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通过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型发展西部地区

如何通过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型发展西部地区

如何通过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型发展西部地区
如何通过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型发展西部地区

2011级1135教学班毛概论文

如何通过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型

发展西部地区

作者姓名:尹文琦20111135003

王凯弟20111135018 指导教师曹舒璇

中国·重庆

二〇一三年一月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贯彻“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下,西部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有所提高,本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明显的改善,同时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地区的发展。但是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很显著。所以西部地区要缩小乃至消除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差别,加快发展,就必须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用资源开发的新观念去认识资源,发挥优势,实施资源转换模式,确立正确的资源开发战略原则。

论文关键词:

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经济优势转化经济发展开发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ness,with the strategy of exploring the west,the western area of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have improved,residents of this area living a higher quality life.At the same time,the development of westrn area give a boost to other area.However,the distinction between eastrn and westrn area is still dramatically conspicuous.So,if westrn area is willing to narrow ,even to eliminate,the differences,develop at a high speed,it must convert the advantage of resources into the advantage of economy,have a knowledge of resource with new concept,bring into full advantages,set up the new proper principle of exploiting resources.

Key words:

Westrn area resource advantage economy advantage convert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loit

一. 西部地区概况

1、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市和自治区。其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目前有人口约2.78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别于该地区,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

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其水能蕴藏总量占全国的82.5%,已开发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7%,但开发利用尚不足1%。其矿产资源的储量十分可观。依据已探明储量,西部地区的煤炭占全国的36%,石油占12%,天然气占53%。全国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就有120多种,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名列全国乃至世界的前茅。

2、西部地区近年来发展现状及趋势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容忽视问题,一是城乡居民整体生活水平较大,与东部在拉大。2011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38.8%。二是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高,但是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依然比较大。三是生态环境脆弱瓶颈制约依然很严重。四是西部地区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经济转型路任重而道远。

西部地区省地域经济综合力普遍提升,但是各省之间的实力差距仍然很明显,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各城市竞争态势做一个评价分析,发现从静态来看四川省经济发展综合力最强,综合竞争力排在西部第一位,内蒙古、陕西、重庆综合实力较强,分别排在第二、第三、第四位。新疆、云南、广西是一般,分别排在第五、六、七,甘肃、宁夏、青海、贵州综合实力比较弱。动态来看,发展态势最好的是重庆排在第一,广西、陕西、四川、内蒙比较发展好,排在二三四五位,宁夏、贵州云南在中等水平,甘肃青海比较落后。

二. 加快西部发展的重要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跨世纪宏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①加快西部发展,有利于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经济全方位增长,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扩张模式、经济结构转变升级和人民生活提高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近十年来,由于政府宏观政策适度倾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明显提高。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东西部的经济差距正在扩大。

②加快西部发展,有利于充分利用西部资源优势,实现东西部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

势互补、共同发展。我国西部十省市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占全国57%,草原面积55.9%,森林面积36%,而人口只占全国1/4。全地区未开发土地达8亿亩,开发潜力极大。西部地区,钛、铜、汞、铅、锌等30多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煤的贮量占全国38.6%,石油贮量占全国41%,铁的贮量占全国46.8%,水能资源贮量占全国82.3%,人均占有量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潜在优势没能转换为现优势,这不仅影响了本地区经济发展,也降低了全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西部发展,可以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流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量。因此,为了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地区合理分工,增强国家经济发展后劲,加快西部发展十分必要。

③加快西部发展,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当前,西部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极大。西部大开发,必然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增加本地区城乡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为改善居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条件。

④加快西部发展,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政治团结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加快西部发展,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生活富裕了,无疑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进而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三. 发展西部的具体观念与措施: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西部经济落后地区,要缩小乃至消除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不断加快自身发展步伐,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所以,当前的关键是要走好第一步,即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顺利转化。所谓资源转换模式,就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比较丰富的资源,二是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⑴.观念:

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顺利转化,必须用资源开发的新观念去认识资源。

所谓正确地认识资源,就是不能就资源谈资源,要从开发利用的角度去认识资源。以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认识资源,就是要在对资源的基本情况进行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综合与科学分析,从而得出各种资源的数量与品质、开发条件要求的高与低、市场前景的好与坏、投入与产出比率的大与小等等符合实际的结论。因此,我认为主要的新观念是:

1.因地制宜的新观念。选择某一种资源、某一种利用方式,按照过去“因地制宜”的观

念,只要本地需要,而又不违背本地的资源条件、环境条件、人力条件等,都可以被称为“因地制宜”而“上马大干”。因地制宜,《辞海》的解释是:“依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谓能考虑当地需要,定出变通办法而不拘泥。”其实,在这里需要是第一位的,条件是次要的。即使违背条件也是可以的。因为,不用拘泥而可以变通,“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所以才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奇迹”,才有“全民大办钢铁”、“全国人民学大寨”的事情发生。但是,这种只顾当地的所谓需要,而不计成本的“因地制宜”,并非经济学意义上的,它只有对于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区域才是合理的,也只有在计划经济下才能得到实施的。

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因地制宜是指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各个地区经济是通过市场交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地区的发达或落后,是与它经济优势的发挥程度相关联的。因此,资源富集的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树立起因地制宜的新观念,决不能把眼光只放在本地区的自给自足上,而应放在是否有市场前景、有竞争力、有效益上。仅仅根据自己的资源来“制宜”,即使对本地是“宜”的,因没有比较优势,也并一定是适宜的。因地制宜只有与“因时制宜”、“因市(场)制宜”、“因效益制宜”结合起来,才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因地制宜。所以,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资源开发,不能在封闭区域中,自我美化、优化,自我“制宜”,而应该放在更大的区域空间上进行优化、筛选、排序,选准开发方向和利用方式,把握好开发时机,确定合理规模,明确市场流向,真正使资源变成产品,产品变成商品,商品变成名品,商品和名品又能在合理的周期内变成新的开发资金、开发效益,这样,才能打破资源开发长期存在的资本密集、资金回收率低、周期长、投资多、效益低的旧圈子,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2.资源优势的新认识。资源不等于资源优势,拥有资源并不等于拥有资源优势。比如煤矿许多地方都有,而有的地方的煤矿却没有开采价值,因此对于这些地方来说拥有资源,但并没有资源优势。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却一直把资源当成资源优势。如果把资源混同于资源优势,就会造成资源开发的盲目性,各地乱挖乱砍的事屡禁不止,其认识根源就在于此。结果必然是浪费资源、“劳命伤财”。所以,确立资源优势的新认识,对科学地开发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源优势,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一致的定义,但在传统的资源评价中,一般将有一定储藏量、品质较为优良、开发价值较大以及较有特色的资源或若干资源集合,称为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源优势是一个综合概念。资源是否具有优势,以及优势的大小,必须按资源的总量(包括在全世界、全国或区域内的比重、排位)、

储量规模(是否适宜规模开发,如水电站的装机、单个煤矿的产量等)、资源的质量(优、良、中、劣等级)、资源配套条件(区域内或邻近区是否有与该资源开发配套的其他资源)、资源开发难度(矿体埋藏深度、地质条件、区位、交通状况等)、资源开发成本(如运输、水资源代价等)、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是否对环境造成破坏性)、资源的市场容量(即资源开发后是否有客户需求)、资源开发技术条件(即开发的技术是否成熟)、资源的不可代替性和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大小,等等。因此在确定开发前,必须对本区域的资源状况进行深入详细、科学的综合分析,并根据优势的大少,对开发的得失做出正确的综合评价,列出开发的排序,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做好资金、人才、技术等的准备,搞好市场调查,选择好开发时机,切忌盲目乐观,一哄而上。

3.开发与环境的新思考。由于受科技进步的制约,人们认识的局限,人类在资源开发的初期总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国是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物资严重匮乏,受吃饭问题的压力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在过去的资源开发中,基本上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更不可能把环境的代价计入开发成本。

因此,也才造成了今天生态环境的如此恶化。当今,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已在全球深入人心,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遵循的新的发展观。我国党和政府也把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作为重大战略部署在全国实施。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一是从环境中提取资源,破坏(或改变)了环境原有的结构和功能,有可能引起资源本身的耗竭(对不可更新资源来说),引起环境朝逆向方向演化;二是资源开发后在加工成产品的过程中,产生出“三废”污染物质,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资源开发不得不在与环境破坏的代价中,求得协调、平衡,不得不考虑环境的制约和开发后对环境的补偿,否则有可能得不偿失。

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是资源富集区,也是我国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发源地。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必将对下游各相关地区造成严重损失破坏,这是已经被证明了的事实。所以,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在资源开发中,加强和提高环保意识,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

4.资源开与发的新观念。在过去的长时间中,我们对资源开发的认识十分不全面,在开发中实际上只重视“开”,不重视“发”,关心的只是资源能不能开,而对开之后能不能“发”,则不够关心,或者说考虑得不多。因此,资源开发不关心市场,不重视成本核算,不重视从资源内涵和深层次上提高附加值等现象普遍存在。我们不否认新开项目是必需的,但不是唯一的,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不一定是主要的。当代的资源开发,要真正做到既开又发,为发

而开,开之必发,则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十分重视资源开发的成本,重视资源开发的技术投入,尽可能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取得较大的开发成果,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必须把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作为资源开发的重点。在今后的西部大开发中,不仅要积极上新项目,设新点、建新矿山、辟新区,而且更要在现有工矿企业中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改组、改造,努力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为实现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创造条件。二、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顺利转化,要确立正确的资源开发战略原则

⑵.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具体措施:

1.资源开发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1)有的资源虽然丰富,但其产品在目前的国内外市场上已经饱和。因此,这类资源即使开发出来,由于市场容量有限,也不大可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不必急于开发或大规模开发。(2)有的资源虽然丰富、品质也优良,也具备了开发条件,但因为目前的开发成本太高,与其开发不如利用市场资源,将本地资源暂时保存。(3)对目前开发条件不成熟,利用水平低,且破坏大、浪费大的资源,应重点放在开发技术的研究上,切忌匆忙上马乱开发。(4)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资源开发应十分慎重,例如乡镇企业办的各种小型矿山和私人小煤窑,由于开发条件差、资源的回采率低,对环境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严重,不宜支持。不具环境保护能力的企业和产业,应严格控制。

2.坚持市场导向定开发。在市场经济下,人们开发资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资源开发决不能先开发后找市场,而是要找到市场再开发,或是一边开发、一边拓展市场。因此,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决定资源开发,也就是说要由市场定位决定产品定位,决定资源开发的方向、种类、规模、利用方式等等。所谓市场定位,就是要全面考虑市场需求,坚持以需定产。考察市场需求,要做到把静态市场与动态市场相结合,本地市场与外地(国际)市场相结合,初级产品需求与深加工产品需求相结合,当前需求与远期需求相结合等,切忌片面性、盲目性。

3.资源开发集约化。资源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必由之路。粗放经营的特点是技术加工层次低,经营规模小,从而造成消耗大、浪费大、质量低、效益低。要提高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资源开发水平,必须逐步走集约发展道路。

特别是对生物资源的开发,要摆脱靠天吃饭、野放散养、分散经营、零敲碎打的局面,应大力发展人工规模经营,建立规模基地和商品基地。乡镇企业也应逐步以专业村为发展方

向,并提倡跨村、跨乡、跨县的联合(可以通过集资、股份形式等创办),尽可能一开始就形成一定的规模。某些山区,农户分散,难以成片发展专业化生产,应采用农产种植、企业收购(以合同形成)、集体加工方式,不应再鼓励一户一灶、村村冒烟、遍地开花的经营形式。总之,资源开发应与基地建设相结合,大范围优势资源,以大型企业和商品基地为依托;分散资源(如土特产、农产品、中药材等)则应形成区域集中优势,分散种植,集中管理,规模加工,形成拳头。

4.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并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资源开发的前提。因此,不能就资源开发论资源开发,不能就一种资源闭门搞开发,应将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与城镇建设相配套,并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使资源开发与市场沟通,减少资源开发后的积压、损失,尽量缩短产品变商品的周期。其次。基础设施的配套,能使资源与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联网,参与更广泛的市场竞争,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再次,资源与基础设施配套,才能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界的信息、技术、资金、人才,为资源的深加工和扩大再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第四,通过资源开发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才能逐步改变落后面貌,真正起到资源开发导向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目的。特别是对许多运输量大的资源开发,铁路、公路、管道及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都应同步或提前进行。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重要原因就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差、投资环境不好、综合竞争力低等,从而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变为经济优势。要改变这一局面,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严重匮乏。因此,在争取中央政府支持的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适度负债,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适应资源开发的需要,为加快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资源要走科技开发道路。资源开发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一条鸿沟。我们说实施以资源转换型模式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战略,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经济优势,是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并非是说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就不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相反,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只有坚持资源的科技开发,才能为今后步入技术导向型的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最终实现经济的腾飞。现代自然资源的开发,技术是手段,又是催化剂、加速器、增值剂。科技对资源开发的投入,是建立资源集约型产业体系的关键,既能提高开发速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更可以创立名牌,增强竞争力。

6.坚持资源开发名牌战略。在现代市场经济下,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已经经过生产者生产什么,消费者就消费什么的“短缺经济”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市场需求已成为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导向仪”。在这种形势下,同一产品很难被独家所垄

断,而多种同类(或同种)性质的产品同时出现于同一市场进行竞争则是普遍现象。

因此,谁的产品价格低、质量优、花色品种多、规格齐全,谁就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知名品牌,从而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开发特色产品,创名牌,已成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手段。因此,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资源开发必须走名牌战略之路。

参考文献

[1]秦大河.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综合卷,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综合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9-76.

[2]李东英.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水刊,2003,A刊:48-52.

[3]Xu Xuemei,Wang Yan.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impulse on economic growing from the urbanization[J]. Urban Study,2004,2:48—52.[徐雪梅,王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

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4,2:48-52.]

[4]Gu Chaolin. Relations between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J].Human Geography.2004,19(2):1-5.[顾朝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4,19(2):1-5]

[5] 《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2009年8月20日.

[6]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徐璋勇《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2》.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姓名:伏启峰班级:会计1201 学号:06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但随着国家逐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渐变缓。从发展趋势看,在2010年乃至2020年以前,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人均GDP的绝对差距还不可能出现逐步缩小的趋势。但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在“十五”期间有可能呈现逐步缩小的态势,而东部与西部地区的相对差距仍将会继续趋于扩大。这表明, 实施西部大开发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外部环境对其的一些影响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出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的原因。 关键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人口素质政策外部环境 引言 "10+2+2"是西部地区的最新定义.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市(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其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56%;目前有人口约2.8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2.99%。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新中国成立50年来,西部地区的工业体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较大发展,为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西部地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2747公里,如此之长的陆地边境线,无疑为西部地区发展边境贸易展现了诱人的前景,历史上穿越西部地区的"丝绸之路"曾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第一条通道。今日的西部地区定然会伴随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日益繁荣,再现辉煌。 西部地区由于身居内陆,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现在有基础薄弱,社会经济发育程度低,加之与东部地区相比,市场化进程缓慢,国有经济比重大,经济包袱重,改革改组改造的步伐相对缓慢,因此,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趋势变缓但经济总量和人均GDP仍在扩大。估计在今后几年内,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还难以全面超过东部沿海地区,东部与西部的发展差距仍将会继续扩大,在这一阶段只能遏制东西部差距扩大的趋势。 1.内部原因 1.1基础设施 西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硬环境尚不完善。综合评价表明,除宁夏外,西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目前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上 做过努力,但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扭转, 弊端越 来越严重,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刻不容缓, 长方式及所 产生的弊端,并对如何转变经济增方式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集约型转变 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 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即内 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 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两类, 即粗放 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 资源的投 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 益,早在1987年党即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 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 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 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由此,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开始了从粗放到集约的第一个 历史性转变。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对合理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然而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 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 “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 又积 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表现为以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一 二三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 国际收支不协调和自主创新能力 低下为表征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也表现为以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 矛盾和问题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不仅使我们为经济增长所付的代价日益 增大,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也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矛盾性 结构。而在当前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率的表象下, 上述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可能隐蔽 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传统的粗放式, 集约型增 长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 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已经越来越突出, 中国政府如果再不下大 力气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未来将令人堪忧。 二、粗矿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弊端 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一系列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效益低下,投入多、产出少,资源浪费严重。这是我国依然停留在粗放型经济 增长方式的主要标志,我国目前的社会总体发展方向依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切能够发展 经济、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手段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被政府所青睐, 这种发展理念严重 扭曲了中国人的经济价值观。我国目前的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 资源的投入来增加获取产 品的数量,但是投入和产出的差距很大, 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 《中国资 尽管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 本文试图透过分析我国经济增 入来增加获取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 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① 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 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 1995年党更在提出实现经济 明确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

专题1.10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 一、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矿产资源。 3、特点: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二)中国的土地资源 1、6月25日是世界土地日。 2、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3、“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还不到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 4、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例如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5、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横断山脉)。人工林、次生林主要分布在 东南(东南丘陵) 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等,类型齐全 土地利用类型比重:草地最广,耕地林地比重偏小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及主要分布地区 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 非季风区 干湿区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区平原、盆地、丘陵林地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区山地、丘陵 草地非季风区干旱、半干旱区高原 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 6、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三)中国的水资源 1、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2、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多,土地资源少;北方地区,土地资源多,水资源少。水土搭配不协调。 3、我国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办法 特点解决办法 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黄济青) 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兴建水库 3、我国北方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南方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4、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120位 6、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往黄河流域缺水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7、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计划线路 ①东线方案:把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直达天津市。 ②中线方案: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平原,全线可以自流。 ③西线方案: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上游,补充西北的水源。 8、我国各大水系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水系是长江水系,其次是珠江水系。 9、我国水资源的特点:⑴水资源短缺⑵时空分布不均 二、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 1、概况 ⑴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 ⑵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 公路运输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运费较贵、运量较小 铁路运输速度快、运费低、运量大、连续性好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 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舒适、安全运量最小、运费最高 水路运输运费最低、运量最大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 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 管道运输 灵活性差 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2、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⑴客运: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单元综合测试中图版

第四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 下图表示我国在资源调配方面的 A.南水北调工程 B.北煤南运工程 C.西电东送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2. 为了节约用水,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③开采地下水;④实行阶梯式水价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 目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降水不断减少 B.用水量增加,水污染严重 C.全球降水分布不平衡 D.全球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4.据报道,“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江苏、山东段2013年6月份试供水,年内将实现全线供水。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A.输水路线较短 B.人口少,最为经济 C.可以利用天然河道 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5.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状况是() A.夏秋多,冬春少 B.春夏多,秋冬少 C.南多北少,东丰西缺 D.山地平原少,内陆沿海多 6. 下列地区与其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不正确的是() A.平原——耕地 B.高原——草地 C.山地——林地 D.城市——草地 7. 我国继中关村之后在上海建设多媒体谷,最主要的地区优势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知识密集,高技术人才集中 C.环境优美 D.交通发达便捷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题 8.图示为辽中南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A.对 B.错

9.该地区依靠丰富的煤铁资源可发展钢铁工业() A.对 B.错 10.该地区有便利的交通,可作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A.对 B.错 将运输需求与其合理运输方式对应起来,完成下面小题 11.一万吨钢材从上海运往大连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 E.管道运输 12.四吨太白蔬菜运往西安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 E.管道运输 13.一批机械设备从宝鸡运往新疆和田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 E.管道运输 14.南海油气田的天然气输送到香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 E.管道运输 15.拉萨的王经理到北京参加一个紧急会议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 E.管道运输 16. 从上海到兰州依次经过的铁路枢纽有 A.南京、济南、郑州 B.徐州、郑州、西安 C.西安、南京、徐州 D.南京、武汉、洛阳 17. 人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下列运输方式的选择,最恰当的是 A.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选择铁路运输 B.5000吨钢材由北京运往广州,选择水路运输 C.上海一位志愿者捐献的骨髓必须在24小时之内送到新疆乌鲁木齐,选择航空运输 D.10万吨原油从中东运往广州,选择管道运输 18. 下列关于运输方式的选择,最恰当的是 A.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选择公路运输 B.5000吨钢材由上海运往济南,选择水路运输

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河南大学经济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姓名 xxxx 专业经济学 准考证号 XXXXXXXXXXXX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 XXXX年XX月 联系方式 XXXXXXXXXXXXX

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形式改革迫在眉睫。 一、以行政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制约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其中行政体制是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前不久,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十二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行政体制改革”。与会者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能否实现根本性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处理好三个关系 与会专家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现行行政体制总体上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环境变化有关,也同传统的发展理念有关,但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体制机制仍存在弊端。行政体制改革要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正确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能与事权,健全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中央应坚持加强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引导、调控和管理,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精力放到制定战略规划、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应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搞好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力和执法监管职责,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和社会和谐安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行政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行政体制改革是国家整个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离不开其他方面改革的支持和配合。这就需要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应把行政体制改革放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动,使之服从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一致,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法治国家相

浅析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浅析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其增长令世界瞩目。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属于粗放型经济。资源环境是制约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其主要是来自工业的排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巨大,废气、废水与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加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生产力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科学发展观追求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即在发展经济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实现自然资源持久利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可持续的绿色循环经济为基本模式,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环境代价和资源承受能力,评价经济增长程度要用绿色GDP,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谐协调节约友好 正文: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目前,中国GDP已经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有人估计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一)我国从总量上是“地大物博”,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地、水、矿产和森林等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二)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少、优质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各种非农使用使良田大幅度减少,基本没有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目标; (三)水资源紧缺已影响到生产和生活。河流断流、泉水干涸、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污染更加剧了缺水危机。 (四)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用量矿产,如富铁矿、锰、铜、石油等,储量不足,供给愈来愈依赖于国际资源的利用;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pdf剖析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华东师范大学 城市与区域经济系 05 级 摘要: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 12 省(市,自治区),东北 3 省,中部 6 省和东部沿海 10 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人口资源优势问题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 12 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 686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 14 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 1.8 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 1595 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 1/10。 1. 西部地区人口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 3.8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9%左右。该地 区虽然地域相当 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 10%,约有 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 3000 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 10 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 200 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 50 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各章重点

第一章 1?环境经济学:这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从本质 上讲,它是一门经济学的分支。 2.库式曲线: 3?环境经济学是基于资源的稀缺性而建立的。 4 ?环境的四种功能分别是,自然资源的提供者、废弃物的接受者、舒适的提供者、生命支持系统。 5?画图说明经济发展与环境损害之间有哪三种关系,并说明每种关系的含 ACDEF: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适用于发达国家、 实行先污染后治理。 ACG :不可持续发展曲线。经济发展一环境恶化;退化 超过阈值时,仍不采取保护措施,导致环境急剧恶 化,同时经济发展也恢复到零点。 AEEF:在经济发展初期,人们就采取预防性措施保护环境,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真正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对环境库式曲线的评价。 ①客观上鼓励先污染,后治理,代价惨重。 ②许多国家要达到$1200-2000这一水平所用时间太长。 ③发展过程中有些环境代价可以避免。 ④有些环境破坏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⑤国内环境可能改善,但问题也许转嫁到了国外。 7.为什么说环境经济学本质是经济学? ①所有损害环境的行为都有经济上的驱动力,不消除这种驱动力,环境保护 将不可能是有效的。 ②一切较为普遍的,或长期存在的环境损害通常都有经济制度上的原因,这 是有关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 ③与环保有关的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投入产岀分析等,是环境保护的 技术和工程不可或缺的。 弟一早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2帕累托最优: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一个人的 境况变差的情况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则称此时的资源配置已处于帕累托最优。

第七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七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租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 二、问答 1. 自然资源与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2. 增长极限论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3. 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基本原则? 4. 结合实际谈谈中国为什么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指处于自然状态或没有被加工过状态的有经济价值的物质。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水平的自然因素和条件”。也就是说,只有能够为人类所利用并带来经济价值和增加社会福利的部分自然环境要素才构成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与其他经济资源一样,相对于人类的要求来说总是稀缺的。 自然资源租:“租”(rent)在资源经济学中常表现为资源价格与边际或平均开采成本的差。在不同的经济学文献中,它常被冠以其他名称,如“资源净价格”,“边际利润”,“资源使用者成本”等。 增长极限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鲍尔丁(K.E.Boulding)是较早探讨经济发展中生态问题的经济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一种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指出了经济发展中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人们对经济发展资源支撑问题的广泛关注。1968年在意大利成立了由30位知名学者组成的专门探讨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机构——“罗马俱乐部”。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雷斯特(J.W.Foreste)教授出版了《世界动态学》一书。在该书中他运用“体系动态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关于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模型。他的分析结果表明,人类经济发展会由于资源的枯竭而陷于停顿。麻省理工学院的另一位教授麦多斯(D.L.Meadows)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从事对人类长远发展面临的资源供给问题的研究。麦多斯于1972年发表了他们研究成果《增长的极限》一书。这本书是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情况研究计划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该书提出了著名的“增长极限论”,认为在以往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系统就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 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可持续发展是作为对以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面临的人口、能源、资源等一系列难题的反应而提出来的。 二、问答

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根源和对策。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资源开发利用、人口分布、环保法律制度四个方面对资源环境问题产生进行了深刻剖析,并从这四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根源对策 最近被网上一条新闻震惊“腾格里沙漠腹地现巨型排污池散发刺鼻气味”,这引起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间的问题”的关注。雾霾、河北钢铁公司大气污染、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水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都彰显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我国近30年经济的成就一定程度上靠的是基本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靠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靠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靠国内廉价的劳动力。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所谓环境问题,就是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所消耗掉的资源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而导致的问题。中国的环境问题已不是什么“隐约逼近的危机”,而是一个已到眼前的危机。我们一直说要搞好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实际上是我们这代人能否安然度过的问题。50多年来,中国人口由6亿增长到13亿,而可居住的土地由于水土流失从600多万平方公里减少到300多万。45 种主要矿产15年后剩下6种,5年以后70%以上的石油依赖进口。我们1/3的国土已经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已经成为劣V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了支气管疾病和呼吸道癌症??如果按照目前的污染水平走下去,随着15年后我们的经济总量翻两番,污染负荷还可能增加4~5 倍。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对于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与基本国情不协调。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非常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在发展。经济发展越快就意味着资源支出越大,污染排放越多。GDP的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都意味着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增加。这说明并非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就越好、规模越大就越好。这不是说我们不想让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一点、规模更大一点,而是说我们的资源、环境只能允许一定规模的经济,不可能无限度地去发展。 第二,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环保经验未充分借鉴。我国很多重要资源或者资源性产品价格主要是政府行政干预和企业垄断同时存在,使得资源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格,既不反映要素稀缺程度,也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从而造成能源的过度消费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例如,我国的水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的原油和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同,我国的原油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随国际

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及成因

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及成因 摘要: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区域差异和发展不平衡客观存在,其中尤以东西之间的大地带性差异最为突出。近年来,中国西部不发达省区与东部沿海省市打的经济发展差距相当突出,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联系、社会发展程度差异及其成因,从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等方面,作具体深入的考察研究,以期从几个的角度,揭示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多重因素。本文研究的重点,一是自然地理条件与东西部发展的关系,二是社会环境与东西部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成因 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政治、社会问题中国的东西部经济差距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伴随着我国前所未有的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东西部经济差距也不断扩大,东西部经济差距加大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下面就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及成因进行探讨。 一、中国东西部差异比较现状特点 东部地区主要由平原及低矮的丘陵组成,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海南、广东、河北,土地肥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产量也高,被誉为“鱼米之乡”;西部地区大都是高山高原,崇山峻岭巍然矗立,

沙漠戈壁面积大,对外部的联系交往十分艰难,一些地区几乎处于同外界隔绝的状态。包括甘肃、广西、贵州、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四川、西藏、新疆、云南、重庆。直到现在,交通不便,相互阻隔,仍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青藏高原极其严寒,西北地区极其干旱,黄土高原极其贫瘠,云贵高原极其险峻,对经济发展非常不利。 从我国来说,区域差距一直存在着,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前实行“均衡发展战略”时期也不例外。新中国建立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位居最末。为适应对外开放战略的需要,从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国家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布局做了重大调整,注重宏观经济效益,利用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较雄厚的经济发展基础,实行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建设、退耕(牧)还林(草)、特色产业发展等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效。[1]但是当前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仍然存在,在过去的两年里,东西部经济发展状况构成了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一)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差距 2004至2005年东部十一省市生产总值从95305.5亿元增加到116614.3亿元,西部十二省市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23132.0亿元增加到33360.3亿元;2004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到了全国的69.6%,西部地区仅占16.9%,远远低于东部地区。2005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为64.0%,西部地区为18.3%,西部地区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东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仍然有很大差距。2004年全国人均GDP为10561元,东部地区为19351元,西部地区仅为7728元,只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9.3%。2005年全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均GDP分别是13493元、23042元、9536元,西部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1.4%,东西部差距虽然略有缩小,但是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仍然存在。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