说内向的人在所有时间所有场合都内向,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场合他同样可以表现出外向,只是大多数时间和场合表现内向罢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内向与外向之间的相互排斥是相对的

②性格中的不同特征可以相互分离以维持均衡

③内向与外向之间存在由此达彼的桥梁

④人的性格在不同时间、场合下表现为不同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并不是说内向的人在所有时间所有场合都内向”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体现了二者的同一性,不是相对性,①不选,③正确;②“性格中的不同特征可以相互分离”不选,因为分离依然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材料强调了同一性;④正确,材料中某些场合表现为外向,有些场合表现为内向,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选D。

8.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只有避开矛盾才能顺利地实现目标

B.要做好量的准备,促成事物的质变

C.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挫折和困难

D.要善于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和优势

【答案】C

9.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它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认为人由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

构成,阴阳二气的动态平衡受到破坏,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病因,既有同病导治,也有异病同治,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的辩证法智慧有

①坚持从整体出发,注重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处理问题

②坚持辩证法的否定观,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创新

③要注重事物量的变化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④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体现了坚持从整体出发,注重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处理问题,“根据不同病因,既有同病导治,也有异病同治”体现了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①④正确,选B;②④与材料无关。选B。

10.制定《慈善法》传递民意的同时,也释放了多重利好民生的信号。《慈善法》是鼓励人人行善的,“人人应具善心,善举人人可为;只有人人向善,便能够社会向善;只有人人参与,便能够社会参与”。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了慈善的发展:

①总是要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②符合人民根本利益而具有不可抗拒性

③要通过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④总是处在平衡和统一的变化过程中发展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人人应具善心,善举人人可为;只有人人向善,便能够社会向善;只有人人参与,便能够社会参与”强调了每一个人都要发挥作用,体现了要通过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同时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定能够成功,选B;①④与材料无关。

11.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强调,只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铺就信息畅通之路,不断缩小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的信息鸿沟,才能让信息资源充分涌流。这表明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②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

④量变对于事物发展全过程来说更为重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12.民生银行颠覆传统,研发投产了三大数据产品部署在移动端,用户可在任何时间、地点接收与业务相关的任何数据结果。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决策效率,

还实现了与银行各层级员工的零距零,优化了银行内部各项业务关系。这说明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数据产品作为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②人们可以改变客观联系,利用数据产品建立新的联系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民生银行适应大数据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大数据密切了银行、用户、员工之间的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13.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普遍接入,使大量数据的获取、聚集、存储、传输、处理、分析等变得越来越便捷,大数据分析成为热门话题。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就在于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关联,从而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定。这说明

①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②现实联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对各种不同的具体联系加以研究

③立足人的能动创造,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具体联系

④把握事物的多样性对人们作出正确决定有重要意义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就在于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关联,从而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定”体现了现实联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对各种不同的具体联系加以研究,把握事物的多样性对人们作出正确决定具有重要意义,②④正确;①不选,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③与材料无关。选C。

14.一个由中、美、俄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给食盐施加20万大气压,生成了一些“不可能”的物质如氯化三钠和三氯化钠。按照传统化学教科书上的规则,这些物质本不该存在。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表明人们能

①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而显示其实践的能动性

②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及其适用条件和范围

④依据主观意愿决定客观事物的变化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是科研人员进行创造性思维,通过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所取得的科学实验成果,该实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实践是主观能动性,①②说法正确。规律是客观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③说法错误;④夸大了人的主观意识,是唯意志论,错误;本题选A。

15.关于汉字“射”与“矮”,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人认为,身为一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