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管理论

班级管理论

班级管理论
班级管理论

《班级管理论》(钟启泉编著)读书笔记

一管理主义教育

班级团体的结构性隐含着一种危险——教师一不留意,便会陷入“管理主义”的泥淖。这是因为,实现团体要求的教师容易把与之矛盾的儿童个人属性之要求视为障碍,往往强制性地压抑儿童的这种需求。这就是管理主义教育。正因为有这种危险,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热情及专业素养。(第23页)

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危险境地,我们教师必须具备怎样的教育信念?必须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一、教育信念

所谓教育信念,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教育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所在。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一个教师只有当他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和人民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干好它。教师的责任感在于把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这种责任感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不仅要对学生在校期间负责,而且要对他的终身负责。这种高度的责任感,促使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心尽责。

全国模范教师曾国寿老师说,教育信念是教师的生命,有了这个信念才能产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无穷的力量。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信念,这个信念来自于自己的生活,并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肖川博士在他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写道: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心灵之间永无宁日的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式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

二、专业素养

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指导者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应该包括:专业道德、专业职责、专业能力。班主任专业化的三大素养中,专业道德是主导,专业职责是基础,专业能力是关键,这三者构成班主任专业化不可缺一的整体,也是新型班主任素质的根本内涵。

班主任应从精神境界、职业道德、专业化知识技能、身心状态等多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正如《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所概括的:他首先应该是一个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相融合、相适应的人,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其次他必须了解今天的学生在想些什么、喜欢什么、满意什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近学生,理解学生,进而影响学生。

我们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具备这样的教育信念,这样的专业素养,那么,我们绝对不会陷入“管理主义”的泥淖。在面对儿童个人属性要求与团体要求相背离的时候,我们能够科学理性又不失人文关怀地妥善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请看如下案例:

晴朗的天突然乌云密布,落叶随风四处乱走。A老师心里念着第三节的口语课。第四节周考。无论如何得到班级看看。A老师带上伞就赶紧冲到学校。果然,班级里空了好多位置。靠窗口的学生告诉她他们也许到图书馆读书去了。A老师并不生气,而是十分着急。已经下雨了,他们肯定回不来。跑到图书馆,站在学生的背后,温和地说:下大雨了。第三节课的铃声也同时响起。他们收拾好书本随老师回班。但大雨挡住了回班的路。A老师只有一把雨伞,她只好便像摆渡一样,把学生一个一个送过去。一位学生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你不知道,那口语教师有多恐怖。”A老师心里清楚,她在为她们的逃课去阅览室寻找借口。然而A老师啥话也没说。回到班级,接着监考周考。

A老师知道,英语口语为两位外教上,因其课堂不受学生欢迎,故而在他们的课堂上缺席的学生特别多。

分析:班级团体的要求,肯定是不可以逃课,而学生个人属性的要求则是:与其坐在教室里受罪,不如去图书馆学点有用的知识。这里很明显地存在矛盾。面对这样的矛盾,作为班主任的A老师该如何解决?首先,理解学生的选择。其次,要做好学生与外教老师的沟通,让学生能更礼貌地理智地处理好这个矛盾。最后,从学生的成长看,他们今后一定还会遇见类似的矛盾,不能采取一走了之的消极回避矛盾的态度,而应该养成积极迎战矛盾,主动解决矛盾的态度。

二、班级中的问题行为

所谓班级中的问题行为是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所以从儿童方面找原因是错误的。把班级团体中的儿童的问题仅限于个人与团体之间的矛盾来研究是不充分的。因为儿童不仅要适应伙伴团体,而且要适应团体要求。当团体要求和伙伴团体的要求之间发生矛盾时,儿童往往会陷入烦恼之中,不知道该忠于哪一方面的要求。(第23页)

我们知道了班级中产生问题行为时首先要研究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要求之间的矛盾,但是,仅仅限于这样的矛盾研究又是不充分的,我们还要考虑到另一个团体,即伙伴团体。这一点很多老师容易忽略。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班级中的伙伴团体有所了解,首先要了解儿童在班级之中有哪些伙伴团体,这些伙伴团体的属性要求属于哪一类型。此外,还要了解儿童在班级之外的伙伴团体,主要是年级之中跨班级之间的伙伴团体。如果对这一方面不了解,那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考虑不周而影响问题解决的速度和效果。

那么,班主任该从怎么去了解这些伙伴团体呢?

班主任可以采用明查暗访的办法,了解学生的生活团体、学习团体。最主要的是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学生中具有感召力。班主任要力求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学生才会与你敞开心扉,述说他的快乐与忧伤。

针对不同的团体,要理解他们的团体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引导,保持他们团体的合理需求,以及他们多样的性格,不可强制要求伙伴团体服从班级团体。毕竟,学生不是共产党员,班级也不是党组织,不可以不分青红皂白提出,强制个人需求一定要服从集体需求。但是,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一定要居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朝理想的方向发展。

班级中有许多规定和规则。规范不等于规定和规则。规定和规则只有成为多数成员的参照标准时才能成为规范。这时就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一方面接受团体要求,同时又可以尽可能地满足个人的需求。……班级团体规范基本上是解决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需求之间矛盾的团体规则。(第25页)

一个集体只有形成了自己的规范之后,才能更好地解决班级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行为。所以,在制定规定和规则的时候,要特别谨慎,特别花心思下去,不可以随随便便,更不可以不了了之。否则,你会卷入无穷无尽的矛盾之中去,终日疲于应付,而且,集体也会往你期待的反方面滑去。

三、切忌批评

我向来是不赞成体罚儿童的,哪怕就是罚站,我也不能容忍。当一个母亲来到学校,看到其他孩子都在教室里坐着,唯独自己的孩子被罚站在某一个角落,心情是非常难受的。孩子的尊严在哪里?你能看到的是孩子满眼的委屈或者是满眼的愤怒,或者是面无表情,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无论是哪一种表情,其内在的心灵都已经被扭曲了。这不是我们教育者希望看到的。

体罚是不行的,那么,可不可以惩罚呢?钟启泉教授告诫教育者,“切忌批评”。既然连批评都不可以了,那肯定钟教授也不赞成惩罚。但,马上就有老师站出来反对了:“一定要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

那么,难道,有惩罚的教育就完美了?而事实上,没有哪件事情或者哪个人会是完美的,求全责备只能让人永远生活在责备与自我责备之中。“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勇气。许多人总在追求完美无缺,为此徒然浪费了不少精力。在这种人看来,‘只有当我是十全十美时,我才心满意足’。这是极其不幸的想法。”(第251页)

所以,我们首先要承认,没有完美的教育存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则提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里,“完整”比“完美“的提法要好得多。我们一线的教师很清楚地知道,在很多情况下,惩罚似乎是必不可少的。总认为,赏罚分明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其实,仔细研读钟教授的这本《班级管理论》,我才慢慢地明白了,原来各种问题的根源,都不在儿童身上。教育者的教育理念,班级管理是否健康等等才是最直接的因素。

因为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总能找出很多惩罚、甚至体罚的成功案例,来证明这样的教育是必须的,是可行的。

惩罚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体罚是个别教育者带着情绪实施的对学生会造成身心伤害的行为。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都是漠视学生人格尊严、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运用惩罚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使受惩罚者改过自新和健康成长。2.灵活性原则。针对不同时间、场合、违规程度,以及被罚对象的性格类型,灵活选择不同惩罚方式。3.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的原则。不能孤立地使用惩罚手段,要与整个教育方法体系结合起来。4.不产生新问题的原则。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要注意把握度、时机,注重效果,不能产生副作用。惩罚的教育作用:可以使学生懂规矩、辨是非;有促进改过和激励作用;有教育和警示作用;有助于维护集体纪律。(摘自《中国教师报》2003.10)

教师报也明确说了惩罚的教育作用,而且,还有很多例子也似乎证明惩罚,哪怕就是体罚,也不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有位同事的儿子不好好学习,溜到网吧去上网,结果这位同事找到网吧,将儿子拎回家,二话没说,抬手就是两个耳光。从此他的儿子再也没有去过网吧。就这样,同事用两记耳光顺利地把儿子送进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来自网络一博客)

这是不是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最好论据?“打是疼,骂是爱”?我称这样的行为是“高举爱的旗帜耀武扬威”。不管基于什么样的动机,暴力就是暴力。很多孩子与家长或者教师的冲突往往就跟这样的“爱”有密切的关系,一些孩子本来并不想与父母吵,但还是吵了,因而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有的便抑郁寡欢,再消极一些的就离家出走。

我们该怎么来对待儿童?“要平等地对待儿童,就得切忌批判儿童。因为批判只能激发憎恨。”(第265页)“我们与他们相处的方式,是致力于争取他们的合作,而不是控制他们。作为平等的人格,我们更要理解他们,并求得他们的理解,与他们一起建设这个世界、这个学校。”(第270页)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绝对不要伤害儿童的颜面。即使只有教师和儿童两个人在场,教师也不能批判儿童。……尤其是10岁以上的儿童,切不可当着其他儿童的面批判他,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是消极型儿童,甚至会感到无地自容而自杀,以为自杀是对教师的报复。如果是积极型儿童,可能会以暴力向老师报复。面对这些,一些麻木不仁的教师会以为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但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同小可,足以激发其极端行为。”(第266页)

“2007年10日早晨7点左右,大兴区采育中学一名高一女生在被班主任批评后,吞下300片治疗心脏病的药后昏厥,所幸抢救及时该女生脱离生命危险。”“2008年3月6日,湖北枝江一中高二学生覃瑶在教室课桌上留下一封遗书后

失踪。两天后,她在校园里一处3米多深的池塘中被发现时,已与父母阴阳两隔。”(来自网络)

类似的惨案不少,但很多分析都是认为现在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认为必须加强挫折教育,老师的一句批评都受不了,今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很多人就是没想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如果,我们是“和儿童交朋友,时刻和他们保持友好关系”,不是“凌驾于他们之上,而是同他们一道生活、一道学习、一道思考。”(第266页)那么,惨案还会发生吗?

儿童如果有不适当的行为,教师“要循循善诱,避免批判他们、伤害他们、羞辱他们,或者指责他们的失败。教师只要提供替代方案——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第266页)

四、关于儿童的逆反

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经常发现有的孩子与家长沟通存在障碍。家长一谈起孩子,就泪流满面,想起自己所付出的艰辛以及所有的爱心,为什么孩子一点都不领情,反而还对父母恶语相向?而这些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却表现很好,与同学交往、与老师沟通也不存在任何问题。家长往往会问:是不是我的孩子成长到了青春逆反期?也有很多老师会问,为什么这些孩子这么不听话?为什么这个孩子这么顽固?等等。

矛盾的发生总是两方面的,没有矛盾的双方,就没有冲突的产生。所以,要研究这个矛盾的根源,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去找原因。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把矛盾冲突怪在孩子身上,说孩子不懂事,说孩子处于叛逆期,也不能简单地怪在家长或者教师身上,说他们不懂得孩子的心理,说他们不懂教育。

就如孟子所言:“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意思是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

处于矛盾双方的当事者都应该好好读读孟子的这段话。作为教育者,我们更是首先要反省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把说服的不成功怪到孩子身上,归因于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如果这样,成功是没法实现的。因为这样的归因是一种消极归因。

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会引起孩子极大的反抗呢?

普遍的观点是认为,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与社会影响、学校教育、性格特点和个人经历有关的。归纳起来,主要由三种因素所致:第一,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对我们的教育采取不信任、不合作的态度。第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不能正确地估价自己,过于自信、自负。第三,受猎奇心理支配。

这样的分析是从儿童身上找原因,属于单方面找原因,而且,明显是对儿童所持有的态度表示否定。我们虽然不能排除有这些因素可能,但如果只看到这些,就有失偏颇,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我们需要科学分析儿童对教师或家长的说服叛逆、反抗是如何产生的。

专家们结合社会心理学进行了研究,提出“抗拒论”,认为人对说服的叛逆、反抗是旨在维护态度与行为的自由。也就是说,人在现实中总认为自己可以自由地选择决定其态度、行为,当来自他人的说服和压力威胁或限制这种态度和行为的自由时,就会唤起受信者所谓的“心理抗拒”,希望恢复自由的动机作用,结果产生了旨在恢复受到威胁的自由的行为,或者拒绝说服,或者朝说服相反的方向改变态度与行为。(第161页)

抗拒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理所当然的行为之自由”。也就是说,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行为突然被禁止,就像认为可以吃的点心突然被撤走时个体所持的强烈的心理反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体验到的。这时的抗拒感情,是因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自由被剥夺时产生的。(第179页)

注意一个观念:一般说来,反抗行为对社会是一种困扰性行为与消极性行为,但从发展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则未必尽然。尤其是青春期儿童重新探讨“规则”,是内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方式。因此可以说,在社会容许的范围内的反抗行为是健全的。(第179页)

这个观念与我们惯常所持有的观念有所不同,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让我们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来看待这样的问题行为。我们不能一概地认为,所有的反抗行为都是不正确的,都是应该给以压制或者批判的。我们更多的是要冷静地分析,哪些抗拒行为是合理的,是社会所容许的。

为了避免极端的反抗行为,家长和教师宜采取下述行为与态度对策:

1、制订儿童可以接受的“规则”——强制执行不能接受的“规则”

2、不靠赏罚,而是说明必须维护的理由——可以接受的理由,以提高道德思维和共鸣性。

3、指导儿童遵守可以接受的“规则”,坚持一以贯之的态度——对禁止理由说明的失败和不一贯的态度,会使儿童产生这样一种威胁——被无限制地剥夺了行为的自由,从而加剧抗拒情感。

4、发生反抗行为时,必须探讨“规则”的哪些条款剥夺了儿童的自由,或者给儿童造成被剥夺自由的威胁。(第180页)

五、只有教师才能把灰姑娘变成公主

我们认为,所谓性格,无非就是为适应状况而准备的一套行为模式。在学校里发生问题的儿童,从根本上说其性格并不成问题。这只是他们性格的一个层面罢了,另外一定还存在性格的积极面。反之,在学校里不成问题的儿童,也许存在性格的消极面。

问题儿童本身并不存在。问题儿童只是在面对教师时摆出一副问题儿童的面孔。其他时间,也许这个问题儿童的面孔便消失了。这个儿童戴着问题儿童

的假面具。世间不存在365天每天24小时都“营业”的问题儿童,只有“打零工”的问题儿童。

……谁也不想成为问题儿童,但只要学校处于只能产生问题儿童的境况,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成为问题儿童。能消除学校中的问题儿童的,只有教师。教师不改变,问题儿童也不会改变。教师改变了,问题儿童才会从灰姑娘变成公主。(第224页)

这一章节告诉我们,当我们遇见问题儿童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到底哪里出问题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认为问题儿童的问题就是出在儿童身上。这样的思维方向有助于帮助我们进一步改变自己,进而改变儿童。问题儿童的出现,事实上是给教师、给学校敲响警钟。倘若学校一味以“开除”相威胁,那么,儿童也许会停止问题行为,班级或许会处于和平状态。但是,这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教育的本来使命。教育的使命是要帮助儿童成长为精神健康的人。如肖川教授所言,“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

然而,我们往往忘记了“高度和灵魂”,忘记了我们要培养精神健康的人。而精神健康的人只有在精神健康的生活体验中才能培育。我们不是要培养领袖,不是要培养精英,我们要关注孩子精神的健康状况,而不单独只是学业成绩。

精神健康的人,拥有积极的自我评价,喜欢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充满自信;信赖客观世界,信赖他人,想与他人合作,自我与他人无需作对比;对团体有归属感,感到自己是团体的一员,感到自己与他人都是平等的,关心他人;有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认他人享有和自己一样的权利,宽容他人的见解与行为;有贡献感,希望有所建树,审时度势地采取行为,为他人服务;有勇气,承认自己不是十全十美的,给他人以勇气,脚踏实地,不患得患失;诚实,对人对己正直无私,承担失败的责任,冷静地处理问题。

精神不健康的人,消极的自我评价,嫌弃自己,只了解自己的短处,只关注他人的评价;猜疑客观世界,对他人抱有不信任感,与他人竞争,时刻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对团体有疏离感,感到自己被抛弃,只关心自己;无责任,把自己的行为责任转嫁于他人,主张自己享有特权,把自己的见解强加于他人;利己主义,即使是破坏性的也为所欲为,只凭自己的意愿处置问题,让他人为自己服务;胆怯,虚张声势,挫伤他人的勇气,只会唉声叹气,不付诸行动;欺骗,自欺欺人,不敢承认错误,感情用事,惊慌失措。(第217至218页,原文为表格)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清醒地分辨出,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前者。在学生的中学时代,我们应该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对自我成长负责,要帮助学生确立“你我共赢”的人际交往思维模式。成年人与孩子的交流应当是协商和创造,强化人文关怀,建立正向的关系,体现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尊重和关怀,使学生学会运用“你我共赢”的态度。要塑造健康的情感,让孩子学会爱,懂得别人为你做事是出于爱,而不是必须为你做。要让孩子学会宣泄,必要的宣泄是合理而健康的,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缓解压力,生活中每个人都会

身不由己地处于竞争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地会体会和承受着压力,没有良好的心态,就很难能做到笑对人生,笑对压力。我们还要让孩子具有很高的自我价值感,要让他们知道某些交往原则是弹性的、人性的、可以依情境改变的,与社会的联系是开放的。

有的人走上社会之后,因金钱、情感、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太大,而感到前途渺茫,有的人还在学校的时候,就因为处于强烈的竞争状态之下,认为只有打败对方,才能确立自己的胜利的地位,而因长期无法打败对方,而终日灰心丧气,对自己丧失信心,与他人关系恶化,没有朋友,孤立无援。这种精神不健康的人,都是不健康的学校教育滋生出来的病症。

新课程普通高中培养目标首次明确:学生要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这培养目标很明显也是要求我们要培养精神健康的人。钟启泉教授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儿童没有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成长为健康的人,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班级结构已经存在问题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