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业单位考试模拟试题

事业单位考试模拟试题

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指令性的公文是指: A

A.命令和决定

B.函

C.公告

D.通告

2.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 A

A.公告

B.通告

C.通报

D.决定

3.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使用: A A.报告

B.决定

C.总结

D.请示

4.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请求批准,用: C

A.请示

B.报告

C.函

D.批复

5.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这样处理: A

A.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B.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C.报送两个上级机关

D.主送并抄送两个上级机关

6.公文标题的拟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省略( )要素。 C

A.发文机关名称

B.事由

C.文种名称

D.事由+文种名称

7.决定政府机构设置和规模的因素是: B

A.全国人大

B.政府职能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D.全国政协

8.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 C

A.县级市市长

B.乡长

C.主任科员

D.司长

9.财政部就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对其他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是: C A.一般监督

B.专门监督

C.职能监督

D.主管监督

10.政府机构的主体是: B

A.领导机构

B.职能机构

C.咨询机构

D.直属机构

11.国家公务员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诉的必要理由是: B

A.对公务员个人的处理不公正

B.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

C.公务员认为自身受到的处理或待遇不合理

D.须有涉及公务员个人的处理决定

12.重庆市副市长的职务等级名称是: C

A.厅局级正职

B.厅局级副职

C.省部级副职

D.省部级正职

13.下列属于司法监督主体的是: D

A.党委

B.国务院

C.人大

D.法院

14.承担外交职能的国家机构有: A

A.外交部

B.国家外文局

C.国家外国专家局

D.外贸部

15.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其作用主要在于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6.将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作出系统排列,汇编成册,称为:B

A.法律整理

B.法律汇编

C.法律编纂

D.法律制定

17.法律的实施可以分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几个环节。其中,执法的主体是: D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检察机关

C.国家审判机关

D.国家行政机关

18.法律的制定包括准备阶段、确立阶段和完备阶段。下列选项中处于法律完备阶段的是: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立法动议的形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细则》的制定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起草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起草征询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

19.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法可划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下列属于国际法的是: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B.《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

20.法律的规定得到具体实施后,对普通人将来的行为会产生影响。这表明法律具有: A A.教育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2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 C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法

2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 D

A.多党制

B.人民民主专政

C.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23.有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过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原因在于: C A.科学研究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不一定有必然联系

B.科学研究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没有什么联系

C.科学研究自发地倾向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D.科学研究自觉地贯穿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2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错误的说法是: A

A.它主张对以往的一切哲学进行彻底的否定

B.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

C.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绝对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

D.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2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 D

A.《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6.在国际国内严重政治风波考验面前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 D

A.《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D.邓小平南方谈话

27.邓小平概括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两大原则是: C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C.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

D.公有制和市场经济

28.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做出了新的发展,这体现在: B

A.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B.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C. 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D.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29.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共产党和东欧共产党没有及时有效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 B

B.戈尔巴乔夫的错误的改革路线

C.西方推行的国家“和平演变”战略

D.都对

30.“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D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31.“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但由于它只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种观点是( B )。

A.历史唯心主义的 B.历史唯物主义的C.历史人本主义的 D.历史自然主义的

32.战国七雄中,在春秋时期称过霸的是( B )

A.齐、楚、燕 B.齐、楚、秦C.楚、韩、赵 D.赵、魏、秦

3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或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的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 C )。

A.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的 B.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变化所造成的 D.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的

34.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物质生产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上,科学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他们合写的(A )中

A《神圣家族》B《哲学的贫困》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共产党宣言》

35.“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表明( C )

A.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B.客观条件是制约人们认识的决定因素C.由于多方面的主观原因,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D.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36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B)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7.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这论断突出体现了(D )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38.科技不发达和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每万名劳动者中,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8.4人,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10和发达国家的1/5。对此,我国必须( A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③注重对劳动者技能的培训④在企业间进行人才交流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9.社会保险不包括( C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C.破产保险 D.失业保险

40.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D )。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 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41.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先后建立了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且随物价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当调整。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性质是( A )。

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42.有关自然资源法律制度的( C )是正确的?

A.矿藏、水流、森林、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专属于全民所有

B.自然资源法律规范中规定的法律责任均为行政责任

C.矿产资源法律制度中的采矿权是一种为《民法通则》所规定的财产权利

D.个人可以依《森林法》享有林地所有权

43.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决定因素是( D ) 。

A.无产阶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B.中国资产阶级先天不足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44.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C )。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45.民族和种族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一区别的主要标志是(D )。

A.同一种族的人可以分属于不同的民族,同一民族的人不可分属于不同种族

B.民族属于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种族属于社会现象和生理现象

C.民族以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与共同心理素质的特征来区分

D.民族是按国家来划分,种族是按地域来划分

46.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 D )

A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处理好价格与价值的关系C中央与地方分权D政企职能分开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CD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货币两个最基本的职能是( AC )。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

3.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是( ACD)。

A.解放思想 B.理论创新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4.行政领导者的要素是( ACD )。

A.行政领导职权 B.行政领导产生方式C.行政领导职务 D.行政领导责任

5.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出现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ABD )。

A.提高法定准备金 B.提高贴现率C.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D.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E.限制银行对某些行业贷款

6.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依次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进的过程,主要表现为(ACE )。A.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演进

B.由基础产业占优势向高新技术产业占优势演进

C.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演进

D.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演进

E.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演进

7.速度、比例、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具体表现为( ACE )。

A.比例协调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

B.经济效益的提高要以一定的经济增长为出发点和归宿

C.经济效益的提高以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为基础

D.经济增长速度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E.比例协调才能有良好的宏观经济效益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ABE )。

A.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的时代B.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建立了绝对超级的理论体系D.使哲学发展到顶峰E.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9.行政立法的原则是( ACD)。

A.依法立法原则 B.应急性原则C.立法民主原则 D.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10.需求弹性是指当需求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时,相应的需求量发生正向或反向的变动。在市场需求分析中,广泛应用的需求弹性是(BCD )。

A.需求供给弹性 B.需求偏好弹性C.需求价格弹性 D.需求交叉弹性E.需求收入弹性11.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CD )。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 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 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E.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

1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了三大工人运动,包括( ABCD )。

A.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C.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1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是( ABC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达尔文进化论E.法国的唯物主义

14.紧急程度是表明对公文送达和办理时间要求的标识符号。公文的紧急程度标志分哪几种?( AC )

A.急件 B.紧急C.特急 D.限时发送

15.用印时应加以注意的事项有( ACD )

A原则上以谁的名义制发公文,就用谁的印章

B印章应盖在成文日期上方,并注意上不压正文,下不压日期

C代章时应标明“代章”字样

D印前须经批准的,不经规定领导者签发的公文一律不予用印

16.公文的标题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BD )。

A.文种 B.公文内容C.发文字号 D.发文机关名称

17.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是(ABE )。

A.市场运行的主体是实行自主经营的企业B.市场体系联结着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C.社会保障形成完备的制度和体系D.市场运行自由化E.市场运行法制化

18.下列文种必然属于上行文的是: CD

A.命令

B.通知

C.请示

D.报告

E.通报

19.公文的紧急程度分为: AB

A.特急

B.急件

C.火急

D.加急

E.平件

20.一份完整的公文的书面格式,是由( )几部分组成。 ABC

A.眉首部分

B.主体部分

C.版记

D.页码

21.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机制,包括: BD

A.一般监督

B.人大监督

C.专门监督

D.媒体监督

22.行政首长应当承担的公务员责任包括: ABCD

A.接受辞退

B.行政处分

C.承担行政赔偿

D.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23.公务员工资包括: ABCD

A.基本工资

B.津贴

C.补贴

D.奖金

24.下列亲友关系中,国家公务员任职或从事公务应当回避的是: AC

A.小姨子

B.同学

C.老丈人

D.干兄弟

25.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BCD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其

26.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法可划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下列属于国际法的是: A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B.《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人出境管理法》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都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 BCD

A.起诉

B.申诉

C.控告

D.检举

28.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组成人员有: ABC

A.正副总理

B.国务委员

C.秘书长

D.各部部长

29.以下精神产品,是经济基础最直接的反映的是: BD

A.《西游记》

B.《知识产权法》

C.《中国哲学简史》

D.《社会契约论》

30.中国有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橘这种水果适于在淮南一带种植,如果将它移植到淮北去,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柑橘会变成一种又小又苦的枳子。这句古话蕴涵的哲理是: AC

A.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同一定的条件相关,因而,办事情、想问题,必须顾及这些条件,从实际出发

B.外在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因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C.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外因也是事物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C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BCD

A.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变到了和平与发展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

C.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A 3.A 4.C 5.A 6.C 7.B 8.C 9.C 10.B 11.B 12.C 13.D 14.A 15.D 16.B 17.D 18.B 19.B 20.A 21.C 22.D 23.C 24.A 25.D 26.D 27.C 28.B 29.B 30.D 31.B 32.B 33.C 34.A 35.C 36.B 37.D 38.A 39.C 40.D 41.A 42.C 43.D 44.C 45.D 46.D

二、多选题

1. ACD 2.AC 3.ACD 4.ACD 5.ABD 6.ACE 7.ACE 8.ABE 9.ACD 10.BCD 11.CD 12.ABCD 13.ABC 14.AC 15.ACD 16.ABD 17.ABE 18.CD 19.AB 20.ABC 21.BD 22.ABCD 23.ABCD 24.AC 25.ABCD 26.AD 27.BCD 28.ABC 29.BD 30.AC 31.ACD 32.ABC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