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卷

上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卷

上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文物就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能够反映古代中国丝绸之路历史的是()

A . 图一:商朝司母戊鼎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

B . 图二:西汉滇王之印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C . 图三:秦朝兵马俑陕西西安出土

D . 图四:东汉铜奔马甘肃省武威雷台出土

2. 假如你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你不可能碰到的事情是()

A . 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 . 可能被流放国外10年

C . 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 . 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3. 学了“百家争鸣”后,同学们开始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

①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社会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4.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

逊风骚”。其中的秦皇汉武在巩固统一上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②都派人出使国外,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都派兵出击匈奴

④都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5. 中世纪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 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B . 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C . 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 . 当时老百姓大都是文盲

6. 201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杭州推出了“中国大运河—杭州申遗旅游线”。该旅游线路中的杭州段,属于隋大运河四段中的()

A . 永济渠

B . 通济渠

C . 邗沟

D . 江南河

7. 读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A . 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 . 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 . 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 . 元世祖在①定都

8. 南宋时期,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我国古代经济中心()

A . 开始南移

B . 准备南移

C . 完成南移

D . 巩固南移

9. 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游牧民族和汉族的交流合作更深更广泛,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下列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有()

①黄道婆使松江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中心

②女真皇帝金熙宗已“失女真之本态”,“宛然一汉家少年”

③西夏所铸兵器锋利无比,被誉为“天下第一”

④10世纪中期,辽统治地区已呈现出“耕垦千余里”的兴旺景象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10. 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①昭君出塞——丝绸之路开辟

②汉初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③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

④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融合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 读图说史

(1)图中A、B两国是欧洲古典文明的两颗“明珠”,请说出A、B两国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2)国史学家约翰索利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个她是指谁?你怎么看待这一民主制度?

(3)有人说:“B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2.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亚欧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习近平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2)我国古代丝绸之路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开辟的?最远到达欧洲当时哪一个帝国?

(3)唐朝时期的海陆对外交通发达,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请列举当时中印、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各一个。

(4)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有何共同作用?

13.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政治篇】“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高祖纪》材料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两次著名改革?上述改革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请选择其中一

例加以说明。

(2)【经济篇】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能促进社会的大变革。组图1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组图2中反映的生产工具对解放人力有重大作用,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3)【文化篇】

根据上图内容,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4)【感悟篇】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