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汇总!!!

心理学汇总!!!

心理学汇总!!!
心理学汇总!!!

第一章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2、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3、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大方面。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

人格倾向性:是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

人格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简答:心理现象虽然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方面,但它们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人格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另一方面,已形成的人格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事实上,心理过程中体现着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也影响着心理过程,二者是同一现象的两个方面。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测验法、调查法(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简洁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临床法、个案法。

5、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活动机制、预测心理活动机制。

6、心理学分为两个时期:哲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时期。

7、教师职业与心理学的关系(论述)P14

(1)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论述心理学对教师职业的意义①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一个是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活动首先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教育最重要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即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均衡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教育活动中,适应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就会使教育工作取得最大的效果。②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指导。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师通过讲授,使学生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塑造出完美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掌握和运用学生学习的规律和人格形成的规律,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本质规律,不同学习的类型划分,学习的过程阶段特点等心理学理论,才能顺利的实施教学活动,实现其教学目的,教师也只有掌握了学生的人格结构及其特征表现,才能针对学生的人格差异,因材施教,依据品德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③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要具有教师职业所必须的职业素养,教育理论只是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制药条件,而心理学理论则是教育理论只是的重要组成,因此,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的水平就成为检验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主要指标。

(2)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①高尚的职业品德。②广博的知识。③完善的人格。④全面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系统学习能力。

⑤专业的技能(简答)。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是教师在课前分析和把握教材,熟悉和了解学生发展规律,选择教学手段,确立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环节,节奏及内容进行设计的行为方式@教学语言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运用正确的语音,词汇,语法,合乎逻辑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教材内容,问题进行说明,叙述,分析,讲究的行为方式,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标志着教师的思维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这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监控技能,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教学评估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

(3)教师应掌握的心理辅导技术。关注技术①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反应,不要在学生讲话时东张西望,要让学生感到你是在专心的听他讲话,要以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你对他的关注和理解。②倾听技术:要鼓励学生多讲话,要让学生感到你愿意听他讲话,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感受他们讲话时的内心体验,谈话时要注意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配合。③沉默技术:不要怕辅导谈话中出现沉默,要学会鉴别思考性的沉默和对抗性的沉默,要学会以各种非语言的举动来表达对学生停止讲话的理解与继续讲话的期盼,要让学生感觉到你在他沉默时并没有走神或想其他事情。④宣泄技术:学生将淤积已久的情绪烦恼和与精神苦恼倾述给辅导教师的过程。保证心理辅导是一个清晰化的过程,没有情绪的表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心理辅导,不要对学生的情感表露麻木不仁,要让学生感到你很关爱他的感受。⑤探讨技术: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多做讨论,少做批评,要启发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当前面临的问题,要以商量的口吻,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所讨论的问题的观点与立场。要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个人成长中出现的困难与挫折。⑥面质技术;要理解学生,要对学生的认识方法做到知己知彼,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接受面质。要学会以实施来改变学生认知中的偏差,要让学生感到面质不是为了以势压人。⑦自我表露技术:我表露的时机要恰当,不要为增强与学生的沟通去刻意表露自己,甚至不惜编造假话,要让学生感觉到你的自我表露是为了启发他的思维。⑧行为矫正技术:制订十分具体、明确的行动计划,要赏罚分明,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是为了自己。

10、认知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11、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12、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3、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

14、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中,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借助于一定的仪器,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15、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是在实际生活情况中,对实验条件做适当控制,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16、测验法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测定,研究心里现象的方法。

17、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

18、书面调查法即问条法,是通过被试书回答的方式以研究其心理现象的方法。

19、口头调查法即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测试者交谈的方式以研究其心理现象的方法。

20、临床法是通过谈话,观察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系统地、总和性地描述心理现象的方法。

21、个案法是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因素的方法。

22、心理学是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要遵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指导;运用和掌握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

第二章

第一节人的发展

1人体的八大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2.人体生长和发育分为四个时期:胎儿时期,初生儿到成人的时期(生长发育均很快),成人期,老年期

3.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

4.反射弧实现发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5.反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发射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即会的反射.条件反射是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6.脑的功能学说: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模块说.

7.巴普洛夫用狗做实验最早提出经典反射.

8.斯金纳用小白鼠做实验提出了工具性条件反射又叫操作性条件反射.

9.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关系:相同点:都是以强化为基本条件.不同:在刺激方面的不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活动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前已经呈现,刺激是作为引发行为的一种手段.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中, 刺激物在行为之后呈现,它是用作强化的.

10.从广义上来讲,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和个体心理的发展.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的过程。它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一个是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11.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的阶段(1)感觉阶段(2)知觉阶段(3)思维萌芽阶段

12.促进人类祖先转换为人类有三个前提条件:(1)手的发展和直立行走(2)劳动(3)语言的产生。

13.劳动有两个基本特征(1)工具的制造和使用(2)劳动的社会集体性.

14.语言是人类创造的用地交际的符号系统。

15.个体的心理发展阶段。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也叫学龄前期(3-6、7岁);④童年期,也叫学龄初期(6、7-11、12岁);⑤少年期(11、12~14、15岁);⑥青年初期(14、15~17、18岁);⑦青年中期(19~25岁);⑧成年期(25~45岁);⑨中年期(45~65岁);⑩老年期(65岁以后)。

16.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的特点。

17.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18.简述影响个体(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论述)

(一)遗传因素

1、遗传。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上代的许多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代的过程。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结构和机能发育完善的程度,它依赖于个体种族遗传的发展程序,有一定的规律性。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包含的因素很多,空气质量,噪音,拥挤和自然灾害等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很大,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一定的教育内容,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个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过程。

(三)社会文化因素

狭义的文化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仅限于意识形态;广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社会的全部遗产,囊括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行为文化。

1.文化传统

(1)文化的多样性(2)文化的共同性

2.拷贝世界。就是由电视,网络,书,报,杂志,广播,电影,光碟等大众传播媒体搜构成的精神世界。

3.学校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简答)

首先,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其次,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系统性以及组织性。

最后,学校教育是通过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培养人的工作。

19.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一)身体外形的变化(二)生理机能的变化(三)性的发育和成熟1.性器官发育。2.第二性征的出现。3.性机能成熟。

20.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过渡性(二)闭锁性(三)社会性

2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1.初中生思维的发展特点.初中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逻辑性,这一特点体现在:(1)运用假设。(2)逻辑推理。(3)运用逻辑法则。

初中生的思维品质中也显示出明显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

(1)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2)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3)思维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出现。

2.高中生思维的发展特点。高中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完善上,但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其思维能力的提高上,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是:

(1)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2)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上。

(二)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1.初中生的情绪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2)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初中生的情感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自我意识增强、自尊的需要迫切。(2)情感有文饰、内隐和曲折性。

(3)情感容易受挫折,忍受能力差。

2.高中生的情绪情感发展特点

(1)情绪的延续性。(2)情绪的丰富性。(3)情绪的特异性。

高中生情感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情感逐渐由不稳定到稳定。(2)情感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

(三)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1.初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

(1)意识高涨。大约在1~3岁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第二次飞跃突出表现是:初中生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

(2)反抗心理。具体表现:态度强硬、举止粗鲁,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反抗的迁移性。

初中生结交朋友的特点:(1)交友范围缩小(2)重视友谊。(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2.高中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生逐渐学会了较为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自我评价的能力变得全面、主动。

(2)价值观的确立。高中生在确立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特点:①对理论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喜欢把各种具体事实综合成若干系统的总原则;②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③反映人格色彩;④尚缺乏稳定性。

(3)自治需求。

四、指导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原则

(一)初中生心理指导

1.提起做好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识和心理准备。

2.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3.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

(二)高中生心理指导

1.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3.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4.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

本章摘要:

1.个体的胚胎发育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胚种阶段,胚胎阶段,胎儿阶段。

2.产前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包括生育年龄和孕期营养、胎教、母亲的情绪等。

3.人的身体包括八大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4.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而脑又分为脑干、小脑和间脑三部分。

6.周围神经系统通常有三部分组成: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而植物性神经又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7.内分泌系统有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肾上腺、生殖腺等组成。它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相互支配的关系。

8.脑学说的发展经历了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模块说。

9.大脑皮层有三条大的沟裂,即中央沟、外侧裂、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半球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区。

10.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指在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把大脑皮层分为感觉区、运动区和联合区。

11.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

12.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13.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即会的发射。膝跳,眨眼,吮乳,排尿都属于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机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建立起来的发射,是发射活动的高级形式。

14.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共同点包括: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

15.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体现在:刺激不同;神经系统的操作水平;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意义。

16.从广义上来讲,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和个体心理的发展。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它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动物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另一个是人类心理的产生与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17.动物心理进化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18促进人类祖先转变为人类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手的发展,直立行走;二是劳动;三是语言的产生。

19.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生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

20.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有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等特点。

21.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22.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自然环境(空气质量、噪声、拥挤和自然灾害等)和社会文化(文化传统,拷贝世界,学校教育)

23.中学阶段,个体性机能开始成熟、出现第二性征。女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乳房隆起、体毛出现、盆骨变宽和臀部变大等;男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胡须、喉结突出和嗓音低沉、体毛明显等。

24.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主要有: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25.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思维的抽象逻辑性,这一特点体现在运用假设、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法则。

26.初中生的思维品质显示出明显的矛盾性。主要表现为思维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思维活动中自我中心的出现。

27.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总的特点表现在: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进入成熟期。

28.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上。

29.初中生的情绪发展表现在: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性共存;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30.初中生的情感发展表现在:自我意识强烈,自尊的需要迫切;情感有文饰、内隐和曲折性;情感容易受挫折,忍受能力差。

31.高中生的情绪发展表现在:情绪的延续性、情绪的丰富性和情绪的特异性。

32.高中生情感发展表现出以下的特点:情感逐渐由不稳定到稳定;情感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

33.初中生人格发展上出现许多新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高涨,反抗心理、与父母及同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

34.高中生人格发展体现在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价值观的确立、自治需求。

35.对初中生的心理指导可以采取这些策略:提前做好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识和心理准备;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等。

36.高中生的心理指导有: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等。

第三章

一、填空/单选

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是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

2、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

3、技能指通过练习形成的,趋于完善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

4、技能按性质可分为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5、皮亚杰在20世纪30年代系统的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判断。把儿童品德发展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

6、柯尔伯格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分为前习俗、习俗和后习俗水平。

7、青少年品德心理的特点是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处于动荡性向成熟性的过度。

二、多选题

1、加涅把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

2、奥苏伯尔根据学习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3、我国心理学家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4、学习的基本理论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5、按迁移作用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按时间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和负向迁移;按内容抽象水平的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6、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有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概括说;关系转换理论和认知结构说。

7、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心向与定势

8、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有明确目标;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9、加强理解的条件: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利用变式和比较。

10、知识应用可分为审题、相关知识的重现、课题类化和解题判断的形成。

11、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知识的领会与巩固;问题的特征;智力活动水平

12、动作技能的形成四个阶段:认知定向阶段;掌握局部动作;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和动作协调完善阶段。

13、智力技能的阶段:活动定向;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阶段。

14、动作技能形成标志:结构的改版;品质的变化;调节功能加强;

15、智力技能形成标志:脱离物质或物质化活动;智力活动的进程压缩;智力活动自动化;

16、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四种基本趋势;练习有起伏现象;练习过程中有高原现象。

17、提高有效练习的条件:确定练习目标;恰当安排练习时间;充分而有效的反馈;采取灵活练习方式。

18、学生品德的培养包括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19、学生品德不良产生的客观原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主观原因有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力薄弱、好奇心强、盲目模仿、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

三、简答题

(一)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1、学习迁移是指以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

2、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手段:

(1)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对与学习有关的已有知识形成联想,会有利于迁移的发生。

(2)精选教材。一般来说,应该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因为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的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为规范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迁移价值比较大。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教材在经过教师处理之后应具有科学的序列。这种序列体现在能够反映知识内在的逻辑内容,体现不断分化和综合的原则,同时也应该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视屏。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

(4)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学习迁移的定式说说明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有积极地影响。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是促进学习迁移的另一有效方法。

(5)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况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

(6)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概括化原理”表明,两种学习间的迁移时由于两种学习中的共同成分,其中主要是由于共同的原理造成的。为促进原理的迁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原理。教师不要再学生还未充分理解基本原理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应用原理去解决应用问题,这样容易使学生造成混乱,很容易发生负迁移或机械学习。

3、此外,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更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因此,在

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

件、方法,使基本原理达到最有效的迁移。

(二)什么是智力技能及其形成的阶段?

1、智力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

2、智力技能形成的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这是智力活动的准备阶段。在该阶段,学生要了解活动的任务,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在头脑中构成活动本身和结果的表象,对活动加以定向。

(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物质活动是指运用实物进行的活动。物质化活动是指运用实物的代替物进行的活动,如借助于实物或模型、图表、标本等学习。

(3)有声言语阶段。有声言语是一种外部言语,它是一种扩展的、出声的言语。本阶段要求学生离开物质或物质化的课题,以有声言语对活动的程序做精细的陈述,使智力活动向不直接依赖实物的出声言语过渡。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本阶段的特点在于智力活动的完成借助于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即只看到嘴动听不到声音,如学生心算。

(5)内部言语阶段。这是智力技能完成的最后阶段,本阶段的特点是智力技能的结构成为压缩和自动化的形态,以内部简化的言语形式完成认知活动。

(三)青少年品德心理的特点?

1、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

(1)能独立、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自身行为。

(2)道德信念、理想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得为。

(3)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明显化。

(4)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5)品德发展与世界观形成的一致性。

(6)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

2、处于动荡性向成熟性的过渡

(1)青少年时期品德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动荡性特点。

(2)青少年初期品德初步趋向成熟。

(四)青少年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案例分析用)

1、青少年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

(1)青少年品德不良产生的客观因素。

①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观念、管教态度及方式,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及独亲、远离父母等都可能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发展。不良的家庭影响仍是青少年产生品德不良现象的直接原因之一。

②学校教育。学生的品德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因此,教育者教育观念的错误、教育方法的不当、教育措施上的不力,以及教育

者自身品德上的问题等,都可以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造成教育对象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③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品德的影响包括:外来腐朽文化以及某些剥削阶级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低级庸俗、不法书刊和

其他不良文艺作品的毒害,各种不法分子的引诱、教唆等都是不良品德发展的条件。

(2)青少年品德不良的主观因素。

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青少年对于很多道德观念存在着片面性和表面性的认识,不分美丑善恶,往往凭个人愿望和兴趣,有意无意得做出

一些不道德的行为。

②意志力薄弱。有些青少年虽然懂得道德行为准则,但由于意志力薄弱,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强烈的个人欲望,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往往无

法控制自己。

③好奇心强,盲目模仿。青少年的好奇心强,还喜欢模仿,特别是模仿一些消极的东西。有些不良的行为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模仿

的结果。

④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在开始时常是偶然发生,因从中得到满足的情绪体验,又没有受到良好的指导教育,便一而再、再而

三地重复,最终形成恶习。很多学生的品德不良表现就是受不良习惯支配产生的。

(五)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1、品德是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相互关系

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区别: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想象,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宽泛。二者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联系: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道德影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反作用。

2、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对道德规范、道德现象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在品德上的表现。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和道德评价。

(2)、道德情感。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想,面对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内心体验,包括正义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荣辱感、厌恶感等。

(3)道德意志。是个人自觉的确定道德目的,克服各种困难,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预期道德目的的心里过程。主要表现在履行道德义务的果断性、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上。

(4)道德行为是指个人受一定信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外部活动方式。

四、论述题

(一)青少年品德不良的矫正。

1、所谓品德不良,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而又尚未达到违法犯罪的地步。青少年品德不良的矫正是指改变学生的不良

品德,使其转化为良好品德的过程。青少年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对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在教育过程中要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采取有力的教育措施。

(1)学校应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①首先,端正办学思想。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过程中坚持德

育为首,育人为本,克服教育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

②其次,树立良好校风。校风是学校的风气和作风,能使师生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熏陶感染。这对于青少年的不良道德行为同样有着高度

的规范力、约束力,能使其在潜移默化中矫正自己的行为。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课件,培育良好的校风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③再次,要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教师应用高度的责任感激教育学生,既教书又育人,通过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对学

生不定型的世界观予以良好的影响,对具有不良道德行为的学生予以正确的教育引导,使之重新塑造自己。

(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从小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分数。对孩子的期望值要切合实际,既不能过分严厉,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使之在和睦、民主的家庭中成长。

(3)青少年自身应加强主体意识的培养,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社会现象,青少年应培养自己的识别、抵制能力,不盲目从众。在正确的教育方式指导下,努力学习,尽快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

(4)社会各方面都应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清除有不良影响的坏风气,为他们创造适合其年龄特征的精神食粮,加强社区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

五、本章摘要

1、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地获得社会及个体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由教师指导,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2、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个层次水平。这八类学习分别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学习。

3、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指的是教育者系统地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学习者以接受的方式学习知识和经验。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进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意义学习的实质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机械学习是学习者并没有理解学习符号的真正含义,只是在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一种非本质、人为的联系。

4、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5、学习的基本理论有刺激——反应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6、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

7、按迁移作用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按照迁移的时间顺序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将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8、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有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概括说、关系转换理论和认知结构说。

9、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心向与定势。

10、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有: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

11、知识理解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2、学生理解知识的标志是: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能举例复述、融汇贯通。

13、为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概念和原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以下条件: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利用变式和比较。

14、知识的应用主要指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解答各种口头或书面的作业题,以及应用已学过的知识完成各门学科所规定的联系作业。

15、知识应用可以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审题、相关知识的重现、课题类化和解题判断的形成。

16、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有:知识的领会与巩固程度;问题的特征;学生的智力活动和解题判断的形成。

17、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如人们打字、跑步、写字、开车等都是技能的表现。

18、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

19、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四个阶段:认知定向阶段、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和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

20、智力技能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活动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三是有声言语阶段;四是无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21、动作技能形成标志:动作结构的改变;动作品质的变化;活动的调节功能加强。智力技能的形成标志:智力活动脱离了物质或物质化活动的支持;智力活动的进程压缩,快速反应代替了详尽、展开的推理过程,思维灵敏,思维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高;智力活动自动化,几乎成了无意识的活动。

22、练习是技能形成的主要途径。练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练习的时间和次数,而且取决于合理的组织、练习方式等因素。

23、动作技能是在练习中形成的,练习使动作从本质上发生变化。所谓练习就是以掌握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为目标的反复操作的过程。练习不是单纯的反复操作,而是以掌握一定的动作方式为目标的反复。

24、练习的结果可以用“练习曲线”来表示。练习曲线也叫学习曲线,是表示一种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次数和练习成绩之间关系的曲线。

25、提高有效练习效率的条件有:确定练习目标、恰当安排练习时间、充分而有效地反馈和灵活采取练习方式。

26、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27、品德与道德之间的区别体现在:所属范畴不同、所反映的内容不同、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品德与道德之间的联系体现在: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道德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28、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成分。

29、道德认识也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认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

30、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想,而对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倾慕或鄙夷、热爱或憎恶、欣赏或不屑等态度倾向的内心体验,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情感包括正义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厌恶感等。

31、道德意志是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克服各种困难,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预期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是人的意志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32、道德行为是指个人受一定信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外部活动方式。道德行为时品德重要的外部表现形式,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两个方面。

33、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津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和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

34、柯尔伯格将道德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分别是:①前习俗水平,可分为惩罚定向和寻求快乐定向阶段。②习俗水平,可分为好孩子定向和权威定向阶段。③后习俗水平,可分为社会契约定向和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

35、青少年品德心理的特点: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处于动荡性向成熟性的过渡。

36、学生品德的培养包括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37、青少年品德不良产生的客观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影响,主观原因有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力薄弱、好奇心强、盲目模仿、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

38、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和身体发育正常,但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的异质群体。

39、学习困难的产生原因有认知因素、人格因素、人际关系以及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

40、学习困难的辅导原则: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讲究教育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进步的环境。

第四章

1.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一)根据刺激来源于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外部感觉包括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包括酸、甜、苦、咸四种基本感觉)和肤觉(包括触觉、压觉、痛觉、冷觉以及热觉);

2)、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内部感觉包括平衡感觉(引起平衡觉的适宜刺激是身体运动时速度和方向的变化,以及旋转、震颤等)、运动感觉(运动觉为人体提供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的感觉)和内脏感觉(机体内部器官受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叫作机体觉)等。

(二)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可分为电磁能的、机械能的、化学能的和热能的四大类。

(三)在临床上把感觉分为四类:特殊感觉,包括视、听、味、嗅和前庭等感觉;体表感觉,包括触压觉、温觉、冷觉和痛觉;深部感觉,包括肌肉、肌腱、关节等感觉及深部痛觉和深部压觉;内脏感觉。

3.绝对感受性(E)指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阈限(R)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4.差别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阈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K=ΔI/I K常数,I为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5.感受性的变化规律:(一)、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指某一特定感受器的刺激因时间、空间模式的不同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主要包括

(1)、后像:后像是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2)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适应包括暗适应(感受性提高)和明适应(感受性降低)。(3)感觉对比。

(二)、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联觉和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

6.感觉细胞包括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锥体细胞形成颜色视觉对细节敏感。杆体细胞形成黑白视觉对弱光敏感。

盲点:虽然椎休体和杆体细胞如此之多,但在每只眼睛中仍有一个区域不存在这些细胞。这个区域称为盲点。

7.视觉现象:光有三个物理特征:波长、振幅及纯度。(1)视觉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2)视敏度

8.颜色视觉:颜色三个基本特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9.颜色混合的两种情况:(一)色光混合(它遵循一种加法过程)人眼对色光混合而产生的视觉现象遵循三个定律:1、互补律2、间色律(红、

绿、蓝三原色)3、代替律

(二)颜色混合(它遵循一种减法过程);

10.色觉理论包括:杨——赫尔姆霍茨的三色说和黑林的四色说。

11.声波振动鼓膜产生的感觉就是听觉。

12.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应表现为音高、音响、音色。

13.声音的混合与掩蔽:(1)共鸣(2)强化与干涉(3)差音与和音(4)声音的掩蔽

14.听觉理论包括地点说和频率说

1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16.感觉和知觉的紧密联系表现在:1)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则是对物体整体的反应。2)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

基础,而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3)对某个物体感觉的个别属性越在一定丰富、越精确,对该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

17.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1)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而知觉则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2)感觉是人

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是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综合的、整体的反映。3)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比感觉复杂,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综合的结果。

18.知觉包括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19.知觉的种类: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

20.(一)、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

为人们提供知觉物体深度与距离的线索包括:

(1)单眼线索:一是相对大小;二是插入或遮挡;三是线条透视;四是纹理梯度;五是相对高度;六是光线和阴影;七是空气透视;八是相对运动或运动视差。

(2)双眼线索。第一,视轴辐合或双眼会聚;第二,双眼视差。

21.(二)、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发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计和对时间的预测。

知觉既可以借助于自然界的变化,也可以借助于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或自身的生理变化。

22.(三)运动知觉指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真动知觉与似动知觉。

23.(四)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客观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度日如年、一日三秋”,“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24.知觉的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与知觉的恒常性,

25.知觉的整体性主要受以下四种因素影响:(1)知觉对象的特点(2)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3)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4)知

识与经验影响知觉的整体性。

26.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他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过程包含积极的思维活动、稳定的有意注意。观察力是一种有意

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27.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1)目的性强2)准备迅速3)长期坚持4)正确理解。

28.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包括1)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2)明确观察任务3)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4)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第五章

1. 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2)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保持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后来经验的影响,在质和量上均会发生变化,

a. 在质方面的变化表现在:记忆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更简略和概括,主要内容和显著特征被保持;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内容中的某些特点更突出、夸张或歪曲,变得更生动离奇、更具有特色。

b. 在量的方面变化表现在:一是记忆回涨现象,二是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减少。

(3)回忆和再认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一般说来,再认比回忆更容易提取信息。

3. 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4.记忆的种类:(简答)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

a.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b.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c. 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

d. 运动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一旦形成,保持时间往往很长久)

(2)根据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a. 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

b.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识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变现出来的记忆。

5.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记忆机能定位论、记忆机能整体论、SPI理论和记忆分子学说。

6.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上说,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是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7. 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人脑中只保留一瞬间(1~2秒)的记忆。

8. 感觉记忆的存储和编码是由斯佩林采用部分报告法实验证实的,他认为:人的记忆系统有一个感觉存储阶段,输入的信息这时是以感觉痕迹的形式被登记下来的。

9. 感觉记忆的种类:

(1)图像记忆是指视觉刺激停止后,视觉系统对信息的瞬间保持;

(2)回声记忆是指声音感觉图像的瞬时回忆记忆,例如:余音绕梁。

10. 感觉记忆的特征(简答)

(1)感觉记忆在瞬时能储存大量的信息;

(2)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视觉约1秒,听觉约4秒;

(3)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鸳鸯直接加以编码和储存的。

(4)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

11. 短时记忆:研究表明,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

12. 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

13.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14.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分为听觉编码与视觉编码

15.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平行扫描、自动停止系列扫描和完全系列扫描。(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以完全系列扫描方式进行的)

16. 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17.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它的信息来源大部分是对材料的复述。

18. 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形式主要有:

(1)类别群集;(2)联想群集: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和对比联想;(3)主观组织。

19. 长时记忆的存储包括: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

(1)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用来表征外部世界的物体和事件及其相互联系的知识的记忆,简单说就是对事实信息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做事情的方法,简单说包括:基本条件反射和各种习得的动作;

这两类记忆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陈述性记忆在记忆过程中可以通过言语传授而一次性获得,而程序性记忆则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掌握。

(2)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情景记忆单独保存人们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

语义记忆存储的信息是词、概念、规律,以一般知识做参考系,具有概括性,不依赖于时间、地点和条件,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比较稳定。

20. 保持量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有回忆法、再认法、再学法和重构法。

(1) 回忆法是指在被试识记了某种材料之后,经过一段时间,让其把所识记过的材料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再现出来,然后把回忆结果与原材料

加以比较,就可推测出保持量。

(2) 再认法是指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在一起(通常是识记过的旧项目和没有识记过的新项目的数量相等),然后向被试一一呈现,由被试报告每个项目是否识记过。

(3) 再学法也叫节省法,是指当被试不再能把原来熟记的材料完全无误地回忆出来时,就要求被试把原来识记过的材料重学或再记,直至达到原来学会的标准。

(4) 重构法只是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的刺激次序。给被试呈现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若干刺激,呈现后这些刺激打乱,然后呈现在被试面前,让他们按原来次序重建,重构的成绩主要是以做对的顺序数记分。

21.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的两种形式:回忆和再认。

(1) 回忆是指过去经验的事物不在眼前重新想起来的过程。

(2) 再认是指过去识记过的材料、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有熟悉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过程。

22.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与重现。

23. 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24. 遗忘的主要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曲线说明: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逐渐减慢,到了一定的时候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

25. 影响遗忘的因素(简答/论述):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一般认为,对熟练地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而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要快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

(2)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作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成现代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3)学习的程度。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50%的过度学习效果最佳;

(4)情绪体验。在人们生活中不占主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一个人需要的事情,首先被遗忘;而人们需要的、感兴趣的、具体情绪作用的事物则遗忘得较慢。

26. 遗忘的原因:

(1)衰退说。它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的结果。

(2)干扰说。它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又可分为

a. 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b.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一般总是材料的首尾容易记住,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则常常识记较难,也容易遗忘。这是由于识记材料开始部分只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识记末尾部分只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而在识记中间部分时则同时受这两种抑制的作用

(3)压抑说。它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够恢复。

(4)提取失败说。它认为,人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人们在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明明知道某件事情但就是无法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

26.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27. 表象的种类:

(1)根据表象来源的感觉通道,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等;

(2)根据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可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3)遗觉象:指在刺激停止后,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

28. 表象的特征:形象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29. 表象的作用:

(1)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2)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

(3)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30. 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自觉地运用有意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

(2)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

具体表现在:a. 形象记忆量随年龄而增加,在初中阶段最高;

b. 抽象记忆量在初中阶段记忆总量中达到高百分比;

c. 抽象记忆的发展量远高于形象记忆。

(3)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31. 有效地记忆策略:

(1)复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采用复述的方法,复述的次数越多,记忆效果越好;

(2)背诵:即出声地把学习过的内容说出来。背诵时,人们必须做提取信息的练习;

(3)结果反馈:有反馈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4)记忆线索:在编码过程中出现的刺激王往往是最好的记忆线索。

(5)记忆个体的身心调节:增强自信心、调动积极性、调节情绪状态、集中注意力和保证充足的睡眠。

32. 记忆术是指为了便于记忆而将信息加以组织的技巧。

33. 常见的记忆术:自然语言媒介法、地点法、视觉表象法、首字母缩略词法和谐音法。

本章摘要:

1. 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根据记忆的意识参与

程度划分,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2.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的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3. 关于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学说主要包括机能定位论、机能整体论、SPI理论和记忆分子学说。

4. 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人脑中只保留一瞬间的记忆。包括图像记忆与回声记忆。

5. 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6. 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它是从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中获得的所有体验、时间、信息、情感、技能、单词、范畴、规则和判断等的仓库。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形式主要有类别群集、联想群集、主观组织。

7. 在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存储时多种多样的,包括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用来表征外部世界的物体和事件及其相互联系的知识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做事情的方法;情景记忆单独保存人们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语义记忆存储的信息是词、概念、规律,以一般知识做参考系,具有概括性,不依赖于时间、地点和条件,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比较稳定。

8. 常用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有回忆法、再认法、再学法和重构法。回忆法是指在被试识记了某种材料之后,经过一段时间,让其把所识记过的材料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再现出来,然后把回忆结果与原材料加以比较,就可推测出保持量。再认法是指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在一起(通常是识记过的旧项目和没有识记过的新项目的数量相等),然后向被试一一呈现,由被试报告每个项目是否识记过。再学法也叫节省法,是指当被试不再能把原来熟记的材料完全无误地回忆出来时,就要求被试把原来识记过的材料重学或再记,直至达到原来学会的标准。重构法只是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的刺激次序。给被试呈现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若干刺激,呈现后这些刺激打乱,然后呈现在被试面前,让他们按原来次序重建,重构的成绩主要是以做对的顺序数记分。

9.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的两种形式:回忆和再认。回忆是指过去经验的事物不在眼前重新想起来的过程。再认是指过去识记过的材料、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有熟悉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过程。

10. 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表明,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逐渐减慢,到了一定的时候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

11.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2. 根据划分标准不同,表象可以分为:①根据表象来源的感觉通道,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等;

②根据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可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③在刺激停止后,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称为遗觉象。

13.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

14. 表现的信息加工理论包括基本表象理论与双重编码理论。

15. 有效地记忆策略包括复述、背诵、结果反馈、记忆个体的身心调节与记忆线索。

16. 指为了便于记忆而将信息加以组织的技巧称为记忆术。常见的记忆术有自然语言媒介法、地点法、视觉表象法、首字母缩略词法和谐音法。

第六章

第一节概述

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是一种最高级最杂复的心理过程。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2. 思维的基本过程(人脑对信息处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这些是思维最基本的过程。

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

比较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的过程。

抽象是把时间的共有特征、本质属性都抽取出来,并对与其不用的、不能反映本质内容的舍弃。

3. 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划分: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3)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分: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直觉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凝聚或简缩。它具有敏捷性、直接性、简缩性、突然性等特点。

(4)根据解决为体的思维方向分: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为体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的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同。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的特点:1.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灵活、能随机应变)

2.流畅性(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3.独特性(对为体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5)根据思维创新成分的多少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制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方式,也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

4.儿童思维的发展一般都经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成人在解决问题时,这三种问题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

参与思维活动。

5.概括性思维是指思维通过抽取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和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来反映的事物。

6.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介于某些媒介或头脑加工来的反映,而感知觉只能反映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

7.直觉思维的特点:具有敏捷性、直接性、简缩性、突然性等特点。

第二节概念

1. 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2. 概念是用(词)来标志的

3. 概念和表象的区别?

表象是关于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概念则是关于事物本质属性或内部关系的反映。

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概括具有非直观性和抽象性。概念是在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

4.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是成(反比例的)内涵越多,外延越小。

5. 概念的种类:

(1)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的程度分: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2)根绝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分:合取概念、分析概念和关系概念。

(3)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分: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

(4)根据概念的外延特征分:单独概念、普通概念、集合概念。

(5)根据概念的人为性分: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6.解释概念的因素构成以及这些因素相互关系的两种理论:特征表说和原型说。

7. 概念形成的过程:概念形成也称概念掌握、概念学习等,是指各系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概念形成是一个不断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的过程。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简答)

答概念的形成主要是有两条途径。

一是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形成的概念。

二是教学过程中通过揭露概念的本质而形成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形成科学概念重要是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

(一)过去经验的影响:要克服日常概念的消极影响,必须专门组织新的经验或在反复比较的基础上准确确定概念的内涵。

(二)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

(三)下定义;

(四)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五)概念系统。

8.概念形成的因素:概念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在日常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形成的概念。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露概念的本质而

形成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形成科学感念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一)过去经验的影响;(二)提供货概念所包括

事物的变式:(三)下定义;(四)在实践中运用概念;(五)概念系统。

10.概念形成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也有助于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新概念。

第三节推理

1.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是由判断构成的。

2. 推理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前提要真实,

二是推理形式要符合逻辑规则,

3. 推理的种类:(一般举例问是什么类型的推理)

(1)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例如从“所有金属都有导电的”、“铁是金属”推出“铁也有导电的”结论。

演绎推理有以下三种形式:(书179页例子)

①三段论:(鲸鱼的例子)。

②线形系列:(例如黄金与水银)

③条件推理。条件推理又叫假言推理,(例子只有肥料足,菜才长得好;这块地的菜长得好,所以这快地肥料足。

(2)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到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例如(三角形内角和推理)。

(3)类比推理:是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一种推理,也就是一个对象的属性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可能具有这属性。(例子光和声的属性问题)。

4. 影响推理的因素:(一)推理材料的性子(二)前提气氛效应(三)赌徒谬误

第四节问题解决(重点节)

1.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问题解决的特征?(多选)

(1)目标指向性(2)操作系列性(3)认知性操作

3. 问题的种类

(1)界定清晰问题与界定含糊问题。

(2)对抗性问题和非对抗性问题。

(3)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4. (重点)问题解决的过程?(简答,多选)

(一)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开端,也是问题解决的动力。

提出问题是否有价值取决的因素:

①思维活动的积极性。②认真负责的态度。③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望。④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二)明确问题:所谓明确问题就是(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抓住主要矛盾的过程。

首先,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材料。其次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案提出假定和设想。

(填空)假设的提出是从(分析问题)开始的,

(四)检验假设:是对假设验证的过程,它是问题解决的最后步骤。

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

(重点)6. 问题解决的方法?

(一)算法: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算法策略就是逐个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启发法: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较少地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案。

包括以下策略:①手段——目的分析。②逆向搜索。③爬山法

(重点)7.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哪些?(论述)

答:(一)问题情境:

(1)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2)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二)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到熟悉的物体(或以特定方式使用的物体)的新用途或功能,(固有)是问题解决中的一个重要障碍。

(三)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四)定势: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时在解决问题中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五)酝酿效应: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方法。

(六)问题解决的一般性障碍(多选)

①情绪障碍②文化障碍③习惯障碍④知觉障碍

第五节言语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正常人赖以思维的工具。

(言语是人类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2. 正常人的思维活动或互相的思想交流都要借助语言才能实现,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形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3.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信息。

4. 言语的种类:言语的形式法分为两种: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用来交际的言语叫做外部言语,不用来交际的言语叫做内部言语。

(一)外部言语:又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口头言语又可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书面言语的特性:①随意性②开展性③计划性

(二)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的。内部言语虽然不直接与人交际,但它是人们言语交际活动的组成部分。内部言语比较减缩、不完整。

5. 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多选)

①语境②推理③图式④策略

6.什么是言语:人们通过语言交际的过程叫做言语。

7.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概念。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这是心理现象。言语要借助语言才能实现。

8.人的思维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借助言语而实现,言语也离不开思维。

9.思维语言与的区别:首先,他们的本质不同。言语是人们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是人脑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心理过程,是观念

的,已意识的形式存在。其次他们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言语与客观事物之间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思维与客观事物之

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10.言语理解就是根据语音或书面文字来建立意义的过程。言语的理解水平包括对词的理解、对短语和句子的理解以及对话人的意图或动机的理解。

第六节想象

1.想象是在人脑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想象的作用:一是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二是想象具有超前认识的作用。

3.想象的过程:是一个对已有形象(表象)分析、综合的过程。

4.想象的几种形式:①粘合②夸张与强调③拟人化④典型化

5. 想象的类型:(一)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二)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自觉的想象。根据它的新形象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也是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6. 梦似的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7. 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8.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9.再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是:再造想象中形成的新形象,对自己来说是新的,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制作的图表、模型等在头脑中再造出来的,因而新颖的性、独立性、创造性成分比较小;其次再造想象形成的新形象差异较大,因为人们的经验、兴趣、爱好和能力不用,再造的形象也就不会相同。

10.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特点是新颖、独创、奇特。

11. 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

12. 幻想也是独立创造形象的过程,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13. 幻想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

14. 毫无实现可能的幻想一般称为空想。

15.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主要不同在于后者是依据思维规律有步骤地和连贯地思考,而想象则可能跃进一大步,跳

过中间好几个步骤,而达到对问题解决的构想。

第七章

1.意识是心里反映的高级形式,是人特有的心理现象。

2.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

3.意识的特征(1)觉知性(2)能动性(3)目的性(4)社会历史性

4.意识的水平分为(1)焦点意识(2)下意识(3)前意识(4)潜意识

5.意识状态:人类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觉醒的意识状态

6.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7.常见的无意识现象:催眠,白日梦,冥想

8.白日梦的内容分三类:愉快型,焦虑性,痛苦型

9.注意是心理活动的共有特征。

10.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1.注意的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12.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不能脱离具体的心理过程而单独存在。

13.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14.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动作出现;无关动作停止;呼吸运动变化。

15.注意的理论分为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晚期选择理论;认知资源理论;双重加工理论(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

16.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17.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18.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简答)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第一,刺激物的强度第二,刺激物的新异性。第三,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第四,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2)主体自身的状态

第一,凡是符合人的需要,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都能使人产生无意注意

第二,已有的知识经验第三,生理状况和情绪状态

19.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随意注意

20.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目的任务要明确(2)合理地组织活动(3)克服困难

21.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活动对象或活动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选择题)

22.注意的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与注意对象或活动本身的特点有关;与个体主观状态有一定的关系。

23.注意的起伏现象是指人在注意感知某事物时,不可能长时间的保持稳定,而是在间歇地加强或减弱的周期性变化。

24.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的注意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也叫注意广度。

影响因素:与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

与活动任务要求有关

与知识经验有关。

25.注意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指向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

影响因素: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注意分配与主体对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操作的自动化水平有关

26.注意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主动地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去的现象。

影响因素:注意转移的快慢依赖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

注意转移依赖于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注意转移也于人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

27.(论述题)怎样利用注意规律去教学?

(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1.控制无关刺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2.教学方式方法要避免呆板3.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

(二)注重几种注意的交替运用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要是得注意力长期保持,必须交替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并使之向有意注意转化。

(三)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也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努力

(1)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有助于注意的培养(2)加强意志锻炼

(3)培养良好的性格,培养愉快而稳定的心境。(4)培养应针对个体差异

28.睡眠是受睡眠---觉醒中枢主动调节的一种周期性的可逆的静息现象。

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打的脑电波;第三阶段脑电波出现△波;第四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脑电波以△波为主,这一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阶段。

睡眠功能:保护功能;恢复身体机能;促进生长。

29.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一种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30.药物依赖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31.常见的致瘾药物分为兴奋剂,抑制剂,致幻剂。

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可卡因,咖啡因,MDMA和尼古丁等

抑制剂包括酒精,巴比妥酸盐,V—羟基丁丙酯和苯二氮类安定药

致幻剂有大麻,LSD和MDMA

32.药物成瘾的影响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认知因素;

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本章摘要

1.意识的特征(1)觉知性(2)能动性(3)目的性(4)社会历史性

2. 意识的水平分为(1)焦点意识(2)下意识(3)前意识(4)潜意识

3. 无意识现象:催眠,白日梦,冥想

4.催眠是以一些人对暗示的特殊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状态

5.冥想是一种不同的意识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意识和良好状态。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指向性是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忽略其他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7.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8. 注意的理论分为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晚期选择理论;认知资源理论;双重加工理论。

9.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随意注意。

10. 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活动对象或活动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

11. 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的注意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也叫注意广度。

影响因素:与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与活动任务要求有关;与知识经验有关

12. .注意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指向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

13.注意转移是由于任务的变化,主动地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去的现象。

14.对于注意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几种注意的交替运用,个人的主观努力等来培养。

15.. 睡眠是受睡眠---觉醒中枢主动调节的一种周期性的可逆的静息现象。

16.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打的脑电波;第三阶段脑电波出现△波;第四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脑电波以△波为主,这一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阶段。

17.睡眠功能:保护功能;恢复身体机能;促进生长。

18.很多人都有入睡困难,睡眠不好的经历,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失眠。大约有0.4的成年人报告过自己有过失眠的经历,失眠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通常女性比男性更常见。

19.药物依赖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20.常见的致瘾药物分为兴奋剂,抑制剂,致幻剂。

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可卡因,咖啡因,MDMA和尼古丁等

抑制剂包括酒精,巴比妥酸盐,V—羟基丁丙酯和苯二氮类安定药

致幻剂有大麻,LSD和MDMA

21.药物成瘾的影响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认知因素;

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第八章

第一节需要(简述:需要和需要的种类?以下为全部答案,可根据个人情况酌减)

1.需要的意义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2.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3.需要的特点

需要是一种主观体验,它的特点有:对象性、紧张性、驱动性、周期性。

4.需要的理论(简答、论述)

5.需要的种类(填、选、简答)

依需要的起源可将其划分为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i.生物性需要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

A.进食需要。

B.饮水需要。

C.睡眠和觉醒的需要。

D.性需要。

ii.社会性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

A.成就需要。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的欲望。所谓成就是相对的,是个人完成一件工作后与他人或自己的既

定标准相比较所得出的结果。

个人成就动机的强弱与个体对成功概率的估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何激发人们的成就需要?a能让个人独立负起责任来解决问题的那种环境气氛;b能制订出中等成就目标并接受“可预测风险”的倾向;c有关他们工作进展情况的详细而具体的及时反馈。

B.交往需要。交往需要就是个人想与他人交流思想、沟通信息的需要。

C.权利需要。即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支配地位的需要。它也是一种常见的社会性需要。

个人化权利动机很强的人的行为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

乐于参与社会活动,善于利用机会表现自己

热衷于权位追逐,甚至为达到目的不惜采用卑劣手段

及其看中物质条件,并将其视为最高价值。

社会化权利动机强的人的行为表现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关心社会,但并不实际参与社会事务,而是凭借传播知识观念的方式,用个人的专长影响他人、造福社会;

关心社会,也实际参与社会事务,以己之长服务社会大众,如解剖别人的痛苦、维护社会安全等,从而达到影响他人、造福社会的目的;

以服务为目的的团体领袖,他们对社会公益和人民幸福怀有很深的使命感,热爱人类和社会,力图以其才能领导大众,从事改革。

第二节动机(简述:动机和动机的种类?同上)

6. 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机。动机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它是一种内部心

7. 动机的三种功能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调节与维持功能

8. 动机是如何产生的?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也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和追求。模糊意识到的、

未分化的需要叫意向。明确意识到并想实现的需要叫愿望。由于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激发或驱动有机体产生行为的内部动

?个体是否最终产生动机和行为,不仅由其愿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驱力而决定,还要有与需要相适应的外界诱因。所谓(诱因),就是指

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填空)。

9. 需要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内驱力存在于有机体内部。内驱力是一种激活力,他释放的能量是(无指向性)的,可以服务于任何具体的行为;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动机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是由(内驱力)和(诱因)相互作用而决定的。(填空)

10. 动机的种类

i.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ii.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可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iii.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推动行为的各种动机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有的表现强烈而稳定,起(主导作用)。(主导动机)是指在行为的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大、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在行为动机中,有动机则处于辅助、从属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偏弱,称为(从属动机)。

iv.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11. 动机理论

1)本能理论,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的两种本能: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佛洛依德称之为:“利比多”。二是死的本能,

佛洛依德称之为“达那多斯”。

2)内驱力理论,赫尔是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他认为,机体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发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是一种中间变量。产生

某种行为的反应潜能sER等于内驱力D,诱因K和习惯强度sHR的乘积。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ser=d*dk*shr 赫尔的动机理论也称为(内驱力降低理论)。

3)期望理论现代动机理论学家采用认知观点来说明激发人类行为的动机。他们认为,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客观的事实,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些事实的解释。动机的强度和目标的价值与期待有关。M表示动机力量,V表示效价,E代表期待,动机强度与期待的高代成正比。M=V*E

12.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填空、选择)

工作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发现,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13. 什么是意志?(填)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学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也即(意志行动)。

意志总是指向---事实上的目的。目的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标志

(意志)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

意志行动是以(随意作为)基础的。

14. 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2).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质是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

3).坚韧性。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坚持不懈的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

4).自制力。意志的自制力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与自制力相反的表现是任性和怯懦。

15. 意志行动的过程

一般可以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包括(动机冲突和目标的确立),(方法和策略的选择)、(计划的制订)得几个环节。

A动机冲突和目标的确立。

(勒温)根据人类的趋避行为把动机冲突分为四种形式(简述勒温动机的四个类型):第一,双趋式冲突,也称接近---接近式冲突,所谓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属于这种冲突。第二,双避式冲突,也称回避---回避式冲突,例如,一个人既不想牙疼,也不愿意忍受治牙的痛苦。

第三,趋避式冲突,也称接近---回避式冲突,例如,想考个好学校又怕报名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而考不上的矛盾心理就是趋避式冲突。第四,双重趋避式冲突。例如,春节将到,火车票紧张,想除夕到家,火车票贵;避开高峰期,火车票不涨价,但回家的日期就不如意了。

动机冲突的结果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及对客观条件的评价和判段做出选择,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

B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存在个体差异

a.方法与策略水平的差异。

b.方法与策略性质的差异。

c.方法和策略选择果断性的差异。

C行动计划的制订。

2.)执行决定阶段的主要困难。

第一,执行决定过程中,需要

第二,执行

第三,执行

第四,执行

战胜困难的有效条件

第一,坚定的信念是克服困难的基本条件。

第二,目标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对目标完成与与否后果的意识。

16. 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的情绪反应。挫折的产生需要三个因素(多选):1。挫折情境2 挫折认知 3 挫折反应

17. 挫折的反应(选择)

反应表现在三方面,即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应和人格的变化。

1.情绪性反应。几种表现形式:1攻击2冷漠3退化4固执5幻想6逃避7自罚

2.理智性反应。

3.人格的变化

18. 挫折的应对(简答,09年考过多选)

战胜挫折的策略和方法主要有:

1.正确对待挫折。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

2.改善挫折情境。设法改变、消除或降低其作用的程度。改变情绪的另一种方法是暂时离开挫折情境,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

3.总结经经验教训。一方面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另一方面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4.调节抱负水平。从事活动前,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成就提出的标准。提出适合个体能力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增强挫折的承受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19. 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绪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1在认知层面的主观体验。2在生理层面上的自我唤醒3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

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肯定的情绪如满足、愉快、喜爱、赞叹等。不能满足这种的情绪,如不满、苦闷、哀伤、憎恨等。

20.情绪与认知的联系?(简答)

情绪不同于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岙的反映,而情绪则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认知过程是能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则是通过主观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认知过程的发生和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而情绪的发生、改变具有不随意性。

一方面,认知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另一方面,情绪也影响认知过程。一般来说,积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阻碍作用

2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简答)

1)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情绪,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是人所独有的。生理需要的满足与否会导致情绪变化,社会需要的满足与否使人产生情感,如友谊、道德感等。

2)情绪具有较大情境性暂时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情感是基于深入的主任委员的一贯的态度,因而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3)情绪有较多的外显性和激动性,情感则有许多的内隐性和深刻性。

虽然情绪和情感有所不同,但其差别是相对的。一般来说,情感的产生总伴随有情绪反应,而情绪的变化以常情感的支配。

22. 情绪的两极性(多选,填空)

在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上,情绪都表现为互相对立的两极。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景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激动不安状态。在一般情况下,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的色彩,而且以不同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和外部表现体现出来。情绪状态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心境内具有(弥漫性)的特点。

◆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激情状态下,人的认知活动的范围往往会缩小,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动,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及后果。

◆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例如,人迅速的判断情况,在一瞬间就做出觉得。引起情绪的高度应激化和行动的积极化。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使人做出平时所不能做出的大胆勇敢行为,有时却会使人认识狭窄,很难实施符合目的的行动,容易做出不适应的反应。

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在(感知觉)、(感情)、(认知)、(意志行为)过程中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24. 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

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这一观点被称为詹姆斯—兰格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体验到一个刺激引起的自动唤醒和其他躯体行动后才会产生特定的情绪。

2)坎农—巴伦理论

说明了情绪刺激产生的两种同时反应—唤醒和情绪体验

3)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他提出,情绪的体验是一种生理唤醒和认知评价相结合的状态,两者对于情绪的发生同等重要。

4)当代情绪理论模型

现代观点认为,前述的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合理的和不合理部分。当代情绪理论研究的总趋势是,心理学家力图将各种研究结果加以综合,把几种理论的要点放在一起,合成一个当代情绪理论模型。

25. 不良情绪的调控(简答)

调节和控制负面情绪一般要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1)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

2)转移注意力

3)合理地发泄情绪

在适当的场合哭泣向他人倾诉做比较剧烈的运动放声歌唱或放声喊叫

4)自我激励

26.什么是压力?

(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起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压力包括三种含义:Ω压力指那些使人们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

Ω压力是指机体对刺激的(紧张)反应

Ω压力是指由于机体与环境之间(“失衡”)而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27.压力源的种类——四种(多选)

a)躯体性压力源。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

b)心理性压力源。它直接来自于人们的头脑中,反映了心理方面的困难

c)社会性压力源。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包括灾难、环境污染、政治动荡、经济衰退、过度拥挤、战争创伤、社会事件等。

d)文化性压力源。指要求人们适应和应付的文化变化问题。例如,出国留学缺乏对环境改变应有的心理准备,没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在异

域文化背景下难以适应,无法交流,难以沟通。

28.压力反应的表现有那些?(三点)

i.生理反应。在压力状态下,机体必然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

ii.行为反应。可分为直接反应与间接反映。

iii.心理反应。心理反应如过分烦躁、抑郁、焦虑、激动不安、愤怒、失望、消沉、健忘等会使自我评价降低。

29.压力反应的阶段?简答

1.冲击阶段安定阶段解决阶段

30.压力的作用?简答

1)压力的正效应

?满足基本需要增强人的适应性增强抵抗力

2)压力的负效应

?认知。情绪。综合行为

31.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及压力调节方法?论述

1)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经验准备状态认知性格环境

2)压力的应对

无论是直接面对压力来源还是调节自我,都有许多办法可以采用。但这些方法有的效果是暂时的,有的效果是长远的;有的方法有助于成长,也有的方法会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不良的应对方法。--- 依赖药物 --- 酗酒抽烟

◆正确的应对方法

--- 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 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 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 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 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 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放松训练

32.职业枯竭又称“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职业枯竭主要

表现为身体疲倦、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攻击性行为等。

33.职业枯竭个人在工作中的状态分成五个阶段:

1)蜜月期:个人有旺盛充足的精力,工作有很高的热情和期望值

2)适应期:开始接受正常的工作内容,慢慢进入角色并已习惯了频繁重复的工作内容

3)先期厌倦期:开始对工作环境产生倦怠感,但并没有完全丧失对工作的主动性

4)后期挫折期:个人的自信心受到威胁,对工作的热情、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步消减

5)淡漠期:个人无法继续工作,出现严重的心理衰竭状况。

34.如何对待职业枯竭的人?

?需要工作部门重新检查制定目标、价值、职业道德、工作奖励办法

?可以通过有效的休假制度、合理的日程安排来减轻压力

?可以通过团体的方式代替个人单独与病人的接触

?经常得到工作成果受到肯定的反馈信息。

35. 中学生情绪障碍的表现

1)焦虑。焦虑是指当一个人预测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通常由忧虑、紧张、失望、不

安、恐惧、焦急、羞愧等感受交织在一起。

2)易怒。易怒就是指容易冲动、急躁、爱发脾气。与一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及所受的教育有关,挫折也是引起脾气易怒的原因之一。

例如学习上的挫折。

3)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的体验,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思维迟缓、反映迟钝等。

青少年学生抑郁的产生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消极的生活事件(或应激源),另一个原因被心理学家称之为特质,它是一个易感

因素。

4)恐惧。指有病理性特点的恐惧,即对常人一般不害怕的事物感到恐惧。在中学生中,最为常见的恐惧症是社交恐惧。

5)孤独。孤独心理又称闭锁心理。闭锁性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孤独症是一种精神障碍。

6)烦恼。是中学生最为常见的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烦躁,感觉孤独寂寞;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在与同伴的交往方

面遇到烦恼;为学习不好而担忧。烦恼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关。

7)挫折感。中学生常常抱有各种各样的幻想,为了将其变成现实,当这种需求持续不能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就容易产生挫折感。

挫折感在中学生阶段表现较明显。会因为对人生的思索、学业的担忧、爱情的烦恼、社交的障碍而体验到令人失意的挫折心理。

中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首先,主客观矛盾是中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8)厌学情绪。是指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弱,学习态度不端正,学校

缺乏主动性;不愿意去学校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课,也不愿意听课,如走神、睡觉,甚至是捣乱。

36.中学生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生理学习自我心理

随着心理的成熟,中学生在内心世界有许多复杂的事情要考虑,他们最关心的是对“自我的认识”

a)人际关系:A.家庭关系 B. 朋友关系 C. 师生关系

b)社会

37. 如何调节中学生情绪障碍?论述

i.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情感体验

ii.调节情绪状态,合理宣泄。调整中学生自我心理想状态,宣泄本身是一种心理调节。

iii.转移注意力,有意识地转移注意焦点

iv.自我言语暗示,言语的词句和语调的选择都会影响人的情绪

v.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本章摘要

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需要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动机是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机。动机具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调节与维持功能。

3动机的种类:

1)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根据动机的意义水平,可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3)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4)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等

4.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是意志

支配的行为也即意志行动。意志的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5.意志行动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6.动机冲突一般有如下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7.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8.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9.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起主导作用的情绪通常与人的主导需要相联系。

10.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在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上,情绪都表现为互相对立的两极。

11.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景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激动不安状态。情绪状态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2.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

引起的情绪状态。

13.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起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

14.压力源的种类: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

15.人们对压力的反应通常经历三个不同阶段:冲击阶段、安定阶段、解决阶段。

16.职业枯竭又称“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以上的简答和论述请根据个人理解情况增加。

第九章

第一节概述

人格是一种内在的组织与结构,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所有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的特征【选择】

1、独特性 2.整体性3.稳定性4.功能性。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二、人格结构

(一)人格倾向性。是一个人对现实态度和积极性行为的动力系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人格因素。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因素构成。

(二)人格心理特征。人格心理特征是人格结构中最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因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它表明一个人比较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三)自我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体系,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三、人格发展

(一)人格发展阶段。(心理学著名理论:艾里克森八个发展阶段。)

(二)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制约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生物遗传。生物遗传因素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征和后天形成的某些生理特点。(这是生物学根源。但主要还是由社会因素决定。)(1)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格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身高、体重、体型和外貌等生理特征对人格的形成具有影响。

2、家庭环境。家庭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

(1)亲子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权威、放纵、民主,后节还提到有溺爱型)

(2)家庭气氛和家庭结构。(3)家庭地位和出生顺序。

3、学校教育。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学生看重教师对他们是否公正公平。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

4、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发相发展。

5、自我因素。来自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首先要为个体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需要和动机,才能推动他的行为,而个体已有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对其接受什么样的社会影响起着决定作用。

6、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

7、自我调控等内部因素。

由此可见,人格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个因素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个体的整个人格的形成。

【该题开始画的很细,最后一轮画的时候却没有,请大家看着办】

四、人格测验(选择、填空)

(一)自陈量表式人格测验;问卷式人格测验,陈述性题目。1、以经验建构的量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2、由因素分析建构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二)投射测验:向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要求解释知觉,投射其情感态度愿望思想。1、罗夏墨迹测验;2、主观统觉测验。

(三)情景测验:主试在某种情境下观察被试的行为反应,进而了解其人格特点。可用于教育评价和人事甄别。1、情景教育测验;2、情境压力测验。

(四)自我概念测验:1、形容词列表法;2、Q分类法。

第二节能力

一、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1、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

2、两种含义:一指已经发展出或表现出的实际能力;二指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

3、能力和活动的关系:一方面能力在活动中发展并表现在活动中,另一方面从事某种活动必须以某种能力为前提。

(二)能力、才能和天才。【选择、填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叫才能。能力的高度发展称天才。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简答】1、区别。A属不同范畴,知识是对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属经验系统,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自动化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表现人已达到的成就水平,能力是顺利实现活动的心理条件,预示可能达到的成就水平B发展速度不同,能力慢于知识技

能的增长,知识可不断积累逐渐丰富,能力随年龄增长发展停滞和衰退。2、联系。A能力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知识技能是其基础B知识技能的掌握以一定能力为前提条件。

二、能力的种类【填空选择简答什么是能力及分类】

(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

1、一般能力也称智力,包括感知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等。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核心。

2、特殊能力又称为专门能力,如音乐绘画数学运动能力等。

3、二者关系:一般能力在某种特殊活动领域得到特别发展时就可能成为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能力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一般能力。

(二)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按照活动中能力的创造性的大小。

1、创造能力具有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的特点。(创新思维特点同此)

2、再造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实际生活中二者互相渗透。

(三)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根据能力在人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

液体能力(液体智力)决定于天赋,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降低。晶体能力(晶体智力)决定于后天学习,一生都有发展。

(四)认知能力(即是一般能力)、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按照能力的功能。

三、能力的因素

(一)能力的因素说。

1、桑代克独立因素说。

2、斯皮尔曼二因素说,能力包括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3、多因素说赛斯顿七种因素:词的理解能力、词的运用能力、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推理能力。

(二)能力的结构说。

1.弗农的层次结构理论。智力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第二层次是大因素群,分为言语教育方面和机械操作方面。

2.吉尔福德三维结构理论(智力三维结构理论模型理论)。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考虑,智力由4*6*5=120种基本能力构成。

(三)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斯滕伯格三元理论,由三个亚理论组成:能力成分亚理论、能力经验亚理论、能力情境亚理论。

四、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选择填空简答据此因材施教】

(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的差异。但是,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根据能力发展水平把儿童分三等级:超常、常态、低常儿童。低常儿童分三级:迟钝(50-69)、愚笨(25-49)、白痴(25以下)。

(二)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各种能力不仅在质或量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且能力表现的早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神童”、大器晚成的人。)

(三)能力类型的差异。

能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方面。

1.知觉方面。分析型综合型分析综合型。

2.记忆方面。视觉听觉运动混合型。

3.言语和思维方面。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综合型。

(四)特殊能力的差异。

特殊能力的差异是指完成同一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实现。

(五)能力的性别差异。

1、男女能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男性离散程度较大。

2、男女的能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五、能力的测量

(一)一般能力测量。

1.比纳——西蒙智力测量量表。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智力测验。1905年法国。

2.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量量表。当代应用最广最权威。1916美国。比率智商。

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离差智商。

4.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非文字智力测验。非语言式可用于不同年龄性别。

(二)特殊能力测量。测量从事某专业活动的能力。

(三)创造能力测量。强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主要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散性思维测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

第三节气质与性格

一、气质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个人色彩。(“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两方面含义:1、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指向性。2、具有天赋性,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1.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

2.性格是个体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

3.性格又是人格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性格有好坏之分。

(二)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静态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核心地位。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唤醒这些人们从未梦想过的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一生。」——澳瑞森·梅伦 一个人的个性与成长经历和接受的教育以及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更是深远的。没有人在世界上是一座孤岛,在人际交往中,心理学将大有用处。 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不能忽视的问题,无论是个人心理疏导、原生家庭教育、职场人际关系…都应该尝试运用心理学去介入及疗愈。心理学不仅让人更认识自己,更了解人性,更帮助人际交往有困惑的人。 因此,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不仅可以有助于自处、与他人相处,更能运用它们分析社会现象及个人性情背后的原因。从而帮助自己在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时,能拥有智慧的判断。 本期特别推荐,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每一个都发人深省。懂心理学的人,更懂世界。 01 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曾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种选择: 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 自己只需发号施令,他们也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两个助手若无能,就会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02 破窗效应 心理学将一种现象叫「破窗效应」:一个房子若窗户破了,无人修补,隔不久,其它窗户也会莫名其妙被人打破;一面墙,若出现一些涂鸦没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正如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丢垃圾。若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就会毫不犹疑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20种教育心理学效应

几种常见的教育心理学效应 下面几种心理效应是我们进行班主任培训时总结整理的,全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还比较通俗.班主任感到很新鲜,对于指导工作,撰写论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这一效应对班主任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对该校18个班的学生做了未来发展预测,然后将最优秀的学生名单通知校长和任课老师,并再三交代不要把名单外传。在老师看来,名单中的学生有优秀的,也有学习不尽如人意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名单中的学生进行复试,发现名单上的学生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期望”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罗森塔尔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权威,老师们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因此对他指出的那几个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像对待聪明孩子那样对待他们;而这几个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也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最终他们真的成为了优秀的学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经常鼓励你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你的期望和鼓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未来;要多给学生贴上一些积极的标签,发挥标签的暗示和引领作用,促进孩子向着我们期待的、积极的方向发展;要坚决禁止给孩子贴上诸如“大脑迟钝”、“不可救药”等消极的标签,防止负罗森塔尔效应的出现。

2、什么是异性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异性效应推动工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异性效应是指异性同学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的一种心理效应,其表现是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效应。这种效应在青少年中表现尤为明显。“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异性效应的最通俗的说法。 异性效应的产生的原因是,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处理问题都会显得比较顺利。 在学校生活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同学们为了使异性产生好感,总希望自己在异性面前表现好一点,希望给异性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当与异性在一起时,会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而出现女孩的好打扮,男孩在女孩面前的“英雄行为”。在运动会的体育比赛中,来自异性的加油声会给人带来更大的鼓舞和力量。因此,异性交往和相处会使人变得更积极,更高尚。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男女同学更多的在集体活动中接触、认识、感应,促进异性同学之间正常情感的释放和建立;在组织各项活动是都要坚持男女搭配的原则,切不可担心出现异性交往问题而故意把男同学或女同学分成一组,那样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3、什么是鲶鱼效应?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科学地运用鲶鱼效应原理推动工作?

常用的心理学现象解释

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4、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资料 第一章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规律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机管理,动机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前提;认知管理,认知是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情绪管理,情绪的劳动与管理、应激管理、员工卷入等;行为管理,良好的行为是一切心理管理的最终目标;组织管理,包括组织概述、组织士气和气氛、组织变革与发展等。 3.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 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组织行为学重点探讨行为特点和规律本身,把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已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本源学的研究,而组织行为学则侧重于现象学的研究 2)理论基础不同 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源泉主要是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来源更加多样化,

如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3)形成的背景不同 管理心理学:1912,美籍德国的闵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首先正式把心理学应用到工业管理中;1958,美国的利维特正式提出“管理心理学”这一术语,使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由行为科学发展而来,是行为科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形成跨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 1)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一方面,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必然会涉及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心里是一种内隐的活动,管理心理学在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时,也需要通过观察人的外部行为来达到推断内部过程的目的。 2)研究内容上的联系,二者在研究的总体框架上无大地差别,其基本内容皆为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只是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出发点不同而已。 3.研究目的上的联系:目的基本相同,通过对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探索,揭示有个规律,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持续提高工作绩效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好人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 三.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190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四.1913-1914年,他又将书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 的产生。提出了“学习个别差异理论” 五.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行为主义-教学控制、认知主义、构建主义 七.幼儿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幼儿学习和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 八.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九.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700s-1940s/1950s 1.法国-卢梭《爱弥儿》——“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2.德国-福禄贝尔——最早研究幼儿心理的先驱者之一;1840年第一所幼儿园;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 套玩具“恩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3.意大利-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教学法” (二)初创期1960s-1980s (选)★ 1.直接教学方案——贝雷特、英格曼(行为主义)——早期补偿教育 2.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奥苏贝尔方案” 3.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凯米.德芙里斯、海伊.斯科普 (三)发展期1980s-现在 第二章学习理论 一、美国,华生《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二、斯金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 一. 1.学习是由练习带来的经验而产生的 2.学习需要过程 3.幼儿行为的变化并非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发生 二.使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 熟或是某种原因而导致的暂时性的改变 三.脑科学研究表明,有“学习关键期”。1岁儿童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2-3 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图像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四.脑功能的单侧优势可以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五.美国的斯佩里提出:左半球是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了具体思维、形象 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中枢 六.幼儿的学习障碍:1.学习困难 2.多动症 七.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是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阿伦森效应的启示:

心理学中的十大效应

心理学中的十大效应 专题简介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蝴蝶效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蝴蝶效应说的就是“一件事”对结果的影响,就象只改动了一点数据计算的结果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详细阅读 ?什么是"蝴蝶效应"? ?为什么会有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与环境污染有什么关系呢? ?请问“蝴蝶效应”中的蝴蝶到底在哪扇的翅膀? 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是什么?还有哪些效应? ?何谓木桶效应? ?在实际的生活中,短木桶效应和扬长避短

到底哪个更具有优势一些? 羊群效应 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详细阅读 ?什么叫羊群效应? ?什么是扎堆效应谁能告诉我谢谢 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详细阅读 ?什么叫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与培哥效应的联系 ?鲶鱼的生活习性?“鲶鱼效应”说法的由来? 晕轮效应 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详细阅读 ?什么是“晕轮效应” ?恋爱中出现严重晕轮效应的名家还有哪些? 第一印象效应

(完整word版)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二部分心理学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 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3. 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5.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 巴普洛夫第一信号活动: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望梅生津”,人和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活动: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人类特有的。 7.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他主张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因此,他的流派被称“构造主义心理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该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研究意识的功能,因而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并在世界各国产生很大反响。华生认为:意识是玄妙的不可捉摸的,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主张行为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因此他的流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1912年诞生于德国,首创人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格式塔”是从德文而来,意思是完形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从事物的整体来研究心理。 五、精神分析学派 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他提出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自由联想、释梦)来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重视无意识研究。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思想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本能的生物还原论,故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强调这是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出发点。 七、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中新兴的一种思潮。早期的认知心理学是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建立了“发生认识论”,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于1967年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从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人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认为要了解人的行为,必须研究它的内部心理活动,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简而言之,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知识的获得、贮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8.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9. 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窗外的歌声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学习、听课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盲打”、织毛衣不用看 三者关系: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10.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2.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3. 学与教的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教 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与教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4. 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 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 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6.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7.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 1)初创时期(20C20 以前)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心理学之上;1868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 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03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13~1914 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 体系由此确立,因此,桑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 2)发展时期(20C20~50 末) 3)成熟时期(20C60~70 末)布鲁纳罗杰斯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4)完善时期(20C80 以后)布鲁纳 8. 1924 ,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9.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应用最广、成就最大)、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调查法(问卷访谈)、个案法、测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产品分析法。 1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系统性原则。 11. 20C 初,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12. 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3.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乳儿期(0 —1 );婴儿期(1 —3);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 、7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青年期(14 、15 —25 );成年期(25 —65 );老年期(65—)。 14.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5. 中小学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童年期(学龄初期);少年期(心理断乳期/ 危险期);青年初期(学龄晚期)。 16. 朱智贤教授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四年级。 17. 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青春期。 18. 心理发展的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 展分为四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b. 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的“自我中心” 特征:思维不可逆性、思维缺乏同一性、思维缺乏互补性。思维 特征表现: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思维的片面性。 c.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守恒

个常见心理学效应

1、“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2、“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仍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于是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了一篇文章《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3、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4、“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是当渔民将捕捞的沙丁鱼运回渔港时,发现大多数的沙丁鱼已经死了,死鱼卖不上价,怎么办呢?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将沙丁鱼的天敌——鲶鱼与沙丁鱼放在一起。每当渔民出海捕鱼时,总先准备几条活跃的鲶鱼,一旦把捕获的沙丁鱼放入水槽后,便把鲶鱼也放入水槽,鲶鱼因其活力而四处游动,偶尔追杀沙丁鱼,沙丁鱼呢,则因发现异己分子而自然紧张,四处逃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 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心理学中的各种效应大全

心理学中的各种效应大全 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2、从众现象 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3、晕轮效应 许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啊,歌声啊,于是就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这其实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平时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 突出表现。 4、异性效应 心理学家曾在一次测试中发现,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地要比单纯男性就餐时要文明许多,这是由于大多数人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 的言行。 5、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富翁给他的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去做生意。一年后他召集仆人想知道他们各自赚了多少,其中第一个人赚了十锭,第二个人赚了五锭,最后一个人用手巾包了那锭银子,捂了一年没赚一个子儿,这位富翁就命令后者把那锭银子交给赚钱最多者。该书第二十五章说:“凡有的,还要加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二部分心理学 1、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得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意志行动得心理过程。 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就是脑得机能,脑就是心理得器官。人得心理得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得反映。 5、神经系统就是心理活动得主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得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巴普洛夫第一信号活动: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得条件反射系统。“望梅生津”,人与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活动: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得条件反射系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人类特有得。 7、心理学得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是心理学得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她主张用实验得方法来分析人得心理结构,因此,她得流派被称“构造主义心理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创始人就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该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研究意识得功能,因而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并在世界各国产生很大反响。华生认为:意识就是玄妙得不可捉摸得,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得行为,主张行为就是“刺激-反应”得联结,因此她得流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1912年诞生于德国,首创人就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格式塔”就是从德文而来,意思就是完形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得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与”,强调从事物得整体来研究心理。五、精神分析学派 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她提出要用精神分析得方法(自由联想、释梦)来寻找病人疾病得根源,重视无意识研究。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与发展起来得一种心理学思潮与思想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得第一势力)机械得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学(心理学得第二势力)本能得生物还原论,故被称为西方心理学得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得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得支配,具有个人发展得潜能,强调这就是理解人得心理与行为得出发点。七、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就是现代心理学中新兴得一种思潮。早期得认知心理学就是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建立了“发生认识论”,促进了认知心理学得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于1967年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从计算机信息加工得角度研究人得内部心理活动规律,认为要了解人得行为,必须研究它得内部心理活动,重视内部心理过程得研究。简而言之,认知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对知识得获得、贮存、提取与应用得过程。 8、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得指向与集中。 注意得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得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9、注意得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得,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窗外得歌声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得,并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学习、听课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得,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盲打”、织毛衣不用瞧 三者关系: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10、注意得品质:注意得广度、注意得稳定性、注意得分配、注意得转移。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选择: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17—23岁),其心理发展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得重要阶段。青年 期就是从儿童、少年发展到成人得过渡期。青年期可分为青年初期(14—18岁)、青年中期(17—23岁)与青年晚期(22—25岁)三个年龄阶段。 ●斯金纳倡导得就是程序教学,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 ●创造力得重要特征:新颖性、价值性 ●思维包括: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集中思维、发散 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创造力核心与基础。其构成从横向上瞧,创造性活动既需要发散思维,也 需要集中思维,既需要直觉思维,也需要分析思维,需要它们得共同协调;从纵向上,高度得创造力就是敏锐观察力、良好记忆力、生动想像力与独特思维能力等共同综合发展得结果。 ●发散思维得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元认知策略;元认知:对认知得认知。计划策略与监控策略 ●大学生品德得形成阶段:社会规范得依从、社会规范得认同、社会规范得内化阶段 ●品德得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就是品德得外在表现,就是评判人得道德品质高低得标志。 ●有人认为听话就就是好学生,大人得准则就是固定不变得,这个人正处在哪个阶段?权威 阶段(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判断得总规律就是从自律到她律,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权威、可逆、公正) ●柯尔伯格认为好孩子定向就是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得哪个阶段?习俗道德水平得寻 求认可取向阶段(①前习俗道德水平:避免服从取向、相互功利取向②习俗道德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遵守法规取向③后习俗道德水平:社会法治取向、普遍伦理取向) ●强化得类型;正强化(通过呈现想要得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 厌恶性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或一级强化;二级强化(社会强化、信物、活动) ●▲建构主义得学习理论①知识观:动态性②学生观:丰富性与差异性③学习观:强调学习 得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与情境性 ●问题解决得一般认知过程①发现问题②明确问题③提出假设④检验假设 ●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得建立:建立良好得第一印象(六途径: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微笑;多 提别人得名字;做一个耐心得听者,鼓励别人谈她自己;谈符合别人兴趣得话题;以真诚得方式让别人感到她很重要)、主动交往、移情 ●提出学科得基本机构得就是布鲁纳 ●奥苏泊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中,影响新知识得学习得最重要得条件就是学习者原有得认 知结构得适当性 判断: ●正确:处于她律阶段得孩子认为打碎一个鸡蛋与打碎五个鸡蛋一样坏 ●学习得含义;学习(广义):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得行为或行为潜能得相 对持久得变化(一定要发生改变、行为或潜能得改变;暂时性如疲劳、药物、适应则不对。) ●桑代克得联结主义学习观:学习得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得联结。联结就是通过 尝试与错误得过程而建立得。联结得形成遵循着一定得规律:准备律、练习律与效果律。 (试误过程) ●负强化=惩罚(不对)(强化则就是增加反应概率,惩罚就是抑制反应发生得概率) ●有人说:接受学习为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 奥苏泊尔认为就是错误得,因为有意义学习与接受学习不就是瞧它得学习就是接受还就是发现而就是要符合有意义学习得实质,即符号所代表得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得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得与实质性得联系。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及重点(精心整理)

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P2 2、加涅(美国)提出的学习过程模式(信息加工模式)p5 (1)动机阶段——预期(2)选择阶段——注意、选择性知觉(3)获得阶段——编码及存入(4)保持阶段——记忆存储(5)回忆阶段——检索(6)概括阶段——迁移(7)作业阶段——反应(8)反馈阶段——强化 3、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P6图 4、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西方p7 (1)初创时期(20世纪二十年代以前)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初创时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是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有“教育心理学之父”之称。 5、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东方p9 (1)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2)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3)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4)初创时期: 第一阶段: 我国出版的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成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6、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p11 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应用为主。从学科性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学科。7、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p12 (1)增强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8、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p14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的影响,要避免对被 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15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10、观察法: 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的变化,并按时间顺序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了解、判断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11、实验法: 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从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