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鲜花”体现的哈萨克族传统民俗文化

电影“鲜花”体现的哈萨克族传统民俗文化

电影“鲜花”体现的哈萨克族传统民俗文化
电影“鲜花”体现的哈萨克族传统民俗文化

电影“鲜花”体现的哈萨克族传统民俗文化

哈斯铁尔.巧坦

摘要:新疆本土电影《鲜花》对民俗文化的运用非常重视,为了很好地展示出哈萨克族特殊而独具艺术魅力的民俗文化,影片巧妙地运用了哈萨克族的多种民俗事象,使它成为影片有机体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影片的一大奇观,在影片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民俗文化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鲜花》;哈萨克族;民俗文化

引言:的该片以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一种即兴表演方式)这一文化形态和草原生活的有机结合为叙事背景,着力塑造了一位性格坚毅、善良智慧的女阿肯“鲜花”的生活、情感、奋斗经历,表达了哈萨克族独特的励志哲理,以及原生态的文化魅力,弘扬了真善美。民俗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又包含了群体共同文化意识,因此,民俗在电影的情感、思想、气氛、风格特质等层面都具有极强的穿透力。《鲜花》中许多民俗的运用都是富有深意的,它将民俗的文化意义与影片的情节相融,对于电影主题的抒发起着绝妙作用。

正文:

影片《鲜花》亦如其名,是一部洋溢着芬芳动人气质的作品。与投资上亿的“大片”相比,这不是一部大制作,但这并不代表其境界和格局狭小。恰恰相反,这个讲述哈萨克女阿肯(歌手)的故事同时在叙述一个民族的文化诗意,甚至后者才是叙述的本源和魅力所在。为了很好的展示出哈萨克族特殊而独具而艺术魅力的民俗文化,影片巧妙地运用了哈萨克族多种风俗习惯,使它成为影片的一个亮点。在影片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

2.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增加审美的情趣,调动观众的情绪

在民俗影片中,民俗事象不能游离在故事之外,不能只是利用民俗文化来制造“奇观化”的视觉盛宴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也不仅仅只是利用民俗文化来进行穿针引线的作用,而是将民俗文化与情节交融,使得故事更具真实性,更加引人入胜。《鲜花》这部影片是以“鲜花”的人生经历为线索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可以说,鲜花虽然经历了“失父”、“断指”、“丧夫”等磨难,但整体说来,她的人生也不算特别曲折离奇。如果以记录的方式来展示鲜花的一生,并不会使多少人感动。但是,影片巧妙地将民俗文化故事情节有机融合,这就增加了影片的审美情趣,吸引了观众。影片运用了一种超现实的手法对整个故事情节进行结构,整部电影由 5 部分组成:摇篮曲、挽歌、谎言歌、哭嫁歌、无声,这样组织结构一方面是为了尊重哈萨克族那种“从出生到死亡,唱着歌来,唱着歌去”的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也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井然有序,繁而

不乱,能够吸引观众。如在“摇篮曲”部分,影片为我们展示了哈萨克的“还子”习俗。新婚夫妇把婚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过继给男方的生身父母,以示孝敬。原祖父母与孙儿女的关系要改变为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婴儿出世后往往举行三天庆祝活动,在婴儿出生7~10天后便要举行将婴儿放入摇篮的仪式。影片片用主人公鲜花抒情的语调深情地回顾了这一过程,简洁却有趣。同时也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正是因为哈萨克族的“还子”习俗,才使得鲜花爷爷奶奶变成了她的爸爸妈妈,改变了鲜花一生的命运。爸爸(爷爷)胡赛因是著名的阿肯,他的名望很高,肚子里有一辈子也唱不完的歌,他的传承愿望就是鲜花能够成为草原上著名的“女阿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他不时为鲜花唱歌,用歌声来陶冶鲜花,用歌声来教育鲜花,用歌声来鼓励安慰鲜花。正是因为与爸爸(爷爷)朝夕相处,鲜花才受到了阿肯弹唱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她后来成为著名的女阿肯作了铺垫。同时,正是因为爸爸(爷爷)妈妈(奶奶)都年迈,所以鲜花的经历才更曲折一些,童年“失父”,少女时期因为要照顾年迈的妈妈(奶奶),不能离开草原而忍痛放弃初恋的情节才显得更顺理成章,才更加合情合理,所以说“还子”习俗在影片中表现得虽然简洁,但却为鲜花一生的故事埋下了伏笔,为情节的推演作了铺垫,使观众更易于接受。在“谎言歌”部分,鲜花与卡德尔汗的相恋过程几乎就是在阿肯对唱中完成的,先是鲜花在对唱中输给了卡德尔汗,鲜花对卡德尔汗萌生了情愫,为恋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来卡德尔汗看了鲜花阿肯弹唱的歌本后为鲜花的才情所感动,对鲜花产生了爱慕之情,两人恋情确立。古尔邦节阿肯对唱,卡德尔汗输给了鲜,更为鲜花的智慧所折服,决意要娶鲜花,但是,鲜花要照顾老母,不能离开草原,卡德尔汗又要到草原外去发展阿肯弹唱艺术,两人的恋情只有终结。我们认为这段故事是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但这一切故事情节都是围绕着阿肯弹唱艺术展开的,在这里阿肯弹唱使得两人的爱情如诗如歌、浪漫有趣、丰富多彩、韵味无穷。

3.揭示人物心理,塑造人物

衣食住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是人类本能的需要,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这也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鲜花》作为一部反映哈萨克族生活的影片,通过人物的衣食住行,既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揭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人物的品格等,很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如鲜花童年时的生活状态、生活场景,既表现出了鲜花童年时生活的艰辛,揭示了鲜花坚强的品质是经过艰辛的生活磨砺出来的,同时导演又借助光线、色彩等艺术手段营造这种纯洁美好的氛围,隐微地表现出了对这种原生态生活的赞美之情,也显示出了人物单纯圣洁,淡泊温馨、纯净无暇的精神格调,曲折隐含地赞美了鲜花等哈萨克族牧民单纯明净的精神境界和他们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

马是哈萨克族草原生活最主要的日常行走工具,《鲜花》导演通过骑马的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心理是很细致微妙的,鲜花和卡德尔汗在树林中进行“姑娘追”的游戏时,导演采用了慢镜头,配合着大小提琴合奏的热情奔放的音乐,展示出了在嬉戏时鲜花和卡德尔汗等人的热情快乐的心理感情,展示出了这些哈萨克族青年热情昂扬、朝气蓬勃的性格特点。当古尔邦节已过,鲜花听说失约的卡德尔汗来了时,鲜花抓起缰绳就准备去见卡德尔汗,但旋即又勒紧缰绳准备掉转马头不见卡德尔汗,只此一个细节,就将鲜花既喜又怨卡德尔汗的复杂微妙的情感完全展示了出来,很符合恋爱少女的天性,人物形象生动了起来。所

以说,电影《鲜花》在运用一些民俗细节来巧妙地表现人物各种复杂微妙的心境,揭示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是比较匠心独运的。

4.展示独特的民族风情,传播文化

“民俗不仅作为一种视觉效果明显的影像而存在,同时借助民俗所诱发出的情感状态,电影的意义才真正得以释放,因为民俗所蕴积的文化情感是电影真正完成所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所以电影传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传播,更是一种文化传播。”[3]《鲜花》展示了哈萨克族的多种民俗文化:如游艺之俗、岁时节庆之俗、婚丧嫁娶之俗以及“还子”、“睡摇篮”等习俗都在美妙的音乐和绝美的风光中得到了尽情的展示,从而使影片达到了一种唯美的效果。当然,《鲜花》中展示最多的是新疆的一种民间文学艺术—阿肯弹唱,阿肯弹唱这种艺术形式贯穿了影片的始终,也伴随了女主角鲜花的一生。鲜花出生在热闹非凡的“阿依特斯”大会上,从此,鲜花的一生就与阿肯弹唱艺术交结不分了,阿肯弹唱艺术成为了鲜花之魂,也成为了影片《鲜花》之魂,影片借助鲜花这个人物既展现了阿肯弹唱艺术的盛况,也展示了阿肯弹唱艺术的形式,更显示了阿肯弹唱艺术的文化内涵。观众在欣赏完影片《鲜花》后,会对哈萨克族的文化瑰宝—阿肯弹唱艺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当然,影片也绝不是为了传播阿肯弹唱艺术,它最主要的是借助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来反映哈萨克族的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反映他们生生不息的理想追求,这才是影片要传递给我们的文化内涵。

有人研究说,“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有两个共同的心理倾向:一是眷恋故乡,对本土文化有特别的亲近感;一是向往远方,对异域文化有特别的新鲜感。具有鲜明民族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片往往容易得到各方的认同和青睐,它们无不传递出各具时代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成为各国影片的标签和文化解读索引,而民俗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表现。”[4]新疆本土电影自觉利用民俗文化,期待能走入观众的心中的目标达到了,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无论对于新疆本地人还是国内外其它地域的人来说,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新疆本地人来说,观看新疆本土电影本身就有一种亲近感,当影片中那一幕幕似曾相识的生活画面展示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很容易心潮澎湃,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乌鲁木齐观众刘垦说:“身为新疆人,本土的音乐舞蹈是让我最自豪的,这部电影让我更深地熟悉了草原的音乐传奇。”对于外地的观众来说,民俗文化让他们感到新奇,富有特殊的魅力。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专家赞誉《鲜花》是“迄今为止国内描写草原山川最美的一部影片”,还有一些学者评价说:“这是一部‘中国哈萨克版《音乐之声》’”。

融入民俗文化彰显美丽乡村特色——以《尼勒克县乌拉斯台乡巴依.阿吾勒哈萨克族民俗特色村寨规划》为例

融入民俗文化彰显美丽乡村特色——以《尼勒克县乌拉斯台乡巴依.阿吾勒哈萨克族民俗特色村寨规划》为例 摘要: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过程中,要想实现美丽乡村的建 设目标。就需要强化对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的重视程度,进而为提升新农区的地方 形象、强化地方的影响力奠定基础,以此来助力于国民经济的稳步前行。在此过 程中,城市文化的逐步渗入,促使传统乡村审美理念随之发生了变化,而借助地 域性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以基于传统文化下视觉景观体系的打遣,为优化乡村 建设的视觉形象奠定基础。本文以《尼勒克县乌拉斯台乡巴依.阿吾勒哈萨克族民俗特色村寨规划》为例,针对地域性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视觉形象提升中的应用 与创新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美丽乡村;民俗文化;民俗特色 对于民俗文化来说,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风尚,是广大劳 动人民群众在生活中自然形成并长久承袭下来的风俗。 从社会学的角度可以将民俗划分为四大类型:物质民俗,包括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医药保健民俗等;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末节日民 俗及民间娱乐民俗等;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 术等;语言民俗,包括民俗语言、民间文学等。 笔者认为关于民俗文化规划,应体现当地村落的文化特色,及村落地域特点。地域特点 主要以山野水志为核心,围绕人与自然抗争到和谐相处的共生局面,使人与自然,人与人, 自然与自然之间的调和魅力凸显,使之成为地域特色;而文化特色便是社会形态及行为模式 的体现,是村落有序发展,经历多辈衍生而出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左右着人与人相处的姿态,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来体现文化的魅力。 规划着眼原始村落民俗的构成要素,及现代元素的迭代更新,使原始与现代,古韵与时尚,朝相辉映。挖掘民俗特色,从原始及现代元素中择选要素演绎,让原始村落能够通过规划,重新散发古韵魅力。且通过文化的着力点,定位不同相关人群,以使旅游及生活共同促 进发展,构成循环生态,推进民俗文化的衍生,促进乡村人群增收和地域发展。当然,从物 质层面来讲,村落的建筑形态,空间布局,也体现着村庄的民俗特点,可能由于空间的延伸,而构成广场式的宗教活动或是其他活动,由此而来的规划应充分体现当地民俗特点。 规划设计中应重视山水结构,与聚落形成完美构图,视为因地制宜。规划依据功能划分 不同区域,体现不同民俗主题,有完整的游览路线,能够体会真正的民俗文化范畴,民俗功 能应体现在山水之间,使山水悠悠,人乐乐。 一、民俗元素融入 规划从哈萨克族氏族部落的信仰与生活习惯为切入点,考虑到哈萨克民族将某些动物视 为保护神加以崇拜,其中白天鹅被作为图腾、族徽和地名进行使用,更是哈萨克族人们心中 爱情和青春的象征。项目以天鹅造型通过道路路网的构建形成了项目区的主骨架,作为游牧 民族,固有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对水的崇敬和对生存的渴望紧密相连,规划由北侧的泉眼 将水系贯穿项目区,东侧以安置牧民为主,从规划的角度做好产业空间的引导,在项目区中 轴线冬不拉广场及西侧规划旅游项目满足游客住宿、餐饮、娱乐、文化、观景、购物、体验 等需求。 二、民族生活习俗复原 从生产方式上从规划的角度引导牧民产业像旅游业发展,从生活模式上从规划布局和建 筑设计上对原有的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进行设计,复原部落式生活模式,营造游 牧部落民俗与住区。 三、民俗活动的引入 规划设置自然跑道、游客观赏台、游客体验区,通过“哈萨克风俗真是怪、鞭子底下谈恋

哈萨克族文化

哈萨克族文化 编撰:昌吉市第一小学任建华 哈萨克族的文学 哈萨克族的文学可分为民间文学和书面文学,即作家文学两大类。 民间文学在哈萨克族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歌、谚语、谜语、格言和弹唱等。在哈萨克族文学史上,《比尔江与萨拉的对唱》、《阿塞特与伊里斯江的对唱》和《居素普别克与莱孜依琶的对唱》等堪称佳作,广泛流传于民间,是哈萨克族家喻户晓的著名对唱文学作品。但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长诗和史诗。哈萨克族的长诗和史诗被分为“英雄史诗”、“爱情长诗”和“叙事长诗”三大类型。哈萨克族英雄史诗中最著名、影响最为广泛的作品有《阿里帕米斯》、《豁布兰德》、《叶尔塔尔根》、《哈木巴尔》、《哈班拜》等。其中,《阿里帕米斯》和《豁布兰德》这两部宏伟史诗的产生时间很早。而《叶尔塔尔根》则是以这以后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哈班拜》、《博亘拜》、《贾尼别克巴图尔》和《萨巴拉克》等则是以18、19世纪的著名历史人物为主人公的英雄史诗或长诗;哈萨克族爱情长诗中最有名的是《吉别克姑娘》、《豁孜阔尔佩席与色彦苏鲁》、《恩利克与科别克》和《萨里哈与萨曼》等,其艺术价值较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最有影响、最重要的叙事长诗则主要有《考孜库尔帕西与巴彦苏鲁》、《克里米亚的40个巴图尔》、《鹏鹉的40个故事》、《4个宰相》和《巴克提亚尔的40个故事》等。 哈萨克族的作家文学是在古代氏族部落文学的基础上,于5到6世纪形成的,并随之得以发展。其主要作品有《霍尔呼特先知之书》、《乌古斯可汗的传说》等。 哈萨克族的美术

哈萨克族的工艺美术主要有刺绣、雕刻和图案等。 刺绣是哈萨克人十分普遍的传统手工艺术,主要有挑花、刺花、落花、补花、嵌花、锻花、贴边花等多种方法。哈萨克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挂毯、箱套,衣服袖口、前襟和下摆、手巾、挂帘、帷帐、窗帘、门帘、被褥的罩单、枕套、帽子、等都绣有美丽的图案。她们主要用丝线和金线刺绣,色彩大方、鲜艳,多用对比色,表现风格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浓重的草原民族气息。 雕刻是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哈萨克族历史上有铁匠业、银匠业、编织业、缝纫业、皮革业和靴鞋业等多种手工业。哈萨克人喜欢在木床、木箱、桌子、木碗、木盘、木盆以及冬不拉等乐器上雕刻各种图案。图案题材多种多样,主要有日月星辰、动物、花草树木以及各种几何图形。 哈萨克族的绘画艺术也在近现代形成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解放后,培养了一大批美术家,他们的作品充分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 悠悠岁月,茫茫草原。长期居住在阿克塞草原的哈萨克族牧民,秉赋草原的灵性、智慧,同时把自然、美丽归还草原。碧草荣枯,穹庐转徙。牧民的生活、习俗、文化与草原一起汇聚为一条涓涓河流。 一、阿依特斯(阿肯弹唱)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每逢阿肯弹唱会,远近的人们身着盛装,骑着骏马,弹着冬不拉载歌载舞来到鲜花盛开的的草原上,各路歌手登场献艺,听众们喝彩助威,经常是通宵达旦一连数日地尽兴。 (一)特点 阿肯的主要才华表现在即兴创作上.他们一般能够触景生情、出口成章。除了在平日生产和生活中的即兴弹唱、阿肯的重要活动是参加随萨克牧人聚会时的对唱。这种对唱高潮迭起、相持不下、有时通宵不息。阿肯弹唱朗歌词内容、很能表达啖萨克人的豪迈性格、反映高山草原的时代气息。 特别是在对唱中,双方歌手即兴编词,出口成章,边弹边唱,一问一答,以物比兴,借景发挥,用优美的歌词,娴熟多变的弹奏技巧,折服对手,取悦听众。以答词切题准确、语言机智幽默、演唱经验丰富、内容生动有趣者取胜。弹唱会结束时,要为评选出的优秀阿肯颁发奖状奖品,赠送精美的冬不拉。对德高望重的老阿肯,要给他们献上传统的长袷袢。按照习俗,败阵的阿肯还要给得胜的一方赠送毛巾、手帕等物,以示友好祝贺和虚心求教。 (二)形式 阿肯弹唱有两种形式:一是阿肯怀抱冬不拉自弹自唱,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二是对唱,有两人对唱,也有多人对唱。对唱的特点是即兴创作,具有赛歌的性质,把雄辨和唱诗结合在一起,既富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他们所唱的内容大致可分为颂歌、哀怨歌、情歌、习俗歌、诙谐歌五大类。 阿肯弹唱的第二种形式是对唱,对唱有2人对唱和4人对唱,有时也有一人单独弹唱叙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发布日期: 2012-01-03 | 浏览(2472)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王希恩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作了宏观分析。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弘扬的双重作用,使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的完成,这种状况将持续存在并加剧或扩展。为此,文章提出了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变异和促进全面繁荣等应对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趋向 一、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两个社会背景 (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在某一地区具体的纵向变化,云南大学的李子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他三下怒江峡谷进行田野考察的印象。 第一次是1963年9月。他从昆明出发,乘车、骑马和步行,几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当时所见所闻,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村寨里的人们都是清一色的民族服饰,人人会唱传统民谣,都能讲上几则故事,能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习俗礼仪的由来,讲述该族神话。每进一家,均受到传统礼仪的接待。村民中几乎没有会讲汉语的。 第二次是1991年秋。一路乘车,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当年只有几间瓦房、十多间草房的贡山县城,已有了一条大街和高层建筑。傈僳族和怒族村寨中已有人经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已穿上了城里人的时装。村里讲汉语的人多了,但唱传统歌谣和讲述神话、民间故事及各种民俗由来的人则不多了。 第三次是1997年8月。这里的变化已令人惊讶:贡山、福贡、泸水县城高楼林立,各类商店、餐馆、旅馆应有尽有。有的卡拉OK厅的老板就是少数民族。一住进旅馆,就可以和昆明的家人通电话,让人几乎没有已抵达边境少数民族地

哈萨克族的民俗风情

哈萨克族的民俗风情 “马背上的民族”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在新疆有110.7万人,占全疆人口的7.3%。主要分布在北疆沿天山一带,他们大多数从事畜牧业。在牧区,除了少数定居以外,大部分还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哈萨克毡房 因与游牧的蒙古族所居住的蒙古包相同,内地人一般称为“蒙古包”。哪里有白云,哪里就有哈萨克的毡房,“毡房”因使用羊毛等擀好的毡子搭制而得名。 服饰哈萨克族的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便于骑乘,其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 男子内穿套头式高领衬衣,青年人的衣领上多刺绣有彩色图案,套西式背心,外穿布面或毛皮大衣,腰束皮带,上系小刀,便于饮食,下穿便于骑马的大裆皮裤,戴的帽子分冬春、夏秋季两种。冬春季的帽子是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尖顶四棱形帽,左右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帽顶有四个棱,这种帽可遮风雪、避寒气;夏秋季的帽子是用羊羔毛制作的白毡帽,帽的翻边用黑平绒制作,这种帽既防雨又防暑。男子穿的鞋、靴也多用皮革制成。 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多姿多彩。她们喜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年轻姑娘和少妇一般穿袖上有绣花,下摆有多层荷叶边的连衣裙。夏季套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外罩棉衣,外出时穿棉大衣。女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未出嫁的姑娘戴夏天扎一条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头巾,冬天戴一种绒布的硬壳圆顶帽,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征勇敢、坚定。当新娘时,戴一种尖顶帽,上有绣花与金银珠宝装饰,前方还饰有串珠垂吊在脸前,一年后换戴花头巾,有孩子后开始戴披巾。 饮食哈萨克的饮食有着浓厚的游牧生活特点,主要食物皆取自牲畜,奶类和肉类为日常生活之主要食物,面食是次要食物,很少吃蔬菜。肉食多以牛、羊肉为主,也食马肉、驼肉、野生动物肉、鱼等。牛羊肉做法主要有煮、熏、烤三种。 奶类主要有羊奶、牛奶、马奶、驼奶等。奶茶是哈萨克人生活的必需品,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除了喝奶茶之外,有时也喝鲜奶。奶子除了煮奶茶、喝鲜奶,还制成奶油(酥油)、奶豆腐、奶疙瘩等食品。自制的马奶酒和酸奶子,是哈萨克族最喜欢的饮料。 哈萨克族婚礼 哈萨克人为避免血缘相近的婚姻,配偶都要到较远的部落选择。一旦成婚,女子便很少有机会回到父母家中。因此,结婚对姑娘来说,既是大喜的日子,也是悲伤的时刻,所以“边哭边唱”是哈萨克族姑娘出嫁的一大特色。 哈萨克族待客 终年以草原为家的哈萨克人会盛情接待远道来的客人。在哈萨克人家中,有为老人特设的木床,客人进屋后应坐在地毯上,切忌坐床。如果床上遮挂了布幔,客人不要掀开向幔中看。哈萨克人待客礼仪周到,入座时,一般是客左主右,客人们在毡房内按次序席地而座,主人先将奶茶、酥油、油炸食品、奶酪、糖果等牧区最好的食品让客人品尝。然后主人牵来一只肥羊,站在毡房门外,对客人说:“尊敬的客人,你远道而来,是我们家的荣耀,请允许我宰羊为你接风洗尘。”客人中年长尊贵的人这时要代表大家向主人祝福,感谢主人的盛情,祝愿主人家兴旺发达。进餐前主人提壶进屋,从左侧开始按顺序为客人倒水洗手,用餐之后则从右侧开始按顺序倒水。羊肉煮熟后端上餐桌,主人先用双手捧起盛有羊头的盘子交于那位年长尊贵的客人,客人则将羊头上一只耳朵割下来先递给主人家的孩子,一来表示赞扬你家的孩子听话,二来表示对主人家的尊敬(重视对方的孩子是对主人的尊敬),再将羊头奉还给主人。一般吃肉时,羊的肋骨和后腿肉给客人食用,羊腿上的关节肉和胸肌肉给女婿和儿媳,羊舌、腰子和心脏则给小孩。 哈萨克族的叼羊、姑娘追、赛马 叼羊是为祈祷祝福的一种文娱活动。开始先由主持者祈祷,众人再向主持者祝福。然后宰杀被争夺的羊,割下羊头。发出抢夺信号,参加者飞马来夺(也有用活羊争夺的)。夺到的羊被人们簇拥带回,亲友一起共食,叫做“幸福肉”。 哈萨克族的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纳吾热孜节, 诺鲁孜。 丧葬习俗是先用清水沐浴尸体,再用白布缠身,然后进行土葬。

浅谈哈萨克族舞蹈造型与其传统图案纹饰间的关系

浅谈哈萨克族舞蹈造型与其传统图案纹饰 间的关系 摘要:一个民族的艺术文化离不开哺育它成长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又与这个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生计方式、宗教习俗等密切相关。哈萨克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草原民族,是我国北方草原文化尤其是新疆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哈萨克族舞蹈与传统图案艺术是草原文化的产物,也是草原文化中最简洁明快的文化形式和高度浓缩的生活写照。所以哈萨克族舞蹈与传统图案艺术蕴含着深厚的草原文化色彩。本文通过探讨哈萨克族舞蹈与传统图案纹饰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正是哈萨克族悠久的历史与长期的游牧生活习俗造就了独特的草原艺术文化关键词:哈萨克族舞蹈;传统图案;纹饰;游牧民族;草原文化 一、代表草原文化的哈萨克族舞蹈与哈萨克族传统图纹 (一)、草原文化背景下的哈萨克族舞蹈 草原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民族文化,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其中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内容。从目前的

文化定位特征来看,草原文化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一种复合性文化。是北方诸多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承传,发展的,以一种薪火传递的接力形式承传和递进的 哈萨克族是新疆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而舞蹈艺术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草原文化在该领域的集中表现。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哈萨克族舞蹈,动律感极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哈萨克族男士舞蹈动作以“动肩”和跳“马步”见长,表现哈萨克族男子的勇猛刚烈。其次女性的“绕手腕”和“挥动手臂”的舞姿,整个身体动律很柔美,委婉,表现哈萨克族女子的婀娜多姿,柔情似水的体态 哈萨克族舞蹈内容虽然以草原游牧文化为主但其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游牧生产生活和农业生产生活的内容,还有以放牧和耕田为主的劳动为主舞蹈内容,甚至还包括春天百花,草原上的花草植物这样一些现象。舞蹈主要有,“黑走马”,用哈萨克语翻译是“哈拉角勒哈”,意思是“黑色奔腾的赛马”,其舞姿也是模仿黑走马的走,跑,跳,跃等姿态,在全身一张一弛的律动中表现狙犷、剽悍和豪放的风格。其次,模仿动物,鸟类,自然世界的模拟舞蹈。此类舞蹈反映了狩猎、转场及游牧生活。例如:天鹅舞,鹰舞,熊舞,山羊舞。再次为表现哈萨克民族的生产生活而产生的劳动舞蹈类。哈萨克语称“也翁别克比”,是一个集体舞蹈,

双语教育与哈萨克语言文化传承发展研究

双语教育与哈萨克语言文化传承发展研究 哈萨克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各种文化形态的不断冲击,哈萨克族长期积累起来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重重困难,如果不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及采取保护措施,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就可能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亡。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双语教育与哈萨克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双语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应是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基本载体的民族语言文化教育,而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民族语文课的开设。同时,也要认识到双语教育承担着“国家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这一重大课题,多年来,大多数学者已经达到一个共识:推进双语教育是有好处的。 第一,过去,民族文化传承的媒介是民族文化典籍、宗教仪式、节庆活动等,而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如以双语教育为依托,设置民族乡土课程,让民族文化以书面的形式进入课堂,有助于學生对本民族的文化形成一条完整的思维链条。 第二,良好的社会民族文化保护氛围可以提高双语教育的效能,因为学校不是一个与社会相脱离,要想发挥双语教育对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最大效能,建立良好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社会氛围很有必要。 二、哈萨克族文化传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伊犁、塔城、阿勒泰等三个学校为调查研究对象: 1.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第一、双语教学传承民族文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校双语教育中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传承内容来看,语言文字、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音乐舞蹈、图案雕刻、体育竞技均涉及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详见表一。从表中可以看出,哈萨克族地区,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融入双语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哈萨克语文教学中,并通过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诗歌散文、谚语、英雄史诗等教学内容来丰富传统文化底蕴。还通过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教学中穿插了哈萨克族的民间体育项目、刺绣图案艺术、民歌、民族乐器等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内容。 第二、校本课程传承民族文化 学校在做好双语教学的同时,还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打造了涵盖多种哈萨克

哈萨克族传统文化

伊犁师范学院中语学院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1 至2012 学年度一学期) 题目儒家文化的现代内涵 科目中国传统文化 姓名程琼 专业哈汉语翻译 入学年月2011年9月

儒家文化的现代内涵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一)和谐意识与和平发展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想象,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并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二)人本意识与对人的尊重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 (三)忧患意识与责任承担忧患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

哈萨克族丧葬习俗

哈萨克族丧葬习俗 哈萨克人的丧葬仪式基本上是按照伊斯兰教的仪礼进行的。人死之后脸朝西安放,绑住下巴颏,用洗净的布遮盖脸面,用围帐将遗体围挡起来。遗体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亲点灯守灵。前来吊唁的人们要进屋与遗体告别,并安慰死者的亲属。然后用清水洗尸,洗完后用白布缠裹尸体,安放在灵柩内。接着举行祈祷赎罪仪式。赎罪仪式结束后,将灵柩抬到屋外,举行“加纳扎”仪式。参加者全体站立,由阿訇主持念经。念完经后,死者的亲属问众人:“这个人生前是怎么样的人?”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个好人,善良的人,祝他升入天堂!愿他安息吧!” “加纳扎”仪式结束之后,即举行出殡仪式。坟地远的用骆驼驮,并用毯子覆盖灵柩。墓穴根据地形挖成直墓坑或掏成洞穴,尸体头部朝南,足部朝北,面朝西(即面对麦加)安放在墓穴里。在尸体放进墓穴之前,所有送葬者每人在尸体上放一撮土,然后安放尸体,并堵好洞口。 死者入葬七天时要举行“七天祭”,并给洗尸的人赠送衣服或衣料。四十天时要举行“四十天祭”,一周年时举行“周年祭”。 按照传统习惯,对死者要进行长时间的哀悼。死者的妻子一年之内必须身着黑服,头包白布,以志悼念。同时还要唱挽歌一年。挽歌自有其固定的哀调。每天在旭日将升和夕阳将落之时唱挽歌,如果远远看到前来吊唁的人也要唱挽歌,与吊唁的人见面时更要大声唱挽歌。如果前来吊唁者是女的或是近亲,则相互拥抱,放声大唱挽歌。 死者埋葬之后,亲属和本部落的人们要给死者家送食物、白布和牲畜。如死者是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他的毡房旁边要挂吊唁的旗子,旗子的颜色因年龄而异,有严格区别:年轻人挂红色旗子,老年人挂白色旗子,中年人挂的旗子是一半红一半白。死者生前经常乘骑的马要剪断尾巴,不允许任何人骑。转场或搬家时,需将死者生前所用的马鞍和衣物统统挂在马背上,并由死者的妻子领着走。同时还要带上志哀的旗子,经过别人的毡房时都要唱挽歌。 一周年时,要重修死者的坟墓。坟墓的形式视其地位和经济状况而定。一般人的坟墓用石块垒起,有地位的人用土坯砌成圆形或者方形的墓形。也有呈八棱形状的。一些有名望的死者,还在坟墓上用砖砌起高高的拱塔,墓地范围很广,他的亲属或同部落的人都可埋葬在周围。 一周年的祭祀活动是极为隆重的。除重修坟墓外,还邀请亲属和本部落的人参加祭祀活动。祭祀之日,先将死者生前的乘骑牵到毡房前,这时死者的妻子儿女哭着与死者的乘骑告别,然后将乘骑宰掉,并将志哀的旗子拿下,折断旗杆。接着宰杀许多牲畜款待参加祭祀的人,并举行赛马、摔跤和阿肯弹唱等活动以悼念死者。悼念活动结束后,死者的妻子取下头上的白沙,儿女们脱下黑色的丧服,并将事先挂在屋内的死者生前的衣服取下,交给主持祭祀仪式的老年人。老年人将死者的衣服以及死者乘骑的马头,四个马蹄和马皮一块拿到墓地上去安放。

电影“鲜花”体现的哈萨克族传统民俗文化

电影“鲜花”体现的哈萨克族传统民俗文化 哈斯铁尔.巧坦 摘要:新疆本土电影《鲜花》对民俗文化的运用非常重视,为了很好地展示出哈萨克族特殊而独具艺术魅力的民俗文化,影片巧妙地运用了哈萨克族的多种民俗事象,使它成为影片有机体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影片的一大奇观,在影片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民俗文化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鲜花》;哈萨克族;民俗文化 引言:的该片以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一种即兴表演方式)这一文化形态和草原生活的有机结合为叙事背景,着力塑造了一位性格坚毅、善良智慧的女阿肯“鲜花”的生活、情感、奋斗经历,表达了哈萨克族独特的励志哲理,以及原生态的文化魅力,弘扬了真善美。民俗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又包含了群体共同文化意识,因此,民俗在电影的情感、思想、气氛、风格特质等层面都具有极强的穿透力。《鲜花》中许多民俗的运用都是富有深意的,它将民俗的文化意义与影片的情节相融,对于电影主题的抒发起着绝妙作用。 正文: 影片《鲜花》亦如其名,是一部洋溢着芬芳动人气质的作品。与投资上亿的“大片”相比,这不是一部大制作,但这并不代表其境界和格局狭小。恰恰相反,这个讲述哈萨克女阿肯(歌手)的故事同时在叙述一个民族的文化诗意,甚至后者才是叙述的本源和魅力所在。为了很好的展示出哈萨克族特殊而独具而艺术魅力的民俗文化,影片巧妙地运用了哈萨克族多种风俗习惯,使它成为影片的一个亮点。在影片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 2.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增加审美的情趣,调动观众的情绪 在民俗影片中,民俗事象不能游离在故事之外,不能只是利用民俗文化来制造“奇观化”的视觉盛宴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也不仅仅只是利用民俗文化来进行穿针引线的作用,而是将民俗文化与情节交融,使得故事更具真实性,更加引人入胜。《鲜花》这部影片是以“鲜花”的人生经历为线索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可以说,鲜花虽然经历了“失父”、“断指”、“丧夫”等磨难,但整体说来,她的人生也不算特别曲折离奇。如果以记录的方式来展示鲜花的一生,并不会使多少人感动。但是,影片巧妙地将民俗文化故事情节有机融合,这就增加了影片的审美情趣,吸引了观众。影片运用了一种超现实的手法对整个故事情节进行结构,整部电影由 5 部分组成:摇篮曲、挽歌、谎言歌、哭嫁歌、无声,这样组织结构一方面是为了尊重哈萨克族那种“从出生到死亡,唱着歌来,唱着歌去”的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也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井然有序,繁而

哈萨克族民俗中的传统节日及娱乐活动

哈萨克族是什么样的一个民族?同学们,关于少数民族,你们都知道哪些 让我来告诉各位哈萨克族人是游牧民族,是属于马背上长大的民族,拥有 哈萨克族男女都娴善骑术。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刁羊,每逢节日和喜庆, “姑娘追”是青年们最喜爱的娱乐项 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它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 知情人也不许讲出去。第二、三天,举行庆祝,宰羊、邻里妇女要送礼物,青年男女在晚上跳 ,参加者要给孩子送衣服、串珠、鹰毛等礼物。由长者给婴儿起名字。礼仪后提醒内容 (1)同学们,关于哈萨克族,你们都知道哪些呢? (2)关于哈萨克族的的风俗习惯,你又了解多少? (3)关于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你又知道多少? 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 纳吾鲁孜节 肉孜节(开斋节) 古尔邦节 传统节日期间举行的游戏娱乐活动有:叼羊、赛马、姑娘追、猎鹰活动等

岁左右举行骑马礼,头上插羽毛到各家拜访,亲友们要送马4-5天,孩子穿上新衣服,腰系白布带,骑着由别人牵着的马走亲戚,亲友(哈古春。关于纳吾鲁孜节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人们在信仰伊斯兰教以前崇拜拜天地诸神,而这个节日与天上的星座有密切关系。人们以为,白羊座是造福人类的主神,这一天,恰好是双鱼星座降落,白羊星座升起的送哈萨克人把从这一天开始的新月叫做纳吾鲁孜月。纳吾鲁孜节草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浓郁,哈萨克人将它作为新春佳节隆重地庆祝是有道理的。,开展娱乐活动,《纳吾鲁孜歌》的产生与纳吾鲁孜节有关,是哈萨克人习俗歌的组成部分,Nawrz 种食品做的(也可Nawrz 。做罢年粥,人们还要效用过冬的马肋肠、马肥肠、马碎肉肠、马脖肉、马做骨肉。这天,人们,月冬宰的牲畜头一直存放至纳吾鲁孜节献给老人,老人malga 谁不想得到老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