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宇自动化论文:楼宇自动化控制探讨

楼宇自动化论文:楼宇自动化控制探讨

楼宇自动化论文:楼宇自动化控制探讨
楼宇自动化论文:楼宇自动化控制探讨

楼宇自动化控制探讨

摘要在分析楼宇自动化系统及其系统集成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其集成结构模式,并对OPC技术在多现场总线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楼宇

在楼宇自动化领域,如何将这些独立运行、相互分离的设备和子系统连接起来组成相互联系、协同工作、统一监控与管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成为了待解决的问题。由于OPC技术采用的是软件方式,简化了系统集成环境,且易于功能扩展,较好地解决了现场控制器与监控

计算机、控制网络与管理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与融合,使系统更加开放。

1 系统的组成

对办公大楼本着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这种集散式监控结构的设计原则来实现整体功能。从以上桂林农行办公大楼BAS结构可知此系统是由中央操作站、网络控制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等组成,中央操作站及网络控制器是通过Ethernet网(N1网)将各节点连接起来,

同时安装在建筑物各处的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将通过N2E现场总线(N2网)连接到网络控制器上,与其它网络控制器上的直接数字控制器及中央操作站保持紧密联系。传感器及执行器等连接至以上各直接数字控制器内。

1.1通讯网络

操作站及网络控制单元之间最常用的连接方式是N1通讯网络。这构造采用以太网(ETHERNET)技术,通过一张ETHERNET卡(网络介面卡),在N1线上通讯。METASYS N1总线执行各种通讯,包括分享监控点讯息、数据库的上传和下载、对现场设备之指令、摘要、状态改变讯息。N1支持METASYS系统之分布特性,每一个枢纽都有特定功能,其互相联系以分享讯息。如一个在地连负责冷冻机的枢纽。N1 ETHERNET采用由传送控制协议/协议(TCP/IP)符合工业标准的用户数据协议(UDP)。

1.2 操作站

对操作站的介面,特性,功能进行改进,增加许多更直观的视觉显示效果,并且通过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软件技术使所有的设备管理系统均可在简单明了的图形显

示下集中完成。

1.3 网络控制器(NCU)

网络控制器(NCU)是一种模块式.智能化的控制盘,为METASYS网络的心脏。在单一网络控制器中即可将办公大楼管理情况的每一个侧面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通过相互共享整个网络中的所有信息,每个NCU能用高级控制算法提供全建筑物范围的最优控制。网络控制器具有多种统计控制功能。网络控制器可配置手提终端检测器,该检测器完全可以代替操作站的功能,存取整个系统中所有信息和发出控制指令。

1.4 直接数字控制器(DX-9100)

METASYS 数字式控制器对于冷冻机组、空调系统HVAC处理过程、工作分布照明及有关电气设备的控制来说,都是一种理想的控制器。DX-9100控制器可以在扩展总线上连接I/O扩展模块,来增加它的输入点、输出点的容量。DX可通过内置的LED来监控这些点。当这条网连入完整的METASYS网络时,DX控制器可将所有监控点情况和各种控制信息准确地提供给整个METASYS网络或控制站。

DX是Metasys系统的最前端装置,直接与联想研发中心内有关的设施连接起来,再通过N2总线与网络控制器相连,网络控制器与中央操作站均可对其实现超越控制。

直接数字式控制器能够支持以下不同性质的监控点:

模拟量输入(AI) 、两态输入(DI)、模拟量输出(AO)、两态输出(DO)

具有12个可编程控制模块及PLC逻辑运算模块,除能完成各种运算及PID回路控制功能外,还具有多种统计控制功能,可同时设置多达8个时间控制程序。

控制器具有独立运作的功能,当中央操作站及网络控制器发生问题时,控制器不受影响,

继续进行运作,完成原有的全部监控功能。

可通过传输模块(XT)接多达8个扩展模块(XP),增加控制输入输出点容量,配置灵活,并

可通过内置的LED来监控这些点。XP-9102为6AI/2AO,XP-9103为8DO,XP-9104为

4DI/4DO,XP-9105为8DI。

1.5 楼宇自控系统DDC配置

如何合理的配置DDC就成为方案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JOHNSON CONTROLS根据实际特点,结合多年的工程经验,设计中不仅保证系统功能全面实现,又减少施工中的不必要

浪费,并且DDC的配置为以后的扩展留有足够的余量。考虑到办公大楼机电设备的分布每一层都布置了相应的直接数字控制器,一般情况下,空调主机设备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对于

其他设备监控点数的增加只需采用增加扩展模块的方式即可解决。

2 系统的应用

(1)视频应用,采用SYV-75-5同轴电缆,支持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天线、闭路电视和电缆调解器。

(2)通讯应用,采用五类水平电缆至每一个需要话音或数据服务的用户插座。通过ISDN、VDSL或ADSL连上互联网和网络电视。在无边的信息海洋中漫游。

(3)利用安保系统确保室内防火、防盗的要求。在紧急情况时自动向管理处发送报警信号。通过连接到局域网的闭路电视系统观察室外环境,及时了解住宅附近的情况。甚至还可以连接传真的办公设备,配合正在逐渐兴起的家庭办公的需求。

3 多总线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

在当今楼宇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由于资金和建设周期等诸多因素,不同厂商开发的各种

控制系统、子系统往往不可避免地混杂在整个大楼的系统中,而这些子系统和设备又有着不同的网络结构,遵循着不同的网络协议。在实现智能建筑的集成时,如何实现各种协议或总线技术的子系统的集成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OPC/DA规范实现了应用程序对不同现场总线协议设备之间的数据访问,为不同总线协议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基于OPC技术的多总线系统集成是通过软件实现的,这种方法灵活通用,同时还提供了与管理层软件通信的接口。

参考文献

[1]杨志.建筑智能化系统及工程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周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J].建筑电气,2002,(2).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楼宇自动化论文汇总

楼宇自动化 题目:浅谈智能建筑 班级: 1201 姓名:陈庚 学号; 120410130 2015年11月18日 浅谈智能建筑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它包括信息设施系 统、信息化应用系统、摘要:智能建筑是一个大概念。计算机、网络统统收/公共安全系统和机房工程。原来的安防、消防、楼宇自控、电话/电视入囊中,包括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建筑电气等技术领域,涵盖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办公、商业、文化、媒体、体育、医院、学

校、交通和住宅等民用工业建筑等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设计。关键字:智能自动化一、智能建筑的定义及组成智能建筑的定义、1 )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GB/T50314-2006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 保、健康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的组成2、 智能建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BAS楼宇自动化系统()① 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建筑物(群)内的各种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包括供暖、通风、空 气调节、给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消防、保安、车库管理等。通过信息网络组成分散控制、集中监视与管理的监控管理一体化系统,实时检测、显示设备运行参数;监视、控制环境因素、负载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各种设备,使其始终运行设备运行状态;根据外界条件、于最佳状态;自动实现对电力、供热、供水等能源的调节与管理;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而且节能的工作环境。 CNS 通信网络系统()②并提供网络支持能内、外各种通信联系畅通无阻,通信网络系统用来保证建筑物(群) 力。实现对话音、数据、文本、图像、电视及控制信号的收集、传输、控制、处理与利用。)为核心的、以话音为主,兼有数据与传真通信的通信网络包括:以数字程控交换机(PABX传真网、、WAN)LAN、计算机广域网()(电话网,连接各种告诉数据处理设备的计算机局域网)等。借助这些通信网络可ISDN公用数据网、卫星通信网、无线电话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我们也把通信网络系统资料查询和资源共享。国内外的信息互通、内外、)群(以实现建筑物. )。称为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③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办公自动化系统由多功能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服务于具体办公业务的人机交互信息系统。 、文字处理机、主计算机、声像存储装置等各种办公PC电话机、高性能传真机、各类终端、综合型智信息传输与网络设备和相应配套的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等组成。设备、能大楼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服务于建筑物本身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如金服务部分;二是用户业务领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如物业管理、运营服务等公共管理、融、外贸、政府部门等专用的办公系统。总之,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并由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与各种办公设备,多媒体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术、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二、智能建筑的功能创造了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办公环境 1、其空调系统能监其防火与保安系统均已智能化;智能建筑首先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健康,。智能大厦对温测出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含量,并能自动消毒,使之成为“安全健康大厦”度、湿度、照度均加以自动调节,甚至控制色彩、背景噪声,使人们心情舒畅,从而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能 2、。在满足70% 以现代化的商厦为例,其空调与照明系统的能耗很大,约占大厦总能耗的(或“智能”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厦应通过其,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气冷量热量)来调节室内环境,以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按事先在日历上确定的程序,区分“工作”与“非工作”时间,对室内环境实施不同标准的自动控制,下班后自动降低室内照度与最大限利用空调与控制等行业的最新技术,温湿度控制标准,已成为智能大厦的基本功能。其经济性也是智能建筑得以迅速推广的重要原因度地节省能源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之一。能满足多种用户对不同环境功能的要求3、 智能建筑要求其建筑结传统建筑是根据事先给定的功能要求,完成其建筑与结构设计。允许用户迅速而方便地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构设计必须具有智能功能,必须是开放式结构,通过结构能或重新规划建筑平面。室内办公所必需的通信与电力供应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就可快速在室内分布着多种标准化的弱点与强电插座,只要改变跳接线,化综合布线系统,一天智能建筑的灵活性与机动性极强,如变程控电话为计算机通信接口等。改变插座功能,

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对整个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来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降低各系统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系统充分运行,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对整座大厦内机电设备的集中检测和控制,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 补充: 摘要:智能建筑的概念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简介,并列举了当今几大楼宇自控生产厂商的自控系统功能简介和实际运用。 一关于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本世纪末诞生于美国。第一幢智能大厦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Hartford)市建成。我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智能建筑应当是: “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大厦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等意识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建筑智能化结构是由三大系统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二、楼宇自动化系统简介 楼宇自动化系统也叫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是智能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任务是对建筑物内的能源使用、环境、交通及安全设施进行监测、控制等,以提供一个既安全可靠,又节约能源,而且舒适宜人的工作或居住环境。 三、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暖通空调、给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等子系统。根据我国行业标准,BAS又可分为设备运行管理与监控子系统和消防与安全防范子系统。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子系统宜一同纳入BAS 考虑,如将消防与安全防范子系统独立设置,也应与BAS监控中心建立通信联系以便灾情发生时,能够按照约定实现操作权转移,进行一体化的协调控制。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如下: (1)自动监视并控制各种机电设备的起、停,显示或打印当前运转状态。

自动化专业论文

自动化专业论文 自动化,这个概念在上大学前,我对它几乎一无所知,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识。但是在学习了自动化专业概论之后,对于自动化的认识从模糊上升到了比较清楚的层次上,同时也对自动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深入的学习自动化。那么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自动化的认识。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地进行操作或运行。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等各方面。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放大人的功能和创造新的功能,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日益机械化的普及,自动化技术也愈发体现它的不可代替的作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在工业社会中,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是靠资源投入的方式来实现,工业化加工资源的方式是一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实现方式,这种方式必然会引起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工业污染的加剧、环境退化的失控。而自动化技术引发的社会机械化,为各国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技术可能。信息化的开展开创了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即依靠科技进步,而不是高资源、高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目前发达国家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率已达60%-80%的幅度。2、对人类社会时代的影响。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时代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已经从以物质能量为主的生产力转换到以信息知识和技术为主的生产力,从工业经济转到知识经济,从读写为主的时代转换到视听为主的时代,即虚拟时代、数字时代。虚拟,就其本身来说,是数字化方式的构成。它首先是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人类第一次中介系统的革命,是语言符号系统的发明,它创造了人类思维空间和符号空间,导致了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而虚拟则是在思维空间中发生的革命,它在思维空间中又创造出了虚拟空间、数字空间、视听空间和网络世界,使不可能的可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种真实性。虚拟这场中介革命,使人类由以前的语言符号文明进入到更高级的数字文明。其次,虚拟性激发了人们的创造能力的巨大发展。对于虚拟而言,现实只是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可能性,在虚拟空间中,还有别的可能性,虚拟使现实中的不可能在虚拟空间中复活、再生、创造发展,从而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自动化技术影响下,虚拟时代、数字时代即将到来。3、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思维方式是一定时代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按一定结构、方法和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样式。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中介系统三者社会历史地结合,构成特定时代的思维方式。在大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社会,思维主体以个人为主、以人脑为主,思维客体受思维主体及社会关系的影响,主要以现实世界为主,思维中介主要由工业技术中介系统和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各种物化的思维工具构成,这标志着工业社会时人类的思维方式的发展状况和水平。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思维主体则由个人为主发展到以群体为主,以人脑为主发展到以人-机系统为主,思维客体由现实性为主进入到虚拟为主,思维中介系统由工业技术中介系统和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各种物化的思维工具构成转变为自动化技术中介系统和信息技术所产生的各种物化的思维工具构成,从而实现思维方式由现实性转换到虚拟性思维。自动化的广义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点:在形式方面,制造自动化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代替人的体力劳动,代替或辅助人的脑力

楼宇自动化课程论文

楼宇自动化课程论文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王击 目录 一:引言 (3) 二:楼宇自动化概况 (4) 2.1 发展背景 (4) 2.2 楼宇自动化主要内容 (4) 2.3 楼宇自动化的目的 (4) 三: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 (5) 3.1 方案设计原则和步骤 (5) 3.2 监控总表的编制 (6) 3.3 系统结构 (6) 四:电梯监控系统 (7) 4.1 电梯监控系统概况 (7) 4.2 电梯监控系统分类 (7) 4.3 电梯监控系统设计 (8) 4.4 系统优化 (8) 五:技术与市场 (8) 5.1 电梯与楼宇自控系统 (8) 5.2 电梯监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方向 (8) 5.3 市场情况 (9) 六:楼宇自动化发展趋势 (11)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等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信息社会和安全舒适的生活方式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而目前正在兴起的智能楼宇或智能建筑热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信息化生活舒适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智能楼宇向人们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安全舒适快捷的综合服务功能它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建筑艺术和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 智能建筑是一个热门话题如何在现有技术产品的基础上设计开发能满足具体要求的智能化系统成为智能建筑行业技术人员的重要研究内容智能楼宇作为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分支正逐渐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现实需要性目前在我国对智能楼宇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对智能

楼宇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智能楼宇进行充分的理解和研究。 同时建设智能型楼宇需要比一般楼宇更多的费用为此要充分了解智能楼宇的发展状况充分了解各种先进技术的发展以及了解消费者的现实和潜在需求除了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外更有利于商家做出正确的决策使投资有的放矢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又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研究智能楼宇有着现实技术和理论上的意义对我国智能楼宇的研究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对智能楼宇的建设起着应用理论支持的作用。 二:楼宇自动化概况 1.发展背景: 世界经济发展到20世纪中期,一些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已相对平缓,经营利润不高。信息服务业,便得以蓬勃发展。在这些国家,特别是在一些经济中心城市中,第三产业往往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为这些人提供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的舒适、高效办公场所,便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而第三产业的高利润也使这些人在租用这些高级办公楼时,在经济上有了保证与可能。世界金融市场已跨越国界,跨国公司的扩张使生产和科技国际化,加速了资金、技术、商品、人才的国际流动,大量国际化的办公人员产生,他们在世界各地办公,但彼此之间需要密切信息交流与联系。国家垄断经营的交通邮电、邮电等行业转向自由竞争、国际贸易和市场开放,使得信息技术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智能建筑的技术和设备选择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促使智能建筑的实现具备了硬件条件。电脑普及程度大大提高,网络逐步实现国际化,办公设备种类及自动化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等等。这一切都为智能建筑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工作和生活的客观需求。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产、生活场所的环境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智能建筑的出现正迎合了这种需求,它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方便、舒适、高效和节能的生产与生活条件。 楼宇自动化控制采用的是计算机集散控制,所谓计算机集散控制就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它的分散控制器通常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器( DDC),利用上位计算机进行画面的监控和管理。主要手段是动画、曲线、文本、数据库、脚本、和各种专用控件等。 2.楼宇自动化主要内容: 空调与通风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照明监控系统、电力供应监控系统、电梯运行监控系统、综合保安系统、消防监控系统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楼宇自动化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实验专业班级:1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1)学生学号:1404104069学生姓名:施文 所属院部:机电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刘莎 2016 ——2017学年第 2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项目名称:水位控制系统组态模拟实验学时: 同组学生姓名: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通过学习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的使用及运用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来设计一些简单的具体情况对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的组态过程、操作方法和实现功能等环节,进一步的了解,在短时间内对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的内容、工作方法和操作步骤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PC一台 2.MCGS组态软件一套 三、实验步骤 1、创建工程 鼠标单击窗口右上角文件-新建工程,在弹出的窗口点击确认。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工程另存为”菜单项,弹出文件保存窗口。 在文件名一栏内输入“水位控制系统”,点击“保存”按钮,工程建立完毕。 2、制作工程画面 建立画面 ①在“用户窗口”中单击“新建窗口”按钮,建立“窗口0”。 ②选中“窗口0”,单击“窗口属性”,进入“用户窗口属性设置”。 ③将窗口名称改为:水位控制;窗口标题改为:水位控制;其它不变,单击“确认”。 ④在“用户窗口”中,选中“水位控制”,点击右键,选择下拉菜单中的“设置为启动窗口”选项,将该窗口设置为运行时自动加载的窗口。如图:

编辑画面 选中“水位控制”窗口图标,单击“动画组态”,进入动画组态窗口,开始编辑画面。 制作文字框图 ⑤单击工具条中的“工具箱”按钮,打开绘图工具箱。 ⑥选择“工具箱”内的“标签”按钮,鼠标的光标呈“十字”形,在窗口顶端中心位置拖拽鼠标,根据需要拉出一个一定大小的矩形。 ⑦在光标闪烁位置输入文字“水位控制系统演示工程”,按回车键或在窗口任意位置用鼠标点击一下,文字输入完毕。 ⑧选中文字框,作如下设置: 点击工具条上的(填充色)按钮,设定文字框的背景颜色为:浅蓝色; 点击工具条上的(线色)按钮,设置文本框的边线颜色为:黄色; 点击工具条上的(字符字体)按钮,设置文字字体为:宋体;字型为:粗体;大小为:26; 点击工具条上的(字符颜色)按钮,将文字颜色设为:蓝色;。 建立完成画面如下图:

楼宇自动化论文

楼宇智能化技术科技论文题目:C/S与B/S结构的分析与比较 姓名:李正智 学号: 1020301016 院(系):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 专业:自动化 指导教师:杨春建 完成日期: 2013年11月13日

C/S与B/S结构的分析与比较 李正智 (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6) 摘要:本文通过对C/S结构和B/S结构的介绍以及它们各自特点的比较,指出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混合结构已成为必然趋势,旨在适应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和纷繁复杂、多变的系统需求。 关键词:C/S结构; B/S结构;混合结构 Abstract: Based on C/S structure and B/S structure is introduced,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points out that taking the combination of hybrid structure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to adapt to the ever-changing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complicated and changeful system requirements. Keywords: C/S structure; B/S structure; Hybrid structure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应用,计算机模式从集中式结构(数据和应用程序在一台主机上)转向了分布式结构(数据和应用程序跨越多个节点机),尤为典型的是C/S结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该结构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基于Web的信息发布和检索技术、Java技术以及网络分布式对象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计算机网络结构向更加灵活的多级分布结构演变,网络结构跨入一个新阶段,即B/S结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基于Web的B/S方式其实也是一种客户机P服务器模式,只不过它的客户端是浏览器。 1 C/S结构和B/S结构 1.1 C/S结构 C/S结构[1],即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S结构通常采取两层结构,如图1

智能楼宇毕业设计(论文)

智能楼宇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绪论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s)是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因此,智能建筑成为当代建筑的主要特征。 智能建筑主要包括三大系统,即通信网络系统(CN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楼宇自动系统(BAS),这三大系统又包含有各种功能的子系统,并通过系统集成使这些系统有面结合起来,实现综合管理、资源共享。众所周知,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不过十多年时间,但发展迅速,目前向住宅小区智能化延伸,并已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市场。最近几年,未来的楼宇被人们认为将会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楼宇控制网络中的传感器、执行器、阀门等都是智能的,楼宇的基础设施能无缝隙的将数据网和控制网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的楼宇网络。 在九十年代中,人们逐渐对楼宇自控中信息的传递形成了新的概念: 智能设备-传感器、执行器形成能自主的控制环境即智能的温度传感器、电灯开关、窗帘、电梯按钮、读卡机等能混合一体的工作。网络-新一代的智能设备能无缝隙的将各种网络如国际互联网、企业网或楼宇的广域网、局域网等连接起来。全球联网-随着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发展,用户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对智能楼宇网络上任何一点进行远程访问。 整体的楼宇网络概念已不再是一个对将来的期望,今天它正在发生中。提供智能设备、子系统和系统的厂家正在如指数般的成长。这种推动力主要来自于业主们,他们对楼宇物业集成度的要求越提越高,这也是合理的。因为在今天,楼宇自控子系统如门禁、闭路电视、电梯、空调暖通、保安和消防中的智能产品都已问世了。 正因为种种要求的不断更新,今天更为智能化的建筑要求迫使我们要掌握更高的系统概念。 而今天我们的毕业设计是根据智能楼宇集成管理系统的集成要求,设计一个智能楼宇系统。各弱电系统的数据通过下位DDC用LonWorks软件连接,为物业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强大的数据基础,管理人员可以轻松舒适地管理各个弱电系统,使大厦的运营成本得到有效的下降。这些也是现代人工智能起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简介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 统简介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简介 一、概述 智能建筑(Inteiligent Buildings)是建筑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信息社会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智能建筑主要有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 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三大系统组成。本章主要是对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 BAS)作有关的论述。智能建筑往往是从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始。智能建筑内部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如:环境舒适所需要的空调设备、照明设备及绘排水系统的设备等,这些设备多而散:多,即数量多被控制、监视、测量的对象多,多达上百到上万点;散,即这些设备分散在各层和角落。如果采用分散管理,就地控制,监视和测量难以想象。为了合理利用设备,节省能源,节省人力,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自然地提出了如何加强设备的管理问题。 在90年代的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大楼内的各种设备的状态监视和测量不再是随线式,而是采用扫描测量。系统控制的方式由过去的中央集中监控,转而由高处理能力的现场控制器所取代的集—散型控制系统,中央机以提供报表和应变处理为主,现场控制器以相关参数自动控制相关设备,来达到控制目的。对建筑设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代替操

作人员,或作其补充措施,是一种自然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经过简单的机械控制器控制、常规仪表控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计算机控制。 二、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成 近年来国内高层建筑不断兴建,它的特点是高度高、层数多、体量大。面积可达几万平方米到几十万平方米。这些建筑都是一个个庞然大物,高高的耸立在地面上,这是它的外观,而随之带来的内部的建筑设备也是大量的。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合理地使用能源,加强对建筑设备状态的监视等,自然地就提出了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控制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经过软件,系统地管理相互关联的设备,发挥设备整体的优势和潜力,提高设备利用率,优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时间(但并不影响设备的工效),从而可延长设备的服役寿命,降低能源消耗,减低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时数量。最终,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1)管理的目的

大连理工大学《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 题目: 学习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学号: 学生: 辅导教师:刘凤丽 完成日期:年月日

题目四:洁净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 为了使洁净室内保持所需要的湿度温度、风速、压力和洁净度等参数,最常用的方法是向室内不断送入一定量经过处理的空气,以消除洁净室内外各种热湿干扰及尘埃污染。为获得送入洁净室具有一定状态的空气,就需要一整套设备对空气进行处理,并不断送入室内,又不断从室内排出一部分来,这一整套设备就构成了洁净空调系统。 1、请说明洁净空调系统基本构成。 2、简要说明循环空气处理机组的控制方案。 3、说明洁净新风机组的控制方案以及相应功能段的划分。 一、洁净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 1、洁净空调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组合式空调机组,制冷系统,蒸汽系统构成。 2、组合式空调机组:由若干功能根据需要组合成的空气处理机组,通常采用的功能段;新风过滤,空气混合,初效率过滤,表冷器,加热器,送风机,中效过滤,加湿器,回风机等基本组合单元。 3、制冷系统:主要由冷水机组,冷却塔,补水系统,冷却水循环泵,冷冻水循环泵。 4、蒸汽系统:引风机,供浆泵,锅炉,除尘泵。 二、循环空气处理机组的控制方案。 工作原理: 1、空气处理机组控制系统由温控制器、过滤网、风门执行器、传感器、变压器、压差开关、电动调节阀(冷热水)、电动调节阀(加湿)、温度,湿度两个温度控制器组成。 2、温度控制可以设定温度通过对设定值与温度传感器所测量值进行比较,经过比例、积分计算,对电动调节阀进行控制。

3、湿度控制器可以设定温度,通过对设定值与湿度传感器的测定的值进行比较,经过PID计算,对电动调节阀进行控制。从而改变加湿介质的流量,达到控制湿度的目的。 4、当过滤网阻塞时,压差开关给出开关信号。风门执行器及电动调节阀、温控器都停止工作。 5、电动风阀与送风机连锁。 三、说明洁净新风机组的控制方案以及相应功能段的划分。 新风控制系统主要设备;风机7.5KW,风阀2套,过滤网2套,水阀1套,压差控制1套。 控制方式;控制箱可以手动和自动控制方式,当手动启动时,可以手动按钮启动,自动模式可以从触屏内启动;触摸屏可以24小时定时操作。 控制逻辑; 1、启动是,先启动风阀执行器,当风阀执行器反馈信号过来后, 启动风机,停止相反。 2、低温保护温度值可调,当低温保护启动时,停止风机,并且 水阀100%打开,同时在屏上报警提示,直到手动或自动解除 为止。 3、压差报警时,在触摸屏上提示,并声光提示需要更换或清洗 过滤网。 功能段划分; 一般民用空调机组,常见的功能段不外有新回风段、粗效过滤段、表冷或加热段、风机段、出风段等几种;净化空调机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加湿段、均流段、中效过滤段、消声段、若干中间段等等,表冷段一般与加热段分置,有的还设有高效过滤段、喷水段。不仅机组长度长,而且由于净化系统大而复杂,机组本身及系统的阻力大,要求空调机组的风机压头就高。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一般民用空调机组,风机压头一般在800~1000Pa之间.而净化空调机组风机压头一般在1500~1800Pa之间。净化空调送风的露点温度低(一般在10—14℃之间),与外界的温差大,容易结露,因此要求机组的保温性能要好。又由于净化空调

楼宇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楼宇自动化系统(B A S) 1系统说明 根据桂林农行的设计要求作工程设计,参照所提供之技术说明,并以品质标准进行空调自控系统设计。选用江森公司的空调自控系统,控制范围包括以下部分: -空调系统 -新风系统 -冷冻站系统 2系统摘要 一个高素质的空调自控系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本公司选用Johnson Controls 之空调自控系统, 空调自控系统包括网络控制器(NCU)及台数字控制器(DDC),分别分布在总控中心,现场等地方。

1台中央操作站将采用美国微软公司的视窗NT或视窗95(作业系统为运行环境,Metasys亦以开放式设计,能以不同之技术结合,如DDE,COM/DCOM,TCP/IP, ODBC,OPC,ACTIVETIVEX,BACNET等。 Metasys之LAN网络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ARCNET或Ethernet,使网络之应用更广泛,其灵活性及容错性是用户完全可以信任的,所有网络控制器(NCU)与数字控制器均是独立工作及配备电池.所有资料\数据及程序均不会消除.本系统的好处及特点将会在下一章节详细说明. 3系统的优点 3.1系统概述 空调自控系统)的任务是创造安全、舒适与便利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以获得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美国江森自控公司的Metasys中央监控系统,是一个完美的建管系统。她利用了90年代所有可以运用的先进科技技术,将每一个不同层面的装置设施结合起来,并发挥其最大的效力。Metasys再次赋予建管系统以新的生命。

从网络设计方面,它可以透过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方便,能与任何一个共用布线系统的设备联上而无须增加任何辅件,使其与其他系统的结合功能更为方便.从网络设计方面,它也能以Arcnet或Ethernet等不同形式. 软件方面,METASYS也大大的开放了结合的条件,如其具有DDE功能的软件,可以跟其它软件交换资料.而其开放式平台设计跟Windows, UNIX, LonWorks及Bacnet等标准配合,使软件编写时有所依据. 3.2系统特点 最先进的技术 Metasys系统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受控设备完全自动化控制,其中WIN98/NT、COM/DCOM、TCP/IP、ODBC、OPC、ActiveX、Bacnet、Lonmark 等技术已经成功与BAS系统相结合,安装运行已有一万多套,并且又有Johnson Controls 百年的控制经验为强大的后盾,使得Johnson Controls提供的楼宇自控系统是其它厂家无法比拟的。

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

楼宇自动化创新实践----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以自己所在宿舍为设计对象(用AutoCAD画出平面示意图),按照每个房间1个语音点和5个数据点的需求,设计弱电间位置,估算所需线缆和管槽,并给出系统原理图和设备清单。 系统原理图如下: 1,楼层垂直线路分布系统 2,楼层平面线路分布系统

3,房间整体三维布线图

宿舍分为三部分:杂物间,卧室和阳台。电源的总开关和网线的集线器安装在杂物间。宿舍为4人间,故每台电脑桌前应配备一个网络数据点和一个供电插座,此外在杂物间与卧室的墙上安装一个公用数据点和一个电话线接口,共5个数据口和一个语音接口。阳台为保证一些用电器的使用,必须安装一个电源插座。 4,侧视图 侧视图中体现墙壁线盒的分布(只画一边墙壁的线盒分布,两边对

称),网线汇总后可以只用一个线槽连接到集线器,卧室和阳台的电源插座并联关系,可用一个线槽。 5仰视图 仰视图显示天花板的线槽线路分布规划,杂物间和阳台有照明用的日光灯,卧室中间为风扇,两边为光管满足照明需要。 6,中部卧室后视图。

中部卧室后视图显示语音接口和一个公用数据接口的接线分布。电话线和网线可共用线槽。 1设计概述 1.1工程概况 北二学生宿舍,共9层楼宽31.4m,楼长58.6m,对北二宿舍楼进行综合布线。所有综合布线所需的线槽和线管均在土建同时进行安 装。根据用户的需求,每个房间1个语音点和5个数据点。

1.2本设计包含数据和语音的综合布线的设计及施工。 综合布线的范围: 1.2.1各个信息点到各楼层配线间均采用6类双绞线,经现场的管槽进行布放。设计根据宿舍楼的使用情况,每个房间1个语音点和5个数据点,其中四个数据点布放到办公桌的电源插座处,此外还有一个公用数据口,和一个语音点放置在宿舍墙壁上。 1.2.2各个楼层配线架至宿舍管理中心机房,数据采用8芯多模光纤,语音采用50对大对数线缆。其安装设备有标准的12口光线配线架,24口交换机,110配线架和机柜等。 为减少电缆和光缆使用量和节约成本,网络中心和电话中心设计在大厦5楼机房处。 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1 需求分析 根据大厦要求,本方案采用的综合布线最终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快捷的和可拓展的线路基础,可提供数据和语音的互换通信。 2.1.1 本方案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2.1.2 每个工作区的计算机均可以通过布线系统和配线间的交换机相连,经多模光纤实现高速上网。 根据北二宿舍的实际情况,每层32个宿舍,其中按每个房间1个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

目录 第一章系统说明 (2) 第二章系统概述 (3) 第三章系统特点 (4) 第四章设计依据 (7) 第五章楼宇自控系统结构 (13) 第六章楼宇自控系统DDC配置 (23) 第七章记录及摘要 (27) 1

第一章系统说明 根据桂林农行的设计要求作工程设计,参照所提供之技术说明,并以品质标准进行空调自控系统设计。选用江森公司的空调自控系统,控制范围包括以下部分: -空调系统 -新风系统 -冷冻站系统 系统摘要 一个高素质的空调自控系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本公司选用Johnson Controls 之空调自控系统, 空调自控系统包括网络控制器(NCU)及台数字控制器(DDC),分别分布在总控中心,现场等地方。 1台中央操作站将采用美国微软公司的视窗NT或视窗95(作业系统为运行环境,Metasys亦以开放式设计,能以不同之技术结合,如DDE,COM/DCOM,TCP/IP, ODBC,OPC,ACTIVETIVEX,BACNET等。 Metasys之LAN网络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ARCNET或Ethernet,使网络之应用更广泛,其灵活性及容错性是用户完全可以信任的,所有网络控制器(NCU)与数字控制器均是独立工作及配备电 2

池.所有资料\数据及程序均不会消除.本系统的好处及特点将会在下一章节详细说明. 系统的优点 第二章系统概述 空调自控系统)的任务是创造安全、舒适与便利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以获得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美国江森自控公司的Metasys中央监控系统,是一个完美的建管系统。她利用了90年代所有可以运用的先进科技技术,将每一个不同层面的装置设施结合起来,并发挥其最大的效力。Metasys再次赋予建管系统以新的生命。 从网络设计方面,它可以透过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方便,能与任何一个共用布线系统的设备联上而无须增加任何辅件,使其与其他系统的结合功能更为方便.从网络设计方面,它也能以Arcnet或Ethernet等不同形式. 软件方面,METASYS也大大的开放了结合的条件,如其具有DDE功能的软件,可以跟其它软件交换资料.而其开放式平台设计跟Windows, UNIX, LonWorks及Bacnet等标准配合,使软件编写时有所依据. 3

楼宇自动化论文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创作 楼宇自动化 令狐文艳 题目:浅谈智能建筑班级: 1201 姓名:陈庚 学号;120410130 2015年11月18日

浅谈智能建筑 摘要:智能建筑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和机房工程。原来的安防、消防、楼宇自控、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统统收入囊中,包括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建筑电气等技术领域,涵盖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办公、商业、文化、媒体、体育、医院、学校、交通和住宅等民用工业建筑等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设计。 关键字:智能自动化 一、智能建筑的定义及组成 1、智能建筑的定义 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2、智能建筑的组成 智能建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①楼宇自动化系统(BAS)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建筑物(群)内的各种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包括供暖、通风、空气调节、给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消防、保安、车库管理等。通过信息网络组成分散控制、集中监视与管理的监控管理一体化系统,实时检测、显示设备运行参数;监视、控制设备运行状态;根据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载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各种设备,使其始终运行于最佳状态;自动实现对电力、供热、供水等能源的调节与管理;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而且节能的工作环境。②通信网络系统(CNS)通信网络系统用来保证建筑物(群)内、外各种通信联系畅通无阻,并提供网络支持能力。实现对话音、数据、文本、图像、电视及控制信号的收集、传输、控制、处理与利用。通信网络包括:以数字程控交换机(PABX)为核心的、以话音为主,兼有数据与传真通信的电话网,连接各种告诉数据处理设备的计算机局域网(LAN)、计算机广域网(WAN)、传真网、公用数据网、卫星通信网、无线电话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等。借助这些通信网络可以实现建筑物(群)内外、国内外的信息互通、资料查询和资源共享。我们也把通信网络系统称为通信自动化系统(CAS)。③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服务于具体办公业务的人机交互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由多功能电话机、高性能传真机、各类终端、PC、文字处理机、主计算机、声像存储

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对整个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来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降低各系统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系统充分运行,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对整座大厦内机电设备的集中检测和控制,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 补充: 摘要:智能建筑的概念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简介,并列举了当今几大楼宇自控生产厂商的自控系统功能简介和实际运用。 一关于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本世纪末诞生于美国。第一幢智能大厦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Hartford)市建成。我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智能建筑应当是: “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大厦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等意识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自动化结课论文

摘要 简单介绍自动化技术的起源、发展、应用和未来展望。自动化技术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将来必定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力量,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起源发展趋势预测 引言 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自动地实现预期的操作或某种过程。广义上讲,自动化还包括模拟或再现人的智能活动。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等各方面,是一门涉及学科较多、应用广泛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主要研究的是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自动控制,与其他高科技领域亲密无间、协同进步。 一、自动化技术的起源 古代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逐渐产生利用自然界动力代替人力畜力﹐以及用自动装置代替人的部分繁难的脑力活动的愿望﹐经过漫长岁月的探索﹐他们互不相关地造出一些原始的自动装置。古代自动装置公元前14~前11世纪﹐中国﹑埃及和巴比伦出现了自动计时装置──漏壶﹐为人类研制和使用自动装置的开始。 中国的漏壶最初使用泄水型漏壶﹐后来采用受水型漏壶﹐经过不断改进﹐又发展成三级漏壶。1135年,中国的燕肃在一种名叫莲化漏的三级漏壶中采用了自动装置调节液位。 公元 1世纪古埃及和希腊的发明家也创造了一些机器人或机器动物来适应

当时宗教活动的需要。如教堂庙门自动开启﹑铜祭司自动洒圣水﹑投币式圣水箱和教堂门口自动鸣叫的青铜小鸟等自动装置。 近代自动装置 17世纪以来,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相继出现了多种自动装置﹐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法国物理学家B.帕斯卡在1642年发明能自动进位的加法器?荷兰机械师C.惠更斯于1657年发明钟表﹐提出钟摆理论﹐利用锥形摆作调速器?英国机械师E.李1745年发明带有风向控制的风磨﹐利用尾翼来使主翼对准风向;俄国机械师И.И.波尔祖诺夫1765年发明浮子阀门式水位调节器﹐用于蒸汽锅炉水位的自动控制。 二、自动化技术的萌芽和发展 1788年,英国机械师J.瓦特发明离心式调速器(又称飞球调速器)﹐并把它与蒸汽机的阀门连接起来﹐构成蒸汽机转速的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瓦特的这项发明开创了近代自动调节装置应用的新纪元﹐标志了人类社会工业革命开始,它同样也标志着自动化领域技术化和理论化阶段的开始,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后来控制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蒸汽机有很大的历史作用,它曾推动了机械工业甚至社会的发展。随着它的发展而建立的热力学和机构学为汽轮机和内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汽轮机继承了蒸汽机以蒸汽为工质的特点,和采用凝汽器以降低排汽压力的优点,摒弃了往复运动和间断进汽的缺点;内燃机继承了蒸汽机的基本结构和传动形式,采用了将燃油直接输入汽缸内燃烧的方式,形成了热效率高得多的热力循环;同时,蒸汽机所采用的汽缸、活塞、飞轮、飞锤调速器,阀门和密封件等,均是构成多种现代机械的基本元件,促使工厂工作由手工化向自动化过渡,为日后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动调节器的广泛应用在这一时期中﹐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需要﹐人们开始采用自动调节装置﹐来对付工业生产中提出的控制问题。自动调节器应用标志着自动化技术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人们在使用蒸汽机的时候,就发现保持其转速的稳定是一个大问题,为此,就发明了飞球转速控制器(也叫离心调速器)。当蒸汽机的转速过快时,因为离心力,两个粉色的飞球就会往外胀;飞球胀开以后,这个下面的套筒就往上升,这个套筒的移动,就带动执行机构(蒸汽阀门)动作,使得进入引擎的蒸汽量减少,从而降低了蒸汽机的转速。蒸汽机的转速过慢会产生什么现象,相信读者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