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盐山县各村名由来

河北省盐山县各村名由来

河北省盐山县各村名由来
河北省盐山县各村名由来

【盐山县】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原称高成县,后改称高城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以县境东南近海处有一座山名盐山,以山名改高城县为盐山县。盐山(今山东省无棣县境内大山),系距今12万年火山喷发而形成,古称碣石山,春秋时改称无棣山。山下有明月沽产盐,山腰建有盐神庙,魏晋时称盐山。唐改称马谷山,元时改称大山。

【刘红庙】位于城关西北偏北2.3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邻近有呈红色的白衣庙,借此冠以姓氏取村名为刘红庙。

【窦边务】位于盐山县城北偏东5.8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村名为王庄。后窦氏迁来居住,略有功名,且该村邻近大边务,故以此冠以姓氏改称窦边务。

【杨龙潭】位于窦边务西偏南5.7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杨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因邻近黄龙潭,故借此冠以姓氏取村名为杨龙潭。

【西楼】位于窦边务西偏南0.8公里处。清世宗顺治四年1647年,郭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该村有座库楼,位于大边务西,故借此取村名为西楼。

【大边务】位于窦边务东南偏北2.5公里。明太祖洪武初(1368-1372年),该地设有关税卡,管理边防税务,取村名边家务,后简称边务。按:《明史》载:“河泊所、惟大河以南有之,河北止盐山县”。

明成祖永乐二(1404年),李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借此冠以姓氏取名为李边务,后李氏分居,弟迁出立庄,称小边务。兄仍居此地,遂改称大边务。

【李郭庄】位于窦边务南偏东3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李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邻近盐山城,故借此冠以姓氏取名为李廓尔庄,因“廓”同音“郭”,后演变为李郭庄。

【大南马村】位于盐山县城东偏北8.3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傅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地处官牧马场南部,且与邻村有大小之别,故该村称大面马村。

【薛沃】位于大南马村北偏东3.6公里处。清宣宗道光年间,李氏逃荒来此立庄。地处官牧马场东部,故取名东马村。村西有一小河,湍冲成一大漩涡,乡人有踅窝取代村名。后村人鄙其俗,遂取谐音改称薛沃。

【义和村】位于大南马村东偏南5公里处。清德宗光绪十一年(1886年),张氏自境内小尤村(今属海兴县)迁此立庄,原名朱庄,原名朱庄(朱即红色,意为兴旺发达)。因邻村窦武庄子忌讳此名(谐音猪吃豆),乃取仁义、和气之意,改称义和村。

【谢园】位于曾庄东1公里处。清圣祖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谢氏先祖洪忠、洪亮兄弟二人为曾庄孙家护院,后于此置田定居,以种菜为业,故冠以姓氏取村名为谢园。

【马牛】位于马牛乡西1.2公里处。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元年(1161年)定都,下诏罢兵。金兵辎重车队行到该地时,诏书到,令其车和牛及所载物资,馈送乡人,并建牛留寺以示纪念。

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马氏奉诏由永乐府滦州迁此占产立庄。便借牛留寺冠以姓氏,取村名马牛留,后简称马牛。

【大王铺】位于马牛乡南偏东2.3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吕氏奉诏由昌黎县迁此占产立庄。村东为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所封长沙顷王子高成候封地,乡人俗称“大王地”,此地又邻官道(亦称驿道)。洪武初年,在此设急递铺,称大王铺,吕氏沿用此名为村名。

【大傅庄】位于盐山城东南偏北10.9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九年(1411年),傅仲彬携子与孙傅准、傅恺由盐山县大左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傅庄。后由白氏迁入,力主更村名。此时傅氏略有功名,遂于村名前冠以大字为“大傅庄”,以示傅势。

【故城赵】位于大傅庄西北偏北2公里处。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赵氏由盐山县东赵庄迁此立庄,因地处汉高成县故址西南,故借此加姓氏取村名故城赵。

【西和乐庄】位于大傅庄东北偏南2.7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1404年),刘李二氏奉诏由永平府昌黎县迁此立庄,以姓氏取村名为刘李镇。十二年(1414年),又有张氏由山西洪洞县逃荒于该村东半里处立庄,亦称刘李镇。后更名和乐,以冀乡邻和睦。十七年(1419年)分为两村,因该村居西,故称西和乐庄。

【王姑娘】位于大傅庄东南偏南0.8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村名为王家庄,王族有一女与其孀嫂为维护王家一子终生未嫁,为纪念此人,故改称王姑娘庄。

【韩将军庄】位于大傅庄东偏南3.6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韩氏奉诏由永平府昌黎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村名为韩庄。明世完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韩氏五世祖韩尚义官封镇殿将军,为纪念其功名,改称韩将军庄。

【陈小营】位于曾小营东南偏南2.5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陈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因相传此地为古兵营址,故借此冠以姓氏取村名陈小营。(据《嘉靖河间府志》,此地系东汉末袁绍同公孙瓒交战时屯兵营址,为主营区别称此为小营。)

【常金】位于盐山县城南偏东10.8公里处。常氏世居,名常家庄,系古村。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建一座寺院,并铸大铁钟一个,名曰“金钟寺”。常家庄遂改常金钟村。抗日战争时期,简称常金。

【张帽圈】位于常金北偏西3.2公里。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张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占地时以插柳条编帽圈为占田标记,遂借此冠以姓氏取村名张帽圈。

【采吉科】位于盐山县城西南偏北19公里处。采氏世居此地,原名采家庄。该地棘棵丛生,由此改称采棘棵,后取谐音“吉科”(意为吉祥登科),而称采吉科。

【西璋壁】位于采吉科西北偏南3.8公里处。该村始于宋代,原名张为村。明“燕王扫北”时遭难,幸存邢唐二姓,以残壁为屏障,各自立庄。唐氏居西,取名西障壁,后取谐音,演变为西璋壁。

【李长堤】位于采吉科西北偏北1.7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李氏奉诏由山东登州蓬莱县仙桃庄迁此占产立庄。因邻齐堤,故借此冠以姓氏取名李长堤。

【五家阁】位于采吉科西0.7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白、于、韩、朱、武五姓自山东即墨县朱家林迁此立庄。因村西有一阁楼,故借此取村名五家阁。

【北良】位于采吉科东偏北3.2公里处。明成祖永乐初,宋氏迁此占产立庄。因近在古墓(相传为康王墓),俗称北陵,遂取村名为“北陵”。后人忌“陵”取谐音改称北良。

【望树】位于盐山县城东南偏南15公里处。明神宗万历年间,刘自然在此筑起一土城,迁四邻乡民居内防乱,称为刘新城。村旁有一大柳树,乡人以望树识村,久之便以望树取代村名。

【志门韩】位于望树西南3.4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韩氏奉诏由永平府昌黎县韩家林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名韩庄。韩氏四世祖为纪其叔母操行,乃立坊建门,并改村名为志门韩。

【南徐小庄】位于盐山县城西南15.5公里处。据徐氏谱书记载:吾徐氏族人皆伯益之苗裔也。我始祖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年)燕王北封时,由徐州随龙而来,到山东莱州府。又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迁此立庄。因北有同族徐庄(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近有仉小庄,故称南徐小庄。

【十四户】位于南徐小庄西北偏南3公里处。此村系古村。相传,村民中有兄弟二人,一名李仓,一名李赘。一日,有宋村一卖油者经此,欲以油一车相赠,并嘱挖窖储油,可避灾难。李氏兄弟信以为真,即依言而行。不久“燕王扫北”,靖难兵至,十四户人家躲于窖中,幸免遇难。后遂以此为据,命村名十四户。

【黄道刘】位于南徐小庄东南偏南1.6公里处。黄道刘原名刘庄,系明永乐初刘氏所立。相传,清圣祖康熙年间,十寨子邹文虎、邹文彪兄弟二人,曾于该村附近路劫“皇纲”。后人称此路为“皇道”,并于姓前冠以皇道二字,改村名为皇道刘。因皇黄音同,后演变成为黄道刘。

【杨集】位于盐山县城南偏北22.5公里处。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年),杨赞由盐山县杨帽圈迁此立庄。因设集市,故名杨家集,后简称杨集。

【茄子刘】位于杨集北偏西3.4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由山西汾州介休县迁此立庄。此处原为东汉末年公孙瓒屯兵营址,借此冠以姓氏取名刘小营。后因村民所种茄子称著乡里,遂被称为茄子刘。

【百尺杆】位于杨集北2.5公里处。百尺杆是以物命名。据查,村南曾有一宋代庙宇,碧霞元君祠庙(今遗址尚存,俗称“南殿岭子”)。庙前竖一高大旗杆。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董秀文同王、苏、韩三姓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借此取村名为百尺杆。

【新风桥】位于杨集东北偏北3.6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刘、张、杜三姓奉诏由永平府滦州迁安县迁此立庄。因此处有三官庙一座,故取村名为三官庙。1964年,该村

建一桥称新风桥,遂将三官庙改称新风桥。

【圣佛】位于盐山县城西南21.6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由盐山县富花村(今圣佛南4里处)移居此地立庄。因这里有唐代所建圣佛寺,借此取村名圣佛寺。后简称圣佛。

【王南良】位于圣佛东北偏南2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秉“占单龙票”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因邻近焦南良,故取村名王南良。

【沙泊张】位于圣佛西南3.7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张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村北地势低洼积水,村南白沙土质。以此自然特点,附以姓氏,取名沙泊张。

【孟店】位于盐山城南偏东16.4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刘李二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刘氏住西开店,称西店子。李氏居东开作坊,称东坊子。后在孟氏在此开店,著称当地。两庄遂统称孟家店,后简称孟店。

【流洼寨】位于孟店东北偏北2.5公里处。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宋氏由盐山县宋家庄(今称王家辛庄)移居此地。地势低洼,且筑围子立庄。故取名流洼寨。

【韩集】位于盐山县城南偏西18.8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韩在由枣强县迁此立庄。以其姓氏取名韩庄。后在该村立集,被称为韩集。

【高窑】位于韩集北偏东4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高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立庄。因长于窑业,取村名为高窑。

【玉皇崔】位于盐山县城东南偏南23.3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崔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红庙迁居庆云城北五里营占产立庄。因村西南有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所建玉皇庙一座,故以此取村名为玉皇庙崔家庄。后简称玉皇崔。

【张桃木家】位于玉皇崔西偏北3.7公里处。据张氏碑文记载:先祖在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由河间县卧佛堂镇迁居于庆云县之西,因其地桃林繁丛,村名桃木,有西南木、东南木、前木、中木、后木之分,遂名“五桃木”。抗日战争时期,为一中心村统称张桃木家。

【黑牛王】位于玉皇崔西北1.6公里处。该村系古村,相传过去村中有一财主买黑牛百头放牧,内有一头体大,独一无二,名闻遐迩,乡人借此称其村为黑牛王,亦称黑牛王镇。李氏谱书载: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李氏先祖,由河间县卧佛堂镇迁庆云邑黑牛王镇。【王可忠】位于盐山县城东南偏北27.4公里处,座落在漳卫新河西岸。据王氏谱书记载: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王氏先祖王可忠由山西洪洞县投亲迁此立庄,以其姓名取村名王可忠。

【南台】位于王可忠东北偏北6.6公里处。座落在漳卫新河西岸。据周氏谱书记载: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周氏由浙江嘉兴县西关古楼街迁此立庄。此地有两个大土台子,该村邻近南边台子,故取名南台。

【王打狼】位于王可忠北偏东4.1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韩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氏取村名为韩家。相传,此地有一狼常出没,为害不浅。后一王姓青年将狼打死,为纪念此事,故改称王打狼。

【大麻湾】位于王可忠东北偏北3.8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张才望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村西有一大湾,湾内有麻,借此取村名大麻湾。

【海子王】位于王可忠西北偏南2.8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由永平府滦州(今天滦县一带)避难来此立庄。相传该村为退海地,地势洼下,故取村名为海底王,后演称海子王。

【卸楼】位于盐山县城西南偏南23.3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谢氏迁此立庄。此地置有储粮库楼,以此冠以姓氏取名为谢家楼。后讹传穆桂英大战白天佐,曾在此地卸过甲。习讹成真,演变为卸甲楼。今简称卸楼。

【虎皮马】位于卸楼西偏北3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马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其姓氏取名马庄。

相传,该村长期贫困,村人疑与邻村曹宅有关;马不敢吃草(曹)致穷。若马披以虎皮壮胆吃草,全村富裕便可有望。遂与姓氏前冠以“虎皮”二字,改村名为虎皮马。

【兴隆淀】位于卸楼西偏南4.5里处。明成祖永乐初,张氏迁此占产立庄,称康庄。因邻村朱庄忌“猪”吃“糠”,故以该村地处洼淀,改村名为兴隆淀(意为兴旺发达)。

【夜珠高】位于卸楼西偏南3公里处。该村系古村,村人高氏家堂有一副对联云:汉朝以来是老户,饶安城西故人家。相传村南有一片树林。林中有一野猪,两眼明亮亮,犹如夜明珠。借此加姓氏取名夜珠高。

【刘集】位于盐山县城南偏西21公里处。据刘氏谱书记载: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遵朝旨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地处盐邑城南太平村故址,以其姓氏取村名为刘家庄。刘氏常与邻村王氏闹纠纷,刘氏巧言善辨,乡人称其村为滚嘴刘。因立有集市,抗日战争时期改称刘集。

【年宜王】位于刘集西偏南0.2公里处。该村系古村,王氏世居此地,村名王庄。明成祖永乐年间,刘氏迁居该村东立一庄名刘家庄。两村常闹纠纷,而王氏不善言词,人们以鲇鱼相讽,称其为鲇鱼王。村人鄙俗取“鲇鱼”谐音,改称年宜王。

【常庄】位于盐山县城南偏东21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常氏由山东崂山县迁此立庄,以其姓氏取名常庄。

【马贩】位于常庄东偏北2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马氏三人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立庄,分居两处。此处二人定居,故称大马。又二人以贩马为业,被乡人称马贩子家,后简称马贩。

【火龙店】位于常庄东北偏北4.6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侯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并开一客店。朱龙河支渎(今无棣沟)流经村北,来往商船常泊于此,每晚沿岸灯火蜿蜒曲折,犹如火龙,以此取村名为火龙店。

【反刘】位于常庄南偏东2.8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刘、寇二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立庄,为两姓和睦,取村名为友刘。后因“友”误笔为“反”,村名而演变为反刘。

【千童镇】位于盐山县城南偏西23.5公里处,与山东乐陵市隔漳卫新河相望。自古以来,就是周围数百里较大的水陆商埠。战国时期曾为齐之饶安邑,以“其地丰饶、可以安人”(见《元和群县图志.河北道三》)而得名。公元前209年秦方士徐福受秦始皇之命,拓饶安邑,筑千童城,在周围数百里征召男女百工,集驻千童城,沿无棣河,从古黄河口(即今黄骅港)入海,东渡扶桑,由此,人们将饶安邑始称千童城,又称童子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将饶安邑置千童县。汉武帝元朔四年四月(前125年),因河间献王子刘摇封千钟候(古代钟童古通,千钟侯即千童侯)。千钟侯国,历五年,元狩二年(前121年)废国,仍为千童县。至东汉建宁元年(168年),更名为饶安县,千童县建治长达370余年。饶安县治即为千童城。以后饶安也称之为千童城故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割赢冀两州置沧州,州治饶安。也就是说,沧州第一个州治在饶安。唐贞观十二年(638年)饶安县治移到浮水(即今孟村回族自治县的新县镇),故有新饶安、旧饶安之称,简称旧县、新县。旧县从些由县为镇。1993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旧县镇更名为千童镇。

由此可知,战国时期饶安邑,秦末千童城,汉代千童县治,汉武帝元朔四年至元狩二年的千钟侯国,三国、晋、北魏、隋中、唐饶安县治。北魏年间的沧州州治,唐贞观十二年以后的旧县镇,1993年以后的千童镇,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名称,其址即现在的千童镇

【十寨子】位于千童北偏东4.2公里处。该村系古村。据传,邹应龙之母曾为皇帝乳娘。“燕王扫北”时,以此幸免于难,故投此保身者甚多。先后有齐、傅、王、李、邓、焦、张、顾、邵氏等相继居住,共十家姓,遂称十寨子。

【王朴家】位于千童东北偏北2.5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张氏迁此立庄,以姓氏取村名张家庄。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1730年),该村王献祯官任湖广黄州知府,村名改为王献祯家。清道光年间,后人为避先人之讳,且念其祖艰朴之风,又改村名为王朴家。

【定戈刘庄】位于千童东北1.6公里处。据刘氏谱书记载: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先祖刘能、刘胜兄弟二人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立庄。因当时干戈平息,天下安定。村人借此意取村名定戈刘庄。

【前韩】位于千童西偏南2.8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韩、周二氏迁此立庄。该地有一沙岭,以此取村名为韩沙周,后有任氏兄弟迁出,于村北另立一村,称后韩沙周,该村即称前韩沙周。后周氏无嗣,简称前韩。

【杨马连】位于千童东偏南3.3公里处。该村建于宋代,系杨氏所立,名为杨家庄。明“燕王扫北”后,马氏迁来此地立庄。两村相连,取村名杨马连。

【庆云】位于盐山县城东南偏南28.1公里处。据李氏谱书记载:自唐初李氏居此,称李太谱家,属庆云乡。《庆云县志》云:明太祖洪武大年(1373年)为避燕王棣讳,将西无棣县改称庆云县。同年县治移至于此,遂改称庆云。

【陈百万】陈百万位于卸楼西南3.9公里处,座落在漳卫新河北岸。地势平坦,为白沙土质。

据陈氏谱书记载:吾陈氏明永乐年间迁来南皮邑(今属盐山县)。指名为陈百万(意为兴旺发达)。

【曾庄】曾庄位于盐山县城西4.3公里处。泊海公路(西-东)从村中穿过。地势平坦,属白沙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冉、王二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村名为冉王庄,冉、王二姓不睦,后曾氏迁入,略有功名,为调和两姓矛盾改村名为曾庄。

【小李村】位于刘集西南偏南2.8公里处,座落在漳卫新河北岸。地势平坦,属壤土质。据李氏谱书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李氏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分支迁此占产立庄。该氏在族中辈分较小,取村名小李家。清嘉庆年间,李氏做香火生意。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李氏后代念慈考中举人,六年后又考中进士,出仕任东门御史,将村名改称李家香坊。抗日战争时期,又改称小李。

【西三里庄】位于曾庄东偏北2.6公里处。泊海公路(西-东)从村中穿过。地势平坦,白沙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于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位于县城西三里处,故取名西三里庄。

【魏庄】位于望树西偏北4.3公里处。地势平坦,多属粘土质。据魏氏谱书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魏氏奉诏由山东栖霞县迁此占产立庄。借以姓氏取名魏庄。

【张相庄】位于曾庄东南偏北2.5公里处。地势平坦,属白沙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氏先祖张子香由甘肃兰州迁此立庄,以姓氏取村名张子香庄。后改称张相庄。

【李郭庄】地处边务乡人民政府南1.5公里,南距盐山县城 1.5 公里,西距 205 国道仅300 米。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李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邻近盐山城,故借此冠以姓氏取名为李廓尔庄,因“廓”同音“郭”,后演变为李郭庄。

【魏郭庄】地处边务乡人民政府南1.5公里处,南距盐山县城1.5公里,西距205国道1公里。地势平坦,白沙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魏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邻近李廓尔庄,故冠以姓氏取村名魏廓尔庄,后演变为魏郭庄。

【邵郭庄】地处边务乡人民政府南2.5公里处,西距205国道1公里,南距盐山县城2公里地势平坦,白沙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邵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邻近李廓尔庄,故冠以姓氏取村名邵廓尔庄,后演变为邵郭庄。

【何堤口】位于采吉科西北偏北3.1公里处。地势平坦,为白沙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何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因座落在齐堤口处,以此冠以姓氏取名何堤口。

【南徐小庄】位于盐山县城西南15.5公里处,为小庄乡政府驻地。地势平坦,属粘土质。据徐氏谱书记载:吾徐氏族人皆伯益之苗裔也。我始祖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年)燕王北封时,由徐州随龙而来,到山东莱州府。又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迁此立庄。因北有同族徐庄(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近有仉小庄,故称南徐小庄。

【许道】位于小庄乡驻地南徐小庄西偏北2公里处。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许氏由山东乐陵南迁此占产立庄。地处道口,借此冠以姓氏取村名为许家道口。后简称许道。

【西宋村】位于小庄乡采吉科村北偏西3公里处。北傍宣惠河故道,地形复杂,道沟较多,白沙土质。西宋村系历史古村,为宋氏世居之地。原名宋金庄,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开挖宣惠河,被割为东西两处。此村居西,故称西宋村,以与东宋村(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相对应。

【双堂镇】位于盐山县城南7公里,常金村西北偏北3.3公里处,村东距沧乐公路1公里。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此处原有古庙两座:前为观音堂,后为玉皇阁。故借此取村名为双堂镇。

【韩集】位于盐山县城南偏西18.8公里处。地势平坦,多为粘土质。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韩氏先祖名在者由枣强县迁此立庄。以其姓氏取名韩庄。后在该村立集,被称为韩集。

【周窑】位于韩集镇政府驻地东北偏北4公里处。地势平坦,多属粘土质。明永乐初,周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立庄。因惯于窑业,取村名为周窑。

【常庄】位于盐山县城南偏东21公里处,四十华里干沟自南向北从村西通过,西距沧乐公路10公里。地势平坦,多为壤土质。是河北省指定的“优质红枣生产基地”。明永乐二年(1404年),常氏由山东崂山县迁此立庄,以其姓氏取名常庄。为常庄乡人民政府驻地。

【蔡家】位于常庄乡驻地西南偏南3.2公里处,座落在漳卫新河北岸。地势平坦,属壤土质。明成化年间(公元1475-1485年),蔡氏三世祖由三间堂(今属山东省乐陵县)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蔡家。

【西魏庄】位于孟店乡驻地西南偏北2公里处。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魏亭珍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村名魏庄。为区别望树镇魏庄,于1981年更名为西魏庄。

【东刘庄】地处盐山镇政府驻地东1公里处,村北紧临海泊公路,村西205国道南北纵贯,南侧紧临武港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现有土地1200亩,人口1080人。

【西刘庄】地处盐山镇政府驻地东0.5公里处,村西紧临205国道,地处城区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现有土地1500亩,人口1020人。

【东刘庄】地势平坦,为白沙土质。为东刘庄、西刘庄村驻地。据刘氏谱书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刘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因位于盐山城东,故取村名东刘庄。

【翟庄】位于盐山县城北。地势平坦,为白沙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周氏由甘肃兰州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村名为周家庄。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翟氏由翟

褚村(今属海兴县)迁居该村,因户大丁旺,并重修关帝庙,改村名为翟庄。

【后刘庄】位于盐山县城北1.5公里处,地势平坦,为白沙土质。村内有柏油公路直达县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是盐山县典型的管件制品专业村。村内现有土地2668亩,人口2100人,据刘氏墓碑文记载:“吾刘氏原籍滦州(今滦县一带),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迁居盐邑”。因该村座落在盐山城北,故取名为后刘庄。

【崔家】位于常庄乡驻地东南偏南3公里处,座落在漳卫新河北岸,地势平坦,多为壤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崔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名崔家。

【汤家】位于常庄乡驻地东南偏南2.2公里处。地势平坦,多为壤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汤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名汤家。

【三官庙】位于常庄乡驻地东偏南3.2公里处。地势平坦,多为壤土质。据传,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王、赵二氏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当时村中有一庙,名“三官庙”,遂以此取村名三官庙。

【前阎】位于常庄乡驻地东南偏北2.5公里处。地势平坦,多为壤土质。该村为阎家梨枣园。明万历年间,看护树园的长工王氏在此安家立业,被称为梨枣家。因位于阎庄南,故改称前阎。

【中阎】位于常庄乡驻地东偏南2.7公里处。地势平坦,多为壤土质。清康熙初(公元1662-1672年),阎氏由后阎迁此立庄。因位于前阎、后阎中间,故称中阎。

【后阎】位于常庄乡驻地东2.8公里处。地势平坦,多为属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阎氏奉诏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名阎庄。明万历中,阎家长工在村南又立一村,取名梨枣家,后称前阎,阎庄遂改称后阎。

【张营】位于常庄乡驻地西偏南2.1公里处,地势平坦,属壤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来占产立庄。因村南为北周保顺军营址,故取名张家营。后简称张营。

【太平店】位于望树镇驻地东南偏南2.8公里处。沧庆公路(西北-东南)从村东通过。宣南干沟自西南向东北从村北通过。地势平坦,多属粘土质。为前太平店、后太平店村驻地。据查,该村原名太平阁。西邻官道(亦称驿道),明洪武初在此设急递铺,称太平铺。据杨氏谱书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杨氏奉诏由永平府昌黎县大石桥曾家湾杨各庄迁此定居,后开一大车店。乡人称这里为太平店。

【黑牛王】位于玉皇崔西北1.6公里处。沧庆公路(西北-东南)从村东通过;无棣沟自西南向东北从村西北通过。地势平坦,多为粘土质。该村系古村,相传过去村中有一财主买黑牛百头放牧,内有一头,体大无朋,闻名遐迩,乡人借此称其村为黑牛王,亦称黑牛王镇。李氏谱书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李氏先祖,由河间县卧佛堂镇迁庆云邑黑牛王镇。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庆云县义和团总炉设在此村。张勋率兵将包围,坛主李立富战死。

【小李家】位于玉皇崔北偏西1.7公里处。沧庆公路(西北-东南)从村西通过。无棣沟自西南向东北从村西北通过。地势平坦,多为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李氏由河间府卧佛堂镇迁此立庄,以其姓取村名为李家。后因村小习称小李家。

【高马村】位于大南马村北偏西2.6公里。地势平坦,属沙土质。据查,该村系本县黄井子高家庄园。地处官牧马场,明洪武初在此设马留里,乡人俗称“马村”,冠以庄主姓氏,取村名为高马村。

【星马村】位于县城东南8公里处,距大南马村北偏东2.4公里处,东距吴港路1公里。泊(镇)海(兴)公路从村东南通过。地势略南高北低。属沙土质,多盐碱。现有人口1217人,耕地面积2300亩。所星氏碑文记载:明永乐年间,星氏由山东兖州府泗水县白杨村迁至马留里(乡人俗称马村)附近立庄,借此冠以姓氏取名星马村。

【莲花魏】位于刘集东南偏北1.4公里处。地势平坦,属壤土质。据传,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魏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该村有一莲花湾,以此加以姓氏取名莲花魏。

【大吴庄子】位于大南马村东南偏南3公里处,座落在宣惠河北岸。地势较平坦,属白沙土质。紧靠大吴闸,排溉条件较好。据查,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吴氏由本县贾牛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为吴庄子。后一同姓邻村称小吴庄子,遂冠以大字,改称大吴庄子

【三皇庙】位于盐山镇,曾庄东偏南3.2公里处。地势平坦,属白沙土质。明永乐二年(1404年)傅氏迁此立庄,因地处护河城边,以此取名傅家城壕。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刘氏由北京东南武清县迁入,买了三皇庙庙产。1912年,刘氏族长刘玉普借此将傅家城壕改称三皇庙。沿用至今。

【张村店】位于韩集镇政府驻地东偏北2.9公里处。地势平坦,多为粘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史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立庄。以姓氏取村名小史家。其时,村西有一寺,名曰“大悲寺”。系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所建。寺内有铁铸僧像一尊,僧北刺有张村店字样,遂改名为张村店。

【曹庄】位于刘集南偏东1.9公里处。地势平坦,属壤土质。果树较多,盛产小枣。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曹、张二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张氏村西名张家道口,曹氏居村东名曹家洼,后统称曹张家,又改称曹庄。

【焦南良】位于圣佛镇政府驻地东偏北3公里处,北距盐山县城25公里,东距沧乐公路7公里,南距王圣公路0.5公里。地质平坦,南部为白沙土,北部为粘土。据传,该村系古村。焦氏世居此地,因邻近靠南陵(据沧县志载:相传为康王墓),遂取村名焦南陵。后村人忌“陵”改良,演称焦南良。

【王南良】位于圣佛镇政府驻地东北偏南2公里处,北距盐山县城30公里,南距王圣公路1公里,滕千公路于村西通过,地势较平坦,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王氏秉“占单龙票”,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邻近焦南良,故取村名王南良。

【赵南良】位于圣佛镇政府驻地东偏北3.7公里处,北距盐山县城22公里,东距沧乐公路7公里,南距王圣公路500米。地质平坦,多为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赵氏奉诏由永平府昌黎县迁此占产立庄。因与其它“南良”相邻,取村名赵南良。

【祝南良】位于圣佛镇政府东偏北2.5公里处,北距盐山县城20公里,南距王圣公路711米,村内柏油公路至王圣线。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据查,清雍正末(公元1730-1735年),祝氏由沧州祝庄子迁此立庄,因邻近焦南良,遂取村名祝南良。

【门家坊】位于圣佛镇政府驻地东偏北4.4公里处,北距盐山县城20公里,南距王圣公路0.5公里。地势平坦,多为粘土质,地下水质较好。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门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地立庄。因开作坊,取村名门家坊。

【南徐小庄】位于盐山县城西南偏南15.5公里处。地势平坦,属粘土质。据徐氏谱书记载:“吾徐氏族人皆伯益之苗裔也。我始祖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燕王北封时,由徐州随龙而来,至山东莱州府。又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迁此立庄”。因北有同族徐庄(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近有仉小庄,故称南徐小庄。

【仉小庄】位于南徐小庄北偏西0.8公里处,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仉氏由山西洪洞县仉家老庄奉诏迁此占产立庄,援用祖籍村名,取名为仉小庄。

【孙小庄】位于南徐小庄北偏西1.2公里处。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孙氏由京东蓟县孙家桥迁此占产立庄。因邻近仉小庄,故冠以姓氏取村名孙小庄。

【吴小庄】位于南徐小庄北0.8公里。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吴氏由山东海丰县(今无棣县)迁此立庄。因邻近有仉小庄,故冠以姓氏取名为吴小庄。

【东许小庄】位于南徐小庄东偏北0.8公里处。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许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名为许庄。因位于几个小庄东面,故改为东许小庄。

【王窑厂】位于圣佛镇政府驻地东偏南1.8公里处,王圣公路东西横贯村北,武千线从村西南北通过,村北为圣佛商贸大街。地势平坦,多为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王氏奉诏由山东寿兴县迁此占产立庄。因地处古窑场地,冠以姓氏取名王窑厂。

抗日战争时期,该村曾一度为沧县抗日政府驻地。

【傅窑厂】位于圣佛镇政府驻地东偏南2.2公里处,王圣公路东西横贯村北。地势平坦,多为粘土质,地下水较丰富,为苹果专业村。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傅氏奉诏由山东即墨县迁此占产立庄。因地处古窑场地,取名傅窑厂。

【西窑厂】位于圣佛镇政府驻地东偏南2.5公里处,王圣公路东西横贯村北。地势平坦,多为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石门寨迁此占产立庄。因地处古窑场地,冠以姓氏,故取村名张窑厂。后族人分居东西两处,此村居

西,改称西窑厂。

【东窑厂】位于圣佛镇政府驻地东偏南2.8公里处,王圣公路东西横贯村北。地势平坦,多为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石门寨迁此占产立庄。因地处古窑场地,冠以姓氏,取村名张窑厂。后族人迁出另立一庄称西窑厂。该村居东,习称东窑厂。

【刘窑厂】位于圣佛镇政府驻地东偏南3.8公里处,王圣公路东西横贯村北。地势平坦,南部为白沙土,北部为粘土。地下水丰富,水质较好。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刘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因地处古窑场地,取名刘窑厂。

抗日战争时期,该村曾一度为沧县抗日政府驻地。

【大郝】位于杨集公社驻地东北偏北3.5公里处。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郝氏明远兄弟二人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该村系兄所建,故称大郝。

【小郝】位于杨集公社驻地东北偏北4公里处,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无棣沟由西南向东北从村南通过。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郝氏明远兄弟二人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该村系弟所建,故取名为小郝。

【袁庄】位于孟店乡政府驻地东偏北3.1公里处。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袁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在村内筑有十二联楼(即库房),以此取村名为袁家楼。后改称为袁庄。

【毛集】位于常庄乡政府驻地东偏南4.7公里处,西距沧乐公路15公里,北距盐山县城35公里,村内有公路直达盐山县城。座落在漳卫新河北岸。地势平坦,多为壤土质。村内有回族同胞居住。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毛氏先祖名景者奉诏由山西洪洞迁此占产立庄并建家庙一座。以此取村名为毛景家庙。后在此设立集市,遂改称毛集。

【冉庄】位于边务乡马村西偏北3公里处。李肖干沟自西北向东南从村东通过。地势平坦,多为沙土质。该村建于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是年冉氏由山东济南府章丘县秀香集迁此立庄,以其姓氏取村名冉庄。

【贾庄】位于城关西南2公里,北靠武港公路,紧接沧东公路,东距205国道1公里。地势平坦,为白沙土质。为贾张村驻地。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贾氏迁居此地立庄,以姓氏取名贾庄。

【刘园】位于曾庄村东北偏南2公里处。地势平坦,白沙土质。该村隶属白庄村。据查,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刘氏迁此立庄,因以种菜为业故取村名为刘园。

【崔庄】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处,曾庄村东北偏南1.5公里处,北距沧盐公路0.5公里。地势平坦,白沙土质。该村有果园,盛产鸭梨。据查,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崔氏由沧州迁此立庄,以姓氏取村名为崔庄。

【乔庄】位于孟店乡政府西0.7公里处。地势平坦,属沙土质。产鸭梨和金丝小枣。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乔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名为乔庄。

【耿庵】位于千童镇政府北偏东3公里处,南距武千线2公里,北距王圣公路4公里,东距沧乐线1.5公里。地势较平坦,属白沙土质。据查,明永乐初,耿氏迁此立庄。因这里有一尼姑庙,以此冠以姓氏取名耿庵。(耿姓今以无嗣,村西南尚有耿家坟。)

【辛庄】位于城关北偏东2.3公里处。地势平坦,为白沙土质。据查,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张氏由沧州徐寺迁此立庄,初起村名为新庄,“新”、“辛”同音,后演变为辛庄。

【王家辛庄】位于孟店乡政府驻地南2.4公里处。四十华里干沟自南向北、无棣沟自西向东分别从村西和村北通过。地势平坦,为粘土质。为西大辛村、东大辛村驻地。据查,该村系古村,名宋家庄。明初,宋氏迁出,王氏遂将村名改称王家新庄。因“新”、“辛”同音,后演变为王家辛庄。

【西张辛庄】位于孟店乡政府南偏西2.7公里处。四十华里干沟自南向北流经村东。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氏奉诏由山东即墨县墨山迁此占产立庄。该村座落于王家辛庄西面,故取村名西张辛庄。

【前辛庄】位于孟店乡政府南2.7公里处,东距205国道10公里,西距沧乐公路10公里。四十华里干沟自南向北从村西通过。地势平坦,属粘土质。据查,该村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该村位于王家辛庄南面,故取村名为前辛庄。

【李辛庄】位于孟店乡政府南偏东2.7公里处。无棣沟自西向东从村北通过。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李氏由山东即墨县崂山逃荒至此立庄。邻近王家辛庄,故取村名为李辛庄。

【崔刘杨】位于杨集乡政府东北偏北5公里处。村东有无棣沟自南向北通过。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据崔氏谱书记载:明嘉靖初,崔氏王世祖与刘氏一家由盐山城北崔家园迁此立庄。以其姓氏取名为崔刘庄。后又有杨氏由杨呈赵(今属山东省庄云县)迁此定居,遂改称崔刘杨。

【卢庄】位于孟店乡人民政府东偏南4公里处,东距205国道5公里,西距沧乐公路5公里,县城中心路东西横贯。地势平坦,为粘土质。为盐山县典型的枣粮间作区。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卢氏奉诏由山东乐安县(今广饶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名为卢庄。

【坊子】位于孟店乡人民政府东南偏北5.5公里处,北距中心公路1.5公里,东距205国道2.5公里。地势平坦,属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杨、姜二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开有作坊,故取村名为杨姜坊子。后简称坊子。

【南刘庄】位于小庄乡人民政府西北偏北3公里处。宣惠河流经村北。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据刘氏谱书记载:“吾刘氏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东门里迁

此占产立庄”。因北邻新县镇(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取名为南刘庄。

【二郎堂】位于韩集镇人民政府南偏西2公里处。地势平坦,多为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王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大柳树迁此立庄。其时,村东有一庙堂名“二郎庙”,遂以庙堂取村名为二郎堂。

【付李】位于望树镇人民政府西南偏北3.7公里处。宣南干沟自西北向东南从村南通过,大傅庄干沟自南向北从村东通过。地势平坦,多属粘土质。据查,该村系古村,原名小李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付氏由永平府昌黎县付家林迁此定居,遂改称付李。

【李分乾】位于刘集东北偏南1.2公里处。无棣沟自西南向东北从村东通过。地势平坦,属壤土质。据李氏谱书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李氏先祖分乾,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以其姓名取村名李分乾。

【毕庄】位于望树镇人民政府西偏南3.8公里处。地势平坦,属粘土质。据毕氏谱书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毕氏奉诏由山东乐安县(今广饶县)迁此占产立庄。借以姓氏取村名毕庄。

【田寨】位于圣佛镇人民政府西偏南3公里处。地势平坦,属粘土粘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田氏兄弟二人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借以姓氏取村名田寨。

【张效家】位于杨集乡人民政府东偏北1.2公里处。无棣沟从西南向东北从村西北通过。地势平坦,属粘土质。据查:明永乐年间,藏效玉迁此占产立庄。以其姓名取村名藏效玉。后又有张氏迁此定居,藏氏绝后,由张氏改称张效家。

【贯庄】位于卸楼西偏北2.1公里处。地势平坦,为白沙土质。宣南干沟自西向东从村南通过。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贯氏志秋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其姓氏取村名贯庄。

【北杨庄】位于盐山镇人民政府东北偏北1.4公里处。南有县城北环路横穿东西,东有205国道纵贯南北,两路于村南相交,交通便利。地势平坦,为白沙土质。据查:明永乐初(公元1403-1408年),杨氏迁此立庄。其时,村东北有一土台,系许予之墓。为唐龙朔元年(公元661年)2月27日立。台形似乌,俗称凤凰台。故取村名凤台杨庄。因村小,1961年改称小杨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别小庄乡小杨庄,更名北杨庄。

【冯家洼】位于小庄乡人民政府东偏南2.8公里处。地势较低洼,为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冯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地势低洼,借此冠以姓氏取名为冯家洼。

【冯庄】位于圣佛镇人民政府东偏北4.9公里处。地势平坦,南部属沙土,北部为粘土,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冯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地立庄。以姓氏取村名冯庄。

【大韩庄】位于曾庄西偏南1.3公里处。地势平坦,属沙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甄、马、韩三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甄马韩,同年,甄、马二氏

迁出,又一韩姓迁入,因临近小韩庄,故改村名大韩庄,以示区别。

【小韩庄】位于曾庄西1.4公里处。海(兴)泊(头)公路(西-东)从村中穿过。地势平坦,属白沙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韩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为与临近大韩庄区别,遂取村名小韩庄。

【小高家】位于韩集镇人民政府东南偏北1.4公里处。地势平坦,多为粘土质。据查:明永乐初(1403-1413年),高万由高尔庄(今大高家)迁此立庄,取村名小高家。

【大李庄】位于盐山镇人民政府南偏西2.2公里处。地势平坦,属白沙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李氏兄弟二人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因该村为兄所建,故取名为大李庄。

【张仁庄】位于常金西北偏南2.4公里处。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据张氏谱书记载:张氏先世祖原居永平府滦州(今滦县),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迁居盐山南,称张老仁庄。1947年村人张炳炎与族人商议改称张仁庄。

【大卢】位于常庄乡人民政府东北偏南2.8公里处。地势平坦,村南粘土,村北壤土。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卢氏迁此立庄。因村北有同姓立一村,与该村有大小之分,该村称大卢。

【夏庄】位于孟店乡人民政府东偏北4.1公里处。地势平坦,为粘土质。该村系“燕王扫北”时的幸存村。据邢氏谱书记载:其先祖邢氏于明永乐末迁来,其时即有夏庄之称。后夏氏失传,郑、潘、张等氏相继迁入,村名仍称夏庄。

【崔凡家】位于孟店乡人民政府东偏南4.5公里处。地势平坦,属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崔凡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以其姓名取村名为崔凡家。

【西李】位于圣佛镇南6公里,座落在漳卫新河北岸。据李氏谱书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李氏先祖名柱者,由山东寿光县稻田镇迁此占产立庄。因村西有一同姓小村称小李,故取村名大李。1955年为与旧县东大李(现为韩集镇)相区别,改称西李至今。

【范堂】位于庆云镇西4公里,座落在漳卫新河北岸。明永乐二年(1404年),范氏先祖范家堂,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以其姓名取村名范家堂,后改称范堂。

【王金】位于孟店乡北6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携同张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立庄,以姓氏取村名王家庄。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在村北建金钟寺,遂改村名王金钟庄。抗日战争时期改称王金

【张边务】位于边务乡东南偏南3.3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张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邻近大边务,借此冠以姓氏取名张边务。

【薛堂】位于韩集镇南1.5公里处。据薛氏谱书记载:明永乐初,薛氏由山东沾化薛家洼迁

此立庄,村中有金星爷庙堂,以此冠以姓氏取村名薛堂。

【刘友章】位于小营乡西偏南3.7公里处。据刘氏谱书记载:明永乐元年(1403年),刘氏先祖刘友章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以姓名取村名为刘友章。

【常金】位于孟店乡北偏西4公里处。常氏世居,名常家庄,系古村。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建一座寺院,并铸大铁钟一个,名曰“金钟寺”,常家庄遂改常金钟村。抗日战争时期,简称常金。

【黄店子】位于窦边务东南偏北1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黄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并开设一客店,遂冠以姓氏取村名黄店子。

【后大商】位于圣佛镇西南6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商氏先祖名清太者由山东即墨县迁此立庄。取村名大商家。约1935年,筑围墙将村分为三处,各自独立成村,分别为前大商、后大商、西小李。该村居北,称后大商。

【前大商】位于圣佛镇西南6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商氏先祖名清太者由山东即墨县迁此立庄。取村名大商家。约1935年,筑围墙将村分为三处,各自独立成村,分别为前大商、后大商、西小李。该村居南,称前大商。

【西小李】位于圣佛镇西南6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商氏先祖名清太者由山东即墨县迁此立庄。取村名大商家。约1935年,筑围墙将村分为三处,各自独立成村,分别为前大商、后大商、西小李。该村居民多姓李,且村落较小,称小李。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与县内同名村相区别,以方位更名为西小李。

【碱场赵】位于杨集乡西北偏北2.2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赵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曾家湾迁此占产立庄。因该村地势低洼盐碱,故取村名碱场赵。

【王复娥】位于韩集镇东偏南5公里处。无棣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村北。地势平坦,为粘土质。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王复娥奉诏由山西洪油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名取村名为王复娥。

【后大商】位于圣佛镇西南6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商氏先祖名清太者由山东即墨县迁此立庄。取村名大商家。约1935年,筑围墙将村分为三处,各自独立成村,分别为前大商、后大商、西小李。该村居北,称后大商。

【前大商】位于圣佛镇西南6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商氏先祖名清太者由山东即墨县迁此立庄。取村名大商家。约1935年,筑围墙将村分为三处,各自独立成村,分别为前大商、后大商、西小李。该村居南,称前大商。

新河县古今区划及所辖村名来历

明嘉靖年间,新河县编户里社12个:在城社、太平社、乐平社、冀丰社、长乐社、阎庄社、永安社、安宁社、丰盈社、升平社、千家庄社、大兴社。村33个:保居庄村、朱家庄村、马圈村、六户村、碗庄村、张砖村、沙井村、傅家庄村、申家庄村、神首村、北杜兴村、塔子口村、梁家庄村、小接头村、亭子头村、苏田村、秋口村、阎仙庄村、牙家寨村、南杜兴村、荆家庄村、沙穵村、辛章村、西流村、南马庄村、陈海庄村、董夏村、千家庄村、城招村、抛南村、杨马庄村、王府村、曹庄村。 清初袭明制,至光绪年间全县分为13社24官村172村庄。13社:在城社、乐平社、长乐社、冀丰社、丰盈社、大兴社、阎庄社、永安社、安宁社、太平社、升平社、千家庄社、额丰社。2 4官村(172村庄):东顺城官村(魏家庄、宋亮庄、前保居庄、后保居庄、安家庄),六户官村(沙圪塔村、六户村、白穴口村),张碗官村(孙村、十户村、碗庄、郜宋张砖村、郝苗张砖村、前周张砖村、东张砖村、后周张砖村、望腾村),仁让里官村(仁让里村、徐冯招村、小南庄、阵冯招村、袁家庄、台家庄、宋家寨),梁家庄官村(前梁家庄、中梁家庄、后梁家庄、东梁家庄、河沟村),亭则头官村(亭则头村、西边仙庄、雷家岗、李家洼、东边仙庄、董村、九门村),辛章官村(辛章堡、小高庄、大高庄、黄家庄),千家庄官村(东千家庄、西千家庄、董家庄、东王家庄),西顺城官村(西小庄、马圈村、尹家庄、西赵家庄、葛家庄、邢家庄、西小屯、时家庄、刘家庄、王家庄、里八庄),傅家庄官村(大贾家庄、小贾家庄、张家庄、西郑家庄、杜家庄、傅家庄、池家庄、北郑家庄、大田庄、候家庄),神首官村(夏神首村、王神首村、傅神首村、白神首村、张神首村、小铺上村、官道李家庄),陈阎官村(暴贾家庄、大阎仙庄、贾阎仙庄、盖阎仙庄、大塔则口、小塔则口、北陈海堡、中陈海堡、南陈海堡、周家庄、小周家庄),荆家庄官村(李家寨、傅兴庄、芝芳头村、来远庄、平头楼村、东葫芦湾、中葫芦湾、西葫芦湾、西杨家庄、埝城村、荆家庄),井口官村(尧头村、沙井村、尼家庄、尧李庄、刘湫口庄、吴湫口村、聂湫口村、菜园村、邢湫口村、耿湫口村、信湫口村、郑湫口村),曹马官村(曹庄、西李家庄、仙庄、西马庄、寻葫芦村、殷家庄、牛家庄、王家庄、杨庄、桃园村、西小漳、柏家庄),王府堡官村、南顺城官村(李家庄、朱家庄、齐家庄、南宋家庄、王里铺村、南赵家庄、东张化庄、北张化庄、南张化庄),申家庄官村(东十里铺、西十里铺、安庄、杨家庄、苗家庄、白杨林村、申家庄),团里官村(东团里村、西团里村、北杜兴村、南安家庄、牙家寨村、九柳树村、南冯招村),杜董官村(董夏村、南尧上村、南杜兴村、南魏家庄、南庄、王村、郎家屯村),苏田官村(故现村、东苏田村、西苏田村、南小屯、苏章村、冯家庄、毛家庄),西马官村(南马庄、田村、陈村、梨园村、西流堡),沙洼官村(前沙洼村、后沙洼村、小寨村、

嵊州市三界镇各村村名来历

嵊州市三界镇各村村名来历 上龚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村庄坐落在上首,以姓龚为主所以得名上龚村。 龙山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相传于明朝末年,有一条断尾巴龙降于村后山顶,山顶有口井,称为龙井,该山故名龙山,村名改为龙塘山下,现更名龙山村。 后董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因前有大董村,故名后董村。 大山下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是地形的座落,村东面是溪和田地,三面靠山,其中北面是座大山。村朝南坐北在山脚下,取名大山下村。荷明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相传宊朝金兵反中原,原籍从安徽安定郡逃难至浙江胡村,三面环山,东面作逃出之路,地处属四明山脚。范洋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据传在宊末年间,由一姓范与一姓杨的两户人家落户现在的范洋,“范洋”由“范杨”演变而来。 石塔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村庄在小山坡突兀处,形如石塔,故名。朱孟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很久以前有姓朱、孟的两先辈来此建立山庄,后便称朱孟至今。 寺后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很早有一寺庙“桐松寺”,守寺人在此定居蕃衍,后逐渐形成一小村落,俗称“寺背后”。 大水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200多年前,李岙李氏分居来此,因村东有一条在车骑山发源的水坑,故成大水坑。 八郑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相传约在700年前,山阳长岭姓郑的人

入赘到此,生下八子,发展成族,故称八郑。 外岗山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据《杜氏宗谱》记载,祖先于宊末由陕西迁此定居,地处丘陵山岗,故名外岗山。 花里头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据传,清咸丰年间,四周皆是果园,冬去春来,百花齐放,人们犹如处在花丛中,故称花里头。 李宅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很久以前东阳义乌李宅人出来打猎安居,以姓氏命名,故称李宅。 黄岸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黄岸在明朝年间,有姓黄居民居住,所为黄岸,在清朝太平天国以后,有河南荣阳地区迁居黄岸村。 翔联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始祖百四自嵊邑剡北诸乌山分迁于大董炮乌村豪塘而居。到仕六祖又于隑山另卜一宅,后经侄孙婿翰林积峰章公送匾,题额曰“祥隆堂”。遂以名匾者名其地云,已有六百余年之久,村中有一方塘,先祖以吉祥雅名为“翔凤塘”。 杜家山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杜氏祖先随宊高宗南渡,途经此地,见山明水秀,建宅定居,取名杜家山。 沈塘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据传,从前村边是一片山林,有一口碧水清清的塘,名曰碧塘。村亦名碧塘,后江西姓沈的迁此定居,子孙繁衍,便将碧塘改为沈塘。 大湾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地处三面环山,前有一条大坑,这样便形成一个很大的湾,故被人们称为“大湾”。 袁岙村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早期在毛岙弄,由于被长毛的杀害,后移至回山,朝前有姓袁的祖先居住此村,故得名袁岙村。

嵊州市三界镇各村村名来历

嵊州市三界镇各村村名来历 上龚村省嵊州市三界镇村庄坐落在上首,以姓龚为主所以得名上龚村。 龙山村省嵊州市三界镇相传于明朝末年,有一条断尾巴龙降于村后山顶,山顶有口井,称为龙井,该山故名龙山,村名改为龙塘山下,现更名龙山村。 后董村省嵊州市三界镇因前有大董村,故名后董村。 大山下村省嵊州市三界镇是地形的座落,村东面是溪和田地,三面靠山,其中北面是座大山。村朝南坐北在山脚下,取名大山下村。荷明村省嵊州市三界镇相传宋朝金兵反中原,原籍从安定郡逃难至村,三面环山,东面作逃出之路,地处属四明山脚。 洋村省嵊州市三界镇据传在宋末年间,由一姓与一姓的两户人家落户现在的洋,“洋”由“”演变而来。 石塔村省嵊州市三界镇村庄在小山坡突兀处,形如石塔,故名。朱孟村省嵊州市三界镇很久以前有姓朱、孟的两先辈来此建立山庄,后便称朱孟至今。 寺后村省嵊州市三界镇很早有一寺庙“桐松寺”,守寺人在此定居蕃衍,后逐渐形成一小村落,俗称“寺背后”。 大水坑省嵊州市三界镇200多年前,岙氏分居来此,因村东有一条在车骑山发源的水坑,故成大水坑。 八村省嵊州市三界镇相传约在700年前,山阳长岭姓的人入赘到

此,生下八子,发展成族,故称八。 外岗山村省嵊州市三界镇据《杜氏宗谱》记载,祖先于宋末由迁此定居,地处丘陵山岗,故名外岗山。 花里头村省嵊州市三界镇据传,清咸丰年间,四周皆是果园,冬去春来,百花齐放,人们犹如处在花丛中,故称花里头。 宅村省嵊州市三界镇很久以前东阳义乌宅人出来打猎安居,以姓氏命名,故称宅。 黄岸村省嵊州市三界镇黄岸在明朝年间,有姓黄居民居住,所为黄岸,在清朝太平天国以后,有荣阳地区迁居黄岸村。 翔联村省嵊州市三界镇始祖百四自嵊邑剡北诸乌山分迁于大董炮乌村豪塘而居。到仕六祖又于隔山另卜一宅,后经侄婿翰林积峰章公送匾,题额曰“祥隆堂”。遂以名匾者名其地云,已有六百余年之久,村中有一方塘,先祖以吉祥雅名为“翔凤塘”。 杜家山村省嵊州市三界镇杜氏祖先随宋高宗南渡,途经此地,见山明水秀,建宅定居,取名杜家山。 塘村省嵊州市三界镇据传,从前村边是一片山林,有一口碧水清清的塘,名曰碧塘。村亦名碧塘,后姓的迁此定居,子繁衍,便将碧塘改为塘。 大湾村省嵊州市三界镇地处三面环山,前有一条大坑,这样便形成一个很大的湾,故被人们称为“大湾”。 袁岙村省嵊州市三界镇早期在毛岙弄,由于被长毛的杀害,后移至回山,朝前有姓袁的祖先居住此村,故得名袁岙村。

栾城县自然村村名由来

栾城县自然村村名由来 窦妪 窦妪位于县城西偏北方向12.5公里,西南与元氏县交界,北与南牛家庄接壤,东邻京广铁路,窦妪火车站设在村东南1.5公里处是栾城的大村镇之一,村内的玄武庙、开业寺分别建于唐代和元代,规模宏伟,附近享有盛名。窦妪村建于隋末,传说: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之子与奶妈曾居住此地得名。最先称窦妪屯,民国年间叫窦妪镇,解放后叫窦妪。仅为书写方便,也有写作豆于的。 南赵台 南赵台位于县城西北5公里处,西北邻北赵台,东至小裴村。据传,明永乐年燕王扫北后,由山西洪洞县赵氏二兄弟迁此,分居大寺南北两侧,总称赵台,后随人口繁衍,分为两村,在南曰南赵台,在北曰北赵台。 北牛家庄 北牛家庄位于县城西北方向15公里处,与南牛家庄仅有一河之隔,东邻京广铁路西至元氏县界,护村提自西向东北环绕村庄。《栾城县志》记载:北牛家庄与南牛家庄系康熙年间所建,传说由元氏县石板沟牛氏迁此定居,总称牛家庄。清末据洨河支流分开,因在北侧,得名北牛家庄。 南牛家庄 南牛家庄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西至元氏县界,东邻京广铁路,南接窦妪。《栾城县志》记载,南、北牛家庄原属一村名牛家庄,康熙年间元氏县石板沟牛氏迁此立庄,清末据洨河支流相分,得名南牛家庄。 彭家庄 彭家庄位于县城西北方向12公里处,东明渠与洨河在村南方交汇。彭家庄明永乐年间建村,村人多数姓彭,以姓氏命名为彭家庄、 汪家庄 王家庄位于县城西北方向123公里处,东邻苏邱,北邻段家营,南至赵村,水塘遍布村四周。《栾城县志》记载:汪家庄原名王家庄,村东有百亩大水坑一个,村四周遍布小水塘,一般年份清水不断,塘多水多,清末改王为汪,得名汪家庄。 陈朝宇 陈朝宇位于县城西偏南10公里,南与元氏县交界,西至京广铁路。《栾城县志》记载:陈朝宇系唐以前建村,原写作陈朝峪,后演化为陈朝宇,其含义及来历尚未查清。 赵庄 赵庄位于县城西偏南10公里处,东与梅家村为邻,西侧与元氏交界。明朝隐士李潜所建“百柳园”就在该村附近(今已不存)境内有庙宇多处,以兴隆寺最为

老家磁县各村村名的有来

磁县各村村名的有来 讲武城:相传,战国时建村。东汉时曹操在此筑城练兵讲武。讲武城在战国时就有武城之称。《汉书·地理志》记载:邺郡有武城。宋时改为讲武城。现东北角和北部还有古城址存在,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小屋:相传,明洪武年间从山西迁来几户姓孙的在此定居,因在西小屋东,得名东小屋。 双庙:相传,宋朝时建村。村中有一条沟,沟两边住着人家。沟东的人家修庙一座,叫庙上村,后来沟西的人家也修庙一座,得名双庙村。 孟庄:相传,三国时建村。起初姓孟的在此建村,叫孟家庄。后来姓孟的绝户,有黄、贾二姓在此定居,仍叫孟家庄。因历代不断在此驻兵,又改称孟家营,亦称北营。后复为孟庄。 南白道、北白道:相传,南北白道建于南北朝初期。起初这里有一个白塔寺,建村取名白塔村。白塔寺院内和尚很多,其中有一和尚品德不正,为非作恶,百姓把这个和尚杀死,将其余和尚赶跑。因百姓厌恶白塔寺,把村名改为白道,道是教育子孙要讲道德。后来发展为两个村,按其南北地理位置叫南、北白道。 王家店:相传,清朝时建村。原名槐荫铺。后乾隆皇帝南巡时,在此居住一夜。为纪念此事,将村名改为王家店。 高庄:相传,明朝时建村,明末从临漳高家楼迁来一对姓高的夫

妇,先开饭铺,后发展成村,叫高庄。 南营:相传,三国时建村。起初有讲武城营和窑底两个居民点,后"讲武城营"又简称"讲武营",当孟庄称北营时,这里又简称南营。1949年,讲武营和窑底两个自然村合二为一,称南营。 朝冠:相传,明朝时建村。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来此定居,因村西有太监墓一个,太监是在朝的内官,人们以此起名朝官,后沿用中写成朝冠。 申庄:相传,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县申氏兄弟迁来时,为了后世联系,摔破铁锅一个,各拿一片为标记。其中一兄弟迁到这里定居,起名申庄。另一兄弟在临漳县称勾集定居。 前、后港:相传,后港建于唐朝,前港建于清朝。两村之间相隔一条小河沟,河沟也称"港",按其南北相对位置起名前、后港。 刘庄:原名三板桥。源于里青的泉水从村边流过,用三块板搭桥,故名三板桥。后因灾荒,一家姓刘的献粮济贫,村民为报恩德,更村名为刘庄。清康熙《磁州志》载有刘家庄。 滏阳营:相传,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到此建村,因该村座落在滏阳河西闸南渠的南端,后做过兵营,故名滏阳营。 东李庄:相传,清朝初年姓李的在此建村,得名李庄。因与时村营乡李庄重名,1982年改为东李庄。 大冢营:相传,北齐时建村。村西有一个大冢,是磁县境内北朝墓群最大的一个,据考为献武帝高欢之墓,看冢的人在此发展成村,起名叫大冢村、冢头村。后因不断驻兵,又叫大冢营。

河北省永年县各村村名由来

永年县各村村名来历 东杨庄、西杨庄——据传,宋、金时代,就有杨姓大户在此居住。据西杨庄玉皇庙碑文记述,明万历十九年,这两个村分别叫东杨二庄和西杨二庄,以方位及姓氏命名。后来简称东杨庄和西杨庄。 故城——《地理志韵编》与《后汉书·注》云:广年古城在今永年县(城关)西北。据一九七六年故城地裂现象考证,故城村即汉代广年县城,县志亦称古城。前汉置广年县,属广平国,后汉属距鹿郡,魏郡属广平郡,永嘉后废。北齐时,曲梁并入广平县,并移治曲梁城(即今之永年城关),此遂为广年县故城。 前党庄、后党庄——永乐年间,党、赵姓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党姓为大户,故冠以党姓命村名党家庄。光绪三年县志上还记载为党家庄,后来分治,按位置称前党庄、后当庄。 冯庄——明初,冯姓奉诏迁此占产立庄,1965年曾改名四新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又恢复原村名冯庄。 康庄——据康氏家谱记载:该村原名犁耙庄,传说曾为曲陌大户耕地放犁耙的地方。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康氏七世祖由鸡泽县康马昌迁此居住。更名为康庄。 韩庄——据查明嘉靖年间,由四户韩姓人家从大阎胡寨迁此定居。以姓氏为冠命村名韩庄 席庄——据查,原名薛庄,明永乐年间,有席、苗、路等姓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席姓为大户,冠以姓该村名席庄。 赵庄——据查,明永乐年间,赵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冠以赵氏命村名赵庄。 南庄——1963年席庄一部分宅基被淹,有四十户居民迁往席庄村南居住,称南庄。

杨庄——宋元时代,有杨姓大户居于此而命村名杨庄。 张杨庄---明初,张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因东、西杨庄是这里的老村,便以杨庄为基础,又以姓命村名张杨庄。 东陈甫----传说宋元时代,有陈、甫二姓氏在此地居住。故按姓氏命村名陈甫。明初从山西迁来居民,未更村名。后人丁繁衍,发展为东西两个村庄,该村在东,称东陈甫。 冯杨庄——明初,冯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因东、西杨庄是这里的老村。便以杨庄为基础,冠以冯氏命村名冯杨庄。 屯庄——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以后实行驻兵屯田,休养生息,为此当时屯田之地。明初移民在此占产立庄,称村名屯庄。 郅家寨——清光绪三年《县志》记载:该村叫郅家寨,以郅姓最早在此居住而命名。 东小屯——清光绪三年《县志》记载:该村叫东小屯。因为该村正南有大屯,位置又在辛庄堡之东,故叫东小屯。 库官营——相传宋金时代,曾在此建兵营,屯粮草,为库官居住地,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居住于此,称村名为库官营。 前、后司郭庄——明代该村只有司、郭两姓氏,所以叫司郭庄。后来形成前后两个村,故名后司郭庄和前司郭庄。

高阳 县志 各村名来历

高阳县志各村名来历 高阳——居古高河之阳故此得名! 魏家佐,明成化年间魏由中从山左(即山东)迁来建村,故名.原属里县,民国29年入属高阳。 高阳县传为颛顼故都,八才旧里.商代即有人群聚落.汉高祖六年始臵高阳县.明洪武年间由旧城迁丰家村至今.此前的高阳,其时是旧城,这也是旧城的来历。 南关其实包括黄庄,李家庄,中华民国时并入高阳。 北蔡口,因位于蔡家口北称北蔡家口,后简北蔡口。蔡家口亦改南蔡口。明(1404~1412)王,常二姓由山西,刘,高二姓由本县刘庄(今无)迁来建村.。 于八,宋初陈姓建村于鱼坝口之北称北鱼坝口,后简北于八口,后简北于八.相传此地西分唐河之水形成坝口,称鱼坝口.张,王建村之南称南于八. 赵堡店,宋末当地豪强志士为抵抗外族侵搅,建堡自卫,因打赵王棋号,名赵王堡。明永乐年间设官道于村北,民沿道设店无数,故名。之前,亦称北赵堡。又一说,此为古水域,名赵堡淀,后干涸。明,山西迁来定居,称赵堡店。 尖窝,宋代甄姓在此建村,以熬盐为生,称村为煎盐窝。清简称煎窝。1958年改尖窝。 边渡口,好像因为在县边上,有渡口而名。 赵堡店,宋末当地豪强志士为抵抗外族侵搅,建堡自卫,因打赵

王棋号,名赵王堡。明永乐年间设官道于村北,民沿道设店无数,故名。之前,亦称北赵堡,此为古水域,名赵堡淀,后干涸。明,山西迁来定居,称赵堡店。 北沙,因南有大片沙地,风吹沙起,不见天日,杀气凛凛(笑谈)故名 团丁,相传此处为水泊,姓马的姓桑的走到这,船搁浅走不了了定居,民俗称船丁后叫团丁 ,又一说该村形状像船叫船丁后叫团丁。 岳家佐,因为岳姓建村而名,不是岳飞.后衰落.杨家务有人搬来定居,但仍叫岳家佐.所以,该村与杨家务有千丝干系。 苏果庄,于1404年苏姓建村,村人以'哥'互称(有点怪怪的),故名苏哥庄,后演变成苏果庄。 赵官佐,此地原属官田,叫官屯。运河,(指赵王河,不是京杭运河,)贯川此地,改称赵贯屯.明建文年间,王氏定居,朝廷有人,挺牛,不纳粮还佐收税,又改赵贯佐,后再改赵官佐。 古有安洲八景之说,指:云锦春游,齐云远眺,石臼停舟,白洋垂钓,柳絮飞滩,蒲口落花,板桥晓月,易水秋歌,八景.其中,蒲口落花就是蒲口村,因靠近蒲水渡口,固名。 莘桥,传为唐代司马殷峤建,也可能是他后代,叫殷峤,后谐音新桥。清改为莘桥。老有历史的一个村啊。光绪年间,东赵堡村民离村另建,称赵堡新庄,后改为赵堡辛庄。

河北省邯郸市各县名称的来历

河北省邯郸市各县名称的来历 武安市,其地多山,在邯郸西,战国时为赵邑,汉初置县。县址在固镇,隋时迁于今地。1988年撤县建市。历史上,苏秦、白起、李牧均见封于武安,名曰武安君。秦赵阏舆之战又有武安瓦振一说。可知武安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颇有声名。或云,其名有武可安邦之意。(磁山文化因此地磁山得名)鸡泽县,在永年东北偏东,地处平原。洺河(沙河)、滏阳河过其境。因春秋之时其地人民多养鸡鸭,且当时为水洼之地,遂名鸡泽。先后属卫、晋、赵。毛遂及其后裔皆以此为封地。隋开皇六年置县。1958年并入曲周,1962年恢复县治。邱县,地处曲周东北,因平丘山得名。黄河故道过其境,故禹治水导河曾至衡漳(今邱城东南)。汉宣帝地节三年置平恩侯国于邱城西,历更其名。元至元二十六年立丘县,清雍正三年为避孔丘之讳更名为邱县。永年县,邯郸北鄙。西部为丘陵之地,东部则一马平川。古时名曲梁,属晋,后为赵地。隋仁寿元年改称永年。杨氏太极,武氏太极发扬之地是也。曲周县,处肥乡东北。地势平坦,滏水过境。春秋时为曲梁地。汉高祖六年封郦商为曲周侯,曲周始现于书。盖因其为曲梁之边地也。邯郸县,环抱邯郸市,西部有丘陵,东部平原地。滏水过境。县名得于汉高帝五年。肥乡县,在邯郸东,皆平原之地。沙丘之变前期,肥义遭诛,惠文王嘉其功立肥邑为其封地。曹丕黄初二年改其名为肥乡县,后多遭撤并,于1962年重新恢复县治。馆陶县,在肥乡东,春秋属晋,为冠氏邑。后属赵。汉景帝时,馆陶公主许女陈阿娇妻刘彻。方有后世所谓金屋藏娇。汉平帝二年置馆陶县。魏征生于此间。(其地产陶,或因此而得名?)涉县,位于武安西南,地处山区。太行盘桓全境,清漳、浊漳汇于其间。刘邦元年置沙县于此,后改称涉县。金时为崇州。抗日时期刘邓大军总部所在地。广平县,在肥乡东南,地处平原,金大定七年建县。成安县,在邯郸东南偏东,为平原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建有乾侯政权,汉时作斥丘县,北齐时置成安县。寇准在此曾为知县。魏县,在广平南。地势平坦,漳水、卫水过境。夏时作观户国,先后属卫、晋、魏。苏秦联纵六国,号令天下于此。汉高祖十二年置魏县,1958年并入大名,1961年恢复县治。磁县,在邯郸南,地有山丘,漳滏过焉。岳城、东武仕居其内。曹丕黄初三年设邻水县于此,隋开皇十年改称慈州,北宋政和三年再异其名,曰磁州。民国二年方作磁县。临漳县,在成安南,土多沙质,漳水穿其境。为殷商近畿之地,西周为卫地,春秋属晋,后属魏。古名邺,齐桓公始筑其城,汉高祖置邺县。晋建兴二年避愍帝司马邺讳改名临漳。建安风骨,铜雀三台生于此地。大名县,在魏县东,漳水,卫水过境,有泄洪区。春秋时作五鹿城,刘邦十二年建立元城县于此,曹魏黄初二年置阳平郡,北周市叫魏州,唐朝更其名作大名府。自隋唐后,为历代州郡、府、路、道治所。后唐李存勖同光元年在此建都,名东京;宋仁宗庆历二年定大名为陪都;金晋藩国大齐皇帝刘豫都于此,名曰北京。狄仁杰曾在此做魏州刺史。

村名由来

村庄棉好哦。位置 龙泉汤村地处牟平东南气死了。部山区的龙泉镇, 空气清新、风光秀美。烟台、牟平、威海、荣成、文登的中心地带,距烟台市区50公里,烟威高速公路30公里,威海笨蛋。港口45公里,莱山飞机场58公里。 这里山清吧唧。巴爹。下午看哦。水秀,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有胶东著名温泉——龙泉汤温泉,常年水温在56℃,其中偏硅酸含量89-92毫克/升,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医疗矿泉水水质标准中的“硅水”和“氟水”的命名标准。南靠全真道圣地——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距昆嵛湖(即龙泉水库)1公里,是开发旅游服务业的绝佳笨蛋。之地。 村名由来 明弘治年间,先人在域神经病。内筑一露天汤,常年二百五湿了。沸腾涌流,如蛟龙吐水,故取名为“龙泉”。不久,宋姓迁此,于龙泉汤旁建村,,按当地有病。习惯取名为宋家庄。后来,许多人家都看好龙泉风水,纷纷迁来定居,宋家庄渐渐扩大,并成为东西来往的交通要道,人们开始利用温泉水洗浴,龙泉也从此繁华起来。 清朝诗人王苹云游至此,赋诗云:“行人浴罢闲相语,可似华清第二汤。宋家庄也由此改名为龙泉汤村. 清乾隆年间(1736—1795)这里曾建敞厅,置石几,围以垣墙,后废圯,今仅存嘉庆年间(1796—1820)“龙泉”二字石匾。 村庄特色 龙泉温泉为胶东半岛著名温泉之一。历史悠久,水质优良,是沐浴、水疗的宝地。自明弘治年间即被利用开发,可是开发利用速度缓慢。龙泉温泉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从野浴发展到池浴,一直发展到今日的高雅盆浴,蒸气浴等。其知名度越来越高。 相传,龙泉温泉的美境、神水,使众多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和骚人墨客流连忘返。秦始皇、乾隆、丛尚书、郑板桥,都到过此地戏水净身。全真教主王重阳路经龙泉,因贪恋龙泉浴,竟不顾与弟子王玉阳的约会和道家体统,入泉与众人洗澡嬉戏,发出了“龙泉温泉天下奇,一洗能使百病除”的赞叹。龙泉温泉的奇妙,传到了八仙耳中。他们选派张果老骑着毛驴来温泉探个究竟。结果,张果老在昆嵛山中迷了路,见到了九龙池,把九龙池当成了龙泉温泉。至今,在九龙池当年张果老毛驴的遗迹仍依稀可辨。 1996年2月9日山东省地质矿产局对《龙泉地热田详细地质报告》进行了评审,通过对地面地质,水文地质调查,物探勘测,钻探试验,水质分析确定其主要特点:热水层浅,水量大,水温适中,平均水温52~58℃,PH值为8.4,所含矿物质种类多,其中对人体有益的元素丰富。偏硅酸含量90.21mg/1,锶含量0.08mg/1,矿化度为0.5mg/1,汤水无色透明,略具硫化氢气味,无任何副作用。经临床观察发现其所具有的温度、化学成分及放射性对皮肤、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妇科等方面有着神奇的保健和医疗效果。另外沐浴无稠腻感,洗涤衣物且能漂白。 村庄发展 近年来,龙泉汤村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形成了以温泉旅游服务开发为中心的经济产业特色,推动全村经济驶入赶超发展的快车道。先后引进5个项目上亿元资金,投资500万元兴建了温泉洗浴中心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中国传统刻石艺术品展示中心、投资400万元的馨雨矿泉水项目已投产运营;投资3000万元的昆龙温泉洗浴中心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温泉大酒店和温泉别墅项目正在建设当中;正在洽谈的投资8000万元的南山游乐城项目和温泉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文安县村名来历

文安县村名考 (一)自然村村名考 城镇战国时期形成村落,原名太阳。隋大业七年为丰利县治,唐贞观元年省丰利入文安,文安县治由位于大柳河东侧的“文安故城”迁此,该地遂称为城关。1961年改名城镇。 东关北宋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王、李二姓从山东迁来此地定居,后不断有人迁来,发展成村。因位于文安城东门处,取名东关。 西关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葛、樊二姓由山东迁此定居,因位于文安城西门外,得名西关。 边王赵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边、王、赵三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占产立庄,各自以姓起名:边王赵、北王庄、赵家庄。1949年三村合并,得名边王赵。 大叩皂北宋景佑年间(公元1034—1038年)立村。据传,杨六郎镇守易津时,这里是放牧军马的地方。建村时以此地的历史经历和地处寇水流域得名寇皂店。政和年间于村西南侧又建一村,名小寇皂店。这村改名大寇皂清末简化为大寇皂,民国初年写做大叩皂。 泗各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温、刘、谷、皮等姓由南京诏迁此地立庄,得名四家庄,因距文安县城较近,后改名峙郭庄。明末以该村靠近泗水河演化为泗各庄。 北光洲宋建隆年间(公元960—963年)立村,以其三面环水的地势特征得名光洲。随着人烟的增多,清代分化为3个村,这村梁姓居多,名梁光洲,1958年以方位改名北光洲。 西光洲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北光洲。 东光洲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北光洲。 后孙章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孙、章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以姓得名孙章村。清代时由孙章迁出部分居民在该村东另立村庄,起名后孙章。 前孙章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后孙章。 吉村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李姓在此地立庄,取吉利之意起名吉村。 房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房姓在此立庄,以姓得名房家庄。后简化为房庄。 留郡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有一郡官因仕途潦倒,在此隐居,发展成村得名留郡村,1958年简化为留郡。 元里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张、杨、李、华四姓在此定居种菜为生,后发展成村起名园里。后演化成为元里。 西元里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刘、陈等姓从外地搬来此地定居,以种菜为生,因住地靠近园里。以方位得名西园里。 相公庄隋朝(公元581—618年),原名丰乐村。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有一张相公死后葬于此地,并树碑于此。张相公,字仁宪,死后追赠工部尚书,很有名气。后该村改名相公庄。

邯郸各县地名由来

邯郸各县地名由来 大名的由来-- 大名府乃历史名城,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大名县的县名与大名府的府名为什么叫“大名”?近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县内的、县外的询问此问题,经查阅有关史籍和《大名县志》、《大名府志》,就我所得,写出此篇。讹错之处,请识者指正。 一、“大名”这个词是公元前六六一年(距今二千六百四十七年)春秋晋献公十六年时,掌卜大夫卜偃从“魏”中测解出来的,说它是兴旺强大起来的吉词。据《左传》、《史记·晋世家》中载:献公十六年率领着他的太了申生和赵夙、毕万两名官员兴兵灭掉了他们国境西南方的三个小国,其中有个小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北)。胜利后,献公把魏国这块地方赐于毕万。对此,卜偃作了占卜,结语说。“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此是始赏天开之矣—…今命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意思是说:万是盈数,魏是大名、这样赏赐是天开其福,今以大名去从盈数,毕万之后必然要兴起来,得到众多人的拥护。从此,“大名”就成了一个兴旺强大起来的吉词,成了一个后来地地名金冠。二、“大名”这个词,这个金冠用在府名上,始于唐德宗建中三年,田悦任魏博节度使时。自春秋毕万封于魏,事后,经过一千四百四十三年,到了唐德宗建中三年,即公元七八二年的时候,驻在魏州(今大名县城东北五至二十五里处即魏州治旧址)的魏博节度使田悦与芦龙军节度使十滔、恒州团练使王武俊结盟抗唐命,各自称王,田悦自称魏王,为取吉兆,把魏州之“魏”改为“大名”。曲周的由来-- 曲周之名,始见于《史记·列传第三十五》有“曲周侯郦商者,高阳人”的记载。后废除曲周侯国,降为乡。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 年)置曲周县(属广平郡),这是曲周立县之始。 关于曲周县名的由来,明嘉靖《广平府志》载:“颍川氏日,高帝之初封郦商曲周侯。曲周之名,汉以前有之。说者谓委曲也,闾里日乡曲,怀抱日心曲,邑在河曲.水旋而周,故日曲周。”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的《曲周县志》亦同此说:“以曲周名邑者,谓县在河曲,水旋而周。”上述两志对曲周县名的解释是:因为曲周县城处在滏阳河曲(转弯)处,滏水由城南向城东弯曲绕城半周(水旋而周)流过.所以称作曲周。清人柯昌泗《今县释名》亦同此说:“曲周.汉置.漳水、滏阳河等水。均经县境,盖以水之环曲周布而名。”对于曲周之名称的此种解释,随着旧志书的传播而广为流传。然而,这种解释是牵强附会、占不住脚的,因为曲周之名在汉代以前就有了。 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置曲周县时,治所并不在今城址,而是在距今城东北40里的古城营(今属邱县)。明言曲周故城在古漳水西岸,与南曲故城隔水相望。现在虽水南移,无水可据,但曲周故城在今邱县南营西侧的古城营应是不错的。这在谭其骧所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可以得到印证,汉曲周故城在图中所标位置正在今邱县古城营一带,与史书记载正相一致。从汉代地图上看,曲周境内只有漳水而无滏水其名。 永年的由来-- 永年一词,始见于晋代,含有“国炸长久”的吉祥寓意。晋陆机《辨亡论》云:“敦率遗典,勤民俭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这是永年一词见之于史书的最早记载。意为:如果遵循先朝典律,勤于为民,廉

大名县各村村名来历

你们知道自己的村名是什么来历吗? 一、大名镇 县前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因位于旧县衙门南面,故名县前街。,马文操神道碑原存于城 内文庙(实验学校)内前院,后移至北关县招待所东院,今挪至大名县碑林处。此碑立于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 年)五月二十五日。马公是五代晋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碑铭及序为贾纬奉撰。 道前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因位于旧道台衙门前边,故名道前街。路北有关帝庙,拜堂下有一口大钟,为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铸造,撞之声闻数里。铸造工艺较高,至今其面光洁不锈,“破四旧”时,经多次夯砸仍完好无伤。关帝庙,在解放后即改建为人民剧院,其钟仍置于院内。后来移至大名碑林园内陈列,供人观赏。 玉带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因该街成环状,形若玉带,故名玉带街。 菜园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据传,古时这里菜农较多,故名菜园街。 张小街古时,这里是无名小街巷,因街南头有一张姓大户,明朝时,某知府命名为张小街。解放前,街西有一老爷庙,庙前称宫前,庙后称宫后。解放后,也并入张小街,但人们对那两处地方仍有称“前宫”后“宫”的。 寺胡同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从前,这里是通往普照寺的一个胡同,故名寺胡同。普照寺 建在城西南角,是宋朝旧城(今大街)建的古刹(Ch d庙),明初迁城时,寺僧随来,并建 此寺,规模宏大,僧众二百余人。明嘉靖、万历及清顺治时,屡次修缮,游人甚多,并有不少名人题咏。后渐倾废,因藏经阁失火,寺基半为民占。同治十三年(1874),大名、顺德、 广平兵备道恩福聚金补修,一度粗具旧观。后又拆毁,如今泯(min灭无存。 大寺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古时,此处有普照寺,规模宏大,故名大寺街。 北城隍庙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从前,这里有座城隍庙,其位置又靠北城,故名北城隍 庙街。 油坊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从前,这里的油坊很有名气,故名油坊街。 马厂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清朝时,此地西边是练武场,练武者均拴马于此,故名马厂街。 满洲街据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 年)《大名县志》记载:“顺城至东门,所谓东大街也,西行北为满洲街。”大名历来是战略要地。清朝派八旗部队(满洲兵)防守,并设有道台府和镇台(兵备道)衙门。“满营”在大名驻扎,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治安,根据战争需要,兵力时增时减。八旗兵流动性大,不准带家属,至今满洲街没有留下一户满族人。因为这里住的多是满洲人,人们自然而然地称之为满洲街。推翻满清后,此地没了满洲人,一度更名为“免愁街”,可人们还是缺吃少穿常发愁。“文革”以前改名为胜利街,“文革”时叫反帝街,后又恢复原名满洲街。 北关因地处大名北城门外,故名北关。明朝叙州知府陈绶(Sh bU之墓在此村郊外,曾有 华表石器。河北省立第七师范遗址在该村北侧,学校是革命教育家谢台臣于1923 年创建。 他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1936 年旧历二月初四不 幸逝世。为纪念谢台臣校长对革命事业做出的伟大功绩,全校师生自动捐款立汉白玉石碑一座。原在七师正门前,现在校园东端,并建有纪念碑亭,以使后人永志不忘。 北刘庄很早以前,刘姓在此定居。明末,刘家建一墓地,因该村在墓地之北,故名北刘庄。在墓地之南的名南刘庄。 南关一铺从前,南关相当繁华,开有很多店铺,按区域划分为三处,此处离城最近,故名南关一铺。与一铺相邻的为南关二铺,与城较远的为南关三铺。 金家潭从前,大名城南门外有一黑龙潭,其潭西又有一小潭,金姓定居于此,故名金家潭。匡公堤此村在旧堤之上。其堤原为明万历初知府匡铎(kuα ng du为所筑,人称匡公堤,村因堤得名。 七里店此处离大名县城七华里,早年有客商店铺,故名七里店。 十里铺此处距县城约十华里,早年又有客商店铺,故名十里铺。 康堤口此处原是一段古黄河残堤,后有康姓在此定居,故名康堤口。村南有罗让墓,立于唐龙纪元年(889

大名古城

大名古城 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与山东省莘县、冠县接壤,南与河南省的南乐县相连,西部、北部与本省的魏县、广平、馆陶毗邻。总面积1052平方千米。总人口75万人(2004年)。 县政府驻大名镇大名府路28号。邮编:056900。代码:130425。区号:0310。 行政区划 大名县辖6个镇、1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大名镇、杨桥镇、万堤镇、龙王庙镇、束馆镇、金滩镇、沙圪塔乡、王村乡、铺上乡、黄金堤乡、大街乡、旧治乡、西未庄乡、孙甘店乡、西付集乡、埝头乡、北峰乡、张集乡、红庙乡、营镇回族乡。 历史沿革 汉高祖刘邦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置元城县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置阳平郡,北周为魏州,唐朝改称大名府。元为大名路,明、清为大名府。民国3年(1914年)建大名道,辖冀南47县。1928年改道为大名专区,辖13个县。 1945年大名解放,成立大名市,1946年撤市。1958年魏县并入大名。1961年大名、魏县分设后,辖39个公社、6个工作委员会。

1984年设6区、6镇、33个乡,1996年撤区并乡后辖6镇14乡。 2000年,大名县辖6个镇、14个乡:大名镇、万堤镇、龙王庙镇、杨桥镇、束馆镇、金滩镇、大街乡、王村乡、旧治乡、北峰乡、西未庄乡、红庙乡、孙甘店乡、西付集乡、沙圪塔乡、张集乡、黄金堤乡、埝头乡、营镇乡、铺上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1358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大名镇50658杨桥镇41260万堤镇30422龙王庙镇47411束馆镇34024金滩镇44966沙圪塔乡33250王村乡38459铺上乡25915黄金堤乡31343大街乡35345旧治乡38840西未庄乡26399孙甘店乡35166西付集乡41344埝头乡44808北峰乡30151张铁集乡36809红庙乡31895营镇回族乡15119 2002年底,大名县面积1052.9平方千米,人口73.52万。辖6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651个村委会。县政府驻大名镇大名府路28号。 大名镇镇政府驻迎宾路。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5.93万。辖46个村委会:匡公堤、大寺街、北大街、南大街、西大街、东大街、十里铺、油坊街、铁川口、寺胡同、南刘庄、北刘庄、油粉滩、金家潭、道前街、城隍庙、升斗铺、县前街、张小街、吴水坑、七里店、羊市街、菜园街、康堤口、满州街、马厂街、玉带街、刘堤口、

丰南村名由来

丰南村名由来 据1981年全区第一次地名普查资料显示,丰南区自然村名渊源来历大致有以下13种。 (一)以姓氏得名 如董各庄、安各庄、刘各庄等。此类庄名在本区最多,约占村庄总数的2/5。这类村庄都是明初移民所建,“各”字实际上是“家”,因移民多来自南方,将“家”读为“嘎”。 (二)以地势、地貌、物志等自然景貌得名 1、先祖定居建庄时,附近为草泊者,有的在“泊”字前冠以姓氏以为村名,如于家泊、么家泊、杨家泊、蒲子泊、无名泊。 2、地势低平,洼淀较多的,常取“沽”、“港”、“沟”为村名,如尖字沽、东河沽、薄港、大田港、滩沟、三沟。 3、建庄于高处或附近有坨岗者,多取“堼”、“坨”、“岗”为庄名,如刘家堼、薛家堼、沙坨子、岗子庄、博乐坨、城坨、双坨、付家坨。 4、依路傍河村庄,多以其名称或坐落为名。如涧河村、岔河、壬家河、蒲台河、岔道口、档水捻、河沿庄。 5、以村旁带有标志性事物取名。如白石庄、清庄湖、望马台、艾坨子。 (三)以人物得名 丰南区取自人名的村庄多以先迁此建庄之人命名。如张柏庄、刘木林、张良庄、刘四新、张稳庄等。 (四)以历史典故得名 如五相庄(明时董各庄5名相公迁此,故名)、顶戴庄(明万历年间一总兵上京在此更衣换帽)、四王庄(原名四往庄,金时该村王信攻打南宋立有战功,封王后改之)。 (五)以古代兵事得名 如宋家营(唐太宗征辽曾于此扎营,向此地运送盔甲,故取村名为送甲营,后改)、教军场(相传唐王征东时曾在此点过卯,清嘉庆年间建庄时遂取此名)。 (六)以营生、嗜好得名 如打弓庄(明初移民中有人会打造弓箭)、王打刁庄(先祖定居时,以打雕为业,冠以姓氏,遂名王打雕,后改)、杨英庄(先人定居时好养鹰,故名养鹰庄,后改)、安机寨(明初河南移民来此建庄,家家设织布机,故名),高先甸(该区宣庄高姓在此开店,成庄后取名高先店,后改)。 (七)因原名不雅或不祥改名 如西张稳庄,原名西规昆庄,俗称鬼混庄,后改之。米厂,建庄前,因这里是越支盐场储粮之处,盐民卖盐后持票来这里领米,故建庄时称“米场”,后改“米厂”。太平庄,原名王烧庄,因村内屡生火灾,为求太平,改之。辉坨,建庄时村南有灰色沙坨,遂取名灰坨,后遭火险,村庄化为灰烬,便依谐音改之。 (八)以改谐音而得名 如霍庄,为防刀兵之灾,原名火庄。其意火能化冰(兵),后以谐音改之。傲里,此地原以熬盐为业,原名熬里,后改之。四间房,山东移民来此定居前,因在故里养丝茧,故取庄名丝茧庄,后改。哉门,清时外地移民迁此,因村周围土地受挤,遂取村名挤门庄,后改。西葛庄,建村时,土壤中多蛤俐,遂取谐音得名。 (九)因历史事件或纷争得名 如柳树邵--清康熙年间,移民自汉沽迁此,因地处沿海,土地广阔,为与邻村争分土地,便插柳条为界,故名。王玉石--清顺治年间,王氏先祖被封御史,故名王御史庄,宣统二年,改为今名。赵四牛--清康熙年间,赵氏先祖来此建庄后,因有耕牛累死田间,故取庄名赵韩

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各村镇历史沿革(二)

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各村镇历史沿革与来历(二) 平乡县历史悠久自上古时期就有人类在此聚集繁衍,自商代起历时五代在此建都立国并修建酒池肉林,于秦代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三十六郡平乡为巨鹿郡治所在地,为天下三十六郡之首,举世闻名的巨鹿之战/黄巾起义均在此地发起,自古平乡人杰地灵出现一大批文人志士,由于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多条水系汇聚于此,自古这里水草丰盛但也水患多有发生自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自明代起由于元朝末年的征战和明朝燕王朱棣的弑杀使得这里民不聊生方圆百里不见一户人家,使得这里的好多人文历史到此中断,现在可查平乡县各村历史大多是从明朝才开始记载,今天把这些资料整理写成文章以供大家参考,期许以后得到一个更好的传承. 平乡县游庄村:以前属于乡政府所在地现在合并,可追溯历史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游海/游广两兄弟定居并发展村名游庄一直沿用至今未曾更改,现在分东西两个大队亦称东游庄/西游庄. 平乡县午时村:原名叫刘房村,明永乐年间移民具体不详,由于清咸丰年间于洪水将其原来村庄全毁坏,后迁徙至附近巨鹿午时村,现在午时村分巨鹿午时村和平乡午时村,一直沿用至今. 平乡县张阎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村中迁来阎德成一户沿袭发展至今村名阎庄,于上世纪80年代为了区别其他村庄改张阎庄. 平乡县前/后张范村:此村原为一村称张范村,此村历史较早据记载于东汉年间就有此村,东汉光武帝年间有张/范二位至交好友同为朝中大臣又是同一年告老还乡,在告老还乡途中经过此村,在此村休息并吃饭后一个奔河南一个奔山东,村民为纪念这两位大臣于是改村名为张范村,经过多年发展沿袭于清末村子分前后街,亦称前张范/后张法至今未改. 平乡县大/小宋村:此村历史悠久上课追溯到唐朝,原来只有一个村庄即宋村,唐朝中期发展到鼎盛时期村长五里之多,村中又出了宋家文武两个状元即宋奇和宋角,村子宋中期遇洪水将村子拦腰冲断,自此村子分两个村即大宋和小宋一直沿袭至此未改. 平乡县姜庄村:此村历史悠久此村原为姜姓一大家族故称姜庄,于明永乐年间迁来郭姓一家沿袭发展,于清末村中姜姓已无后人但村名一直未改沿袭至今.平乡县田瓦庄村: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田姓一家到此,村口因为有一处砖瓦窑故取名田瓦庄一直沿用至今.

辛集市各村名的来历

辛集市各村名的来历 辛集市原称束鹿县,历史悠久。据史籍和县志记载,夏、商属冀州地,周时属并州地,春秋属晋地,战国属赵地,秦时钜鹿郡地,但未设行政建制。 西汉开始建县,时分为贳、(鼎阝)、安定、乐信、西梁五县,前四县均隶钜鹿郡,西梁县隶信都国。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郡国大旱,蝗虫成灾,民多流亡。为安抚民心,改安定为安民县。此后,曾叫(枭阝)、安国县、鹿城县,隶属疆域时有其变。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曾作乱于此。天宝十五年初(公元755年),破安禄山。三月己亥,改饶阳之城鹿城为束鹿,以厌之。自唐更名以来,一直沿用到民国年间。 1944年县治(日伪)迁往辛集。 辛集:古镇辛集历史悠久。据《束鹿县志》记载,明时此地已名新集,后与彭家庄、李家庄、廉官店、王家庄合并,改“新”为“辛”。同治二年五月(公元1862年)修筑寨墙时,又将邻村高卜营圈入寨内,同治末年与辛****并。辛集镇过去为全国一个重要的皮毛聚散地,早在明朝之际就享有盛名,有“直隶一集”之称。 辛集镇地处平原,地势平坦,西部略高于东部,早年滹沱河曾流经该镇北部,灌溉千顷良田,给人以舟楫之便。 辛集市各乡镇村名的来历大致有以下四个出处。 一、与滹沱河有关。 旧城:据《束鹿县志》记载:唐天宝十五年,明皇以安禄山反,改饶阳之鹿城为束鹿,即城于此。自唐至明,这里皆为束鹿之县治。明天启二年(公元1266年),滹沱河决晋州涅盘村入境内,由南位伯东注,冲破南堤,淹没城池,县治即此迁往新城。从此,此地乃称旧城,沿用至今。 新城:新城原为束鹿旧县城,据县志记载:天启二年(公元1266年)六月二十三日,滹沱河水自晋州境内涅盘村决口束鹿境内,由南位伯、北小陈、军齐村、董保村、大过村、田家庄冲破旧城南堤,淹没时束鹿县城旧城。县署迁今新城址,将新圈头、河上集、小西天等地居民用围墙圈成一庄,遂称新城。 新垒头:相传唐时此村名为“唐尹集”,后改为“唐尹店”。村名均系唐玄宗命名而成,时该村地势低洼,紧靠滹沱河,村民时遭水患。后将此村南移,垒建在一个名“老龙头”的土丘上,故命村名为新垒头,沿用至今。

解码峰峰各村地名由来 , 看看您的村庄上榜没

解码峰峰各村地名由来, 看看您的村庄上榜没 村名由来一个小小的称谓,包涵着许许多多的故事,有着悠久的历史变迁,在游历在外的人们心中,它更是家的代名词。 1与姓氏相关 『郭庄村』该村建于明代,因郭姓人居多,故名。『韩庄村』因韩氏最早迁入,以姓氏名村。『吝家庄』建村时因吝姓居多,故取名吝家庄。『豆腐沟村』相传,明代有窦姓在此居住,时称“窦府”。清道光十年(1830年)地震后,村子重建,演化为今名。『羊角铺村』村子原来杨姓居多,名叫“杨家铺”,后演化为今名。『上官庄一村』建村时有复姓“上官氏”在此定居,故名。『上官庄二村』该村原与上官庄一村为一个村,后上官庄一村迁出,改为现名。『霍庄村』跟据村中碑记载,明初洪武年间,有霍氏迁此定居,名霍家庄,后简化为霍庄。『袁洼村』地处浅丘地带,因地势较低,明代袁氏迁此后,故名。『街王庄』明代王姓迁居于此,初名王家庄。1927年改叫“街北王家庄”,1938年成立农会时,改名叫“街王庄”。『何庄』因建村时何姓居多。『曹庄村』相传建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因曹姓居多,故名。『金村』据村中碑记载,原村中丁姓居多,叫“丁村”,明代后期,丁氏人口减少,孙氏人口增加,改为今名。『刘岗西村』

旧志载,因该村处于土岗之西,刘姓居多,故名。『李岗西村』相传,清末李姓从和村迁出于此,因在砂土岗西,故名。『董家庄村』相传明代有董姓迁居于此,故名。『姚庄村』因姓姚居多,故名。『北胡村VS南胡村』因建村时胡姓最多,故名。按方位分为南北二村。『杜庄村』旧时称西庄,后因采煤向西迁移1公里,以姓名村改为今名。『李庄村』相传村民多从武安、涉县迁来,以姓名村。『马家庄村』相传马姓明代迁居于此,故名。『义张庄村』相传明代张氏迁于此定居,原名张庄,后为区别于他处张庄,以在义井附近,冠以“义”字。『薛村』剧明代韩永淳《重修鼓山水浴寺记》载:“去县(武安县)一舍(60华里)余,为薛村,有韩西泉凤台氏兄弟者。”薛村应是薛姓最早居住,以姓名村,有韩、张两大姓氏,其韩氏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大同府山阴县驿丞西泉村迁来。『庄里村』相传村中苏、赵两姓各想以姓名村,协商不妥,遂一直称庄里。『南旺村』相传汪姓居多,居于武安南部,故名。『佐城村』相传村名原为曹庄,以姓名成村。明成化年间,村南有一城隍庙,庙前有石马村民以为会“马啃槽(曹)”不祥,遂将村子向东南移动,改名“躲城”,后演化为今名。『张庄村』相传明代张姓最早迁居于此,故名。 『南羊儿庄VS北羊儿庄』相传杨氏最早迁居于此,故名。『李家山村』清乾隆年间。有李姓从武安大水迁居于此定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