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代茶具(图)

中国历代茶具(图)

中国历代茶具(图)
中国历代茶具(图)

历代茶具(图)

东汉陶茶碗

这件茶碗,是泥质灰釉陶器,东汉时烧造。

其造型是弧壁,敞口浅足,平底。制作上采用拉坯成型,

装饰上无任何刻划,利用拉坯时留在胎坯上的自然弧纹,

形成以较高的艺术美感。陶器制品,目前发展最早的是裴

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出土的制品,距今已有八千多年历

史。陶器的产生,在许多文献上曾有一些传说性记载,《吕

氏春秋》中说: “黄帝有陶正,昆吾作陶”。《逸周书》

说:“神农作瓦器。”《史记》中说:“黄帝命封为陶正。”

《物原》中说: “神农作壅,轩辕作碗碟。”到东汉时,瓷器已产生,烧陶工艺吸取了原始瓷器施釉的经验,创造出低温灰釉陶器。

东汉,饮茶和茶业虽然已获得某些发展,但陶碗还是作为食器和饮器混用的,没有分离出来单独作茶具用。

汉代全国大一统的局面,使全国各地的日用陶器和墓内随葬器皿的品种与形制,大部分相类同。东汉时,江南已烧造出成熟瓷饮具等器具,这件东汉的陶茶碗吸收了瓷器制造的工艺技术,既是一件实用的日常用具,又色调绚丽美观,是东汉时的代表性饮具。

三国魏玉杯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 玉是“石之美有五德者”,认为玉有五个特性。《辞海》说: 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在民间,常用它比喻洁白美好,纯洁无瑕。

在古代,玉器主要作为礼仪、殉葬、装饰之用。玉作生活用具,大约始于东汉。河南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收藏的三国魏玉杯,就是用玉雕琢而成的一件生活用具。主要用来

盛装饮料,是一种高贵的饮茶器具。

这件玉杯,通高13.0厘米,口径5.0厘米。为筒体直腹,有圆饼形高足,通体光素,虽无花纹装饰,但切割规整,曲线流畅;又经抛光,富有光泽感,表明雕琢此

玉杯的工匠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加上玉杯是由温润洁白的和田玉雕琢而成,故而成为

一件难得的玉器珍品。

用玉石加工成杯,一般不采用雕刻工艺。因为玉的质地坚韧,而通常使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加水研磨琢制而成。为此,制玉不称雕玉,而称琢玉。在1700多年前的

三国魏(公元220-265年)能琢出如此精致的玉杯,实属不易。

这件玉杯,当时作为饮食器具,并非是供茶专用的。我国的专用茶具,虽然在汉时已经可以找到踪影,但直到隋唐以前,饮茶器具还并未从饮具中分离出来。这种情况,即使在今天,也时有所见,如作为饮食器具的碗,它既可盛饭作食具,也可盛酒作酒具;同样,还可作饮茶的茶具,这更何况是在古代呢! 所以,三国魏玉杯既是茶具,又是食具或饮具,就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了。

齐白釉莲瓣纹罐

用瓦罐作盛茶器具,在两晋南北朝时已有所见。根据陆羽《茶经》

记载,西晋(公元265-316年)时,傅咸在"司隶教" 中说河南洛阳"有蜀

妪作茶粥卖,为廉事打破其器具。"《茶经》还引《广陵耆老传》称: "

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每旦至夕,

其器不减"。这里说的是东晋元帝(公元317-322年)期间,广陵(今江

苏江都东北一带)老妪携器卖茶的故事。就是说在两晋期间,至少东起

江苏江都,西至河南洛阳,茶已在市场上出售了。而当时民间可作茶

的盛器,又能为老妇"独提"者,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表明,当属瓦罐

之类,北齐白釉莲花瓣纹罐就是这种用来盛茶提卖的理想器具。虽然,

在当时茶具还尚未从食具中分离出来,它可以逢酒盛酒,遇水汲水,

但同样可以用来装茶。用罐盛茶的做法,在民间尤其是在田间劳动时,

被广泛使用,并一直延续至今。

这件白釉莲瓣纹罐,通高为19.0厘米,口径为7.5厘米,为一色

白釉。腹呈圆鼓形,有圈足,口颈适中,肩有四系,提携时既稳妥,又方便。值得说明的是,北朝时,瓷器还是一种新兴的产品,主要供社会上层人士使用,属高档消费品。尤其是白釉,更是问世不久。其造型、纹饰,虽是仿照汉代的铜器或陶器形制,但作为瓷器,特别是白瓷仍是弥足珍贵。另外,罐上腹部的莲花瓣纹,一般认为是从东晋开始才有的,而见于茶具上,这还是最早的历史实物见证。在存世的茶具作品中,它与同类的白釉莲瓣纹罐相比,也堪称是我国最早的盛茶器具。

隋白瓷碗、盘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了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期几百年的割据局面。隋末大运河的开通,对促进中国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具有不可忽视的

地位。这件隋末白瓷碗、盘的出土,对研究古代茶具的发展,特

别是白瓷茶具对唐及五代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意

义十分深远。

这件白瓷碗、盘,有五只碗和一个盘组成套件。碗呈杯形,

大小一致,为圆口,深腹,近直壁,有圈足。盘系碟形,盘径

28.5厘米,其下有三足,足呈圆环状。盘的大小正适合容纳五

只小茶碗,两者十分相配。加之同为一色白瓷,釉色光润,有一种雅致洁净之感。

史学家认为,我国在隋代以前,制瓷业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入隋后,北方制瓷业有了发展,目前已发现的隋代遗窑,有很多分布在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它们制造的器件以生活用具为主,当时生产的茶具有碗、壶、杯、罐等。

隋代北方瓷业的发展,为唐代瓷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十年来,在河南安阳,以及陕西西安等地的墓葬中,陆续出土了一些可作茶具用的白瓷器具,如同白瓷碗、盘一样,这些器具都有胎质较白,釉面光润的特点,表明其时的烧

制瓷器技术已超越前代。这件白瓷碗、盘的出土,为隋代茶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六朝青瓷耳杯

这件越窑青瓷耳杯、托,由杯和托组成,是六朝

时期代表性的茶具之一。杯整体呈耳形,两端微翘,

最长口径为15.7厘米。直口斜腹,腹浅,两侧有近

长条扶手,以便于端持。底平,无足。托呈浅盘状,

较大,亦无足。杯和托均为一色胎釉,胎色呈现出深

浅不同的灰色,质地坚硬细致;釉色为青灰色,釉汁

纯净,且有釉上褐色点彩装饰工艺,整体显得古朴敦

厚。陶瓷学家一般认为:六朝耳杯,多承汉代陶、铜

耳杯,三国、两晋时

的耳杯,腹浅、底小,而东晋时的耳杯,两端稍向上翘,南朝时上翘部分逐渐减少,隋唐时消失。结合越窑釉上褐色点彩装饰工艺等特点来看,这套杯、托很可能是东晋时的作品。

我国的瓷器生产,曾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随着胎料的改进,淘洗技术的完善,烧成温度的提高,釉料配方的改善,高质量的瓷器,在东汉的中晚期,首先在今天浙江的上虞、余姚、慈溪一带烧制成功。历史上,这一带曾属越州辖地,其窑也就称之为越州窑或越窑了。因为越窑烧制瓷器的釉以铁为呈色剂,故釉色呈现青绿或青褐色,遂将这种青釉瓷器简称为青瓷。这件青瓷耳杯、托,是具有六朝时代特征的越窑早期茶具的稀世珍品,对研究我国茶具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唐青瓷荷叶盏、托

这组荷叶盏、托,为唐代越窑烧制,系青瓷。它由一盏一托

组成。盏呈五瓣莲花状,口敞侈,深腹,有圈足;盏托呈四片卷

边荷叶状,托中心部下凹形成一定深度,正好与盏的下腹部套合;

通体一色青釉,犹如一朵盛开的荷花。荷,亦称莲。《尔雅·释草》

中说: “荷,芙渠……其实莲”。在古乐府《江南》中亦有“江

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之说。它夏季开花,为淡红色或白色,

有单瓣和重瓣之分,可观赏,能作药;由根茎膨大形成的藕,是

美食,也能入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说它“出污泥而不染”,

常被看作是洁身自好的象征。因此,仿荷作盏,用茶怡性,反映了古人的追求。这件荷叶盏的造型端庄清丽,灵秀潇洒,有强烈的装饰美,给人以庄重中不失秀美之感,从而使该件青瓷茶盏更具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

唐瓷茶盏、托

为河南偃师出土的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穆悰

墓中的茶具之一,距今已有1150余年的历史,是唐代中

下层官吏的饮茶专用茶具。

这件唐瓷茶盏,一式三件,即由盏、托、盖组合而成,

通高为11.0厘米,圈足直径5.5厘米,通高6.9厘米。盏

的内外壁均施以白釉,呈淡青色。这与唐代崇尚茶汤以

“绿”为贵有关,认为青色瓷,可使茶汤呈现绿色,有益于茶。盏上的盖,呈倒浅盘形,上有低矮圈足,便于提手握盖。盖表外壁施全釉,釉色白中泛青,而内

壁仅中心部位施釉。盖的最大直径12.0厘米,通高2.7厘米。托呈浅盘状,下有低矮圈足。除圈足底部外,均施以淡青釉。托的最大直径9.3厘米,圈足直径为3.5厘米,通高2.2厘米。从整体看,这件唐瓷茶盏、托,全套呈淡青色,色泽调和,符合唐时对茶的审美观。并增加了盖,这是饮茶器具的一种改进,它对注茶和饮茶时的保香、防污、增温,都有较好的作用。但这套饮茶器具,从整体看,托盘似乎偏小,因此,有人怀疑它可能当初并不配套,或许是下葬时乱中出错所致,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不足为证。

唐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

唐代煎茶,首先要用炉煮水。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这样说道: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又说:“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

泥为之。”表明风炉通常由铜、铁,甚至揉泥制作而成。而这件唐壶

门高圈足座银风炉,乃是宫廷御用茶具,无论是材料与制作,还是工

艺与装饰,都非常讲究,是民间风炉所无法比拟的,它为研

究唐代宫廷茶文化提供了最好的物证。

壶门高圈足银风炉,通高为56.0厘米,盖高31.3厘米,口径17.7

厘米,炉身高25.2厘米,全重3920克。通体素净,钣金成型,由盖

和身组成。炉盖的顶部有三层银片做成仰莲瓣,并承托锥顶状莲蕾。

盖面为半球形,上部镂空,还有两层莲瓣。盖沿有渐收的三层棱台。

炉身系敛口,深腹,筒状,平底,圈足,其口沿亦有三层渐收的棱台。

腹部上小下大,有稳定感。腹壁分内外两层;内层与炉底铆接;外层

亦作圈足。腹的下部有六个壶门,以利通风发火。炉底与炉壁铆接,

下焊十字铜片,以承托木炭,供燃烧生火。炉身两侧,各装一个提耳,

以便移动。出土时,盖面贴有封签,墨书:“大银熏炉,臣杨复恭” 字

样。表明这件高圈足座银风炉,是由杨复恭奉献的。

据查,杨复恭(公元?—894年),字子烙。原为唐懿宗时的一名宦官,福建人。为唐天下兵马都监杨复光从兄。他通文墨,常监诸镇兵。唐僖宗时,因参予镇压庞勋起义有功,由河南监军升为宣徽使,旋为枢密使。后因黄巢起义军克攻长安(今陕西西安),僖宗逃居兴元,杨氏代田令孜为左神策中尉。僖宗回长安,任观军容使,封魏国公。后定策立昭宗,专典禁兵,操纵朝政。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 被迫致仕,后为李茂贞擒杀。由于杨复恭深得唐懿宗、僖宗、昭宗宠爱,职位显赫,因为,在唐懿宗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 正月初四在封闭法门寺佛塔地宫时,在对佛供俸的“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之中,杨复恭的高圈足座银风炉也就赢得了一席之地。它为了解茶在唐代贵族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五代青瓷鹦鹉纹提梁壶

青瓷鹦鹉纹提梁壶,通高14.6厘米,器身和口流略残,是五代越窑制品。

胎质呈浅灰色,器型规整,胎器薄,施釉处釉薄而匀,明显与唐代越窑不同;壶

腹刻鹦鹉纹,从刻划纹样,造型特点来看,仍不失有大唐遗风。

这件提梁壶,腹为圆球状,宽大、方便,造型庄重,技艺高超。肩部两侧各

设方形提梁孔座,形纽间镂轴孔,是美观实用的饮茶用器。鹦鹉刻划纹,线条简

洁。我们常见的五代越窑青瓷器物,繁缛的刻划纹样很少见;青瓷的特色是致力

于造型上的秀美和青釉的色泽特征。

北宋牙白刻花莲花茶盏、托

牙白刻花莲花盏、托,是北宋定窑早期产品,也是

定窑的代表作品,很有收藏价值。

这件盏、托,口径为11.8厘米,盘径为18.9厘米,

用白瓷烧制而成。在器身上,采用刻花装饰,花纹为莲

花。一般认为,定窑的装饰技法有刻花、划花和印花三

种。花纹有莲花、缠枝、塘荷、牡丹、萱草、水波,以

及游鱼、龙、凤、鸳鸯等纹饰。根据现存世的定窑实物

器具分析,早期作品多采用刻花、划花、装饰,花纹亦

渐增多,所以,从装饰和花纹来看,这件盏、托可能是北宋早期的定窑茶具产品。

另外,人们不难发现这件茶盏的口沿,露有胎骨,成为毛口,俗称芒口。其实,这是定窑工匠们为适应生产所需,发明了覆烧工艺的结果。覆烧,就是烧制时将盏、盘等器物倒过来,使口部向下。而每件器物间,在口沿部分用未经焙烧的耐火泥作成支圈间隔,层层相叠,故称覆烧。其优点是节省空间,产量增加;又能充分利用热能,节约燃料;还可使器物烧制时受热和收缩均匀;同时,能使器物底部满釉,增加美感。至于芒口的缺陷,定窑的匠师往往以金、银、铜圈镶在口沿上,作为装饰,既弥补覆烧带来的不足,又增加了美观,显得更加豪华尊贵。

宋青白瓷狮子钮盖茶壶

青白瓷狮子钮盖茶壶是宋代江西景德镇窑烧造的。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产

品,古文献中有“饶玉”之称。这件壶的通高为19.7厘米,釉色白中带青,晶莹

碧透,玻璃质强。壶的造型别致,钮盖上的盖顶捏塑了一只狮子形钮,使壶更

有生气。壶,在宋代一般作为饮料盛具的通称,不仅作饮茶用器具,也作

饮酒器具用。“饮”这个词,中国古代就是指茶水和酒。宋代的饮茶方法,与明

代以后的饮茶方法不同,明人用壶沏泡茶水饮用,而宋人把壶多作为盛放已制

好的茶水或装沸水用。宋代瓷壶的造型大都仿金属器的特征,壶体一般都较高

而瘦。宋代景德镇产的青白瓷茶壶也保持了这个特点。

南宋黑釉茶碗

这件吉州窑黑瓷茶碗,造型古朴雅致,胎色黄白,瓷质

厚重,釉黑带褐。圆口,腹深较直,足墙较矮,足径较大,

为南宋吉州窑鼎盛时期的产品。

鉴定茶碗的时代特征,尽管人们可以从许多方面去寻找

佐证,例如北宋早期茶碗,多系高圈足,足径较小,足墙较

薄;北宋中,后期茶碗多为小底圈足,而整个北宋时期的茶

碗,多花口,其腹以斜直为主,状似一个倒立的斗笠,所以,

有称其为"斗笠碗"的。而到南宋时,多呈圈足,足墙较矮、

较厚,足径亦开始如大。多芒口或圆口,腹也增深,倾斜度减少,呈直桶形,只是近底部才开始有些收缩,因此,这件吉州窑黑釉茶碗的口、腹、足等造型的时代特征表明,这是南宋吉州窑产品,其时正值吉州窑的兴盛时期,因此,这件吉州窑茶碗,是一件具有时代特征的黑釉茶具,它对研究我国茶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辽黄釉茶盏、托

这件茶盏、托出土于河北宣化。辽代张世古墓。

张世古葬于辽大安四年(公元1088年),表明该器件属

于辽代晚期作品。

辽黄釉盏、托,由盏和托构成,一色黄釉,高7.2

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5.7厘米。盏口稍敛,收

腹,下连托。托呈四瓣花状,下为外撇圈足。整个盏

托,敦实端庄,线条流畅,既古拙朴实,又富有地方

民族特色。这是一件具有重要价值的古代茶具珍品。

辽代是公元916年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

权,先后与五代、北宋并立。辽代的瓷器,以富有游牧民族特色的造型而著称于世,这件饮茶器具所具有的豪放气势,正反映了契丹民族所具有的气概,可谓是我国辽代契丹民族饮茶器具的代表作品。

元影青的刻执壶

元代茶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茶叶加工,还是饮茶方法,抑或是使用

的茶具,元代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个过渡时期。

元代统治中国不足百年,在茶文化发展史上,找不到一本茶事专着,

但仍可以从诗词、书画中找到一些有关茶具的踪影。在当时既有采用点茶

法饮茶的,但更多是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

在元代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形条茶饮用的方法已较为普遍,这不仅可

在不少元人的诗作中找到依据,而且还可从出土的元冯道真墓壁画中找到

左证。在图中,没有茶碾,当然也无须碾茶,再从采用的茶具和它们放置

的顺序,以及人物的动作,都可以看出人们是在直接用沸水冲泡饮茶。

明宝石红僧帽壶

这件宣德宝石红僧帽壶,通高20厘米。为鼓腹、圆颈,僧帽式

口,矮圈足。壶的一侧有嘴,与颈部流槽相通;与其相对的另一侧,

有如意状把柄与颈、腹相接。腹部上大下小。盖上的一面有一流形

与嘴相吻;另一面有系,与壶身的把柄相连;盖上还有钮,可随时

将盖上下启动。壶身施以一色红釉,红艳透光,煞是可爱。

宝石红,实为红釉的一种。因这种红釉,明亮透红,闪闪泛光,

犹如红宝石一般,故有"宝石红"之称。这种铜红单色釉瓷器,始于

明永乐年间,但它不同于钧窑的铜红瓷,"钧红"是红中透紫或透青,

常需两次烧制而成;而由当时景德镇窑烧制的宝石红器皿,是生坯

挂釉,一次烧成。这种红釉具有鲜艳的红色,烧制的难度很大,对

烧成条件要求很高,质量很不稳定,有"火之艺术"之说,所以,要

烧成一件宝石红茶具极为不易。

明代王世懋著《窥天外乘》,对明永乐、宣德年间瓷质茶具曾经

作过这样的评价:"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跺。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常,以鲜红为宝。"由此可见,这件僧帽壶之珍贵所在。明宣德宝石红僧帽壶的珍贵,道理也在于此。历史上曾出现过宝石红瓷仿制品,清康熙仿明宣德宝石红僧帽壶就是一例,此壶通高21.0厘米,造型与明宣德宝石红僧帽壶几乎完全一致,釉也很相似,几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若细细体察,相互比较,才能从大小、形体、釉色中找到一些微小的差异,只是一般人难以识别罢了。

清粉彩瓷人物盖茶碗、托

这件清同治粉彩瓷盖茶碗、托,绘人物,笔法稚拙。

器型制作规范,用模具成型工艺造型。釉面泛白、釉层匀

净。有近代瓷器的风格特征。

同治时饮茶器具与清初相比,质量一般。器具的成型

和彩绘的精细分工已与近代的生产技术专业化相近,由于

工匠分工专一,导致产品的造型和纹饰缺少生气。

清代,景德镇制瓷的每道工序都有精细的分工。彩绘

瓷分工更为精细,釉上彩和釉下彩绘都是这样。据朱琰《陶

说》记载: "青花圆器,一号动累百千,若非画款相同,必

致参差,难以识别。故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

画……"。

清末的模型制器型,胎质高度瓷化,釉面高度玻化,

表面火光十足。瓷器的制作处于时代交替的过渡变化时期,古代手工艺和现代技术等诸多特征兼而有之。这一时期的普通饮茶用具的鉴别,只要明了更新换代的发展演变规律,就可作出正确判断。同治的彩绘茶具,目前仿品不多。即使出现仿品,也较易辨认。

清乾隆御制诗款茶碗、盘

这件清乾隆御制诗款茶具,有两个盖茶碗,一个茶盘。

造型端庄规整,制作均甚精致。盖碗、茶盘精美纤巧,

令人爱不释手。诗词装饰,以红彩楷书书写,诗词结

尾写着“乾隆己卯(即公元1759年)御制”。边饰红

彩蝙蝠纹。蝙蝠纹样,在民俗文化中,寓意“幸福”,

这种装饰,在清代瓷绘中时有所见。特别是乾隆时,

常把封建伦理和福禄寓意的画面用于瓷器上。

現代茶具

現代茶具,式樣更新,名目更多,做工更精,質量也屬上乘。在這衆多

質地的茶具中,貴的有如金銀茶具,廉的如竹木茶具,此外還有用瑪瑙、水

晶、玉石、大理石、陶瓷、玻璃、漆器、搪瓷等製作的茶具,枚不勝數。

中国古代十大历史名窑排行榜

中国古代十大历史名窑排行榜 一、北宋官窑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二、南宋官窑

南宋官窑南宋官窑,开始于绍兴十三年。是由皇家自己投资,并由宫廷内务府的窑务机构主持建立的制瓷窑场。宋朝以后的官窑,则是国家机构的官府投资建立的制瓷窑场。民窑,是百姓投资建立的窑场。官窑与民窑的根本区别是窑场的所有权属性,而不是产品的形状和产品的归属对象。 官窑瓷器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在官窑中烧造出来的瓷器,这是完全意义的官窑瓷器;另一种是在官窑建立以前,由官方出具设计样式,规定质量标准和数量要求,并由宫廷太监专门监制、督造,在民窑中烧制好后,经过挑选,上品供应御用,中品供应宫廷用瓷和外交用瓷以及赏赐有功大臣,下品配发给地方官府作为公用。后者并非官窑中生产,所带“官窑”二字,与窑场的所有权不符。村夫认为,此类瓷器冠以“官用型瓷器”的名称比较准确一些。 另外,由民间自己设计烧制的精美瓷器被皇家所采用,只能叫做贡瓷,不能称为官窑瓷。其中,专门为皇帝烧制的瓷器叫贡御瓷器,而为宫廷陈设和皇室成员烧制的瓷器,就只能称为贡瓷,不应称为贡御瓷。宋朝官窑遗留给后世的问题很多,比如“汴京官窑”、“汝官窑”和“郊坛官窑”的概念是否正确的问题,贡御汝窑烧造的时间是宋神宗时期还是宋徽宗时期的问题,南宋修内司建立的“新窑”和“旧窑”的关系问题,龙泉官用型黑胎青瓷是贡瓷还是仿官窑瓷的问题,《坦斋笔衡》

中国古代史隋唐单元测试题

中古史隋唐单元思维能力测试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中这样评说随文帝“他在宝座上实行的一系列改变了中国政治结构的改革,才真正体现了一代雄主的远见卓识”,这里的“远见卓识”含义是A.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 B.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结束了长期分裂,重新完成统一D.通过察举制选拔了大量人才2.陕西师范大学历史胡戟教授指出,隋炀帝“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是因为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建树不包括 A.率军灭陈,完成国家统一 B.设进士科,正式创立科举制C.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交通D.营建大兴城,促进商业繁荣3.隋炀帝不只是一个暴君,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就出自他之手。他为了“江南好”、“征辽”而采取的活动是A.修筑北方驰道B.三次攻打高丽 C.开凿大运河D.巡游江都4.据史书记载:“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说明:A.隋朝实现了国强民富 B.隋朝社会经济繁荣C.隋朝时人民负担沉重D.隋朝仓库储粮丰富5.唐太宗说:“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熟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唐太宗认为仓储的主要作用应该是:A.满足军费开支所

需 B.满足国家建设需要 C.用于放在赈荒需要 D. 维持政府运转开支6.唐高宗修订《姓氏录》规定:“皇朝得五品官者, 皆升士流。”这一规定所产生的最直接影响是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巩固了士族门阀特权 C.打击 了土族门阀特权 D.提高了庶族地主地位 7.“农业富,天下富”,唐朝的兴衰得益于农业的繁荣,下列因素中对唐朝农业繁荣有 直接促进作用的是①社会环境——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②生 产技术——曲辕犁、筒车的使用③统治政策——统治者轻徭薄赋、 劝课农桑④对外关系——实行开放,交往频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这则材料提供的关于唐朝的历史信息包括:()① 唐朝始设宰相②唐朝宰相中曾有贤相③唐朝有的宰相专 权乱政④唐朝所用的宰相尽是小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9.王仲荦在《隋唐五代史》中记 载:到了开元二十五年,唐政府索性下敕“于诸色征人及客户中,召 募丁壮,长充边军”,称之为“长征健儿”。下列有关唐朝这种兵制调 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形成于武则天时期 B.它是均 田制遭破坏的产物 C.它使兵将之间逐渐形成隶属关系 D.“长征 健儿”是职业兵10.隋唐时期对于选拔官吏的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 革。比较两汉和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后者的进步之处主要是()A. 更加注重官员的道德品质 B. 更加注重人才在地方的声望 C.

怎么鉴别陶瓷茶具的好坏

怎么鉴别陶瓷茶具的好坏茶文化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在传统中国家庭中,茶具更是必不可少的摆设。由于茶具的发展与陶瓷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陶瓷茶具在茶具中占有很大比重,因价格适中而更多地流行于寻常百姓家。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些鉴别陶瓷茶具的好坏的方法。 1)先识别瓷器的等级标记。标记通常印在底部,其中加盖图形“○”印记的是一等品,盖方形“□”印记的是二等品,盖三角形“△”印记的是三等品,底品印有“次品”标记的为不合格产品。 (2)检查瓷器的整体形状和外观质量。仔细观察瓷器的上下内外,要求形状规整,无变形、无缺损,清新秀丽,底部平整。瓷器的大小高低和谐一致,如选购碟碗,可一只只叠起来,看其间隔是否均匀,大小是否整齐一致。选购花瓶花盆之类,可先放在平面上,看是否会摇晃,瓶口是否在一个水平上。再看外观质量,如釉面是否光洁润滑,有无擦伤痕、针孔、黑点、粘沙、黄斑、气泡、烟黛等。

(3)检查瓷器的内在质量。将瓷器托起,用手轻轻弹扣瓷器,倾听其发出的声音,如声音清脆悦耳,铿锵响亮,说明瓷胎密实,在高温烧制时瓷化完全,且瓷器完好无损;如声音沙哑,说明有隐裂或破损,不宜选购。 (4)对配套的瓷器进行相对比较,看它们各配件的造型、图案和颜色是否协调一致,每件(套)瓷器之间相互比较,择优选购。烧制的图案有釉下彩与釉上彩之分,选购时应尽量选购釉下彩制品,因为釉下彩有一层釉作保护层,不但彩色花纹不易脱落,而且不易溶出铅,有利于人体健康。正规产品的底部或包装箱上大都印有商标、产地或厂名。同时还要看包装是否完备、结实,以便携带、运输。我国生产陶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南北陶瓷各有特色,黑陶、紫砂陶及仿古陶瓷都颇具特色。 (5)从使用效果考虑进行试盖、试装、试套、试漏、试摆,检查盖子是否合适,套装的瓷器是否配套;有特殊功能要求的瓷器还要进行其他试漏或功能试验等。

茶道具的起源历史.doc

茶道具的起源历史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这一概念与今所说的茶具基本相同。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描写出茶舍人 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

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茶道具的历史 古人饮茶之前,先要将茶叶放在火炉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煎煮茶叶起于何时,唐代以来诸家就有过争论。如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说:"于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后人看到魏时的《收勘书图》中有"煎茶者"。所以认为煎茶始于魏晋。据《南窗记谈》"饮茶始于梁天监(公元502年)中事。"而据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之语,说明煎煮茶叶需要一套器具。可见西汉已有烹茶茶具。时至唐代,随着饮茶文化的蓬勃发展,蒸焙、煎煮等技术更是成熟起来。据《画谩录》记载:"贞元(公元785)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其后稍为饼样,故谓之一串。"茶饼、茶串必须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后才能饮用。这样无疑促进茶具的改革,而进入一个新型茶具的时代。 从中世纪后期来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种铜制的"茶罏"。据《长物志》记载:宋元以来,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称"风罏"。陆游《过憎庵诗》日:"茶罏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依此说,宋

茶具发展简史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为茶。这就就是说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开始利用茶了。中国茶文化渊源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栽培与利用茶树。茶,就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伴随着品茶的诞生,茶具也在文明的演进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部分。茶的盛行,最有功绩的当属陆羽,这位茶圣及其著作《茶经》将茶的地位提高到了修身养性的高度,而其中茶具文化又就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郎分。茶具一词最早见于西汉王褒的《僮约》赋中“烹茶尽具”一词,即指烹茶极讲究及其用具。纵观茶具的发展历史,对于茶具的讲究并非一开始就有之,它就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与饮茶习惯的改变而逐渐形成的。 茶的利用经历了从药用到食用到饮用,从煮食(战国)到煮饮(唐)再到泡饮(明代)的演变。人们饮茶就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秦汉时期,饮茶之风逐渐传播开来。在唐代则成为举国之饮,成为茶在历史上的最盛时期,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的《茶经》问世。宋代,饮茶更就是发展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时尚,一种典雅的艺术。 “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茶具,古文献中称为茶器。通常就是指人们饮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具。茶具就是在“茶之为饮”以后出现的,并随着饮茶的发生而发生,随着饮茶的发展而发展。茶具的发生与发展,如同酒具与食具一样,历经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一般认为,中国最早饮茶的茶具,就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这种器具就是一种小口大肚、陶制的缶。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黑陶器,便就是当时食具兼作饮具的代表作品。 纵观茶具发展的脉络,不同时代的饮茶方式也有不同。如唐代以饮用煎茶、饼茶为主,饮茶方式多为煎茶法。时至宋代,人们尚饮饼茶,改为点茶法,并出现了斗茶与分茶, 并以茶汤“面色鲜白”、乳花“著盏无水痕”为判定标准,改唐碗为宋盏。明代后促进了散茶的改进,受清饮之风的影响,唐宋用于炙茶、碾茶、煮茶等的茶具不再需要,而转为注重通过冲泡体现茶叶新绿本色的茶具,多为白色或淡色。 一、最早的饮茶器具(汉代) 很难说清楚,饮茶的器具与酒距、食具共用,有人说商代前后就有了茶具陶——口小、肚大。大多数专家认为我国最早的烧及饮茶器具的就是西汉,王褒《亿约》(公元前59年“武阳买茶,享荼尽具”这个具可能就是茶具或食具。二、专用茶具的出现茶学界公认最早的有关茶具的文学记载就是西晉(公元265-316年) 左思(約公元250-約305年)的《娇女诗》,其中有“心为荼荈剧,吹噓对鼎砺。”這“鼎”當属茶具。 二、完备的唐代茶具: 1茶具的形成期:汉代→→隋唐以前。从汉代到唐代,人们饮茶通常加葱、姜、橘子等物一起煮与煮汤(蔬菜)无差别,或用来解渴,或用于菜食,可能与食具共用。最早我国古人多用鼎与镬(huo)煮水 2专用茶具的确立(陆羽)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饮茶由粗放煮茶进入,精工煎茶阶段,于就是茶具的艺术价值开始受到重视。为此,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使用的各种器具后,开列出28种茶具的名称,并描绘其式样,阐述其结构,指出其用途(见《茶经?四之器》)。这就是中国茶具发展史上,对茶具的最明确、最系统、最完善的记录。从中可清晰地瞧到,唐代时中国茶具不但配套齐全,而且已就是形制完备。如果说,陆羽在《茶经》中提及的只就是民间的饮茶器具,那么,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成套饮茶器具,则为人们提供了大唐宫廷饮茶器具的物证。 三、兴盛的宋代茶具 宋代饮茶器具进人宋代,虽然饮茶方法有所改变,但无论就是宋代初期的煮茶法与饮茶法并存,还就是进人宋代中期以后,点茶法大行其道之时,其法都出自唐代。而且饮的茶与唐朝一样,仍然就是以紧压茶为主,茶的加工方法也无多大变化,只就是饼茶的花式品种有所改变罢了。所以,宋代的饮茶器具与唐代相比,在种类与数量上,并无多大变化。宋代民间饮茶多用茶盏,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瞧作就是佳品,但宋人饮茶,更讲究烹瀹技艺,特别就是盛行的斗茶,不但讲究点茶的技与艺,而且对斗茶用的茶与水,以及用于斗茶的器具,都要求精益求精,以达到斗茶的最佳效果。华丽的点茶法的流行、金银具的盛行、黑釉建盏的不可一世,子民们郁郁不得志之余,一门心思置身于“斗茶”的游戏之中,这对茶具如醉如痴、魂系梦牵,及宋人对茶艺精益求精的追求,也深深影响了近邻日本,逐渐日本茶道追名于世。 品茶器具:唐人流行越窑青瓷茶碗,宋人时尚建窑黑釉盏; 煮水器具:唐时为敞口式的,宋代改用较小的茶瓶来煎水; 碾茶器具:唐代民间用木质或石质的茶碾碾茶,但宋时的茶碾虽然也有用木质或石碾制成的。

中国茶具发展史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茶具史的兴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从中还可以看到陶瓷制造的艺术造谐。该文主要论述唐宋以来茶具的发展进程。 由于唐时茶已成为国人的日常饮料,更加讲究饮茶情趣,因此,茶具不仅是饮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并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实用性,而且,一件高雅精致的茶具,本身又富含欣赏价值,且有很高的艺术性。所以,我国的茶具,自唐代开始发展很快。中唐时,不但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质地,注意因茶择具,这在唐·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有详尽记述。本世纪80年代后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成套唐代宫廷茶具,与陆羽记述的民间茶具相映生辉,又使国人对唐代茶具有了更加完整的认识。但唐代的饮茶方式与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许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见到过的。 宋代的饮茶方法与唐代相比,已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是唐人用煎茶法饮茶逐渐为宋人摒弃,点茶法成了当时的主要方法。本世纪以来,河北宣化先后发掘出一批辽代墓葬,其中七号墓壁画中有一幅点茶图,它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用点茶法饮茶的生动情景。 到了南宋,用点茶法饮茶更是大行其道。但宋人饮茶之法,无论是前期的煎茶法与点茶法并存,还是后期的以点茶法为主,其法都来自唐代,因此,饮茶器具与唐代相比大致一样,只是煎茶的,已逐渐为点茶的瓶所替代。北宋蔡襄在他的《茶录》中,专门写了“论茶器”,说到当时茶器有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 宋人的饮茶器具,尽管在种类和数量上,与唐代相比,少不了多少。但宋代茶具更加讲究法度,形制愈来愈精。如饮茶用的盏,注水用的执壶(瓶),炙茶用的钤,生火用的铫等,不但质地更为讲究,而且制作更加精细。 元代茶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茶叶加工,还是饮茶方法,抑或是使用的茶具,元代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个过渡时期。 元代统治中国不足百年,在茶文化发展史上,找不到一本茶事专著,但仍可以从诗词、书画中找到一些有关茶具的踪影。在当时既有采用点茶法饮茶的,但更多是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 在元代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形条茶饮用的方法已较为普遍,这不仅可在不少元人的诗作中找到依据,而且还可从出土的元冯道真墓壁画中找到佐证。在图中,没有茶碾,当然也无须碾茶,再从采用的茶具和它们放置的顺序,以及人物的动作,都可以看出人们是在直接用沸水冲泡饮茶。用于点茶用的元影青的刻花执壶。 明代茶具,对唐、宋而言,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因为唐、宋时人们以饮饼茶为主,采用的是煎茶法或点茶法和与此相应的茶具。元代时,条形散茶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饮茶改为直接用沸水冲泡,这样,唐、宋时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成了多余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明代对这些新的茶具品种是一次定型,因为从明代至今,人们使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无多大变化,仅仅在茶具式样或质地上有所变化。不过,明代茶具虽然简便,但也有特定要求,同样讲究制法、规格,注重质地,特别是新茶具的问世,以及茶具制

景德镇四大名瓷

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 中国有三大特产闻名于世界,分别是:陶瓷、丝绸和茶叶。 今天我为大家讲解的是三大特产之一,陶瓷中的瓷器,即“瓷都”景德镇的传统四大名瓷。景德镇的传统四大名瓷包括: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以及颜色釉瓷。 青花瓷 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青花瓷虽然色泽单一,但看来并不觉得单调。在绘瓷人手下寥寥数笔,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情趣,淡妆浓抹总相宜。 青花瓷创烧于元代,至明代,景德镇的青花瓷更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负盛名;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青花瓷烧造更为成熟;新中国成立以后,青花器皿由过去的单件为主,发展为配套为主,画面更加精美。 青花瓷的烧造历史最为悠久,一直居四大名瓷之首,享有“瓷国明珠”的美誉。其主要是以色料在胚胎上描绘纹样,然后上透明釉,施釉后经1300度左右高温一次烧成,釉色晶莹,透彻素净,明净雅致。画以墨为韵,瓷以青为贵,青花瓷,至美至纯,透着一种素净,低调奢华的古韵。 玲珑瓷 玲珑瓷在隋唐时就有了,其上有米粒大小的图案,剔透明净犹如水滴,被称为玲珑瓷,历史悠久,为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玲珑瓷的制作非常精细,是在细薄的胚胎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这些洞眼呈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然后施釉多次,再人窑烧制而成。玲珑瓷往往和青花相配,碧绿透明的玲珑和色呈幽兰的青花互为衬托,清新古朴,给人一种极致的美。 在瓷器的逐步发展中,“玲珑眼”的形状也从传统的米粒,发展到月牙状、流线状、圆珠状、菱角状、多角状等多种规则、不规则的形状,有时还与“半刀泥”相结合,组成各种图案。二“玲珑眼”的釉色也有原来的单一碧色发展为红、黄、绿、蓝交相辉映的“五彩玲珑”,更是丰富和增强了玲珑瓷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中国历史名瓷与名窑

中国历史名瓷与名窑  早在我国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瓷。考古出土表明,原始瓷在商周时期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在浙江的多处地方发现了商代龙窑遗址,直到汉代浙江都是生产原始瓷的主要产地,其中窑口最为集中的是浙江省上虞县。  商代原始瓷制坯原料多数不作处理,胎质较粗,用泥条盘筑法成形。器形不规整,胎体厚薄不匀,器物内外施有薄釉,常见流釉现象、釉、胎结合较差,容易剥落,釉色有青、青黄、青绿、黄绿、绿褐、茶黄等色。器形有尊、瓮、罐、豆、钵、簋、盆、碗等。  周代原始瓷胎质较细密,呈灰白或土黄色,成型方法是拉坯成型,胎体厚薄均匀,器型规整,有时显的旋纹和割痕,施灰釉或青釉。 周的原瓷主要有随葬的明器和生活器皿。  秦原始瓷的烧成温度已较高,瓷土中的铁含量较低,施灰釉,常见器物有鼎、盒、壶等器形多仿铜礼器。  东汉时,完成了由原始瓷向成熟瓷器的过度,出现了真正的瓷器。所谓瓷器一般都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用瓷石或高岭土作胎体坯料。 2、在1180℃或以上的温度烧成。 3、在器物胎体上施釉,釉胎结合紧密。 汉代的瓷窑和瓷器  一、汉瓷窑: 越窑  越窑位于浙江省慈溪县,以生产青瓷为主,所产瓷器胎体细密坚硬,上釉用浸釉法,施釉常不到底(半施釉)。 德窑  德窑位于浙江德清县,主要生产黑瓷。汉代瓷器装烧工艺有垫烧和支烧两种,窑的构造为较原始的龙窑。  二、汉代瓷器  汉代瓷器以青瓷和黑瓷为主,青瓷所占比例很大,黑瓷较少。青瓷和黑瓷的呈色剂都是铁,釉料中含铁量低于3%时烧成青瓷,釉料含铁量在4%-9%时烧出黑瓷。  汉代瓷器器类很多,用途广泛,有碗、盏、盘、钵、耳杯、尊、簋、罐、壶、罍、虎子钟、熏炉、水井、灶、五联罐等。到东汉中晚期,成熟的瓷器出现,此时的瓷窑,以生产青瓷为主,并有少量黑瓷,并且都

著名窑口烧制的陶瓷茶具简介

著名窑口烧制的陶瓷茶具简介 宋代的陶瓷质地的茶盏,由于上层社会竭力鼓吹,使得建安的“绀黑”釉茶盏兴旺发达,黑釉建盏成为了宋代茶具的象征性器具。例如,蔡襄在《茶录·器论·茶盏》中论述青、白釉茶盏时认为:“其音、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这使得青瓷、白瓷等茶盘在中国茶具 之上的地位曾一度逊色了许多。然而,宋代的茶具也不纯粹是深色黑釉的。烧造陶瓷的窑 口林立,除了烧制黑釉瓷茶碗(盏)闻名的建窑和吉州窑,还有烧制青瓷闻名的官窑、汝窑、钧窖、龙泉窑、越窑、耀州窑等及以烧制白瓷和青白瓷在古代茶具历史上留有地位的定窖 和景德镇窑等。它们之中有专供烧制朝廷日用和观赏品的窑口,也有烧选为大众生活需要 饮茶实用普及品的窑厦,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陶瓷茶具制造技术的 发展。 宋代的官窑,一是广义地说,为朝廷烧造贡瓷的窑四,二是狭义地指北宋汁京官窑和 南宋时宋高宗南波后在杭州另立的修内司窑和效坛下窑。宋代的茶文化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宋代是中国历之上“郁郁乎文哉”的时代,微宗赵信和高宗赵构等君王都是在中国古 代文化史—有卓越成就的学者和艺术家u在中国绘画史上,徽宗“作的花乌、山石、人物入妙品;作的墨花、墨石有入神品者”;高宗却是“时作小笔山水,专写烟岚香雨难状之景”。微宗又是古代著名荼学者,他所著的《大观茶论》一书是研究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历 史文献。从陶瓷史学文献中可知:汝窑、定窑、钩窑、建窑、越窑、耀州窑、景德镇窑、 龙泉窑等,都曾负有为皇帝内廷炔造贡瓷的具体记载。例如,南宋叶妥在《坦斋笔街》中 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忿有之,汝 州为魁”等。功夫茶具套装 南宋时的修内司窑和效坛下窑烧造的青瓷器,釉面的冰裂纹路或许并非从实用考虑, 釉层的升片不便于饮茶生活的日用,裂纹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但对繁冗的冰裂 审美格局回视后发现,仍具有时代物质生活的日用意义。从历史遗物上看官窑青瓷的形态,主要还是生活日用品,实用和审美高度叠合;在满足宫廷祭祀和陈设等方面需要的同时, 也留下不少宫廷饮茶用的碗盏、壶等器具。 汝窑在宋代文人笔记中屡屡被提及,文献中常以汝官窑代称之,原因是北宋时汝窑曾 一度烧制宫廷用瓷,但烧造的时间仪从宋哲宗至微宗这二三十午时间,故民间流传一句俗话:“家有万贯.不如藏汝一种。”宋人周焊《清波杂志》中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 玛瑙为釉。”还记载,汝官窑青瓷“近尤难得”。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天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以及东西燕山村一带,是 在唐末曲阳窑基础上发展起未的著名窑场。定窑以烧白瓷闻名,兼烧昔釉、黑釉等彩色的 瓷器,从20世纪纳考古文献中可知,定窑烧造物品种繁多,饮茶用器具形状多样,刻花、印花装饰都刻意求精,无繁杂感,显示出宋人清逸典稚的审美情趣。定窑烧制的茶盏口沿 不施釉,露有胎骨,成为毛慎,俗称芒四。南宋叶宴说“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其实

茶具发展简史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为茶。这就是说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开始利用茶了。中国茶文化渊源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伴随着品茶的诞生,茶具也在文明的演进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部分。茶的盛行,最有功绩的当属陆羽,这位茶圣及其著作《茶经》将茶的地位提高到了修身养性的高度,而其中茶具文化又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郎分。茶具一词最早见于西汉王褒的《僮约》赋中“烹茶尽具”一词,即指烹茶极讲究及其用具。纵观茶具的发展历史,对于茶具的讲究并非一开始就有之,它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和饮茶习惯的改变而逐渐形成的。 茶的利用经历了从药用到食用到饮用,从煮食(战国)到煮饮(唐)再到泡饮(明代)的演变。人们饮茶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秦汉时期,饮茶之风逐渐传播开来。在唐代则成为举国之饮,成为茶在历史上的最盛时期,也是在这个时期,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的《茶经》问世。宋代,饮茶更是发展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时尚,一种典雅的艺术。 “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茶具,古文献中称为茶器。通常是指人们饮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具。茶具是在“茶之为饮”以后出现的,并随着饮茶的发生而发生,随着饮茶的发展而发展。茶具的发生和发展,如同酒具和食具一样,历经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一般认为,中国最早饮茶的茶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这种器具是一种小口大肚、陶制的缶。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黑陶器,便是当时食具兼作饮具的代表作品。 纵观茶具发展的脉络,不同时代的饮茶方式也有不同。如唐代以饮用煎茶、饼茶为主,饮茶方式多为煎茶法。时至宋代,人们尚饮饼茶,改为点茶法,并出现了斗茶和分茶,并以茶汤“面色鲜白”、乳花“著盏无水痕”为判定标准,改唐碗为宋盏。明代后促进了散茶的改进,受清饮之风的影响,唐宋用于炙茶、碾茶、煮茶等的茶具不再需要,而转为注重通过冲泡体现茶叶新绿本色的茶具,多为白色或淡色。一、最早的饮茶器具(汉代) 很难说清楚,饮茶的器具与酒距、食具共用,有人说商代前后就有了茶具陶——口小、肚大。大多数专家认为我国最早的烧及饮茶器具的是西汉,王褒《亿约》(公元前59年“武阳买茶,享荼尽具”这个具可能是茶具或食具。二、专用茶具的出现茶学界公认最早的有关茶具的文学记载是西晉(公元265-316年) 左思(約公元250-約305年)的《娇女诗》,其中有“心为荼荈剧,吹噓对鼎砺。”這“鼎”當属茶具。 二、完备的唐代茶具: 1茶具的形成期:汉代→→隋唐以前。从汉代到唐代,人们饮茶通常加葱、姜、橘子等物一起煮与煮汤(蔬菜)无差别,或用来解渴,或用于菜食,可能与食具共用。最早我国古人多用鼎和镬(huo)煮水2专用茶具的确立(陆羽)唐代饮茶之风盛行,饮茶由粗放煮茶进入,精工煎茶阶段,于是茶具的艺术价值开始受到重视。为此,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使用的各种器具后,开列出28种茶具的名称,并描绘其式样,阐述其结构,指出其用途(见《茶经?四之器》)。这是中国茶具发展史上,对茶具的最明确、最系统、最完善的记录。从中可清晰地看到,唐代时中国茶具不但配套齐全,而且已是形制完备。如果说,陆羽在《茶经》中提及的只是民间的饮茶器具,那么,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成套饮茶器具,则为人们提供了大唐宫廷饮茶器具的物证。 三、兴盛的宋代茶具 宋代饮茶器具进人宋代,虽然饮茶方法有所改变,但无论是宋代初期的煮茶法和饮茶法并存,还是进人宋代中期以后,点茶法大行其道之时,其法都出自唐代。而且饮的茶与唐朝一样,仍然是以紧压茶为主,茶的加工方法也无多大变化,只是饼茶的花式品种有所改变罢了。所以,宋代的饮茶器具与唐代相比,在种类和数量上,并无多大变化。宋代民间饮茶多用茶盏,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但宋人饮茶,更讲究烹瀹技艺,特别是盛行的斗茶,不但讲究点茶的技和艺,而且对斗茶用的茶和水,以及用于斗茶的器具,都要求精益求精,以达到斗茶的最佳效果。华丽的点茶法的流行、金银具的盛行、黑釉建盏的不可一世,子民们郁郁不得志之余,一门心思置身于“斗茶”的游戏之中,这对茶具如醉如痴、魂系梦牵,及宋人对茶艺精益求精的追求,也深深影响了近邻日本,逐渐日本

名瓷识鉴

中国历代名瓷识鉴之 元 明 青 花 瓷 器 鉴 赏 专业班级:电科11--1班 学号: 311108002210 姓名:付俊嘉 时间:2013年12月12日

青花瓷器鉴赏 【摘要】 中国瓷器在世界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而瓷器在中国也是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史。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汉族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青花瓷是一种工艺复杂、手艺精湛的一类瓷器,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瓷有着独特的青蓝色纹饰,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有着清新淡雅的一笔,不奢华,但却有人难以忘怀的视觉冲击。 【关键字】 中国青花瓷元代宣德景德镇绘画造型特点

前言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瓷器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美的艺术品,汇成了内涵丰富的陶瓷文化,并成为中国的国粹,永远值得后人敬佩和引以为豪。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陶瓷发展史,古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的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景德镇有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青花瓷是四大名瓷之首。

中国古代饮茶文化的变迁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源远流长。 中国是最早采制和饮用茶的国家。古巴蜀国地区是最早种植茶树和饮用茶叶的地方。茶树的原产地是滇西南,至今在我国云、贵、川一带,仍然生长着许多参天的野生大茶树,树龄最高的达2700多年,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有800多年树龄的。《神农本草经》中曾记述了牛首人身的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萘解之”的传说(萘即茶)。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中有记载说,3000年前的古巴蜀国已有种植茶树,并进贡天子周武王。 最初茶叶是作为蔬菜来食用的,后来人们发现茶叶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于是将茶叶单独煮成菜羹,以后又将其熬煮成茶水作为饮料。商周时期,这种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茶叶的苦中有甜,苦后回甘,令人回味,广泛受到普通人和王公贵族的喜爱。此时,巴蜀地区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并有优良品种进贡中央朝廷。春秋战国时期,茶叶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到战国末期,黄河流域饮茶之风开始流行。 茶名称的由来:在中国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如荼、诧、苦茶、茗、皋卢、茶等。用的最多的是荼字,自唐以后才,茶字成为通用名称。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南方饮茶成风 汉代,茶的保健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有专门的茶市,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所需的商品。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流传到长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日常饮料,宴会、待客、祭祀都会用茶。文人雅士多喜喝茶,并有诗文反映茶事。更有晋代文人杜育专门歌颂茶叶的《荈赋》,涉及茶之性灵、生长情况及采摘、取水、择器、观汤色等各个方面,可以看出饮茶已不仅仅是解渴、提神、保健的需要,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因此,魏晋南北朝是我国饮茶史上又一个重要阶段,也可以说是茶文化的逐步形成时期。 古代饮茶文化 唐代时饮茶风气传播全国 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到了唐代中期,饮茶风气已普及全国。唐朝南方已有43个州、郡产茶,遍及今天南方13个产茶省区,因此,我国产茶地区的格局在唐代已基本确立。 唐代茶叶生产发达,出现很多名茶,各地制茶技术也日益提高,精益求精。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式也是在唐代才大量向国外传播,特别是对日本和朝鲜的影响很大。因此,唐代是中国饮茶史上和茶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茶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唐朝饮茶盛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佛教盛行。和尚坐禅,通夜不寐,只靠喝茶提神。佛门茶事盛行带动了善男信女争相饮茶。由于饮茶与禅宗关系密切,文人雅士又在品茶过程中追求禅的意境,因此有所谓“茶禅一味”之说。 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茶经》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茶经》把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用风气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陆羽首倡品饮艺术,他融儒、道、佛三教精神与饮茶活动为一体,开中国茶道之先河,为后世茶文化发展提供了典范。陆羽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茶圣、茶神。 唐代是诗的朝代,许多著名诗人都与茶有缘。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多首茶诗。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名句。李白、杜牧、刘禹锡都有佳作流传。尤以卢仝的七碗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名闻遐迩,诗中传神地描述了饮茶时的身心体验,成为历代传唱不衰的诗词佳作。全诗由得到贡茶阳羡茶的惊喜、饮茶过程及体验和感慨苍生三部分组成。另外与白居易世称“元白”的元稹,所

浅谈中国茶具的演变(茶文化学)

武夷学院 《茶文化学》课程论文 1

摘要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古人告诉我们,好茶需要好水来诠释,泡好茶则需要好茶具陪衬。在中国的茶文化中,茶具自成一体,成为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具用器考究,说它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点也不为过。习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熟悉和了解茶具。合适的器具可以让你的茶各归其位。比如:泡绿茶用玻璃杯,泡花茶用盖碗,而乌龙茶要用全套的功夫茶具。因为茶具不仅可以衬托出茶汤的色泽,更对茶汤滋味和香气有影响。古往今来,但凡讲究品茗情趣的人,注重品茶韵味时都强调“壶添品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认为好茶用好好的茶具,犹如红花绿叶,相映成辉。 知堂老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中国茶具由粗到精,由繁到简,由单一功能到多重功能演变,它融会了汉魏晋南北朝的朴拙、唐宋的精美、元青花的异彩、明清的繁复。茶具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体现了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技术水平和人们审美观点,浸润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茶具;演变;发展;茶文化

Abstract Water is the mother of tea, tea machine as the father. The ancients tell us, good tea need good water to interpretation, the tea is in need of good tea set background. In China's tea culture, tea set, tea culture become an organic whole oneself become an inalienable important component. Tea set with device fastidious, say it for tea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little too much. Acquisition of tea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s familiar with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 set. Appropriate instruments can let your tea every man to his position. Such as: bubble tea in a glass, bubble scented tea, and oolong tea with tureen with full set of kung fu tea set. Because tea set can not only serves as a foil to the colour and lustre of tea, the tea flavor and aroma has influence. Through the ages,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est in tea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 flavor is emphasize "pot add tea, tea pot art interest increase value", think good tea with good tea set, like safflower greenery, exterior design. Know don the old man said: "tea when in WaWu paper window, spring green tea, with simple but elegant ceramic tea set, with two or three drink half, the idle, is worth ten years of dust dream". Chinese tea set from coarse to fine, by numerous to Jane, by a single function to the multiple functions, it represent han,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plain elegant, yuan blue and white the reason for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heavy and complicated. Thousands of years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a in China reflects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culture, economy, technology level and people's aesthetic view, infiltrates the broad and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 heritage. Key words:Tea service; Evolution; Development; Tea culture

中国古代五大极品名瓷

中国古代五大极品名瓷 【钧瓷】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钧窑鼓钉三足洗 玫瑰紫釉尊 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 【汝瓷】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磁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汝窑莲花式温碗 汝窑盘 汝窑碗 汝窑三足洗 汝窑三足樽 【官瓷】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官窑葵瓣洗 官窑圆洗 官窑弦纹瓶 【定瓷】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白釉刻花折腰碗 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 孩儿枕 【哥瓷】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

哥窑八方碗 哥窑八方贯耳扁瓶 哥窑葵花洗 哥窑鱼耳炉 哥窑胆式瓶 哥窑碗【钧瓷】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钧窑鼓钉三足洗 玫瑰紫釉尊 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 【汝瓷】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磁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汝窑莲花式温碗 汝窑盘 汝窑碗 汝窑三足洗 汝窑三足樽 【官瓷】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官窑葵瓣洗 官窑圆洗

历代名瓷图谱

历代名瓷图谱 此为明项元汴撰《历代名瓷图谱》的英译本《Chinese porcelain》(卜士礼:Stephen Wootton bushell译编),介绍据传为晚明项元汴所见所藏宋、元、明诸窑名瓷图片83款,图施彩绘,中英文对照。此书于1908年在英国牛津出版。 本书早于其后称为「民国第一书」之郭葆昌觯斋《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出版,并为郭氏出版本之源起。线装中国古籍形式,为西方出版中国陶瓷着作之少见装帧形式。全书彙集据传为晚明项元汴所藏宋明名窑瓷器图片83幅,中英文对照,文图对映,彩印精细。作者前言介绍,此书书稿自清初即收藏于怡亲王府,清末1885年初,有人求售于德国驻华公使卜兰德(Von brandt),后者于留审期间偷誊副本,还原稿于原主,之后由布绍尔博士购得并带回伦敦,但不幸毁于1887年之火灾。之后,卜士礼又从临摹过该书稿的画师李澄渊手中求得临摹本,而于1908年在英国出版,此书出版后于海内外影响极大。1931年,经郭葆昌、福开森在该书基础上,并与另外一本摹本参照、修订,对部分图画重新着色,改正部分译文,并加注释,而出版《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号称「民国第一书」。 项元汴,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别号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香严居士、退密庵主人、退密斋主人、惠泉山樵、墨林嫩叟、鸳鸯湖长、漆园傲吏等,浙江嘉兴人。明国子生,为项忠后裔,为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 Stephen Wootton bushell,CMG,MD(中文名:卜士礼,1844年7月28日-1908年9月19日),英国医生、东方学家,在中国陶器、钱币学、西夏文等方面都有贡献。 卜士礼出生于英国肯特郡,曾就读于唐桥井中学(Tunbridge Wells School)与齐格威尔中学(Chigwell School)。后毕业于伦敦大学盖伊医学院(Guy’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期间学习过有机化学与中药学、生物学、地质学与古生物学、医学与接生、法医学等。1866年毕业后在盖伊医院任住院外科医生,次年又任贝特莱姆皇家医院(Bethlem Royal Hospital)驻院医生(resident medical officer)。1868年获伦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868年1月,卜士礼在雒魏林推荐下,前往北京担任英国驻华使馆医师,并兼任京师同文馆医学教习。他在中国居住长达32年,期间不仅精通了中文,还撰写了许多关于中国艺术、钱币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论文。1900年退休后回到英国,此后出版了《中国艺术》(Chinese Art,1905年-1906年)、《历代名瓷图谱》(Chinese Porcelain,1908年)、《中国陶瓷图说》(Description of Chinese Pottery and Porcelain,1910年)等著作。1908年在英国密德萨斯(Middlesex)逝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