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科技计划项目指引

河北科技计划项目指引

河北科技计划项目指引
河北科技计划项目指引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

(2009-2010)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二〇〇九年五月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指南

一、科技资金集中投向项目

(一)钢铁产业技术升级集中投向

重大项目一:钒钛磁铁矿钒提取技术创新及钒微合金钢研发1.研究目标

突破钒钛磁铁矿钒提取利用、大高炉冶炼、微合金钢新品种的关键技术,提高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水平,开发出3个钒钢新产品。

2.研究内容

⑴钒钛磁铁矿大高炉冶炼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进行大型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新技术的综合研究,完善大型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技术,使高炉各项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开发顶吹、复吹转炉提钒新工艺及高效铁水提钒新技术,实现含钒钢渣高效绿色分离,提高钒渣产量和质量;

⑵钒微合金钢系列新品种研发与应用。完善对O、S、P成分的精确控制,针对不同设备水平,提出控制品种钢夹杂物含量、分布和形态的措施。完善含钒碳素结构钢成分设计和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理论技术,开发新的高强度微合金钢产品;优化合金设计基础理论,结合市场需求,开发以V、N为主的机械零件用钢、汽车工业用非调质钢产品;

⑶钒产品深加工研发与应用研究。研究开发钒氮合金、航空

航天级钒铝合金、钒类精细化工、含钒功能材料等系列产品及钒产品清洁生产工艺。开发钒氧化物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研究;研究钒氧化物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3.考核指标

建立完整的钒钛磁铁矿提钒核心技术体系,提高2500m3高炉利用系数到2.2t/m3d,降低焦比50kg/t,开发3个钒钢新产品。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10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09年至2010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请。

重点项目一:热轧板带产品表面质量控制技术

1.研究目标

通过热轧板带产品表面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出稳定的氧化铁皮控制新工艺,并应用此工艺生产出免酸洗“黑皮”钢。

开发先进适用的板形控制数学模型、仿真系统和技术诀窍,提高热轧板带的板形控制指标。

2.研究内容

表面质量研究内容:

⑴加热、连轧、冷却及卷取过程中氧化铁皮演变规律的研究;

⑵加热炉温度、气氛对氧化铁皮结构及厚度的影响研究;

⑶氧化铁皮结构与除磷压力相互关系的研究;

⑷不同比例的FeO、Fe3O4和Fe2O3组成的氧化铁皮与酸液成分和酸洗时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板形研究内容:

⑴板形离线设定控制的机理模型,从根本上研究影响板带板形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规律;

⑵板形在线控制的智能模型,研究热轧板带板形的快速在线预报和控制技术;

⑶板形仿真系统及板形控制新技术的开发,如轧机多手段板形综合控制、辊型优化、边部减薄、小边浪控制等控制技术。

2.考核指标

表面质量考核指标:

⑴确定稳定表面氧化铁皮结构的工艺控制技术参数;

⑵开发出以Fe3O4为主的免酸洗“黑皮”钢(氧化铁皮中的Fe3O4超过85%),使汽车用户进行后续加工时不需要酸洗直接冲压成型;

⑶冷轧用热轧板带酸洗速度提高20%。

板形考核指标:

⑴建立先进适用的高速热连轧机板带板形控制数学模型、仿真系统和技术诀窍;

⑵应用热连轧机板带板形控制系统,使热轧板带板形平直度达到(15-20I),板凸度(10-50μm),边部减薄(10-50μm),命

中率≥95%。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3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10年至2011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研究机构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重点项目二:烧结配矿与炼铁原料结构优化

1.研究目标

针对河北省钢铁企业烧结原料特点,开展烧结配矿与炼铁原料结构优化研究,提出适合于不同企业的烧结配矿方案,实现炼铁原料结构优化,降低炼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研究内容

⑴国内外典型铁矿的烧结特性研究:在典型铁矿物化参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铁矿单烧试验,建立典型铁矿的单烧特性参数;

⑵烧结配矿方案优化:研究若干种铁矿不同配加比例条件下烧结矿适宜碱度、配碳等工艺参数及其对冶金性能的影响,提出烧结配矿优化方案;

⑶炼铁原料结构优化:针对不同烧结配矿优化方案,进行炉料结构优化试验,确定不同原料条件下的高炉炉料结构。

3.考核指标

提出不同铁矿的单烧特性参数;提出5~10种适合于不同原

料条件的烧结配矿方案和高炉炉料结构;应用企业烧结矿质量明显提高,高炉顺行,吨铁成本降低50元以上。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3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10年至2011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研究机构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重点项目三:高钢级油田专用无缝钢管研制与产业化

1.研究目标

研制X80、P110 、Q125等规格高钢级石油开采用油井管,油、气等长距离输送用钢管,并实现产业化。

2.研究内容

⑴大口径斜轧无缝钢管生产的工艺研究。提高径厚比(DBS),以满足大口径薄壁钢管在精密轧管机组上的生产。

⑵石油专用管的热处理工艺研究及生产流程工业化研究。确定各种不同石油专用管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淬火加热温度及时间、淬火时的冷却速度与冷却介质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3.考核指标

⑴完善生产规格,在斜轧机组上生产大口径及厚壁无缝钢管,DBS由常规28提高到35以上。

⑵建立完整的热轧后无缝钢管深加工生产流程,满足API

5CT 和API 5L等标准要求。

⑶开发出X80、P110 、Q125规格产品,满足石油行业的需要。

⑷高钢级油田专用无缝钢管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年产值8亿元。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10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10年至2011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

(二)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集中投向

重大项目一:放顶煤工作面成套输送设备的研制

1.研究目标

通过研制开发大功率、大运量、长运距、高可靠性、自动化成套放顶煤输送设备,满足年产1000万吨矿井的煤输送要求。

2.研究内容

⑴以成套设备的使用性能、配套性能和运行可靠性为重点,对可控调速软启动装置、综合监控传输系统、重载1000kW行星减速器等进行研究;

⑵开发高可靠性、长寿命中部槽,高强度、紧凑型端卸机头架,电液控制自动伸缩机尾等关键部件。

3.考核指标

⑴装机功率达到2×1000kW、输送能力2500t/h、运距300m,产品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⑵申请4项以上专利技术。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10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09年至2010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

重大项目二:300MN多向模锻液压机研制

1.目标

采用大型牌坊分体制造技术、预应力钢丝缠绕结构框架、坎合技术和原位安装新技术研制新型300MN多向模锻液压机,以解决锻压机重型零部件加工、制造和运输难题,满足对大型锻压设备的需求。

2.研究内容

⑴多向模锻液压机设计方案,包括工艺设计和设备设计;

⑵液压机机架预应力缠绕技术;

⑶液压机机架厚板自动焊接技术;

⑷液压机液压系统方案设计及多缸控制技术。

3.考核指标

⑴多向模锻液压机机架的承载能力达到300MN;

⑵锻压机的锻压冲击可保持垂直与水平独立运动;

⑶加工的锻件形成连续金属流线,材料变形均匀,组织致密、性能一致,锻件机械性能提高20%;

⑷与一般的梁柱结构和钢板组合结构相比,制造台时和设备重量降低三分之一。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8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09年至2010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

重点项目一:超低温丛式井大型石油钻机研发与产业化

1.研究目标

研究开发出智能化、超低温,能在沼泽、松软沙土地表环境中实现快速移动和运输的大型丛式井石油钻机。

2.研究内容

⑴钻机低温材料及其焊接工艺研究;

⑵钻机在轨道上起升及整体运移的研究;

⑶复杂载荷下钻机主要部件的性能分析研究;

⑷低温环境下的电控系统元器件及系统可靠性研究。

3.考核指标

⑴钻机最低工作温度-45℃,设备保存温度-60℃;

⑵轨道与地面的压力降至1kgf/cm2以下,能适应沼泽环境打丛式井;

⑶低温材料性能与目前相比提高20%,钻机成本下降10%;

⑷电控系统3年内的故障率降至15%以下;

⑸实现年生产钻机设备10台套的生产能力。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7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10年至2011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

重点项目二:高强度、高耐磨性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研制

1.研究目标

针对现有大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研制整体高强度耐磨性中部槽,大幅度提高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用以提高综采工作面的出煤效率,降低吨煤开采成本。

2.研究内容

⑴高强度、高耐磨性中部槽专用材质研究;

⑵中部槽整体铸造工艺研究;

⑶大型铸件表面整体强化工艺研究。

3.考核指标

⑴中部槽槽宽1000mm;

⑵中部槽各部位强度均≥1500Mpa;

⑶中部槽各部位表面硬度≥42HRC;

⑷中部槽过煤量≥1000万吨;

⑸申请专利5项。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5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10年至2011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

重点项目三:大型卧式振动卸料离心脱水机研究及产业化

1.研究目标

研究开发大型卧式振动卸料离心脱水机,满足我国选煤行业的需要,同时保持我国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在国际上领先地位。

2.研究内容

⑴利用有限元技术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建立二次激振振动器的力学模型;

⑵双质体卧式振动离心机整机参数的优化组合研究;

⑶主振弹簧的最佳参数和结构优化研究;

⑷二次激振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3.考核指标

⑴研制成功入料粒级为0.5~50(80)mm、处理能力为200~350t/h、产品水分为5~9%的大型振动卸料离心脱水机,满足产品脱水的要求;

⑵示范应用1-2个选煤厂;

⑶申请1-2项专利。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8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10年至2011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

重点项目四:双流化床煤气化关键技术及设备开发

1.研究目标

通过双流化床煤气化关键技术及设备的开发,提高煤气热值,实现煤炭的高效利用,改变原有固定床工艺采用块煤为气化原料的限制,降低生产成本。

2.研究内容

⑴进行中试规模的双流化床煤气化工艺过程计算以及优化设计;

⑵搭建双流化床煤气化工艺中试装置;

⑶现场运行中试装置,及时发现装置运行过程中的技术缺陷,并加以改进,实现装置的正常运行;

⑷以双流化床煤气化工艺中试装置为研究对象,以快速气相色谱仪与快速质谱仪为实验监测装置,实现双流化床煤气化工艺的工业化与产业化。

3.考核指标

⑴工业煤气热值7.5MJ/Nm3,比固定床发生炉煤气热值提高20%以上;

⑵煤气产率3~4Nm3/kg;

⑶灰渣含炭量小于10%;

⑷年产煤气发生炉15台套,产值4500万元。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5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10年至2011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

重点项目五: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高速铁路道岔

1、研究目标

针对我国高速客运专线铁路建设和道岔设计规范要求,结合引进国外高速道岔在有砟尤其是无砟方面的先进成熟技术,研制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高速铁路道岔,替代进口。

2.研究内容

⑴采用轧制翼轨,取消翼轨热锻加工及焊接,提高安全性和

平顺性;

⑵优化配轨设计,减少轨缝,降低铺设造价。新的设计以25m 长钢轨为基础设计,加长辙叉长度,减少钢轨接头;

⑶心轨水平藏尖,改善轮轨关系。针对列车运行对道岔的高平顺性要求,对可动心轨辙叉轮轨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发了水平藏尖结构;

⑷尖轨、心轨降低值优化,针对客运专线特点,将轮载转换位置提前,改善轮轨关系,提高列车通过的平顺性;

⑸道岔所有垫板整体硫化,提高刚度实现的有效性,更好的实现道岔区刚度连续性;

⑹采用不锈钢外套尼龙套管结构;

⑺采用机械防松结构,提高防松性能;

⑻优化辙叉跟端结构,强化跟端整体性,改善温度力受力不均衡状况。

3.考核指标

⑴容许通过速度:直向:350km/h,侧向:160km/h;

⑵道岔全长:157.20m;道岔前长60.573m;道岔后长96.627m;

⑶道岔适用于跨区间无缝线路,根据不同地区温差彩不同尖轨跟限位结构。道岔前后端及道岔区均采用焊接钢轨接头,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接头;

⑷形成年产150组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高速铁路道岔。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4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10年至2011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

重点项目六:大口径厚壁直缝双面埋弧焊管制管机

1.研究目标

研制开发1.5万吨大口径高钢级高压直缝双面埋弧焊钢管制管机,满足油气管生产的需要。

2.研究内容

⑴研制钢管1.5万吨钢管成型设备;

⑵开发钢管成型胎具;

⑶开发括厚壁钢板铣边机;

⑷开发钢管扩径、精整机。

3.考核指标

⑴研制成功1.5万吨大口径厚壁直缝双面埋弧焊管制造设备,以及配套的钢板铣边、整形,钢管扩径、精整机等设备,符合美国API标准;

⑵自行开发钢管成型磨具16套,可生产直径630mm-2000mm,最大壁厚160mm,16个规格的大口径厚壁直缝双面埋弧焊管;

⑶增加销售收入3亿元;

⑷申请国家专利3项。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10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10年至2011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

重点项目七:高炉—中频炉双联短流程铸造高速铁路精密扣件研发及产业化

1.研究目标

研制时速350公里/小时以上高速铁路轨道固定精密扣件,满足高速铁路建设需要。

2.研究内容

⑴生铁的遗传性对产品不良影响的研究;

⑵产品低温脆性转变温度的研究;

⑶提高产品的强度、韧性、抗疲劳性能工艺研究;

⑷产品一次成型的研究。

3.考核指标

⑴铸造公差等级达到CT4-5,机械强度480~520Mpa,延伸率12~19%,球化级别1~2级,石墨大小7~8级;

⑵达到年产3万吨、300万件扣件;

⑶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10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10年至2011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

重点项目八:钢内胆纤维缠绕高压气瓶

1.研究目标

研制具有强度高、致密性好、重量轻、抗疲劳、耐腐蚀等突出优点钢内胆缠绕气瓶(压力容器),解决天然气、工业气体和高纯电子气体等气体用于盛装、运输上的关键设备。

2.研究内容

⑴对钢内胆材料进行在高压氢气环境下材料抗氢脆开裂的试验研究;

⑵进行薄壁无缝钢管内胆的旋压试验和研究;

⑶确定产品的工艺流程,确定产品批量生产的工位、工艺布置;

⑷进行玻璃纤维缠绕工艺设计、试验,确定缠绕方法、角度、层数、缠绕速度及缠绕张力等工艺参数;

⑸进行缠绕气瓶固化工艺的试验研究,确定树脂的工艺配置方案以及缠绕气瓶的固化温度、升温速度、保温时间等。

3.考核指标

⑴研制的钢内胆纤维缠绕高压气瓶安全可靠,相对传统钢瓶的重量降低25%以上;

⑵钢内胆的抗氢脆能力在40MPa以上;

⑶申请1-2项发明专利;

⑷项目达产后形成年生产1000支的能力,产值达1.1亿。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10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10年至2011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

(三)河北省优势高新技术领域集中投向

重大项目一: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

1.研究目标

通过开展新一代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技术的研发,实现中低温环境下(700-500℃)的煤制天然气,建设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示范工程。

2.研究内容

⑴初级萃取技术和工艺的完善;

⑵高转化率工艺及其反应器的研制;

⑶高压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优化及放大;

⑷研究不同操作条件(温度,压力)对反应产物及碳转化率

的影响,研究蒸汽煤比、催化剂煤比对煤催化气化结果的影响,掌握高中压、中温条件下物料比例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⑸掌握各种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催化性能、催化机理,寻求最佳催化剂及其用量;

⑹催化剂回收工艺的研究及开发;

⑺研究不同煤种对工艺流程的适应性及影响;

⑻气体分离工艺的开发及优化。

3.考核指标

⑴实现中低温环境下(700-500℃)的煤制天然气,建立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1000吨/天投煤量的工业示范装置;

⑵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5项。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申报单位配套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10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09年至2010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

重大项目二:500Ah以上超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究及产业化

1.研究目标

通过开展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技术、大容量电池技术、温升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单块500Ah以上超大容量动

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该领域的国内空白。

2.研究内容

⑴研发电池高倍率放电技术,保证电池能大电流输出;

⑵探索和优化工艺参数,建立生产新工艺;

⑶建设高效的生产线;

⑷制定企业标准,建立检验试验平台。

3.考核指标

⑴技术指标:产品的气胀率<0.01%;2C放电容量>95%,3C放电容量>85%;GED超过195Wh/Kg,VED超过370 Wh/L;使用过程中无鼓胀现象产生;

⑵经济指标:年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

4.经费配套要求

项目申报单位配套经费应为省财政拨款的10倍以上。

5.实施期限

2009年至2010年。

6.组织实施方式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

重大项目三: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开发和集成化应用

1.研究目标

通过开展电堆结构优化、极板粘接、双向预应力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用于离网型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全钒液流储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