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汇总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汇总

2012年7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总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 A 】1P1

A.大革命、土地革命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2、1931年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的王明教条主义者把【 ABC 】1P1

A.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

C.苏联经验神圣化

D.城市武装起义固定化

3.1935年的 , 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也是中共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的会议。

【 B 】 1P1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4.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是【 A 】1P2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5.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其著作是( B )1P2(08.10) (09.1) (09.7)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新阶段》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

6. 1945年中共七大,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进一步阐述的领导人是【B】1P2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朱德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表现在【 AB 】1P3

A.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需求C.同教条主义作斗争的结果 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 ABCD )1P3 A.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

B.同中国的历史结合起来 C.同中国的文化结合起来 D.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9、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实践中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是【 AD 】1P8

A.中国特色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B.中国特色在跃进道路

C.中国特色人民公社化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ABCD)1P5(09.4)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11.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B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C 】;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行动的指

南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D 】1P2-27 A.党的七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 党的十七大

1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主题是【 A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D )1P11(09.4)

A.战争与革命

B. 和平与发展

C. 战争与改良

D. 革命和建设实践

13.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B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D 】1P16

A.和平与发展 B.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战争与改良 D.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14、从根本上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

成的实践基础是【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D )1P20(09.1) (09.7)

A. 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

B. 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C.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D.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15.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 A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是( B );1P25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C.现代化建设

D.经济建设

16、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 ABCD 】1P11

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09.1) (09.4)

C.遵义会议后到抗战时期,毛泽东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多方面展开而达到

成熟 D.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发展

17.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ABD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1P15(09.1)A.实事求是 B.艰苦奋斗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18.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路线是【 D 】1P14A.组织路线 B.独立自主 C.实事求是 D.群众路线

19.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 ABC )P16

A.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会议是党的十二大 1P16(08.10) (09.7)

B.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时期

C. 1992南方谈话 ,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

20.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1P17

21.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BCD )P17(08.10) (09.7)

A.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D.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2.1998党中央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中开展党性党风教育活动的内容的是【 BCD 】1P21

A.讲理想 B.讲学习 C.讲政治 D.讲正气

23、2002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 ABC )1P22 A.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代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力量

24. 2002年5月江泽民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ABD )1P22A.立党之本 B.执政之基 C.利益之根 D.力量之源

25.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的是【 ABD 】1P22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C.基础在坚持立党为公

D.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 C )1P23(08.10) (09.4) A.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

27.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会议是( B );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的会议是党的【 C 】。1P27

A.十六届二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五中全会

28、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核心是( B );基本要求是( C )(09.7);根本方法是( D )1P28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29、( D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P25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0、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 A 】1P30 A.党的基本路线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改革开放 D.解放思想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B 】1P30 A.社会发展 B.社会和谐 C.民主政治 D.公平正义

3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A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由和共同构成的【 BC 】。1P8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科学发展观

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B 】; 1P8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D.创新科学发展观道路,实现了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

3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功绩有【 ABCD 】1P16

A. 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建设上来

C.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D.提出了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

35.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的主要功绩是【 ABCD 】1P17

A.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C.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D.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3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 A 】2P32(09.1)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是务实

37.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概念的文章是【 A 】;毛泽东最早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论断的文章是,是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基本含义的著作【 B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出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C 】;毛泽东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理论基础的文章是【 D 】2P32

A.《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B.《反对本本主义》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实践论》,《矛盾论》

38、经过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BC 】2P33

A.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B.延安整风运动

C.党的七大

D.党的八大

39.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的著作和讲话有【 AB 】,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2P33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D.强调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40、邓小平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观点,明确指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 C 】2P34

A.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毛泽东思想

C.社会实践

D.社会经验

4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P34

42、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时特别强调的是要【 B 】2P35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43.1992年春,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 ABC 】2P35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44.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主要表现在【 ABC 】2P35

A.科学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B.科学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C.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D.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45.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的决定因素是【 ABCD 】2P35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46、党的十六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再强调,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

器。【 BCD 】2P35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47.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ABCD 】2P36(09.1)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8.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 ( A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 ( A ) (09.7);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最核心的内容,是思想路线的( C )(09.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 D ) 2P40

A. 前提和基础

B. 途径和方法

C.实质

D. 验证的条件和目的

49、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 ABCD 】2P37 A.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

B.全面地看问题

C.发展地看问题

D.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

50、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毛泽东把这种“相联系”比喻成为“有的放矢”。他说“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用马克思列

宁主义之箭,必须去射中国革命之的。P37

51、要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做到【 ABD 】2P38

A. 重视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B. 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

C.重视实事求是

D.重视理论的创新。

52、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 ACD 】2P38 A.解放思想 B.联系实际 C.求真务实 D.与时俱进

53、邓小平在批判“两个凡是”错误观点时强调解放思想,他所说的解放思想是指【 ABC 】2P39

A.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 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C. 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D.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54. 江泽民指出,与时俱进要【 ABC 】2P38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敢于创新性

55、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 D 】2P39

A.马克思主义被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取代

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已经过时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

D.它本身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56、胡锦涛指出,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 ABCD 】2P40

A.把握规律性

B.增加主动性

C.克服片面性

D.减少盲目性

57、是党永远保持活力的根本因素。【 C 】2P41 A.执政力 B.凝聚力 C.创造力 D.想象力

58、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B 】3P46

A.中国封建势力的统治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农民革命斗争

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

59.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B 】3P46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60. 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C 】3P46

A.邓小平 B.江泽民 C.毛泽东 D.胡锦涛

6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B 】,其中是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A 】3P47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62.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C 】3P47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AC 】3P47

A.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大力发展生产力

C.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D.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64、提出共产主义是党的奋斗纲领( A );中共第一次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B );确定国共

第一次合作的统一战线是在( C );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段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是在【 D 】3P48

A.党的一大上

B. 党的二大上

C. 党的三大上

D. 党的四大上

65、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产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

是【 BCD 】3P48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井冈山的斗争》66、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等重要著作,全面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

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从而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 BCD 】3P48

A. 《井冈山的斗争》

B. 《<共产党人>发刊词》

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 《新民主主义论》

67、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标志是【 D 】3P48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 《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

C. 《反对本本主义》

D. 《新民主主义论》

68、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是【 ABC 】,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 A 】。3P48

A.无产阶级领导的

B.人民大众的

C.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D.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

69.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D 】3P48A.政权问题 B.军队问题 C.土地革命问题 D.分清敌友问题

69.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BD 】3P48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农民阶级 D.官僚资本主义

70.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动力的是( ACD )3P49A.工人、农民阶级 B.大资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1.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 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是【 D 】3P49(09.1)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D.无产阶段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72.民主革命时期,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 ABCD 】3P50 A.知识分子 B.小商人 C.手工业者 D.自由职业者

73.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有( ABCD )3P50(09.4) A.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B.同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 C.和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D.集中在大中城市和大中型企业部门,便于进行有组织的革命斗争

7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B 】3P51

A.走资本主义道路 B.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C.生产力的发展 D.认清当时的国情

75.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是【 ABD 】3P52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以蒋、宋、孔、陈为首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D.保护民族工商业

76.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 BCD 】3P52 A.民主的文化 B.大众的文化 C.民族的文化 D.科学的文化

7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中国农村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著作是( BC )3P53(09.7)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井冈山的斗争》

D.《新民主主义论》

7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客观和主观条件有【 ABCD 】,其中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

原因是【 A 】3P53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

C.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79.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BC 】3P54(09.7) A.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B.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C.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D.工农联盟

80.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B 】,否定“城市中心论”。P54(08.10)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以乡村为中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81.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BCD ),其中最重要的是( D )3P55(09.1)

A.独立自主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82、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 AC 】3P55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83、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A 】3P55 A.领导权问题 B.同盟军问题 C.政策策略问题 D.革命纲领问题

8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属于【 C 】3P55 A.左派 B.右派 C.中间派 D.顽固派

85、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资产阶级采取的正确策略是【 B 】3P56

A.以妥协求团结

B.又联合又斗争

C.孤立打击

D.联合共进

86.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A )3P56(09.7) A.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B.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的联盟

C.工人阶级同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87.毛泽东确定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A )P57(08.10)

A.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D.军民一致,官兵平等

88、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是( B )P57 A.军事工作 B.政治工作 C.经济工作 D.文化工作

89.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是( A )3P57(09.1)

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B.着重于从组织上建设党 C.着重于从作风上建设党 D.着重于从制度上建设党

90.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BC )(08.10);其中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和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武器是( C )3P58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B.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C.自我批评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91、密切联系群众,就是党的【 ABC 】3P58 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群众路线 D.基本路线

9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C 】3P58 A.集体领导制 B.民主选举制 C.民主集中制 D.民主协调制

93、毛泽东在中指出处理党内矛盾的正确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以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两个目的。【 C 】3P58

A. 《反对本本主义》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整顿党的作风》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94、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C 】3P60

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B.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

C.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

95、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成分是【 ABCD 】,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 A 】3P60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96.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C )3P61(09.4)

A.国家投资B.没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没收的官僚资本D.赎买的民族资本

97、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采取的政策是【 ABD 】3P61 A.利用 B.限制 C.教育 D.改造

98、1953年9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B 】3P62

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9、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简称为“一化三改”,其内容是( ABD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 )P63(08.10);党在过渡时

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BD );3P63 A.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0、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来源是【 C 】3P63

A.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

B.恩格斯的合作化理论

C.列宁的合作化理论

D.斯大林的合作化理论

101.搞好农业合作化的重要保证是【 A 】3P63 A.正确执行党的阶级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B.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 C.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D.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

102、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步主要是建立【 A 】;第二步主要是建立【 B 】;第三步主要是建立【 C 】3P64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合作社

C.高级农业合作社

D.人民公社

103.党和政府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的方针。【 B 】3P64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C.艰苦朴素、敢于创新 D.农业合作化

104、党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主要有【 ABC 】3P64

A.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手工业全行业合营

10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和政策是( C )3P65(09.1) A.合并 B.限制 C.赎买 D.没收

106.国家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企业利润分配,即所谓“四马分肥”是指【 ABCD 】3P65

A.国家税收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红利

107.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3P66(09.4)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0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C 】3P66

A.消灭剥削 B.建成社会主义 C.大力发展生产力 D.过渡到共产主义

109、中国共产党内率先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领导人是【 A 】4P69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110.建国后,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著作是【 CD 】4P69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愚公移山》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11、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要求有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是【 D 】;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观点的是【 A 】;提出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的是【 B 】;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观点的是【 C 】(09.1)4P71

A.周恩来

B.邓小平

C.陈云

D.刘少奇

11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许多思想观点【 ABCD 】4P72

A.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 B.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

C.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D.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3.建国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 B )4P73(09.4)

A.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B.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照抄照搬苏联模式 D.没有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114、邓小平之所以再三提出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 ABD 】4P73

A.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B.是为了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C.是因为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的问题一无所知

D.是因为过去我们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115、邓小平认为,衡量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的标准是【 B 】4P75 A.人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有没有提高

B.生产力是否发展,人们收入是否增加

C.人们的经济收入差距是否不断缩小

D.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素质有没有提高

116、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是【 C 】4P75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117.邓小平于1980年5月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 A 】4P74 A.社会主义的本质 B.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社会主义的特征 D.社会主义的目标

118.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 】4P75

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B.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C.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119.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原则是【 CD 】4P75A.公有制 B.按劳分配,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C.发展生产 D. 共同致富

120.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本质是【 ABCD 】;属于生产力方面的目标是【 AB 】;

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目标是【 CD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4P75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2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BD 】4P76

A.它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主要标志

B.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实现按需分配

D.社会主义本质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特有的根本属性

122、邓小平关于“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阐述指明了【 ABCD 】4P76

A.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目标

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C.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D.从生产关系方面提出社会主义性质

123.发展生产力目标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AD 】4P78 A.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B.共同富裕是发展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C.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D.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互为条件

124、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C 】,而和上层建筑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A 】4P77

A.生产关系

B.上层建筑

C.生产力

D.经济基础

125、消灭剥削的物质条件是【 C 】4P78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先进的技术装备 C.生产力高度发达 D.高素质的劳动力

126.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为大力发展生产力( ABCD )4P80 (09.7) A. 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B.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 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08.10 )

127、首先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B 】4P82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28、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 A 】4P82 A.发展 B.创新 C.稳定 D.独立自主

129.邓小平谆谆告诫,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 A 】4P82 A.经济 B.文化 C.政治 D.社会

130.在新时期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D )4P83(09.1) A.革命B.和平C.创新D.发展

13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由党的( C )4P84 (09.4)

A.性质决定的 B.宗旨决定的 C.执政地位和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决定的 D.奋斗目标决定的

132.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 A 】4P85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133、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 B 】4P87

A.大力增加对先进企业的投资

B.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

C.大力发展制造业

D.大力调整生产关系

134.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C )4P87(08.10)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C.科学技术现代化D.国防现代化

135、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第一个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是【 A 】;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D 】4P87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13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是【 B 】;创新的关键在( A )4P88(09.7)

A.人才

B.创新

C.投入

D.研发

137.江泽民明确提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D 】4P88 A.资源 B.人才 C.资本 D.科学技术

138.科学技术( ABD )4P88(09.4) A.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B.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C.作为潜在生产力,通过作用于生产力的其他要素发挥重要作用 D.是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139.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是【 ABC 】4P89 A.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B.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C.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 D.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

140.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 D 】5P90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生产力和和生产关系

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D.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

141.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提出这一论断的是( D )5P91(09.4)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42、第一次使用了“初级的阶段”这一概念,是在【 A 】;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会议是党的【 B 】;

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的会议,是在党的,是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C 】(09.1);

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会议,是在党的【 D 】5P92

A.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14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5P93(09.7)

A. 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B. 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我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经历的阶段

144.在社会性质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具体表现为二者的(ACD )5P95(08.10)

A.经济基础不同 B.国际环境不同 C.根本任务不同D.主要矛盾不同

14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D )5P95(09.1)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C.公有制经济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46、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然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是事实上不够格。”这种“不够格”,主要是【 C 】5P96

A.社会经济制度上的不够格

B.上层建筑方面的不够格

C.物质技术基础方面的不够格

D.人们思想道德方面的不够格

147、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和建成社会主义的【 C 】5P96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B.经济基础和平层建筑所决定的

C.历史条件和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D.物质基础和思想条件所决定的

148.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以及【ACD】5P96A.城镇化B.公有化C.市场化 D.国际化149.我们今天讲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C )5P99(08.10)

A.人口多,底子薄 B.地区发展不平衡 C.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重

150、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有【 AD 】5P100 A.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D.反映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

151. 邓小平在1979 年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P101

152、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必须【 AB 】5P101

A.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 ABC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它的简明概括,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二个基本点是指【 BC 】(09.1) 5P102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54、在党的基本路线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C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B 】(09.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A 】5P102 A.基本途径 B.奋斗目标 C.根本立足点 D.施政纲领

15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ABCD 】5P102 A.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56.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 A 】5P103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改革开放原则不动摇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动摇

157.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B 】5P103 A.当前的国情决定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C.当前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D.党的方针政策决定的

158、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B】5P103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改革开放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四项基本原则159.下列属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是【 ABCD 】5P103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马克思主义

16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因为它规定了我国【 ABCD 】5P103 A.走什么道路 B.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C.由什么样性质的政党来领导 D.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

161、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起的政治保证作用是【 ABC 】5P103 A.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B.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C.具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D.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62.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了【A】;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D】。5P103 A.政治保证 B.组织保证C.思想保证D.发展动力16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 D 】5P104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C.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伟大实践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6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 A 】5P104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165、党的十五大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 CD 】5P105

A.基本路线

B.基本方针

C.基本目标

D.基本政策

166、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A 】5P106 A.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B.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C.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和落实

16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BCD 】6P109 A.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B.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C.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D.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

168. 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 ,也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A )6P109(09.7)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C.生产力

D.阶级斗争

169、毛泽东在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后指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C 】6P110

A.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集中力量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正确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70.邓小平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是看它( C )P110(08.10) A.是否适应了上层建筑发展的要求

B.是否扩大了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C.是否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D.是否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171、最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是【B】6P110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172、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6P112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改变和铲除原有的经济制度

C.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3、改革是【 ABCD 】6P113 A.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B.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对原有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174、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 ABCD 】;在我国的全面改革中,重点是【 A 】6P113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D.文化卫生体制的改革

175、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 ABCD 】6P113 A.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D.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

176.“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 A 】6P115

A.重要方针 B.重要政策 C.基本路线 D.基本纲领

177.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C 】;发展是【 A 】;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的【 D 】;社会稳定是发展与改革的【 B 】6P115 A.目的 B.前提 C.动力 D.基础

178.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B )6P116(09.7)

A.提高生产力水平

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C.公有资产占优势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79、我国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是【 C 】6P116

A.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B.推动生产力发展,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D.解决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80.首先使用“对外开放”表述的是邓小平,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两个开放”是指( AB )6P116(09.4) A.对外开放B.对内开放 C.对发达国家开放D.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181、关于对外开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6P117

A.对外开放是发展国际分工、国际合作,特别是发展国际经济关系、外向型经济的简明概括

B.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短期的权宜之计

C.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D.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18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 C 】6P118 A.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

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D.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要求

183.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整个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是( A )6P119(09.1)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B.发展对外政治关系 C.发展对外文化关系D.发展对外政党关系

184.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的是【 ACD 】6P121 A.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B.两者本质上是对立的、互相排斥的 C.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

185、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 C 】6P121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 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186.实行对外开放【 AD 】6P122 A.是有风险的,但我们有能力克服 B.对外开放不会有什么消极影响 C.会导致资本主义

D.会导致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18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D )6P122(09.4)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改革开放

188、我国的对外开放是【ABCD】6P123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各种形式的开放 C.对所有国家的开放 D.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开放189、党中央于1979年试办的经济特区包括【 ABCD 】6P122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190.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也是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中最富有实践效应的重要内容,特区的“特”强调的是( A )6P123(09.4)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B.实行特殊的政治体制 C.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D.有着特殊的生活方式

191.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是【 ABCD 】6P123

A.经济发展以利用外资为主 B.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C.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 D.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192.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BC )6P123(08.10)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广合作

193.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出发,经过15年谈判,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B 】6P124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 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194.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经济特区在其发展中很好地发挥了“窗口”的作用。这里的“窗口”指的是( ABCD )6P124(09.7)

A.技术的窗口

B.管理的窗口

C.知识的窗口

D.对外政策的窗口

195.我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立足于【D】6P126A.以廉取胜的战略 B.以量取胜的战略 C.以广取胜的战略 D.以质取胜的战略19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在党的提出的【 B 】7P130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197.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的,是党的【 B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 C 】7P130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198.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出到2020年比2000年【 D 】7P131

A.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B.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199.20世纪末期,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这种小康社会的特点是( ABC )7P131(09.4)

A.低水平 B.不全面 C.发展很不平衡 D.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200、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 D 】7P132 A.经济文明 B.政治文明 C.精神文明 D.生态文明

20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C )P133(08.10)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D.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 ABCD 】7P133 A.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B. 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C.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D.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203.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是【 ABCD 】7P134 A.自主创新 B.重点跨越 C.支撑发展 D.引领未来204.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是【 A 】7P134

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实施人才兴国战略 D.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20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 B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 D 】7P135 A.简单型向扩大型转变 B.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D.经济发展方式

206.我们必须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推动发展的主线,优化产业结构要【 ABC 】7P136

A.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B.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服务

C.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由大变强 D.提高消费品加工业的数量和质量

207.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ABCD】7P137A.科技含量高B.经济效益好C.资源消耗低D.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208、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ABCD 】7P137 A.同信息化等现代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为相结合

209、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 ABCD 】7P138 A.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B.抓住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

C.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10、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包括【 ABC 】7P138

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B.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211.“三农”问题是,国家采取“多予、少取、放活”方针。【ABD】7P138A.农业问题B.农村问题C.农场问题D.农民问题212.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是( C )7P139(09.7)

A.教育问题

B.人口问题

C.“三农”问题

D.环境问题

213、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 AB 】7P139

A.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B.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

带有普遍的趋向 C.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趋向 D.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趋向

214.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为【 ABCD 】7P139 A.它为人民生活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C.农业的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D.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215.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放在首要地位的是( A )7P139(09.1)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服务业

216.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 C 】7P139

A.新农民的重大历史任务

B.新农业的伟大历史任务

C.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D.新城镇的伟大历史任务

217.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 A 】7P139 A.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B.以农促工,以乡带城的发展阶段 C.工农并进,城乡协调的发展阶段 D.工农互补,城乡结合的发展阶段

218.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ACD 】7P140

A.乡风文明 B.道德高尚 C.村容整洁 D.管理民主

219.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 B ),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是( D )。 P140(08.10)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220、贯彻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方针和要求,应【ABCD】7P140 A.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B.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C.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D.着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221.在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邓小平提出【 B 】(09.4)7P142

A.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思想

B.“两个大局”的思想

C.“西部大开发”的思想

D.“以东促西”的思想

222、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是【 ABD 】7P143

A.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

B.中部经济次发达地区

C.东北老工业基础经济欠发达地区

D.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223.统筹区域发展,主要指正确处理东部和西部发展的关系。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提出的重大决策主要有【 ABCD 】7P143 A.推进西部大开发 B.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C.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D.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224.我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 ABD 】7P143 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B.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 C.尽量利用资源,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D.加强污染的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225、关于循环经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7P144 A.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B.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

C.是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D.是依靠把资源变成废弃物来实现经济增长的

226.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正确处理( B )7P144(09.4) A.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C.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的关系D.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227.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是由【 A 】;判断所有制结构是否合理,要看它是否有利于【 D 】8P146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B.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方针政策决定的 D.生产力的发展

228、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的主要弊端是【 D 】8P146 A、不适合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

C、不适合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D、不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229、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公有制的具体形式有【 AC 】8P146

A.全民所有制

B.公有制占主体的混合所有制

C.集体所有制

D.公有制占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230、党的十二大开始肯定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 B 】8P147 A、充分补充 B、必要补充 C、有益补充 D、首要补充

231、党的十四大指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一项【 C 】8P147 A.基本国策B.权宜之计 C.长期的方针 D. 发展战略

232.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D 】8P147

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3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决定的。【 A 】8P147 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D 】8P147 A.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规律的要求

B.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规律的要求

C.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要求

235.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 A 】8P147 A.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B.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C.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D.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

236.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 ABCD 】8P148 A.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 B.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D.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23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包括(ABD )8P148(08.10)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股份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38、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 ABC 】8P148 A.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B.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C.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D.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39、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有利于【 ABCD 】8P149

A.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

C.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D.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

240.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 ABCD )P149(08.10)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的行业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24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D 】8P149

A.国有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 B.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上 D.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24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遍采取了( C )8P150(09.7) A.政社合一的经营体制 B.三级所有的经营体制

C.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D.土地公有基础上家庭承包经营的分散式经营体制

243、当前城镇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C 】8P150

A.对城镇集体企业的存量资产要明确出资者

B.对于集体资产要明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C.理顺产权

D.明确所有制结构

244、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 A 】8P150

A.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B.资产的所有权关系

C.资产的支配和分配的形式

D.资产阶级牛有形式

245、下列对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理解正确的是【 ABC 】8P150 A.属于公有制经济

B.最终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

C.由国家和集体行使所有者的权益

D.在公有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起来越小

246.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B )8P150(09.1)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C.在全国各个地方和行业,公有资产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D.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不断上升24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 ABD )8P150 (09.4) A.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B.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C.在所有地方和产业都必须占优势D.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248.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 】8P151(09.4) A.股份制 B.承包制 C.租赁制 D.股份合作制

249.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是看( A )8P151(08.10) A.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B.谁的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50%以上C.企业所处的行业和所生产的产品D.企业所在国家的性质

250、在改革中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数采取了股份公司形式,因为股份公司【 C 】8P151 A.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B.体现了公有制的特性

C.是适合社会大生产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D.是职工当家作主的一种有效形式

25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BCD 】, 8P151

A.股份制经济

B.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C.港澳台投资经济

D.外资投资经济

252、个体经济作为一种小私有制经济,是【 D 】8P152

A.社会主义所特有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特有的

C.市场经济所特有的

D.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

253、外商投资经济包括【 ACD 】8P152 A.独资企业 B.私营企业 C.合资企业 D.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254、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BCD 】8P152

A.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B.可以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C.可以实行联合和兼并

D.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55.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在【 ABCD 】8P155

A.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

B.国家对企业统的过多过死

C.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D.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56、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B 】8P157 A.计划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

D.“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市场经济体制

257.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B 】8P157

A.改革和开放的关系 B.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C.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258.“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有【 ABC 】8P157

A.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 B.解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

C.为我国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D.明确界定了经济制度的属性

259、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C 】8P158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干预的经济

260、下列关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CD 】8P158

A.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B.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C.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261.市场经济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市场经济的共性表现为【 ACD 】8P159 A.企业是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B.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宏观经济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D.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环境

26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 ABC 】8P159 A.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

263.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A )8P160(09.1) A.价格机制B.供求机制C.竞争机制D.利率机制

26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以间接调控为主,主要运用【 B 】(09.4)8P161 A.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为主B.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 C.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 D.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

265.属于市场机制缺陷的是【 BCD 】8P161 A.市场无法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难以作为经济的调节手段B.市场竞争会导致垄断的出现,但市场本身并不能消除垄断

C.不能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纯粹的市场调节会扩大收入差距 D.生产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

266.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ABCD 】8P161(09.7) A.促进经济增长B,增加就业C.稳定物价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6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包括【 BCD 】8P161 A.公共政策 B.财政政策 C.货币政策 D.产业政策

268.按劳分配原则是【 ABD 】8P162 A.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唯一的分配原则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主要的分配原则

269.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 );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B 】8P162(08.10)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存在着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人们的思想境界

270、人类最理想的分配制度是【 C 】8P162 A.按劳分配 B.平均分配 C.按需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71、社会主义的奖金是【 D 】8P162

A.对劳动者必要劳动的报酬

B.对劳动者剩余劳动的报酬

C.对劳动者全部劳动报酬

D.对劳动者超额劳动的报酬

27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 】8P163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单一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C.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制度

273、下列选项中对现阶段我国按劳分配形式理解正确的是【 BCD 】8P163

A.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惟一的分配形式

B.按劳分配还不可能在全社会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来实现

C.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按劳分配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

27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有【 ABCD 】8P164 A.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 C.资产收益和资本的利得 D.提供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

275、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C 】8P164 A.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B.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C.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和资金收入

D.股份合作制企业成员的收入

276.个体劳动者从事工商业等经济活动,依靠自己的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属于( A )8P164 (09.7)

A.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按资分配

27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提供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属于( D )8P165(09.1)

A.按劳分配 B.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7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因是【 ABC 】8P165 A.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公有制具有多种实现形式 D.全民所有制采取国有制

279、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的含义是【 ABC 】8P166

A.否定了平均主义

B.手段是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

C.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D.尽量拉开收入差距

280.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客观必然性是【 ABCD 】8P166 A.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的结果B.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结果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 D.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281.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作用【 ABC 】8P167 A.示范作用B.帮助作用C.带动作用 D.走向两极分化

282.鼓励一部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AC 】8P167

A.必然会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 B.违背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C.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D.会导致资本主义

283.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党的十七大指出( D )8P168(09.1)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84.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 C 】;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 B 】(09.4);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层次是【 A 】8P169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优抚安置285.社会保障体系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 ABC )8P169(09.1) A.促进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B.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C.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经济的运行 D.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

286.当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是【 BCD 】8P171 A.商业保险 B.基本养老 C.基本医疗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8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D 】9P172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依法治国

D.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288、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是【 A 】9P172

A.党的领导

B.人民民主专政

C.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89.我国的国体是【 B 】;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我国的政体是【 A 】9P173(09.1)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9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B )9P173(09.7) A.实行民主集中制 B.人民当家作主 C.一种国家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

300、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是【 CD 】9P173

A.对帝国主义分子实行专政

B.对无产阶级实行民主

C.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

D.对反动派实行专政

301、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范畴包括【 ABCD 】9P174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新产生的社会阶层

30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二者的( ABC )9P174(09.1)

A.性质相同 B.作用、职能相同 C.历史使命相同 D.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相同

30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ABCD 】9P175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是“议行合一”的政治制度

C.既是最高立法机关,又是最高权力机关 D.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30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基础、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是( C )P175(08.10)

A.议行合一 B.民主集中制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人民代表选举制度

30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行使来管理国家。【 ABCD 】9P176 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监督权

306.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 AB )9P176(09.7)A.最高立法机关 B.最高权力机关 C.最高司法机关D.最高行政机关30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C 】;其基本组织形式是【 D 】。9P177 A.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合作制度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08.目前,中国大陆有八个民主党派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B 】9P177 A.执政党 B.参政党 C.在野党 D.反对党。

309、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D 】9P177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融合 D.民族区域自治

310、我国政党制度的本质是【 AC 】9P178 A.团结 B.民主 C.合作 D.协商

311.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 ACD 】9P182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定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312、中共十七大提出我国要建设【 ABCD 】9P182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

313.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就是【 D 】9P182 A.实行民主管理 B.加强农村建设 C.扩大基层民主 D.实行村民自治

314.中共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 B )P182(08.10)

A.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C.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

315、物质文明成果是人类最基础的文明形态,它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 A 】9P182

A.物质基础

B.智力支持

C.文化保障

D.基本保障

316.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领导人是【 C 】9P183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317.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的生命是【 C 】9P183 A.人民平等 B.人民自由 C.人民民主 D.人民幸福

31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保障人民的【 ABCD 】9P184 A.知情权 B.参与权 C.表达权 D.监督权

319、人权通常泛指人身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主要包括【 ABCD 】;9P186 A.生存权 B.经济权 C.政治权 D.文化权

320.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AB )P187(08.10) A.生存权 B.发展权 C.文化权 D.政治权

321.在下列对人权和国家主权二者关系的认识中,正确的说法是( D )9P187(09.7)

A.人权高于主权

B.人权与主权是相互对立的

C.人权是主权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

D.没有主权也就谈不上人权

322.在民主、自由、人权三者关系中,民主所处的地位是( C )9P187(09.4) A.前提B.基础 C.核心D.保障

323.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自由是【 A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是【 B 】9P187 A.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B.尊重和保障人权 C.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 D.无产阶级专政

324、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是在【 A 】9P187

A.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

B. 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C. 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

D.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325.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我国的政治体制,是指与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具体的【 BCD 】9P188 A.政治制度 B.领导制度 C.组织制度 D.工作制度

326.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 ABC 】9P189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是否增强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生活C.生产力是否得到持续发展 D.党的领导是否得到加强和改善

327.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要【 BCD 】9P189 A.分时期B.分步骤C.有领导D.有秩序

328、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AD】9P190A.制度化 B.公开化 C.民主化 D.法制化32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是在【 C 】9P191

A.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

B. 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C.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 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

330.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B )9P192(09.7) A. 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B.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治理国家

C.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D.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331.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BCD 】;其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前提是【 A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B 】

(09.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是【 C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是【 D 】。9P193(09.1)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32.法制是依法治国的【 D 】9P193 A.内容和本质 B.手段和目的 C.表现和形式 D.前提和基础

334、先进文化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 C 】10P195

A.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B.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

C.崇尚和追求先进性

D.反映时代进步潮流

335.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是【 B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 C 】10P196 A.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36.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后,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要大力建设【 D 】10P196

A.大众文化 B.先进文化 C.核心文化 D.和谐文化

337.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坚持( ABCD )10P196

A.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B.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C.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D.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33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加强【 ABCD 】10P196

A.社会公德建设

B.职业道德建设

C.家庭美德建设

D.个人品德建设

33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在于整个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BCD 】10P197 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C.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340、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 B 】10P197 A.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C.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D.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3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 C 】10P197

A.思想道德建设是一致的

B.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一致的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D.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一致的

3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ACD )9P198(09.7)

A.思想道德建设

B.民主法制建设

C.和谐社会建设

D.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4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是(ABCD)10P198(08.10)A、有理想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3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 ABC 】10P198 A.智力支持 B.精神动力 C.思想保证 D.法律依据

34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 ABC 】10P198 A.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B.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使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一致发展

346、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BCD 】10P200 A.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败

B.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服务的问题

C.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D.决定着文化的性质

347.文化要坚持【 ACD 】10P200 A.贴近实际 B.贴近市场 C.贴近生活 D.贴近群众

348、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包括【 ABC 】(09.4),其中关键是【 C 】10P201

A.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B.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C.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 一手抓政治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

349、邓小平提出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是【 ABC 】10P201 A.面向现代化 B.面向世界 C.面向未来 D.面向大众

350、我国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方针是【 CD 】10P201 A.全面继承 B.一概排斥 C.古为今用 D.洋为中用

35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D 】10P201

A.作风建设

B.经济建设

C.组织建设

D.思想文化建设

35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C 】10P202

A.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B.集体主义道德信念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5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其中居于灵魂地位的是(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是( D )。10P202(09.4) (09.7)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35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D 】10P204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C.实现祖国统一

D.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55.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 A 】10P205 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小康社会C.构建和谐社会D.建立和谐社会

356、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 D】10P206 A.思想道德 B.社会公德 C.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民族精神35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B 】10P206

A.爱国主义

B. 改革创新

C.集体主义

D.国际主义

358.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它包含【ABCD】10P206 A.民族意识B.民族心里C.民族品格D.民族气质359、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内容是【 ABCD 】10P206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60.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 ACD 】10P207

A.伟大的抗洪精神 B.“两弹一星”精神 C.抗击“非典”精神 D.青藏铁路精神

36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B 】10P207 A.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B.胡锦涛在2006年3月看望出席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的 C.胡锦涛在党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 D. 胡锦涛在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

362.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性质和方向的是( B ) 10P208(09.1)

A.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B.思想道德建设 C.民主法制建设 D.党的自身建设

36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 B 】10P208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 B.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文化指导问题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

364、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思想道德信念方面出现的问题有【 ABCD 】10P209

A.理想信念模糊

B.价值取向扭曲

C.诚信意识淡薄

D.社会责任感缺乏

365、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D 】10P209 A.文化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物质文明建设 D.思想政治工作36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D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B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 A )为基本要求。10P209(08.10) (09.1)(09.4)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为人民服务

36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提倡集体主义,提倡集体主义就要反对【 D 】10P210

A.个人利益 B.物质利益 C.按劳分配 D.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368、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要【 D 】10P210

A.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B.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69、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 C 】10P210 A.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问题

B.正确对待祖国文化遗产和外国优秀文化成果问题

C.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D.贯彻落实“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问题

370、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 B 】10P211 A.科学 B.教育 C.文化 D.道德

371、教育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 ABCD 】10P211

A.提高民族素质

B.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C.促进经济发展

D.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37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 ABCD 】10P214 A.以改革为动力 B.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 C.以发展为主题

D.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

373、历史上的和谐理论的局限性在于【 ABC 】11P216 A.大多只是停留在一种社会伦理或道德追求的层面上

B.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C.缺少现实的实践基础

D.大多关注于某个阶级或阶层之间的和谐

374.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社会和谐思想的观点有( ABD )11P216(09.7)

A.和为贵

B.兼相爱、爱无差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7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四位一体”包括【 ABCD 】11P218 (09.1)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375.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的是【 D 】11P218 A.毛泽东D.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376.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概念的党的会议是【 C 】11P218

A.十六届二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五中全会

377、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ABCD 】11P218 A.指导思想 B.目标任务 C. 重大部署 D.工作原则

378、具体地说,和谐社会就是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ABCD 】11P219

A.人与自然

B.人与社会

C.人与人之间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379.下列有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BD 】11P219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C.正直诚恳、政治坚定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80.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 B 】11P220 A.污染得到治理,环境得到保护

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C.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D.人类爱护自然

381.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 B 】;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的是【 C 】11P220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六届六中全会

382.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 B 】11P223 A.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问题B.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问题 D.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问题

38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A 】;坚持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B 】;

坚持改革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C 】;坚持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D 】11P223

A.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B. 是工作方针

C.工作动力

D.工作保证

38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B 】;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D 】11P223

A.民主党派

B.中国共产党

C.人民群众

D. 发展

38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加强【 A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D )11P225(08.10)11P224

A.制度建设

B.法制建设

C.文化建设

D. 党的领导

386.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的是【 C 】11P225

A.毛泽东 B.邓小平 C.胡锦涛 D.江泽民

38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 A )11P225(09.4) A.改善民生B.人才强国C.发展教育 D.扩大就业

38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ABCD )11P225(09.4)

A.劳有所得B.病有所医 C.老有所养D.住有所居

389.民生之本是( A )11P226 (09.1) A.就业 B.教育 C.分配 D.医疗

390、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是【 C 】12P228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独立,抵抗侵略

C.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D.抵御外侮,兴我中华

391、毛泽东指出,是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C 】12P228

A.有新兴无产阶级的领导

B.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C.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

D.健全的社会主义法治

392.国家的统一有利于【 ABCD 】12P228 A.社会安定进步 B.社会经济发展 C.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 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9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曾遭到殖民主义的侵略。【 BCD 】12P229 A.英国 B.西班牙 C.荷兰 D.日本

394、台、港、澳问题的性质是【 BD 】12P229

A.都是内政问题

B.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

C.都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D.港澳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395、中国第一大岛是【 A 】12P229 A.台湾岛 B. 香港岛 C. 钓鱼岛 D. 绿岛

396、美国同台湾当局签订,将台湾列入其军事保护伞之下,形成了台湾与大陆长期对峙。【 B 】12P230

A.《共同防卫指针》

B. 《共同防御条约》

C. 《防卫合作协议》

D. 《防卫合作条约》

397.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是在【 A 】12P230 A.1949年3月 B.1950年6月 C.1954年9月 D.1955年5月

398、中国政府被迫暂时搁置解放台湾的准备的历史原因是【 B 】12P230

A.西藏发生武装叛乱

B.朝鲜战争爆发,志愿军入朝参战

C.解放新疆的战役打响了

D.国内实行土改政策

399.美国干涉中国内政,阻扰中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事实有【 ABCD 】12P230

A.发动侵朝战争,同时派兵侵占台湾

B.抛出“台湾地位未定”之说,妄图将台湾分裂出中国

C.与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其军事保护伞之下 D.不断出售先进武器给台湾,助长了台湾分裂势力

400、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政府提出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因是【 AC 】12P230

A. 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B.台湾当局希望与大陆进行对话

C.祖国建设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D.三十六计,和为上计401.1955年5月,全国人大第15次常委会,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B 】12P231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402.1963年周恩来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 C 】12P231(09.4)

A.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D.台湾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403.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 B )12P232(08.10) 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澳门问题D.南海问题

40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对台政策上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B )12P232(09.7) A.首次提出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B.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代替“解放台湾”的思想

C.首次提出将一国两制确定为基本国策

D.首次提出加强经贸往来

405、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在【 C 】12P232 A.1979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4年

406、特别行政区中将来可以保留自己军队的是【 C 】12P232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港澳台都可以

40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前提(或核心)是( A );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A )12P233(08.10) (09.7)

A.一个中国

B.港澳台高度自治

C.国家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408、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关键靠【 D 】12P233

A.美日等发达国家对台湾政策的转变

B.联合国的磋商机制

C.台独分子以民族大义为重,放弃台独政策

D.中国人自己

409.“一国两制”中的一个国家的含义是【 ABCD 】12P233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大陆和台湾属于同一个中国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坚决反对“台独”言行

410.“一国两制”中的两制并存主要是指【 AB 】12P233 A.国家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C.在台湾保持两种社会制度长期不变 D.在台湾保持两党关系长期不变

411、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针对的是【 BC 】12P233

A.台湾同胞

B.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

C.台湾分裂势力搞“台独“图谋的

D.国外反华势力

41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是【 ABCD 】12P234 A.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B.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413、英国强占香港岛是通过【 ACD 】12P235 A.《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414.香港回归祖国的意义是【 ABCD 】12P236 A.标志着中国人民雪洗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 B.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 C.

对澳门回归和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示范作用 D.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作出了新贡献

《中415.被邓小平称赞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

《中英联合声明》 B.

“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的是【 B 】12P236 A.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C.《中葡联合声明》D.《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16.《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 B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 C 】12P236

A.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C.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417、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C 】;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在【 D 】12P236

A.1993年7月1日

B. 1995年7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D. 1999年12月20日

418、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是【C】;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是【D】12P236 A.霍英东 B.马万祺 C.董建华D.何厚铧419、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 B 】12P237 A.中国人民 B.台湾人民 C.世界人民 D.中国政府

420. 1993年4月,使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是【 B 】12P238

A.达成“九二共识”的会议

B.汪辜会谈

C.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的会议

D.提出“一纲四目”的会议

421、1999年,李登辉抛出,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发展。【 C 】12P240

A.否认“九二共识”的立场

B.“一边一国论”

C.“两国论”

D.“在陆威胁论”

422.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的时间是【 B 】12P240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423、制定正确发展战略的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 B 】13P242

A.正确认识国情

B.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

C.正确认识国际形势

D.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4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毛泽东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战略思想有【 B 】13P243(09.4)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划分 C.“一条线”政策 D.世界走向多极化

425.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时,指出和平问题是【 B 】;指出发展问题是【 A 】;指出东西南北核心问题是【 A 】12P244 A.南北问题 B.东西问题 C.南南问题 D.西西问题

426、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时,和平问题是指【 D 】;发展问题是指【 B 】13P244 A.在全世界消除一切战争

B. 经济发展问题

C.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合作

D.在较长时间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

427、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的是【 B 】13P245

A.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B.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论断

C.江泽民提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的结论

D.胡锦涛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的报告

428.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是【 ABCD 】13P245 A.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的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C.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D.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

429.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C )P246(08.10)

A.一极化 B.两极化 C.多极化 D.全球化

430.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 ABCD 】13P247 A.生产的全球化 B.交换的全球化 C.分配的全球化 D.消费的全球化

431、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CD 】13P247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

C.科技革命

D.生产力的发展

432、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加快的原因是【 ABD 】13P247

A.冷战的结束

B.世贸组织的建立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信息技术的发展

433.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 ACD 】13P248

A.平等的全球化 B.平均的全球化 C.共赢的全球化 D.共存的全球化

434.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是【 B 】13P248 A.改革 B.新科技革命 C.发展 D.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435、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AD 】13P249 A. 渴望和平 B.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 D.追求和谐

436.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主要有(ABC )P251(08.10)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D.“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437、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A 】13P251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五项原则 C.反对霸权主义 D.“另起炉灶”

438.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的外交政策是【 D 】13P252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条线

439.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 B 】13P252

A.不结盟运动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440.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被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是在【 B 】13P252

A.1953年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 B.万隆会议 C.亚非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441.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内容是【 ABC 】13P252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442.邓小平提出的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ABCD 】13P253

A.冷静观察、稳住阵脚 B.沉着应付、韬光养晦 C.有所作为、善于守拙 D.决不当头

443、邓小平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 C 】13P253 A.对外开放 B.争取外援 C.争取和平 D.独立自主

444、中国坚定不移地奉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决定的。【 B 】13P254 A.新的国际形势

B.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C.我国周边环境

D.国际社会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445.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第一位的必须是(C )13P254(08.10)

A.世界和平与安宁 B.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C.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D.建设和谐世界

446.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 D 】13P254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447、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中国的发展是的发展。【 ABC 】13P254

A.和平

B.开放

C.合作

D.竞争

448、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BCD 】13P255

A.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449.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途径是【 D 】13P255

A.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倡导不结盟运动 D.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5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A】13P255 A.国家主权平等 B.领土完整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51.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或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D )13P256(09.1) (09.7)

A.宗教问题和领土争端

B.恐怖主义和民族矛盾

C.贫富差距和地区冲突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5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C 】13P256

A. 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

B.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C.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

D.经济军事实力

453.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D )13P256(09.7)

A.取长补短、求同存异

B.为人民服务

C.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54、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是【 AD 】13P256 A.平等对话 B.互利合作 C.共同繁荣 D.协商和谈判

455.和谐世界应该是【 ABCD 】13P257 A.民主的世界 B.和睦的世界 C.公正的世界 D.包容的世界

456、新安全观的核心是【 ABCD 】13P257 A.互信 B.互利 C.平等 D.协作

45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 AB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是【 A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B )14P259 (08.10) (09.7)

A.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 新的社会阶层

45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BCD 】14P260

A.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B.队伍迅速壮大

C.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岗位流动加快

459.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是【 ABD 】14P261 A.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开拓者B.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 C.加强党的建设 D.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主力军

460.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有( ABC ),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4P261(09.7)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

D.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46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是【 D 】14P264 A.民族团结 B.加强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 D.统一战线

46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以【 A 】14P265 A.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 B. 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政治基础的

C. 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政治基础的

D.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政治基础的

462. 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 C )14P265(09.7)

A.各民主党派团结的问题

B.祖国统一的问题

C.党的领导问题

D.现代化建设的问题

463.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的方针是【 ABCD 】14P266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464、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B 】14P266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 B.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C.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D.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464.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 】14P266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46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是【 ABC 】;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 A 】;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B 】;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 C 】14P267

A. 民族平等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 民族团结

D. 民族自治

466、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BC】14P267 A.民族平等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C.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467、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存在的宗教问题,就是要充分认识到【 ABCD 】14P267

A.我国的基本国情

B.宗教存在的长期性

C.宗教问题的群众性

D.宗教问题的复杂性

468、我国的宗教政策是【 A 】14P268 A.宗教信仰自由 B.政教分离 C.独立自主自办 D.依法管理

469.中国共产党性质是【 ABCD 】14P268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党

47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 B 】14P268 A.民族团结 B.党的领导 C.统一战线 D.多党合作

471、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方针政策都以为最高衡量标准。【 A 】14P269 A.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是否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是否能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D.是否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472、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在于【 C 】14P269 A.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B.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

D.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473、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B 】(08.10)14P269 A.代表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474、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利益有【ABC】14P270A.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 B.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 C.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D.全体党员的利益475、中国近现代史充分证明【 ABCD 】14P270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C.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476、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主要体现在【 BCD 】14P270

A.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77.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 B 】14P271 A.加强党的领导 B.改善党的领导 C.统一党的领导 D.服从党的领导

478、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 D 】14P273 A.统一战线 B.民族团结 C.思想政治工作 D.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479.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D】;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是【C】14P273A.决策失误 B.脱离实际 C.脱离群众 D.密切联系群众480、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要【 ABC 】14P273

A.紧密地联系群众

B.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

C.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

D.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81、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于【 ABCD 】14P274

A.顺民意

B.谋民利

C.得民心

D.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482、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是【 C 】14P274 A.政党制度 B.党的理论 C.人心向背 D.政权结构

483、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 C 】14P274 A.执政地位 B.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人民群众 D.统一战线

484. 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D )P275(09.7) A.大力发展生产力 B.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C.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85、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是【 AD 】14P276 A.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不断解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C.不断改善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D.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486.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要把党建设成为【 ABCD 】14P277 A.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C.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政党

D.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487.胡锦涛明确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是在【 D 】14P277 A.党的十六大 B.十六届二中全会 C.十六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七大

488.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是加强党的( D )14P277(09.1)

A.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B.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C.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D.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489、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是【 C 】14P278 A.先进性建设 B.思想建设 C.执政能力建设 D.组织建设490.中共制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会议是【 C 】14P278

A.十六届二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五中全会

49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 C 】14P279 A.无私利性 B.进步性 C.先进性 D.革命性

492.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是(BCD )P279(08.10) A.公平执政B.科学执政C.民主执政D.依法执政

493.加强党的建设应包括【ABD】;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是【A】14P280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经济建设D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494.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 D 】14P281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保持党的先进性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95.党的十七大提出党的建设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其重点是( D )14P281(09.4)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B.坚定理想信念C.健全民主集中制 D.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496、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最根本的是【 ABCD 】14P281 A.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着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全党

C.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D.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品格

497、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应着力【 ABC 】14P281 A.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

B.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C.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D.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498、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系【 ABC 】14P281 A.党的形象 B.人心向背 C.党的生命 D.党的作用

499、加强反腐倡谦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是【 ABCD 】14P281 A.标本兼治 B.综合治理 C.惩防并举 D.注重预防

三、简答论述题(也可以作多选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共同的显著特点是什么?(1P3-6)答:(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共同的显著特点是:○1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所凝结的丰硕成果,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这些理论成果在内容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又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3这些理论成果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国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1P6-8)答:①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简述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P9)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P11-15)答:(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09.7):○1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理论。P12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为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永远是中国前进的旗帜。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引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

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P15-19)答:(1)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P17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09.4论):①它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②它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③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集中概括)、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P20-25)答:(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7.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指导意义和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P25-31)答:(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08.10):①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④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

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2)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②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

(3)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①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②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③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④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8.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什么? 2P35 (09.1) 答: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2P36)答:(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研究中国实际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2)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3)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认识事物,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这一过程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

10.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2P40)答:(1)是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2)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3)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探索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强大的思想武器。(4)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11.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做到实事求是?2P42(09.4)答:(1)解放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怎样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2P43)○1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基础。○2创新必须同实际紧密结合,在新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2)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P43-45(08.10论)答:高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坚定不移”:(1)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2)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3)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4)必须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2.毛泽东阐明的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3P51(09.1)(09.4) 答:(1)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2)二者的相互关系是: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1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3P48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集中表述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领导。(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经验是什么?3P57答:(1)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2)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3)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5)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意义?3P59 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伟大实践并取得了胜利。(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下,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前提。

1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深远意义。(3P66)答: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制度条件;②它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③它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④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17.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的特点。(4P76-79)(09.1 )答:(1)社会主义的本质(09.7):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的显著特点:①在本质和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②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③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最终目标;④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18.为什么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P80-81)答:(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4)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19.试述发展才是硬道理。(论或简)(4P82-85)答:发展才是硬道理贯穿邓小平的全部理论之中,因为:①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1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 一、选择题 1、英国殖民主义者宣布占领香港的时间是(B)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60年 2、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强行占领澳门半岛的时间是(B) A.1845年 B.1849年 C.1851年 D.1887年 3、清朝政府同英国政府签订的租借“新界”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D.《天津条约》 4、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港澳台问题 6、“一国两制”的前提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标志着香港进入回归前过渡时期的重要文件是(B) A.《中英北京条约》 B.《中英联合声明》 C.《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8、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 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9、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C) A.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C.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D.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10、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A) A.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B.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C.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8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8 第八章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 一、选择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发展的核心问题是(B)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军事问题 D.外交问题 2、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方向是(D) A.单极化 B.两极化 C.三极化 D.多极化 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A)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4、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5、1988年我国决定建立(C) A.四个经济特区 B.十四个沿海城市经济开放区

C.海南经济特区 D.上海浦东开发区 6、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 A.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B.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C.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D.西方国家的“西化”与“分化”政策 7、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D)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B.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 C.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关系 D.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8、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B) A.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B.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C.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 D.社会、经济全球化 9、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A)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运动 C.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0、我国对外贸易的关键是(C) A.引进先进技术 B.吸收外资 C.扩大出口 D.扩大进口 11、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是(B)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4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4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1、简述新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特点和基本任务。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特点和基本任务是: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战线。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是:具有空前的广泛性,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2、为什么说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够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5)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组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三个代表”的内涵: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4)“三个代表”三者之间的关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5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1-4 一、选择题 1、邓小平指出,全党和全国的工作中心是(A) A.经济建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实现共同富裕 2、重新强调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D)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3、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B)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阶段 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 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 D.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5、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是(A)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实行依法治国 D.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6、党的十三大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D.基本政策 7、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 A.革命 B.改革 C.阶级斗争 D.无产阶级专政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促进效率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9、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发展公有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3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3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一、选择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A) A.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B.工人、农民和私营企业主 C.工人、知识分子和个体劳动者 D.工人、农民和个体劳动者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C) A.各民族团结、发展、平等 B.各民族互助、团结、发展 C.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D.各民族融合、促进、团结 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 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 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C.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发展 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和谐 4、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C) A.地方自治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基层民主制度 5、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D)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B.宗教信仰不同 C.意识形态差异的矛盾 D.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 6、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A) A.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基础上 C.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上 D.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上 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C)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政治联盟性质的 C.社会主义性质的 D.人民民主性质的 8、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B) A.政治协商和工作监督 B.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C.政治协商和法律监督 D.政治协商和舆论监督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 A.社会主义道路 B.无产阶级专政 C.共产党的领导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B) 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纲领决定的 D.党的路线决定的 11、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A) A.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B.组织建设放在首位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13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第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第三,社会主义应该搞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是:①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属性,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手段,而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②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③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极大地推动经济改革,推动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它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渐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3、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是什么?手段有哪些? (1)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一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是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实现充分就业。 三是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计划,促进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 四是采取各种措施,既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又防止经济过热,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是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主要有: 一是经济计划,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它是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 二是经济手段,指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经济手段是通过具体的经济政策来实施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和汇率政策等。 三是法律手段,指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规范调整经济的统称。 四是必要的行政手段,指通过国家机关实施的,以行政方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方法。行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5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 5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一、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D A.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B. 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A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是 (D A. 无产阶级专政 B. 劳动者成为国家主人 C. 按劳分配 D. 社会主义公有制 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A A. 生产力状况 B. 资金短缺 C. 就业压力 D. 市场经济的存在 5、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A. 公有制经济 B. 股份制经济

C. 国有经济 D. 集体经济 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C A. 集体经济 B. 国有经济 C. 公有制 D.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C.“ 三改一加强” D.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8、我国现阶段农业集体经济的基本的经营体制是 (A A.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B. 土地集中适度规模经营 C. 集体管理、个体经营 D. 股份合作制经营 9、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A A. 生产力的状况 B. 经济短缺 C. 就业压力 D. 市场经济的存在 9、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C A. 资本的占有形式 B. 资本的运行方式

2021年自考“毛邓三”知识点总结

自考“毛邓三”知识点总结 1、毛邓三考试名词 1.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 2."三个代表"、 3.科学发展观、 4.解放思想、 5.实事求是、 6.与时俱进、 7.求真务实、 8.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9.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重要矛盾、10.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重要任务、1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三大法宝)、12.新民主主义基本大纲、13.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14.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15.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前程、16.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17.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18.和平赎买、19.国家资本主义、20.社会主义本质论断、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2.社会主义主线矛盾和主线任务、23.小康社会 2、选取题型重点----基本理论事实知识 1.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这个概念是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由毛泽东所作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初次提出来; 2.毛泽东思想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问题,邓小平理论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是"建设一种什么样党\如何建设党"问题;科学发展观主题是"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问题; 3.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理论成果至今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集中概括(科学内涵)是:"三个代表"; 5."三个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定\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先进文化迈进方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广大人民主线利益. 6.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规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理论成果精髓是:实事求是; 8.党思想路线,简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由于"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核心; 9.毛泽东在<改造咱们学习>一文中,赋予"实事求是"这个成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思想内涵,成了一种包括唯物论\结识论和辩证法思想哲学命题,成了科学世界观和办法论. 10.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查真理和发展真理. 11.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体现了时代精神,解放思想\与时惧进\求真务实等都是对其时代精神体现.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8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D) A.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B.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A)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是(D) A.无产阶级专政 B.劳动者成为国家主人 C.按劳分配 D.社会主义公有制 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A) A.生产力状况 B.资金短缺 C.就业压力 D.市场经济的存在 5、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 A.公有制经济 B.股份制经济 C.国有经济 D.集体经济 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C) A.集体经济 B.国有经济 C.公有制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C.“三改一加强” D.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8、我国现阶段农业集体经济的基本的经营体制是(A) A.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B.土地集中适度规模经营 C.集体管理、个体经营 D.股份合作制经营 9、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根本原因是(A) A.生产力的状况 B.经济短缺 C.就业压力 D.市场经济的存在 9、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C) A.资本的占有形式 B.资本的运行方式 C.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资本的生产方式 10、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股份公司形式,是因为股份公司(C)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2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1、简述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基本内容是: (1)“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点: ①“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③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港、澳设置特别行政区。 ④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至少50年不变,50年以后更没有变的必要。 2、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意味着放弃使用武力。 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们坚持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因为: (1)坚持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党

和中央政府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既定方针。现在,香港和澳门已顺利回归祖国。在台湾问题上,能否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和平统一,这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 (2)我们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即使使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还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3)我们在坚持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的前提下,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4)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从根本上说,是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的。如果不以武力为后盾,和平统一祖国就可能成为泡影。 四、论述题 1、试述“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 (1)“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允许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长期存在;社会主义国家既可以为作为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也允许和保护一定地区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9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简答题 1、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是: (1)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少数确实具备条件的土方可以在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和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要从农村经济现状和发展要求出发,继续完善扼制结构,在积极发慌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的发展。 (3)农民采用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形式,兴办经济实体,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积极扶持,正确引导,逐步完善。 2、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 (1)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经济,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投资形成法人财产,由企业法人进行经营的企业。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分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②根据公有制经济的产业性质、规模大小等特点寻找和发展多样化的实现形式,有利于筹集、扩充资本金,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3、简述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是: 答: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是: (1)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我国生产力的现状是总体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层次比较多,与这种社会化程度差别很大的、不同层次的生产力相适应,客观上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大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3)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是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格局,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0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主要目标和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主要目标和基本内容如下: (1)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3)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今后的主要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2、如何理解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答: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这是因为: (1)教育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是一个民族发展和振兴的最根本的事业。 (2)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智力基础。发展教育是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发展创新、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由之路。 (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还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都离不开教育。因此,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4)我国是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要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是: (1)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重在建设、繁荣学术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为什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因为: (1)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以物为对象,而是主要以人为对象。它引导人们自觉地改造和丰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模拟题3 Part Ⅱ Reading Comprehension (30 minutes 30%) Directions:In this part there are four passages.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ome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are required to decide on the choice that best answers the question or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Passage 1 Questions 21 to 2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Successful innovations have driven many older technologies to extinction and have resulted in higher productivity, greater consumption of energy, increased demand for raw materials, accelerated flow of materials through the economy and increased quantities of metals and other substances in use each person.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bounds with examples. In 1870, horses and mules were the prime source of power on U.S. farms. One horse or mule was required to support four human beings—a ratio that remained almost constant for many decades. At that time, had a national commission been asked to forecast the population for 1970, its answer probably would have depended on whether its consultants were of an economic or technological turn of mind. Had they been “economists”, they would probably have projected the 1970 horse or mule population to be more than 50 million. Had they been “technologists”, they would have recognized that the power of steam had already been harnessed to industry and to land and ocean transport. They would have recognized further that it would be the prime source of power on the farm. It would have been difficult for them to avoi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horse and mule population would decline rapidly. 21. A.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supplied most of the power on U.S. farms in 1870? A. Animals. B. Humans. C. Engines. D. Water. 2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by the author as a consequence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A. Older technologies die away. B. The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 C. Overall productivity increases. D. More raw materials become necessary. 23.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by 1870 . A. technology began to be more economical B. the steam engine had been invented C. the U.S. horse population was about 10 million D. a national commission on agriculture had been established 24.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economists” would . A. plan the economy through yearly forecasts B. consult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economy C. value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farm animals D. fail to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25. 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changes brought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 He is excited about them.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11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11 第十一章“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 一、选择题 1、英国殖民主义者宣布占领香港的时间是(B)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60年 2、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强行占领澳门半岛的时间是(B) A.1845年 B.1849年 C.1851年 D.1887年 3、清朝政府同英国政府签订的租借“新界”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D.《天津条约》 4、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港澳台问题 6、“一国两制”的前提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标志着香港进入回归前过渡时期的重要文件是(B) A.《中英北京条约》 B.《中英联合声明》 C.《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8、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 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9、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C) A.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C.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D.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10、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A) A.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B.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C.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D.中国抵御外敌的彻底胜利 1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C) A.实行三通 B.和平共处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求同存异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6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二、辨析题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即改革开放,将把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1)这次改革实质上是一次革命,因为: ①改革也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革命。 ②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非社会主义中通常的一般性变革,要把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因此,从解放生产力,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建构的深刻性、广泛性,从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中国的又一场革命。 ④这种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一个阶级****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也绝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党领导下对原有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①社会主义社会也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②这一过程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逐步完成的。 ③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完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正确。 三、简答题 1、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什么?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贯彻这一方针,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 (1)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2)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生产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3)稳定是前提。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社会的稳定。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一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以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17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 一、选择题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C) A.依法治国 B.权力制衡 C.人民当家做主 D.多党合作 2、我国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范围扩大到(C) A.村一级 B.市一级 C.县一级 D.乡一级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B) A.基本政策 B.基本方略 C.基本方针 D.基本方法 4、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加强法制教育 5、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B)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C.依法治国的目标 D.社会稳定的大局 6、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A) A.制度化、法律化 B.合理化、制度化 C.法律化、科学化 D.制度化、有序化 7、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C) A.主要基础 B.主要内容 C.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D.性质 8、民主首先是(A) A.一种国家制度 B.人民的自由 C.阶级斗争的工具 D.人类追求的目标 9、“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D) A.民主是手段 B.民主是目的 C.民主是国体,但不是政体 D.民主是指一种国家的制度 1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 A.人民民主专政 B.多党合作制 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 1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A) A.无产阶级专政 B.共产党专政 C.民族资产阶级专政 D.工农联盟专政 12、我国的国体是(B)

毛邓三概论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知识点() “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 一、选择题 1.英国殖民主义者宣布占领香港的时间是(B)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60年 2.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强行占领澳门半岛的时间是(B) A.1845年 B.1849年 C.1851年 D.1887年

3.清朝政府同英国政府签订的租借“新界”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D.《天津条约》 4.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港澳台问题 6.“一国两制”的前提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标志着香港进入回归前过渡时期的重要文件是(B) A.《中英北京条约》 B.《中英联合声明》 C.《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8.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 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9.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C) A.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C.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D.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10.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A) A.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B.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C.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D.中国抵御外敌的彻底胜利 1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C) A.实行三通 B.和平共处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求同存异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汇总

毛邓答案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P4 -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容?P31 - 科学发展,第一是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实事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容?P41 -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

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45 -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