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评《官场现形记》

评《官场现形记》

评《官场现形记》
评《官场现形记》

嬉笑怒骂之文

——评《官场现形记》

摘要:《官场现形记》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部比较有分量的小说,它以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对晚清的吏治进行了总体的解剖,上至军机大臣,下至佐杂胥吏,全方位地对晚清腐败的官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一部“特缘时势要求”而著的“嬉笑怒骂之文”。在极尽批判的同时又近于谩骂,充分展现了黑暗和腐败但理想色彩却暗淡无光,看不到一丝希望和光明,取材范围虽广,然而结构松散。

关键词:《官场现形记》,批判,谩骂,暗淡无光,结构松散

《官场现形记》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部较有分量的小说,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三部小说被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①。鲁迅认为这一类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本人亦十分认同鲁迅这一说法。以下就《官场现形记》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极尽批判,但近于谩骂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28篇中表明谴责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回),亦屡挫于外敌(英,法,日本),细民暗昧,尚啜茗听平逆武功,有识者则已翻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②《官场现形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时正庚子,政令倒行,海内失望,多欲索祸患之由,责其罪人以自快,宝嘉亦应商人之托,撰《官场现形记》”

③。小说以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对晚清的吏治进行了一个总体的解剖,上至军机大臣,下至佐杂胥吏,全方位地对晚清腐败的官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在小说中,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批判手法对晚清时期的官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作者极尽其力、不厌其烦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罗列甚至堆积大大小小的黑暗事实、腐败情节和奸人肖小,希望能通过对官场中人的各种腐败、丑恶行为的描写,真实地再现了晚清政府的腐败吏治。如:对第十四回对胡若华统领剿匪一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胡统领来到严州,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土匪,为了制造“战绩”,他便来了个无中生有、小事化大,率领大队人马,火烧几个村庄,“纵容兵丁搜掠抢劫起来,甚至洗灭村庄,奸淫妇女,无所不至……自以为得了胜仗,奏凯班师”。于此相似的还有一事。在四十八回,安徽总兵盖道运等去皖北剿匪,在剿匪的同时,不分民匪,一律剿杀,把那一带的村庄也统统用大炮轰没了。作品正是通过对专制政体下百姓怕官,官员有恃无恐、为所欲为、腐败不堪的行为的描写,来揭露专制制度下官吏的野蛮性,使人读后痛彻心扉、捶胸顿足,对书中所出现的官吏无一不恨、无一不骂,从而达到批判的目的。

小说从多方面多角度揭露了晚清独裁专制的政治制度、等级制度的野蛮和残暴,揭露和批判了晚清官场买官卖官的腐败现象、官员的政治投机和营私舞弊的丑恶行径,揭示了晚清黑暗统治下官员人格扭曲、道德沦丧、自私麻木、无社会责任感普遍性等。整部小说就是一部以暴露和批判为主要目的的著作。

不可否认,《官场现形记》对晚清的官场的持批判是一贯的,但这种极力的批判态度几近于谩骂,有如当代网络上的愤青之所为,与愤青的直接谩骂所不同的是《官场现形记》是以小说的形式以现实主义批判的精神来再现官场的种种丑恶之事,在再现中达到骂官的目的。但这种几近于谩骂的批判不是一种理性上的批判,更像是一种情绪上的泄愤,是“责其罪人以自快”。正是因为如此,鲁迅先生才评价说“辞气浮露,笔无藏锋”,从艺术上对《官场现形记》进行否定。

二、展现黑暗和腐败,但看不到光明与希望

前面已经说到了《官场现形记》是一部极尽描写官场黑暗和腐败的小说,文中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晚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腐败行为。也正是因为主要目的是,展现黑暗和腐败,所以

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暗淡、激愤,没有一丝光明和希望。在本人看来,一部小说情感基调太过于灰暗是很不可取的。“文学就是人学”,文学应该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要使读者读后能看到光明和希望,而不是深陷无边无际的黑暗当中。

《官场现形记》由于过分注重暴露和揭示黑暗与腐败,忽略了人物关怀,所以它的理想色彩是暗淡无光的。小说一直游走在“丑”于“恶”之间,使得作品的理想精神完全失落,书中官员皆是丑恶或无能之人,读者在阅读时往往就像是被裹进了无边的黑暗中,无论怎么走都走不出这黑暗的包围,读到最后甚至会流露出悲观主义的情绪,看不到一丝的光明和希望,认为这世界真的如此黑暗无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都知道晚清时期的社会不乏有识之士主张进行改良、实行新政,可是小说对此只字不提,令读者在阅读时看到的全是人世间的丑与恶,没有善、也没有美,因而时常会陷入无边的痛苦和愤怒当中,甚至没有再读下去的欲望。

作品中作者极尽展现官场中的黑暗和腐败,本事无可厚非的,但适得其反、过犹不及,在暴露与批判的同时还应该给予光明与希望,这才能表现出文学的价值。否则只能是认为作品只是作者情感上的泄愤而已,而且也从侧面反映出作家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当然,在这里不能由此得出“作者缺乏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这一结论。因为“作者写这部小说,原来计划,分为十编,每编十二回,但在第五编尚未全部完成之时,就因病死去。现存六十回,最后的极小部分,还是特的朋友代为补齐的。”④其中,前五编专门指摘做官的坏处,后五编教导他们做官的的法子(这在小说的结尾部分有所暗示),由此可知,作者原本是打算在后五编里给读者以希望和光明的,只可惜“人算不如太难算”,作品还没写完就病逝了。

三、取材范围广,但结构松散

为了尽可能地把不同类型的官场腐败现象、不同类型的官场人物和不同类型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表现出来,作者在写作时“采用了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蝉联而下的结构方式”⑤,这种结构的好处是适应敏锐地反映广阔的社会人生,取材范围可以达到全面性、完整性、丰富性。《官场现形记》的取材范围最大限度地延伸到与官场和官场人物相联系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描写了大量官场生活场景,展现了一幅幅官吏们在衙门内和衙门外、公事和公事之余的各种生活画面以及官场人物与官场以外各色人等的交往情况和复杂、微妙的关系,力求全景式地反映当时官场的黑暗和腐败。但在求“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结构松散”的弊端。

小说结构松散带来的后果有如下几点:(一)故事与故事之间联系不多,前后人物联系有任意强加、拼凑之嫌。这就导致了小说的可读性不强,读者阅读欲望下降;(二)多个故事片段拼凑而成,整部作品拖沓冗长,人物形象和故事性质多有雷同;(三)人物形象不鲜明。小说结构松散,故事多变、人物众多,没有什么线索和贯穿全书的主角等等导致了人物形象塑造得不够典型,人物形象扁平,往往只见故事不见人物,读完整部小说后,对书中人物形象难以有一个较深的印象。

总的来说,《官场现形记》是一部艺术缺失的作品,鲁迅评“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

《官场现形记》是一部在一个统一的主旨——“暴露和批判官场的黑暗和腐败”的指挥棒下形成的几十万言的小说,为了迎合时人的嗜好和发泄怨恨情绪,在嘲讽嬉笑中对官场进行了批判怒骂,是一部“特缘时势要求”而著的“嬉笑怒骂之文”。

参考文献:

①②③: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第二十八篇;

④:《出版说明》,《官场现形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⑤:袁行霈、黄霖等人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22页。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5篇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5篇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1 最近好象有点懒,只是草草地读几页书,有时连字都没认清,就过去了。可还是一股子热情地在那里读。没办法,在这个世界上,书这个朋友不想抛弃我,尽管我多么地一厢情愿。 《老残游记》到底说什么,序言便有天下一哭之说,我要说这本书是刘鄂先生对社会,对人生,对儒道佛三家的一点感悟,那只从日边来的破船不就是日渐没落了大清帝国吗?正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世,那个老残先生不想做官,却含情脉脉地奔走于官民之间,起着所谓救民于水火的作用。法纪乱了,一个郎中也成了改变官民关系的纽带。唉!一个老残,就是三头六臂,你又能救得了谁呢? 书中所谓与姑和黄龙子的一段大论,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有道,有儒,有佛,很开人耳目。只是世人看世事,只看到了问题的方一个面,忽略了另一方面,好了坏了,兴了衰了,吉了凶了,死了生了,多了一个做梦的好由头。心静了,什么事情看淡了,就什么也没了。 美中不足的是,狗尾续貂,刘鄂先生在续集里又加了阴司一游的'话头,劝人向善的初衷令人敬佩,只是那十殿阎王总让觉得象光头上带的假发,多少令人有假的一种感觉,前脚还信誓旦旦地说儒学的门面大,而佛道总拿出些鬼神来吓唬人,言尤在耳,后面就弄出磨人的石磨来,好不可笑。 书中那个可恨的玉太守和刚弼官长,还是给我的警示作用最大,

一片“好心”,多少坏事,一个拿民命换官,一个拿民命显智。“你们都是小人,就我一个正人君子。”不走群众路线,往往走上历史的反动,成了孤家寡人。太刚,太柔,都不是处世良方。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2 寻踪晚清风土,踏迹官场沉浮,追逐侠客视野,畅饮百态人生,《老残游记》和《葬花海》《二十年目睹之怪状》《官场现形记》并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鹗( 1856——1909)乃晚清才子,博识甚广,本书深挖晚清社会矛盾,小说直观的展示了晚清的风土民俗,官态时弊。一个孤胆郎中铁英(老残)的梦境开始,以老残的行踪为线索贯穿全文。蓬莱仙山湖光山色诱人,老残同友前往却发现危船,好心救船反遭暴击,船毁人溺,老残从梦中惊醒,梦之所向,行之所至。老残前往济南观湖光楼阁,泉景水色,在一次出诊时无意结识济南名流,为宫保(官职)赏识,时值黄河水患,欲留老残得治水良策,奈何老残忘却名利,推官辞礼,夜走曹州。曹州扶台玉尊为酷吏,虽清廉却施暴政,苛政之下曹州虽无盗案,却也民不聊生,人人惶恐自危,玉尊所抓盗犯十之七八乃是良民,冤或重刑,衙门十二台牢笼,月月饱满,日日死尸,奈何这玉尊在外官名却极好,宫保欲推荐其升值,老残至此,慨曰:官员无才便是德,妄有才之人,为名利而做官,国乱强盗作案有三四,酷吏做案却有七八,遂修书至宫保劾之。 时遇以曹州县官,与其辩进退,出治盗之良策,寻退世江湖高人以威名震盗。老残回省城路过齐河县,巧遇黄河冰凌,无法渡河,住

最新官场现形记读后感与心得体会5篇

官场现形记读后感与心得体会5篇 《官场现形记》出自我国清末小说家李宝嘉之手,被鲁迅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首。这部长篇小说反映了晚清统治的黑暗和腐朽,揭露了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更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朝廷上下的痛恶和嘲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官场现形记读后感与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官场现形记读后感与心得体会1 看完了官场现形记,李宝嘉著,张友鹤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6月第1版,1978年4月西安第1次印刷。这本书大多是繁体字,也有不少简化字,正是建政初期繁简过渡时候的面貌。质量很不错,纸张印刷都是上乘,虽说耽搁了20x年才出版,发行了能够出落得这样的一个模样,再比较这本书的各方面素质,也是天理昭然。张友鹤的校已很下功夫,通篇我就查处了两个错字,也是形近,字儿小,难免是误植;注得精到!虽然都是规规矩矩的注解,但这是有选择的注,不是滥注,堪为唱和,让人看了知话里有话又不留痕迹心照不宣。张友鹤在此书后面还编了一个清代的官制,对不了解清朝官制的我来说真是大大的补了一堂课,来龙去脉,言简意赅,答疑解惑,茅塞顿开,同时也越发感到近几年的古装戏实在没文化不考究。而且这张友鹤的清代的官制还有另外一种好处,基本上可以作为官场现形记的概要或者节略,即便没什么耐心去看这1000多页的小说,看了这清代的官制也就够提纲挈领,大可发挥的了。此书开篇是“出版说明”,而本来可以作为“序”的一段话,却被编到了最后作为“后记”。本来“序”是点睛

之笔,此乃清代说部的惯例,如此给放到了后面,不知何意。但我认为如果起初不看附录里的清代的官制和后记这两篇儿张友鹤的文章的话,这本书未必能够一次看懂,不过就是笑笑过去了的。 现在那四篇儿鲁迅推荐的清末谴责小说我算是都看完了,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官场现形记,各有各的妙处,不过统宗的是一本儿儒林外史。其中文笔最好最有才情的,当推孽海花,结构最大胆的是这本儿官场现形记,散得很厉害,但又不失章法,不像老残游记也同样散得无边际,但过于随意了。论结构的造诣,这四篇都在海上花列传之下。官场现形记的最后一章点题相当大气,弄得我想对该书发议论也说不出更多的啥了。 据我看官场现形记的水平要在果戈理的死魂灵之上,首先是传统白话不像老果那样废话那么多,而且讽刺更灵巧尖刻,篇幅差不许多,官场现形记大大小小记事过百,而死魂灵则仅只有那么几个地主官员现眼,灵感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的。论体例,都是只写了上半部,下半部死魂灵虽然也出了若干,但成色显然寡淡,不足论的。李宝嘉和果戈理都是以讽刺见长,李宝嘉见好就收,不越雷池一步,知道自己写不出什么好形象正派角色来,索性不写,只托被火烧了;而果戈理则是受了但丁的荼毒,非要写出个三部曲来才罢休,实在犯不上的这么劳驾。写小说,一是扬长避短,一是量力而行,哪怕得到的是个残篇,不完足,不圆满,也要比画蛇添足的好许多了。 官场现形记读后感与心得体会2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

有关《官场现形记》读后感

在《官场现形记》中,有很多故事让我读后感到愤慨,特别是“制台见洋人”一节。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官场现形记》读后感,欢迎阅读。 篇一:《官场现形记》读后感 《官场现形记》真是一部好作品,它把中国官场那点事赤裸裸的展现给了读者,可正因为它是历史,死人,古皇帝的天下,任后人评说,作者怎么抨击,怎么消遣都没关系。如果想写活人这点事,想赤裸裸,可能还得等成历史那天,读者才有希望见着。 中国现如今的官场,难道真比清朝或者更早的朝代要进化吗? 只不过用钱卖官,做官受贿更进化了;官官相护,瞒上欺下更进化了;利用职权,发国家财,发百姓财,发企业财更进化了…… 特别是地方官府,小至村官,就吃低保一项便可养肥他一个家族;一个副乡长光修路一项可成有名车族;一个镇副书记光城镇规划一项可成大城市有房族;一个教委,一个县委…… 唉,百姓也只能发发牢骚而已,中央政府又能怎样呢?这样的怪圈,也许只有等人类社会进化到“不为财死”的那一天,才会消失吧。 篇二:《官场现形记》读后感 晚清时期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是最有代表性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小说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小说所写大多是当时社会上的实际人物,只是改名换姓而已。胡适曾在为此书做的序言中论说过这种情况:“就大体上说,我们不能不承认这部《官场现形记》里大部分的材料可以代表当日官场的实在情形。那些有名姓可考的,如华中堂之为荣禄,黑大叔之为李莲英,都是历史上的人物,不用说了。那无数无名的小官,从钱典史到黄二麻子,从那做贼的鲁总爷到那把女儿献媚上司的冒得官,也都不能说是完全虚构的人物。”当然,实际上小说中的某个有名有姓的人物也未必完全是影射某一个人,可能是包括这一个在内的几个实有人物的集合。 作品还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的丑态和丧权辱国的劣迹。外国人打死中国小孩子,当地官员迫于群众压力,将凶手判处监禁五年。而清政府的总理衙门,却按照“同外国人打交道”“只有顺着他办”的逻辑,竟依照外国公使的要求,将巡抚撤换,并由他们指定的人接任巡抚。徐大军机糊里糊涂地在出卖安徽省矿产的契约上签字,将国家主权拱手献给洋人。这些描写充分地揭示出朝廷大小官吏惧怕外国人的无耻嘴脸。 官场的黑暗和肮脏是不可闻睹的,中国古代的官场尤其如此。几千年了,那阴秽依然如故,真叫人痛心,叹息、憎恨!官宦们凌驾于百姓之上,大官凌驾与小官之上,层层叠叠使百姓不得翻身,不见天日﹗

《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读后感800字

《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读后感8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读后感800字: 拖拖沓沓的看完了这部长篇,比较《官场现形记》我觉得内容涉及的人物类型更多,描写更细致。而且因为是第一人称贯穿始终,更觉得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中穿插的故事,又有他的独立性,所以更加生动。 ”九死一生“对于文中的主人公,对自己的表述上并没有太多的生死场面的描写,即使身处险境也能化险为夷。然而,文中所涉及的很多人物多面临了生死抉择,可以说”九死一生“或是”死里逃生“。社会风气的糜烂,世道人心的险恶,让我读来不觉毛骨肃然。和《官场现形记》不同的是我们在本文中也看到了一丝清流,如继之对名利的淡泊、侣笙为民请命等人物,然而在整个社会的沉沦中显得孤独无助,继之破产了,侣笙也被罢官。 我们今天在提倡社会主义的价值核心,我们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以看到当时的情况就是社会的价值观沦丧。贪污腐化成为社会的主流,男盗女娼成为公开的风尚,名利享乐成为人们的准求目标,崇洋媚外也是当时中国的流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没有过多去探究造成社会沦丧的根源,也没有明确指出社会发展的出路,直接揭开社会丑恶的面目和伤痛,让人们警醒。

作为平凡的人们怎么在社会洪流中生活,这也是作者所传递给我们的思考。首先是接收,接收社会现实,整个社会的怎么发展确实是自己人力所不能左右的;接收人情的冷暖,继之的帮扶和伯父的冷漠都是我们难于控制。读后感·其次是中庸,文章中的作者基本做到了”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节中“。还有保持孝悌,作者千里寻堂弟也是被我们所敬重的。 读清末讽刺小说永远有现实意义,让我们看清楚人性美丑,让我们正视社会问题。写到这里,我接到了林清玄离世的消息,也看到了他的一篇短文关于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们要“但看一二,不看八九”,我们读清末讽刺小说,也来印看我们的现实人生,也来寻觅生活中的“一二”,忽略生活中的“八九”。作者:懒看闲书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官场现形记

大学生课外阅读读书报告 系别:设计艺术学院 班级:6409204 学号:200604092084 姓名:刘斌 评语: 分数: 批阅人:日期:

| ~ 2 ~ 1、书目信息 2、报告信息 索书号: I242.4/133 题名:《官场现形记》 作者: [清]李宝嘉著编 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12.01 价格:16.50元 题名:《官场现形记》读后感 关键词:(3-8个)丑态;奴颜卑膝;贪官 文摘:(150-200字) 《官场现形记》里所提到的尽是写贪官污吏,没有一个干净的。而那千年社会现实中的官、吏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名和利,层层欺骗倾轧,无利不为,为名而劳。从古到今,清官可曾有几个?古今中外,纯粹的人又有几名?可悲的世间,可憎的人类!

| ~ 3 ~ 正文: 官场的黑暗和肮脏是不可闻睹的,中国古代的官场尤其如此。几千年了,那阴秽依然如故,真叫人痛心,叹息、憎恨!官宦们凌驾于百姓之上,大官凌驾与小官之上,层层叠叠使百姓不得翻身,不见天日!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同类小说中较为优秀的作品之一。在当时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可谓轰动一时,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它列为“四大谴责小说”之首。作品以官场为对象,着重揭露各种官僚的“龌龊卑鄙”“昏庸糊涂”(《官场现形记》),集中暴露晚清官场的污浊,吏治的败坏,统治集团的腐朽。 作品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的丑态和丧权辱国的劣迹。外国人打死中国小孩子,当地官员迫于群众压力,将凶手判处监禁五年。而清政府的总理衙门,却按照 " 同外国人打交道 "" 只有顺着他办 " 的逻辑,竟依照外国公使的要求,将巡抚撤换,并由他们指定继任巡抚( 57 、 58 回)。徐大军机糊糊涂涂地在出卖安徽省矿产的契约上签字,将国家主权拱手献给洋人( 52 回)。这些描写充分地揭示出朝廷大小官吏惧怕外国人的无耻嘴脸。 《官场现形记》的过人之处,在于它并非全如鲁迅所说那样“千

沧浪之水读后感5篇完整版

《沧浪之水读后感》 沧浪之水读后感(一): 世事纷纷,喜怒哀乐中早已找不到自己,也无处可再找,不仅仅仅是迷茫,更多的是无奈,可还得在这种迷茫中行进,在这种无奈中生存。你无从选取,能选取了就不是你了。 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能够濯吾足。 看过《沧浪之水》书的人,我想大都能猜到书中的主人公就是多数人的重影,也是这个时代人的缩影,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你无从选取自己的喜好,摆在那里的你就要强迫自己把一切都做得圆满,不能让谁再小瞧了你。所受的教育,所学的专业,可能此刻都和你的理想有着千差万别,毫无用武之地。你想去做的你做不到,永远埋没在心里也只能时常回味一下记忆,不想做的可又偏偏去做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岁月轮回谁也无法再猜透你,没人再能看懂你的喜怒哀乐,真真假假,失去了你做为一个男人原有的个性和张狂。 每一天在种种无奈中煎熬着自己的灵魂,时刻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万分不情愿的事,说着自己也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的话,虚伪与真诚已没有了区别,似真似假,似梦似幻,可还得用自己的生命去适应这种活法,有泪不能流,有苦不能诉,累死也不能趴下,受罪也得努力硬撑着自己的身躯,活得比谁都累也要表现出比神仙都要潇洒,不知情的人还都在羡慕你的尊位和狂傲。 岁月早已磨掉了你锐利的棱角,人生困扰着你的自由奔放和主观个性的张扬,空怀壮志,早已泯灭了你年少时的梦想,人生旅程让你体验了种种虚虚假假,真真实实,人性百态在你面前百媚登场,你不为之,你又是谁你为之,你又成了谁一切都让你无所适从,一切你又都无可抗拒,这就是无奈中的无奈,人性逼迫你做出种种不可理喻的行为,可还得称之为革命事业。就是这般如此你到底把自己交给了谁你也不会明白,拿自己的性命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圈子中周游回旋,不懂疲惫是不是你和生活开着玩笑也要让自己去努力适应着这种特殊群体,去附和着这种不恭不敬的关系,颠覆着黑白也分不清所以。 真正属于自己时,乐得你宁愿紧紧把自己锁在家中安逸小窝里,才是真实的你此时莫大的幸福享受。真实的快乐人生是什么!就是能找回真实原本的你!你属于这个社会,但同时更应属于你自己。不虚伪的你,真正的你,可爱的你,真诚的你,你就是你,永远不要成为别人影子的你。 书阅完,感觉就像好比一个人走在钢丝上一样,从你在不知不觉中行进到这条钢索上那一时刻起,你可能从迈出第一步起,()你就已经踏上了这条颤颤微微的索链上了,你就没有了回头路,也没有了其它的路可让你再选取,不管你手中是不是有一根掌握平衡的长杆,你的目标就只能有一个了,走到对岸上去,才是胜利,才能实现你心中的夙愿,才能不被摔死,即使你手中根本没有那平衡杆,只能靠自己的双臂来持续必须的平衡,你也只能硬着头皮一步一步看着脚下慢慢

官场现形记人物形象分析

三荷包 他是何藩台的三弟,绰号“三荷包”,一直在其兄衙门里管帐房。因为要仰仗其兄的庇护,故在其兄面前,向来极训谨、极顺从。为其兄出卖差缺,很是卖力,前前后后单是由他经手的买卖就有二三十桩。后来为九江府一桩买卖能够成功,自己也从中多谋些利益,他竟然和兄长闹了个天翻地覆。随着差缺的一个个出手,大笔的银子源源不断地流进了他的荷包。后来他用从兄长手中赚得的这些银子为自己捐了官,先是做山东莒州知州,后因此缺较苦,改去胶州任职。到了胶州之后,他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迎接抚台巡访;二是陪抚台会见外国人。在迎接抚台时充分显示了他欺上瞒下、曲意奉迎的“才能”,从布置装饰到吃喝用度,皆投上司所好。会见外国人,更是一幅奴颜婢膝的面目,他学外国人的礼节,仿外国人的举动,虽说偷偷在家演习了一早上,但临场还是将簇新的天青外套油了一大块,香槟酒洒了一台毯。除此之外,书中描写三荷包的虚伪也是很精彩的,分明是贪得无厌、见钱眼开,可当王梦梅往他腰包塞钱时,他还假意推托,嘴上说着“咱们之间何须这个”,而票子却早已进到他的 荷包里去了。 王梦梅 他是个公认的做官敛财的能手。开始曾办厘局,只因搜刮民财太过狠毒,致使民怨沸腾,又有无数商人上京控告,因而给他记了大过,停委一年。何潘台出卖差缺时,他看上了一个肥缺,便极力巴结何藩台之弟三荷包,终于顺利弄到了江西玉山县缺。王梦梅上任时,正值收漕时节,为了不让前任把漕米钱粮收了去,他昼夜兼程,马不停蹄,“恨不得立时就把印接过来”。只因当天没接到印,他就暴跳如雷,寝食难安,第二天四更时就起身接印,唯恐钱到不了自己手里。在王梦梅心目中,钱是命根子,为了钱他什么也干得出来。有一个叫蒋福的人,因为在王梦梅捐官时出过钱,在人面前便有些趾高气扬,甚至连王梦梅也不放在眼里。王梦梅心中早有所恨,却不露声色,想等到他闹出事来,再把他重重发办,既不用归还他的钱财,又落得大义灭亲的好名声,一举两得。不料如意算盘并不如意,蒋福又把他告到了府大人处,亏他平时会巴结,才不曾落得丢官卸职的下场。不过一个财迷心窍的人,进钱,眉开眼笑;出钱,则无异于要他的性命,若不是邢名老夫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说,他是断断不肯归还蒋福钱财的。作者在此,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十足的贪官的形象。

吴敬梓《儒林外史》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范文5篇

吴敬梓《儒林外史》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范文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儒林外史》读后感 昨天晚上差不多把《儒林外史》看完了,一共五十六回,虽然比《红楼梦》短很多,但是因为叙事结构的原因,人物的关系还是没搞清楚,官职更是一塌胡涂。还好故事情节还记得七七八八,就说说几个感慨比较深的吧。 1。叙事方式 《儒林外史》的叙事结构叫做缀段式(episodic)叙事,或者叫联缀式叙事。是将一个个小故事联缀起来,形成长篇。这是一种富有中国古典特色的叙事结构,和西方文艺所看重的整体性、一致性背道而驰。就好像西洋画讲究焦点透视,中国画却散点透视一样。《水浒传》、《官场现形记》、《天龙八部》等都是这样的叙事结构。这部分主要来自 水浒传叙事的手法叫做什么手法,由一个人的故事引出另一个人的故事,同样的作品还有儒林外史? 2。《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在《儒林外史》中的最前面,大约是在第三、四回,即(第3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第4回荐亡斋和尚契官司打秋风乡绅遭横事)。中学课本中主要是选择的第三回,里面的周进、范进和胡屠夫是主要人物。

2。1周进 周学道名叫周进,是老童生,靠坐馆(就是在某个有钱的人的家里当专职教师,也叫西席)为生。他年近六十了,也没能考到一个秀才。好不容易被别人请去吃拜师宴,改善一下伙食,还要被人嘲笑“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年纪一大把了,还要被人这样笑话,活的是真窝囊了。 后来他去做了账房先生,去南京做生意的时候,求老板带着他去国子监看看,说:“这辈子都没有进过考场,再不去,怕再也没有机会了”。没想到,进了考场,他触景生情,一头栽倒了。后来几个做生意的朋友帮他捐了一个监生(秀才),便一考中的,成了举人。后来做到了学道,提拔了范进。 2。2范进 范进也是年纪很大了,只是一个童生,还不如周进,连个坐馆的工作也没有。考试完了,家里都好几天揭不开锅了,老母亲只好让他把下蛋的老母鸡卖掉,换大米。不过幸运的是,他在考试的时候,遇到了周进。此时作为主考官的周进,大约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便格外留意。周进看范进的文章的感觉是这样的,第一次看觉得写的不通,第二次看发现还是有点意思的,第三次看觉得这是一篇好文章。周进觉得范进跟自己的一样,是被耽误了,便让范进取了第一名。后来的考试,又在主考官面前抬举他,所以范进中了举人,一路升为学道,简直就是周进的翻版。 2。3胡屠夫

新官场现形记

【导语】:诙谐的笔调,写出了官场上那些丑恶的现象。犀利的笔锋,一定能给那些社会的丑恶的现象刻画深刻。文章用对白来总结出的哲理意义,着实在深深的思考着。 一日深夜,月高风轻。黑白无常奉阎王之命勾来某贪官之魂魄。此人生前系某县一局长,平常贪污、受贿数额甚巨。后事发,自知无法幸免,遂自缢身亡。阎王因其生前劣迹,决定把他打进十八层地狱。此人大呼冤枉。 阎王说:象你这样的贪官不入十八层地狱,谁入十八层地狱? 局长说:我是贪了一点钱。可实在是逼不得已啊! 阎王说:笑话!难道还有人逼你贪污受贿否? 局长说:是啊!是啊!请阎王听我一一道来。 一、我平常的工资每月才几千元。吃饭、吸烟、喝酒、泡妞都不够啊!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不贪污如何生活啊? 二、我贪污的钱除了维护正常的开支以外,基本都贡献给了我的上级啊! 三、求我办事的人送我点钱也是应该的,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你们阴间不也流行有钱能使鬼推磨吗? 四、现今浩浩天下,贪污成风,又有几个当官的不贪污啊?比起别的局长,我还是很清廉的。只是我运气不好,得罪了人。给举报了啊! 五、况且我这次慷慨赴义,乃是听从上级安排,丢卒保车啊!我一死,线索就断了,案件也就到此为止了。我家中老母、幼儿自有上级照顾,生活可保无忧也。 阎王说:时至今日,你难道就没有一点悔意? 局长说:我好后悔啊!后悔当局长时贪得太少啊!如果我多贪一点,有足够的钱打点,又何至于落到被逼自缢的地步啊!不过我临死之时,对身后事情已经作了安排。我已经准备了金山一座、豪华别墅一幢、宝马汽车一辆、金童玉女若干。如果阎王照顾一二,我愿意把我所有财产悉数孝敬您老人家。 阎王大喜:你对上级忠诚,对父母孝顺,对朋友两肋插刀,又如此明事理。如此忠孝之人、忠义之士,天下难找。着你即刻投生为人,下辈子官至纪委书记,主管一方官员贪污受贿生杀大权。 局长大喜:多谢阎王。不过还有一事相求:那个举报我的人,我实在恨之入骨,此仇不报,枉为人也! 阎王说:这个容易,命黑白无常,勾了他的魂魄,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于是局长遂满意而去。 菩提无树说:浩瀚官场,阴间阳间,皆混沌也。

聊斋志异读后感450字左右范文5篇

聊斋志异读后感450字左右范文5篇聊斋志异读后感 繁星闪烁的秋夜,我又一次在灯下捧起了《聊斋志异》,说不清是第几次读它,但每次读完心中都会激起异样的涟漪。《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郭沫若曾说它:“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个评价非常贴切。 其实我对于聊斋的印象源于小时候的电视剧,伴随着惊悚恐怖的音乐,一盏灯笼从漆黑的夜色中显现出来,飘忽不定如摇曳的鬼火,慢慢地画面开始切换:窗外被夜风掀动的修竹,窗内执笔疾书的文弱书生。小时候看《聊斋》为的是那份让人痴迷的惊悚和幻象,时过境迁,沧桑的二十年后再来重温经典,却不得不被那些善良多情的奇女子而感动。狐精鬼怪幻化而来的少女个个倾国倾城聪慧过人,她们变化多端,嫉恶如仇,知恩图报,重情重义胜似人间儿女。我常想假如没有这些光彩夺目的女性,《聊斋志异》必会逊色不少,纵使蒲松龄再文采出众也无法让这部书流传千古。或许作者之所以如此浓墨重彩刻画这些女性,也是因为在她们身上寄托着自己丰富的爱情理想。 完美的爱情该是什么样呢?在蒲松龄看来要么就是像王子服和婴宁那样一见钟情的,婴宁是《聊斋志异》中被刻画得最生动的女性形象,她美丽清纯,娇憨天真,最动人的就是那阵阵银铃般的笑声,闻者无不为之倾倒,不由就跟她一起笑出来。上元节被母亲催促着出门的王子服,在郊外偶遇风华绝代的狐女婴宁顿时心如鹿撞看痴了过去,

只见她手持梅花笑容甜美,他惊为天人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婴宁咯咯笑着:“这人目光灼灼像贼一样”遂丢下花跑远了,王子服捡起梅花怔怔地看着从此相思成灾。我不由想起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这简直道出了王子服的心声。爱情来得如此突然没有预兆,天真烂漫的婴宁如一束阳光照进了王子服的心灵,他的世界从此阳光明媚。尽管他们后来也曾遭遇波折,但我相信那初遇怦然心动的美一定久久地藏在他们心里。这样的爱情多美! 完美的爱情还应是生死相随的。史举人的女儿连城貌美如花,工于刺绣,和才华横溢的贫寒书生乔生因一副《倦绣图》结缘,有诗为证:“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得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峨。”两人互相倾慕,情愫渐生,无奈连城却被贪财的父亲嫁给了盐商的儿子郁郁而终,乔生前去吊唁,痛哭一场也死了过去,一缕幽魂飘飘荡荡追随连城而去。在黄泉路上终于找到了她,两人历经千辛万苦双双还阳结为夫妻。爱情就该这样:上穷碧落下黄泉,她仍是那个一生一世愿成双的人。 完美的爱情又怎少得了成人之美肝胆相照,狐女红玉和冯生相爱却不被冯父所容,红玉离去前助冯生娶了清白人家的女儿卫氏,自己隐居山林,几年后冯家遭遇飞来横祸,父亲,妻子相继惨死,儿子生死未卜,自己则身陷囹圄,几年后再见天日早已物是人非,面对萧条的庭院冯生正暗自垂泪,不料红玉竟带着劫后余生的儿子回来了,红玉不仅救了孩子,还帮他操持家务家道慢慢兴盛起来,最让人感叹的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练习:7.《官场现形记》 Word版含答案

7.《官场现形记》 兄弟阋墙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付梓.(xīn)嬗.变(shàn) 提.防(dī)落拓.(tuò) B.循谨.(jǐn) 藩.台(fān) 排揎.(xuān) 浸渍.(zì) C.几绺.(liǔ) 埋.怨(mái) 剃.发(tì) 竭.力(jié) D.褥.子(rù) 搭讪.(shàn) 请帖.(tiě) 横.竖(hèng) 项,“梓”应读“zǐ”;C项,“埋”应读“mán”;D项,“横”应读“hé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洞悉蘖障尴尬恬不知耻 B.欺侮龌龊堕落循私舞弊 C.辩子谄媚鞭挞嘘寒问暖 D.搀扶蹂躏谴责寡廉鲜耻 项,“蘖”应写作“孽”;B项,“循”应写作“徇”;C项,“辩”应写作“辫”。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我国目前有一千五百多万教育工作者,他们长期以来,默默耕耘,甘为人梯,培 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的贡献。他 们,塑造出德才兼备的一代代新人,使漫漫教育征途,生生不息。 A.孜孜以求功高盖世言传身教一脉相承 B.孜孜以求不可磨灭耳濡目染薪尽火传 C.兢兢业业不可磨灭言传身教薪尽火传 D.兢兢业业功高盖世耳濡目染一脉相承 “孜孜以求”,努力追求。“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恳。根据语境用“兢兢业业”更好。②“功高盖世”,形容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不可磨灭”,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 在人们的记忆中。根据语境,此处应用“不可磨灭”。③“言传身教”,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耳濡目染”,因经常听到而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对象应该是受教育者而不是教师。此处用“言传身教”更准确。④“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地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薪尽火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此处应用“薪 尽火传”。

谈《官场现形记》的艺术特色

毕业论文 题目:谈《官场现形记》的艺术特色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完成日期2016年5月

谈《官场现形记》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官场现形记》是清朝晚期文学代表作品之一,其写的多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有些只是改了个姓名而已,在谴责小说中极具代表性,其内容、语言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文章分为四部分,前面三部分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官场现形记》的艺术特色,最后一部分总结了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研究及艺术成就。 关键词:批判态度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艺术成就 李伯元的代表作《官场现形记》,作为谴责小说的典范作品,在中国讽刺文学史上抹上了辉煌的亮色。《官场现形记》其内容、语言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时萌对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评价极高,并称李伯元作为讽刺文学家,在世界近代文坛与肖伯纳、马克吐温同代存在并毫无逊色。 一、极尽批判态度,批判艺术之刻画入微 《官场现形记》全文极尽批判的态度,寥寥数语,就将小说中的贪官人物音容体态勾写出来。细节描写也非常生动,笔下的人物生动传神,具有比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比如说胡统领剿匪,在浙江省城,胡华若靠着在京城中贿赂,得到了一个统领职务。在管辖范围内的严州,土匪作乱猖狂,可真够令胡统领心烦意乱的,没办法,胡统领无奈的只能亲自出征剿匪。出发前,先惹了个争风吃醋的事端,等他带领人马赶到了严州之时,哪里还有土匪的踪迹,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倒是手下的官兵趁此机会将平民百姓劫掠奸淫,无恶不作,胡统领“得胜班师”,送行的岸上只剩下百姓的哭骂之声了。无数乡民涌至县衙指控前去鸣冤,几次都有激起民变之势。这位知县大人与胡统领早就勾结到一起,心生一计,先是表明态度:“证据确凿,准其到县指控,审明之后,即以军法从事,决不宽待”。等乡民将诉状呈上后,知县大人先发一些抚恤钱,敷衍了事,还吩咐“从来打官司顶要紧的是证见,有了证见,就可办人”,要求乡民告知是谁劫掠奸淫,女儿被人欺侮,需要验过。乡民面面相觑,因为不知道是谁,所以不能回复,女儿要验的,尤其不肯。知县大人立马变脸,转身要办理乡民“诬告”之罪,要退抚恤钱。乡民没办法,一起求饶,知县说道:“这些事情本县知道全是兵勇做的,但

《官场现形记》习题2

《官场现形记》习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龌龊.(chuò) 谄.媚(chǎn) 压轴.(zhòu) 兄弟阋.墙(nì) B.提.防(dī) 谂.(rěn)知体.(tī)己恬.不知耻(tián) C.踱.步(duó) 媒妁.(shuò) 趿.(tā)拉抢(qiāng)呼欲绝 D.抨.击(pīng) 一绺.(liǔ) 搭讪.(shàn) (qióng)茕.茕孑立 答案 C 解析A.阋xì;B.谂shěn;D.抨pēng。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孝悌罪孽狼狈为奸反目成仇 B.藩台算帐人仰马翻丑态必露 C.横竖褥子坐吃山空老羞成怒 D.禀帖托腮骁勇善战冠冕堂皇 答案 B 解析B.帐—账,必—毕。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汇丰银行29日称,经过7月份的下行之后,9月份中国制造业经营状况温和好转,中国制造业的增长动能正在________。 (2)这个大学的所在是个非常美好的地方,因为那里有的是阳光明媚的花朵和空气清新的草坪,有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和美丽________的早晨。 (3)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缺一不可,失去了物质文明的支撑,精神文明建设就是空谈;同样,精神文明建设上不去,物质文明建设也是________。 A.积聚清净枉然B.集聚清静惘然 C.集聚清净惘然D.积聚清静枉然 答案 A 解析积聚:逐渐聚集。集聚:集合,聚合。清静:(环境)安静;不嘈杂。清净:①没有事务打扰;②清澈。惘然: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枉然:得不到任何收获;徒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会上,张董事长高谈阔论 ....,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阵阵掌声。 B.最近有许多公益广告都在提倡树新风、讲正气,希望随着全民意识的逐渐提高,徇私舞 ...弊.的事情越来越少。

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

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中国古典名著百部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 论语 尚书 李商隐集 浮生六记左传白居易集随园诗话孽海花 东周列国志杜牧集 古文观止礼记 诗经晏子春秋孟子唐诗三百首 国语诗品 李白集老残游记 幽梦影三略 官场现形记孝经 红楼梦吕氏春秋 周易族聚落宋词三百首 战国策文心雕龙 杜甫集包公案 菜根谭西游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大学

陶庵梦忆汉书 荀子花庵词选 人间词话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 2014-02-2007:49 一、儒学类 《周易》(上古·伏羲) 《论语》(春秋·孔子) 《孟子》(战国·孟轲) 《大学》(西汉·戴圣) 《中庸》(西汉·戴圣) 《吕氏春秋》(秦·吕不韦等)二、史书类 《尚书》(春秋·孔子) 《春秋左传》(鲁·左丘明)《战国策》(西汉·刘向)《史记》(西汉·司马迁)《资治通鉴》(宋·司马光)三、释道类 《老子》(春秋·李耳)

《庄子》(战国·庄周)四、兵书类 《六韬》(西周·姜望)《孙子兵法》(春秋·孙武)《鬼谷子》 《三略》(黄石公) 《三十六计》 四、处世类 《三字经》(宋·王应麟)《百家姓》(宋·佚名)《千字文》(梁·周兴嗣)《经世奇谋》(明·俞琳)《小窗幽记》 《围炉夜话》 《菜根谭》(明·洪应明)《呻吟语》(明·吕坤)《增广贤文》(清·周希陶)六、诗文类 《诗经》(西周·佚名)《楚辞》(西汉·刘向)

《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唐宋八大家文钞》 《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选)《宋词三百首》(清·上疆村民选)《元曲三百首》(姚崇选) 《古文观庄》(清·吴楚材、吴调候)《焚书》(明·李贽) 七、戏曲类 《西厢记》(元·王实甫) 《牡丹亭》(明·汤显祖) 《桃花扇》(清·孔尚任) 八、医学、方术类 《黄帝内经》(上古·太古真人)《渊海子平》(宋·佚名) 《黄帝宅经》(佚名) 《冰鉴》(清·曾国藩) 《摄养枕中书》 九、笔记、文论类 《山海经》 《容斋随笔》(宋·洪迈) 《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诗品》(南朝·梁·钟嵘) 《人间词话》(清·王国维) 十、语言文字类 《说文解字》(汉·许慎)

官场现形记读后感

官场现形记读后感 官场现形记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一本被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首的;;《官场现形记》。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李宝嘉。李宝嘉,字伯元,1867年出生于江苏武进一个书香门弟之家。1896年只身来到上海,他深感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由此创作了《官场现形记》。作者原计划写120篇,但在写完60回之后,李宝嘉就与世长辞,年仅39岁。 这部小说集中的揭露了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统治机构内部的腐朽情况。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清末官场贪污腐败的“群丑图”。 《官场现形记》一书中,没有一个主要人物,但情节却是一环扣一环。开始在一个小村庄里,一位老夫子造就了几个人材,个个都成了秀才,当了官。在清朝末期,人们开始卖官,官场黑暗腐败,军机大臣不务正业,内务府在官员假公济私,每天都沉迷在花天酒地的日子里,县令贪赃仆人亦如此,官场之中,头戴红缨帽的一品二品三品的官员,明里暗里,查封下等官员的家,剥削人民,多收苛捐杂税,县令不管街头的地痞欺负百姓。外国势力的不断侵入,干扰官府与群众之间,官府的黑暗无处不在,太监在皇上眼皮低下偷东西,劣绅向洋人买出中国独有的矿产。官场之事,考举之事,都要用金银打通层层关系,不然就会被罢免还乡。在官场上还会有性命之忧。总之,在

官场上的黑暗,已经蔓延至大江南北,无人可以打破腐败的官场,长期积存的腐败之风一其发出,一国虽有其主,但其主而不能作主,后者垂帘听政,政权在手,但不加于治理一时腐败,酿成千年大错。在垂死挣扎时期的清王朝,这无疑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打击。 《官场现形记》一书告诉我,国家政治机构的腐败,是毁灭的根本。 官场现形记读后感(二) 从《官场现形记》中,人们或多或少可以得到为官之“术”,还有一些关于官场的启蒙。 峰回路转,演绎出几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事来,不谋其政,而谋其位,这是做官之前的主要奋斗目标。待谋到其位,又有百事待举,一要邀宠固位,二要防别人来谋位,三要进一步谋更高的位,哪里还有功夫谋其政?精力都用在拳打脚踢、闪转腾挪的“功夫”上了。政绩云何?官绩历历在目,那是由某官调任某官,升任某官,偶又降谪,终得恢复,一步一个脚印,身心交瘁,死而后已。 事实上,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讲究牧民。代表皇帝来放牧黎民百姓者,就是那些各级政府、各种机构的大小官员。官吏是皇帝的爪牙,官本位思想是封建统治的基础。权力和随权力而来的实际利益和与日俱增的欲望,构成旧时官员物质和精神的支柱。于是,当官,便治人;不当官,便治于人。换言之,要想不被别人像牛羊一样放牧,唯一的办法即是做官。所以,要做官,想做官,不择一切手段地往上爬,甚至踩着他人脑袋、骸骨,用别人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上海古籍出版 《中国小说史略》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它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具有开启先河之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本书在资料上搜罗丰富,采辑审慎,分析了历代小说的思想、艺术,言简意赅,是二十世纪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据相关资料,《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篇,是鲁迅先生1924年7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讲稿,可以看作《中国小说史略》的提要。 在此书序言中作者提到中国的小说自来无史。有的,那么一定也是先在外国人所作的中国文学史中看到的,然后才在中国人所作书中看到,外国人所作的中国文学史最早有1901年英国出版的翟理斯的,1902年莱比锡出版的德国葛鲁贝的,而中国人最早却是1904年出版的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同一年还有黄摩西撰同名的书,明显都在外国人之后。然而数量都不及全书的十分之一,因此小说史仍然不详细。我想,这也许便是鲁迅先生作这本书的最大原因吧! 而鲁迅先生的这本《中国小说史略》成书过程极其艰辛,其书在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地位,对从事小说史的中外研究者而言,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文学史梳理方式对后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书中对俗文学各种文体的关注更是“五四”运动兴起之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发展的视角和特色所在。 从目录看来,整本书是以时间顺序展开的。从史家对于小说的著录及论述,到神话与传说,到六朝、唐、宋元明清,最后便是清末的谴责小说。 第二篇讲的是神话与传说,其中提到“街谈巷语”来自于民间,本来就不是某个人单独创造出来的,探究它的根本,还是在于神话与传说。接着又说到神话不特别是宗教的萌芽,但确实是文章的渊源。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筒狄吞燕卵而生商,刘媪得蛟龙而孕季、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全部都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神话与传说在第二篇中一一被提到。文中一带而过的鲁迅先生在注解中都有详细解释,而讲得稍稍精细点的更是令我入了迷,欲罢不能。唯一觉得可惜的地方便是中国的神话仅存零星,文中有提到两个原因:一是华土之民重实际而黜玄想,不能搜集古传以成大作;二是孔子提倡实用为教,不信鬼神,后神话便没有发扬光大,实为可惜。而我觉得,虽然神话与传说不一定都是真的,但他们给后世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神话与传说作为代代相传的故事,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充满生机。 一提到明之神魔小说,大家首先想起的一定是《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根据鲁迅先生所述内容我们大致可以认为神魔小说的作品风格是想象力丰富,多言怪力乱神,更深的是影射世情之意,而恰恰“神魔小说”这一概念就是鲁迅先生首次提出的。明代后期荒诞离奇的神魔小说十分离奇,因为历来三教之争都未解决,所以其思想内容也相当混杂,既有世俗欲念乃至某种反传统精神在幻想形态中的表现,也包含着许多夸饰宗教、宣扬因果报应的成分。所以我觉得每个时代出现的新的小说题材及内容都是应运而生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在这样的社会性质中,它们出现得理所当然,这时你再去体味这些小说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我还深深记得明清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

高中作文:《官场现形记》读后感1000字

《官场现形记》读后感1000字 《官场现形记》读后感1000字 从《官场现形记》中,人们或多或少可以得到为官之术,还有一些关于官场的启蒙. 峰回路转,演绎出几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事来,不谋其政,而谋其位,这是做官之前的主要奋斗目标.待谋到其位,又有百事待举,一要邀宠固位,二要防别人来谋位,三要进一步谋更高的位,哪里还有功夫谋其政?精力都用在拳打脚踢、闪转腾挪的功夫上了.政绩云何?官绩历历在目,那是由某官调任某官,升任某官,偶又降谪,终得恢复,一步一个脚印,身心交瘁,死而后已. 事实上,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讲究牧民.代表皇帝来放牧黎民百姓者,就是那些各级政府、各种机构的大小官员.官吏是皇帝的爪牙,官本位思想是封建统治的基础.权力和随权力而来的实际利益和与日俱增的欲望,构成旧时官员物质和精神的支柱.于是,当官,便治人;不当官,便治于人.换言之,要想不被别人像牛羊一样放牧,唯一的办法即是做官.所以,要做官,想做官,不择一切手段地往上爬,甚至踩着他人脑袋、骸骨,用别人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是一种生存竞争.追逐官职,谋取官位的时尚,成了封建社会中的人们的一种动力. 今天的官和过去不同,就是要为百姓办事.其实这个官,又好做,又不好做.说好做,首先要忘记自己是个官,不能打官腔,说官话,摆官架子.要时刻记住:你不过是个为百姓办事的办事员罢了.你没有高人一等的权利,没有只享受、不做事的权利.只要你真正为百姓做了实事,做了好事,百姓就会记着你,有点小错,只要能改,百姓也会谅解你.说不好做,你又不能忘记自己是个官,要用好你手中的权利.当官的人,手里多少有些权.掌权的人不容易.原则问题,含糊不得;小是小非,不能太认真;尤其要注意,不能抓住人家的小毛病、小辫子不放.为大事者不拘小节,造就大事业的人,是不在小事上纠缠的.人有七情六欲,当官的人,也一样.但你既然是个掌权的,就要学会控制自己.成易骄,败易馁.喜时易轻诺,轻诺必寡信,什么都答应人家,答应又不作数;怒时易拒人,该答应的也不答应,还要训斥人家.不管是成或败、喜或怒,都要冷静.遇事冷静一点,退一步想想,给自己降点温,就会少犯错误.退一步天高地阔.对上对下,都应该做到既得体又得理.对下级能做到得理,难做到得体;对上级容易做到得体,不容易做到得理.还要注意不能揽功推过,如有功归唐僧,有过归于孙猴. 为官和为人,有相同的地方,又有相同的地方.好人不一定能当好官;好官必须是好人.做官说到底了,还是要掌权,要懂得如何出主意,如何用干部.最后告诉大家,什么是官呢?官的本意是庇护民众的人,引申为为民作主,蜕变成主宰民众的人.为官者应该使人得到这样一种印象:他在生活中是平凡的,在职务中却是超众的. 《官场现形记》读后感1000字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共60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

《原野》读后感

《原野》读后感或观后感 我这里对曹禺的名作《原野》的解读只能是读后感或观后感。因为对于这部著作,从它诞生以来的解读已经够多了,什么悲剧英雄、原始生命形态、人性、忏悔甚至把它上升到人类困境的高度,这些解读不管是正读、误读还是过度阐释,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或者说它们都能自圆其说。我如果从它们的任何一个角度解读这个剧本,也许都只能是画蛇添足或是废话连篇。事实上,一种东西是否具有价值或价值有多大,这里关系到你使用什么标准的问题,因此,同一事物,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 《原野》如果要分析的话,可以写一本书,也可以一句话说完。但从话剧欣赏的角度来看,它的审美价值却不高,这个话剧我基本上是在郁闷、无聊中看完的。剧本也同样引不起我的兴趣,人物有些语言太莎士比亚化了,太假了,给我的第一感觉——想笑。我知道这种感觉是不对的,甚至是对悲剧人物的一种亵渎,对剧中人痛苦的一种麻木不仁和冷漠。那个动乱的时代,那个黑暗的年代,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是无法体会的。可是,我有时会问一个问题,如果说动乱,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缺这东西,但反映在文学中却少得可怜,难道古人的情感比我们简单?李清照作为一个文学家、一个饱读诗书的文化人,她也经历过动乱之苦和家国之痛,但她留给我们的作品却没有近现代作家那么繁杂纵多。我一直感觉,近现代的文学作品不是少了,而是太多了,供过于求,而真正能传世耐读的作品却寥寥无几。 《原野》也许在那个特定时代,它具有它自身的情感冲击力和审美价值。仇虎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农民的一份子,但和鲁迅笔下的闰土相比,我还是觉得闰土在我心中的份量更重些。时代变了,人的审美诉求也变了,那种激烈的阶级斗争或人性斗争也不太明显了。而为那个时代而生,解决那个时代问题的作品也自然失去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这样一个复仇故事既不曲折又不动人,引不起观众的兴趣是理所当然。真正的经典是超越时空的,比如那些经典的诗词。“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尽管过了几千年,现今读起来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话剧剧本是做什么的?是用来演出的,是让观众来看的,而不是用来读的。阅读功能只是它的业余客串,而且这方面它无论如何也胜不过小说这种文学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