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塔木德与论语创新思想比较

塔木德与论语创新思想比较

塔木德与论语创新思想比较
塔木德与论语创新思想比较

《塔木德》与《论语》创新思想比较分析

严海宁

(南昌航空大学经管学院,江西南昌 330063)

〔作者简介〕严海宁(1975-),男,湖北武汉人,博士,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理论。

〔摘要〕当今世界公认创新能力最强民族莫过于犹太民族,目前我国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也是史无前例。追本溯源,《塔木德》是犹太民族的文化支柱,《论语》是中华民族的传世经典,它们都从根本上影响了各自民族创新思想的形成。通过将两者分别从知识、金钱和探索三个方面展开比较,发现在《塔木德》中这三个方面是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为犹太民族的创新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语》中虽然也强调知识的重要,但是存在贬低金钱价值的倾向,并排斥探索性的思维方式,从而无法孕育出锐意创新的民族魂魄。

〔关键词〕《塔木德》;《论语》;创新思想

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精神,其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但不是每个民族都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才造成了当今各国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犹太民族是当今世界上公认最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远高于其他民族,爱因斯坦、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等影响人类历史的天才都来自这人数不多的民族,现在以色列更是被称为“第二个硅谷”。不过中华民族在古代也对创新做出了相当的贡献,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就认为:“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所以习近平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不过这两个民族为在创新上到底存在何种差异?认清这个问题,对于当下我们提高创新推动发展的能力至关重要。

当然这两个民族的成就并不是从天而降,必然深深扎根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要破解这其中的密码,最简易的方法莫过于对这两个民族最经典的著作进行比较研究。《塔木德》包含了了公元前200年到公元500年间2000余名犹太学者对旧约《圣经》的理解和思考,是每个犹太人都要研读一生的精神百科全书,所以《塔木德》又被称为第二部《圣经》或犹太人的《论语》。正如美国石油大王哈默所说:“人类的智慧在犹太人的脑袋里,犹太人的智慧在《塔木德》里。”《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最重要代表作,深刻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个性养成,其重要性对于中国人来说不言而喻。这两部书都滋养了各自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是探索他们创新思想来源和差异的导航图和钥匙。至于如何进行比较,这就要取决于我们对于“创新”本身的理解。根据熊彼特的经典界定,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他强调创新不是发明,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国内研究创新的著名学者陈劲和郑刚认为“创新是将远见、知识和冒险精神转化为财富的能力”。[1](P23)结合这两个定义,笔者认为创新是以知识为基础,以金钱为目的,具有探索性质的活动。所以本文将分别从知识、金钱和探索三个方面展开,以剖析两个民族创新思想存在异同的根本原因。

一、知识

创新必须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否则创新无从谈起。这个世界上注重知识的民族比比皆是,但是能够一直延续千年不断且对人类有深远影响的恐怕只有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犹太民族被称为“书本的民族”或“学问的民族”,把接受教

育作为一种巨大的恩惠,中国人也是世代强调“诗书传家”。不过他们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从《塔木德》和《论语》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各自民族的未来走向其实早已注定。

(一)对待态度

犹太人强调万事教育为先,在《塔木德》中,对于知识重要性的论述随处可见。比如“知识是甜蜜的”,“得智慧胜过得金子”,“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而且在犹太人心目中,教师是民族的精神领袖,学者的地位甚至比父亲更重要。《塔木德》中就记载:“教师是学生生活中地位最高的人,配得上比父母更高的荣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犹太人把学习视为犹太民族得以延续的根基,智力是整个民族最坚实的资本。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是一种善行,也是美德的源泉,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要接受教育。甚至包括沿街乞讨的乞丐也不例外,有句犹太谚语就指出“乞丐的衬衫里也许藏着智慧”。《塔木德》对学习的要求被犹太人视作上帝的律法,学习就是侍奉神,因此具有了法的“刚”性,强调“没有学童的城市将遭毁灭”。

相比较而言,儒家也很重视知识,比如《论语》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及“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塔木德》中“谁是智者,向所有人学习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对“道”的追求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方,甚至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不同之处在于,《论语》中对知识的追求有三个附加条件:第一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第二是“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第三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就是要有精力、财力和智力,也就是只有社会精英才有学习的条件和必要。在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这样似乎并无不妥,这也是绝大多数民族的通行做法。只是与犹太人要求全民无条件接受教育的理念相比,一向以重视教育著称的儒家还是有所不及。

(二)最终目的

犹太人对《塔木德》的热爱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是为了保存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所以有句犹太谚语是“三天不接触《塔木德》的人就不是犹太人”。因为犹太民族在各种劫难面前,只有依靠学问才能生存和发展,《塔木德》的诞生就是为了犹太文化的薪火相传。在犹太人的世界里,《塔木德》的地位高于国王。对于信教的犹太人来说,研习《塔木德》是持续一生的宗教义务。即使只是研读完一卷《塔木德》,也值得举家庆贺一番。但是学习《塔木德》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学习规范日常的行为举止,“研究学习创造正当行为”是犹太人的自古明训。他们认为基督教徒是因为信仰成为基督徒,犹太人是因为行为举止成为犹太人。所以学问对于犹太人而言,有如水之于鱼,须臾不可离开,早已上升到关乎民族特性的生死存亡高度。而且犹太人认为智慧是上帝神性的一种体现,具有一种神圣的力量,尊崇智慧就是尊崇上帝。好学绝不仅仅是为了功利的目的,更是一种虔诚信仰的体现。

儒家之所以强调学习,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内圣外王”的人生追求。“内圣”就是要做“君子”乃至“圣人”,“外王”无非就是为了做官。最能体现这点是就是中国人熟知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就导致数千年来中国人基本上是把学问作为阶级上升的“跳板”,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功名”或成为“人上人”而读书。孔子对这点也心知肚明,明确说过“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这里“谷”代表官俸,说明学生多是为了当官而学习,立志做君子的并不多。如果读书不能获得现实利益,社会上就会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看法,这

也是民间不时会出现“读书无用论”的根本原因。而且同样是学习,孔子还对于君子和小人的学习目的进行了区分,指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可见在孔子眼中,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内在修养的提高只是前提,如何实现一个“郁郁乎文哉”的统治秩序才是终极追求。

(三)教育传承

在欧洲从中世纪开始就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无法找到没有受过教育的犹太人,除非不是被犹太人抚养长大的犹太人。”这是因为《塔木德》中对如何进行教育有着详细的规定,认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要接受教育”,而且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塔木德》甚至还规定“一个教师所教的学生不得超过25名”。正是这种强制性的要求保证了犹太民族具有高度的智慧,后来这一传统一直为犹太人所继承,并逐步为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成为现代义务教育体制的先声。从古至今,犹太人从不焚书——即便是攻击自己的书。他们搬家时,会把自己不需要的书刊摆放街头,任行人挑选赠送。孩子从小就牢记《圣经》训言“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即使到了现代,犹太人对于知识的热爱仍然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民族。据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调查证明以色列在人均拥有图书数量和每年每人读书的比例上均位居世界之最,而且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教育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以上,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2](P58)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有教无类”的传统,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让平民的子女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孔子也是要收学费的,《论语》就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虽然相较以往,“私学”的兴盛是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仅凭孔子一人之力,无法将教育上升到全民意志的高度,最终导致两个民族智力开发上的巨大差异。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远低于美国是7本左右,日本是8本左右,韩国是11本左右,和以色列人更是无法相提并论。这其中的根本原因不是经济条件的差异和政治稳定的与否,而是我们对于教育的认识过于功利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遗毒至今尚存。由于读书只是社会阶层上升的跳板,没有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传统,更没有强制性的律法给予保障,这使得我国虽然长期在人口规模上具有世界第一,但是并没有充分地转化为创新优势。以色列仅仅几百万人口的弹丸之地,反而在很多科技前沿领先于我国,并拥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这其中的原因不得不让人深思。

二、金钱

单纯凭借知识的发明创造只是创新的初始阶段,最终必须实现成功的商业化才是创新,因为创新就是个“创富”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创新与金钱密不可分,任何民族想要持续从事创新,就必须要有对金钱的强烈渴望和合理运用。

(一)重视程度

犹太人对金钱的重视是世界闻名,在《塔木德》中有很多关于财富的记载。比如“钱会祝福人”,“钱会给予我们向神购买礼物的机会”,“身体的所有部分都依靠心而生存,心则依赖钱包而生。”对于贫穷,犹太人也有着异常深刻的理解,这在《塔木德》中有很形象地描述:“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痛苦都放在天平的一边,贫困的重量将超过它们之和。”因此犹太人认为穷困本身并不是美德,清心寡欲和享乐主义都是有害的,如果有人故意逃避快乐和物质上的幸福,同样是有罪的。这是因为金钱能使人类谋生的可能性加大,并使人有余暇进行学习,所以

它值得人们尊重。犹太人虽然重视金钱的价值,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被金钱所束缚,《塔木德》就告诫人们:“尽情享受生活的赐予,但不要成为财富的奴隶。”可以说,《塔木德》符合一般人性对于金钱的切身感受,难得的是既重视金钱的价值,又强调金钱永远是居于人类之下的东西,提醒人们“只看到自己和金钱,而看不到整个世界,快乐从何而来呢?”

孔子对金钱的态度就要简单得多,《论语》中对此论述远远不能和《塔木德》的长篇大论相比,而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不过孔子还是说了一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名言,这里孔子并不否认一般人对于金钱的看重,但是他把人进行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对于儒家特别推崇的“君子”,必要时要视金钱如粪土。孔子就说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和“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不仅极力夸赞颜回的“安贫乐道”,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比如他就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虽然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可嘉,但是只能成为少数“君子”独特的人格追求,并且为后世“伪君子”的层出不穷埋下了伏笔。与之相比,《塔木德》是针对所有犹太人的经典,并没有对人进行分类,其中具有辨证色彩的金钱观更加贴合普遍人性。

(二)驾驭方式

犹太人注重财富与智慧的结合,认为智慧只有与金钱结合,才是活的智慧,死读书的人只是“驮着书的驴”。知识和金钱是成正比的,商人也要学识渊博。《塔木德》记载:“任何有知识的人都不会贫穷”。这背后的原因与其说是对知识的尊重,毋宁说是意图实现财富和智慧的有机结合,当头脑能够驾驭金钱的时候,财富才能源源不绝。《塔木德》在把创造财富作为人的责任的同时,也认为慈善是必须完成的使命。在希伯来语中,“慈善”一词的含义是“正义”,所以犹太人不把施舍当作一种“积善行德”,而认为是在履行一种“公共义务”。穷人有权利得到慈善,给予者和接受者双方都有各自的权利。《塔木德》中展现出犹太人对于金钱有着极其复杂的驾驭技巧,犹太人对金钱的认识是要掌控而非漠不关心,认为金钱是肮脏的实际上是对金钱的畏惧,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塔木德》对富人的定义:“从财富中获取快乐的人”。

《论语》对此的论述极少,不过孔子有一句话很值得玩味:“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实际上在孔子心目中,“执鞭之士”根本不可能富贵,最终还是要“从吾所好”。那么这个“好”又是什么呢?孔子在《论语》中也交代得很清楚:“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的意思就是要好好学习,只要掌握了“道”能做官,就根本不用担心“贫”,这才是真正的“富而可求也”。从孔子本人及其诸多学生后来“出仕”的经济状况来看,事实也证明这是一条捷径。

(三)历史原因

在犹太人的历史中,由于长期受到异族的迫害和四处迁徙,迫使犹太人必须寻找某种可以长期依靠的东西,才能维系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这使得犹太人除了智慧以外,最为重视的就是金钱。这是因为在面临各种危险,特别是反犹分子的血腥杀戮时,由于土地和房产难以迅速变现,犹太人能够保命而且随身带走的只有钱。所以钱在犹太人心中中居于特殊位置,它绝不仅是便于携带的财富和事业成功的标志,更是具有某种“神圣性”,可以说是犹太人现实中的上帝。同时,犹太人出于对信仰的虔诚和现实中互相帮助的需要,又使得他们意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人还有灵魂的需要,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帮助别人。《塔木德》就有记载:

“即使一个生活在没有慈善环境里的穷人也应该履行慈善的行为。”这使得金钱成为犹太人安身立命的最好保障,也是民族团结的最佳凝结剂。

儒家所处的情况和犹太人完全不同,对于金钱有种近乎“不食人间烟火”的态度。这种思想明显违反了人性的常态,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恐怕是儒家需要与权力结盟,就必须表明自己和金钱绝缘。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对官员的监督都是一个难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古代,要以统治者一人之力来监督庞大的官僚集团显然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官僚集团自身的约束,最好的办法某过于官员们本身洁身自好,强调“君子谋道不谋食”的儒家思想无疑是最好选择。儒家之所以后来能够受到统治者的极力追捧,孔子身后还能不断得到加封,除了儒家强调“忠”以外,可能也与“俭以养德”的财富观密切相关。不过能够当官的儒生毕竟属于少数,这不仅导致了自古以来抑郁不得志的文人数不胜数,而且经济状况也是“千古腐儒骑瘦驴”。相比之下犹太人从不忌讳谈钱,并将智慧和金钱融为一炉,才有犹太人后来普遍富裕的生活。

三、探索

对于创新而言,仅仅从事能把知识变成金钱的活动是不够的,这种活动还必须具有突破性质。这需要一种心灵的解放和自由,有对未知事物有强烈的探索精神,能够不迷信权威地去开拓进取,才能最终成就创新。

(一)学习方式

犹太人认为不经过思考的宗教就是迷信,对智慧也要保持警觉,对学问也要一直保持战斗的姿态,才能不被它伤害。基督教徒只是照着《圣经》朗读,并不添加自己的理解和讨论是没有意义的。因此犹太人不说阅读《圣经》,而是研讨《圣经》,这才诞生了内容无比庞大的《塔木德》。《塔木德》之所以被称为犹太民族的“智慧书”,就是因为它认为真理是无止境的,谁也不能妄称自己发现了上帝的声音,把握了终极的真理。因而学习《塔木德》的方式就是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是这样”,从不鼓励盲目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通过不断提问和讨论,使一切都求诸于理性的思辨。比如《塔木德》就要求:“老师应该随时就正在讲授的内容提问,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因为“好的问题会引出好多答案。假如所有人都向同一个方向行走,这个世界必将倾覆。”当代法国犹太哲学家勒维纳斯对此的看法是:“《塔木德》的文章本身就是学术较量,就是大胆地对各种问题——甚至最具刺激性的问题的开放……每一页都在寻找矛盾,期盼读者的自由、创意和胆识。”[3](P4)犹太人认为,怀疑是学习的钥匙,发问可以使人进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提问中长大的犹太人,相应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得到了提升。所以犹太人在各个领域都能有所创造,与这种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不无关系。正如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奥兹所说:“从犹太文明开始存在的那一刻起,它就是一种善辩的充满争论的文明。”[4](P52)《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其中不乏孔子与学生之间的问答。但是与《塔木德》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大多都是孔子一个人的“子曰”。即使偶尔有不同的意见,最后也往往是以孔子的意见为准,罕有弟子质疑孔子的权威。孔子也只是述而不作,多是一些只言片语的直观感悟和类比,缺乏足够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虽然子夏也说过:“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但是在孔子的话语中,只是有问必答,以便灌输自己的思想,并未充分去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相对于提出新问题,孔子更在意的是对已有知识的学习领悟和举一反三。比如《论语》中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及“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使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学生颜回,也是“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虽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但是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纠正。加之后世在对儒家经典的学习上,往往习惯于诵读和识记,不太鼓励讨论,更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这等于从一开始就扼杀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直接导致中国人创新精神的贫乏。

(二)思维模式

《塔木德》出现的本身就是犹太人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对《圣经》进行重新阐释,是一代又一代犹太人不盲从于权威,充分发挥自由意志的最好体现。在《塔木德》中,“一切都被(上帝)预见,但选择的自由赋予了人类”,可以说上帝已经被每一代权威注释者取代。因为犹太的智者们认为真理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辩论来找到心中的“真理”。这里上帝既有对人类智慧的尊重,给予了充分的发挥余地,同时也不是指定某一个人,而是尊重大多数人的集体智慧,允许不同意见同时存在,对于有定论的故事,会附上少数意见。其中有些问题如果得不出结论,就会写上“不知”。《塔木德》的主要特征,就是打破了宗教教条神圣不可变更的高傲姿态,陈列出大片情景设问和截然相异的思想观点,让后来者有各抒己见、探求真知的余地。[5](P91)犹太人喜欢寻找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最好的体现莫过于《塔木德》的最后一页必定是空白,象征着为每一个人都留有发挥的余地。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过于偏激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可以激发每个人的头脑去探索未知领域。这种求异思维和平行逻辑不仅反映了犹太人勇于探求的精神、多元的思维,而且表现出对于不同意见的包容心态,对于论著对手的平等态度和彼此间的相互尊重。[6](P130)经过长年的学习和践行,《塔木德》式的学习模式逐渐转化为犹太人的思维模式。正是犹太人这种“站在对岸才能独立思考”的求异思维传统,造就了犹太民族与众不同的创新气质。

儒家最看重的是“礼”,也就是通过对自身欲望的克制,符合所谓的礼法,是一种向内用力的思维模式。比如《论语》中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儒家正是通过各种礼法来实现自身追求的“仁”。这种礼就是孔子极为推崇的“周礼”,现实中不仅繁琐而且难以得到普通百姓认同,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孔子也知道“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除了“复古”以外,对孔子的个人崇拜也压制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弟子们认为“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这直接导致对孔子的言行不能质疑,只能理解和践行,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封闭保守的话语体系。如此一来,《论语》与《塔木德》相比就要沉闷得多,加上后来还被严重教条化和功利化所曲解,以至于后世中国人的性格则都打上了孔子“温良恭俭让”的特征,可以说整个民族都有他个性的身影。这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大同小异,也就难以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三)精神走向

《塔木德》中犹太人重视金钱,但是更为重视的是创造力,认为“没有钱不是问题,没有创造力才是问题。”犹太人自古就懂得,钱虽然重要,但是在犹太民族坎坷的命运波折中,人最需要的还是机智灵活的头脑。所以犹太人生来就不是求同而是求异,最典型的说法就是:两个犹太人就会出现三种意见。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曾说:“犹太人最大的传统就是不满足,这对于政治来说或许不是好事,但对科学来说绝对是好事。”正是这种灵活多变、大胆质疑、永不满足的精神特点,才使得这个民族极具创新精神。此外,犹太人虔诚的信仰又使其具有对现实的超越性,勇于探索更为长远和永恒的事物。《塔木德》中就记载:“当一个人死后升入天堂,他会被问道:你是否探讨智慧的哲理?你是否深入探求事物的本质?”这看似是宗教问题,但是没有对人生意义的深沉了悟,人就很容易沉溺于对现世生活的享受而不思进取。《塔木德》在其横跨上千年的历史中,不仅通过

思辨的理性促进了犹太民族智力水平的提升,更是通过对来世的信仰追求更好的发展,这两者都是创新思想所需要的基本要素。

《论语》体现的是孔子对和谐社会秩序的追求,儒家最为关心的不是向外探索而是对内维稳,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所以在《论语》中处处可见一种各安其份的论调,比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以及“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之类的论调。总而言之,《论语》代表的是一群社会精英严守礼法以求天下太平的维稳心态。这不是孔子一个人的思想,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诉求。这种思想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千人一面”思维模式逐渐走向固化。另外,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态度,使得儒家对于死亡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儒家无法超越于现实之外,这也造就了中国人过于现实的国民性,从而缺乏脱俗的长远眼光和改天换地的变革气魄。犹太人是向往未来美好的“弥赛亚”时代;孔子一心模仿的却是早已逝去的“周公”。虽然后世对孔子的评价是“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不过与《塔木德》的创新思想相比较,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维系社会稳定的道德体系尚可,显然无法起到有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功效,这也是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发展迟缓的根本原因。

四、结语

本文以今人对于“创新”的理解评判前人的思想未免过于苛责,不过文化的传承既然不能中断,就不得不在比较和批判中砥砺前行。在《塔木德》中体现出犹太人通过对智慧的执着追求来把握自身的命运,《论语》中儒家的追求则是通过对自身道德品行的完善来体现人生的价值;前者勇于追求财富,后者谋求与权力的结盟;前者在乎不断地开拓进取,后者要求“忠”于君王和父母。在《塔木德》中,知识、金钱和探索是统一的,知识只有转换为金钱才是活的知识,而且犹太人为了寻找利润最大的生意,就必须进行探索性的活动。这种思想体系无疑为犹太民族成为最具创新力的民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语》中虽然也强调知识的重要,但不重视金钱的价值,还排斥探索性的思维方式,因而无法孕育出创新思想。中国在古代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多是劳动人民自身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儒家实在关联不大。我们应当秉承“兼容并包”的原则,积极地将《塔木德》中丰富的创新思想为我所用。这不仅有利于我国营造“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更为重要是要用锐意创新的理念再造民族魂魄。

[参考文献]

[1]陈劲,郑刚.创新管理: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张倩红.试论犹太民族的特性[J].世界历史,1993,(6).

[3][法]埃马纽埃尔·勒维纳斯.塔木德四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美]赛诺,[以]辛格.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M].王跃红,韩君宜.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5]张倩红.“犹太文化的教义反思与经典批判”专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6]傅有德.犹太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注明:原文发表于《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7(5).

《论语》对当代人的启示

杨玺 内容摘要: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中国古代地位极其重要的经典著作,其虽然里当然有几千年的时间,但是,其中的很多重要思想对当代人来说仍然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从《论语》对孝道、对学习、对中庸之道三个方面来分别阐述对当代人的启示。 关键词:论语孝道中庸之道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从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孔子是中华名族家喻户晓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在古时的很多朝代都奉之为圣人,他的儒家思想也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众所周知的很多名言,例如“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等”都是孔子的至理名言。所以,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论语》这部著作,虽然很简短,甚至有些内容只有数个字,但是这本著作里所阐述的内容是非常深刻,影响极其深远的,所以有句名言说到“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评价相当之高。自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时至今日,我们在各个的成长阶段,都会学习到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教育,论语都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可以说是我们的终身教师。但是,时至今日,要想完全读懂论语之中所有的思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只能尽力去理解孔子的深刻的内涵思想,来使得我们按照正确思想方式去引导我们。 因此,笔者主要从《论语》对孝道、对学习以及对于“中庸之道”对于现代人的启示。 一. 《论语》对当代人对于孝的启示 百善孝为先。孔子非常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今天的人们对于孝道却在褪色,甚至不以为然。对当代人来说,讲孝理应是和古代一样,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学习论语,要让现代人真正明白孝是为人之本。所以,论语中有提及“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现代当今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自己让父母衣食无忧,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尽孝之道,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中国从古到今,都讲究“道德”,即道德比物质更加重要。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努力让父母过上物质丰厚的生活,但在社会上做违反道德的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样使父母担心、忧心,甚至是自责,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能够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父母更加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本本分分做人,不做违反道德之事,即使生活并不丰裕,但是有高尚的品德,一生平安,这样才是对于父母最大的欣慰与孝道。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做一个有道德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对于父母真正的孝。所以,对于父母物质丰裕是次要的,父母真正想要的是子女本分的做人,不要惹是生非,触犯法律底线,让他们看着自己平安健康的生活下去是孔子所说的最大的孝。这也是论语所对于孝道来说最深刻的启示。 二. 《论语》对当代人对于学习的启示 对于学习部分,在《论语》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在阐述学习的重要性以为如何去学习。孔子对于学习在《论语》之中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我对论语的感悟

略谈我所感受到的《论语》的魅力 【内容摘要】:《论语》作为一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在仅仅一万一千多字的二十七篇文稿中包含着说不尽的奥妙,有着无穷的魅力,堪称中国人思想的源泉。他是修身、资政、教育教学等的范本,对后世的贡献是非凡的。 【关键词】:《论语》孔子魅力做人处世教育教学 《论语》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当时孔子的言行记录整理而成的儒家经典著作。现存《论语》二十七篇,一万一千余字。《论语》集中体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是一部传世之作。于丹教授曾在《于丹〈论语〉心得》后序中这样介绍《论语》的温度:“它不烫手,不冷漠,略高于体温,亘古不变。” 为什么《论语》能历千年而不衰,始终魅力无限呢?这就在于《论语》这部经典著作自身所体现出的人类永恒的道德取向以及价值判断。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诸多领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标识。《论语》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主流文化的活水源头。宋代第一位宰相赵普曾经有语“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的魔力和魅力。 《论语》没有成系统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零星语录,吉光片羽。初读它,难免失之浮光掠影、支离破碎,但它的魅力恒久远,千载以降,仍在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教化着我们。 回顾自己生活的几十年,特别是执教25年来,深感《论语》的魅力无处不在。下面就如下几点谈一谈自己的粗浅感受。 一、做人篇 1.讲仁德树爱心 做人要先讲徳。在这个问题上,当今社会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宣传,大到以爱国为核心,强化团结和谐、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把克己奉公,乐于奉献的人颂为德高之人,现在社会上老幼皆知的风尚当属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小到集体、家庭中提倡互敬互爱,团结协作。 追根溯源,这些思想理念的本源当属《论语》。如: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论语(孝顺)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当他父亲活着,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孝顺”这个词,孝和顺放在一起,为什么呢?这还要从古代孝的根源来看,而今天的孝顺和孔子那个时代是很不同的。 首先要说起西周的政治制度。当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时,他该怎样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国呢?于是他想到将自己的兄弟、儿子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诸侯再照样分封,并由嫡长子继承。形成下级对上级逐级负责,世卿世禄的制度。每个人各安其位,绝不僭越,也没有向上越级的想法,这叫做身份社会。西周有800年的统治,可见这个社会可以说是相当稳定。而保证身份社会稳定的两个重大因素,一个就是孝,另一个是礼。这都是孔子所极力推崇的。不僭越就要保证儿子对父亲的绝对服从,这就是顺。在父亲生前绝对服从,在父亲死后不违背父志,便是孝,也就是这则论语的内容。可见西周春秋那个真正的封建社会,孝由一个伦理层面的问题叠加到了政治问题上。举个例子,春秋时卫国有个叫石厚的,协助卫桓公的弟弟州吁弑兄篡位,但在卫国不得人心,于是找到父亲石碏,石碏让他们去见周天子并从那里得到许可,但却在半路派两个人诛杀他们。一个人代表国家诛杀篡位的州吁,一个是他的家臣诛杀自己的儿子。可见父亲可以掌握生杀大权,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才是孝的真正目的。绝对服从是那个时代孝顺的含义。 今天,时代变了,最简短的概括就是从身份社会变为契约社会,不再有封建、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孝便不再具有政治意义。孝从原本的伦理变为政治因素最终又变为伦理,经历了一个转变,但还有一些观念保留了下来,比如我们今天讲孝顺,虽然已不是绝对服从,但本质上还是不要违背父母。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父母亲手把我们养育,血浓于水的亲情就是孝的纽带。“百善孝为先”,我们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就是伦理道德中最高尚的爱。孔子的话说父母生前和死后都要孝顺,因为古人认为死生亦大矣。而今天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父母还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多陪陪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这比当父母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再祭奠他们重要得多。父母用半辈子把我们养大,他们的恩情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完。所以从现在开始,多陪陪他们,和他们聊聊天,记得他们的生日,帮父母干点活,让他们少操老一代,就是我们最大的孝心了。让他们享享福吧,所谓孝顺,不过如此。 孝顺,这样一个因爱而生,因政而盛,最终因爱而流传的东西,还会因爱长久留存。孔夫子的至理名言,今天仍有它存在的重大意义。

论语及其思想

《论语》及其主要思想 一、《论语》其书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即论纂。“语”即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二、《论语》中的孔子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中国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意大利的阿奎那,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培根、牛顿、达尔文,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康德)之首。 孔子的思想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孔子思想的主要精华有:①“仁”的思想;②“礼”的思想;③中庸思想;④教育思想;⑤“孝”的思想;⑥天命思想。 ①“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仁包括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②“礼”的思想 “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等方面。“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待。 在孔子的观念中,“正”就是合礼,“割不正,不食”,没有礼就无以立身成人。 孔子主张以礼义来规范人欲,他一方面承认人欲的存在和满足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强调以礼节欲,克制欲望的膨胀,达到“仁”的道德境界,他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 ③中庸思想 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在实际运用中:时常变通,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但都要遵循认同最高标准——“中”。变通是手段,稳定是目的。注意避免“过”与“不及”,认为“过犹不及”。如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不可则止。处理事情要注意分寸,不要使行动突破质的规定。倡导无可无不可。同时也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中庸不是指中间道路,老好人,泥守居中。 ④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教育对象:他主张“有教无类”。 教育目的:孔子把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作为目的,认为“学而优则仕”。 教育内容:“六经”(或“六艺”),以“文行忠信”作为施教的主要内容,排斥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重视体育教育,讲美育。 学习规律:要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的关系。 教育方法:注重启发、诱导,强调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注意切磋讨论,教学相长。“当仁,不让于师” ⑤“孝”的思想 “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 孔子认为孝是仁之本。做到“孝”一要合礼,二要真情实感。不孝就是不仁。 孔子对其学生所讲的孝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无违,即绝对地服从父母的意志,即使知道父母错了,也要好言相劝,劝告而父母不理,仍然要和颜悦色的顺从父母。其二是“敬而能养”。孔子认为只是在生活上赡养父母并不是孝,敬才是孝的本质。其三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孔子的孝体现着仁,贯穿着礼,他要求人们对待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孝道有局限性。 ⑥天命思想 “天命”即尊天信命。强调天人合一,主张畏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居于首位。重要的一点: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将天道运用于人道,承担起社会责任。赞成敬鬼神,对鬼神既不盲目肯定,也不盲目否定。 三、《论语》选读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论语》对现代社会得启示 作者:高远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以“仁、礼”为核心,涉及政治、教育、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多方面得内容,并没有严格得分类。但就是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会从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道德与品德修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分析与现代社会得关系及给予我们了哪些启示。(由于能力有限,在这里我仅研究前五篇得部分章节) 一、政治主张 关于政治主张,《论语》中有很多描述,在这里我简要分析一下其中得几句: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 “子曰:‘道之以刑,齐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上两章说得都就是治国得方略,第一章侧重于道德感化;第三章侧重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与我国现在实行得治国方略有很大得相似之处,即依法治国个以德治国相结合。但仔细分析一下,它们还就是有区别得,《论语》中得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中,孔子更加注重德治,她主张以道德教化为主,很多情况下,如果德治能达到治国安邦得目地,那法治就没有存在得必要得了。现代社会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实行得就是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得治国方略,单从这一方面来瞧,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现代社会得确就是退步了,法治得最终

目地就就是让其慢慢淡化出历史舞台,天下太平,仅依靠德治就能使社会安定。所以,与孔子描述得相比,现代社会得却就是退步了。因此,孔子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其奋斗得目标,如果有一天中国社会真得能够实现“以德为主,法治为辅”得目标,那我们离共产主义社会就真得不远了。 二、教育原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知也。’” 从这里我们就能瞧出来,《论语》中就是很注重学习方法得,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得学习方法:学习要经常复习;经常温习旧知识就能有新发现;学习不思考就会容易受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很危险,学习要有实事求就是得态度,知道就就是知道,不知道就就是不知道,等等,这些学习方法不仅仅只适用于那个时代,对现在得我们也就是很实用得。我们都知道,中国当前得教育现状就是令人担忧得,只就是机械得学习、考试,学习只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自己所学习过得内容,这样得学习方式就是很难有所收获得。当然了,虽然目前中国教育这个大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但就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从自身做起,勤于思考,及时温习、巩固所学习得知识,做到学

论语中孝的论述

论语中孝的论述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伦理道德方面必有很多让其他民族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方, 而“孝”就是其中之一。“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但这时的“孝”还只能是一种朴实的、自发的道德观念,还缺乏作为一个道德规范所必须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要求。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形成了一种“孝”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体系。 通过阅读《论语》,大家会发现《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孔子对他人问“孝”的回答来表达的。孔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人问“孝”有着不同的回答,通过对这些回答的总结,《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无违”谓之“孝”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奉事。死了,以礼葬,以礼

祭。” 这里的两个“无违”蕴含了孔子“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对“无违”这个词自古以来有不同的理解,宋代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的,“无违,谓不背于礼”;而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无违’应更多的指不改变父亲的心志心愿,所作所为,子承父业。其实“无违”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无违于礼, 依礼行孝;另一层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孟懿子问“孝”时, 孔子回答的“无违”是有针对性的,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正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特点。孟懿子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亲贤而好礼,在他临终前,他嘱咐孟懿子一定要追随孔子学礼。既然要学礼, 首先就要从自己开始遵守礼,做到无违于礼。而当时掌权的孟孙、季孙、叔孙三家大夫又都有越礼的行为,孔子对此是极为痛心的。当孟懿子问孝时,他正准备在家庙举行祭祀。孔子恐怕孟懿子在祭祀时做出越礼的行为,故回答“无违”。孔子拥护周礼,并终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他曾公开宣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当然, 孔子并不是全盘接受周礼,而是对周礼有所损益。所以,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环境下,孔子用礼来解释“孝”是不难理解的。孔子认为“孝”的精髓是合乎礼,“孝”是在礼统帅下的“孝”。子女在为父母尽孝道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并且要把礼贯彻至父母生、死、葬、祭的始终。朱熹对此解释为:“生事葬祭,亲之始终具矣。礼,即理之节文也。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左传》中也说:“孝者礼之始也。” 第二层含义同样是有针对性的, 即孔子希望孟懿子能遵从父亲的意志,学礼、懂礼,能在无违于礼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说的

论语诵读心得体会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王凤兰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 他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建国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人生,

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一、要勤学善悟,学以致用 读完《论语》之后,脑子里都是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论述。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像我们工作时间短的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讲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奋看成是首要因素,说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须具备勤奋精神。勤奋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就是要勤学、勤记、勤思,“温故而知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两者不可废,要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那就是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定期对自己所感所悟进行梳理和提炼,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能“悟”,才能有所提

《论语》中的“孝”文化

《论语》中的“孝”文化 ——试论“孝”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表现及意义 “百善孝为先”,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美德,更是构筑中国古典文学大厦的文化支柱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母题,它在文学中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孝”的观念在《论语》之前已相当发达,但被作为“道”提出来,并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实始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述和阐发。本文从《论语》着手,从“孝”的对象及“孝”的行为规范等方面来探讨其中的“孝”文化。 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论“孝”的相关章节来看,“孝”的对象包括个体家庭中的父母,也包括死去的父母、祖先,还包含了宗族甚至国家中的长者。与之相应,《论语》中对不同的“孝”做出了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便更好的实行“孝道”。具体说来,《论语》中“孝”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对于父母,“孝”的内容主要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但是,“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从孔子的疑问中可知,给父母吃饱穿暖还不是孝,还应做到“敬”。“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渭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仅仅能供养父母,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孔子驳斥了当时“孝”的概念,认为孝要对父母有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孔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也必须“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恃奉父母,如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婉转地规劝,如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应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要“养”、“敬”,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我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也就是终身孝敬。“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还说“丧事不敢不勉”,即说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他提倡丧礼的朴素节俭,他明确指出更应该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尽的孝道,孝敬父母。《论语·八佾》中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见,葬而有礼也是《论语》对孝文化的延伸。 《论语》中“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指的就是在家侍奉父母,即小孝;广义的“孝”指的是在朝廷里忠于君主(宗族甚至国家中的长者),即大孝。孝道在政治范围内延伸成了忠君爱国。孔子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的关系巧妙的处理了忠和孝的关系。“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读《论语》,试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读《论语》,试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本文试图从《论语》中,所映衬出来的孔子诸多的教育思想入手,对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自古官学少大师?的原因等予以分析,并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以期可以指出孔子教育思想本身对当今教育实践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论语》孔子中庸之道自古官学少大师教育思想教育实践 序言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集中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此,我们避之其它不谈,单述孔子的教育原则及教育思想。 虽然,《论语》不能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全部的反映,但也基本上可以对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核心予以简单的概括了。在对《论语》中,孔子的相关思想予以概括与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论语》及孔子教育思想本身进行梳理和概述。 一、《论语》及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特点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在经济上,土地私有已得到确认,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制生产关系变革的趋势不可逆转;在政治上,

王权衰微,社会动荡不安,使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在思想意识上,一些传统观念已经动摇,另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都有发展。时代变化给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深刻的影响。并且,在这种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的沾染之下,孔子的教育思想呈现出既要求革新又要求复古的两重性的特点。 二、《论语》及论语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 《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一方面,以它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其中不乏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的言论;另一方面,又通过对人物神情语态的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而作为《论语》描述的中心的孔子,书中自然有着大量关于他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及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如《文心雕龙征圣》中的?夫子风采,溢于格言?等。 《论语》主要通过孔子的言行及其与弟子们的谈话来展现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六个方面,分别如下:第一,重视教育的作用。孔子通过对教育与国家、教育与政治、教育与个人等多个方面关系的分析,来体现教育的重要性。第二,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一个方针对他办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第三,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在这一教育理念当中,又包含了许多小的教育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当是?学而优则仕?。孔子对?学而优则仕?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篇一: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刘文刚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 它涵盖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 如学习论、为政之道、道德修养论、孝悌说等等。本文在此阐述下我对论语中孝的思想的一点看法和感悟。 先看这段: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尽孝道, 首先得赡养父母, 但这远远不够, 还得尊敬他们。否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孝在能赡养的前提下要尊敬父母。此为其一。 其次,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这就告诉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 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 始终如

一, 不可因时间、情绪、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 再次,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意思是说, 父母在世时, 不出远门游学或者做官; 如果真要出远门, 一定要讲清去处, 安顿好父母。 再次, 尽孝道不可违礼, 态度要谦和。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也就是说尽孝道不可违背礼制。孔子在此还从为政的角度叙述孝道原则, 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充到行大孝于天下, 爱天下之人, 这是施行德治的根本。大孝发展到现在即为追求道义, 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利。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即对于父母的错误要耐心、委婉地劝谏, 讲究方法, 希望他们接受, 但又不可违礼。 最后, 行孝要继承父志或父道。子曰: 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父之道, 可谓孝矣。 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 孟庄子之孝也, 其他可能也;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郭卉艳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药学2012012111 《论语》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共知的,堪称世界名著的人生哲学书。小小的、薄薄的一本《论语》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充满了为人处事的智慧、经世致用的哲理,对人的启迪无疑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不少关于从政的格言警句,至今对我们大有裨益,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学习和探究的。这也真正的体现了《论语》中的春秋末期的孔子的伟大和睿智。古人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每一则的含义都是引人深思的。其中每则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十分具有魅力。 《论语》主要从十一个方面:修身、君子论、处世、治国、师道、治学、识人、交友、论仁、礼说、论孝进行了讲述。对还是学生的我,处世不深,生活环境比较简单单纯,没有太多的烦恼,《论语》中关于处世方面的道理对我来说有些难以理解,没有太多的体会;治国之道对我来说又比较大,这是我更不能体会的,但是在治学、识人、交友、论仁、礼说、论孝、修身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初中时我最初学到的是《论语十则》其中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对我的学习产生了影响。温习学习过的旧知识,就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也可以做老师了,在学习生活中我就深深体会了这一点。《论语》还主张勤学善悟,学以致用,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在《论语》强调学习要不耻下问,好学不厌,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人非生而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前进的动力,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停滞于此,不能前进分毫。一个人不能轻易满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在学习中去理解、感悟,把学来的东西加以消化吸收,然后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得到,学习可以分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里谈到,获取知识首先要做到“勤勉”、“好问”。“文”、“行”、“忠”、“信”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第二境界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这是我们从小到大被老师耳提面命的一点,只有不断的巩固自己学到的东西,

论语中的孝道

论语中的孝道 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3.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子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在中国古代伦理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直以来被历代文人们大加赞扬的。在孔子的思想中,孝道是组成其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天地君亲师,古老的祖训与名言,代代传承,直至今天。 古人怀着对天地对自然的敬仰,在今天,似乎已经被渐渐地忽视,由于人类的能力在不断地增强,人们对自然界的征服之心日盛,这些暂且抛开不提。君,今天看来,国,似乎更加切合实际。再往下,就是亲,此处的“亲”,自然指的就是双亲,是父母。 那么,究竟什么是孝道?古老的时代,孝道是“父为子纲”的强权,孝也是“卧冰求鲤”的感人诗篇,孝道也还是杀子救母的荒诞,那么今天呢?今天的世界,需要怎么样的孝,才是真正契合时代的孝呢? 即使圣贤如孔子,在不同的人问及孝时,给的都是不同的答案,与其说是后人所解释的,孔圣人因材施教,倒不如说是,因为孝本身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身就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初识世事的孩童,孝就是乖乖听话,不让父母生气; 对于开始读书的学子,孝就是好好读书,不让父母担心;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礼制主张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礼制主张 [摘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具体体现其“仁”和“中庸”思想的制度和行为规范,也是治理国家和成就个人事业的准则。孔子在《论语》中多处强调“礼”的重要性,对礼的这些现实作用的阐述,不仅淡化了传统礼制中突出宗教信仰的神秘色彩,扩大了礼的调节范围,也为重建和推行礼制找到了最充分的依据。 [关键词] 礼制;社会秩序;个人修养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具体体现其“仁”和“中庸”思想的制度和行为规范,也是治理国家和成就个人事业的准则。孔子在《论语》中多处强调“礼”的重要性,“为国以礼。”“不知礼,无以立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等,都是孔子对于“礼”的重视的体现。 孔子所处的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春秋时期,由于社会转型,政治格局和阶级关系发生调整,使礼制的发展也随之遇到挑战和阻碍。孔子面对这一社会问题,在传统礼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继承和改进,使礼乐制度得以复兴,逐渐成为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仁”和“中庸”不同的是,“礼”在孔子以前已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过程――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

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周礼是将以祭祀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宗法制的习惯统治法规。[1]孔子推崇周礼,因周礼是在夏、殷两代的基础上丰富起来的,较为系统和完备,所以有“周礼尽在鲁矣”的说法。然而孔子在寻求前人创造的思想文化中进步的部分并予以弘扬的同时,也对其消极的成分加以摒弃和改造,如周礼中用“人俑”随葬的礼法,孔子就坚决反对。 孔子对传统礼仪的最大改造,是要求人们不要只注重形式而是注重精神实质,用“仁”的新精神置换传统礼仪的内涵,主张重视现实和人事而轻事鬼神,并要求将主要用于调节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礼用于善待百姓,慎用刑罚而以德化民。[2]《子罕》篇中,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 做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做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礼冕的材质问题有根本的区别。此处一“从”一“违”大有深意:麻料织成的礼冕虽然符合传统的礼仪,但没有大家现在都戴的丝料织成的礼冕这么节省,所以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同意大众,因为这里材料的更换不影响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姓名:吴智慧班级:文院3班学号:2013013333 孔子论语对我的人生启示 孔子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其中很多方面的内容我觉得都会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在此就只立足于论语当中的天命问题。通过学习孔子论语,我对天有了新的认识。 我认识到了何为天命。“天命”在《论语》①出现将近三十次,单言“天”字也有十八次,其中孔子自言十二次。天可分为有无意志两方面。当天具有无意识,纯客观的意味时,有以下两种含义: 1.天代表自然界、宇宙、客观世界。 2.天命即客观规律,现实存在的合理性.孔子一方面在困惑时在寻求天命的的支持;另一方面又表现对天命的不信任。 我从孔子那里学会了如何对待天命。孔子对待天命可以从三方面来说。 第一,对其中的客观的必然因素,孔子认为要尊重天命、认识天命,即“畏天命”和“知天命”。(这使我知道“存而不论”) 孔子的“畏”,不是认为人的渺小,相反是强调人可以认识、掌握世界,掌握自己的命运。由此,孔子强调对天命的认识,即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治理,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里的知命、知礼、知言,采用逻辑的逆向推演方式是知人,行伦理,认识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孔子再一次强调把握、利用天命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天命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储备知识、积累经验然后才能逐渐认识天命和理解天命,掌握天命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说,在孔子的天命观领域内,天命不是不可认识的,神秘遥不可及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去认知和把握。 第二,对待世界中的偶然因素,强调尽可能的调动人的主体地位。 孔子对天命不信任,但却承认各种不可抵抗、不可预测的偶然性。对于一意外发生的偶然性,孔子的态度是这样的: 鲁域门久朽欲顿,孔子过之,趋而急行。左右曰:“久已。”孔子曰:“恶其久也”(《论衡.幸偶》)

浅谈《论语》中“孝”的观念

浅谈《论语》中“孝”的观念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儒家对“孝”的范畴概念入手,强调了《论语》中的“孝”包含了血缘、亲戚、政治、社会四大系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醒现代人我们仍然应该重视孝道。同时,通过分析《论语》中对如何尽孝道的具体描述,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足。 关键词:孝《论语》孝治敬孝 百行“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孝”是最重要的伦理观念之一。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把“孝”作为做人最重要的品质,也是衡量一个人人格的重要因素。十九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在他的名著《法的精神》里高度赞扬了中国的孝道文化,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之一 然而近代以来,我们的思想界对于儒家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却采取了过度批判的态度。 诚然,在整个封建社会,孝文化都被极度地推崇,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控导和利用孝文化,使之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服务,因此受封建主义污染是在所难免的。当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全面崩溃,新思想新文化大潮汹涌,人们批判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及其伦理道德观,孝文化被首先推出来似乎是必然不可避免的。但我们那种不加分析地把孝文化全看作纯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而彻底否定的态度与结果,显然是有损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 不可否认,什么是孝,什么是不孝,其中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有变化,但孝本身还是要肯定的。尤其当现在的报纸充斥着子女虐待父母,为遗产于父母兄弟对簿公堂,甚至有杀父轼母的行为,我想我们非常有必要在读《论语》时重新认识“孝”的重要意

义。 在孔子以“仁”治国的思想中,“孝”起到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论语?学而》记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 孔子所谓的“孝”之所以可以成为“仁”的根本,是君子“立本生道“的基础,因为儒家所推崇的“孝”包涵了更为广泛的内容。 儒家“孝”的范畴包括人际关系网络有血缘、亲戚、政治、社会四大系统。 孝最初是专指“亲亲”。在原始社会,人类只知其母,“亲亲”即亲母亲而已,由母推母之母。随着个体婚姻制的出现,人类由知其母过渡到兼知其父,父亲随之也成为孝敬的对象。父与母都是孝意识的本源。由此演绎发展,出现两条脉络:一是父脉,一是母脉。父脉和母脉都是人的血缘关系,即为孝的血缘系统。血缘系统是孝的基础。 孝意识缘亲戚关系演延,主要也是两条线:一条是夫党与婆家的关系,另一条则是妻党和岳家的关系,也就是孝的亲戚系统。 缘政治关系演延,主要有三:以君为父而忠君,以民为本而爱民,由追孝祖宗而爱祖国,这是政治系统。 缘一般的社会关系演延就更多头绪了,或以师为父而尊师,或以长老为父兄而敬老,或因业务职务而顺上,或因同事同学而友长,等等。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内容摘要】人非生而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贵在有良好的方法和端正的态度,以及学以致其道的目的。良好的方法就是勤学、善思,端正的态度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就是犹恐失之。而学习的目的,永远要让自己真正能问心无愧。学习,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 【关键词】论语;人生启示;学习;兴趣 万世师表的孔子,其做学问的态度有如他的德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当今世界,知识是人一生受用的东西,而善于学习又是我们一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先贤大哲,是如何从学习的方法、态度、目的这三个方面告诫后生们的,今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在孔子的眼里,学习是有方法可寻的。《论语·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论语通译》:学了知识后,而能按时地复习所学的知识,不也是见愉快的事吗?此言颇令人费解,孔老先生真不愧是圣人,现在的人谈到学习,哪有多少乐趣可言啊!若说“不亦苦乎,”倒觉得老先生很通人情。但是翻卷阅典,《论语·为政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杨树达《论语疏证》:学而时习,温故也,温故能知新,故说也。杨伯峻《论语译注》:学而时习之,关键在于“时,”这是一个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在适当的时候,也就是说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学过的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让我想起,我求学已十年有余,因为是农村的孩子,所以特别重视和珍惜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从未敢抱怨学习压力大学习无聊学习无用。在我觉得,学习是一种思想上的碰撞,灵感上的激发和情感上的交融,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书是你的朋友是你的老师,你会与它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它会启发你创造生活的灵感,它会交融在你饱受挫折的情感里。读书,深读书,犹如伯牙子期,乐本就在其中,而若能在适当的时候,也就是你想起你的故友或你的恩师的时候,终于又见它一面,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孔子一生以学为友,他正是因为对学习有种深刻的体会,故学习之乐油然而生心中。《论语·为政篇》子曰:“君子不器(2)。”《论语通译》: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有一种用途)。言外之意,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3)矣夫(《论语·雍也篇》)。孔子他自己确实也做到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皆精。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说孔子样样都行却无一专长,如果他不是学广如天、学深似海,怎能教育并影响了一个民族乃至世界达千年至今而不衰?试想当今社会,所谓专家如云,却没有多少能海纳百家的集大成者,令人唏嘘不已。所以,孔子屹立千年而不到!关于学与思,《论语·卫灵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