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大纲(超全)复习课程

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大纲(超全)复习课程

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大纲(超全)复习课程
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大纲(超全)复习课程

第一篇导言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和边际成本来作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

市场经济需要实施产权的制度,以便个人可以占有和控制稀缺资源。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市场势力}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如果经济福利的市场分配结果不是合意的,税收或福利政策可以改变经济蛋糕的分配方式。(当政府用税收和福利再分配收入时,虽然实现了更大程度的平等,但它们降低了效率。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无规律的、大部分无法预测的)

经济学十大原理:

A.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效率与公平)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B.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专业化,社会分工)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看不见的手)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C.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产率: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

及可用的技术)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一年)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实验困难:世界碰巧提供的数据,即历史所提供的自然实验。(预测)

假设:可以使复杂的世界简单化,而且使解释这个世界变得更为容易。

经济模型:一个复杂现象的高度简化。(通常是由图形和方程式组成的模型)

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和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生产要素:经济体用来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资源。(劳动,土地,资本[建筑物和土地])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边界内的点:没有达到,没有效率。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等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即曲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意味着递增的机会成本。外移说明技术进步)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实证表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描述性,科学家)。

规范表述: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规范性,政策顾问)。

科学家试图去解释世界,政策顾问试图去改善世界。

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1.科学判断的不同(征税是根据收入还是消费)

2.价值观的不同(政策背后的价值观)

3.感觉与现实(目的与现实有时候会相反)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绝对优势: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

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基于比较优势。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对从贸易中获益的双方而言,他们进行贸易的价格在两种机会成本之间。

进口品: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出口品: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第二篇市场如何运行(重点)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其他条件:决定需求的非价格因素)

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之和。

需求曲线的移动(重点):(需求增加需求减少)

a.收入

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吉芬物品:需求与价格成正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需求曲线向右上倾斜。

b.相关物品的价格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的两种物品。

c.嗜好

d.预期

e.买者的数量

(价格的变动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而其它的都是使需求曲线移动)

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

市场供给是个人供给之和。

供给曲线的移动(重点):(供给增加供给减少)

a.投入品价格(负相关)

b.技术

c.预期

d.卖者的数量

(同需求曲线的移动)(repeat:只有当不用坐标轴表示的相关变量发生变动时,曲线才会移动)

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也称为市场出清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过剩: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

短缺: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

供求定理:任何一种物品的价格都会自发调整,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1.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两者都移动)。

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分清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沿着曲线变动是“量”的变动,曲线的变动时“需求或供给”的变动)

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

a.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有相似替代品富有弹性)

b.必需品与奢侈品(必需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奢侈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一种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并不取决于物品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取决于购买者的偏好。

c.市场的定义(市场范围小的弹性大,市场范围大的弹性小)

d.时间框架(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长期内更富有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中点法)

拇指规则: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缺乏弹性: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富有弹性: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

单位弹性:价格上升,总收益不变。

尽管线性需求曲线的斜率是不变的,但弹性并不是不变的。这是因为斜率是两个变量变动的比率,而弹性是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率。

在价格低而数量高的各点上,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在价格高而数量低的各点上,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的。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正常物品是正数,低档物品是负数)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替代品是正数,互补品是负数)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在大多数市场上,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所考虑的时间长短。(长期弹性大)5.3.1农业的好消息对农民来说会是坏消息吗?(是的,价格下降,需求弹性较小,总收益减少)

鼓励人们离开农业,对消费者来说是好的。对农民有利,不一定对整个社会有利;对整个社会有利,不一定会对农民有利。

5.3.2 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保持石油的高价格?(长期和短期弹性的问题,Both需求和供给)

5.3.3 禁毒增加还是减少了与毒品有关的犯罪

禁毒在短期中增加了与毒品有关的犯罪(需求缺乏弹性),而在长期中会减少这种犯罪。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价格上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价格下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均衡价格低于上限时,价格上限是非限制性的;高于上限时,价格上限是一种限制性约束。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而且,卖者必须在大量潜在买者中配给稀缺物品。

限制性价格下限引起了过剩。

最低工资的影响取决于工人的技能与经验:技能高而经验丰富的工人不受影响。因为他们的均衡工资大大高于最低工资。最低工资对青少年劳动市场影响很大。因为他们技能最低而且缺少经验,均衡工资较低。

结果:较高的最低工资引起了失业,鼓励了青少年退学,使一些不熟练工人失去在职培训。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每上升10%,就会使青少年就业减少1%—3%。

工资补贴的一个例子是劳动收入税收减免

........。

税收归宿: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

向卖者征税使供求曲线向上移动,移动幅度为税收量。

对买者征税使需求曲线向下移动,其幅度为税收量。

税收在买者支付的价格和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买者和卖者分摊税收负担。

税收归宿并不取决于是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而是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税收负担更多的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市场的这一方较难通过改变购买量或销售量来对税收做出反应。

税收抑制了市场活动。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该物品在新均衡时的销售量减少了。

第三篇市场和福利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的一门学问。

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价格之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生产者剩余。

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的资源配置被称为是有效率的。

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使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

效率意味着:

—无论时增加还是减少一单位物品数量都不可能使总剩余增加。

—物品由最低成本的卖者提供。

—物品由评价最高的买者消费。

中央计划经济没有效率:必须知道每一个生产者的成本和每一个买者的支付意愿,而信息又是不完全的。

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税收收入并不归政府所有,而是归那些得到这种收入的人所有(公共服务),因此税收收入是总剩余的一部分。

无谓损失: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

由于税收扭曲了激励,就引起了市场配置资源时的无效率。

税收引起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不能实现某些贸易的好处。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税收的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扩大。(如果税收规模翻一番,无谓损失就增加为原来的4倍,平方关系)

劳动所得税往往会鼓励:

a.工人工作时间更短

b.第二个赚钱者留在家里

c.老年人提前退休

d.不法分子从事地下经济活动

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重点)

世界价格: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所通行的价格。

出口国分析: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出口者时,国内该物品生产者的状况变好了,而国内

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坏了。

●从赢家收益超过了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进口国分析: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国时,国内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而国内

该物品生产者的状况变坏了。

●从赢家收益超过了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关税: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面积D代表纺织品过度生产的无谓损失,而面积F代表纺织品消费不足的无谓损失。

进口配额:对进口某种物品的数量实行限制。

进口配额和关税的区别:关税增加了政府的收入,而进口配额为那些得到进口许可证的人创造了剩余。(进口许可证持有者的利润是国内价格和世界价格之间的差额。当政府对进口许可证收费=国内价格与世界价格的差额,进口配额与关税就完全相同了)

国际贸易的其他好处:

●增加了物品的多样性

●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了成本:一些物品只有大量生产时,才能以最低成本生产,这种现象

被称为规模经济

....。

●增加了竞争:避免了市场势力。

●加强了思想交流

各种限制贸易的观点

a.工作岗位论(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b.国家安全论(低成本增加武器装备)

c.幼稚产业论

d.不公平竞争论

e.作为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如果实施威胁并贸易限制,减少自己的经济福利;如果收

回自己的威胁,在国际事务中失去威信)

一国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实现自由贸易:单边(取消自己的贸易限制)和多边(在其他国家减少贸易限制时自己也这样做,最主要的)

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十章外部性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负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正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对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并给予有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政府旨在促进技术进步行业的经济干预有时称为产业政策。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1.命令与控制政策:管制(需要详细的信息)

2.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1:矫正性税收与补贴(无法确定征收多少税才能达到目标)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一种理想的矫正税应该等于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引起的外部成本,而理想的矫正补贴应该等于有正外部性的活动引起的外部利益。

矫正税改变了激励,使其考虑到外部性的存在,从而使资源配置向社会最适合水平移动。

因此,矫正税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又提高了经济效率。

3.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2: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管制者不需要了解污染权的需求)

矫正税:污染权的供给曲线完全有弹性(因为企业纳税后想污染多少就污染多少),而

需求曲线的位置决定了污染量。

污染许可证:污染权的供给曲线是完全无弹性的(因为排污量是由许可证数量固定的),而需求曲线的位置决定了污染的价格。

污染许可证和矫正税一样,现在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保护环境的方法。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a.道德规范与社会约束

b.慈善行为

c.整合不同类型的经营(养蜂、果树种植)

d.相关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e.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

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个命题。

(科斯定理说明,私人经济主体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中,每个人的状况都可以变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

为什么私人解决方法并不总是有效?

●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约定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只有在交易成本=0时,

科斯定理才适用)

●谈判很容易破裂。

●当利益各方人数众多时,达成有效率的协议就尤其困难,因为协调每个人的代价过于高

昂。

(当私人协商无效时,政府有时可以发挥作用。政府是为集体行为而设立的一种机构)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排他性: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消费中的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

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资源: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俱乐部物品: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的物品。(是自然垄断的一种类型)

搭便车者: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免为此付费的人。

如果政府确信一种公共物品的总利益大于成本,它就可以提供该公共物品,并用税收收入对其进行支付,从而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成本-利益分析通常是困难的)

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国防,基础研究,反贫困

公地悲剧:一个寓言,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社会激励与私人激励的不同)

由于不能向使用公共资源的人收费,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或税收,或把公共资源变为私人物品)

一些重要的公共资源:清洁的空气和水,拥挤的道路,鱼、鲸和其他野生动物

在所有的情况下,市场没有有效地配置资源,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建立产权。

市场运行最适用于私人物品,而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物品。

第五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十三章生产成本(重点、两大曲线)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形成本。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

由于会计师忽略了隐性成本,所以,会计利润通常大于经济利润。

边际成本: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

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

生产函数的斜率衡量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

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曲线越来越陡峭,而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函数却越来越平坦。

●递增的边际成本

●U型平均总成本:U型曲线的底端对应着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有效规模:是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边际成本和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关系: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下降;

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上升。

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有效规模点。

一个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

共同特征:

●随着产量增加,边际成本最终要上升。

●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形的。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相交。

短期与长期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关系:

企业在长期中有更大的灵活性,在长期中,企业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短期成本曲线。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专业化)

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协调问题)

规模收益不变:长期平均总成本在产量变动时保持不变的特性。

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竞争市场:有许多交易相同产品的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

竞争市场的特征:

●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许多卖者。

●各个卖者提供的物品大体上是相同的。

●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完全信息)

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

对.所有企业

...............

....而言,平均收益等于物品的价格。

对.竞争企业

...............

....而言,边际收益等于物品的价格。

利润最大化的三个一般性规律: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应该增加其产量。

●如果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企业应该减少其产量。

●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正好相等。

边际成本曲线是竞争企业的

....。.

............供给曲线

停止营业是短期决策,退出指离开市场的长期决策。

如果物品的价格低于生产的平均可变成本,企业选择停止营业。

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之上的那一部分。

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在短期中固定成本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应该与决策无关,无论你做怎样的决策,你都必须支付它们。

P

竞争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总成本曲线之上的那一部分。

长期均衡:在这种进入和退出过程结束时,仍然留在市场中的企业的经济利润必定为零。在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的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中,企业一定是在其有效规模上运行。

在零利润均衡时,经济利润是零,但会计利润是正的。

Q增加,P不增加,长期均衡。

为什么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一些用于生产的资源数量可能是有限的。

●不同企业可能有不同的成本。

第十五章垄断

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

垄断企业:作为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进入壁垒的三个主要形成原因:

●垄断资源(很少)

●政府管制(专利法和版权法)

●生产流程(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与劳务而产生的垄断。

在既定的产量下,企业的数量越多,每个企业的产量越少,平均总成本越高。

规模经济是垄断产生的一个原因。

随着市场的扩大,一个自然垄断市场可能会变为一个更具竞争性的市场。

垄断者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其物品的价格

..................。

当垄断者增加它销售的数量是,总收益(产量效应和价格效应)

利润最大化:MR=MC

对于竞争企业:P=MR=MC

对于垄断企业:P>MR=MC

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交点确定销售量,销售量在需求曲线上的对应确定价格。

垄断者不存在供给曲线。

垄断者生产的产量小于社会有效率的产量。

垄断利润不是一种社会代价,而仅仅是消费者剩余向生产者剩余的再分配。垄断的无效率产生于垄断者不能生产消费者评价等于或大于生产成本的产量。(供给不足)

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

价格歧视可以增进经济福利。价格歧视带来的福利增加表现为生产者剩余更高,而不是消费者剩余更高。

针对垄断的公共政策:

●用反托拉斯法增强竞争(旨在遏制垄断权力的法律集成)

合并的利益有时称为“协同效应”。

●管制

●公有制

●不作为

经济学原理第五版中文曼昆 名词解释

23章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影响。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净出口: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GDP 平减指数:用名义GDP 与真实GDP 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100GDP GDP GDP ?=真实名义平减指数 %100GDP GDP -GDP ?=平减指数 第一年的平减指数第一年的平减指数第二年的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24章 消费物价指数(CPI ):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100?=基年一篮子的价格 的价格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消费物价指数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100CPI CPI -CPI ?=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年的物价水平 今天的物价水平年美元的数量今天的美元的数量T T ?=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协议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美元数量的自动调整。 名义利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 真实利率:根据通货膨胀的英雄校正过得利率。 25章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 物质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 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自然资源: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收益递减:随着投入量的增加,每一单位额外投入得到的收益减少的特性。 追赶效应:开始时贫穷的国家倾向于比开始时富裕的国家增长更快的特征。 26章 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借以直接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1 Q4Why should policy makers think about incentives? Policymakers need to think about incentives so they can understand how people will respond to the policies they put in place. The text's example of seat belts shows that policy actions can have quit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If incentives matter a lot, they may lead to a very different type of policy; for example, some economists have suggested putting knives in steering columns so that people will drive much more carefully! While this suggestion is silly,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incentives. Q6what does the invisible hand of the marketplace do? The "invisible hand" of the marketplace represents the idea that even though individuals and firms are all acting in their own self-interest, prices and the marketplace guide them to do what is good for society as a whole. 2 Q1How is economics like a science? Economics is like a science because economists use the scientific method. They devise theories, collect data, and then analyze these data in an attempt to verify or refute their theories about how the world works. Economists use theory and observation like other scientists, but they are limited in their ability to run controlled experiments. Instead, they must rely on natural experiments.

经济学原理总结曼昆

曼昆经济学原理总结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博士,硕士呵呵)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 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 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想想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状况,那 么我们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需要去做冰箱,彩电……不可能吧。没有贸易就没有竞争了,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某一领域被人们垄断,想想封闭的中国,我们可能不能得到很多的先进的科 技,但是我们现在和很多的国家贸易,这样我们可以享用更多的先进的技术)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东西从我学过的邓小平理论当中可以 反复地看到,无形的手,价格!) 7)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来维持这个社会的治安……,抄一 句: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尽管很多的时候他们是一对矛盾,有的时候政府也不一定能做到 这一点〉市场失灵)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你工作一个小时,那么你能够创造出多少的财富。那么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就需要去得到良好教育,现在我就在这么做,呵呵,拥有生产工具一一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速度要快些,屏幕要液晶的更好,以及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一一这我需要向导师和图书馆,师兄多多请教了, 还要自己去争取机会!)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这个好理解,不就是通货膨胀么)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一一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可以至少短期的失业率〈其实我还是不懂为什么?〉,但是会造成通货膨胀)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一节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为什么我们会把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科学家来看待呢? 经济学家同样的需要去观察世界,冷静地建立并且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家更多的是关注历史提供的自然实验一一因为你不可能为了去验证一些数据去影响国家的经济运行,所以说经济学里的“实验”不是那么好做的。 那么如何去做呢? 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世界,建立理论,再去进一步的观察(检验!)…… 在观察世界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出一定的假设,这些假设会有利于我们的观察。当然,假设并不是永远的成立。比如我们去买东西,如果商店就在门口,我们可以假设买东西所花费的时间为零,如果是在3站地以外的话,这个假设就不能成立。 建立起经济模型。 两个模型:循环流向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定义一下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概念。 这两个家伙基本上可以见名见意。 前者,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后者,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 上如何相互交易。 或者这么说吧。如果你关心的是货币和失业率的关系,那么你所关心的话题应当是宏观经济学。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个公司如何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决策,你所关心的应当是微观经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中文)

第 20 章货币制度 1、为什么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货币量 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是因为把存款用于放贷并收取利息比持有全部存款更有利 可图。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通过货币乘数所创造的货币量是相关的。银行的准备金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所以银行存款的每一元钱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 2、考察以下情况如何影响经济的货币制度。 a、假设雅普岛的居民发现了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这种发现如何影响石轮作为货 币的有用性呢?并解释之。 b、假设美国某个人发现了一种仿造100 美元钞票的简单办法。这种发现将如何影响美 国的货币制度呢?并解释之。 参考答案: a、如果有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雅普岛上的居民就会制造多余的石轮,只要每个 石轮的货币价值大于制造它的成本。结果,人们会自己制造货币,于是就有太多的货币被制 造出来。最有可能的是,人们会停止接受石轮作为货币,而转向其他资产作为交换的媒介 b.如果美国有人发现了伪造百元面值美钞的简单方法,他们就会大量地生产这种假 钞,而降低百元美钞的价值,结果可能是转为使用另一种通货。 3、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有 2.5 亿美元存款,并保持10%的准备率。 a)列出 BSB的 T 账户。 b) 现在假设BSB的大储户从其账户中提取了1000 万美元现金。如果 BSB决定通过减 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准备率,说明它的新T 账户。 c) 解释 BSB的行动对其他银行有什么影响? d) 为什么 BSB要采取 (b) 中所描述的行为是困难的?讨论BSB恢复其原来准备金率的 另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a. BSB的 T 账户如下: : 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 资产负债 准备金$25 million存款$250 million 贷款$225 million b.当 BSB的大储户提取了 1000 万美金现金,而 BSB通过减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 准备率,它的 T 账户如下: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1-7章

第1章 理解稀缺性、经济学、机会成本、边际、激励以及市场失灵、外部性和通货膨胀等术语的含义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与他人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边际变动:对行动变化微小的增量调整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熟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人们面对权衡取舍,有所得必有所失,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2、所得的成本就是放弃的东西,真正的成本不是会计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3、增量大小的比较决定选择,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的关键。 4、人们根据刺激做出决策,并随刺激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5、交换可以使有关各方都得到好处。 6、市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 7、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局限,如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垄断等。 8、一国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国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9、货币发行过多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10、短期中,失业和通胀之间有替代关系。 领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含义 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大炮vs黄油;环境vs收益;效率vs公平) 第4章 理解四种市场结构的含义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垄断者:一些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且这个卖者决定价格 寡头: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地进行竞争的卖者 垄断竞争:有许多卖者,每个卖者提供略有差别的产品,有决定价格的能力 能够分辨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 需求量: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和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其它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量:厂商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和能够供给的商品量 供给:把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

《经济学原理》测试大纲 适用专业名称:公共管理 科目代码及名称测试大纲 819经济学原理一、测试目的和要求 测试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经济学原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程度,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使用这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反映他们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和研究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满分150分) 内容比例: 经济学十大原理约5分 相互依存和贸易的好处约5分 供给、需求和市场力量约10分 弹性及其使用约10分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约5分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约5分 赋税的代价约10分 国际贸易约5分 外部性约10分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约10分 生产成本约5分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约10分 垄断约5分 一国收入的衡量约5分 生活费用的衡量约5分 生产和增长约5分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约5分

基本金融工具约5分 失业约10分 货币制度约5分 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约10分 总需求和总供给约5分 题型比例: 客观题约60分 1.概念约20分 2.选择题约40分 主观题约90分 1. 简答题约50分 2. 论述题约40分 三、测试内容和要求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 测试内容 经济学十大原理内容 测试要求 1.理解:机会成本、通货膨胀、经济周期涵义;短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如何相关; 2.掌握:外部性、市场失灵; 3.熟练掌握:市场失灵的两个原因。 (二)相互依存和贸易的好处 测试内容 相互依存和贸易的好处 1.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差异;

2.掌握:比较优势; 3.熟练掌握: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三)供给、需求和市场力量 测试内容 需求定理、供给定理、均衡价格、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测试要求 1.了解:市场中价格的作用; 2.理解:过剩、竞争市场; 3.掌握:需求定理、供给定理、均衡价格; 4.熟练掌握: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四)弹性及其使用 测试内容 供给、需求和弹性 测试要求 1.了解: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2.理解: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完全无弹性涵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3.掌握: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四个因素; 4.熟练掌握: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三种使用。 (五)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 测试内容 税收归宿、税收分配 测试要求

曼昆-经济学原理-概念归纳

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归纳——上下册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 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6、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7、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 置资源的经济。 8、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9、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0、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 力。 11、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12、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4、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就是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 二、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5、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 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17、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18、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19、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20、规范描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三、绝对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21、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2、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3、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4、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四、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25、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6、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致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7、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 2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29、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

《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 微观部分 (一)消费者行为 1、掌握效用最大化的模型,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和原则,推导收入提供曲线和价格提供曲线,推导需求函数和曲线。 2、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能计算和画出正常品、一般低档品和吉芬商品希克斯分解。 3、应用:掌握完全替代、完全互补和柯布-道格拉斯偏好下的消费者需求和 价格效应分解,能解释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能理解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二)生产者行为 1、长期和短期的生产的概念、图形、基本规律和相互关系。 2、长期和短期的成本的概念、图形、基本规律和相互关系 3、理解成本最小化和产量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和条件。 4、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和原则,长期和短期的供给曲线,能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效率特性。 (三)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与福利 1、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局部均衡,掌握均衡价格、产量的概念和计算、能理解均衡的变动,能掌握弹性的概念和计算。 2、理解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概念,能计算各种剩余和进行 相应的分析。 3、理解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的概念,掌握帕累托最优的基本含义,掌握 埃奇沃思图的分析方法,理解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关系。 4、能运用上述概念和方法分析税收、补贴、关税等实际经济现象对消费者、 生产者和市场的影响。 (四)不完全竞争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S C N U

1、掌握垄断厂商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自然垄断的特点;垄断厂商的均衡原则和图形、计算;垄断厂商的效率评价和福利损失;自然垄断厂商的管制;价格歧视行为。 2、垄断竞争厂商的特点,长期和短期的均衡、效率评价。 3、寡头厂商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卡特尔模型、古诺模型、伯特兰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斯威齐模型的经济学含义和计算。 4、理解博弈论的概念和基本要素,掌握占优策略和占优策略均衡,掌握纳什均衡,理解囚徒困境等经典博弈模型,理解动态博弈的基本思想。 (五)政府管制、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1、政府管制与税收对市场的影响 2、掌握外部性的含义和表现,理解外部性的效率,掌握外部性的治理方法、 理解科斯定理。 3、理解排他性(非排他性)、竞争性(非竞争性)的含义,掌握物品的分类,并能举出实际例子。 4、理解公共物品的概念及产生的问题 (六)不对称信息 1、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不对称,举出不同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的例子。 2、掌握逆向选择的基本概念、问题和表现;理解什么是信号发送和信号甄别。 3、掌握道德的基本概念、问题和表现;理解解决道德风险的基本方法。 (七)要素市场 1、掌握要素需求的概念、特点,要素需求曲线的形成。 2、掌握要素供给的概念、特点,要素供给曲线的形成。 3、掌握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理解垄断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4、掌握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一些基本特征。 宏观部分 (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 指标的定义;GDP 指标的缺陷;GDP 指标的各种相关指标定义;GDP 的三种核算方法。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S C N U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中英文对照

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十大经济学原理,他们分别是: 十大经济学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为了获得一件东西,必须放弃另一件东西。决策需要对目标进行比较。 People Face Trade offs. To get one thing, you have to give up something else. Making decisions requires trading off one goal against another. 例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军事上所占的资源越多,可供民用消费和投资的资源就会越少。同样,政府用于生产公共品的资源越多,剩下的用于生产私人品的资源就越少;我们用来消费的食品越多,则用来消费的衣服就越少;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越多,那么用于休息的时间就越少。 十大经济学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决策者必须要考虑其行为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Decision-makers have to consider both the obvious and implicit costs of their actions. 例子:某公司决定在一个公园附近开采金矿的成本。开采者称由于公园的门票收入几乎不受影响,因此金矿开采的成本很低。但可以发现伴随着金矿开采带来的噪声、水和空气的污染、环境的恶化等,是否真的不会影响公园的风景价值?尽管货币价值成本可能会很小,但是考虑到环境和自然生态价值会丧失,因此机会成本事实上可能很大。 十大经济学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的决策者当且仅当行动的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时才采取行动。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Margin. A rational decision-maker takes action if and only if the marginal benefit of the action exceeds the marginal cost. 例子:“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例如,人在饥饿时吃一个包子的边际量(此时又叫边际效用)比在温饱时吃一个包子的边际量要大。 十大经济学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动。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Behavior changes when costs or benefits change. 例子:比如一个学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表扬了他,他会感到很高兴,然后会更加努力,也可能因受表扬而骄傲退步。 十大经济学原理五 :交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交易使每个人专攻于他或她最擅长的领域。通过和他人的交易,人们可以购买更多样的产品和服务。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word精品

第一篇导言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合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2、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 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 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 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 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 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 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话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因此,各 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 的结果。 6.市场巾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 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干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 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棉利的影响。当一个人小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8.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 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 衡量度就是生产率。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9 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货币量增长引起了通货膨胀。 10.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 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台,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量。 问题与应用

经济学原理总结-曼昆

曼昆经济学原理总结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博士,硕士呵呵)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 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 5)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想想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状况,那么我们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需要去做冰箱,彩电……不可能吧。没有贸易就没有竞争了,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某一领域被人们垄断,想想封闭的中国,我们可能不能得到很多的先进的科技,但是我们现在和很多的国家贸易,这样我们可以享用更多的先进的技术)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东西从我学过的邓小平理论当中可以反复地看到,无形的手,价格!) 7) 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来维持这个社会的治安……,抄一句: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尽管很多的时候他们是一对矛盾,有的时候政府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市场失灵)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你工作一个小时,那么你能够创造出多少的财富。那么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就需要去得到良好教育,现在我就在这么做,呵呵,拥有生产工具——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速度要快些,屏幕要液晶的更好,以及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这我需要向导师和图书馆,师兄多多请教了,还要自己去争取机会!) 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这个好理解,不就是通货膨胀么)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可以至少短期的失业率〈其实我还是不懂为什么?〉,但是会造成通货膨胀)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一节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为什么我们会把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科学家来看待呢? 经济学家同样的需要去观察世界,冷静地建立并且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家更多的是关注历史提供的自然实验——因为你不可能为了去验证一些数据去影响国家的经济运行,所以说经济学里的“实验”不是那么好做的。 那么如何去做呢? 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世界,建立理论,再去进一步的观察(检验!)…… 在观察世界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出一定的假设,这些假设会有利于我们的观察。当然,假设并不是永远的成立。比如我们去买东西,如果商店就在门口,我们可以假设买东西所花费的时间为零,如果是在3站地以外的话,这个假设就不能成立。 建立起经济模型。 两个模型:循环流向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定义一下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概念。 这两个家伙基本上可以见名见意。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5个 简答6个 计算作业 论述题(在18章) 分析题 一、名词解释: 1、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人们对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一门科学。 2、稀缺性: 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经济资源(包括它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稀缺性。 3、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结合图来解释) 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4、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5、帕累托最优(改进):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6、均衡价格:(结合图解释E点) 一个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8、边际效用: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量。 9、总效用: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效用总和。 10、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1、需求价格: 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曼昆 经济学原理(第五版) 课后答案

第十二章税制的设计 复习题 1.在过去的几十年来,政府的增长比经济中的其他部分快还是慢? 答:在过去几十年间,政府的增长比经济中其他部分快。数据表明,美国经济中包括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在内的政府收入在总收人中所占百分比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中其他部分。 2.美国联邦政府收入最重要的两个来源是什么? 答:美国联邦政府收入最重要的两个来源是个人收入所得税和用于社会保障的工薪税。 3.解释公司利润如何双重纳税。 答:当企业赚到利润时,它要按公司所得税交税;当企业用其利润向公司股东支付股息时,按个人所得税第二次交税。 4.为什么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大于政府得到的收入? 答:因为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除了向政府交纳的税收之外,还包括两种成本:一是税收改变了激励所引起的资源配置扭曲;二是遵守税法的管理负担。这两种成本没有政府的收入作为补偿。因此,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大于政府得到的收入。 5.为什么一些经济学家支持对消费征税,而不是对收入征税? 答:因为对收入征税扭曲了对人们储蓄的激励,鼓励人们少储蓄。如果政府采取消费税,储蓄起来的全部收入在最后支出前都不征税,就不会扭曲人们的储蓄决策。 6.举出富有的纳税人应该比贫穷纳税人多纳税的两种观点。 答:这方面的观点有受益原则和能力纳税原则。 受益原则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通常富人从公共服务中受益多,他们应该多纳税。 能力纳税原则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所能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显然,富人的财务承受能力强于穷人,富人应该多纳税。 7.什么是横向平等概念。为什么运用这个概念是困难的? 答:横向平等是指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缴纳等量税收的思想。这一原则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两个纳税人是相似的。每个纳税人在许多方面不同,为了评价税收是不是横向平等,必须决定哪些差别对纳税人的支付能力是相关的,哪些是不相关的。这些相关关系的确定是复杂而困难的。它不仅涉及经济学问题,还涉及价值观问题,很难说确定的结果是否公平。 8.说明支持与反对用单一税率取代现行税制的观点。 答:单一税率的支持者认为:(1)单一税率税将取消现行所得税的许多税收减免。通过用这种方法扩大税基,固定税能够降低大多数人面临的边际税率。税率越低意味着经济福利越大。因此,单一税率支持者声称,这种改变将扩大经济馅饼的规模。(2)由于单一税率税如此简单,所以,赋税的管理负担将大大降低。(3)由于所有纳税人都面临相同的边际税率,所以可以按收入来源而不是按得到收入的人来收税。这种额外的简单化也降低了管理成本。 (4)单一税率税将取代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所有收入无论是来自工作中的劳动还是来自公司中拥有的股份,都按相同的边际税率一次性纳税。单一税率将消除目前对公司利润的双重征税,这就可以鼓励企业投资于新工厂和设备。(5)在为纳税计算收入时,允许企业扣除所有合法的经营支出,包括新投资品的支出。这种投资扣除使单一税率税更像消费税而不像所得税。结果,变为单一税率税将提高对投资的激励。 单一税率税的反对者认为:这种税很少注意纵向平等的目标。他们声称,单一税率税的累进性要小于现在的税制,而且,特别是它会把一些税收负担从富人身上转移到中产阶级身上。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资料上课讲义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资料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提纲 第24-25章 ? 掌握消费物价指数(CPI )与生产物价指数(PPI )的计算方法; 通货膨胀: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消费物价指数(CPI ):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 标。每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要除以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然后把这个比率乘以100,所得出的数字就是消费物价指数。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总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第二年通胀率= 生产物价指数(PPI ):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生产物价指数变动将领先于消费物价指数,因此可以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 ? 理解CPI 是高估还是低估生活费用?为什么? 替代倾向。一篮子的数量权重不变,但实际上便宜物品一直在替代昂贵物品,CPI 高估了从某一年到下一年生活费用的增加。 新产品的引进。新产品的出现并不能在一篮子物品中反映出来,所以物价指数不能反映公众享受到的福利。 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物品质量变动不能在货币价值中反映出来,物价指数不能反映生活质量的变动。 因此,CPI 高估了真实的通货膨胀。 ? 了解CPI 与GDP 平减指数的差异; CPI CPI -CPI 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

消费物价指数与GDP平减指数的变动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前者只指消费者的支出,后者指所有的商品和劳务,进口影响消费物价指数而不影响GDP平减指数;且两者的权重不同,GDP平减指数一直随GDP构成的变动而自动地改变物品与劳务的组合,而消费物价指数用固定的一篮子物品。 指数化:当一美元购买力根据法律或合约自动按照通货膨胀校正时被称为通货膨胀的指数化。 ?掌握生产率的含义以及决定生产率的各种要素; 生产率:一个工人每小时工作时间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 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 物质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与建筑物存量 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自然资源: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理解“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原理。 一个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时衡量经济中所有人赚到的总收入和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一个经济的收入是该经济的产出。一个国家只有生产出大量物品与劳务,它才能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第26-27章 ?了解金融市场的类型与主要参与者; 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金融机构分为两种类型——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通过它直接向借款人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两种最重要的金融市场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终极必过版)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注:最佳复习方法是对照考题啃书,熟悉相关知识)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只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即机会成本)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做出更好的决策。而且,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看不见的手)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为什么我们需要政府呢?一种回答是,看不见的手需要政府来保护它。只有产权得到保障,市场才能运行。但是,还有另一种回答。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尽管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判断什么时候一项政府政策适用于促进效率与公正。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第一个研究了这种关系的经济学家而命名的。 a) 货币量增加,提升支出水平,从而刺激物品与劳务需求 b)长期的高需求引起高物价,继而引起企业更多的生产,更多的雇佣 c)更多的雇佣则意味着更少的失业 二、名词解释(大家最好还要看书,把概念和具体应用都看懂) 1.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2.需求: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3.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4.边际效用: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5.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效用水平)的线。 6.边际替代率: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量。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7.消费者均衡: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8.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9.替代效应:因该种商品价格变化,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比例变动,即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效应 10.生产可能性曲线: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11.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曼昆—微观经济学_重点总结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 第1篇导言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势力。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的技术。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经济学十大原理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