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会计学笔记

基础会计学笔记

基础会计学笔记
基础会计学笔记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单位经济情况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特点: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所反映的数据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完整性;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4.会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三、会计的职能:1.基本职能:核算/反映与监督/控制;2.会计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提高重新分化组合(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职能)

四、会计的对象: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一)企业的会计对象内容及资金运动表现

1.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一个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资产总值和权益总值,表现为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内容反映在企业

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是企业资金的占用;权益是对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资金的来源,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资金的循环和周转,是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各个阶段不断转变形态的结果,表现为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

在利润表中。【生产企业:资金循环&资金周转;商品流通企业:购进和销售两个阶段,货币→商品→货币】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家立法机关和检查机关)会计对象的内容

1.会计对象:再生产过程中的预算资金收支

2.静态表现:预算资金的使用和来源

3.动态表现:经费收支和结余

4.会计对象的内容:各类事业单位在资金收支过程中的各项收入、支出和结余,以及在资金运动中所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预算会计收支和经营资金循环)

五、会计的任务:1.加强会计核算,真实正确地提供会计信息;2.严格会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控制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3.加强企业目标的考核与分析,发挥会计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4.预测经济前景、预测经营决策

六、会计法规:

(一)《会计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5;1993、1999。目的: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和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A.会计核算

B.会计监督内容:原始凭证、财产物资、财务收支

C.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D.法律责任

(二)企业会计准则(国务院/财政部)1992.11颁布、1993.7.1执行

A.基本会计准则

a.会计基本前提/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b.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B.具体会计准则

(三)企业会计制度(略)

七、会计核算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报告

8.会计资料分析利用

八、会计工作组织

(一)会计机构:组织处理会计工作的职能机构

(二)会计人员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一、资金平衡原理资金平衡关系:资金使用=资金来源

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会计要素的构成

(一)企业:资负所;收费利行政事业单位:资负净资产;收入支出

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确认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应承担的义务,如购货的应付账款、借入的款项等)根据偿债能力/流动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3.所有者权益:企业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来源:投入的资本/股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4.收入:确认条件a.由日常活动形成b.经济利益总流入

5.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二)行政事业单位

三、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四、会计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方式。

五、会计科目: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基本原则: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保持会计体系的完整和统一;统一编号;名称力求简明扼要,内容真切。(二)分类

=反映的经济内容=

1.资产类: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2.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

3.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4.损(费用)益(收入)类: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5.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

=隶属关系=

一级科目-二级明细科目-三级明细科目

原材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材料品种、类别)

六、会计科目名称(见上)

七、会计账户的结构

(一)1.会计科目 2.日期和凭证号数 3.摘要(经济业务的内容) 4.增加额减少额 5.余额

(二)资产类账户:增→借方、减→贷方、余→借方

负和所:减少→借方、增加→贷方、余额→贷方

八、会计账户

内容: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

平行登记:同时间同方向同金额

九、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科目是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科目的具体运用,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

区别:科目本身没有结构,账户有。科目还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十、会计账户对单位经济业务的归类和记录

十一、借贷记账法

(一)基本内容

1.“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2.记账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3.按记账规则进行试算平衡

4.可设置和运用双重性质的账户(待处理财产损益、清算资金往来等)

(二)运用

1.编制会计分录(会计科目、记账符号、变动金额)

2.过账

第三章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核算

第一节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的意义和内容

一、意义:及时正确地提供反映实际生产经营过程的情况

二、内容:采购、生产、销售过程以及资金的投入、调整、退出等经济活动

三、成本计算的意义:P.73

四、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

1.按规定的成本内容进行确认和计量

2.划清支出和费用、费用和成本的界限

3.按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计算

五、成本计算的内容和程序

1.确定对象

2.划分成本计算期

3.确定成本项目

4.准确归集和分配各种生产费用

5.健全成本计算原始记录

第二节资金筹集核算

一、主要账户

(一)“银行存款”@资产类

(二)“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类

贷:实际收到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的现金、银行存款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材料物资等实物或无形资产;

借:投资者收回的资本

余: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总额

(三)“短期借款”@负债类期限为一年及以下

(四)“长期借款”@负债类

(五)“固定资产”@资产类

(六)“工程物资”@资产类明细:专用材料专用设备工器具

二、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一)投入资金的核算

(二)借入资金的核算

第二节采购过程核算

一、设置的主要账户

(一)“材料采购”@资产类余额位置不定

(二)“材料成本差异”@资产类(不考)

(三)“在途物资”@资产类

(四)“原材料”@资产类

(五)“应付账款”@负债类

(六)“预付账款”@资产类(双重性质的账户)

(七)“应付票据”@负债类(商业汇票_最长不超6个月)

(八)“应交税费”@负债类应交增值税(一般17.13.10;小规模3%,且不抵扣进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金等

(九)“库存现金”@资产类

二、材料采购成本计算

(一)内容:买价、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购入材料应负担的税金和其他费用

第四节生产过程核算

一、设置的主要账户

入库的产成品及自制半成品;明细: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二)“制造费用”@成本类(一般没有余额,季节性生产企业可能有余额)借方: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管理人员薪酬固定资产折旧办公费水电费季节性停工损失等

(三)“库存商品”@资产类借方:已经生产完工验收入库的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贷方:登记结转已经出售的各种商品的销售成本(四)“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类

(五)“累计折旧”@资产类(固定资产的抵减账户,用来核算固定资产因磨损而减少的价值) 借方:处置固定资产,结转累计折旧减少;贷方:按期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二、生产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车间领用制造产品的原材料投入生产;计算和分配职工薪酬;从银行提取现金发放工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成本;产品完工后结转产品实际生产成本,等等。

三、产品制造成本计算:按照生产的各种产品,归集和分配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并按成本项目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产品制造成本的内容1.劳动资料耗费的费用: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2.劳动对象耗费的费用: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3.活劳动耗费的费用:职工工资、福利费;4.其他费用支出

第五节销售过程和利润核算

一、销售过程的核算

主要任务:准确核算产品销售收入,核算与监督销售货款结算情况,准确计算营业税金及附加,确定销售业务成果

(一)需要设置的主要账户

1.“主营业务收入”@损益类结转后应无余额。借方:期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数;贷方:已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的收入

2.“主营业务成本”@损益类借方:本期销售各种产品、提供劳务计算的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贷方:期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数

3.“销售费用”@损益类(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商品维修费……)

4.“营业税金及附加”@损益类(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等)

5.“应收账款”@资产类

(二)主要经济业务

销售产品办理结算收回货款支付费用计算营业税金及附加

二、利润的计算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核算的任务:准确核算企业利润,并按规定进行利润分配

(一)利润核算需设置的主要账户

1.“其他业务收入”@损益类(销售材料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商品以及用材料进行非货币交换或债务重组等)

2.“其他业务成本”@损益类(销售材料成本提供劳务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费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等)

3.“管理费用”@损益类(开办费董事会费工会经费咨询费聘请中介机构费业务招待费诉讼费房产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4.“财务费用”@损益类(利息支出汇兑损益及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和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5.“营业外收入”@损益类(非流动财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转增利得……)

6.“营业外支出”@损益类

7.“投资收益”@……

8.“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类

9.“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类

10.“盈余公积”@所有者权益类

一、主要账户的设置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类

(二)“长期股权投资”@资产类

(三)“固定资产清理”@资产类(考之) 余额:清理净收益P.107

二、资金调整和退出的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一)归还借款

(二)固定资产处置

(三)对外投资

(四)职工福利费支出

(五)上交税费

第四章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

第一节主要经营过程和需要设置的主要账户

一、主要经营过程即商品流转过程。商品流转是指工农业产品通过买卖方式,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商品购进&商品销售

二、需设置的主要账户

(一)“在途物资”@资产类

(二)“库存商品”@资产类

(三)“商品进销差价”@资产类

(四)“销售费用”@损益类

第二节批发商品核算

一、核算方法

(一)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方法

(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方法

二、批发商品购进的核算

批发商品的流转过程包括商品购进销售和储存。商品购进是商品流转的起点。

三、批发商品销售的核算

四、批发商品的销售成本计算(一)顺算成本法(二)倒算成本法

第三节零售商品核算

………………………………

第六章会计凭证

第一节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一、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须填制会计凭证。会计凭证上记录着经济业务活动发生的时间、内容(数量金额完成情况)。通过对会计凭证的认真填制和严格审核,保证经济业务如实地反映在会计凭证上。

二、发挥会计监督作用(检查和监督经济业务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

三、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明确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在办理经济业务中的责任,控制经济运行)

第二节会计凭证的种类

一、原始凭证: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编制的、载明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

取得的“收据”等)&自制(本单位内部具体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业务时所填制的原始凭证,材料单领料单销货发票产品入库单)

(二)按用途分类:通知凭证(要求指示或命令企业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罚款通知书付款通知单银行进账单等) 执行凭证(证明某项经济业务已经完成的原始凭证,销货发票收料单领料单等) 计算凭证(对已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计算而编制的原始凭证,产品成本计算单制造费用分配表工资计算表等)

(三)填制手续:一次凭证(现金收据发货票等反映一笔经济业务或同时反映若干同类经济业务的内容。外来原始凭证一般均属于一次凭证)累计凭证(一定时期内记载同类重复发生的经济业务并在一张凭证中多次填制才能完成的原始凭证,一般为自制原始凭证。Eg.限额领料单)

(四)格式:通用凭证(全国统一使用的银行承兑汇票某一地区统一印制的收款收据)&专用凭证(一些单位具有特定内容和专门用途的原始凭证。如,产品入库单差旅费报销单等)

##原始凭证汇总表

二、记账凭证=分录凭证=记账凭单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是登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的依据。

(一)按记账凭证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收款凭证·现金和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记账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其他转账业务

(二)用途分类:分录凭证·直接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载明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和金额的凭证汇总凭证·对分录凭证加以汇总,据以登记分类账的记账凭证,如记账凭证汇总表汇总收款凭证等联合凭证·既有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的内容,同时具备记账凭证内容的凭证

(三)编制方式分类:⊙单式记账凭证·每张凭证上只填列一个账户名称,而对应账户的名称仅作参考,不据以记账的凭证。借项记账凭证贷项记账凭证优点:内容单一,便于记账工作的分工,也便于按科目汇总,并可加速凭证的传递;缺点:凭证张数多,内容分散,故需加强凭证的复核、装订和保管工作。⊙复式记账凭证:在每张凭证上填列一笔会计分录的全部账户名称的凭证。优点:完整地反映一笔经济业务的全貌,即能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全部账户及其对应关系,且填写方便,附件集中,便于凭证的分析和审核;缺点:不便于分工记账,也不便于科目汇总。

第三节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原始凭证的名称2.填制凭证的日期和凭证的号码3.填制凭证单位的名称或填制人的姓名4.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计量单位、单价和金额5.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6.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7.原始凭证的附件

二、填制之 1.真实可靠、手续完备2.内容完整、书写清楚3.连续编号、及时填制

三、审核之 1.合法、合理性审核2.合规性审核

第四节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一、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1.名称2.日期和编号3.会计科目、借贷方向和金额(即会计分录)4.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5.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6.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等签名或盖章。此外,收款和付款凭证还需有出纳人员的签章。

二、填制时的要求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填写及时书写清楚1.准确填写会计分录2.各种记账凭证的使用格式应相对稳定3.摘要要简明扼要字迹清楚4.应附有原始凭证,并注明张数5.必须有填制人员审核人员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签章

三、记账凭证的填制

(一)单式记账凭证的填制

(二)复式记账凭证的填制

(三)汇总凭证的填制

四、记账凭证的审核

第五节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一、传递合理的传递程序传递时间传递过程的衔接手续

二、保管 1.记账凭证等按顺序编号,定期(每天每5天每旬每月)装订成册,加封面封底注明单位名称凭证种类所属年月和起讫日期起讫号码凭证张数等 2.对一些性质相同数量很多或各种随时需要查阅的原始凭证“附件另订” 3.经济合同重要的涉外文件,应另编目录,单独登记保管 4.……

第七章会计账簿

第一节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一、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的意义 1.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合理使用资金提供资料2.为计算财务成果、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依据3.为开展财务分析和会计检查提供依据

二、会计账簿的种类

(一)用途分类 1.总账2.明细账【分类账】3.序时账(日记账)4.辅助账(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应收票据等)

(二)外表形式分类 1.订本账-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总分类账(不足:不便于根据记账增减账页)2.活页账(易丢失和被抽换)3.卡片账-固定资产明细账低值易耗品明细账

第二节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一、日记账 1.普通日记账:借方金额贷方金额两栏,无余额2.特种日记账a.现金日记账-收入付出结余三栏;现金收入日记账-多栏式

b.银行存款日记账-三栏式、多栏式

c.转账日记账

二、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

(一)总分类账-一般为三栏式

(二)明细分类账1.三栏式明细分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2.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原材料库存商品等3.多栏式明细分类账4.平行式明细分类账/横线登机式明细分类账

第三节会计账簿的规则

一、启用规则扉页填制账簿启用表和经管账簿人员一览表等等

二、记账规则 1.准确性;2.登记完毕-“过账”栏√3.钢笔和蓝黑墨水4.事先编好页码5.“摘要”栏要简明扼要6.每一账页登记完毕,应在最末一行加本页发生额及余额……7.发生错误,按照规定修改

三、更正错账规则: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冲转第*号凭证多计数”补充登记法“补记第*号凭证少计数”

四、账簿的更换和保管规则

第四节对账和结账

一、对账: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物核对账款核对

二、结账

第八章财务处理程序

第一节账务处理程序的含义和要求

(一)

(二)合理组织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

1.2.3. 了解之

(三)基本账务处理程序模式

填会计凭证登记账编会计报表

第二节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考之)

特点: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优点:程序简单明了,总分类账能够详细反映经济业务的情况

缺点: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不便分工

适用范围:规模小,业务少的单位

流程图:P.206图

#编制报表的依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考之)

第三节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特点: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然后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优点:可以反映账户对应关系,简化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和记账凭证整理归类

缺点:增加汇总记账凭证工作,工作量大

适用范围: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企业

流程图:P208图

汇总收款凭证:根据现金银行存款的收款凭证分别以现金银行存款账户借方设置,并按相应的贷方账户汇总。P208图

汇总转账凭证:一贷一借或一贷多借P209图

第四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特点:是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优点:简化登记总账的次数

缺点:不能反映账户对应关系,不变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适用范围:经济业务较多的企业

第五节、第六节,不考之

第九章

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一、财产清查的概念通过对实物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的核对,查明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实有数和账面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

二、意义:1.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2.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3.挖掘财产物资潜力,提高物资利用率;4.保证财经纪律和结算纪律的执行

三、分类

(一)按清查范围:

1.全面清查:对所有的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盘点与核对。年终决算,企业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前,企业股份制改制前,企业开展全面资产评估,清产核资前,单位主要领导调离工作前情况下进行全面清查。(多选)

2.局部清查:对财产中某些重点部分进行清查,内容:货币资金、存货等流动性大的资产。特点:范围小、内容多、时间短、工作量小、但专业性强。(多选)适用:对库存现金的清查,应在每日终了时由出纳人员盘点清查;银行存款是一月一次;存货需有计划。有重点的抽查,至少每月一次;债权债务至少每年一至二次。

(二)按清查时间分类

1.定期清查:在规定时间内所进行的财产清查。局部、全面清查都可以。定期一般为:年末季末月末。

2.不定期清查(临时清查):大多为局部清查。情况:更换出纳;更换库管;发生自然灾害;发生营私舞弊、盗窃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准备工作

二、一般程序

1.建立清查小组

2.组织学习清查政策,掌握有关法律法规

3.确定清查范围明确任务

4.制定清查方案

5.先清查数量,再认定质量

6.填制盘存清单

7.填写清查报告

三、财产物资盘存制度:日常会计核算中采用什么方式来确定财产物资账面结存数的制度P.224

1.永续盘存制(账面盘存制)平时对单位各项财产物资分别设置明细账

2.实地盘存制:平时根据有关会计凭证,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或一定时期可根据期末盘点财产物资的结存数,……

四、财产物资清查的方法

(二)库存现金的清查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有价证券:国库券其他金融机构

(三)银行存款的清查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数与开户银行送来的银行对账单

未达账项: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考试应用题)

(四)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外调核查法

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处理

财产清查核算需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方待处理财产损溢贷方

盘亏数盘盈数

转销的盘盈数转销的盘亏数

期末余额:未处理的盘亏数余额:未处理的盘盈数

会计分录模型

一、财产盘盈

审批前借:原材料

库存现金

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审批后

二、财产盘亏

审批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原材料

审批后借: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支出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盘亏处理

1.定额内损耗管理费用

2.管理人员过失其他应收款

3.非常损失营业外支出

三、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1.提取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

2.核销坏账时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

第十章财务报告

第一节企业财务报告的含义和作用

一、定义

二、对财务会计报告定义的理解资产负债表【静态时点】、利润表【动态时期】、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年报】

三、作用资负表【财务状况】利润表【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四、种类时间:年度/中期(短于一年=月度季度半年度)

五、构成会计报表(提供会计信息的表格)&附注(对报表信息的详细说明)

六、编制之的基本要求质量要求:可靠性/客观性=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如实反映会计信息;时间要求:及时性=及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不可提前或推后;形式要求:依次编订页次加具封面(企业名称统一代码组织形式所在地址所属期间企业负责人)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其他:1.报告之前应进行财产清查2.采用统一规定的格式及时编报表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一、含义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二、构成表首(报表名称、填制的日期、编制单位的名称、计量单位、“编号”-已有)&正表

基础会计学的复习笔记(doc 7页)

基础会计学的复习笔记(doc 7页)

期收入相配比的各项费用数。期末如果有贷方余额,表示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为企业本期实现的净利润,若出现借方余额,则表示本期费用支出大于收入差额为本期发生的亏损总额。 3.年末结转。年末,本年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都要结转记入利润分配账户,结转后财务成果账户没有余额。 十、调整账户 1.调整账户:是用来调整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而设置的账户。 2.分类: 调整账户按其调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备抵账户、附加账户和备抵附加账户三类。 ㈠备抵账户也叫做备抵调整账户。 ⑴备抵账户的定义。备抵账户是用来递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⑵备抵调整账户的调整方式。调整公式: 被调整账户余额-调整账户的余额=被调

整账户的实际余额。 ⑶备抵账户的特点。被调整账户余额与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是在相反的方向,如果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借方,则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在贷方。反之,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贷方,则备抵调整账户的余额一定在借方。 备抵账户按照被调整账户的性质又可以分为资产备抵账户和权益备抵账户两类: ①资产备抵账户是用来递减某一资产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该项资产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属于资产备抵,还有坏账准备账户,它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②权益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某一权益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该权益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属于权益备抵账户的有: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㈡附加账户 ⑴附加账户:是用来增加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的账户。 ⑵附加账户调整计算公式:被调整账户余额+附加账户余额=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的营业年。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真实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理解性——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基础会计学必背知识点

《会计基础》复习资料 一、学习目的 切勿依靠押题!从业考试秉求全面考核的原则,考点覆盖全面,另外这是一门新的语言,需 要通篇理解,融会贯通,否则会支离破碎,反倒不易通过。 二、重点提示全书 一级重点章节: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四章会计凭证; 第五章会计账簿;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章总论第 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考点二会计的职能1.基本职能:会计核算(首要职能) 和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 1)定义:四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记账、 算账、报账; 2)特点:货币量度为主;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监督 1)定义:依据:真实、合法性和合理性、效益性 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2)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监督 考点三会计对象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 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2.过程: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 金退出 (1)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费(如所得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

考点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区分款项和有价证券)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区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各属于债权还 是债务)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区分理解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概念)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 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考点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空间范围。 2.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考点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是假定企业将按目前状 态持续经营下去; 2、对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分期计提折旧费用是持续经营的体现; 考点三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持续的、 长短相同的 期间;(会计分期的前提是持续经营、时间范围)2、具体内 容: 1)会计期间:年度、中期(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 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 3)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考点三货币计量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 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会计基础 考点一会计基础的种类1.类型: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 制 (1)企业:权责发生制 (2)行政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 (3)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2.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

(完整版)陈国辉版基础会计笔记

总论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一.会计的产生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1. 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出现剩余产品和生产社会化2. 3.产生的必要性:生产的需要;资源的稀缺性的需要;生产专业化的需要二.会计的发展: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单式簿记,1494(一)古代会计(古复式簿记) 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西周时期,1.“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 零星算之为“计” “会计”即“月计岁会” 总和算之为“会” 2.西汉时期,中国产生“三柱结算法” 公式:入—去=余 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余 3.唐宋时期,中国产生“四柱结算法” 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4.明末清初,中国创建复式记账法——“龙门账” 公式:进-缴=存-该 收入支出资产、债务负债、投资 (二)近代会计(复式簿记运用 20C40年代) 会计史上的两大里程碑:①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会计之父)出版了《算 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 ② 1854年,英国苏格兰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会计职业出现。(三)现代会计(20C40年代今) 1.管理会计体系形成,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会计信息系统形成。 3.会计准则首先在美国颁布。 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附带职能独立职能独立学科 2.实物计量货币的综合计量 3.原始计录与计量单式记账复式记账目标管理 4.手工操作机械操作电算化 第二节会计的涵义 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属性(性质) 技术性(自然性):反映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的需求,与生产力相联系。 社会性: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与生产关系相联系。 1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与其它核算的关系 业务核算:业务活动中各种手续及其产生记录 统计核算:业务活动中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业务活动信息 三者关系:PPT 第二章 一会计对象 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资金循环: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 资金周转: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 该过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察:PPT 1、资金进入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发行股票或债券、借款)取得资金。 2、资金的循环周转:表现为供应、生产、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企业:经营过程或资金循环周转完成时, 交纳所得税、分派盈利、偿还借款等形式而退出企业。 二会计要素 概念: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南京大学出版基础会计学课后答案教程文件

基础会计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总论 【复习自测】 一、单项选择题1.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折旧、递延等会计方法,都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A.会计主体假设 B.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2.从核算效益看,对所有会计事项不分轻重主次和繁简详略,采取完全相同的处理方法,不符合()原则。 A.可理解性 B.谨慎性 C.相关性 D.重要性 3.企业采用的会计方法不能随意变更,是依据()原则。 A. 可理解.性 B.可比性 C.可靠性 D.重要性 4.强调不同企业会计信息横向可比的会计核算质量要求是()。 A.相关性 B.及时性 C.可比性D可理解性 5.会计基础主要是指()。 A.收付实现制B.现收现付制 C.权责发生制D.实收实付制 6.企业某台机器设备按照购置时所支付的公允价值计量,其会计计量的属性是()。 A.重置成本B.历史成本 C.公允价值D.可变现净值 7.会计 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 A.特定单位B.投资者C.债权人D.管理当局 8.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依据是()。 A.可靠性 B.可理解性 C.及时性 D.谨慎性

9.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限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0.马克思指出:会计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这表明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控制与监督 B. 反映与分析 C.反映与监督 D. 预测与决策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 A.债权人 B.投资人 C.政府主管部门 D.内部管理者 2.会计主体可以是()。 A.独立法人 B.非法人 C.企业中的某一特定部分 D.企业集团 3.下列项目中,属于规范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A.真实可靠性 B.实质重于 形式 C.权责发生制 D.重要性 4.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A.复式记账 B.填制会计凭证 C.登记账簿 D.编制会计报表 5.具体会计准则包括()。 A.基本业务会计准则B.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C.特殊行业会计准则D.特殊业务会计准则 6.会计基本程序包括()。 A.会计确认B.会计记录C.会计计量D.会计分析 7.我国会计准 刘规定璄会计计量撹法主要有()。

基础会计笔记(精简版)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1.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 2.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出现剩余产品和生产社会化 3.产生的必要性:生产的需要;资源的稀缺性的需要;生产专业化的需要 二.会计的发展 (一)古代会计(古 1494复式簿记):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单式簿记,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 (二)近代会计(复式簿记运用 20C40年代) 会计史上的两大里程碑:① 1494 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会计之父)出版了《算 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 ② 1854年,英国苏格兰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会计职业出现。 (三)现代会计(20C40年代 今) 1.管理会计体系形成,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会计信息系统形成。 3.会计准则首先在美国颁布。 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附带职能 独立职能 独立学科 2.实物计量 货币的综合计量 3.原始计录与计量 单式记账 复式记账 目标管理 4.手工操作 机械操作 电算化 第二节 会计的涵义 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 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属性(性质) 技术性(自然性):反映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的需求,与生产力相联系。 社会性: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与生产关系相联系。 三.会计学及其分支 1.含义:是人们在长期会计工作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的专门研究会 计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属于管理学科。 2. 分支(P6)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即内在功能) 1.核算(反映)职能 提供会计信息 四个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报告 ① 实现条件 三个阶段:记账、算帐、报账输出(报账) ② 特点: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完整性,连续性和 系统性。 2.监督职能 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①监督内容 财务收支的合法性 公共财产的完整性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自考基础会计学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复习笔记

自考基础会计学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复习笔记 一、固定资产购入业务的核算 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期限比较长、单位价值比较高,能在若干个生产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 账户的结构:它的借方是登记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贷方登记减少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结存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应该设置固定资产账户。 固定资产分为:不需安装和需安装两种。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生产使用。对于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在记录固定资产建设是时用“在建工程”,在安装结束后,将其全部转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这个账户借方登记购进时支付的价款、包装费、运杂费、安装费等等。 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材料采购:设置材料采购账户原因: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外部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计算确定材料采购成本。 不论材料是否运达企业和是否已验收入库,采购材料的实际支出都要记入这个账户的借方,贷方登记已验收材料的实际成

本,也就是对已验收入库的外购材料,在确定其采购成本之后,按其成本从“材料采购”的贷方转入“材料”账户的借方。期末“材料采购”账户,如果有余额的话在借方,表示款已付,尚未运达企业,或者已经运达企业,但是还没有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在计算出了入库材料采购成本以后,才能结转入库材料的采购成本,这时候才能借材料贷记材料采购账户。 材料:这个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库存材料,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的账户。 应付账款:这个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的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 应付票据:当企业购买材料,是采用商业汇票,就是商业承兑汇票或者是银行承兑汇票,采用这种结算方式来结算供货单位的货款时,应该相应的开设应付票据的账户,用来反应与供货之间的结算关系的账户。(汇票分为:带息和不带息两种。) 日常核算企业应该设置应付票据备查簿,详细登记每一票据的种类、签发时期、票面金额、收款人、付款日期和金额等详细资料。应付票据到期付清的时候,应该在备查簿中逐笔的注消。 预付账款:这个账户的用途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向供货单位预付购买材料货款,而与供货单位发生的债权结算业务情况的账户。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基础会计》实训教材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常熟理工学院 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系 《基础会计学》 综合实训 课程名称: 基础会计学 实训名称: 基础会计学综合实训 专业: 学号: 姓名: 实训地点: 实训日期: 2011年9月 《基础会计学》 综合实训资料 一、目的 模拟练习一小型制造业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 二、资料 企业名称:东方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企业开户银行:南华市工商银行城南支行 开户银行账号:090 纳税人识别号:887 地址:南华市新世纪大道357号电话:0319 (一) 东方电机制造有限公司2007年12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

. 2、12 *累计折旧1~11月份发生额为20 680元。 3、1 4、12月初有关明细账户余额如下: 原材料——甲材料,期初结存300 000千克,单价0.1元,金额30 000元; ——乙材料,期初结存5 000千克,单价3元,金额为l5 000元。 库存商品——A产品,期初库存250件,总成本计25 000元; ——B产品,期初库存100件,总成本计15 800元。 实收资本——南方公司 600 000元; ——亿立公司 600 000元; (二)东方电机制造有限公司12月份发生下列各项经济业务: (1)2日,收到华光公司还来前欠货款88 000元,存入银行。收到转账支票一张,填制银行进账单。 (2)2日,仓库发出甲材料10 000千克,其中:A产品耗用4 000千克,B产品耗用4 000千克,车间修理耗用2 000千克(材料按实际成本计算,发出材料成本按先进先出法计算,下同)。按不同用途填制领料单。 (3)3日,仓库发出乙材料2 000千克,全部用于A产品生产。填制领料单。

基础会计学00041笔记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1、会计的核算职能(反映职能) ★涵义: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从价值量上反 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连续和系统的会计信息。 ☆特点:(1 )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的传统工艺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使会 计核算的方式从手工簿记系统逐步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极大地加强了会计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2、会计的监督职能(控制职能) ★涵义:是指会计通过专门的方法,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 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目标。 ☆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利用价值指标来进行 (2)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就无法进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发展,没有会计监督,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会计核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会计目标 ★1、定义: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状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注: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构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的首要出发点。 ☆2、会计目标的体现:(1)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源,负有受托责任。 ☆3、财务报告使用者:是指那些需要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有关决策的组织或人士。 关注点:(1)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编制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出发点。 (2)债权人包括企业贷款提供者和供应商等,他们通常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 (3)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常关心经济资源公平分配,市场经济秩序的公正、有序等。 (4)社会公众也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环境保护等。 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对象 ★1、涵义: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基础会计学重点

1.会计的两大职能:核算职能、监督职能。 2、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3、会计的四大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环境做出的基本规定,它既是组织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因此,我国也将其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4、记账本位币:是指记录企业全部经济业务所采用的货币。 5、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有四条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企业在确认各期收入和费用时,应当以权利和责任的实际发生为标准。 历史成本原则: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如有物资变动,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6、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7、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按照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称总帐科目或一级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细目或三级科目 8、借贷记账法:也叫借贷复式记帐法,是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采取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借贷规则,在两个以上的账户中,

以相等的金额、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9、预提费用:用来核算企业按照规定预提计入成本费用,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11、固定资产折旧费: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影响发生损耗而转移的价值。 贷摊、预提费用的区别:先支付、后受益的费用作待摊费用处理,先受益、后支付得费用作预提费用处理。 12、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帐簿的重要依据。 13、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填制或取得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并作为记帐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 原始凭证分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是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经济业务的部门或人员在办理经济业务时填制的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是指企业与其他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凭证 记帐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进行归类和整理,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而编制的凭证,是登记帐簿的直接依据。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 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 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 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 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基础会计学笔记

第六章待看 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账户不要求固定分类,可以设置双重性账户。 会计分录——根据原始凭证,在记账凭证中指明交易或事项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录。 会计分录的三要素 账户名称 记账方向 记账金额 过账——将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资金变动计入账户的过程。 试算平衡——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试算平衡的依据: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贷记账法规则 试算平衡方法1:发生额平衡 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 = 所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试算平衡方法2:余额平衡 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 所有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试算平衡不能保证核算绝对没有错误 总分类账和明细账的平行登记 登记的内容相同登记的会计期间一致 登记的方向相同登记的金额之和相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包括四个方面 取得 持有期间的股利和利息 期末计量 处置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 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投资成本记账的方法。 账户体系建立的要求

1 账户体系中的每个账户都必须能够反映特定的经济内容。 2 账户体系中的每个账户都必须有一定的独立性。 3 账户体系中的每个账户与相关账户必须能够建立一定的对应关系,它们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4 这些分门别类的账户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将企业的交易或事项完整地反映出来。 盘存类账户是反映和监督各种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及其实有数额的账户。 主要包括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原材料 交易性金融资产 固定资产 资本类账户是反映和监督投资人的投资及其他资本项目增减变动情况和实有数额的账户。主要包括 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结算类账户是反映和监督企业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国家或其他个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账户。 结算类账户可分为: 资产结算账户 负债结算账户 资产负债结算账户 会计凭证——记录交易或事项、明确经济责任、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证明。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总结

会计凭证、账簿及会计核算实务 1.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会计核算的实质就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四个环节。对于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首先要确认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系统应该而且能够反映的内容,其次要确定用什么价值标准进行计量,第三是要对这些应该反映的经济活动用恰当的计量标准在一定的载体(如会计凭证、帐簿)中加以记录,最后是要定期地对已记载的各种经济活动信息进行加工汇总,提出报告,以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要素的概念及其特征。会计事项处理的两种标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也是需要认真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本问题。 2.资产、费用、成本、收入、利润、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教材中对这些问题用了较大篇幅来介绍,其中对于各要素所属具体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的标准介绍的非常详细,这些内容对于初学的同学们来说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而且似乎也可以放到后面的《财务会计》课程中去学习,因此我认为这里同学们应主要注意掌握各要素的核算方法,把教材中的例题真正理解了,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1.会计凭证。 学习这一章除了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以外,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需要注意掌握:(1)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的种类繁多,各种凭证具有各种不同的格式和用途,同学们要在理解其各自含义的基础上注意它们的区别。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一些各种凭

证的实物来对照一下,增加一些感性认识。(2)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及其审核的内容。这里涉及到一些会计操作技术规范,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掌握。 2.会计凭证的作用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填置和审核会计凭证,对于如实反映和有效监督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1)反映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2)明确经济责任,推行经济责任制;(3)监督经济业务,保护财产完整和合理使用。 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凭证的名称;(2)受证单位的名称;(3)填制凭证的日期; (4)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5)经济业务的金额(或数量与金额);(6)凭证应具备的签字或盖章;(7)凭证的编号;(8)凭证的联次说明;(9)凭证的附件。 4.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2)舍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5.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及其填制要求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凭证的名称;(2)填制凭证的日期;(3)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4)经济业务所涉及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的名称;(5)经济业务的金额;(6)凭证的类别和编号;(7)过账的标记;(8)所附原始凭证或其他资料的张数;(9)凭证应具备的签字与盖章。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是:依据正确;内容完整;书写清楚;填制及时。

会计基础知识必备

1、会计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一定时日的财务状况,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是构造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的基本等式也是恒等式。) 资产=权益(权益分为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是构造利润表的理论基础。)3、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

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类相同,即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借方。 收入类账户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相同,即贷方增加,借方减少,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贷方。 应交税费属负债类且为流动负债(含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为损益类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未达账项有四种情况: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企业和银行双方都在各自金额的基础上加(或减)对方已记账,自己尚未记账的未达账项(包括增加额和减少额)。 5、错账更正法 (1)划线更正法-账簿记错; (2)红字更正法-记账凭证(科目写错、金额写大)(3)补充登记法-记账凭证(金额写小)(蓝黑色笔)。*登账后,记账凭证无误纯属登记时文字或数字上的错误可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基础会计学书本习题答案(最新)

《基础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 1、C 2、A 3、C 4、A 5、A 6、C 7、B 8、B 9、D 10、 C 二、多选 1、AC 2、ACD 3、BD 4、BCD 5、ABCD 6、AB 7、ABC 8、ABC 9、ABCD 10、ABC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第二章 一、单选 1、C 2、C 3、D 4、B 5、B 6、D 7、B 8、A 9、C 10、B 二、多选 1、ABC 2、ABC 3、CD 4、ACD 5、BD 6、ABC 7、ABCD 8、ABD 9、ABC 10、ABCD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 略

五、业务题 习题一 解答: 习题二 [作业题2-5-2]解答: 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7月31日:资产总额:510000元;负债总额:160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350000元

第三章 一、单选 1、A 2、C 3、D 4、A 5、B 6、C 7、A 8、D 9、B 10、B 二、多选 1、ABCD 2、ABCD 3、AB 4、ABCD 5、BD 6、ABD 7、ABCD 8、ABC 9、BC 10、AB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 略 五、业务题 习题一: 习题二:

习题三: 根据8月份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的类型,编制会计分录 习题四:(注意:请将第8笔业务金额110 000改为10 000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