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日常购物行为的广州社区居住_商业空间匹配关系_吴丹贤

基于日常购物行为的广州社区居住_商业空间匹配关系_吴丹贤

基于日常购物行为的广州社区居住_商业空间匹配关系_吴丹贤
基于日常购物行为的广州社区居住_商业空间匹配关系_吴丹贤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6-02-07;修订日期修订日期:2016-07-24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22104;4127116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5LGJC24)资助。[Foundation:Nation-al Nature Sciences Foundation of China (41522104;41271166);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15LGJC24).]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吴丹贤(1992-),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E-mail:wudanxian15@https://www.doczj.com/doc/cf3118051.html,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周素红,教授。E-mail:eeszsh@https://www.doczj.com/doc/cf3118051.html,

吴丹贤,周素红.基于日常购物行为的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J].地理科学,2017,37(2):228-235.[Wu Danxian,Zhou Suhong.The Matching Pattern of Housing-Shopping Space Based on Residents ’Daily Shopping Behaviors:A Case Study of Communities in Guangzhou,China.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7,37(2):228-235.]doi:10.13249/https://www.doczj.com/doc/cf3118051.html,ki.sgs.2017.02.008

基于日常购物行为的广州社区

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

吴丹贤1,2,周素红3,4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275;4.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摘要摘要:结合城市转型的宏观背景,通过与居民生存需求、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日常购物行为来解读社区尺度的居住-商业空间关系,对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合理配建具有现实意义。利用入户问卷和商业设施POI 数据,以日常购物出行距离来衡量广州社区的居住-商业空间关系,构建多元回归模型验证制度及结构性因素、社区周边商业设施供给、居民购物目的地选择偏好和个人及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四大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与住房制度变革、郊区化、业态变迁等制度-空间-社会变革紧密相关。结果表明,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总体良好,1500m 是评价这种关系的重要阈值,但郊区存在明显的不匹配现象。四大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郊区的空间不匹配,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日常购物;居住-商业空间;空间匹配;城市转型;社区;广州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K901.2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0690(2017)02-0228-08

在中国制度转型和空间重构的背景下[1,2],城市商业空间的供需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居住区配套设施的建设由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部门主导转变为多主体参与,公共服务设施由政府部门直接或间接提供,而大部分盈利性商业设施则由市场调节,对商业设施配建标准的约束明显减弱。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些郊区社区或政策性住房社区的购物设施可达性下降[3],不同社会群体的购物活动空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拉伸或收缩[4],购物行为偏好与现实供给的错位凸显[5],部分特殊群体基本的日常购物需求并没能得到很好的满足[6]。因此,亟需通过与居民生存需求、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日常购物行为来重新解读社区尺度的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这对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合理配建具有重要意义。

在转型期,以居住地为中心研究各类空间的成果迅速增多,主要集中在职住平衡[7,8]、公共服务

设施配建公平性[9,10]的讨论上,

缺乏对商业设施的关注。一方面,既没有商业设施与人口在绝对数量上的对应,也缺少技术规范上的具体指导;另一方面,商业空间的发展往往被认为更多地与市场规律,而不是政府引导有关。现有研究中,在宏观上检验购物行为与商业空间结构的关系[11],微观上则偏重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及其在居民属性和认知方面的解释[4,12]。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单方面侧重居住空间或商业空间,也没能将微观的购物行为置于变革中的宏观背景下来分析。尽管有学者通过购物行为间接探讨居住-商业的空间关系[13,14],多为定性描述,鲜有结合宏观背景在社区尺度上居住-商业空间关系的定量研究。

因此,以广州的典型社区为例,从个体日常购物行为的角度,实证考察在社会急剧变革背景下城市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具体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社区尺度上,广州居住-

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第37卷第2期2017年02月

V ol.37No.2Feb.,2017

吴丹贤等:基于日常购物行为的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2期商业空间关系的现状如何?在城市转型期,反映

制度-空间-社会变革的诸多因素对这种空间关系起了什么作用?若存在居住-商业空间不匹配的现象,可以提出哪些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1概念界定及数据说明

本文中的“日常购物”指人们日常高频进行,并尽可能将麻烦降至最低(即追求便利)的购物行为[15],包括买菜和买日用品,不考虑耐用品的购买和网购。因为居委社区是人行可达且政策、规划易于落实的空间尺度,故本文选择居委社区作为空间分析单元。

研究数据主要源于2013年完成的广州市入户问卷数据和2014年广州市商业设施的地理空间数据。利用广州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资料进行社会区划分,从中抽取出15个有代表性的居委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图1),通过随机抽样挑选住户,共采集了1216个居民的家庭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和日常活动信息。而商业设施空间数据来自基于“道道通”导航电子地图的POI 数据库,包含商业设施的名称、地址、业态类别、所属居委社区等属性。

问卷中居民常去的购物场所只涉及肉菜市场、一般超市、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4类设施,因此剔除建筑装饰、家具、五金等与日常购物相关性不大的商业设施类型,对剩下的商业设施归并为上述4种业态类型。在ArcGIS 中对问卷数据进行地理编码,然后通过“常去购物地编号”这唯一属性把问卷数据与POI 数据匹配。经过人工校核剔除信息不完整的问卷后,最终1020份问卷有效。

2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

2.1总体情况

综合考虑了距离、交通、商品和购物场所等因

素后,居民做出购物目的地的选择,其购物行为是时空制约下有限理性决策的结果[16],因而居民日常购物的出行距离可以作为衡量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的客观指标。

据统计,各样本社区居民日常购物平均的出行距离为1218.5m ,约20min 的步行时间。在1500m 内进行日常购物的人数累计百分比增长较快且增速稳定,远于1500m 的购物人数累计

百分比增速骤降。这说明1500m 是衡量社区居

住-商业空间匹配与否的重要临界距离,也说明25min (步行约1500m 的时间)是日常购物的时间不敏感区,在此范围内居民基本不考虑时间成本,更多地考虑商品和购物目的地的属性[12]。以600m 、1500m 为界划分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购物,41%、38.2%和20%的居民分布选择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购物,故1500m 是广州居民日常购物的主要活动范围(累计百分比达到79.2%)。总体上,这些社区周边的商业设施完善,能满足居民日常步行购物、便利性消费的基本需求,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良好。2.2区域分异

根据已有规划的商业分区①和离市级商业中心(北京路步行街)的距离,把社区区位分为中心区、郊区两大类(表1)。对购物出行距离的自然对

图1广州市样本社区区位

Fig.1The laction of sample communities in Guangzhou

①《广州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4)》根据商业发展成熟程度把广州划分为核心层(中间层)和非核心层(外圈层),划分边界为:内环

路、铁路沿线(北)-华南快速干线(东)-新港路、昌岗路(南)-工业大道、内环路(西)

229

地理科学37卷

数值进行方差分析,F值为81.792,P值小于0.001,

中心区与郊区社区居民日常购物的出行距离差异

显著。前者的平均距离为703.62m,内部各社区的

差异较小(标准差为932.02m);而后者的平均距离(1587.71m)为前者的2倍多,内部各社区的差异很大(标准差为1996.63m)。

中心区居民的平均购物出行距离均在1000m 内,属于步行易达的距离。其中,位于体育西路商圈的广和、天河直街两个社区的平均购物出行距离仅500m左右。而郊区居民的平均购物出行距离超过了1500m,泽德社区更是高达2856.69m,同时社区居民存在“就近购物”与“舍近求远”两种截然不同的购物活动(图2)。

3广州社区居住-空间匹配关系的影响因素

3.1理论假设

以解读中国城市转型为核心并强调城市空间与个体行为的互动关系是目前国内空间行为研究的特点之一[17]。城市居住-商业空间关系的解读也需要将微观购物行为置于变革中的宏观背景下来分析,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以下假设:

①住房制度变革。在福利分房制度解体和住房市场化的背景下,作为由政府主导、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特殊房源类型,保障性住房往往建在郊区,此类社区的商业设施可达性会下降[18]。故假设,相比于其他房源社区,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居民在日常购物时承受着更大程度的空间不匹配。

②不同步郊区化。人口居住的郊区化快于商业设施的郊区化,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往往导致郊区社区商业设施配套不足[18]。故假设:与市级商业中心(北京路步行街)的距离越远,社区居住-商业的空间不匹配现象越凸显。

③业态变迁与购物需求转变。购物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不同业态商业设施的供给对居民日常购物的影响不同。大型超市在购物方式、空间布局、目标市场等方面与传统业态不同,并已成为很多城市居民消费的主要场所[19]。故假设:居住地图2广州市典型社区居民居住地与日常购物

场所的空间关系

Fig.2The housing-shopping spatial relationship of sample

communities in

Guangzhou

表1广州中心区

广州中心区、、郊区不同社区的空间匹配关系Table1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of the center and

the suburb in Guangzhou

区位中心区区位郊区平均购物

出行距

离(m)

703.62

平均购物

出行距

离(m)

1587.71

标准差

(m)

932.02

标准差

(m)

1996.63

社区

洪庆坊

吉祥

小梅

麓苑

中大

穗华

广和

天河直街

社区

王圣堂

泽德

怡东

石溪

祈福新村

三堂

先锋

平均购物出

行距离

(m)

808.68

674.17

905.11

556.35

797.53

860.02

482.07

537.13

平均购物出

行距离(m)

651.80

2856.69

911.76

1755.69

1800.02

1550.02

1382.84

离市商业

中心的距

离(m)

1179.40

2042.61

2376.50

2614.26

4345.72

4825.48

5130.25

5366.12

离市商业

中心的距

离(m)

3650.73

6604.15

14041.29

14391.95

18985.47

22768.62

22795.83

230

吴丹贤等:基于日常购物行为的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2期

周边的大型超市越多,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越好。

④购物模式与购物出行距离的替代。远距离的购物出行往往指向了高等级、能同时满足多种消费需求的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故假设:相比于其他业态类型,以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为目的地的购物出行距离更远。

3.2变量与模型

本研究重点考察住房制度变革、郊区化、业态变迁等宏观因素的影响,结合理论假设选取4方面的变量进入模型(表2)。

1)制度及结构性因素。结合针对住房制度变革和郊区化提到的假设1、2,引入住房性质、住房面积和离市商业中心的距离3个变量。

2)社区周边商业设施的供给。商业设施POI密度可衡量商业配套建设的成熟程度,商业网点可达性则反映居民到达商业网点的便利程度。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1500m内肉菜市场、一般超市的数量与其他变量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且每个样本的这两个变量值的差异不大,故剔除这两个变量。选取居住地所在社区的商业设施POI 密度,600m内的肉菜市场、一般超市、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数量,1500m内的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数量,共7个变量进入模型。

3)居民购物目的地选择偏好。随着业态变迁和生活方式转变,人们倾向选择综合性业态场所和大型商圈进行购物[19]。故模型考虑居民常去购物地目的的业态以及购物目的地所属社区的商业POI密度这2个变量。

4)个人及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已有相关研究中,多探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等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其中性别和年龄差异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与认识[4,6],故本研究也引入上述变量。

由上可知,中心区与郊区居民的日常购物出行距离差异显著,若对所有样本进行统一建模,很可能会掩盖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因此,分组对日常购物出行距离的自然对数进行模型拟合,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设置双尾显著性概率为0.05。

3.3回归结果分析

中心区模型的调整R2仅为0.038,用现有的变量和模型难以解释其居民日常购物出行距离

表2模型变量及样本统计描述

Table2Variables in regression model and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the samples

变量

性别

婚姻状况

已婚

未婚

年龄

<31岁

31~40岁

41~50岁

>50岁

家庭月收入

<5000元

5000~9999元

>10000元

离市商业中心距离(km)

住房面积(m2)

购物地社区POI密度(个/km2)样本数量

(个)

128

762

445

575

196

284

375

165

191

504

325

1020

1020

1020

百分比(%)/

均值

25.3

74.7

43.6

56.4

19.2

27.8

36.8

16.2

18.7

49.4

31.9

7568.3

63.4

28.7

变量

住房性质

保障性住房

单位住房

商品房

租房

自建房

居住地商业设施供给

居住地社区POI密度(个/km2)

600m肉菜市场数量(个)

600m一般超市数量(个)

600m大型超市数量(个)

600m购物中心数量(个)

1500m大型超市数量(个)

1500m购物中心数量(个)

购物目的地业态

肉菜市场

一般超市

大型超市

购物中心

样本数量

(个)

67

198

322

315

118

1020

1020

1020

1020

1020

1020

1020

253

177

513

77

百分比(%)/

均值

6.6

19.4

31.5

30.9

11.6

22.5

3.6

5.6

0.7

8.3

3.8

40.5

24.8

17.4

50.3

7.5

231

地理科学37卷

的差异,在此不作深入探讨。而郊区模型的调整R 2为0.302,故接下来重点分析郊区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的影响因素(表3)。

表3

郊区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Table 3The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suburb in Guangzhou

变量常量

婚姻状况(未婚为参照)已婚

Ln (与商业中心的距离)住房性质(保障性住房为参照)

租赁住房

居住地商业设施供给居住地社区POI 密度一般超市_600m 大型超市_1500m 购物中心_1500m 购物目的地业态(肉菜市场为参照)一般超市大型超市

B 3.110

-0.4820.498-0.315

-0.0120.071-0.114-0.011

-0.5180.564

标准化系数-0.146**

0.300**-0.138**

-0.205**

0.298**-0.160**-0.137*

-0.199**

0.255**

T 统计量

3.452

-3.8395.383-2.977-4.0996.674-2.660-2.331-4.1754.317VIF

1.055

2.2711.560

1.8201.451

2.6302.503

1.666

2.540

注:

*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3.3.1制度及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在郊区,不同住房性质社区的居住-商业空间不匹配是有差异的,除租赁住房社区外,其他类型社区居民的日常购物出行距离并没有比保障性住房社区有优势,这在一定程度验证了假设1。这是因为单位住房、自建房居民的住房选择权利与保障性住房居民一样受到限制,而租房居民选择住房的自由更大,倾向于选择区位较好的“城中村”生活。如位于中心区边缘的王圣堂社区,是外来人口集聚的城中村,其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是样本社区中最好的。需要指出的是,郊区高档商品房的居民在日常购物出行距离上并没有明显优势。当初以大环境、大配套、大交通而享誉“中国第一村”的祈福新村社区,虽然配套了肉菜市场和一般商铺,实际上还是无法满足巨型社区多元化的购物需求[14];再者,社区面积过大而商业设施集中,导致部分居民即使在社区内购物也存在出行距离过长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离市级商业中心越近,郊区居民的购物出行距离反而越远,假设2不成立。这是

由中心区和郊区商业设施的吸引力差异引起的。在郊区,离市级商业中心越近,社区交通条件往往越好,其居民去往中心区的时间成本相对较低,故中心区高级别的综合性商业设施更易吸引这些近郊居民。由于距离衰减效应,远郊居民则会选择距离较近的郊区商业网点。例如,近郊泽德社区的居民会“舍近求远”,选择到中心区的三元里卜蜂莲花仓储式商场和西村好又多大型超市购物;而远郊的先锋、三堂社区的居民则转向附近较低等级的市桥商业区。

3.3.2居住地周边商业设施供给的影响

社区周边商业设施的供给对居民日常购物出行距离的影响显著,且不同业态的影响程度会有所差异,假设3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在郊区,与日常购物密切相关的社区商业设施POI 密度越大,其居民日常购物的出行距离越短。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模型筛选,600m 内的一般超市数量、1500m 内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数量成为了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关键因子。前者是正向影响,后两者却是负向的。即居住地600m 内的一般超市越多,居民的日常购物出行反而越远,而居住地1500m 内大型超市或购物中心供给越充足,该社区的居住-商业的空间匹配关系越好。

如今,日常购物“便利性”的内涵已经由“近距离”拓展到“一站式”购物,居民往往会选择大型超市或购物中心,而非附近的一般超市。故社区周边商业设施的供给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近越好,1500m 内综合性购物场所的供给是评判社区商业设施建设情况的关键。改善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需要整合社区周边商业资源和提升业态等级,根据消费水平适度发展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业态,形成“邻里-居住小区-社区-片区”多级商业服务中心体系①。

3.3.3居民购物目的地选择偏好的影响

居民购物目的地的选择对其出行距离产生了显著影响。相比于肉菜市场,选择一般超市的居民购物出行距离更短,而选择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的则更远,假设4成立。由问卷统计可知,所有被调查社区居民的日常购物场所以大型超市、肉菜市场和一般超市为主,部分居民选择购物中心。从各类业态的偏好指数来看(表4),无论哪种业态,交通便利都是居民决策的重要因素。除了

①参考《广州市社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指引(暂行)》,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2011年.

232

吴丹贤等:基于日常购物行为的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2期

交通区位因素之外,肉菜市场和一般超市的偏好指数都指向了价格优惠,其中肉菜市场的价格优势更明显。由于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可满足居民“一站式消费”和“商品质量有保障”的需求,减少居民的购物搜寻成本,远距离的购物出行往往指向大型的综合性购物场所,通过减少购物次数来抵消长距离出行的成本。

3.3.4个人及家庭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

相比而言,个人及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对居民日常购物空间不匹配关系的影响较小,只有婚姻状况这一变量成为了关键因子。已婚人士比单身人士的日常购物出行距离更近,这可能与已婚人士比单身人士承担更多的家庭照料责任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关于高、中低收入阶层日常活动空间分异的研究发现,后者的活动范围较小[20],而本研究发现随着收入等级的提高,居民的日常购物出行距离有逐渐缩短的趋势。这是因为收入水平的分异虽然没有直接体现在日常购物的出行距离上,但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居住地区位,高收入阶层往往选择区位良好、生活服务配套完善的社区。因此,收入水平通过居住地的选择间接影响了居民日常购物的出行距离。

4结论与讨论

在社区尺度上,结合城市转型的宏观背景,从日常购物行为的视角探讨了广州居住-商业空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总体良好,1500m是衡量这种关系的重要阈值。但中心区与郊区的差异很大,郊区居民日常购物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现象突出。制度及结构性因素、社区周边商业设施的供给、居民购物目的地选择偏好和个人及家庭社会经济属性等因素都对郊区的这种空间不匹配产生了影响,其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因子可以归纳为基于居住地的客观制约和反映内在需求的主观决策两大类。一方面,住房性质、居住地宏观区位及其社区周边商业设施供给的影响得到了再次验证。居住地1500m内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的建设情况成为关键因素,相比近距离、多数量的低等级商业设施供给,综合性购物场所的供给对改善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关系更为有效。另一方面,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及选择偏好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不仅重塑了城市居住-商业的空间关系,也推动了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继工业、人口等要素的集聚后,虽然郊区商业设施日渐完善,但居住-商业空间不匹配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由于时空的关联制约,郊区(尤其是远郊)居民对社区周边商业设施的依赖较强,且社区是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空间单元,故商业设施的配套需在社区尺度上考虑居民日常活动的特征。基于此,应在步行可达的距离(1500m)内整合商业资源,配建相应规模级别的综合性商业设施,从而有效改善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结构性不匹配。此外,还应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的属性及其分布规律,通过政策引导保障性住房社区等特殊类型社区的配套建设。

综上,本研究将个体微观行为置于宏观社会背景中,在社区尺度上定量分析了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得到了较有价值的结论。这些结论与前人的存在共性,均认为城市居住-商业空间关系受到了客观制约和主观决策的双重影响,部分结论也得到相互验证。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不仅仅反映在购物出行的空间距离上,还体现在基于商品属性的居民偏好与现实供给的匹配程度。前者是直观、易于测量的,而后者则涉及相对难以度量的心理过程。若仅通过购物出行距离来衡量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隐性的供需错位有可能被忽略,也无法测度居民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购物偏好。在商业设施配建较为完善的中心区,居民日常购物活动的分异及其影响因素没能用现有变量和模型中验证,可能与上述原因有关。总之,由于数据的限制,本文没能充分引入影响居民日常购物行为的变量,例如商品属性、时间弹性、购物方式、出行组合等,因此回归模型的解

表4消费者对不同业态选择的偏好指数

Table4Preference index of different retailing types of operation

业态

肉菜市场一般超市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交通

便利

0.33

0.53

0.21

0.31

价格

优惠

0.42

0.33

0.20

0.09

能满足多种

消费需求

0.18

0.10

0.26

0.34

商品质量

有保障

0.05

0.03

0.32

0.21

商品有

档次

0.02

0.00

0.00

0.05

注:F ij=N ij/N j。F ij为i种业态的j购物因子的偏好指数,N ij为i种

业态消费者选择j因子的样本数,N j为不同类型业态消费者选择j

因子的总样本数。

233

地理科学37卷

释能力有限。这些都是日后研究的改进方向。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a L J C.Urban transformation in China,1949-2000: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2,(34): 1545-1569.

[2]Ma L J C,Wu F.Restructuring the Chinese City:Changing Soci-

ety,Economy and Space[M].London,UK:Routledge,2005. [3]张艳,柴彦威,郭文伯.北京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的社区分异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5):65-71.[Zhang Yan,ChaiYan-wei,https://www.doczj.com/doc/cf3118051.html,munity differentiation of residents’daily activity spaces in Beijing city.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4,33(5):65-71.]

[4]柴彦威,翁桂兰,龚华.深圳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的时空间特征[J].

人文地理,2004,19(6):79-84.[Chai Yanwei,Weng Guilan,Gong Hua,A study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hop-ping behavior of Shenzhen residents.Human Geography,2004, 19(6):79-84.]

[5]谌丽,张文忠,杨翌朝.北京城市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

实错位[J].地理学报,2013,68(8):1071-1081.[Chen Li,Zhang Wenzhong,Yang Yizhao.Residents'incongruence between real-ity and preference of accessibility to urban facilities in Beiji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3,68(8):1071-1081.]

[6]柴彦威,张雪.北京郊区女性居民一周时空间行为的日间差异研

究[J].地理科学,2014,34(6):725-732.[Chai Yanwei,Zhang Xue.

The spatio-temporal activity pattern of the suburban female resi-dents in Beijing,China.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4,34(6): 725-732.]

[7]孙铁山.北京市居住与就业空间错位的行业差异和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2015,34(2):351-363.[Sun Tieshan.Spatial mismatch between residences and jobs by sectors in Beijing and its expla-nations.Geographical Research,2015,34(2):351-363.]

[8]李小广,邱道持,李凤,等.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社区居民的职

住空间匹配[J].地理研究,2013,32(8):1457-1466.[Li Xiao-guang,Qiu Daochi,Li Feng et al.Matching analysis of the job and residence space of residentsin the public rental housing community in Chongqing.Geographical Research,2013,32(8): 1457-1466.]

[9]季珏,高晓路.北京城区公共交通满意度模型与空间结构评价

[J].地理学报,2009,64(12):1477-1487.[JiJue,Gao Xiaolu.Eval-uating urban structure by modeling satisfaction towardspublic transportation[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9,64(12): 1477-1487.]

[10]胡瑞山,董锁成,胡浩.就医空间可达性分析的两步移动搜索法

——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 1600-1607.[Hu Ruishan,Dong Suocheng,Hu Hao.A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2SFCA)method for measuring spatial-accessibility to primary healthcare service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Donghai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Progress in Geog-raphy,2012,31(12):1600-1607.]

[11]仵宗卿,柴彦威,戴学珍,等.购物出行空间的等级结构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4):479-488.[Wu Zongqin,Chai Yanwei,Dai Xuezhen et al.On hierarchy of shopping trip space for urban residents:A case study of Tian-jingcity.Geographical Research,2001,20(4):479-488.] [12]柴彦威,沈洁,翁桂兰.上海居民购物行为的时空间特征及其影

响因素[J].经济地理,2008,28(2):221-227.[Chai Yanwei,Shen Jie,Weng Guilan.A study on activity space of shopping of Shanghai residents: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 and rela-tive influencing factors.Economic Geography,2008,28(2): 221-227.]

[13]周素红,林耿,闫小培.广州市消费者行为与商业业态空间及居

住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4):395-404.[Zhou Suhong, Lin Geng,Yan Xiaopei.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nsumer's travel behavior,urban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spatial struc-ture in Guangzhou,China.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1,66(2): 157-166.]

[14]林耿.居住郊区化背景下消费空间的特征及其演化——以广

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9,29(3):353-359.[Lin Geng.Char-acteristic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nsumer space ina context of residential suburbanization:a case study for Guangzhou.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09,29(3):353-359.]

[15]衣霄翔.消费视角下的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配建体系研究

——以上海市曲阳新村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2,(3): 44-52.[Yi Xiaoxiang.A study on community retail and service facilities based on consumption theories:the case of Shanghai.

City Planning Forum,2012,(3):44-52.]

[16]赵莹,柴彦威,关美宝.中美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比较——以北

京市与芝加哥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4,33(12):2275-2285.

[Zhao Ying,Chai Yanwei,Kwan https://www.doczj.com/doc/cf3118051.html,parison of urban residents'travel behavior in China and the U.S.:A case study between Beijing and Chicago.Geographical Research,2014,33

(12):2275-2285.]

[17]柴彦威,塔娜.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13,32(9):1362-1373.[Chai Yanwei,Ta Na.Progress in space-time behavior research in China.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3,32(9):1362-1373.]

[18]何芳.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特征及满意度因子的实

证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四高小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0,(03):83-90.[He Fang,Li Xiaoli.Empirical study on demand and supply characteristics and satisfaction factors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in social housing community:a case study of Gucun town Sigao community in Baoshan Shanghai.

City Planning Forum,,2010,(3):83-90.]

[19]韩会然,宋金平.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时空间特征研究[J].经济

地理,2013,33(4):82-87.[Han Huiran,Song Jinping.The Study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shopping behavior of Wuhu residents.Economic Geography,2013,33(4):82-87.] [20]焦华富,韩会然.中等城市居民购物行为时空决策过程及影响

因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J].地理学报,2013,68(6): 750-761.[Jiao Huafu,Han Huiran.Research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si-

234

吴丹贤等:基于日常购物行为的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

2期The Matching Pattern of Housing-Shopping Space Based on Residents ’Daily

Shopping Behaviors:A Case Study of Communities in Guangzhou,China

Wu Danxian 1,2,Zhou Suhong 3,4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3.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 and Planning,Sun Yat -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Guangdong,China ;4.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for Urbanization

and Geo -simulation,Guangzhou 510275,Guangdong,China )

Abstract Abstract:

Geographers increasingly focus on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shopping behavior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However,few researchers try to unscramble the matching pattern of housing-shopping space based on microcosmic behaviors.Based on residents ’daily shopping behavior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ir basic need and living quality under the macro-background,the evaluation of the pattern of housing-shop-ping space in communities of Guangzhou will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ommercial fa-cilities.In this article,firstly we figure out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s'daily shopping and the supply of community commercial facilities through a major index of distance.Then based on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ve model,we try to quantitatively explore thos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bove matching pattern.The pa-per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four major factors for further analysis:institutional-structural factors,the supply of surrounding commercial facilities,preference of daily shopping destination,social-economic properties of indi-vidual and family.Several results are carried out as follow:Generally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of hous-ing-shopping space behaves well,in which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facilities within 1500meters counts a lot.However,the relationship in the suburbs is much worse than that in the center.System-space-social chang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above relationship in the suburbs,ranging from the marketization of hous-ing,the reform of housing system,suburbanization to the changing of commerce types.Those significant fac-tors can be summarized to two parts:objective restrict and subjective decision.On the one hand,the article ver-ifies the effects of house type,macro-location of dwelling and supply of its surrounding commercial facilities.House type and macro-location of dwelling both play an indirect role .What really matters is the supply of spe-cific type of commercial facilities within a certain distance.In other words,it ’s mor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ommercial facilities within 1500meters away from home.On the other hand,social-econom-ic properties of residents and their preference are also influencing factors.It ’s worth noting that residents ’preference for shopping complex is increasingly visible with the retail format transition and lifestyle change.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it ’s common to find such kind of mismatch of housing-shopping space in the sub-urbs in Guangzhou.So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make it possible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 of mismatch-ing effectively.Not only should we improve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ocation characteris-tic,community type and group attribute,but we should also reinforc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ercial complex within walking distance.words Key words:daily shopping;housing-shopping space;spatial matching pattern;urban transformation;communi-ty;Guangzhou

dents'shopping behavior in medium-sized cities:A case study of Wuhu City in Anhui Province.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68(6):750-761.]

235

商业空间设计的6大原则

商业空间设计最终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 那就是让消费者迈入店铺门槛,并引导他们消费更多 这也是众多零售商想尽办法想要达到的目的 他们通过播放音乐或采用诱人的气味充满整个售卖场所等等的方式 去赢得顾客的关注与消费。 而对于商业空间设计公司来说 从最初的店面的规划,至U实施,再到最后的交付 其设计的诀窍是了解消费者,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喜好的室内环境 这才是商业空间设计真正的艺术所在。 下面的六种商业空间设计艺术将改变零售环境: 1. 引人注目的视觉营销 商业空间设计中的橱窗所带来的视觉营销力是不容小觑的。弓I人注目的视觉营销可以吸引购物者的注意力,并鼓励他们走进商店消费。 橱窗是所有零售店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可以向顾客讲述商店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走进顾客的心里,牵动顾客将步代迈入商店内。通常来说,橱窗的展示核心在于店铺的核心商品。

2. 减慢客户的购物过程 现代消费者非常忙碌,并且倾向于匆忙购物。商业空间设计的工作是减缓 这段购物过程并增加顾客在商店的停留时间。一种方法是在入口处放置一个醒目的大型显示屏。 客户将很快知道他们是否喜欢他们所看到的内容,并将关键产品放在商店前面可以帮助他们做出这个决定。通过一些动线的设计,零售商可以鼓励顾客进一步进入商店的最深层。 3. 动线引导顾客的购物路径 在进行商业空间设计时,零售商应该清楚的知道,他们规划的顾客动线, 应清楚地了解,哪些产品放在什么位置会有利于引导顾客走入商店的最深层, 接触更多深层的商,品,最终获得最多的消费。 一些零售商没有合理的动线设计,没有高效的将顾客带入他们想去的地方, 只是单纯的引导顾客进入走道而没有考虑去设计出一条能增加停留时间、利于销售的动线。 而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动线设计原则,是设计出一条理想的客户购物路线 4. 引导顾客到商店右侧 相关研究表明,当顾客进入零售空间时,他们自然会向右转。为了充分利用这一

商业空间装饰设计doc资料

把握商业空间装饰设计六个事项 商业空间的倾力打造与合理运用是每一个时期都在探讨的热门话题,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商业空间设计应该大方而有特色,商业空间设计而已应该合理而又便捷,然后以最好的服务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具体如何把握好商业空间装饰设计呢?接下来装修公司就为你讲解一下把握商业空间装饰设计六个事项。 通过优美的环境,能够促进消费者购物的心理,同时日新月异消费文化的发展,经营理念、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又使这种商业环境能够得到更高级的进步,这是商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一个完美的结合,因此说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不仅涉及到物理环境、空间环境、视觉环境、而且文化环境、智能环境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总结了这么几点: 商业空间装饰设计第一个是动线的设计。动线设计应该说是商业空间设计的核心,商业空间是流动的空间,这里面有一个是顾客的空间、一个是服务的空间、一个是商品的空间,空间与空间之间有一定的序列关系,所以说一个商场设计的成功与否和它的动线设计有一定的关系。 商业空间装饰设计第二个设计元素是中庭设计,一个大的商业空间往往有一个或几个中庭,中庭由于构成的严肃多样性以及尺度的复杂性,使得整个商业空间设计的重点。所以在设计周,要着力体现出城市节日性、娱乐性和社区性,把它营造成整个购物中心气氛的高潮,中庭的设计元素主要包括绿化、水井以及其他一些营造气氛的特性元

素。 商业空间装饰设计第三个特性是店面与橱窗设计,店面和橱窗设计最有诗意的部分,如果吸引顾客去购物的话,店面设计一定要有吸引力。所以店面设计是商业空间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部分。 商业空间装饰设计第四个部分是导购系统的设计,在逛商场的时候,人们往往觉得最麻烦的时候就是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找到自己购物的场所,所以说识别区域和道路显得简单、容易,这就是导购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如果商场是本书的话,这个导购系统就是书的目录,也好比大海中航行中指路的明灯,所以导购系统的设计要简洁、明显,图案等等要相协调。 商业空间装饰设计第五个就是配套设施的设计,在大型购物中心商场里面配套的设施主要指卫生间、停车场、广场、办公室以及商场里面的艺术等等。在这些配套设施当中,要对整个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元素加以提炼,并利用到配套设施上,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 商业空间装饰设计第六部分就是商业灯光设计,大家知道,可能在酒店设计当中,灯光设计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商业设计当中,灯光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商业灯光设计当中,主要分三个部分:一个是基本照明;一个是特殊照明;第三个是装饰照明。 基本照明解决照明的问题,特殊照明是商品照明,就是通过光线打到商品上,突出商品的特质,吸引顾客注意商品,这样使得人们对商品有一个强的购买力。装饰照明是给出一种效果,烘托商业的气氛。

浅谈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老年社会工作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7(5), 651-656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cf3118051.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cf3118051.html,/10.12677/ass.2018.75100 A Brief Discussion on Community Home Care Service and Aged Society Work in Guangzhou Yongyi Lu1, Peicong Ke2 1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College of Public Manage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May 4th, 2018; accepted: May 18th, 2018; published: May 25th, 2018 Abstract Community home care service in Guangzhou is home-centered and community-based. It recruits specialized service as a major form, utilizes a variety of community resources to provide socia-lized service for in-home senior citizens. This paper discussed background and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in-home elder-care service in Guangzhou, and illustrated the role of aged society work on community in-home elder-care service from three dimensions. Combining with actually situations observed from on-site studies, the paper revealed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in-home elder-care service in Guangzhou. Keywords Home Care Services, Aged Social Work, Community Endowment 浅谈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老年社会工作 陆泳怡1,柯沛葱2 1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 2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收稿日期:2018年5月4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18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25日 摘要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各类社

商业空间设计概念

一、商业空间设计概念 ( p2 K( h( x0 A 商场是商业活动的主要集中场所, 2 y0 }& X+ ]# g6 m& V可以被视为是一种艺术,或环境认知与教育之多内涵的活动。其规划与设计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情感、趣味和生活方式。对室内设计师而言,商场室内环境的塑造,为顾客创造与时代特征相统一,符合顾客心理行为充分体现舒适感,安全感和品味感的消费场所. 二、商业空间的类型和特点新浪乐居论坛4 _1 G ^( Z" K 商业空间的发展模式和功能目前正不断向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一方面,购物形态更加多样,如商业街,百货店,大型商场,专卖店,超级市场等,另一方面,购物内涵更加丰富,不凡局限单一的服务和展示,而是体现出休闲性,文化性,人性化和娱乐性的综合消费趋势,体现出购物,餐饮,影剧,画廊,夜总会等功能设施的结合. ! I1 w0 `1 `https://www.doczj.com/doc/cf3118051.html,特点:1.从顾客购物心理着手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0 j, \+ ] : \" N4 E8 G4 G新浪乐居2.从商品的类别 3 F. L 4 o, j( ` G新浪乐居 V6 ?7 }3 d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3.商场的功能https://www.doczj.com/doc/cf3118051.html,- d" u' D; F $ K d" L) d5 g; i5 `房产论坛,装修论坛,业主论坛4.商业设计的内容 [+ ^/ H' [新浪乐居三、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的原则https://www.doczj.com/doc/cf3118051.html,+ }4 w6 m% C 包括商场设计前期计划(商场分析、建筑条件设计、商场室内功能系统、顾客系统、销售系统、商业系统、管理系统、内部员工系统)和商场室内环境设计原则(商品的展示和陈列、商场的经营性质、良好的商场环境气氛、购物空间要宽敞通畅、设施设备完善、有创新有个性)。 ) V1 i9 D t新浪乐居四、商业空间功能组织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2 s! m, n) ?# c 〈一〉,商品的分类与分区5 |9 |" \4 D$ B5 e :商品的分类与分区是空间设计的基础,合理化的布局与搭配可以更好地组织人流,活跃整个空间,增加各种商品售出的可能性 〈二〉,购物动线的组织:商业空间的组织是一顾客购买的行为规律和程序为基础展开的,即:吸引→进店→浏览→购物(或休闲,餐饮)→浏览→出店.顾客购物的逻辑过程直接影响空间的整个动线(流线)构成关系,而动线的设计又直接反馈于顾客购物行为和消费关系.

商业空间设计方案现状趋势及潜力

商业空间设计的现状与趋势及潜力 逛街、购物一直被视为是非「正务」,也一直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随着经济与生活环境水准之提升,加以休闲时间之增加,尤其受欧美先进国家周休二日之 影响,我国亦将真正实施周休二日制;届时,逛街、购物,从事初级产业以外之商业活动,已逐渐被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缺之必要“活动”与动态元素。它可以是一种人文活动,也可以是商业活动,更可以被视为是一种艺术,或环境认知与教育之多向度活动。为此,如何在现有体制下提供一个合理、人性且有效率之卖场商业环境已是文明生活的一环了。 然而国外之商业行为发展也着实深切影响了卖场商业空间之发展与建设,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 ),行人徒步购物街(Pedestrian Mall )以及各种大型量贩中心或如雨后春笋般成长的工商综合区或大型目的型渡假中心;逐一成为必须面对或熟悉之 一种生活模式或空间型态,而我们应朝那一个方向发展呢? I £ 现象与趋势 (一)人性化V.S.科技化 西门町的行人徒步街在十年前推动时仍需仰赖很多权力执法部门之强力介入,而在社区意识抬头,社区总体营造成为社会发展之正常过程后,各地的行人徒步街已有蔚然

成风,究其原因,与民族认知及生活水平价值观之提升有密切关系。是故,老街新生,如鹿港、大溪、三峡与莺歌等之主张强调地方化与人性化之商店街已在科技化之发展中逆向找到其复生之泉源。 科技化是另一类型之商业空间发展模式,如量贩超市、超级连锁卖场、百货公司,它主张以计算机效率管理来取代一对一之传统服务模式,如百货公司中的糖果专卖店(Sweet Cottage )与三峡老街店杂货店中之五彩糖球(金怡糖),似乎是两种截然不同之风味与购物商业体验。 (二)自然化V.S. 主题化 80年代几乎可说是台湾商业空间与经营模式之革命转型里程碑。混合使用,因地制宜或创造多样性之综合创意商场(如诚品书店、何嘉仁书店)又与主题商店形成鲜明对比—例如麦当劳、Hard Rock Cafe、热带雨林…等。而天母地区各种主题餐厅、个性商店一一反映出商业空间之发展,着实必须呼应当地市民之生活型态乃至生活价值观与生活理念。 (三)个性化V.S.大众化 台北永康街之艺术性个性化主题商圈已不只是一种地标,也成为一种生活语汇,货品之多寡与否是不重要,购物行为与商业模式不只是金钱之交易,它却更深一层代表着人际关系追求时尚之代言者或是社会之一面镜子,当然其活力也在此。渔夫家饭、长春藤生活系列、商店、书店、艺品、创作坊乃至民艺品无一不代表着地区之自明性,宛如旧金山区之艺术家街坊。而另一方面,大众化餐饮、家具「营区」亦同时鲜炽地阐明另类消费者之需求。 (四)艺术化V.S. 生活化 受到经济成长之鼓舞,艺廊、画廊或创作坊已成为中产知识分子的另一种生活消费镜子,而生活化之花市、玉市或路旁之水果摊、盆栽绿道亦一一反映出传统生活型态与消费空间之互动性,在生活扎根方面,假日农场、节庆市场乃至黄昏市集更一一代表着市民生活欢乐。情感之宣泄,而两者间之共存更说明了生活多样化之趋势与发展自主性。 (五)国际化V.S. 风土化

购物中心商业空间设计与导视系统建立

购物中心商业空间设计及品牌识别系统内容及要求 一、商业空间设计涉及的内容及其作用 对于商业空间的构建,一直是商业地产整套流程中最具专业成分的环节。一家大型商场,不仅要做好人、车、货相互并存而又互不相扰的空间组织,还要满足多种业态、多种品牌对于空间环境的不同要求,以及提出对客流有吸引力的空间与界面设计。其中涉及的细节不计其数:从景观到灯光、从交通到界面;而设计公司们也各有分工,各司其职,聚在一个链条上,以求打造出一个完美的商业作品。 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灯光设计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而“空间设计”有些让人陌生。相比较商业发达的欧美和港台,目前在国内,“空间设计”确实是个“脸生的新秀”。 “商业空间设计”是商业室内设计中的一部分,它具有明确功能要求,同时也要求体现不同风格和特色,对客流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商业空间设计一般是通过造型、色彩、声光电和新材料的综合运用对商业空间进行设计和布置,从而达到对商业购物、娱乐和展示等空间的整体设计、布置的创意设计效果。而出色的空间设计,能让消费者马上联系到这个购物中心的特征,和其独有的视觉表达方式。 从空间设计而言,“品牌识别”要求从色彩、线条、形态等全方位对商业项目立面、室内空间、标识、环境统一考虑,使商场从整体到局部,处处都能体现商场的主旨。空间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开发商、投资者、购买者和顾客的观感,从而影响他们对商场的定位、品牌和价值的认定。 好的商业空间设计,能为商场的品牌识别与品牌建构提供良好的平台,而好的空间设计+鲜明的品牌识别系统,则能极大地提升商业项目品质。

二、商业空间设计要求及内容 2.1商业空间设计要求 空间设计最终是要让商业环境和文化环境起到完美结合,它的基准点都是要以消费者的需求和感受为设计前提,注重消费者的感受。空间设计不应一味追求奢华、奇特、前卫,设计重点要围绕“一切从消费者感受角度”展开。 因此,商业空间设计必须紧扣消费需求:一个商业地产项目首先是一个开发项目,项目的定位很重要。不管是怎样的设计思路,一定是满足消费者行为的这种空间。在对项目开展之前,首先通过调查分析,在确定目标客户群的情况下,进而研究目标客户群的消费行为特征,包括各个方面的特征,要根据项目的商业定位进行空间设计。 2.2商业空间设计内容 商业空间设计包含四个内容:购物动线设计、导购系统的设计、店面与橱窗设计、配套设施的设计. 2.2.1购物动线设计 动线设计是购物中心空间设计核心,商业空间是流动的空间,这里面有包含三个层次:顾客的空间、服务的空间、商品的空间,空间与空间之间有一定的序列关系。流畅清晰,富有情趣的动线设计能大大降低顾客的疲劳感,延长顾客在购物中心的停留时间,从而对销售产生良好的拉动。 合适的动线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购物中心的盈利能力和价值水平,可参考以下购物中心动线设计的相关原则:

《商业空间设计》教案

《商业空间设计》 教案 任课教师:邓勋 讲授班级:10建装 讲授时间: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第1次课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商业空间的类型及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对在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提取设计元素、完整制作设计方案及识图绘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通过全面学习商业空间设计,能够熟练掌握商业空间的基本类型和设计方案的制作。 3、通过实训课程,熟悉设计方案的各方面内容,规范制图。 学习重点 1.商业空间的概念 2.商业空间的范围 学习难点 1.商业空间的概念 2.商业空间的范围 教学方法 讲授法、PPT展示 教学后记 布置课后作业,通过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 Ⅰ.概述 1. 商业空间的概念与范围 ■商业空间的概念 商业类建筑室内空间泛指日常生活中为人们购物所提供商业活动的各种空间、场所。 在这一范围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各类商场、商店。它们是连接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不可缺少的桥梁。产品的销售渠道大都是通过商场流向购买者手中的(这其中不包括直销、传销、电话购物及网络购物)。商品活动中,商场起着了解消费需求、商品评价、预测市场前景、协调产销关系的作用。 ■商业空间包括的范围 食品销售空间;服装销售空间;饰品和化妆品销售空间;百货销售(家具、电器、汽车、生活

用品等)空间;服务业(生活服务、娱乐服务、商品售后服务等)空间。 又按照所销售的商品类别、销售方法和销售量及规模大小等因素分成不同的业态: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百货商场;专卖店;便利店(小超市);路边摊位等大中小型设施。 第2次课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商业空间的类型及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对在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提取设计元素、完整制作设计方案及识图绘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通过全面学习商业空间设计,能够熟练掌握商业空间的基本类型和设计方案的制作。 3、通过实训课程,熟悉设计方案的各方面内容,规范制图。 学习重点 1.商业空间的历史 2.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习难点 1.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学方法 讲授法、PPT展示 教学后记 布置课后作业,通过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 2. 商业空间的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历史 在原始社会,被称为商业核心的“市”是在一个共同体中运行的。可以说,它是通过和其他部落、地域进行剩余产品交换活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公元前20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已经开始进行国与国之间的广泛商业活动,史书上留有来自远隔千山万水的阿西利亚商人关于最早“市场”的记载。 19世纪以前的商店只是一些小生产者在自己的家里卖他们自己的产品,利用房子前部空间售货,家里人和帮工们主要在后部空间或另外的地方。 19世纪后半叶,法国自拿破仑三世开始由封建社会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植下资本主义的根苗。国家开始承认“自由经营”,工商业迅速蓬勃发展,生产逐步集中,导致人口必然向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了近代城市。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852年在法国巴黎由A·普西柯倡议开设了“蓬·马杰”,它的开业标志着世界商业史上近代百货店的起步。以此为契机,19世纪后半叶百货店纷纷在欧美国家登场。 ■发展方向 商业空间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朝着两极化的方向发展。

商业空间设计5大要点

购物中心或商业综合体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与差异化,设计者或项目方在打造其购物空间时,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小编就和大家简单聊一聊商业空间设计的5大要点。 1. 商业建筑的空间个性 现代商业空间的外观设计已不仅仅指建筑材料的使用,还包括装饰材料、灯箱广告、天花、灯饰、招牌等各种各样软性装饰材料的使用,为了营造更高的辨识度和独特的商业氛围,往往从外立面到内部空间都追求设计美感与舒适消费心理结合的形式。商业建筑的细部处理,跟业态定位、店铺档次有关;商业建筑最终给消费者心中留下的印象,即是该物业的个性。

上海K11广场 2. 商业空间设计要“以人为本” 空间尺度的大小决定了顾客在其中的舒服度,特别是地下部分。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把商业街区纳入到室内空间,在尺度设计上更要平易近人,让人们逛起来轻松并富有乐趣,而不能一味追求开阔宏伟。 商业街区原是借鉴城市中的步行街,赋予其主题或特色,形成持续的客流量和知名度,但是在打造过程中,同样要注意空间尺度与人的关系。以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为例,过去王府井是老店街、名店街,千姿百态,后来变成一眼看过去就像是政府办公楼的几栋大厦,没有人的尺度感。为了改善整个空间与人的距离感和板正的印象,马路中间加设起咖啡座、休闲椅、雕塑小品等,试图在辽阔的广场尺度上做出一点人情味。

北京王府井大街 3. 内部空间的可视性 对于大型商场,商家比较强调内部空间的可视性,加大可视性可以对公共购物产生引导作用。整个商场的可视性可通过顶部和中庭的变化来调节,让顾客产生安全感和舒适感。如广州太古汇的中庭和上海K11的顶部。

广州太古汇中庭空间

广州市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关系的调查

广州市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关系的调查【内容摘要】 我们分别对建设街的街道办事处综合服务中心进行调研,于此同时还对建设街的部分居民进行了访问,由此探索新时期街道办的改革和两者如何共同为更好基层群众服务的提供新范式、发展出社会管理服务的新模式,提出观点和看法。 【关键字】 街道办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社会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街道办事处的定位再次遭受质疑。街道办事处最初设立之时,其初衷并不在于对城市基层事务进行全面综合管理。不少城市为了应对城市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采用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即城市中设立市、区两级政府,但同时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关,管理城市基层事务,随着社会事务的日益复杂,街道办事处也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权力,其职能从协调机构逐渐变为综合管理机构,拥有了一级政府的实际职权。这种体制在解决了很多问题的同时,也带给了人们思考,街道办事处的定位以及该体制的最终走向已经不再是管理层面的问题,而是深层次的城市政府改革甚至城市发展道路的问题。于此同时,建设优良社区的呼声越来越高。 广州市委、市政府把社区建设作为后亚运时代切实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重中之重来抓,把社区建设工作列为广州市“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2009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关于“将香港社会管理的先进经验与广东的实际相结合,有选择的先行先试”的批示,时任广州市市长的张广宁率团考察了香港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并指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并充分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手法,合理利用社区资源,从而为区域内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全面、优质的社会服务。2011年1月,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在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上强调:今年要以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为着眼点,把社区打造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窗口”、市民享受生活的“幸福港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感受到幸福。市委副书记、市长

商业空间设计表达word版本

商业空间设计表达 内容摘要 商业展示是一种高效率的传播手段,能有效的传递企业商品的信息,树立企业和商品的良好形象,是传播企业和产品的十分重要的手段。通过展示空间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空间构成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来加以区分,以利于在设计组织空间时选择和利用,室内装饰设计的各项要素,室内空间是由地面、墙面、顶面装修公司围合限定而成,从而确定了室内空间大小和形状,进行室内装饰是创造适用、美观室内环境,室内空间地面和墙面是衬托人和家具、陈设背景,而顶面差异使室内空间更富有变化。以及商业展示空间的设计说明。本文以专卖店设计为主,展开论述,专卖店是对品牌进行二次包装和经营,这种包装更多地体现在对产品以外元素的把握上。在专卖店的商业因素分析中,空间设计环节也不容忽视,设计得当与否也会和商家的现实利益息息相关。重视并处理好专卖店空间设计环节,不仅能从市场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利益回报,更重要的是强有力推动着整个品牌在形象、文化、品质上的提升。随着时代的前进,同行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对品牌的营销理念不断提出要求,专卖店空间设计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这是长远而常青的视觉营销战略。 关键字:商业展示空间专卖店色彩照明 第一章商业展示空间设计概述 现代商业展示设计就是运用人类社会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商业管理手段,利用

工业化社会大生产所带来的物质便利条件,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展示,创造出多变的视觉传达效应,来完成属于商业范畴的媒介策划,进而以崭新的商品观念去改变顾客的购物心理,使消费者在展示形式的感化之下,对商品进行有机的选择。随着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商业展示设计要想最大限度地吸引和招来顾客,就不得不在创造符合市场和消费者双重审美需求的同时,注重传达信息的准确性,在满足消费者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进而激发人们的情感,调动购买欲望,实线商业效益。专卖店就是商业空间中较为典型的一类。这种集形象展示、沟通交流、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专卖店服务营销模式,是在原来专柜宣传的基础上其功能具体地拓展和延伸,专卖店的建立对销量的提升、品牌形象的塑造、消费者的吸引,企业文化的宣传,产品陈列和推广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重视专卖店与商家利润之间的关联。在专卖店的商业因素分析中,空间设计环节也不容忽视,设计得当与否也会和商家的现实利益息息相关。通过专卖店的陈设, 品牌的风格、理念和人文概念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体现,品牌的每一个信息都会以不同表达方式,向每个进入空间的消费者传递出品牌的魅力,促成消费行为。在专卖店空间设计中,是否运用最华丽或最新奇的装饰效果就能达到商家预期的效果。如何让设计元素和商业因素更加有效地密切,应该抓住那些关键点才能更好地体现专卖店的产品和服务?本文将从设计者的角度,从空间设计环节出发,对如何帮助专卖店获取最大利润进行分析和探讨。 1.1 空间设计与陈列 一、空间设计 空间对展示设计而言,是最主要的设计对象。展示设计中对空间的设计和分割则有着自己独特的意味。人类的设计活动是反映,协调和处理人的生理、心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室内空间设计则是反映人类在日常生活的空间中物质和精神生活与室内环境的关系。人的本

商业购物空间的室内规划与设计

商业购物空间的室内规划与设计 郑志坚吴志伟 通常所说的商业购物空间是指商品经营者为人们日常购物消费提供的交易场所和空间,是联系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常见的业态形式有连锁超市、百货店、购物中心、摩尔等等,其中商业规模较大的可统称为商场。人、商品、购物空间是商业购物环境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动态交互的关系。(图1)。 自从1852年法国诞生世界第一个百货商店“蓬.马杰”之后,世界零售业的业态形式、规模迅速发展。70年代购物中心发展达到了高峰,而在80年代以后,商业模式发生了变化,购物环境中开始添入各种各样的非营销功能如餐饮、娱乐、休闲等等,让顾客在购物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愉悦。商业设施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深层次的原因是商业竞争的需要,其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诱导和促进顾客的消费。对于购物空间的室内规划与设计,不仅仅是对商品交易场所浅层次的功能规划和美化设计,更多地要深入地思考三个要素动态发展的关系。 本文将结合对北京当代商城的改造实践谈谈购物空间室内设计的通用原则。 一、营销战略规划和设计定位 为了设计出有助于经营活动的商业设施,对购物空间整体的室内规划与设计必须和总体营销战略相一致。了解商场在地区同行的地位和自身的商业定位有助于设计定位和工作的开展。

通常,经营者从自身事业的发展出发,预先对购物空间的规模、商业模式、经营理念和消费群体都有比较明确系统的规划,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营销战略,而营销战略的基本意图在于“吸引顾客关注商品,促进商品销售”,对商场室内的规划设计也被纳入其中。创造环境友好购物场所,成为战略营销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确立商场室内设计风格和深化方向的起点。 从设计流程来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根据商场的营销战略制定一个突出商品的形象、引导顾客视觉的构成计划,包括商品分类意义的计划流程;二是制定一个符合总体设计流程,利用照明和流线等因素,突出店内重点环境的视觉规划模型;(如图)三是根据总体的视觉规划,确定营业厅内装风格和采用的设计手法。 ①从商品分类来规划视觉流程,一般由商场的断面布局和平面设计构成,其中包括了以出入口,电梯、扶梯、顾客通道为核心的流线组织。视觉流程规划直接影响营业厅的空间形态和构局,也影响顾客的购物行为。(如图A、B) ②根据顾客在通道中的位置和视觉活动规律,在商品陈列区设定: a.最先吸引顾客目光的商品展柜; b.商品集中陈列区; c.陈列商品和宣传品牌的陈列墙。 然后,根据商品是否是开架或闭架经营的模式,以及人体工学的规律调整平面和立面的陈列布局。 ③在视觉框架模型确定后,根据商场的经营战略、顾客定位,确立或高雅或传统或时尚的设计风格,综合运用造型色彩、材质、照明四大设计

商业空间室内设计

商业空间室内设计 一、商业空间的沿革 商业空间就是提供有关设施、服务或产品以满足商业活动需求的场所。 人类从事商业活动可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生产时期。开始时是以“以物易物”,“互通有无”的不定期交易方式进行的,后来发展为定期的集市形式。集市的形式与宗教节庆、农事等有密切的关系,这种集市逐渐以“赶集”和“庙会”等形式固定下来,而聚集于渡口、驿站、通衢等交通要道处的相对固定的货贩以及为来往客商提供食宿的客栈成为固定的商铺的原型。 随着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和副农产品的大量增加,季节性的农产品交易、性畜交易及手工艺产品的加以也形成了专业的交易场所。 商业活动从非定期发展到定期,由流动发展到固定,由分散发展到集中。商业空间的演变成特定的空间。商铺的固定聚集了不同的商品行业类型,市镇或商业区便由此产生。 固定化的商业空间必然配备一定的商业设施,以便利来往客人的出入活动。配合商业交易,相应的车辆、交通、旅馆、其他的休闲设施及货运、汇兑、通讯等服务性的行业也随着商业活动的需求而产生。 随着商品经济及科技的发展,现代的商业空间无论在规模、功能和种类等方面都远远超出过去的范畴。而且商品交易的双方(销售商和顾客)都对商业的空间的环境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些要求除了功能行方面的设施、条件和环境等,还包括各类满足心理需求的精神需求以及获取相关信息的需求。因此,现代市场经济前提下,商业空间的设计就应当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 二、现代商业的分类 作为商业空间主要形式的各类商店,近百年来随着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店的形式演变成各种不同的样式,依年代先后分述于下: ? 百货店(Department Store ) 1856 年巴黎的孟玛榭百货商店,首先推出有别于以往的杂货店,一货物齐全、附有标价、不还价,并采用信誉卡制,免费包装送货,一时颇受好评,成现代百货商店之先河。百货商店产生的背景:欧洲进入工业化社会,城市人口急增,消费能力、大众交通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现代大规模的百货业才应用而生。 2、邮政(Mail Order )

广州市深入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广州市深入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广州市从2000年9月起,一直十分重视社区信息化建设,把社区信息化作为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来抓,作为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经过近六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在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数据共享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方便基层、服务市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全面推进,加强组织,提高社区信息化整体水平 广州市电子政务社区应用系统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各部门独立推广软件造成基层“系统乱”、上级业务部门重复摸查上报造成基层“干部烦”和群众“办事难”三大问题,受到了基层和市民的欢迎。 (一)建立三级组织,确保推广实施 加强组织保障,建立三级推广培训体系,保障顺利实施。由市信息办、各区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负责项目实施的公司签订三方责任书,以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推广实施任务。根据责任书的要求,由市信息办负责做好有关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制定系统实施的有关规范和要求;由市信息办与各区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制订该区县的推广实施计划,共同对各街道的系统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各区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本辖区内行政街道的沟通和协调,制定组织各街道的系统实施工作。 各行政街根据推广实施计划,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做好建网联网工作,建好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宽带局域网,并实现街道、居委会与所在区、县级市的互联互通;第二,做好电脑的配备工作,做到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人手1台电脑,社区居委会两人1台电脑;第三,做好系统安装的配合工作;第四,做好培训和应用工作。 (二)实现居委联网,保障运行环境 推动市、区、街、居委四级联网。市、区两级政府加强管理和协调,运用市场机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宽带网络运营商以施工、网络进入的便利和优惠,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进街镇、进居(村)委会、进家庭的宽带网络“三进入”建设。加大投入搞好宽带网络的应用环境建设,创造人人上网用网的条件。到2006年底,力争达到如下目标:——所有街镇与所在区县级市信息中心实现宽带互联互通; ——所有街道办事处和镇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局域网; ——所有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人均1台电脑; ——社区居委会实现100%与区、县级市信息中心的联网,行政村实现50%联网; ——全市社区居委会两人1台电脑; (三)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应用水平 加强基层干部培训,开展千村村官、万名居干比赛活动,提高社区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是各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系统实施的环境准备、系统安装的配合、组织人员培训和使用系统的工作。每个街道分工1名领导负责项目实施工作,通过对系统使用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人使用。街道不断地、反复地组织应用培训,加强个别辅导,逐步做到街道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人人都能学会系统的操作和使用,保证在系统安装一年内,有50%的人使用,系统安装两年内,有80%的人使用,系统安装三年内,100%的人使用。 二是积极开展社区居委会干部基础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社区应用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使居委会干部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熟练使用电子政务社区应用系统,能进行日常的更新维护,并做好信息内容的安全管理工作。区、县级市组织实习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和义工队伍与社区居委会建立信息技术培训帮扶关系,让社区居委会干部尽快掌握信息化基本知识和技能,2008年底实现全体居委会干部会上网用网。组织“千村村官、万名居干”信息化竞赛活动,历时6个月,在十一个区、县级市进行信息化实际操作和知识测试比赛,并

商业空间设计

商业空间设计 第一章概述 一、商业空间的改革 二、现代商业空间的分类 商店的形式演变成各种不同的样式,依年代先后分述于下: 1、百货店 2、邮购 3、连锁店:商店的设计与企业识别形象设计的结合是连锁店经营的特征 4、超级市场 5、购物中心:它集百货、超市、餐饮、娱乐于一体,并在规划中设置了步行、休息区 等公共设施,方便购物。它分为单体型和复合型两大类 6、商店街:指在一个区域内集合不同的类别,构成的综合性的商业空间 7、量贩店 8、便利店:以食品饮料为主的小型商店 9、专卖店:某一类商品的专业性零售店,多具有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形象的传达功能。 三、商业空间的构成 商业空间是由人、物、空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 商业空间的功能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展示性 2、服务性 3、娱乐性 4、文化性 四、消费心理与购物环境 1、消费心理 (1)认知过程 (2) 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2、购物环境 (1)购物环境的舒适和美观性 (2)购物环境的安全性 (3)购物环境的方便性 (4)购物环境的可选择性 (5)购物环境的标识性 第二章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特点 一、商业空间的功能分区 二、零售商店的基本特点 1、日常生活用品店 2、文化体育用品店

3、服饰用品店 4、家用电器店 三、餐饮类空间的基本特点 1、餐厅 餐厅按功能划分为三大部分:就餐服务区、内部管理区、厨房区 2、酒巴、咖啡店、茶馆、饮料店 其功能划分为管理区、休息区、吧台区 五、其它服务业的基本特点 1、美容美发 2、桑拿浴室 3、舞厅 第三章人机工学与设计的基本尺度 一、人机工学与商业空间 1、人机工学的延伸和发展 2、人机工学基础数据与基本概念 3、人体测量与人体尺度 (1)正态分部 (2)平均值 (3)适应域 二、空间与设施的尺度 1、人机工学与空间尺度 2、家具及设备的形体、尺度 三、无障碍设计 1、涉及到无障碍设计的部位 坡道以及无障碍电梯 无障碍厕所 2、应采用无障碍设计的商业空间类型 (1)餐馆 (2)饮食店 (3)银行、证券、保险、邮政类建筑 (4)宾馆、饭店、招待所等有客房的建筑 (5)公共浴室 第四章商业空间的照明设计 一、光与影 1、光的表现 明与暗:明亮区主要作为庄重的、正式的、热烈的、愉快的、空间场所,而灰暗区则作为私密的、安静的场所 光的色彩:用不同的色彩的光来营造商业空间的氛围,既可以作为装饰手法来用,也可以作为限定空间的工具

优秀的商业空间设计需要具备哪些特点

优秀的商业空间设计可以提升企业(品牌)品质,营造沟通和服务的良好气氛,舒缓职员和客户的精神压力,享受独特的人文环境。企业根据所从事行业的特征,而设计各种不同风格的商业空间,以体现服务的社会层次、文化修养与个性特征。在未发生商业行为之前,你需要一个合适的商业空间。 一、商业空间设计的特点 1、实用性功能决定形式,形式为功能服务任何一个商业空间的设计首先应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特别是主要功能的需要。 2、艺术性商业空间设计的艺术性体现在商业空间设计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商业空间设计的内涵是通过空间氛围意境及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来表达艺术性:商业空间设计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指空间的适合美韵律美均衡美和谐美塑造的美感和艺术性。 空气氛围和意境:心理感受、表现形式。 3、科学性。 4、地域性。 二、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1、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趋势 2、人为本源的设计发展趋势:满足室内使用功能的需要、注重绿色建材的选用、注重不理想物理环境的创造、注重人的心理情感需要、注重自然景观的再创造。 3、体现民族化、本土化的文化特色设计趋势 4、高科技化的设计趋势 5、强调动态的室内设计观念趋势 6、多元化设计风格流行的趋势 7、业主及大众参与的设计趋势 三、商业空间展示设计原则 1、真实性 2、时代感 3、环境观念

4、审美效应 四、商业空间展示设计要素 1、展示道具 展示道具的分类:承载、贮藏、陈述、表现 展示道具的流动:旋转台、旋转架 2、照明设计 照明基础知识:基础、重点、辅助 照明的应用:高级品牌专卖店、普通专卖店、大众商店3、色彩设计 色彩的分类 色彩的搭配与偏好 专卖店商业空间中环境色彩的应用

商业空间案例分析

Commerce space analysis ——购物空间 Shopping space 作者:赵鹏华学号:0122 指导老师:李荣智 随着国内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建筑得到空所未有的空间发展,而其中大型购物中心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一种主要场所,大型购物中心朝着综合化、一体化、体验化的方向发展,“一站式”购物成为它自身最大的特点,购物中心的公共空间则是它最吸引人,也最具表现力的空间。 沃尔沃超市 贵和购物中心 根据公共空间的内外性将购物中心分成两类:街区型与封闭性,街区型的购物中心重点研究研究其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主要以广场、街道为研究核心,而封闭型购物中心重点研究其内部公共环境的设计策略,主要以中庭与交通空间为核心。 街区型 封闭性 现代购物活动已经不是纯粹的购买商品的行为,而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是休闲娱乐和餐饮活动的统一,综合性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满足了人们购物过程中休闲、漫步以及交往的需要,总之,综合性商业建筑适应了现代生活的需求,他也正是我国社会生活步入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现代商业不仅仅使出售功能性的商品,而且是提供多功能的服务和体验。人们把闲暇时间更多的投入到休闲娱乐,因此希望商业设施能够与娱乐设施结合。由于购物者外出就餐数量增加,他们要求在购物的同时满足餐饮需要。传统的购物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城市的生活节奏,购物与休闲餐饮结合已经广为接受,边购物边玩是购物者的新需求,对购物之外其它吃喝玩乐的配套服务要求也更趋于多样化。购物不仅仅成为一种多样化的休闲活动,而且“购物是享受”也得到了普通认可,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环境因素正日益左右购物者的消费情绪,这就要求商业竞争能够提供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调查分析 ——购物空间 贵和购物中心: 贵和购物中心贵和购物中心总面积2.2万平方米,集购物、美食、休闲娱乐于一体;外形典雅,内饰豪华,雄踞济南,是山东省内最高档的现代豪华商厦之一。贵和购物中心地处济南市最繁华的商业街泉城路畔,交通方便。是由山东鲁能集团开发建设,鲁能商贸有限公司全面管理,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高品位大型购物中心,地处济南第一商业街泉城路中段,中心与商厦隔街相望,遥相辉映。贵和遵循“崇尚高雅文化,引领时尚消费”的企业宗旨,以铸建“品中精品,店中名店”为目标,坚持“高品格、高品质、高品位”的经营理念,以渴望提高生活质量、讲究生活品位、追求生活时尚的消费群体为目标顾客,突出“信义为本,亲和为贵”的价值观,成为泉城商界的著名品牌。 建筑环境的舒适与否,影响着消费者在建筑空间中的感受,提高购物环境的舒适度,能够提高消费者前来的次数和逗留的时间,达到“集客”与提高销售的目的。在商业建筑中,影响舒适感的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多个方面: 1. 合适的人的密度合适的人的密度:在商业空间中,消费者一般希望人的密度适中,当人的密度过高时,人们一般会觉得受到干扰、拥挤混乱;但人的密度过低时,一般又会感到人气不足。在建筑设计中,还应通过各种设置,调节人的密度感觉。 2. 足够的休息场地与设施足够的休息场地与设施:当人们在商业空间中逛累了或等人的时候,需要休息的场地与设施,在商业空间中,除了椅子、凳子椅子、椅子花台边缘、水池边缘、低矮护栏、外,花台边缘、水池边缘、低矮护栏、部分扶手等地方都可以作为

广州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试行)

广州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规范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队伍管理,提高我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粤办〔2011〕22号)、《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意见》(穗办〔2012〕14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是指通过公开招聘程序,在城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公共服务站从事服务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按社区常住人口每300户左右配备1人。 第四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队伍管理由各区人民政府统筹负责。 各区民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细则,人员职数核定、岗位设置、公开招聘及人员培训,指导街(镇)做好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日常管理等工作。 各区财政部门负责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及日常管理等经费的保障落实工作。 各区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配合做好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培训等工作。 各区审计部门负责经费使用的审计监督。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队伍的日常管理和使用。 第五条鼓励并支持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广州市社会工作人员培训,加快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向专业社会工作者转型。 第二章岗位设置及工作职责 第六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按其在社区从事的岗位享受相关待遇: (一)正职: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社区公共服务站站长; (二)副职: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民委员会副主任、社区公共服务站副站长; (三)一般工作人员。 社区公共服务站站长可由社区党组织或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兼任。 第七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一)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教育和引导居民遵纪守法、依法履行应尽义务; (二)执行社区党组织的决定、决议和社区居民会议的决定、意见;完成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公共服务站布置的工作任务;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